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装备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0 00:55:39

地质装备论文

地质装备论文篇1

关键词:测量船 装备 文化

中图分类号: U67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77-02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及其成果。测量船装备文化则是测量船在装备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价值理念、思想观念、工作态度、行为方式、基本制度、管理方法,以及测量船装备在设计、研制、管理阶段特有的质量要求及其成效。但由于对文化功能认识不足,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对文化探索不够系统深入,测量船装备文化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和系统的理论,装备文化缺乏理论性、系统性和深入性,不能发挥其“魂”和“纲”的作用来统领测量船的装备管理工作。所以,研究测量船装备文化,大力推进测量船装备文化建设对科学化管装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 推进装备管理文化建设需沉淀形成鲜明的组织管理文化

人创造文化,文化也塑造人,在测量船装备管理活动中只有把装备文化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并举,才能起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作用。

(1)以系统化的方式统筹要素资源。装备管理是全系统、全寿命的管理。在管理中不仅涉及经费、物资、器材等有形资产,同时还涉及人力、信息、技术等无形资产。在这些资源中,人始终是核心,只有将人力资源与财力、物力资源统一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科学管理。如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力量薄弱,就很难确保装备质量和日常检查维护的效果;如果人员的事业心、责任心不强,落实制度不严格,再好的制度规章也只是一种虚设;如果组织文化不健康和谐、积极向上,就很难激发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其高质量、高标准地实施装备管理。所以,相对于“以物为中心”的“人本管理”需要在运用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同时,更加重视人的作用发挥,营造良好的组织管理文化。

(2)以制度化的方式规范职责要求。在文化本身的领域中,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则是个体与他体、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文化产物,包括参与工作的方式、日常行为方式和基本的规章制度等。所以,要使所有的装备要素资源能协同工作,则需要加强对这些要素资源的合理分配,需要以制度化的方式明确各个要素在系统中的定位及相互关系。装备管理是具有严谨规律性和科学性的实践活动,没有规范就没有依据,只有健全装备管理法规体系,明确职责分工,才能确保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制度化的方式规范职责要求,以强化监督、督促各项法规制度的落实;通过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从而不断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以专业化的方式提升人员技能。测量船装备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层面多、范围广、纵深大,专业素质要求高,既要有组织型的管理骨干,又要有专家型的技术能手。人员的专业素质决定着测量船的装备管理水平,只有拥有一支理论功底深、专业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多层次、多结构的装备专业人才队伍才能确保装备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加强组织管理文化建设就需要培训和发掘测量船中每个人的技能,以使每个人都能尽其天赋之所能,以最快的速度、用最高的劳动生产率从事适合他的等级最高的工作。

2 推进装备管理文化建设需挖掘形成独特的知识管理文化

知识是融入了人的智能的信息,知识管理是促进文化形成、传递必然途径。装备知识是装备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推进测量船装备文化建设就必须加强知识管理,通过知识集约汇聚文化资源,通过知识应用体现文化价值,通过知识创新展示文化魅力[2]。

(1)通过知识集约丰富学习资源。知识集约是知识管理的首要环节。知识集约过程是对现有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和管理的过程,是隐形知识显性化和显性知识综合化的知识转化过程。知识集约就是要不断地搜寻、发现和挖掘装备学习资源,创新方法、开辟途径不断地汇聚、整理装备资料,并形成丰富的装备知识库。

(2)通过知识应用拓展管装方法。知识应用过程是利用集约而成的显性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显性知识内部化的过程。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用,只有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应用和创造才能体现知识的价值。在装备管理活动中,需要充分发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开创性地进行装备维护,不断提升驾驭装备的能力。

(3)通过知识交流提升能力素质。知识交流是扩展组织整体知识储备的过程。要丰富知识集约,要拓展知识应用,要激发知识创新就必须提供和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从而加快知识的流动,激发创新的灵感,碰撞智慧的火花。装备管理不能“闭门造车”,装备管理更不能“因循守旧”,在装备管理中要善于开启知识交流的大门,通过技术交流对话、管理经验交流、设备故障排查方法推广等形式相互借鉴,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开辟网上论坛、开发装备知识管理系统等,为知识交流开拓空间。

3 推进装备管理文化建设需培育形成先进的质量管理文化

装备质量管理工作中,不仅是要遵循装备维护规律,严格落实制度和标准,关键是要领会质量文化的内涵,把握质量管理的实质,精益求精,不断超越,追求卓越,形成全人员、全组织、全过程、多方法的全面质量管理氛围[3]。

(1)科学管理与质量理论发展同行。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而科学则是对客观规律的无限趋近,坚持装备科学管理就是实施装备质量管理。科学管理探索的过程就是质量理论发展的过程。随着我们对装备科学管理认识的深化,装备质量已扩展到装备工作性能、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保障性、经济性和服务保障的范围,同时也把装备生产过程延伸到论证、研制、生产到使用的全过程管理,预防性维修和风险控制已成为测量船装备管理的重点。

2)流程改造与质量标准改进并举。质量实践体现为确保实体与需要和期望有关的性质得到持续满足的完整过程。作为八项质量原则中的“持续改进”,强调对流程活动、项目的不断优化,是一个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在装备管理活动中要遵循PDCA和SDCA循环,不断地改进装备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不断改进影响装备管理的标准、流程和制度,并把“零缺陷”和六西格玛等理论引入装备管理过程中,以先进理念促进装备管理[1]。

3)质量实践与质量文化发展协力。文化具有信息传递功能、教化培育功能,同时还具有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要促使装备管理持续改进,就要有持续改进的动力和机制,而这种改进的原动力就是要有与之适应的质量文化。质量文化是在质量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物质基础、技术知识、管理思想、行为模式、法律制度与道德规范等因素及其总和。质量目标没有尽头,质量追求永不停歇,质量工作永无止境,在装备质量工作中一方面要遵照质量规范,落实质量标准,另一方面还要有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和追求卓越的前进意识,不断确立新目标,不断超越新期望。

参考文献

[1] 曹永一.浅谈如何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8(1).

地质装备论文篇2

关键词: 活动理论;装备保障;军事创新

中图分类号:E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299-02

0 引言

加强我军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是胡主席着眼战争形态发展变化和有效履行我军使命任务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刻揭示了信息化条件下我军建设的核心任务和发展方向[1]。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关键在于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而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实质,就是军事领域的创新[2]。军事创新是实现战斗力诸要素及其组合方式变革的原始动力,是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生命,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最终必须落实到军事主体的创新性实践中。装备保障能力作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提升的动力之源在于装备保障领域的创新。因此,深入研究装备保障创新理论是适应当前新军事变革,加快我军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我军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重要保证。本文拟突破传统以实体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抓住装备保障作为一类特殊的人类活动的本质属性,以活动为中心,借鉴活动理论的研究思路,探讨基于活动本质创新装备保障的思路与方法,旨在改变传统的保障观念,树立新的思维方式,旨在为系统推进我军装备保障创新发展开辟一条全新的思路,提供有效的理论与方法支撑。

1 装备保障创新的时代背景

目前,世界新军事变革蓬勃发展,它以信息化为核心,是迄今为止人类军事史上发展最为迅猛、影响最为深刻的一场变革[3]。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挑战,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是加速我军军事斗争准备、推进我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代课题。军事创新是迎接世界新军事革命挑战的必然要求,世界军事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军事领域斗争的日趋激烈,要求我们必须更加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军事创新是军事主体在实践中创造新事物的一种积极能动的行为,是对传统军事观念、理论、组织方式和运作方式等进行革命性扬弃的系统工程[4]。“装备保障创新”可以看作是在“军事创新”概念下,限定于装备保障领域的创新活动。加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创新理论研究,是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军装备保障领域一项具有很强战略性、理论性和指导性的重要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新军事革命的前沿,以创新的理念、改革的精神与科学的思维,系统地研究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5]。这对于充实和完善我军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理论,指导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创新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路,深入开展装备保障创新研究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2 基于活动本质的装备保障创新的内涵

从人类活动的角度来看,装备保障是典型的为达到某种或某些目的所进行的有组织的人类活动。装备保障活动是装备保障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体现,而装备保障功能的实现也最终靠装备保障具体的行动。同时,如果系统地来看,装备保障活动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不同活动间有紧密的相互联系,装备保障的历史联系,也主要或直接体现在活动模式的演进关系上。由此可以看到,以活动为基础来进行装备保障理论与实践探索,是我们进行装备保障理论与实践研究可以尝试的方法。概而言之,以活动为起点和中心研究装备保障主要有以下三点理由:一是装备保障活动是装备保障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的集中体现。围绕活动创新装备保障,才能够全面系统地考虑装备保障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才能够不受问题本身的限制,跳出就保障问题研究保障问题的局限。二是装备保障活动是实现装备保障功能的直接途径和过程。装备保障创新首先应从活动探知和变化开始,并最终导致装备保障要素和结构的深刻变化,从活动切入研究装备保障问题,不但直接而且更容易切中问题的实质。三是装备保障活动最富动态性的特点。通过对装备保障活动的历史演进及与其它相关活动联系和区别的考查,可以更为深刻地明确装备保障的深刻意涵,更能够找到装备保障创新的突破口和方向。

综合分析我军装备保障创新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从方法论上讲,主要的问题在于缺乏对活动本身的关注,没有围绕活动来研究问题。装备保障是一类特殊的人类活动,对于人类活动问题的研究,软系统方法论创始人英国的切克兰德就曾经说过:造成各种突出弊端无法根治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紧紧围绕活动研究解决问题。而我们现在研究装备保障问题,基本上都是由实体切入,围绕装备保障编制体制、力量构成、保障装备、法规制度等实体要素,针对装备保障中的具体问题来研究解决问题。由于忽视了活动过程或对活动关注不够,无可避免地限制了研究的视野,导致了装备保障创新与作战创新脱节、缺乏明确的目标方向,以及各类创新活动缺乏协调联动等问题,浮在“事”的表面,就问题而解决问题。

3 基于活动本质的装备保障创新方法

地质装备论文篇3

论文摘要:就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与特色,如培养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计划修订、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改革、专业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必要的措施。

1.引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对化机专业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改变。随着 现代 科学 技术的进步和 工业 的 发展 ,过程装备越来越趋向大型化、精细化和自动化,流程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等)与过程进行要求必须实施精确的自动控制,这是过程装备高效、安全、可靠运行的根本保证。将“过程”、“装备”与“控制”三个相关学科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过-装-控一体化”,已是化机专业改革的必然。

