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辅导十篇

时间:2023-03-31 16:52:36

英语辅导

英语辅导篇1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课外辅导 利弊 改进措施

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一种社会现象,英语课外辅导班是小学生参加人数最多的辅导班之一。为了了解相关情况,本研究针对安阳市区部分小学生、家长和任课老师做了相应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及分析

表一 教师背景

表二 教师工作

表一表明:女性教师数量占88%,男性教师比重较低。考虑到男性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面影响”,应该适当增加男性教师的数量。大多数老师在45岁之下,说明英语教师队伍年轻,充满活力;但是教师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有些英语任课教师并非专业出身,甚至连基本的语音语调都不达标,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也很欠缺。所以,教师个人还要加强各方面培训,不断提高应教能力,这也是强化学生学习效果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现在很多班级都是60人以上的大教学班,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时很难顾全每一个学生,这是家长给孩子在校外报辅导班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二表明:小学英语教师在平衡职业和家庭方面有一定的困惑,上课次数太多不利于备课和课下对学生作业的梳理,不利于反思教学。

从以上两个表格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小学英语教师的客观实际情况是学生报课外辅导班的重要因素。

表三 对学生的调查

表四 对家长的调查

表三表明:很多学生参加英语培训班或请私人教师,且大多数参加培训的孩子觉得辅导班的课程比学校的程度深;学校教材应该进一步改善,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表四表明:很多家长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放在孩子身上,不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多数孩子去英语培训班是因为家长的意愿。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无论是从学校的师资现实情况出发,还是从学生的兴趣和家长的期待出发,在学校外报英语补习班是现实的选择。

二、小学生课外英语辅导的优点和弊端

1.小学英语课外辅导的优点

就一般情况而言,进行英语课外辅导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加强。在师资力量得到保证的条件下,对于课堂知识掌握较好的同学而言,其可以得到更加深入的学习和辅导;对于掌握不好的学生而言,根据他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身的理解水平进行相应的“补差”。

校外英语辅导一般实行小班制授课,人数少的一个班级有五、六个人,大的班级也不会超过二十五人,基本上每个学生都会得到老师的精心照料,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同时,英语课外辅导的授课时间和教学方法比起学校课堂教学来比较灵活,可以在学生间进行游戏、竞赛等活动,这些是在学校的大班教学课堂上没法进行的。这些活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自信。

拥有相对优势的师资力量,英语辅导机构的教师一般都经过办学管理人员的审查和试讲才能来培训班授课,其中专职教师一般是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而兼职的一般是英语专业专科或本科的学生,还有部分为大学英语教师,这些教师的专业性较强,有较系统的理论知识。

学生在英语辅导班学习之前一般都要进行英语水平测试,辅导机构会把英语程度相当的学生划分到一个班中,以有利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吸收。同时,有些相对而言比较品牌的英语辅导机构配有相应的等级测试,学生和家长可以对辅导学习的效果做到心中有数。

2.小学英语课外辅导的弊端

自从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国家提倡“轻负优质”的教学方式,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学校的负担轻了。但面对激烈的小升初竞争,家长把希望寄托在“英语课外辅导”上,随着孩子年龄和学龄的增加,参加辅导班的频率和时间增大,辅导机构成为加重学生负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正规的辅导机构教师程度还算合乎标准,但是一些小的、还在成长中的英语辅导机构中的教师素质良莠不齐,专业英语教师少。同时,因为受利益的驱动,有些补习机构对师资把控不严,从而导致教学的非科学化,使部分孩子误入歧途,打击孩子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学生在课外英语辅导机构中所学的知识往往比课本内容更深入、更超前,导致部分学生在学校不再重视英语学习,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课外辅导可能造成机会的不均等,家庭条件优越的子女会比家庭条件贫困的子女享受更好的课外教育;如果学生自身对英语这门学科不感兴趣,学生是被家长强迫参加课外辅导的,而课外辅导班所提供的教学服务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或者机构选择不当,都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英语课外辅导班巨大的费用支出让收入水平较低的家长倍感压力。

三、相应改进措施

1.家长和学生应该对课外英语补习有客观的看法。在当下大多数地区学习英语的环境下,英语学习必须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没有什么其他捷径可言。所以,家长一定要清楚认识到:并不是在英语课外辅导班投入的金钱或时间越多,英语成绩就一定好;不要对所谓的英语“速成班”有很高的期望;全英外教也许并不如教法得当的双语教学效果好,等等。总之,对于英语初级阶段学者而言,兴趣和信心最为重要。

2.课外英语辅导机构应加强自身建设。民办非学历教育是对正规教育系统的一种补充,辅导机构的自身发展取决于自身能否不断创新、进取,发展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模式。同时,这些机构应该任人唯贤,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才是发展王道。

3.规范英语辅导机构管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中国可以借鉴日本、韩国等非英语为母语国家发展课外辅导机构的经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英语课外辅导机构的任课老师具有合格的专业知识与道德修养。

总之,学校课堂英语教学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英语教学手段,课外英语教学辅导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是对学校教学的补充,在现有学习环境下,协调好课上教学与课外辅导的相互关系对于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有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02年中国民办教育绿皮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炳照.中国私学、私立学校、民办教育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3]杨韶华.小学英语课外辅导的利与弊[J].小学青年教师,2005(6).

[4]彭梅.小学开设英语课的可行性[J].外语界,2003(3).

[5]刘志亮.对小学开设英语课现状的探索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6]许政法.国内课外补习研究回顾与展望[J].教学研究,2009(1):56-59.

[7]石涛阳.家庭背景对上海市基础英语教育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英语辅导篇2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课外辅导机构 舟山

0 引言

课外辅导指的是在主流学校教育之外,一些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个体或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辅导老师为在校的学生提供个别指导或集体指导的有偿教育的活动。①辅导机构主要教授包括与课堂同步的知识和外延拓展知识以提升小学生英语储备知识,因此,课外辅导也被称作“影子教育”。

越来越多的课外辅导机构能够在舟山发展壮大,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当地独特的海岛背景下,父母多从事出海工作,与孩子相处时间较短,自身知识水平也有限,无法给予孩子科学有效的学业辅导;学校的大班化英语授课无法兼顾每个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差异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升学压力。但这些辅导机构在蓬勃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为了深入了解小学英语课外辅导机构现状,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全市小学英语课外辅导机构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1 小学英语课外辅导机构存在的问题

