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十篇

时间:2023-03-20 04:29:55

中医中药

中医中药篇1

“六陈”,即六种宜陈久使用的中药。这六种中药是枳壳、陈皮、半夏、麻黄、吴萸、狼毒。故《药性赋》云:“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

此说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先是陶宏景提出陈皮、半夏宜陈久用之,之后《唐本草》又补充了四味。《类证本草》总结之,并正式提出“六陈”说。与六陈歌不同者的是枳壳和枳实有区别。其实枳壳和枳实皆为一物,只不过是前者为未成熟果实,后者为成熟果实而已。“六陈”,从古至今,一直沿用,不少医者只知上述六种中药宜陈久用之,却不晓为何宜陈久?陈久的时间有没有限制?

有人说,所谓陈久,即越陈久越好。若将上述六种中药放置数年或数十年,其气与味还有多少?如果气味减少了很多,那功效会不会也随之减少呢?医家张山雷曾说:“新会皮,橘皮也,以陈年者辛辣之气稍和为佳,故曰陈皮。”中药的治疗作用,主要在气和味,六陈药之气均很强烈,有刺激性,服用时容易发生副作用。为了避免发生这种副作用,故必须将上述六种药放置一段时间,让药气逐渐挥发,至张氏所言之“稍和”为度,并不是无期限放置,否则,药就会失去功效!

有些中药,如芦根、白茅根、生地、石斛、青果、麦冬、沙参等,鲜者,较陈久者之效果为佳。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鲜药味甘而气不浓烈,没有刺激性,加之所含津质较熟者为多,故用之则最能生津养液也。事实说明,上述诸药偏于味,六陈药偏于气,气味不同,用法必然各异。

应当指出,六陈说提出至今已千年有余,其间由于使用中药之种类在不断增加,宜陈久使用的中药也在扩大,早已超出了六种。所以,使用宜陈久的中药,不能只局限上述六种,应本着药物之气的强烈与否而取舍之。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自拟“仙逍散”治痤疮

我孙子刚满15周岁,讨厌的青春痘成片成片地“撒播”到他的脸上。为帮孙子“战痘”,寻找治痘对策,我翻阅了大量报刊和医学书籍,通过学习辨证,找到了引发此病的原因。原来在发病前,我孙子嗜好厚味,特别是辛辣、煎炸,像烧烤羊肉片、油炸鸡柳等食品,他最爱吃。因此,导致脏腑蕴热,火毒结聚,火热毒邪郁阻脸部皮肤。故治疗宜泻火解毒,活血散结。于是我以“仙方活命饮”做基础方,再加“丹栀逍遥散”,二方合并,共研成粉,取名为“仙逍散”,口服,每次12克,一日2次,分早晚饭后开水冲服,连服20天,脸部炎症逐渐消失,孙子别提多高兴了。

仙方活命饮组方:乳香、没药、当归、浙贝母、陈皮、穿山甲(炙)、白芷各9克,皂角刺、甘草、防风各6克,天花粉、赤芍、金银花各12克。这个方以清热解毒为主,理气活血散结为辅。丹栀逍遥散组方:白芍、茯苓、炒白术、柴胡各9克,牡丹皮、炒山栀、炙甘草各4.5克。此方加上方养血和营、清肝健脾,具有增强肝脏功能和强化肝脏的解毒作用,对常食烧烤和饮食不当引起的“内火”问题可迎刃而解。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人具体情况不同,中医药需要辨证论治。上方请先咨询当地中医师,确认适合自身体质再行使用。

王作金 摘自《家庭用药》

中医如何调理慢性疲劳

王先生是一位商人,过去精力十分充沛,每天平均仅休息四五个小时。但是近半年来总感觉自己“不在状态”,疲劳乏力、嗜睡、记忆力减退。到医院做过许多检查,也没有发现问题,后来,进行“疲劳量表”测定后,被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原理目前尚不清楚,现代医学认为与过度劳累、病毒感染、免疫异常、内分泌失调等有关。中医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属“虚劳、内伤发热、失眠”的范畴,即由于慢性持续性的劳心劳力过度,导致气血亏虚、功能紊乱,从而使病人出观脾胃内伤。

在调理上,中医有许多传统的经典方剂对患者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出现疲劳无力症状的患者,可选用升阳益胃汤;失眠可选用酸枣仁汤;急躁易怒可选用丹栀逍遥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可选用归脾丸等。另外,有许多补益类的中药对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也有很好的效果,如西洋参制荆、红景天制剂、黄芪制剂、冬虫夏草制剂等,这类制剂既可以缓解症状,又可以调节免疫力。

何世桢 摘自《人民网》

当心“秋燥”伤肺

秋季干旱少雨,燥邪当令。秋季又是夏去冬来的转换时期,人的抗病能力有所下降,由此秋燥之邪就易乘虚侵入,引起许多疾病,所谓“秋后算账”,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祖国医学认为:秋天发病特点在于“秋燥伤肺”,意思是指秋季好发肺系疾病,呼吸道病最多见。早秋之时,从立秋至秋分,夏日暑热尾气未消,湿邪燥邪合并伤人,称为温燥,极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哮喘等,此外还有其它疾病出现。若至中晚秋,从立夏至秋分后,天气转凉,寒邪与燥邪结合伤人,称为凉燥,除导致上感、咳嗽、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病以外,由于寒邪收引、血管收缩,脑血管的病变特别是中风也随之而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特别要小心为是。

根据秋季的发病特点,我们必须增强防病意识,适应气候变化,避免秋燥伤人,防止外邪侵入。早秋气温虽高,但温差较大,昼热夜凉,需注意增减衣被,不可贪凉露卧,尽量不用空调风扇;中晚秋气候逐渐变冷,需注意保温,加强饮食调护,保持心态平衡。早秋多食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之类的物品,如百合、银耳、水果、西洋参等,中晚秋多用温补食品,保持心态平衡,尤其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更须防止因情绪激动而诱发中风;重视适度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例如晨起锻炼健身,打太极拳、做气功、按摩迎香穴等方法,都是秋季保健的好措施,通过调动体内积极因素,达到御邪抗病的目的。

摘自《扬子晚报》

哪六种人容易血脂高

从中医来看,有六种体质的人最易发生血脂高――气虚、痰湿、阴虚、阳虚、湿热、气郁。在这六种特殊体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气虚质和痰湿质。如果平时一动就出虚汗,就与气虚有关;如果总是昏昏沉沉,舌苔又厚,而且胃口不好,大便有黏质,就可能是痰湿体质。

气虚是因为脾功能不调导致的,而脾功能不调的原因包括受寒、饮食不周、过分劳碌等。中医认为脾脏运化不良会在体内产生痰浊,如果不能正常地排出体外,就等于患上了西医诊断的“高血脂”。

气虚者运动要适量,平时注意保暖、静养、不宜多言,因为“多言耗气”。

饮食上则应多选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如小麦、黄豆、豆浆、山药、猪心、牛奶、蜂蜜、鱼头、大枣、莲子、蚝肉、小米、粳米等,不可食用过于黏腻或难以消化的食物。

痰湿体质者多为偏食、吸烟、熬夜和高脂肪摄入的人群,这些基本都是高血脂的形成原因。也许很多人的血脂在体检结果上还勉强在正常值范围之内,但是痰湿的体质早已形成,这样的人要防止高血脂的发生,必须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秋天可以用雪梨、百合煮汤进食,多食用山楂、苹果,既润燥又可以降血脂,必须避免肥甘厚腻食物。