根据 教育 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化工设备与机械”本科专业正式更名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新专业是“以过程装备设计为主体,以过程原理与装备控制技术应用为其两翼(简称‘一体两翼’)”的大类学科交叉型专业。这并不是专业名称的简单改变,而是要求赋予专业以新的内涵,因此应结合内蒙古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建设和特色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慎重确定专业的培养方案,做出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以适应培养21世纪人才之需要,并充分体现我们自己的专业特色。

2.专业建设思路

内蒙古科技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科专业于2004年获得批准,于当年招收第一届学生,现已累计招生四届八个班共计300余人。依据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专业总体框架,结合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实际情况,建立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充分体现“过装控一体两翼”的总体架构,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成为涵盖学科领域宽、柔性大、适应性强的专业,能够培养21世纪内蒙古及全国 经济 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专业建设规划

校院领导非常重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建设工作,动员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给予大力支持,学校已安排购置了75万多元专业必需的实验设备,学院已购买数量可观的教学科研图书资料。过控系全体教师均参与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究,集体讨论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优化、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修订、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的问题,形成共识并付诸实施。

3. 1.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建立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原专业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结构不合理。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均毕业于原化机专业或机械专业,过程控制或过程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基础比较欠缺;另一方面青年教师所占的比例较大(约占总数90%以上),部分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而且缺乏工程实践知识。因此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当务之急。学院采用的办法是:

(1)引进硕士以上专业对口的高学历人才。

(2)提高青年教师的水平。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或攻读高一级学位。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检查、评比和研讨,对教学质量差的青年教师,安排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给他们帮助和指导。支持专业课教师参加全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术交流活动,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教学和科研能力。由此逐步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研究生以上占100% )、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45岁以下占80%,高级职称占50% )、专业素质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3. 2.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和教学计划的修订

参照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总体框架,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力求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工程实施能力和良好的业务素质。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制药、食品、生化、煤化工、机电及劳动安全部门等领域中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研究及开发等工作。

按此培养目标,结合内蒙古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框架,如表1所示,其由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方向知识两大部分组成。基础理论知识包含人文基础、科学技术理论和实践基础三方面,以科学技术理论为重点,人文基础和实践基础辅之。科学技术理论包括公共理论基础、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基础。这些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为专业知识的获得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方向知识以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设计和过程流体机械为主体,过程工程原理与过程装备控制技术为其两翼,并增设煤化工技术及装备等专业课程,以突出我们自己的专业特色。

3. 3.课程体系改革及优化

根据“一体两翼”的专业定位,优化课程设置,建立新的教学课程体系,以适应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弹性大、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具体做法如下: (1)增设控制类有关课程,满足专业拓宽的需要。如开出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plc技术及应用课程,使学生掌握过程装备控制学科的有关知识,以适应过程装备大型化、自动化的需求。(2)加强理论基础、淡化专业。将专业课学时数控制在总学时的20%左右。如对过程流体机械以解决选型和应用为主,将课时由72减少至48左右;增加流体力学及粉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理论基础课程;同时开出适当的专业选修课,如有限元原理及应用、过程装备cad、药物制剂工程与设备、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过程装备密封技术,以增加专业的柔性。(3)加强外语、 计算 机基础教学。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增开过程装备高级程序设计课程,使得外语和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线,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和较深的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4)加强实践性环节,积极创造条件。如增设工程教育实践,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4.专业教材使用与更新情况

为了规范专业的知识结构和保证教学质量,专业核心课程按新专业的要求全部采用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面向21世纪的新教材。煤化工技术及装备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必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编写。同时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和整合,使之更适应我校的实际情况。

3. 5.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采用比较式、启发式教学,讲课中要求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以提纲式教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学与教师课堂讲授、指导、答疑相结合。

在教学手段上,也积极进行探索。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与过程流体机械等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与图片资料讲解,加深学生对过程设备结构的认识,节省在黑板上画图及板书的时间,以提高授课速度并充实授课内容;过程装备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需要增加典型容器的制造工艺,可用观看录像来代替课堂的抽象讲解;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被作为学院重点课程予以建设,通过进一步完善cai课件和研制典型过程设备的设计 计算 软件以提高专业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3. 6.实践性教学环节规划情况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工 科学 生动手能力、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规划与安排。

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如表2所示,鉴于实验经费投入数量有限,大规模地进行实验设备的购置不切合实际,在利用相关院系实验资源的基础上,我们主要计划先期建设能够满足学生基本专业实验要求的压力容器综合实验、空压机性能测试及超声探伤实验、过程装备结构拆装实验和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实验四个实验室。第一期专业实验室建设中用于购买实验设备的经费约为75万元,其中压力容器综合实验装置我们使用南京化工学院李健教授研制的专利产品——压力容器三合一验证性实验装置,其特点是结构设计巧妙,试件易得,实验效果良好,实验数据误差较小,价格仅为通用压力容器实验装置的二十分之一,许多高校如东南大学在使用该实验装置。通过第一期的建设,实验室的教学环境将得到较大的改善。实验室第二期建设正在拟申报之中(含过程装备与控制仿真实验、过程装备密封实验装置、煤化工技术及装备实验装置等),相信经过两期建设,实验教学条件将得到很大的改观,能够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学校 教育 与社会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选择了区内外一些优秀 企业 作为实习基地,如南京紫光精细化工厂实训基地、南化集团、天津碱厂、神华集团煤化工基地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得到了厂里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毕业设计( 论文 )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完成工程师素质基本训练的一个关键性教学实践活动。我们一方面制订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和毕业设计指导书,另一方面注重指导教师自身工程实际知识的加强,再者依据培养目标选好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并安排一定比例的学生参与教师纵向科研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从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提高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束语

相信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和实践探索,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与教学水平将会获得较大改善与提高,社会影响力逐年递增,师资队伍建设渐趋合理优化,为积极准备化工过程机械硕士点的申报创造条件。知识结构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培养特点,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均有望得到较大的提升。

参考 文献 :

[1] 程树珍.关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体系的构建[j].化工高等教育, 2003, 1(75): 57~58.

[2] 陶秀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j].煤炭高等教育, 2005, 5: 91~93.

[3] 喻九阳.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 2004, 3(81): 17~19.

[4] 周勇军.“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12: 165~169.

[5] 张锁龙.《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 工业 学院学报, 2004, 3: 59~61.

[6] 余历军.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功能与基地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 2004, 6(58): 95~98.

地质装备论文篇4

Abstract: Equipment support mode transformation is development request and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of equipment support, which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cientific theory to guide. In this paper, based on summarization of related concepts of equipment support transformation, the composition of equipment support mode was analyzed, and then from the support layer, the content layer and implementation layer three levels, the equipment support model transformation ways was promoted, as has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equipment support mode transformation.

关键词: 装备保障模式;装备保障转型;构成;转型途径

Key words: equipment support mode;equipment support transformation;composition;transformation ways

中图分类号:E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4-0299-02

0 引言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推进,以一体化联合作战、网络中心战等为主要作战方式的信息化战争逐渐代替以数量规模型阵地战为主的机械化战争,战争节奏快、杀伤力大且武器装备技术复杂,传统的装备保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亟需进行装备保障模式转型。进行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构成与途径研究可以帮助全面梳理转型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 装备保障模式转型概述

当前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形态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新的作战形态和作战样式,对新形势下的装备保障产生了重要影响。

军事转型从军事变革演变而来,二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林建超[2]提出军事变革是“由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引起武器装备的演进,进而引起军队编成、作战方式和军事理论等方面逐步发生根本性变化,最终导致整个军事形态发生质变的特殊社会现象。”军队建设转型是一场深刻的军事变革,是世界各国军队积极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不断调整军队建设方向的共同选择。

由此可见,装备保障模式转型是随着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不断开发新的装备保障概念和能力,以信息系统为支撑,运用综合集成的方法,对各种装备保障力量和保障资源高度整合,建立新的编制体制,以便有效地应对新的战略和战役挑战的进程。

2 装备保障模式转型构成分析

装备保障转型不是信息技术的简单引入,也不单是通过新技术提高保障效率,而是对装备保障体系的全面提升,因此装备保障转型涉及文化、保障理论、编制体制、技术、设施设备、装备等装备保障系统全方位,并形成新型保障体系,全面提升装备保障能力。装备保障转型构成如图1所示。

2.1 文化思想 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建设首先需要解决文化思想问题,摒弃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充分认识装备保障转型对推进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作用,深入把握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科学内涵;建立创新型文化,不断深入转型工作;从上而下全员重视,保证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高质量。

2.2 保障理论 装备保障转型的过程也是装备保障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随着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到来,装备保障理论领域已经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新概念、新观点、新理论。作战装备保障理论是装备保障理论创新的重点,是推行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依据和指针。装备保障理论创新上最重要的突破,是对装备保障最终发展趋势的研究。

2.3 编制体制 体系对抗是信息化作战的突出特点,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必须打破条块分割、按级供给的保障模式,运用信息技术把保障单元、保障要素和指挥系统联为一体,树立“大需求、大供给”和“一盘棋”的保障思想,紧紧围绕作战行动,快速聚合各个方向、各个层次、各个专业系统的保障力量,使各军兵种及社会化保障力量成为相互联动、相互依托、相互增效的整体,形成综合保障优势。对各种装备保障力量和保障资源高度整合,建立新的编制体制,是装备保障建设转型的必然要求。在保障力量上,充分利用地方保障力量也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也需要建立相应的体制来实现,使军队装备保障社会化程度得到提高。

2.4 保障技术 即充分利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众多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武器装备呈现出信息化、隐形化、精确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必然要求装备保障建设向信息化、数字化发展。信息化战争和数字化部队必然要求信息化、数字化的装备保障与之相配套。应把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装备保障建设的核心,研制和装备更先进的装备指挥与管理自动化系统,以提高整个保障系统中所有资源的透明度,从而实现对装备保障资源的动态跟踪和实时监控,以便准确、快速、高效地配置、调动和利用装备保障资源,对作战部队的装备保障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利用扫描器、射频标签、条形码、数据库及其依托的战术互联网开发的“全资可视化”技术,通过“全维可视”,达到“全程可控”,从而实现精确保障。依托信息平台,以信息流引导物资流、技术流,达到适时、适地、适量、高质的保障效能,实现保障的即时化、综合化、精确化和经济性。

