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十篇

时间:2023-04-02 07:14:25

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篇1

[关键词]城市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调查 探讨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302-1

1城市地质调查概述

1.1城市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

城市地质环境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和人类日常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壳表层,包含了和城市建设及人类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水、土及地质灾害等。

城市地质调查主要是综合运用现代勘查技术,进行城市地质构造、活动断裂、岩土结构、水土地球化学背景及污染情况、地质灾害方面的探明工作,进而获得综合地学信息,最终通过建立三维可视化的城市地质数据管理及服务系统,来为城市建设活动提供依据和参考数据。

1.2城市地质调查的主要意义

1.2.1为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依据

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的前提条件是充分掌握城市区域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条件等。城市地质调查通过综合运用钻探、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等多种勘察方法,系统的对城市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进行查验和探测,从而形成相关的专题资料,并通过建立城市地质信息系统。从而城市的规划和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的数据和依据。

1.2.2探明地质灾害,建立城市防灾减灾系统

城市地质环境严重恶化和环境容量不断萎缩的直接表现就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具备突发性、预测难及灾害性大等特点,严重的威胁着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城市地质调查,充分研究城市地质灾害的现状、类型、成因及具体分布情况等,合理评估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建立健全重点区域地质在哈监测预警系统等,能够为城市防止地质灾害及降低地质灾害的危害等提供基础资料。

1.2.3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有效控制水土污染

通过城市地质调查,开展土地放射性污染、土壤地学化学调查等,充分掌握土壤的污染现状,分析污染物的来源和类型等。同时科学评估现有垃圾堆放场所的环境污染情况及危害程度等,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污染,尤其需要防止污水的渗漏引起地下水资源的二次污染。

2实例分析

A城市的经济水平相对较为发达,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显著,并具备了现代化城市的规模。加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各项基本建设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然而该城市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还不够,目前尚未建立指导城市规划、土地资源利用开发及工程建设的大比例尺的基础性地质图件。

此外,该城市经过多年的大规模发展,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张,城市地质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因此开展城市地质环境调查尤为必要。

2.1城市地质调查的内容

第一,地质灾害调查。充分研究城市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分布情况、影响程度及对灾害的反应等,建立城市环境变化的地质指标体系。首先,研究城市地质灾害系统。分析该城市斜坡类型的地质灾害,例如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水土流失、断裂活动及其他地质灾害的成因、诱发因素、形成的主要机理、发生的规律,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其次,在重点城区及经济发达区域内开展城市的发展及城市化对于地质灾害的脆弱性的评价,将地质灾害风险、影响范围、易损性及对灾害的反应作为主要研究主线,通过研究地质灾害的共生性,探索并建立反映地质过程、地质现象、地质规模、地质频率和速率的城市环境变化地质指标体系,建立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系统,提高城市对地质灾害的反应能力;最后,通过以上研究数据和资料,建立健全城市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城市地质灾害的发展情况。

第二,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由于A市中分布了大面积的花岗岩,花岗岩属于放射性较强的岩石类型,且该市人口较为集中。所以城市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就是调查并检测土壤、建筑石矿的放射性元素及地面放射异常程度,查明放射性异常源及其成因,并研究土壤放射性元素异常和岩石的放射性元素异常之间的关系及分布规律。

第三,固体废气物环境调查。在调查区域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的基础之上,探明废弃物的主要来源、组成方式、降解性能及填埋方式等。

第四,地下水污染调查。主要调查导致地下水污染源的类型、空间分布规律,污染物的排放方式、强度及接纳场所等。

2.2建立监测体系

通过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能够主动监控城市内可能发生的重大地质灾害,及时发现并提前进行预报,为相关部门采取防范措施提供基础依据。A市的地质灾害数量相对较多,类型繁杂其规模较小,因此建立监测所有地质灾害的系统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每一灾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灾害点进行专业及系统监测,从而为城市地质灾害的提前预防及处置提供基础依据是可行的。

2.3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库

通过前期的地质调查研究,将调研得到的地质灾害、地质结构、岩土结构及地下水污染等基础数据录入到GIS系统中,通过系统的存储、处理及分析等功能,为后期城市规划及城市建设等提供基础依据和参考。并不断更新调查数据,确保地质调查数据能够切实反映城市地质的真实情况。

总之,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用地矛盾日趋凸显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城市地质调查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城市地质调查,能够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基础依据和数据,并能有效防范城市地质灾害,是践行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地质环境篇2

关键词:环境地质 水文地质 地质构造

中图分类号:P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4-118-02

1 水文地质

1.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地下水的埋藏与分布,主要受地质构造、岩性、地形地貌、古地理及气象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矿区处于低山区,海拔高程1380-1710m,相对高差100-300m,山势陡峻,切割较强烈,切割深度100-150m。矿区北部为一条较大的冲沟;矿区南部冲沟较发育,其规模不一、形态各异。

干旱、多风、降雨集中的气候条件,对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地下水极为不利,地下水只有在沟谷洼地和河谷平原及裂隙发育的山区才能获得较多的渗入补给。

区域内水系不发育,沟谷是干涸的,只在洪水季节成为地表水的排泄通道。

1.2 含(隔)水层

(1)含水层。区域内主要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

(2)隔水层。主要为分布在矿区中的岩体和岩脉,岩体和岩脉较完整,裂隙不发育,为隔水岩体或岩墙。

(3)透水不含水层。主要分布在区域内地形低洼地带,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结构较松散,透水但不含水。

1.3 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

区内没有大的地表水体,所以地下水没有接受地表水补给的条件,因此区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迳流补给。由于地貌、构造、岩性等条件的不同,各地段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也不一。

山地区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由于山区长期遭受剥蚀,基岩,岩石风化破碎,裂隙发育,利于降水渗入,但是地形切割强烈,植被稀少,加之区内降水量少而集中,且多为暴雨形式的降水,地表流泄量很大,渗入补给地下水的水量较小,多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排泄到区外,补给下游地下水或地表水体。

迳流区主要分布在山间沟谷地段,接受基岩裂隙水侧向入渗补给的沟谷砂砾石层潜水,逐步汇流于大沟谷,以潜流形式流向下游。

本区属干旱区,蒸发量大,而降雨量较小。因此蒸发排泄是本区的主要排泄方式之一,另外,地下水以迳流的方式排泄于区外、人畜的饮用及工农业用水也是本区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之一。

1.4 矿区在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中的位置

矿区处于低山区,地势起伏较大,中部地势较高,南、北部地势低。最低点海拔高程为1387.60m,位于矿区西南部附近的召沟,最高点海拔高程为1718.5m,位于大白山。矿区位于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中的补给、径流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位于矿区南部的召沟,标高为1387.60m。大部分矿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

2 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2.1 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层