1.1 小学英语课外辅导市场存在的问题

1.1.1 市场准入机制较低

课外辅导行业的火热加之这个行业的门槛相对较低,各种类型的资本争相进入英语辅导行业。在舟山,多数英语辅导机构是由个人或者多人合伙创办的私营机构,辅导机构的选址设在小区内部的居民单元内,较小型的甚至只有一个租赁屋,几张桌椅,一台电脑一部座机就组成了一个辅导班。然而,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属于社会力量办学,要有教育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一般的小型辅导机构很难达到办学要求,造成很多“无证办学”辅导机构存在。②

1.1.2 英语培训市场信息不对称

舟山中等规模大小的辅导机构占主力,在实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辅导机构通常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然而,这些宣传有时是与事实不符的,大多数家长只能根据表面现象来作出自己的选择。一些英语辅导机构为了争取更多的生源,在其宣传册和广告上夸大辅导效果来吸引家长,家长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从小就形成对英语的兴趣,往往会提早就送孩子去学习初中英语课程,其中也不乏有“外教授课”的宣传广告,但通过辅导机构的兼职老师口中得知,虽然有外教资源,但是几乎没看见过外教授课。

1.2 小学英语课外辅导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2.1 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

经走访调查,发现舟山市从事课外辅导的经营者主要有在职老师、社会人员、大学生群体。对于在职老师经营辅导机构,教学经验比较丰富,能熟练操作课外辅导,也能有效管理师资人员,但是,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和市场敏锐度,缺乏对辅导机构的管理与运作能力。对于一些社会人员承办的辅导机构,则缺乏一定的教学管理能力,往往导致课时安排不当,教学缺乏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等问题。在校大学生经营的辅导机构也占了一定的比例,但是基本上属于无证经营,他们拥有一定的大学生资源,但是办学规模过小,办学形式不规范,难以取得《办学许可证》,并且,他们经营的目的主要为了通过创业创新来赚钱或是为以后找工作积累经验,因此,对辅导机构的整体发展缺乏长远的考虑,欠缺对教育和管理的能力。

1.2.2 经营模式传统

我国英语培训业采用了多种经营模式,主要有四种,他们分别为传统经营模式、连锁经营模式、特许经营模式、网络经营模式。③而舟山市的课外辅导机构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采用的还是传统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多由私人经营,只需满足最基础的条件:场地,可通讯联系,教师资源,在宣传方式上主要通过广告和口口相传。随着辅导机构不断扩大规模,开始扩大教学场地,隔离出不同的隔间作为教室,但并没有本质的变化,而且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难以迅速扩大规模,市场的占有率较低。

1.3 小学英语课外辅导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舟山市的课外辅导机构,发现任职的教师年龄偏向年轻化,大多教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任职时间较短,缺乏教学经验。小学课外辅导机构中的教师大多没有教师资格证,毕业于英语专业而非师范英语,上岗前未经过培训,缺乏教师职业训练,招聘时也不注重口语表达能力。因此,这些教师授课缺乏一定的教学理论支撑,课堂把控能力不足;一些外教也多是社会上没有教师资格证的外国人,这导致了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在全职教师、兼职教师及大学生群体这些师资来源中,兼职教师和大学生的比重超过了全职教师,教学师资资源不稳定,人员流动性较强,这也导致了学生难以适应老师的授课风格,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2 英语课外辅导机构优化发展的对策

2.1 优化英语课外辅导机构市场的对策

确保课外辅导市场的秩序需要市场和政府的配合。首先市场应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规范市场秩序同时设立市场退出机制,对于那些不符合办学要求,教学质量不过关的辅导机构应予警告并要求整改。同时,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对辅导机构必须从源头把关办学资格:对申请办学的机构,要从硬件设施、机构管理、师资条件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符合办学条件的颁发《办学许可证》,对无证办学者要给予严厉的惩罚并取缔。

2.2 优化英语课外辅导机构管理的对策

2.2.1 规范管理机构

管理者应以市场规律及诚信原则为准则,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对辅导机构进行管理。坚持“社会、教学质量、学生利益”相统一的办学思想,通过挖掘机构优势,不断提升辅导机构的影响力和社会满意度,使其能长远发展。同时,注重管理的规范化,结合连锁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形成一套特色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发展壮大机构的规模。

2.2.2 建立系统的监管制度

建立家长,老师,学生之间的三方互动机制。辅导机构应在课后辅导交流平台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完善课后教学服务系统;对学生不定期采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以便调整管理和教学方式。

建立政府部门的监察体系。首先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有效规范课外辅导机构办学,提高办学质量。二是为家长、学生创造举报途径。在政府网站公布辅导机构的真实信息、举报电话等,使课外辅导机构在群众的监督下良性发展。

2.2.3 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作为课外辅导机构的经营者,其能力及素质高度对辅导机构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要懂经营。这要求管理者要对辅导市场深入了解,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能根据市场规律,制定出发展计划。第二,要具备管理能力。这要求管理者不断提升运转机构及人员管理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恰当的管理方案。第三,不断创新。在辅导机构日益火爆的现状下,价格竞争不是出路,只有依靠创新,才能生存。最后,经营者应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坚持“以人为本”,诚信经营。

2.3 优化英语课外辅导机构教学的对策

师资力量的大小决定了辅导机构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强弱,因此,要不断加大师资力量建设,严格规范招聘条件,专兼职教师合理搭配,确保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对任职教师进行日常管理,定期考核,保证教学质量。当前辅导机构师资流动性强的现状,根本上是受到待遇差,社会地位低,工作不稳定等因素造成的,因此,适当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提高教师地位,给予和公办教师一样的福利待遇能够减少教师的后顾之忧,使自身融入和机构发展中。

3 总结

作为学校教育的之外,英语辅导机构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纵观舟山市的辅导机构行业,目前仍处在一个较低发展水平,这就需要经营者自身及政府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

注释

① 雍佳,姚漓洁,田丽,钟蒙蒙.对中学生课外英语辅导现状的调查――以桂林市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9).

