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04:17:21

中药复方

中药复方范文篇1

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是根据其指标成分(Markers)的体内动力学过程来反映整体的动力学规律,在选择Markers的同时,对其药效作用规律探讨也是工作的重点所在。杜力军等[2]利用PK-PD线性模型对清热复方中3种Markers与发热大鼠体温变化进行相关分析,确定了其中黄芩苷有较高的相关性,由此以黄芩苷体内动力学变化表征该清热复方的体内动力学过程;同时对活血化瘀复方中葛根素和人参皂苷Rg1与所测的药效指标间进行分析,发现葛根素和人参皂苷Rg1仅在给药后5~10min体内浓度与血小板抑制率呈正相关(r=0.999和0.996),且符合线性效应模型(对数浓度-效应)。但葛根素和人参皂苷Rg1在体内的整个浓度变化区间与所测的药效指标之间无明显的全程相关性。分析原因,本文作者认为:一方面可能与所选的药效指标的非即时性(存在作用时间的延迟效应)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中药复方中药效物质在体内存在多途径和多靶点的协同或拮抗作用,以单一的Marker(即使是有效成分)与整体药效学指标的变化难以直接相关。为此,本文作者提出“组合血药浓度”的概念,即将Markers的血药浓度,以对药效学指标的贡献大小作为权重,进行加权组合,以“组合血药浓度”(或称“表观药效浓度”)替代单一Marker的血药浓度,进行“组合药代动力学”(combinatorialpharmacokinetics,CPK)研究,并进行CPK-PD线性模型拟合。以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脑得生为例,以脑得生中的Markers与大鼠全血黏度(bloodviscosity,BV)、红细胞聚集指数(erythrocyteaggregationindex,EAI)和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等血液流变学特性的改变进行相关分析,探索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新方法。

1仪器与材料

LCMS2010EV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日本Shimadzu公司),LCMSsolution3.0色谱工作站(日本Shimadzu公司),LC-10ATvp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Shimadzu公司),ANASTAR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美国SuntekScience公司),微量取样器(上海求精生化试剂仪器有限公司),XW-80A型旋涡混合器(江苏海门市麒麟医用仪器厂),TGL-16C台式离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LG-R-80F血液流变仪(北京世帝公司),TDZ4-WS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甲醇(色谱纯,天津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磷酸(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丙酮(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肝素钠注射液(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人参皂苷Rg1对照品(0703-200221)、人参皂苷Rb1对照品(110704-200216)、葛根素对照品(752-200108)、黄芩苷对照品(0715-9708,LC/MS内标物)(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大豆苷元对照品(美国Sigema公司),人参皂苷Rd、三七皂苷R1(HPLC法检测纯度质量分数均>96%)、葛根异黄酮(总黄酮含量质量分数为70%)(沈阳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含量质量分数为90%)、脑得生注射液(含红花黄色素A0.10μg•L-1、葛根素0.76μg•L-1、人参皂苷Rg10.42μg•L-1)(本实验室自制),香兰素(HPLC-UV内标物,分析纯,沈阳市试剂厂)。健康Wistar大鼠,体质量200~220g〔沈阳药科大学动物中心,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辽)2003-008;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辽)2003-0012〕;体质量180~220g(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室提供)。实验期间自由饮水,大鼠静脉给药试验前禁食12h。

2方法与结果

2.1指标成分药代动力学

2.1.1色谱条件血浆中红花黄色素A与葛根素及其相关异黄酮的HPLC测定[3].色谱柱:KromasilC18柱(250mm×4.6mm,5μm,Scienhome公司),流动相:乙腈-体积分数为0.1%的磷酸溶液-四氢呋喃(体积比为8∶92∶2),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0nm。血浆中大豆苷元、人参皂苷Rg1、Rb1、Rd与三七皂苷R1的LC-MS测定[4].色谱柱:LunalC18柱(150mm×4.6mm,5μm,Phenomenex公司),流动相A:体积分数为0.1%的甲酸溶液,流动相B:甲醇,梯度洗脱程序:0~5min[30%(φB)~40%(φB)]、5~20min[40%(φB)~80%(φB)],流速:0.8mL•min-1,大气压化学电离,负离子方式,选择离子监测。

2.1.2血浆样品处理方法取肝素抗凝血浆100μL,置2.0mL具塞离心试管中,加入内标溶液50μL、甲醇50μL和丙酮400μL,涡旋混合2min,离心(4000r•min-1)15min。分取上清液,于40℃氮气流下吹干。残渣加入甲醇-水(体积比为1∶1)溶液100μL,超声溶解1min,涡旋混合1min,离心(12000r•min-1)3min,取上清液10μL进样,记录色谱图,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血浆药物浓度。

2.1.3给药方案与血浆样品采集Wistar大鼠6只,以10mL•kg-1剂量尾静脉注射给予脑得生注射液,于给药前(0h)和给药后0.033、0.170、0.330、0.670、1.000、2.000、(3.000)、4.000、8.000h由眼眶后静脉丛取血约0.3mL,置于肝素化试管中,混匀,离心(10000r•min-1)5min,分离血浆,于-20℃冰箱中保存,直至分析测定。

2.1.4数据处理以待测物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比值,用标准曲线计算各指标成分的血药浓度,并将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3p87药动学程序进行曲线拟合。

2.1.5药代动力学结果经测定,除3''''-羟基葛根素(3''''-hydroxypuerar-in,P3)表现为类似口服给药的一级吸收过程,红花黄色素A(saffloryellowA,SyA)和葛根素(puer-arin,Pu)及其相关异黄酮大豆苷元(daidzein,Da)、大豆苷元-7,4''''-二葡萄糖苷(daidzein-7,4''''-O-glucoside,P2)、3''''-甲氧基葛根素(3''''-methoxypu-erarin,P4)、葛根素芹菜糖苷(puerarinapioside,P5)、未知物I(unknown1,U1)及代谢物I(metab-olite1,M1)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三七皂苷中,人参皂苷RbRb1,GRb1)、人参皂苷Rd(ginsenosidesRd,GRd)、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sRg1,GRg1)、三七皂苷R1(notoginsenosideR1,NGR1)等动力学过程亦符合二室模型。其中,与药效动力学过程呈正相关的大豆苷元以及葛根异黄酮代谢物M1的药-时曲线(根据文献[3-4]拟合)如图1、2所示。

2.2药效动力学文

2.2.1给药方案与血浆样品采集Wister大鼠,随机分为给药前(对照)、给药后0.5、1.0、1.5、2.5、4.0h6组,每组5只。对照组不经处置,其他各组大鼠以10mL•kg-1剂量尾静脉注射给药后,分别于不同时间心脏穿刺取血4mL,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5]。

2.2.2血液流变学与凝血因子活力测定血液流变学的测定.取肝素抗凝血样,置血液流变仪中测定BV、HCT和EAI。

2.2.3药效学结果Markers对BV的影响.对4个切变率(200/s、30/s、5/s、1/s)下的大鼠BV均具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在低切变率下的BV下降幅度大于高切变率。1.0h时BV开始下降,1.5h时下降非常显著,4.0h时BV同步恢复。时-效曲线见图3。Markers对HCT的影响在0.5h时HCT开始出现下降趋势;1.5h时下降显著,作用持续至4.0h以上。时-效曲线见图4。Markers对EAI的影响对EAI的影响具有时间依赖性,其变化规律与对BV的影响基本一致。在1.0h以前呈现上升趋势,1.5h时EAI时显著下降,作用持续至2.5h,在4.0h时开始恢复。时-效曲线见图4。

2.3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拟合

2.3.1PK-PD拟合在药效学检测指标发生改变的时间区间内(各时间点),将脑得生中各指标成分的血浆浓度数据(取自然对数值)与药效学指标数据进行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2)和曲线斜率(k)见表1。以R2=的大小作为其相关性评价指标;k作为其贡献评价指标。Markers与BV的相关性由表1数据可见,Da对BV的下降呈正相关(R2=0.7801~0.9429);GRg1(R2=0.5941~0.8146)和NGR1(R2=0.5594~0.7390)呈负相关;其他各成分无显著相关性。Markers与EAI的相关性各指标成分与EAI的相关性和与BV的相关性一致。Da对EAI的下降呈显著正相关(R2=0.9939,r23,0.05=0.994);GRg1(R2=0.9430)和NGR1(R2=0.7305)呈负相关。Markers与HCT的相关性M1对HCT的下降呈一定的正相关(R2=0.6435);P2(R2=0.8245)、SyA(R2=0.7091)、Pu(R2=0.6957)、P5(R2=0.6781)、U1(R2=0.6780)和P4(R2=0.6547)呈负相关;P3(R2=0.5496)、GRb1(R2=0.5168)和GRd(R2=0.4899)呈一定的负相关。经PK-PD线性模型拟合,Da是大鼠BV下降(特别是BV1的下降,EAI=BV1/BV200)的主要药效物质,M1是HCT下降的主要药效物质;GRg1和NGR1对BV的下降存在拮抗作用,对HCT下降表现拮抗作用的Markers主要是SyA和葛根黄酮。

2.3.2CPK-PD拟合以药效学指标发生改变的时间区间内的PK-PD相关曲线的斜率(k)为权重,用公式(1)将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血浆中Markers的浓度(取自然对数)进行加权组合,绘制“组合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计算“组合药代动力学”参数,并以“组合血药浓度”(ρcombinatory)与相同时间点的药效学指标的相对值(以给药前指标值为基数的比值)进行CPK-PD线性模型相关分析。lnρi=∑nj=1[kjlnρij](1)式中,ρi为第i时间点血浆中相关Markers(包括正相关和负相关成分)的“组合血药浓度”;ρij为第i时间点血浆中第j相关Markers的浓度;kj为第j相关Markers的PK-PD相关曲线的斜率,当正相关(药理指标的变化趋势与效应一致)时,其符号不变;当负相关(药理指标的变化趋势与效应相反,如本研究中的全血黏度下降表示药理效应增强)时,其符号相反。经“组合血药浓度”计算和CPK-PD拟合,上述各项“组合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与药理效应-时间曲线存在全程相关性。

中药复方范文篇2

关键词:中药复方新药;药学研究;中医药;药材基原;质量标准

中医药学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指出中医药事业应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因此,如何在保持中医药传统特色的同时加快其现代化,成为中医药改革创新的关键。中药新药融合了传统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技术,满足中药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07年版中将中药、天然药物的注册分类分为9类,其中1~6类为中药新药,包含单味制剂和复方制剂。6类新药即中药复方新药是由多味药材配伍而成,多来源于临床经验方或医院院内制剂,是最能体现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新药类别[1]。中药复方新药的药学研究包括药材研究、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制剂处方工艺研究、质量标准及稳定性研究等,是药品质量可控的保证,也是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的前提。由于中药材来源广泛、化学成分复杂以及研究者对法规政策的解读差异,在药学研究中存在药材基原、产地不固定,工艺路线的选择不合理,质量标准不规范,稳定性研究不全面等问题。本文结合中药复方新药开发中遇到的具体情况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充分利用中医药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为科学、规范、合理地进行中药新药药学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药材研究中需关注的问题

1.1药材的基原与产地。基原是药材的属性来源,而基原准确是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的基础[2],不同种属的药材所含化学成分各异,含量不同,会使药效作用产生差异。产地亦是影响药材质量的另一重要因素,历来被医家所重视,《神农本草经》曰:“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指出了药材产地的重要性,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条件等生长环境会对不同产地药材的活性成分含量、药效等产生影响。据统计,《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药多基原植物有115种[3]。多基原、不同产地品种间含量差异较大,但药典标准却是同一限度规定,致使某些基原药材含量无法达到药典要求。笔者曾参与研发的某一中药复方新药,药学研究中确定淫羊藿的基原与产地时出现多批次药材均不能达到药典要求的情况。针对此类问题,艾铁民[3]建议对多基原植物的中药贯彻“一名一物,一物一名”的原则,以保证名称和标准的唯一性。当药材有道地产区时,首选道地产区药材;若药材分布范围较广亦或是野生药材时,其产地应在系统比较研究后进行固定。如历代本草中认为薄荷主产区为江苏,随着时代的变迁,安徽已经成为薄荷的主产区。不同产区薄荷优势成分不同,江苏和安徽产区的薄荷酮含量相对较高,安徽产区的薄荷醇含量相对较高,其他产区的胡椒酮含量相对较高[4],其药效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中国药典》2015年版对薄荷药材仅规定了含叶量不得少于30%、药材含油量不得少于0.8%及饮片含油量不得少于0.4%,对挥发油的具体成分并未做出明确规定。因此药学研究过程中,药材的产地不仅要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还应结合处方的功能主治和相关药效学结果综合评估。《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2008年版首次提出了应明确药材来源、产地和工艺技术参数的要求,并将其纳入保证中药质量的控制环节[5]。对于多基原的药材,需对处方的来源作文献历史考证之后系统评估药材基原,通过比对不同基原间药材质量来固定基原。在此基础上,还需考虑药材的实际生长环境、产量以及市售药材的质量等具体情况,尽可能固定药材的产地。1.2含有毒性成分的药材。毒性药材始见于《神农本草经》,根据毒性大小分为“大毒”“有毒”“小毒”3级[6],历版《中国药典》均收载毒性药材,至2015年版共载有83种。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收载的方剂中,也含有附子、乌头、大戟、甘遂等毒性药材,该类药物在某些沉疴顽疾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此引发的不良反应也屡见不鲜。中药复方新药研究中,当含有毒性药材时,如何保证其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审评专家王停等[7]曾在2008年指出:“药典或者部颁标准、地方标准中认为其含有毒性成分的药材,如果标准中未对其毒性成分进行研究或限度考察的,应该增加其毒性成分控制的方法并提交相应申报资料”。2019年6月,国家药审中心《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处方中饮片若源自毒性药材……应制定其限量检查项”[8]。可见,毒性药材的质量控制问题已被提上中药新药研究的重要议程。目前,无论是药典或是地方标准,收载的毒性药材的质量标准尚存在局限性,《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收载的1种大毒中药、14种有毒中药、18种小毒中药均没有含量测定项[9],地方药材标准中多数毒性药材也未建立毒性成分的质控方法。此外,毒性药材的限量检查方法也受对照品来源短缺的限制。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的法定对照品仅涉及《中国药典》收载且有含量测定项的品种,对于其他毒性药材中毒性成分的限量检查,无论是从其他市售渠道购买对照品或自行分离、鉴定、标定,均难度较高,耗时较长。因此,若能设立统一的毒性中药分级标准,引入先进的检测技术手段提高药材质量标准,并加强毒性成分对照品的供应,简化其标定细则,势必能更加有效、合理地推进含毒性药材的中药新药研究。1.3其他问题。药材研究是新药研发的源头,并贯穿整个新药研发全过程。只有将药材源头控制、生产过程控制与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相结合才能保证药品的均一稳定。目前许多药材的采收、炮制等过程研究不充分、不全面使得药材质量不稳定,成为高品质中药新药研究的一大阻碍。不同采收时间的同种药材在某些成分的含量上可能会有差异,如冯帅等[10]发现连翘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与采收期有一定相关性:连翘苷、连翘酯苷A的含量于7月上旬时采收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张淑蓉等[11]通过气相色谱法对8批不同采收期的连翘药材中挥发油出油率及α-蒎烯和β-蒎烯的含量进行测定,也发现7月中下旬最高。因此,在复方新药的药材研究中,当采收时间对药材质量有影响时,可增加对采收时间的考察,明确采收期,以保证药材品质。另外,对同一饮片的炮制普遍存在“一药多法”“各地各法”现象,炮制工艺判定的标准也存在差异。如玄参的饮片炮制,浙江、天津等省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为切片,江苏、山东等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规定切薄片,湖南省和江西省要求为斜切薄片,北京市和浙江省则要求为切厚片。全国市场流通的玄参饮片规格较为混乱,不同的加工方式导致性状差异较大,不同的炮制方法也使饮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同,如浙江省和天津市的含量测定指标成分与《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致,规定以哈巴苷和哈巴俄苷总量计不得少于0.45%,湖北、广东省则以哈巴俄苷计不得少于0.05%,上海市规定哈巴俄苷不得少于0.04%[12]。针对以上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组织修订《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完善药材的炮制工艺、辅料用法用量,并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此外,药材研究还应根据《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5]中“保障中药材来源的稳定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涉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关注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使用野生药材的合法性和必要性问题。