含水层分布在区内各沟谷洼地。由一套黄色、灰黄色砂、砂砾石、砂卵砾石组成,厚度一般3-10m左右,最厚可达20m。水位埋深一般5-8m,水量不大,分布不均匀。在矿区内的大白山沟、召沟等一些大的沟谷中,由于含水层厚度略厚,所以水量相对较丰富,据相关资料显示,这些地段单井涌水量一般在10-30m3/d,富水性较差。而其它小的支沟中含水层很薄,富水性更差,大多为透水不含水层。

通过水质分析结果,地下水中阴离子以HCO3-或HCO3-、SO42-为主,阳离子以Ca2+或Na+、Ca2+为主。地下水矿化度小于1g/L,水质较好。

2.2 块状岩类裂隙水

含水层主要分布在下元古界色尔腾山群、中元古代白云常合山序列、中元古界渣尔泰群以及各期侵入岩体中。下元古界色尔腾群岩性主要黑云斜长片岩夹薄层二云长石石英片岩及片状角闪磁铁石英岩;中元古界白云常合山序列岩性主要为蚀变花岗斑岩;中元古界渣尔泰群岩性主要为绢云石英片岩、石英岩、变质石英砂岩、变质不等粒长石石英砂岩、二云石英片岩。

由于矿区处于低山区,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虽然裂隙发育,利于降水渗入,但是由于地形切割强烈,植被稀少,加之该地区处于干旱气候条件,降水量少而集中,暴雨形式的降水较多,降水一般以地表径流排泄为主,渗入补给地下水的水量较小,所以该含水层的富水性较弱。根据水文地质钻孔水质分析结果,地下水矿化度为>1g/L\

根据ZK206和ZK104号水文地质钻孔提水试验结果,该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为0.0004-0.00055m/d。单井涌水量小于10m3/d。含水层的富水性较差,水量贫乏。地下水位一般埋深在20-30m。

2.3 地表水

区内地表水贫乏,河谷为干河谷,仅在洪水季节成为地表水的排泄通道。

3 环境地质

3.1 矿区环境地质条件

3.1.1 地形、地貌

矿区处于低山区,最低点海拔高程为1387.6m,位于矿区西南部附近的召沟,最高点海拔高程为1718.5m,位于大白山。矿区位于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中的补给、径流区。矿区南部的召沟为矿区的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1387.6m。

3.1.2 地层及地质构造

(1)地层。本区除沟谷分布的第四系冲洪积外,主要分布的是下元古界色尔腾山群、中元古代白云常合山序列、中元古界渣尔泰群以及各期侵入岩体。

(2)地质构造。区内属阴山构造带南缘的一部分,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由大型的断裂造成了较大的断块山,随构造断裂的形成亦有大量的岩浆侵入。新构造运动在本区不发育。

(3)地震。根据国家GB18306-2001规范,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对应地震烈度为7.5度。故本区属地震活动微弱地区。

(4)工程地质条件。矿区内未见软弱夹层和活动性断裂的存在,矿区岩石大多属半坚硬岩-坚硬岩,局部为软弱岩,为抗软化的岩石或具软化性的岩石。如按剥离物岩石抗压强度分类,各岩石抗压强度均大于15Mpa,属于硬岩类。通过上述分析,岩石完整程度为较完整,按结构类型划分属块状结构,故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属块状岩类的简单型。

(5)水文地质条件。矿区为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矿区内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水质较好,矿区基岩裂隙水富水性较弱,矿体与裂隙含水层直接接触,裂隙水沿风化裂隙和构造断裂带直接进入矿坑,造成矿床充水,是矿床充水的直接因素。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差,水文地质边界简单,矿床是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

(6)矿区环境地质类型。矿区内地广人稀,只有民稀疏分布的牧点,矿区附近无污染源,地下水水质良好,矿石和废石不易分解出有害组分,故确定矿区地质环境类型属第一类,即矿区地质环境质量良好。

(7)区域稳定性评价。矿区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15g,根据国家GB18306-2001规范,属地震活动微弱区,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以7.5度进行设防。

3.2 矿区环境地质影响评价

矿区内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水质较好,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风化裂隙及构造裂隙中,静止水位普遍较高,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分布在地势低洼的沟谷中,矿区开采后,若矿坑水和其它生产废水直接排放渗入到地下,将会使地下水受到污染。另外、矿石和废石的大量堆放,会在降水淋滤的作用下,污染水渗入到地下,使地下水受到污染。

因此,矿坑水及其它工业废水不应随意排放,应根据矿区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合理选择选矿厂和尾矿库的地址或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采矿排出的水和其它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和回收利用,以免对地下水造成水质污染。

3.3 矿区地下水开采所造成的影响

矿山开采后需要一定的水量,随着矿山的进一步发展,日需水量将进一步加大。而矿区地下水资源和补给量均有限,故矿山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时,应科学合理地布置井位和井距,避免过量开采引起区域地下水水位的持续下降,造成井、泉枯竭和地面塌陷的可能性。

3.4 土地植被影响的评价

地质环境篇3

关键词:生态环境;地质学;地球系统科学

生态环境地质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将生态学、地质学与环境科学相互结合。不仅研究用于研究自然环境自身的变化,也用于研究人类活动作用与环境周围的相关变化,从地质学的角度发现生物的多样性,将生态学扩展到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在研究的过程中仍旧存在部分问题,因此需要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让环境地质学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一、生态环境地质学的发展现状

在国内专门研究生态环境学的文章其实并不常见,尤其是对于地质生态学的研究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特征判定。探索的主要内容是环境,将生物体作为研究主体,却忽视了其中的地质学部分。生物环境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类和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将地质学作为一个非独立的生物系统,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相互影响的作用下,将其中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对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分析作出总结性的变化,合理利用地球上的水与土地以及其他的能源资源,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对水与土地以及其他资源进行保护。

二、生态环境地质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具有人为性

人力社会与自然环境彼此之间存在的关系是相互探索。环境科学与生态环境地质学等多个领域永远是人类值得不断探索与发现的新知识。生态环境地质的变化除了由自身环境演变而成的基础上,还存在人为破坏的因素,由自然因素演变而成的称之为自然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而人在其中起到了间接性的作用。为创造经济价值,人不断地勘探新的环境资源,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缺乏有效的管理的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行为无疑增添自然灾害发生的几率。

(二)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具有滞后性与不可逆性

由于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具有一定的变动性,内部结构与外在因素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但是当人为的作用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时,自然的自我调节功能也会逐渐降低,则难以维持生态地质环境的相对稳定性。部分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就是在环境进行维持稳定的过程中,所受到的人類活动愈加频繁,这使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与不可逆性。

(三)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具有地质环境变化的差异性

区域性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有着明显的地质原因,以冰岛火山喷发为例。冰岛地表有冰雪覆盖,火山爆发导致岩浆影响区域温度升高,大面积冰雪快速融化超出河流排水能力,导致洪灾泛滥。而火山喷发所带来的大量二氧化硫和大气中水分充分作用后形成酸雨进入海洋造成海水酸碱度变化,严重影响海洋地质生态环境。再比如全球气温升高会导致青藏高原冻土面积减少或大量冰雪融化。冰雪融化为水,冰川的储水减少而使得长江、澜长江等河流上游径流量和水位在短时间大量增加,引起洪涝或泥石流灾害;冻土的减少则会使得高原覆盖的植被发生变化,植被对水分的调节作用降低会造大量成水土流失。

