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文十篇

时间:2023-03-29 09:53:45

历史人文

历史人文篇1

论文关键词:“茶饮”史话

 

茶与可可、咖啡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在这三大饮料中,只有茶的故乡在中国。种茶、制茶和饮茶都起源于中国。但茶叶在中国成为一种普遍的饮料,并进而走向世界却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岁月。

中国对茶的饮用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神农氏时代。相传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先祖神农氏创立了医学。为了帮助人们战胜疾病,他通过遍尝百草来识别和了解药性,寻找治病的药草。有的草会含有毒性。据说有一日他尝了72种毒草,中毒72次。但是他都通过饮用一种神奇的药草而化险为夷。这种神草名叫“荼”。“荼”就是后来的茶。茶在古代还被称为“茗”,“皋芦木”。从这个传说看,中国人开始认识茶树及其药用功能已经有5000余年的历史了。

从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我国先民发现茶也有二、三千年的历史了。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中就有了“采荼薪樗”的诗句了。意思是说农夫们采摘茶叶,砍柴为薪。世界上饮茶,种茶起源于中国,那么中国的茶树栽培和饮用又起源于那里呢?研究表明,它起源于巴蜀地区人文历史论文,即今天的四川一带。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认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东晋《华阳国志·巴志》上记载:“就丹、漆、荼、蜜……皆纳贡之。”意思是说古代四川向中原地区交纳,丹药,油漆、茶叶、蜂蜜等当地特产。从地名学来看,蜀国在古代又称为葭萌郡。葭萌是古蜀人对茶叶的一种称谓。因此葭萌郡的意思是茶郡之意,即生产茶的地方论文服务。历史记载,西汉时巴蜀一带便已经饮茶成风。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茶具出售。茶具的市场化正是茶饮普及化的表现,也是茶饮民间化、群众化的结果。

三国两晋时期,饮茶之风在中国的范围日渐扩大。特别是当时的文人更是把以茶待客作为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正是由于文人们的参与,中国的茶饮很快发展演变成茶艺,并进而形成独特的中国茶文化。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盛行,和尚坐禅破睡,饮茶发挥了独特的功效。因此各地的寺院开始大量种茶和饮茶。饮茶之风也就随之盛行开来,当时的人们称“茶佛一味”。唐朝时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顶峰,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也推动了茶饮之风在世界范围的流行和传播。世界历史上第一部,并且也是最重要的一部有关茶饮的学术专著,陆羽的《茶经》就在这一时期问世。为了纪念陆羽在推动中国茶文化方面的独特贡献,人们把“茶神”的桂冠送给了他,并将他供奉在官府的茶叶库和民间的茶肆之中。自唐以后,茶饮之风不但在中国大行其道,并成了人们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而且随着各国商人,使者纷纷前来唐朝进行商贸和文化交流,而将茶饮之风也带到了世界各地。中国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确切讲来应该称为“丝茶之路”,因为茶叶也是当时商贸交流的重要商品。中国的近邻日本茶道之风更是盛行。据说唐朝时日本高僧最澄来中国求佛,回国时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进行种植并获得成功人文历史论文,从此日本人也开始有了饮茶的习惯,并将中国的茶艺技术发扬光大,形成了在今天仍然风靡全日本的具有大和民族特点的日本茶道文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中国人饮茶已不但是为了解渴、保健和提神,而是将茶饮当作一项高雅而又精致的艺术生活来看待。茶除了它的实用功效外同时也富有欣赏情趣,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能鉴别茶的优劣,更带有神思遐想和通过茶因所产生的情趣。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或浓或淡的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或与朋友对饮,不但能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还可以在细啜慢饮之中,得到美的享受,使精神境界提升到一种高雅艺术境界之中。正因为茶饮的这种功效它特别受到历代文人墨客们的青睐和追捧。也正是他们的参与,使茶饮已变成了国人的一种文化行为。品茶待客成了我们生活中一项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

