语言转换十篇

时间:2023-03-18 21:55:08

语言转换

语言转换篇1

关键词:语言变体;语码转换;交流

导论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语言变体已逐渐发展成社会语言学这个新领域。William Labov是语言变体的创始人,在他1963年和1966年所写的散文以及跟他的导师Uriel Weinreich和同学Marvin Herzog合著的作品中,这些语言学家从针对语言变化理论所做的实证性研究中提出了一种理解语言本质的新思维。他们认为语言是一个有规律的同质系统,随后Labov做了一些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完善。从那时起,更多的语言学家参与其中,比如说Hudson, Ferguson等等。语言变体已经成为了一个成熟的语言学科目,有其自身的主题、理论和研究方法。这篇论文旨在讲述语言变体以及他们之间的转码现象,以实现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经过语言转码来适合各种交际场合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1.语言变体的定义

所谓非语言交际,所有的语言都有变体,也就是说,每一种语言都有各种各样的变体。Hudson把语言变体定义为具有相似分布的一系列的语言符号,根据他的定义,我们可以说出以下语言变体:加拿大英语,伦敦英语等等。Ferguson对语言变体所下的定义为:很大程度上同质的众多语言模式,可以历时性地进行分析,有大的语料,可以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进行交流。请注意“很大程度上同质”这几个字,因为完全的同质是不现实的。总会存在一种变体,我们会把这种变体看成是某种语言的一个变体,某个个人在某个语言社区中必须要用的一种变体。Hudson 和Ferguson都把语言变体定义为一套特殊的语言符号,比如说声音、词语、语法特点等等,这些都与一些诸如地理和社会等因素息息相关。

2.影响语言变体的因素

作为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语言在人类世界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环境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使用的语言千差万别,由此产生了语言变体。现在我们就来讨论下地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语言变体的影响。

2.1地理因素

地理因素是观察语言变体的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当你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观察时,你会发现不同地方的语言具有各自显著的地方特色。根据地理位置来划分的语言变体又称为区域变体。当一种语言具有多个变体时,如何分类这些变体就成了焦点问题。方言是一种用来描述不同地区语言特征的术语,并由此显示出这些语言的地方性特征。有时这些地图显示的是跟这些语言特征有关的实际的边界线,这些边界线叫做同言线。而当一些如此的同言线一致时,由此就产生了方言线。但是如何通过方言线区分比如说在伦敦英语和纽约英语中发现的各种各样的变体? 当语言变体涉及区域变体时,我们不应该跟口音相混淆。比如说,标准英语,就有各种各样的口音,这些口音经常跟地理和社会因素息息相关,比如说北美、新加坡、印度、纽约等等地区。北美最普遍的口音有时被称为通用美国英语,最近,又被称为网络英语,这种口音跟大部分电视上的广播员的口音没有丝毫关系。总之,说英语不带口音是不可能的,世界上不存在不带口音的英语。我们听到的发言就是一种口音,这是一种社会口音,我们必须注意到不同口音的不同进化差异。

2.2社会因素

区域语言变体以地理因素为基准,而社会语言变体跟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有关,主要的因素有社会阶层、、种族等。比如说,在印度,种族是最清楚明了的社会差异,经常决定一个人用什么样的语言变体。在美国可以感受到种族变体差异,在这里一个种群对应一种英语的语言变体,这种语言变体经常统称为非洲裔美国人白话英语。

3.语码转换

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变体。方言、语言、风格、标准语、洋泾浜语、克里奥尔语倾向于感情方面,而语码这个术语是中性的,不带任何感彩,可以用于指代两个或者多个人为交际而使用的语言变体。

3.1通用语、双语和多语介绍

1953年UNESCO 把通用语定义为不同于母语的人们习惯使用的用来进行交流的语言。其它变体大致也是此种情况。Samarin把这类变体分为四类:贸易用语、交际语、国际语和辅助语。 这些语言一般是因为被迫或者是自愿的人口迁移或者也可能是为了贸易而产生的。

恰如单语是只使用一种语言的能力一样,双语和多语是个人或者社区成员有效使用两种或者多种语言的能力。实际上一个人只精通一种语言变体的现象是很少的,大部分人都精通几种语言变体,或者是双语,也有可能是多语。

比如说洋泾浜语,这种语言主要分布在世界范围内的赤道地区,尤其是海洋的入海口附件。他们的这种分布现状很大原因是因为长期的贸易模式所导致的,其中包括奴隶贸易。我们都知道洋泾浜语是克里奥尔语的早期阶段,它来自于交际的需要。洋泾浜语不是任何人的母语,只是一种交际语。它是多语言形势下为了交流而产生的一种语言,产生这种语言可能需要至少三种语言。而当这种语言成为新生代的母语时,它就变成了克里奥尔语。

3.2语码转化

当人们交流的时候,他们一般选择一种特殊的语码,或者是从一种语码转换到另外一种语码,由此创造一种新的语码。语码转换可能发生在谈话者之间,也有可能发生在说话者一人身上。如果发生在一人身上,那就可能是句子之间的转码或者是句内转码。语码转换可能是由于个人的选择,也有可能是一个群体身份认同的重要符号,这个群体在共同的追求中一般使用多种语言进行交流。正如Gal 说的那样“语码转换就是一种交流策略,可以用来建立或者破坏社区界限、也可以用来创造或者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在多种语言并存的国家里,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这种能力是很常见的,新加坡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新加坡有四种官方语言:英语、汉语普通话、泰米尔语和马来语。其中马来语是他们的民族语。新加坡大部分人说闽南语(闽南语是汉语的另外一种变体)。国家政策促使英语作为他们的贸易语,汉语普通话作为国际语,马来语作为该地区的语言,泰米尔语作为一种重要的宗教语。对于一个在新加坡长大的中国孩子来说,他可能跟父母讲闽南话,跟兄弟姐妹讲不正式的新加坡英语。而跟朋友聊天的时候又有可能讲闽南话或者不正式的新加坡英语。而在新加坡学校里,一般都讲正式的新加坡英语或者汉语普通话。如果这个孩子是基督信徒,那他在做礼拜时一般会使用正式的新加坡英语,但是如果他是佛教或者道教信徒的话,他在做礼拜时一般就会改讲闽南话。在政府上班的雇员一般都讲正式的新加坡英语或者有时候会讲汉语普通话,但是在购物的时候却又改讲闽南话或则不正式的新加坡英语。

3.3语码转换对交际的重要意义

通过各种各样的语码转换,首先我们可以表明对话者的身份。语码转换可以显示说话者的社会地位,以及跟听话者的关系。比如,父母通常对自己的孩子采用直接的方式或者一些命令性的词语。但是,如果他们的孩子病了,父母就会马上转换成温柔和善的话语以显示他们对自己孩子的担心和关心。

其次语码转换可以缩短我们跟对话者之间的距离。对话者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不同的语码以拉近跟对方的距离。比如,当奥巴马总统在复旦大学做演讲时,他说首先用汉语说“你好!”,然后再用英语继续他的演讲。

第三语码转换可以使我们避免跟对话者的冲突和隔阂。考虑听话者的感受,避免直接说一些尖酸刻薄的话语。在交流中采用语码转换的方法可以缓和我们的情感从而避免冲突。

第四语码转换可以使我们避免尴尬。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当我们讨论一些敏感话题时,我们最好采用间接的方式来谈。

最后语码转换可以填补谈话者的语言空白。用于文化差异,讲话者所说的某些事情可能听话者压根都没听说过,因此,交谈双方可以采用语码转换的方式来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总之,语码转换是一种很有用的社会沟通技巧,我们必须加以重视以达到最好的交流效果。

结论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语言在人类世界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环境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使用的语言千差万别,由此产生了语言变体。比如说洋泾浜语,这种语言主要分布在世界范围内的赤道地区,尤其是海洋的入海口附件。他们的这种分布现状很大原因是因为长期的贸易模式所导致的,其中包括奴隶贸易。语码,作为一种中立的语言变体,主要是指两人及多人所使用的以交流为目的的一种语言体系。语码转换主要发生在话轮转换中,对社会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Gal 说的那样“语码转换就是一种交流策略,可以用来建立或者破坏社区界限、也可以用来创造或者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于语码转换的重要意义,人们在各种各样的交际活动中,要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以达到最完美的交际。

[参考文献]

[1] Fischer, J. L. (1958). Social Influences in the Choice of a Linguistic Variant. Word.

