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十篇

时间:2023-04-01 23:59:05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篇1

1 保持河流生态的完整性

蜿蜒曲折的河流在大自然中流淌,陡峭的河岸和平缓的河岸交替出现在人们眼前,河堤的石头、游鱼清晰可见,转弯处的河水几乎静止不动,树木和草丛的倒影重叠映在水面上。这是以前自然真实的景象,现在这种美景正在逐步消失,所以,保护我们接近自然状态的河流,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软性的”或“多自然型的”河道改造,成为新的口号和时尚。越来越多地发现:河底已不再全用混凝土铺装,河流的走向一改过去僵硬笔直的形态,既有宽的地方,也有窄的地方,水中有小岛,河水有很小的自然落差,还有浅滩和深潭;河岸的防护和加固,以生物固坡代替工程固坡,使“人工河流”又重新成为自然中的河流。

2 引入历史文化背景

凡是国际上著名的城市,总有一条著名的河流与之相随相伴。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河流作为重要的资源和环境载体,关系到城市生存,制约着城市发展,是影响城市风格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

每个景观规划项目的设计建设方都希望有一个好的文化内涵在里面,尽管滨水景观只有一个具有排涝与休闲功能的用地。为了避免在文化引入方面生搬硬套,牵强附会,那么对河流本身的历史和人文故事的挖掘工作就必不可少。故此,城市河流设计不仅仅要考虑到其具有的供应水源、防洪排涝、提供绿地、保护环境、自然保护、旅游娱乐等各项生态功能,还要考虑到景观要与城市的文化氛围融合,使拼合景观与历史的变迁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城市的风格、市民的风格结合起来,或彰显大气,或突出细腻,或回顾历史,或展望未来,使人们在享受美好风光的同时,也能受到文化的熏陶,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

3 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河流在各种环境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例如,在河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河水的流量和流速都不一样;在城市中流过的河流与流经郊区田野地带的河流,烘托的氛围也迥然不同。在景观方面,注意水、绿树与城市景观的相辅相成,如倒影、夜景等;在河流的自然形态方面,注意河道轮廓、流态、瀑布、河湾、深潭、蜿蜒程度、沼泽大小、湿地分布等。

4 河流断面设计向自然河流断面靠拢

河道具有行洪、排涝、引水、灌溉、航运、旅游等功能,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设计不同的河道断面形式。较为常见有复式、梯形、矩形、双层等。

4.1 矩形断面 以防洪为主要功能的河道,地方基础冲刷严重,一般用混凝土做基础,投资小、整体性能好、抗冲刷能力强。由于比较节省土地,该形式多为城市河流采用。缺点是不易做景观,不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基本上不具备亲水的特征,且对游人尤其是儿童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4.2 梯形断面 占地较少,结构简单实用,是中小河道常用断面形式。一般以土坡为主,在坡上种植绿树和青草,少在河道两岸保护(或管理)范围用地,设置保护带,发展果树、花木等经济林带或绿化植树。缺点是不具备亲水特点,不利于水生植物生存。

4.3 复式断面 枯水期流量小,水流在主河道。洪水期流量大,允许洪水漫滩,过水断面大,洪水位低,一般不需修建高大的防洪堤。枯水期可充分开发河滩的功能,根据河滩的宽度和地形、地势,结合当地实际,开发不同利用的功能。该类型由于功能广泛,故在城市河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5 天然无污染材料(木材、石料)的大量应用

护坡及挡墙内材料(包括碱化集料)会水化反应、炭化反应及各种添加剂(如早强剂、抗冻剂、膨胀剂等)会在水中发生反应,并对水质和水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人们长期生活在这种灰色、生硬、没有活性的混凝土墙体中,身心健康也会遭到伤害。在这种结构保护下的河道,失去了河道原有的水边环境和水环境的功能,人们失去了娱乐、休闲和亲水的好去处,城市也因之失去了灵气和精神。采用混凝土作施工材料还会带来潜在的威胁,使雨水无法渗入地下,便通过侧沟猛然间冲入小河,小河的河水暴涨,最后汇集到更大的河流中,酿成一场大洪灾。所以,为了满足营造自然景观和行洪排涝的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选用渗透性较好的铺装材料,使来自地表和斜坡处的积水尽可能渗入地下。

6 功能多样性

现在的河流的景观设计已经和河两岸的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造就了许多行洪排涝之外的功能,如:环水公园、水上舞台、卵石步道、季节树木、四季花卉、休闲广场、健身设施、林荫小径、露天茶座、临水长廊、游船码头、嬉水乐园、灯光喷泉、亲水岸线、涉水台阶等。

7 分阶段主题突出化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篇2

关 键 词:滨水景观; 城市河道; 景观规划; 方法

Abstract: Please elaborate on the problem of subject about city river landscape system, and advance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working method to follow when building river landscape. To make it possible for exploiting and developing its uniquestyle of ecological value, cultural value, aesthetic value andrecreational value, based on simple function of city pollution discharge, navigation and controlling flood and draining flooded fields.Keyword: waterfront landscape, city riverway, landscape plann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概述 大自然孕育了河流,河流又哺育了城市,孕育着城市的灵气、蕴藏着城市的历史。河道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自古以来,城市的兴起与繁华就是这样与河流有着鱼水相依的不解之缘。但是,城市的发展也会给河流生态系统的维持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城市中的水系景观愈来愈少,使区域生态环境和气候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河道综合的整治和景观的营建,不仅能改善城市面貌,也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2、存在问题

2.1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随着城市生产和生活的不断发展, 用、排水量大幅度增加, 导致河道水量减少,水体污染严重。原有完整的城市水系变得支离破碎,一些保存尚好的次生滨水景观被任意掩盖、填埋,使活水失去了“ 生命”, 同时也割裂了城市的生态链。

2.2河岸处理呆板, 亲水性差、特色不明显

出于防洪的需要,一些河道加深河槽、构筑堤坝、筑堰改道, 工程化的措施改变了河床形态和水文规律。一些河岸驳坎设计呆板, 以直立式为主, 既弱化了亲水性,也破坏了河道的生态环境。

2.3景观连续性、系统性不强

沿河地区分段、分地块开发,使沿河的景观整治实施也各自为政,缺乏延续性;单一河道景观整治影响面小,与整体城市景观体系的系统性差。在视线走廊上经常有滨水不见水的情况。沿河景观设计与整体规划脱节。

2.4场所功能混合性不强,活力不足

大部分的河道景观仅局限于河道驳坎的设计、沿岸绿地的建设,滨水区与城市主流空间交流不够,滨水建筑与滨水开放空间不够协调, 缺乏统一、整体的规范和引导。整个滨水地区的景观缺乏内在的联系,忽略了城市整体景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滨水地带只具规模, 不聚人气。

3、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原则

城市河道景观的设计牵涉到诸多方面的问题,要使景观营建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作为我们设计时的原则方针。

3.1 系统和区域原则

河流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循环和自然地理等多种自然力综合作用的过程,这种过程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中某一因素的改变,都将影响到景观面貌的变化,所以在进行河道景观设计营建时,首先应该对河流的汇水范围,从区域的角度,以系统的观点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是第一层次,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控制水土流失、调配水资源的使用,对重大水利工程设施进行环境评价、协调城市岸线和土地使用,特别是要控制城市用地对河道的侵占、综合治理环境污染,要做好污水截流和市政设施配套等。这些重大问题的解决,是河道景观设计营建的保障。

3.2 多目标兼顾原则

城市河道整理不单纯是解决一个防洪问题,还应包括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改进河道可及性与亲水性,增加娱乐机会,提高滨河地区土地利用价值等一系列问题。仅从某一个角度出发,轻则造成资源的浪费,重则对城市生态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 必须统筹兼顾,整体协调。河道景观设计必须能够为此提供多样性的结构、功能组合,满足现代城市社会生活多样性的要求。

3.3 生态设计原则

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河道,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景观异质性,强调景观生态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城市生境走廊,实现景观和城市互动的可持续发展。