历史人文篇2

苫羊山南临黄河,北枕平原,东联海岱,西望太行。其名何来?李濠在志[1](P1)中云:山以苫名者何?以峦峰层叠有苫盖形也。以苫名又以羊名者何?以上有卧羊峰也。人顾称苫不称羊者,省文也。可见,苫羊山主峰形似苫盖,又有峰突起状似卧羊,是为“苫羊山”,简称“苫山”。东阿县有许多山丘,苫山仅是一座小山,之所以备受当时人们的青睐,首先在于其独特的形貌,是自然之造化,可谓“物华天宝”。李濠在志中对其作了这样的描述:平地一峰,状如旋螺,淑气盘郁,土地肥饶,为岱岳西支驻脉。……山以苫名者何?以峦峰层叠有苫盖形也。以苫名又以羊名者何?以上有卧羊峰也。……西岩迤东而上,有峰突起,不甚崔巍,而状若数羊之卧,故名苫山又名羊山。……太行西北接,相望若游龙。[1](P5-11)可以看到,其山体为旋螺之状,故峦峰层叠像一个苫盖;该山之西岩有峰突起,远远看去,就像一群卧着的山羊;而从其东南西北走向的整体来看,又像云游之龙。苫山形貌如此独特,堪称“造化钟神秀”。苫羊山一带地处黄河下游,古时水、旱、蝗三灾时常发生,人们常常面临灾难,但当地居民有此山为依靠,渡过了许多难关。当地村民都称之为“救命山”,可以概见人们对苫羊山的依赖与敬重。那时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这一带的居民都会往此山上跑,仅以文字记载为例:国朝顺治七年,荆隆口决,大河北徙。十月初一,水至苫山,阔四十里,中洋深十丈,逕虎窟苫羊之间,东阿庄村田禾漂没殆尽。苫山街水深八尺,田舍俱没,士庶环山结庐赖以全躯。如是六年……[1](P168-169)在此居住的人们逐渐形成的村落也以该山命名。由此可以概见中国古村落之得名,缘山状物是其一种,则村志蕴含人文历史底蕴可见一斑。苫山村历史悠久,何时立村已无文献可考。传说早在原始部落时代,就有人在此生息,有籍可查、环山而居者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据该志中的记载和雨山西麓(东苫山村居民区)汉墓出土的文物证实,早在汉代已有居民村落。《东阿县乡土志》(清光绪三十二年,姜汉章等编辑)记载:“刘氏自宋代迁入县境苫山”;邑人苏则曾在《重修石佛寺记》中云:明正德七年(1512)“环山而居者无虑数百家,多缙绅鼎族”。由此可知,早在四百九十多年前,该村已是远近闻名的大村镇了。

中国的山水文化包括以山水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和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的文化形态。苫山古村落中的水主要是作为一种自然环境和实用精神进入居住文化的。譬如苫羊碧塘中的水,它既是居民的洗涤之源,又是生活之链。山水文化除了青山秀水、奇峰怪石等自然风光外,从苫羊山古村落的文化价值体现来看,形成了以山水为纽带的自然文脉。苫山这一地区,是鲁西著名的人才之乡,尤其在明代更是如此。李濠在志中云:苫羊名乡也,……故其间多绣文纬武之儒,异材绝智之士……事业文章之大,他乡莫能先焉,实为寰舆郡邑所关,何可以地非郡邑而弗志也!……吾苫阻山带河,东联海岱,明兴三百年来,名卿贤哲云蒸霞变,正所谓地灵则人杰也。……明兴以来,……贤哲递起,閤邑甲第才十七人,吾乡已以五计矣。至乡贡才异忠贞雄武之俦,辉煌后先,亦云彬彬盛矣。[1](P1-17)苫山村在明清时代非常有名气:只因在有明一代,这里出过五个进士。东阿全县在明代有进士十七,而苫山一村竟占其五,故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人类自始就与山水相依存,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与山水形成各种对象性关系的产物,凝聚着人们的意向和情感,展示出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李濠在志中提到诸多该村名流所写的诗、文、楹联等,从中可见时人寄情山水、耕读传家的心态,这些都是当今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和艺术文化价值。自然造化了苫羊山的美,这种美又浸润着当地的居民,山虽小,却可以看成中国山水文化自然与人文相契合的一个缩影。

《苫羊山志》是东阿第一部村志,在省内也屈指可数,对于了解一个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活,村志属于第一手资料。作者在记载的同时间接地表明对于事物的态度,使记载能够反映出作者的观念与思想,所述内容在客观之中又蕴含了灵性,看到了人的活动,了解到生活的文化。而苫羊山一带又属于鲁西地区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又看到了鲁西文化的局部体现。优良的文化传统,在激励后人的同时也需要后人来继承、发扬。李濠曾云:志苫羊则余之志余之责也……濠深惧善行不传,胜迹淹没,因不辞谫劣,漫为创始。[1](P1)可见,李濠意识到有责任将村中之文化继承下去,从而创志以励后人,其精神可嘉。我们今天发现该志,并将它介绍给更多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继承与发扬,濠翁可欣慰矣!《苫羊山志》对于了解作者及同村人之人生极具参考价值。我们正是依据这一特色,了解到苫山村的人文地理、风俗民情以及宗族关系,看到了该村的“地灵人杰”。通过当地人修当地志书,讲述当地历史,村志可以提供最丰富的资料。身为士人的李濠,生活在基层社会,该志所记之事具有地域性特点,只有将其放在鲁西地域场合中才能深入理解。所谓村志的社会史资料价值,主要体现在地域社会史上。该志撰就三百多年来,流传甚少,不能广为人知,所以弥足珍贵。道光《东阿县志》曾予著录,民国十二年(1923)九月曾由东阿县教养工厂排印过,除此之外,在各地大小图书馆则未见收藏。[2]其他相关书目,如王绍曾《山东文献书目》、王桂云《山东方志汇要》等等,亦皆不见著录。[3]故其在史志之林中意义之重大可见一斑。《苫羊山志》的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可补史书之阙,能为后人编修当地志书提供丰富的资料。例如,要研究苫山村“五进士”(《明史》未为其立传),可以参照该志之《人物志》,其中附录陈琳所撰刘约行状,刘隅所撰刘田碑阴记,于慎行所撰刘隅墓表,刘隅所撰李仁行状,于慎行所撰李学诗墓志铭。

