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类十篇

时间:2023-04-05 04:04:31

地质类

地质类篇1

关键词:采矿 矿山地质灾害 类型分析

伴随着煤矿的开采逐步发展起来的城市,无论是社会经济文化,还是生态环境,都与矿山密不可分,尤其是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更是无法摆脱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所形成的阴影。由于矿产开采过程势必改变原有稳定的矿藏条件,改变了当地的地质环境,而由于人为的采矿活动改变了地质环境所引起或诱发的灾害被称为矿山地质灾害。最常用的地质灾害分类,常常是以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和成因关系来分类。

1 岩土圈层形变灾害

这部分矿山地质灾害是由于采矿活动改变了矿区的地质环境,导致地区地下和地表岩土圈层形变,进而引发的灾难性后果。

1.1 诱发性地震 矿震是由于井下采矿活动导致地层应力突然释放而引起的一种动力现象,是与采矿活动伴生的地质灾害。由于采矿活动致使岩土圈层结构性失衡,这种失衡状态反映在岩土圈层内部就是地震与断层错位。短时间的断层剧烈错位容易产生诱发性地震。由于人为地质改变而诱发的浅源性地震,深度小,危害和破坏力却十分巨大。小震级的地震,就可能致使井下和地表岩土圈层的剧烈改变,从而对建筑物、地表结构造成危害。

1.2 断层错位 断层错位也是圈层结构性失衡的一种表现,不过由于断层错位具有缓发性,能量在缓慢积聚,短时间内不易被测量和察觉。但是,可以预见,随着开采活动的不断进行,矿脉被采空后,断层积聚能量会在短时间释放,终究会造成巨大的危害,这种灾害对矿山及周边地质环境的破坏力也十分巨大。

1.3 地面圈层形变 地下岩土圈层的形变,往往导致地表岩土圈层下陷、沉降、开裂等,进而引发危害性巨大的矿山地质灾害。例如,矿山地面和采空区塌陷、矿区地面沉降,地面开裂。一般的矿区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井巷开采的矿山地区。矿脉埋藏较浅,矿区地面平缓,地面塌陷与沉降的现象较为常见。而矿脉埋藏深、距地表较远的开采区,如果不能及时回填矿渣,就有可能发生大面积塌陷,地面塌陷、沉降和开裂不仅可破坏水土、建筑物,还可能毁坏道路、水库等公共资源与建筑,造成更大的危害。

1.4 斜坡岩土体运动 这一类灾害是由于采矿区地质边坡或地表断层边缘结构不稳造成的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例如采矿边坡失稳,常常会造成边坡岩土滑坡,岩崩等灾难,泥土边坡在雨后形成流动性土体,形成灾害性泥石流等。这些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造成的采剥失调、边坡角度过陡等形成不稳定结构。这一类型矿山地质灾害多发生在露天开采或掘坑开采矿山。这种灾害常常瞬时发生,但造成结果危害性更大,如矿山山崩,往往使矿产毁于一旦,造成人员大量伤亡,危害极大。

1.5 矿坑工程灾害 不合理的矿山开采手段与落后的开采方式,常会造成矿山地下工程灾害事故的发生,如洞井塌方、冒顶、岩爆等。这些灾害均是因为矿井、矿坑内的岩土圈层发生地壳应力变化,而导致岩层、土层应力突然释放,导致大量岩石、碎屑,并向坑井内突进,给矿井开采带来危害,危急矿工安全并造成财产损失。例如坑内岩爆就是因矿坑周边和顶底板围岩,在受到巨大的岩石圈层应力作用状况下,一旦因采掘面不能维持平衡,即有可能产生岩石圈层应力突然释放,导致岩石破裂迸裂,并向坑内大量喷射、爆散,从而给矿山带来毁灭性灾难。

1.6 采空区塌陷 矿山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陷影响的范围大,对土地的破坏严重。当地下矿层被采出之后,采空区的顶板岩层在自身重力和其上覆岩层的压力作用下,产生向下的弯曲和移动。当顶板岩层内部所形成的拉张应力超过该层岩层的抗拉强度极限时,直接顶板首先发生断裂和破碎并相继冒落。接着是上覆岩层相继向下弯曲、移动,进而发生断裂。随着采矿工作面向前推进,受到影响的岩层范围也不断扩大。当矿层开采的范围扩大到某一时刻,在地表就会形成一个比采空区大得多的塌陷盆地,从而危及地表的各种建筑物和农田等。

1.7 泥石流 矿山开采中乱采滥挖,随意丢弃废土废石及植被破坏等都可能导致泥石流的发生或加大原有泥石流的规模和暴发频率。矿山开采后的松散碎屑堆积物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碎屑物源。在一定的地形地貌条件下,特定的水动力来源则会激发山体滑坡,然后快速转化为高速流动。堆积物能否发生位移,决定斜坡上物体的静力平衡是否破坏。一般堆积物堆积于斜坡上,在其自重作用下产生垂直坡面的正压力和沿斜坡向下运动的分力及下滑起动力,由于堆积体与斜坡地面之间产生抗滑动的摩擦力,及抗滑动的抗剪强度。当下滑起动力小于临界起动力时,堆积物处于稳定状态,当下滑起动力等于临界起动力时,堆积物处于临界平衡状态。当下滑起动力大于临界起动力时,极限平衡被破坏,堆积物快速向下滑动,在暴雨的激发条件下形成泥石流。

2 地下水位异变灾害

矿山开采过程中,深层开采有时会破坏地下水自由潜水层或承压含水层的结构稳定性,进而引起地下水位和矿山地质环境的改变,造成灾害性后果。

2.1 异变灾害 矿坑、矿井突水、涌水是最常见的矿山灾害之一。由于地下水位的短时间迅速改变,致使矿坑突然进水。这种矿山地质灾害突发性强、规模大,导致后果也十分严重。采矿过程中常因对矿坑涌水量的排空速度估计不足,采掘过程中穿透隔水断层,或者骤遇蓄水溶洞、暗河,导致地下水大量涌人,造成坑井被水淹没,人员伤亡或其他严重灾难性后果。

2.2 坑内涌浆 坑内涌砂是矿坑突水的伴生灾害,当矿坑采掘过程中遭遇富含泥沙的蓄水层或溶洞,突破隔水层后,泥沙和岩屑随水一起涌入矿坑,造成涌浆灾害。另外一些透水断层和潜水层也常会因为断层错位,夹杂沉积物下漏涌人坑内,其结果是使矿坑被泥浆阻塞,设备和开采人员被泥沙掩埋,致使矿山遭受灾难性后果。

2.3 水土流失问题 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渣、土等松散堆积物。因其结构疏松,孔隙度大,在雨滴的打击和水流的动力作用下,渣土颗粒质量不足以抵抗水流动力而发生位移运动,形成水土流失。

2.4 水、土污染问题突出 多年来因矿山开采、加工及“三废”不合理排放已使许多矿区周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尤其以一些采金、铁、硼、硫化物等小选矿厂和煤矿开采对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的污染现象最为普遍。这类厂多将废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水污染,汛期河水漫溢又造成耕地污染。

3 矿山环境化学污染灾害

3.1 尾库、场库灾害 许多矿山开采,都伴随着矿场与尾矿库的存在。场库失稳主要是由于尾矿坝体不能承受压力决堤后形成泥石流造成巨大的危害。尾矿库溃坝常常因为坝体稳定性在日益增加的压力,或因废矿液溢出,坝体管涌而发生决堤。尾矿溃堤给矿区人民生产生活都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性后果,同时也会给当地水土环境造成污染和长期危害。

3.2 水土环境污染 矿山开采,矿坑地下水、选矿、冶炼污水、尾矿渗漏水等,都会造成矿区水源与地下水的污染,同时废液中的重金属污染元素、有毒有害元素的存在,也会长期存留在土壤中,形成持久性的环境灾害。矿业废水量大,多数来不及处理,直接被无序排放进入环境水体,直接或间接造成区域性水土环境污染,致使矿区地表水、地下水源、农田遭受长期污染。这种危害性常常是潜在性的,其危害性更大。

4 结论

综上所述,矿山地质灾害由于时空特点与产生条件各有特点,随着矿山地质勘查的手段逐步应用,应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才能防止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根据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有些矿山地质灾害能从主观上加以预防,有些地质灾害由自然诱因引起,不可能有效预防。因此制定具体的防治手段,开发与应用先进的信息化、地球物理勘查手段、地球化学勘查手段,对矿山地质进行严密监视,对可能发生的潜在灾害施行实时监测、动态监测,建立矿山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实现矿山地质与环境生态动态跟踪与管理体系,避免重大人员财产损失。加强矿坑、矿井边坡设计,进行边坡监测,稳固边坡地质构造,开挖后如果出现开裂变形,及时做地质勘察,并做好预防措施。合理建设尾矿矿坝,形成稳定矿场与尾矿库,降低滑坡和塌方风险。对于坑道开采,在坑道内一定要做好支护,做到边开采边支护,防止因矿顶坍塌、冒顶等产生的危害,尤其上方有住户处要预防引起上部地面开裂,同时做好坑道的排水设计,以防因矿坑涌水造成危害。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多,引发因素多样,不同类型的矿山地质灾害有着不同的形成机制和表现形式。针对不同矿区的地质环境特点,选择适当的矿山开采方案,并进行积极的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做到将灾害消灭在萌芽期。

参考文献:

[1]李毅,李蘅,张静.我国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和勘查防治方法[J].矿产与地质,2004(01).

