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抗生素十篇

时间:2023-03-23 14:27:43

中药抗生素

中药抗生素篇1

“中药抗生素”不易产生“耐药”问题

“西药抗生素是把‘双刃剑’。在杀死病菌的同时,也给人的肝、肾、神经系统、消化道等带来不良的反应。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病情的轻重缓急,恰当地选择‘中药抗生素’来替代西药。”沈阳药科大学讲师邸东华指出,“中药抗生素”并非真正抗生素,药品分类中也不属于抗生素类。它是指一大类能抑制杀灭部分细菌病毒,而且还可多环节地调节免疫,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耐药性功效的中药,如大青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就有明显的抗菌作用;穿心莲、黄芪等中药也都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能抑制杀灭部分细菌病毒;丁香对肠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板蓝根对多种病毒尤其是流感病毒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等。由于西药抗生素耐药现象普遍,并且本身有不少的不良反应,而相比之下,“中药抗生素”具有安全性较高,较少有细菌对中药产生耐药的特点,因此,现在临床上经常使用“中药抗生素”来进行抗感染治疗。

【专家支招】

“中药抗生素”小药箱

在临床上,具有抗生素作用的中药非常多,因而目前市场上抗菌中成药种类也是纷繁复杂。那么,大家在进行自我药疗时,需要准备哪些“中药抗生素”呢?邸东华建议,一般来讲,应该准备治疗常见感染的中成药,如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妇女生殖系统感染等,家庭小药箱可酌情准备能治疗这些系统感染的“中药抗生素”。

【原主角】 红霉素族、青霉素族消炎药

【替身】 双黄连口服液类、感冒清热颗粒类

双黄连口服液主要由金银花、连翘、黄芩等中药组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咽炎、扁桃体炎等。由于组成该药的中药性质比较寒凉,因而出现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出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肿痛、咳吐黄痰等外感风热症状者适用。邸东华告诉记者,金银花是清热解毒的良药,杀菌、解决炎症问题也有独到之处,如果嗓子发炎,可用十来克金银花泡水代茶饮。

感冒清热颗粒主要由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等药物组成,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的功效。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扁桃体炎等,尤适用于具有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等风寒感冒症状者。

【原主角】 氧氟沙星、罗红霉素类消炎药

【替身】 三金片类

三金片由菝葜、积雪草、金沙藤、金樱根、羊开口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益肾的功效。主治下焦湿热、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适用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感染属肾虚湿热下注症者。

【原主角】 止泻药

【替身】 淮山

中药里的淮山是加工过的干山药片。把淮山磨成粉直接吃上几勺能止泻,建议去药店买麦麸炒过的。

【原主角】 妇科消炎药

【替身】 妇科千金片类

妇科千金片由千斤拔、单面针、金樱根、穿心莲、功劳木、党参、当归、鸡血藤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除湿、补益气血之功效。主治带下病、湿热下注、气血不足症,适用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炎见上述症候者。另外,慢性前列腺炎、男子不育症、慢性淋病、慢性肾盂肾炎、牙周炎等症也适合使用。

【原主角】 扑热息痛

中药抗生素篇2

“限售令”的实施,给市场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因此,国内不少中成药企业纷纷推出“绿色抗生素”的概念,宣称每年高达百亿元人民币的市场空缺将主要由有“绿色抗生素”之称的抗菌消炎类中成药填补。更有专家宣称此次抗生素限售将成为中成药扩张市场空间的绝佳机遇,中成药将以抗菌消炎市场作为突破口,向西药的统治地位发起挑战等等。而媒体也推波助澜。一时间“绿色抗生素”成为业内的时髦名词。

中药=抗生素?

中药能与抗生素划等号吗?“绿色抗生素”的提法科学吗?长期从事国家药品分类管理工作的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专家孙忠实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所谓“绿色抗生素”的提法是不科学的,中药没有抗生素。抗生素的定义是指从微生物中提取的具有杀菌作用的药物,而中成药的来源是天然的植物,根本不是从微生物中得到的,怎么能说它是抗生素呢?只能说某些中成药具有抗菌的作用。而所谓的“绿色抗生素”不过是部分生产厂家为了扩大销售而采取的一种不负责任的宣传。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院士也指出部分中药有清热解毒,抑菌抗病毒的作用,但不能与抗生素划等号,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其实,“绿色抗生素”的提出其动机是很明显的,就是“限售令”后那令人垂涎的近百亿元的市场。而“绿色抗生素”的提法无疑也很具煽动性和诱惑性,“绿色”说明其产品安全、环保、健康,“抗生素”说明其疗效确切,效果明显。现在不是有“绿色食品”,“绿色家电”。借这次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咱中成药也搭搭“绿色”的顺风车,一来可以多卖点药,多挣点银子;二来还可以“挑战西药的统治地位”,发扬国粹,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中药通过独特的中医理论的指导,五千多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提供了强有力的健康保障。而抗生素诞生一百多年来也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但二者的作用机理和特点是完全不同。李连达院士指出抗生素是通过直接杀灭病原体达到治疗的作用,但抗生素不能扶正,相反它会伤正,即它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中药同样可以通过扶正祛邪达到抗生素的效果,也就是通过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达到治疗的目的,它也可以治疗感染性疾患、病毒性疾患等,但它不是抗菌素,也不能取代抗菌素。二者各有所长,可以互补,但不可能相互取代。

北京中医医院陈勇主任认为,“绿色抗生素”、中药抗生素的提法以偏概全,并不科学,甚至对中医药的弘扬和发展“帮倒忙”。首先,在中医理论中,根本就没有抗生素这个概念;其次许多中药,特别是成药、成方药,具有多重作用,尽管按照西药方法研究有抗菌作用,不能因此以偏概全就把这种中成药叫“抗生素”。如中药黄连有清热、祛火、解毒等功能,而黄连素对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属于抗生素,其成分是从黄连中提取的小檗碱,不过不能就把黄连就叫做抗生素。陈主任表示,中药的理论体系和西药完全不同,不能生搬硬套西医概念来推广中医药。

国内某抗生素生产厂家负责人则说“我们虽然已将杂质降到千分之一以下,原料也有部分来自天然,生产的已是很纯的抗生素了,但我们也不敢冠以“绿色”之名,毕竟“绿色”代表消费者心中一个神圣的概念。”

中成药的开发需要脚踏实地

市场经济的今天,竞争激烈,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希望多卖一点产品本无可厚非。但却不应误导消费者,抗生素所以被限售,并不是因为它没有疗效,相反是它太有效了以致到了被人们滥用的地步,所以才有了“限售令”的出台。“任何药都不是绝对安全的,中成药也有毒副作用”孙忠实教授强调。而且中医中药是密不可分的,中药的使用应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证论治,中成药也不例外。客观地说,目前在OTC市场领域,中成药如何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合理使用,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这一方面还缺乏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的指导。而“绿色抗生素”只是一个营销概念,我们不反对概念,但这种概念不能建立在误导消费者的基础之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绿色抗生素”的提法很可能会误导部分消费者,使之买错药、用错药,从而造成另一种用药的不安全。其影响还不仅如此,一旦“绿色抗生素”的神话破灭,对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诚信都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任德权指出,政府鼓励中药企业在开发抗菌消炎中药上进行积极探索。但中药中的抗菌消炎药与西药抗生素,在药理作用上不同,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西药抗生素的替代品。因此,市场的替代并不等于作用的替代,在对消费群体进行培养时,要注意理性引导。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已明确表示,凡是打着“绿色抗生素”招牌进行宣传和促销的产品和企业,药监部门将予以查处。 同时提醒患者目前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列为非处方药的中药约有300多种,这些药品在药店虽然不需处方就可购买,但患者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中药抗生素篇3

【关键词】国家基本药物;头孢菌素类;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用药分析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006-01