历史人文篇3

一、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审美,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它既不是感性认识,也不是理性认识,它是人类(审美主体)对世界(审美客体)的一种特殊体验,是主体与客体的沟通,是一种有意识的一体化。审美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俄国学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有句名言:“美是生活,美是生活的教科书。”在初中阶段,审美教育更显示出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这时的学生从原来的快乐、无拘无束、天真活泼变得沉默、羞涩和严肃,他们要寻找一种新的适合表现自我意识的方式,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如果灌输给他们一种起着心灵感应作用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就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的熏陶。历史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它揭示的是人类能动地求生存、求发展的进程,同时也是人类能动地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历史学科具有丰富的美育素材,人物形象的美、社会斗争的美、人类劳动的美、历史遗迹的美,结合这些素材,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直观生动的审美感受力,积极开阔的审美想象力以及纯真质朴的审美情感。现当下许多青少年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表现出崇洋的倾向,流露出对本土优秀的文化不屑一顾的情绪。对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通过中国文明史的教学,突出作为文明古国的美,重塑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审美认同以及审美能力。

二、通过历史教学促进人格养成

一部社会发展史,是真、善、美与假、恶、丑斗争的历史,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历史是青少年人格养成最好的培养基。目前的历史教学往往以应试型教学为主,忽视了历史教学这一重要价值,其原因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客观原因是,历史课程在初中升学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例相对于语、数、英来说偏少,因此在课时安排上相对较少,且相当一部分学生仍存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而历史属于文科课程,必然得不到重视;主观原因是,部分的中学历史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或者服从追求“升学率”的主流,授课时遵循一成不变的原则,只是要求学生记忆历史时间轴上的历史事件,并机械地训练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思维,对个别学生发散的历史思维甚至采取打压批评。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格养成的作用大大缩水。如何通过历史教学促进学生人格养成,这是素质教育一个很重要的课题。首先,必须培养并鼓励学生的历史想象力。以往的历史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导教学过程,学生则作为被灌输历史知识的对象,且对学生的考察要求过于死板。实际上,对待相同的历史事件,不同学生的认识并不相同,作为历史教师,不能单纯地将这些不同的认识归一为所谓的“参考答案”,而是应该给予学生表达观点的机会,并帮助学生将片面的认识全面化,在必要时甚至纠正个别畸形的认识。其次,初步建立学生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历史是美与丑、正义与邪恶斗争的过程,历史画卷中形形的人和事,我们该如何看待,这就必须依靠历史唯物主义,具备唯物历史观,才能正确认知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懂得如何正确运用历史、联系历史来观察和分析问题。重要的是,这也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最后,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国民积累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它表现为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及高度的爱国责任和使命感。而历史是支撑爱国主义最为直接的能量,灿烂的华夏文明,革命烈士满腔热血,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不激发人内心的爱国情怀。培养爱国意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无论是看不见的传统美德,还是看得见的文物遗产,都值得我们好好地传承和学习。在历史教学中实现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这些历史中的精华引导现实的行为实践,比如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孝,历史上关于孝的故事很多,通过学习这些故事,使学生产生共鸣,进而孝敬父母。再者,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瑰宝,历史教学则需要在行为上使学生认知如何珍惜这些财富。

作者:李冬花工作单位:江西省遂川县禾源中学

历史人文篇4

学习历史并不只是为了让我们简单了解中国或者世界的历史,这门学科还承担着培养学生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责任。所以,在接下来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发现其中的人文教学素材,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保证历史教学达到它所应该有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

关键词:

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人文精神

一、利用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

几乎在所有的历史教材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爱国主义题材的内容,很明显,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育的主旋律。一个优秀的青年最起码应该有的品质就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这些应该是他做一切事情的前提和最起码的底线。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注重的就是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培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许多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精神和理念。所以我们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不妨好好利用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优秀文化,让学生们在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能够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比如,在进行中国科技发展史的学习时,教材上列举了各种我国古代的发明,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先人的智慧和才情,从而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当然,在进行这一部分的学习时,我们还要注意的是要培养学生“以古观今”的批判性思维方式,避免有些学生一味地沉浸在往日的光辉中,忽略了现实。就拿我国古代火药的发明来说,它在我国的出现无疑是比其他各国早上了几千年,但是我们在增强了自豪感的同时不更应该思考,为什么我们的火药仅仅是用在了做烟花爆竹上,而其他国家却是用在了抵御外敌上?我们这样引导学生去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让他们在获取自豪感的同时,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我国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的发展作出努力。