地质类篇2

恐龙化石类地质公园的分布特征

板块运动、古地理环境及气候的变化对恐龙的生存环境产生影响,中生代各个时期我国恐龙在分布区域及其动物群方面有着显著的特征。依照中国恐龙化石分布图(图1)及时代特征来看,我国恐龙发展演化的地理轨迹大体由南向北推进,在发展后期向全国范围辐射,区域分布特征明显[5-6]。早期恐龙分布范围局限,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四川、、新疆等地,尤其以西南部最为集中,而且西南部也是我国恐龙的发源地[6]。晚期恐龙分布范围广泛,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东北部、北部地区,以辽西热河、内蒙古二连浩特、河南西峡、甘肃刘家峡、山东莱阳、黑龙江嘉荫等为典型代表。我国恐龙化石类地质公园就是以这些恐龙化石产地及珍贵的资源为依托而建立。

1西部(西南)地区的恐龙化石类地质公园

(1)古地理环境

晚三叠世早期,在板块运动的作用下,川滇地区形成大型的近海盆地,为我国早期恐龙的生存提供了理想场所[6]。从侏罗纪开始,沿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两侧出现了显著的“东西分异”:东部为小型断陷盆地,西部为稳定的大型内陆盆地。到了晚侏罗世,我国东部形成高原地貌,西部多为盆地,比如川滇盆地、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7],西部地区盆地的发育为恐龙的生存与演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典型的恐龙化石类地质公园

西部地区(尤其西南地区)为我国恐龙的主要分布地与发源地,其化石时代以侏罗纪为主,涵盖了早侏罗世、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3个时期的恐龙化石[8-10]。化石丰富,包含了侏罗纪时期的典型代表恐龙动物群,层位明显。云南禄丰恐龙地质公园和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是早期恐龙化石的典型代表地质公园。云南禄丰恐龙地质公园是早侏罗世禄丰蜥龙动物群的恐龙化石主要分布地,自贡世界地质公园以中侏罗世蜀龙动物群和晚侏罗世马门溪龙动物群为主要恐龙化石遗迹。

2东部、北部和东北地区的恐龙化石类地质公园

(1)古地理环境

与侏罗纪相比,白垩纪古地理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变。早白垩世起,东部地区活动带的主要沉积区和岩浆活动向东转移。受燕山二期运动的影响,东部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北北东向的大型盆地,与此同时,西部地区的盆地如四川盆地,范围逐渐减小。晚白垩世,随着我国西部的强烈隆起,川滇盆地进一步缩小,而东部的断陷盆地不断扩大,导致恐龙从西南地区向东部及北部地区迁徙[6]。

(2)主要的恐龙化石类地质公园

在我国东部(中东部)、北部、东北部地区(图1)发现了大量白垩纪恐龙化石,不仅有恐龙骨骼,而且有恐龙皮肤、足印及遗弃物化石。白垩纪我国有2个代表恐龙动物群,即早白垩世鹦鹉嘴龙-翼龙动物群和晚白垩世巨龙-鸭嘴龙动物群[11]。与西部(西南部)相比,东部(中东部)、北部、东北部地区这2个代表动物群的空间分布范围明显增大。基于恐龙化石分布区域较多,化石代表性强,研究价值高,在东部、北部和东北地区建立了多个恐龙化石类地质公园[12-28](表2)。

建立恐龙化石类地质公园的价值

1科学研究价值

(1)地球历史研究。恐龙自侏罗纪早期在我国出现到白垩纪末灭绝,有14亿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在各个阶段并非都有大量的化石发现和产出。早、中侏罗世,我国只在西南部很小区域内产出恐龙化石,自贡是代表地区。自贡恐龙地质公园范围内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晚期的地层连续,出露完整,含有丰富的古脊椎化石,为系统研究恐龙的演化史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化石材料,该地区也是地球演化史上侏罗纪陆相环境的代表性地区。白垩纪东部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盆地,为恐龙的发展演化提供了基础。以白垩纪恐龙化石为主要地质遗迹的地质公园有多个,以二连浩特恐龙地质公园为例。它所在的区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恐龙化石挖掘点,在古生代是古代浅海区,即“古兴安浅海区”[29],从中生代到白垩纪后期,浅海区被新山脉阻断,变为内陆海,海洋逐渐变为湖盆、沼泽。公园内所发现的恐龙化石及其他古生物化石为研究该地区白垩纪晚期恐龙的生存与灭绝以及其后的生物演化史、古地理、古气候等提供了珍贵详实的实物资料。因此,中生代含化石地层及其周围地质环境的研究,对追溯中生代地质历史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2)古生物学研究。由于我国恐龙的发展演化和区域的差异,在不同的地质时期有不同的动物群特点。虽然我国恐龙类地质公园有多个,有些也分布在一个省份或地区,但是各个地质公园所发掘的恐龙化石和其他动植物化石组合各不相同,这些珍贵的化石标本对于研究我国恐龙及其相关古动物的系统演化、生理特征、生活环境等具有十分重大的科学价值。

(3)地层学研究。在地质公园的分布区域,埋藏恐龙及其他古生物的某个特定的中生代地质时期的地层都较为发育,而且分布广泛,沉积较连续,层序清楚,这也是古生物化石形成与发现的基本条件[30]。例如,西南地区的侏罗纪陆相红色碎屑岩系,与其他地区的陆相煤系地层迥异[31],在四川盆地、禄丰盆地等广泛发育,厚度大,在公园区域内侏罗系赋存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及其他类同期的古生物化石,是我国富含恐龙化石的侏罗纪陆相地层的典型区域。二连浩特恐龙地质公园所处区域也有完整的中生代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上白垩统二连组层序完整,上下接触关系清楚,是研究亚洲地区上白垩统晚期地层的典型地区,被世界古生物界公认为白垩纪晚期化石埋藏标准地质剖面。另外,许多公园内具有明显特征或有代表意义的含化石地层以当地地名命名,如“自流井组”、“禄丰组”、“二连组”、“义县组”,在地学界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4)沉积学研究。对地质公园内赋存化石层位岩性特征的分析可以为该地区古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资料。分析含化石地层的沉积物特征及具有的各种沉积构造,对于分析特定时期某一地质公园范围内的沉积环境和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2社会价值

(1)教学与教育价值。恐龙化石遗迹资源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在恐龙化石分布集中、化石种类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建立地质公园,既是保护恐龙化石的最好方式,也是实施古生物教学和教育的最好基地。地质公园内有典型的恐龙化石及其他同期发掘的古生物化石、埋藏现场、标准地层剖面和恐龙博物馆等,在这里不仅可以进行实地研究和考察,而且可以开展古生物教学。此外,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也可以提高社会公众对古生物化石和环境的保护意识,激发全民保护地质遗迹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科学普及价值。古生物遗迹资源是某一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迹和活动遗迹。它是地球历史的见证,是研究生物起源和进化等的科学依据。古生物化石,特别是恐龙化石,科研程度高,学科专业性强,社会大众了解少,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地质公园的管理人员要充分掌握大众的这一需求,利用恐龙博物馆的展览介绍、就地埋藏馆对化石埋藏环境的展示、对外展览交流和网站介绍等,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对公众进行古生物科普知识宣传。另外,要加强地质公园导游员的培训与教育工作,在游客参观地质公园及博物馆时能够准确为游客讲解。

3经济价值

地质公园的建立,不仅能加强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而且能够使地质遗迹与其所在区域的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结合在一起作为地质旅游资源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恐龙化石以及神秘的恐龙世界一直是社会大众急切的向往,地质公园管理部门针对游客这一心理,开发以恐龙化石遗迹资源为主体,其他旅游资源为补充的恐龙文化特色旅游,使之成为当地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了这些区域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而且为该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地质类篇3