基金项目 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资助立项课题(编号2013MW60)

自20 世纪60年代头孢噻吩上市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有近70个品种用于临床,其用药量居各类抗菌药物首位。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版的307个品种,到2013年3月13日原卫生部印发了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原卫生部令第93号)增至520个品种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从4个品种增加到6个品种。现将2012年上海市某区医疗机构联合集中采购的药品中,对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以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推动基本药物的优先使用提供依据。

1数据与药品

1.1 数据来源 取自上海市某区医疗机构联合集中采购的2012年西药金额。含三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2家和一级医院12家。

1.2 基本药物 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版[1]头孢菌素类有4个品种,分别是: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呋辛、头孢曲松, 2012年版[2]增加2个品种:头孢拉定、头孢他啶,共6个品种。

2 方法与结果

2.1 统计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购药金额

2.1.1 不同级别医院采购总金额 根据不同级别医院采购各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按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金额等进行分别统计。

2.1.2 构成比1统计 各品种金额占该级别医院头孢菌素类药物金额的份额,如二级医院头孢呋辛钠(注射剂型)19.12%=187.04/(7.46+187.04+166.97+76.89+5.09+231.41+298.16+5.03)*100%,见表1。

2.1.3 构成比2统计 一、二、三级医院金额占同一品种金额的份额,如一级医院头孢氨苄(口服剂型)75.97%=126.95/(32.70+7.46+126.95)*100%,见表1 。

2.1.4 总构成比统计 每个品种金额占全部头孢菌素类药物总金额的份额,如三级医院头孢氨苄(口服剂型)1.40%=32.70/(844.77+978.04+521.06)*100%,见表1

2.1.5 前三位品种构成比统计 不同级别医院购药金额分别占前三位品种总金额份额,见图1。

2.1.6 不同剂型品种构成比统计 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每个品种金额占该品种总金额的份额见表2,其每个品种分别以单个英文字母代替,有关该品种的具体信息,详见表4。

由表1、图1中可以看出,不同级别医院的购药金额位居第一位的是头孢他啶(注射剂型),其占该品种购药金额构成比依次是三级医院(52.97%)二级医院(47.03%);头孢呋辛酯(口服剂型),其占该品种购药金额构成比依次是一级医院为51.33%、二级医院为31.65%及三级医院为17. 02%,由此说明不同级别医院临床用药金额及用药品种是不同的。三级、二级医院是头孢他啶(注射剂型);一级医院则是以头孢呋辛酯(口服剂型)为主打品种。位居第二位的是头孢曲松(注射剂型),其占该品种构成比分别是二级医院(53.15 %)、三级医院(46.06 %)。名列榜首的是一级医院口服头孢氨苄(75.97 %);然而,购药金额排序第3位的是二级和三级医院均是头孢呋辛钠(注射剂型),构成比为47.49%和42.37 %;而一级医院则是以头孢拉定(口服剂型)位居第三位为45.86 %。显而易见的是:各品种购药金额最多的是三级医院头孢他啶(注射剂型)、一级医院为头孢呋辛酯(口服剂型)和二级医院为头孢曲松(注射剂型)。

2.2 确定药品限定日剂量(DDD)

2.3.1 头孢菌素类各品种DDD值 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称为限定日剂量( defined daily dose,DDD);主要参阅《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药品字典及DDD值》(2011年4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各品种DDD值见表3。

表3可知,确定该值是为了计算用药频度(DDDs),它仅是一种技术性测量单位,更何况不同国家或地区的DDD值可能有所差异;不同个体之间也必然存在差异(例如年龄和体重)以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不同,也没有考虑到患者其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因此本身不是一种用药剂量,不是推荐给临床的实用剂量,只是为计算用药频度(DDDs)必须得提供DDD值[3]。

2.3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各品种药物相关信息

2.3.1 不同级别医院用药品种 根据各品种(商品名、规格、厂家、价格)

在各级别医院选用的不同列表说明,其每个品种分别以单个英文字母代替,有关该品种的具体信息,详见表4。

2.3.2 计算用药频度 (DDDs) DDDs=某药的年用药量/该药的DDD值。DDDs可反映年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4]。

2.3.3 头孢菌素类各品种DDDs 用药频度( 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结果见表5。

2.3.4 不同剂型品种DDDs 每个品种由于剂型的不同及生产厂家的不同,理所当然,其DDDs也是有差异的,结果见表6。

从表5数据显示,在3个不同级别医院中,一级医院使用头孢呋辛酯(口服剂型)DDDs高达53.80;其次是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分别是27.33与14.95(DDDs排序第二、第五位); DDDs排序第三、第四位的又是一级医院用的头孢拉定(口服剂型)21.09和头孢氨苄(口服剂型)18.27。显而易见,用药频度前5名中,一级医院占了3个品种,二级医院(DDDs排序第二)、三级医院(DDDs排序第五)各占1个品种。由此说明的是:各品种用药频度(DDDs)前5名中,最大的是一级医院头孢呋辛酯(口服剂型)和头孢拉定(口服剂型);二级医院头孢氨苄(口服剂型)。需要指出的是:头孢呋辛酯(口服剂型)是3个不同级别医院临床选择频率偏多的唯一品种。

表6中,不同剂型品种用药频度(DDDs)排序第一均是头孢呋辛酯(口服剂型),但具体品种有区别:二级、三级医院用头孢呋辛酯片(薄膜衣,商品名:伏乐新,苏州中化生产) ;一级医院用头孢呋辛酯片(深圳致君生产)。一、二、三级医院的DDDs值依次是 48.17、27.33和13.18;显而易见,一级医院选用国产品种为主。

2.4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各品种平均日费用

2.4.1 计算限定日费用(DDC ) DDC=某药的年总金额/该药的DDDs值。DDC( defined daily cost,DDC )代表药品的总价格水平[5]。

2.4.2 头孢菌素类各品种DDC 当某一种药物的DDC值越大,即平均日费用越高,表示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结果见表5。

2.4.3 不同剂型品种DDC 每个品种由于剂型的不同及生产厂家的不同,随之而来的是DDC也会受其影响,结果见表6。

由表5可以看出, DDC(限定日费用)接近200.00元的是:头孢他啶(注射剂型)192.36元(三级、二级医院);限定日费用不超过3.00元的是:头孢曲松(注射剂型)2.70元和头孢拉定(注射剂型)2.90元(一级医院);限定日费用3.00元~3.50元的是头孢拉定(注射剂型):二级医院为3.32元;一级医院头孢拉定(口服剂型)3.39元。一级医院限定日费用最高的是头孢氨苄(口服剂型)为6.95元。以上数据表明,限定日费用最大值是三级和二级医院(192.36元)明显高于一级医院(2.70元),价格相差70倍。

在列表6, 三级和二级医院用品种:注射用头孢他啶(商品名:复达欣,厂家:葛兰素)的限定日费用(DDC )最高192.36元;一级医院用品种:头孢拉定胶囊(商品名:泛捷复,厂家:施贵宝)限定日费用(DDC )最高8.73元。两药价格相差约22倍,其主要区别在于剂型不同与分代不同:前药是注射剂属三代头孢;后药是口服剂属一代头孢;其共同点在于均是外企品种价格偏高,与此同时说明一级医院日均费用远比二级和三级医院低。

2.5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各品种购药金额与用药频度同步性

2.5.1 计算序号比 金额排序/DDDs排序是反映该药品的购药金额与用药频度是否同步[6]。

2.5.2 头孢菌素类各品种序号比 比值接近1.0时,表明同步性较好。比值小于1表明药物使用率低而价格偏高;比值大于1表明药物使用率高而价格偏低[7],结果见表5。