[2] Hudson, R. A. (1996). Socia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吕黛蓉等.从功能语言学角度看语码转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2).

[4] 阮畅.语言变异研究综述.唐山学院学报.2003(01).

语言转换篇2

Gumperz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研究挪威的方言时,发现说话人从使用某一方言转而使用另一方言是有社会意义的。在此之前,语言学家并不认识语码转换现象,研究语言接触的学者把在一段话里出现两种语言的现象看成是语言干扰的结果。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结果之一,在过去得到了众多研究领域的重视。比如,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语法学及语用学等。许多语码转换研究都是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进行的(Appeal & Muysken 1987,Myster-Scotton 1993/1998,etc.)这些研究通过寻求社会因素(如种族、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等),与语码转换在宏观层面上的关系来探讨语码转换背后的动机。这种研究的中心议题是语言选择如何反映权利和不平等,或者说如何成为某个社会集团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的指针(Auer,1998:3)。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成功地将社会因素引入了语码转换的研究的视野,这些研究者认为语码转换是一种社会行为,根本不可能脱离社会因素和社会规约的制约,这种对语码转换和社会因素之间宏观关系的探索可以加深我们对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本文对语码转换的定义和分类进行探讨,旨在加深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二、语码转换的定义

关于语码转换这个术语,研究者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对该现象的认识进行定义,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些定义分成三类:(1)认为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与语码混用(code-mixing )之间存在区别,这些学者的认知基础在于他们对被转换的语码的语言单位或者说语言结构的理解。通常他们(Auer 1998,Bokamba 1988,Hamers & Blanc 1989,Haust &Dittmar 1998, Kachru 1983, Kamwangamalu 1992, David Li 1996,K.K.Luke 1984, Morrow 1987,Sridhar and Sridhar 1980, etc.)用语码转换来指称句间的转换(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 ),用语码混用来指称句内的转换(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 ).所以,语码转换发生在句子分界处,而语码混用发生在句子内部。这种区分无疑揭示了语码转换和语码混用在结构方面的差异,但是这种仅仅从结构和转换发生的位置来界定术语的作法往往无法面对所有的反例。(2)认为语码转换与语码混用没有什么区别,这些学者(Gumperz 1982,Lederberg &Morales 1985,Clyne 1991,Bhatia 1992,Myers-Scotton 1998, Verschueren 1999,etc)放弃了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的区别,这些学者也可以分成两类:其中一类用语码转换来概括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大多数学者都属于这一类,比如,Verschueren(1999:119)认为语码转换表示语言或语码变化是一个非常普通和受人青睐的策略。另一类用语码混用来囊括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比如,Grosjean(1995)。这些学者们对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不加区别,原因有二:首先,他们认为没必要做这样的区分,以免引起术语方面的混乱。其次,是在研究这种语言现象的功能时就更不必要了,比如,Myers-Scotton(1998:107)就不区分语码转换和语码混用,因为语码混用这个术语本身会引起迷惑,而且认为没有必要在引入一个新的术语。(3)对于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区别不置可否,比如,一方面,Tay (1989)承认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在理论上的区别,另一方面,又认为他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一般说来,社会语言学家所说的语码转换不仅仅指自然语言之间的语码转换,还应包括方言和语体之间的转换,广义的语码转换选择是指在一个多语码的社会对语码的选择和确定,狭义的则指个人在社会交际中对语码的选择。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的定义是:“说话者或写作者从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转用令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语码转换可以发生在对话过程中一方使用一种语言,另一方却用别的语言来回答;一个人可能开始时讲某种语言中途却转换成令一种语言,有时甚至一个句子只说了一半就改变语种。”

将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区分开来的确有利于研究语法限制,但是在研究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的交际功能时就没有必要了。笔者倾向于将语码转换理解为指在某一话语内(包括词、短语、小句和句子等层面)出现的不同语码交替使用的情况,包括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

三、语码转换的类型

Gumperz(1972,1982)曾把会话中的语码转换当作一种社会现象来对待,Blom& Gumperz根据社会和语境的因素将语码转换分为为两种:情景语码转换(situational code-switching)和隐喻语码转换(metaphorical code-switching)。情景语码转换指由于情景因素的改变而引起的语码转换,这类语码转换意味着“只有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适合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中使用,讲话人需要改变自己的语言选择来适应情景因素的改变,从而最终维持讲话的合适性”(Auer,1998:156)。情景语码转换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概念化线索,通过语码转换,交际者可以成功地理解和把握情景。喻意语码转换指说话人为了改变语气或同对方的角色关系而转换语码,是在情景不变的的情况下,交际者为了表达一定的交易意图而实施的语码转换。喻意语码转换打破了情景与语言选择之间的规约关系,因而交际对象就需要付出更多力气来对语码转换的用意进行推理。Poplack(1980)区分了三种类型的语码转换:句间语码转换(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句内语码转换(intra- sentential和附加语码转换(tag switching)。句间语码转换发生在两个句子或分句的分界处,而且每个句子或分句都分别属于一种语言。句内语码转换涉及到句子或分句内部的转换。附加语码转换指的是在单一语言表达的句子或分句中插入另一种语言表述的附加成分(tag),附加语码转换不一定出现在小句末尾,它可以出现在句子的任何位置。

四、结语

语言转换篇3

语码是不同种类的语言或者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变体的总称。语码转换,又叫语码选择,是在双语体制中,为了适应不同交际对象转换使用不同语码的现象。[1]在社会语言学文献里,语码或代码(code)一般作为一个中性词语,指称语言或语言变体。它强调的是语言系统作为一个抽象的代码由负载意义的成分组成。这些成分在不同的文体、语域甚至不同的社会群组中有不同的体现。[2]用社会语言学方法进行语码转换研究揭示了社会因素(如种族、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等)和语码转换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且总结出一些语码转换背后的社会动机。[3]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交际手段层出不群,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仅限于面对面的交流。网络技术的协助和驱动使得处于“身体缺场”境况下的人们同样可以在“虚拟世界”进行会话。网络语言是传播网络的重要载体,正越来越强烈地冲击着传统语言文化,影响着社会。网络语言作为新生事物,记录和折射出网络文化发展的轨迹。因此,网络语言中的语码转换也呈现了新的特点。目前,有关语码转换各种功能体现模式,即语码转换的在哪些方面体现哪些功能的系统论述还屈指可数。作为一种独特的、非传统的语言形式,研究网络聊天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将会为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提供很好的材料。

二、理论依据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外许多学者已经从社会、句法、会话分析、心理以及语用的角度对双语者的语码转换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RonaldWardhaugh将语码解释为“一种语言或语言的变体”。[4]既可用来指某一种语言,又可以指某种方言、文体语言,甚至可以指洋泾浜语和人们为了保密起见私下里设置的密码语言。他指出交际的参与者、场景、话题是制约“语码转换”的基本因素。在具体的语境及具体的语码转换中,通常影响它的主要因素只有一个,其他的为次要因素。

(一)情景型语码转换和隐喻型语码转换理论

Blom&Gumperz发现,人们在语言选择上有时并不一定符合当时语境的常规要求,这种偏听偏离引起听话者对另一种语境的联想,是一种隐喻式(Metaphorical)语码转换。[5]Gumperz和Blom于1972年探讨过语码转换的社会意义,将其区分为两种类型:情景型语码转换(Situationalcode-switching)和隐喻型语码转换(Metaphoricalcode-swiching)。[6]情景型语码转换指那些由于改变场合、时间、话题、参与者等因素而引发的语码转换。这类语码转换只能是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中使用,讲话人需要改变自己的语言来适应情景因素的改变从而最终维持讲话的合适性。如中国学生与外籍教师在英语口语练习课上的交谈。隐喻型语码转换则是指在情景不变的情况下,交际者为了表达一定的交际意图而实施的语码转换,如表示强调、引人注意,表示某种情感,传达某种信息等。本文研究基于汉语为母语聊天者在日常聊天中的记录,因此笔者只对网络聊天中隐喻型语码转换做了统计分析。