2.5 设施设备 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保障能力,需要利用先进的保障技术,更加需要硬件作为支撑,需要加大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完善目前的装备保障的硬件基础。建立健全信息采集手段、信息处理手段、装备管理手段、装备指挥手段、维修手段、供应手段等等,使装备保障转型落到实处,全面提高装备保障的效率和效能。

2.6 保障装备 加快发展和改造保障装备。随着探测技术、微电子技术、纳米技术、定向能技术、光电技术等一大批高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很多信息化保障装备将陆续问世,保障装备的信息能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综合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因此,改进和完善野战抢救抢修装备,发展故障自动诊断和检测技术,将检测设备的检测电路和传感器部分安装到装备上,不用外部设备,即可自动显示主要部件状况,一旦出现故障,即可换件修理。

2.7 保障训练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激烈复杂,装备保障点多、面广,任务繁重,对装备保障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保障训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保障训练已经成为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装备保障模式转型途径研究

依据武器装备保障转型的涵义、时代特征,考虑信息化战争对装备保障的直接影响,从当前保障系统实际出发,通过进行保障模式转型,形成适应信息化战争的新型装备保障模式,为达成此目标,需要科学规划实施途径,为全面展开装备保障转型建立基础。依照上述思想,从支撑层、内容层和实施层三个层次建立装备保障模式转型途径如图2所示。

支撑层主要描述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客观环境,包括科学发展观、科技进步、武器发展、作战理论、战争形态、保障需求等,为装备保障转型提供了理论指导、发展动力和物质基础;内容层主要描述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具体内容及相互关系,主要包括保障理论研究、编制体制调整、保障技术研究、方法手段开发、保障训练改进等,从而使装备保障模式转型顺利展开;实施层主要是从操作层面表明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实施步骤和逻辑程序,包括文化引领、路线规划、理论探索、试验验证、典型试点、分步实施等。

3.1 支撑层 装备保障模式转型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需要一定的思想、理论和环境作为支撑。首先,装备保障模式转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将装备保障转型的全面、持久、可持续发展作为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主要目标;其次,装备保障模式转型是建立在科技进步、武器更新换代、作战理论发展、战争形态变化、保障要求提高的基础上,进行装备保障转型建设,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带来的多方面的影响。

3.2 内容层 装备保障转型主要针对传统保障系统的保障资源、保障程序、力量编配等要素,通过进行有机整合,在装备保障资源建设的基础上,通过进行保障理论研究、编制体制调整、保障技术研究、方法手段开发、保障训练改进,对保障模式转型进行深入分析、理论探索和组织实施,达成新型的具有信息化时代特点的装备保障体系,使新型保障体系主要具有组元改进、结构优化、功能提升、运行完善和适应环境等特点。

装备保障建设转型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我军在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保障能力,在装备保障建设转型过程中,必须把装备保障训练放在战略地位,用训练检验装备保障转型实践是否符合实战需求,用训练检验新型装备战时的保障水平。保障训练转型目标主要是通过保障训练,强化装备保障的系统集成,主要包括保障要素集成训练、保障单元集成训练、保障体系融合训练等。在保障训练中,应加强快速反应训练,提高机动保障能力;加强战略战役投送训练,弥补投送能力的不足;加强联合保障训练,实现精确保障;加强技术保障训练,提高装备保障效能;加强基地化、模拟化和网络化训练,提高训练效益。

3.3 实施层 装备保障转型工作首先应该从文化转型开始,通过文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加强转型思想观念;按照路线图制定方法,制定装备保障转型路线图;在结合原有装备保障理论的基础上,融入新技术、新思想,对新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法,创新装备保障理论;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机构,对保障转型方案、转型技术以及新型保障设备进行试验验证,以期发挥其最大效能;典型试点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按转型路线图制定步骤稳步推进,逐步实现全军范围的装备保障模式转型。

4 结束语

装备保障模式转型是我军面临的重要使命,从宏观层面分析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构成及途径,为装备保障模式转型提供重要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陈春良.陆军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研究[R].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2012.

地质装备论文篇5

关键字:地铁机电设备;安装偏差原因;安装偏差预防

中图分类号:TU8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也有很大的改进。地铁的诞生标志着交通运输行业又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地铁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大城市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立地铁,地铁在国内具有更大的发展前景。笔者通过对地铁建设过程的研究,认识到地铁设备的安装精确对地铁的影响较大。因此,文章重点分析了地铁机电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出现偏差的原因,并对如何控制安装偏差进行了分析,对地铁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

2、地铁机电设备安装偏差的原因分析

机电设备的安装在地铁工程中占重要的地位,地铁机电设备的在安装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存在偏差,如何降低偏差,是提高地铁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一下将对设备偏差的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

2.1 地铁机电设备的布线复杂

不同于其他工程布线,地铁机电设备的布线更为复杂。在布线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重点考虑管线设备的复杂多样以及设备之间排列分布的平衡程度。除此之外,为确保布线的正确合理,还需要考虑到其安全因素,要注意应用网络与其它系统的交叉连接。

2.2 地铁机电设备智能程度较高

由于地铁机电设备安装的高智能化,这就必然要求安装的精确度要高,而设备安装的精确度又直接关系到设备的效能。因此,对设备安装期间的控制和试验以及对设备安装完成的调试都有很高的要求,高要求又必然伴随高难度。

2.3 地铁机电设备材料要求高

地铁机电设备安装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和材料的质量。目前,大部分城市设计和建设地铁时,其设计使用寿命都在一百年以上,这也对地铁机电设备的质量及其材料的选择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综合考虑设备材料的抗腐蚀性与耐磨损度,考虑其安全性与利用的周期性。

由于存在上述的原因,要求地铁机电设备的安装精度较高,也因此要求设备的安装误差更小,使安装过程更加复杂。

3、地铁机电设备安装偏差的质量控制

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是地铁机电设备安装偏差质量控制的两种方式。其中,主动控制是通过对引发偏差风险的原因、可能形成的偏差和造成的损失进行分析,从而对偏差进行有效预防,并采取实时监控措施。被动控制侧重于设备安装过程,对过程进行监控,监测并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减小安装偏差。这两种质量控制方式以主动控制为主,下面将详细的展开讲述。

3.1 地铁低压配电技术的施工质量控制

低压配电技术是地铁机电设备安装的技术之一,具备施工接口多和施工周期长的特点。因此,对低压配电设备的质量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低压配电设备的安装有很多类,既包括配电柜和配电箱的安装,又包括各类电缆和接线的安装。鉴于低压配电设备的安装要求,在对低压配电设备进行安装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因为电柜和钢槽是设备进行连接的关键部件,所以,对设备进行安装时要特别注意电柜的安装和钢槽的接地。同时, 低压配电设备的安装还要保证电控柜和电源装置安装的安全性。

3.2 地铁排水技术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

对排水技术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是地铁机电设备安装的重点,在地铁排水系统中,主要包括三大类:消防排水系统、压力排水系统以及无压排水系统。消防排水系统设备安装应注意以下两点:

对设备进行安装时,要确保主要部件的安装的安全性。

提高系统试压和检测过程的安全系数,并在保证安装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调试过程对设备造成的损坏。

3.3 地铁环控系统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

环控系统由包括三个子系统:隧道通风系统、车站大系统和车站小系统。环控系统的机电设备安装也有两个注意事项:

要注意各个机电设备间的连通性,以保证环控系统各个环节运转的连动性和地铁环境良好的通风状况。

(2) 因为环控系统设备都比较大,各地铁站的结构又有很大的差异,所以环控系统设备安装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安装的顺利实现。

4、地铁施工过程中的机电设备控制

因为地铁施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涉及范围广、施工周期长、衔接工序多的特点,地铁施工的这一复杂过程决定了施工的进行必须在严格的审查和监控下按照规定的标准程序开展。对于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如配电柜和配电箱及电缆的安装,更应加以重视,严格控制其质量和安全性。

4.1电缆的桥架和安装

电缆的桥架和安装是地铁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桥架和安装过程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 电缆的设计要与地铁站内的综合设计与布线相适应,预设特殊位置的接口,使其符合衔接标准,减小偏差,以保证安装后的正常使用。

(2) 电缆的桥架与安装要在电缆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支架立杆要依据地铁站的走向进行设置,支架的材料选择要合理,以桥架的规模和电缆的数量为依据,

桥架的托臂部分应采用厂家选配材料。

(3) 电缆的桥架支架之间的距离的限制、精确度及均匀程度都应比标准的要求偏高,此外,还要注意在关键连接和变形缝部位增设支架,确保桥架投入运行后的稳定性。

(4) 电缆的安装过程中,要尽可能降低电缆敷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磨损,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如桥架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采用方颈螺栓和半圆头型螺帽;对桥架内侧实施稳固的架设。

(5) 电缆桥架和安装的施工过程中,必然要跨越建筑物的变形缝,此时,关键要注意伸缩缝处的桥架与安装,可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偿设置,目前对伸缩缝的跨接主要采用铜编织的方式,将跨接的首尾两端接地,同时在电缆架桥的外侧接入地干线,两者之间可以利用螺栓来固定,保证施工过程的可靠性。

4.2 地铁动力电源柜的安装

地铁电源柜包括很多种,如电控室电控柜、变电所内低压配电柜、冷冻机组配电柜、区间检修配电柜等。电控柜与配电柜的保存与安装要注意一下几点:

施工前要注重电控柜与配电柜的保管与储存,以免在施工现场发生损坏。

电控柜与配电柜的运输过程要尽可能地避免撞击和振动,并且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运送,以免发生碰撞振动与潮湿引起的损坏。

配电柜的安装需要设置专门的槽钢基础,在槽钢的槽钢的设置中,要重点控制安装位置。这就要求在设计前,必须进行充足的准备工作,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还要做好后续的检测工作。这就要求槽钢设置好之后,还要与安装的配电柜进行核对,确保安装过程的顺利。同时在配电柜安装后还要需要最后检测,保证槽钢和配电柜的安装符合工作要求。

4.3地铁电缆的铺设工作控制

电缆的铺设过程是地铁地铁施的重要过程,电缆的铺设应注意以下方面。

电缆的铺设过程要遵循铺设方便的原则,对电缆盘的架设地点的选择要

合理。电缆盘的架设还应考虑到电缆盘的转动方向因素。

电缆的铺设前须进行必要的计算,以选择合适的铺设方法,提高施工效

率。

在电缆的施工中,首先要确保电缆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滚动现象,造成

电缆的铺设困难。同时,尽量的避免电缆出现松弛现象。其次,在电缆的铺设中,要遵循铺设原则,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合理的选择电缆盘的位置,方便整个电缆过程的铺设作业。最后,对于大规模电缆的铺设工作,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既要减小电缆的搬运工作强度,还需要保证电缆铺设精度。

5、小结

在21世纪高速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中, 地铁将发挥支柱的作用。如何保证个地铁的安全性是地铁建设的重要内容。地铁设备的安装是地铁工程的重要工序,直接的影响地铁的建设质量。因此,做好地铁机电设备的安装工作在地铁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地铁机电设备安装偏差原因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相应降低设备安装偏差的控制策略,对提高地铁的建设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璨小园.浅析地铁机电设备安装预留孔洞和设备基础预埋件质量控制措施叨.科技信息, 2008(18),105—105.