2.5.3 不同剂型品种序号比 口服剂型与注射剂型各品种序号比,结果见表6。

表5明显可见,一级医院在用的7个品种中有5个序号比为1,二级、三级医院各有2个品种序号比均为1,二级医院有注射剂型的头孢呋辛和头孢唑林;三级医院除了头孢唑林外,另一药是头孢拉定也是注射剂型。不难看出,3个不同级别医院唯有头孢唑林(注射剂型)的序号比均为1。

3.3 3个不同级别医院用同一品种用药频度分析

3.3.1 头孢氨苄、头孢拉定用药频度分析 2012年上海市某区一、二、三级医院均用此两个品种,前药为胶囊剂、后药为分散片,两药属于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追溯早期该类品种均为注射剂型,是礼来公司于1967年开发出第一个可口服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氨苄,随后口服的头孢拉定等也相继问世。两药的抗菌作用较头孢唑林为差,主要适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轻症感染。表6统计的头孢氨苄(“A”,以不同英文字母代表各个药品,下同)用药频度(DDDs)由大到小是18.27(一级医院中排第二); 4.71(三级医院中排第二)和1.07(二级医院中排第九)。另一品种头孢拉定分散片(E)用药频度(DDDs)从大到小依次是:一级医院17. 82、二级医院6.08(各自医院中排第三)和三级医院1.63(排第八),不难看出一级医院用药频度遥遥领先于三、二级医院。第一代头孢菌素类的作用特点是:对革兰阳性菌较二、三代强,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和尿路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由于一级医院的就诊患者多为这些常见病,可以说明符合用于轻症感染的治疗;用药频度大,更能说明是临床选择频率高的品种。

3.3.2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用药频度分析 表4可见,由重庆科瑞生产的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N)在各级别医院均有选用,相比之下用药频度(DDDs)是二级医院(2.32)大于一级医院(1.27)和三级医院(0.87);分别排在第五、第八及第十。由此看出,此品种是二级医院选用偏多的主要品种。

3.4 二、三级医院同用各代头孢菌素类用药频度分析

3.4.1 第一代头孢菌素类用药频度分析 由表6可见,二、三级医院选择的头孢拉定胶囊(G),其用药频度(DDDs)在二级医院位居第二(7.23)、三级医院位居第十二(0.41);注射用头孢拉定(M)在二、三级医院分别位于第十(1.04)和第十一(0.73)。由此可见,口服剂型用药频度高于注射剂型;然而,只有口服剂型是国家基本药物(表3)。

3.4.2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用药频度分析 注射用头孢他啶(Q)其用药频度(DDDs)在三级医院排第六(1.75)、二级医院排第七(1.55);注射用头孢曲松钠(P)其用药频度(DDDs)在三级医院排第三(2.94)、二级医院排第六(1.65),如以注射剂排序毫无疑问名列前茅(表6),为三级医院首选注射品种。临床上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病原菌不明的感染,如严重的尿路感染、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败血症、脑膜炎和肺炎等[8]。

3.5 最多厂家的同一品种

3.5.1 头孢呋辛用药频度分析 通过表4可以看到,有3个厂家的头孢呋辛酯片(B、C、D),用药频度(DDDs)“B”在一级医院排序第一高达48.17、

三级医院排序第四为1.84;“C”仅在一级医院排序第五(5.64);而“D”却是二、三级医院用药频度(DDDs)分别位居榜首(27.33和13.08)。由此说明,一级医院首选国产药(B、C),二、三级医院选用合资药为主(D)。即便如此,还是一级医院“B”用药频度(DDDs)几乎占据半壁江山,说明是临床用药最多的品种。注射用头孢呋辛钠(H、I、J、K)有4个不同厂家,用药频度(DDDs)“H” 排序第七(1.70), “K” 排序十三(0.01),均是三级医院用的品种; “I” 是排序第四:6.74(一级医院)和4.98(二级医院);“J” 是排序第八:1.35(二级医院)、排序第九:1.31(三级医院)。从用药频度(DDDs)可以看出一、二级医院选用国产药“I”为主;二、三级医院用少量外企药“J”;唯有三级医院用的合资药为同一厂家不同规格的2个品种“H、K”。头孢呋辛属于二代头孢,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杆菌、球菌均有效,耐酸、耐酶。临床上多用于泌尿、呼吸、皮肤软组织感染。张学会等报道:国产与进口头孢呋辛钠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然而进口的成本较国产高,国产的经济学价值高于进口[9]。

纵观全文,列入国家基本药物中的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共有8个品种,剂型有3个口服、4个注射(一代头孢拉定注射剂型尚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三代2个品种只有注射剂型(表3)。由于生产厂家不同,药品规格不同,共有21个品规“A~U”(表4),其中注射用头孢拉定(L、M)为非国家基本药物。二级、三级及一级医院分别选择15个(其中2个非基药)、13个和9个(各占有1个非基药)详见表6。根据不同级别医院的功能定位、机构规模、服务区域及服务人群的不同其选择品种是不同的,无论如何不同,各级别医院做到了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中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S].卫生部令第69号.200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S].卫生部令第93号.2013.

[3] 陈瑞玲,张艳梅. 药品的限日剂量在抗菌药物利用评价中的应用[J].药品评价,2011,8(22):23-27.

[4] Lida Teng,Hua-wen Xin,Hege Salvesen Blix ,et al. Review of the use of defined daily dose concept in drug utilization research in China. pharmacoepidemiology and drug safety,2012,(21):11181124.

[5]谷竞.2011年1~12月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2,10(5):33-34.

[6]马嘉,陈盛新,裘雪友.医院开展药物利用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0):706-708.

[7]栾潇潇,冯端浩,吴柯,等.我院住院患者免疫增强剂使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4):671-672.

中药抗生素篇4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 R466.5[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1(c)-112-02

肺炎克雷伯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常存在于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便经呼吸道进入肺内而引起大叶或小叶融合性实变,以上叶较为多见。病变中渗出液黏稠而重,致使叶间隙下坠。细菌具有荚膜,在肺泡内生长繁殖时,引起组织坏死、液化、形成单个或多发性脓肿。病变累及胸膜、心包时,可引起渗出性或脓性积液。病灶纤维组织增生活跃,易于机化;纤维素性胸腔积液可早期出现粘连,及早使用有效抗生素是治愈的关键。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肺炎克雷伯菌会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治疗作用就会明显下降。为了更好地治愈疾病,研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还是非常必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标本来源于2009年1~12月在我院就医的患者送检的痰、分泌物、尿液等标本,经常规接种和培养,鉴定为肺炎克雷伯菌。实验标本共112例。其中,男59例,女53例。年龄60~70岁者12例,71~80岁者35例,>81岁者39例,其中,60岁以上者86例,占总数的76.79%。

1.2 菌株鉴定与药敏分析

细菌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所有菌株均以常规方法鉴定到种。使用梅里埃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系统进行菌株的鉴定;药敏实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按照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进行实验结果判断。

1.3抗生素药物使用

本实验共对23种抗生素药物进行实验,分别是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头孢唑林、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复方新诺明、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硫酸妥布霉素、氨曲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左氧沙星、呋喃妥因、头孢丙烯、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

2 结果

2.1 细菌临床分布情况

在112例肺炎克雷伯菌病例中,肿瘤科15例,占13.34%;呼吸科11例,占9.82%;神经科12例,占10.71%;骨科9例,占8.04%;外科9例,占8.04%;心内科7例,占6.25%;ICU 32例,占27.68%;其他病区14例,占12.5%;急诊3例,占2.68%。

2.2药敏试验结果

见表1。

表1 药敏试验结果

2.3 结果分析

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为100%,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头孢呋辛、美罗培南等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比例较低,而对于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的耐药性则达到了30%以上。

3 结论

3.1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用药

由上述实验可知,在所选取的23种抗生素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的耐药性较高,因此在选取药品时,应尽量避免选用上述药物。

由于大多数患者都在60岁以上,肝、肾功能出现了生理性的衰退,根据《抗生素指导原则》,笔者可以选择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及头孢西丁做为首选药物,将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作为二线药物,选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作为三线药物。用药剂量应按轻度肾功能减退情况减量给药,建议可用正常治疗量的1/2~2/3,而对于阿米卡星来说,由于有肾毒性,应尽可能避免应用。

3.2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器官发生老化、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容易引起感染,临床上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而肺炎克雷伯菌获得性肺炎以40岁以上男性为多,尤多见于老年患者,常有机体防御功能损害或全身衰竭等情况,病死率较高,所以老年患者更是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控对象。

近年来,由于人们长期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使得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逐年增加,因此临床医生要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征,尽可能在用药前对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特别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老年患者,不能单凭主观和经验用药,选择药物时一定要参考药敏动态,考虑本地区耐药菌株的存在,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同时重视基础疾病的治疗,提高老年患者对疾病和病菌的免疫力,降低老年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风险。

[参考文献]

[1]林庆安,赖国祥,罗文侗.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监测[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2,9(1):24-25.