二、利用教材中的优秀历史人物,健全学生的人格

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完善,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再仅仅是传授一些专业技能和应试技巧,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健全的人格。历史这门科目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和培养人的品格没多少联系,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历史教材中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们或英勇无敌,驰骋疆场;或纵横捭阖,屹立朝堂;或心远地偏,采菊南山……虽然教材中对这些人物的描写都是几笔带过,但是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发挥和拓展,让学生们能深切的体会到古人的风姿并受到感染。比如,我们在讲到宋代文化发展时,总会提到的苏轼,往常的教学只是简单交代他是唐宋家之一,关于他的平生和人物品质从来没有细致描述。现在我们不妨给学生们讲一讲苏轼的经历和为人,让他摆脱书中那个常年吟咏着“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快意书生形象。他的出身,他的才华,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恣意,都是值得我们深深探讨的。在朝堂之上仗义执言不畏强权,我们可以学到刚正不阿;在贬谪中自在生活不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我们可以学到乐观;在地方上深谋其政受百姓爱戴,我们可以学到以人为本……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每一个学生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净化自己的内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利用教材中的经典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观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这话自然不假,学习历史并不是让我们单纯地去了解过去的事情,而是为了我们能够更好地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历史和现实永远是密不可分的,这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概念,只有明确了这个前提,才能让学生透过历史看到现实,从现实中体会到历史的发展轨迹。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从各种历史事件中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更从容地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比如,在学习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打开国门给国家带来的全新气象,然后我们就可以联系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纵观我国现在的各种产业,其中已经出现了大量国外品牌,比如我们最熟悉的肯德基、麦当劳等等。这些商品和外国元素的涌入无疑会给本土产业带来不小的冲击,但是如果再次实行当年“闭关锁国”的政策,我们未来的发展一定会举步维艰。所以我们不妨从另外的角度来思考,经济全球化趋势能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外国商品的流入,当然还可以是我们的商品流出,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又怎么不是绝好的发展机会呢?所以,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练习,让同学们学有所得。

总而言之,我们的历史教育改革一定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当然在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就要做到文中提到的几点,利用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历史观。

作者:季新华 单位:海门市树勋初中

[参考文献]

[1]阎崇年.谈谈中学历史教学和高考复习———分析高考试卷所想到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

历史人文篇5

首先看看钟繇的史料:魏钟繇,字元常,少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等议用笔。繇乃问诞蔡伯喈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捶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盗掘其墓,遂得之,由是繇笔法更妙。繇精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最妙者八分。据此讲解,可帮助学生认识到钟繇是三国时期曹操身边的红人,官至太尉,而其人又嗜书如命。一个于生活中时时刻刻沉浸于书法中不可自拔,且不惜性命、礼数去迷恋书法的人物形象可以通过这个材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众人眼前。然后又导出与其并称“钟、王”,且名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王羲之。时太尉郗鑒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今就东厢遍觀子弟。门生归,谓鑒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成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鑒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学生由《晋书》这段记载可以感受到王羲之狂放不羁的坦荡个性。他面对太尉的选婿活动毫不在意,与其他人矜持相反的是,他依旧不拘小节地坦胸露腹吃喝。然而正是他这样率真越礼的行为博取了太尉的青睐,从而结下一段姻缘。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晋代名士非常推崇“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玄学思想。总此二则材料,“钟、王”二人的人物性格、特点就非常鲜明地呈现于学生面前,这种由事见人的方式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历史人物的年代、性情与喜好。如通过材料可以清楚看出钟繇是曹魏时期的人物,而王義之则是东晋王氏家族的一员。学生因此对二人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及区別认知,这都得益于史料对历史人物性格特征的充分展现。

二、紧密联系课文内容,精选典故

史书上的历史人物一般人生经历丰富多彩,留于后人研究的资料众多,不可能将无关紧要的材料都于课堂上胡乱罗列一遍,不然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宋苏轼于诗、文、书、画各方面皆有极高造诣,不可能在课堂上都一一道来,应当有针对性地精选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典故以对其进行分析讲解。按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除了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特性外,还要知道书法家的一些代表作品。比如精选《新唐书》的史料来解读欧阳询:貌寝侻,敏悟绝人。……询初仿王義之书,后险劲过之,因自名其体。尺牍所传,人以为法。高丽尝遣使求之,帝叹曰:“彼观其书,固谓形貌魁梧邪?”尝行见索靖所书碑,观之,去数步复返,及疲,乃布坐,至宿其傍,三日乃得去。其所嗜娄此。从史料可让学生得知:欧阳询容貌一般,学书于王羲之而名扬海内外,又极为迷恋书法等。由唐太宗“观其书,固谓其形貌魁梧邪”语,引导学生观赏欧阳询书法作品究竟如何挺拔俊逸,让学生观赏课本欧阳询影印书法作品《九成宫温泉铭》,欣赏过程中给学生讲解该作何以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九成宫温泉铭》有三绝:一是其文歌颂之人乃天下第一明君唐太宗李世民;二是该文是千古诤臣魏征所撰写;三是欧阳询所书。如此讲述,让学生对欧阳询其人其作都有了形象具体的认识,从而避免了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弊端。同样方法也适用于介绍颜真卿及其行书作品《祭侄文稿》(课文有影印图像),还可结合作品创作背景对安史之乱的知识点作简要复习。讲解行书就不得不提王羲之传世之作《兰亭序》。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影印《兰亭序》的艺术特点,提醒他们赏习之余留心文中作品旁注明的“摹本”二字,从而提出问题:王羲之书法作品《兰亭序》的真迹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究竟真迹经历了什么样的遭遇?再选用史料向学生加以说明。王羲之《兰亭序》,僧智永(王羲之四世孙)弟子辩才尝于寝房伏梁上鑿为暗槛,以贮《兰亭》,保惜贵重,于师在日。贞观中,太宗以听政之暇锐志习书,临羲之真草,书贴购募备尽,唯未得《兰亭》,寻讨此书,知在辨才之所……此僧耆年又无所用,若得一智略之士设谋取之必获……始苏翼便驰驿南发至都奉御,太宗大悦……帝命供奉拓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课本中的摹本作者)、诸葛真等四人各拓数本以赐皇太子诸王近臣。贞观二十三年圣躬不豫,幸玉华宫含风殿,临崩谓高宗:“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诫孝也,岂能违吾心!即汝意何如?”高宗哽咽流涕引耳听受制命,太宗曰:“吾所欲得《兰亭》可与我将去,随仙驾入玄官矣。”今赵模等所拓者,一本尚值钱数万也。由以上材料可知《兰亭序》真迹的神奇经历。唐太宗从僧辨才手中诳得真迹,将其作为陪葬品带入昭陵中去了,传于后世的不过是唐代名家钩摹之作。引用这样富于传奇色彩的典故给学生讲解《兰亭序》收藏史,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兰亭序》的艺术价值,并且能从侧面反映出王羲之对唐代书风的影响。与此同时,应当提醒学生思考:统治者的书法喜好是否会影响学界书风。王羲之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世称“二王”,《晋书》对二人的用笔及逸事多有描绘。可用影像展示对比王羲之《兰亭序》和王献之《中秋帖》、《鸭头丸帖》各自的书法艺术特点。学生可在视觉冲击下汲取历史知识,了解“二王”。宋四家之一的米芾是“二王”的忠实推崇者,《宋书》载其:“特妙于翰墨,沈著飞扬,得王献之笔意……自名一家,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辨,精于鉴裁,遇古器物则极力求取,必得乃已。”再举事例向学生说明米芾是如何“遇古器物则极力求取,必得乃已”,让学生明白其人的可爱性格。米元章(米芾字元章)在真州,尝谒蔡攸于舟中,攸出右军《王略帖》示之,元章惊叹,以他画相易,攸有难色。元章曰:“若不见从,某即投此江死矣!”因大呼据船舷欲堕,攸遂与之。以《蜀素帖》不朽于后世的大书画家竟无赖至此,难怪时人称其为“米癫”。应用这样的典故进行讲解,学生对米芾鲜明的人物性格便会有很深的体会。选用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史料讲解历史人物形象,能在紧扣课本知识点的前提下,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各方面情况。