英语辅导篇3

关键词:美术特长生 高考英语 策略

高考美术特长生是众多高考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因为他们既要在高考前完成美术科的系统学习,参加美术联考与单考,在此之后他们还要在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复习准备文化科考试,与其他高考生一同接受严格的高考检验。特殊的学情注定他们的文化科高考复习备考较其他普通高考生更为紧张,更为特殊。因此,很有必要在整体上对他们的备考进行特殊的单独计划:辅导课程单独安排,辅导材料单独选用,辅导计划单独设定。下面笔者结合自己辅导2012年顺德一中美术特长生英语科的经验与教训,谈一点体会。

一、学情备考分析

笔者自高三开始执教顺德一中高三(21)班,该班为文科与美术特长生混合班,班上有美术特长生7人。他们在美术科上投入了相当大的学习精力,晚修时间有一半是在学校的美术画室度过,平常的文化科作业只能完成普通同学完成量的一半,所以文化科的成绩较一般同学差。进入高三后,由于他们要准备美术联考或美术院校的单独考试,都去了校外学画,文化科的备考复习几乎中断。在2010年三月初他们才陆续回校,那时,他们的英语及其他文化科的备考才刚刚开始,而其他普通考生已在校紧张有序地复习了一个多学期,周密细致地完成了第一轮复习。他们回校后一开始随其他同学一同上课复习备考,但都感到听课吃力,多数同学反映“听不懂,跟不上上老师讲课节奏”等,加之备考时间很短,美术考生们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学习焦虑情绪较重。

二、备考辅导方式

基于对美术特长生的学情分析,为最大程度地在短期内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经校领导研究同意,对美术特长考生进行单独辅导,小班授课,利用自习课时间及下午自由活动时间进行。相较于普通大班教学,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程度都高了不少,学生对复习备考的心态平和起来,复习很快就进入了正轨。

三、备考辅导材料与辅导训练

对于普通高考生,我校高三英语备课组为他们精心挑选了备考材料,主要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英语周报》、《21st Century Teens》、《高考考纲3600词汇》及备课组自编的词汇语法训练等,体系非常完备,主要在第一轮复习时使用。但对于美术特长生,由于时间紧,留给他们消化吸收的时间不多,他们普遍反应“难度大,吃不透”。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做了及时调整:

1. 词汇复习。词汇复习不再以《高考考纲3600词汇》为材料,而改用较为基础的《Langman2200词汇》,这些词汇最为基础,出现频率高,且在学生写作中大多都能用上。

词汇复习以教师对重点单词讲评——学生自行复习记忆——词汇测试评估的方式进行。教师的讲评以短语搭配,词性转换为主线,力求精要;在学生自行复习记忆的过程中,教师对他们进行指导,强调以语音记忆为基础,以语音联系拼写,避免低层次的机械记忆;另外,根据艾宾浩斯记忆理论及循环复习法,指导学生对所记词汇进行周期性复习。具体做法为: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份个人《词汇记忆册》,每天记下自己所记的词汇,并标明日期。之后按间隔3天,7天,15天,30天,60天的规律进行重复记忆,并在每次重复时记下日期。使学生明确:“昨天我学了什么,今天我要学什么,今天我要复习什么”。学生心中有数,按部就班,复习才不会盲目,才会有效率。

在学生记忆完成的基础上,进行测试评估。词汇测试以每100个单词为一个单元进行,材料自编。每单元测试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给出30个英文单词,要求学生写出其汉语意思及词性;第二部分采取选择填空的方式,一题多空,每空一选,选项设置多以近形联系的词形形式出现。

2. 语法复习。对普通高考生的语法复习,我校高三英语备课组准备了相当充分的材料,复习以语法体系为纲,分专题进行复习,如:冠词、数词、代词、名词、动词短语、动词非谓语等。但美术特长生而言,这样的语法复习方式显然是不现实的,不科学的。因为时间不充分,所以对他们的语法复习原则上要摒弃一把抓,避免面面俱到,而要将重点放在把握核心上。

结合历年高考真题,经与备课组同事商议,确定核心语法项目为了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动词非谓语及代词。复习形式为学生练讲结合,先练,再讲,再练。复习材料与普通考生不同,全部选用基础性较强,难度中等偏下的练习材料。

在复习语法时,专题复习不求详尽,一周一课时一专题,四周讲完上述四个专题。之后,采取高考真题语法填空部分为练习材料,进行综合训练讲解。以题为纲,避免空泛;以题促理解,活化语法条文。经过上述训练,学生可构建起比较基础的粗略的英语语法体系。

3. 阅读训练。在美术生英语复习的一开始,笔者并没有要求他们进行阅读训练,而是在要求他们背完2200词汇及进行完语法专题复习之后再进行。因为,没有词汇语法的基础就苍促进行较难的阅读训练,无疑是无米之炊。

阅读训练材料以《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阅读材料为主,教师选材,指定每天阅读篇目,完成相应练习,由于《五三》配备了较为详细的答案解释,而且时间有限,所以没有对阅读篇目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具体做法为:学生在完成阅读的基础上,先核对答案,然后学生自行集中讨论其中的疑难点,最后由教师对重点句难句进行讲解。教师在导学着眼点不在于讲题,而是将阅读文章作为泛读材料,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目标。

4. 写作训练

英语的写作是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体现,没有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和长期的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英语写作很难有大幅的提升。美术生虽然复习时间短,但由于写作在高考英语中所占比重不轻,所以也不得不引起重视。

由于美术生写作的问题主要在句子结构上问题比较突出,写作训练主要以基础写作为主,在复习一开始就要求每周写2-3篇,写作题目由学生自由从《五三》中选择,自主练习,完成后交给教师评阅。由于人数相对较少,作文评阅均采用面评面改的形式,纠正重点放在句子结构上,联系相关从句的语法要点,进行点评,既练作文,又学语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任务写作部分只要将练习重点放在文章结构,及开篇结尾上。每周要求学生背诵三至五个常用句式,如强调,倒装等。

四、辅导效果

我校美术特长生在返校后不久进行的广州一模测试中,英语均分为75.8,而高考均分为98.2,从总体成绩上看,他们的英语成绩都得到了较大幅度提升;另外,不少院校美术专业普遍要求考生的英语都单科最低为65分,甚至还有专业美术院校要求为最低75分,最后的高考中,我校美术生全部达线。

五、总结与反思

英语辅导篇4

关键词:教师;初一英语;学困生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128-01

三年的初中教学循环教学让我对英语学困生有了较深的了解。虽然现在各地的小学已经逐步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但是由于学生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及各个小学在英语师资方面的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初一英语教师刚开始就面临对英语学困生的辅导问题。我十分重视这一问题的研究,并在工作中逐步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下面就是我对初一英语学困生辅导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1.心理辅导策略

1.1培养兴趣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要鼓励他们参加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实现自我激励。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充分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要设计与他们的学习难度相宜的课堂练习,制定可行的目标,培养他们的成功感,使后进生在课堂上“有事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看到自己的进步;另一方面好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在无形中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学习逐步形成良性循环。