3.4 自然美学原则

保持自然线性,强调植物造景,运用天然材料,创造自然生趣,鼓励平易质朴,反对铺张奢华,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3.5 安全保护原则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安全性非常重要。安全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河道排洪、防洪对城市和周边居民的影响;二、考虑游人近水、亲水等活动的安全性。在设计中可考虑对驳岸采用不同的形式或是自然缓坡、设置护栏、植物围墙等安全措施。

3.6 文化保护的原则

自然景观整治与文化景观(人文景观)保护利用相结合,维护历史文脉的延续性,恢复和提高景观活力,塑造城市新形象。

4、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对每个设计项目都很重要的,是指导整个设计过程的理论依据,也是影响整个项目实施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个设计项目多有各自不同的设计背景、文化环境、现状区域环境,所以应该具体项目具体分析,但是一些带有模式性的设计营建方法,在实际中具有指导意义,仅供设计时借鉴参考。

4.1 河道平面的处理

在设计城市河道平面时,一般以为拓宽断面、截弯取直、两岸修筑高堤,就能解决防洪的问题。事实上是从流域范围看,与防洪补益不大,相反却是大大的损害河道景观的美学价值。对于河道的平面布局应综合考虑,形成有机系统,这样才能实现多目标的统一。

具体来讲,首先在解除河道瓶颈基础上,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河道断面收放有致,不必强求平行等宽。其次,尽可能地多安排一些蓄水湖池,这种“袋囊状”结构不仅有益于防洪,而且对于景观和生态多有重大意义。第三,尽可能使城市水系形成网络,有益于构建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框架。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篇3

1.综合地区生态特征

首先是综合生物链情况,保证采用的景观植物在该地区处于食物链中间环节中,不至于由于天敌较多或较少导致,景观建设投入成本过高或引发生物入侵现象。其次是结合当地气候特征,选择跟当地气候特征相性最佳的景观类植物,避免由于气候不适导致植物生存环境恶劣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后期的维护费用投入。最后综合河道的水文特征,确认河道景观的主要功能,是防风固堤为主,还是观赏功能为主。防风固堤为主在景观选择上就需要倾向于湿地类植物,在涵养水源、削减洪流速度的同时发挥观赏作用。

2.综合地区人文特征

综合地区人文特征主要是城市精神文明和市民精神风貌。景观选择上应当具备一定的代表性,能够代表城市历史文化特征,使河道景观建设不仅仅是城市生态建设,更是城市文明建设。比如:是否能够反映城市的发展方向,能否良好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关于该河道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且符合城市生态文明设计的河道景观能够极大程度的展示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其次是市民的精神风貌,主要是考虑到市民对于河道附近地区的利用方式上的差异,但是无论是以锻炼身体为主还是观赏游玩为主,河道景观都应当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活动空间上应当充足,能够供市民娱乐休闲使用,环境上应当适宜,要求景观植物具有净化空气、沉降灰尘的功能等。

3.综合景观组合美学

河道附近的景观建设不能单纯地将植物、动物或一些土建工程类项目进行罗列、摆放,河道景观建设过程是展现城市精神风貌的过程。因此其在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到景观和建筑物、自然风物之间的美学特征。首先,植物景观和自然风貌和谐,不能培植一些仅看起来美观,但是却不符合自然环境、气候、水文特征、地质特征的植物景观;其次,景观和建筑物的和谐,景观和建筑物都是构成城市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应该相互和谐,将植物和建筑物放在同一个取景器下,能够让人感受到自然和人文的和谐融合;最后景观和景观之间和谐,河道附近景观建设不是单一项目,而是一个整体工程,不能存在某一部分是中国特色,另一部分是西方风格,河道景观工程建设如同穿衣打扮一样,要每一部分相互映衬。

二、河道景观规划管理方案

1.河岸线的处理

城市河道进行景观建设滞后,可以发展成为居民娱乐活动的新场所。河道附近居民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因此在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河岸线的亲水性处理就是关键所在。河岸线平面、断面形状和驳岸形式的亲水性选择,是营造良好河道景观形象的重中之重。可以充分利用河道自然形态特点,在平直流畅的部分、河岸线转弯的部分、河流的部分修建一些亲水平台,既能够为群众提供观景平台又能够营造河岸线上景观亲水性特征的景色和气氛。

2.河道断面的处理

通过对断面部分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河道断面部分一般可采取分层式、台阶式或坡地立体式建设方法,通过河道断面部分景观建设将河岸和河滩部分的景观连为一体,使其构成完整的河道景观。在河道景观建设中绿化的作用毋庸置疑,其中立体式的绿化建设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首先河岸上能够为群众提供大量的娱乐休闲场所,而且河岸上的绿化能够为群众遮阴避阳,可以考虑采用藤本植物或是灌木类绿化,既不会占用大量空间且能够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驳岸的绿化可以采用灌木类、或高大茂密的垂直类植物,在装饰河岸线的同时能够净化河岸附近空气、美化环境。河滩附近培植一些水生植物或是浮游类植物,一方面可以净化水质,另一方面可以对河道进行美化装饰,也是河道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河道景观的后期维护

1.植物的养护

首先河道景观的植物绿化不能影响到正常的蓄洪功能,对河滩地附近绿化要求树冠高度不能超过20m,不能高堤岸0.3m左右。其次,为了迎接河道的汛期水量,需要在汛期对绿化进行修剪工作。另外,河道附近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温差变化明显,要注意好景观绿化植物的病虫害的防止工作,定期进行除虫作业等。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虫媒疾病的传播。

2.其他设施维护

绿化和其他建筑类景观都是河道景观建设中的一体化工程,对于绿化工程可以依靠专业人士定期进行养护工作,但是其他建筑类景观和设施的维护则需要号召附近居民一起进行,使群众一起参与其中,才能实现长久有效的维护工作。

3.保持河道生态生物多样性

保护接近原始的河流状态时景观河道建设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后期维护工作也需要对其有所侧重。首先,定期检查河道立体工程材料的状态,及时更换出现问题材料,保证不会有过量的水下渗,避免河道下层的地质条件被流水侵蚀。其次,对河道附近生物种类、数量进行定期统计,一旦发现有生物数量变化幅度不合理,及时请有关专家进行原因调查,同时制定出治理方案。

作者:王秀丽 单位: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杨晨.关于南京老城区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设计的交互模式探索.《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5期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篇4

关键词:城市;河道;景观

在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中,河道景观设计是一个重要方面。河道景观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发挥着防汛、排涝、航运等功能,还承担着城市旅游、市民休闲、美化城市等功能。但往往在规划设计中只注重河道功能的设计要求,而对景观设计把握不够。因此如何合理运用设计方法进行河道景观规划设计,使河道真正构成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我们当前重要思考的问题。

1 当前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自然景物:如水面的波纹、岸旁的芦苇、河岸上的树木、浮动的渔舟、闲适的小鸟、和煦的阳光等,有树、草、鱼、鸟及水、土、石等自然景物的河流景观,才能称其为真正的河道景观,如何保存、修复这些景观,留后世以丰富的自然环境是河道景观设计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2)人造景物: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河流景观设计往往侧重于构成景观的“硬质景观”(如堤防、护岸、沿河的建筑、桥梁等景观构筑),而忽视了绿地林荫一类的“软质景观”的规划设计,而软质景观却更适合大众所需要的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如何减少“硬质景观”,增加“软质景观”是目前河道景观设计中要解决的又一重大问题。

(3)人与文化:城市河道景观效果不仅仅是物质景观,还应当包含有人文景观,真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人的活动又是围绕着安全性、自然性、生态性、观赏性、亲水性、文化性来开展的。我们在景观设计中往往忽视了人们的这些喜好。另外与河流有关的历史文化也将成为景观设计亮点,吸引众人的眼球。