三、开展生态环境地质学研究的建议

(一)注重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关系

地质环境与地壳内作用的强度和质量制约着生态环境的演变,而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着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具有普遍性的特点,例如地震、泥石流等,为了国家的稳定发展与人们的生命健康,建议决策机构在对灾害研究之前就应该做出具体的、前瞻性的战略调整。既要使得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受到较小的灾害影响,又要大力整治可能会造成地质灾害的工程。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进行有效调整。

(二)加强对生态地质环境管理和调节控制

由于生态环境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要想使其在良性的发展,就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与调节。所以生态环境地质研究应该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动态模式化的理论方法,建立优化的模型,为生态地质环境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尽可能地预防地质环境问题的产生,而不是在蒙受巨大损失后再进行整治。

(三)对陆地水以及土地资源退化的重视

陆地水环境的变化对淡水资源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与国民经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各种水资源都干涸就会为人们的生活和生物的多样带来严重的影响,直接结果就是淡水资源的缺乏。因此,从地质学的角度出发,重视陆地水的变化情况,对保障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比如监控青藏高原冰川的含量的变化就是一项重要的工程。

四、结束语

现代人类对环境的思考不再仅仅停留在曾经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欲望。生态环境地质学研究者更应该是去了解生态地质环境的变化规律,然后做出合适的预判,并更好地去适应,且利用科学原理管理人类自己的行为,以防损害自然环境进而危害人类社会。了解生态环境地质的变化规律和人类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合理调整和管理人类自身的行为是这门科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地质环境篇4

关键词:环境地质;灾害;自然影响

中国地界广大、物种丰富,自然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等都给环境地质带来影响,从而引发灾害。当今社会过于重视经济发展,日益增多的国民数量迫使资源被大量开发,工厂以及住房的大肆建设使得土地过度开垦,再加上严峻的自然条件,这些都给地质环境带来危害。为了满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对环境地质灾害的因素以及相对应的对策进行探讨至关重要。

1环境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

自然影响:环境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自然变化所带来的地质影响,例如暴雨、飓风、暴雪等具有破坏力的自然变化,这些自然变化给原本稳定的地质环境造成难以预测的灾害。当前,气象节目在播报天气时,通常会与环境地质灾害结合起来进行播报,所以自然变化对环境地质灾害来说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短短几天的大暴雨或者是一两个月连续不断的细雨都会产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尤其是在容易下雨的季节,大暴雨或是持续的细雨都会引起河水上涨、洪涝严重,产生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的肆意横行,会使大部分人失去住所,严重的还会使人失去生还的机会,给国家以及人们带来的损失和伤痛较为惨重。地形地质等也会给环境地质带来影响,剧烈活动的地层会引发灾害。我国的地理环境可以划分为四大类:高原、丘陵、平原、盆地。高原所处的地理位置高,地层活动尤为剧烈,更易发生雪崩、山体滑坡等环境地质灾害。丘陵所处的地理位置较高,地层活动也较为活跃,易于发生泥石流等环境地质灾害。平原所处的地理位置较低,地势平缓,容易发生地表下沉的环境地质灾害。盆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更低,地势也低,更容易发生地震的环境地质灾害。人类活动:科技的发展给社会带来进步,为了使经济快速的发展,建设项目不断涌现。例如,三峡大坝工程是为了解决北方水资源缺失的问题而建设,规模宏大,所占面积巨大。再比如,青藏铁路所涉及地域之广,将遥远的和内地连接起来,扩大人与人之间的贸易,使人们的生活更为便捷,也为的经济发展带来便利。工程建设会带来山坡边缘失衡、山坡底部不平稳、水土流失严重等环境地质灾害。人类在建设运输道路时,为了使运输道路更加平稳,利于运输,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在大面积挖掘山坡的边缘,导致山坡变得陡峭,而一旦遭遇强降雨天气,就会产生山体滑坡的环境地质灾害。

2环境地质灾害防御的方法

2.1针对自然影响的防御方法

自然影响造成的环境地质灾害无法避免,只能采取预防的手段,尽量避免它带来的灾害,自然影响的防御方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地层下沉、泥石流、山体滑坡。地层下沉是地层质地松软造成地层的高度比标准高度低的一种地质运动。当前,我国地层下沉的城市有50个之多,处于平原地区的城市底层下沉的现象更为显著,并且还有不断严重的趋势。地层下沉给这些城市的建设设备造成破坏的同时,也给城市的工程建设造成困难,并且还会加剧地层质地的恶化,如此一来,会影响农作物生存的土地质量,使农作物所处的土壤过度积水,导致农作物的根腐烂,从而造成农作物的死亡,导致粮食产量急剧减少,造成的后果将难以想象。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对地质表层和地质底下的水量进行检测,从而对地质表层和地质底下的水进行节制性抽取。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山区,受恶劣的天气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灾害,有时会伴随水土流失的现象发生。所以为了预防泥石流带来的麻烦,可以在泥石流较为容易发生的地方建立一些能够遮挡住泥沙之类的物体,比如挡板、防护墙、堤坝等。除此之外,还应该时时关注天气变化,并且在易于发生泥石流的区域多加关注,做到及时防御。泥石流的产生跟土地植被的不足也有着重大的关系,所以加强植物的种植工作也必不可少。山体滑坡由地质受自然界的水冲刷或者人类活动造成的地质活动引起,这一灾害会给农作物的生产、经济、人身安全甚至生命带来惨重的后果。地震的发生以及河流附件的区域也容易造成山体滑坡。想要防御山体滑坡这一灾害,就必须降低土地附近的水源对山体的影响。要想降低土地附近水源对山体的影响,就需要在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的地方挖出一条排水的渠道。除此之外,还应该在山体上增大植物的覆盖面积,有效控制地下水的流失,从而减少山体滑坡带来的灾害。

2.2针对人类活动的防御方法

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地质灾害是可以防御,只要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就可以避免其灾害的发生。针对人类活动的防御方法可以分为三类:政府加以领导、建立保护制度、加强环保教育。针对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政府应该对人民群众加以领导,借助政府自身优势,进行环境地质灾害的防御工作。政府属于国家机构,给人民群众的起到一个指导性质的作用,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政府并不是强行融入其中的一个角色,而是作为一个辅助的角色,将环境保护的观念慢慢深入人民群众当中,使每一个社会人都能够自觉去保护环境。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当成立相应的机构去对工程建设企业进行督导和管控,并且还要和应用地质资源的人员一起协作,对地质环境进行保护。健全的环境地质保护制度给环境地质保护带来规范以及法律约束,如此一来,更能有效防御环境地质的灾害。坚持原则,严格执法,这样一来,才能将地质环保工作真正能落实到实际中去。针对过度开发土地资源的企业,应该严格按照环境地质保护制度执行承办措施,杜绝违法开发资源、滥用资源的现象,为地质环境撑起一把保护伞。

3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地质灾害带来的恶果不容忽视,目前人们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发展以及资源的开发上,而不注重环境的保护,这就导致人们所处的环境越来越恶劣,环境地质灾害接二连三发生,给人们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不但要着力于经济建设,还应该注重环境的保护,避免过度浪费资源。

参考文献:

[1]姚环,邓涛,黄杨胜等.闽江水利工程引发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初步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19(5).