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我们之所以对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感到学好英语对自己的发展将会产生重要作用,让他们认识到学好英语的必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会对学生讲,英语是一种语言,对我们所学汉语一样,只要我们认真背、经常说,是能学好英语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教法的改进、学法的指导,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2抓住闪光点。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通过实验发现,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表扬激励的运用极为重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被尊重的需要是人一种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之一。学困生容易被周围人忽视或歧视,这些学生很少有成功的体验和得到别人的肯定,如果教师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及时捕捉学困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每当他们取得一点进步就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尝受成功的快乐,学生就会学习更主动、更积极。如:我有一个叫苏朋的学生。他开始每次默写单词错一半以上,学习英语很困难。有一次英语默写,竟然全对,我感到高兴和惊讶,找她所在组的英语学了解情况,学说马敏这次所默单词在她督促下课外认真背默过,直到全对为止。我利用这个机会在课堂上先分类表扬默写全对和较好同学,然后特地表扬苏朋,表扬他充满自信的学习所取得的成功,赞扬他有吃苦精神,全班同学也为她鼓掌。以后每次默写和背诵,他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英语课堂上也积极了很多。

1.3适当偏爱点。教师对“学困生”不能和优秀学生一视同仁,要有点“偏爱”:课前辅导他们掌握好与新课有关的知识,使“学困生”与其他同学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为掌握新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内多关照,用关怀的目光多看他们几眼,对他们多提问,多板演,多鼓励,巡视作业时多在他们身边停留一会儿;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特别留心学困生的作业情况,发现问题,当面辅导,课余时间常与学困生谈心,多做些调查,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教师也要时常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上关心爱护学生,经常照顾他们的生活困难,乐于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经常与学生谈心,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亲其师,信其道”。通过这样经常性的师生互动,他们会逐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积极的期望,就像对待聪明孩子一样对待他们。从而这些学生提高了自信心,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标准,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出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一旦他们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一定要学好英语愿望的时候,就将会创造出几乎连他自己都估计不到的成绩来,这也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2.学习方法辅导策略

英语辅导篇5

关键词:英语技能竞赛;听说领先;重在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127

一、前言

一年一度的温州市中职英语技能赛终于落下了帷幕。笔者所在的学校取得了总分第四的成绩。作为一位辅导教师,笔者一路辅导和陪伴参赛选手走过来,观看了此次所有选手们的精彩口试比赛过程,觉得收获满满、所感多多。

二、赛程回顾

中职英语技能大赛是一个展现中职学校师生教学水平的机会,也是互相交流英语教学经验的平台。它分笔试与口试,其中口试有“图片情景描述”“职场英语”及“职业风采“等竞赛项目,体现了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全面检验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和应答能力。

下面,笔者来分述下口试的三大环节及辅导过程:

1. 情景描述

大赛中“情景描述”这一环节类似于看图说话:给选手呈现一组(一般由4幅图片构成)关于一个工作任务或事件的图片,图片的主要内容是与选手生活或将来工作紧密相关的。根据图片,要求两名选手在30分钟内用英语交流对图片内容的看法。然后,一名选手在90秒之内用英Z描述图片内容,可以适当发挥选手个人的看法,另一名选手则回答裁判提出来的相应问题。笔者在10月份训练学生乐清比赛时,主要选用戴老师主编的生活英语课本上的图片;而在11月备赛温州时,则每天给学生一组图片,内容涉及面还挺广的,比如有有关于环境的、公共道德的、职业道德的、工作面试的、工作安全的,以及工作中出现的紧急状况等。

学生拿到图片资料后,笔者让他们在30分钟之内用英语交流,并总结出最终阐述,时间一到,其中一名学生把交流的结果阐述给笔者听,计时90秒,另一名学生则回答笔者的相关提问。有时候,为了让他们多练习口语,灵活搭配,也会让他们互换角色操练。

该环节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题目,学生不仅要具备灵活驾驭语言的能力,要熟悉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并且还要有一定的总结、提炼、升华的能力。他们如能养成关注社会,关心时事与训练自己的理解能力的好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因此,除了集训外,还给了学生一些相关的优秀资料并进行分类,让他们当作范文来细读、进行深度的思考和模仿性的口练,每次集训前,让两名学生直接进行口练。培训到后来,学生的现场即时描述能力有明显的提高,有些描述甚至能达到“心口合一”的境界。

2. 职场应用

“职场应用”这一环节主要考验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思辨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选手拿到一个通用职业场景的工作任务,在30分钟内对所给信息进行交流,分析,筛选,通过分工协作,按照任务单要求分步骤完成该任务并提交任务单,然后一名选手向裁判陈述任务完成情况,另一名选手回答裁判就任务主题及完成情况提出的相关问题。这一环节考验了两名选手的默契度与合作能力。询问信息和提取信息时,如有一方出现错误,那么给出的最终结果就会大相径庭。两名选手第一时间先认真看明白各自手头的资料,弄清楚是何种职场背景下的任务,选手A对要求填的未知信息可以作个预测,想好如何用简单的语句去提取信息,选手B对所给资料上的信息作个筛选,可以适当做些标记,预测对方可能缺失的信息,以备A的提问。而在作陈述报告时,建议采用用“总分总”的结构,即先说明本组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接着给出本组通过交流所得出的结果,然后说明理由。在说明理由时一定要有条有理,不能乱说一气,可以用firstly、 secondly、 then、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等列出理由一二三,最后再次重申本组的最终选择。

而次环节中选手B回答裁判的问题是最考验选手们的沟通能力与思辩能力了。同时也是拉分的重要环节。“You know , food is an important factor. Besides food, What other requirements should we consider for as a good choice for the conference place?”观看职场应用口试时,对于裁判的这一问题,在笔者观看的前面九组服务类选手中,只有一个组里的一个选手能够正确理解并回答,其他选手都答错或者答不出。

事后,笔者与自己的学生交流时,她说问题太长,单词requirement不懂,造成了在不明白问题的情况下答题,因此答题是错误的。虽然笔者对于她在没正确理解裁判问题意思的基础上,还能罗列出一二三条来讲还是挺满意的。但还是遗憾它回答得离题了。宿命般地,许多其他选手也是看似侃侃而谈却是言它而去了。尽管裁判通过释题(如换词、换句等)尽力把选手拉回来,与他们达到沟通与交流的目的,但没有成功。

学生习惯了先入为主及单句提问。而口试赛场所需的沟通能力及与思辩能力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理,要想与裁判达成非常顺利与平等的交流过程更是离不开学生平时的努力与长期的积累。

3. 职业风采

“职业风采”这一环节要求两名选手用英语表演一个原创性节目,表演内容与所学专业或将来的职业相结合,能充分中职学生的英语风采和青春活力。参赛两名选手在笔者的指导下反复修改剧本,一遍一遍做对话,每一个吐字,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经过了反复推敲,在表演最终定型后,每一次的实战演练都会请其他的英语教师来参观并给出一些建议,这样既可以完善我们的表演,也锻炼了选手的胆量,以防他们在比赛时怯场。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图片情景描述”“职场英语”,还是“职业风采”,它们都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三、反思与启发

大赛给了笔者很多反思与启发。用八字来概括便是“听说领先,重在应用”。

大赛结束了,而我们的教学还得继续。我们能否把这八字也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来。改变陈旧的英语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如教单词、讲语法,反复让学生进行机械的操练。我们完全可以自己把控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整合,驾驭(上接第127页)好课堂,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符合中职学生性格特征、专业需求和年龄特点的课堂活动。让我们的学生也在“做中学,乐中学”?