(二)标记理论

MyersScotton提出的“标记理论”(MarkednessModel)对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她把决定混合成分语法结构的语言称为“主体语言”(MatrixLanguage),参与语码转换的其它语言称为“嵌入语言”(EmbeddedLanguage)。她的“标记理论”认为语码选择有“无标记”(Un-marked)和“有标记的”(Marked)的区别。[7]她认为语码代表着一组权利和义务,语码转换主要有两个目的:进行无标记选择和有标记选择。标记性模式从语码的社会价值角度对语码转换进行解释。[8]Myers-Scotton详尽阐述了有标记(marked)语码转换的模式。她认为所有的交谈者都有一套标记准则,这些准则有助于他们辨别有标记(marked)语码和无标记(unmarked)语码。80年代至90年代以来,学者们侧重研究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并且把语码转换看成是一种“语境化提示”(contextualizationcue)。[9]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也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语码转换。如祝畹瑾的《语码转换功能及其体现模式》、杜辉的《语码转换与社会规则》等,都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对语码转换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无标记语码被定义为“就现有的特定情景和因素而言,在社会标准既定的情况下的一种特殊语言变体的选择,它是一种可预料的话语交流媒介”,而有标记语码则是不可预料的。[10]一般情况下,网络聊天的语码转换属于无标记的语码转换(unmarkedchoice),双方在特定的情况下选择心理感觉趋同的言语表达思维,维持二人正常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并由此得到预期的谈话结果。在另外一些时候,有标记的语码转换(markedchoice)则提示着话题的转变,说话人有意偏离目前对话双方现有的权力或义务关系,以及改变对话的语气目的。[11]

三、网络聊天中“语码转换”的特点

与日常会话一样,在虚拟的空间中,这种网络聊天中的“语码转换”同样可以精确、形象,逼真地传递信息,听话人也能准确理解和把握话语交流的意义。然而,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网络聊天中施话者和受话者双方采取的话语交流方式与口头传递信息又有所区别,具有新的特点。首先,网络交际的双方是不见面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或只识其文),参与者的身份比较隐蔽,说什么和怎样说都没有限制,这就导致了语言的随意性。加之,网上交际主要是利用键盘操作来实现,受打字速度和上网时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施话人总要尽量缩短受话人的等待时间,所以往往要按口语的特点来表达思想。其次,交际者从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转换另外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时,是以一种语码为主,其他语码为辅,有主有次。随着社会经济及语言教学的发展,在会话过程中,人们已不仅限于母语交流,外语也参入其中。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采用定量描述和定性分析的方法,通过选取一些原用语为汉语,英语为嵌入语的实例,比较基于母语为汉语的网络用户在日常聊天中的现象,来描述和分析其社会功能与动机。

四、语料的选取

鉴于网络聊天工具众多,本文国内最为流行的QQ即时通讯工具为语料选取的工具并对所收集的其中50篇聊天记录(除语音、视频聊天)进行语料分析。这是因为:首先,QQ聊天不同于日常口头交际,聊天者是通过操纵键盘来输入文字等信息,可以完全保存聊天记录,有利于进行统计分析。其次QQ受众群体广,具有代表性。据统计,截止2007年底,QQ即时通信注册账户总数达77.417亿,即时通信活跃帐户数3.002亿,最高在线账户数达到3.610万(信息来源于腾讯官方网站)。再次,QQ提供了文字转换,图片传输,QQ表情等服务,为纷繁多样的语码转换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五、网络聊天中“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

语码转换的基本功能,如表明社会地位,拉近心理距离等在网络聊天中同样存在。本文通过对所选取的50篇语料分析统计得知,在句内、句际或语篇层次转换共发生112次语码转换。由上表可知,居前三位的社会功能分别是表强调功能的语码转换共38次,占总数的33.93%,起到委婉语功能的语码转换共27次,占总数的24.11%,起到拉近或拉开心理距离功能的语码转换共23次,占总比例的20.54%。除此之外,其他的社会功能,诸如引用、炫耀等社会功能的其它语码转换共发生24次,占总数的21.43%。因此,可以认为,在所起的社会功能的作用中,主要以前三项为重心。现举例就这三种功能进行分析:

(一)强调功能

例1:快乐飞羊15:01:19你在哪个University?Merry15:03:08在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Merry15:06:02你听说过吗?快乐飞羊15:08:28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西北师范大学是吗?快乐飞羊15:11:14是不是兰州的西北师大Merry15:12:31Youareright,Whichschoolareyoufrom?快乐飞羊15:14:47SuzhouUniversityMerry15:16:11苏州大学,Iknow,thankyou!为了方便、快捷和有效的交流,网络聊天的形式远不同于面对面的A-B-A-B的话论转换模式。网络聊天几乎只是在计算机媒介语篇的背景中。在本段聊天记录中,“快乐飞羊”用英文和中文开始对话,英语的关键词是University,而Merry则选择用英语回答了学校名,“快乐飞羊”为了能与Merry继续进行交谈,将语码转换为汉语。接下来“快乐飞羊”用中、英两种语言说出学校名称,起到了强调和重复的作用。在Merry无反应时“,快乐飞羊”再次给Merry发信息。这时Merry选择用英语与对方交谈,而“快乐飞羊”则顺应对方,采用英语,以此使话题继续下去。Merry为表示她知道“快乐飞羊”所说的学校,将语码转换为汉语,起到了强调学校名称的作用。

(二)委婉语功能

例2:随风10:41:05最近在忙什么?天使10:44:17正在忙论文的事随风10:46:09哦!我以为你有bf了,所以就不跟我们聊系了。(bf即英文boyfriend简写)天使10:48:20哪有?Iamstillsingle.随风10:49:24明天有空吗?出来坐坐天使10:50:02Iamsobusy,我要工作了,改天聊随风10:52:32OK,noproblem在网络聊天中为达到淡化语言中贬义或消极的语义特征,避免交际中的唐突和尴尬,同时为了缩短打字时间,缩略语被广泛使用。在本例中,施话人“随风”用bf代替了男朋友,起到了较为含蓄的表达自己说话意图的社会功能。而受话人“天使”,用插入语形式将语码转换为英语,委婉的回答了自己仍是单身的现状。“随风”尽力抓住机会,邀请对方出去。然而,“天使”将语码转换为英语,委婉推辞了。紧接着她又进行了有标记性的语码转换,并且转换了话题,用警示性的言语直截了当的回拒了对方继续聊天的愿望。因而此时的受话人“随风”用英文轻松的答应了对方的要求,摆脱了自己被拒绝的尴尬。因此,语码转换起到了委婉语的社会功能,使交际双方会于心、惬于意,从而达到了理想的交际效果。

(三)拉近或拉开心理距离

例3:天空16:30:15Hello!碎发16:30:38你好!天空16:31:17想你了,过得咋样?碎发16:32:34I'OK.Thankyou!天空16:35:29干嘛这么客气碎发16:37:34Iamdoingmyhomework天空16:40:45好吧,你忙吧!在例3中,施话人用轻松随意的“Hello”来向对方打招呼。而受话人转换语码用相对比较正式的语体回应。这种有标记的语码转换体现了接话人有偏离施话人的权力,拉开与施话人的距离。当施话人用口语化的语言轻松,亲切的问话时,受话人“碎发”又用英文回答以拉开与施话人的距离,“天空”感觉到对方故意在保持与自己的距离,但仍坚持用汉语口语与施话人交谈,向对方靠拢,以期拉近距离。然而“,碎发”进行了有标记的语码转换,再一次有意偏离现有的会话权利,改变语气以此起到拉大心理距离的功能。从本例中可以看出天空三次想拉近与“碎发”的心理距离,却被“碎发”拒绝,故意疏远。由此可见,语码转换可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在特定关系状态下选择语码,可以有意偏离交际习惯,进而改变施话人与受话人的社会关系。

