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报告十篇

时间:2023-03-14 23:46:20

诊断报告

诊断报告篇1

【关键词】 梅毒;诊断;疫情报告;研究;综述

1 梅毒的诊断方法分析

1.1 TRUST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 TRUST是非特异性梅毒筛选试验,其制作方法是首先从牛心中将心磷脂、胆固醇、卵磷脂提取出来,然后在特制的甲苯胺红溶液上重悬上述3种成分组成的性病研究室WDRL抗原,从而对血清或血浆中的反应素进行检测。具有价格较低、测定效价较高、快速方便等优点,在临床住院和门诊患者的梅毒筛查和疗效评价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1],该试验具有较差的敏感性,不同时期的梅毒感染检出率具有较大的差别,在二期梅毒的检出率高达96%~100%,但是如果患者为一期梅毒早期、晚期、神经性梅毒、经治疗后的梅毒,则具有较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怀孕妇女、多种疾病患者等均存在类似的类脂质抗体,通常情况下会出现低滴度生物学假阳性[2]。因此,在梅毒的筛选中,很多医学学者都认为TRUST已经不再适合作为其中一个试验了。但是患者的病程影响着TRUST试验的滴度,如果感染者处于接受治疗后或疾病活动期等时期,那么TRUST的滴度就会下降,患者一旦复发梅毒,就会转阳,滴度升高。因此,在对梅毒的复发和再感染进行判断时,依据其滴度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3]。

1.2 ELISA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 近年来,临床血清学检测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ELISA就是其中之一。ELISA在微孔板上包被梅毒螺旋体抗原,该抗原通过将基因重组表达,测定时运用双抗原夹心法,促进了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极大提升。有关医学研究表明[4],ELISA和TPP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类似,且操作简便、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因此被医学界普遍认为是现阶段诊断梅毒血清学的首选方法,在筛选大量标本、大中型已选检验科早期检查梅毒感染等方面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但是,ELISA无法作为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和对复发及再感染进行判断的指标,这是因为ELISA对lgG型和lgM型特异性抗体进行同时检测,梅毒患者的螺旋体抗原在患者经过正规治疗消失之后,患者体内仍然可能继续存在着lgG,甚至患者的血清中终生都会有[5]。另一方面,特异性梅毒血清学试验如果受到了某些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就会出现一定的假阳性率,突出体现在高龄老人中。孙云芸[6]等国内医学学者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老年患者机体可能在其所患的基础疾病的诱导下释放产生交叉抗原,该交叉抗原归属于抗类脂质抗体或抗梅毒螺旋体抗体;老年患者体内可能共生着其他螺旋体,诱导产生交叉反应抗体等。

1.3 ELISA、TPPA、TRUST的联合应用 魏聪、陈辉[7]等国内医学学者在研究中所采取的工作流程是首先用ELISA试验作为初筛,然后用TPPA试验确认阳性和可疑阳性标本,最后进行TRUST的滴度试验,该研究的基础是对梅毒螺旋体进行检测的3种方法的特点。有关医学学者对此方案表示认同[8],认为其是现阶段最佳的联合应用方案,首先用ELISA、TPPA筛选和确诊梅毒,然后又结合TRUST滴度试验对其复发和再感染及治疗效果进行判断和检测。除此之外,梅毒的传染性能够在TRUST试验的阳性结果中得到有效确认,在对梅毒的传染源进行控制和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研究中,TRUST试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应用意义[9]。

2 关于梅毒疫情的报告分析

由于梅毒的传染性高且梅毒溃疡患者很容易受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因此加强梅毒的防治,遏制梅毒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据有关人员的研究报告表明[10],近年来女性梅毒病例的增长速度高于男性,由于女性梅毒溃疡与男性相比隐蔽性较好,一般情况下不能及时地发现,所以很容易导致梅毒的传播。张莹珍、黄文龙[11]等学者通过对福建省县(市)上报的梅毒发病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得知,梅毒疫情主要以沿海和城市为主,从人群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得知20~49岁的青壮年占梅毒发病总数的72.3%左右,女性较多。其报告表明梅毒主要在性和生殖活动期的青壮年人群中流行,此报告与其他报告一致[12]。

据陶静、贺江南[13]等学者的报告研究表明,2005年梅毒病例有615例,而到2012年增长到912例,2005年到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梅毒病例发生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每年的增长幅度大约在8.7%左右,其中女性梅毒发病情况高于男性发病情况,男女性别比例大约为0.95:1。年度梅毒发病率男女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发病情况总体呈上升趋势。经过分析可以得知,上海市目前已经扩大了梅毒的检测量,并对重点中心城区开展了主动监测,以便能够增加梅毒的检测量。报告说明[14],上海市虹口区人群各个年龄阶段均有发病,发病最多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40岁,其与上述报告一致,并且通过分析发现,目前离退休人员和60岁以上的年龄组其梅毒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医疗机构以及手术住院中加强了对梅毒的的检查,也说明老年人感染梅毒的风险增加[15]。

赵志梅、陈铭灵[16]等学者对云南省大理州2005年到2009年梅毒疫情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报告说明,大理州2005年仅有7个县(市)有梅毒发病情况,但是2006~2009年报告显示大理州90%以上的县(市)有梅毒病例的发生,其中2007~2009年全州均有报告。据调查分析说明[17],隐性梅毒发病率占据首位,其次为Ⅰ期梅毒有28%,Ⅱ期梅毒有5.0%,胎传播梅毒比较少。并且在2005~2009年各期梅毒中,隐性梅毒的增长速度最快,隐性梅毒从2005年的0.55/10万上升到2009年3.88/10万,而大理州2007年有传播梅毒病例报告,而Ⅲ期梅毒没有报告。通过分析得知,造成梅毒增长速度增快的原因主要有医疗机构梅毒检测以及梅毒报告不完善,人们的性态度以及观念开放,行业的发展以及婚前和婚外增多等因素[18-19]。

梅毒是一种危害比较严重的传染病,仅次于艾滋病。通过对上述报告综述可以得知,梅毒发病率目前在我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以隐性梅毒报告病例较多,其发病年龄最多的为20~40岁,女性梅毒发病率高于男性[2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由于国家医疗机构对隐性梅毒的筛查的力度不大,且隐性梅毒的传染性强。因此,加强对梅毒的排除力度,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对控制梅毒的传播、减低发病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凤中,黄永建,陈波.三种血清方法检测梅毒的比较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4:64-65.

[2] 牟鸿江,杨梅,王伟人,何蕾.贵州省孕产妇HIV、梅毒感染状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3,3:124-126.

[3] 费军良,陈阿苟.2004-2007年浙江省嵊泗县梅毒疫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09,2:18-20.

[4] 陆小梅,黎四平.3种不同血清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断中的运用评价[J].中国热带医学,2009,1:150-151.

[5] 索庆丽,胡江,胡睿,等.武汉市41709例孕产妇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3,1:57-58.

[6] 孙云芸,贾虹.二期梅毒误诊一例[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2,6:374.

[7] 魏聪,陈辉,李媛,等.梅毒血清学检测两种方法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0,11:121,124.

[8] 赵迎春.梅毒合并感染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检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2:72-73.

[9] 高守芝,陈曦,贺健梅,等.湖南省部分医疗机构梅毒和淋病病例报告与诊断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1865-1867.

[10] 李丹,崔巍,高伟.血清中梅毒抗体检测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3:321-324.

[11] 张莹珍,黄文龙,谢忠杭,等.福建省2006年梅毒疫情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7,13(6):35-37.

[12] 赵迎春.梅毒合并感染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检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2:72-73.

[13] 陶静,贺江南,潘蓉,汤显,宁镇.上海市虹口区2005-2010年梅毒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3,1:720-722.

[14] 索庆丽,胡江,胡睿,等.武汉市41709例孕产妇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3,1:570-580.

[15] 王健,黄平.赤峰市2009-2011年梅毒疫情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2,9:87-88.

[16] 赵志梅,陈铭灵,王晔.大理白族自治州2005~2009年梅毒疫情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3:187-189.

[17] 郝慧霞,莎娜.2005~2010年内蒙古医院皮肤性病门诊梅毒病例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2:79-80.

[18] 陈文静,王晓华,孙希凤,等.广东省2004~2008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9,16(03):201.