比如大赛里的“情景描述”,启发我们应充分利用好教材里的图片,挖掘图片内涵,围绕主题联系现实生活,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而在练习口语的时候,教师尽量不要去强调语法,打断学生或指出错误,尽量多鼓励和表扬,这样,学生才会大胆开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技能竞赛的辅导及全程陪同,笔者看到了很多,也反思了很多。笔者看到中职生朝气蓬勃、青春亮丽、积极上进和敢于表现的风采,这与我们平时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这是令人振奋的。

英语辅导篇6

【关键词】英语填补词 辅导

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英语技能竞赛中,笔者发现我们的选手在听说,图片描述以及听打过程中经常出现因“卡壳”而停顿过长,从而放弃或停止比赛的的现象。通过了解,学生普遍反映在听说的过程中,一旦忘记原来准备的内容,会紧张,有时停顿时间过长,心理压力很大,所以就放弃比赛。但赛后,他们觉得比赛中,要是能想起点东西来讲,不会冷场,就不会紧张,也就不会退赛了。那么,这点东西是什么?笔者带着这个疑问,观看了近几年 CCTV“希望之星”的比赛录像,比赛选手在回答问题时,尤其在一时答不上来,他们能很好地使用 well,I mean,you know 等词语来帮助他们不中断语流,拖延时间,填补时间空白。

本文将结合中职英语技能竞赛的比赛项目来例谈几个常用的英语填补词的运用。

一、I mean或you know在prepared speech中的运用

事先准备好的演讲,对参赛选手来说,难度不大。因为语音和预调问题可事先解决好,加上长时间的朗诵和背诵,脱稿演讲就不是很难的事。但演讲现场各种因素和参赛选手临场的心理的变化往往也使得有选手忘词。以我校选手刘敏兴为例。2008年,在作题为Believe in Myself 的主题演讲时,每次讲到倒数第三段第一句“The three words sounded like a delicate hand strum on the harp.”时,她在讲到hand strum on the harp 时会出现忘词的现象.,而且出现的次数较多,临近比赛,改词可能会引起更多的问题。我们辅导老师商量后,在delicate 之后加上(I mean或you know)这个填补词,以防比赛选手忘词。在之后的训练中,因有了这个“定心丸”,她的心态更放松,比赛过程中并没出现“卡壳”的现象。

二、well、you know等词在问答环节时的运用

众所周知,原来预备演讲部分以及现在的words and their story 部分均有问答环节。预备演讲部分的问答,我们辅导教师可就评委针对演讲稿可能提出的问题一一详细给选手准备。可是,选手往往倾向于背下老师准备好的回答。在排练时,我们发现学生的表现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像背书似把答案背出来,流利但显得呆板,不自然;另一种情况则是背到中间忘词,而停顿下来,而出现紧张和怯场。无论出现以上哪种情况都是影响选手的比赛表现和得分。为此,我们为选手准备了well,you know 或you see等词。Well一词可用在当说话者一时找不到恰当的词来表达时,可以用来填补,拖延时间,使得说话者有时间思考,来回答别人的问题。例如,当评委针对我校选手的Believe in myself 演讲稿提出“If you fail to win a prize in this competition,will you still believe in yourself?”u委的问题出乎选手的意料,但我们的选手沉默片刻,很好地以“well,… ”开头,这为她思考回答赢得时间,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个从容的开头,选手心态平稳,为后面的良好表现奠定了基础。

三、Well,I mean,you know或you see,of course,sort of或kind of等词在图片描述和听打环节的运用

图片描述对选手的综合素质要求高,选手不仅需要短时间根据四幅图片快速口头作文,而且还要流畅,自然地表达出来。我们的学生经常一句一句说,断断续续,让人听来觉得不自然,选手自己也感觉艰难,说完上句,没了下句。这里举一个我们训练描述人物的例子。图片上(省略)是一个一又瘦又高,背有些驼,带眼镜的老男人。我们的选手在看图30秒后作如下描述:In the picture,I see an old man. He is tall and thin.he wears glasses. He looks like ….选手的陈述到此结束。她的描述除了最后一点没说,其他都提到。但作为老师,我们觉得很不自然,不流畅。以下是我们给学生修改的描述:Well,as we can see,in the picture there is a,I mean,an old man. He is tall,and sort of thin.He wears,you see,glasses,and looks like an animal,I mean,a frog. 这样的修改可能还不够理想,但却能让选手的语流不断,并且给人自然说话的感觉。学生自己也感觉从容多了。如果说图片描述尚可作反复的修改练习,那听打环节的成败则取决于选手的听力能力和临场的发挥,尤其是对原汁原味的,本族语人的对话的听力理解。因为,本族语人的说话不是speak like a book 那样呆板,而是有停顿,有修饰,有解释补充,有语气的软化,摇摆不定,提醒以及肯定。而以上这些语言功用则需借助填补词来完成。

本文提到的几个填补语,语意含蓄,较灵活。说者要根据具体情况,恰当地使用。听者也要根据当时具体场景,说话人的表情,语音和语调来判断说话者的真实意图。熟悉填补语的运用对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大有裨益。当然要让选手用好上述填补语,但却并不容易。笔者认为或许这将是我们作为辅导老师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周大军,胡孝申.英语话语中填补语的理解和翻译[J].上海:上海科技翻译,1996(02).