语言转换篇4

关键词:语言转换 思维 解题 函数

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也是进行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从数学教学实践看,在某种程度上数学语言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数学学习水平的高低。数学语言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对数学语言本身的理解过程,而是对数学数学语言所传达意义的建构过程。数学语言转换从其形式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对于解决数学问题而言,掌握单一的一种形式并不是十分完备的,离不开其它的形式语言。三种形式的数学语言必须相互结合,数学问题的解决才会相得益彰。由此,恰当的语言转换,便是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与能力。[1]

一、语言转换的是“语言”更是“思维”

数学语言转换的是对象是数学语言,具体来说,是数学语言的三种形式语言的转换。但是通过对“语言”的转换,我们收获更多的是“思维”的转换。数学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以及数学思维语言都是数学思维的物质载体。通过语言转换,促进了数学思维的激发,为数学思维的优化提供了手段与途径;通过语言转换,促进了数学思维的程序化;通过思维转换,更促进了数学思维的延伸。[2]

例1(2009重庆)把函数f(x)=x3-3x的图象C1向右平移u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v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图象C2.若对任意 u>0,曲线C1与C2至多只有一个交点,则v的最小值为( )

A.2 B.4 C.6 D.8

分析 先将数学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转换为与此等价的另一种图表语言,当图象C2的极大值点与图象C1的极小值点重合时,v有最小值.

评析 借用语言转换,一方面,数学思维的程序化、机械化使思维抛开了问题的具体的、复杂的内容――先向下平移又向右平移的过程,而是给予熟悉的结果,关注问题的“焦点”,有利于数学思维的激发,使思维的进展加速。另一方面,数学思维不应局限于问题中的具体解决策略,更关注于数学思维的延伸,对问题进行“再创造”,引起至多只有一个交点的更多思考,激发数学思维的广阔度和深度。

二、语言转换的是“形式”更是“本质”

数学语言转换通过三种形式之间的“恰当”转换,探究数学问题的本质。“关注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是课程的基本理念。数学语言转化的形式有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化、文字语言与图表语言的转化、符号语言与图表语言的转化及三者之间的转化。注意数学语言三种形式之间的转换,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

分析 这是符号语言向图表语言的转换。考察的是函数与不等式的数学知识,是高考长考的线性规划问题,也是函数的最值问题。在理解了本质后,根据符号语言转化为图表语言,画出可行域,利用线性规划知识解决,根据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出a,b的值,进而求出a-b的值。

评析:数学语言转换是形式的转换,但从深处考虑,其目的是透过转换的形式理解转换的本质。数学转换根据数学语言的能指和所指,利用数学语言的本质内涵,借助三种语言形式间的相互转化方式,解决数学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注重强化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运用和表达,掌握数学语言的本质。[2]

三、语言转换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在函数中,函数的概念与运算包含着丰富的数学语言。其常见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文字语言,通过文字语言来描述函数问题中的数学对象;二是符号语言,通过约定的数学符号来表达函数问题中的数学对象;三是图形语言,通过图形来表达函数问题中的数学对象;这三种语言使用起来是等效的,学会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更大的方便,因此在解决函数问题时,要灵活准确地进行语言转换。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往往是用某一种数学语言表述的,而学生要真正理解、掌握和运用它们,就必须灵活运用三种数学语言进行表述,促进数学问题的解决。

数学语言转换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式。因此,能够将一个问题用自然语言概括而又准确地说明,是正确解决数学问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能够将数学问题正确地转换成符号语言或图表语言,则能拓展思维空间,刺激联想,洞察问题的实质和解题的关键,从而形成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事实上,大量的数学问题通过阅读理解,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直到问题解决,本质上是三种语言的转换过程。

参考文献:

语言转换篇5

关键词: 英汉转换 文化 对比

一、英汉语言转换目的及标准

(一)语言转换的目的

现代社会各种高科技手段使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上的交流和规模,频率和速度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巴别塔现象”――各国人们之间语言不通――则成为一个无可回避的障碍。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而翻译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交流,消除不同语言之间的障碍。因而翻译这项活动也日益重要。

(二)语言转换的标准

翻译的标准有很多名家先后提出自己的见解,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严复曾经提出“信、达、雅”之说受到普遍的认同,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及语言学家林语堂也提出过好的翻译应做到“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英国的翻译家泰勒提出了翻译三原则:(1)要将原作的意思全部转移到译文上来;(2)译文应当具备原作的风格和文体;(3)疑问和原作要同样的流畅。国际译联的《翻译工作者章程》指出:“译文应忠实于原文,准确表现原作的思想与形式。”但这些标准都有着共同点,忠实准确、通顺流畅和风格得体可以说是所有标准的共核。

二、英汉语言对比

(一)主语与主题

中国传统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反映在语言上就是施事主体可以蕴含在行为事件的主观表现中。因此在句子构造中,汉语并不把主语看成必要的成分,多为无主语而重主题的形式。而英语则是注重主语的语言,造句离不开主语。这是英民族“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反映。

(二)树状与竹状

英语的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之间结构关系和逻辑关系构造清晰。英语的关系词像介词,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等十分丰富,正是这些关系词起到句子之间的过渡和连接,从而维系句内和句间的各种关系。英语句子结构像树状,句子有主干,再有分枝,形成长句。汉语句子结构像竹节状,一节一节展开。汉语的句子可以在同一施事或主题语之下按逻辑顺序铺展,虽然句间有逗号,但句子的联系是紧密的。因此汉译时经常由英语的树状结构转换为汉语竹状结构。

(三)静态与动态

英语倾向于少用动词,用其他手段表示动作意义,限定式动词只能做谓语。而汉语则喜好多用动词。汉语中的动词不仅可以做谓语,也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等。汉语有些介词还具备动词的特性,因而称为半动词或副动词。所以说英语是静态语言,汉语是动态语言。英译汉时应变静为动,介词多转换成动词。

(四)形合与意合

英语国家沿袭了古代希腊人非常严格和规范的语词系统,古代希腊人认为,语词系统与思维系统是相一致的,要表达一个清晰合理的思想就离不开清晰合理的词形和句法。英语形合的特征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形成的。与之相反,中国人重直觉,强调意念流,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隐藏在字里行间。如“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没有一个谓语动词,但其所描绘的画面和包含的意境却是回味无穷的。

三、英汉文化对比

(一)文化心理

不同文化对同一件事物产生的心理也不相同。红色在中国经常跟喜庆、欢乐、革命之类的意义联系起来,而在西方却有暴力、激进的含义。“狗”一词在汉语中常有贬义,如“狼心狗肺”、“狗急跳墙”等。而英美人则喜爱狗,比如有“lucky dog”、“Love me,love my dog.”等。中国人认为老虎是百兽之王,而西方人认为狮子才是百兽之王。因此,“拦路虎”、“虎穴”译成“a lion in the way”、“the lion’s den”。在英语文化中,dragon有邪恶的含义、恐怖的象征,而在中国,龙是非常神圣的神兽。“dragon lady”不是指冰清玉洁的小龙女,而是母老虎的意思。再比如“She is a cat.”不是表示她像猫一样温顺,而指包藏祸心的女人。类似的例子不能一一尽数,在英汉语言转换时要特别注意这种由于文化心理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二)文化价值

一个文化的价值体系常表现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西方国家对自由、平等、民主思想追求至深,他们注重个体的价值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中国受到两千多年封建思想和儒家理论的影响,文化精神基础是伦理的,崇尚集体主义,属于群体主义的价值观念体系。当然,英汉价值观念体系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会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各种文化价值体系也会不断地冲突和融合,从而产生新的与时俱进的价值体系。

(三)风俗习惯

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说:“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他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