诊断报告篇2

【摘要】

目的 探讨恶性嗜铬细胞瘤的CT 特征。方法 对5例经手术、病理及随访证实的恶性嗜铬细胞瘤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右肾上腺区肿块3例,左肾前方肿块1例,胰腺略下方腹主动脉旁肿块1例。肿瘤最大径9.0 cm,最小径 2.7 cm,CT平扫肿瘤呈等密度或等低混杂密度影,实性部分,尤其周边部分强化明显而持续,中心部坏死区无强化。伴腰椎、骨盆、肺、肝转移瘤。结论 CT是诊断恶性嗜铬细胞瘤的可靠方法。

【关键词】 恶性嗜铬细胞瘤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 features of malignant pheochromocytoma so as to reduce misdiagnosis.Methods Five cases of malignant pheochromocytoma were verified by operation, pathology, or followup. Their CT finding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Of the 5 cases, 3 were located in the adrenal glands, 1 in front of the left kidney, and 1 beside the pancreas and the abdominal aorta. The maximal diameter of the mass was 9 cm, and the minimal diameter was 2.7 cm. The tumors showed equal density,or equivalent or low farraginous density mass in plain scan CT, with marked or extraordinary enhancement in the rims of the tumors. There existed tumor metastases to lumbar spine, pelvis, lung and liver. Conclusion CT is a reliable method to diagnosing malignant pheochromocytoma.

Key words: malignant pheochromocytoma; Xray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1999年5月—2005年8月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经手术、病理及随访证实的恶性嗜铬细胞瘤5例,占同期嗜铬细胞瘤的9.61%(5/52),为探讨其CT特征,现将其影像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1 材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35~59岁,平均40岁,病程3月~7年,临床表现:阵发性头晕、头痛1例,腰背部疼痛3例(其中1例为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7年出现腰背部疼痛,1例为腹膜后嗜铬细胞瘤术后3月出现腰背部疼痛),因阑尾炎行CT检查发现1例。2例为异位恶性嗜铬细胞瘤。血压升高2例,术中血压升高1例,儿茶酚胺升高2例。B超检查2例,ECT核素检查1例。

1.2 方法 使用Siemens plus 4螺旋CT机和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16排螺旋CT机。用碘海醇等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平扫加增强扫描。

2 结果

本组5例CT及其他检查情况:例1右侧肾上腺区见略低密度肿块影,大小4.8 cm ×3.6 cm,呈明显不均匀强化,邻近结构肝门、胰腺头部受压。肝右叶后段见片状低密度灶,明显强化。考虑恶性嗜铬细胞瘤伴肝转移。例2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7年,现右侧肾上腺区平扫见类圆形肿块,大小4.5 cm×4.2 cm ,边界清楚。胸部CT示左肺门增大,左肺下叶见结节影,穿刺活检为嗜铬细胞瘤。考虑恶性嗜铬细胞瘤伴肺转移。例3左肾前方见卵圆形肿块,大小6.0 cm×4.0 cm,中心密度降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术后病理嗜铬细胞瘤,术后3月,ECT扫描腰3、4椎及骨盆放射性浓聚, B超检查肝脏实性占位病变,胸部CT左下肺片块状影。考虑恶性嗜铬细胞瘤伴肺、腰椎及骨盆转移。例4因急性阑尾炎行CT检查发现右侧肾上腺区肿块影,大小3.5 cm×2.7 cm,呈明显均匀强化。阑尾炎术中血压波动,收缩压升高到200 mmHg(1 mmHg=0.133 kPa)。阑尾炎术后出现骨盆破坏,穿刺活检为嗜铬细胞瘤。考虑恶性嗜铬细胞瘤伴骨盆转移。例5胰腺略下方腹主动脉旁腹膜后见巨大软组织影,大小9.0 cm×5.3 cm,其内见大范围低密度区,呈不规则环形强化,中心部坏死区无强化。腰2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术前考虑胰腺囊腺癌伴腰椎转移瘤,术后考虑恶性嗜铬细胞瘤伴腰椎转移瘤(腰椎病变经穿刺活检证实)。

3 讨论

3.1 恶性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 恶性嗜铬细胞瘤临床较为少见,在原发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占13%~29%,而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比例高达43%[1]。原发于肾上腺区的恶性嗜铬细胞瘤CT定位较容易,而异位恶性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有时困难。因为异位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胚胎期神经嵴组织发育产生的嗜铬细胞,异位嗜铬细胞瘤发病率为10%~20%,颅底到盆腔均可发生[2~3],好发于脊柱旁,尤以腹部脊柱旁最为多见: 腹主动脉旁、肾门、下腔静脉旁、肠系膜静脉旁等[4]、其余后纵隔[5]、心脏[6]、膀胱及脐尿管[7]等。本组有2例异位的恶性嗜铬细胞瘤及3例肾上腺区恶性嗜铬细胞瘤CT均准确定位。当临床怀疑嗜铬细胞瘤而肾上腺区未发现病变时,应在膈下至膀胱区进行CT搜索性扫描。若无异常发现,尚需扫描胸部、后纵隔及颅底,以期发现异位嗜铬细胞瘤[2],另外,有人建议此时应首先核素扫描,包括作时间碘变甲胍(131IMIGB)及生长抑素受体检查,在核素检查基础上有目的地进行CT及MRI检查,有助于显示肿物细节[8]。

3.2 恶性嗜铬细胞瘤的定性诊断 本病好发于中青年人,除无功能性嗜铬细胞瘤外,大部分嗜铬细胞瘤临床上多有高血压和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引起的代谢紊乱症状,多数生化检查有阳性改变,能提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本组有3例因血压不同程度升高及2例儿茶酚胺升高,而考虑到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恶性嗜铬细胞瘤诊断病理上缺乏特异指标,公认的诊断标准是在没有嗜铬细胞的区域出现转移灶[1]。除非发现肿瘤侵犯血管、周围组织及转移时才能确诊为恶性嗜铬细胞瘤[3],本组5例均有不同部位出现转移灶。李汉忠等[9]认为恶性嗜铬细胞瘤的判断方法:(1)高度复发性。本组1例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7年复发,而且恶性变伴肺转移。(2)肿瘤直径较大,>5.0 cm,呈分叶状,内部密度不均匀,可有液化坏死。但本组1例最小径2.7 cm,3例最大径均

3.3 恶性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肾上腺区原位恶性嗜铬细胞瘤,当影像学检查发现肿块,加上临床高代谢症状及血压升高及转移灶时,诊断恶性嗜铬细胞瘤并不难。而异位的恶性嗜铬细胞瘤,因为分布广,容易误诊。其鉴别包括:腹膜后肿瘤,胰腺囊腺瘤[10],结肠肿瘤,后纵隔神经源肿瘤,膀胱癌、心脏肿瘤等。本组1例异位恶性嗜铬细胞瘤误诊为胰腺囊腺癌伴腰椎转移瘤,因临床无高代谢症状及血压升高、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所以未提示嗜铬细胞瘤。另外。要和多发性嗜铬细胞瘤鉴别[11]。

参考文献

[ 1] 邵鹏飞,钱立新.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进展[J].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1,24(1):51-54.

[ 2] 周康荣,陈祖望. 体部磁共振成像[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097-1098.

[ 3]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28-730.

[ 4] 彭 飞,卢晓玲,丁建国. 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及CT诊断[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8):657-660.

[ 5] 李新德,许力为,李恭会,等.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体会:附4例报告[J].中国综合临床,2004,20(2):148-149.

[ 6] Sawka AM,Young WFJY,Schaff HV. Cardiac phaeochromocytoma presenting with severe hypertension and chest pain[J]. Clin Endocrinol(oxf),2001,54(5):689-692.

[ 7] 毕建斌,孔垂泽,李泽良,等.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8例报告[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3,24(5):293-295.

[ 8] 陆菁菁,孙瑞玲,景红丽,等. 心脏嗜铬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7(39):696-699.

[ 9] 李汉忠 ,黄金国,王惠君,等.恶性嗜铬细胞瘤(附12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22(12):719-720.