其他四种易患血脂高的体质

阴虚体质:痛经、口唇色暗的女性。

阳虚体质:肥胖、头昏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怕冷。

湿热体质:肥胖、心烦失眠、面红目赤、便秘尿黄。

气郁体质:抑郁、胸闷、嗳气、泛酸苦水、失眠多梦、妇女月经不调。

叶 依 摘自《健康报》

神仙“方剂”

祖国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诸多的中药方剂中,以“神仙”命名的方剂屡见不鲜。下面将常用的几款“神仙”方剂予以介绍――

四神丸由吴茱萸、五味子、煨肉豆蔻、补骨脂为君臣,生姜、大枣为佐使组成。具有温肾暖脾、涩肠止泄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脾肾虚寒证,症见五更泻泄,久泻不愈,食少不化或腰酸泻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等。现代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肠结核等。

五神汤由车前子、牛膝、茯苓、紫花地丁、金银花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分利湿热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下肢骨痈初起或各种损伤后并发下焦湿热,小便赤痛者。现代用于治疗骨髓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属于湿热证者。

六神散由生姜、茯苓、炙甘草、扁豆、炙黄芪、白术、人参、大枣等组成。具有健脾益气、实卫固表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证,症见面色萎黄,精神欠佳,不思饮食,常自汗出,大便溏薄,大便常夹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舌淡苔白脉弱等。

八仙糕由糯米、山药、粳米、人参、白糖、芡实、莲子肉、茯苓、蜂蜜组成。具有健脾养胃、益气和中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年迈体表,脏腑虚损,脾胃虚弱,精神不振,面黄肌瘦,饮食无味,食不知饥,大便溏薄等。

中医中药篇2

英文名称: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1727

国内刊号:11-5334/R

邮发代号:18-90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1986年创刊,2005年更名)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部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协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学术进展的中医药学科杂志。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刊,本刊以“把握前沿、探索未知”为己任,坚持“继承与发展并重、中医与中药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全面反映中医药学科(含中医、中药、针灸、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新成果,交流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信息,为发展中医药学术、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服务。本刊读者对象为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目前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加入了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是中医药学科杂志中的佼佼者。

中医中药篇3

英文名称: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

主管单位:农业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甘肃省兰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6354

国内刊号:62-1063/R

邮发代号:54-5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中医中药篇4

英文名称:Gan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主管单位: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大16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甘肃省兰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6852

国内刊号:62-1089/R

邮发代号:54-7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中医中药篇5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传承;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4)03(c)-0150-03

作者:葛飞,朱其林,周建军,徐凯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必将吸引更多的优秀医药人才,但毫无疑问的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中医药人才的力量。

1中医药文化概念及其建设和传承

何谓中医药文化?首次明确中医药文化的含义是在2005年8月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上: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中医文化仅指与中医学科相关的知识“理论”技能和医疗实践活动,广义的中医文化涵盖了整个中医学科体系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1]。

国家十分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近年来国家中医药局陆续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等相关文件。我国在2008年10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2010年针灸率先申遗成功。由此可见,国家对中医药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视的,而中医药也正逐渐获得世界的认可。

2中医药人才储备和培养现状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中医药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中医药事业投入的不断增长,各级中医院得到了长足发展,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中医药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中医药人员配备不合理,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例偏低,有些甚至持续减小,部分中医医院领导班子、临床科室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中医药基础薄弱,这已经成为阻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中医药毕业生的学历越来越高,但优秀中医药人才却是凤毛麟角[2-6]。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教育存在不少问题,许多中医药院校教学内容西化,中医药基础教育薄弱,导致培养出一些“不中不西”的中西医结合学生,中医基础不牢、西医技能不精,有些中医药研究生到医院工作后实践动手能力极差,还不如一些本科生,却又不肯虚心向学历比他们低的上级医师请教学习。中医药院校应当利用中医药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切实增强中医药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发展中医药的信念;要充分运用中医药文化的“仁术”思想,培养中医药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借用中医药文化独特的思维方式,帮助中医药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7]。

3如何以中医药文化吸引中医药人才

在当今中医药工作人员收入不高、又难以享受国家法定假日的形势下,中医药人才的引进培养固然要靠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但更离不开中医药文化自身的魅力和影响力。如何切实提高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关键要靠中医药的疗效和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尽管长期以来国内外对中医药的质疑声不断,但更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中医药,“非典”期间广东省中医院用中医药抗击“非典”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效,这是对排斥中医者最有力的回击。原卫生部在抗击“非典”“禽流感”的国家诊疗方案中加入了中医药内容,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上对中医药的认可。要深入广泛开展中医药知识和中医药理念宣传,中医院的所有职工及其亲属应充当中医药文化的第一宣传员,而不是身在中医院却排斥中医药、抵毁中医药。中央、湖南等电视台开辟的中医养生专栏收视率居高不下,一些养生书籍畅销不衰,在群众中掀起一股社会养生热潮,从侧面体现出群众对中医药保健的需求和追捧。“养生热”之所以能够在当今社会悄然兴起,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药长久以来在民间具有深度的群众基础,以及人民群众对身心健康追求的日益强烈和对绿色保健治疗的无限向往[8]。

作为东方文化瑰宝的中医药文化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近年来华学习中医药的国家和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从最初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华人分布较多的亚洲国家,到现在的欧美等西方国家,目前中医药的影响已经遍及世界各地。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接收的留学生国别已扩展到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国家留学生基金委统计,目前在华留学生最多的10个学科中,中医药专业位居第2,仅次于汉语言专业,而在来华接受自然科学专业教育的留学生中,中医药专业留学生人数则稳居第1位[9]。中医药文化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知识,而且承载着深厚的东方传统文化内涵,是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前提和桥梁,他们如果不理解和热爱中医药文化,就不会来到中国,更不可能学好中医药知识。换言之,无论是中医药学生还是西医学生,要想学好中医药,也应该理解和热爱中医药文化,这是学好中医药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4如何以中医药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

中医中药篇6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传承;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R2-0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c)-0150-03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and talent training of Chinese medicine

GE Fei1 ZHU Qi-lin1 ZHOU Jian-jun1 XU Kai2

1.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Haian County of Jiangsu Province,Haian 226600,China;2.Department of Medical Affairs,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of TCM,Nanjing 210029,China

[Abstract] As a treas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he concept of value,ethics and humanism of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reflects the unique charm of Chinese medicine.I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attracting talents of Chinese medicine,and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can not develop without the power of the tal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author starts from the state support for th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then talks about how to attract more talents of Chinese medicine to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and how to lead professionals of Chinese medicine to develop the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Inheritance;Talent training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必将吸引更多的优秀医药人才,但毫无疑问的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中医药人才的力量。

1 中医药文化概念及其建设和传承

何谓中医药文化?首次明确中医药文化的含义是在2005年8月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上: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中医文化仅指与中医学科相关的知识“理论”技能和医疗实践活动,广义的中医文化涵盖了整个中医学科体系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1]。

国家十分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近年来国家中医药局陆续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等相关文件。我国在2008年10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2010年针灸率先申遗成功。由此可见,国家对中医药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视的,而中医药也正逐渐获得世界的认可。

2 中医药人才储备和培养现状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中医药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中医药事业投入的不断增长,各级中医院得到了长足发展,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中医药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中医药人员配备不合理,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例偏低,有些甚至持续减小,部分中医医院领导班子、临床科室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中医药基础薄弱,这已经成为阻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中医药毕业生的学历越来越高,但优秀中医药人才却是凤毛麟角[2-6]。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教育存在不少问题,许多中医药院校教学内容西化,中医药基础教育薄弱,导致培养出一些“不中不西”的中西医结合学生,中医基础不牢、西医技能不精,有些中医药研究生到医院工作后实践动手能力极差,还不如一些本科生,却又不肯虚心向学历比他们低的上级医师请教学习。中医药院校应当利用中医药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切实增强中医药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发展中医药的信念;要充分运用中医药文化的“仁术”思想,培养中医药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借用中医药文化独特的思维方式,帮助中医药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7]。