[关键词]地质灾害 岩土类型 广西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222-2

0引言

地质灾害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1]。岩土体是组成地壳表层的固体物质,是地球内、外动力作用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地质灾害和工程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物质基础,它的性质与结构,空间分布状态及其产出状态等,在一定的动力作用下,与地质灾害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致灾的重要因素之一[2]。

21世纪以来,国内外对地质灾害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成为目前的热点领域[3-4]。国土资源部于199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山地丘陵区1∶10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即此开始实施,截至2008年全面完成全广西14个地级市共34个市辖区,7个县级市,68个县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广西地质灾害频发、灾情严重,以往对地质灾害与岩土类型之间的关系研究很少。因此,本文根据已完成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资料,利用GIS技术分析广西区内地质灾害与岩土类型之间的关系及其原因。

1广西区岩土类型概况

岩土体是产生地质灾害的物质载体,不同的岩土体类型,产生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密度不尽相同。广西境内展布的岩土体类型主要有:岩浆岩类、变质岩类、碳酸盐岩类、海相碎屑岩类、陆相碎屑岩类和第四系土体(系指1比50万地质图中所表述的第四纪沉积物,不包括山体表层所覆盖的第四系残坡积土层,下同。)等六大类型。岩浆岩类主要展布于桂东南和桂东北;变质岩类主要展布于桂东北,桂东南局部展布;碳酸盐岩类大面积展布于桂中、桂西、桂北、桂东等地;海相碎屑岩类主要展布于桂西和桂东;陆相碎屑岩类主要展布于桂南;第四系土体零星展布于区内各地(图1)。

1.1岩浆岩类

广西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岩、火山岩均十分发育。岩浆岩的96.15%为岩浆岩,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桂东北和桂南地区,桂北、桂中、桂西有小面积出露,出露面积19393.4km2。岩类多样,有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和煌斑岩、伟晶岩等。岩石以花岗岩为主,并有超镁铁岩-基性岩、中酸性岩、碱性岩等,在早侏罗世、晚白垩世红层盆地中尚有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熔岩分布。岩浆岩的化学成份比较复杂,一般呈球状风化。

1.2变质岩类

变质岩主要分布在桂北和云开大山两地。桂北的四堡群、丹洲群、震旦系和部分下古生界都有轻微变质而形成片岩、千枚岩及板岩,还有变粒砂岩、粉砂岩或变粒岩、变质泥岩。出露面积2824 km2,以花岗片麻岩为主,还有混合岩、变粒岩、片岩及变质砂岩等。

1.3碳酸盐岩类

从桂东北到桂西南大面积连续分布,桂西还有零星分布。出露面积约96372km2。主要特征是具可溶性,可溶程度受构造、地貌类型、水动力条件及组成岩石的化学成份等诸多因素控制。岩溶发育程度在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地段有较大差别。在谷地和平原区下的基岩面起伏大,溶沟槽发育,基岩之上覆红粘土还发育土洞。

1.4海相碎屑岩类

由海相砂、页、泥岩组成,主要分布在桂北、桂东南和桂西,出露面积约88921.2 km2。桂北为前古生代地层,桂东南以下古生代地层为主,桂西主要是三迭世地层。砂、页、泥岩的坚硬程度和单层厚度有显著差别;其次是它们褶皱成山的地史时期不同;山体走向不同;受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方向和强度也不同,所以,岩石受构造破坏的破碎程度是不同的。

1.5陆相碎屑岩类

由中生代的陆相地层组成,主要分布在桂东南和桂西南地区。出露面积约14966.8 km2。其主要特征是成岩程度低,受构造运动破坏不严重。陆相地层组成低山或丘陵盆地。

1.6第四系土体

主要是由第四纪的冲、洪积层和残积层组成,有具单层、双层和多层结构的土体,还有一般性土和特殊土的区分。一般性土包括粘性土、砂性土和碎石土三种,特殊土包括红粘土、胀缩土和软土三种,面积约14183.6km2。主要分布在江河两岸和滨海地区,组成平原或台地地貌。

2广西地质灾害概况

广西的地质灾害类型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不稳定斜坡、地面沉降七种类型,以崩塌和滑坡为主,其次为地面塌陷和不稳定斜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和水土流失分布较少。全区调查共发现15878处地质灾害点,其中崩塌7664处,滑坡4259处,地面塌陷2094处,不稳定斜坡1426处,地裂缝288处,泥石流146处,地面沉降1处。广西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总数为11962处,占灾害点总数的76.16%[5]。

3地质灾害与岩土体类型相关性分析

利用GIS对地质灾害点分布情况与岩土体类型分区图进行叠加分析统计,通过对地质灾害的统计发现,不同的岩土体类型分区,其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差别较大。见图2、表1、表2。

3.1崩塌与岩土体类型的关系

广西区内的崩塌主要是土质崩塌和岩质崩塌。在一般碳酸盐岩展布区,以岩质崩塌为主,其它岩土体展布区,主要是土质崩塌。各类岩土体类型中崩塌的分布数量差异很大,崩塌主要分布于碳酸盐岩、海相碎屑岩、岩浆岩中,其分布比例分别为46.75%、27.48%、14.87%,占崩塌灾害总数的89.10%,见表1。

崩塌地质灾害在在各类岩土体中均较发育,各类岩土体中单位面积崩塌的分布密度以岩浆岩类展布区发育密度最大,变质岩展布区发育密度最小,见表2。各岩土体类型的崩塌发育密度反映了各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岩浆岩、碳酸盐岩、第四系土体为区内崩塌灾害易发岩土体。

3.2滑坡与岩土体类型的关系

广西区内的滑坡主要是土质滑坡,岩质滑坡极少。滑坡主要分布于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岩浆岩中,占滑坡灾害总数的86.9%,见表1。

滑坡地质灾害在在各类岩土体中均较发育,各类岩土体中单位面积滑坡灾害发育密度最大的是变质岩展布区,其次为岩浆岩展布区,第四系土体展布区发育密度最小,见表2。变质岩、岩浆岩、海相碎屑岩为区内滑坡灾害易发岩土体。

3.3泥石流与岩土体类型的关系

广西区内的泥石流发生较少,为146处。主要分布于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岩浆岩中,占滑坡灾害总数的90.41%,见表1。

泥石流发育程度较差,发育密度前三位的依次为岩浆岩、变质岩和海相碎屑岩展布区。碳酸盐岩、陆相碎屑岩和第四系土体展布区,发育密度较小,均为0.0004处/km2,见表2。岩浆岩、变质岩类和海相碎屑岩 为区内泥石流灾害易发岩土体。

3.4地面塌陷与岩土体类型的关系

广西区内的地面塌陷以岩溶地面塌陷为主,采空区地面塌陷数量较少。主要分布于碳酸盐岩和第四系土体中,占地面塌陷灾害总数的94.41%,见表1。

地面塌陷发育密度最大的是第四系土体展布区,主要原因是第四系土体下覆为碳酸盐岩,即隐伏岩溶区。其次是碳酸盐岩区。陆相碎屑岩展布区列第三,以采空区地面塌陷为主,见表2。第四系土体、碳酸盐岩和陆相碎屑岩区为地面塌陷易发区。

3.5地裂缝与岩土体类型的关系

广西区内的地裂缝发生较少,为288处。主要分布于碳酸盐岩和第四系土体中,占地裂缝灾害总数的84.37%,见表1。

地裂缝主要为膨胀岩土体胀缩变形而导致地面土体表面开裂,因此,只局限于具有膨胀特性土体分布的区域。发育密度最大的是第四系土体展布区,其次为陆相碎屑岩展布区,第三为碳酸盐岩展布区,第四为海相碎屑岩和岩浆岩展布区,变质岩展布区无地裂缝灾害发育,见表2。第四系土体、陆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区为地裂缝易发区。

3.6不稳定斜坡与岩土体类型的关系

不稳定斜坡主要分布于碳酸盐岩、海相碎屑岩、岩浆岩和陆相碎屑岩中,占滑坡灾害总数的93.75%,见表1。

不稳定斜坡发育密度较大的是岩浆岩和陆相碎屑岩展布区,碳酸盐岩、海相碎屑岩和第四系土体展布区不稳定斜坡发育密度中等,变质岩展布区不稳定斜坡发育密度较小,见表2。岩浆岩和陆相碎屑岩区为不稳定斜坡易发区。

4结论

(1)广西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不稳定斜坡。

(2)广西区内岩土类型分为:岩浆岩、变质岩、碳酸盐岩、海相碎屑岩、陆相碎屑岩和第四系土体等六大类型。

(3)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岩土体类型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广西区内,崩塌发育密度前三位的岩土体类型依次为:岩浆岩、碳酸盐岩、第四系土体;滑坡发育密度前三位的岩土体为:变质岩、岩浆岩、海相碎屑岩;泥石流发育密度前三位的岩土体是:岩浆岩、变质岩、海相碎屑岩;地面塌陷发育的岩土体类型为碳酸盐岩;地裂缝发育密度前三位的岩土体是:第四系土体、陆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区;不稳定斜坡发育密度前三位的岩土体分别为:岩浆岩、陆相碎屑岩、第四系土体。

(4)广西地质灾害在岩浆岩类、变质岩类、碳酸盐岩类和第四系土体的岩土类型中发育较强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2003.