2工艺研究中需关注的问题

2.1提取工艺路线的确定。中药复方新药处方中各药味所含化学成分复杂、理化性质各异,为了提高疗效、减小剂量、便于制剂成型,药材需经过提取、纯化等处理。《中药、天然药物提取纯化工艺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2005年版中指出工艺路线的设计应以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前提,一般应考虑处方的特点和药材的性质,制剂的类型和临床用药要求,大生产的可行性和生产成本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13]。而提取工艺的路线设计直接关系到药材的利用率和制剂工艺开展的难易,在中药新药的研发过程中,工艺路线的确定存在以下问题应予以关注:①未对处方中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进行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②仅以化学指标作为依据来确定提取工艺路线。对于含挥发性成分药材的处方,若已明确具有药效作用时,现代工艺路线设计中应单独提取挥发油,并对工艺参数进行确认。最常用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时,存在实验室小试提取确定的工艺参数与中试及生产规模不匹配的问题。生产规模提取时对挥发油的收集装置要求很高,气压大或冷凝效果不好时,油水分离难度大,挥发油的提取收率低,甚或只能收集到芳香水。因此,在药学研究中,可根据药材的理化性质采用不同方法提取挥发油,如超临界CO2萃取、油脂吸附法等。郑鹏等[14]比较了水蒸气蒸馏(SD)法与提取-共沸精馏耦合技术(WER)提取枳壳、香附中的挥发油,发现与SD法相比,WER法提取的挥发油品相更好、得率更高,化学成分的含量也较高。但SD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安全、成本低廉等优点,若能够在对提取装置稍作改进、提高挥发油收率和质量的基础上再进行应用,也非常经济可行。另外,当处方来源于名医临床经验方或民间验方,尤其是当主要药效作用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与传统工艺制法相矛盾或处方中某些药味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少时,通常需设计多条工艺路线,结合初步药效学实验结果确定合适的工艺路线。如“健脾理气颗粒”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常用方剂,吴洪斌等[15]设计了5条不同生产工艺路线考察健脾理气颗粒对H22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并根据药效学的主要指标抑瘤率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路线。可见,药效学指标对工艺路线的筛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定程度上保证研发药物的有效性。2.2工艺评价指标的选择。工艺研究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评价指标既是考察工艺路线合理性的重要因素,也是确定工艺参数的主要手段,应科学、稳定、可控,并能对处方工艺作出合理判断。在中药复方新药研究中,选择工艺评价指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含有毒性药材的处方,未选择与安全性相关的指标成分。某复方新药处方中含有苦参,其中化学成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可能诱发肝毒性、神经毒性和胃肠道毒性,在工艺评价指标的选择时,应对其毒性成分的转移率进行考察,充分考虑“毒效平衡”,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提取工艺路线。但是,国家药品审评中心2008年电子期刊中指出:“当有效成分或毒性成分含量很低(低于制剂的万分之一)时,其作为工艺路线筛选的指标成分可控性差,也不宜选择”[16]。其次,只选择单一指标对工艺进行评价,易造成评价结果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但冯怡等[17]也指出,指标成分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某中药复方中含有川芎、赤芍和女贞子3味药材,分别选取其指标成分阿魏酸、芍药苷和特女贞苷进行该中药复方提取工艺的研究,发现随着煎煮时间延长,特女贞苷的转移率显著提高,芍药苷的转移率基本不变,而阿魏酸转移率反而下降;可能是由于阿魏酸受热不稳定,难以合理指导并跟踪水煎煮工艺。总之,需要牢牢把握中药制剂的关键质量属性,围绕中药提取、浓缩、醇沉、干燥等过程,认真分析和研究处方中每个药味的性质及主成分的相互作用,综合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才能对中药复方新药研究中的工艺评价指标作出合理的选择。2.3剂型的选择。合理的剂型能够保证药物疗效,也是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的重要因素。梁代陶弘景指出“疾有宜服丸者、服散者、服汤者、服酒者、服膏煎者,亦兼参用所病之源以为其制也”,肯定了剂型选择的重要性。中药传统剂型以汤剂最早,后出现丸、散、膏、酒剂,近年来研制出片剂、胶囊剂、膜剂等剂型,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但由于中药复方成分复杂、靶点作用不清、生物利用度低等特点,限制了剂型的选择。对口服制剂来说,目前仍存在剂型单一的现状,以颗粒剂和口服液居多。因中药复方普遍服用量大,提取物易吸潮、黏性大,选择片剂、胶囊剂可能存在制剂载药量低、成型困难、稳定性差等缺陷,也制约了其他如微球、滴丸等现代剂型在中药复方领域的应用。因此,若能运用一些新辅料、新技术、新设备加强对中药传统剂型的研究,解决制剂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选择更多合适的新剂型,将为中药制剂的现代化发展开辟更多路径。2.4其他问题。工艺研究决定中药复方新药制剂上市后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研究过程还应对工艺条件的筛选方法、制剂成型工艺研究中辅料的选择等问题进行关注。目前中药复方新药的工艺研究过程中,工艺条件的筛选方法比较单一,多采用单因素考察、正交试验等方法;应走出单一的评价模式,尽可能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技术和方法,对中药复方制剂工艺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全面综合考察。汪露露等[18]对复方虎杖方进行研究时,建立了指纹图谱与主成分分析(PCA)相结合的提取工艺研究方法,既全面考察了药材提取情况,又简化了数据。中药复方的制剂成型工艺研究中,可供选择的辅料种类较少,对新辅料的适应性研究有限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药复方在制剂成型工艺上的创新。应加强中药复方与常用辅料相容性研究,并在满足制剂成型、稳定的基础上,探寻并开发适用于中药复方的新辅料。杜平等[19]在制备芍药甘草胃漂浮缓释片时,选用壳聚糖为辅料,所得片剂成型性好,解决了中药浸膏黏性强、制剂成型困难的问题。长期以来,中药制剂均是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产品质量多依赖于终端控制而忽略过程控制,研发理念也较少考虑工艺过程对产品最终质量的影响,不能预判工艺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很难找到影响工艺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关键可控点。现今,质量源于设计(QbD)的理念已逐步应用于中药制剂工艺研究中,通过解析制剂原料的吸湿性、黏性、流动性、粒径等物理属性,在此基础上开展成型工艺与制剂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不仅可以科学、合理的设计中药制剂成型工艺,确定工艺参数,摆脱制剂工艺研究主要凭借经验,缺少数据和理论支撑的局面,还能从中发现影响制剂质量的可能因素,预测中试及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节省研发费用,为生产进入过程可控阶段奠定研究基础[20]。

3中试研究中需关注的问题

中试研究是对实验室工艺合理性的验证与完善,是保证工艺达到生产稳定性、可操作性的必经环节,直接关系到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21]。中药复方新药制备工艺的中试放大研究应重点2方面:①工艺参数:因中试设备和场所与实验室不同,实验室小试获得的最佳工艺参数在中试生产时需适当调整。如在升温反应或预处理时应考虑升温效率,若中试升温效率较高可适当减少提取时间。②设备:中试与小试设备功能虽然相同,但工作原理和效率存在差异,中试放大过程需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确定工艺参数。如孙锦[22]对双参通冠胶囊进行工艺放大研究时发现,大孔树脂精制洗脱过程中,丹酚酸类成分的转移率与小试差别较大,根据中试大孔树脂柱的参数重新对上样量进行考察后,丹酚酸类成分的转移率可稳定在85%左右。又如笔者参与研发的复方新药品种”清喉咽含片”,小试时采用旋转蒸发仪对浓缩工艺进行考察,确认相对密度为1.34,而中试生产中浓缩设备则为单效浓缩器,当相对密度大于1.2时物料会严重挂壁、结块,耗损量极大。由此可见,要使中试研究顺利开展,在小试阶段就应了解生产设备及技术需求,预判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使工艺路线与参数尽可能适应中试生产要求。此外,严格执行工艺步骤和操作规程,并做好中间体的质量控制,也是中试研究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4质量标准研究中需关注的问题

质量标准是中药复方新药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药物在研发过程中需对其质量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的质量标准,并不断修订和完善,以控制药物的质量,保证其在有效期内安全有效。中药制剂需进行的检查项目应包含药典中相应制剂通则项下的基本项目,除此之外,还应根据其特性、工艺等制定其他的检查项目。如在骨疏康胶囊[23]制法中使用大孔树脂进行分离纯化,故在质量标准的检查项中增加了“残留树脂有机物”的检查,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苯、二甲苯、正己烷等进行测定并规定限度;甘露消毒丸[23]中含有矿物药滑石,质量标准中依据药典通则的方法对重金属和砷盐进行了检查,规定本品含重金属和砷盐均不得超过10mg/kg;活血壮筋丸[23]含有毒性药味附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碱进行限量检查,规定本品每丸含双酯型生物碱总量不得超过10μg。含量测定是评价药品质量的主要指标,应根据多批样品的实测值确定含量的限度。目前,大部分中药制剂含测指标只规定了下限,2019年6月《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提出复方新药的含测指标应确定合理的含量范围[8],为中药复方新药质量标准的制定指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如金关片原标准采用HPLC法测定雷公藤甲素的含量,每片限度为1.0~10.0μg,罗亚玲等[24]重新生产10批样品并测定后发现,每片含量为1.4~2.1μg,故将其限度修订为每片1.0~5.0μg,更加合理地制定了含量限度范围。总之,中药化学成分复杂,其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药复方新药的质量标准研究应尽可能全面,以便从不同角度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质量。

5稳定性研究中需关注的问题

稳定性研究是通过考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药品特性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发现药物不稳定的因素,找到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原因并加以控制[25],提高药品质量,并为生产、包装、运输、贮藏条件的确定和有效期的建立提供依据。针对药品处方、制备工艺以及剂型等因素,科学合理的设计试验内容是稳定性研究的关键。如合剂等多剂量包装的药品,在初次使用开启后有一定的使用期限,应针对包装开启后的样品增加相应的稳定性实验内容,这部分实验在新药研究中容易被忽略。另外,根据《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长期稳定性实验采用25℃/相对湿度(RH)60%的条件,而《中国药典》2015年版凡例中明确常温系指10~30℃,若仅考察药物在25℃/RH60%条件下长期稳定性,只能将贮藏条件确定为“阴凉处”,而不能“常温”贮存。因此,稳定性实验设计中,可适当延长30℃以内中间条件的考察时间,为有效期内贮藏条件温度的确定提供依据。如某颗粒剂进行稳定性研究时,设计30℃/RH65%中间实验条件,在加速实验结束后继续进行长期实验考察至24个月,结果该药品在25℃/RH60%和30℃/RH65%2个条件下,考察项目在24个月均未发生显著变化,稳定性较好,故该药品的贮藏条件可确定为常温(30℃)。目前,中药复方新药的稳定性实验研究水平已得到较大提高,但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如稳定性结果评价中“显著差异”如何界定,药品与包材相容性实验如何考察等[26]。另外,2015年1月《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已修订执行,而针对中药品种的《中药、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现行有效版本却仍为2006年,十几年来我国中药新药的研发思路与方法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更好地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与国际标准接轨,满足中药现代化改革创新的需要,迫切期望对现有指导原则进行更新,以规范并指导中药新药的研发。

6结语与展望

中药复方范文篇3

肿瘤的恶性增长是肿瘤无限增殖的结果,大量研究证明中药可通过干扰DNA合成、影响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表达等多种方式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郭晓冬等[2]发现,消痰散结方可通过抑制胃癌细胞核中PCNA表达,干扰DNA合成并影响细胞表面生长因子受体表达,降低细胞增殖活性,抑制移植瘤生长。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E,CDK2,CDK4的过度表达和(或)其抑制因子p27的表达降低或缺如,均能缩短细胞周期的G1期时间或者加速G1/S转换,带有恶性表达型的DNA不能检查和修复,使细胞分化出现异常,这是肿瘤细胞,包括胃癌细胞分裂增殖的重要机制[3]。李相勇等[4]发现消痰散结方抑制细胞过度增殖的重要机制之一就是通过降低胃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DK4的表达而实现的;阚方巨等[5]的研究表明,中药胃康宁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其机制之一可能是减少细胞周期因子CyclinE,CDK2及其mRNA的表达,促进细胞周期抑制因子p27及其mRNA的表达。尹丽慧等[6]的研究显示,黄芪、人参、温莪术、藤梨根、露蜂房、苏铁叶、八月扎、白毛根、徐长卿等药物组成的中药方剂1号生药能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效应。40mg/ml中药方剂1号作用48h后,G+M期细胞比率高达41.92%,增加了29.22%,G0/G1期的细胞比率降至43.25%(两者与对照组相比,P<0.01),提示中药方剂l号能够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体外增殖,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干扰细胞周期有关。