在中国,人们见面经常问“你吃了吗?”而在英语国家如果见面打招呼就问对方“你吃了吗?”则会让人感到突兀,因为这不符合他们的风俗习惯。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在语言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死译、硬译的现象,从而产生错误的理解。这种情况下则要注意意译的应用,如as timid as a rabbit不能译成“胆小如兔”,而要根据汉语表达习惯译成“胆小如鼠”。

四、英汉思维对比

(一)思维方式

语言和思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思维依靠语言,语言反映思维。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影响到语言的基本结构和用词选句。中国的传统哲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凡事都有很强的主体参与意识,语言上多表现为以人作主语,大量使用主动态。英语民族对自然持尊重客观的态度,以自然为客观认知对象,体现在语言上则为大量使用被动态。因此在英汉转换过程中,应适当将英语的被动句转换为汉语的主动句。如:He was seen to date with a girl.可译成:有人看见他和一个女孩约会。

(二)正反与褒贬

正说与反说的相互转换是语言转换中极为实用的方法。不同的民族在观察一些事物现象时,所取的角度及思维方式有时极为不同,许多事物都具有对立面,往往从一方面不好描述时,换一个角度从另一方面描述则更为贴切。所以,有些英语中正面描述的句子,转换成汉语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转换成反面的叙述。如I have read your articles,but I expect to meet an older man.可译成:我读过你的文章,但没料到你会这样年轻。

(三)抽象与具体

中国人思维趋向具象化;而西方人思维趋向抽象化。连汉语的产生和发展也是汉民族形象思维的结果。中国文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其起源的形象是原始图画,逐渐演化为线条变成文字,有较强的直观性。西方民族文字的演变与发展跟抽象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逐渐形成了概括某一类物象的概念符号,不像汉字那么直观形象。这两种思维方式直接反映在句子词汇的使用层面上。表现为:英语多用表示抽象概念的词语描述事物,阐述事理;汉语却常用表示具体概念的词语描写事物,阐述道理。因此,英汉语言转换过程中需要进行词语虚实意义的相互转换,将抽象概念词语转换为具体概念词语,使原文的内容实质在译文中再现出来。如:Wisdom prepares for the worst;but folly leaves the worst for the day it comes.译成:聪明人防患于未然,愚蠢者临渴掘井。

五、结语

通过将英语和汉语从不同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对比,即语言对比、文化对比和思维对比,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英语和汉语的转换不仅仅是语法和词汇的转换,更要注意到两种语言各自背后所蕴含的巨大的文化和思维差异。如果不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英汉转换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原文理解错误、译文与源语不对等、翻译方法错误等。为了避免各种语言障碍和语言不通所产生的误会和消化,从事英汉翻译工作者不仅要提高英汉翻译水平,还要深入其语言现象,了解两种文化,看到其背后更深远的含义,这样才能更好地消除语言障碍,达到交流和沟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庆华,穆雷.英汉翻译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语言转换篇6

【关键词】语言转换;运算能力;试商调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9-0010-03

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明确要求。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此,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转换的过程。运算能力是学生在数学知识和经验掌握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而且能促进他们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发展数学思维。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转换数学语言。数学语言通常包括图表语言、符号语言和文字语言3种。图表语言就是包含数学信息的图表,包括图形语言、图象语言和表格语言;符号语言就是数学通用的精炼语言,包括象形符号语言、缩写符号语言和约定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就是经过加工改造的、“数学化”了的自然语言。

现以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调商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转换数学语言中培养运算能力。

一、在图形语言转换文字语言中理解调商趋势

图形语言就是包含各种数学信息的图形,如情境图、实物图、几何图、统计图和集合图等。“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图形语言很多,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四舍五入法调商”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图形语言转换为文字语言,就是引导他们分析题意的过程,也是引导他们理解调商趋势(商的调整动向)的过程。调商知识非常抽象,运算过程较为复杂,是学生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难点。学习新知前,学生已有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经验: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中的除数较小,学生能轻松通过口算确定商的大小。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除数较大,除数再乘一位数口算有困难;同时,把除数看作整十数以后,初商会偏大或偏小,需要调整。另外,学生不理解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之间的反比例关系,感觉无从下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调商方向,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在实物操作中获取操作表象,再把操作过程用图形语言表示出来,使“物质化”材料“内化”为图形语言,再总结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

教学时,教师创设了一个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问题情境:把12块糖分给课上认真听讲的学生,每人能得到几块糖?学生在思考中发现:如果课堂上只有1个人表现好,就可以得到12块;如果有2名同学表现好,每人就得到6块……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师要求学生画图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图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和思维操作中形成图形语言,使学生理解总块数不变,参与分的人数和每个人分到的块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总块数÷参与分的人数=平均每人分到的块数,并且糖的总数不变时,人数越多、每人分的块数越少,人数越少、每人分的块数越多。在除法算式中就是被除数不变时,除数越大商越小,除数越小商越大。这样把图形语言转换为文字语言,学生能直观理解除数和商之间的整体变化规律,在头脑中初步形成除数与商之间变化关系的表象,为后续调商方法建立自我认知、自我调节的心理定向,为最终形成运算能力积累相关的知识经验。

二、在图形语言转换符号语言中明确调商对象

图形语言比较直观,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借助实物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借助竖式,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调商对象(调商过程中作为目标的事物或数字)。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学生需要明确计算过程中每一步算什么、怎么算和为什么这样算的道理。只有完全理解算理,才能真正具备运算能力。比较被除数与除数乘商的积,当被除数不够减或余数大于除数时,竖式计算就要调商。如果学生对这两种比较结果能正确判断时,就会迅速调整商的大小;如果被除数比积小,用积减被除数或者余数比除数大却继续除下去时,说明学生没有调商意识。为了防止学生产生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竖式图形结构以及每一步的操作规则。

教学时,教师创设如下情境:把12块糖平均分给3个同学时,不小心依次给每个同学分了3块,要求学生进行实物操作或画图,并用竖式表示操作过程。

看一看:以问题驱动观察所画图形(如图2)。学生观察图形后,教师问学生对操作后的结果有什么想法?有的学生说12块糖平均分给3人,每人可以分到4块;现在只分了3块,还可以每人再分1块;有的学生说余下的3块糖和3人相等、可以继续分;有的学生说余数等于除数,可以继续分,商从3变成4;有的学生说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余数和除数相等就可以继续分……

摆一摆:以开放式情境引导学生继续思考,除了平均分后有剩余,还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怎么调整?问题驱动学生打开思维,有的学生想到多分的情况,如把12块糖平均分给3个同学,一不小心在先分时每人分了5块,结果出现第3个同学不够分的现象,并用图表示(如图3):商大了,被除数不够减,出示算式12-15=3(实际上是15-12=3),引导学生质疑、反思,体会错误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强化认识,建构清晰的表象,得出不够分(试商偏大)的现实问题,为学生探究三位数除以二位数初商偏大要调商提供依据。

想一想:刚才平均分物体时,出现了哪些情况?如何进行调整?