2 解决问题的方法

2.1设计理念

(1)要坚持人水和谐的理念。每一个城市都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充分利用水文化特色,是城市河道景观建设的重要部分。要十分注重保留河道两岸的文物建筑和有形无形的水文化典故的挖掘,既要保存历史遗留的文化设施,又要将历史流传的水文化典故进行有形化的构思;同时还要创造现代水文化特色,构筑城市河道文化景观。在具体设计城市河道景观时要充分运用景观的植物群种结构,利用空间手法形成富有个性的绿化景观。绿化树种应尽量利用乡土树种和特色树种,注意展现层次变化、质感变化、色彩变化、季相变化、图案变化等,以适应城市气候环境和城市特点。

(2)要坚持协调持续发展的理念。“水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这话十分深刻。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与水关系的变化,水文化也在不断地变化,在现代的河道景观设计中应当体现历史水文化与现代水文化的结合,既要注意保存历史遗留的优秀水文化,又要创造现代的水文化。如在河岸建设高技术手段的水上娱乐设施、大型喷泉、水文化展览馆、现代雕塑等。因此除注重河道景观与绿化有机结合,体现水乡景观特色外,应将绿化与名人活动、历史事件、古代文化遗迹及古树名木结合好。首先要保存和恢复两岸遗留文化,重造历史风貌。其次是要谨防城市河道景观片面化,要注重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实现设计与自然有机的融合,恰如其分的“锦上添花”。

2.2设计原则

在河道景观设计中,要将景观生态学的思想融入到环境设计当中,模拟自然河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城市生态走廊,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将自然生态作为植物设计的首要元素,并同周围的人文环境充分结合,打造成一幅诗情画意的河道景观画卷。在具体设计中应当坚持以下3项原则。

2.2.1多样性的原则

自然界本身是丰富多彩的,这种丰富多彩表现之一就是植物种类的多姿,而多种植物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这种制约相对平衡,个体或群体植物才能协调共生,形成有序的体系。

2.2.2师法自然的原则

人工的模拟自然群落能够形成适宜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从而使组成环境的各要素相互和谐、相互促进,充分发挥自然界中植物的自然调节能力,保持生态的相对平衡。同时好的生态环境又能够吸引各种生物到此栖息生长,为鸟类、昆虫等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居环境,使景观更具自然特征和生命力。

2.2.3绿化形式点、线、面结合的原则

作为河道景观,沿岸应该有统一的绿化背景贯穿全线,形成一定的规模气势,形成“线”;同时结合硬质景观的主题进行不同的景点配置,在游人停留部位采用造型优美、色彩醒目的植物品种,给人以生理和心理的满足,达到触景生情的境界,形成“点”;选用几种较有特色的种植形式在全线呈块状分布形成“面”。如此点线面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绿化景观。

2.3对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要结合河道空间的美学特点和游览者的视觉特性,充分考虑到现代条件下速度因素对景观形式、景观尺度等的影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使河道景观成为优美、亲切、宜人且富有活力的休闲娱乐场所。在设计河道景观绿化时要注意把握以下3个方面:

2.3.1 河道沿岸平纵面线形的把握

鉴于人们在游览河道时看到的往往是动态的风景而不是静止的画面。因此,在设计河道景观时应充分考虑已有的自然条件,顺着自然地形以避免由于修建景观而破坏沿岸的生态环境。设计中可以通过巧妙运用曲线元素将外部景观引入河道环境、通过地形起伏条件布设富于变化的线形以区别于其他地区。

2.3.2环境色彩搭配的把握

恰当地把握河道景观与周围建筑以及人们的心理反映之间的搭配和协调至关重要。

当河道位于繁华街区时,根据两侧建筑不同的风格、可用立面设计、装饰手法,形成变化丰富的河道景观。这种变化往往会显得庞杂与凌乱,这时可以通过植物造景对道路赋予较为统一的色彩基调——绿色,在这些建筑之间起协调的作用。除此之外的河道景观色彩则不宜丰富,否则有画蛇添足之嫌。而对位于色彩相对单一的老城区附近的河路,由于人口密度与建筑密度过大。造成了人们休憩、绿化的空间日益缩小,人们迫切要求改善生活环境,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空间立体绿化,提高绿视率,弥补局部地区平面绿化的不足,为人们提供与水对话、宁静、趣味的场景。

2.3.3环境小品设施内涵的把握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篇5

关键词:滨水景观;生态河道;设计;治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从水力角度来看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每条流经城市的河流实际上都是流域治理工作当中的一个环节,在水利分工上一般以一下几个方面区分开来,分别是分洪行洪、河运、灌溉、景观等。但是如果从城市绿地系统方面来加以区分,除了具有河流本身的基本功能以外,还有一定的人文历史沉淀,对这个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不论是从河流所流经城市的位置、濒临河道绿地的功能上看都对城市滨水景观及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

城市滨水区域作为一个生物多样性较为活跃的区域同城市内部的公共绿地有着较大的区别。可以说一个城市滨水尽管设计师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观时,那么他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片城市中存在的一小块湿地,更多的则是滨水景观所存在的价值与未来的发展,在他的设计中必定会设置一块区域,以保证生物多样性。滨水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

务必保持生态河道原有形态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过程最好要尽量保持河流原有形态,一般来说自然界的河流中必然会存在凸岸与凹岸、浅滩与深潭等,但是如果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打破了这一自然之美,难以起到景观设计的基本效果。因此必须要保证生态河道的自然形态不受改变,正是由于自然条件下的河道水草茂盛、鱼类丰富、基质稳定、水流缓急才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从而也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保证生态河道连续性不受破坏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中如果遇到河流穿过城市时,设计必须要保证生态喝道的连续性。因为只有连续的河流才能够有效的将城市滨水绿地中的各个景观联系起来。而且连续性的流水有着较高的水质,能够防止河流出现富营养化的状况。如果在设计中盲目提高水位而设置高坝或其他蓄水设施,只会对生态河道的连续性造成极大的破坏,不但会影响到水生物的衍生迁徙,而且使得城市居民丧失了其亲水需求,无法达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有的效果。

水上游览线的开闭必须要合理的考虑停靠点,码头的设置不但要恰当的衔接城市滨水绿地各个景观,同时还应该对游船停靠码头加以设计,比如让人们进一步提高亲水体验,应该尽量将水边路面降低,并利用独特的设计和造成来形成独特的尽管,达到城市滨水尽管设计的良好效果。

驳岸的合理设计与处理

在驳岸的处理和设计上必须要得到重视,一个优秀的驳岸设计不但能够有效的保护城市滨水绿地的生态系统,而且能够营造一个美丽的生态景观。一般来说,对于城市滨水绿地腹地广阔、坡度小的区域应该采用软式驳岸设计,这一设计与自然驳岸比较接近,主要是通过将草滩、白沙滩、卵石滩延伸至河道浅谈或水面之上,并利用河岸变植物来加以稳固,就可以实现驳岸生态功能的发挥,而且能够解决驳岸建设与管理的经济成本。但是滨水绿地受侵蚀严重且坡度较大的区域,可以使用水泥或石块护按,这一过程中可以采用挖洞加圈的方式,并大量种植制备,达到美化河岸和增加生机的效果。

生态河道的治理

生态河道治理的必要性

生态河道是城市的隔离带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人口数量日益增加的趋势,生存环境这质量明显下降。但是生态河道作为城市的天然隔离带与城市滨水绿地结合起来,在城市中构成了一副美好的景观。如果实现人工湿地式的污水处理厂尾水会用于生态河道系统衔接,就能够有效的将大量的水净化处理,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尤其是对于某些水资源短缺的城市而言,这无疑是解决城市缺水的重要举措。