2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是一种受基因控制的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在肿瘤的发病和增殖过程中,由于促凋亡基因的失活和抑制凋亡基因的过度表达,使肿瘤细胞凋亡减少,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研究证明,中药复方可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阻滞细胞周期等多种方式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赵爱光等[7]发现中药复方胃肠安(WCA)能通过活化caspase9和caspase3而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裸小鼠皮下移植瘤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tat3和bcl2的mRNA表达,抑制Pstat3和bcl2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有关。余志红等[8]用裸鼠建立原位移植人胃癌MKN45细胞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金龙蛇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5FU干预组,分别灌服不同剂量的中药金龙蛇颗粒和5FU,结果金龙蛇高、中、低剂量组的的抑瘤率分别为68.13%,55.94%和50.31%,呈剂量依赖效应,与5FU干预组抑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金龙蛇颗粒各剂量组肿瘤细胞凋亡率为22.81%~38.54%,亦呈剂量依赖效应,说明促进裸鼠原位移植人胃癌MKN45细胞凋亡是金龙蛇颗粒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苏勉诚等[9]研究表明,癌宁可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凋亡,其机制与下调癌基因及细胞因子TGFβ1,Fas,FasL的表达有关。

3诱导胃癌细胞分化

诱导分化(inductionofdiferentiation)是指恶性肿瘤细胞向正常或接近正常细胞方向分化逆转的现象[10]。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是肿瘤治疗的新途径,其特点是不杀伤肿瘤细胞,而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成为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细胞。研究证明,中药复方也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作用。李宝园[11]等采用高压氧化亚氮(笑气)加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dR)双阻断法将MGc803细胞分别同步化于G1,S,G2,M4个时相,用中药紫龙金和环六亚甲基二己酰胺(hexamethylenbisacelamide,HMBA)分别处理各时相细胞,结果发现紫龙金与HMBA对不同周期细胞都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对各周期细胞集落生长都有抑制作用,反应了生长抑制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且除M期以外,各时相细胞无论中药组还是HMBA组都显著地促进微丝的组装,且排列有序,形成显著的应力纤维(stressfiber)结构,说明恶性细胞不同程度的向良性细胞分化。朱国福等[12]用钱氏消瘤口服液药物血清温育人胃癌SGC7901细胞4d后,能使该细胞形态上呈现再分化趋向,平板集落形成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进一步研究发现,其诱导分化的机制与该方能升高SGC-7901细胞内的cAMP水平,降低cGMP水平,从而升高cAMP/cGMP比值有关。细胞与细胞之间形成的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功能异常可促进正常细胞转化和癌细胞生长,在肿瘤细胞中,多数缺乏缝隙连接结构和细胞间通讯功能,陈华等[13]发现,中药癌平口服液能通过增加人胃癌BGC823细胞间的连接通讯,使其再分化。

4抑制端粒酶活性

端粒酶是一种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蛋白酶,是一种自身携带RNA模板的逆转录酶,能够在缺少DNA模板的情况下合成端粒寡核酸片段,维持端粒的长度。正常人体细胞中端粒程序性的缩短限制了转化细胞的生长能力,端粒酶的激活可以维持肿瘤细胞端粒的长度,从而维持肿瘤的继续生长[14]。研究证明,中药复方可以通过抑制端粒酶的活性而抑制肿瘤的生长。聂克等[15]用不同治则的代表方药含药血清作用于BGC细胞48h,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端粒酶活性,结果凋亡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端粒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说明促进BGC细胞凋亡并抑制端粒酶活性可能是不同治则代表方药抑制BGC细胞增殖的共同作用机制之一。陈华圣等[16]研究表明,人胃癌SGC7901细胞端粒酶活性有较高表达,双苓扶正抗癌制剂可通过抑制端粒酶的活性进而发挥其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凋亡等抗肿瘤作用。

5抑制胃癌细胞转移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是肿瘤脱离原发部位,通过各种途径转移至其他组织或器官继续生长的过程。胃癌转移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近年来,中药复方抑制胃癌转移的机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许玲[17]等建立裸鼠原位移植人胃癌模型,分为对照组、中药消痰散结方组、化疗组、联合组,给药三周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中药消痰散结方组明显降低了远处淋巴结转移率和脏器转移率,并在不同程度上下调了ras,cerbB2,VEGF和KDR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胃癌转移的机制。消痰散结方也能提高细胞膜上中E-钙粘素的表达,从而增强癌细胞之间的粘附,防止癌细胞脱离原发灶,抑制转移的发生[18],另有研究表明,中药启膈方也通过此机制抑制胃癌的转移[19];消痰散结方抑制胃癌细胞浸润转移的作用机理还可能与其影响膜型金属蛋白酶(MT1MMP)的表达,减少其对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降解有关[20]。代志军等[21]也发现复方苦参注射液不同浓度处理人胃癌SGC7901细胞后,体外粘附、侵袭和运动能力均明显减弱,其抑制作用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且发现其机制与抑制粘附分子CD44v6的表达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一种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对原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瘤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中药复方可下调肿瘤组织VEGFmRNA及其受体KDRmRNA,FltmRNA的表达[22~24],从而起到抗胃癌浸润和转移的作用。

6抑制癌基因表达

研究表明,人体某些抗癌基因(antioncogene)的失活和癌基因(oncogene)的激活以及这些变异基因的异常表达是胃癌发生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而调控癌基因的表达是中药复方抗癌的重要机制之一。陈华[25]发现中药癌平口服液含药血清可显著抑制癌基因cerbB2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癌作用的机制之一。周本杰等[26,27]研究发现,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所致的大鼠溃疡性胃癌组织中P2lras,cerbB2的表达均成阳性,而复方连黛片治疗组二者的表达均成阴性,且可降低MNNG所致的大鼠溃疡性胃癌的发生率,并能改善模型大鼠的体质,说明连黛片对抗原癌基因P2lras,cerbB2的激活可能使其防治胃癌的机理之一。徐力等[28]研究证实,三物白散加味方抗癌的机理与降低人胃癌SGC7901细胞P53,Bcl2,rasP21,CD44的表达率有关。

7问题与展望

中医药治疗胃癌的疗效和优势已得到公认,中医药抗胃癌的研究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由于中药复方成分和抗癌机理复杂,关于机制方面的实验研究虽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今后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7.1重视中医理论的指导中医的治疗应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应用于动物实验的移植性胃癌动物模型无法满足实验对“证”的需要,使中医的治疗缺乏针对性。在忽视“证”的客观因素下,探讨中医药抗癌的疗效和机制,将会丧失中医固有的内涵和优势。所以今后应加强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使病的模型符合中医证型的需要,使中医药的治疗更加有针对性。

7.2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大多数文献中观察的指标都比较少,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的方剂也有限,而且大多以经验方为主,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药复方抗癌的机制,但难以从根本上阐明中药复方治疗胃癌的确切机理。笔者建议今后应对中药复方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加强经典方剂的研究,以逐步阐明中药抗胃癌的机理。

7.3改进研究方法中药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其研究方法需进一步改进,使其更能符合中医的特点。如MTT法,虽已成为公认的验证药物敏感性的实验,但是否适合于中药实验,是否能验证中药抗癌的效果,值得商榷。因为有些中药是直接诱导细胞凋亡或者杀伤细胞,有些是通过调整机体的功能,间接的抑制细胞生长或诱导细胞凋亡。又如中药血清,在体外研究时较中药原药更符合中医治疗的特点,尽管目前还存在诸多争议,但值得深入研究。

7.4重视中药毒副作用的研究中药虽具有低毒的特点,但并不是没有毒副反应。大多数文献均只报道了中药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是否也增加了药物的毒副反应,对此,文献中鲜有报道。作为药物,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都存在毒副反应的问题[29]。今后应加强对中药毒副反应的研究,使其能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综上所述,中药复方抗胃癌机制的实验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研究仍不够深入,仍存在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相信随着分子生物学、中药药理学以及对中医证型研究的深入,中药复方抗胃癌的机理会逐渐阐明,中医药定能在胃癌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秀娣,牧人,周有尚,等.中国胃癌死亡率20年变化情况分析及其发展趋势预测[J].中华肿瘤杂志,2004,26(1):4.

[2]郭晓冬,魏品康.消痰散结方对人胃癌MKN-45裸鼠移植瘤生长及细胞增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4):432.

[3]CoqueretO.Linkingcyclinstotranscriptionalcontrol[J].Gene.2002,299(1-2):35.

[4]李相勇,魏品康,许玲,等.消痰散结方对人胃癌细胞周期及CDK4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0(3):233.

[5]阚方巨,李庆明,钟娃,等.中药胃康宁对胃癌细胞周期因子CyclinE、CDK2和p27表达的影响[J].中药材,2006,29(4):341.

[6]尹丽慧,章圣辉,郎玮,等.中药方剂1号对胃癌细胞体外生长及细胞周期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2005,17(4):220.

[7]赵爱光,杨金坤,尤圣富,等.中药胃肠安诱导裸鼠胃癌移植瘤细胞凋亡的途径及基因调控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3):287.

[8]余志红,魏品康,许玲.金龙蛇颗粒对裸鼠原位移植人胃癌MKN-45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3):275.

[9]苏勉诚,戴萍,吕晓英,等.癌宁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细胞因子及Fas基因表达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1,28(1):6.

[10]王霞,颜光美.肿瘤的诱导分化研究进展[J].国际肿瘤学杂志,2007,34(5):330.

[11]李宝园,梁云燕,王代树,等.抗癌中药紫龙金与HMBA对人胃癌细胞分化表型调控的比较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35(6):556.

中药复方范文篇4

临床报道,较多的中药方剂对真菌感染性疾病显示出良好的治疗作用[7-11]。通过实验研究亦发现中药复方制剂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目前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主要为琼脂稀释法、琼脂扩散法及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的M27-A、M38-A方案。琼脂稀释法是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初筛方法,其方法是在琼脂平板内掺入不同浓度的抗真菌药物,以多点接种法将相同量的待测真菌接种于琼脂表面,以菌不生长的最低浓度定为该药对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多数研究者在试管内或在平皿内进行,此方法适合于大量菌株测定实验。胡圣爱等[12]应用固体培养基试管内药基法测定了肤癣消搽剂(连翘、苦参、大风子、鸦胆子、黄柏、蛇床子等)对石膏样小孢子菌有抑制作用,其MIC为1:100倍。杨志波等[13]采用沙氏培养基试管内药基法观察到复方二矾浸液(枯矾、皂矾、儿茶、侧柏叶、地骨皮、土槿皮、黄精、公丁香、血竭、食醋)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0.25%、0.5%、0.5%。谢淑霞等[14]采用沙氏培养基试管内药基法观察到祛癣洗剂(白藓皮、苦参、地肤子、土槿皮、羌活、紫地榆、黄柏、椒目、百部、蛇床子等)对我国南方常见的9种致病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6.25%~50%,对癣菌的抑制作用优于白念珠菌。卢全德等[15]报道采用试管内药基法测得肤疾安喷雾剂(金银花、野菊花、苦参、血竭、薄荷脑等)对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的MIC为0.39mg/ml,对须癣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的MIC为0.78mg/ml,对白念珠菌、青霉菌为1.56mg/ml。陈超等[16]以琼脂稀释法观察到复方黄连皮康酊(黄连100g、苦楝皮50g、海桐皮50、藁本30g、槟榔50g、大风子15g、郁金30g、白矾30g、芦荟30g、地肤子50g、芜荑30g组方制成酊剂)对皮肤癣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及深部真菌(白念珠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使菌落缩小,与克霉唑癣药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得出复方黄连皮康酊对表皮真菌的抗菌作用大于对深部真菌(白念珠菌)的结论。魏蓉[17]用试管琼脂稀释法观察到祛癣止痒洗剂(丁香、黄精、龙胆草、明矾、百部、藿香、黄连、土槿皮、薄荷脑、冰片水煎液)对9种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抑菌浓度分别为0.39%(红色毛癣菌)、0.195%(须癣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许兰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癣菌、絮状表皮癣菌)、0.75%(石膏样小孢子菌)、1.56%(白念珠菌)。张玲等[18]采用试管稀释法,进行蟹黄肤宁软膏对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的体外药效学研究,结果蟹黄肤宁软膏对8株浅部毛癣菌属的MIC均在0.03125~0.25mg/mL之间,显示了蟹黄肤宁软膏较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琼脂扩散法是通过测量真菌生长被抑制的范围大小来确定抗真菌活性,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初筛方法。杨国晶等[19]用琼脂扩散法观察了复方苦槿霜(苦参150g、土槿皮150g、黄柏150g、白藓皮150g、地肤子150g、川芎150g、儿茶100g)及其原料药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犬小孢子癣菌、白念珠菌的抑菌作用,结果10%、20%复方苦槿霜及10%、20%原料药抑菌效果相同,与达克宁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优于5%复方苦槿霜及5%原料药的抑菌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何定淑等[20]采用纸片浓度梯度法研究硝矾散(枯矾、芒硝)对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2%硝矾散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的MIC范围分别为0.0625~0.125mg/ml、0.03125~0.125mg/ml。林静瑜等[21]采用打孔药物琼脂扩散法观察到癣药膏(由丁香、蜂房等8味中药组成)5%浓度以上对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1%浓度仅对须癣毛癣菌有抗菌作用,但各浓度均对白念珠菌感染无效。曾嵘等[22]采用管蝶法对玉阴洁冲洗剂进行了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1g生药/ml玉阴洁洗剂体外对白念珠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圈为(20.0±0.8)mm,MIC为12.5%(1:8稀释度)。徐文跃等[23]采用改良的平皿挖洞灌药法观察到白莲洗剂(由白头翁、半边莲、蛇床子、黄连、黄柏、百部、地肤子等组成)对白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与洁尔阴相当。琼脂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的试验结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菌接种液的浓度及准备、培养基成分及pH值,孵育时间和温度及不同的终点判定方法等,重复性差,不利于各实验室之间的比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在1997年、1998年和2003年先后提出了酵母菌的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27-A)、产孢丝状真菌的抗真菌药敏试验倡导方案(M38-P)和M38-A方案,这些方案准确性好、重复性高,实验室间结果的一致性可与抗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相媲美。郑玮清等[24]参照CLSIM38-A液基试管法进行改良,观察甲癣中药洗剂(龙胆草40g、黄连30g、射干20g、半枝莲30g、地肤子50g、紫草10g和花椒10g)蒸馏水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和白念珠菌的抗真菌作用。结果甲癣中药洗剂对皮肤癣菌的敏感性较好,而对白念珠菌的敏感性较差,同时可明显看出,醇提液的MIC值低于水提液的MIC值,说明中药的抗真菌药物成分不仅包括水溶性物质,而且包括脂溶性物质。尤力都孜·买买提等[25]采用CLSIM-38P方案测定维药雅丽蔓制剂对临床常见皮肤癣菌的抗菌作用,结果,对须癣毛癣菌的MIC90为190.46μg/ml(平均MIC128μg/ml),对红色毛癣菌的MIC90为148.57μg/ml(平均MIC93.42μg/ml),对絮状表皮癣菌的MIC90为311.27μg/ml(平均MIC128μg/ml),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MIC90为429.54μg/ml(平均MIC194.01μg/ml)。雅丽蔓制剂对真菌中不同菌种的MIC90值范围为148~429μg/ml,表明雅丽蔓制剂对临床常见皮肤癣菌具有显著的抗真菌作用。郑玮清等[26]以美国CLSIM27-A液基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检测硝矾洗剂(硼砂、芒硝、明矾1:1水溶液)及其单味药物对红色毛癣菌15株、须癣毛癣菌9株的MFC和MIC,结果硝矾洗剂的MFC为1.25~20mg/ml(平均为5.26mg/ml),低于芒硝的MIC和明矾的MFC值。

