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汇十篇

时间:2023-04-09 23:34:48

英语词汇

英语词汇篇1

关键词:理解记忆 时复习 音标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 构词法 务实观念 民族观念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例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或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文言词汇、方言词汇等;还可以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如“老舍的词汇”、“《鲁迅全集》的词汇”等。英语词汇是英语语言基础要素之一,如果把英语这一门语言比作一座大厦,那么词汇就是构成这座大厦最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本文将根据初中教学现状简要谈谈初中英语词汇记忆及英语词汇教学。

词汇记忆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英语学习者必须先掌握记忆了单词才能顺利的进行之后的英语句子乃至文章的学习,词汇记忆情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这一门语言的进一步学习与运用。然而,由于文化差异、文化冲击及学习者自身等方面原因,对于大部分英语语言初学者来说,记忆词汇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很多勤奋的学生也经常陷入“忘了再背,背了再忘”的恶性循环中。那么哪些记忆单词的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呢?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巧妙的方法,以摆脱机械式记忆单词所造成的困扰。

音标记忆法。所谓音标记忆法,就是根据单词中音节的发音来拼读并记忆单词。绝大多数的初中英语单词都是符合发音规律的,同学们只要能够读音准确,并掌握一定的读音规则,背起单词来就会比较轻松。而且,准确的读音也是更好,更深入学习英语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初学英语时,就应该对音素学习有足够的重视,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应该多听英语磁带,学习正确、地道的发音,培养较好的语感,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加深印象,同时还能为听力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dictionary这个单词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记忆的,但是只要联系所学音标知识,根据读音来记这个单词就不那么困难了。

联想记忆法。这种方法就是根据单词的读音,拼写形式,词义,联想到日常生活中有趣的事物,使记忆单词这一枯燥的事情也变得有趣了。例如ponderous(笨重的)这个单词,听发音,就像中文的“胖得要死”,想一下,“胖得要死”,能不“笨重”吗?

构词法。这是通过分析词根、前缀、后缀、派生和合成等记忆单词的方法。例如ease作为独立单词,它又是easy、easily、easiness的词根。又如,un-是反义前缀,friendly是友好的,给friendly加上一个否定前缀变成unfriendly就是不友好的意思了。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所掌握的单词量,直接影响学生外语能力的发展和运用。所以利用记忆规律,科学地进行词汇教学,提高学生的单词记忆能力,防止遗忘,是英语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外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学生抱怨“单词记不住”,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导致英语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厌学。所以,促进学生的单词记忆力,减少遗忘,已成为词汇教学中普遍的重点、难点问题。从事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都能感受到理解记忆和及时复习相结合才更有助于英语单词的记忆。

理解记忆是单词记忆力的重要方法。理解过程就是学生对学习材料分析、综合、归纳,并与过去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发生丰富联想的过程,从而通过多种方式使新知识在头脑中形成深深的“印迹”,纳入牢固的记忆系统。而机械识记在大脑皮层留下的“印迹”是孤立的、肤浅的,所以很容易“抹去”。因此,在词汇教学时应首先抓单词特征,根据词音、词性、词形、词义、构词特点进行比较、辨析、分类、归纳、学新联旧、举一反三、全面拓展,还可以利用图片、实物、音像、情景形成多种感官的刺激,从而增强记忆效果。

英语词汇篇2

Abstract: English i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and the origins of its vocabulary are very complicated.This paper enables the readers to have a clear view of the knowledge concerning English vocabulary and an insight into the actuality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vocabulary. In addition, they will hav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explain language phenomena about English vocabulary. In a word, it is very necessary for us to study English vocabulary and to improve our English ability.

关键词: 英语词汇;来源;历史发展

Key words: English vocabulary;origin;historical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192-02

0引言

词源,顾名思义,讲的是词汇的来源。英语是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其词汇的来源是很复杂的。英语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古英语时期:大约从449到1100年;中古英语时期:大约从1100到1500;现代英语:从1500年至今。总的来说,现代英语词汇的核心部分主要来源于古英语和中古英语。

1古英语概述

古英语时期可以追溯到五世纪中期,在盎格鲁、撒克逊、朱特这三个条顿民族入侵不列颠群岛后,英语才开始形成。从欧洲大陆中北部来的这些日耳曼人后来成为英国人的祖先,他们使用的语言差异很小,古代英语就是这三种方言混合而成的。现在,人们通常把盎格鲁撒克逊语作为古英语。古英语时期有两个重要历史事件,给英语词汇带来较大影响。第一件事是基督教传入英语。六世纪末期,一个说拉丁语的罗马传教士圣・奥古斯丁来到英国传播基督教。基督教对英语词汇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它不仅带来了许多新的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还带来了许多宗教专业术语,例如:abbot, candle, altar, amen等等。在这一时期,虽然英语没有像后期那样从其它语言中借用大量的词汇,但是本族语中原有词汇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例如,据说复活节(Easter)一词源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神话中黎明女神的名字Eostre。它的原意是指冬日逝去后,春天(spring)的太阳从东方(east)升起,把新生命带回。由于该词喻意新生,于是被基督教教徒借用过来表示生命、光明、欢乐的恩赐者耶稣再次回到人间。现在的复活节是为了纪念耶稣被钉上十字架,3天后死而复活的基督教节日。它是基督教与古代所谓异教风俗的结合物。通过结合两个本族语中的词汇来创造新的单词的方法也很普遍,例如:hill+side=hillside等。第二件事是北欧人入侵英国。公元八至九世纪,英国遭到来自斯堪的纳维亚海盗的侵袭(Scandinavian Invasion),其中尤以丹麦人为甚。他们首先抢劫英国,继而斯堪的纳维亚人大规模入侵英国北部。到十一世纪初,丹麦国王卡纽特(Knut)宣布兼任英国国王,英国成为丹麦帝国的一部分。斯堪的纳维亚人进入英国,他们的语言也随之而来。斯堪的纳维亚人和英国人交往频繁,所以有许多斯堪的纳维亚各国词语进入英语。一个很有趣的特点是,由于斯堪的纳维亚人和在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原是近邻,他们都是日耳曼族的分支,语言上十分接近,属于同根,同根的语言导致彼此语言防线的崩溃,结果是语言的融合和简化。古英语不少基本词汇与斯堪的纳维亚语呈现同一形式,如man,wife,father,mother,house,can,bring,see,full,well,over,under,till等;有些斯堪的纳维亚语词取代了与其同义的古英语单词,如sister取代了swoestor,window取代了eagpyrel,sky取代了wolcen。到了公元十一至十二世纪,在英国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完全被英国人同化,这期间,更多的斯堪的纳维亚语词汇被吸收到英语词汇中,如名词有anger,bloom,bond,boon,booth,bull,cake,fellow,guest,haven,leg,loan,race,skill,skirt,twin,wand,want等;形容词有awkward,big,ill,meek,sly,ugly等;动词有bask,cast,gape,hail,happen,kindle,raise,ransack,scare,thrive,waive,seem等。丹麦语言学家,世界公认英语权威叶斯柏森(Otto Jespersen)在其著作《英语的成长和结构》(The Growth and Structur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一书中写道:An Englishman cannot thrive or be ill or die without Scandinavian words;they are to the language what bread and eggs are to the daily fare.在这一句中就有5个常用词(thrive,ill,die,bread,egg)来自斯堪的纳维亚语。此例可见它对英语的渗透之深。