[2]方芳,陈冬梅,陈雁威.200例肿瘤患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112,120.

[3]查勇,赵燕,覃正碧.我国基本药物的地位与合理用药[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5):95-96.

[4]梁少琼,廖朝峰,刘桂珍.2007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统计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9-21.

[5]戴自英,刘裕昆,汪复.实用抗菌药物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中药抗生素篇5

关键词: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滥用原因;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R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4-087-03

抗生素是人类在医药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之一,它对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命安全的保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滥用的问题日益严重,对人们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危害,并且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细菌耐药性最强的国家之一。 因此,了解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原因和防治方法对减少抗生素滥用现象有重要意义。其中,由于中医药在很多方面都能够代替抗生素的作用,并且由于其在中国长久应用而深入人心,能够在预防抗生素滥用及其引起症状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故本文主要讨论中医药在预防抗生素滥用和治疗其引起的病症中的应用情况。

1 抗生素滥用现状

我国已成为抗生素使用大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使用量、销售量列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生素类药,住院病人抗生素的使用费用占总费用的50%以上(国外一般在15%~30%)。WH0的最新资料也显示,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各种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抗生素在国内药店的销售收入中平均占到27%的比重,整个抗生素市场规模几乎占用药份额的40%。在我国,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比例高达45%~50%[1]。

抗生素滥用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使不良反应增加,而且会加重病人经济负担,对有限的药物资源也是极大的浪费。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10年左右时间,而一代耐药菌株的产生只需2年的时间。如今抗生素滥用问题已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滥用抗生素将使人类回到无抗生素可用的时代。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抗生素滥用的形势日益严峻,各种滥用现象层出不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断遭受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人类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怎样防止抗生素滥用上去,好好反思一下造成如此严重后果的各种原因,多关注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2 滥用的原因和中医药理论在防止滥用方面的应用

造成抗生素滥用有许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不乏多个利益群体的经济利益驱动;抗生素从生产到患者消费,中间有多个环节,包括厂家、药店、医院以及这三者间的医药、医托等,都是最终要从患者使用抗生素类药品中获得经济利益的;上述四种利益群体都有意愿且有能力对患者施加影响,煽动患者使用抗生素类药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诱使患者使用抗生素,甚至滥用抗生素;当然滥用现象的出现,也不可避免地渗入了患者主观方面的原因,如患者由于对抗生素缺乏了解,主观上容易忽视抗生素滥用的危害等。这些都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原因。本文主要讨论涉及中医药理论范畴的抗生素滥用原因:

(1)无指征滥用抗生素。 不根据细菌特点选择相应敏感抗菌药,会造成选药不当,抗菌药疗效不佳;频繁更换抗菌药,还会引起患者体内菌群失调,发生二重感染等严重后果,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同时也造成了医院耐药菌株的生成。

(2)对抗生素不良反应重视不够。 由于抗生素的种类繁多,适用范围广泛,用量较大,加之我国对抗生素的使用目前还没有制订统一的原则和指引,造成应用抗生素药物潜在的不安全隐患。事实上,加强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监测在现阶段的临床上尚未引起广泛的重视。

(3)抗生素的使用没有计划且疗程过长、剂量不规范。 药物有其常用量,剂量增加时,疗效可适当提高,但毒性反应随剂量增加而加重。有的药物剂量增加,疗效并不提高。

(4)存在不合理的抗生素联合应用现象。 联合应用抗生素,目的是为了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或避免抗药性的产生。临床没有明确指征者不宜联合应用抗生素,不合理的联用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会,增加产生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机会。因此要严格控制联合用药[3]。

上述几个原因,涉及到病症辨证、不良反应、毒性作用和产生耐药性等问题,西医在应用抗生素药品方面存在上述问题,而中医药治疗则在这些方面有较大优势:首先,中医药治疗注重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强调治病必求之于本,从整体上观察病人病症,上述由于病症辨证方面原因造成抗生素滥用的现象在中医论治方面出现较少;其次,中医药在治疗上注重平衡体内阴阳,药物应用上强调君臣佐使的搭配,采用复方治疗,针对多病症和多病因,疗效较好,其毒性较小,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再次,中医药治疗注重顾护正气,提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强调人体正气对疾病防治的作用,不像西医运用抗生素攻伐,损伤人体正气。“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华传统医药的圣经《黄帝内经》,古人就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强调未病先防的思想。在当前抗生素滥用的严峻形势下,这个思想无疑是现阶段和以后工作的指导方针。对于如何运用中医药知识防止抗生素滥用,将在下一部分里详尽列出。

3 中医药的具体应用

3.1 运用中医理论辨证使用抗生素

李务贞、张玲楚等[4]选取中西医诊断明确、使用同一种抗生素住院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者6l例,从中医的角度对其疗效进行分析,发现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为主治疗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属实症型组疗效显著优于虚症型组。而实症型组中属实热型组的疗效又显著忧于实寒症型组(P0.05)。这说明中医治病应首辨寒热虚实的理论,对用西药治疗疾病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提高抗生素的使用合理性和有效性都有一定作用。

3.2 中医药治疗由滥用抗生素引起的病症

滥用抗生素会造成病人身体虚弱,抵抗能力下降,对各种危险的致病细菌都无抵抗力,甚至是对普通致病细菌也失去了抑制性;此时,西医束手无策,除了给予隔离治疗,使用广谱抗生素等措施之外,别无他法;但又会造成新一轮的耐药细菌的出现等更严重后果。而中医药对付这种情况则有独特的理解和更有效的方法:

(1)中草药能有效改善由于抗生素滥用造成的病患机体抵抗力不足、体内毒素充斥的症状。 据实验研究(应用生物传感技术)和临床研究发现:一些中草药对内毒素的拮抗作用明显,如金银花、大青叶、蒲公英、地丁、大黄、黄连、败酱草、穿心莲、青蒿素、丹参素、水牛角等。

(2)由内毒素引起的脓毒症、MODS在中医的理论中属温病卫气营血的范畴[5]。 中医治疗的原则是“清热解毒,益气解毒,通腑泻毒”,这一认识与现代医学的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相符合。传统的中医中药治疗类似脓毒症的各种热症的有清热解毒、回阳救逆和开闭固脱类方剂、成药等。现代研究与应用有保元汤、益气活血方 (丹参、当归、黄芪、益母草、川芎),参麦注射液、参附青注射液、热毒青注射液、热毒平、热炎宁、复方大青叶合剂等。

(3)积极研究和运用中医药治疗原先依靠抗生素治疗的各种病症,从源头上减少对抗生素的使用。这样也就从源头上减少了医生和患者滥用抗生素的机会,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经济利益纠纷和医生饭碗等问题,从根源上消除了对抗生素滥用现象的推动作用。这是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防止抗生素滥用的重点。