2动物实验

部分学者利用动物真菌病模型进行了抗真菌中药的研究,相比仅在试管内进行抗真菌试验得到的结果应更有意义。徐洪波等[27]用红色毛癣菌制作豚鼠皮肤真菌感染模型,将25%藿黄散洗剂(藿香、黄精、苦参、茵陈、枯矾等)水煎液涂布感染皮肤,给药2次/d,连续给药21d。豚鼠在用药6d后鳞屑减少,12d后鳞屑逐渐消失,呈浅红色斑,真菌检查均为阴性,18~21d皮肤外观恢复正常。何定淑等[20]用2%和4%硝矾散温水浸泡治疗豚鼠须癣毛癣菌感染的足癣、体癣,1次/d,30min/次,共7d,显示具有较好疗效,与1%足光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蒸馏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曾勇等[28]研究消炎抗癣霜(由升药底、蛇床子、冰片、樟脑等中药组成)对石膏样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导致的豚鼠体癣模型的治疗作用,结果,2周后观察到消炎抗癣霜能够减轻真菌所致豚鼠皮肤病变程度,提高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的转阴率。杨小洁等[29]观察了中药真菌安胶囊对白念珠菌深部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治疗组、预防组深部真菌感染的小鼠病死率和血液内的真菌数,与非治疗组相比明显降低,实验表明中药真菌安胶囊有治疗白念珠菌深部感染的作用。谭元生等[30]对复方苦参液的药效学进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复方苦参洗液具有较好的抗家兔阴道黏膜人工白念珠菌感染作用,其治疗后阴道涂片、真菌学培养、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与洁尔阴组相比无差异。梁君儿等[31]制成大白兔白色念珠菌阴道炎模型,并使用香荷药条(由黄连、黄柏、丁香、薄荷等7味药组成)治疗,实验表明香荷药条能有效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使大白兔阴道白色念珠菌的转阴率与对照组达克宁栓无显著性差异。

3中药复方制剂与单味药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比较

邱莹等[32]观察大风子、皂角、川椒、百部、蛇床子、大黄、地骨皮、黄柏、苦参、白藓皮、地肤子、红花、桃仁、姜黄、藿香、芒硝、明矾、硼砂、荆芥、防风20种中药水煎液及根据单味中药抑菌实验结果选取的6种(大风子、皂角、川椒、明矾、藿香、地骨皮)抑菌效果最好的中药组成的复方水煎液对皮肤癣菌和白念珠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复方抑皮肤癣菌MIC:0.625%,对白念珠菌MIC:2.5%,抑菌强度好于单味药,说明这些药物之间有协同作用。郑玮清等[26]检测硝矾洗剂(硼砂、芒硝、明矾1:1水溶液)及其单味药物对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MIC,结果硝矾洗剂、硼砂、芒硝、明矾的平均MIC(或MFC)分别为5.26mg/ml、2.313mg/ml、20.19mg/ml、12.13mg/ml,硝矾洗剂的抗真菌活性强于芒硝组和明矾组,弱于硼砂组。黄宁等[33]观察方剂1(白藓皮、生姜、大蒜、川椒、斑蟊、丁香即复方白藓皮)、方剂2为复方白藓皮的拆方(丁香、白藓皮、斑蝥、川椒)和复方白藓皮的各单味中药的醇提液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白念珠菌、短帚菌5种甲真菌病常见致病菌的MIC,结果方剂2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方剂1及各单味中药(P<0.05)。作者认为这可能复方白藓皮酊中各组分药物间还存在一定相互拮抗的作用,因此拆方后表现出更优的抗真菌作用,但因部分中药抗真菌机制多样性,有的可能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而抗真菌,故复方白藓皮酊的临床效果也很显著,这有待在临床中做进一步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药物之间具有相互协同、提高单味中药的抗真菌活性,或是相互拮抗、降低抗菌作用,或是中药在体内通过其他途径发挥抗真菌作用,如提高机体免疫力,这也需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4作用机制探讨

中草药抗真菌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不少学者研究认为,中草药对真菌的作用机制主要在于破坏其细胞壁、细胞膜的完整,或影响其核酸、脂质代谢等方面。杨国晶等[19]在进行复方苦槿霜及其原料药对常见皮肤癣菌和白念珠菌的体外抑制试验时,通过电镜观察到未经药物作用的红色毛癣菌细胞菌丝体外形充盈,饱满,表面光滑,大、小分生孢子生长良好,经10%复方苦槿霜作用后的红色毛癣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细胞明显变性,细胞膜皱缩,细胞浆中大部分被电子薄区占据,细胞器消失。说明复方苦槿霜具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推测其可能通过抑制胞壁和胞膜成分的合成,引起菌体破裂,内容物渗出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另外,近年来提出,一些反复发作的浅部及深部真菌感染,机体常伴有免疫功能的紊乱或低下,中药复方制剂可能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起抗真菌作用。太加斌等[34]研究发现竹叶石膏汤能使免疫抑制状态下白念珠菌系统感染小鼠的生存时间延长,肾脏内活菌数减少,对免疫功能正常的白念珠菌系统感染小鼠则无显著性疗效,但与氟康唑合用比单用氟康唑疗效好,能使小鼠的存活时间延长,肾脏内的活菌数减少,即有协同氟康唑疗效的作用。通过实验认为竹叶石膏汤对深部念珠菌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时效果更显著,与氟康唑合用能显著提高疗效,其作用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刘春英等[35]的研究发现,补中益气汤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剂,能显著提高抗体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表现对下降的T淋巴细胞α-醋酸萘酯酶(ANAE)阳性率、淋巴细胞转形率、巨噬细胞Fc受体活性(EA花环率)、溶血素、脾脏抗体形成细胞(PFC)具有升高作用,与未经药物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补益类中药可促进和调节白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小鼠免疫功能紊乱的恢复,可作为抗真菌治疗的辅助手段。

5问题与展望

近年来,在中药抗真菌实验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对单味中药及提取的单一成分上,有利于明确中药抗真菌的作用位点,但中药应用于临床的多为复方制剂,作用于人体的为多种成分的复合物,对复方中药制剂的研究也十分必要,特别是作用机制的研究,但与单味中药研究相比,复方中药制剂成分复杂,给抗真菌作用机制研究带来了困难。复方中药制剂抗真菌机制研究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目前中草药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多采用琼脂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由于该方法影响因素多,实验结果不稳定,差异较大,无法进行实验室之间的比较。总结这些方法,寻找可靠、简便、易行的测定方法及实验室条件,尽快进入标准化轨道,在寻找有体外抗真菌活性的中草药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体外抗真菌试验有利于筛选具有抗真菌活性的方药,但体外抗真菌实验结果与体内差别颇大,而动物实验是检验中草药对真菌感染的疗效及了解其毒性、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情况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利用动物真菌病理模型进行体内研究。

【参考文献】

1廖万清,吴绍照,编.真菌研究进展.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11~12.

2肖毅,赵玉铭,白兆震.新一代口服抗真菌药的副作用.辽宁医学杂志,1999,(1):41~42.

3王理达,胡迎庆,果德安,等.13种生药提取物及化学成分的抗真菌活性筛选.中草药,2001,32(3):241~244.

4宫毓静,安汝国,虞慧,等.164种中药乙醇提取物抗真菌作用研究.中草药,2002,33(1):42~47.

5叶其馨,林吉,桂蜀华,等.防风等11种中药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海南医学,2005,16(9):161,184.

6关洪全,刘志贤,李中山.试论抗真菌中药研究战略.辽宁中医杂志,1997,24(12):536~537.

7郑文彬.洁尔阴洗液治疗真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四川中医,2006,24(4):92.

8杨宗敏.三黄苦部煎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真菌性肠炎152例.湖南中医杂志,2003,19(5):45.

9王步礼.癣得乐擦剂治疗手足癣82例临床观察.四川中医,2003,21(2):63~64.

10宁蔚夏,李成林,潘琪龙.癣快好药液治疗体股癣108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8):499~500.

11杨翠茹.中医治疗真菌性阴道炎46例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16):1587~1588.

12胡圣爱,赵文爱,吉春巧,等.肤癣消搽剂的抗真菌作用研究.医学动物防制,2003,19(5):273~274.

13杨志波,欧阳恒,李先春.复方二矾浸液治疗手癣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3):150~151.

14谢淑霞,李松坚,杨宏志,等.祛癣洗剂治疗足癣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医杂志,2000,41(10):614~615.

15卢德全,杨瑞平,陈桃香.肤疾安喷雾剂的制备及对致病真菌的作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17(9):411~412.

16陈超,孙莲芬,彭艳.复方黄连皮康酊抗皮肤癣菌的实验研究.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2,7(2):141~142.

17魏蓉.祛癣止痒洗剂对常见皮肤浅表真菌菌株抑菌实验研究.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2):54~55.

18张玲,曲延伟,张颖.蟹黄肤宁软膏体外抑菌实验.食品与药品,2006,8(11):43~44.

19杨国晶,朱慧明,洪英杰,等.复方苦槿霜抗真菌作用的实验研究.激光杂志,2004,25(5):94,96.

20何定淑,王淑美,何淑惠,等.硝矾散抗真菌药效学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1):867~868.

21林静瑜,洪华炜,倪峰.癣药膏的抗炎及急性毒性实验.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11(1):47~48.

22曾嵘,伍参荣.玉阴洁冲洗剂的药效学研究.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2):17~18.

23徐文跃,姜平,干钱珍,等.“白莲洗剂”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药学进展,2000,24(2):110~112.

24郑玮清,董全江,吕惠清,等.甲癣中药洗剂对常见致病性真菌的敏感性检测.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2(1):27~30.

25尤力都孜·买买提,努尔买买提·艾买提,艾则孜·亚森,等.维药雅丽蔓制剂体外抗真菌作用研究.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4:50~51.

26郑玮清,董全江,吕惠清.硝矾洗剂对常见皮肤癣菌敏感性的检测.中国真菌学杂志,2006,1(6):343~344.

27徐洪波,喻文球.藿黄散洗剂抗皮肤癣菌实验研究.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6):38~39.

28曾勇,孟宪丽,周邦靖,等.消炎抗癣霜抗真菌实验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2):43,44,53.

29杨小洁,雷玲,李云委,等.真菌安胶囊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实验研究.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8(2):11~12.

30谭元生,胡宏,黄大香,等.复方苦参洗液的药效学研究.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0(1):12~14.

31梁君儿,黎小斌,何成群.香荷药条治疗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实验研究.实用医学杂志,2000,16(12):983~984.

32邱莹,于腾.20种中药及其复方抗真菌实验研究.济宁医学院学报,2007,30(3):237~238.

33黄宁,王贞生,林滔,等.复方白藓皮酊及其拆方对甲真菌病常见致病菌的抑菌试验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21(12):1124.