三、妙用幽默典故,吸引学生注意

历史人文篇6

    商王朝的始祖契生活在商丘一带。当时这一带是夏王朝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到王亥时商部落开始强大。“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说明商族的图腾崇拜是玄鸟。据郭沫若、闻一多等学者考证,玄鸟即凤鸟。商丘一带的汉画像石墓中凤鸟的图像很多,而且常常刻于墓门外侧,为祥瑞安宁之象征,说明直到汉代豫东一带仍将凤鸟视为神鸟而崇拜[2]。王亥生活在夏王朝中期,是商王朝开国帝王成汤的七世祖,是先商十四个部落首领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据范文澜、郭沫若等人研究,商部落活动的中心在商丘。王亥是商契的第六世孙,甲骨卜辞中称之为“高且(祖)亥”、“王亥”、“高且(祖)王亥”,《山海经?大荒东经》中也作“王亥”,《竹书纪年》作王子亥或“侯子亥”,《楚辞?天问》作“该”或“眩”。王国维在《殷卜辞中所见先公王考》一文中说:“卜辞作王亥,正与《山海经》同,又祭王亥,皆以亥曰,则亥乃其正宗,《世本》作核,《古今人表》作垓,皆其通假字。《史记》作振,则因与核或垓二字形近而讹。”在商代王室世系中,最重要的有契、王亥、上甲微、成汤四位。王亥是卜辞中所称的三位高祖之一。在商朝的发展史上,契是商部落最早的首领,成汤是商王朝的建立者,而王亥、上甲微父子则是先商时期商族强大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尔雅?释古》说:“王,君也。”《说文》说:“王,天下所归往也。”这也就是说,商后代称亥为王亥,卜辞中多次称亥为高祖或高祖亥,说明了王亥为首领时所开创的事业及活动值得后人纪念,对商族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点从甲骨文中多次出现“王亥崇我”的记载也可证明。

    当时,商朝人祭祀王亥所用的牲畜多达三十牛、四十牛,甚至五十牛、三百牛,有时还用祭天的礼节来祭祀王亥。王亥为什么被殷商后人如此重视呢?这要从王亥所生活的时代及所从事的事业谈起。王亥生活的时代大约与少康同时。当时,夏朝正处于奴隶制社会阶段,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已逐步确立,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商部落的经济在夏王朝时期应该是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说:传说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也就是驯养牛马,作为运载的工具。《管子?轻重戊》记载:“殷人之王,立帛(皂字之误)牢,服牛马,以为民利。”“皂”以养马,“牢”以养牛。这说明,到王亥时代,商人已经驯用马牛。但王亥所处的时代还是奴隶制初期,农业生产水平虽有进步,但还比较低下,饲养家畜无疑是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商部落畜牧业的兴起,不仅提高了商族的生活水平,同时还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因此,胡厚宣等人在《殷商史》中认为“王亥是中国畜牧业的创始人”[3]。在夏王朝中期时的商丘环境优美,水清木秀,非常适宜动植物的生长,所以王亥就首先发明了畜牧业。随着农业与畜牧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商业的产生。随着商部落经济实力的增强与剩余农产品及畜牧产品数量的增加,王亥便开始了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这就是开始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王亥作为商部落的首领,他率领部落成员同其他部落进行的贸易已不是简单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换,而是有一定规模的部落与部落之间的贸易活动[4]。王亥率领商部落,赶着牛羊到外部落进行交易,外部落的人把他们称为“商人”。