[2] 常欣,彭义.对地铁机电设备制造、安装的监理阴.铁道建筑,2009,30—31.

[3] 王穆之影响地铁机电安装及后期装修的几个因素[期刊论文]-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2).

[4] 秦小园浅析地铁机电设备安装预留孔洞和设备基础预埋件质量控制措施[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11(18).

[5] 加快推进西江黄金水道建设 桂平二线船闸工程进入机电设备安装阶段[J];西部交通科技;2010年09期

地质装备论文篇6

关键词:任职教育;课程;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1-0033-04

课程是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内容进行的总体规划和布局,是一切教学工作的核心。课程体系是在特定课程观指导下的课程类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诸要素共同作用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装备教学功能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体系的正确定位与自适应能力的发挥。确立与装备教学相适应的课程观,厘清课程类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问题,是从根本上加强装备教学针对性、适应任职教育转型的关键环节。

一、装备教学课程观

确立与装备教学相适应的课程观是开展装备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先导。装备教学是军事任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为部队培养装备使用与维护人才、开展装备原理教学和维护技能训练为主要任务。目前装备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与任职教育转型建设还不是很协调,受学历教育惯性思维影响,以本科或大专的课程体系为蓝本,将学历教育课程体系复制成任职教育课程体系的现象比较普遍;或者根据已有教材体系(无论是否符合任职教育要求)和实践教学条件,反向确定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这两种做法都没有体现出课程观的指导作用,是盲目的、随意的、不科学的。

课程观是人们源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技术学、教育学、课程论等方面的原理或主张,进而形成对于课程的基本观点或一般看法。课程观需要回答的问题主要包括:①课程的宗旨和目的是什么?演变与发展的决定动因是什么?②课程优先满足谁的需要?哪些课程内容最有价值?③开发课程应以什么为基础?由谁来有效地开发?课程开发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④在何种教育程度、何种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实施?确立与装备教学相适应的课程观,必须首先对上述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课程观不是孤立存在的,课程观的形成建立在对学科、专业、课程三者关系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是院校的三项基本建设,它们相互包含、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学科建设是龙头,专业建设是依托,课程建设是基础。院校开展教学以专业为单位,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课程是构成专业的元素。专业的人才培养功能通过课程实现,课程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因此,课程建设必须以专业建设为依托。学科是专业和课程的基础,专业和课程不论是对知识进行分解还是综合,都是以学科为出发点。提高专业和课程水平,必须以提高学科水平为前提。因此,课程建设必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装备教学的学科是指完成装备使用与维护任务所必需的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是从横向角度对学术进行的分类。装备教学学科知识由分布于多个学科的知识点构成,不要求特定学科的知识体系完整。装备教学的专业是根据部队装备发展现状以及装备使用与维护任务分工,分类分层实施装备原理教学、维修技能训练以及职业道德培养的教、学、研、训等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装备教学专业设置不以学科分类为基础,而是以部队装备使用与维护任务分工为基础,一个特定专业即是一组相关任职岗位工作技能的集合。

明确了装备教学的学科、专业内涵,课程观的确立也就顺理成章了。

首先,课程的宗旨和目的是什么?演变与发展的决定动因是什么?笔者认为,装备教学课程的宗旨是服务部队、服务装备,装备教学课程的目的是满足学员任职岗位能力需求,演变与发展的决定动因是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其次,课程优先满足谁的需要?哪些课程内容最有价值?装备教学课程应优先满足学员的需要,更具体地说是满足学员初次任职的需要,兼顾学员任职发展的需要;装备教学课程内容中最有价值的是与获得和形成装备使用与维护能力直接相关的知识点或知识体系。

第三,开发课程应以什么为基础?由谁来有效地开发?课程开发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装备教学课程开发应建立在对教学稳定性与需求发展性这一院校教学主要矛盾进行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通过课程开发保证院校教学、科研质量稳步上升,同时满足部队人才需求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装备教学课程开发还必须建立在对装备人才任职能力结构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任职能力是多方面的,必须找出具有代表性、指导性、决定性的核心能力,围绕核心能力组织教学内容。

装备教学课程开发队伍应由院校课程专家领衔,院校教学专家、部队技术专家共同参与。课程专家熟悉任职教育规律,是构建课程体系的领军人物。教学专家在专业领域有较高的理论造诣,部队技术专家则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三方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开发出的课程才能符合装备教学课程的宗旨与目的。

课程开发的原则和方法应根据教学目的予以确定。笔者认为,装备教学课程开发的原则主要体现为三个结合:一是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将专业业务能力培养与军政素质提高相结合;二是遵循规律,注重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将部队对装备人才的需求与院校的教学要求相结合;三是量身定做,科学分析任职岗位能力需求,将专业知识宽泛性与教学内容的深度相结合。装备教学课程开发的方法主要体现为六个统筹:一是统筹重点建设课程与一般建设课程的关系;二是统筹课程组内部各门课程的建设进度;三是统筹课程标准规范性与实施过程的灵活性,既有高水平教员的自由发挥余地,又能通过规范性操作过程,确保年青教员的教学质量;四是统筹课程所含各要素建设,在课程组长统合下,以备课,编写成套标准教案为抓手,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展开建设工作;五是统筹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与部队装备快速发展变化的关系,以讲义或补充资料的形式,及时将最新的装备知识传授给学员;六是统筹模拟训练与实装训练的关系,逐步过渡到以模拟训练为主的训练格局,逐步形成从多媒体课件到模拟训练装置的模拟条件体系,辅以部分实装,组成完整的训练保障体系。

第四,在何种教育程度、何种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实施?装备教学作为军事任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建设应符合任职教育的基本要求,主要在装备人才初次任职培训阶段实施。

二、装备教学课程类型

课程对于各类教育的界定和发展(分化与融合)有十分重要的工具意义。各种教育活动的性质或类别的区分、以及不同层次级别的划分,实质上是课程内容的不同类型和不同成分的程度与比例的区别。即在课程方案中,课程类型(按课程内容的性质、实施方式和灵活性划分的课程种类,如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文化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等)的选择和不同比例,形成了教育活动质的区别;而课程内容各要素(知识、技能、态度)的不同广度与深度形成了各自层次级别的区分。

装备教学课程类型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应用课程,它们既拥有各类教育所具有的共性特征,更应具备装备教学独特的个性品质。

装备教学基础理论课程(含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与文化基础理论课程)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达到公认的、相应的学术水准,具有学历教育学科性课程的基本特征。但是,装备教学专业基础理论不能与学历教育或工程教育雷同,尤其与工程教育以形成规划与设计能力为目标的基础理论课程不同,装备教学基础理论课程的目标是形成在任职岗位贯彻和实施这些规划与设计的技术能力所“必需”的陈述性知识(技术原理)和程序性知识。因此,在装备教学基础理论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不是学术学科课程和工程学科课程,而应是技术性学科课程。发展技术学科并形成技术学科体系是装备教学来自于学历教育并高于学历教育的课程体系特色。

装备教学实践应用课程也应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实践应用课程必须具有明确的任职岗位、专业或分工指向,课程可显著地促进培养对象工作知识、技能、态度的获得,满足具体的任职岗位或岗位群工作要求。需要指出的是,装备教学实践应用课程既不是开发型、设计型或研究型的(学术性的,适用于学历教育),也不应完全是操作(体力)技能型的(技能性的,适用于部队训练),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属性比重应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予以确定。根据教学任务(或人才培养方案)寻找学术性与技能性之间的平衡点,是包括装备教学在内的所有任职教育实践应用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总的来说,装备教学实践应用课程相比学历教育不仅比例高,而且更贴近任职岗位需要(变更和适应快);相比部队训练在技能的性质和宽泛度上也有较大区别。一般的,院校装备教学中的技能训练不能简单地与部队训练实施的单项或多项操作技能深化等同起来,院校技能训练的范围更大,技术性更强。

总之,装备教学课程的技术方向性(非学术性、非工程性和非技能性)特征,是适应部队装备使用与维护任务分工的客观存在。尤其随着武器装备系统越来越复杂、技术越来越先进,技术性工作需求持续增长、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装备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规模与前已大不相同,装备教学课程技术方向性特征将不断得到强化。

三、装备教学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一定的学习阶段所要达到的标准,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两个层次。课程目标引导装备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总体走向,是发挥其独特教学功能的根本保证。

首先,装备教学与学历教育相比,更密切地与任职岗位相关联,所培养的均是在一线直接从事装备使用与维护工作的技术人才。装备教学课程目标应致力于体现一线实际工作的知识、技能、态度以及能力结构要求,还必须及时反映武器装备和部队使命任务的发展变化。由于装备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分工界限并不是很严格,受人员自身发展、武器装备和部队使命任务发展变化影响大,因此,装备教学的课程目标相比学历教育种类更多、层次更复杂、变化更快。换言之,装备教学课程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当是实时更新、动态生成的。

其次,装备教学同时也是一种高层次的继续职业,它的课程目标应实现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常规教学与短期培训、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文凭与证书等多元目标并举,以满足武器装备、任职岗位、个体发展的多种需要。

第三,装备教学课程应强调但不局限于培养与初次任职岗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还应放眼培养对象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的自我完善和可持续发展,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因此,装备教学课程目标应是针对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四、装备教学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由知识、技能与态度三个基本要素组成。针对不同的教育类型,课程内容三要素各自内涵与相互比例的确定也不尽相同。装备教学课程目标具有明确的岗位指向性,课程内容必须使培养对象获得与任职岗位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因此,课程内容三要素的设计主要考虑培养对象的任职岗位需求。