中药复方范文篇5

中药复方是中药防治疾病的主要形式,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指导下,根据病机和药性理论等,按照君臣佐使等原则配伍组成的具有特定主治功效的药方。中医关于方剂的配伍有高度的科学性,中药复方蕴涵了中医理论丰富、深刻而复杂的科学内涵,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最为复杂、难度最大和最具有挑战性的研究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化学药物不良反应大及其开发难度越来越大,植物药重新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关注。虽然中国在世界“复方类”天然药领域具有综合优势,但是中国在世界植物药领域并不处于优势地位,而是亚洲的日本、欧洲的德国为代表处于领先地位。我国作为传统医药大国,中药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一直在5%左右,和我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日、德等国之所以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就是在现代化方面走到了我国的前面。加强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对中药现代化及中药新药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把握研究方向,走中西医结合道路

中药的药理作用与西药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一是整体观思想。现代西药均是结构和理化性质清楚的单体化合物,剂型先进,药效及其作用机制清楚;中药尤其是中药复方药效的发挥是其所含多种活性成分通过多种作用途径、环节和靶点所表现的综合作用。辨证施治、君臣佐使等原则是中医用药的精髓。中药不等于一般的植物,它必须具备中药应有的真正的内涵,离开了中医药整体观,单纯追求西药化,将使中药药理学研究路子越走越窄。二是现代科学化。从药物的角度来看,中药与西药的作用对象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化学物质作用于机体生物大分子,影响机体的病理生理而发挥药理作用,其作用和作用机制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因此,客观地讲应用现代的科学手段是能够揭示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的,关键是怎样才能全面准确地揭示。我国著名药理学家周金黄教授曾多次指出,中药复方药理学的研究应在中西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主张在中药复方药理学的研究中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整体观着重于宏观,现代科学着重于微观,二者有机结合便能形成宏观与微观辨证统一的中药复方药理学。

20世纪90年代,Sheehan发表了中药复方汤剂治疗皮肤病过敏性皮炎的临床研究论文,运用随机、双盲、对照实验,观察了服用中药复方汤剂对过敏性皮炎的疗效,结果显示,复方汤剂疗效显著。PC-SPES在美国的兴起,是中药复方按国际通行标准研制成功的又一例证。专家认为PC-SPES在美国成功的主要因素是剂型质量控制较好和疗效令人信服。由此可见,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完全可以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来确证,可以进入欧美主流药物市场,关键是研究工作的质和量。

二、应有创新性科研思维

由于中药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急需新的理论、学说和方法作为指导,否则不会有突破性成果。要达到此目的,必须有创新性科研思维。纵观我国医药发展史,之所以未获得重大突破,重要原因是缺乏革命性影响的科研思维,缺乏如DNA双螺旋结构、放免测定、PCR技术等创新性理论和技术。要创新就要有争议,应鼓励那些虽有争议但富有独特见解的理论和方法,并给予经费资助和支持。

从血药浓度法到国内学者提出的生物效应法正是中药药理学研究的一种创新,它给中药药动学研究带来生机勃勃的兴旺局面。抗疟药青蒿素药动学研究正是成功地利用了生物测定法,得到了符合WHO要求的药动学参数。近十多年来出现的“证治药动学”、复方“霰弹理论”、“中药胃肠动力学”等新思路也使中药复方药理学的研究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三、合理使用动物模型

药物的药理学研究离不开动物模型,选择和使用恰当的动物模型是科学和客观阐述药物药理作用的重要前提。化学药物的药理学研究往往是针对其某种或几种特定的药效进行的,因此在选择、制备和使用动物模型主要是针对其要观察的药效或药理作用机制而确定的。与化学药物不同,中药复方是对证治疗,其治病原理是立足于整体,通过复方中所含各单味药的相互协调和补充而发挥调整“阴阳”“气血”“虚实”的平衡以纠正盛衰,其药效是方中所含多种药效成分通过多种途径和作用环节而产生的综合效应。鉴于中药复方药理学作用的特点,因此,在选择和使用动物模型时应有整体观念,针对中药复方的主效应,从多个相关的病理生理学角度选择和制备动物模型。

中医动物模型的研究已经经过近40年的发展,逐渐成熟,并步入正轨。肾虚模型是建立最早的中医动物模型,脾虚模型研究工作量(文献量)居第一位,血瘀证模型是造模方法最多的证候模型,目前国内外有关中医动物模型实验的文献有数百篇,证候百余种,覆盖面包括八纲、脏腑、气血津液、六经、卫气营血辨证等。在中药复方研究中广泛使用了许多证的动物模型,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处理动物作为肾虚模型、甲状腺和利血平处理作为阴虚模型、大黄处理作为脾虚模型等,实践证明这些模型具有一定的价值,为中药复方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但由于目前关于证的生物学本质尚不清楚,这些模型还存在相当的局限性,还需要深入进行证候动物模型的规范化研究。

四、加强方剂临床药理学研究

临床药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对新药及上市后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作出客观的评价。临床试验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统计学与医学相结合的方法在药品临床研究中普遍采用随机、对照、盲法、多中心、安慰剂等多种科学方法,力求临床试验的结果真实可靠。

中医的临床研究报道数以万计,但至今缺少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方法的临床实验报道,难以提供令人信服的数据。根据李廷谦等的文献调研报告,32,939篇临床研究论文中,属随机对照试验(RCTs)者共3312篇,占10.06%。双盲试验极少,仅有71篇,占2.14%。这些使试验结果的前瞻性、随机性、可比性和可信性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德国科学家开发的银杏叶制剂,其药理活性和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均通过国际合作完成,积累的资料非常规范完整,容易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循证医学方法可对中医中药治疗疾病的疗效作出客观的评价;在不增加支出的情况下提高疗效;完善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对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研究质量、现状、存在问题作出分析;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

五、与物质基础研究相结合开展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

中药有效成分,特别是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的研究,是我国目前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至今,关于什么是中药有效成分的认识很不一致。一种认为除蛋白质及大分子鞣质、树脂、重金属离子、草酸等小分子外都是“有效成分”,所谓“全成分论”或“多成分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真正的“有效成分”是有限和少数的,并提出真正吸收入血后的成分才真正起治疗作用。

面对这一问题,开展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有数种研究策略。

一是回避这个难题。认为中药血清成分定性定量没必要进行,或难以进行,因为中药的化学成分太繁杂,不清楚,不能代表母方的效应。故采用非血药浓度法研究方剂药动学。另外,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在研究中药或天然药物时,仅研究中药提取物的生物活性;“血清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只是观察服用中药后含药血清的离体药效。这种研究方法在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方面没有直接推动作用,但能说明药效的机理,为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提供药效学方面的数据。

二是以提取单体的效应与原方的活性相似来判定该单体引起了母方的效应。一般先分离提出单味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单体),再研究单体的活性,并与母方比较,根据二者活性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进行推测,该单体诱导了母方的效应。这一研究方法并未证明分离提出的单体随母方口服进入了血清。但这种研究方法能阐明中药中存在哪些化学成分,各种成分有什么生物活性,确证中药的药效,为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提供重要的线索和数据。

三是对中药进入体内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研究,认识中药进入血清的化学成分。中药体内成分研究是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基本方法,优先开展方剂吸收入人体内的成分分析研究。或者结合中药化学指纹图谱和中药生物指纹图谱,考察中药胃肠动力学、血清药化学等有效组分动态变化的主要过程,实现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现代化学、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方法的表达。公务员之家

六、结语

中药复方药理学的研究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可以说是任重道远,但随着研究领域的拓宽及深入,很好地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药学理论结合,化学成分分析与药理效应研究结合,动物实验与临床药理研究结合,所取得的结果终将可以揭示中药作用原理,有效地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指导现代中药新药的研制,加速中药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张永祥.中药药理学新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

[2]贾谦.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反思[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6):1.

[3]霍道臣.对加强管理促进中药国际化的几点建议[J].中草药,2005,36(2):161.

中药复方范文篇6

中药复方是中医治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复方中的化学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在阐明中医的方药理论,揭示中药的配伍规律和作用机制,优化制剂工艺,制定质控标准,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并走向国际市场等方面均具重要意义。笔者就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1研究方法与途径

迄今,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无论在思路还是在技术与方法等诸方面仍处探索阶段,不少作者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观点和构思,如余亚纲的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系统分离与鉴定的三元设计方案〔1〕,薛燕等提出的中药复方多成分经多途径协同作用的霰弹理论〔2〕以及周俊的中药复方天然组合化学库与多靶作用机制〔3〕等,这些对于如何开展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价值。关于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与途径,目前可归纳成如下3个方面:1)以单味药有效成分为指标,对全方制剂进行定性与定量。2)采用植化方法对全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提取、分离和鉴定。3)以药效为标准追踪复方活性部位与有效成分。

2以单味药有效成分为指标定性与定量

确定单味药主要有效化学成分作为指标性物质(markersubstances),采用各种分离与分析技术,对复方全方、各药配伍及各单味药制剂中指标性物质(成分)进行定性与定量,并探讨制备条件(药材粒度、煎煮器具、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热温度、包煎与另煎以及先煎与后下等)、制备方式(单煎、分煎和合煎)、配伍和剂型等对指标性物质(成分)质和量的影响。此类研究工作开展较多,也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四物汤由当归、地黄、芍药和川芎组成,袁久荣等〔4〕采用多种分析方法测定了四物汤各药单煎、分煎和合煎液中的阿魏酸、8种微量元素、17种氨基酸及水溶性煎出物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加热条件下合煎时,各成分间具有增溶效应。钟立贤等〔5〕测定并比较了小青龙汤(由麻黄、桂枝、芍药和甘草等组成)各药单煎、分煎及合煎液中麻黄碱的含量,结果显示合煎液中麻黄碱含量最低,此系甘草酸与麻黄碱作用产生沉淀所致,但合煎液与分煎液的药效并无显著差异,说明虽然甘草酸与麻黄碱形成沉淀,但口服后在体内仍具药效,因此对中药复方煎煮过程中产生的沉淀应慎重考虑其取舍。四逆汤由附子、甘草和干姜组成,张宇等〔6〕对附子与甘草、附子与干姜及三味药配伍前后主要有效成分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结果表明附子与干姜配伍时,具毒性的乌头碱类含量升高;而附子与甘草配伍时,乌头碱类含量降低,说明中医“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缓”理论具有一定科学依据。

六味地黄汤为补阴名方,严永清等〔7~9〕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方剂因制备工艺不同,其化学成分的质与量也不尽一致;复方化学成分不等于各单味药化学成分的简单加和;合煎液中化学成分种类多于分煎液。朱永新等〔10〕发现生脉散水煎剂中人参皂苷Rg3和Rh1等含量明显高于单味人参水煎剂,由此推测在加热煎煮过程中发生了人参皂苷的水解转化,结果使原来在单味药中属微量成分的Rg3和Rh1在复方中成为主要成分。严永清等〔7〕则在比较生脉散中人参、麦冬和五味子合煎与分煎液化学成分差异时发现,合煎液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低于分煎液,而在血流动力学以及对心肌作用和临床疗效观察上,合煎液效果优于分煎液,据此推测人参皂苷Rg3和Rh1等可能是该方某些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的活性成分。魏慧芬等〔11〕对小半夏加茯苓汤及方中各单味药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复方中生物碱含量低于半夏单味药,而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各单味药,认为高含量的氨基酸对发挥该方的和胃止呕作用有益。

五仁液系山楂核等多种中药提取制成的一种杀菌剂,涂家生等〔12〕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富含酚类、苯甲酸类和脂肪酸等具抗微生物作用的有效成分,并以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类有效成分的相对含量。枳术丸由枳实和白术组成,罗尚凤等〔13〕采用GC/MS法测定了其制备过程中苍术酮、苍术内酯、羟基苍术内酯和脱水羟基苍术内酯等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炮制时白术中的苍术酮可氧化生成苍术内酯和羟基苍术内酯,而在与枳实组方时苍术内酯和羟基苍术内酯又可还原成苍术酮,并讨论了这一化学变化的原因。

3用植化法对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

将中药复方视为一个整体,采用植化方法对全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可全面分析复方化学成分是什么,与单味药成分比较有何区别以及有无新化合物生成等。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报道不多。

王燕生等〔14〕将四君子汤和单味白术的水煎剂分别进行了提取分离,从中均分得苍术醚、苍术内酯、羟基苍术内酯和脱水苍术内酯等4种化合物,证明四君子汤中白术的主要化学成分没有变化,可作为该方的质控指标性成分。脉络宁注射液系石斛、金银花等提取加工而成的复方制剂,朱蓉贞等〔15〕从该制剂中分得了泽兰内酯和滨蒿内酯2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均属单味药石斛中的化学成分。谭洪根等〔16〕对芍药甘草汤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共得到苯甲酸、甘草苷、芍药苷和甘草酸等11个化合物,上述成分与单味药芍药和甘草所含化学成分基本一致。夏云等〔17~19〕对生脉散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在其水煎剂中发现并分离鉴定了在煎煮过程中由复方产生的新成分5-羟甲基-2-糠醛(5-HMF),并探讨了复方化学成分动态变化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4以药效为标准追踪活性部位与有效成分

根据临床疗效,建立与某一病症相对应的药理模型,确定一种或多种药效作用的观测与评判指标,然后对全方及其各种提取分离部位进行活性追踪,探讨复方产生某种药理作用的有效部位、有效组分或有效化学成分,并分析其质和量的变化与药效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阐明复方组方的配伍规则及治病作用机制。此项工作难度大、涉及面广,目前尚处起步和探索阶段。

7118蛇药系柑子叶和蛇王藤等组成的复方制剂,严克东等〔20,21〕选择眼镜蛇毒中毒小鼠的保护作用为药理筛选模型,对该制剂进行了提取分离和活性追踪,结果表明有效部位极性大、易溶于水,主要成分为有机酸,且以盐的形式显示其药效。马郁琪等〔22〕在研究由柚子叶和双目灵两药组方的广东蛇药化学成分时,同样发现其水溶性部位有效,主要有效成分为有机酸钾钠盐。此外,黄酮类和糖类对抗蛇毒效果具有协同作用〔23〕。排脓散由枳实、芍药和桔梗等组成,文献报道〔24〕对其进行了提取分离和活性追踪实验,结果提示排脓散对角叉菜胶所致水肿形成的抑制作用,系枳实中的柑桔苷、新陈皮苷和芍药中的芍药苷等有效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

二妙散由黄柏和苍术两药等量而成,陈婷等〔25〕以2,4,6-三硝基氯苯(PC)所致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PC-DTH)为指标,对二妙散水煎剂进行了提取分离,通过对其有效部位进行定性分析,发现生物碱类组分是其免疫抑制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而醇沉部位虽不含生物碱,但也具明显免疫抑制活性,提示生物碱类并非免疫抑制的唯一成分。黄连解毒汤由黄连、黄芩和栀子组成,邵兰等〔26〕分别用全方水煎剂,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提取物以及上述溶剂提取后的水溶物进行小鼠益智作用的药理研究,发现其有效成分主要分布在水溶性部位,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六味地黄汤对免疫功能具有明显调节作用,聂伟等〔27〕以环磷酰胺处理小鼠为药理模型,抗体生成反应为活性评价指标,定向追踪分离了六味地黄汤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活性成分,结果提示其主要药效部位是醇沉部分,主要活性成分为酸性多糖,其相对分子量在5000~40000之间。

5结语

进行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应从整体、系统观点出发,根据临床疗效选择较合适的研究对象,建立与某种病症相对应的量化药理模型,确定一种或多种药效观测指标及其活性评价标准,采用植化方法进行合理的提取和分离,紧密结合药理实验研究中药复方有效化学成分的效、质、量、径及其相互关系。在思路上,应将中医中药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变模糊判断为量化评价,并有创新和突破;在实验设计上,应将体内与体外结合,有机成分与无机成分结合,静态与动态分析结合;在研究方法上,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如LC-MS、CE-MS、LC-NMR及LC-MS-MS等方法,并开展可量化的、与中医药理论相对应的药理模型的研究,将工作不断深入并更趋合理和科学,最终阐明中医药治疗疾病的配伍规则和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余亚纲.中成药,1993,15(10):39