英语辅导篇7

关键词:思维导图;认知主义;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语篇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由于英语课程的开设已经普及到小学甚至育儿园阶段,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已经不再停留于简单的听说读写操练上,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课文的容量大、篇幅长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学生面对长篇大论的课文望而生畏,不求甚解;另一方面,传统的阅读教学采用语言分析教学法,把语篇当作语法、词汇和句型的简单集合,从句子结构到词语用法都要逐句讲解,却无视语篇分析、无视阅读思维训练、无视阅读策略的培养。尽管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仍然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现象。

根据认知主义的基本理论,Faerch和Kasper(1983)等人认为,学习者的外语知识可分为两种类型: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前者指“内容知识”,由内化的外语规则和记熟的语言板块构成,后者指“方法知识”,由学习者用来处理外语语料而采用的各种策略和程序组成。在认知主义的视角下,阅读可看作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因此“解码”和“组块”对信息加工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解码和组块,思维导图似乎是一件利器,因为借助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可以利用视觉信息将文本内容分解成易于理解和记忆的“组块”, 协助学生解构阅读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内容和内在关联,完成自上而下地对文章的字、词、句进行解码,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有条理地思考学习材料,逐步理解整个语篇的意思,并结合已有的背景知识,自上而下地预测内容,并以图形的方式记录下其思维过程,从而挖掘学习者的程序性知识,促进学生两种类型的知识协调发展,同时也为广大教师优化和提高阅读教学和阅读指导的质效提供借鉴。

二、何为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它是一种用观点和图片,从中心概念发散出的以纲要形式显示大脑思维活动的地图。遵循这张导图,可以让人在思考、记忆、分析时充分发掘潜能,激发灵感与想象。根据思维导图学说,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无论是感觉、记忆还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颜色、气味、节奏等,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主题”,并由这些“中心主题”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分支,每一分支代表与“中心主题”联结的一个“次主题”,而每一个“次主题”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分支(崔文胜,2007)。因此,从创作方法上看,它主要是从一个中心词开始,随着思维的不断深入,联想出一系列相关的事物,然后形成一个有序的图式,其结构如图1所示,图形如图2所示。

图1 思维导图的结构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基础知识思维导图

图2 思维导图图形

由图示可见,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把传统的单向、显性思维变成多维发散的思维模式。托尼·巴赞认为,学习者能够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理清思维的脉络,并可以通过图式回顾整个思维过程。

三、思维导图辅助阅读教学的应用例谈

在阅读教学中,把预读、略读、跳读、细读等相关活动按其特点和目的穿插到思维导图不同层级的分支图形中,使学习者看到主题与段落、大意与细节、表达与情感、词句与语境之间的关系,并能够从彼此联系中同化、吸收当前新知识的固着点,从而促进新知识与现有知识结构的整合过程,实现新知识的内化和意义建构。笔者以仁爱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8 topic3 Section C的阅读课文(见图3)为例,讨论用思维导图辅助阅读教学的具体操作。

图3

(一)Pre-reading

1.学习目标展示(图4)

图4 学习目标

课前展示学习目标,对学生有指导作用。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本节课的大概内容、学习的主要任务和要求,从而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目标。

2.导入(图5)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图画、标题等,让学生预测文章内容,并联想自己了解哪些相关内容,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实现“自上而下阅读模式”(Topdown model)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促成有意义的学习。将学生按性别分成两大组,以主动发言的次数和正确率作为小组加分的标准。然后,根据学生对课文的预测在黑板中央写下Uniforms,并询问学生“Do you know uniforms?”“Do you like your school uniforms?”“Who should wear uniforms?”在小组加分的机制下刺激学生举手发言。笔者根据学生发言的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在以Uniforms为中心的思维导图上,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比如:学生提到了交警要穿制服,笔者就顺势问学生交警为什么要穿警服。这对于经常见到交警的学生而言是非常熟悉的话题,所以很容易引发他们的不同意见。经过几分钟的讨论,黑板上就出现了如下图形:

图5 导入

根据这个图形,学生的大脑已经完全被激活,开始关注他们不是很感兴趣的衣服背后的故事。这时,笔者再让学生猜测形形制服的特殊功能,学生就会有很多想法,并且不由自主地对课文内容产生了好奇心。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课文阅读理解,学生的关注程度就大不相同了,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也相应加深了。

(二)While-reading

1.略读(图6)

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特别是文章的首段、尾段,每段的首句、尾句,试图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于文章大意的把握情况,同时教师展示思维导图的框架,并显示第一层级的关键词,即文章的主题,在第二层级的分支中只给出文章结构的提示语(View Point,Supporting Detail,Conclusion),要求学生找出文章的论点,检测培养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

图6 略读

2.速读(图7)

让学生快读全文,了解段落大意和文章的篇章结构。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论点、论据和结论的区分及掌握情况,同时教师展示思维导图的第三层提示词:总结部分的中心句和分论句,并让学生找出并提起关键词归到思维导图的第四层分支中。

图7 速读

3.细读(图8)

精读课文,了解论据部分的主要事实和细节,可以让学生划下细节中的每一句的关键词或线索词,然后抽出来放到思维导图中合适的位置中,完成思维导图的剩余部分,或自行扩充和完善思维导图,从而了解学生对于主要事实和细节的掌握情况,促使学生从字里行间把握每部分的主要事实和细节,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独立、主动获取主要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

图8 细读

(三)Post-reading

1.复述

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提供的信息,按照不同层级的信息,有条理地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促使其内化所提取的信息,完成并强化自己的知识建构。复述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形式,先让基础稍差的学生根据完整的思维导图来复述课文,然后逐层收起分支,挑选优秀学生进行复述,如有困难,则可展开思维导图中的相应分支给予提示,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2.作业:绘制思维导图

要求学生预习下节课要学习的阅读课文,根据文章的篇章结构和关键词,也可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用本课所学的思维导图知识绘制一幅和该课文相对应的新的思维导图,下次上课的时候让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展示并讲解自己的思维导图。这个过程既可以让展示的学生监控自己的理解过程,也可让听的学生多角度理解文本,并让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思维过程,掌握每个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从而对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使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四、结语

总之,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文章阅读,能促使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文体的结构特点,通过构建文章的结构图式把语言分析教学和语篇分析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原淑芳,陆彦2007),获得分析语篇的中心思想、逻辑结构、文体风格、写作技巧、写作特点、社会和文化背景及修辞运用以及划分段落、总结段落大意等一系列的认知技能,促使学生由宏观到微观、从表层到深层逐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实现课程标准提倡的“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参 考 文 献]

[1]Brown,H.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New York: Anderson Wealey Longman,2000.

[2]Buzan.T.The MindMap book: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 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M].New York:Plume,1993.

[3]Faerch C & Kasper G. 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 [C]. London: Longman.1983.

[4]崔文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7(20).

[5]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下)[J].电化教育研究,1998(1).