[2]李宗发.贵州构造-岩土体分区及其与地质灾害形成的关系[J].贵州科学,2012,30(3):32-37.

[3]Stephen GE,Jerome VD(eds).Catastropic landshides;effects,occunrence,and mechanisms[M].Published by the Geobgical Society of America,2001.1-256.

地质类篇4

1研究区概况

重庆市沙坪坝区位于106°14′36″-106°31′35″E,29°27′13″-29°46′36″W之间,全区东西宽24.30km,南北长29.00km,幅员面积396.20km2.全区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向东为华蓥山状褶皱束的温塘峡背斜(缙云山)、白市驿向斜、观音峡背斜(歌乐山)和重庆复向斜的石马河向斜的中北段.该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1085.13mm,年平均气温18.13℃.沙坪坝区地处重庆市区西部,是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的重要支撑区,具有重庆市“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特征,在重庆落实“314”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辖12个镇(图1).2008年全区户籍人口7.46×105人,常住人口8.70×10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9‰,地区生产总值为2.30×101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10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70×103元.

2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2.1数据收集与处理

研究数据包括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空间数据来源于重庆市沙坪坝区2000年沙坪坝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图形库、属性库)及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属性数据来源于2000-2008年沙坪坝区统计年鉴及实际调查.为使数据具有统一性与可比性,且更能切实反映沙坪坝区土地利用方式与覆盖特征,参照《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时期适用)》,将全区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水田、旱地、园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以及未利用地7类.以Constanza等[1]1997年测定的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谢高地等[2]量算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当量因子表为基础,对沙坪坝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在水源涵养、保持土壤、大气净化、废物处理、维持生物多样性、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和提供美学景观等8项服务功能及其生物量价值进行长期的实地观测,并通过敏感度分析对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进行修正[7].据此,研究引入相对生态价值的概念,即各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的比例关系,确定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相对生态价值:水田0.325、旱地0.295、林地1.000、园地0.975、水域0.623、建设用地0.015、未利用土地0.035[6].

2.2研究方法

2.2.1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在ArcGIS9.2平台的支持下,采用ArcToolbox工具中的叠加分析功能,一方面叠加2000和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得到2000-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图,并建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可以清晰地说明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数量与方向;另一方面将土地利用变化图与2008年坡度分级图的叠加,可直观地反应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所发生的空间位置.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两期矢量图通过“Featuretoraster”转成像元大小为25m的栅格图,运用“Rastercalculator”进行空间叠加,得到2000-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图;其次,运用“SpatialanalystTools”模块的“Zonal”功能,建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提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信息;同时,运用“Spatialanalyst”模块中的“Surfaceanalysis”工具从高程数据中提取2008年坡度分级图,再将2000-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图与坡度分级图进行空间叠加,揭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所发生的坡度级;运用聚合分析函数“Setnull”分别提取2000年水田、旱地的栅格数据,与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栅格图进行空间叠加,获取特殊地类的转换信息.

2.2.2生态质量效应分析

基于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时空特征分析,通过赋予各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相对生态服务价值,可建立土地利用类型间转换与区域生态质量变化的关联,计算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生态贡献率及区域生态质量指数的变化,进而分析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换对区域生态质量的影响.研究拟通过区域生态质量指数在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下的变差对区域生态质量总体状况进行判定,如果该区生态质量指数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则通常认为该生态系统处于比较理想的健康状态[8].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生态贡献率,指某种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所导致的区域生态质量的改变.其表达式为:式中:Ri→j为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向第j类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对区域生态质量变化的贡献率;LEi为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对生态价值;LEj为第j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对生态价值;Ati→j为转化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n为土地利用类型总数.综合考虑区域内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质量指数变化,比较引起生态质量改善、恶化的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生态质量指数之和,用以判断区域内生态质量的总体变化状况.其表达式为:式中:LEI为研究期间区域总体生态质量指数变化量;LEh,LEk为第h,k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对生态价值;Ath→k为引起生态质量改善的第h种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为第k种转换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LEu,LEv为第u,v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对生态价值;Atu→v为引起生态质量改善的第u种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为第v种转换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p#分页标题#e#

3结果与分析

3.1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3.1.1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分析

由表1可知,研究期间,沙坪坝区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差异明显,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建设用地、旱地、水田、林地、园地、未利用地和水域.水田、旱地和未利用地为主要的转出土地利用类型,水田在研究时段内共减少2737.56hm2,其转出总量高达3091.13hm2,主要是向建设用地的转换,转出率86.93%,而其转入总量仅为353.50hm2;旱地为减少量最大的用地类型,减少量达3912.75hm2,同时旱地的转出量亦最高,为4006.63hm2,主要向水田、园地、林地、建设用地发生不同程度的转换,转出率分别为8.43%,10.72%,38.39%和41.34%,而旱地的转入量极少,仅93.88hm2;未利用地分别向水域、建设用地转换了217.19和110.88hm2.研究期间,建设用地、林地、园地和水域等则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建设用地转入量高达4747.06hm2,水田与旱地的转入为其增加的主要来源;园地和林地分别增加415.19和1684.44hm2,均主要源于旱地的转换;水域共增加了102.62hm2,其转出量、转入量分别为159.63和262.25hm2.进一步获取各类型土地彼此间转化的信息,可将研究区的主要土地利用转换类型归纳为:水田转换为建设用地,旱地转换为建设用地、林地、园地.旱地是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主体与核心.

3.1.2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空间特征分析

由图2,3可知,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发生的主要区域为歌乐山、缙云山山体两侧及两山之间槽谷地带的中南部.山体两侧发生的土地利用转换类型主要为旱地向林地的转换,坡度多为15°~25°及25°以上,涉及中梁、歌乐山、青木关、虎溪和曾家5个镇,主要是源于沙坪坝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工程实施,尤其是近年来“森林沙坪坝”的建设,歌乐山作为国家森林公园以及重庆主城呼吸的“肺叶”,生态建设力度逐年加大,其自然植被得以充分保护,林地面积明显增加.两山之间槽谷地带的中南部区域发生的用地类型转换主要为水田、旱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该区主要为0°~2°与2°~6°两个坡度级,包括西永、陈家桥、曾家、虎溪4个镇,建设占用之所以在该区发生,一方面由于该区地形平坦、土壤、水文条件良好,具备农业生产理想的坡度条件,另一方面该区亦是人类居住和活动最主要的区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建设用地必然占用原分布于该区的水田及旱地.研究区东部平坝区井口、覃家岗两镇由于城市的扩张,建设占用其他地类在该区亦较为明显.不同区域所发生的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差异明显,且引起区域生态质量向不同方向改变,通过建立土地利用与生态质量的关联,量化表征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数量与生态质量变化的关系以及深入分析生态质量空间变化特征,有助于更进一步把握区域生态质量变化规律的总体走向,使区域生态建设框架下的土地利用方式合理调整成为可能.

3.2区域生态质量响应分析

3.2.1主要用地类型转换的区域生态质量贡献率分析

由表2可知,2000-2008年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转换对区域生态质量变化的贡献程度不一,且使得沙坪坝区的生态质量好转和恶化的状况同时存在.引起区域生态质量改善的主要土地利用转换类型包括:水田向园地、林地的转换,旱地向园地、林地的转换,未利用地向水域的转换,其中旱地向林地转换的生态贡献率最大,达31.81%;导致生态质量恶化的主要土地利用转换类型有:水田、旱地、园地、林地和水域向建设用地的转换,其中水田和旱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对生态质量恶化的贡献率较高,分别为24.44%和13.61%.生态质量指数高的土地利用类型向低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变会引起区域生态质量指数的降低;反之,生态质量指数低的土地利用类型向高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变会引起区域生态质量指数的升高;引起区域生态质量改善和恶化的土地利用转换类型的总生态贡献率分别为52.52%和47.48%.