2薛燕,等著.中药复方霰弹理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48

3周俊.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2):67

4袁久荣,等.中国中药杂志,1991,16(3):153

5钟立贤,等.中成药研究,1983,(1):7

6张宇,等.中成药,1996,18(12):9

7严永清,等.中国中药杂志,1991,16(5):310

8吴建新,等.现代应用药学,1990,7(1):16

9朱丹妮,等.现代应用药学,1990,7(6):10

10朱永新,等.药物分析杂志,1989,9(1):5

11魏慧芬,等.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4,16(2):60

12涂家生,等.中国中药杂志,1992,17(9):538

13罗尚凤,等.西北药学杂志,1994,9(5):206

14王燕生,等.中成药研究,1985,(11):33

15朱蓉贞,等.中成药.1992,14(5):35

16谭洪根,等.中国中药杂志,1995,20(9):550

17夏云,等.中国中药杂志,1998,23(4):230

18朱丹妮,等.中国中药杂志,1998,23(5):291

19朱丹妮,等.中国中药杂志,1998,23(8):483

20严克东,等.药物分析杂志,1981,1(2):65

21严克东,等.药物分析杂志,1981,1(3):163

22马郁琪,等.中草药,1982,13(5):1

23梁彬.中药通报,1985,10(8):40

24YoshihiroK,等.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4,(4):25

25陈婷,等.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5,1(1):7

中药复方范文篇7

1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选用收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平台(WanFang)、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2010年1月—2020年5月以中药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文献,检索关键词为“卵巢早衰”“卵巢功能早衰”,检索日期为2010年1月—2020年5月。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明确诊断为卵巢早衰,有相应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2)治疗组以中药复方为主且病例数≥20例,有效率≥70%,均设有对照组。可合并其他西医药物、手术及中医针灸等辅助治疗手段。排除标准:(1)单纯动物组织形态学实验研究文献。(2)诊疗评价、具体方剂或诊断标准不清晰者。(3)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及综述研究。从中筛选出与治疗卵巢早衰有关的文献180篇、复方222首。

1.3中药名称术语规范

中药名称参照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4]对文献中所用中药名称、四气五味、归经、功效等进行规范和统一。如仙灵脾、淫羊藿统一为淫羊藿;山萸肉、山茱萸统一为山萸肉;龟甲、龟板统一为龟甲等。1.4数据处理通过Excel软件建立中药复方治疗卵巢早衰方剂数据库,并运用Excel软件进行频数、频率分析,采用SPSS22.0对平均频次以上的药物即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

2结果

2.1检索结果

初步检索获得相关文献共686篇,按照文献纳入、排除及筛选标准,最终纳入文献180篇,从中筛选出有关治疗卵巢早衰的复方222首。

2.2频数

频率分析结果根据文献内对方剂的具体描述,从180篇文献中提取出所用药物,其中共使用药物2628次,包括不同中药148味,平均频数为17次,排除平均频数以下的药物,共有高频药物59味,其中使用频次:熟地黄169次,当归164次,菟丝子163次,山萸肉110次,山药109次,枸杞子106次,淫羊藿87次,白芍76次,甘草、茯苓各67次,女贞子66次,丹参57次,杜仲54次,紫河车46次,巴戟天43次,牡丹皮39次,白术、柴胡、鹿角胶各38次,黄精37次,何首乌36次,党参35次,黄芪34次,肉苁蓉32次,续断31次,怀牛膝28次,墨旱莲27次,覆盆子、仙茅、川牛膝、红花各24次,鸡血藤23次,黄柏22次,知母21次,生地黄、益母草、陈皮、赤芍各20次,龟甲、桃仁各19次,鹿角霜18次,五味子、肉桂各17次,补骨脂、龟甲胶、泽兰各16次,泽泻14次,北沙参、桑椹各13次,阿胶、附子各11次,郁金、茺蔚子、紫石英、人参各10次,太子参、麦冬各9次。59味高频药功效:补虚药21味(67.86%),包括熟地黄、当归、菟丝子、山药、枸杞子、白芍、甘草、女贞子、淫羊藿、杜仲、紫河车、巴戟天、白术、鹿角胶、北沙参、桑椹、阿胶、紫石英、人参、太子参、麦冬;活血化瘀药11味(11.77%),包括丹参、川芎、怀牛膝、川牛膝、红花、鸡血藤、益母草、桃仁、泽兰、郁金、茺蔚子;收涩药3味(6.30%),包括山萸肉、覆盆子、五味子;清热药5味(5.09%),包括牡丹皮、黄柏、知母、生地黄、赤芍;利水渗湿药2味(3.38%),包括茯苓、泽泻;理气药2味(2.84%),包括香附、陈皮;解表药1味(1.59%)为柴胡;温里药2味(1.17%),包括肉桂、附子。59味高频药归经:肝经39味(26.17%),肾经38味(25.50%),心经19味(12.75%),脾经19味(12.75%),肺经17味(11.41%),胃经5味(3.36%),膀胱经4味(2.68%),心包经3味(2.01%),大肠经、胆经各2味(1.34%),三焦经1味(0.67%)。

2.3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系统聚类分析是将相似的样品或变量归类的常用方法,其优势在于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主观分析基础上的辨证,从而保证辨证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为中医药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新的科研思路与参考依据[5]。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以树状图形式来量化药物之间的距离,见图1,从而找出客观存在的类别[6],并分析结果进行药物组合的提取。

3讨论

中医学并无“卵巢早衰”的病名,但早衰一词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言:“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也[7]”。《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此中认为在女性月经、妊娠等由肾气起主导作用。《傅青主女科》又云:“然则经水早断,似乎肾水衰涸,吾以为心肝脾之郁者,盖以肾水之生,原不由于心肝脾,而肾水之化,实有关心肝脾”[8]。可知卵巢早衰最主要的病机。《兰室秘藏》云:“妇人脾胃久虚……血海枯竭,病名曰血枯经绝”[9]。以脾虚生化之源不足,则肾精乏源,胞宫失养,精血无以充盈来论述卵巢早衰。《素问·阴阳别论》指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司女子排卵及月经的疏泄,当肝失疏泄时,血不得行,冲任不能畅达。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中提出:“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10]。此从瘀论治。当瘀阻络脉,气机升降失常,影响血液的化生,且瘀滞胞宫日久,天癸难以生成,导致生殖功能下降,甚至卵巢萎缩。由此可知经水正常与否与心肝脾肺肾皆有关联。任何一脏特别是肝脾肾三脏出现功能失常,均会使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功能难以正常发挥,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11]。现今卵巢早衰发病趋势趋于年轻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及现代内涵[12],一方面现今大多女性因各种原因而致作息失宜,而耗伤阴津。另一方面生活、工作等原因而致情志不遂,《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言:“妇人从人凡事不得专主,忧思、忿怒、郁气所伤,故经病因于七情者居多,盖以血之行止顺逆,皆由一气率之而行也”[13]。刘完素提出:“少女着重补肾、中年着重调肝、绝经期着重理脾”这一思想[14],且肝为五脏之贼,《知医必辨》曰:“人之五脏,惟肝易动难静,其他脏有病,不过自病……惟肝一病则常延及他脏”[15]。不但表现为本脏的病变,且会影响他脏,或时肝木症状表现不明显时,他脏便早已出现问题。再者因饮食不节,偏嗜肥甘等,致使脾胃损伤等。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女科经纶》中记载:“妇人经血生于水谷之精气”。血足气盛,滋养先天精血,精血旺盛,反之亦然。故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等功能密切相关,任一脏腑功能失常,都会影响卵巢功能。现代医学认为卵巢早衰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可能的病因如下:导致卵巢永久性损害的医源性因素,如手术、恶性肿瘤的放疗和化疗干预等;感染及免疫性疾病,如机制不明的病毒及毒素感染,自身免疫性卵巢损害等,更有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因素、心理及精神因素以及染色体异常的遗传学疾病等[16]。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女性身体机能的提前衰退,尤其是生殖功能的衰退,如月经量少、稀发,排卵障碍,以及过早的不孕,兼有烘热汗出、白带量少、性欲淡漠,生殖器及第二性征逐渐退化的类更年期症状等[17]。根据以上数据研究可知在治疗卵巢早衰选取药物种类方面,以补虚药为首,补虚药总频率达67.86%,占到了总量的半数以上,而活血化瘀药的使用频次为11.77%,虽居第2位,但是远低于补虚药的使用。由此反推可知卵巢早衰以虚证为主,治疗时应以补其虚损为主,兼以活血化瘀、理气为辅等。药物的归经是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18],以上高频药物的归经频数、频率显示,以归肝、肾、心、脾经4条经脉为主,可见卵巢早衰主要责于肝肾,与肝、脾密切相关,在治疗卵巢早衰中药复方中,其中归肝、肾经的药物主要为熟地黄、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等,占51.67%;归心、肾经的药物主要有牡丹皮、何首乌、生地黄等,占38.25%;归肺、脾经的药物主要有党参、黄芪、人参、太子参、陈皮等占24.16%,其中药物主要归经于五脏,又以归肝、肾为核心。肝肾同源,肝主藏血而肾主藏精,肾精肝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休戚相关,当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时,导致冲任血海亏虚,源断其流,无血可下而致使闭经[19]。我们通过探究发现在卵巢早衰治疗中用药多使用肝肾两经之药,除却使肾精得充外,尤以注意调肝理脾,使血海得盈则经血自出。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结果,得到18个药物组合,对每组药物治法进行归纳,得到中临床常用治法,其中药对2、15以补肾阳为主,药对7、8以同补肾阴肾阳为治疗原则,药对11、12、13主要以活血调经等为治疗原则,药对5、6以健脾益气等为主要治疗原则。补肾之阴阳者大多为血肉有情之品,此类药物可直入肾经,填精益髓,使得气血恢复,血海充盛。以活血调经之法使得血脉通进而破宿血生新血。以健脾益气之法助生化气血。

4结语

中药复方范文篇8

关键词:川芎;制剂;质量控制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Hort.的干燥根茎,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被誉为“血中气药”。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打肿痛、头痛、风湿痹痛等症。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如川芎茶调散、速效救心丸、九味羌活丸、越鞠丸、千金止带丸等。近年来报道川芎及川芎为主的复方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良效,经过配伍可治疗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末梢神经炎、缺血性脑病等。此外川芎可用于美容、代茶饮、制作耳枕辅助治疗高血压病等。据统计,在《中国药典》(2005年版)[1]收载的529个成方制剂中,有87个含有川芎,占《中国药典》所载中成药总数的16.4%。川芎主要含挥发油、生物碱、有机酸等成分,相应成分中主要组成部分依次为藁本内酯(ligustilide)、川芎嗪(chuanxiongzine)、阿魏酸(ferulicacid),此外还含有蛇床内酯、新蛇床内酯、咖啡酸、原儿茶酸、亚油酸、大黄酚、匙叶桉油烯醇等成分。

本文对《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以下简称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部颁标准)第1册至第20册、2002~2007年的文献资料(以下简称文献)以及部分新药标准中收载的678个含川芎中成药的剂型和川芎入药方式进行数据统计,结合其所含成分的化学性质和质量控制,讨论川芎的应用及在中药复方制剂中的质量控制情况[2~17]。

1含川芎的制剂剂型统计

将部颁标准按4个时间段进行统计,药典、文献、新药单独统计,其中有重复收载的,因其入药方式或质量控制方法不同,分别各自归入药典、部颁标准和文献(如川芎茶调散在药典、部颁标准和文献中均有收载)。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丸剂数量最多,片剂其次。这反应了中药传统剂型在临床用药中仍有一定地位;数量较多的还有胶囊剂、酒剂、颗粒剂和合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市场的用药情况,也体现了“酒制升提”之说在助川芎活血行气方面的效果。一些新的剂型如注射液、气雾剂、滴丸、滴眼剂等,在制剂剂型中的比例不断增加,又反映了中药制剂的发展方向。

2川芎入药方式统计

统计的数量为药典87个,部标535个,文献32个,新药24个。但是由于部颁标准、文献、新药中的部分品种未公布制法,无法统计入药方式,故实际统计数为药典85个,部颁标准512个,文献6个,新药4个。结果见表2。表1川芎制剂的剂型分布情况(略)表2川芎投料方式的统计结果(略)

表2统计了川芎的19种入药方式,主要是原生药粉碎入药,其次是乙醇提取和水煎煮。可见,传统的打粉入药方式仍是川芎主要的入药方式。由于川芎活血行气的物质基础,采用乙醇作为溶剂提取可助其活血之功;有报道表明川芎水浸液、乙醇浸液和生物碱对高血压犬、大鼠有明显降压作用,水提物和生物碱可扩张冠脉、改善心肌缺氧[2],因此乙醇提取和水煎煮的入药方式是合理的。

3对川芎有较强专属性质量控制的制剂情况

为了解中药制剂中川芎质量控制情况,我们对以上统计的678个含川芎的制剂标准中有关川芎的质控情况,如常用的薄层色谱条件和含量测定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本项下主要统计含有川芎的制剂中川芎的含量测定和薄层鉴别的数量以及含量测定所选指标的情况。结果见表3~4。表3制剂中对川芎质量控制的品种情况个(略)表4制剂中川芎的含量测定方法及所选指标情况(略)

由表3可知,含川芎的制剂中对川芎有质量控制的为:药典收载2个(川芎茶调丸、妇科调经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部标收载1个(复方当归注射液,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新药收载1个(脑安胶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目前对含川芎的成方制剂中有质量控制的很少,在很多复方制剂中,川芎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给含川芎制剂的质量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建立更多更完善的关于川芎质量控制的新方法势在必行。

由表4可知,对制剂中川芎进行含量测定时选用的指标性成分均为阿魏酸,所用测定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

4川芎薄层色谱法相关统计

4.1川芎薄层鉴别数量统计将药典、部颁标准、文献和新药里收载的含有川芎的制剂中川芎的入药方式和薄层色谱中的对照品相结合来统计薄层鉴别情况。结果见表5。表5药典、部颁标准、文献、新药品种中川芎的薄层色谱鉴别统计结果(略)