诊断报告篇3

1.例1.患者,女性,70岁,因发现左侧腹部肿块5年,伴乏力、食欲不振、心悸一周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肿大,心肺无阳性体征,腹部平坦软,左侧腹内可触到一肿块,大小约7cm×7cm。质地中等,能活动,无触痛。B超提示左侧腹内实质性占位病变。临床以腹内肿块剖腹探查予以手术。术中见屈氏韧带下5cm处空肠壁有一肿块,向肠壁浆膜面突出,直径约8cm。遂行肠段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送检标本为小肠一段,长11cm,肠中段见一肿块,大小为7cm×7cm×6cm,肿块位于肠壁肌层并向浆面突出,相对应肠粘膜未见明显异常。肿块包膜完整,境界清楚,表面有结节状突起。切面质地细腻灰白与暗红交织,部分似鱼肉状改变,局限区已囊性变及出血、坏死。镜下检查:肿瘤细胞呈轻度异型性,部分区域呈旋涡状或不规则排列,偶见核分裂像。部分区域肿瘤组织出血变性及坏死。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ctin(+),NSE(+),SMA(±),MG(-),MBP(-),Vimeutin(+),Desmin(-),S-100(-)。病理诊断:空肠恶性间质瘤。

2.例2.患者,男性,38岁,因反复解血便二年余,再发一天入院。人院体检:贫血貌、消瘦、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肿大。心肺检查无阳性特征,腹软,外观平坦,未触及明显实质性包块。曾作胃镜、纤维结肠镜检查均未发现出血病灶。肠系膜动脉造影检查也未发现异常。临床以下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而行剖腹探查手术。术中探及空肠中段肠壁有一5cm×4cm肿块,向浆膜面突起.考虑空肠平滑肌瘤,予以肠段切除送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送检标本为小肠一段,长14cm两端周径分别为5cm及5.5cm。肠中段见一肿块,大小为4cm×2.5cm×3.5cm,肿块位于肠壁肌层,向浆膜面突出,相对应肠壁粘膜平坦,皱褶减少,局限区有一溃疡1.5cm×1cm。肿块包膜完整,境界清楚,剖面淡粉红色,质地细腻,部分似鱼肉样。镜检肿瘤细胞形态基本同例1。病理诊断:空肠间质瘤(低度恶性)。

3 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简称GIST)是一种来源于原始间充质细胞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部分肿瘤可伴有局部平滑肌或神经鞘细胞分化。GIST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出血、梗阻、疼痛及腹部包块等。好发部位依次为胃体、胃窦、贲门、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直肠、结肠。临床上约有1/3的病人可在内窥镜下偶然发现。GIST大小不一,小者仅1cm,大者可达20cm以上。良恶性标准的判断,纪小龙教授提出判断GIST的恶性指标可分为肯定恶性指标和潜在恶性指标。由此可分为良性间质瘤(无恶性指标)、潜在恶性间质瘤(仅具备1条潜在恶性指标)、恶性间质瘤(具备1条肯定恶性指标或≥2条潜在恶性指标)。肯定恶性指标包括组织证实的转移;临近器官的浸润及出现脂母细胞、软骨缅胞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样区域等三条。潜在恶性指标包括肿瘤的大小、核分裂像、细胞密度对生长是否活跃,间质瘤中是否出现小细胞腺泡状结构或细胞,肿瘤中心有否明显坏死,非整倍体DNA含量是否增高等七条。金行藻提出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密度、结构、肿瘤体积的大小,核分裂像,有无转移或粘膜侵犯,有无坏死及生长部位等因素加以鉴别。鲁香风等学者提出可以根据光镜及免疫组织标记分成4型来加以鉴别,即(1)典型平滑肌瘩desmin(+),S-100(-);(2)梭形细胞型 desmin(+),S-100(+),(3)圆形细胞型demin(-),S-100(-),(4)肉瘤型desmin(-),S-100(-)。前3型均为良性,第4型为恶性胃肠间质瘤,其生物学特性与传统的平滑肌肉瘤相似。本文在例1肿瘤体积大且伴出血,坏死囊性变,免疫标记S-100,desmin均呈阴性,故诊断为恶性。例2虽然镜下肿瘤细胞与例1相似,并侵犯相对应肠粘膜,但大小仅4cm×2.5cm×3.5cm,且无远处转移及临近器官受损,故诊断为低度恶性或称潜在恶性间质瘤较为妥当。GIST预后及治疗应根据其部位及良恶性而分别对待。金行藻报告GIST 5年生存率50%~60%,10年生存率35%~43%。恶性GIST当发生在胃对比发生在小肠预后好。10年生存率,胃为95%,小肠为17%。治疗上如是良性或低度恶性,手术范围上可保守些。而恶性GIST则常需要采取根治性手术治疗。

诊断报告篇4

收集1995~2007年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证实的胶质瘤60例,就其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0~70岁,平均44.2岁。

临床症状:头痛50例,呕吐24例,视水肿47例,癫痫48例(其中癫痫大发作36例、局灶性癫痫12例);肢体乏力19例,偏瘫15例,运动性失语14例,大小便失禁8例,小脑共济失调4例。

病变部位:位于大脑半球者52例,其中额叶26例,顶叶14例,颞叶12例,枕叶4例,小脑半球4例。

病理分型:星形细胞瘤 32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13例,少突胶质细胞瘤4例,少突胶质母细胞瘤1例,室管膜瘤6例,髓母细胞瘤4例。

讨 论

胶质瘤源于神经上皮的肿瘤,占颅脑肿瘤的40%~50%,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根据病理又可分为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多形胶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质细胞[1]等。显微镜下形态瘤组织由分化比较成熟的星形细胞组成,纤维型星形细胞瘤富于胶质纤维,原浆型星形细胞瘤富于细胞浆。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成年人比较多见的恶性胶质瘤,发生率仅次于星形细胞瘤。多发生在大脑半球,很少发生在小脑。肿瘤浸润范围比较大,可以侵犯几个脑叶,或经胼胝体侵犯对侧大脑半球。肿瘤质软,灰红色,常出现大片出血和坏死区。少突胶质细胞瘤和少突胶质母细胞瘤[2]由少突胶质细胞发生,患者多是中年人,也可见于儿童,主要发生在大脑半球白质内。肿瘤质软,灰红色,界限不清,常有钙化和囊性变。显微镜下瘤细胞形态比较一致,胞核圆形,深染,核周胞浆因水肿而显空白,间质少,常见钙化灶和囊肿形成,若是瘤细胞大小、形态、核染色性不一致,并出现巨瘤细胞,具有核分裂像,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有出血和坏死,则称少突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常和脑室壁和中央管有联系,多见于第四脑室、侧脑室和脊髓内,患者多为幼儿和青年人,肿瘤灰红色,质软,多呈结节状突于脑室腔内或位于脑或脊髓实质内。显微镜下形态室管膜瘤分为上皮型、型、黏液型和细胞型四型。髓母细胞瘤[3]是小儿颅内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小脑蚓部,可突入第四脑室内,亦可侵入周围组织,常沿脑脊液呈种植性播散。肿瘤紫红色,黏冻状,与脑实质之间界限不清,出血坏死少见。显微镜下瘤细胞密集,间质少,瘤细胞小,胞核园形或椭圆形,深染,胞浆少,核分裂像多见,细胞常呈假形排列。如肿瘤侵及软膜,则常伴有纤维结缔组织的明显。

目前国内外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普遍为手术、中医药、放疗、化疗、X刀和γ刀。胶质瘤病理的诊断采用WHO分类能提供了更详尽的信息,有助于临床上对肿瘤的分级和治疗方式的选择,对患者预后评估也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守森,王如密,张锡增,等.多发性胶质瘤病7例报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5,21(2):100-101.

诊断报告篇5

【关键词】 睾丸扭转 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 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esticular tors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5 cases of testicular torsion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Nineteen patients were misdiagnosed on their primary visit. 28 underwent orchiectomy because of necrosis of the testicle, including 26 intrascrotal torsion and 2 crytorchidism with torsion. The other 17 were treated by orchidopexy. Conclusions The manifestation of testicular torsion can be confusing with other acute scrotum. When a sudden acute scrotum pain occurres in an adolescent, the testicular torsion must be considered until proved otherwise.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s the key to the diagnosis. Timely surgical exploration should be performed in the cases of acute scrotal problem suspected of testicular torsion.

Key words: testicular torsion; diagnosis;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treatment

睾丸扭转是阴囊的常见急症,初诊时极易误诊,常造成睾丸丢失。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了解本病延误诊治的原因与对策,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现对我院成人泌尿外科自1986 年1月—2007年7月收治的45例睾丸扭转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本组45例睾丸扭转患者,年龄13~60岁,平均20.5岁,其中24 h 19例。首诊确诊27例,16例曾在外院首诊或多次就诊按炎症治疗无效后转入我院。26例患者在睡眠或刚起床时发病,10例患者有慢跑、打球、性交等剧烈活动,8例患者(包括2例隐睾患者)在清醒安静状态下发病,1例有阴囊踢伤史。

患者均有阴囊疼痛,伴恶心、呕吐者21例,伴同侧腰腹部不适或大腿内侧明显放射性疼痛者10例,2例隐睾扭转者则表现为腹股沟痛性肿块。体检有明显睾丸触痛和睾丸托起后疼痛加剧(Prehn征阳性)36例;提睾反射消失43例;睾丸明显上移30例,睾丸横位20例;局部皮肤红肿15例;隐睾扭转者同侧阴囊空虚。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9例,二维超声均表现为患侧睾丸体积增大,20例睾丸上抬或横位;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睾丸血流消失19例,睾丸血流减少9例,1例患者首诊时彩超提示睾丸附睾血流丰富,但72 h后复查提示睾丸血流消失。