3.2.2区域生态质量判断

由表3可知,2000-2008年间,引起沙坪坝区的生态质量改善的指数达0.2256,导致研究区生态质量恶化的指数为0.2039,相反方向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区域生态质量指数总体增加了0.0216.生态质量变化的区域差异亦十分明显,在歌乐山与缙云山之间槽谷地带的中南部,因水田、旱地向建设用地的大量转换使得生态质量呈降低趋势,该类转换明显改变了下垫面的物理性质,造成下垫面热量不平衡,出现热岛效应,加之城市生产、生活垃圾的排放,导致建成区生态质量显著降低.在山体两侧坡度较陡的地带,生态质量随着园、林地的增加逐渐提高,区域林地的郁闭度和覆盖度增加,其涵养水源、保持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等功能得以加强,尤其作为城市隔离带的缙云山与歌乐山林带,不仅可缓解沙坪坝区的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小气候,而且为沙坪坝区城乡居民提供新鲜空气和亲近自然的休憩场所,这对于改善研究区城市扩张对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从总体发展态势上看,沙坪坝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积极的,即通过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所体现出来的生态结构调整在向安全方向发展.

地质类篇5

[关键词]石油勘探 区域特征 地质类型

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6-0556-02

一、油田地质类型概述

由于地壳的运动将古代的动植物深埋地下,经过很多年以后形成现在的石油。地壳运动具有周期性,形成的沉积也具有旋回性。多旋回沉积能形成很多类的生油层、储油层、盖油层等组织。所以说,要确认某个地区的地下是否含有石油或者是要搞清楚石油的含量,就要搞清楚区域构造条件对生、储、盖组合的分布、形成条件等因素。这要从地壳运动的周期性、沉积的旋回性以及基底结构入手。再从纵向研究生、储、盖层的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从横向上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使得产油地区和含油区的具置更加明确。

1.生油层

见名知义,成油层即生成石油天然气的地层。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我们把地质中的能够直接产生原始的石油和天然气,而且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的岩层称作生油层。我们从岩石的性质类型上来分析研究,两种类型的岩石可以作为具有开采价值的生油层,分别是泥质岩和碳酸盐岩。由暗色的富含有机质的泥岩、页岩、粘土岩所组成泥质岩;而碳酸盐岩的主要成分有色、深灰色的沥青灰岩、隐晶质灰岩、生物灰岩、泥灰岩、豹斑岩为主。从岩相和沉积环境分析,在那些有利于生物繁衍生息的地区是最有可能形成生油层地带的,但这跟地壳运动相关,须经历千万年的时间作为附加条件。

2.储集层

储集层是生油层有效的后备油层,也就是说他能够转化为有利用价值的储集层。储集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容纳流体物质的空间要足够大,即孔隙要足够大;再者,这样的孔隙应当具有容纳流体和过滤的双重作用,孔隙间的通透性也要好,确保流体能够在相邻的孔隙之间流通。因此,在油田开采中给储集层下了这样的定义:能够容纳和渗滤流体的岩层即称之为储集层。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以下这些岩石类型中含有石油储集层的可能性很大,这些岩石类型有:碎屑岩类、碳酸盐岩类 , 此外还有火山岩、变质岩、泥岩等。

(1)碎屑岩储集层

由砾岩、砂岩构成的碎屑岩是储集层的一部分。目前发现的天然气、石油很大部分都存在于碎屑岩储集层,其中,有多于半数的石油以及差不多四分之三的天然气含于其中在碎屑岩储集层中,我国发现了很多的大型油气田和新生油田的储油层。这些有利的发现对石油的勘探和石油的开采提供了有力的向导。

(2)碳酸盐岩储集层

白云岩、石灰岩、生物碎屑灰等是碳酸盐岩储集层的主要构成成分,石油储集层的第二大组成部分是碳酸盐岩储集层。一般情况下,碳酸盐储集层可以分为三种,即孔隙、溶洞、裂缝。其中,孔隙指的是岩石中间存在的微小空隙,里面的颗粒细小,形似有种物质,跟碎屑岩中的孔隙很难区分开来,这必须是相关专业人士才能辨别出的。再说说溶洞,它是岩石在溶解的时候渐渐扩大了的空隙,两者的分界线不够明确,因此,我们将溶洞和孔隙都称作为空洞。空洞就能完成石油的储集作用,将石油蓄积起来。空洞为岩石内部流体的通道。孔隙在延长扩大之后形成裂缝,使得流体自由流动,同时蓄积了为数不少的油气。

3.盖层

顾名思义,盖层就是在储集层的上面防止储集层中的石油跟天然气向外溢出的岩层。盖层与储集层的作用不同,它所起的作用就是阻碍油气的逸散。我们可以理解为,盖层就是把空洞里面蓄积的石油和天然气装起来,不让其跑掉。盖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储集层形成油气的时间以及质量和效率的高低。盖层的分布的范围和发育层的位置影响到了油田分布的地理位置和存在区域。所以在石油勘探研究中对盖层组织结构的研究也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因为它跟石油储集层的发现与开采仅仅结合在一起。我们将盖层的岩石类型区分为:泥页岩、盐岩、膏岩、致密灰岩等岩石。盖层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岩石颗粒之间的孔隙相当小,颗粒的排列结构致密,这就对储集的石油和天然气起到了抑制其逸散的作用。相当于为石油储集做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二、大型油气田的地质类型及其区域特征分析

1.特提斯构造区域

从地质学和气候学角度来看,在很久以前,地球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气温和雨水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动植物的繁衍生息某些区域的生物形成规模。并且含有丰富的有机质,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些有机质就逐渐形成了优质的烃源岩,还行成了泥质岩。随着时间的流逝,古特提斯洋地区的海陆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更替,非洲地带等热带气候有机质丰富,在经过若干年后地壳的运动在地下就形成了烃源岩。但是灰岩烃源岩的指标仅占到泥质烃源岩的十分之一左右。而源岩主要分布特征是在陆棚即斜坡相、台内凹陷等地区。根据这中推算就不难得出能产生大型油气田的地质类型和区域特征。

2.大陆边缘区域

由于大陆边缘地区是地壳活动频繁的地区,有利于膏盐层的发育形成,进而形成储藏层,大陆板块在裂解之后,在经过很多年的酝酿,逐渐形成富含石油区域。经过对深水中的沙砾的研究发现,这些沙砾更容易形成能产生石油的岩层,这一发现对日后在深水中的石油的勘探提供了依据。

三、非常规油田区域的特征

1.前渊坳陷和斜坡区域

前陆盆地地区分布着广泛的前渊区和斜坡区,因为其坡度较缓,更有利于石油沉积层在此地段的形成,也就是说能够形成大型的地层圈闭和连续的油气储集层。例如加拿大的阿尔伯达省的天然沥青地层的油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再比如就是我国的四川盆地前陆斜坡须家河一带就是这样的致密性砂岩气藏结构类型的。

2.盆地中心与斜坡

根据以往经验,盆地中的坳陷地区是最容易形成储油层的天然结构地形区域,烃源岩就是在这样的区域大面积形成的这类地形富含有机质,且利于长久保存。例如美国的圣胡安和加拿大的阿尔伯达等盆地中心就是因为广泛的发育了致密砂岩气,才有了大的油田机制,形成了富含油气的储集层。

四、结语

对于石油地质类型及其区域特征做了简要的阐述,结合以往开采石油的经验,我们得知了能够利用来形成油气的岩层的类型和其各自的特点,对石油勘探中岩层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向导,希望对我国油气田的勘探有所帮助。争取为我国能源产业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地质类篇6

1石油勘探工程的特点

在现代石油勘探工程中,由于整个工程必须紧密结合现有技术和资料,多角度和多元化地对勘探地区进行判断,而整个判断工程中主要判断的内容是地质类型,所以就现代石油勘探工程的特点而言,其往往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常见的石油地质类型较多,对勘探所需的技术要求较高,因而石油勘探工程自身还具备专业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对石油企业而言,可谓任重而道远。尤其是在石油勘探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石油资源的开采已经到了极限的地步,当前的石油资源已经接近枯竭,所以石油勘探工程的开采难度也在不断的加大。