生态河道是城市美好的公共空间

之所以说城市河道是城市美好的公共空间是因为在这一区域,人工建筑、自然景观、田园风貌相映成趣,是人们游览的主要场所。因此,一个有特色有美丽的城市时离不开生态河道的,他就像城市的指纹,建筑、风格、样式可以一样,但是生态河道是独一无二的。而且,竞争日益积累,生存条件恶化的今天,人们太多的压力无法释怀,但是通过生态河道的意境美能够对人的心态加以改善和调节。不仅如此,生态河道具有动态美的特征,这是由于他的流动性、柔性所决定的。比如云南丽江,在这一城市中有三条溪水,充分的体现出了城市生态河道的美丽景观。另外值得提到的是,生态河道还是城市居民重要的生活用水备用系统、以及放在与城市安全的重要防护系统。

生态河道治理的基本方法

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作为城市发展中最重要也是最稀少的资源必须要得到合理利用,努力实现节水节能与污水资源化的良好效果。生态河道的治理必须要严格遵从资源最节约这一原则,应组织科学家加以研究,在对生态河道的设计与治理中必须要考虑到其历史文化渊源与对城市发展起到的影响,从而合理的制定措施,营造城市的独特风格,并推动城市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强化周围河道的污水排放管理

一般来说,如果有效的保证了城市生态河道不受破坏,实际上就等同于保护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景观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生态河道的治理必须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来考虑对生态河道的管理。要摒弃在以往设计中仅仅考虑防洪功能的错误思想,实现生态河道的共同管理、科学考核、合理治理。

3、河道的治理应尊重百姓的意见

生态河道的治理还应该注意城市居民的意见。因为生态河道的治理实际上涉及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因此必须要做到是民众广泛参与的局面。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与生态河道治理中必须要充分的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民意这三个原则,要想实现这三个原则,就必须要让城市居民参与到生态河道管理中来。比如涉及到生态河道的重建、修复等工作,可以采取听证会的方式公开讨论,切实维护好城市居民应有的权利。

总而言之,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生态河道的治理必须从整体出发,统筹全局,充分的看到城市河道的历史性、综合性、协调性与安全性,只有切实保证城市生态河道安全、美化城市滨水环境、营造城市特色,才能够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滨水景观和生态河道作为人类活动中作用较为强烈的地区之一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城市管理着的重视。但是由于二者的设计与治理涉及到了众多的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具体的工作当中注重整体性,只有认真分析环境、采取合理的措施才能够实现城市美丽的滨水景观与生态河道应有的作用。这对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叶碎高《河道植物措施与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与展望》[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6(2)

[2]韩玉玲《应用植物措施建设生态河道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水利,2006,20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篇6

【关键词】城市河流;滨水景观;设计;环境保护;人文关怀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与河流、滨水景观的关系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设计要坚持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本文主要阐述对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认识、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在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及介绍了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方法和设计思路、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

一、对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认识

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是城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中人们的生产生活饮用水,都要从城市就近河流水中获取,城市的风土人情和原始地貌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同时也在诉说城市的美丽,象征一个城市的未来精神面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生成,城市河流周边的自然环境是城市中重要的景观,城市的自然环境具有美学价值,同时,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人文关怀。目前,在我国一些城市,有很多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正在精心的设计和建设阶段,如何使城市河流与滨水区景观能够更好的显现出城市的美,展现出城市的特色,是我们一直在关注的问题。为了改变城市的面貌,我们要肩负起精心打造城市形象的光荣使命。

二、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

对于城市的发展而言,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设计在城市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历史长河看,中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史的源远流长,塑造了一个个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的城市。城市河流就像一部史书,诉说着城市的历史,同时也承载了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设计理念。在现代城市中,人们更加追求城市的自然美与生态美的完美结合,城市滨河区景观也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其形成方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形成,能够给城市带来更多的新意,对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设计要遵循环境的审美价值,其设计内容要遵循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设计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调整好城市之间的关系,城市景观的整体结构如何,要根据城市的规划图来实施,进而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设计理念和思想,保护城市河流和滨区景观的生态环境,同时还要对景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

三、在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1.过分模仿

在我国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中没有明确合理的行文规范,对景观设计过程不够重视,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城市河流和滨水景观设计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有很多景观设计师只是经常参照别的城市的设计方法,然后进行抄袭模仿。我们知道每个城市河流和滨水景观设计的思想理念都是不同的,如果只是一味地模仿和照搬照抄,城市景观的设计就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了。

2.没有专业的人员给予指导

由于我国城市河流和滨水景观区的设计阶段比较晚,受环境的影响,我国的城市河流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这样,人们就要从人工河流中获得水源,随着人们对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认识程度有限,对景观的设计还停留在原始的比较传统的理念上,传统的设计方法只是注重景观的形式美,缺少了理性的分析和理解。在设计当中,没有专业人员能给予指导,所以,造成设计上的单一,混乱。

3.设计理念单一

我国城市河流和自然景观设计存在着问题有很多,其中,人们对城市河流滨水区景观设计认知不够深,他们只是看中表面现象,对景观的设计只是将应有的建筑、景物、和标志进行铺装,却没有真实的象征,滨水区景观只是简单的进行勾勒,具有原生态的园林被一大片植被覆盖,忽视了原有的地域条件,园林生态效益不能得到提高,造成我国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生态环境处于极其恶化的状态。

4.只重视表面,而忽略实质

对于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而

,作为城市规划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城市对滨河区景观设计往往只是重视表面工作,表面看起来很美观,实质上没有做到因地制宜,没有根据城市周边地区的实际情况,只是对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进行大规模的进行改造,违背了城市发展的规律,这样就破坏了城市原有河流的内在机制。

5.城市原始河流污染严重

在我国的一些城市,许多城市河流变成了防洪工程,在防洪工程建设中,将城市河流的河道改成弯曲的,把水中的淤泥挖出来,然后用水泥抹上,这样就把城市河流自然生成的景观给掩盖住了,城市河流就不再有景观可言,同时还忽略了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内在,这样在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上就会有反作用,城市河流水源会遭到严重的污染,造成了环境的破坏。

四、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1.整体建构

要想使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得到城市居民的喜爱和赞赏,就要注重城市场所的公共性,真正做好利用城市中有利的资源环境,给城市打造绿色城市,让城市资源成为人们共同的财富。

2.实现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多样化

对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应该啊利用城市的旅游资源,把开发旅游资源作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纽带,可以在建设一些娱乐设施,例如:人们经常出去散步,就可以建设一个具有优雅环境的林荫小道,供人们娱乐的广场,健身广场,观景台等等。通过这些设施的建设,来丰富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空间更宽泛。

3.保护生态环境

我们知道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重点内容要对土壤、水体、植被、动物等作为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设计内容。为了保护城市河流和滨水区的生态环境,我们要遵循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保证河流的流向,要知道河流的流向是横向还是纵向还是连续性的,同时,在考虑河流的流向时候,还要充避免河流的渠道化,在精心的设计中还要保持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成性,这些对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设计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4.设计理念要有城市内涵

一个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理念和思想如何,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文化内涵,人作为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核心,就要抓住人们的心理,要知道什么样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所规划的设计理念要从城市发展的内在发展的规律出发,挖掘城市内涵,要不断创造出适合人类观赏和居住的具有历史文脉的滨河人居空间,让绿色装点城市的每个角落。

5.抓住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要素

通过我们对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分析,应该在规划和设计的基础上首先考虑营造城市滨水区景观的意境。意境主要是指景观中所体现出来的内涵,主要包括景、意、静三个方面。其中,景是指滨水区的景观,意就是指在明确所创造的理念和设计思路,境,就是指在供人们观赏的过程中,能有触景生情,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要结合史学和美学的审美观对周围景观进行审视,在现代城市营造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过程中,要采用虚实结合的设计手法,把虚景和实景结合在一起,再加上设计者的思想,就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结合。

6.在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中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我们知道,城市河流中水的质量是开发城市滨水区景观的最关键的环节,有很多的城市在开发的过程中是从城市河流的河道清理污水,然后再净化水质开始的,然而,这些不能适应环境。由于城市居民越来越多,人们没有理由去考虑所居住的环境是否是风水宝地,我们应该积极的用科学的方法和生活实践应用,来治理受污染的环境,进而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我们的生活化境更加清新,自然。

五、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

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有利于推进现代化城市的进程,使城市的规模得到不断的扩大。

2.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有利于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3.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推动了我国城市中水域的有利发展。

4. 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

,是城市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完美结合,同时,可以保护环境,使城市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六、总结

只有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设计,才能完善城市景观的有利规划,建立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互相学习,来弥补不足之处,多积累实际经验。城市的绿地是美化城市的连接纽带,为了使城市景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就要有人文关怀,应该始终坚持城市环境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审美价值理念。城市中的河流素发挥的功能是不同的,城市景观的规划对城市滨水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该做到亲近自然。

参考文献:

[1] 呼海艳,弓 弼,何红芸,等.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风水观[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28—1029,1045.