    王亥一生中应该说会有很多次规模大小不等的商业贸易活动。王亥最后一次贸易是与黄河以北的有易氏。《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山海经?大荒东经》注引《竹书纪年》记载:帝泄,“十二年,殷侯王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之”。还说“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是故殷王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这就是说王亥由于在贸易时在有易居住时间过长,引起对方不满,被对方杀死。在当时商族日益强大的情况下,王亥的这些商业贸易行为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王亥被杀除了商业贸易中双方发生分歧之外,也不排除政治方面的因素。但王亥被杀并未影响商部落的强大,商人所从事的贸易活动也并未因此停止。王亥死后其子上甲微借助于河伯的武力,打败有易氏,杀了有易氏国君绵臣,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商只所以能够取代夏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商人所从事的商业贸易使其日益强大可以说是不争的事实,商人的商业贸易活动为商灭夏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就说:“汤灭夏以前,商已是一个兴旺的小国。

    《诗经?商颂?玄鸟》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也说明了当时的商国已是房屋成片、人口众多的状况。随着商业的发展,交易的货物必需增加其数量,夏后期早已利用奴隶,商应有更多的奴隶从事生产。商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比夏朝进步。因此造成代替兴起的形势,开启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革命。”[4]虽然王亥为他所开创的商业活动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这并不影响历史的进程。正是王亥所开创的商业活动,增强了商部落的经济基础,并掀起了一场推翻夏王朝的革命。在中国商业史上,殷人“肇牵车牛远服贾”和王亥从事商业贸易并因此被杀害的记载是中国古代文献关于商业和贸易行为的最早记载,王亥又是当时商部落的首领,所以,王亥可谓是中国商业第一人,即中国商业的鼻祖。因此,王亥受到殷商后代的隆重祭祀就决非偶然。王国维在《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中说:“然则王亥祀典之隆,亦以其为制作之圣人,非徒以其为先祖。”在《殷墟卜辞综类》所收祭祀王亥的卜辞,就多达96条。殷人有时用祭天的礼节来祭祀王亥,可见王亥在商朝人心中具有极高的威信。正是王亥所开创的畜牧业和所开始的商业贸易活动给当时的商部落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商部落迅速壮大起来。《管子?轻重甲》记载,商汤时,夏王朝的统治者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夏桀仅女乐就有三万人,而且“无不服文绣衣裳”。商汤则采用宰相伊尹的策略,命令自己部落的妇女赶织“文绣纂组”,换取夏朝大量的粮食,通过这些商业贸易活动,为灭夏准备物质基础。由此也可推断,商国的强大应是从王亥所进行的商业贸易这场经济革命开始的。通过持续不断的商业活动,使商族的粮食日益增加,国力日渐强盛,商国终于在汤时取代夏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商王朝[4]。商朝取代夏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并且成为对中国历史进程中有重要影响的王朝,商朝时的商丘无论经济上和文化上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二、商丘历史源远流长,古商文化几度辉煌

    商丘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非常厚重,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商人商业的发源地,商朝开国帝王商汤灭夏后的建都地。因此,商丘的商有三重含义:一是指商部族的“商”;二是指商人商业的“商”;三是指商朝的“商”。先商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源头,更是商丘文化的源头,正是有先商时期丰厚的文化积累,才使商丘这块土地孕育出了光辉灿烂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丘文化,即商丘成为了当时百家争鸣的文化中心,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文化的策源地。儒家创始人孔子祖籍商丘[5],后又长期在商丘及周边地区讲学传道,招收弟子。孔子之所以能创立儒家学派,可以说与其先祖所居的商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商丘成为孔子实践儒家思想和传授儒学的重要地区之一。

    庄子是商丘人,是战国时期道家的重要人物,其思想继承老子又有所发展,《庄子》亦称《南华经》,是道家主要经典之一。他认为“道”是宇宙本体,“自本自根”,“无为无形”,“莫知其始,莫知所终”。以此出发,他认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万物皆一”。《庄子》一书中有着朴素的辩证因素,而且常借寓言故事讲述抽象道理,想像丰富,语言生动,既是一部哲学着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两千多年来庄子的思想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座思想的丰碑。道家创始人老子家居鹿邑,距商丘只有几十里,鹿邑虽然属楚国,但其远离楚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实际属于古代商丘的文化圈内,老庄的道家文化融为一体,其思想根植于古代商丘深厚的文化土壤。墨家是兴起于春秋战国之际的中国古代重要思想学派,创始人墨翟也是商丘人,他当时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政治主张,墨家初始即以与儒家对立的姿态出现,在一系列政治与学术问题上与儒家展开论争。战国末期,墨子后学克服了墨家学说中的宗教迷信成分,增加了逻辑学和自然科学的内容。“兼爱”、“非攻”等许多思想独树一帜,墨家认为一切罪恶的根源是“不相爱”,因而提倡“兼爱”、“非攻”,反对征伐攻战;提倡“节用”、“节葬”,反对奢侈享受,以减轻庶民负担;提倡“尚贤”、“尚同”,反对宿命的尊卑观念和等级制度。