首先,如前所述,装备教学培养的是装备使用与维护的技术,因此技术能力的获得是衡量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装备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技术能力形成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现场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必要的相关技能是装备教学课程内容三要素的重心。所以在装备教学课程内容中,不仅技能占有较大比例,而且知识和态度的选择与安排也以技能的要求为尺度。技能在课程内容三要素中占据主导地位是装备教学的显著特征。

在具体的装备使用与维护工作实践中,人员必需的技能是一个由各种技能组成的综合体,以何种技能为主体,体现了人员工作职责、任务和性质的区别。因此课程内容中技能这一要素还制约着不同类别装备人才的成长。在装备教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明确技能的主导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强化技能训练”是一个总体要求,但强化何种技能训练针对不同类别装备人才的培养必须区别对待。

其次,在装备教学中极端理解“技能本位”也是一种片面的认识,课程内容中知识和态度同样也是不可缺少的要素。

根据现代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广义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技能本质上是一套操作程序控制了人的行为,包括外显的身体活动(动作技能)和内在的思维活动(智力技能),也是属于程序性知识概念范畴。因此,技能和态度的养成是在与掌握知识同时进行的,强调技能主导并不是只要操作技能而忽视知识的获得。

装备教学理论知识应合理确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三者比例,应侧重于专业理论(技术原理)。态度方面应注重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合作精神的培养。

第三,装备教学的岗位指向性特征,要求课程内容必须满足特定的岗位、专业需求,即知识、技能、态度等课程内容坚持适用性(适宜、实用)原则。

所谓“适宜”,就是要符合实际需要;所谓“实用”,就是要能在实际中应用。适用性原则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①装备教学课程给予学员的技能与态度既不能过时,又不能超越现实太远;②知识既要坚持专业方向,又要具有一定发展潜力;③根据装备使用与维护任务的现实需要,内容选取倾向于成熟、实用的经验知识(技术与规范等);④侧重于理论知识中相关结论的使用,忽略或弱化其推导过程;⑤应更重视知识的综合运用。

五、装备教学课程模式

课程模式是指课程开发活动和课程方案、计划、文件中各个过程环节及组成要素等结构关系的概括性呈现方式。它是在一定的课程观指导下,对课程开发活动和课程本身所作的原则性规定和法则(有时也包括惯例)。每种课程模式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种课程观,或者是几种课程观的平衡与调和。

装备教学课程的制约因素及其发展变化相比学历教育更多、更复杂,因而装备教学课程模式更趋多样化。学历教育演进过程中出现的多种类型课程模式(学科中心型、问题中心型、能力中心型、活动中心型等)在装备教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加之部队、人员、岗位、专业的不断调整变化,使装备教学的课程模式表现出许多特殊的、非典型特征。

任何课程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装备教学课程模式的确定受教育系统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一方面,教育系统内部各种因素(学员个性发展、学科专业发展、院校生存发展、学制高移等)推动课程模式演变和观念更新;另一方面,教育系统外部各种因素(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科学技术发展进步、部队使命任务变化等)刺激或作用,也常常成为促使课程模式发生变化的重要动因。因此,装备教学课程模式必然随着教育系统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应当具备较好的自适应性。

自适应性首先是对有效需求(或称“可靠培训要求”)变化的适应。装备教学课程模式只有适应诸多有效需求,才能有效益可言。例如,装备教学要适应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课程模式就要逐步改变低重心模式,部分高移化;同时课程要增强文化理论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成分(增强并不仅仅是增加内容或增加学时,更重要的是针对性),以适应培养高层次装备人才的需求。不仅课程模式中内容的表现形式要因应人才需求的变化而改变,相应的课程观、课程结构等都要作出调整和改变。另外,自适应性还要求装备教学课程具有较大的弹性和灵活性,逐步实现课程的模块化。

具有自适应性的课程模式应是多元整合的——在原有课程模式的基础上或融合、组合、叠加,有机地组合成一种灵活实用的、新型的装备教学课程模式。

多元整合课程模式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它至少应包括:①课程观的多元整合——多元互补、博采众长,建立以任职岗位能力为导向的装备教学课程观;②课程内容的多元整合——“知识”、“技能”、“态度”三要索中各个成分的多重、多种综合,选择有价值的课程内容;③课程结构的多元整合——架构模块化、综合化、阶段化、柔性化、个性化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多元整合课程模式的构建没有一定之规,就此笔者给出普遍意义上的构建思路:在确保课程目标具有明确岗位指向性(任职岗位能力为导向)的前提下,实施课程内容综合化(通过课程内容综合,提高课程设置效益)、学科设置技术化(改造学术的、工程的学科为非学术化、非工程化技术学科)、教学单元模块化(将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活动组成灵活的教学单元)、教学过程阶段化(按基础定向专长分阶段实施)以及学习过程个性化(变被动的、共性的学习为主动的、个性的学习);教学策略也应与多元整合课程模式相配套,实施能够充分实现院校教学与部队工作紧密衔接的、以学员为主体的项目式教学。

参考文献:

[1]廖哲勋.课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3]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地质装备论文篇7

一、历史沿革中的功能表现

教育装备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经起到过影响教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下面通过两个历史事实进行说明。

中国在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世纪)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制度,但学校教育主要是官学,学校以官办为主。正如《简明中国教育史》中所述:“西周的教育制度是政教一体、官师合一的,这是‘学在官府’的重要标志。这是因为:古代的典章文物,如典、谟、训、诰、礼制、典章,都藏于秘府,有专官执掌,唯官有书;礼、乐、射、舞所用的器具,都藏于宗庙,由典乐官掌握,唯官有器。欲学者必就官而学。因此学校教师都由官吏兼任。”[1]即由教育资源、教育装备的掌控形式决定了当时的教育体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官学衰落而私学兴起,孔子的私学教育就是在此时出现。造成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的原因不是别的,恰是当时教育资源、教育装备掌管权利的下移所致。《中外教育史》中关于这一情况有如下记述:“西周以前,典章文物都藏于官府,知识和学术为官府所垄断,只有贵族才有机会接受教育,接触和掌握知识和学术。但到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局面被打破,文物典籍和掌管文物典籍的官吏流落到各诸侯国和民间……”[2]由此可以看出,教育装备在教育的变革中确实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学术思想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该历史过程被称为“西学东渐”。西学东渐现象是指在上述两个时期中,由来华的西方人、出洋华人、西方书籍和译著,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介的文化活动。一个活动将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了中国。这些出版的著作与译著作为教材,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教育,使中国从私塾、书院、科考为主的旧式教育中挣脱出来,开始走进近现代的教育模式。同一时期,西方的教学仪器设备也大量引进,例如: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周学熙在天津玉皇阁创办。“以仿造教育各种品武、仪器,备学堂教科之用,以浚发学识,挽回漏卮”为宗旨。制成教育用品达二百数十种。附设教育品陈列所,任赵元礼为管理。后迁至河北劝业会场内[3]。到1907年,清政府再拨扩充成本银二万两,重新制定了“仿造教育上各种品物仪器,专备学堂教科之用,以睿发学识,挽回学界漏卮为宗旨”[4]的方针。这些教育装备的推广和使用,对中国“兴办西学”、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思想,起到无法估量的巨大作用。

二、逻辑论证中的功能分析

1.装备的功能

早期,装备一词主要用在军事方面,当做名词使用时表示军事装备物资,而当动词使用时则表示对装备物资的配备行为,例如说“装备了一个连”。甚至在《辞海》中,对装备一词的注释都是:“军队用于作战和作战保障的各种器械、器材等军事装备的统称。”慢慢地,装备开始用于其他领域,例如我们常说的工业装备、农业装备、科研装备、医疗装备、体育装备、教育装备等。人们大量使用这个词的根本原因在于装备的本质其实是人工制造的工具,而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是依赖着该领域相应工具装备的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尤其是在军事方面,人们通过世界上近期的一些战争得出一个未成文的共识:“现代战争,打仗就是打装备。”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装备或工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为典型的就是几次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高效率实用型蒸汽机的使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它推动着人类历史向前快速地发展,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电动机和电气电力设备大规模使用,由此产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进入了自动化时代;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成功应用,则促使人类向智能化时代迈进。装备的发展促进着领域的发展,从而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前进,装备的进步还增加着人们的知识,从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教育装备人经常举这样的例子:数码相机使得现代的人们人人都可以成为摄影师,而这在数年前的胶片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虽然各个领域都需要重视装备、发展装备,但是它们的装备却因为作用对象的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先说一下工业装备的情况,工业包括重工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等)、化学工业和轻工业(纺织工业、烟草工业、加工工业等),从这些行业名称中就能够看出,它们的生产工具装备的作用对象多为无机物或有机物而非生命的物质。广义的农业则是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所以农业生产工具装备的作用对象多为植物或动物而非人类的生命体。军事装备的打击对象是敌人和敌人的设施,所以军事装备的作用对象是以人为主并兼有非人类的东西,而且与其他建设性装备相比,它具有破坏性、摧毁性的性质。医疗装备、体育装备、教育装备的作用对象都是人类本身,并且都是建设性的作用。科研装备比较特殊,因为科研本身涉及的领域最宽,它既包括工业科研、农业科研和军事科研,还包括医疗科研、体育科研和教育科研等,所以科研装备就不能自成体系,而是根据相关研究领域来确定其装备特点。例如,工业科研装备应属于工业装备,军事科研装备应属于军事装备,教育科研装备就应属于教育装备了。

因为教育装备与医疗装备、体育装备在作用对象方面具有相似性,所以在研究教育装备作用理论时就可以与医疗装备、体育装备研究成果进行对照或对比研究。而在研究教育装备的管理理论时则可以借鉴工业装备、军事装备的管理学理论,因为这些管理理论已经发展应用若干年了,它们有很多的经验。装备作用对象的特点反映了领域的特点,教育装备作用对象的特点反映了教育事业不宜完全采取工业生产的模式和军事管理的模式。

2.教育装备的功能

虽然教育装备的作用对象与医疗、体育装备一样都是人类本身,但是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它们在本质上也有不同。医疗、体育装备的作用对象基本上是针对人体的生理机能与健康,而教育装备的作用对象则更多的是为了人类心理的健康、思想的先进、知识的丰富、头脑的强健等。所以教育装备在研发、设计、生产等方面就不能与医疗、体育装备一样,更不能与工业、农业、军事装备一样,教育装备有它自己的特点,它的作用对象是宇宙万物中最高级、最复杂的人类的头脑。在这方面,心理学与教育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但是由于心理学没有形成一个大的产业或大的体系,而基本处于科学研究的状态,同时从学科角度讲,心理学也属于教育学科门类,所以在这里就将心理学装备纳入了教育装备体系。

