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十篇

时间:2023-03-21 10:20:59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篇1

决胜“十三五”,建设新江苏。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汇点上,江苏展开了发展的新画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是指引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行动指南。

以五大发展理念拓展新思路。五大发展理念攸关“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再深化和新飞跃,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思想指引。五大发展理念,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是价值层面的思想引领,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是实践层面的行动指南。当前,我省发展正处于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的当口,拥有了从“体量优势”转向“质量优势”的机遇,五大发展理念正是推动这一历史性转变的指导思想。要充分运用五大发展理念,对江苏“十三五”发展的思路举措进行深入梳理谋划,确保把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到江苏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

以五大发展理念破解新难题。“十三五”期间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窗口期,江苏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主要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创新能力还不够强,部分行业产业产能过剩,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尚未根本好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解决这些问题,唯有创新发展,才能避免动力衰退、低水平循环的“平庸之路”;唯有协调发展,才能避免畸轻畸重、顾此失彼的“失衡之路”;唯有绿色发展,才能避免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透支之路”;唯有开放发展,才能避免画地为牢、自我设限的“封闭之路”;唯有共享发展,才能避免贫富分化、社会动荡的“风险之路”。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寻找新出路要有新思路,引领新发展要用新理念。当前,既要牢记“为全国探路”的光荣使命,更要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使命的实现,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实现发展动力转换;践行协调发展理念,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全面性;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改善生态环境;践行开放发展理念,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以“七大战略”“八项工程”为抓手,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到新江苏建设的全过程。

新的起点,新的使命。展望江苏“十三五”发展,从调结构、去产能,到补短板、上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难题不会自然解决,拼搏才能开创未来。让我们燃烧激情、充满希望、担当作为,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江苏贡献智慧和力量。

新发展理念篇2

关键词:发展;新理念;全面小康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针对中国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的时代回答,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发展新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我们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牢固树立切实贯彻发展新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一、创新新理念,全面建成小康有动力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关键时期。公报将“创新”置于实现“十三五”需要树立并贯彻的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并明确要求“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没有创新发展,我们就难以摆脱过多依靠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难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难以成为经济强国、创新大国。坚持发展创新,就是要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们国家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抓住了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把创新发展放在了首位,从战略全局高度,顺应时代潮流,针对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确立了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是具有高瞻远瞩的远大思维的体现。强调树立创新新理念,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协调新理念,全面建成小康更科学

树立协调新理念,坚持协调发展,是推动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在整体中都有着基本的位势和功能,都是整体有效运转和功能发挥不可缺少的。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需要充分发挥各部分的作用,保持各部分的协调平衡。协调出合力,协调出均衡,协调出均衡,协调出整体效益和效率。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不应该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全面的。所以,树立协调新理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有可能,我们的小康社会才更加科学、全面、发展、可持续。

树立协调发展新理念,全面建小康就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三、绿色新理念,全面建成小康更和谐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同志二十五年前就提出“绿色工程”,他说“什么时候闽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十年前他提出“生态工程”,他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今天他提出“绿色发展”新理念,他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就是一个领导人的战略眼光和智慧。

树立绿色新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是全面建小康,推动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我们的小康才能持续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我们的社会国家民族,我们的子子孙孙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更幸福。

四、开放新理念,全面建成小康更世界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指出:“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开放中发展的。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能只靠本民族的力量。只有处于开放交流之中,经常与外界保持经济文化的吐纳关系,才能得到发展,这是历史的规律。”

当今世界,开放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上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闭关锁国保不了国家平安,而且会使国家落后于时代。大开放大发展、小开放小发展、不开放不发展,这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得出的正确结论。要“推进双向开放”。过去的开放重点是“引进来”,着重强调吸引外资,鼓励产品出口,更多是一种单向的开放;新常态下的开放不仅强调“引进来”,更加注重“走出去”,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表现为一种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树立开放新理念,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空间。

五、共享新理念,全面建成小康更实惠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但仍存在收入差距较大、社会矛盾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少“短板”要补。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人民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也是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主体。唯物史观认为,要调动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就要重视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使人民群众成为社会历史的价值主体,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权益。树立共享发展新理念,全面建小康,让我们的人民真正得实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决定的,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宗旨与性质决定的,也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

新发展理念篇3

全域城市化的进程中,努力探寻多种加速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手段和方式,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办事质量和生活品质、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发展环境。通过一系列实践证明,大连市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网的成功建设和良好运行,不仅有利于从载体上和机制上提升公共企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有利于以实在的举措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良好的生活氛围、便捷的发展环境和透明规范的办公办事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市委、市政府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赢得城市发展建设和各项管理工作的主动权。

建网,就是树立一种新的服务理念

收获来之不易。凡是参与办事公开网建设的同志,几乎都会有这样一种深刻体会:建网,与其说是搭建一个网络办事平台,毋宁说是树立一种新的服务理念,创新创建一种新的服务机制,一种新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模式,以提升公共服务的效能和质量。

这实际上也正是现今时代下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目标由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多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一直不懈探索,一致要求让社会公民人人都能平等受惠,强调服务手段和服务内容的普适性——不以城乡为差别,不以户籍为界限,不以收入水平为标准。这在客观上就要要求作为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必须找到一种可以让社会绝大多数人或家庭能够便捷使用、低门槛、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输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传统体制观念的多重约束下,集约化的网上服务方式已经成为重要突破方向。