[2]邹小波,胡晓斌.环境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的研究[J].地球,2013,(3).

地质环境篇5

1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得益于“四个全覆盖”湖北省地质灾害分布广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环境管理,初步取得明显效果。全省已在65个地灾易发区完成了“十有县”建设,通过“五到位”培训地灾防治工作人员和基层群众近10万人。按照“依法管理、保治并重”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谁开矿、谁负责,谁破坏、谁治理”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湖北省探索出的隐患监测、群测群防、防灾减灾体系、防灾信息的“四个全覆盖”经验得到总理“相关经验和做法可资借鉴”的充分肯定。

2推动全省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还面临“四个不适应”

2.1思想认识上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与突出生态

文明建设新形势不相适应一些地方的发展理念仍未转变,“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象仍然存在。突出表现在:一些地方对地质环境管理的认识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位”现象较为普遍。目前,全省仅黄石、黄冈等少数市(州)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责任机制尚未建立。

2.2尚未形成高效综合的管理机制与地质环境问题

突发高发频发的新特点不相适应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现有26000余公顷矿山地质环境遭受破坏,有近100万群众受其影响。但现有地质环境管理体系尚不健全,集中反映为:“政府主导、部门主管、社会联动”的工作体系尚未形成;管理体制缺乏基层支撑,没有形成“全社会参与、共同防灾”的工作格局;应急体系仍不完善,监测预警信息和传递的“最后一公里”不到位,民众防灾应急知识不足。

2.3管理队伍力量薄弱与地质环境管理专业化、技术化、常态化的新要求不相适应

湖北省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难度大,矿区粗放开采、过度开采的现象突出,地质环境管理的专业化、技术化、常态化要求高。但目前省地质环境管理队伍存在人员不足、能力不足、装备不足的突出问题,与地质环境管理面临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存在较大差距。

2.4保障资金筹集困难与地质环境管理巨大的资金投入不相适应

初步估算,湖北省已闭坑矿山的治理需投入100亿元以上,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面治理和监测费用总额高达50亿元以上。这些治理资金的筹集十分困难。

3进一步提高省地质环境管理水平需进行“六大创新”

3.1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切实推进思想观念创新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把地质灾害防治纳入各级政府和主要负责人的绩效考核;全面落实各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并纳入政府对部门的考核体系。加快构建地方重视、党委牵头、政府主抓、部门协同、目标明确、责任清晰、体制完善、措施具体、工作落实的地质灾害防治新格局。

3.2修改完善相关法规,切实推进法制管理创新

抓紧修改完善《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把地方政府对地质环境管理的责任、投入渠道、投入比例予以明确和固定,为地质环境管理投入提供法制保障。加快建立符合本省实际的地质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3.3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推进管理工作机制创新

把地质灾害防治纳入到各级政府和主要负责人的绩效考核,全面落实各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加紧建立“权责统一”的工作机制。把设计审查、项目验收、评估备案等工作向地方局下放。强化中介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加紧完善检查督办机制。实施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管理,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对矿山地质环境数据实时更新。

3.4围绕四个体系建设,切实推进基层管理能力创新

一是围绕调查评价体系建设,深化隐患监测与管理的全覆盖;二是围绕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深化群测群防全覆盖;三是围绕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深化防灾减灾体系全覆盖;四是围绕应急体系建设,深化防灾信息化全覆盖。

3.5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切实推进多元筹资渠道创新

争取省级财政在专项拨款中逐年增加地质灾害防治投入,力争“十二五”期末达到中部省份平均水平;每年安排一定比例集中到省级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用于对农村受地质灾害影响的田、水、路、林及村庄进行综合整治;各级地方政府可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地方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经费。在国土资源项目资金中,统筹考虑对地面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和搬迁避让予以支持。充分利用部省合作协议,加大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争取力度。

3.6加强宣传普及,切实推进民众的减灾自护能力创新

地质环境篇6

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地质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防治地质灾害,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山体资源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其他与地质环境保护有关的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地质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岩体、土体、矿藏、地下水等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的总和。

第四条地质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环境质量负责,制定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并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地质环境保护责任制和地质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推进重点地质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建设,将地质环境保护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地质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普及地质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并对在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地质环境保护规划与监测评价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环境调查,会同发展和改革、环境保护、城乡规划、水利、交通、旅游等部门和气象管理机构,根据地质环境调查结果和上一级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环境保护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确需修改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九条地质环境保护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地质环境现状;

(二)地质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与规划目标;

(三)地质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

(四)地质环境保护和重点地质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五)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十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矿产资源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以及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应当符合地质环境保护的要求。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地质环境实际情况,组织建立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和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和完善地质环境监测设施,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状况实施动态监测。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非法移动地质环境监测和保护设施及标志。

第十二条采矿权人应当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并将监测资料定期报送矿山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在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的地面沉降和岩溶地面塌陷易发区内经批准开采地下水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地下水动态定期监测,并将监测资料报送所在地国土资源和水行政主管部门。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建设单位应当加强监测;发现异常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地质环境监测资料的保存和分析评价。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地质环境监测资料,定期全省地质环境状况公报。

第十四条涉及地质环境的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当包括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对地质环境特征、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生活和生产影响的评价,以及地质环境问题防治对策等。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第十五条探矿权人应当对勘查作业完成后遗留的钻孔、探井、巷道和形成的危岩、危坡采取回填、封闭或者其他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措施。

第十六条采矿权申请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并按照采矿权批准权限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

在建和已投产的矿山企业,未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采矿权人应当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并报原采矿许可机关批准后实施。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编制程序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执行。

第十七条采矿权人在采矿过程中、停办或者关闭矿山前,应当履行下列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义务:

(一)整修被损坏的道路、地面设施,使之符合相关技术和质量标准,达到安全、可利用状态;

(二)整治被破坏的土地,使之达到种植、养殖或者其他可供利用的状态;

(三)整修露天采矿场的边坡、断面并恢复植被,消除安全隐患,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四)采取有效措施,使地下井巷、采空区达到安全状态;

(五)按照规定处置矿山开采废弃物;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义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对采矿权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实行保证金制度。采矿权人应当在办理采矿许可证时缴存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