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为例:

上呼吸道感染是很常见的一类疾病,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类药物是最容易被错误使用的(因这类药物在我国很多地方的药店不用处方就可以购买到,而民众往往有“抗生素类药物可以有效治疗一切感冒”的错误认识)。上呼吸道感染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有:

(1)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临床特征为起病急、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等。

(2) 病毒性咽炎和喉炎:临床特征为咽痛、发痒、勺热感、咳嗽较轻;急性喉炎临床特征为声嘶、咽痛、可有咳嗽、发热等。

(3) 细菌性咽-扁桃体炎: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发热、畏寒,咽痛等,其他症状不明显。

中医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只要辨证准确,效果是比较显著的。根据辨证不同,可分为:

(1)风热犯表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鼻塞流稠涕、咳嗽、咽红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代表方为银翘散,中成药有双黄连口服液、银翘解毒片、维C银翘片。

(2)风寒束表证: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代表方为麻黄汤、荆防败毒散,中成药有小柴胡冲剂。

(3)暑湿袭表证:常见于夏季,头晕胀痛、鼻塞流涕、恶寒发热、胸闷泛恶、舌苔薄腻、脉濡数。代表方为新加香薷饮,中成药有藿香正气丸。

当然,要使患者放弃西医抗生素类药物治疗,转而使用中医药治疗,提高中医药疗效是根本;只有疗效上去了,病人才有信心采用中医药的办法治疗;也才有机会通过服用中医药的方法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从而从源头上减少了对抗生素的滥用,真正发挥中医药的强大作用。

4 展望

(1)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中医药理论会更加深入人心,中医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对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和滥用将起到更大作用。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治疗各种疾患效果的肯定,和中医药各种防治疾病的理论的深入人心,中医药会更加深入到更加广泛的人群,人们会更加重视运用中医药来为自身预防、治疗、养生服务,而这些将反过来减少抗生素类药物的应用,也将有效减少抗生素滥用情况的出现。

(2)对西医药物进行中医药理论方面的中药性味研究。现今中医药发展的方向在于中医理论发掘,中医辨证思维的理解和运用,中药有效成分和药性药理的研究,中药给药途径的创新等方面;而对西医药物进行中医药理论方面的中药性味的研究也是一个方向,此种观点在不少学者的文章中提及[4]。这些研究包括抗生素类药物的中药性味研究在内,对于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和方药组合以及对中医药以偏纠偏与调和阴阳的治疗原则的应用都将起到推动作用。这些研究还将对治疗由于抗生素滥用而引起的病患,特别是如何应用中药方剂来进行治疗将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3)按中医学天人一体的理论,人类应与自然合谐相处,这种观点将被更多的人接受。 当今世界,面临严重的抗生素滥用现状和引发的各种致病、致命耐药细菌的威胁;这是多方面因素联合所致,包括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最主要的。人类的活动和向自然一味的索取,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与环境的严重对立,使得人类失去了一大片安静和谐优美的乐土;人类的惟利是图,为了经济利益,不顾药物药理作用的规律,滥用各种抗生素类药物,造成各种诸如耐药性细菌的出现而无药可用等严重后果…… 人类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下人和自然的关系,要使人类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而中医早就注意到了这些方面,中医学提倡天人合一提倡,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要求“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中医学早就从宏观上勾画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全部框架,并且给这一现代医学模式增添了新的内容――天人一体观。

面对当前我国抗生素滥用的现状,伴随着中医药应用的新发展,中医药理论和治疗措施必将在防止抗生素滥用的战场上发挥生力军作为,中医药事业在新时期必将焕发新的活力,为保障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发挥作用,进而为全世界人们的健康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杜青云,张铭穷,黄纯,等.抗生素滥用与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管理,1997,13(6):330.

[2] 胡霞敏.抗菌药,保持距离[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0.

[3] 熊慧瑜,徐峰.抗生素滥用问题大追踪[J].学术论坛――中国处方药,2003,(12):54~57.

[4] 李务贞,张玲楚.中医辨证使用抗生素的疗效分析[J].广东医学,1996,17(12):835~836

中药抗生素篇6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3(b)-000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value of TCM intervention in the 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 in children.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8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0 cases in each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TCM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analyzed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ssociated diarrhea, frequency of defecation, recovery time of defecation time, recovery time of stool property, total treatment course of diarrhea, diarrhea degree integration, drug onset time and APACHEⅡ integration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95.00% vs 77.50%), after intervention, the incidence rate of associated diarrhea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respectively 7.50%(3/40) and 25.00%(10/40) (χ2=4.875 6,P

[Key words] 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 in children; TCM intervention; Clinical effect; Clinical value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指的是采用广谱抗生素过程中引发腹泻,主要临床症状有肠道菌群失调症,是一种医源性感染的主要表现。目前,由于人群使用抗生素的种类、数量具有一定的差异,典型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大约是在3%~39%[1]。但是,目前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再加上儿童的免疫功能、肠道菌群不成熟,感染抵抗能力较差,使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在儿童中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对患儿的病情恢复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增加了患儿的住院时间,使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引起广大人群的关注[2]。为此,方便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范围1~8岁,平均年龄(3.3±0.2)岁,病程范围1~4 d,平均病程(1.2±0.3)d;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范围2~9岁,平均年龄(4.5±0.6)岁,病程范围1~5 d,平均病程(2.8±0.4)d。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在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该次研究中可进行较好的对比。纳入标准:两组患儿均是非重型支气管肺炎患儿;年龄8岁以下;患儿均进行便常规检查,检查大便性状均为正常,?o或者含少量白细胞;入院时无较为明显的腹泻症状[3―4]。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西医治疗,甲硝唑(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50252002)口服,2次/d,400 mg/次;金双歧(生产批号:国药准字S19980004)口服,2次/d,400 mg/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学干预,针对不同的患儿开展药学干预,首先要对每一位患儿的抗生素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测,同时在开展药学干预的同时对强化抗生素的管理,要求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原则开展操作,积极的减少药物的不合理情况,建立较为完善的抗菌药物监测―干预―管理模式,同时要积极的针对不同患儿的临床症状,分析患儿的病因,给予患儿对症下药,及时的给予患儿补充营养和水分,同时需要积极的开展抗菌药物的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提升患儿对抗生素的临床效果[6]。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疗效分为有效:患儿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临床症状较少,便常规检查患儿的大便性状良好,无白细胞;显效:患儿各项指标开始恢复,临床症状开始减少,便常规检查患儿的大便性状逐渐转好,无白细胞;无效:患儿病情无好转,便常规检查患儿的大便性状呈现水样状态,有患儿粪便中无白细胞,且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②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干预前后的相关腹泻发生率。③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大便次数,大便次数恢复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和腹泻总疗程。④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腹泻程度积分,药物起效时间和APACHEⅡ积分。

1.4 统计方法

两组患儿治疗的数据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核对,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患儿的大便次数,大便次数恢复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腹泻总疗程,腹泻程度积分,药物起效时间和APACHEⅡ积分等指标数据,用t检验,用[n(%)]表示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干预前后的相关腹泻发生率,并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

经过干预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改善,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5.0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是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干预前后的相关腹泻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干预前的相关腹泻发生率是65.00%(26/40),干预后的相关腹泻发生率是7.50%(3/40);对照组患儿干预前的相关腹泻发生率是62.50%(25/40),干预后的相关腹泻发生率是25.00%(10/40);观察组患儿干预前的相关腹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2 02,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的相关腹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5 06,P

2.3 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大便次数,大便次数恢复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和腹泻总疗程

对两组患儿的大便次数,大便次数恢复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和腹泻总疗程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具体内容见表2。