3 如何以中医药文化吸引中医药人才

在当今中医药工作人员收入不高、又难以享受国家法定假日的形势下,中医药人才的引进培养固然要靠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但更离不开中医药文化自身的魅力和影响力。如何切实提高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关键要靠中医药的疗效和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尽管长期以来国内外对中医药的质疑声不断,但更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中医药,“非典”期间广东省中医院用中医药抗击“非典”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效,这是对排斥中医者最有力的回击。原卫生部在抗击“非典”“禽流感”的国家诊疗方案中加入了中医药内容,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上对中医药的认可。要深入广泛开展中医药知识和中医药理念宣传,中医院的所有职工及其亲属应充当中医药文化的第一宣传员,而不是身在中医院却排斥中医药、抵毁中医药。中央、湖南等电视台开辟的中医养生专栏收视率居高不下,一些养生书籍畅销不衰,在群众中掀起一股社会养生热潮,从侧面体现出群众对中医药保健的需求和追捧。“养生热”之所以能够在当今社会悄然兴起,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药长久以来在民间具有深度的群众基础,以及人民群众对身心健康追求的日益强烈和对绿色保健治疗的无限向往[8]。

作为东方文化瑰宝的中医药文化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近年来华学习中医药的国家和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从最初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华人分布较多的亚洲国家,到现在的欧美等西方国家,目前中医药的影响已经遍及世界各地。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接收的留学生国别已扩展到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国家留学生基金委统计,目前在华留学生最多的10个学科中,中医药专业位居第2,仅次于汉语言专业,而在来华接受自然科学专业教育的留学生中,中医药专业留学生人数则稳居第1位[9]。中医药文化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知识,而且承载着深厚的东方传统文化内涵,是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前提和桥梁,他们如果不理解和热爱中医药文化,就不会来到中国,更不可能学好中医药知识。换言之,无论是中医药学生还是西医学生,要想学好中医药,也应该理解和热爱中医药文化,这是学好中医药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4 如何以中医药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

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人,中医药文化的发扬继承当然离不开中医药人才自身的努力。借用南京中医药大学王旭东教授关于中医体系中“中医文献”和“中医学体系”的比喻,如果中医学体系是一棵大树,那么中医文献就是这棵大树的根,而中医药文化,则是这棵大树周围的空气、水和土壤,是滋润、养育、装扮这棵大树的,中医药文化要靠中医药人才吸收和输送营养,中医药文化的环境、氛围反过来可以影响整个大树的成长和壮大[10]。当前,加强中医医院的建设管理和人员配备,为中医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作用奠定人才队伍基础,是振兴中医药事业发展、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根本保障。各级中医院要在增加中医药人才招聘引进比例的同时,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西学中培训,不断丰富中医药学习内容并应用于临床实践。要积极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把中医药知识和理论带向基层医疗机构,让基层医务人员成为中医药知识和文化的应用者和传播者。

古往今来,名医都是中医药文化的最佳传承人,中医药有着悠久的师承带教传统,而中医传统师承带教首先是医德文化的传承,中医讲求的是“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做医先做人,行医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老一辈中医人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造福了一方群众,也熏陶了一代代中医人,使得中医药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越来越多的西医生参加了西学中培训或报考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心中医药、学习中医药,中医药人才队伍日渐壮大,必将对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发挥生力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亚斌,蔡子鹤.中医文化与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J].医学与社会,2010,23(10):100-101.

[2]郑晓红.当前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184-186.

[3]郭子华,翟双庆,季伟萍,等.现行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医药导报,2007,13(4):1-4,15.

[4]付先军,王振国.中医思维模式在中医药院校非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途径[J].中医教育,2010,29(4):15-18.

[5]王大壮,田侃.中医药师承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卫生法制,2010,(6):41-44.

[6]龚晋文.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几个关键问题[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1(1):89-90.

[7]张宗明,申宁.加强中医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J].医学与社会,2010,23(8):97-98.

[8]谢世平,程传浩.中医文化传播与推广机制的思考――试论“养生热”背景下的中医文化建设[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3):208-209.

[9]薄彤,张杰.中医文化在中医药对外教育中的作用[J].西部中医药,2011,24(8):57-59.

中医中药篇7

[Abstract] Economy is the key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education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of economy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economy,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education and TCM economy, grasp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connections with each other, that is, TCM economy pushes forward education, and TCM education development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CM economy development, thus to think about the ways of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CM economy and education and reflect on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facilit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CM economy and education in terms of TCM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CM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combination education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CM and cultural education of TCM.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Economy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教育经济学领域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1]。近年来,教育在各国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2]。教育过程渗透着经济的元素,经济活动活跃着教育的基因。不管是从教育和经济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看,还是从包容性增长所期望建立的产业之间,经济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之间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来审视,教育与经济都应该实现双方的协调互动和高度融合[3]。研究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把握它们相互联系中所具有的特点,是有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前提,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1 教育和经济的关系

1.1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即社会经济活动,是构成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同样,社会经济活动对人类教育活动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结构布局等也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不仅表现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还在相对微观的层面上表现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波动变化也会反映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对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5]。

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教育的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经济水平,教育要得到长远的发展,必须要有坚强的经济后盾来保证。经济的发展速度制约着教育的发展速度。经济总量影响着对教育的投入,经济的发展速度越快,经济总量就越大,对教育的投入相应地也越来越大。经济的布局结构制约着教育的布局结构。教育要得到经济的资助以便获得长远发展,必须紧跟经济形势,相应地调整其布局结构,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1.2 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曾经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四大要素(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和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出现了此消彼长的微妙变化,教育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6]。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的兴起,教育在创新发展中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解释经济增长的变量[7]。教育的根本职能是反映并服务于经济的。

教育通过改变人们的劳动方式来推动经济的发展。通过教育,科学技术知识得到传播,科技成果得到应用,从而使新式的劳动工具迅速进入生产部门。同时,通过教育,劳动者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保证了大规模发展经济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较为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能有效地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培养和输送质量合格、数量及层次、种类相当的各类专门人才,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则满足不了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阻滞社会经济发展[8]。

教育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来推动经济的发展。通过教育,人们的生活观念相应的发生变化,从而使人们的消费结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等都发生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最终都将通过推动经济的发展来显现其威力。教育通过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教育使人们获得了强有力的认识世界的工具,使无知者变成有知者,如学会使用电子显微镜之后,人们的视野从肉眼可见得狭小范围扩展到了微观世界、宇观世界,人们思维方式跟着发生了变化,能更系统、更全面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自从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9]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以来,教育对经济的增长作用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10]。教育作为知识产生和传播部门、作为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提供部门,在综台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教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活力取决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而人的素质的提高最根本、最基础的就是教育。

2 中医药教育与中医药经济的偶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经济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要发展经济,离不开世界经济的发展,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真理。但若是沿着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发展道路走,注定是要失败的。要想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发展,必须注重特色经济,发展比较优势。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有着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比较优势,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发挥其比较优势的作用,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板块的中医药行业,利用天然植物药剂,按照整体协调发展的系统观点,对人的疾病进行标本兼治,恰恰是全球化过程中我国寻求自身发展要注重的优势之一。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11],研究中医药经济的发展很有必要。而要研究中医药经济的发展,必须要研究中医药经济与中医药教育之间的相互关联。