历史人文篇7

站在历史的窗前,小酌着一杯沁人的茶,淡定浮云看敞着天下晓事。

是谁?站在乌江边上绝望的嘶吼着,眼里写满着绝望?是为何?看,不,不要,那是西楚霸王项羽。哦,不,一代霸雄,命止于此。怀着激烈的心情,茶香飘溢,却独独打翻于窗前。是惋惜,于是有了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惋惜、于是有了后人的‘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遗憾。

那是谁?像雪一样傲然地立着?哦,那是宝钗。眼里写满着满足。那次抽签她抽到了‘任是无情也动人’袭人曾经说过她最配的花儿是牡丹,世人皆知‘牡丹乃花中之王’,王之于她,当之无愧。她:‘文墨不输黛玉,相貌可比可卿。才能不输凤姐,女工可比袭人。’怀着敬佩的心情,敲一地梨花,寄托仰慕之情。当宝玉选择黛玉做伴侣后,她,无悔。出家做了尼姑。

那是谁?风雪凌霜之雅傲于世间。拿着羽扇,谈笑于天地间。是如何貌比潘安?火烧赤壁;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太多太多。‘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是后人对他的歌颂,‘草庐三顾,鼎足三分,不朽当年三义君臣一德,兄弟一心,无双后汉一人’是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茶香飘洒着,是那么浓。

历史人文篇8

巫舞的诞生起源于巫术的祭祀活动。巫术仪式是世界各民族童年时期的一种原始宗教性的文化活动。而巫术仪式中的舞蹈是中国民间舞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巫舞,是巫觋祭祀活动中的舞蹈。原始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对宇宙间物质运动的规律、自然现象等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觉得冥冥中好像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支配世界,于是,神鬼的概念产生了。巫觋则是被认为能与神鬼交往、代表它们说话、执行它们意志的人。

巫舞,在漫长的岁月中,充满封建迷信色彩,但它在民俗学、社会学、宗教学方面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艺术上,也有相当的审美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加工整理,许多巫舞已改造成民俗性节日中的舞蹈。

在中国巫舞的原生代表民族中,羌族普遍信仰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的原始宗教,他们在祭祀时以舞蹈娱神。一、羌族巫舞约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跳皮鼓或称羊皮鼓。是羌族巫的主要舞蹈形式,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流传。羌族人每遇病、丧之事,都要请巫师跳皮鼓。巫师一般为2人,1人举短戈在前,1人左手持单面鼓,右手持弯把鼓锤敲击,并摇晃鼓内的小铁环哗哗作响,开始在一阵阵吆喝和鼓声震天的热烈、紧张气氛中边击鼓边跳,走步时脚不停地颤动,带有神秘感。主要步法有:甩鼓步,两脚八字分开,鼓先落在两胯之间,然后向上甩,同时击鼓。两边踮跳步,前脚向前跳,后脚以脚尖点地跟出,左右交换击鼓。还有开胯下蹲跳步、松膝绕步等。也有原地打“旋子”的技巧动作,其动作节奏明快,激烈而敏捷。一般在老年人死后,跳皮鼓要进行3天3夜,死者的亲朋故友都要参加跳皮鼓,人数不限,跟在巫师身后,从右到左,或由左到右地跳动。先成曲线队形,然后成圆圈。跳皮鼓以表演者手中所持羊皮鼓、串铃等为伴奏。鼓点种类繁多,相传过去跳皮鼓的鼓点曾有108种之多。

(二)猫舞。是属于农节期间的祭祀舞蹈,这种舞蹈由巫师在祭祀中跳,是源于羌族古老民间舞蹈的一种。舞时双手做猫爪状,有单腿踮跳、双腿蹲跳、开胯甩腰踏步等动作,多模拟猫的动态,以灵活、短线条动作为主,独具特色。

(三)跳叶隆。是由巫师绕着火塘跳的丧事舞蹈。巫师弓身弯腰拍手跳碎步,用脚尖踮地前行,两手前伸,颤抖不停,动作有神秘和恐惧色彩。它的某些舞姿类似猫舞。

(四)跳麻龙。巫师在祈雨时所跳的舞蹈。舞者手持带把的龙头,龙身是用约六、七米长的粗麻绳做成。舞动龙头时,长麻绳盘旋飞舞,啪啪作响。其动作技巧难度大,舞步多采用以蹲跳为主的跳皮鼓的动作。巫师边跳边念祈雨的咒语。

(五)跳盔甲。是一种古老的祭祀舞,过去多用于有战功的民族战士,或有功德的老人的葬礼,故亦称大葬舞。表演时人数不定。舞者身穿生牛皮制的铠甲,头戴野鸡翎和麦杆皮盔,手中各持弩、矛,领舞的巫师要挂上肩铃。舞队形成对垒的两排,跳前高唱象征胜利的战歌,动作以踮跳步、模仿冲杀为主,弩矛飞舞,伴随着震天吼声、叮铃声,表现羌族人民的威武气概。