3 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临床上大量的使用广谱抗生素,尤其是对第2、3 代头孢或者广谱青霉素的广泛使用,进一步的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机制在临床上较为复杂,在临床上未阐述出具体发病机制。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程度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使得患儿体内的肠道菌群发生失调,多糖发酵、胆汁酸代谢发生一定的障碍,患儿的肠黏膜受到一定的损害后,使患儿的吸收障碍和代谢负担不断加重[8]。

中药抗生素篇7

 

1HPCE的原理

 

HPCE是以高场电压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样品中各淌度和分配行为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类液液分离技术。HPCE的优点可概括为三高二少:高灵敏度,常用紫外检测限可达10-13~10-15mol/L;高分辨率,其每米理论塔板数为几十万,高者可达几百万至千万,而高效液相色谱(HPLC)一般为几千至几万,约为其百分之一;高速度,最快可在60秒内完成;样品少,只需纳升(nl,10-9L)级的进样量;成本低,只需少量流动相和价格低廉的毛细管[1,2]。

 

HPCE有6种分离模式,分别是:毛细管区带电泳(CZE);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毛细管凝胶电泳(CGZ);毛细管等电聚焦(CIEF);毛细管等速电泳(DITP);毛细管电色谱(CEC)[3]。

 

2HPCE在β-内酰胺类药物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目前,β-内酰胺类药物的原料药及其制剂的分析已有较成熟的分析方法,如HPLC法等,但对于此类药物在合成及贮存过程中的一些生物合成前体、反应中间体及降解产物的分析测定,运用HPLC法就格外繁琐、费时,效果也不尽理想,而用HPCE法则可获得很好的分离效果。如开发利用三肽D-苯丙氨酸-L-半胱胺酸-D-缬氨酸(D-PCD)和L-苯丙氨酸-L-半胱胺酸-D-缬氨酸(L-PCD)生物合成头孢氨苄和氨苄青霉素,需要建立快速监测方法,王志等[4]研究了同分异构体药物头孢氨苄和氨苄青霉素及其目标生物合成前体D-PCD和L-PCD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结果表明,采用pH2.3的50mmol/L磷酸缓冲液(含12mol/Lβ-环糊精)可将D-PCD和L-PCD分离,且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为头孢氨苄和氨苄青霉素合成过程的定性监测提供了新的途径。

 

氨苄青霉素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β-内酰胺类药物,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程度不同的化合物,从结构上分为开环和闭环聚合物两大类,临床上已经证实氨苄青霉素聚合物能引发过敏反应,随着氨苄青霉素在临床上应用的日益广泛,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因而提高该产品的质量极重要,牛长群等[5]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氨苄青霉素聚合物,并测定了所收集的样品,实验表明,大部分样品以开环和闭环的二聚物为主,其它聚合物量较少,在一定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可同时分析测定开环和闭环二种不同类型的聚合物,可以用于氨苄青霉素的质量控制。

 

头孢拉定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β-内酰胺类药物之一,1995版《中国药典》采用HPLC法测其含量及相关杂质,而Paola Emall等[6]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成功地测定了头孢拉定及其杂质(头孢氨苄),并与HPLC法进行比较,两者无显著差异,其线性范围是:0.5~1.5mg/ml,精密度为0.37,迁移时间的精确度为0.4,所测定数据与HPLC法相应,可见HPCE同样可用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常规质量控制。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是当前高效毛细管色谱法中比较流行的方法,由于它具备良好的选择性和较宽的适用范围,已有文献报道其成功地用于β-内酰胺类药物分析[7]。Zhu Yongxin等[8]用MECC法将酚甲基青霉素从其它8种相关物质中完全分离出来,其线性范围是0.6~1.54mg/ml,精密度为0.63,可见MECC不仅适用于相关杂质的测定,测定结果与HPLC无显著差异,完全可以替代HPLC用于此类药物的分析。

 

3HPCE法在喹诺酮类药物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喹诺酮类药物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新一代广谱抗菌药,它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很少有耐药菌株等特点。目前,1995版《中国药典》对此类药物的分析多采用非水滴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有少数品种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采用HPLC法,有关的分析文献以HPLC法最多[9],其次为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和荧光分析法,近几年也开始有HPCE法的文献报道。

 

尹茶等[10]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同时分离测定4种喹诺酮类药物:盐酸洛美沙星、依诺沙星、盐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以咖啡因为内标定量,线性范围分别为:氧氟沙星和盐酸环丙沙星20~100mg/L,依诺沙星24~120mg/L,盐酸洛美沙星20.8~104mg/L,进样精密度RSD均小于2。俞掎等[11]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和二极阵列检测器,以环糊精为拆分试剂对氧氟沙星对映体进行手性分离(最大分离度可达2.18),发现衍生化环糊精有较好的分离效果,用含DM-B-CD40mmol/L、KH2PO4 70mmol/L、pH2.5的缓冲液,在25℃电泳,20kv分离电压下得到优化的分离结果。

 

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它所引起的光敏反应也引起人们的关注[12],光敏反应包括两类: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此类药物的致敏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HPCE以其特有的优势将在此项研究中发挥作用。

 

4HPCE法在四环素类药物质量分析中的应用HPCE法在四环素类药物质量分析中的应用已有一些报道。

 

Josph用HPCE及CEC法分离了4种四环素类药物及其降解产物,其所获得的分离效果与HPLC法相当或比HPLC法分离得更好,Chen Yongchi[14]用MECC法成功地分离了6种四环素类药物,克服了HPLC法峰拖尾及填充材料上残留的醇羟基导致柱效降低的缺点。他主要通过考查pH5.5~9.0范围内在醋酸胺缓冲溶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SDS,Mixed SDS-Brij35SC与TTAB表面活性剂对6种四环素类药物所得的分离结果,优选出在15kv的电压下含20mmol/L SDS的pH6.5的醋酸胺缓冲溶液为介质可在8min内完全分离,且迁移因子的对数与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Jettle Tjorndwnd[15]在非水的毛细管电泳系统中加入金属镁离子,与测定组分形成络合物能发出强的荧光,可用于血浆或体液中四环素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测定,避免了HPLC法中非常繁琐的样品制备过程,经考察,在金属镁离子的醋酸盐介质中能形成稳定的具有强荧光的络合物,使4种四环素及3种未知杂质获得基线分离,线性范围在50~100 ng/L,进样精密度为3.6。

 

HPCE法在四环素类药物质量分析中的应用是很成功的,克服了HPLC法的不足,完全可以替代HPLC用于药物质量控制分析。

 

5小结

 

抗生素类药物具有多组分、结构较为复杂、干扰组分多等特点,一般的分析手段获得的分离效果还不尽理想,而HPCE所具备的高分辨率,高灵敏度,样品量少等特点正弥补了其它分析方法的不足,Fluer[16]测定了不同厂家的某些品种的抗生素,并同时用微生物法测定效价,发现含量与效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见HPCE用于抗生素类药物分析是具有发展前景的方向。

 

HPCE的研究内容涉及到多组分制剂的测定,如药品中杂质成分的分离检查,植物药成分分析,药物对映体的拆分,体内药物测定等。这项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药物分析技术的提高,随着HPCE法仪器本身及方法学的不断完善,与当前HPLC法一样,将在药物分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炳承.毛细管电泳导论.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5

 

2罗国安,王义明.毛细管电泳简介.色谱,1995,13(4):254

 

3罗国安,王义明.毛细管电泳的原理及应用.色谱,1995,13(6):437

 

4王志,孙亦梁,王丹丹.药物头孢Ⅳ号和氨苄青霉素及其生物合成前体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色谱,1997,15(5):378

 

5牛长群,祝仕清.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氨苄青霉素聚合物.药学学报,1997,32(3):207

 

6Paola Emaldi,Stefano Fapanni,Anna Baldini.Validation of capi llary electrophoresi s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ephradine and its related impurities.J Chromatogr A,1995,711:339

 