从表5可以看出,在对川芎进行薄层色谱鉴别时,最常用的对照品是川芎对照药材,其次是阿魏酸。而在对川芎有薄层鉴别的制剂,并以川芎对照药材为指标的品种中,仍以原生药粉入药的情况最多,其次是水煎煮和乙醇提取。

4.2川芎薄层鉴别展开系统条件统计

4.2.1川芎药材的薄层色谱法相关数据统计按溶剂系统的组分统计,有45个不同的展开系统,其中以正己烷-醋酸乙酯系统最多(37个品种),在组分配比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最多(34个品种)。其它采用的展开剂有:石油醚醋酸乙酯(9∶2),苯正己烷(4∶1),氯仿苯(8∶2),石油醚(30~60℃)环己烷醋酸乙酯冰醋酸(6∶12∶5∶0.5)等。

4.2.2阿魏酸的薄层色谱法相关数据统计按溶剂系统的组分统计,共有13个不同的展开系统,其中以苯-冰醋酸-甲醇系统为主(4个品种),在组分配比上,以苯冰醋酸甲醇(30∶1∶3)最多(4个品种)。其它采用的展开剂有:苯二氧六环醋酸(90∶25∶4),乙醚三氯甲烷甲酸(10∶50∶1),甲苯醋酸乙酯甲酸(20∶10∶1),氯仿醋酸乙酯-甲酸(25∶12∶1)等。

4.2.3大黄酚的薄层色谱法相关数据统计按溶剂系统的组分和配比统计,共有3个不同的展开系统,分别是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4∶7∶1)和石油醚(60~90℃)氯仿甲醇(10∶3∶2)。

4.2.4川芎嗪的薄层色谱法相关数据统计川芎嗪的薄层展开系统只有1个,即石油醚氯仿(1∶1)。

4.2.5川芎药材和阿魏酸的薄层色谱法相关数据统计按溶剂系统的组分和配比统计,共有3个不同的展开系统,分别是苯醋酸乙酯冰醋酸(18∶9∶9),石油醚氯仿冰醋酸(6∶3∶1),苯冰醋酸甲醇(30∶1∶3)。

4.3川芎薄层色谱检视条件的情况薄层色谱检视条件较多,大多数采用的是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部分是在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检视条件的选择与川芎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关。

从以上薄层色谱法相关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川芎鉴别最常用的指标是川芎对照药材,展开系统是正己烷-醋酸乙酯(9∶1),检视条件为紫外光灯365nm。

5小结

含有川芎的成方制剂以丸剂和片剂为主,这反映了中药传统剂型在临床用药中仍有一定地位;数量较多的还有酒剂、胶囊剂、颗粒剂和合剂,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市场的用药情况;注射液、气雾剂、滴丸、滴眼剂等新剂型的增加,反映了中药制剂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川芎在中药市场上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含川芎成方制剂的剂型正逐渐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川芎在制剂中的主要入药方式为原生药粉碎入药,其次是水煎煮和乙醇提取。由于川芎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类脂溶性成分,通过水提得到的有效成分很少,而采用醇提的有效成分含量高,增强了川芎行气活血功效,其水提液、醇提液都有很好的药理活性,符合川芎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化学属性。虽然原生药粉入药保留了最原始、最完整的活性物质构成,但是它也使川芎的制备工艺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给滴丸剂、注射剂等生物利用度较高的新剂型的研发带来困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发扬创新,研发具有高度生物活性、高效率的入药方式尤为必要。

目前含川芎的成方制剂中绝大多数都没有质量控制的规定,故在很多方剂中,川芎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这一现状给含川芎制剂的质量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建立更多有关于川芎质量控制的新方法势在必行。

在对制剂中的川芎进行含量测定时选用的指标性成分均为阿魏酸,测定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结合川芎还有其它有效成分,可进行其它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

川芎含有挥发油、生物碱、有机酸、酚性物质、内酯类等成分,主要是藁本内酯、蛇床内酯、新蛇床内酯、川芎嗪、阿魏酸、大黄酚等[2]。本文统计结果显示在对川芎进行薄层鉴别时多数以川芎药材为对照品,确定了川芎中具有特征性的斑点,结果稳定。选用的展开系统较多,但以正己烷-醋酸乙酯系统为主,在组分配比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最多。其它采用的展开剂还有:石油醚醋酸乙酯(9∶2),苯正己烷(4∶1),氯仿苯(8∶2)等。但从我们以往实践来看,仍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8,298.

[2]李秋怡,干国平,刘焱文.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298.

[3]郭平,李祖伦,陈红,等.川芎地上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3,18(9):551.

[4]邓三尧,朱再盛,余伟标.川芎饮片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J].首都医药,2005:49.

[5]陈友鸿,莫尚志,李洁仪,等.川芎挥发油成分研究[J].中药材,2004,27(8):580.

[6]舒冰,周重建,马迎辉,等.中药川芎中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9):1043.

[7]周坚,王宓.养血当归糖浆质量标准的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1):61.

[8]李竹,康廷国,万绍晖.肝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药房,2006,17(16):1257.

[9]黄松,蒋东旭,黄珊珊,等.产后逐淤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6,17(4):268.

[10]侯薇,董金香.妇康宝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2):52.

[11]王凤云,李士明,曾丽云,等.益心片的质量标准研究[J].中药材,2006,29(3):286.

[12]宗鸣,王凯乾,王建明.肤痒茶剂质量标准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1):15.

[13]陆国寿,黄海莲,思良,等.妇月康胶囊质量标准定性定量方法的研究[J].广西科学.2005,12(4):320,326.

[14]潘炎铃.天舒软胶囊质量标准的制定及研究[J].人参研究,2005,(3):25.

[15]吴静芬,张媛媛,刘岐,等.紫坤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05,34(1):51.

中药复方范文篇9

关键词:中药;无抗;生猪养殖;可行性

1研究背景

1.1国内外研究背景

Moore等(1946)首先报告,在饲养中加入抗生素,可明显增加肉鸡的日增加。从此,人类对抗生素的研制与使用日益普遍。1950年底,美国FDA开始同意在动物饲养中应用抗生素,并逐步为世界各国所使用。近70余年来,抗生素在动物疾病的防治、增加饲养效率、促进家畜繁殖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效果,先后有六十多种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家畜养殖业。据统计,世界上生产的抗生素中50%以上用作养殖业。美国国家健康忧思科学联盟(UCS)曾预测:大约有70%的抗菌素和相关药品被用于肉鸡、生猪、肉牛等的饲料添加剂抗生素。2005年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的年均抗菌素原料生产量大约为21万t,而其中只有9.7万t(近50%)用于家畜养殖业上。在第十届中国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上,我国动物细菌耐药监测中心副负责人马越研究员曾表示:滥用抗菌素的现状远比人们所想像的还要严重,全世界每年耗费的抗菌素总量中90%都被用在食用动物上面,而其中90%以上都是用来增加动物饲养转化率,而当做饲料添加剂来应用。数十年来,由于抗生素在中国家畜养殖业的长期使用历史,为行业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弊端。抗生素虽然有预防疫病、促进繁殖和改善动物产品性能等功效,但它在畜牧、水产等养殖业中却被大量地不合理应用,造成了药品残留、对病菌耐药等问题,严重危害着畜牧业、水产品的质量。另外,抗生素还可经由生物富集或水体等渠道进入人类体内,进而危害人体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全球各国都意识到了抗生素问题所产生的健康问题,在发达国家中已经开始逐步普及不采用抗生素的动物饲养方式,即所谓无抗饲养方式,代表着动物健康饲养的新发展走向。也因此,瑞典最早于1986年踏出了一步,宣称将全面禁止抗生素用作动物饲料添加剂。丹麦也先后限制了许多抗生素用作生长硫化促进剂应用,截至2008年,丹麦国内养猪产品中抗生素的使用率比较历史高峰时期已下降近50%。至2006年,所有欧盟国家已全部停用了所有抗生素成长硫化促进剂。我国的无抗饲养技术自2000年起就有人研发,借助乳酸菌工程技术、中兽医学技术等生物科学技术的运用,在小区域内进行了无抗饲养,近年来,利用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无抗饲养见诸报告中,并有相当的应用效益,但因为技术成熟度、养殖效果差等因素,目前尚未大面积普及。但通过环境管理的无抗养殖开始进行规模化饲养并获得了良好的业绩。

1.2国家对无抗养殖的政策调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94号)等文件内容,为保障全国动物源性保健食品和公共健康安全性,农业农村部已确定暂停生产、进口、经营、应用部分动物药物饲料增味剂,并对相关管理政策作出调整。由农业与农村部组织进行了既促生长发育,又有预防作用品种的质量标准修编工作,同时取消了促进生长用途,仅保留防治用途。全面退市现有除中医药类以外的各种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类药品及饲养营养添加剂种类。任何饲养生产经营制造企业将停止制造富含促进生长发育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业饲养制造。

1.3饲料“禁抗”的必要性

饲养“禁抗”是国内畜牧实行绿色可继续健康发展的必要选项,饲养“禁抗”以后,抗生素药物滥用的问题将得以有效地控制;而由抗菌素所导致的菌种耐药性、耐药基因及其漂移和污染以及食品安全等诸多问题将能获得很大程度的好转;动物食品如果没有了药物的残留,消费者对国产畜禽食品的信任度就会大大提高。也因此,如果国家政府出台了动物饲料“禁抗”政策措施,从根本上继续倒逼国内饲料产业、营养添加剂产品、养殖行业需要提升,才能促使国内的畜牧养殖业真正地成长出来,真正地“强”出来,健康畜牧和食品安全才会最终得到落实,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国际形象。

2无抗养殖给生猪产业带来的影响

停用抗生素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家畜疫病增多,直接造成了饲养经济效益的降低,比如丹麦在停用抗生素之初,生猪的发病率和死亡比例平均提高了600%,而治疗性抗生素使用率的成百分比上升,并且还因为饲料效率下降而导致,养猪成本平均增加了8%~15%。但在我国,因为大规模饲养的自然环境条件、密度要求、防疫条件等都低于欧盟发达国家,因此可以设想,一旦进行禁用或在饲养中停止使用抗生素,将造成更大的损失,产品性能大大降低(日增加减少、料肉比增加、采食量减少);肠道健康问题(菌群失调、抵抗力低下、营养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胃肠吸收病变、拉肚子等);养殖成本增加(设备投入、农民用药、管理成本);农民管理水平提高(环保安全管理、生物防治、设施更新、养殖安全管理细节),因此必须要有相应的步骤和解决方法。其实,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及其辅助措施的采取,比如研发抗生素的同时使用替代品、改良饲养环境、加大对动物保健投资、调节动物营养、改善管理方式等,都是能够恢复停止使用抗菌素后的动物饲养效果的。如丹麦国内的猪产品虽然已基本达到了无抗生素水平,但饲养效果并没有收到明显的影响,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包括母猪、仔猪和育肥猪等的产品性能都有所改善。

3中药的优势

3.1传统兽药的毒副作用

目前,很多猪场通过使用抗生素、化学合成制剂、饲料添加剂等方法进行腹泻的处理,可是因为长时间应用这种方法,直接引起致病菌产生强烈的抗性,药物疗效也越来越差。但是,药品的大量应用,造成畜产品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形成极大威胁。3.1.1 毒害作用。当动物性食品中残存的兽药在机体中积聚至相当含量时就会对身体产生毒害因素,如链霉素等氨基糖甙类的抗菌药剂残留就可导致孩子脑神经发育异常和听力功用减退;氯霉素在体内蓄积会严重负面影响其造血功用,从而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形成粒细胞缺乏症,即急性白血病;而氨苯磺胺药及其代谢物的中间产品尤其是乙酰化磺胺,则可以对肾脏有很大危害性,具体表现为心率紊乱、心慌、怔忡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等体征。当然,急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率相对来说是很小的,因为药品残留的毒害效果主要是通过长时间接触或逐渐积聚而产生的。 3.1.2 “三致”效果(致畸效果、致突变效果和致癌物效果)。养殖户为使生猪迅速繁殖,会在饲料中添加促进繁殖成分的动物添加剂。一些不法养殖户在进行饲养过程中,会在饲料中添加大量动物激素以促使生猪的迅速繁殖。但研究已经证实,类激素对人类健康有三致影响,当人服用或摄入过量激素的动物肉食时,体内激素的大量摄入会在人体内慢慢累积,从而造成身体的内分泌障碍,儿童也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畸形等病症。3.1.3 激素影响。虽然激素类药品对生猪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过多地应用激素会在生猪身上积聚。在人类食用猪肉后,会形成很多的副产品。雌激素等性腺激素也会引起孩子的性早熟,从而危害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兽药的大量施用,也会使药品成分未完全被消化或吸收,并随着动物排泄物流入自然环境中,会污染大量自然资源,而人体对摄入含有兽药的饮用水亦可形成中毒反应。国内也越来越重视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避免过量抗生素的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我国传统中药具有药物残留低、无污染等优点,成为目前各个研究机构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大量的科学研究证实,中草药可有效治愈仔猪身体虚弱、免疫系统不健全、气血未充、内脏娇嫩、脾胃衰弱,和因喂养者管理不善而导致的腹泻。比如通过将中药加工制成一种混合制剂,不仅对动物疾病治疗有显著效果,而且对动物生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药物残留和耐药性上也体现出巨大的优势。