2中古英语时期概述

中古英语时期大约从公元1100到1500年。这一时期有一件重要历史事件,给英语词汇带来巨大影响。公元1066 年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原希望自己的表弟诺曼底公爵威廉继位,也许诺于他,可是爱德华执政的后十二年间的主要顾问戈德温(Gddwon)在爱德华去世的次日被英国的遗老们选举为王,这一决定激怒了权欲熏心的诺曼底公爵威廉。同年,诺曼人在征服王威廉率领下,横渡英吉利海峡,在哈斯丁战役中击溃了盎格鲁撒克逊军队,英国被征服。诺曼征服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对英语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诺曼征服之后,诺曼人占据了教会和政府的一切重要职务。诺曼底人鄙视盎格鲁撒克逊人,更鄙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英语语言,认为英语“粗陋” “下贱”,因此宣布诺曼法语为一切官方语言。法语在英国取得统治地位,在宫廷、军队、政治活动和贸易活动中广泛被使用。自此以后的三个世纪中(威廉一世---亨利四世),英语几乎成为一种被人鄙视的“土话”,只有农奴和下等人使用,英语的地位降至最低点。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例子就是家禽的肉和家禽本身之间的不同名称。盎格鲁撒克逊人辛勤喂养出了“calf(小牛),ox(牛),swine(猪),sheep(羊)”, 可是到了贵族的餐桌上则变成了“veal,beef,pork,mutton”;盎格鲁撒克逊人使用的既简单又明了的“build(建筑),ask(问),begin(开始),wet(潮湿)”等词,说法语的贵族们则管他们叫“construct,inquire,commence,humid ”来凸显其尊贵的地位。词汇方面的变化也是显著的。由于诺曼法语一度是英国统治阶级的语言,大批法语词涌入英语。这在政治、宗教、法律、军事、社交、服饰、饮食等凡是与统治阶级有关的一切领域都有反映。法语词成为这些领域所有的词语的主体。从此,英语改变了运用复合法作为创造新词的主要手段,并用来指称新事物、表达新概念这一日耳曼语族的词汇的特征,而向外来语敞开大门,用直接引进借词的方法来满足对新词的需要。这一变化对英语词汇的发展影响深远,为日后大量的借词――主要是希腊语词、拉丁语词进入英语铺平了道路。

3现代英语概述

现代英语一般以1700年为界,分为早期现代英语与后期现代英语。1700年英语规范化和标准化过程已经完成,这以后英语语音和语法都无大变化,只有词汇不断扩大和丰富。在现代英语的早期,文艺复兴对英语的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在此期间由于对古典文化的研究而导致大量拉丁语和希腊语的词汇被借入。例如acumen,advocate,angina,civil,complex,dedicate,education,impetus,veto 等等。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英帝国开始向外扩张,与世界各地的日趋频繁,全球各地的语言都有词语进入英语,例如:kungfu(汉语)武术、silk(汉语)丝绸、harem(波斯语)商队、bazaar(波斯语)市场、shawl(波斯语)披肩、kiosk(土耳其语)凉亭、coffee(土耳其语)咖啡、nabob(印地语)大富翁、soy(日语)酱油,orang-outang(马来语)猩猩、paddy(马来语)稻。二十世纪以来,英美的科学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各式各样的宣传媒介越来越普及,又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英语的词汇也随着越来越丰富,词汇量有了成倍的增加。英语作为一种国际的语言,是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的国语,使用的人口达三亿四千万以上,是在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外语,在国际交往中起重要的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就词汇来源而言,古英语时期并不很复杂,绝大多数的词汇都来自日耳曼语;中古英语时期,各种外来成分日益增多,如斯堪的纳维亚语,拉丁语,法语,希腊语;现代英语时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交往扩大,英语从各个国家和领域汲取了大量的词汇,而且由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新词。一般来说,对于大部分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没有必要去了解每一个英语词的详细来源。但是,英语中有不少词语需要我们去关注它们的来源,因为知道了它们的词源和本义,我们就会对它们有更深透的理解,更深刻的印象。词源知识还能帮助我们认识其他的同源词,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以便更好地、有效地学习和运用英语。

参考文献:

[1]Collins Cobulid.English Language Dictionary.Collins,1987:63.

[2]Pyles, T., and J. Algeo.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Language.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82:35-55.

[3]汪榕培.英语词汇学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01.

英语词汇篇3

关键词: 英语词汇 文化差异 词汇教学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结晶,世界上各民族由于生活的地理环境、气候、 历史条件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习俗。不同的文化背景,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离不开文化,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并反映文化。词汇作为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在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每个词除了具有概念意义外,还有丰富的内涵意义。因此,学习词汇必须掌握其中的文化内涵,只有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

二、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词是语句的基本单位,通常所说的话都是由一个个词构成。长期以来,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仅仅局限于背单词、背词组的意义以及掌握大量的语言规则。而教师在词汇教学方面,教学方法单一,只是单纯地讲解单词的发音、汉语翻译,机械性地造几个句子让学生了解其用法,片面强调机械记忆,没有把单词放到语境中去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没有把词汇教学与文化知识介绍结合起来,造成学生知道其汉语意思,却不会应用,或者在应用时频频出现“汉语式英语”;或者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应试成绩很高,但文化知识面不广泛,不能很好地利用英语进行交际,学到的基本是“哑巴英语”。由此可见,在词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化因素的对比显得尤为重要。

三、英汉语文化差异与英语词汇教学

(一)词的概念意义及内涵意义。

词的概念意义就是字面意义,是基本的或明显的意义;词的内涵意义是词的隐含或基本意义之外的含义。所以,要完全掌握词语,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要知道词的内涵意义,否则就会出现语言错误。

如现在一般把“landlord”等同于“地主”,“peasant”等同于“农民”。其实两者不是完全等同的,在《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landlord”是“A person who owns and rents land,buildings,or dwelling units.”(地主,房东),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地主”是“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依靠出租土地剥削农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所以在英语中没有贬义,而在汉语中是一个具有政治贬义的词。“peasant”在英语中含有“a country person,a rustic;a person with rough unrefined manners”(小农,乡下人;举止粗鲁的人),有点贬义色彩,在汉语中,“农民”是“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是一个褒义词,而外国人眼里的“农民”更多地等同于“farmer”。所以,英语中的 “peasant”与汉语中的“农民”所体现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有不同的涵义。再如“liberalism”,汉语中是“自由主义――革命队伍中的一种错误的思想作风,主要表现是缺乏原则,无组织、无纪律、强调个人利益等”,在英语中是“A political theory on the natural goodness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autonomy of the individual and favoring civil and political liberties”(一种政治理论,它以人性本善为基础,提倡个人自治,强调公民和政治的自由)。同样 “individualism” 不等同于“个人主义”,英语文化中强调的是个人独立(independence)及自由(freedom),强调“个性”,而汉语文化中“个人主义”则侧重于“自私”,是贬义词。又如,对“politician”与 “statesman”,我们都译为“政治家”,那么这两个词是一样的吗?前者是 “person who is skilled at handling people or situations,or at getting people to do what he wants (政客,玩弄权术者)”,而后者是“person who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management of State affairs,esp.one who is skilled and fair;wise political leader(政治家,尤指贤明公正的)”,由此可见,在英语文化中这两个词的内涵色彩是不同的,所以汉语中的“政治家”应译为“statesman”。再如,“ambitious”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往往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有雄心壮志的”; “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

(二)不同文化的人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如欧美人崇尚独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感到别人像对待孩子那样对他们“关怀备至”,也会非常反感。因此,中国人之间常说的“天气太冷,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路很滑,要小心。”之类的话一般是不应对欧美人说的。因此,即使是对西方人表示关心和同情,也要注意分寸。

又如中国一贯以尊老为美德,然而在西方,“老年”总是和“无用”与“孤寂”相联系。曾经有一位外企秘书,在比他年长的加拿大上司过生日时为表祝贺之意,送一尊“老寿星”的泥人。当这位上司打开礼物,原来的笑脸反而消失了。他严肃地说:“Did you wish me to be as old as that clay-figurine?I’d prefer to be always young.”