在术前对4例患者进行手法复位,3例因阴囊水肿明显,解剖不清复位失败,1例手法复位后行阴囊探查术,见残留90°左右的扭转。

2 结 果

阴囊探查术中发现睾丸扭转180° 5例,270° 11例,>360° 29例;鞘膜内型睾丸扭转43例,鞘膜外型睾丸扭转2例。43例阴囊内睾丸扭转患者行睾丸复位固定术17例,睾丸切除术26例, 2例隐睾扭转患者行病睾切除。28例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均为睾丸出血坏死(2例隐睾发育不全)。2003年后的患者未行对侧睾丸预防性固定,术后随访7个月~21年,在未行对侧睾丸预防性固定的患者中,有1例睾丸切除患者在术后4年发生对侧睾丸扭转。

3 讨 论

3.1 发病原因及诱发因素 睾丸扭转的发病年龄有2个高峰:一个是新生儿期,即产后28天内,另一个是青春期[1];依据扭转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鞘膜内型和鞘膜外型2类。鞘膜外型睾丸扭转多见于新生儿,有时甚至见于胎儿,这是因为在胎儿后期、新生儿期睾丸刚下降到阴囊,引带未完全融合于阴囊壁,睾丸、附睾和鞘状突作为一个整体较为游离,容易发生扭转,此类睾丸扭转往往失去生机,需做睾丸切除。鞘膜内型睾丸扭转多见于青少年,发病原因多与解剖异常有关:①睾丸系膜、引带过长或缺如,增加了睾丸的活动度;②鞘膜壁层在精索上止点过高;③睾丸精索完全被鞘膜包绕,后外方与阴囊无附着点而缺乏固定(而正常时该部位有一小部分无鞘膜覆盖);④睾丸下降不全或异位。此外,青春期提睾肌的反射较为活跃也可能是原因之一。睾丸扭转以左侧多见,本组左侧扭转率达76.7%(33/43),这可能与左侧精索过长有关。

外界温度改变时或激烈运动时提睾肌痉挛、不规律收缩,易在解剖异常的基础上诱发睾丸扭转。此外,阴囊外伤后疼痛会导致精索痉挛、收缩。Ringdahl等[2]提示自阴囊外伤1 h后,阴囊疼痛不消失,要考虑睾丸扭转;本组l例阴囊踢伤后睾丸扭转患者,在外院以“阴囊外伤”诊治,48 h后才就诊本院,延误了最佳手术时机。

3.2 诊断及鉴别诊断 睾丸扭转的典型症状是突发性一侧睾丸疼痛,疼痛持续、剧烈,可放射至腹股沟及下腹部,可伴有恶心、呕吐,后期出现肿胀、阴囊内结构不清。体检方面,睾丸扭转常有以下体征:①提睾反射消失,Kadish等[3]认为患侧提睾反射消失为精索扭转最敏感的体征,敏感率为99%,但也有睾丸扭转患者中提睾反射阳性的个案报道,提示睾丸扭转不能作为排他性的诊断指标[4];②Prehn征阳性,即阴囊托起后疼痛加剧,在发病早期尤其敏感,在后期睾丸坏死后疼痛可能减轻;③睾丸的位置升高,甚至横位,是睾丸扭转有诊断意义的体征;④附睾位置异常,在睾丸扭转时,根据扭转的程度不同,附睾的位置可以处于阴囊的前、中方,在扭转360°时,附睾的位置仍然位于睾丸后方。腹外型隐睾扭转时体检可发现患侧阴囊空虚、同侧腹股沟区痛性肿块;腹内型隐睾扭转时除阴囊空虚外疼痛常在下腹部,需行彩超检查进一步明确。

彩超既能显示阴囊内各器官,又可显示睾丸的血流情况,是目前睾丸扭转的首选检查方法。睾丸扭转时,二维超声声像图显示精索扭曲缩短而睾丸位置抬高,睾丸长轴由正常的斜位扭转为横位,附睾可于阴囊的前、中、后方探及。睾丸扭转时CDFI提示睾丸血流信号消失或减少并伴动脉阻力指数(RI)增高,而急性炎症时因局部血管扩张,睾丸附睾呈高血流信号,伴RI 降低,所以睾丸扭转与睾丸炎附睾炎的CDFI声像图形成鲜明对比,具有鉴别诊断意义。但文献[5]报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也可能造成误诊,且多为假阴性,原因与睾丸不完全扭转、扭转的早期、睾丸体积小等有关。本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9例,误诊1例,该患者首诊时彩超提示睾丸附睾血流丰富,考虑急性附睾炎,但72 h后复查彩超提示睾丸血流消失,术中见睾丸已缺血坏死。因此,睾丸扭转的诊断不应完全依赖彩超检查,对于高度怀疑睾丸扭转者,应及早手术探查;在青春期及青春期前的患者,由于急性附睾炎的发病率较低[1],对于CDFI提示睾丸血流增强者,24 h内应密切随访,短期内多次复查CDFI,监测睾丸血流变化排除假阴性诊断。此外,同位素Tc扫描被列为诊断睾丸扭转的金标准,受累睾丸因血流障碍,表现为放射性不积聚的“冷结节” ,但设备昂贵,使用不方便,其实用价值受到限制。

转贴于

睾丸扭转的鉴别诊断包括睾丸附件扭转、睾丸附睾炎、嵌顿疝、肾绞痛的阴囊放射痛、精索静脉曲张、自发性阴囊水肿等。Melekos等[1]统计了100例年龄小于15岁、以急性阴囊痛就诊的男孩,结果睾丸扭转占42%,睾丸附件扭转占32%,自发性阴囊水肿占8%,睾丸附睾炎占6%。睾丸附件扭转的发病年龄较小,高峰是10岁。自发性阴囊水肿多在7岁以下发生。睾丸附睾炎在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更多见于青春期后。睾丸扭转在病史、体检方面与睾丸附睾炎、睾丸附件扭转鉴别困难,而睾丸扭转常造成睾丸丢失,后果严重,对于阴囊急诊,应首先警惕睾丸扭转。

3.3 治疗 对怀疑或已诊断为睾丸扭转的患者,可在术前对患侧阴囊进行冷敷,一方面可以减轻疼痛的症状,另一方面低温可提高扭转睾丸耐缺血能力,减少生殖细胞凋亡[6]。睾丸扭转确诊后可在局麻下试行手法复位,因为大多数睾丸是向中线方向扭转,所以手法复位犹如翻书动作,将患睾移离中线偏转向侧方。本组3例复位失败,1例手法复位不完全,我们体会在发病早期(

睾丸扭转明确诊断后的关键问题是术中对于睾丸生机的判断,以决定睾丸的切除或保留。以往观察复位后或复位后温盐水湿敷睾丸的颜色改变,颜色转红则保留睾丸,颜色无明显改变时则切除睾丸,但根据颜色转红随意性较大,缺乏客观性。Arda等[7]2001年报道了采用切开睾丸深达髓质,观察创面动脉血渗出时间的判断标准。Ⅰ级:立即出现;Ⅱ级:10 min内出现;Ⅲ级:10 min内不出现渗血,对于Ⅰ、Ⅱ级予以保留;对于Ⅲ级予以切除。2003年以后我们采用该标准判断睾丸的切除与保留,我们体会该标准操作简单,判断客观。对于隐睾扭转的治疗以切除病睾为主,因为隐睾本身发育不良加上扭转缺血,尤其是青春期后单侧隐睾,无论是腹外型或腹内型,即使在扭转早期,保留睾丸已无意义。

对于健侧睾丸是否预防性固定也有不同观点。一般认为,睾丸解剖异常多为双侧性,应常规预防性固定健侧睾丸;部分学者认为,健侧睾丸预防性固定对健侧睾丸有一定的损害,且一侧睾丸扭转后对侧睾丸扭转很少发生,不强调对侧睾丸预防性固定[8]。在本组未行健侧预防性固定的患者中,有1例患者一侧睾丸切除4年后对侧睾丸发生扭转,因就诊及时睾丸得到挽救。如果该患者的病程延长就可能造成睾丸丢失而产生无睾后果;因此,我们主张健侧睾丸预防性固定。

【参考文献】

[1] Melekos MD, Asbach HW, Markou SA. Etiology of acute scrotum in 100 boys with regard to age distribution [J]. J Urol, 1988,139(5):1023-1025. [2] Ringdahl E, Teague L. Testicular torsion [J]. Am Fam Physician, 2006,74(10):1739-1743.

[3] Kadish HA, Bolte RG.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epididymitis, testicular torsion, and torsion of testicular appendages [J]. Pediatrics, 1998,102(1 Pt 1):73-76.

[4] Hughes ME, Currier SJ, Della-Giustina D. Normal cremasteric reflex in a case of testicular torsion [J]. Am J Emerg Med, 2001,19(3):241-242.