[2] 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43,154—158.

[3] 韩春梅.谈建筑风水[j].山西建筑,2009,35(34):11—12.

[4] [美]约翰·0·西蒙兹.景观设计学—— 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俞孔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 何桂珍,查泽骏,董世永.地域文化特色下的山地滨水区旅游景观打造[j].山西建筑,2008,34(33):36—37.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篇7

关键词:城市河流;滨河景观;生态文明营建

1 概 述

在建设城市,经营城市中,各沿江城市都在加速滨河景观的营建,尤其是注重对水的依恋,滨河景观都是各城市的重心和亮点。

四川盆地人口稠密,城镇密布,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气候宜人,山水秀丽,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区位优越。尤其是水资源最为丰富,境内共有大小河流近1400条,号称“千河之省”。如长江、金沙江、雅砻江、泯江、嘉陵江、沱江等。各城市沿河而建,因水而兴。

沱江地处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受盆地和本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充足,无霜期长和空气质量好的特点。沱江河道在内江主城

区内蜿蜒曲折而行,上起邓家坝,下止乐贤大自然景园,全长18公里,是是城市休闲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带。

有河流的城市不仅交通运输方便,而且能解决城市用水的问题。过去由于环境让位于城市经济发展,在河道治理时,只考虑其水力技术要求,没有考虑河流的其它功能,更无暇顾及生态景观功能。边坡岩石的,植被的破坏,两岸湿地的消失,自然景观被人工化取代,这些问题带来的后果,则是大部分城市普遍存在生态用地不足,水系破坏,城市生态系统净化空气、水体等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城市热岛效应显现等问题,进而威胁到城市健康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 内江城区河道生态景观的现状

内江从2003年全面建成大洲广场后又从2010年起,投资10多亿元,大力进行湖堤景观和湖岸文化景观建设,分段、分梯次的进行景观打造,不断提升优化环境,将其打造成为集亲水、休闲、娱乐、生活和商业开发于一体的城市发展轴。如今的甜城湖,水域面积7000多亩,湖面波光荡漾,两岸风景如画(见图1),已经成为了内江重要的一张“城市名片”。

甜城湖两岸景观打造突出了景观性、休闲性、亲水性和生态性,在设计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入,体现“大千故里、文化内江”的深厚底蕴,成为城市的景观轴、生态轴、休闲走廊和水上娱乐胜地。(见图2)。

3 内江城区河道生态景观的现状分析

3.1 营建生态河畔是城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

城区河道景观,就是蓝道和绿道的营建。蓝道就是文化廊道,在内江城区河段上,在建和已建的大千园、大洲广场、东兴古镇、圣水寺、三元塔、大千博物馆是这个城市的文化。绿道就是生态廊道,水是万物生命之源。而河流就是城市中生态系统中的绿色生命线,是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因素。内江城区河道生态景观的营建能为城区提供优质的水资源,提供良好的绿色休息空间,提升城市形象。也为市民创造更多的文体娱乐和亲近自然的空间环境。

3.2 沱江河与内江城的生存与发展

唐代诗人李白有一句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倘若你设身于西林古寺之上,俯瞰沱江,看着那滚滚沱江水绕城而过。如果没有沱江,内江城将会怎样?从2004年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川化集团违法直接向沱江河大量排放高浓度氨氮废水,造成沱江流域发生特大水污染事故,使沱江沿岸上百万群众因水被污而停水半个多月,生产生活用水十分困难。让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同时也给当地人们带来上巨大的经济损失,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可见内江城的兴衰是和沱江河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内江城市滨河景观建设也应注重水源保护,在生态维系,提高水自身净化功能上加大力度。

3.3 营建生态河畔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九曲十一弯”的沱江在内江得天独厚,大千文化底蕴深厚。加速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才能促进大城市建设,让城市发展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因此营建内江城区河道生态景观需要既要观赏性,还需注重生态平衡。使城市滨河景观合理、合法、可用。

4 内江城区滨河生态景观的启示

4.1 城区河道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理念

我们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维系生态平衡同样需重视。城区河道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理念就应当是生态理念,维护好城区沱江河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中最基础的一步;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应以人的生物性为起点,以人的生命活动为主线,人是生物中的一份子,为了持续发展,为给子孙万代留下生存空间,所以城市景观营建也应考虑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间。

我认为,在城市河道治理中注重生态文明,所谓生态文明,就是指有生命的,适合生存的状态,这种状态既要适合人类的生存,也必须保持动物、植物的多样性。人类与多种动物、植物互相依存,才可能呈现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任何人造的生硬、呆板的环境,都不可能实现这种生物的多样性,其生命力是有限的。根据这些思想,我们必须对那些已变成臭水沟、垃圾场、排水渠的城市河道进行第二次改造,使其回归自然,重新发挥其在城市总体生态环境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污水治理步伐不断加快,也为生态治河的实践提供了基本保证。

4.2 滨河城市景观、要注重生态系统瓮中保护水环境

我认为,对于河流治理来说,建设生态文明应该提供这样一种生态环境,首先其水流必须是清洁的,这是保证动植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其次河道治理同样应尊循自然规律,如河流有流向、弯曲,滩涂、流水的枯荣有其自然规律,其流势必须是自然的,蜿蜒曲折,既有浅滩,也有深潭,时快时慢,时动时静;第三河中要有供植物扎根的土壤,河岸要创造保持空气、水分流通、交换的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第四这种多生物形态的河道必须能够抵御洪水的冲刷,完全没有防护功能的天然河道亦不能满足要求。大自然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敬畏自然,顺其自然,要了解河流本来面目,河道渠化,导致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水环境的破坏,单一硬化的河堤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净化的问题。自然的河道是有大量的生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存在,能有效地降解部份污染物的作用。另外植物还可以向水里补充氧气,吸收和分解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污染。而被硬质材料覆盖之后,阻隔了水与土壤之间的关系,使水系与土地及其生物环境相分离,有些生态功能就会随之消失。失去了自净能力的河道只会加剧水污染的程度,只会使能够阻挡垃圾的植被被破坏,更容易造成河道水质变差。长此以往。生态景观不复存在,从而间接地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我们可以在河道景观设计中从河水的流向和根据河道形成的地形的特点,来最大程度地模拟生态河道,应该是河道生景观设计的宗旨。

5 加速生态文明建设从规划入手,营建生态景观

5.1 滨河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河流是城市的命脉,滨水带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是对城市水空间的功能、空间、景观、环境、设施等各方面所进行综合性的设计,其目的在于创造生动、优美、富于特色的城市水空间形象。城市水空间与城市形象息息相关,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景观塑造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

5.2 构成河道空间与滨水区景观的基本要素

构成城市河道空间与滨水区景观的基本要素及其工程景观元素包括:河道与河滩,树木、草坪及地被植物,湿地与水生植物;水面与水流――倒影、水质与动感美;湖泊、塘地、溪滩、瀑泉(矶坎、岛、湾);水上构筑物――堤岸、护坡、闸坝等。自然生态链动物――鸟、鱼、野生动物与两栖动物及昆虫等。

在河流景观中,最基本的自然景观,是在自太古代以来的持续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无机条件和动植物繁衍的有机条件下,历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形成的,又经过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变迁而留存的。由此可见我认为,有树、草、鱼、鸟及水、土、石等自然物体的河流景观,才能称其为真正的河流景观。