中国早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因此,人们见面时常爱说“吃过了吗?”,但这只是一种称呼罢了。中国人听到这些话也只是回答说“吃了”“还没有”之类的话,表示谢谢问话人的关怀和热情。此类话在欧美国家相当于问候语。如果把问话翻译成“Have you had your meal?”且被问话的是英语民族的人,他心理上的首要反应是:“Yes,I have.”或“No,I haven’t.”或“Do you mind to invite me to dinner?”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汉语中诸多的与“吃饭”有关的词语,在翻译时要做好适当的转换。如,饭桶(good-for-nothing)、吃不消(be unable to stand)、吃不开(be unpopular)、吃老本(live off one’s past gains)。

(三)俗语、习语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内涵。不少语言都有许多以动物为内容或作比喻的习语,但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的含义是互不相同的。中国人崇尚龙。中国是龙的大地、龙的故乡,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因此,汉语中有诸多与龙相关的成语、典故。如龙腾虎跃、龙盘虎踞、龙争虎斗、龙飞凤舞、龙潭虎穴、生龙活虎等。“望子成龙”可译为“long to see one’s son succeed in life;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 (i.e. win success in the world)”,第二种解释是直译,但在直译后加注了解释,这一解释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龙”给英美人的印象是可怕的,根据他们所熟悉的《圣经》,“龙”是罪恶的象征,或是对年轻女子严格凶狠的监护人,尤其是老太婆。又如在英语和汉语中,“蝙蝠”的概念意义完全相同。但从文化的角度,特别是褒贬态度上看,是不同的。汉语中的“蝙蝠”与英语中的“bat”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在欧洲的民间传说里,蝙蝠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总是与罪恶和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英语中有些成语,如as blind as a bat(有眼无珠),都说明对于蝙蝠的坏的联想。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由于“蝠”同“福”同音,蝙蝠被认为是幸福的象征。英语white elephant与汉语“白象”,white elephant指“使人感到累赘的赠品”或“招致亏损的财产”,而汉语“白象”则没有什么文化意义;又如: propaganda含有“撒谎”、“欺骗”等文化意义,而汉语中的“宣传”则无此意;英语spiritual civilization有强烈的宗教意味,而汉语中的“精神文明”则不含此意。同样,“松”和“鹤”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骨气”、“气节”、“长寿”,而pine和crane在英语中却没有什么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四、结语

英汉语中词汇的概念意义及内涵意义之间的差异造成了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障碍。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是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但词汇教学不能为教词汇而教词汇,文化差异是词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学生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教师应加强对文化因素的重视,渗透文化教育,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加强对英汉语语言蕴涵的文化结构构成要素的认识,还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英语词汇教学的内容,增强了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使词汇教学更加鲜活,使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真正领会到词在原文化中的涵义,正确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交际,真正达到词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许国璋.Cultural 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J].现代外语,1988,(4).

[5]邓万学.英汉互译中语言内涵色彩的比较 [J].曲靖师专学报,1994,(4).

英语词汇篇4

一、英语口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传统守旧,照搬教材

在英语口语词汇教学与英语书面词汇教学的教育方式有所不同,口语词汇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口语词汇的词汇密度较小,有别于书面词汇,因此在教学中应当体现出与传统词汇教学中的不同教学思路。由于口语教学的独特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依据翻译法、图示法等。而在对高职院校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的实际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口语词汇课程都没有依据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教程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英语口语词汇课程,而是在词汇教学方法中按照教材走,在口语教材所限定的范围内,依据教材编制的生词表与例子来进行课堂词汇教学与口语练习,在传统的口语词汇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热情很难被完全激发出来,因此学习效果一直受到限制。

(二)学生对英语口语词汇的掌握程度不一

教师在学生在英语口语词汇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对词汇宽度的探索远远大于对词汇深度的学习,在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下,学生也容易片面追求词汇量的积累,减少对英语单词的质量与内涵的思索。导致这一问题的户主要原因是对英语口语学习的认知存在偏差。教师普遍认为英语口语作为一种交际语言,词汇量是影响口语交际的基础,口语教学教学学习成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受到词汇量的影响,因此片面加强对词汇量的教学。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考试的导向作用。由于各类考试都着重英语词汇量的检测,在对词汇不同层面知识的考察较小,因此学生很容易忽略了对词汇深度的探究,而采取泛学的方法。

二、英语口语教程种词汇教学的应用研究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口语学习成功的技巧与方法

不管哪种教学方法,在英语口语交际中,提高学习效果的最主要与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口语学习兴趣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握学生心理,设置场景是学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利用英语课堂的学习氛围,注重学生的口语交流与表达能力的提高,学生就能够在成功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要加强学生对词汇语义的掌握与联系

英语词汇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否则每个单词的单独特性与庞大的单词量会增加单词理解与记忆的难度。在口语词汇教学中最好是利用分类词汇教学法,将词汇与词组按照使用方式、词性等方式进行分类教学,将具有相同或者联系的词汇总结在一起,加强词汇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对词汇的分类过程中,可将具有前缀或者后缀的词语联系起来。同时还可使用联想记忆法,拓展学生想象力记忆力。找出几个单词在拼写中的相似之处,将这几个单词组合进一个句子里,增加单词的趣味性。

(三)掌握词汇特征,对词汇进行归纳

在口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很多词汇具有相似的读音或者含义,因此通过对已经掌握的词汇对即将学习的新词汇进行理解与记忆是一种较为高效的英语学习方法,例如在对pains,gains进行学习时,通过例句“NoPains,NoGains,Itisobvioustoeverybodythattheonlywaytoachieveone'sgoalistoworkhard。”加强学生对句子结构与单词词义的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口语词汇中的共同特点,对口语词汇进行规律性的总结与归纳,以增强学习效果。

三、总结

英语词汇篇5

关键词:英语词汇;地理特征;历史;;饮食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209-01

一、引言

英国英语是英国文化的载体,是英国文化的结晶。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作为英语国家要素基础的英语词汇,负载有丰富的英国文化内容,最能反映出英国文化的各个层面。

二、英语词汇与英国的地理特征

从地理位置上看,英国是孤悬于欧亚大陆之外的岛国。英吉利海峡和多佛海峡把英国和欧洲大陆分开。“岛国”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它长期游离于欧洲社会的主流之外。英国人的“岛性”极强,总是以老大自居,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英语中存在着许多习语,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比如,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to rest on one’s oars (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

英国四周环海,对大海的依赖与发展决定了航海民族事物必须使用大量与海有关的词汇。这种现象突出地反映在习语中,如sail before the wind(顺风行驶),in the same boat(同舟共济),give up the ship(放弃),on the rocks(触礁),以及all at sea(全在海里)。船在海上失去控制,船上的人只知“在海上(all at sea)”,却不知身在何方,现在这一习语表示“不知所措”的意见,如“He is all at sea as to what to do next”。

三、英语词汇与英国的历史

英国历史上罗马人的占领从公元43年到公元449年长达400年之久。在这400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了一个不列颠拉丁文化,即便在今天的英语中仍然不难找到古罗马文化的痕迹。以Rome为例,翻开任何一本中型词典,都会在这个词条下找到几条与之相关的谚语: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All roads lead to Rome,由此可见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英国从16世纪开始对外侵略扩张,它的殖民地遍布全球。英国俗称The sun never sets on the British Empire(日不落帝国),The Mistress of the Seas(海上霸王)。英国统治者公开扬言:谁统治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英国海军歌曲中有这样一句Britannia ruled the waves(不列颠统治海洋)。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英联邦),简称the British Commonwealth或the Commonwealth,原名就为the British Empire(英帝国),它由dependencies(附属国),dominions(自治领)、殖民地和其他一些独立的国家所组成。大英帝国在海外殖民一年比一年扩大,英语的使用范围从英伦三岛迅速扩大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国,由此滋生出American English, Canadian English, Australian English, South African English等英语变体。