3.2中草药在畜牧业应用的优势

中医是我国传统特有的,中兽医学就是把中医学理论运用到动物体内。中兽医以均衡发展为中心,注重均衡,主要涉及五行理论、阴阳学说、脏腑经络学说以及气血精液学说等基础理论,将不同学说相互交叉渗透,融汇贯通。对抗菌素的滥用会损伤生猪的免疫程序,同时会引起耐药微生物菌群的增多,致使生猪机体的细菌组失去平衡,从而引起生猪消化吸收酶的降低并产生拉肚子现象。长时间如此就会造成生猪繁殖力量减弱,以及对药物的过度利用,因此人类在食用生猪的时候就会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相比于传统西药,现代中药制剂具有许多优势,多以纯天然草本植物为主要原材料,具有资源充足、品种繁多、疗效良好、物美价廉、用途较广、安全低毒、几乎无残留、无药物抵抗和不严重污染环境等优点,使用于畜牧业产品中可有效防止耐毒率和抗生素的使用等问题,对生猪等家畜产品而言是易于消化吸收的纯天然产物,并且兼具营养与药用双重功能。中华民族有利用中药的优良传统,千百年的中药经验早已证明了,丰富的中药有杀菌抗菌之作用。在这种意义上讲,在无抗养殖政策的推行,利用中草药制作添加剂也将形成新潮流。中药具有低残留、低耐药性等优点,加上其直接或间接取于植物,保持了植物本身的生物活性。许多中药都有抗菌和抗感染的功效,在哺乳动物身上能够很有效调节人类机体的免疫,并清除人类机体内的细菌,能够有效缓解和控制因外界激素作用导致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泌不协调性而引发的病症。所以,将其加入到哺乳动物饲养中,不仅增强哺乳动物抵抗力,而且由于中药的低残留性,使得一些无法被机体吸收的物质更易排出体外,药物残留问题得到了解决。随着中国集约化畜牧生产与饲养产业的持续发展,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同时针对于抗生素在畜禽生产中的残留以及所形成的耐药性等问题的存在,研究抗生素替代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人类也越来越把视线投向了一些纯天然的动物饲料添加剂,中药因其特有的作用方法、效果,无残留、无抗药性和可再生而获得了认可。中药动物饲料添加剂,是将传统中药加工生产的化学物质加入到哺乳动物饲料中,能维持饲料中的正常营养物质、增进哺乳动物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调整动物机体新陈代谢、促使哺乳动物康复,进而提升动物营养物质的效率,进而提升哺乳动物生产能力、提升哺乳动物产品品质的化合物的统称。

4中草药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

从当前的养猪状况来看,疾病防治仍然是制约猪场赢利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中草药是一个健康绿色食品、安全可靠、无环境污染的饲料生产营养添加剂,已被人们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在兽医学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广阔的应用前景。

4.1毒副作用弱

中药材主要来源于天然生长的野生植物,其生长发育过程都基本在野外自然环境中正常进行,所以人们无须担忧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杀虫剂和植物激素残留会对家畜的健康发育产生危害;其次,由于中药材通过了长期的人为挑选,基本保存了对动物人体健康有利的主要成分,而有害成分也在长期的人为挑选中被逐步消除,对有毒等不良作用也进行了严格的检测,所以在畜牧业使用中,基本没有对家畜的健康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4.2耐药性降低

人生猪体在反复应用同类或者相似的药物以后会形成长期耐药,对药品的敏感度慢慢降低,效果也慢慢减弱。但目前在饲养当中,所采用的药品和抗生素不仅很容易产生药物抗性,其残留物质也会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但由于天然草本植物具有特殊的耐微生物特性和抗菌活性,如果投入在饲养中以及防治疫病时不产生药物抗性,就可以不产生危害性残留。

4.3多样化功能

中药的成份主要含有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的基本原料,尽管野生的中药材其营养物质浓度较低,但仍然能够发挥一定的滋养功能。研究已经表明中草药中富含的多糖类以及氨基酸类物质能够有效地起到提高抵抗力的效果,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能够起到很大的效果。不过在实际使用中也必须考虑到,利用中药在开展猪病防控的整个过程中,还必须严格地把握各项中草药的药性、正确的剂量、科学的配比和使用方法,如此才可以使得中药在猪病防控中起到最大的治愈效果,从而增加了生猪饲养的经济效益。

5结论

中药复方范文篇10

关键词:一氧化氮中药复方血管内皮心血管疾病

随着1998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的颁发,血管内皮细胞不再被认为只是一道血液与血管壁之间的屏障,它在维护血管自身内环境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人注目。一氧化氮是内皮细胞行使其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信息分子,NO生物利用度的降低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1NO生物利用度与心血管疾病

目前已知血管内皮细胞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由内皮细胞所分泌的活性分子物质主要用于维持血管扩张和收缩功能的平衡、血凝和抗血凝的平衡、促炎症与抗炎症的平衡、过氧化与抗氧化状态的平衡,这些平衡状态的打破被称之为内皮功能的损伤[1,2]。由内皮细胞所生成的NO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这主要包括[3]:通过cGMP(环鸟苷酸)途径扩张血管,维持血管的基础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与黏附;通过干扰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CD18与内皮细胞表面形成的黏附键和抑制白细胞CD11/CD18表达,从而阻止白细胞与血管壁黏附;NO还能抑制平滑肌细胞DNA合成、有丝分裂以及增生。

可见NO几乎参与了以上各个平衡状态的维持,因此NO生物利用度的降低将直接导致内皮功能的损伤,这可以表现为[4~6]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减弱、血小板聚集的增加、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血管平滑肌增生等;长期内皮功能不全[7]将导致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血管病变等多种疾病。因此,如何提高NO生物利用度,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已经成为我们研究中心和其他国际科研团体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重点。

2中药复方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优势

中药复方本身体现着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这两个中医药学理论特色,是中医药学发挥其治疗作用的巨大优势。中药复方由多味药物按照“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组方,其主要功效和疾病的辨证分型相对应;中药复方化学组分复杂,其疗效在于各组分之间协同效应的发挥从而对机体产生的整体调节作用。

其次,心血管疾病大多是多机制、多因素引发的慢性疾病,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多个器官、部位的病变和基因表达的改变,因此对机体具有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调节功能的中药复方在应用于此类疾病的治疗中常呈现较好的疗效,具有特殊优势。

3具有NO调节作用的中药复方

就近年所报道的对心血管疾病有确切疗效,且具有NO调节作用的中药复方,按照其主要功效,主要包括如表1所示的7类方药。

表1具有NO调节作用的中药复方(略)

3.1活血化淤类血府逐淤汤功善活血化淤,现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淤;牛膝祛淤血、通经脉;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桔梗合枳壳可一升一降,开胸行气;生地合当归养阴润燥;甘草调和诸药。张秋雁等[8]采用大鼠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后,灌胃给药桃仁、红花不同配比的血府逐淤汤7d后,发现各给药组血清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均明显提高,内皮素(ET)、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此实验表明不同桃仁、红花配比的血府逐淤汤具有内皮保护作用。从目前研究来讲,活血化淤类方药是具有内皮保护功能的较大一类中药复方。

3.2通阳散结祛痰宽胸类中医理论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机理主要是“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除血淤外,痰浊也至关重要。活血化淤领衔人陈可冀院士也认为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不能仅重“化淤”,还应该重视“化痰”[9]。

瓜蒌薤白半夏汤以祛痰宽胸为主要功效。方中瓜蒌理气宽胸,涤痰散结,为君药。薤白通阳散结,行气止痛;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二者共为臣药。佐以辛散温通之白酒,行气活血。本方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肺动脉高压等疾病的治疗。郭书文等[10]探讨NO、血小板激活因子(PAF)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关系及瓜蒌薤白半夏汤的作用机理时发现,在大鼠常压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时,血浆中NO水平降低、PAF的含量升高;瓜蒌薤白半夏汤能明显升高NO和降低PAF的含量,提示瓜蒌薤白半夏汤具有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另外连乐燊等[11]的研究表明多种瓜蒌薤白类方具有血管内皮保护功能。

3.3平肝熄风类天麻钩藤饮是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有效方剂。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用以为君。石决明功能平肝潜阳,除热明目;川牛膝引血下行,二者共为臣药。栀子、黄芩清热泻火;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均为佐药。龚一萍等[12]在探讨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作用机理时,发现天麻钩藤饮高剂量组能显著升高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血清NO水平,并能够显著降低血压但对ET无影响,提示影响NO水平变化可能是天麻钩藤饮的降压机制之一,天麻钩藤饮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3.4益气活血类补阳还五汤功善益气活血,现在广泛的应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糖尿病、冠心病等的治疗。方中重用生黄芪补气,令气旺血行,淤去络通,为君药;当归尾活血化淤,为臣药。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助当归尾活血祛淤,地龙通经活络,均为佐药。蔡冬梅等[13]将120例气虚血淤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单硝酸异山梨酯组(A组)、补阳还五汤组(B组)、单硝酸异山梨酯加补阳还五汤组(C组),按设计各组服药3个月后,发现三组对冠心病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B组与C组治疗后血浆NO含量显著提高,提示补阳还五汤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3.5芳香开窍类麝香保心丸由麝香、冰片、人参提取物、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组成。“不通则痛”,从中医理论上讲,麝香保心丸之所以对冠心病心绞痛确切有效主要在于“三通”:开窍以行气而通,温热以祛寒而通,益气以补虚而通。李勇等[14]在高脂血症造成兔动脉壁NO代谢异常的动物模型上,观察了麝香保心丸的干预作用以阐明其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机理。结果麝香保心丸治疗组可提高动脉壁内皮型NOS基因表达的趋势、显著增强动脉NOS的活力、提高血浆NO代谢产物的水平,表明麝香保心丸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可能与保护动脉壁NO系统、维护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单味麝香和冰片均没有显著的调节NO代谢、改善内皮功能的药理学作用;而张赐安等[15]发现由麝香、冰片混合而成的芳香开窍药能够促进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产生NO,提示了中药不同药物之间协同作用的存在。

3.6补益肝肾类根据中医理论,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多为“本虚标实”,在本以(肝肾)阴虚、血虚为主,血压健2号胶囊功善滋补肝肾,滋阴潜阳。方中珍珠母入肾经滋肾阴、入肝经清肝火、入心经清心热,故用为君药。枸杞子补肾生精,龟板滋补肝肾,二者共用为臣药。白芍滋阴柔肝,知母清三焦之火而润燥养阴,二者共为佐药。牡蛎引火下行归肾,以为使药。陈宁等[16]选择原发性高血压之阴虚阳亢型患者并用血压健2号治疗,结果血压健2号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压值,并能有效提高扩血管物质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降低缩血管活性物质TXB2、血管紧张素的含量;提示血压健2号的降压作用可能与调节NO生物利用度有关。

3.7以虫类药“通络”为治疗特色的中药复方吴以岭教授[17]在继承叶天士络病理论的基础上,认为络脉痹阻不通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和共同发病机理,使用虫类药逐淤、搜风“通络”是治疗的重要方法。据此吴以岭开发了以通心络胶囊为代表的一系列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中药复方。通心络胶囊中人参益气通络为君。水蛭活血通络,全蝎解痉通络,共为臣药。虫逐淤通络,蜈蚣、蝉蜕搜风通络以解痉,赤芍凉血散血,共为佐药。冰片芳香通窍且引药入络而为使药。冯立刚[18]将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通心络胶囊组,治疗8周后发现通心络组与治疗前相比血液ET水平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而服用复方丹参片的对照组治疗前后却无显著性差异,提示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

3.8其它另外,以益气养阴为主要功效的参麦注射液[19]、温阳利水为主要功效的肺心平[20]、清热解毒为主要功效的黄连清降合剂[21]、益气健脾为主要功效的健脾降糖饮[22]、补血益气为主要功效的心脉神口服液[23]、温肾暖脾回阳救逆作用的四逆汤等[24]均具有调节NO的作用,提示中医药在治疗保护血管内皮方面具有巨大的潜能。

4结语

NO生物利用度的降低参与了众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血管舒张因子NO进行调控、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也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热点。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中药复方体现着中医药学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两大基本特点,通过中药复方对NO进行调控、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根据中医理论,高血压、冠心病和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多为“本虚标实”。本虚可有阴虚、阳虚、气虚和血虚;标实主要有痰、淤、风、火。高血压和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在本以(肝肾)阴虚、血虚为主,在标有痰、淤、风、火;而冠心病以(心肾)阳虚、(心肾)气虚为主,在标以痰浊和淤血为要。

以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学发病机理为着眼点,我们可以找到大多数具有内皮保护功能的中药复方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并具有确切疗效的理论依据。如活血化淤类中药复方主要针对“淤”这一“标实”,而淤血参与了以上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以通阳散结、祛痰宽胸为主要功效的瓜蒌薤白半夏汤等及温通心阳、芳香开窍的麝香保心丸主要用于心阳不振,淤、痰浊痹阻心脉的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以平肝熄风作为主要功效的天麻钩藤饮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目前报道主要用于辨证属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治疗;吴以岭教授认为络脉痹阻不通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和共同发病机理,目前研究表明多种使用虫类药以“破血逐淤通络”的中药复方具有血管内皮保护作用;许多补益肝肾类中药具有内皮保护作用,而肝肾不足,尤其是肝肾阴虚被认为是高血压和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根本病机。

综上所述,近几年在中药复方调节NO、保护内皮功能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笔者认为今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研究:

①深入研究中医基础理论,注重理论继承、创新,以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中医理论为出发点发掘更多的具有内皮保护功能的中药复方;②坚持辨证论治,充分发挥中医药“辨证”优势。上述具有NO调节作用的中药复方在应用于临床时均具有相对应的证型。我们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心血管疾病进行辨证分型,而针对此种证型疗效确切的中药复方有可能是通过调节NO来实现的,这将为我们筛选具内皮保护功能的药物提供广阔的复方资源和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③进一步研究中药复方对NO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将中药复方的现代作用机理和NO下游信号传导通路相联系。著名的“伟哥”便是通过抑制5型磷酸二酯酶(PDE-5)[25]而使血液中cGMP浓度升高,发挥其扩张血管、增强阴茎勃起之功。NO下游信号通路中还有多个潜在的药物作用靶点,将组分复杂的中药复方与NO下游药物靶点相结合,有可能会导致更多新药的开发;④最新研究表明eNOS脱偶联[26,27](eNOSuncoupling)是导致NO生物利用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而氧化应激(ROS)水平增高、L-Arg和NOS辅助因子四氢生物喋呤(BH4)不足是其发生的机制;其中血管壁NADPH氧化酶[28]、L-Arg合成、分解、转运[29]相关蛋白和BH4合成、补救相关酶[30]的表达或(和)活性异常与eNOS脱偶联的发生关系密切,然而从未有人将中药复方与eNOS脱偶联这一多因素导致的病理现象相关联。我们认为深入考察上述不同功效的中药复方对eNOS脱偶联的逆转作用和逆转机制的异同,不仅将使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和深入化,还将引导人们更多的思考中药方剂配伍的理论和优势。

【参考文献】

[1]MichielsC.Endothelialcellfunctions[J].JCellPhysiol,2003,196(3):430.

[2]葛敏.内皮功能障碍与常见心血管疾病[J].交通医学,2006,20(4):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