[5] Kalfa N, Veyrac C, Baud C, et al. Ultrasonography of the spermatic cord in children with testicular torsion: impact on the surgical strategy [J]. J Urol, 2004,172(4 Pt 2):1692-1695.

[6] 陈海涛,郑新民,杨志伟,等.低温对大鼠睾丸扭转后睾丸抗氧化能力影响的研究[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5,11(6):426-430.

诊断报告篇6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6-0741-02 中图分类号:R 694+.604.45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6.049

临床上对膀胱破裂的诊断不难。但醉酒后出现的膀胱破裂,因多数患者醉酒后往往记忆力障碍,不能回忆起外伤史或无外伤史,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1]。本文对我院收治入院的10例醉酒后出现膀胱破裂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并对行X线膀胱造影术后的X线表现特征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探讨X线膀胱造影术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入院的醉酒后出现膀胱破裂的患者1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20~65岁,平均42.5岁。饮酒种类:白酒2例,饮量750~1000 ml不等;啤酒4例,饮量3750~6000 ml不等;多种酒类混合4例,其中1例饮250 ml白酒后再饮啤酒约4500 ml,3例饮两种以上白酒500~750 ml后,再饮啤酒3000~5250 ml不等。临床表现: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及突发性下腹部疼痛;8例伴有不同程度的酒精中毒症状;有明确外伤史6例,其中摔伤3例,碰撞伤2例,坠落伤并伴有左侧耻骨上支骨折1例。醒酒后有尿意但无尿排出4例,少量肉眼血尿2例,镜下血尿1例。有腹膜刺激征6例。导尿导出少量血尿3例。1例65岁老年患者伴有前列腺增生症。本组10例均经手术证实。

2.X线造影检查 使用东芝800 mA X光胃肠机检查。临床医生插好导尿管后送至放射科,透视观察下,经导尿管一次性缓慢注入60%复方泛影葡胺80 ml和生理盐水300 ml混合液,充盈满意并见造影剂外溢后,分别拍摄盆腔前后位片及左、右斜位片。随后排空造影剂,再摄盆腔前后位片。

3.诊断标准[2] 发现膀胱内造影剂外溢即可判断有膀胱破裂。膀胱腹膜内破裂:膀胱顶部模糊,造影剂聚积于膀胱后上缘、小肠周围及结肠旁沟;膀胱腹膜外破裂:膀胱呈梨状、泪滴样变形,造影剂外渗至膀胱前间隙并沿筋膜向上扩展呈条纹状影像,多见于膀胱下部。

4.诊断结果 9例醉酒后出现膀胱破裂的患者为腹膜内型,可见造影剂聚积于膀胱后上缘以及显示造影剂衬托的肠袢、结肠旁沟等;1例患者为腹膜外型,伴有左侧耻骨上支骨折,可见膀胱呈梨状,造影剂外漏至膀胱周围。

讨论

膀胱破裂按其与腹膜关系可分为腹膜外型和腹膜内型[3]。腹膜外型膀胱破裂腹膜完整,破裂的部位几乎全在膀胱前侧壁、靠近膀胱颈部,尿液外渗到膀胱周围组织及耻骨后间隙,沿骨盆筋膜到盆底,或沿输尿管周围疏松组织蔓延到肾区,大多为骨盆骨折引起。本组1例腹膜外型膀胱破裂,伴有左侧耻骨上支骨折,造影剂外渗至膀胱前间隙并沿筋膜向上扩展。腹膜内型膀胱破裂伴腹膜破裂,与腹腔相通,当膀胱充盈时,下腹部突然遭遇钝性外力打击,膀胱内压力急剧上升,因膀胱底部及侧面受到骨盆和肌肉的保护,不易破裂,而腹膜覆盖的膀胱顶部因最为薄弱易导致破裂,破裂后大量尿液流入腹腔,形成尿液性腹膜炎。本组9例腹膜内型膀胱破裂,5例有外伤病史,造影剂不同程度的聚积于膀胱后上缘以及显示造影剂衬托的肠袢、结肠旁沟等,6例有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征。

醉酒是膀胱破裂的诱因之一。醉酒后,酒精进入人体内可直接抑制大脑皮质的高级神经中枢,使尿意感觉迟钝,并间接地抑制脊髓初级排尿中枢,使膀胱逼尿肌松弛,尿道扩约肌收缩,加重尿潴留;再次,过量饮酒后,全身血液循环加快,肾脏的有效血流灌注增加,加上酒精的渗透性利尿作用,使膀胱内尿量迅速增加,膀胱出现过度充盈、膨胀,壁变薄等,更加重了尿潴留。当患者变动、呕吐、做排尿动作时腹肌用力过急等可使膀胱内压骤然升高,造成自发性膀胱破裂[4]。本组4例无明确外伤史,其中1例65岁老年患者伴有前列腺增生症。大量饮酒后处于高度充盈、膨胀状态的膀胱常常高出耻骨联合并伸延至下腹部,极易遭受到损伤。尤其是醉酒后患者往往自控力丧失,动作不协调,对复杂情况不能迅速回避,容易发生摔伤、碰撞伤、坠落伤等,当下腹部受到碰撞或挤压时,作用力就会通过膀胱内尿液均等的传向各个部位,此时可造成仅有腹膜覆盖保护的膀胱顶部的破裂[5]。本组6例有明确外伤史,其中摔伤3例,碰撞伤2例,坠落伤合并有左侧耻骨上支骨折1例,该例术后发现腹膜完整,为腹膜外型膀胱破裂。膀胱破裂后,大量尿液涌入腹腔,形成尿液性腹膜炎。由于尿液外渗,患者有尿意但不能排尿或仅排出少量血尿,出现腹部疼痛及腹膜炎体征等。本组有腹膜刺激征6例,患者醒酒后有尿意但无尿排出4例,少量肉眼血尿2例,镜下血尿1例,导尿导出少量血尿3例。

临床上对膀胱破裂的诊断不难。但醉酒后出现膀胱破裂的患者往往缺乏特异性症状,再者醉酒后患者叙述病史困难,对病史回忆模糊不清,这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极易造成误诊。因此,对醉酒患者突然出现下腹部疼痛或其下腹部受到外力损伤,并伴有尿意而排不出尿液或仅排出少许血尿,腹膜刺激征及移动性浊音阳性,腹腔穿刺抽出血性尿等情况时,应高度怀疑膀胱破裂,宜行X线膀胱造影检查确诊。本组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述临床表现,经X线膀胱造影检查确诊。

文献报道膀胱破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较多[6],如常规腹部X线检查偶尔可见气腹征,B超、CT检查能发现膀胱内血块及腹腔积液等。而王风等[7]则认为,膀胱造影是诊断膀胱破裂最直观、最重要、最可靠的检查方法,应为首选。本组10例,经X线膀胱造影检查均得到满意效果,且简捷、可靠、直观,易为临床医生所接受,尤对醉酒后自控力不强的患者是可靠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辛永春,王 寅,林哲放,等.醉酒后膀胱破裂2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3(7):3141.

[2]李吉昌.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影像诊断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07.

[3]贾汝汉,张孝斌,李 明.泌尿生殖系统急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70.

[4] 勇,孙 云,陈新洲.醉酒后自发性膀胱破裂6例临床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10):1183.

[5]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904-906.

[6]杨 林,张小明,邓开鸿,等.膀胱破裂的X线造影诊断[J].华西医学,2004, 19 (2):240.

诊断报告篇7

皮质旁骨肉瘤是一种特殊的骨肉瘤,与传统的骨肉瘤相比,在临床上和病理上及X线表现上有很大差别。治疗方法和预后亦有不同的差别。本院近几年来收集了3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3例患者中,男2例,女1例;年龄20~42岁; 病程较长,有一例长达5年之久。发病部位;股骨下端2例,肱骨上端1例。患者就诊多为无痛性肿块,没有全身明显症状,近关节面发病者可有关节功能不同程受影响,行走不适伴轻度疼痛感。体检时可扪及类圆或不规则肿块,质硬,无明显压痛,肿块较固定,边界尚清,局部可有烧灼感,未见血管怒张等征象。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手术治疗预后良好,病理Ⅰ、Ⅱ级。

2 X线表现象

2例位于骨端,呈类圆形分叶状高密度肿块阴影。肱骨上端1例呈环绕骨干生长趋势,大小约4×4cm至2×10cm不等。基底部较宽,其中1例基底部与骨皮质相连,1例有明显间隙与骨皮质相隔。肿瘤密度较高呈致密改变,呈象牙质样,同时有混合团块样密度,但未见骨膜反应及明显骨质破坏,骨髓腔无异常。肿瘤与软组织分界清楚。其中1例出现线样透亮区,未见软组织肿块。