学生从刚刚经历的动手操作中获得“物化”表象,把这种表象内化为智力活动的过程就是把图形语言转换为符号语言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试商和调商的算理。正如加里培林所说的,物质化是学生最易理解和最方便的形式。用图形语言外化操作形式,并转换为符号语言(竖式计算),就把教材中的程序性知识变成了学生心里的合理化操作模式,有助于学生接纳与理解新知识。有了符号语言结构的深刻体验,学生在头脑中就能迅速形成解题策略,思维聚焦关注点更集中,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在符号语言转换符号语言中形成调商方法

竖式计算是一种约定符号语言,也是约定俗成的一种除法计算的书写形式。教师应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把竖式计算这种符号语言进行适当转换,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竖式计算中的调商方法是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所应该遵循的某种方式、途径和程序,一般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与其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再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大小关系进行调商:如果余数比除数小,商正好;如果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偏小要调大;如果被除数不够减,说明商偏大要调小。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根据调商的变化趋势和调商中的问题体验调商过程并形成表象。

教学时,教师出示情境图后提出要求: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再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252÷36。学生知道把36用五入法估作40,试商为6,用除数36×6=216,252-216=36,余数和除数相等,初商小了要调大(把6调为7)。但学生往往因为试商和调商在一个算式上,涂抹严重,甚至因为涂改不清形成新的计算错误。于是,师生商议怎样解决不涂抹、又能在竖式中正确退商的方法,最终决定把试商过程用横式写出思考过程,得出调商结果后,再把确定的商写在竖式中(如图4)。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明确计算思路,并用符号语言正确、清晰地表达调商过程和口算方法:横式由开始写在竖式旁边移到草稿本上、横式由原来完整记录过程演变为只记积的大小(比较被除数与积的大小以及确定调整新商的过程都在学生头脑中完成),调商方法由会调整变得非常简化,缩减了思维程序,提高了竖式计算效率。

这样,学生由竖式计算中的符号语言转换成横式计算中的符号语言,再转换为竖式计算中的符号语言,这种转换过程是学生理解并掌握调商方法的过程,也是学生形成运算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尝试和交流中借助文字语言内化方法,通过简缩思维,运算技能在逐渐减少笔算过程、增加口算过程中形成自动化程序,从而掌握正确的竖式计算方法,初步形成运算能力。

四、在文字语言转换表格语言中形成运算结构

文字语言转换成表格语言,就是把文字语言用表格形式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规律或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学生有了清晰调商的思路后,随着调商规律的不断内化,逐渐形成除法竖式计算的整体程序化结构,并作为图式结构存在于学生头脑中,而这种结构越稳定、越准确、越灵活,就会形成“技能组块”,并且形成娴熟的运算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其他新知时迅速产生链接,顺利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学生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程序规则、形成“四舍五入法”调商的表象后,教师引导他们比较“四舍法”调商和“五入法”调商过程中的异同,促进学生自主归纳概括出:用四舍法试商,被除数不够减,初商偏大要调小;用五入法试商,余数比除数大,初商偏小要调大。学生深刻体验后,就会在头脑中产生清晰表象、形成完整的表格(如表1)。学生完整建构四舍五入试商、调商的笔算过程,就是把符号语言转换为表格语言的过程,也是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的过程,还是学生真正形成运算能力的标志之一。

总之,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中的调商是整数计算教学的难点。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数学语言转换过程,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调商方法,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运算结构,促进学生在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基础上形成有实质意义的运算能力。

参考文献:

语言转换篇7

关键词:ERPs 双语 语言转换 转换价值

一、引言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学习第二语言已是大势所趋。每个人第二语言的水平及学习和使用语言的环境差异很大,所以有必要对双语者进行界定。从语言学角度看,双语者就是能够掌握和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人。双语者为了交际,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变换叫做语言转换(language switching)(Grosjean,1992)。由于语言转换,从而产生了转换价值(switching cost)。Green(1998a,b)认为每种语言的任务图式都是互相竞争的。语言转换花费了时间,因为对已给任务,需在语言图式中进行改变。一种语言图式被执行,意味着另一种必须被抑制。一种语言图式从抑制中恢复所花费的时间解释为转换价值。

如果转换发生在两种不同熟练度的语言之间时,会产生不对称的转换价值(switching cost dissymmetry)(Grainger&Beauvillain,1987)。为什么存在语言转换价值和转换价值的对称与不对称性?语言转换价值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虽然多数研究已经回答了以上问题,但仍然没有得到一个肯定的解释。双语研究者通过语言转换的研究来探讨双语者语言选择和控制等热点问题。

二、语言转换的ERPs研究

利用ERP技术考察语言转换的大脑相关性是非常必要的。双语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最自然的转换实验,它的语言信号和概念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图式。为了研究双语者怎样调节不同语言的激活水平,选择目标语言并进行转换,我们需要建立不同的范式,因为它能诱导语言转换并且能够考察在转换和非转换时期的行为和功能上的信息。

Grainger&Beauvillain(1987)考察了双语者在词汇判断任务中,两种语言转换时的不对称的价值。并认为正字法在决定转换价值方面有重要作用,价值能够通过语言特定正字法信号来消除,由此得出,价值来源于双语者大脑词库内部。与此相反,Thomas and Allport(2000)通过视觉呈现词语的理解过程,论证了转换价值,并认为词库内的正字法信号并不能够消除转换价值,Grainger& Beauvillain(1987)的结果源自缺失的控制条件。当具有相关的控制条件时,语言特定正字法对于词语的转换价值将不会被消除。这样便估计了转换价值其他可能的解释——价值来自于词库外部。同样,Von Studnitz and Green(1997)对比了双语者在两种语言内词汇判断的转换价值(被试只需要决定是否是一个字母串而不考虑语言)和在特定语言词汇判断任务的价值(被试必须决定字母串是否是特定语言中一个词语)。认为转换价值来自于特定语言图式之间的竞争,也就是,来自词库外部的轨迹。

Meuter and Allport(1999)使用一个转换范式测查了跨语言竞争和随后的抑制的假设。他们实验的主要逻辑理论是“任务集惯性理论”,第一次发展了非语言任务转换研究(Allport、styles and hEish,1994)。通过转换,观察到主导任务比非主导任务显示出了更大的转换价值。Meuter和Allport通过抑制解释了这种现象——主导任务必须被有效地抑制,以防干扰非主导任务。当转换为主导任务时,先前非主导任务中对主导任务进行了有效的抑制,将持续干扰随后类型的加工。为了研究语言转换是否显示了相似的结构,Meuter和Allport让被试用L1或L2快速命名阿拉伯数字,通过颜色背景上的数字信号的出现,支持了任务集惯性理论,发现了不对称的转换价值——L1命名比L2的转换价值大。Meuter和Allport(1999)提出了一种“抑制机制”,解释了为何弱势L2产出时强势的L1受到抑制。FinkbEIner,Almeida,Janssen,Caramazza(2006)对Meuter和allport(1999)最初的解释提出了质疑——设计性质的混乱。他们的强调是以“价”为基础的。二价刺激伴随有两种反应,引起了不对称转换价值图式的特征。然而,一价刺激不会显示典型的转换价值。在Meuter和allport的数据中,价随着语言转换是混乱的——用L1和L2数字命名。为了从语言转换中梳理出“价”,Finkbeiner等用了一个和Meuter等人相似的二价数字命名任务。他们设置了一个仅让被试L1图片命名的任务。这些刺激是一价的。他们的结果同样显示了二价数字命名的不对称转换价值,而在一价图片命名中没有转换价值。当图片命名任务被小点式样取代的时候,被试用L1命名小点组成的数字,他们同样发现没有转换价值。这些结果让他们断定Meuter和allport的转换价值结果不支持对非目标语言的抑制。在近来的实验中,他们控制了反应速度,并且发现有效的反应速度不包括语言识别本身,这对于决定转换价值是很重要的。

价和反应速度对于说明转换价值方面的作用显示转换价值不能够提供一个简单的或者直接的方式说明跨语言的竞争。虽然Finkbeiner等人(2006)的研究结果对于“抑制机制”解释仍然存在问题,但他们解释了对称的或者不对称的转换价值本身不能够说明词汇选择的方法。

Costa和Santesteban(2004)通过熟练度不同的双语被试,考察了L2的熟练度是怎样影响词汇选择过程的,他们认为高熟练度的双语者语言转换价值是对称的。Verhoef,Roelofs,chwilla(2006)同样用ERP技术研究了转换价值。在他们的研究中,高熟练度,非平衡的荷兰语和英语双语者被要求完成一个图片命名任务。对Costa和Santesteban(2004)提出来的熟练度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Costa和Santesteban他们把转换价值的不同归因于语言熟练度,但是如果给予更长的准备间隔的话,在非平衡的双语者中,同样能够观察到对称的转换价值。