2.1 中医药经济的发展是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动力源

中医药经济对中医药教育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这是由中医药经济的规律和教育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中医药教育的影响。中医药具有毒副作用小的特点,中医药疗法作用缓慢,特别是对一些慢性病有着循序渐进的治疗作用。越来越多地需要比西医更有效且更少毒副作用的疾病治疗都倾向于使用中医药,屠呦呦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以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在回应诺贝尔奖时表示“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获奖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荣誉”。屠呦呦的获奖表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中医药已经加快走上世界的步伐。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有40多亿人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人口的80%,预计在未来10年内中医中药开发利用将在全世界出现“新浪潮”,中医中药发展前景一片光明[12]。中医药存在这么巨大的市场前景,促使中医药教育更快速地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中医药教育已经走出了古老的口耳相传单一授徒的传统模式,走向了规模化教育、国际化教育的新途径。据统计,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省(市、自治区)都有成独立建制的中医学院,中医学院的学生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甚至很多留学生专程来我国学习中医药,这对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可以说,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促进了中医升温,给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支持。

其次,中医药的保健作用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显著提高,而中医药保健品由于其天然、绿色、疗效高、无毒副作用等特点,正成为人们保健活动中的一种时尚追求。药膳食品、特制滋补品等都是中医药在保健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结果。人们为了防病、减肥、增智、增力、明目、固齿等原因选择中医药保健品,在这个过程中,就更加需要中医药医生的指导,正确选购药品、选定用药量。中医药人才的匮乏是制约中医药保健健康发展的瓶颈。然而按照市场规律,巨大的中医药保健品市场必将推动中医药教育的快速向前发展。

再次,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根据自身特点发展中药材种植经济,这是其谋求经济发展的一条捷径。天然的药材资源非常丰富,投入少、收入高,促使中医药种植经济近年来出现快速发展的势头。这种发展趋势,也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医药药材的种植数量、质量都对经济收入有较大影响,为了获得更加高的经济收入,积极研究环境变化等原因所造成的中药材种植数量质量的变化和对中材药在实用中用量及疗效的影响。广大种植户积极接受中医药教育,这对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使得中医药种植经济也成为推动中医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另外,虽然我国的中医药教育在专业口径过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社会需求仍不相适应[13],主要表现在:中医药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中医药管理者缺乏现代管理思想和基层中医药医疗人员整体素质不高[14]。此外在我国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市场规则不健全、市场调控机制不完善,中医药经济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畸形,必然影响中医药教育的健康发展。如受西医发展的冲击,中医药医生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可以量化等因素,都会对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起推动或者阻碍作用。正确认识中医经济发展是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动力源,积极发展中医药经济、推动中医药教育,是我国发挥比较优势、谋求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

2.2 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是中医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医药卫生工作的重点已经开始转移,从以单纯性的防病治病为主转向以维护和增强人们群众的健康、提高人们群众的生活质量为主。近年来,随着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加快,中医药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并且深深地打上了经济烙印,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产物,谓之“中医药经济”,比如早几年“银黄口服液”的上市,曾使全国中药材市场金银花的价格多年间都持续飚升[15]。中药由于其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备受广大人们群众的青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中医药学的发展,迎合了人们养生、治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这都依赖于高度发达的中医药知识[16]。但由于在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中医药市场已经突破了国家的界限,要想保持我国在中医药方面的比较优势,必须加强中医药教育。

首先,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广度决定着中医药经济发展的规模。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广大人们群众只知道中医药,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所占的比例高达100%,随着西医的传入,特别是在对传统文化的“抛弃”,崇尚欧洲国家的发达科学技术的冲击下,中医药的发展一度走入低谷。中医药教育出现过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解放之后,中医药才迎来了其发展的春天。特别是近年来,对西药的毒副作用的认知,对中医药知识的正确认识,人们对中医药源于自然、不用添加剂、完全按照系统的观念,用相生相克治疗方法,从整体上解决疾病的根源所表现出来的疗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中医药对慢性病、疑难病、老年病又有着独到的技艺;工业文明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使越来越多的人“回归大自然”,倾向于中药、针灸、推拿等自然疗法[17]。中医药是重要的生态资源,为中医药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了良好契机[18]。这使得许多青年才俊积极投身到中医药的传承中来,极大地带动了中医药经济的发展。如市场上中医药美容保健、延年益寿产品的畅销生动地反映了中医药知识深入人心的状况。随着中医药知识的进一步普及,中医药经济的发展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其次,中医药教育发展的深度决定着中医药经济发展的水平。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朗,我国中医药经济的发展不但受到西医的冲击,而且还受到来自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洋中医”的冲击。要想发展中医药经济的比较优势,就必须深挖中医药的发展潜力。如对中药材的深度加工,按照WTO准则的要求制造中成药等等。这些都需要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来完成。我们知道教育的深度是劳动者个人能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劳动者的素质高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参量。劳动者中受教育的人口数量越多、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大规模发展经济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就得到了充分的保证。高水平、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整个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这种强大的创造活力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保证。要想使中医药经济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只有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深度,利用先进的科技知识继承中医药技术,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炼中药材,利用先进的教育手段提升中医医生的素质。

再次,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力度决定着中医药经济发展的速度。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中医药的现展同作为手段和方法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联系起来[19],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教育投资力度加大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要想发展中医药经济,使其成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独具特色的一支生力军,必须要加大对中医药教育的投资力度。只有当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力度使得其能够在中西方文化冲突中站稳脚跟,并吸引大批优秀人才投身于中医药事业中来,那么中医药事业将显示其强大的威力,并极大地提升中医药经济发展的速度。

3 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促进中医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中医教育发端于20世纪中叶,迄今已有近50年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已经达到相当规模,由于高等中医教育的价值平衡可以由其所引导的实物(获得高等教育的中医从业人员)平衡体现出来,因此,当中医医疗市场逐渐达到一定的饱和度时,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中医教育便是成功的,因为它已经获得一定的规模和价值平衡[20]。当前中医药教育在开发中医药经济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在我国,有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但是,由于教育落后所造成的人才缺乏、技术陈旧,使得很多地区出现了“捧着金饭碗去要饭”的尴尬局面。为了促进中医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事业。

第一,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发展世界性的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必然途径,世界各国优秀人才接受中医药教育是重视保健的当代人的必然选择。“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医药既是中国人们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教育走向世界,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体系的同时,更为中医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发展中医药教育,必须要坚持开放的原则,只有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汲取世界各民族的优秀医学成果,才能既保持中医药的传统,又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而产生新成果。

第二,在继承传统中医药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促进中医药发扬光大。对中医药的教育,既要重视对传统中医药知识的继承,更要强调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进行创新。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越来越多历史上从未出现的疾病正侵蚀着人类的肉体。在中医药教育中,必须把握时代脉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有敢于“勇立潮头”的勇气,积极投身于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中医药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最终才能带动中医药经济的发展。

第三,坚持“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中西医结合的教育方针。中医药的发展,特别是在走向世界,与各国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的过程中,必须积极汲取当地的医学成果,遵从当地的医学习惯,才能快速地融入当地,实现中医本地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保持中医药的传统特色,坚持“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方针,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中医。

中医中药篇8

综述与编译

344绿茶多酚防治神经变性疾病的信号转导调节机制厚荣荣陈建宗(327)

345槲皮素抗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罗莉莎(综述)刘苏(审校)(330)

346汉方药改善QOL的作用杨芳(编译)(333)