3 讨论

皮质旁骨肉瘤,来自骨膜、骨皮质附近结缔组织或骨皮质表面的成骨性结缔组织。其病理改变可多样,分化程度迥异。肿瘤由骨、软骨及纤维组织构成,以此三种成分中分化最差的一种定级,病理分Ⅰ、Ⅱ、Ⅲ级;而伟统骨肉瘤病理特征是肉瘤性成骨细胞及其形成的肿瘤性骨样组织和肿瘤性骨组织构成。皮质旁骨肉瘤,男女发病率相近;发病年龄偏大,但明显低于典型骨肉瘤平均年龄; 肿瘤好发部位大多在长骨端,以股骨下端常见,胫骨上端、肱骨上端次之,骨干部位较少见,文献报道亦有小部在其它部位发生。

诊断报告篇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814-8824(2007)-2-0042-02

摘要:目的 探讨女性尿道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结合有关资料,分析36例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并对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结果 36例中,随访28例,其中治愈10例,好转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1%。 结论 对反复发作排尿刺激症状和(或)出现排尿梗阻症状者进行专科检查,可以发现部份局部异常病变,针对不同病因进行药物、门诊手术治疗。

关键词 女性尿道综合征 诊断 治疗

自2003年7月~2005年12月,在门诊采用不同方法治疗36例不同原因引起的女性尿道综合征,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年龄25~55岁,平均40岁,50~55岁10例,占27%。36例患者均有反复发作的尿路刺激、排尿困难,应用各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发病诱因:常在性生活后发病者10例,常在经期发病者6例,因劳累而发病者6例,无明显诱因者14例。临床表现:病程3个月~5年,平均3年,均间断发现膀胱刺激征,平均排尿10次/d,严重者10min排尿1次。其中尿道外口疼痛10例,下肢胀痛或腰痛者20例。局部检查尿道外口阴道口间距过短<0.3cm者2例,尿道外口有肉阜状突起者4例,实验室检查尿常规:WBC(++)3例,潜血(+)2例,36例做尿培养和KUB+IVP、CT均无阳性出现,10例做白带涂片检查中,1例发现阴道滴虫,3例发现霉菌感染,膀胱镜22例发现膀胱三角区轻度充血。8例在外院行尿流力学检查结果:正常2例(25%),异常6例(75%),分为:膀胱压增高、尿道压增高、膀胱无力和尿道压下降4类。共6例异常表现,膀胱压增高型4例,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2例。

1.2 治疗方法 根据不同病因选择不同方法矫治。

1.2.1 以药物治疗为主。一般先给抗菌药物,按下尿路感染治疗,应用抗感染素药物如砒哌酸0.5克,一日4次,呋喃坦啶0.1克,一日3次或用复方新诺明1.0克一日2次。坚持用药至3~6个月。对症治疗以缓解膀胱刺激症状与排尿疼痛,可给黄酮哌酯盐酸盐或丙胺普鲁本辛等。钙拮抗异搏定等解除膀胱刺激症状也有一定的作用。对绝经期阴道炎及尿道炎者,可用女性激素如乙烯雌酚,有外阴炎,阴道炎者可应用雌激素软膏和呋喃妥因、达克宁栓剂等治疗。对精神紧张焦虑者可用小剂量镇静药物(舒络安定)对症治疗。尿道扩张治疗每周一次,尿道探杆从Frl8开始直到能维持Fr30,对有尿道括约肌痉挛或尿道远端梗阻者能改善一定症状。

1.2.2 尿道外口及其周围赘生组织切除术 对尿道外口阴道口间距过短<0.3cm者并尿道外口有肉阜状突起者,用小弯剪仔细剪除,创面用4-0可吸收线缝合。对伴有尿道肉阜及绒毛状炎性增生物在剪除后的其底部及周围电灼,这样使尿道口平整光滑,去除了遮挡物和袋状陷窝,消除了感染病灶的刺激[1]。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术后无复发;好转:症状减轻,经辅助治疗痊愈后发作次数减少;无效:症状无缓解,经再次治疗疗效不佳。

1.4 治疗与结果 36例患者经尿道外口肉阜等赘生组织切除术,术后尿频、尿急、尿痛消失6例,占16%;症状缓解12例,占33%;无效14例,占38%;3例经妇科检查合并阴道炎,经妇科治疗后好转;1例合并糖尿病,经降糖治疗后,症状进一步好转。

2 讨论

2.1 女性尿道综合征[2] 为Conined(1965年)首先用于描叙女性有尿频、尿急、尿疼下肢不适等症状。而尿培养阴性的患者谓之尿道综合征。随着部分有病因可循者获得了独立诊断:如尿道处女膜融合症、尿道肉阜等。该综合征的发病率在青春期后各年龄段女性均有,更主要的变化是在尿动力学发展以后,通过尿动力学检查,部分有明确膀胱尿道功能异常者采用了尿道动力学诊断。如逼尿肌不稳定等。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名称:膀胱过度活动症(OAB),该名称包含了包括女性尿道综合征在内所有男性和女性的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为主要表现的病因不明的疾病。闵立贵通过临床观察,提出凡是能引起尿道口炎症反应的任何因素均可成为尿道综合征的疾病,本组6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尿道、处女膜异常,是促进反复感染和异常刺激的诱发因素[3]。

2.2 正常女性尿道与阴道口间距5~8mm,间距在3mm以下尿道处女膜融合征患者时尿道外口被推进阴道内,使尿道外口易受损及污染,发病率明显提高。处女膜伞型者遮盖部分尿道外口,影响分泌物排出,排尿时可形成尿道外口反流,导致反复感染[4]。

2.3 本病误诊率较高,绝大多数患者长期按尿道感染治疗,长期应用抗生素而症状反复不愈,且反复发作。36例患者中只有3例尿常规检查属阳性,占8%,其余均为阴性。说明女性尿道综合征实验室检查对诊断意义不大。而体检尤其是尿道外口的检查,结合挤压实验是诊断的关键手段。膀胱镜检查中观察到尿道、膀胱三角区充血、水肿及尿道口炎肉可作为尿道综合征诊断的参考因素,可作为排除有相同症状的其他疾病的依据。本组14例患者治疗无效,均为年龄偏大者,在排除其他明确的器质性疾病后,应考虑到雌激素水平下降也是致病因素及疗效欠佳的病因之一,通过补充女性激素,对症治疗及发作前口服抗生素预防复发,使症状好转。女性尿道综合征尿动力学检查对研究和选择治疗有一定的意义。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尿动力学检查无异常发现,只能说明仅凭该检查尚不能满足研究此类疾病,还需要其他方法辅助检查。在有以下情况时,就应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尿动力学检查[2]:按OAB治疗后效果不佳,对诊断有疑问时,需进行某种特别的治疗,尤其是需进行手术治疗时等。

2.4 女性尿道综合征尿动力学检查是一组症候群,不应把它视为一个疾病,是由于炎症刺激、尿道梗阻、不稳定膀胱、性激素平衡失调、过敏及精神原因等多种因素引起[5]。笔者认为,反复发作的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药物治疗难以奏效时观察尿道外口,若存在上述异常是该病引起临床症状的直接原因,而由此引起的膀胱炎、尿道炎则是次要原因。因此,当发现尿道外口有异常时,治疗本病的关键是彻底切除尿道外口异常,将尿道外口阴道的间距延长至>0.5cm,使尿道外口的直径>08cm;切除肉阜等赘生组织消除障碍物。从而减少了阴道分泌物的刺激及尿道炎症发生的机会。

2.5 女性尿道综合症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感染被认为是一个发病原因,但尿培养阳性率很低,也有的发现了衣原体或支原体。解剖学发现女性尿道远端1/4处有一层环形胶原纤维,如果胶原纤维增生太多,就会使尿道缺乏弹性,排尿不通畅。从精神心理分析,患尿道综合症的病人多数性格内向,忧虑多疑,因此有的学者认为精神因素是致病原因。不少泌尿外科医生则十分重视阴道前庭部解剖上的改变,发现很多病人尿道口与阴道口相距太近,在时尿道外口会被推入阴道内,反复磨擦容易发生感染。还有的病人小融合,影响了尿液和阴道分泌物的引流。现代尿流动力学检查膀胱与尿道压力增高为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彭琛.女性尿道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 宋波.女性尿道综合征现状及问题探讨.美瑞通讯,2004,(6):3-4.

[3] 马腾骧.现代泌尿外科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17.