四、英语词汇与大不列颠民族的

英语成语有许多反映出英国民族的。英国人多信奉基督教,因此许多成语与上帝、天使、魔鬼、教堂等有联系。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The devil knows many things because he is old(老马识途)等。

作为基督教神论经典的《圣经》更是为英语成语提供了无穷的文化源泉。因此透过剖析英语成语,我们也能认识到英国民族深受基督教影响的文化特点。如:成语the kiss of death(致命的东西)出自《圣经.新约.马可福音》中第14章犹大向官府出卖耶稣的一段有名的场面。对于耶稣来说,犹大的一吻乃是the kiss of death,即“致命的东西”。

五、英语词汇与英国的饮食文化

有人说西方的文化实际上就是面包文化。这或许多少带点幽默调侃的意味,但西方的面包与日常生活的确有着密切的关系。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民以食为天)。人们用bread and butter表示“生计”。客人给热心的主任写一封bread and butter,即表示自己对主人款待的感激。live on the bread line是指“难以糊口”。

六、结束语

语言与文化不可能脱离而单独存在,语言不仅反映文化同时也塑造文化;由于文化通常比语言的变化速度快,因而一个词语的意义的确定要取决与句法结构和文化背景两方面。这里所说的文化背景即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因素。既然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依存,那么学习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该语言所属的文化,要学好英语就必须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词汇的学习不应仅是语言学习,也是文化学习。

英语词汇篇6

关键词: 语块 英语词汇习得 界定与类型 作用

一、语块

Lewis(1993)认为,词汇和语言结构是一个从完全自由到完全固定的词汇组合的延续体,在词汇和句法之间还存在许多同时兼有词汇和句法特征的半固定结构。它们介于传统词汇和语法概念之间,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组成的特殊词汇―语法单位[1]。Nattinger(1992),Michael(1994),Becker(1975),认为,人们根据想要表达的信息从大脑词汇库中调出预制短语,经过细微的加工就可以组成比较符合语法的句子,并使他们变成流利的语言来填充概念上的某些空白[2][3]。Sinclair(1991),Pawler&Syder(1983)认为,那些出现频率高的词汇串成了英语中基本的语言单位,大约70%的英语语言由存储于人大脑中的语言板块组成。权威学者Alison Wray(2002)定义“语块”为一种存储于大脑中的整体预制块,在使用时被记忆整块调用,而不是按照语法规则产出或分析的连续或非连续的由词汇构成的词串[4]。大量的语言记忆研究证明,人的大脑中保留有大量的预制语言单位,这些语块由一系列以整体形式而非零碎分散形式存在的词汇信息构成,它的数量会随着学习者对大脑所记忆材料的熟悉程度而相应递增,从而促成大脑中存储和回忆的信息更多。

二、语块的类型

传统语言学把词汇分为可以借助规则进行自由组合的单词和不能用规则解释的固定短语(idioms)。现代英语认为,词汇的概念可以外延至那些可以借助语言规则自由组合的单词和不能用规则解释的固定短语,即语块。语块主要包括下面四种类型[6][8]。

多词词汇(polywords):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组成,其特点是构成成分具有稳定性,其语义不能从构成短语的每个单词的意义中推断出来,对语篇起到修饰、概括总结、连接功能。如:“back and forth”,“for the most part”,“in a word”,“in essence”,“at any rate”,“attitudes and approaches contribute to success”,“to be conscious of the value of time”。

词语搭配(collocation):搭配是所有语言共有的一种现象.是指词项在长期的使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词项间一种可以相互预示自己“搭档”可能出现的结构。如“current affairs”,“vocational education”,“life span”,“Olympic Games”,“general situation”,“reference book”,“rather than”,“commit suicide”,“solution problem”,“tell the truth”。

惯用句型(institutionlized expressions):指某一语言社团中长期使用而形成的固定表达形式,往往是符合语法规则并具有明确的语用意义的完整句子其构成成分固定不变。如:“How do you do”?“It is said that...”“I’d rather...”“if only...”“What do you mean by...?”“How are things going?”“Long time no see.”“It’s very kind of you...”“as is known to all”。

固定词语(fixed phrase):语句框架是一种带有空位的结构性短语,运用不同的词汇或短语来填充语句框架中的空位生成表达不同意义或观点的句子。它为完整地表达某种意义或观点提供了一个基本结构。如“come up with”,“hold oneself in”,“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on the contrary”,“what’s more”,“first of all”,“in brief”,“for one thing”,“for another”,“by contrast”,“in addition”。

三、语块对英语词汇习得的作用

语言知识的获得和交际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有效掌握最基本词汇、扩大词汇组块、搭配能力和语言结构(语块)而实现的,词汇习得贯穿于英语学习的始末,语块是英语交际的最小单位和主体,学习者积累的语块越丰富、越熟练,语言应用能力就越强。

(一)提高记忆效率和词汇学习自主能力

语言既是以语法为基础的可分析系统,又是以语块为特点的结构化系统。词汇习得既要以语言规则进行组合式学习,又要以认知整体进行语块组构式学习。桂诗春教授(2003)认为,一个块就是一条有联系的信息,其中一部分可以帮助另外一部分,外语学习者把所学的的陈述性语言知识转化成程序性语言知识,把几个程序组合成一个程序,以提高记忆工作的容量,达到语言的自动化[5]。Newell明确指出,语块是记忆组织单位,由以往形成的语块组合连结而成。记忆语块比单独记忆单词难度更小,省时省力,效果更好,具有持久性而不容易被遗忘的优势。语块化在记忆中无处不在,是语言使用中习惯性形成的可及时提取的记忆联结组合,可减少学习者编码和解码的心理负荷,缓解临时组装堆砌语句,提高记忆自动化和语言信息处理效率。学习者在词汇学习中注重收集摄入的语块,充分认识到语法是服务于词汇的,并将词汇的概念扩展到语块的形式,同时将结构法和交际法有效地结合起来,运用词汇搭配、意群、构词法、联系扩展词汇、语义映射等方式创造心理连接,进行语块归类和循环训练,固化并内化这些常用语块于永久性心理词库,达到增强记忆容量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

语块是结构和意义的统一,语块本身融合了词汇、语法和与语境相关的语用功能,作为语言交流的“载体”和“结合点”整体储存在记忆库中,使用时可以直接提取。语块在语言中的频繁出现和语境依附的特征使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易产生“形式―语境―功能”的联系,从而以整体形式习得,以独立单位储存[6]。学习者无需激活各个词素,无需了解其内在构成成分,无需进行句法规则分析就易于检索和提取,降低词汇的辨认阀限,这样既可避免因文化差异带来语用错误,又可保持语言的得体和地道,成为语言使用的有效手段。可以说,使用语块进行信息加工会更省时省力,作用更大,是降低语言使用门槛的有效途径。一个掌握成千上万预制语块的学习者在运用时有更强的意义意识、语法意识和自信心与和主动性,增强语块使用的准确性和得体性,从而保证其语言表达的纯正和流畅[7]。

(三)提高语言实际应用水平

Nattinger&DeCarrico(1992)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流利程度不取决于人脑中存储了多少生成语法规则,而在于存储了多少预制性语块,它是形式和功能的综合体。Pawler&Syder(1983)指出,很少有人在说话时编码出含有超过8―10个单词的单句,但能有规则地、流利地、不停顿地说出长得多的多个单句。Hill(1999)认为,大多数词汇量很大的学习者在流利程度上都存在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词语搭配能力”(collocational competence)有限。在自然话语中有90%要由半固定的预制语块来完成,语块使得语言使用者不仅能学会衍生出许多句子的语法规则,而且能掌握大量的词串或语法化的句干。这些语块在语言交际时有利于快捷方便、准确流利地实现语言输出。所以语块的使用既是一种语言产出策略,又便于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将注意力集中在整体层次上而不是单个词汇上,从而提高学习者语言实际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Lewis,M.The Lexical Approach[M].London:Language Teaching Pubficafions.1993.