[6]托尼·巴赞(英).思维导图[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英语辅导篇8

一、何为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它是一种从中心概念发散出的以纲要形式显示大脑思维活动的地图,遵循这张导图,可以让人在思考、记忆、分析时充分发掘潜能,激发灵感与想像,其提出的基本前提是认为“大脑进行思考的语言是图形和联想”[1]。根据思维导图学说,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无论是感觉、记忆还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颜色、气味、节奏等,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主题”,并由这些“中心主题”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分支,每一分支代表与“中心主题”联结的一个“次主题”,而每一个“次主题”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分支[2]。因此从创作方法上看,它主要是从一个中心词开始,随着思维的不断深入,联想出一系列相关的事物,然后形成一个有序的图式,其结构如图1所示,图形如图2所示。

从思维导图的结构及图形可以看出它有四个基本的特征:(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2)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3)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4)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因此,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是树状结构的[3]。有了这些基本特征,思维导图就可以将左脑的逻辑、顺序、文字、条理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和空间等多种因素调动起来一起参与思维和记忆,逐步建立起一个有序的发散性思维网络图。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它把传统的单向、显性思维变成多维发散的思维模式,学习者能够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理清思维的脉络,并可以通过图式回顾整个思维过程。

二、思维导图辅助阅读教学的适切性分析

认知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信息加工主体,是使用各种策略贮存和提取知识的信息处理器。学习者是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就是对语言知识的意义建构(manufacturing meaningfulness)[4]。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强调了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及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作用,强调在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起点、以学生自主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为终点。因而,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一个常用策略,所谓支架式教学就是教师为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提供一种认知图式或概念框架,优化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以使学习者发现知识的意义[5]。在外语教学中,如何运用支架式策略有效地促进学习者将所学的“知识转变成自己的内部表达”,思维导图满足了这一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把预读、略读、跳读、细读等相关活动按其特点和目的穿插到思维导图不同层级的分支图形中,使学习者看到主题与段落、大意与细节,表达与情感,词句与语境之间的关系,并能够从彼此联系中同化,吸收当前新知识的固着点,从而促进新知识与现有知识结构的整合过程,实现新知识的内化和意义建构。

三、思维导图辅助英语阅读教学例谈

本文以仁爱英语八年级下册第89页Unit8topic3Sectionc的阅读课文(见图3)为例,讨论用思维导图辅助阅读教学的具体操作。

(一)Pre-reading

1.学习目标展示(图4)

课前展示学习目标,对学生有指导作用。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本节课的大概内容,学习的主要任务和要求,从而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目标。

2.导入(图5)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图画、标题等,让学生预测文章内容,并联想自己了解哪些相关内容。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实现“自上而下阅读模式”(Topdown model)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促成有意义的学习。将学生按性别分成两大组,以主动发言的次数和正确率作为小组加分的标准。然后,根据学生对课文的预测在黑板中央写下Uniforms,并询问学生Do you know uniforms? Do you like your school uniforms? Who should wear uniforms?在小组加分的机制下刺激学生举手发言。笔者根据学生发言的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在以Uniforms为中心的思维导图上,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比如:学生提到了交警要穿制服,笔者就顺势问学生交警为什么要穿警服。这对于经常见到交警的学生而言是非常熟悉的话题,所以很容易引发他们的不同意见。经过几分钟的讨论,黑板上就出现了如下图形:

根据这个图形,学生的大脑已经完全被激活,开始关注他们不是很感兴趣的衣服背后的故事。这时,笔者再让学生猜测形形制服的特殊功能,学生就会有很多想法,并且不由自主地对课文内容产生了好奇心。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课文阅读理解,学生的关注程度就大不相同了,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也相应加深了。

(二)While-reading

1.略读(图6)

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特别是文章的首段、尾段、每段的首句、尾句,试图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于文章大意的把握情况,同时教师展示思维导图的框架,并显示第一层级的关键词,即文章的主题,在第二层级的分支中只给出文章结构的提示语(View Point,Supporting Detail,Conclusion)。要求学生找出文章的论点,检测培养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

2.速读(图7)

让学生快读全文,了解段落大意和文章的篇章结构。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论点、论据和结论的区分和掌握情况,同时教师展示思维导图的第三层提示词:总结部分的中心句和分论句,并让学生找出并提起关键词归到思维导图的第四层分支中。

3.细读(图8)

精读课文,了解论据部分的主要事实和细节,可以让学生划下细节中的每一句的关键词或线索词。然后抽出来放到思维导图中合适的位置中,完成思维导图的剩余部分或自行扩充和完善思维导图,从而了解学生对于主要事实和细节的掌握情况,促使学生从字里行间把握每部分的主要事实和细节,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独立、主动获取主要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

(三)Post-reading

1.复述

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提供的信息,按照不同层级的信息,有条理地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促使其内化所提取的信息,完成并强化自己的知识建构。复述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形式,先让基础稍差的学生根据完整的思维导图来复述课文,然后逐层收起分支,挑选优秀学生进行复述。如有困难,则可展开思维导图中的相应分支给予提示,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2.作业:绘制思维导图

要求学生预习下节课要学习的阅读课文,根据文章的篇章结构和关键词,也可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用本课所学的思维导图知识绘制一幅和该课文相对应的新的思维导图,下次上课的时候让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展示并讲解自己的思维导图。这个过程既可以让展示的学生监控自己的理解过程,也可让听的学生多角度理解文本,并让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思维过程,掌握每个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从而对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使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四、结语

人们无论是讲话还是写文章,无论是描述事物、还是阐述观点,都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英语文章的这种逻辑顺序则更为明显。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文章阅读,能促使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文体的结构特点,通过构建文章的结构图式把语言分析教学和语篇分析教学有效结合起来[6],获得分析语篇的中心思想、逻辑结构、文体风格、写作技巧、写作特点、社会和文化背景及修辞运用以及划分段落、总结段落大意等一系列的认知技能,促使学生由宏观到微观、从表层到深层逐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实现课程标准提倡的“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7]

参考文献:

[1]Buzan.T, The MindMap book: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 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M].New York:Plume,1993:87.

[2]崔文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7,(20):72-73.

[3][英]托尼·巴赞.思维导图[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174-181.

[4]Brown,H.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NY: Anderson Wealey Longman, 2000:81.

[5]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下) [J]. 电化教育研究,1998,(01)30:32.

[6]蒋卫平.在语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篇能力[J].甘肃科技,2008,(12):176-177.

英语辅导篇9

我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有意思的现象。在每次上综合英语的时候,许多学生在看自己准备的课外读物,多半是《英语世界》、《英语沙龙》、《21世纪报》、《疯狂英语》、《海外英语》等英语书籍。他们对上课的内容并不十分了解。等到期中或期末考试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会选择通宵达旦地背诵考试要点并且多数能够通过。而他们上课认真研读的课外书却因为太杂,到头来没留下什么印象,只能成为晚上熄灯后的谈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大多数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完成作业,可是只能勉强通过期中或期末考试,对于四、六级考试而言只能望洋兴叹。这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呢?为什么英语系的学生上课觉得无所事事,公共课部的学生努力听讲还是觉得英语非常难掌握呢?