工业装备作用对象的简单性,使得工业装备得以优先快速发展起来。然而,正是由于教育装备作用对象的高级性与复杂性,使得它的研究始终处于初级阶段。教育装备的发展从来都是“拿来主义”,都是将其他领域的装备直接拿来使用,使得它的性质类似于科研装备,还未构成自己独立的体系。拿来主义的教育装备还反映出它们支持的学习正处于模仿阶段,在模仿其他领域的工作,而模仿则是最初级的学习方式。教育装备的研究就是要构建教育自己的装备体系,使得由教育装备而形成的教学环境下的学习变为高级的学习。

教育系统的特殊性使教育装备的表现产生了质的变化。例如,作为工业装备的一台机床在工厂生产时,其加工的那个工件就是装备的作用对象,同时它也是这个工业系统中的客体,主体是它的加工者―工人。而将这台机床放到学校里进行教学时,机床与被加工的工件一起都成为教育装备(它们的作用对象是学生),变成了工具,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教师和学生是这个教育系统中的主体,机床加工原理知识和技能成为该系统的客体。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以学习加工原理知识为目的的机床和以掌握加工技能为目的的机床也应该是有区别的,用于学习知识的机床应该更加清楚地展现出加工过程与原理,而用于掌握技能的机床就应该更加接近工业环境中实际的机床。作为教育装备,它们的共性只表现在更加突出其安全性这一点上。于是可以认为,对于普通教育应该设计制造适应其特点的装备,而对于职业教育就应该直接使用其专业所对应领域的实际装备。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教育装备与其他领域的装备相比具有特殊性,它的作用对象是最为复杂和最为高级的人类的头脑。(2)在设计、制造和管理的过程中,教育装备处于系统中客体的地位;而在使用过程中则起着工具的作用,既非主体也非客体。(3)拿来主义的教育装备配备不是科学的配备,应该为教育设计自己的装备,以改进学习模式。(4)教育装备研究的重点在于教育教学应用,教育系统客体异化的现象决定了教育装备研究应该切忌见物不见人的研究方式。

三、教学系统中的功能地位

1.教学系统的构成

《教育大辞典》中对教学系统的定义为:“师生共同参与,旨在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体系。由教学人员(教师和学生)、教学信息(以各种形式编制的软件)、教学材料、设备(各种形式的教学硬件)构成。”南国农先生则从教育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罗列了教育传播系统构成要素的二要素说、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和六要素说,并宣称自己采纳四要素说,即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和受教育者[5]。黄荣怀教授在论述教学结构时,也定义了教学系统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6]。

南先生与黄教授的定义是一致的,其中南先生所谓的“教育者”即黄教授所谓的“教师”, “受教育者”即“学生”,“教育信息”就是“教学内容”,而“教育媒体”则对应“教学媒体”。说法不同,只是因为他们的研究对象有所区别,教育和教学所规定的研究范围具有差异。相比较而言,《教育大辞典》中的定义可能存在一些不太恰当的地方。其中“教学信息(以各种形式编制的软件)”显然是对信息定义的错误理解,因为“以各种形式编制的软件”是信息的承载物,而非信息本身。如果将该定义中的“教学材料”合并到“设备”中,然后用教育媒体或教学媒体代称,则《教育大辞典》对教学系统的定义也就与南先生、黄教授的定义一致了。所以,笔者认为对教学系统的构成较为恰当的定义应该是4个部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

据刘济昌先生讲,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教育部长蒋南翔在一次教学仪器厂长会议上说:“教师、教材、教具是教育的三大基本建设。”[7]以后,也有人认为蒋南翔先生当时的提法是:“教师、教材、教具是教育的三大基石。”本文采用了后一种提法,称为三大基石说。无论哪种提法,都是强调了构成教学系统的环境或条件,它们是针对学生这个教学对象而言的,应该是教学系统4要素中除了学生这个要素之外的3个要素。笔者认为,“教师、教材、教具”中的“教材”,必须理解为“教学内容”或“知识”才对。这是因为在当时条件下的学校教学,教学内容仅仅呈现在一本教材(或称教科书)中。不像现在,教学内容确定后,教师和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版本的多种教材或教学参考书。所以,蒋南翔先生的三大基石说实际上是在强调教师、教学内容(或知识)和教学媒体(即教具)的教学作用。当时的所谓教材,就是教学内容,就是知识本身,与现在作为教育装备组成部分的教材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只有这样理解教育三大基石说中的教材,才不会出现将现在的教材与图书或教具在教育装备分类学上对立起来的情况,教材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教育装备的范畴。

2.教学系统中的教育装备

无论是教学系统四要素说,还是教育的三大基石说,都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构成学校教学系统的主要成分为人、物、知识,称为教学系统三分论。其中,人即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系统的主体;知识是教学系统的客体,具有抽象化特点;物则是教育装备或称教学媒体,它既非主体也非客体。

装备作为工具,是人类感官、肢体、思想的延伸。在教学系统中,教育装备的作用对象是人类(学生)。但由于人具有主动性与能动性,教育装备的作用对象(学生)将不再是系统的客体,而是与装备的使用者(教师)一起构成了系统的主体,系统的客体发生了异化并变得抽象化,教育装备则仍然只是工具,是人工资源。在教学系统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而知识则成为客体,并且知识具有抽象化的特点。在设计、制造、管理过程中的教育装备为“知识体”,因为这个过程正在增加着装备的使用价值;而使用当中的教育装备就成为“物自体”,因为此时正体现着它的自然本性,正释放着它的使用价值。

3.教育装备的功能地位

教育装备研究必须首先充分考虑教学系统主体部分对装备的需求和适应问题,否则它的研究将没有意义。教育装备参与后使教学系统客体异化的现象是在研究别应该关注的地方,教育装备的作用对象是人类――学生,但同时,学生又成为系统中的主体部分,这一点与其他领域(工业装备、农业装备、军事装备等)有很大区别,不应采取相同的研究方法来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与评价。教育装备作为教学系统的工具或媒体部分,它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且永远不会居于主体地位。在教学系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总希望让教育装备发挥教学系统中主体的作用,而取代系统的主体―教师。例如,斯金纳的教学机器、各种各样的智能教学软件、网络视频教学平台等。人们夸大了它们的作用,但它们永远不可能取代教师,这是因为教育具有两大功能:教人做人和教人做事,缺一不可。信息技术教育专家郭善渡先生(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兼机器人学组负责人)曾经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教育这个事,必须由真人来做。”

四、结束语

教育装备的功能是由教育装备的本质决定的,而教育装备的本质则又是由教育的本质与装备的本质决定的。教育的本质在于教育的存在价值,教育的存在价值由教育的两大功能来体现:第一,教人做人;第二,教人做事。装备的本质则反映出其人工性、技术性、工具性。于是教育装备的本质就被它们所限定,而教育装备的功能也就永远是帮助教学系统中的主体来认识教学系统客体(知识、能力、道德等)的工具。历史上,教育装备的发展确实推动了教育的变革,但这些变革只是教育模式和教学模式上的改变,并没有使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发生变化。教育的功能、装备的功能是亘古不变的,所以我们也不能期待教育装备的功能发生本质上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修订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 王晓华.中外教育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郑天挺.中国历史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4] 陈凯.百年前的教育品制造所[N].天津日报,2009-10-18.

[5] 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 黄荣怀.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地质装备论文篇8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进而对生活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建筑是人们接触时间最长的场所,所以人们对建筑各方面功能及机电安装的质量的关注日益增加,本文对目前机电安装施工中的一些问题做出了简单的分析,之后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希望对以后对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机电安装;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目前机电安装施工中的一些质量问题

1.1不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留下隐患

目前在我国该方面的施工时,在选择变电的位置时,我国在相关的设计规范中做出了明确规定,在规定中支出需要考虑设备、吊装以及运输的方便性,该项要求是为了确保机电设备的可维修性以及可用性。比如,当在一些高层建筑地下的进行机电安装施工的时候,它的运输管道有可能被冷水机或者地下水箱等阻挡。因此在施工的时候,一般是将现将变配电设备和发电组安装好,在安装冷水机组和水箱,而这样的安装方式会造成以后对对机电设备进行检修以及更换时运输问题。

1.2设计不够合理,设备实用性较低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工市场上产品的种类很多,国内外的型号以及各种规格的相应电工产品都有,但是种类多对我国对电器设备以及相应材料的型号进行统一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也正因为这样,设计并标明相应设备材料型号的规格参数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这是相应的施工单位及业主订货采购的主要依据。可是这么久以来,我国在电气设计时,一般是将相应设备的厂家产品编号或者型号标注在系统图设备符号的边上,这对订货人员造成了困难,经常出现错误。当发现这样的错误时,不仅需要重新购买设备,甚至有可能需要重新施工,这样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施工,也是一种资金上的浪费。

1.3施工部门之间不够配合,造成施工错误

目前,很多施工方利用钢筋作为引下线、接地、防雷设施等连接装置。在对该方面的规定中指出,需要提前在电气的施工图中相应的标出预埋件和连接点,并相应的填写技术措施和铺设方法。为了施工的顺利进行,还要在土建筑图中包含相应的预埋件的详细信息,并相应的配以标注及说明。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很多施工图并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详细的标注,在很多施工图中虽然在防雷接地图周围也做出了标注和说明,但是都非常简略,而在土建筑图中连说明及标注都没有,这对正常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果施工人员经验不足,再加上图纸标注不明确,最后有可能造成不同工种相互之间不配合的问题,从而引发施工的错误。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接地钢筋网连接点的错焊和漏焊,漏设外接引地联接点或者检

测点预埋件。

1.4工程设备及器件的质量问题

一般在相应的施工设备材料进入场地时,相关的机电质量管理人员一定要立刻填写相应的工程材料的报验单,并相应的附上质量证明以及材料清单,在由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核对和检验并在确定合格以后,才能开始施工。对于一些要求条件较为严格的电工材料,一定要与我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关于安全方面的认证相符合(俗称3C认证),相对应的机电设备上必须明确带有安全认证的标志,如果没有该认证,则绝对不可以使用该设备,机电安装工程中需要安装的各类箱屏及高低压开关柜必须使用相关部门认可的厂家产品。