[2]James R.Nattinger,Jeanette S.Decarrico.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3]Becker,J.The Phrasal Lexicon[A].In Nash-webber,B.&R.Schank (eds).Cambridge Mass Theoretical Issue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C].Bolt,Beranek,and Newman,1975.

[4]Wray,A.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5]桂诗春.记忆和英语学习[J].外语界,2003,(3):2-8.

英语词汇篇7

关键词:词汇词汇搭配词汇教学

词汇搭配是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的绝大多数场合,人们通过正确的词汇组合,恰当合理的语言表达,从而完整地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主体思想,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然而,一些英语学习者,虽然有很大的词汇量,却不能恰当完整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在口语和写作中,词汇的误用也屡见不鲜。词汇搭配问题仍然是第二语言习得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分析、归纳词汇搭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然后提出一些能够减少词汇搭配错误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词汇的教学质量。

一、词汇搭配的理论依据

虽然搭配的概念已被广泛使用,但是学术界的定义不尽相同。朱永生(1996)认为,搭配既与词汇有关,也与句法有关,但搭配现象中最重要、也是最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词汇或不同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Joos认为,一个词的全部可能的搭配对语言学家来说实质上就是该词的意义。Firth认为,理解一个词要看它与其他词语之间的相互联系,意义存在于语言环境中,“意义取决于搭配是组合平面上的一种抽象,它和‘概念’上或‘思维’上分析词义的方法不是直接相关的。”

汪榕培(2002)认为,搭配是语言中一个词与别的词的习惯上的连用。Lewis给搭配下的定义是:一种易于观察的语言现象,其构成元素在自然的语篇中同时出现,且同现频率的固定性大于随意性。Khellmer(1995)认为我们大脑中的许多词汇都是以搭配的形式存在的。搭配是词与词或词组与词组之间经常使用的一种关系。

由此可见,搭配体现的是词汇的共现,搭配和意义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相互限制,搭配决定着语义。搭配是构成词汇意义的重要手段。

二、中国学习者在词汇搭配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词汇搭配能力是语言综合能力的表现,关系到二语习得的成败。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词汇的搭配组合习惯往往各不相同,因而在英语的词汇学习中,中国英语学习者存在着很多搭配问题。具体的搭配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汉英式搭配

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一般的外语学习者都摆脱不了母语思维的影响。用母语的语法组织外语的句子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即使学习或使用多年外语的人也未必能摆脱母语句法规则的影响,而且完成的外语任务越难,对母语的依赖性越大。受汉语的影响,很多二语学习者在进行词汇搭配时,容易用汉语的思维模式把汉语中的词汇对等地翻译成英语。例如,在中国人心目中,猴子是智商极高的动物,所以汉语中说某人聪明,可以用“像猴子一样精”,所以有的学生就翻译成:He is as wise as a monkey.但是这却不符合英美人的表达习惯,正确的表达应是:He is as wise as an owl.

2.语义重复

汉语为了表示强调,常常重复被强调部分来增强语气,例如,“再三重复”、“返回”、“我的名字叫”等,但这在英语中就行不通。有些学生则忽视这种情况,造成词义重复,如“repeat again and again, return back, my name is called”。

3.褒贬不分

英语中有些词经常与表示积极意义的词搭配,如brilliantly, remarkably,等,而dangerously, deadly等词经常与表示消极意义的形容词连用。例如,They have all utterly recommended the boy, but the mayor denied his opportunity.此句中“utterly recommend”便是错误的搭配。

4.词类混淆

在词汇搭配中,既存在统一词性内相近词的混淆,又存在词性的混淆使用。同一词性内拼写相近的词混淆使用如respectable, respective与respectful; surprising与surprised; reliant与 reliable等的混淆使用。不同词性的单词混淆使用,如affect与effect; intent与intend等的误用。另外,英语中有些动词既可用作及物动词,又可用作不及物动词,此时,它们也会有不同的词义。如:“wonder”作不及物动词时,意为“想知道”,作及物动词时意为“诧异”;词类混淆使用还表现在名词单复数的误用上。由于分不清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和集体名词而造成的搭配错误随处可见,如a furniture, a group of birds 等。

5. 过度概括

例如:1)His father was charged of theft and put into prison.

因为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强调了“be accused of”词组,学生印象很深刻,“accuse”与“charge”又是同义词,所以错误地认为“be charged”与“of”搭配也是成立的。英美人会用“plenty of food and drink”,也可以用“plenty of food”但就是不用“plenty of drink”,这一点从语义上是行得通的,语法上也正确,形容词短语后加名词。但是,“plenty of”的引申范围没有涉及“drink”。

三、词汇教学方法

词汇习得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熟练掌握各种词汇搭配关系对提高综合英语语用水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词汇搭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提出以下词汇教学方法。

1. 强调各种搭配关系

学生之所以会在词汇搭配中出现以上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大脑词库中没有建立起丰富的词汇网络,导致了在提取所需要的单词时,还要经过加工合成,或者对等翻译等,结果往往会给人一种牵强附会、词不达意的感觉。因此,在词汇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有丰富的词汇量,熟悉每个单词,而且还要掌握单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正如武雪霜所说“词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科学地记忆和灵活地使用词汇上。”英语中有不少词是以中心词为媒介相互发生联系的。例如,以名词为中心词的搭配,主要涉及到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动词与名词的搭配。

2. 用对比法进行词汇教学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的影响,即语言迁移。正迁移有利于英语学习,负迁移则阻碍外语学习。英语中大量的词语搭配在汉语中都可以直接地对译,这些不需要教。而那些在第一语言中不能直接对译的词,就需要抽出来加以特别强调,以减少由于汉语的影响而产生的搭配错误。

3. 结合语境进行词汇教学

语言是一个大系统,处在这个系统中的词汇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词汇的意义取决于它与其它词语的组合与搭配或联结。因此,要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词汇,就要注意它与其它词的搭配组合关系以及相对应的语境。

英语中有一些语义对应词 (ambivalent words),即具有正反两方面含义的词语。例如,learn既可表示“学习”,又可表示“教导,教训”;nice既可表示“好的,宜人的”,又可表示“坏的,令人不愉快的”;overlook既可表示“忽视(略)”,也可表示“监督,管理”;英语句子“He is my despair.”同样有两个相反的含义:(a)他坏得让我一筹莫展;(b) 他好得让我望尘莫及。这些都要靠上下文的搭配才能揭示其正确的含义。此外,英语中的非常规搭配也需要一定的语境知识才能正确理解其含义。

四、结语

英语词汇篇8

关键词: 英语 词汇习得词汇理据

Abstract: This essay analyses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of English vocabulary acquisition, puts forward using motivation to acquire English vocabulary,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learn English vocabulary without burden and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vocabulary.