采矿权人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经验收达到规定标准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予以返还,边开采边治理的可以分阶段按比例返还;拒不恢复和治理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不予返还,由县级人民政府使用该保证金组织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恢复和治理费用超过该保证金的部分由采矿权人承担。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缴存标准,按照不低于恢复治理费用的原则,根据矿区面积、开采方式以及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因素确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具体缴存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九条开采矿产资源引发地质灾害险情或者发生地质灾害的,采矿权人应当立即停止开采活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险情或者灾情扩大,并向矿山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条对本条例实施前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能够确定责任人的,由矿山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督促其依法恢复和治理;不能确定责任人的,由矿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恢复治理,所需经费由省、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安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第四章山体资源保护

第二十一条严格保护山体资源。开发利用山地丘陵等山体资源,不得造成地质地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二十二条下列区域内的山地丘陵应当划定为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

(一)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

(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和地质公园范围内;

(三)港口、机场、军事设施等重要设施的保护范围内;

(四)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重要交通干线和重要旅游线路至两侧直观可视的范围或者线路两侧路堤坡脚外侧直线距离各一千米范围内;

(五)本省境内长江、淮河、大运河、太湖等主要流域性河流两岸、湖海岸线和水库、堤坝至两侧自然地形的第一层山脊范围内;

(六)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区域。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前款规定划定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三条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一)开山采石;

(二)露天采矿、工程取土;

(三)设置固体废弃物堆放场所;

(四)新建、扩建墓地;

(五)法律、法规禁止的破坏山体地质地貌的其他工程活动。

已在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内开山采石、露天采矿、工程取土、设置固体废弃物堆放场所的,应当限期停止、整治。

在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内,确因特殊需要从事本条第一款第(二)、(三)、(四)项活动的,应当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不得批准或者应当由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除外。

第二十四条在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以外的山地丘陵开山采石,应当按照矿产资源规划实行限制性开采。

第二十五条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确需开山切坡,以及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内的水库除险加固确需取土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前,对被破坏的山体进行修复治理。

第五章地质遗迹保护

第二十六条下列地质遗迹应当予以保护:

(一)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各类典型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剖面、构造形迹、古生物化石及其分布区;

(二)具有重要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

(三)具有特殊学科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岩石、矿物、宝玉石及其典型产地;

(四)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典型地质灾害遗迹;

(五)法律、法规规定需要保护的其他地质遗迹。

第二十七条具有典型意义的地质遗迹,应当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具有观赏、科普价值的地质遗迹,可以建立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的设立、建设和管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在生产、建设等活动中发现古生物化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通知当地公安机关协助保护现场,并组织专家对发现的古生物化石进行鉴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鉴定结果,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九条在地质遗迹保护区内从事参观、旅游、科学研究、教学实习以及标本、化石采集等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三十条在地质遗迹保护区内不得修建与地质遗迹保护无关的建筑设施。对已建成并可能对地质遗迹造成污染或者破坏的设施,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责令限期治理或者搬迁。

第六章地质灾害防治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二条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边界设立明显警示标志。

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爆破、切坡、进行工程建设、开采地下水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第三十三条对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的地面沉降和岩溶地面塌陷易发区,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土资源、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划定地下水禁止开采区或者限制开采区。在限制开采区开采地下水实行总量控制,开采总量不得超过允许开采量。允许开采量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地下水开采状况、地下水位变化、地面沉降及其他地质灾害、地表水源替代等情况确定。

第三十四条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未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予批准采矿权申请。

第三十五条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备案申请文件中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投资主管部门不得进行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得办理用地报批手续。

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第三十六条对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采取防治措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根据地质灾害监测和气象预报资料,及时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信息传播单位,应当准确、及时地传播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地质灾害预报预警。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拟订本行政区域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地质灾害险情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启动并组织实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防止灾情或者险情扩大,并按照规定要求报告上级人民政府。

第三十九条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按照下列规定组织治理:

(一)大型地质灾害,由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灾害发生地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组织治理;

(二)中型地质灾害,由设区的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灾害发生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治理;

(三)小型地质灾害,由灾害发生地的县(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治理,或者由设区的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灾害发生地的区人民政府组织治理。

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所需治理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纳入财政预算。

因工程建设、矿产开采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责任,限期治理。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审批事项不依法予以审批的;

(二)发现破坏地质环境的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三)对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不按照规定组织治理的;

(四)贪污、挪用、截留废弃矿山治理经费、地质灾害治理经费或者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

(五)其他、、的行为。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侵占、损毁、非法移动地质环境监测和保护设施及标志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对个人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未按期如实报送监测资料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未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义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开山采石、露天采矿的,处以违法所得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罚款;违法所得无法计算或者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二)工程取土、设置固体废弃物堆放场所的,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三)新建、扩建墓地的,对个人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对被破坏的山体未进行修复治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被破坏的山体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代为修复治理,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关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地质环境篇7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质环境;保护

0.前言

地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文明发展的基础,而地质灾害则是由于自然环境和人类行为不当使地质环境遭到破坏。地质灾害的频发与地质环境的日渐恶化,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阻碍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防治地质灾害和保护地质环境刻不容缓,有效的防治措施亟待采取,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1.地址灾害频发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

1.1地质灾害频发原因

地质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作用常超出生态环境允许的程度,使地质环境恶化,最终给人类自身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也就是地质灾害。可以看出,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使地质环境恶化,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毁损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严重破坏的事件。

1.2地质灾害造成的不良影响

近年来,虽然在地质环境保护、预防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在地质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至今还没有一部较为完善的法规来进行规范,人们对地质环境的认识及重视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加之某些地区地质环境条件较差,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等日益加剧,从而导致地质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经济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在频度、程度上都大大加强,进而导致对地质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频发的地质灾害和恶化的地质环境,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防治地质灾害和保护地质环境的主要问题

2.1人类活动使地质环境遭到破坏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对自然改造能力的迅速提高,人类在利用地质环境的同时,其活动作为一种日益强大的动力因素对地质环境的破坏也越演越烈。水土流失,土地砂化,土地盐碱化,冻融,地震等现象发生频繁。地质环境质量日趋下降,自然资源损失严重,人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整个地质环境向紊乱、衰退的演替趋势发展。再加上“三废”抛掷无度等等一系列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已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

2.2保护意识薄弱

我国具有许多在国际和国内都享有盛名的地质遗迹。但由于保护不得力,开发利用粗放,管理滞后,破坏地质遗迹现象屡有发生。例如,嘉荫龙骨山的恐龙化石有的被风化破坏,有的被江水冲走;五大连池火山地貌被开辟为采石场,碎石成堆;勃力硅化木被推土机推出,弃之如粪土。诸如此类事件比比皆是,几乎省内的每个地质遗迹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地质遗迹的破坏不仅使地质环境改变了,同时也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了阻碍。增强保护地质环境意识刻不容缓,所有公民都有义务参与其中。