(六)羌族祭祀舞。是祭祀山神、祈求丰收的舞蹈,来源于古西羌风俗。舞者戴凤、狮、虎、豹、牛、羊、猪等面具,以凤领头碎步入场。舞蹈中有传统的套路动作,分“充柱”、“甘柱”、“央柱”3套,以鸟为祭。此种遗风在茂汶县羌族中仍有流传,每年十月初一,青壮年手执羽毛,到山上唱歌跳舞以娱神。

二、就舞蹈的形式而言

苗族巫舞与傩舞改变了狩猎中动作的不确定性,而形成一些可以相对固定的动作和套路。这对苗族舞蹈与傩舞的研究,发展,和舞蹈文化的传播,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就舞蹈的技术而言

苗族巫舞与傩舞突破了狩猎攻防动作的局限性,较全面地挖掘人的形体语言的表达功能,丰富了苗族舞蹈语言,为苗族舞蹈艺术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巫舞是人类舞蹈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人类的舞蹈是从巫舞开始走向舞蹈艺术的发展之路。巫舞对后世人类舞蹈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就社会活动而言:巫师职业的神圣性,决定了巫舞的神圣性,这使舞蹈的高雅性质得以进一步的强化。舞蹈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舞蹈是上流社会的人必备的一种素质,这是至今,全世界的文明国家都很明确的一个共识。

人类的舞蹈从这里开始,走向舞蹈艺术的发展道路,而不再是单纯的集体狩猎劳动。但是,就巫舞的作用和本质来说,巫舞和现代舞蹈艺术的概念是不同的,巫舞只是和超自然的,无形的神灵通话的语言。巫舞的定义――人类与神灵通话的语言。这是人类舞蹈的又一个历史定义。

巫舞在人类舞蹈发展史上,曾经长时期地占据着舞蹈界的统治地位,至今,在一些寺庙舞中还保留着巫舞的形式。

巫舞,现在已泛指伴随巫术仪式而进行的各类舞蹈。本世纪以来,当国外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在国内受到关注并广为推行之后,我们已经用“巫术”这一概念来涵盖 “原始宗教仪式”了。于是,无论是“巫”还是“舞”,其在华夏远古文化发生中的特定意义都被人们淡忘了。更确切地说,“巫”与“舞”的“特定意义”还是一种尚未完全破译的密码。我们“淡忘”的只是对那“特定意义”之源的溯探,而这正是本人的努力之所在。

历史人文篇9

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民族都有用自己特有的智慧,创造本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涉及政治、经济、地理、科技、文学、艺术等各类社会科学知识,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凝聚,体现了各民族集体的文化素养,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用这些丰富的民族人文知识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培养学生。

二、借助各民族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的事迹和著名人物的成就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上的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每一位先进人物身上都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如,勇敢、坚强、不怕牺牲、远大志向、爱国精神等;而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在他们取得重大成就的过程中,往往所表现的勤奋、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献身科学的精神都是值得后人去学习和养成,我们作为历史教师要借助这些人物的品质,去培养我们的学生,增强学生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结果、影响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生是不仅仅具有偶然性,还有主、客观的原因,而且每一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发生原因与结果之间都有内在联系,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结果、影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借助学生在历史课堂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团队精神巩固人文素养

随着国家对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增添了新的色彩,课堂上了有了生机和活力。在历史课堂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师生都是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学习,特别是学生能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相互携手,共同去解决问题,这一学习过程既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又能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展示。尊重学生人格的学习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这是一条非常有效的巩固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插上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就给了学生无尽的学习空间,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外在表现和内涵所在。借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达到在实践中巩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的人才,这既是新时期历史课程的要求,又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五、借助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历史人文篇10

在当今的高中历史教学实际中,还存在着与当代教育理念相违背的思想和方法,过分地强调历史学科的知识性而忽视其教育性、人文性,仅把之当作高考的一门学科对待,不从历史知识中汲取它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在历史教学中,没有注重从过去的行为、事件、趋势中寻找现实价值,没有“通过过去来理解现在,通过现在来理解过去”,不懂得“现实和过去是以它们的各自光亮互相映照的”。

二、如何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历史是一部社会教科书,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包含着极富理性的人类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它对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信仰、观念、精神、智慧和能力上,历史教育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支柱。作为历史教育的功能,雅期贝尔斯说过“: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将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

三、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在教学中感染学生的内心世界

历史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强烈的感彩。袁振国先生说过“:文科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文科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客观地说,历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支柱。历史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表情、神态、动作以及生动的语言,展示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传递深刻精辟的哲理,使遥远陌生的知识,变得鲜活而又有灵性,从而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通过典型人物介绍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如人教版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一目讲到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在查禁鸦片期间,林则徐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表明了林则徐坚决禁绝鸦片的精神,砥砺自己无私无欲,维护中华民族利益,正如他自己曾说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虎门销烟这一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表明了林则徐不失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在讲到甲午战争时,教师可重点介绍清末爱国将领、民族英雄邓世昌在海战中的那种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壮举。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面对日舰围攻,致远舰多处受伤起火,并在危在旦夕的情况下,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毅然驾舰撞向日舰吉野,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后邓世昌坠海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此外“,但愿海波平,封侯非我意”的抗倭英雄戚继光。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介绍,让学生从中汲取智慧,激发起爱祖国、爱人民之情。

四、以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优秀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