Key words: English vocabulary acquisitionmotivation

英语词汇习得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英语词汇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而英语的词汇如此浩瀚,一个人想用一生的时间来记住所有的词汇也是不可能的。其实,一个人需要掌握的词汇量是有限的。然而尽管如此,英语词汇习得仍让我们中国学生头疼。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英语好似一个永恒的话题,永不乏味,永不会淡出校园的历史舞台。在校园里时常流传这样一句话,“现在考试考的就是英语,而英语考的就是词汇,因此,攻克英语,必须攻克词汇。”

词汇在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词汇量越大,对语言输入内容的理解能力越强,输出语言材料时质量就越高。对那些英语底子不太好的同学来说,学习英语的坎坷之路如漫漫长夜,遥遥无期,永无尽头!不禁感叹,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的学生看过多少的英语书,做过的英语试题成千上万,简直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学习精神更是“硬着头皮,磨破嘴皮,厚着脸皮”,可英语词汇的习得却为何这么在地难呢?依我之见,恐怕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有关。

在传统的英语词汇习得中,我们常用的方法是:1. 拼读记忆法。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记忆方法。拼,就是拼出某一个单词的字母组成。如pen应当拼为p-e-n。读,就是根据国际音标的标注读出某一单词。如pen应当读作[pen]。2. 读写记忆法。这是一种嘴、手、脑并用的记忆方法,即边读边写边记,以强化记忆。3. 循环记忆法。即不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记,而是一组词一组词地记,不断循环反复。4. 常用记忆法。即集中时间和精力,反复背诵和记忆3000-5000个常用词。这么做不仅单调枯燥、不符合认知规律,而且片面、耗费时间。学生学得没劲,教师教得费劲。

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在英语词汇习得中应用词汇理据。

词汇理据(motivation)指的是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说明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的关系。它包括拟声理据(onomatopoeic motivation), 语义理据(semantic motivation),语源学理据(etymological motivation),词的形态学理据(morphological motivation), 以及逻辑理据(logical motivation)等等。

一.拟声理据(onomatopoeic motivation):通过模仿动物等的发声而形成拟声词

英语中有10%到20%的词可以通过语音的模仿构成的,这种构词称为拟声构词(onomatopoeia)。Stephen Ullmann 把拟声词分为基本拟声(primary onomatopoeia)和次要拟声(secondary onomatopoeia)两种。

(一)基本拟声(primary onomatopoeia)指音与义的相似,引起音与音之间联想,鸟兽之类动物的叫声就属于这一范畴。这类词的发音表示意义,例如: cat----mew frog---croak hen----cluck等。这类词可分为以下四种:

1、通过模仿人类的声音构成的词。如ha ha(哈哈),hello(喂),hi, ouch, oh等等。

2、根据鸟、动物以及昆虫的声音构成的词。如crow (啼), quack, buzz, hiss, howl等等。

3、根据草、植物、暴风雨以及闪电自然发出的声音构成的词。如rustle, whisper, roll等等。

4、根据工具以及机器发出的声音构成的词。如tick, twinkle等等。

(二) 次要拟声(secondary onomatopoeia)指音与某种象征性的意义发生联想。如表示呼吸声(breath-noise)的 sniff, snuff, snore, snort等;表示动作的迅速分离或移动(quick separation or movement)的 snip, snap, snatch等;表示爬行(creeping)的snake, snail, sneak, snoop等。

二.语义理据(semantic motivation)

通过事物之间的联想, 进行词义的引申和比喻。其主要方法有: 隐喻、明喻、借喻、提喻、类比等。

隐喻(metaphor)

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它包括以下几种:

形态相似。 如crane的本意为“鹤”,它的引申意为“起重机”。

功能相同。 如hand 的本意为“手”,它的引申意为“a helper (帮手)”,tongue的本意为“舌头”,引申意为“language(语言)”。

性质相同。 如name 的本意为“名字”,它的比喻意为“reputation (名声,声望)”;cold的本意为“冷的、寒冷的”,它的比喻意为“unkind、unfriendly(冷淡的、不亲热的)”,如give sb. a cold look(冷冷地看某人一眼)中的“冷冰冰”的感受与cold(冷的)的含意是一样的。snake in the grass (暗藏的敌人)

颜色相同。如rose的本意为“玫瑰”,它的比喻意为“玫瑰色”。

声音相同。如roar的本意为“隆隆声”,它的引申意为“怒吼”。

换喻(metonymy)

当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密切关系时,可以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的名称来取代甲事物同乙事物,这种方式叫换喻或借代,如以bottle喻指wine(He likes wine), kettle喻指water(The kettle boils), 以the crown喻指royal affairs(He succeeded to the crown),以pen喻指auther(He was the best pen of the day),以Shakespeare喻指Shakespeare’s works(I am reading Shakespeare)等等。

提喻(synecdoche)

以一个事物的局部来代表事物的整体,或以一个事物的整体代表事物的部分,这叫提喻。如以bread代表food, 以 army代表soldier, 以sail代表 ship, 以 the smiling year代表 spring,以hand喻指person(A hand is needed here)等等。

属概念与种概念互相喻指,也是一种提喻,如以a creature 代表a man, 如He is a poor creature (他是一个可怜的人); 以cut-throat 代表assassin。

英语中不少词原表示物质材料的概念后用来喻指该物质材料制成的东西,如willow原指柳木,可用来指棒球或板球的球棒(bat), copper原指铜,可用来指铜币 (coin)。

在现代英语中提喻法也用得比较普遍,如以Wall Street(美国纽约市的一条街)代表美国垄资本,以the Kremlin(克里姆林宫)代表苏联政府,以Bonn(原西德首都)代表西德政府,以the Pentagon(美国国防部的办公大楼)代表美国国防部等。

类比(analogy)

类比构词的特点是仿照原有的同类词创造出其对应词或近似词,如由marathon一词类比而成出telethon(马拉松式电视广播节目),talkthon(马拉松式谈话或座谈节目);再如由chairman一词类比而成出chairwoman(主席), chairperson, chairone(主持人)。类比构词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种:

色彩类比

色彩类比主要通过表示不同颜色的词类比出新词新语。由 blue-collar 或white-collar workers(蓝领或白领工人)类比出 gray-collar workers(灰领工人,指服务性行业的职工),steel-collar workers(钢领工人,指机器人);由black list(黑名单)类比出white list(白名单,指准予上演的短剧等的名单)和grey list(灰名单,指非明文查禁但仍属不合法的人或物);由the Black Panther(黑豹党)类比出 the Gray Panther(灰豹党,指反对年龄歧视的老年退休职工组织)和the Green Panther(绿豹党,指要求保护环境的激进分子);由 Green Berets(绿色贝雷帽,指美国的特种部队)类比出Brown Berets(棕色贝雷帽,指一批美国墨西哥人中的激进派)等。

数字类比

由数字类比构成的词,有的数字不变,只变动被修饰语;有的被修饰语不变,只变动数字。属于第一种情况的词,如First Mother(第一母亲, 指国家元首的母亲),First Family(第一家庭,指国家元首的一家)均系与First Lady这个原形类比而成,First Lady已为词典所收录,作“第一夫人”解,指国家元首的夫人;the three P’s(peace, petroleum, Palestine三词的缩略,指由中东局势所引起的三大问题),the three I’s(inflation,interest rate,impeachment三词的缩略,指通货膨胀、利率和弹劾)均仿照the three R’s(reading, writing, arithmetic指读、写、算三种基本能力)构成。

近似类比

这种类比指的是类比词之间有一个近似点,根据这个近似点推此及彼。如学cultural tour(文化旅游)这个词时,可以类比出seeing tour(光观旅游), convention tour(会议旅游), business tour(商务旅游), special interest tour(专题旅游); 学generation gap(代沟)这个词时,可以类比出development gap(经济发展的差距),production gap(生产上差距),credibility gap(信用差距),missile gap(导弹发展上的差距);学environmental pollution(环境污染)时,可以类比出eye or visual pollution(视觉污染),noise or sound pollution(噪音污染),cultural pollution(文化污染),graffiti pollution(涂写污染)等。

通感(synesthesia)

通感即五官贯通起来。从视觉(vision)到听觉(audible),如clear(清晰的)a clear sound(清脆的声音);从听觉(audible)到视觉(vision), 如loud(大声的)loud color(过分花俏的颜色);从味觉(taste)到听觉(audible), 如sweet(甜的)sweet music(优美的音乐);从触觉(touch)到味觉(taste), 如sharp(锐利的)sharp smell(刺鼻的味觉)等。

三.语源学理据(etymological motivation)