2.3矿产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在大规模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也大大改变了矿山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给矿山地质生态环境和资源带来巨大压力。矿山整体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天然植被覆盖面积降低,岩石增加,地下水资源枯竭,水质恶化,降低了整体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地质灾害。对矿山开发建设构成威胁,严重制约矿山地区的发展[1]。另外,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又是发展中国家,资源需求量极大,出现掠夺式开发与利用矿产资源的现象。尤其省内许多不登记的集体和个体企业技术落后,装备差,回采率低,布局混乱,产品结构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3.地质灾害防治的方法措施

3.1建立地质灾害监控体系

建立健全适应不同建设需要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评价地质灾害的稳定性及动态趋势,以达到预防的目的。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遥感技术(RS)及全球定位技术(RS)等[2],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优势,包括有关高等院校、国家专业实验室及科学研究机构,对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现状开展系统的大规模调查与建档工作,重点查明重要城市、经济带、交通干线及人口密集区地质环境状况及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基础依据。建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监测及监控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信息系统、危险性分析评价系统和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并通过网络传输的手段,实现信息的全社会服务体系,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2改善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环境恶化和破坏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在于人类忽视甚至违背自然规律而对环境进行的不恰当的过分干预。因此,当务之急是改变人类的基本观念,增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建设符合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协调发展的新环境文明。建立同步发展观,即应该追求人、社会、经济和环境同步发展的观念;建立整体效益观,即把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作为社会的发展目标;因为惟其如此,人类的整体生活质量与其所处的环境质量才会得以保障和提高。环境质量的提高,消除了地质灾害滋生的土壤,从根源上抑制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3.3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灾害发生平率

自然界承受人类活动的冲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在特定的地质空间里,地质环境的容量是有限度的。人类所有生产和生活的消费物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取自地质环境。同时,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废弃物,又都直接或间接地排放到地质环境中[3]。然而,地质环境系统供给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都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对人类排放的有害废物的容纳能力和自净力也不是无限的。地球上资源和环境有限的客观存在,迫使人们不得不改变资源和环境无限的传统看法,改变掠夺式开采资源和利用环境的方式,必须有节制性,合理性地利用资源和环境,这样才能使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统一,逐步改善已被人类破坏了的地质环境,从而有效的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程度。另外,对于地质遗迹也要进行合理利用,并加大保护力度。

4.结语

防治地质灾害和保护地质环境都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人类长期以来自私地只为自身利益而不顾身边环境的恶化,造成了地质灾害频频发生的严重后果。因此,在实现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务必注意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率,从而有效地保护地质环境不遭到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翟伟峰,等.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与21世纪减轻地质灾害策略分析[J].灾害学,2004,19(4):30-35.

地质环境篇8

1.1社会发展需求

煤炭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求,逐渐涌现出更多煤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问题,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煤矿开采与后期管理工作相对粗放,往往会导致矿区地质环境出现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对矿区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不但会影响周围居民正常生活,同时也会增加环境治理经费。尤其是一些小型煤矿,大部分都集中在老矿区,随着地质环境问题的出现,逐渐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现在逐渐增多的土地损毁、建筑物破坏等,对于可用地面积较小的地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另外,煤矿开采时处理不当,导致煤炭、矸石等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大量的有害物质在雨水冲刷的作用下溶出对空气、土壤以及水体等造成污染,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生产与生活,逐渐发展成关系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

1.2环境保护需求

很多煤矿开采层比较浅,开采后对地表环境影响相对明显,如地裂缝、地表塌陷以及地表渗漏等,必须要加强此方面工作的重视。尤其是对很多小型煤矿来说,大部分为大型煤矿的边角部分,或者是相对独立的块段,地质构造更为复杂,再加上上部岩层已经出现不用程度的形变,进而会对地表土体以及水环境等产生巨大的影响。另外,很多小型煤矿开采企业,为获取更多利益,在开采时选择用掠夺式开采方式,对开采技术以及工艺管理不当,煤炭以及矸石等随意乱放,对矿区周围环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随着煤矿地质环境问题的逐渐加重,对水体、空气以及土壤等影响更大,进而会影响周边生态系统。

2煤矿地质环境管理现状

2.1地质灾害频繁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是提高煤矿开采效率的主要措施之一,更有利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目前现状来看,我国针对不同地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因为各地区矿产资源开况不同,技术与经济水平也不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却也存在改善不合理的情况,部分地区地质灾害出现频繁。例如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背景脆弱,随着煤矿开采程度的不断推进,当地地质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与损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就是废气、废水等无约束排放,对当地空气、土壤以及水体等造成污染,不但威胁了居民生活,同时更是制约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华北地区则多发生土地塌方、滑坡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2资源破坏严重

一方面,土地资源被破坏。随着煤矿资源开发程度的加深,现在逐渐由传统的浅层开采转变为更深层次的开采,而无论是哪一种开采方式,都会对煤矿周围地质环境造成影响,造成大量土地资源被压占或者被挖损破坏,进而会对矿区当地土地资源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含水层被破坏。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需要长期抽排地下水,这样就会导致含水层顶底板结构被破坏,降低周围矿山地下水水位。而地下水位的降低,就会导致矿区周围井泉干涸,以及水质恶化等,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另外,煤矿开采过程中排放的废水管理不当,在没有进行任何处理的情况下随意排放入周围水系,很容易造成水环境的污染。另外,煤炭开采过程中经常会排放出瓦斯气体,在换气时必须要对井下气体进行处理,否则就会造成矿区空气环境的污染。

2.3地形地貌被破坏

在煤矿前期开采过程中,存在很多浅层煤矿进行露天开采,这样在根本上会对当地地形地貌景观造成破坏,较大规模的改变了自然景观的生产活动。另外,对于很多煤矿采空区来说,处理不当经常会形成比较深的露天采坑,或者是危险度高的边坡,对矿区当地生态景观以及植被造成严重的破坏,必须要从根本上进行分析,确定造成地形地貌破坏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管理。

3煤矿地质环境问题治理措施分析

3.1建立完善管理体系

3.1.1完善管理机制

一旦矿区地质环境产生问题,对其进行治理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管理机制,对所有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尽量降低能源的消耗。一方面,建立财政体制。即建立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将煤矿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工作纳入其中,对各地区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财务支持。其中对各项资源的使用必须要遵循有偿的原则,对矿产资源使用、水资源使用以及保护等收取费用,并结合不同矿区实际情况要求开采单位缴纳一定资源补偿备用金,保证环境问题出现后治理资金能够有效到位,提高处理效率;另一方面,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法律制度的存在是对地质环境治理行为的主要约束手段,结合矿区地质、环境以及技术等特点,对各项法律规定进行适当的调整,逐渐完善管理制度。