5.3 城市河道与滨水区景观设计

城市河流与滨水区景观设计上我们首先应注重整体性与环境综合治理同步协调,进行河道景观设计时,首先应该对河道(河流)的汇水范围,从区域的角度,以系统的观点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滨水区多呈现出沿河流、海岸走向的带状空间布局。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将这一地区作为整体全面考虑。

仅仅一条线的滨水绿带,不会给城市带来全面的美化,通向滨水地带的“通道”应是滨水景观带的延伸。线性公园绿地、林荫大道、步道及车行道等皆可构成水滨通往城市内部的联系通道。在适当地点进行节点的重点处理,放大成广场、公园,在重点地段设置城市地标或环境小品,将这些点线面结合,使绿带向城市扩散、渗透,与其他城市绿地元素构成完整的系统。

在城市河道与滨水区景观设计要注重以下几点:

(1)目标多元、统筹兼顾、资源共享

城市河流治理不单纯是解决一个防洪问题,还应包括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改进河道可及性与亲水性,增加娱乐游憩等功能,提高滨河地区土地利用价值等一系列问题。必须统筹兼顾,整体协调。河道景观设计应能为此提供多样性的结构、功能组合,满足现代城市社会生活多样性的要求。

(2)环境保护与生态设计共进

从内江滨河景观中我认为,要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河道,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景观异质性,强调景观个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城市生境走廊,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3)沿线绿带亲水性、多样性、共有性三位一体

滨水区空气清新,视野开阔,视线清晰度高。在滨水区沿线应形成一条边缘性的公共绿化地带,在设计中应强调场所的公共性、功能内容的多样性、水体的可接近性以及滨水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创作出市民及游客可望滞留的休憩场所。

(4)岸线、平台的亲水性

亲水是人的天性,留恋与水天之间,徜徉在水岸之畔无疑是心旷神怡的一大乐事。但很多城市的滨水区往往面临潮水、洪水的威胁,设有防洪堤、防洪墙等防洪工程设施。这些设施可采用不同高度临水台地的做法。形式、功能的多样性:滨水区应提供多种形式的功能,如林荫步道、成片绿荫休息场地、儿童娱乐区、观景台、赏鱼区等,结合人们的各种活动组织室内外空间,点线面相结合。线――连续不断以林荫道为主体的贯通脉络;点――在这条绿化线上的重点观景场所或观景对象,如重点建筑、重点环境艺术小品、古树;面――在这条主线的周围扩展开的较大活动绿化空间,如中心广场、公园等,这些室外空间可与文化性、娱乐性、服务性建筑相配合。

(5)城市带形绿廊道规划

城市带形绿廊道是构成城市绿色网络的带状联网要素,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和综合功能的城市绿地形式,它协调了城市水、绿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内江在滨水区可强化带形绿廊道:如森林绿带廊道――生态环保廊道。林荫绿路廊道――游憩观光廊道。内江有内江甜城湖亲水步道。当然还可以提高水准。

(6)自然生态河道堤岸

打造自然生态河道堤岸生态河堤,以“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前提,在考虑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我认为应充分考虑生态效果,把河堤由过去的混凝土人工建筑改造成为水体和土体、水体和生物相互涵养且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的护坡,要满足以下几点;

结合城市景观规划,以水造景,把水景观融入城市景观,充分考虑城市河流沿岸居民和游人的活动需求及环境感受,以“绿”和“水”作为空间基质,构成景观开敞的亲水性人文活动空间,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富有情趣的滨水生态环境。

城市河流景观也要维系生态平衡,必须敬畏自然,最基本的一个想法就是维持陆地、水面及城市中的生物链的连续,不要被公路、堤坝等人工构筑物截然隔断。尽量保留、创造生态湿地。有了生态湿地就有了微生物、鸟、虫等,也就有了生气。

河流的植被恢复为实现河流的自然生态保护,最好是对河流流域中固有的植物或群体进行保护和恢复。尤其是河流的植被恢复要注重乡土树种的保护和利用。

标本兼治,以水美城,控制河流污染;城市与河流要和谐相处,要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抓好水污染治理,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更需要实行全流域共同治理,要在生态文明、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发河流,要以城护河,以河美城,和谐共处。

生态驳岸对于河流生物过程同样起到重大作用。生态驳岸把滨水区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生态驳岸的坡脚护底具有高孔隙率、多鱼类巢穴、多生物生长带、多流速变化,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两栖类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和避难场所;生态河堤繁茂和绿树草丛不仅为陆上昆虫、鸟类等提供了觅食、繁衍的好场所,而且浸入水中的柳枝、根系还为鱼类产卵、幼鱼避难、觅食提供了场所,形成一个水陆复合型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

6 结 语

(1)在城市河流滨河景观营建中,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人的生物性为起点,以人的生命活动为主线,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方针。

(2)在滨河景观设计中同样需要敬畏自然,顺其自然,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基础上了解河流本来面目,尽力还原河流功能。

(3)人工建筑要与自然和谐,为此我认为:城市河流水利工程的建设要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把河堤、道路、景物、水体综合考虑,打破以水论水,以河论河的传统局限和束缚。通过截污、拆旧、布绿、建园等手段,做到水质净化、河岸美化,把城市河流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城市项链,

(4)水文化生态景观的营建我认为就应该让单纯的工程水利转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和景观水利,要用一种新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保护生物多样性,至少能为水生生物,鸟类提供一个栖息地,成为城市景观中的一道风景。

参考文献

[1]汤振宁编著.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国建材出版社出版.

[2]上林国际文化有限公司编著.滨水区域景观规划.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朱达金,赵建萍编著.园林生态.四川美术出版社.

[4].水质简报.内江市水利局2002(1).

[5]赵建萍,朱达金编著.园林植物与植物景观设计.四川美术出版社.

[6]伦纳德奥托兰诺.环境管理与影响评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5~98.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篇8

中:关键字:生态理念;城市河道整治; 景观生态设计

中图分类号: S891 文献标识码: A

1. 加强生态理念下的河道景观塑造与提升的意义

1.1改善城市环境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人类日常活动和器械使用日益频繁,使得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强烈。城市河流对整个城市的气候有着重要意义,也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在小环境方面,两岸河道的绿化可以为人们提供阴凉的休闲场所,对地域噪音和防御风沙都有着重要意义。将河流两岸进行绿化建设不仅能够将城市河流打造成绿色生态长廊,还能够大大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1.2改善水质

城市河流渗水量减少以及水质的破坏都将影响到地下水含量以及水质的分布。河流两岸绿化能够过滤流入河流中的污水,河道两岸绿化与城市水系治理系统相结合,能够有效净化水质,同时将收集到的雨水渗入地下,促进城市地下水循环[3]。

1.3提高景观多样性

城市景观多样性有利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并明显提升城市居民居住的舒适度。河岸是建设城市景观的重要位置,河流、土壤、植物等都是城市中独具一格的自然景观,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闲适的生活场所。城市河流丰富了城市景观多样性,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

1.4增加物种多样性

城市河流中的动植物多种多样,各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物链。河岸为植物提供了多类生长条件,许多植物在浅水区等区域进行生存,各类动物也依靠着河流生存。这样在城市河流周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这大大增加了城市异质性,有效维持着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及持续发展的稳定性。

2. 加强生态理念下的河道景观塑造与提升的基本原则

2.1河道的防洪保安原则

河道的防洪保安是进行景观生态设计的基础,也是保证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的根本。从古至今,我国就有许多城市建立在河流旁,河流是城市发展的源动力,但同时也对城市带来了一定的破坏作用。特别是在汛期来临的时候,如果没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那么将十分容易影响到城市内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首先应该考虑到河道的泄洪能力以及堤岸的稳定性,景观设计应该不影响到河道的安全性能。