像人一样,单词也有历史,也有过去;也正如人一样,有些单词的历史比其他单词的历史更有趣。了解单词的历史有助于记忆单词,有助于把记住的单词运用到自己的日常会话、写作中去。如boycott(联合抵制)源自Charles Cunningham Boycott(查尔斯∙坎宁安∙博伊考特)。1880年,查尔斯∙斯图尔特∙帕内尔(Charles Stewart Parnell)企图打破爱尔兰外居地主的束缚,他倡议:凡是占领佃户户交不起地租而被收回的土地的人应该受到惩罚,“好像是他患有麻风病一样把他与自己的同类隔离起来”。不久,帕内尔的话在俄内伯爵(Earl of Erne)的土地上被应验了。佃户由于交不起地租,因此请求伯爵降低地租,但是遭到了管家查尔斯∙坎宁安∙博伊考特的拒绝。为了报复,佃户们就应用了帕内尔提出的政策,他们不仅拒绝收割庄稼和耕种土地,而且还扣留博伊考特(Boycott)的食物和信件,当街羞辱他,并且威胁他的生命。他们对Boycott的处置变得非常有名,结果,报纸就用Boycott这个名字来代替任何非暴力的抵抗做法。今天,boycott指“联合起来拒绝使用、购买或经销以示抗议、不满或作为强制的手段”。又如narcissism(自我陶醉、自恋症)源自于希腊神话,那西塞斯(Narcissus)是一个美少年,他爱上了水中自己的倒影。当他试图拥抱自己的影子时,他溺水死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说,那西塞斯是爱上了自己的双胞胎妹妹,她的双胞胎妹妹死后,他就坐在池塘边上看着自己水中的影子,直至憔悴而死化为水仙(narcissism)。再如kowtow(叩头、讨好)。葡萄牙商人在广州外建立商埠以前,古代中国人对西方几乎是一无所知,他们把皇上看作是上天派到地球上的代表。接近皇帝的人必须跪到地上磕头,以示谦卑。这被称为“kowtow”,来自汉语“磕头”。作为动词,英语中沿用了它的原意,但是英语中还有一个比喻义,即“讨好”。

四.词的形态学理据(morphological motivation)

从词的形态学上讲,大多数简单的词是无理据的,但核心词一旦与其他语素构成派生词或与其他词构成复合词就变得有形态理据,如sleep asleep, read readable, cloud cloudy, fun funny, translate translation, declare declaration等。这是因为这样一来这些词就可被分析。

五.逻辑理据(logical motivation)

逻辑理据是指通过研究词本身的内部关系,词与词之间的外在联系,从中找出记忆的规律和途径,进而启迪人们逻辑思维有能力,运用已有的词汇、知识和经验,去熟记和增加英语词汇,防止遗忘。因此, 我们在英语词汇习得时可以用词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关系、意念关系、逻辑推理来扩展词汇量。如学过英语的人大都会说“spring(春), summer(夏), autumn(秋) and winter(冬)”, 但很多人不一定会说“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但是一旦人们知道“立春”是“春天开始”,那么他们就会推知Spring begins(立春), Summer begins(立夏), Autumn begins(立秋)和 Winter begins(立冬)。又如学scan, twin, crest, dangle, slog等词时,我们就会发现scan是由s+can, twin是由 t+win, crest是由 c+rest, dangle 是由d+angle, slog是由 s+log组成,我们可以利用字形上的联系,强化我们的记忆,减小遗忘。再如学horsefeathers这个词,我们可以分成horse(马)+feathers(羽毛)两个部分来记; poppycock可以分成 poppy(罂粟花)+cock(公鸡);我们知道马的身上是不可能长出羽毛,而罂粟花也不可能长在公鸡的身上,所以这两词的含义是“胡说”和“胡扯、废话。

学习词汇的技巧有许多,讲授词汇也有策略存在,哪个最好,哪个最适合,还要靠教师和学生自己去发现。有的人发现从别人那里学来的生词记得最牢; 有的人喜欢在生词下划线以突出这个词,从而记住它; 有的人感觉用母语解释记忆最持久; 有的人擅长一遍一遍朗读,认为这样才记得住。所以,我们提倡使用多种方法,充分利用学习技巧和策略,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

参考书目: 《英语词汇学》编者: 陆 国 强

《英语词汇学教程》 编者: 汪 榕 培

英语词汇篇9

关键词: 词汇教学 大量阅读 设计活动 利用词源

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英语词汇的学习贯穿于整个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之中。从学习者方面来说,他们开始学习英语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英语词汇的学习,而在学习者已经掌握大量的英语语法规则的语言运用能力之后并不意味着英语词汇学习的终止,学好英语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因此,对于教师来说,不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不能轻视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而且在教授外语的情况下,老师应该考虑到是否学生真的需要学习某个英语词汇的需要,再决定是让学生只是学习识别,还是要同时学习使用方法。词汇教学要有选择,教什么词都应该考虑该词汇是否属于常用的词汇,是否是学习者将来能够用到的词汇。

每种语言都有为数众多的词汇,英语也不例外。对于学习者来说,我们必须先决定学习哪些英语词汇。学习英语词汇,有两种英语词汇选择,一种是积极词汇,另一种是消极词汇。积极词汇是指既能识别又能够使用的词,包括外语的结构词。结构词出现的数量有限,出现的频率又高,对理解和产生口头语言及文字语言都是很重要的。在数量众多的内容词中,学习者应该把哪些认定为自己的积极词汇呢?在这个问题上,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记住一个词的频率及近期使用的次数影响到大脑词库中提取该词的难易程度。抉择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学习者会使用到哪些词,也要考虑到这些词汇在这种语言出现的频率高不高。对于学习者来说,词汇应该多次反复,频繁出现在学习者的脑海中,而积极词汇就是需要这种学习。消极词汇又称接受性词汇,是指那些能够在语境中被学习者识别及理解,但是又不能够正确或者灵活使用的那种词汇,它是指词汇的广度,是决定学习者的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能够直接影响学习者的阅读、听力等接受性技能的进一步的发展。《大学生英语教材大纲》指出:“词汇当中领会式的掌握有4200个单词,其中复用式的掌握的单词有2500个,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学好英语词汇呢?

1.英语词汇构成语句,语句出现在文章当中,首先我们能够通过大量的阅读学习及掌握词汇。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掌握单词的正确读音、词性、拼写及词义、搭配规则、词义规则等,只有掌握这些,才能真正使用,才能真正了解这个单词。千万不要把英语单词和汉语相互对应地死记硬背,因为单词很多时候往往是多种含义的,甚至在不同的情景下、不同的上下文当中,意义及词性都是多变的。我们至少要记住单词的其中一种用法,否则我们会很快地就忘记这个单词。掌握好词汇的最好方法就是要精读教材,教材中的词汇大多数都是根据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词汇选择用的。通过精读或者背诵课文,能够牢记生词的用法,用词汇于听说读写的实践当中,加上大量的课外阅读所积累的单词,进行复习巩固,很自然地就掌握了词汇。

2.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设计活动来学习英语词汇。如学习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先设计各种食物的图片,并且学生人手各有两块标志牌:一块标志着“C”,它表示可数名词;另一块标志着“U”,它表示着不可数名词。由老师来展示图片,让学生们读单词,然后根据所展示的图片来判断:如果所展示的是可数的名词,就举“C”标志,如果是不可数名词,就举“U”标志。这项活动要求学生们既能够动口,又能够动脑、动手,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反应能力及协调能力,最主要的是能够有效地记住英语词汇。相信这堂英语课能让学生对于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词汇有个深刻的记忆,并且能够区分出哪些名词是可数的,哪些名词是不可数的。