总之,当前双语ERPs研究的问题是双语者怎样才能在正确的语言中选择正确的词语,及是否必须对非目标语言进行抑制。虽解释众多,仍需通过考察语言转换来解决。

三、相关语言转换的理论解释

双语词语提取及语言控制的问题一直是双语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双语者言语产出中词汇提取机制的研究有两个问题需要讨论:第一,语义体系是不是同时激活了两种语言的词汇?第二,非目标语言的词汇节点是不是参与竞争?对于第一个问题,多数研究已经有了肯定的答案,现有的词汇通达模型认为在一种语言的言语产出过程中,双语者两种语言的词汇节点从语义系统中得到了相同的激活。关于第二个问题有很多争论,一些词汇通达模型假定词汇选择机制是特定语言提取(language-specific selection)(Costa and Caramazza,1999),有些认为是非特定语言提取(language-unspecific selection)。 (一)特定语言提取理论认为语义系统将双语者的两个词库激活之后,双语者只考虑目标语言中被激活的词汇,而非目标语言中被激活的词汇并不在双语言语产生中的候选词汇之列。

(二)非特定语言提取理论认为语义系统将双语者的两个词库激活后,双语者会考虑选择所有被激活的词汇节点,而不管其属于哪种语言。这样,非目标语言的词汇必然会对目标语言的词汇提取产生干扰或竞争。因此,双语者让两个词库词汇的激活保持不同水平,从而成功选择合适的词汇节点。但问题在于:在两种词汇中,系统是怎样产生不平衡的激活的?一种方式是语义系统在目标语言中的激活范围比非目标语言中的广;第二种证明了双语者的词汇通达承担了词汇条目的相互抑制。Green(1998)提出了抑制模型(Inhibition Control Model):在双语言语加工中,非目标语言的词汇参与目标词汇的选择竞争,目标词的选择是通过抑制非目标语言的词汇实现的。

因此,不同熟练度的双语者根据不同的提取机制进行语言转换。低熟练度双语者多采用的是非特定语言提取,而高熟练度的双语者倾向于特定语言提取。

四、结语

(一)前人的研究多集中于拼音文字的范围内,而汉语是一种表意文字,它与拼音文字的认知加工策略和过程不同,所以,两种之间的差异会不会在语言转换时产生价值或不同的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语言间转换的问题可以认为是理解和产出两个方面。以往的研究大多通过数字和图片命名等单个词语产出来考察语言转换,因此,双语者在句子语境下理解时的语言转换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刺激类型对于语言的选择是一种有效的信号,刺激的预期性和非预期性能在多大程度上较少或消除语言转换价值是将来研究的主题。

参考文献

[1]Costa,A.,& Santesteban,M.Lexical access in bilingual

speech production:Evidence from language switching in highly proficient bilinguals and L2 learners[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04,50:491-511

Costa,Miozzo M,Caramazza.Lexical Selection in Bilinguals:

Do Words in the Bilinguals two Lexicons Compete for Selection?[J].Journal ofMemory and Language,1999,41: 365-397.

Verhoef,K.M.,Roelofs,A.,& Chwilla,D.J.Dynamics of

language switching: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in overt picture naming[Z].In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society,2006.

FinkbEiner,K.,AlmEIda,J.,N.,&Caramazza,A.Lexical

selection in bilingual speech production does not involve language suppress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2006,32:1075-1089.

Green D W.Mental Control of the BilingualLexico-Semantic

System[M].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1998,1: 67-81.

Grainger J,Beauvillain C.Language blocking and lexical

access in bilinguals[J].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87,39A:295-319.

Thomas S C,Allport A.Language switching costs in bilingual

visual word recognition[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00,43:44-66.

Meuter R F I,Allport A.Bilingual language switching in

naming:Asymmetrical costs of language selection[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1999,40:25-40.

Von Studnitz,R.E.,& Green,D.W.Lexical decision and

language switch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1997,1:3-24.

[10]崔占玲,张积家.双语言语产生中的语码切换的特点及机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语言转换篇8

表格转换信息题的命题形式相对稳定: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信息,概括材料,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题型设置:表述方式转换,信息概括与评述,信息概括与推断。

1.表述方式转换。将散见于图表中的相关信息转换为相应的文字,不要求对原信息过高地压缩,只是转述,中间可以出现相关数字。这种题型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低。例如:

(天津卷)根据下表写一则短讯,报道本市2007年“五一”黄金周的旅游情况。

分析:“五一”黄金周的旅游情况,可分为三个要点:全市接待游客人次及同比增长率,本地游客人次及同比增长率,外地游客人次及同比增长率。本题的难点:①找准描述角度;②把握短讯语言的简洁客观。

参考答案: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我市接待游客总数达到296.8万人次,比去年的246.85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0.23%。其中,本地游客194.94万人次,比去年的153.49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7.01%;外地游客101.86万人次,比去年的93.36万人次同比增长了9.10%――本地游客的同比增长率比外地游客的同比增长率高17.91个百分点。

2.信息概括与评述。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既需要选择概括点进行概括,又要对这些点进行评述。评述本身考查的是考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

(辽宁卷)下图是2000年至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世界平均增长率的统计表。请用简明的文字概括其异同点。(不超过40字)并对此表所反映的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加以简要评述。(不超过20字)

分析:首先要审清题目中的回答要点“异同点”和“评述国内经济发展状况”,然后研究曲线的特点,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对着坐标系中的横轴和纵轴进行分析评述。

参考答案:共同点是都在增长;不同点是中国是稳定性增长,世界是起伏性增长。评述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性发展,经济改革成效显著。

3.信息概括与推断。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加工,使用概括、归纳的方法对内容进行提升,归纳出相应的规律,或者对相关现象的趋势进行推断。这种题型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例如:

(山东卷)下列图表是对我国少儿电视节目有关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请仔细阅读,用简明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由图表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针对结论提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从图表总的题目的名称可以得出重点信息是我国少儿电视节目有关情况;从两个图表的名称可以看出重点信息是少儿节目中各类节目收视份额和播出时长前15名动画片来源格局;连接图表中关于重点信息的解答内容就可得到答案。而“针对结论提出建议”,要从结论出发,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实际。

参考答案:①动画节目收视成为少儿节目主流;动画片来源,日本一家独大。

②根据少儿身心发展特点多制作其他电视节目;大力发展国产少儿动画片的制作水平。

解答表格转换信息题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表达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和字数的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体,类似句子的重组题型,要求你去续写。

2.仔细认读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对图表,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抓信息要全面准确。具体而言,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读图表不能顾此失彼,遗漏信息。要综合分析三个维度――横向角度、纵向角度、斜向角度(主要是数据变化)。

跟踪训练

1.以下是城镇居民家庭对现住房意见的调查统计表,阅读后按要求填写表后空格。

要求:①就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两类情况得出结论,以供有关部门作为房改参考。②不能出现数字。

调查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图表完成填空。

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劳动力人口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就业情况。从上表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阅读下面的两个表格,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请综合表一、表二所提供的信息,写一句结论性的话。(不超过10字)

4.根据下面的图表及文字回答问题。

2000年-2006年经济适用住房投资情况(单位:亿元)

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000年至2006年经济适用房投资情况的变化。

②《开放时代》对此有一段评论:从“经济人”角度分析,经济适用住房的供给对房地产商来说,由于利润被规定在3%以内,他们更愿意开发价高利大中高档商品房;对政府来讲,土地批租收入是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经济适用房的土地性质决定了政府不可能从中获利。

根据以上论述可以推论,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经济适用房供给十分有限。

5.下面是一份有关尝试会议效果的实验结果材料,试根据这个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从表中数据的纵向对比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带有普遍意义的识记规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采用“不能……,而应该……”的句式,写出这份实验材料给我们的启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语言表达讲练之表格转换信息》

1.大部分对现有住房基本满意,不满意的主要是住房的结构、面积及生活配备设施。

2.2002年中国劳动力参与率比世界水平高出11.6个百分点;中国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则更高,高出近20%(或达到80%)。

3.“拇指经济”还能攀多高?