347姑息医学与汉方郭恒岳张凤菊(编译)(335)

348植物提取物制剂坤畅对妇科疾病的作用张湘群秦肖崔志强(338)

研究动态

349改良PUVA疗法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唐春蕾刘丽君史月君宫淑敏(340)

350糖维康治疗Ⅱ型糖尿病186例疗效观察胡旭珍(342)

文摘

351《内外伤辨惑论》的内伤治疗用药规范贺玉琢(摘译)(345)

352栀子柏皮汤治疗恐惧症有效4例林琳(摘译)(345)

353接受针刺治疗患者有关健康的生活质量评价孟凡颖(摘译)(346)

354局部治疗和远端治疗的调查林琳(摘译)(346)

355对疼痛局部和远端治疗的讨论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林琳(摘译)(347)

356钩藤散改变大鼠大脑局部缺血时基因表达改变的DNA微阵列分析曹莹(摘译)(348)

357钩藤散和钩藤对缺血再灌注后迟发性神经细胞死亡的防护作用怡悦(摘译)(349)

359Palaun草药Ongael的抗糖尿病作用曹莹(摘译)(349)

358荞麦多酚对谷氨酸盐和海人草酸诱导的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细胞死亡的防护作用吴小红(摘译)(349)

360菊科植物Samallanthussonchifolius叶对遗传性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和降血脂活性王婧(摘译)阴宏赪(校)(350)

361小青龙汤对小鼠CD4^+T细胞生成Th1/Th2特异性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怡悦(摘译)(350)

362预给予补中益气汤的免疫活性怡悦(摘译)(351)

363未成熟倒捻子果实的强抗氧化作用殷文光(摘译)(351)

36478种生药提取物对人肝脏微粒体CYP3A4和CYP2D6的抑制作用吴小红(摘译)(351)

366柴苓汤的利尿作用与NO有关怡悦(摘译)(352)

365柴苓汤在大鼠肾皮质加压素V2受体信号转导中的作用郑晓燕(摘译)阴桢宏(校)(352)

367纯天然抗过敏剂粗糠柴中的查耳酮衍生物对NO生成的抑制作用肖苏萍(摘译)(352)

368阜康阿魏中倍半萜香豆素及其对NO产生的抑制作用王洋(摘译)(353)

369辣椒属CapsicumannuumL.var.angulosum的化学成分和抗幽门螺杆菌活性郗砚彬(摘译)(353)

370汉方药与人全唾液的反应性贺玉琢(摘译)(354)

371从人尿中分离得到大豆异黄酮代谢物殷文光(摘译)(355)

372HPLC法定量检测灵芝样品中的苦味成分并用于灵芝产品的评价肖苏萍(摘译)(355)

374地锦苋中苯甲酸衍生物含量检测及其抗微生物活性肖苏萍(摘译)(356)

375正己基-和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糖苷的化学酶促合成肖苏萍(摘译)(356)

373欧洲越橘中花色素苷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王洋(摘译)(356)

376微生物代谢双氢醉椒素肖苏萍(摘译)(357)

378广藿香中新的具抗锥虫活性的倍半萜氢过氧化王洋(摘译)(358)

377裙带菜孢子叶中新的抗病毒岩藻依聚糖王洋(摘译)(358)

379下木防己中新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物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王洋(摘译)(358)

380安息香茎皮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剂王洋(摘译)(359)

381假连翘中的α-葡糖苷酶抑制成分王洋(摘译)(359)

382黄荆中的酶抑制剂木脂素类王洋(摘译)(360)

383蔓荆中具杀锥虫活性的去甲二萜王洋(摘译)(360)

385摩库尔没药中polypodane型三萜myrrhanolA和myrrhanoneA的绝对立体结构王洋(摘译)(361)

386草苁蓉中1个新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肖苏萍(摘译)(361)

384越南巴豆中4个ent-贝壳松烷型二萜王洋(摘译)(361)

388蒟蒻薯根茎中新的C28-甾醇寡糖苷taccasterosidesA~C肖苏萍(摘译)(362)

387日本当药化学成分及裂环环烯醚萜二苷的结构肖苏萍(摘译)(362)

390五敛子叶中新的黄酮C-糖苷殷文光(摘译)(363)

389韭子中的孕烷型和呋甾烷型寡糖苷肖苏萍(摘译)(363)

391胡桃楸中新的α-四氢萘酮糖苷王洋(摘译)(364)

393日本石韦中的酚苷王洋(摘译)(364)

392合欢茎皮中的酚苷王洋(摘译)(364)

394扭序花中的脑苷类化合物和1个单乙酰代单半乳糖基丙三醇肖苏萍(摘译)(365)

396石蚕中的新克罗烷王洋(摘译)(366)

397猴头菌中2个新的芳香化合物唐玲(摘译)(366)

395神草香叶爵床中1个新的p-醌-木脂体衍生物爵床酮肖苏萍(摘译)(366)

398甘草子中的成分怡悦(摘译)(366)

399杨梅果实和种子中的化学成分郗砚彬(摘译)巢志茂(校)(367)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日本药学会第124次年会论文摘要(续四)(368)

413运用蛋白质芯片科学阐明东洋医学的证以及开发诊断支持系统贺玉琢(371)

414评价药学专业学生的汉方医学教育贺玉琢(371)

2005年主题索引(372)

中华医学会《国际中医中药杂志》稿约(382)

蜂胶中的抗肿瘤成分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李雅晶冯磊胡福良(199)

青蒿素与西药联合应用治疗疟疾的研究进展王群红(综述)李宏建(综述)王介明(审校)(203)

未病与汉方研究张苗海(207)

汉方药治疗肝病的研究李晶(编译)郭丽娟(编译)邢彦霞(编译)(212)

癌症与汉方治疗张丽娟(214)

抗HIV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及构效关系的研究杜旭(216)

功能障碍的针灸治疗郭恒岳(219)

欢迎订阅《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18)

中国中医研究院将举行庆祝建院50周年系列活动(256)

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于海红张月秀(221)

以加味逍遥散为主治疗经前综合征的疗效川口惠子杨芳(摘译)(223)

越婢加术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重轩正宏张丽娟(摘译)(223)

五苓散治疗以恐惧为主要表现的焦虑症1例石田和之张苗海(摘译)(223)

乌头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引网宏彰杨芳(摘译)(224)

柴胡桂枝汤在骨科的应用大塚稔张苗海(摘译)(224)

六君子汤对口服铁剂无反应性贫血的疗效关义信杨芳(摘译)(225)

木防己汤对难治性心功能不全的效果木下修张苗海(摘译)(225)

六君子汤对兼见齿痕舌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铃木刚张苗海(摘译)(225)

十全大补汤对口腔癌放疗副作用的防护效果和田重人张苗海(摘译)(226)

济生肾气丸对糖尿病性角膜损害的效果长木康典张苗海(摘译)(226)

麦门冬汤的药理学特性MiyataT郑晓燕(摘译)阴赪宏(校)(227)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松本淳杨芳(摘译)(227)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抗动脉硬化作用小菅孝明张苗海(摘译)(228)

银杏叶提取剂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佐藤广康张苗海(摘译)(229)

以激光多普勒血流计观察汉方汤剂对倍他米松诱致瘀血证小鼠血流量的影响上田条二贺玉琢(摘译)(229)

小柴胡汤对败血症性休克的作用坂口修平贺玉琢(摘译)(230)

人参子提取物介导细胞因子对腹水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NishiM王婧(摘译)阴赪宏(校)(231)

金枪鱼油对小鼠脾内植入Lewis肺癌细胞的生长和肝转移的影响MaedaY王婧(摘译)阴赪宏(校)(231)