2.2河道的自然生态原则

在当今城市工业发展的影响下,有许多河道的自然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了难以恢复的地步。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让河道的自然生态环境恢复正常,保证河道的生态性。对于存在着自然蜿蜒曲折现象的河道以及深浅不一的河床,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进行大幅度的改动,突出河流的自然特性。而在此基础之上,河道两旁的自然群落应该尽可能丰富,满足多种动植物的栖息要求,让河道两旁的环境能够达到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目标。

2.3河道的休闲亲水原则

当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在茶余饭后,于河道旁欣赏河畔景色,流连于河水之上的美景,成为了许多人的共同追求。因此,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满足河道的安全性与生态性只能够让河道治理具有了基本骨架,在充分考虑到河道的观赏价值之后,才能够让河道治理变得有血有肉,让河畔美景成为城市中最为独特的一道风景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河道景观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河畔,还存在于河流之上,通过在河流之上进行景观设计的方法,可以让河道景色更加迷人。

2.4河道的历史文化原则

如果说安全性、生态性以及美观性等让河道的治理具有了骨架与血肉的话,那么历史文化就能够让河道的治理具有灵魂。自古以来,河流就养育了无数的城市人,河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仅仅是排放生活污水的通道或者观赏河畔景色的媒介,更是许多城市的象征。特别是在一些依河而建的城市中,河流更是成为了城市居民心中的图腾,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进行河道的景观生态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许多河道所共有的安全、生态、美观特点,更要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特点,在河道中以及河道两旁突出文化特色,让人们在看到河畔景色的第一眼,就能够发现这座城市所具有的特点。

3、城市河道治理景观生态设计的主要内容

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主要以河道、滩地以及堤岸三个部分为主体进行设计。

3.1河道上的景观生态设计与治理

对河道部分的设计主要指的是河流区域的设计,也就是对河床以及河流水质的改善。在一般情况下,对河床进行设计最为重要的就是保证河流的自然特性,对于存在着蜿蜒曲折的河段,应该保持其特性,尽量不做较大的改变。在此基础之上,可以针对于河流的具体情况,进行淤泥的清除,让河流的泄洪能力能够得到恢复。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在河流之上建立水上公园,为人们提供水上休闲、划船、游泳等娱乐活动服务。

3.2滩地上的景观生态设计与治理

在河道系统中,滩地是非常特殊的一部分,在进行设计时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滩地类型特殊对待。一般将河道中的滩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常年被少量河水淹没的低滩地,另一类是只在汛期才被河水淹没的高滩地。对于低滩地,可以将保持滩涂中的原有生态类型作为设计基础,对滩地上的生物群落进行保护,与周围的河道环境共同构成一幅优美的画卷。对于高滩地,一般可以考虑在上面建立亲水设施,或者修建滨河公园,营造出更加优美的河道环境。滩地上可以栽植一些湿生草本以及对泄洪能力没有太大影响的低矮灌木,丰富河道的生态,起到点缀河道景色,美化滩涂外观的作用。

3.3堤岸上的景观生态设计与治理

对堤岸的景观设计是构建风景秀美的河道最主要的一部分,通常需要根据河道的走向、河道所处的区域以及城市的特点来进行多样化的设计。堤岸景观设计应重点考虑城市防洪与景观生态的协调,解决生硬的防洪挡墙与河道生态景观之间的矛盾,如老城区内受到区域限制设置直立式挡土墙处,可在堤顶种植攀缘类植物,形成垂直绿化景观。条件允许时可采用斜坡式堤岸,根据不同坡度大小进行景观设计,坡度较陡时,可在坡上种植生态草坪、撒播野花等,即可软化护坡,又美化环境。坡度较缓的情况,则更有利于生态景观设计,可随坡就势,营造自然地形,并结合地形设置功能区域,如活动广场、运动场、停车场、健身区、游戏区等。

4.结语:综上所述,加强生态理念下的河道景观塑造与提升是当今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影响着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设。而通过景观生态设计来指导城市河道的治理,可以让城市河道具备安全性、生态性、美观性以及文化性等特点,让城市河道景观真正成为象征城市的重要标志。随着未来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日益增强,河道的景观生态效果将会营造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杨石泉. 花都新街河河道综合整治及景观营造中生态技术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2]周月,陈亮明. 城市河道景观生态设计初探[J]. 中国园艺文摘,2013,03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篇9

关键词:河岸景观;生态建设;水环境;设计实践1目前水利治理中河岸景观的基本现状

过去几十年里,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河道综合治理时,只考虑其水利技术要素,不关心其它功能,更无暇顾及景观设计。水系污染、江河断流、生态环境恶化、美丽的自然特征消失、自然景观被人工化等问题相继发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河流的治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河流能够给社会生活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

2 河岸景观设计中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河道,在一个城市的发展中,不仅仅是满足城市防洪和用水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美化城市并且又促进城市的发展。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应把握以下原则:(1)坚持生态化原则。把握人与自然的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使之具有很高的园林艺术观赏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有机融合。(2)坚持自然化原则。造园方式上要依地就势,追求自然古朴,体现野趣。(3)坚持整体性原则。把城市河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段相互衔接、呼应,各具特色,连成整体。

3 生态建设对河岸景观的要求

按照“建设水和绿色的长廊”、“充满活力和文化的河流”、“多姿多彩公园化的河流”、“清澈而舒适的河流”、“绿色、水、文化协调的河流”等河岸景观设计要求,使河流真正成为“生态河流、文化河流、景观河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河道水环境的支撑和保障。

4 河岸景观设计探索

近年来,沛县十分重视河岸景观,注重把城市水利与旅游、休闲结合起来,尤其是在滨河带的建设上,树立了新的理念,把穿城而过的河道当作城市的一个靓点,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将滨河带改造成为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场所,一个令当地人骄傲的地方。

4.1 河岸景观设计要与城市景观建设相结合

河岸景观建设通过堤园结合,连片开发沿江景观带,实行立体绿化,整治堤防滩地,改善整体环境,建成带状公园,体现“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建设理念,对于促进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生态品位,打造城市景观新亮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 利用水体的多样化与河岸景观融为一体

水体与各种景观协调配置,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怡情悦性都有直接的陶冶和感化作用。同时,水作为一种资源,可以用来养殖和种植各种水生物,又兼有观赏价值。另外,水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对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样有其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因此,水域景观在旅游景观构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充分利用水体的多样性,可以为河岸景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4.3 河岸景观设计要注重与河岸亮化、绿化设计相协调

河岸景观设计过程中,通过亮化、绿化设计和水景设计之间的互相协调、互为依托,沿河两岸的建筑在灯光的照射下,高低错落、明暗相间,显现出建筑的独特美、艺术美,增强河岸的纵深感;河边的树木、花草、小品、庭园灯烘托出河岸的恬静、温馨。在具体规划中要按照沿河两岸的特征、功能、风格、社会历史背景及环境等因素来设计亮化工程,并将植物水岸生长的自然选择规律融入其中,塑造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景观。

5 沛县河岸景观设计理念及实践

按照沛县提出的建设“国家园林县城”和创建“龙城水乡新沛县”的宏伟目标,近年来,沛县对城市河岸工程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如沿河绿化整治工程,包括河堤堤坝建设、两岸绿化景观带建设等内容,通过前期的治理,加强了防洪功能,建成后的河岸集防洪、美化等功能,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在原有河道基础上,将一些零散小河道有效组织连接起来,搭小桥,疏通河道,通过水生植物和乔灌木的有机组合,建成了滨河公园,根据沛县的人文环境,与汉文化建筑的交相呼应起来,组成了汉之源景区。近年来,沛县河岸景观较以往有了很大改观。但对照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要求来看,在沿河景观建设方面也存在诸如水岸资源利用不够、水体破坏严重、植被资源利用不够、河滨绿化及景观建设不够等问题。现沛县规划局、园林局正着力这些问题,着手“引湖入城”工程和护城运河整治绿化工程。

总之,河岸景观建设理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水利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因此要用一种新立场、新态度、新视野、新方法去进行研究。河岸已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的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篇10

关键词:城市河湖;景观设计;生态建设;河湖规划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peeding up of city modernization, the higher demand to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people also, also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on construction rivers in the city and new content, these are urgent need to the design of urban river channel design breakthrough the bottleneck,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new derivative function,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urban lakes landscape design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of lakes and rivers landscape design were discussed through several aspects of the problem, put forward the landscape of lakes in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the colleague reference.