7C J sciacchitano.Identification and separation of f ive cephalosporins by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api llary chromotography.J Chromatogr B,1994,657:395

 

8Zhu Yongxin.M icellar elect rokinetic capillary chromatography for the separation of phenoxymethypenicilli n and related substances.J Chromatogr,1997,781:417

 

9周革荣,樊惠芝,潘景浩.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进展.药物分析杂志,1995,15(5):48

 

10尹茶,吴玉田.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4种喹诺酮类药物.药物分析杂志,1997,17(6):371

 

11俞掎,王义明,罗国安.氧氟沙星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药学学报,1997,32(3):203

 

12金少鸿,胡昌勤.抗生素质量分析研究进展.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8,19(5):201

 

13Josph,J Pesek,Maria,T Matyska.Separation of tetracyclines by high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nd capi 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J Chromatogr,1996,736:313

 

14Chen yongchin,hing-Erh Lin.Migration behavior and separation of tetracycline antibiotics by 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J

Chromatogr,1997,779:235

 

15Jett le Tjornelund,Steen Honore Hansen.U se of metal complexion in non-aqueous capi llary electrophoresis.J Chromatogr,1997,779:235

中药抗生素篇8

【关键词】 胆汁细菌培养;胆道疾病;抗生素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11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59-02

胆道感染是胆道疾病中的一种,胆道感染就是Biliary tract infection,即BTI。胆道感染是外科疾病中较常见的,如果耽误了治疗,会引发重症,如脓毒症等。胆道感染的根治需要对患者采取合适的手术,将胆道引流,同时应用抗菌药物与手术进行配合,能够最大限度对患者的病情予以妥善处理。在胆道感染的初期,及时进行胆汁的培养并辅抗生素共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并治愈胆道感染。本文对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96例胆道疾病患者进行胆汁的综合分析和抗生素的辅佐作用,用以探究抗生素的在胆道疾病治疗中的合理运用。所做相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收治的9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共50例,女性患者共46例;总体年龄在20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岁。这些患者中患有梗阻性黄疸病的共44例,无此症状的有52例;胆囊中有结石的患者有40例,结石在胆总管内的患者有29例,结石在胆内外胆管中的患者共27例;同时,在24小时内接受急诊手术的患者有87例。

1.2 一般方法

1.2.1 判断胆道感染 胆道感染的症状有:腹痛、全身发热、有时伴有黄疽。将患者进行B超检测、CT成像或者MRI检验,可发现患者的胆管有扩张现象和清晰的结石影像。可知,96例患者中,患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共31例,占总患者的32.29%;胆管内有结石且伴随感染的患者共33例,占总数的34.38%;胆管化脓患者共32例,占总患者的33.33%。

1.2.2 细菌培育 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对胆汁进行采样,3到5ml即可,送往相关部门进行检测。采样后将胆汁接种于麦康凯平板和血平板,在37摄氏度的环境中培育24小时,按照《检验操作规程》相关要求进行鉴定,或者采用法国的VITEK-32仪器进行分析。

1.3 数据分析 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WHONE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总结结果。

2 结 果

2.1 胆汁的细菌分布情况和100株细菌与抗生素的反应 采样胆汁共96例,经过上述检测,阳性样本共88例,细菌培养出的阳性概率达91.67%,共检测出100株细菌生长。

通过对100株细菌的检测可知,格兰阴性菌对抗生素的反应最强烈,敏感性也最高,达100%,对丁胺卡那的敏感度为92.35%,对头孢他啶的敏感度为86.57%,敏感度较低的为氨苄西林及复方新诺明,经常在治疗中使用的环丙沙星以及左旋氧氟沙星与细菌的敏感度同样很低,约为47.65%和52.71%。相关抗生素与胆汁细菌的反应情况,见表1。

3 结 论

胆汁在一般情况下是无菌的,胆道感染的两个主要原因是:第一,胆道梗阻导致胆汁的流动不通,第二,病原菌污染胆汁。引发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其源头是肠道细菌引发的逆行感染,进而导致肠道内细菌与病菌基本相同。

以国内大多数胆道疾病手术为例,术中提取的胆汁检测结果表明:革兰阴性菌是导致胆道感染的首要原因,并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到总量的25.41%到45.78%,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以及肠杆菌属,分别为1.75%到35.82%,7.41%到10.95%。

总而言之,胆汁内细菌的耐药性是与细菌所处环境和生物学特性有直接关系的,同时也与抗生素有强烈的反应。治疗胆道感染患者的首选方式就是提取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测试,而在相关结论尚未得出时,建议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者丁胺卡那霉素对患者进行初期治疗。

参考文献

[1] 吕士红,刘磊.胆总管结石伴胆道感染者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2(01):47-48.

[2] 陈霞,王素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汁细菌培养与药敏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04):672-673.

中药抗生素篇9

1 抗生素滥用的现状

抗生素滥用的主要表现为无适应症预防用药,无适应症治疗用药,抗生素品种、剂量选择错误,给药次数、途径及疗程不合理等[3]。

1。1 医疗机构抗生素滥用情况。

1。1。1 基本情况。

据统计,我国抗生素人均年消费量在138克左右,是美国的10倍,我国是全球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之一[4]。目前,抗生素类费用处于各类药品费用的首位,如南京某三甲医院抗生素人均药品费用2009年为1051。57元,2011年则达到3389。02元,抗生素在临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在抗生素类药品中,头孢菌素几乎占了一半,其中又以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小、价格相对昂贵但对大部分细菌感染疗效并不如第一、第二类菌素好的第三类头孢菌素最多[5]。

据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大大超过美、英等发达国家22%~25%的使用率[6]。其中,医院妇产科抗生素滥用问题尤为严重,青霉素耐药性几乎达到100%。据成都市三级甲等医院在子宫手术及剖宫产手术中抗生素应用的调查显示,使用单一剂量抗生素仅占调查总数的1。3%和5。4%;而仅使用1种药物的仅占2。3%和28。7%。大多数医院给予2~3种抗生素,最多达到8种。在用药时间上,大多数患者术后3天仍在使用抗生素(分别为95。57%和85。5%)[7]。此外,在我国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70%以上,其中约80%以上属于滥用,外科患者抗生素使用比例更是高达97%[8]。

1。1。2 儿童抗生素的滥用情况。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各种脏器尚未发育完全,在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中具有比成人更大的风险性,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更大。据统计,我国2004~2009年5年多来,儿童抗生素的平均使用率达到84。5%,明显高于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应控制在50%以下的要求,以及我国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的中位数79%[9],儿童成为我国抗生素滥用最主要的受害人群。

1。1。3 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农村地区抗生素滥用情况。

为了规范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数次专项整治活动,使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抗生素的使用率明显降低。但在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监管工作不到位、医疗水平不高及民众安全用药知识匮乏等因素,使其成为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

1。2 患者自我治疗过程中抗生素滥用问题。

我国目前实行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10]、《处方管理办法》[11]等,规定使用和购买抗菌药物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无处方则不得出售抗菌药物。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未取得处方的患者依然可以在一些零售药店中自由购买抗生素。患者在自我治疗过程中对抗生素的错误使用现象较为普遍。

2012-09-0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国安全用药月”启动仪式上的《2012公众安全用药现状调查报告》显示[12],抗生素仍然是我国许多家庭的常备药,近4成的居民表示家中常备抗生素类药品,23。9%的居民感冒后首选使用抗生素,而其中仅40。1%的居民会在服药前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

1。3 畜牧业和养殖业抗生素使用的继发伤害问题。

抗生素滥用现象在畜牧业和养殖业中不容忽视。由于饲料中添加了大量抗生素,造成动物的体内残留,并最终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积蓄。据调查推算,我国抗生素原料年产量为21万吨,其中有9。7万吨用于畜牧养殖业,占年总产量的46。1%[13],必然造成人体不必要的抗生素吸纳。