3.1.2明确地质环境管理地位

导致煤矿地质环境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开采企业过度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了此方面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地质环境恶化后,能够获取的效益降低,不但不会进行治理反而加大开发力度,造成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进行管理时,必须要确定地质环境管理的地位,结合煤矿开采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管理方案,对整个煤矿开采过程进行管理,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根据矿井采掘生产计划,对各采掘工作面及周围受水害威胁情况进行分析预测,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接近积水异常区和可疑老空区时,及时提供相关水文地质资料以及处理措施,做好采掘面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并按照要求编制年度、季度、月度水情水害预报。加强资料、图纸、台账日常管理工作,探放水“有掘必探”落实工作。采掘面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编制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探放水设计基本符合相关规范、规定,有掘必探闭合管理现场落实到位。

3.2选择切实可行治理技术

3.2.1煤矿治水管理

完成各主排水系统、设施完善工程,一是完成各采区水仓淤泥清理工作,要求在规定时间前全部完成;二是水仓巷道返修治理,根据各水仓实际情况进行扩帮、起底、注浆加固工程;三是各主排水系统水泵、闸阀、管路定期巡查,针对腐蚀性较强的排水点,加强水泵及管路的维护管理,保证排水系统的牢固可靠。另外,还需要完成所有采区地质说明书、开口防治水安全许可评价,并经矿总工程师以及企业地质部会审。分析采区地质、水文地质资料,预测采区涌水量,为采区防排水系统建设,采区安全施工提供基础保障。同时,还需要做好突水应急预案实战演练,提高职工防治水安全意识,根据演练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完善应急预案。在矿井目前井下各排水能力的基础上,对主要水仓建立井上应急仓库,储备充足的防治水应急抢险物资设备。每季度末由机电科、调度室、地测科、供应科、安全科、财务科进行全面检查,保证防治水应急抢险物资、设备及时储备到位,实行常态化管理。

3.2.2矿区环境动态监测技术

积极应用动态监测技术,因此来对整个矿区地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对环境各项指标进行详细的评价,进而可以以此为依据来开展下一步治理活动。动态监测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环境中各项动态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以此作为该动态监测系统的数据来源,对煤矿开采中各项数据的变动以及分布规律进行总结,例如矿井瓦斯来源、构成、涌出量以及聚集特征等,可以选择更合适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降低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

4结束语

地质环境篇9

[关键词]环境地质 地质灾 特点

[中图分类号] P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0-215-2

0前言

随着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人们已经意识到所有的环境问题都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在我国,环境地质问题中的地质灾害造成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还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生活,因此,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成为一门重要课题。

1环境地质与环境地质学

“环境地质”一词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文献中出现。一般而言,环境地质作用主要指人类与地质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具体包括:各种自然地质因素、自然地质现象对人类的作用,即自然地质作用;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与反作用,即人为地质作用及上述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

为了做好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工作,提出了与其相应的一门学科:环境地质学。与环境地质相应的环境地质学具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1区域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

区域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和预测,是环境地质学研究最基本的内容之一,也是环境地质工作服务于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的基本手段,主要包括区域地质环境背景值调查、地质环境质量现状综合评价、不同比例尺的环境地质填图、各种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地质环境的演化趋势进行预测,为国民经济规划服务。

1.2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

研究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地质灾害,研究其发生机制、时

空分布规律与生成关系,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建立区域或重点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制定科学、经济、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与措施,制定减灾、防灾、灾后恢复与重建方案等。

1.3生态环境地质研究

生态环境地质研究是国土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研究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包括地质环境的状态性质、生态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制约作用、地质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平衡的影响和作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地质环境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联性规律等。

1.4古气候的变化规律

此规律主要利用地质环境中沉积物反映气候变化的标志,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特别是第四纪以来气候变化的情况、原因和规律,预测今后气候变化趋势可能产生的危害和提出防范措施。

1.5工程建设中可能引起的环境恶化问题

大量的工程活动,如城市建设、水利工程、道路建设、矿山、海港工程、电站建设等常常引起人为地质作用,在兴利的同时往往造成地质环境的破坏,引起环境恶化。对人为地质作用及其地质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和预测,为区域经济建设规划和大型工程设计提出科学论证。

2地质灾害及其特点

地质灾害是环境地质问题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指的是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或现象。

目前对地质灾害的灾种范围有多种不同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两种观点:一是把由地质作用引起或地质条件恶化导致的自然灾害都划归为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土地荒漠化、海水入侵、部分洪水灾害、海岸侵蚀、地下水水位升降、水土环境异常与地方病、矿井突水溃沙、岩爆、煤与瓦斯突出、冻土冻融、水库淤积、水库及河湖塌岸、水库渗漏、特殊土类灾害、冷浸田等近30种灾害;二是发生在在岩石圈内以自然地质作用为主导因素自然灾害,主要包括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海水入侵等十几种。

地质灾害具有必然性与可防御性、随机性和周期性、突发性和渐进性、多元性和原地复发性、区域性、复杂性和严重性等特点。

2.1地质灾害具有必然性与可防御性

地壳内部的能量转移或者地壳物质发生运动就会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发生以后,地壳内的能力和物质通过自身调整达到暂时的相对平衡,但是地球是不断运动的,从而又会产生新的不平衡,进而发生新的地质灾害。

但是,在难以避免的地质灾害面前我们人类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通过观察、研究和记录总结或推测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以及发生的可能性,采取相应的科学的预防措施,以尽可能避免或降低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害。

2.2地质灾害具有随机性和周期性

一般情况下,多种动力的综合作用容易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在各种各样的因素共同影响下,地质灾害发生的速度、历时和地点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能确定的。因此,可以说地质灾害是比较复杂的随机事件。但是,由于地质作用的发生具有周期性规律的特征,在此影响下,地质灾害还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特征。如地震活动时期分为平静期与活跃期。

2.3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和渐进性

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和渐进性特征,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快,从发生到结束经历时间非常短,具有较强的爆发力,危害性极大,如地震、火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而渐进性地质灾害则具有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基本不具有爆发性等特点,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地面沉降等灾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若不加以治理,渐进性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就会逐步增加,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尤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所造成的后果和损失比突发性灾害更为严重,但不会在瞬间摧毁建筑物或造成人员伤亡。

2.4地质灾害的成因具有原地复发性和多元性

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是由不同的灾害原因导致的,大多数地质灾害都是有多种原因共同影响并导致发生的,如气候因素、地形特点、地质构造特征以及人为活动等因素。还有一些地质灾害容易在原先发生的地点再次复发,如在我国的西部川藏公路沿线发生的古乡冰川泥石流,一年内曾发生泥石流70多次,实属罕见。

2.5地质灾害具有区域性

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发展往往受制于一定的区域条件,因此其空间分布经常呈现出区域性的特点。如中国的地质灾害受到“南北分区,东西分带,交叉成网”的区域性构造格局严重的制约作用,在我国第二级阶梯山地和第一级和第三级阶梯的交接部位多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而地裂缝、地面沉降、土地涨缩等灾害多发生在第三阶梯东部平原地区。

2.6地质灾害影响具有复杂性和严重性

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复杂的规律,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表现出长久性、复杂性特征:①重大地质灾害常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人口大迁移;②受地质灾害周期性变化的影响,经济发展也相应地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特点;③ 地质灾害地带性分布规律还导致经济发展的地区性不平衡。

研究表明,大多数地质灾害的发生均与人类经济活动有关,全球滑坡灾害的70%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单纯人为作用引起的地质灾害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经济损失也愈加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且具有种类较多,分布广泛,发生频繁等特点。从某种意义上看,地质灾害也已经是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的重要因素。因此,地质灾害防治就不仅是指预防、躲避和工程治理,在社会意识上更表现为努力提高人类自身的素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约束公众的行为,自觉地保护地质环境,从而达到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的目的。

3小结

环境地质问题中的地质灾害形式多种多样,并且分布广泛,危害严重。但是就目前我国的研究技术和条件来说,在环境地质问题中的预警和防治工作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地质灾害的预报和防治水平仍有待提高。因此,国家应加强对环境地质问题,尤其是地质灾害的研究工作,尽可能减少其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参考文献

[1]何 强,井文涌,王翊亭. 环境学导论.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l999. L.