26种中药提取物对CYP3A4和CYP2D6代谢的抑制作用IwataH郑晓燕(摘译)阴赪宏(校)(232)

栽培乌头子根的大小对其生长及成分含量的影响冈田浩明汤雪竹(摘译)(233)

各种健康茶抑制糖吸收的作用松浦寿喜贺玉琢(摘译)(233)

欧洲越橘中花青苷的HPLC分离模式的结构相关性IchiyanagiT肖苏萍(摘译)(234)

川芎茶调散及日本川芎对儿茶酚邻位甲基转移酶的抑制作用KatoA李芊芊(摘译)巢志茂(校)(234)

土耳其产甘草属植物Glycyrrhizaflavescens中的3个新的皂苷类指标化合物ShibanoM李芊芊(摘译)巢志茂(校)(234)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柴胡根中总皂苷的含量SuzukiH李芊芊(摘译)巢志茂(校)(235)

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基因序列、化学成分和块茎解剖对沿阶草属和山麦冬属麦冬的鉴别ShibaM李芊芊(摘译)巢志茂(校)(235)HttP://

百合科菝葜属植物Smilaxroxburghiana中的亲脂性成分AfrozeSD李芊芊(摘译)巢志茂(校)(235)

肉苁蓉成分的研究HayashiK薛然(摘译)巢志茂(校)(236)

大黄属植物Rheummaximowiczii中的吲哚生物碱KomakineN薛然(摘译)巢志茂(校)(236)

番荔枝科植物Monodorajunodii和M.grandidieri中的异喹啉季铵生物碱NishiyamaY薛然(摘译)巢志茂(校)(237)

山药中1个新的菲糖苷和其他化合物SautourM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肖苏萍(摘译)(237)

台湾油点草花中的二酰化8-碳-葡糖基花色素3-糖苷TatsuzawaF肖苏萍(摘译)(237)

渐尖算盘子叶中的化学成分OtsukaH肖苏萍(摘译)(238)

藏边大黄中的蒽酮C-糖苷KrennL肖苏萍(摘译)(238)

板蓝根中1个新的木脂体糖苷和苯乙烷类糖苷TanakaT肖苏萍(摘译)(239)

泰国药用植物糙伏毛假杜鹃中的苯乙烷类和环烯醚萜类糖苷KanchanapoomT肖苏萍(摘译)(239)

伸筋藤中新的木脂体糖苷LiW肖苏萍(摘译)(239)

毛叶山樱桃中1个新的五环三萜类糖苷JungH肖苏萍(摘译)(240)

绒毛钩藤中新的齐墩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和金鸡纳酸糖苷类化合物KitajimaM肖苏萍(摘译)(240)

梓树落叶中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MachidaK肖苏萍(摘译)(241)

麻疯树中新的千金二萜烷型和罗汉松烷型二萜类化合物RavindranathN肖苏萍(摘译)(242)

日本柳杉黑色心材中的新倍半萜烯类化合物AriharaS肖苏萍(摘译)(242)

广藿香精油的芳香气味对排便的影响御厨尚子贺玉琢(译)(243)

月见草种子中多酚的抗幽门螺杆菌作用岛田太一贺玉琢(译)(243)

石蒜科生物碱调节细胞增殖的作用(2)井上诚贺玉琢(译)(243)

橙皮苷葡糖苷对人风湿病症状的改善效果米谷俊贺玉琢(译)(244)

橙皮苷葡糖苷对风湿病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川口基一郎贺玉琢(译)(244)

芝麻木脂素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中野大介贺玉琢(译)(244)

酚羧酸类对人肝细胞损害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构效关系等公宏贺玉琢(译)(245)

含烟草明的大豆提取物的降压作用佐藤拓也贺玉琢(译)(245)

儿茶素衍生物的增强血管收缩作用及其构效关系早苗富士子贺玉琢(译)(245)

鹿角灵芝的抗癌作用及放射线防护作用松本大吾贺玉琢(译)(245)

水解胶原在皮肤的应用津田友香贺玉琢(译)(246)

苹果中的原花色素类抑制黑素生成作用升本早枝子贺玉琢(译)(246)

木槿提取物抑制黑素生成的作用(2)猪木彩子贺玉琢(译)(246)

丁香酚的抗氧化活性金谷大辅贺玉琢(译)(247)

扇贝外膜对Caco-2细胞锌输送的影响小泽友裕贺玉琢(译)(247)

棕色烈酒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大口健司贺玉琢(译)(247)

乌干达、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等国的民族药(续二)江纪武(编译)(248)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洋葱具有显著的抗癌作用王介明(254)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小组解释人参药性的阴阳王群红(254)

美国国家补充和替代医学中心新的5年战略计划(254)

针刺可减轻大手术后的恶心、呕吐和疼痛王群红(255)

从稀有植物中提取的新化合物治疗乳腺癌前景看好王介明(255)

中医中药篇9

育阴灵活疗排卵障碍机理的实验研究 单志群,韩延华,韩百灵

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治疗作用的观察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朱秀芳,金君梅

儿泻止颗粒治疗秋季腹泻30例临床观察 甘京洲,刘昌玉,叶志勤

三莲汤为主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216例临床观察 邱志楠,潘俊辉,喻清和,杨辉

葛根僵蚕汤治疗癫痫40例 伟

升阳止泻方治疗慢性泄泻68例 刘淼龙,胡清宝

天补力口服液治疗神经衰弱120例 颜永潮,李加富,朱旭芳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30例 刘金云,孟凡莲,李瑞玲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88例 邢萍

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胃炎56例 郭遂成

肛舒洗剂治疗炎性外痔的临床观察 王海潮

附子强心汤合参麦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36例 唐晓波,赵家亮

异位消痛汤治疗渐进性痛经39例 赵良倩,袁悦明,姜玉霞

通光复明丸治疗原发性视神经萎缩36例 李峰,王锡夫,孙洪然,张健,张传纪

灸疗的作用机理概述 沈钦荣,毛水泉

中药五倍子煎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0例 俞蔚影

健脑通络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内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首弟武,任小波,孙兆泉,张崇泉

抗炎酊治疗毛囊炎77例 皮先明

浓止喘消咳液药效学实验研究 余秋颖,罗颖,郝伟,王玉霞

炎康颗粒剂治疗急性扁桃体炎32例临床观察 李竹英,刘建秋,尹丽曼,姜秀云

消幽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实验研究 杨浚宪,王兰青,王琳,刘晓燕,赵本树,李海花

紫河车制剂治疗痤疮30例疗效观察 欧阳长庚,吴慧金

川贝雪梨膏抗炎解热及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陈奇有,周一平,陈四艳,何立华

爽咽茶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吕晓英,彭代银,杨骏,吴亦伦,王静

鹅血对移植肝癌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余萍,李航森

消痞舒胃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实验研究 叶诚焯,王万青,柴可夫,吴滇

中药治疗胫骨结节骨软骨病34例 张杰,王文芝,陈旭

养阴清络冲剂抗炎镇痛作用处方筛选正交实验研究 宋耀鸿,周学平

蓬子菜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0例 尹志伟,王宽宇,谢连和,阚丽君

细辛、硝酸酯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8例疗效观察 张淑芬,林昶

疏泄肝胆治疗冠心痛、心绞痛45例临床疗效分析 雷健,丁洪涛,吴艳霞,周军

固本咳喘丸治疗激素依赖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崔悦,周旭生

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临床观察 王健

肺癌平汤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3例 吴健,周红,柳影

复方参连片治疗Ⅱ型糖尿病90例临床观察 孙靖

参苓白术散治疗放射性直肠炎30例疗效观察 宋大松

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 胡卫芬

愈溃煎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贾风新,李桂

痹痛灵注射液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灌流液中PGE2和cAMP含量的影响 曹建国,吴可春,刘建彬,毛莲凤