2控制机电安装施工质量方面问题的措施

2.1严格把关配电装置的质量

电气工程的主要核心就是配电装置,假如该部分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机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一旦供电设备没有可靠性,就会使整个工程市区安全感。正因为这样,关于该方面的检验必须严格,比如相应的管理人员对配电设置应从订购开始,到最后的安装以及调试,都必须严格安装图纸进行施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验收。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配电设备都比较先进,都是有品质保证的厂家出产的,也都有相应的合格证以及许可证,所以技术方面的问题比较少。

2.2严格要求电力和电缆的质量

电缆是用于电能的输送过程的,如果电缆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很有可能会造成火灾等安全事故。在一般情况下,电缆都是沿着桥架、竖井以及沟道进行铺设的。而数量多、较为集中、型号和规格比较复杂时电缆的主要特点。所以如果不对电缆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查。就会对施工造成困扰,不仅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也对以后的安全埋下了隐患。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具有较强的工艺性和技术性,如果想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必须严格监控在不同施工阶段设备的安装条件,以及严格遵守技术要求。现场的相关人员也必须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比如对设备的规格,质量,还有设计文件与工程之间的符合程度,都要时刻关注,做好相应的准备,这样会方便验收。

2.3严格控制配电箱的质量

型号较多,工作原理复杂,不同的型号特点也不同等,是配电箱的特点。也正因为这样,会造成配电箱的受到影响的因素很多,设计修改的通知单增加,配备箱内的设备和回路错误修改较多等诸多问题。如果在施工前订货时只是按照设计蓝图进行订货,不为以后的修改进行考虑,在进行安装时,也是简单的对号入座,就会引发以上问题,从未无法满足一些专门的功能需要。还有在机电安装技术文件为各个施工阶段施工的共同依据,包括施工图纸、验收规范、产品说明书、施工图纸、调试大纲、验收标准以及弱电集成系统功能要求,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科学系统对技术类文件进行合理管理。

2.4认真对闭路电视系统进行调试

闭路电视系统的调试通常包含电动云台、线路检查、电源检测、控制器、接地电阻测试、门禁系统、等等进行的单体试验和系统调试,从而确保其质量是否过关。

3结论

建筑的功能和安全都会受到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的直接影响,所以机电工程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生产,所以对建筑机电安装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不仅仅要在施工设计时保持严谨的态度,也要对安装环节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从而可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这也是对以后建筑使用的负责。

参考文献:

[1] 丘瑞华,《浅析建筑建筑机电安装施工质量技术》[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

[2] 彭意斌,《论建筑机电安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

[3] 陈泽灵,《建筑机电安装施工质量技术》[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

[4] 杨秀周,《对加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的思考》[J],城市建设,2012;

地质装备论文篇9

[关键词]后勤装备;全面质量管理;决策体系

[DOI]10.13939/ki.zgsc.2016.05.068

1 引 言

后勤装备是部队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部队后勤保障能力、保障部队作战与训练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条件,其质量的好坏、完好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部队后勤保障能力的生成。因此,加强后勤装备质量管理研究一直是提高后勤装备质量水平和部队后勤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

2 后勤装备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装备经过科研生产后,其固有的质量已经形成。在交付部队之后,装备固有质量的高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2.1 人员素质

装备的使用人员(干部和战士)受到服役年限限制,需要经常轮换。他们虽经过培训,但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素质有时差异很大,同时由于当前很多装备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导致对装备的使用与管理水平存在明显的不同,从而影响了装备质量。

2.2 环境因素

装备在不同条件下存储、动用与训练,所以需要经常随同部队转移。由于所处的环境变化很复杂,而限于人们的认识和不可预见等因素,在论证和研制时不可能完全考虑到。另外,我国幅员辽阔,在一个地方合格的装备,到另一个地区则可能不合格,或需要改变使用规范,否则不能满足使用质量的要求。

2.3 装备设计生产水平

装备设计生产水平决定了装备的固有质量,由于现行装备研究体制的缺陷,不少装备都是在闭门造车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一方面,装备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另一方面,装备的这种固有质量可能与部队实际任务的强度有差距,造成即使完全发挥了固有质量水平,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2.4 保障资源

装备使用与维修的备件、原材料和消耗品,由于订货渠道不一,供货批次参差不齐,其本身质量就存在差别。同时,使用与维修所需要的保障设备和存储运输条件也经常变动,必然对装备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2.5 规章制度

装备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执行统一的生产流程、操作指导等规章制度或者制定的制度不合理,将会导致装备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3 构建装备全面质量管理的框架

3.1 树立全新的装备质量观念

所谓质量观念,是指人们对质量的认识、理解和态度。提高装备使用质量管理水平,必须转变观念,做到“用管结合,管用并举”。要提高对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认识,充分认识全面质量管理是现代军队装备使用质量管理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要求,对装备建设效益和使用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3.2 实施全程的装备质量监控

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坚持质量管理的全程性,包括装备接装、部署、使用、保养、存储、维修、退役报废等使用阶段的每个环节。在接装、部署阶段,重点要进行装备技术资料的准备,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保障机构的设立,组织新装备的动用,对使用试验进行质量管理;在存储阶段应当按照规定对存储装备进行技术检查、维护和修理,监控存储环境,定期评估装备的质量;在动用使用阶段,部队严格按照装备的技术说明书、使用规程、手册等使用装备,定期进行维护,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质量教育、训练,保证装备质量的发挥;在维修阶段,部队自修的要严格按照装备维修手册和维修规程要求正确维修装备,送修的在维修完成后要做好检验验收工作;在退役报废阶段,要做好退役装备的资料、文件和质量信息的归档。在每个环节,都要设置质量监控点,收集分析质量信息,及时反馈和共享。

3.3 进行全员的装备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必须十分重视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员。其要求摒弃过去认为装备质量管理是某机关或某些人的事的观念,只有相关人员都自觉参与到质量预防和控制活动中来,装备质量才能消除人为因素影响得到根本提高。因此,必须加大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培训时,可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首先,对高层领导进行培训;其次,培训中层干部和管理骨干;最后,开展全员培训,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分层次地对装备论证、研制、采购、使用和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与专业培训,使各级装备管理人员转变思想认识,提高管理能力,在工作中自觉把质量放在重要位置,为全面提高后勤装备质量管理水平提供人才支撑。全员的质量管理还要制定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以形成高效、协调、严密的质量管理工作的系统。

3.4 以全面质量为目标

后勤装备质量管理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装备设计、生产和使用等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只有设计试制、生产制造、产品使用和维修等各个环节都得到严格的质量控制,后勤装备质量才有保证。因此,必须以全面质量管理为目标,大力提高装备相关的各个层面的质量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后勤装备的设计质量、研制质量、使用质量、维修质量管理和装备管理工作质量,使我军后勤装备质量建设水平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跃升。

3.5 框架构建

框架结构图见下图。

后勤装备全面质量管理框架结构

4 构建装备全面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

建立部队装备全面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主要是形成“三个体系”和“两种机制”。

4.1 高效的领导决策体系

管理 5 大职能中,指挥是管理工作的中枢,因此建立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条件。全面质量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高层领导带头,部队决策层必须贯彻“质量建军”的方针,完成装备质量管理方针、目标的制定和质量管理组织的建立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并抓好落实。

4.2 健全的组织保障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虽然要求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但要有特定的组织或个人专门负责全面质量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并承担相应职责。各级装备机关应安排专人负责质量管理,部队依托装备修理所、修配厂建立装备质量管理小组,合理划分质量管理的职能,保证装备质量管理的计划、领导、协调活动顺利进行。建立装备使用质量管理联络小组,充分利用装备科研所、装备生产厂家的装备科研、生产的技术优势与质量信息,搞好装备全面质量管理。

4.3 灵活的信息反馈体系

装备质量信息是进行装备管理的必需,是决策层进行质量调控的重要依据。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以事实为依据,只有对使用质量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才能发现装备质量的变化规律,装备管理上的不足和缺陷,进而做出科学的决策,发挥武器装备的最大效能。真正实现质量信息在使用单位、修理单位、科研单位之间及时有效的交流,以达到为装备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服务的目的。

4.4 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实行责任制管理和落实好奖惩制度是有效的措施。把物质利益和政治利益与全面质量管理目的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全体人员的责任感。

4.5 长效的质量管理教育培训机制

要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TQM系统教育培训,这是各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显著特点,也是我国成功的经验。因此,要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教育培训,运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针对装备管理部门人员、技术保障人员、使用人员等各层次人员的工作特点,选择重点内容,反复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教育培训,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效。

5 结 论

后勤装备质量管理是后勤装备管理的重要内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成熟与发展为我军后勤装备全面质量管理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勤装备全面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本文对后勤装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后勤装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法规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仍然面临许多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耀军,曹会智,吉朝军,等.后勤装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09,11(6):32-35.

地质装备论文篇10

关键词 新任军事代表 岗前 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E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73

Abstract New military delegates pre-service training is the first step of the army and civil graduates go to work, which relates with the quality of their accidence. This paper is aimed at the two key problems which are ‘what to do’ and ‘how to do’ for new military delegates, basing on the military delegates’ natural condition and requirement, builds the training mode as a whole, struggles for summarizing our unit’s experience of many years, gropes for new mode and new idea, offers the value for brother schools.