Key words: urban lakes; Landscape desig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lakes

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自古以来,城市大多因水而起,因水而兴,也常常因水而衰,城市的发展往往与其毗邻的河流水体息息相关。人类也把河湖水系当成享受生活的一个重要元素,喜欢在水边安家落户,喜欢营造山水园林。现代社会,我国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河湖水系的效益越来越明显。水系能蓄纳、排泄洪水,能提供水源,同时也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水系是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兼有环境、水利、社会等多种效益。随着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水系生态和自然景观受到严重破坏,制约了水系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功能的发挥。由于人们对城市河湖的环境功能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对水系的治理和建设工作蓬勃开展开来。此外,近年来河湖治理的思路和理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只考虑泄洪、输水那种单一的模式,变为考虑生态景观、亲水性、文化性等综合性问题。

1.城市河湖景观设计中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在一个城市的发展中,水利工程不仅仅是满足城市防洪和用水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美化城市并且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水利建设应以体现城市的特色风貌,反映地方文化及体现开放、发展的时代精神为规划设计的基本点,立足山水园林文化的特征创造具有时代感的、生态的和文化的景观。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应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生态化原则。把握人与自然的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使之具有很高的园林艺术观赏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的融合。

二是坚持自然化原则。造园方式上要依地就势,追求自然古朴,体现野趣。既要考虑到工程的要求,又要考虑景观和生态的要求,不能简单地把园林设计搬到水边来,要依照地形特点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三是坚持整体性原则。把城市河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段相互衔接、呼应,各具特色,联成整体。并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要求,建设一些与城市整体景观相和谐的河流公园,使城市河湖周边的空间成为最引人人胜的休闲娱乐空间。

2.生态建设对城市河湖景观的要求

城市河湖是以人居民为主要对象进行服务的事业。城市河湖产生的“生态效益”是从改善人体生理健康的角度服务于人类;“安全效益”是创造减灾条件为人类服务;“景观效益”是从改善人的心理机理和精神状况上服务于人类;“游憩效益”则是从改善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质量上服务人类。总的目标是追求人与环境的协调,实质上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生态问题。

优质的空气、阳光、水及通风条件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 是21世纪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前提条件。城市综合资源的集约开发和利用,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水因气起、气由水生,一个良好的水循环过程势必带来良好的人聚环境。建设城市生态型水环境总的来说要考虑城市河流中滨河带要能反映本地独特的景观、历史、文化、风俗;充满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能提供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充满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引人人胜,便于人水亲近等。

3.城市河湖景观设计探索

近几年,各地都十分重视水利景观,注重把城市水利与城市旅游、城市景观结合起来,在建设上不但超越了前几十年河道整治的模式,而且树立了新的理念,把穿城而过的河道当作城市的一个亮点,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将滨河带改造成为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场所,一个令当地人骄傲的地方。如将滨河带改造成为城市的窗口,成为游人必到的景点等。按照生态水利建设要求,在水利建设特别是河湖景观设计中,以下几方面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

3.1城市水利工程建设要与城市景观建设相结合

城市水利建设中通过路堤园结合,开发沿江景观带,实行立体绿化,整治堤防滩地改善整体环境,建成带状公园,体现“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理念,对于促进城市亲水环境建设,提升城市生态品位,打造城市景观新亮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中,要从单纯的河堤防洪功能向休闲、游览功能转换,滨河应该成为市民、游客乐意在此驻足流连的城市公共空间。基于这种理念,景观规划对沿岸新建的建筑物要作出严格控制,即建筑高度不得超过建筑离岸距离,避免出现“岸上看不到水,水中见不到岸”的状况。河岸的休闲功能对沿岸绿地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沿岸要营造多层次的绿化效果,最大限度地增加滨水绿地的景深。

另外,要考虑到河流流经地段的文化内涵差异,对其滨河带采用的景观设计的手段也应有所区别。河段流经历史建筑时,可以考虑河坡上垂柳拂水等景致;河段流经住宅小区时,应有体现“人水亲和”、“人水相依”的景致。因为市民对于河流水域及其周边空间景观的要求是多样性的,所以规划设计者必须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在对城市河道进行整治时,应提出对景观改造的总体设想。近年来,安徽省在城市水利工程建设中十分注重与城市环境改造相结合,如合肥、芜湖、黄山等一些与水为邻的城市,以城市水利建设为突破口,借水兴城,结合旧城改造、河道整治、道路绿化和城市开发建设,不仅提高了城市防洪整体能力,而且成为提高城市品位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河势顺了,水面宽了,两岸绿了,环境美了,城市也就亮了。

3.2河流整治过程中可利用水体的多样化来美化环境

自然界的水,以它的千姿百态与各种景观协调配置,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怡情悦性都有直接的陶冶和感化作用。同时,水作为一种资源,可以用来养殖和种植各种水生物,供人们食用,又兼有观赏价值。另外,水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对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样有其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因此,水体的质量对城市整体环境质量至关重,水域景观在旅游景观构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开阔水面的区域将会变成深受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喜好的休闲地域,并构成了开放空间与水道紧密结合的优越环境。城市水利建设中必须对水体要格外珍视,一条有代表性的河流,其重要性完全胜过一般的道路。但目前城市建设中存在着试图将城市河道填埋,变成汽车道路或房地产开发项目。而实际上占用河道面积开发房地产所获得的暂时利益,远远低于河道风景及其环境效益带给我们的增益。因此,我们在城市水利建设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水体的开发与保护。

3.3河湖景观设计中要注重与河岸亮化、绿化设计相协调

河湖景观设计过程中,通过亮化、绿化设计和水景设计之间的互相协调,互为依托,沿河两岸的建筑在灯光的照射下,高低错落,明暗相间,显现出建筑的独特美、艺术美,增强河岸的纵深感;河边的树木、花草、小品、庭园灯烘托出河湖的恬静、温馨。在具体规划中要按照沿河两岸被照对象的特征、功能、风格、社会历史背景及环境等因素来设计亮化工程,并将植物水岸生长的自然选择规律融人其中,塑造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景观。亮化后的河岸、乔木、灌木极富层次感和美感,亮化后的草坪在两岸绿树的映衬和河水的倒映下,可以产生交相辉映、水天一色的效果。另外,不时变换灯光,与水平的、静静的河岸形成强烈的动静对比,使得整个河岸的空间活了起来,充满了生气。

4.城市河湖规划与发展的建议

4.1加大河湖绿化带的建设

坚持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宏观上把握绿化的整体效果。建设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充分发挥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中观上要突出重点,特别要以居民密集、位置重要的游园、绿带为重点,精雕细刻,建成风格各异的的园林景观。微观上要在树种的选择上,注重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的结合,从保护自然和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角度,充分考虑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规律,并以绿带为纽带把风格各异的游园联结起来,建设完整的带状公园。

4.2河湖设置亲水景点

充分考虑与周围自然环境相结合,加大河道周边环境的整治。在城市河湖的建设中,应增强水的亲和力,在治理过程中,结合周围环境适地设置亲水景点,让市民接触并了解自然,通过改善水边环境和创造与众不同的景观来提高城市的愉悦感。

4.3注重水文化的内涵

城市河湖建筑物的建设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创造一种成为社会象征的景观印象,利用叠水、浪花、喷泉、水幕等展示水景,增强水利工程建筑物的艺术感,保护利用古代水利工程和古老建筑物,努力保护和利用体现首都历史和传统的水利工程设施。恢复古城原有的、因改造而覆盖的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