二六蒲紫汤治疗血精34例 吴锦发

洛布桑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0例 闫亚非,吴桐,吴时达,徐俊波,张勤

桃红二三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41例临床观察 皮敦里

参附注射液治疗重度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120例疗效观察 宋欣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24例 肖晓华

中西医治疗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32例 杨晓霞

通心络胶囊治疗颈椎病50例临床观察 杨福平,戎平安

自拟银蒲益母汤治疗妇科泌尿系感染200例 何翰忠

扬刺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3例 周湘明

儿感退热洗剂擦浴或泡浴治疗小儿高热疗效观察 黄明桂,肖华强

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82例 葛小平

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0例 王美霞

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100例 谢超雄,郑文仁,胡娘英

当归四逆汤治疗足胫肿66例体会 童刘章

钴60-γ射线辐照前后溶栓通脉胶囊抗凝血酶活性的比较 张尚斌,韩正雪,曲敬来

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82例 王伟,刘海静

当归补血汤药理实验研究进展 黄兆胜,危建安

中药内服外敷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120例 王亚坤,王璀琳,于宝萍

脾虚证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高秉谔,焦爱兰

复方痤疮霜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陈生春,贲小平,何咸旺

无腺棉仁多糖对家兔血糖的影响 赵学增,房红梅,田丽

慢支灵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00例临床观察 徐延,徐京育

补肾健脾活血方药对老年骨质疏松大鼠血清IL-6的影响 谭清武,陈俊文

仙人掌提取物对小鼠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的影响 姚月梅,王桂秋,张英艳

定心方Ⅱ对动物实验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拮抗作用 贾钰华,陈育尧,余林中,孙学刚

舒康汤对慢性盆腔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陈颖异,何晓文,肖振宇

HLF方案合并复方斑蝥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30例近期疗效观察 曲震,史彦芬,王义善

芪竭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实验研究 章勤,何嘉琳,朱晓玲,胡云琴,徐宝林

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78例 徐凤琴,王洁,田禾

清灵冲剂的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 包汝泼,何昌国,包祖晓,吕圭源

芦荟多糖对衰老模型小鼠免疫器官组织影响的病理学观察 苗明三,盛家河,方晓艳

芪术胃安冲剂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蔡英姬,金河奎,任东鲜,元清华

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胆心综合征46例 朱久珍

喉咽清气雾剂中甘草酸抑菌、抑病毒及诱生干扰素作用的研究 樊宏伟,王翔,肖大伟

蝎毒素镇痛活性成分对神经痛动物模型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李宁,吕欣然,张广学,韩惠蓉,王巧云

槐白皮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于江,马建国

杏贝止咳颗粒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的影响 朱萱萱,胡小鹰,王淑云

猪苓多糖与5-氟尿嘧啶伍用对小鼠抗肿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艳,王英,梁秀艳,吴玉波

板蓝根对家兔动脉血压和离体蛙心活动的影响 马晓健,韩伟,柳洁

两种发酵黄腐酸类外用药药效学实验研究 薄芯,何立千

益妇宁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5例临床观察 刘晓伟,邓虹珠

黄芪多糖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 李丽娅,凌秋,崔洪波,初铁轶,李延平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54例临床观察 汪少开,李仁顺,张淑菊

落地生根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IL-2的影响 徐庆荣,邱世翠,韩兆东,李叔翠,徐理华

济生口服液抗缺氧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陈勤,曹炎贵

温胆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2例 陈守龙

自拟生血方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30例临床观察 成秉林,王新华,胡晓晨,张淑君

颈心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分析 童延清,童世清

平肝通络颗粒治疗偏头痛肝风血瘀证60例临床观察 周慎,杨维华,卜献春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黄美健,刘云霞,赵磊,楼玲莉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变患儿34例临床观察 华能,罗兰堂

中药保留灌肠为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80例临床观察 陈其华

汉方痛灸治疗颈肩腰腿疼痛30例临床观察 任建平,杜雪光,严启伟,曾亚男,胡锡元

鼻敏合剂治疗变应性鼻炎64例临床疗效观察 牟爱芹,王海涛,刘孟安

健脾和胃合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 毛水泉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咽炎40例临床观察 张宽智,张少华,胡立忠,赵晓敏

自拟降脂护肝方加减治疗高脂蛋白血症76例临床观察 叶诚焯,吴滇,付志远

电针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6例 陈锦萍

一氧化氮与中医药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汪显阳,赵慧卿

木瓜芍药汤加味治疗慢性腰腿痛75例 郭渝南,陈红,郭致远

纳米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应用 陈静,吴兴杰,刘红彦

针刺治疗老年性痴呆24例TCD观察 尚颖,丁宁

小叶女贞对小鼠骨髓细胞增殖和IL-1的影响 邱世翠,孙丰润,韩兆东,张群,王志强

肠炎宁Ⅱ号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吕静,王迎新,王静滨

紫石英煎煮条件的研究 刘春海,杨永华

新复方大青叶胶囊主要药效学研究 张淑荣,何德义,甘书明

寿尔智胶囊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小鼠海马神元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冯方俊,涂晋文

益气活血利水舒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 王宏志

膝康注射液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74例临床观察 张晓峰,徐西林,张杰

小儿痰喘Ⅰ号合剂治疗小儿急性肺炎120例 陈西莲,段绪娥,刘春

回心草治疗冠心病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王佑华,王国维,张宏考,刘继军,李东升

耳尖放血辅助治疗外感发热50例 王彦华,吴翠萍,闫秀琴

疏肝抑流合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80例临床观察 房成花

止血安宫冲剂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临床观察 翟俊霞,李华

中西医结合治疗角膜碱烧伤30例临床观察 任征,钟良玉

胃炎消治疗慢性胃炎60例临床观察 胡耿民

三管通络法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78例 汪明德

水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2080例 周志华,吴洲红,吴伯庠,戴晓英

鸡屎藤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 宋大松,孔顺贤

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证27例 冯国雯,王红勇

安胎合剂治疗早期先兆流产108例 顺惠芳

中药灌肠治疗结肠炎120例 刘宜生,刘俊保

自拟功血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260例 张玲

穿琥宁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170例疗效观察 姜虹,王秀洁

针药结合治疗癫痫370例疗效观察 孙启红,吴少玲

肿瘤多药耐药的中药逆转剂研究进展 黄素贞,朱仰撑,路晓钦

独活及其制剂有效成分测定方法的研究概况 田雅琴,王新霞

醒脑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150例临床观察 韩玉珍,赵玉芳,高璇

中医中药篇10

自1840年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西方的医药学专入中国后我国才有中医药学和西医药之称谓。其在防治疾病中,很快显示了优势作用方面,尤其弥补了中医药学的一些不足之处。故很快传播开来,并成为中国的一种重要的医药学理论体系。面对此况,中国的中医药学工作者,陆续对西药学进行研究,力求吸收之,以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学,提高防治疾病的能力和水平,逐渐形成和出现清朝末年年和民国初年的中西汇通派医药学,此即为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开始,并涌现出一批代表性人物。此段时间,有一批中西汇通类医药学著作问世:张锡纯的名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尤涉及药物学内容较多,至今被人们瞩目。此阶段吸收西医药的研究工作特点为中医药学工作者的自主行动。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突出特点为政府大力提倡,明确提出“中西医结合”。这样,就使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工作,由中医药学工作者的自主行动,进而成为有组织的联合行动。如此优越的环境和形式,对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是极为有利的。然而进展如何呢?“中西医结合”的明确提出,若从1958年算起,至今已四十年,尽管中西医结合早已被视作中国卫生界三支力量之一,但从学术角度讲,中西医结合后的医学,其学科范畴和内函,却尚处争议中。科学史表明,一门学科的形成或建立,需如此长时者,实属少见。此况,内中必有原因,发人深思。