我院的教学目前主要还是采用课堂讲授法,其他教学法只是偶尔穿插其间,起辅助作用。一所大学的教学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讲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效果。是老师的讲授水平偏低,还是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不够?但后者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不是绝对的原因。

英语学习是一个二语习得的过程,学生从初中开始接触英语,有的甚至更早。上大学后专业的选择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程度的英语实用知识,尤其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讲,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专业学课的英语知识,有限的课本知识不能满足各个专业学生的具体要求。我院英语专业的学生主修教育和商务两个方向的课程,虽然课本有所不同,但大多和学生自身的能力各不相同。

Cotterall关注学习者对自主语言学系的观念。通过对139名ESL学习者的问卷调查,她归纳了六类观念:教师角色,反馈的角色,学习者独立性,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语言学习的经历,学习方法。同时她还进一步研究了每一类观念与自主语言学习行为的关系,并强调对学习者观念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在之后的研究中,Cotterall对原由的问卷进行了补充和完整,如增加了有关重要学习策略观念和有助于语言学习动机的自我效能感。

因此通过研究高职综合英语课堂中老师自学辅导的教学方法,验证自学与辅导在综合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性,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提高高职综合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对我院及同类院校综合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二、自学辅导法与高职英语教学

自学辅导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而掌握知识的教学法,采用的主要方式是课内自学式或课外自学式两种。我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上都要向学生重申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预习―上课―复习,对预习的具体内容、范围、要求乃至方法都作了明确规定。不过,课堂预习的效果好坏因人而异。本学期所教的两个班,课堂气氛明显活跃,语言课堂真正成了交际场所,获得了教学相长的效果。根据各班的基础和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师不能统一要求。学生应形成独立思考习惯和自学习惯,并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的是布置下去的预习任务应及时检查,并辅以检查效果记录,以督促学生重视并积极地行动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美国学者鲁斯・亨利说过,每天都知道自己学习成果的学生,成绩能大幅度上升。赞可夫所做的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多种感官协调活动来进行识记,效果比只运用单一感官的识记效果好。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问卷包括学生的直接问卷和家长的间接问卷。班级对问卷进行统计归纳,然后进行统一的归纳分析,把分析结果反馈给老师。运用分析结果指导英语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考虑心理因素,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使学生认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发现词、句、段或者课文情节引起学生兴奋的程度,及时把握并扩大兴奋点的作用,提高教学水平。英语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还必须与实际相结合,运用心理学原理,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矛盾和问题,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三、实验设计方案

1.测试对象

本研究的被试对象均为荆门职业技术学院2005级非英语专业的学生。2005级学生在校学习英语的时间为一学期。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我们分别在此年级中抽取两个班作为被试对象。

2.测试工具

被测试的教材是《高职高专公共英语(1)》,《高职高专自测题(1)》。

3.测试

有A班、B班分别进行自学辅导法和讲授法的教学方法实施。

数据的收集:前期测验的时候分别对两班的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观察法记录下来,并用统计法对作业情况进行统计,然后设计相应的表格来观察。

实验组:两个组分别进行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

测试时间:总时长为一个学期(四个月)。注意每个时间段是一样的。

准实验设计:

参考文献:

[1]Oxford,R.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5:40.

[2]Rubin,J.What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 can teach us[J].TESOL Quarterly,1975,9:41-51.

[3]Schiefele,U.Interst,learning and motivavion[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91.26,(3-4):299-324.Sheerin,S.State of the art Self-access[J].Language Teaching,1991,24/3:153-157.

[4]Wenden,A.Learner Strategies for Learner Autonomy[M].London:Prentice Hall,1998.

[5]Wright,T.Roles of Teachers and Learners[M].Oxford Univetsity Press,1987:62.

英语辅导篇10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教材 学生

高中生是青年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渐趋成熟,在智力、体力、道德意识等方面也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他们又正处于一个知识不断更新、人才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之中,这些无疑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不可避免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而学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品质,塑造性格主要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因此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已成为现代教育理论和社会发展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要求。

下面是笔者在探索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一些体会。

一、英语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前提条件。

1.健康的心理教育观和一定的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

第一,英语教师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动机,坚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第二,英语教师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尤其是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方面的相关规律和理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学科教学的同时对学生施以正确的心理辅导。

2.真诚接纳,关爱每一位学生

3.善于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宽容,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材料是关键。

课文是英语学科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载体。如果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心理素质的角度去加以引导,将会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上的同时,更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认识自己的心理,把握自己的心理,使得自己的心理素质逐步提高。

以高一英语为例,英语教师只要善于挖掘,多方面的素材都可以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在课堂上随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1.利用教材,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旦学生形成了学习热情,它将产生持续,稳定,巨大的推动力,给学生的学习以有利的鼓舞,使他们坚持不懈、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Unit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课文中有这么一段话:" English has developed into the language most widely spoken and used in the world.""With so many people communicating in English every day, it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English."它提到了英语在国际上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我们可以结合国内升学和职称评定中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求职中英语好的优势对学生进行远景目标教育,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2.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是人们对自己力量充分估计的一种体验。例如,学习Oprah Winfrey时,利用她从黑人穷人家的孩子奋斗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成功人士的事例向学生灌输这样的精神。现代社会竞争加剧,要求每一个成员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进取,相信自己并不断努力,充分发挥潜力,当时机到时每一个人都可能成功。

3.利用教材,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例如,学习Unit17 Great women时,利用描述60岁的女性老人独闯南极洲的经历"At 50 I was the first woman to travel alone to the North Pole. But what should I do to celebrate my 60th birthday? What else ,but a journey at the opposite end of the world, Antarctica?" "I had to make a decision. Wait to get better or give up?"激励学生形成"遇到困难不退却,知难而进,独立解勇于冒险,探索大自然"等乐观的人生态度。

4.利用教材,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发展最具影响力。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加之高一刚入校,互相不熟悉,因此会有意无意地会自发形成以区域或城乡为核心的非正式群体,群体间排斥心理比较严重,对教学工作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在上Unit 1 Chuck’s Friend一课时,笔者利用Chuck因飞机失事受困于荒岛时的一段感悟"Chuck learns a lot about himself. He realize that he hasn’t been a very good friend because he has always been thinking about himself….Chuck learns that we need friends to share happiness and sorrow… ,…He also learns that he should have cared more about his friends."通过这样学生明白了友爱团结的重要性,善待别人便是善待自己,渐渐地改善了各自的态度,对形成和谐,融洽,友好,团结的人际关系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利用教材,激发社会责任感,遵守社会公德,树立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