Keywords new military delegate; pre-service; training mode

军事代表工作是我军武器装备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军事代表是保证军队获得性能先进、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武器装备尖兵卫士。随着我军武器装备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期,越来越多的军队和地方大专院校的年轻毕业学员走上了军代表的工作岗位。为使刚步入军代表系统的年轻军代表尽快进入角色、掌握基础理论,新任军代表岗前培训显得的尤为重要。截至2009年9月,我教研室已经成功完成了多期陆军军代表岗前培训任务,为我军装备战线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1 培训模式界定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模式”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关于培训模式,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大致有3种:

(1)过程观点:认为培训模式的根本属性是一种过程范畴,具体体现在培训过程的谋划、设计、建构和管理等环节上。

(2)结构观点:认为培训模式属于结构论的范畴,如“培训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有关培训目标、制度、过程的简要组合,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培训目标而实施的、整个管理活动的组织构建方式”。

(3)结构与过程观点:认为培训模式由“结构”与“过程”两个核心要素构成。

站在院校培训的角度,本文采用第二种观点。其中,培训目标指人员培训的类型和规格等,是培训模式中的决定性因素。培训制度是人员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员培训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也是培养模式中的最活跃的因素;培训过程是教员、学员为实现培养目标,根据人员培训制度的规定,运用教材、实验室设施等中介手段,以一定方式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是培训模式中的核心因素,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主体、培养方案、教学组织和形式等;教育评价是通过收集培训过程中各方面的信息,并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培训过程及所培训人员的质量与效益作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对培训目标、制度和过程进行监控,并及时进行反馈与调节,是贯穿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2 新任军事代表特点与需求分析

2.1 新任军事代表特点分析

(1)来源广。除了军队院校毕业的学员外,大量国防生、地方毕业生加入到军事代表中来,除军械军代表系统外,装甲、工程、防化、车船等系统军代表逐年增加,造成参训学员基础知识参差不齐、需求差异增大。

(2)学历层次多样。年轻军事代表来自陆军军装备采办各部门,绝大部分都已接受过本科学历教育,部分学员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是各单位的技术骨干。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和理论基础,因而对军事装备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

同时,一些参训学员具有1年左右的工作经验,了解自己及本单位的需求,培训目的很明确,对培训内容、方式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要求。

(3)专业复杂。参训学员主要毕业于军队和地方各类工程院校,所学专业涉及机械、光学、电子、通信等。培训前,大多从事各类装备技术和技术管理工作,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业务素质,但就拟担当的中级领导职务而言,其理论体系仍需要完善,特别是管理知识更需要加强。绝大多数学员热切希望通过加强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

2.2 新任军事代表培训需求分析

(1)知识需求。知识需求是指胜任岗位或负责某O罟ぷ饔具有的知识水平与构成。从知识体系上看,军事代表应该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熟悉装备采购行业知识特别是经济、法律、管理知识,还应熟知军事科技知识,懂得现代高技术知识,以及厚实的军事基础和军事应用知识,了解跨行业边缘学科知识等。作为刚刚步入军事代表队伍的人员来说,了解和掌握装备采购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方法知识是其受训的关键所在。

(2)能力需求。能力需求是指能胜任某岗位或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广博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军事代表从事武器装备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这还不够,还必须会把知识融会贯通,变为实际工作能力。人的能力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劳动所形成的高度发展,知识只有表现为能力之后才更有意义。作为新任军事代表来说掌握基本的技能是其关键,尤其是质量监督、检验验收。

(3)职业道德需求。军事代表可以说是一种职业。任何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作为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员来说,对这个职业充满了期望。但是,理想与现实往往有较大差距,尤其是毕业于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学员,工作在生产一线,整天面对各种工具、仪器仪表时,往往心里产生情绪。另外,军代表所驻厂、所,不少驻地比较偏僻,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生活困难不少。作为军人,作为军事代表,要求军代表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应该具备过硬的作风,要甘当无名英雄、甘于寂寞清贫、甘愿吃亏吃苦、甘心无私奉献。

3 新任军事代表岗前培训模式构建

新任军事代表岗前培训班以满足年轻军事代表实际工作需要为目标,以强化岗位任职能力为宗旨,重点是加强基础理论、基础方法、基本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出发点。经过多年的摸索,在教研室全体人员的努力下,有了一套完整有效的培训模式。其主要做法如下:

3.1 课程设置系统化

近年来,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新型号装备增多(如新155自行火炮、四-25弹炮结合等新型复杂装备),且具有科研生产交叉进行等特点,所以军事代表工作对人才要求很高。由于我军目前没有一所专门培养军事代表的学校或专业,造成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往往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尤其是近年来,军事代表有相当部分是来自地方院校,这些人员虽然掌握了某些专业知识,但缺乏对军事代表工作的系统了解。由此可见系统设置培训课程尤为重要。

当前,围绕岗前军代表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干什么”、“怎么干”,课程设置分为三大块:基础理论知识、业务知识和拓展知识,基础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相对稳定,而拓展知识随装备采购制度改革而不断变化。基础理论知识由教研室教员承担;业务知识和拓展知识由丰富经验的专家进行讲座,两者相辅相成。见图1。

3.2 教学内容设计模块化

教学内容是是培训质量好坏的前提。刚开始承担新任军代表培训任务时,教员按照本科生授课时内容设计方法进行设计,主要参考2001年总装综合计划部组织编印的全军军事代表继续教育8本教材。但是随着培训班次的增加,在进行总结讨论时,大家发现这种方法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培训时间短,很多内容都讲不到,前后影响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前我军装备采购制度改革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在不断深入,很多内容已经不合适宜,需要更新。

经过集体研究、到兄弟院校调研、查阅相关资料,最终确定教员的教学内容结合其研究方向进行模块化设计。即进行主题式的设计,每门课的是一个模块,该门课中的教学内容如果可能也进行模块化设计,使相互之间影响降到最小。比如把《军事代表工作概论》分为军事代表基础知识、装备合同管理、装备审价定价等模块;《质量监督与检验验收》分为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研制过程质量监督、生产过程质量监督、使用过程质量监督和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基础知识等模块。这样发挥了教员的长处,也可以提高讲授质量。

3.3 教学方法综合化

教学方法是培训质量好坏的关键。有了很好的教学内容,没有正确的方法,是不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所谓教学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在没有专门的装备采购干部培训院校之前,“师傅带徒弟”是最典型的教学方法,有了专门的院校之后,教学方法相应增多。比如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自学辅导法、研讨法、案例法、参观访问法等等。但是,对新任军事代表来说,不同于本科生,他们都有“学了回去就能用”的想法,而且新任军代表中也有一些工作了几个月甚至一年多的,有了一些经验,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新任军代表培训目的是了解军事代表的发展概况,明确军事代表岗位的职责、任务和内容,掌握质量监督、经济管理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具备从事军事代表工作的基本技能,概括起来即“三基”,以适应装备加速发展和军队质量建设的迫切要求。经过几年的培训,我们逐渐总结出一套针对新任军代表的教学方法,即以讲授为主的综合型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就是“讲授+案例分析+研讨+参观见习”。对装备采购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讲授,而且这种“讲授”不是宣贯性质的,而是精辟讲解,对讲解的内容要讲深讲透;然后,把初期认为只有中级培训才采用的案例分析方法适当引入进来,主要是解决质量监督与检验验收工作中遇到问题;接着,采用研讨的方法解决刚步入军代表系统所遇到的问题,比如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军代表、怎样踢好前三脚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研讨的问题必须是经过调查却是目前新任军代表所遇到的现实、难点问题,而不是教员凭空设计几个问题,而且要进行提前布置,使学员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最后,选取一些军工厂进行参观见习,把传授的知识,通过实践来进行验证。

3.4 教员多元化

教员是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员的人员。教研室在设置好课程体系后,广开思路,除了聘请本院的专家名者之外,还从兄弟院校聘请专家来授课。

此外,还有另外两类特殊的教员,一类是前面提到的工作多年、有丰富经验的各级领导干部、老总、副总、部队或军代室高工。他们的实践经验是院校教员所不具有的,聘请他们来做业务知识和拓展知识方面的讲座是无可厚非的。

另一类是值得注意的特殊教员,那就是我们的学员。通过多期的新任军代表岗前培训学员的基本情r,可以发现,在每一期中不乏工作一年甚至两年的军代表。对他们来说,已经积攒了一些经验,而这些经验也正是刚刚步入军代表系统的军代表所非常想知道的。学员教员化即在培训开始前,教员及时了解学员情况,与其进行沟通,面对畏难的学员要进行积极鼓舞,在其进行充分的准备后,让其站到讲台上,成为临时教员。这样,把个体经验作为教学资源开发出来了,不仅让全体学员共享,而且让教员也从中受益,做到教学相长。

3.5 授课质量严格化

授课质量是培训效果好坏的关键。由于教研室年轻教员较多,教研室每一名首次承担授课任务的教员都组织审查,其中包括教案检查和试讲,教案检查主要是检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的合理性;试讲主要是首次承担授课任务的教员在教研室面对全体教员进行讲课。对未通过审查的教员不安排授课任务。

对于外聘专家,教研室提前进行联系,将其讲座内容进行沟通,对于学员反馈效果不良好的专家,下次进行调换。

教研室注重教学相长,鼓励学生参与审查工作,并要求学生在上课期间或课程结束之后,写一份关于授课情况的报告。

3.6 学员考核全面化

考核是当前最好地检验学员培训效果的方法。据调查,单纯的考试已经不能满足新任军事代表短期任职培训的需要。教研室在前几次培训班的基础之上,将学员考核分为三个部分:闭卷综合考试,学术论文和体能考核。闭卷综合考试主要是针对课程设置体系中的基础理论知识设计的,是评选优秀学员的主要条件之一;学术论文是在学员报到后,将提前准备好的征稿须知发给大家,其中有格式要求、论文主题等等。培训末期进行收集,并从中评出优秀论文,颁发证书,并推荐至《装备质量》或《陆军装备》杂志,对学员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体能考核是根据原四总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部队体育工作增强官兵体质的意见》(政联〔2007〕8号),考核标准按原总参谋部2009年11月颁发的《中国人民军人体能标准》执行,目的是让学员在学习期间保持健康的身体。上述三个方面的考核既有定量的又有定性的,既有脑力的又有体力的,可以说是对学员的全面考核。

3.7 学员日常管理制度化

当前新任军事代表来源广、层次高:除了军队院校毕业的学员外,大量国防生、地方毕业生加入到军事代表队伍中;绝大部分都已接受过本科学历教育,部分学员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这些特点造成对学员的日常管理很是不便。先前管理有些开放,完全依靠学员自觉性,但是频有不良事件发生。因此对新任军事代表的管理仍然坚持制度化的管理方式。W院轮训大队领导和队干部利用培训班开班时间组织大家及时学习条令条例和院队规章制度,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和以往干部培训管理工作经验,并结合新任军事代表的特点将制度具体化,让受训学员时时、事事、处处有所遵循,有所对照,有所检查,增强了规章制度的适应性和操作性。

4 结束语

通过多期新任军事代表岗前培训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根据参训学员和我们的体会,培训至今仍然存在至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师资队伍实践经验需要加强,二是教学基本条件有待改善。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装备采购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军事代表的知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之上,吸取教训,不断完善新任军事代表岗前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玉才.军代表工作概论[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 年福纯.装备采办人才队伍建设研究[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3] 李春明.军事代表继续教育的需求与发展[J].继续教育,2003.6.

[4] 孙胜祥,魏汝祥等.装备采购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培养方式[J].海军院校教育,2004.14.

[5] 刘晓方,陈桂明.关于装备采购干部任职培训教学设计的探讨[J].二炮院校教育,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