4.①经济适用房投资占住宅投资总额的比重连年下降;同比增长率自2004年起连续负增长。

②建设经济适用房,既不符合房地产商的利益,也不符合当地政府的利益。

语言转换篇9

关键词:导游口译 语言文化 转换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旅游经济也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并在政府鼓励政策指导下蓬勃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走出国门来实现对异国文化最直观的了解,而旅游也随之变成了最便捷的文化体验形式,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但在旅游过程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必然会在交际过程中产生语言及文化差异。导游口译员作为语言文化传递的使者,则需要直面这类语言文化障碍,并在讲解的过程中去减少甚至消除这些障碍,以达到实现跨文化交际的作用。一名合格的旅游口译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要在工作中时刻具备跨文化意识.以便真正实现导游口译过程中语言及文化的双重转换。

一、导游口译中的语言及文化特点

按照工作方式分。我们一般将口译分为即席翻译和同声传译。导游口译中的翻译大部分属于即席翻译。多数情况下,正式带团之前会有搜集资料、准备讲稿的时间,以便使其讲解更生动易懂。无论途中导游(on-the-way interpreter)或是景点导游(on-the-spot interpreter),在为游客进行讲解服务时。其交际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点。

1.语言的准确性

语言的准确性是口译活动最基本的要求。在导游口译中对于数字、年份、人名、地名等翻译,更要注重其准确性。虽然导游口译是在旅游娱乐过程中进行的较为轻松的交流翻译方式。气氛上没有会场口译紧张。用词上没有谈判口译精确,但导游作为文化的传递者,肩负着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互相了解、融合的使命,在口译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名合格的导游口译员,不仅可以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还能够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流利地用英文表达自己的解说内容。这就要求英语导游口译员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加强和巩固英语的基础能力。只有培养了过硬的语言能力,保证专业词汇量的丰富储备,才能在导游口译过程中用准确的语言向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2.风格的灵活性

导游口译发生的场所灵活多变。继而使导游口译的译员需要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氛围选择恰当的交流风格。比如机场车站的迎来送往、乘坐旅游巴士途中的互动、纪念碑及墓地的讲解等等,都应根据讲解场合、内容的不同而转换风格。一般来说,旅游的目的是以休闲娱乐为主,译员的主体风格应趋近于生活化、亲近化,必要时恰当的幽默也会给整个游览过程增色不少,使得游客与导游可以和谐、愉快地相处。导游口译员能否在短时间内被游客所接纳及信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游的交流风格。由此可见,导游的交流风格在辅助导游口译过程中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正常交流中译员也要注意自己的音量和语调,在保持自身风格的同时兼顾礼貌原则,以免引起外国游客的不适。

3.文化的差异性

导游口译中的文化差异可细分为客观差异及主观差异两个方面。客观差异指两种语言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一般会导致导游口译员在工作中将汉语的用词直接同英语的译文对接。使得译文在词汇及语法上显得生硬、牵强、难以理解。这就导致了语言转换过程难度的增大。例如“月亮上的玉兔”如果翻译成“a jade rabbit on the moon”外国游客就很有可能理解成月亮上的玉制雕塑了。其实我国文化中玉兔的概念可以直接翻译成“moon rabbit”。文化的主观差异性一般表现为由于思维模式、价值观、宗教、历史背景等方面的不同而造成的文化传播障碍。在导游口译的过程中,导游与游客之间,游客与游客之间都极有可能存在这种差异。如果导游口译员不具备较广的知识面和较敏锐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就很有可能在交流过程中产生文化障碍。甚至发生不必要的误会。例如在翻译“日本人的走狗”时,就要考虑到西方文化中对“狗”的习惯性解读。如果直接翻译成“dog”,外国游客不仅了解不到导游想传达的真正含义,反而会主观地产生忠诚、勇敢、机智等印象,这就跟原来想要表达的意思大相径庭了。

二、导游口译中的语言及文化转换策略

导游口译就是实现语言及文化转换的交际过程。但由于导游口译中存在着方方面面的跨语言、跨文化障碍,要真正实现信息的正确传递,还需要译员对翻译理论及策略有进一步学习和了解。1995年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他《译者的隐身》一书中提出了归化和异化的概念。异化突出原文的文化色彩,归化则采取了文化补偿策略。使目的语的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归化异化概念的提出,解决了导游口译中的很多交际障碍,也为导游口译的策略提供了广泛认可的理论依据。根据归化理论,导游译员可以用到对等替换、恰当省略等策略;根据异化理论,导游译员可以用到直译、直译+增补等策略。

语言转换篇10

关键词:英语语言;介词;静态与动态

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写作文和翻译时,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写出来的句子句式比较单一,很地道的听和读的大量输入并没有在说和写的输出时有明显体现。在我看来其中的关键在于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区别。语言学家称“英语是介词的语言”,由此可见介词在英语学习中占重要地位,因此通过英汉介词的对比与翻译可以很好地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进而加深对英语学习的理解。

就我个人体会而言,虽然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但是两种语言均有介词类,所以有共通的地方可供我们进行英汉对比研究分析。据美国著名语言学家Curmen统计,英语介词有280个之多,介词既可以用来引导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又可以替代名词和形容词的形态变化,在句中充当各种状语、定语和表语,表达出动词或动词短语的很多含义,因此使用起来非常灵活方便。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英汉语言对比和翻译的方面分析介词的静态与动态转换。

一、介词的静态与动态划分

介词可以按照多种类型分类。例如,可以根据介词形态将介词分为单元介词、双元介词和多元介词,可以根据介词在句中的位置分为前置介词、后置介词以及框式介词,也可以按照介词的意义将介词分为表示空间位置、原因、结果、方法等意义的介词。还可以从介词所表达的事物或状态间的动静关系将介词分为静态介词、动态介词和动静态介词。

静态介词即表示事物处于静止状态的介词,其中有表示时空位置的静态介词,如inside,above,below等,也有表示抽象关系的静态介词,如becauseof,but,except等。动态介词是指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介词,例如表示空间动态的介词,如into,onto,out of等。

二、介词的静态与动态转换

英语常常用介词取代动词,即以“静”代“动”。所谓“静态介词”和“动态介词”并非由介词本身的特点进行划分,更多的是通过介词的使用对两种语言所产生的总体语言特点进行划分。

英语介词的使用也丰富了英语文学,使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作品成为经典。例如,英国小说家威廉・梅克比斯・萨克莱的讽刺小说《名利场》第一章第一段的第一句话:

While the present century was in its teens, and on one sunshiny morning in June, there drove up to the great iron gate of Miss Pinkerton’s academy for young ladies, on Chiswick Mall, a large family coach, with two fat horses in blazing harness, driven by a fat coachman in a three-cornered hat and wig, at the rate of four miles an hour.

我的译文:当时我们这世纪刚开始了十几年。在一个六月里晴朗的早上,威克大街上的平克顿女子学校的大铁门前来了一辆宽敞的私人马车。拉车的两匹肥马套着雪亮的马具,肥胖的车夫戴着假发和三角帽,马车的速度在四里一小时。

在这句话的翻译中,我将“in its teens”译作“开始了十几年”,即将“in”译作了“开始”,这是将英语中的时间介词译为汉语动词。作者不用“start”或是“begin”这类含有“开始”意义的实义动词而选用介词,可以看出介词的使用非常广泛且灵活,也体现了静态向动态的转换。其次,我将“two fat horses in blazing harness”中的介词短语译为动作作谓语“套着雪亮的马具”,“in a three-cornered hat and wig”同样译作“戴着假发和三角帽”,这两处都是由英语介词短语转换成汉语的动词短语。再次,在我的译文中我将介词短语“at the rate of four miles an hour”译作“马车的速度在四里一小时。”句中虽然没有出现动词,但是主谓结构已经呈现出动态的趋势。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英语和汉语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是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性,例如介词。英汉介词虽然在句子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却对句意的表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介词分为静态介词、动态介词和静动态介词,且每个介词的特性并不固定,需放入具体情境中考虑。在日常阅读与翻译过程中,英语介词转换为汉语动词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也体现了英语的名词优势和汉语的动词优势。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介词在表意时词性的不同,让我们对这两种介词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转化思维,进而加深对英语这门语言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刘宓庆.英汉翻译技能训练手册[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89.

[2]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