2常见的石油地质类型

为了更好地确保石油勘探工程得到高效的开展,切实掌握不同的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工作带来的影响,就需要对其石油地质类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就常见的石油地质类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储集层;二是生油层;三是盖层;四是常规油田地质层;五是非常规油田地质层。

2.1储集层

在整个地壳层中,储集层是分布最多的岩层之一,而且其具有集中、广阔的特点,因而在储集层形成过程中,不同地域的地质条件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加上在岩层中具有孔洞和缝隙,同时在其内部还会存在液体,而且在流动过程中应确保液体可以渗透和过滤,进而确保其密度较高而且储存的容量较为饱满。常见的储集层的岩层类型主要有火山岩和碎屑岩以及变质岩等。

2.2生油层

所谓生油层,主要是含有石油与天然气的岩石,所以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例如碳酸盐岩石、泥质岩石等,而且这些岩层之中均包含了诸多有机的物质,所以能有效的促进生物种群的生长,所以在生物数量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在这一油层中,其组成成分一般有泥岩、岩土层以及沥青灰岩,其岩石以深灰色和暗褐色为主,所以其在开发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2.3盖层

盖层主要是在岩层内把储集层内的油气进行良好的密封,确保油气不得飞散和外溢。在整个油层中,其是稳定油层的关键层,所以就其自身的优势来看主要就是孔洞多、缝隙小,尤其是岩层密度较多,能有效的预防石油天然气从缝隙内跑掉。因而对于石油企业而言,在石油勘探中,对盖层进行勘察具有十分标志性的意义。常见的盖层主要有致密灰岩和盐岩以及膏岩。

2.4常规油田地质层与非常规油田地质层

此类油层主要是在勘探之后能找出岩层内的油层,且能用于直接开采,所以此类油层是当前我国主要的出油层,在勘探和开采过程中的方法十分直观,所以不管是开采和勘探,目前在技术方面已经十分成熟。但是,根据我国油气勘探的经验,在一个有利的断陷盆地区内,基本上是一种复合式的含油气富集区,它具有几套生油层系,多种储集类型,多种断块构造圈闭和不同含油气层系的叠加连片,形成多种复合类型油气藏聚集区。在这个区内无论断裂构造带、凹陷带、斜坡带、岩性变化带或是潜山带都是找油的有利地带,通过勘探还可以找到相当数量的非构造油气藏。

3不同地质类型给石油勘探技术带来的影响分析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已经对当前的石油地质类型有了基本的认识,那么作为石油企业,在石油勘探过程中切实掌握其技术要点,就必须紧密结合不同的地质类型和特点,掌握其给石油勘探技术带来的影响,才能在不同的地质类型中掌握针对性的石油勘探技术要点。

3.1储集层方面的影响

在勘探储集层时,应对岩层的成分、面积和大小等进行更加系统的研究,才能更好地确保所勘探的结果更加准确。因而就储集层给石油勘探技术带来的影响来看,主要就是储集层的大小和面积以及其主要的成分等,所以在勘探过程中应着重考虑以上几方面的因素。

3.2生油层方面的影响

在对生油层进行石油地质勘探时,必须对其地质特点及其勘探的价值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掌握,尤其是应对其的碳酸盐岩和泥质岩作为勘探的重点,并在实际勘探中切实加强对其勘探技术的应用,才能更好地确保生油层的勘探不会出现遗漏和缺失。

3.3盖层方面的影响

由于盖层在稳定油层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对盖层进行勘探时,应充分考虑其是否具有较强的紧密性,才能更好地保证整个勘探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即便其存在较多的孔洞,但是由于缝隙少,岩层密度高,预防石油天然气从缝隙中溜走的同时还能确保整个勘探的质量和数量。

3.4常规油田地质层与非常规油田地质层方面的影响

就当前来看,此类地质层是对标准油田地质层进行制定的关键。所以目前我国在油气田勘探时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均是结合此类油层的特点及勘探技术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因而在勘探和开发油气田时,此类油层地质的开发技术已经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因而在实际开发利用过程中,其重点就在于对其的有效的开发,从而更好地促进勘探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由此可见,石油地质勘探技术中,受到地质类型的影响非常多,因此,在石油勘探中,首先要了解石油地质类型的特点。通过针对特定的地质类型采取石油勘探技术,能够使石油勘探更加系统准确。

4结语

地质类篇7

1.1储集层

储集层也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的一种岩层,岩层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形成储集层。第一是岩层需要具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流体,也就是孔隙。第二是岩层具有一定的渗透能力。也就是说岩层要具有一定的容纳性和渗透性。从储集层的分布状况上看,主要以变质岩、火山岩以及泥岩为主,有规律有层次低分布状态,使得储集层很容易被辨别。但是,储集层也可以再分,分成不同的类型,然后每一种类型也是由不同的岩体构成。从储集层的开发上看,还有大部分的岩体没有得到开发,也就是说石油资源的储存潜力和空间还是很大的。储集层多见于盆地地带,很容易出现裂缝,孔隙以及溶洞的现象,这三种现象中的裂缝可以被看做是流体通道,孔隙也类似为轴状,溶洞就是扩大之后的孔隙。

1.2盖层

盖层是阻碍石油等流体出现渗漏的岩体,盖层是影响油气区形态以及分布状况的重要因素,盖层也在某中程度上影响到储集层的保持时间。所以,在石油勘察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盖层的状况进行勘探。从地质构造上看,盖层的空隙相对较低,主要以膏岩、泥岩以及盐岩为主。

2、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的影响

地质类型中,开采油层的数量众多,这些油层主要以片状的形式存在,所以,可以采用钻井方式来进行开发。另外,随着人们对油田的不断开发,油气的储存量也逐渐降低,因此,石油勘探工作主要由常规油田勘探转移到非常规油田的勘探。这些方式的运用主要是为了提升油田勘探工作的效率,获得更多的原油,同时不断提升原油的产量,保证石油勘探的稳定性。另外,不同的地质类型对于石油的勘探和开采工作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局部的构造条件也是直接影响油气形成主要方面,刘贵才大庆油田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技术服务分公司黑龙江大庆163000因此,相管的工作人员需要对不同地质构造进行分析,对地质类型进行了解。

2.1构造的褶皱形态

地质构造出现了褶皱的现象,说明地层在某一区域的受力情况以及受力方向等发生过明显的变化,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褶皱的地质构造形态来对石油勘探工作进行研究。褶皱现象能够有效的抑制裂缝现象的出现,对于油气的储存工作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仅如此,地质构造的褶皱现象对于石油的储集和保存等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这一形态进行深入分析,提升石油勘探工作的效率。

2.2构造与裂缝发育

从岩层存在的特点上看,构造力和裂缝的出现情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构造力主要起到一种控制作用,能有助长裂缝形成和扩大,所以,要想对裂缝现象进行研究,需要从外部的构造力入手。局部的构造往往以群带的形式存在,同时还会形成组系间的交汇。不仅如此,受力情况的复杂性不言而喻,不用类型的局部构造会形成不同类型的裂缝现象。其中,局部构造的高点,长轴等部分往往也是裂缝发育的主要位置。

2.3构造形成时间

局部的构造是一种困闭形式,应承时间和油气的储量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如果构造形成的时间和油气生成的时间比较接近,这一点对油气的集聚比较有力。如果构造形成的时间要晚于油气的生成时间,根据已有的构造类型,可能无法抽到油气。

3、石油地质勘探策略

3.1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

当前,石油勘探的地质环境越来越复杂,由此对于石油地质勘探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时期的石油地质勘探,也必须采用新的勘探技术进行石油开采。首先要加强岩石物理分析技术研究,针对复杂的地质构造,可以根据地质储层发展规律建立相应的模型,并根据模型评估石油勘探区域,从而得出科学的勘探方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开采储层石油。

3.2坚持石油勘探质量与安全并重

石油开采企业进行石油勘探的目的是为了开采更多的石油,而最终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进步提供更有利的支持,近年来,石油勘探企业发生的事故不在少数,这是与石油勘探的初衷相违背的。因此,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石油勘探质量与安全并重的原则,应当在保证石油勘探环境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石油勘探和开采,并通过运用各种新技术来实现石油勘探效率的提升及石油开采质量的提高。在石油勘探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以满足复杂地质环境下的石油勘探需求,并确保质量与安全理念贯穿石油勘探及开采的整个生命周期。

4、结语

地质类篇8

关键词: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 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所教授的对象为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旅游理论知识基础,学习过《旅游英语》、《旅游法规》等课程,但是知识面比较窄,理论基础不扎实。在知识运用能力上也比较欠缺,缺乏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对于本课程有很大的学习兴趣,但由于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有一定难度。