诊断报告篇9

【关键词】 膀胱肿瘤;非上皮肿瘤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on-epithelial tissue tumor in bladder(Report of 30 cases) LIU Chun, HUAGN Shi-qing, XU Qiong. Depatment of Urology , Fujian Provincial Hospital ,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 Fuzhou 350001 ,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on-epithelial tissue tumor in bladder.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0 patients with non-epithelial tissue tumor in bladder from 1998~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ed. 11 males and 19 females, aged between 6~77 years. Urinary frequency, dysuria, gross hematuria, pelvic mass and fainting during voiding were systoms of non-epithelial tissue tumor in bladder. Results 3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transurethral bladder tumor resect(TUR-BT), 21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partial cystectomy, 2 cases underwent radical cystectomy, and 4 patient’s tumor were unresectable. Adjuvant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were performed in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 Follow-up time was 3 months to 15 years. No recurrence was found in benign tumor patients. 3 patients with bladder malignant lymphoma and 1 with malignant pheochromocytoma survived for 1 to 2 years now. 5 patients with bladder malignant tumors died in 2 to 6 months after diagnosis. Conclusion Non-epithelial tissue tumor in bladder is rare with complicated pathologic types. Deep-site biopsy can improve the diagnostic rate. Partial cystectomy is the main therapy for benign tumors, and it’s prognosis is good. Radical cystectomy is the main therapy for maligant tumors, and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could improve the efficacy of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pathological features.

【Key words】 Bladder neoplasms; Non-epithelial tumors neoplasms

膀胱非上皮性肿瘤临床上少见,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学院自1998~2013年间共收治30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 男11例, 女19例, 年龄6~77岁, 平均年龄48.5岁。

1. 2 临床表现 血尿9例, B超检查发现膀胱肿物14例, 下腹痛2例, 尿频1例, 排尿困难1例, 便血1例, 阵发性头晕1例, 排尿时心悸、晕厥1例。所有病例均行B超检查, 肿块直径1.2~16 cm不等, CT检查14例, 膀胱肿块侵犯周围组织、盆壁4例, 膀胱镜下活检4例, 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4例, 所有病例均行膀胱镜检:26例膀胱肿瘤为黏膜下隆起性肿块, 表面黏膜光滑, 肿瘤表面呈紫红色、桑葚样结节改变3例, 4例肿瘤向膀胱内突出, 表面粗糙、分叶状。

2 结果

2. 1 病理检查结果 膀胱平滑肌瘤5例, 嗜铬细胞瘤12例(其中恶性1例), 淋巴瘤3例, 海绵状血管瘤3例,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 癌肉瘤2例, 平滑肌肉瘤1例(6岁), 神经内分泌癌1例, 小细胞恶性肿瘤1例。

2. 2 治疗方法 膀胱平滑肌瘤5例、嗜铬细胞瘤12例、淋巴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其中淋巴瘤术后配合全身化疗,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淋巴瘤2例因伴盆腔转移行全身化疗, 小细胞恶性肿瘤1例因伴盆腔转移行化疗、放疗。神经内分泌癌1例行全身化疗, 癌肉瘤2例行全膀胱切除术, 但均在6个月内全身转移、扩散死亡, 平滑肌肉瘤1例(6岁)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术后配合放疗, 2个月后复发、死亡。

3 讨论

膀胱肿瘤按组织类型可分为上皮性和非上皮性肿瘤。膀胱非上皮性肿瘤发生于膀胱间叶组织, 主要来源肌肉、血管、淋巴、神经、胎生组织等[1]。与发生于膀胱黏膜上皮组织的肿瘤相比, 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一般占原发膀胱肿瘤的1%~5%[2], 其病因至今未明, 可能与遗传、免疫、致瘤病毒、炎症刺激及化学致癌剂有关。膀胱非上皮性肿瘤临床上分良、恶性两大类, 良性肿瘤包括平滑肌瘤、血管瘤、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纤维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巨细胞瘤、嗜铬细胞瘤、膀胱畸胎瘤、脂肪瘤、黏液瘤、骨瘤等, 临床上以平滑肌瘤、血管瘤相对常见;恶性肿瘤包括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纤维肉瘤、血管肉瘤、骨肉瘤、恶性肌母细胞瘤、软骨肉瘤、淋巴瘤、癌肉瘤、恶性黑色素瘤、小细胞癌、恶性嗜铬细胞瘤等, 以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常见。

膀胱非上皮性肿瘤最大特点是B超检查发现为膀胱壁内肿瘤, 膀胱镜检表现为膀胱黏膜下隆起性肿物, 但表面黏膜光滑。由于膀胱非上皮性肿瘤发生于膀胱间叶组织, 组织来源、病理类型不同, 除膀胱嗜铬细胞瘤可出现排尿性晕厥、血尿、发作性高血压典型症状外[3], 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 肿瘤较大或靠近膀胱颈部、三角区者可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 当后期肿瘤侵犯表面黏膜形成溃疡可出现肉眼血尿。部分膀胱非上皮性肿瘤膀胱镜下有特征性表现:① 膀胱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膀胱前壁及顶部, 一般为单发, 为实性团块, 呈黏膜下紫红色结节, 边界清楚, 周围黏膜正常。直径0.2~3 cm, 大的可达10 cm。② 膀胱平滑肌瘤:膀胱表面被覆正常黏膜、瘤基部宽的实性肿块。③ 膀胱硬性纤维瘤:带蒂呈白色、质硬被覆正常粘膜实性肿块。④ 膀胱嗜铬细胞瘤:可见位于膀胱肌层的凸出于膀胱腔的肿瘤, 表面黏膜光滑完整或有溃疡, 基底广无蒂, 黏膜下可见血管纹理较清、丰富。⑤ 膀胱淋巴瘤:表现为黏膜正常的半球状隆起, 有时肿瘤表面有坏死或白苔附着。CT对膀胱血管瘤、嗜铬细胞瘤诊断有帮助, 表现为增强扫描时, 肿瘤密度明显增强。CT及MRI检查可了解肿瘤位置、大小、局部浸润、周围淋巴结转移及与输尿管开口关系等, 对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帮助。I-MIBG同位素扫描对膀胱嗜铬细胞瘤定性诊断较敏感。

对于膀胱镜下肿瘤表面黏膜有侵犯或破溃, 与膀胱上皮性肿瘤不好鉴别, 行B超引导下深部穿刺活检可以提高术前诊断率。尤其对于那些肿瘤较大, 向膀胱内及膀胱外盆壁浸润或有淋巴结转移、无法行手术治疗者, 更要行B超引导下深部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因为如果是膀胱淋巴瘤, 配合放射治疗、辅助全身化疗仍有可能获得良好疗效, 本组2例晚期淋巴瘤术前经B超引导下深部穿刺活检确诊, 转肿瘤内科治疗, 目前仍存活。当然对于CT上增强明显, 有可能是嗜铬细胞瘤、血管瘤者, 尽量避免活检, 以免引起膀胱内大出血或诱发高血压危象。

治疗上因膀胱非上皮性肿瘤发源于膀胱间叶组织, 肿瘤基底多较广泛且向壁内生长, 经尿道电切难以彻底, 导致术后复发可能, 因此不建议经尿道电切手术, 应以开放性手术完全切除肿瘤为原则, 良性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膀胱嗜铬细胞瘤术前应行充分扩容准备;早期恶性肿瘤行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 根据病理类型, 术后配合放疗或化疗;但对于早期淋巴瘤可以选择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配合放疗或化疗。术前B超引导下深部穿刺活检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有助于手术方式选择。

总之膀胱非上皮性肿瘤临床类型复杂, 恶性居多且预后较差, 但良性肿瘤预后很好, 因此有必要增加对膀胱非上皮性肿瘤的认识, 能早期作出诊断, 早期治疗。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泌尿外科.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496-502.

诊断报告篇10

水牛肝片吸虫病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南方湖区流行性比较严重。肝片吸虫主要寄生在水牛的肝脏和胆管内,是危害水牛的一种寄生虫病。武汉市蔡甸区消泗地区属水网型湖区,2004-2006年期间。某养牛专业户分批量在周边地区购进水牛(老弱牛和小犊牛)115头,该牛群在饲养中发生体态消瘦,食欲不振,贫血,眼结膜、口腔黏膜黄疽,消化不良,腹痛、腹泻、拉稀,颌下、胸部、腹部及四肢轻度水肿,食欲废绝,随后发生了死亡现象。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群的反应,对死亡牛进行病理剖检,发病牛进行临床诊断及实验室诊断,该牛群发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感染了肝片吸虫病。经采用中西医结合辩症施治及驱虫治疗的方法,发病牛群全部治愈,笔者现将诊断与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养牛专业户饲养水牛115头,其中,公牛14头。母牛70头,年龄为8-9岁;小牛、犊牛31头,年龄为1.6-2.0岁,以传统性散养散放的饲养模式饲养,于2005年9月中旬发病25头,发病率21.7%,其中死亡2头,死亡率1.74%。经粪检查出发病及带虫的牛48头(其中带虫牛23头。发病牛25头),感染率41.7%;未查出病原体的健康牛67头,占饲养数的58.3%。