2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2。1 耐药菌的不断出现。

细菌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病原菌原本具有的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从而使得抗菌药物的作用明显下降。目前,抗生素滥用是产生耐药菌的主要原因。据2010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数据显示[14],全国三级医院整体细菌耐药较为严重,部分细菌呈多重耐药或耐药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目前我国抗生素研发周期大概为10年,而细菌产生耐药性只需2年。如果抗生素滥用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中国将进入无有效抗生素使用的时代,这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

2。2 药品不良反应频发。

抗生素滥用使得由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幅度增加。目前,我国抗感染类(以抗生素为主)的药品不良反应构成比例最高,据某医院药剂科对81例药源性耳聋的文献分析,引起耳聋所涉及药物最多的是抗感染药,为49例,占60。50%,其中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耳聋为30例,占37。04%[15]。此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应用抗生素造成的人体正常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等问题也很严重,后者在儿科中尤为常见。

2。3 造成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

一方面,一些无需使用抗生素的疾病使用了抗生素、不该联合用药的疾病联合用药、可以使用经济有效的抗生素治疗的疾病却使用高价的新一代抗生素,从而造成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抗生素滥用所引起的耐药菌问题,不仅大大增加了医疗卫生支出,也使得政府、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研发新的抗生素品种,而耐药菌的发展速度却远远高于抗生素的研制速度。

3 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分析

3。1 “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

医疗机构抗生素滥用的重要症结在于“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虽然医疗卫生改革正在深化,但这种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与国外“以技养医”不同,我国医院的挂号费等体现医生技术服务的收费水平较低,难以支撑医院的正常运行,这就使得药品销售成为医院利润的重要来源。更有甚者,个别医院通过向临床科室下达抗生素的用药指标、以奖金等形式来激励医师开具抗生素处方,成为滋生抗生素滥用的温床。

3。2 医务人员的认知缺陷。

3。2。1 医师因素。

医师处方行为是抗生素应用的最直接原因,医师的处方权管理是控制抗生素滥用的关键因素。目前,抗生素滥用的医师因素主要体现在:(1)凭经验用药。由于缺乏药理知识而导致抗生素选择不当的情况在临床并不少见,尤其是新问世的抗生素,医师对其抗菌谱、作用机理、不良反应等知识缺乏深入了解,常凭经验用药;(2)“保守性治疗”的思维。有的医师出于尽快治愈、规避纠纷的考虑,给一些无需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使用抗生素、无需联合用药的患者联合用药;(3)部分医师医德缺失。过于追求经济利益,违反抗生素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盲目开具抗生素大处方,给患者的身体和经济带来较大损害。

3。2。2 药师因素。

我国“重医轻药”的现象在医疗机构较为普遍,医院药师被认为是药品传送的中间环节。加之现有的法律制度对药师检查处方的职责规定尚不明确,药师只是常规化、简单化地复核处方,按照处方取药、发药,使得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缺失专业化的监督。

3。3 公众对抗生素的认识不足

公众缺乏抗生素应用的基本常识,主要体现在:(1)一旦感冒发烧就用抗生素;(2)越贵的药疗效越好;(3)联合用药病好的快;(4)不遵医嘱随意停药。

4 抗生素滥用的法律责任

从药品的分类管理,到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等规定的出台,说明抗生素滥用问题已经引起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规制了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减少了滥用现象。但是,目前我国并没有一部高阶位的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强制性专项法律法规,现有的关于应用抗生素的规定散见于各种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抗生素滥用法律责任规定的缺失,使得相关法律规制流于形式,在具体的执行中难以发挥作用。例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6]明确规定:医疗机构不准以任何形式将处方者开出的药品处方与个人或科室经济利益挂钩,但却缺失相应的处罚规定。《关于加强零售药店抗菌药物销售监管促进合理用药的通知》,虽然规定抗生素类等5类抗菌药物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能购买,但是在部分零售药店中却难以落实。新近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虽然提出医疗机构、医师和药师违反办法的规定要给予相应的处理,但其判断标准较为模糊。加之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层级较低,法律强制力及处罚力度相对较弱,难以得到真正执行[17]。笔者认为,国家应进一步完善抗生素滥用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对医务人员滥开抗生素处方的行为追究必要的法律责任,且医疗机构还应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2010-07-01起施行的《侵权责任法》[18]第54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一般认为,医疗机构承担抗生素滥用的损害赔偿责任应具备以下要件:(1)过错;(2)损害后果;(3)因果关系。患者在接受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提供的诊疗服务过程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关于使用抗生素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规定的,例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管理组织机构或者指定专(兼)职技术人员负责具体管理工作、建立抗菌药物管理规章制度,并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管理、药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管理等;医师应使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内的抗菌药物;药师应按照规定审核、调剂抗菌药物处方,不得私自增加抗菌药物品种或者品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就构成法律责任中的过错。一旦患者因抗生素滥用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造成严重的医源性损害,甚至伤残死亡等情形的,即可认定患者受到了损害,经医学会或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医疗损害鉴定,认定医疗机构的过错与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的,医疗机构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 健全抗生素应用的管理体系

5。1 国家角度。

5。1。1 建立健全规范抗生素使用的法律法规。

由于抗生素滥用在我国的严重状况,笔者认为,应以立法形式如《药品管理法》等,设置专门条款或者制定抗生素的专门法规,就其研发、生产、销售、使用等作出具体规定,并对违法行为作出明确具体的罚则。

5。1。2 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也是事关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关键。笔者建议,国家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合理补偿,推动“医药分业”,从根本上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

5。1。3 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监督管理。

卫生行政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开展辖区内医疗机构抗生素临床应用的专项检査,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抗菌药物综合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并引入必要的社会监督机制。

5。1。4 建立抗生素滥用救助基金。

可以由政府牵头建立抗生素滥用救助基金,对从事控制抗生素滥用工作的机构与人员予以奖励;对受抗生素滥用伤害的患者予以必要的补偿;对管控抗生素滥用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如公益性广告等给以必要的资助。

5。2 医疗机构角度

5。2。1 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抗生素管理法律制度,健全抗生素使用管理体系。

一方面,医疗机构应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国家处方集》、《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抗生素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应的专项整治活动。另一方面,可借鉴欧美等国家的经验,对抗生素的使用范围、医生对患者的用药指导以及抗生素使用指南等作出明确规定,健全抗生素的管理体系。

5。2。2 加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管理,促进药师参与抗生素的临床用药管理。

应加强执业药师队伍建设,对抗生素等处方药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患者必须取得医生的处方并经药店或药房的执业药师审核后,方可拿到抗生素等处方药。通过药师参与抗生素的临床用药管理,使其真正发挥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防止抗生素滥用[19]。

5。2。3 加强对医院管理人员、医务人员的法律培训。

对医院涉及抗生素等临床用药的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加强《侵权责任法》、《药品管理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培训,并就因抗生素滥用导致医疗纠纷的典型案例进行解析,提高医院管理人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20]。

中药抗生素篇10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2013年1500例本院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824例,女676例,年龄7~62岁,平均年龄(37.55±8.46)岁,住院时间3~19d,平均住院时间(8.62±1.32)d。1303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抗生素药物。

1.2方法

选取1500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内科病例890份,外科病例610份,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等标准,对抗生素药物的种类、使用频率、联合用药、用药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

2结果

2.1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

1500例患者中,1303例治疗过程中使用抗生素,使用率为86.87%,其中外科抗生素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内科,用药目的主要为预防性用药(64.53%),抗生素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用药(90.02%),1303例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中只有10.05%按实验室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药物。

2.2抗生素药物不合理应用表现

在1303例患者病历中,410例存在抗生素用药不合理,占31.47%,主要是用药时间过长、用药指征不明及用药剂量不合理等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