二、教材分析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旅游资源学》,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系列教材,鄢志武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教材共分三篇,十六个章节,包括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两方面内容,讲述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各类旅游资源的成因、特点、开发功能等,以及各类旅游资源合理的规划、开发与保护的规律与对策。整体内容体系比较充实完善,学生反映良好。本次课讲授的是第三章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内容,主要讲授第二节地质类旅游资源、第三节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地质旅游资源和地貌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

2、理解地质旅游资源和地貌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征。

(二)能力目标

1、增强学生调查研究搜集整理信息等自主学习能力。

2、提高学生案例分析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了解中国著名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征,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的自豪感。

2、针对旅游资源的特点编写导游词,培养和提高专业素质。

四、能力训练任务及举例

(一)课前要求学生展示上节布置的课后任务完成情况,锻炼学生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分析能力以及现场表达沟通能力。任务:对平顶山的旅游资源进行调研和分类,可制作成PowerPoint形式或者以其他形式展示。以个人或项目小组组织汇报均可。

(二)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针对所讲旅游资源案例比如张家界的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总结其主要观点,并由小组代表向大家呈现。锻炼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自我表达和展示的能力。

(三)课后布置作业任务要求学生对平顶山及其周边地区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类。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对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征的理解认识。

2、教学难点:结合实例对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和特征理解运用。

(二)突出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例如:在讲述地貌类旅游资源“中国名山”这部分重点内容时,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通过电子课件、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手段,使学生对地质地貌类旅游名山的特征深入理解,并能结合实例分析运用。

1、中国名山

(1)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旅游资源名山(视频播放)

(2)宗教名山

“四大佛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地质旅游资源\宗教名山(图片展示)

(3)其他名山

黄山、庐山、张家界、神农架、阿里山等。地质旅游资源\名山(图片展示)、张家界旅游视频(视频播放)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本课程教学方法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精神。本节课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为导向”的理念,综合使用了任务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双向互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导向教学法、多媒体技术教学法等方法。下面对主要教学方法及运用进行分析。

(一)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也叫任务型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被概括为任务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遵循了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理念,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进行授课。在复习学生学过的内容基础上,导入到新内容,并适度拓展到学生运用的层面上来,体现了一定的难度和梯度。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完成任务;任务难度小时,有学生个体完成,任务难度大时,学生结成对子或组成小组完成。整个教学环节教师给学生设计了多个任务,比如对张家界旅游视频的分析,分析其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通过任务的实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的内容,使学生“以具体的教学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把获取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利用并完成任务目标,集中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导向教学法

项目导向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基于建构主义的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所以,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实施项目来开展教学活动。比如课前要求学生展示上节布置的课后任务完成情况,即对平顶山的旅游资源进行调研和分类,可制作成ppt形式或者以其他形式展示。以个人或项目小组组织汇报均可。锻炼学生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分析能力以及现场表达沟通能力。课后要求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对平顶山及其周边地区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类。下节课集中展示上交。充分发挥学生项目小组团队协作能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启发式教学法

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

启发式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引导转化,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表现在这两个转化上(已知知识学生具体知识能力)。这里引导是转化的关键。

在课程教学工程中,通过各种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能结合实际加以合理运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比如在讲解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概念时,通过展示相关图片直观生动的让学生对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有所认识,结合身边的比较熟悉的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举例分析,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电子课件、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手段。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步骤1: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1、教学内容

(1)内容:告诉学生教学主要内容是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征,展示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相关图片。

(2)目的:认识和了解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2、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图片展示(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4、学生活动:自由讨论;个别提问。

5、时间分配:3分钟。

(二)步骤2:引入(任务项目)

1、教学内容

(1)任务:结合教材内容谈谈自己对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认识。

(2)内容:预习课程内容,使学生大概了解课程主要内容。

(3)目的:自然过渡到课程主题,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2、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

4、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代表回答。

5、时间分配:3分钟。

(三)步骤3:操练(掌握初步或基本能力)

1、教学内容

(1)任务:要求学生掌握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概念。

(2)内容:讲解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概念。

(3)目的: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

2、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

4、学生活动:独立思考;个别回答。

5、时间分配:15分钟。

(四)步骤4:深化(加深对基本能力的体会)

1、教学内容

(1)任务:要求学生理解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征。

(2)内容:讲授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征,对著名资源着重讲解分析。

(3)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图片展示(著名相关旅游资源)。

4、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代表回答。

5、时间分配:30分钟。

(五)步骤5:归纳(知识和能力)

1、教学内容

(1)任务:要求总结课程学习内容,归纳重点和难点。

(2)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让学生发挥其主体地位。

2、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讨论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

4、学生活动:个别回答。

5、时间分配:10分钟。

(六)步骤6:训练、巩固、拓展、检验

1、教学内容

(1)任务1:对张家界旅游视频的分析,分析其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2)目的:使学生对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和特点加深理解。

(3)任务2:观看中国名山视频,对其地理位置、特点及类型进行理解和识记。

(4)目的:巩固强化学习内容。

2、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互动法;案例教学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视频播放。

4、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代表回答。

5、时间分配:20分钟。

(七)步骤7:总结

1、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2、教学方法:归纳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

4、学生活动:相互讨论;个别回答。

5、时间分配:5分钟。

(八)步骤8:作业

1、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对平顶山及其周边地区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类。下节课集中展示上交。

2、教学方法:项目导向教学法。

3、教学手段:课件展示。

4、学生活动:记录。

5、时间分配:2分钟。

八、教学评价设计

(一)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起组织和引导作用,应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自我表达表达能力。

(二)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中,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地质类篇9

[关键词]矿山;地质;工程;灾害;类型;防治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059-01

1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特点

1.1矿山上程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危害大

根据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因为采矿发生塌陷灾害的城市差不多有40个左右,由于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渣、废石以及尾矿堆置等受到侵占的土地约20000平方千米,并逐年以200平方千米的速度增加。

1.2矿山上程地质灾害的类型多样化

如前所述,矿山上程地质灾害的常见的类型基本分为:顶片帮、地表塌陷、井下突水以及深部岩爆等几个类型。在开采过程中,矿产的类型多样化、开采方式不当以及所处的地域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吧同,引发地质灾害类型也多样化。

2.矿山地质工程地质灾害类型分析

实际矿山资源进行开采时,矿山地质灾害的划分大多依靠形成的原因以及空间分布来进行确定的。

2.1矿山工程岩土体变形引起的灾害

矿山工程中岩土体变形引起的自然灾害是较为常见的,其中主要表现为地面塌陷、采矿边缘滑坡或者失稳、矿坑中岩爆等现象。而矿山工程中引起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开采过程中的不合理开发所引起的,并且如果没有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也会发生地面塌陷。特别是矿山开采时矿柱不足或者遭到破坏时也会产生地面塌陷。同时,在一些地质较为平缓的地区,发生此类现象也相对较多。而矿山开采时候对于采空区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回填处理,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也容易发生地面塌陷。特别是在采矿时如果不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进行开采,矿区的边缘就会出现滑坡现象,这种现象也有着较强的破坏力,通常会发生在建材矿山中。而矿山资源开发完毕后,地壳运动会使矿山中的围岩发生运动变形,这样在应力的作用下也很容易发生爆裂,进而产生严重的地质灾害。

2.2矿山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灾害

根据已经发生的受水文地质影响发生的地质灾害情况总结,水文地质引起的灾害主要包括地面沉降、砂土液化、岩溶塌陷以及软土变形等,其具体的表现如下:在地面沉降方面。根据以往的资料研究,可以得出,地下水的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以及地面沉降,且地面发生沉降的速率与地下水水位的下降速率成正比,地下水位下降形成的漏斗与地面沉降形成的漏斗基本上保持一致。地下水位升降引发的灾害主要有矿坑突水涌水和坑内溃沙涌泥两种。其中,矿坑突水涌水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对矿坑涌水量估计不足,在采掘过程中贯穿透水断层时突遇暗河或蓄水溶洞,导致地而水或地下水大量涌入。坑内溃沙涌泥常与矿坑突水一起发生,一旦采掘过程中骤遇蓄水溶洞,坑内就会溃沙涌泥。

2.3崩塌滑坡

滑坡主要分布在矿山道路两侧的高陡边坡以及矿山较陡的天然斜坡部位。而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山区,是由崩塌、恶劣环境共同导致的。此类型种地质灾害的产生和分布直接受到矿区自然环境、矿区工程隐患区域的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方式等的多重作用影响,主要表现在采空区山体滑坡;排土场、堆渣场边坡失稳或者尾矿坝垮塌等。想要稳定和有效地控制矿区开采中的滑坡灾害,就要有效控制引发滑坡的各种控制作用。