2 临床症状的类型

(1)无临床症状反应:水牛67头,体况较好,临床上不表现任何症状。

(2)急性型:病牛9头,体温升高至41.5℃,病牛反应迟钝,流泪,放牧时离群,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叩诊时肝脏浊音区扩大,肝部有压痛感,胸部及腹下部水肿,最后食欲废绝。

(3)慢性型:病牛8头,体表症状:体态消瘦,被毛粗乱,发黄易断,失去光泽。颌下、胸部及腹下部有轻度水肿,有轻度腹泻。

(4)消化道反应型:病牛6头(犊牛),体表症状:被毛长而乱、僵化,消瘦,消化不良,腹痛、腹泻、拉稀。

3 剖检及实验室诊断

3.1 部检病理变化

(1)剖检腹部皮下组织及胸肌病理变化。剖开腹部、胸部及四肢皮下组织,皮肤与肌肉之间黏膜与肌肉产生分离,中间充满黄色胶冻状液体,四肢关节水肿,关节腔中有白色的尿酸盐类物质沉积。

(2)眼脸、咽部、食道、肠道、腹腔、肝脏、胆囊等组织器官剖检病理变化。眼睑、咽部皮下呈水肿状,有黄色胶状液,眼结膜呈黄色。食道、肠道壁充血水肿,腹腔内有大量的黄色积液。肝脏呈急性炎症(肝腹水)病变,肝脏肿大、质脆,有纤维索性炎,呈网络状,有黄色积液,在肝脏的实质内可找到幼虫的虫体。胆囊肿大充盈,胆管扩张松弛,管壁增厚,钙化变硬,胆汁呈暗褐色粘稠,从胆囊的胆液中,肉眼可见到形如树叶状,呈淡红色,长约20~30mm,宽约8~13mm的扁形虫体。心脏有大量的心包积液,心肌松弛,左右心室瘀血,呈黑色。肺部肿胀,血液稀薄如水,呈淡黄色液体。

3.2 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取血液2mL,加哈氏液2mL,置于13 000 r/min离心5min。然后倒去上清液,取下沉淀物。直接涂片镜检(10×100倍),可见大量的红血球破裂溶解,无规则残缺变形。

(2)取胆囊内容物1g,直接压片用600倍的生物显微镜检查,可见牛肝片吸虫卵。

(3)取新鲜牛粪100g,装入40目/时的铜丝筛中加消毒杀虫过的水在玻璃中淘洗,然后静置30min,连续换水3次,倒掉上层清水,取沉淀物直接涂片,用600倍的生物显微镜镜检,可见肝片吸虫虫卵为椭圆形,呈黄褐色发亮,前端较尖有囊盖,后端钝,充满卵黄细胞,靠卵盖的一侧有一胚细胞,虫卵长约0.13~0.15mm,宽0.07-0.09mm。

3.3 诊断结果

(1)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组织器官发生的病变,实验室检查水牛发病的病原体,可以确诊为水牛肝片吸虫病。是牛肝片吸虫导致水牛发病和发生死亡。

(2)鉴别诊断:患有慢性型肝片吸虫病的水牛体表发生颌下及胸部四肢有轻度水肿症状,但是要与水牛蜂窝组织炎及异物创伤性的前胸渗出性炎症水肿作鉴别诊断。

蜂窝组织炎(俗称为胸黄):肿胀部位发热,属炎性反应,针刺后流出血水,肝片吸虫病的牛前胸肿胀不发热,属代谢性,无炎性反应,针刺后流出的是淡色黄水。

异物创伤性炎性水肿:针刺前胸水肿部位流出的是血水带有少量的气泡,是最特别的症状。因牛误食金属物和非金属物入体内后,刺穿牛胃进入胸膈膜甚至穿透胸肌引起前胸水肿,当将牛牵行及转弯时会产生剧痛,外观牛颈部左右大静脉有怒张的现象。

4 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

临床四种类型的分群治疗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1)无症状反应:临床不表现症状及粪检未查出虫卵的67头牛,采取西药驱虫药“吡喹酮”(8440),按每千克体重30mg,进行以预防为主的治疗。

(2)急性型:病牛9头,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法,以护肝健体然后驱虫治本。

①西药(处方一):50%葡萄糖注射液500mL,0.9%生理盐水1 500mL一次静脉滴注,250mL氨基酸注射液一次滴注,1日1次,连用3d。

②中药治疗(处方二):采用复方贯仲驱虫利胆汤。贯仲20g,槟榔30g,赤木21g,木通18g,茯苓12g,泽泻12g,柴胡15g,扁蓄30g,厚朴15g,豆蔻12g,龙胆30g,腹毛15g,茵陈30g,甘草30g,混合煎汤。去掉药渣喂服,按每头牛的体重200kg~300kg~400kg,分别灌服1 000~1 500~2 000mL,每天9剂,连用3d。

方解:贯仲、槟榔杀虫解毒,木通、篇蓄杀虫利水,龙胆、茵陈利湿热。甘草调和各药引药归经。本方有杀虫解毒、清肝利胆的功效。

③西药(处方三):时隔6d进行第2次驱虫。用吡喹酮(8440)按每千克体重25mg治疗。

④食物疗法:急性型,实行圈栏饲养,每头病牛每天喂煮熟后的大麦1.5kg,糠麸2kg,加青草料10kg,喂养12d。

(3)慢性型:病牛8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因病施治,对症治疗。

西药治疗:50%葡萄糖注射液500mL,0.9生理盐水1 500mL一次性静脉滴注,氨基酸注射液250mL一次性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3d。时隔3d,按每千克体重用25mg吡喹酮(8440)驱虫治疗。

(4)消化道反应型:病牛6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因病施治,对症治疗。

①处方一:西药治疗腹泻,用庆大霉素20mL肌注,每天1次,连用3d。

②处方二:中药白术散治疗,组成:焦白术30g,肉桂25g,茯苓45g,木香25g,炙诃子30g,炒苍术30g,泽泻35g, 茱苓18g,陈皮25g,益智仁30g加香连丸10支。每天6剂,连用3d。

方解:白术、肉桂温中散寒,扶脾健胃,茯苓、苍术、茱苓、泽泻燥湿利水止泻,诃子、木香、陈皮、益智仁、香连丸消食化气调中。

③处方三:时隔6d用西药吡喹酮驱虫,因使用吡喹酮(8440)治疗可引起腹泻,应先治肠炎、腹泻,再驱虫治本。吡喹酮按每千克体重10mg,一次喂服。

5 肝片吸虫的发育史及预防措施

5.1 肝片吸虫的发育史

肝片吸虫发育史:成虫一虫卵一毛蚴一胞蚴一雷蚴一尾蚴一囊坳,进入动物体内引起发病。成虫在终末宿主(水牛)的肝脏及胆管内产卵,虫卵随胆汁的分泌进入十二指肠,随粪便排出体外。

5.2 流行病学

虫卵随粪便流入湖河水中,在适宜的水温中(20~26℃),孵化成毛蚴,毛蚴钻进中间宿主锥实螺体内发育成许多胞蚴,胞蚴经无性繁殖发育成雷蚴。雷蚴可直接发育成尾蚴。尾蚴粘附着水草上脱尾,形成囊蚴,当牛采食带有囊蚴的水草或饮水时被感染,幼虫在水牛体内移行到肝脏钻进胆管发育成为成虫。

5.3 预防措施

(1)预防性驱虫:每年进行3批。①第1批即成虫期前驱虫,根据该地区该病流行的特点来确定驱虫的时间,本地区一般在5月中旬即进行第1次驱虫。②第2批即成虫期驱虫,在虫体大部分成熟时进行,也就是说经粪检后,检不出牛肝片吸虫、虫卵时进行驱虫,即为8月上旬进行第2次驱虫。③第3批驱虫,第2次驱虫后3-4个月进行(即12月份)。为冬季驱虫,因水温较低,排出体外的虫体及虫卵不能成活,虫卵也不能孵化,可以起到驱虫灭源,净化草场目的。

(2)采取轮换牧场的办法,尽量避开水牛在放牧时被大量囊蚴感染的季节,轮换放牧草场的方法可以防止感染。可根据该病的流行季节来确定,定期查找锥实螺的数量来确定放牧,以60d为一轮放牧期,湖区感染季节一般从3月中旬至9月下旬,在此期间都可以感染牛肝片吸虫病。放牧时尽量选择堤套湖坡地为放牧场所,避免在低洼、浅水区放牧。

(3)消灭中间宿主锥实螺,湖区草场应圈定一片草地,结合耕牛血防灭螺的方法,灭螺药物采用氯硝柳胺,此药对人畜毒性小,不损害植物,杀螺效率高,但草场不主张整体性灭螺,只撒在低洼、浅水处,用药量少,成本低,灭螺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