3.我们可以利用词源来学英语词汇,如构词法、词缀法、转类法、合成法、派生法、词汇的固定搭配等。用词源来学习英语词汇,像英语词汇中的board单词,我们可以追溯到它的历史来记住这个单词。Board,这个单词原来的意思是指一块平的长木板,即a plank。后面又来指某种作专门用途的平木板。这些板最初都是木质的,后来也指其他材料的木板。一块普通木板可以演变为饭桌的平木板,后面又引申为饭桌上摆出的食物,变成board and lodging,即膳宿。Board又从作甲板的木板引申为“船”,因此后面有了短语on board,意思是说在船上或者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面。像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board能够演变出那么多意思,这对学生来说是始料未及的。能够通过了解英语词汇的演变发展过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这种有机的联系,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并掌握这类词汇。

英语词汇的教学是英语语言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语言的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不涉及词汇教学,词汇量且词汇掌握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听、说、读、写各种语言技能。英语是我国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都必须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学生能够掌握的英语词汇量,以及对英语词汇的熟练运用程度,可为他们掌握听、说、读、写语言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对外语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外语教学的方法研究不断深入,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其要有意识并有效地学习英语词汇、扩大英语词汇量。然而,英语词汇的学习及掌握是广大学生的“绊脚石”,是他们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有效地进行英语词汇的学习,教师富有成效地搞好英语词汇的教学,是我一直努力研究的课题之一,希望与同行们共勉。

参考文献:

英语词汇篇10

1.只具备一般意义的词汇,法律英语学习者也称其为“生词多义”。简单地说,法律英语课堂上出现的此类词汇与其他英语课堂上所教授的词汇没有区别。法律英语教材与标准英语的教材在结构上大体相同,多是由英文课文构成,只是在内容上各有侧重。教学所选用的英语课文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学生现有的水平,因此会存在学生不能完全掌握词汇的现象。这些词汇与法律并没有很大关联,只是在介绍知识以及阐述问题时必须用上,这类词汇在法律英语课堂所要教授的词汇中所占比例很高。

2.具有法律特殊意义的词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熟词生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词汇也在发生着变化。法律英语词汇是从具有多种意义的普通词汇中分离出来,具有独特的法律内涵。这类词汇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专业词汇,而这类词中有很多都是具有特定法律意义的普通词,即它们都具有普通意思,学生对这类词也很熟悉,但是在法律语境中却有明确的专业意思。这一类词是教学中法律英语教师要特别侧重的部分。“consideration,source,acceptance,deposit,execute”,这些词除了学生们熟知的普通意思以外,分别还有对价、法律渊源、承诺、定金、执行死刑的意思,这些词在法律领域与在日常生活中的差距很大。还有一些词在法律领域中的意义与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很接近,例如:injunction,interference,guarantee,infringement,但是在法律领域却有着严格的定义和范畴。

3.具有特殊法律意义的古英语、法语和拉丁语。这一类词汇的存在也见证着法律英语经历的漫长发展和演变过程。英美法系以英国与美国为代表国家,与大陆法系同是当今世界两大法律体系,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但是这两大法系都受到罗马法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之诺曼征服这一历史事件,使得法律英语中存在大量的拉丁语和法语。法律英语曾经一度只被法律专业人士所掌握,为使大众能够更多地了解法律、保护自己,简化法律英语的运动一直在进行着,目的是使法律英语更加简明,但却不能在短期内完全解决问题。虽然古英语在日常英语口语中已不再使用,但是在法律文件和法庭上随处可见;法语和拉丁语等外来语大多沿用至今。所以,法律英语教材也不能避免出现古英语、拉丁语和法语的专业词汇,但是数量却不多。用于法律的古英语词汇,例如:bid,freedom,land,theftworth等。引自于法语用于法律语境的词汇,例如:offer,liberty,country,larceny等。引自于拉丁语用于法律语境的词汇,例如:exparte,interparte等。虽然简化法律英语的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有大量的古英语、拉丁语和法语的词汇与简化后的英语词汇同时存在,我们所使用的大多数法律英语的教材也频繁出现,例如:plaintiff和claimant,minor和child,writ和claimform,incamera和inprivate等。

二、法律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1.对于“生词多义”的普通词汇教学,教师应侧重词汇多种意义的辨析,同时要注意词根、词缀等知识的讲解,词形变化也不可缺少。对于一些常用于法律语境的此类词语,教师应重点讲解,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dispute,binding,fraud,habitualaddress,heir,immovableproperty,installation,insure,intangible,irrevocable,issue,levy、merge,modify,这些词语与法律密切相关,虽然并不具备特定的法律意义,但是在学习法律英语和学生今后的工作中会频繁出现,出现的几率甚至要比一些专业词汇更频繁,所以熟练掌握这类词汇对于学生至关重要。在举例子造句时,尽量选择贴近法律语境的词汇,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日后熟练运用。另外,词汇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也不容忽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来表达,作为语言中一个单位的词汇自然也承载着传递文化的使命。了解词汇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学生能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更好地理解和灵活运用词语。

2.有些专业词汇既有普通的意义,又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很相近,对于这样的词汇,教师应该着重讲解法律语境中的意义,并根据学生的法律基础扩充法律知识。例如:讲解guarantee的时候,在法律语境中可做“担保”的意思,那么教师可以介绍在法律领域什么是担保,担保的种类有哪些,分别是什么,这样学生又会联系自己所学的知识扩展词汇量。例如:讲解infringement的时候,教师可以介绍法律范畴的侵权与日常生活的侵犯有什么不同。例如:讲解injunction的时候,教师可以简单的介绍英美法系的禁令以及我国诉讼法中关于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相似的规定。这样,既可以把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知识背景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扩展学生的单词量。

3.结合法律英语的特点讲解词汇。法律英语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句型、表达习惯等方面,也体现在词汇的使用方面。例如:法律英语在表达时,有时会用两个甚至是三个意思相同或相似的词来表达一个单一的意思。例如:在法律英语中用nullandvoid表示“无效”的意思,用dispute,controversyandclaim来表达“争议”的意思,fitandproper表达“适当”的意思等。所以在讲到这样的词汇时,教师可以把同义词和近义词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告诉学生要收集类似用法的词组,因为不是所有的同义词和近义词都可以放在一起来使用的。对于以-er,-or,-ee为结尾的词,在法律语境中往往成对出现,例如:employer和employee,lessor和lessee,在讲解相关动词和名词的时候,教师可以一起介绍,并简单讲解之间的权利、义务。法律英语专业词汇中还有运用动词词组来表达特定法律意义的特点,例如,partiesenterintocontracts,putdowndeposits,writeoffdebts中的动词词组都有特定的法律内涵等。遇到这类动词词组,教师应提醒学生,并利用造句等练习强化记忆。

4.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法律语境,在法律语境中学习词汇、记忆词汇,这样才能在相同的语境中使用词汇。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来营造法律语境。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指定词语来做对话或演短剧,既能练习和检验生词的掌握,又能提高学生法律语境中的口语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改编案例,让学生用英语来进行案例分析,这样既可以促进生词的掌握,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并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可以进行模拟法庭,或者设置某一话题,给学生在课堂上做发言讲座。无论哪种方式,都可以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准确使用生词的能力,还能训练学生对于生词的听、说等方面的能力。

5.对于学生比较陌生的古英语、法语和拉丁语的专业词汇,教师应侧重词汇意义的讲解。没有法语和拉丁语基础的学生,对于古英语也很陌生,记忆确实比较难。但是目前,我国大学阶段使用的法律英语课本的特点决定这一类法律词汇并不是很多,所以教师要保证学生清楚了解词汇的意义并且能够熟练应用。

6.提供给学生练习词汇的机会。课后练习是基础,其往往是作者精心挑选的很基础并具有典型性,便于学生初步掌握词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或网上资源,这些资料最好是按照部门法的划分提供给学生,按照部门法划分的词群来记忆单词也是很好的记忆词汇的方法。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