[2]张宗祜,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第四纪研究 2005,25(1).

地质环境篇10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情况;研究。

1、引言

环境地质与其他学科的发展和形成一样 ,都是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 人类技术经济活动增强 , 环境灾害日益严重 , 环境保护成为人类生存的头等大事 ,环境地质学亦就应运而生。至目前尚未发育成一门独立的完整的学科 ,却面临着要研究、解决诸多环境地质问题。

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资源的需求量也在渐渐的增加,因此自然环境的问题也日复一日的愈加严重。因为在这几年中环境地质引发的灾害在不断的增多,对人民的安全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要加强对环境地质的勘察,把灾害的损失控制并减少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实际情况中造成环境地质灾害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会引起:地震、泥石流;人为因素会引起:地下水污染严重、土壤被沙漠化。从这些灾害中观察出,由地下水造成的灾害占主要在建设中、矿区的开采中,水都是在整个建设中占很重要的位置的,会对整个工程的安全带来影响。将水文地质勘察的工作进行很好的控制,有利于对环境地质灾害的预控。

2、浅析环境地质的含义

地质环境、环境地质,这是两个含义极不相同的概念。

地质环境,是天然环境的一个组分,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壳浅部的地质空间。正如张宗祜院士指出:“岩石圈表层与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相互作用最直接、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这部分岩石圈称为地质环境。”

环境地质或环境地质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天然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质环境质量变化对人类生存影响的科学。由于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或多学科的交叉,故对其研究内容争议较大。

3、水文地质勘察的作用

人类的活动不断的发展变化,与此同时,环境地质的灾害也发不断发生着变化。在环境地质灾害中,一半以上的地质灾害是由于水资源的问题而引发的。岩石和地下水之间的互相作用,提高了环境地质灾害的严重性和广泛性,同时增加了多样性以及复杂性。这些在灾害机理、灾害分布、灾害类型上都有着不同的反应。现阶段我国在环境地质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有着很大的不足。在对灾害的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方面尤为欠缺。环境地质的勘察过程中,对地下水的勘察应该尤为重视,因为地下水是引起环境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勘探的同时应该同时加强对环境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

一直以来,环境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的勘察往往被忽视,但是往往水文地质确是影响环境地质的最重要因素。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地下水,岩石的特征也往往受着地下水的影响,所以对地下水位的勘探就显得十分重要。从建筑施工的角度去分析,施工的安全问题与地下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地下水影响着地基的稳固性。综上所述,水文地质的勘探对环境地质来说尤为重要。

4、水文地质勘察的具体内容

对不同地域来说,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是不完全一样的。综合我国各地的环境地质灾害的成因,将环境地质的水文勘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4.1 沿海城市地下淡水的勘察

沿海地区的海水与地下水资源之间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会打破这种平衡,引起海水倒灌等问题,对陆地的淡水资源造成重大的破坏。在对沿海城市进行环境地质的水文地质的勘察时,地下水源的分布情况必须彻底摸清,同时要对城市地下水源的开采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过度开采的发生。如果发现过度开采的情况,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防海水倒灌事故的发生,造成内陆面积减小的现象。

4.2 干旱地区的水文地质勘察

我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为干旱地域,虽然我国的水资源含量丰富,但是我国干旱地区的降水量很低,这样一来,干旱地区的水资源主要就为地下水,地下水资源的缺乏,会直接影响干旱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干旱地区环境地质的水文地质勘察,应该尤为认真,在勘察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同时,应给出相应的治理政策,减少干旱地区的环境地质灾害。

4.3 城市中地下水的勘察

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而城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地下水的开发也不断的加大,过度的地下水开发,使得城市面临地表下沉的问题。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造成了大量的工厂在城市中脱颖而出。伴随而来的是工厂废水的无治理排放,造成城市地质和水之源的污染。而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又会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带来危害。对于城市来说,地下水位的下降是各种危害中最直接的一种。过度或者过于集中的对地下水进行开采,导致地下含水层密度性和收缩性,以及牢固性逐渐下降,从而带来的是地表下降,建筑物断裂的严重后果。因此对城市的水文地质勘查中,要严格监控地下水位,防止环境地质灾害的破坏。、

4.4 工程的水文地质勘查

伴随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地下工程成为新时代的宠儿。地下超市、地下商场、地下隧道、地铁等也快速的兴起。这些地下结构工程是具有一定初始地应力条件下在特定的地质构造环境中进行施工的。地下工程与地上工程相比,其材料力学模量和荷载的加荷形式都相对模糊和不确定。同时受到主体或围岩体本构行为和岩土体―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使得地下工程相对于地上工程,施工情况更加复杂,这就造成地下工程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地下水位对工程地质的影响尤为重要,地下水位的变化,容易造成地下工程时开挖的塌方。因此在地下工程施工时,对水文地质的勘察就十分重要。

结语

毛细管水、重力水、结合水是岩土中所包含的三种地下水。其中结合水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水文地质的勘察对建筑工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在工程防御地质灾害、基础设计、持力层选择的方面有着重要的表现。利用水文地质勘察来发现环境是否变化,这些环境变化又是否会对当地的地质造成影响,同事制定出相应的防护与解决的措施。

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工作中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同时起着很大的作用。要因由地下水而引发的地质灾害提高重视,前提就是需要对水文地质勘察研究工作大量的投入,深刻了解地下水在地质灾害在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将会起到什么样的影响。与此同时,应该对地下水造成地质灾害的一些重要数据的信息做好相应的记录并存档保存,保证够为预防控制环境地质灾害发生提供至关重要的数据。

在地质环境的检测工作中做好水文地质勘察的工作,充分的发挥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中的作用,是预控地质灾害发生关键,提高环境地质勘察工作中应水文地质勘察的工作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 廖辉 刍议环境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运用[J].低碳世界 2014.11.

[2] 杜娇 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中的应用研究[J].地质矿山

[3] 杨计申 环境地质及环境地质问题[J].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