2.4其他因素引起的矿山地质灾害

除了上述的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外,瓦斯爆炸、矿山火灾以及地热都是较为较为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瓦斯爆炸以及矿山火灾在煤矿企业中较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煤炭资源地下开采过程中,通风不畅,瓦斯凝聚发生爆炸,对矿井工人的生命造成损伤,给矿山开采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火灾也是矿山资源开采过程中危害极大的地质灾害,对环境的破坏极大。地热是由于矿山资源的过度开采,

开采的深度不断加深引起的,这对于矿工的劳动力以及矿山安全生产都造成严重的影响。

3.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措施分析

3.1建立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

加强地质灾害勘察,成立专门的勘察与调查小组,对矿山地质灾害发育状况与潜在安全隐患进行调查。建立专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并由政府部门主管领导担任组民,主要负责成员由国土、水利、林业、气象、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来组成。同时对各部门的职责做好明确的分工,组成多层面的地质灾害预防和抗灾救灾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置在国土资源局,提供组织性保障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3.2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通过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建立灾害预警系统,更便于预防地质灾害。在此过程中,建立起动态灾情预警系统,充分利用GIS以及测量动态变形监测技术。通过对GIS以及测量变形数据的分析处理,建立起完善的灾情档案与应急方案数据库。一旦发生异常状况,将信息及时出去,并启动应急方案,以得到多方支持,切实提升灾情防治水平。

3.3做好地质环境勘察

利用科学技术深入地对地质环境调查和地质灾害进行调查,跟具有资质性的部门协作,编排地质规划,勘察矿山地质环境,对矿业开发、土地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植被和水资源的破坏、程度进行详细调查,详细勘察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及危害,结合本地工程申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建立并健全良好的生态环境,重视并加强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项目工程。

3.4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政府职能部门逐级签署工作责任状,通过层层监督,一级抓一级,设立相应的巡查员,对一些存在地质灾害的隐患Ix.域加强巡查,划分责任制,做到防治灾害人人有责,逐级对地质灾害防灾工作责任进行划定,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易发区,设置警示牌。

3.5优化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岩土工程施工中可以选择一些适用的防治措施,对降低岩土工程施工中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及影响范围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房后边坡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治小型土质滑坡,可以采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削方减载护坡以及前缘支挡等工程措施,针对岩土工程中型以上的滑坡要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来选择防治措施。

3.6优化生物防治措施

岩土工程施工中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措施来消除或降低地质灾害,其应用原理为通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以及合理耕牧等方式促进生态平衡,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率。同时,生物防治措施在应用中具有持续时间民、投资少以及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对改善岩土工程施工场地及周围的自然环境条件有着重要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矿山上程地质灾害的类型多种多样,引发的原因也各有不同。它所造成的危害是非当大的,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经济财产损失,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矿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管理部门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方针,结合法律、社会、经济、政治等多种手段,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矿山上程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赵晓明,才永军.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5,19:67.

[2]张家彬.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防治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1:161.

地质类篇10

关键词:福建;地质灾害;特征

Abstract: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is an important geological environment Fujian, speci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determine the major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Fujian province across the country prone areas and one of multiple areas, leading to landslides, avalanches, landslides, ground subsidence and other disasters prone and more hair. In view of this, this type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Fujian Province and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Fujian; geological hazards; features

一、福建省省自然地理概况

福建省地貌上属于中国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海拔一般5―2158m,其最高峰位于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m,最低位于东部的堆积平原地带。全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山脉武夷山、鹜峰山、袱帽山、戴云山一博平岭走向北北东向,与海岸线总体走向一致。境内山岭耸立、低丘起伏、河谷和盆地错综其间,沿海港湾、岛屿众多,地形区域性差异较大。省内西北部是以武夷山脉为主体的闽西大山带;中部分布由鹭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等山脉组成的闽中隆起大山带,其间多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平原地带。构成中山的岩石中,武夷山脉多为沉积岩和变质岩、鹜峰山一砒帽山与戴云山一博平岭多为火山岩和侵入岩;构成低山、丘陵的岩石多为沉积岩、变质岩、火山岩、侵入岩;红土台地多由花岗岩风化残积土构成;平原与山间盆地则由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组成。

二、福建省地质灾害的类型与特征

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根据野外调查,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是福建省主要的地质灾害。

1、滑坡

滑坡是福建省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灾害类型,各个设区市、各种地貌和岩土体类型均有分布。总体上而言福建省滑坡空间分布广泛,数量多,山区普遍发育,具有区域性和群发性的特征;土质滑坡为主。福建省斜坡多为残坡积土,该类土体为松散结构,透水性较好,当降雨大量入渗后,土体抗剪强度显著降低,地下水侧向径流,产生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增加下滑力,进而产生滑坡;小型浅层滑坡为主。福建省斜坡残坡积土,由于浅层地表易受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容易诱发小型浅层滑坡;直接诱发因素以暴雨为主省内的滑坡与崩塌多数发生在强降雨或台风暴雨阶段,同类型灾害发生地域较集中、并普遍具有群发性特征;区域空间及时间上灾害的发生呈现出不均匀性的特点;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明显。

2、崩塌

福建省崩塌发育分布主要有如下特征:以土质崩塌为主,其次岩质及混合质崩塌也占一定比例。据统计,福建省崩塌规模一般较小,据统计,小于10000m3的小型崩塌达94.00%。大于100000m3的崩塌点仅23处,均为崩塌群;以人类工程活动与暴雨复合成因的工程崩塌为主。福建省崩塌与人类工程活动与暴雨有密切相关,常由于公路开挖、建房切坡开挖、开矿、水渠漏水等人为活动破坏了原有的山体稳定性,在暴雨袭击下发生崩塌。特别是国省道公路及铁路沿线崩塌最为发育;发生时间主要在雨季,根据地质灾害在各个月份的发生统计资料,全省崩塌高发期为6月份(32%),其次为8月份(21%)、5月份(10%)和7月份(8%),可见区内崩塌灾害发生时段相对集中在5一8月之间,而1、2、11、12月份的地质灾害发生率较低。

3、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水与泥砂和石块混合在一起流动的特殊洪流,具有突然爆发与流速快、流量大和破坏力强的特点。在泥石流发育区,经常发生泥石流冲毁公路、铁路、桥梁等交通设施甚至工厂、城镇和农田水利工程等现象。它的运动过程是由各种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或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福建省泥石流发育分布有以下特征:从发育的地形特征来看,绝大部分为山坡型泥石流,很少以部门为沟谷型泥石流;粘性泥石流与稀性泥石流大约相同比例,沟谷型泥石流均为稀性泥石流;福建省泥石流规模主要为小型,达95.00%,大于50万m3的大型泥石流仅1处;福建省泥石流在全省范围45个县(市、区)分布,有6处泥石流以上的县(市)只有6个,主要分布于闽西、闽北和闽东山区。从其形成区海拔高度来看,绝大部分位于200―1000m之间

4、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据统计,福建省地面塌陷有107处,其中74处为岩溶塌陷,33处为采空塌陷。塌陷地面塌陷类型以岩溶塌陷为主,福建省岩溶地区主要分布于闽西山区盆地,岩组综合厚度99―749m,覆盖型岩溶分布面积575km,一般在100m深度范围内。福建省岩溶塌陷主要有如下分布特征: 岩溶塌陷点多位于距开采井几米一几十米的范围内,最远的达200多米,主要由于人为抽水直接诱发,当开采井做较大降深抽水时,甚至在刚开始洗井试验时,由于地下水位的急剧变化,引起岩溶塌陷。当塌陷附近的抽水井停止使用后,塌陷不再继续发展;多位于山间盆地河谷两侧地下水强迁流排泄区;在空间分布上,按县(市)地域划分,福建省岩溶塌陷主要分布于闽西集中开采岩溶地下水的龙岩新罗区、永安大湖、连城北团、三明市区等地。

三、结语

福建是个山区省份,降雨量大且相对集中,台风暴雨多;山区坡度大,残积土发育且厚度较大;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决定了我省为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多发区之一。地质灾害点多、、突发性强、危害性大,每年均有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发生,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处理。

参考文献:

1、周爱国,周建伟,梁合诚,等.地质环境评价.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

2、朱大奎.环境地质学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王思敬.典型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