二、中西医学结合研究与中西药学结合研究应相辅相成,终达中西医药学结合

作为一个11医药学理论体系,由其医学与药学两大部分组成。二者关系,即有区别,又有关联。区别在于各有侧重,关联在于互为依存,相互促进。决不足彼此能够包含或替代的关系。同时,医学以人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药学以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作为中西医药学结合,其中西医学结合和中西药学结合的关系,亦然。多年来,仅提中西医学结合,并着力从事研究;不提中西药学结合,漠视中西药学结合研究。似乎中西医学结合研究就包含了中西药学结合研究。如此,则从认识上和行动中,呈现着根本性的大偏差,故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难于有较快和较大的进展。

再从中西医学本身来看,结合后的医学,为达防治疾病的目的,将使用何样的药物呢?使用现有状况的中药或西药,恐怕均难适用,只能使用中西药学结合的药物。鉴于以往漠视中西药学结合研究,自然难有相应药物可供选用。无可供选用药物的中西医学结合后的医学,难于谈到其真正的存在或称达到。可见,若仅有中西医学结合,而无中西药学结合,客观讲,中西医学结合的研究工作,难于深入和真正结合。只有视中西医学结合与中西药学结合为相辅相成关系,并作大体同步化的研究,在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实现过程,才能体现和达到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实现过程,才能体现和达到中西医学结合。

三、中西医药学结合及其研究工作,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

中西医药学结合的目的,就实质讲,乃为使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二者的优势得以保留和结合,劣势得以消除或避免,进而形成新型的医药学。客观现状是:中西药学的优势在宏观,劣势在微观;西医药学的优势在微观,劣势在宏观。认识论表明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是:宏观包括微观并统帅微观,以此认识客观事物,呈现整体的准确性和局部的不精确性;微观用来阐述宏观,决不能完全包括宏观,更不能统帅宏观,以此认识客观事物,呈现局部的精确性和易致整体的不准准确性。现状的中西医学的实践,正是如此。就药物使用来看,中西药准确性强--安全有效而不伤或少伤机体,但精确性差--质量控制不严和对局部病性针对性差;西药精确性强--质量控制严格和对局部病灶针对性强,但准确性差--有时易致不良反应而伤害机体,此为其弊端。正是中医药学的客观优势而能容纳西医药学内容,中西医药学结合,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

纵观以往的中西医药学结合的研究工作,不仅如前述仅强调中西医学结合并付诸研究而漠视中西药学结合,更在结合研究工作中,亦是以西医药学理论为基础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西医药学概念的疾病:作中医药学的证型分类研究,如高血压病,可有阴虚阳亢型、痰浊内阻型等;(2)中医药学的某类药物,可用来治疗西医药学的何种疾病,如活血化瘀作用中药,可用来治疗肿瘤、微循环障碍等;(3)中药使用的目的,多在于如可增强四药作用或减弱西药的不良反应;(4)研究中药的目的,在于吸收中药为西药或称由中药获得新西药。如上可概括为一句话:如何让中医药学内容为西医药学服务,或称如何将中医药,学纳入西医药学。正是这种理论基础方面的大偏差,中西医药学结合是难于取得较大进展,亦是难于实现的。

中西医药学结合,如何才能体现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呢?为此,突出应作如下几方而研究:(1)中医药学概念的疾病,到底包括西医药学概念的哪些疾病;(2)西医药学的某类药物,可用来治疗中医药学的何种疾病,例如抑菌消炎药,可用来治疗实热证还是虚寒证等;(3)如何用西药增强中药的作用或减弱中药的毒性;(4)研究西药,将其吸收为中药等。如上亦可概括为一句话:如何让西医药学内容为中医药学服务,或称如何将西医药学纳人中医药学。如此才能使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终将实现中西医药学的结合。尽管如上研究工作尚少,但理论上思考,确应如此;同时,亦有部分实践表明,确能如此。仅以将西药吸收为中药而言,将西药研究成中药后,不仅仍保留其微观优势。又能获中医药学的宏观优势。从而达到宏观与微观的辨证结合地使用,即准确而精确地使用,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四、中医药学的现代科学化,是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前提

中医药学理论为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基础,但处于微现劣势的现状,尚不能与微观优势的西医药学相结合。只有获得微观表述之后,才能与西医药学具有共同的内容表述,实现结合。而微观表述,实质即为其现代科学表述,故中医药学的现代科学化,乃为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前提。换言之,中医药学的现代和科学化,则意味着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到来。

中医药学的现代科学化,包括中药学和中医学的现代科学化。那么,二者谁先实现现代科学化更方便呢?这要从研究对象、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来进行分析。首先,医学以人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药学以药物为主要对象,而人体组成及功能状况,诚比药物的组成和功能状况复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着中西药学结合更容易。再从人体和药物的现代科学化程度来看,仅就药物的组成而言,现已达现代科学的分子乃至量子水平,而人体组成的了解,却远远没有达到如此程度,起码从程度上即普遍性方面讲,确实如此。最后,从研究方法看,药物为物,其现代科学化的研究方法,由人选择的随意性大,即可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如物质基础的研究,可进行提取、分离的处理,甚至可烧成灰进行研究;生物活性的研究,在很多情况下,可由动物实验来进行,而动物实验,则可对动物进行解剖乃至处死的处理。然而,对人体进行现代科学研究,达到现代科学的微观阐述,在很多情况下,却不如对药物研究方便。总之,中药学现代科学化较中医学现代科学化,易于达到。故中药学现代科学化研究先行,带动和促进中医学的现代科学化,以达中医药学的现代科学化。

中药学现代科学化,中心内容是获得现代科学化中药,这就需要先明确现代科学化中药的标。笔者认为,现代科学化中药应具备两大方面内容:(1)宏观内容,即仍具中药基本内容可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2)微观内容,即中药基本内容得以现代科学表述,包括物质基础和生物活性两方面。一种药物,具备如上两大方面内容,则可视为现代科学化中药。以上两大方面,缺一不可,如缺宏观内容,则不为中药了,难称现代科学化中药;如缺微观内容,则仍为现有中药而非现代科学化中药。

五、中药现代科学化的捷径——西药中药化

明确现代科学化中药的标志,再来看现有中药和现有西药的状况。现有中药具宏观内容,即具中药基本内容;现有西药具微观内容,即具现代科学内容。若能保留现有内容,又使所缺内容通过研究而具备,则均能得到现代科学化中药。也就是说,使现有中药;通过现代科学研究,使之再获现代科学内容,从而得现代科学化中药;使现有西药,通过按中医药学理论的研究,使之再获中药基本内容,从而成现代科学化中药。笔者曾称将四药放到中医药学理论中进行研究,使具中药基本内容而成中药的研究过程和结果为西药中药化。(关于西药中药化的可能性、必要性、基本的研究方法及意义等,笔者在《医学与哲学》的1982年第一期以“试论西药中药化”为文,已作论述,故不再重述。)从现有中药和现有西药而获现代科学化中药,即为中药现代科学化的两条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