从建设角度上看,这种集约化的网上服务方式的推行必须以政务与技术的有机融合作为基本前提和基本手段。所谓政务与技术的有机融合,就是将职能领域内的政务工作与技术创新应用统为一体,推动电子政务等行政创新模式有效融入政府部门工作和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具体服务之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支撑和促进政务工作目标的实现。这种模式在客观上强调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深度挖掘和持续发挥双方各自优势,最大限度获取两方面工作的综合效益,将相互间的协调配合固化为基本制度和工作常态。

从总体上看,政务与技术的有机融合适合于包括服务型政府建设等在内的政府各项工作。服务型政府与行政效能建设发展至今天,已经总结出三种有效做法:一是自上而下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基础结构入手,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各自工作;二是从外部加强行政、法律、社会等方面的监督,完善考核评价,促进部门和行业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提高;三是由个别地区先行,从载体、形式、流程等方面进行创新和突破,通过新理念、新技术、新标准等的应用,探索适合于自身实际的道路和方式。

第一种做法最为彻底,但所带来的阵痛和阻力也最大,很难由地方独立开展;第二种做法阻力最小,但作用效果和影响时间较为有限;第三种做法的建设成本、建设周期和推进难度较低,综合运用的效果却比较突出。以新技术在政务领域中的应用为代表,具有显著的低投入、高效益的特点。特别是政务与技术的有机融合,正不断成为新时期服务型政府与效能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经济、社会较发达地区的普遍选择。

大连市正是采用了第三种途径,尝试开拓服务型政府和效能建设的新路径。

推进融合,达成共识,促进建设和发展

以“整合、规范、共享”为导向的办事公开网建设,势必会遭遇重重困难。结合办事公开网项目建设,大连市在推进政务与技术的融合中,达成了多项共识,这都直接影响到办事公开网的项目建设和长远发展。具体建设实施过程中,也颇可见得大连市因势利导的机动性和高瞻远瞩的预见能力。

一是理顺体制,积极推进政务服务资源整合。大连市之所以能够有效统筹政务工作与网络信息化建设,充沛底气首先来自于近年来全市行政服务资源的深度整合。全市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中心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电子政务、行政投诉、信息等五大职能于一身,各项整合不断延伸和推广,各区市县和市政府各委办局也均按此模式进行了调整和对接。这样左右到边、纵向到底,在全市全面推进办事公开网项目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和单位就能够凭借整合优势,及时调集和运用各领域的优质资源,较大程度上消除了体制障碍和职能鸿沟。

二是准确定位,统筹规划并协调推进政务和技术两方面建设。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就可以避免以往工作中容易出现的相互掣肘的不良现象的发生。在办事公开网具体研发建设中,政务公开系统侧重从功能需求、流程设计以及组织协调方面开展工作,网站管理中心则将系统开发、项目对接等技术实现工作作为重点。这样的工作划分,既不会出现工作区域上的重叠,又能避免出现各项工作的空白和断档。双方在共同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下,从工作体制、人员配置、业务规划、沟通协作等多方面进行统筹,彼此相互支持配合,实现无缝衔接,迅速形成了工作合力。

新发展理念篇4

一、新发展理念是引领科学发展的总遵循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来的。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党的进一步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新发展理念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对于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二、增强科学发展本领,核心是增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本领

增强科学发展本领,说到底就是要增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本领,也就是要增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本领。

1、增强创新发展本领。指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发展重在解决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问题,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对我国这么大体量的经济体来讲,如果动力问题解决不好,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难以做到的。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世界经济中心转移和国际竞争格局调整,创新是背后的重要力量;创新在哪里兴起,发展动力就在哪里迸发。18世纪以蒸汽机和动力机械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带来了世界上第一次产业革命,使英国崛起为世界头号强国;19世纪中期以电机和内燃机为代表的电气化技术创新,带来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德国跃升为世界工业强国,美国到19世纪末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20世纪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次产业变革,使美、德、法、英等国进入工业化成熟期,日本抓住了此次机会实现了经济腾飞。由此可见,坚持创新发展,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也是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可以说,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增强创新发展本领,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既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又要抓住关键,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要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一是要善于培养创新人才,即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二是要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府要集中力量抢占制高点,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三是要深化科技创新的体制改革,用制度激发科研活力。制度创新是增强创新发展能力的保障。要强化制度供给,建立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制度保障,打通体制机制中的障碍,提供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倡导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四是着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2、增强协调发展本领。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法。协调发展理念,是认识把握协调发展规律提出来的,是总结中外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提出来的,是正视我国发展存在的不平衡问题提出来的,目的在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行稳致远。

列宁指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发展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需要各方面、各环节、各因素协调联动。需求无限性与供给有限性的矛盾、此消彼长或此强彼弱的矛盾、发展慢与发展快的矛盾长期存在。消弭这些矛盾,既要推进发展,又要搞好协调,实现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我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令世人叹服的伟大成就,积累了许多具有超越时空意义的宝贵经验,但同时也伴随着“成长的烦恼”,这就是我国的发展长期存在着不协调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贯彻协调发展理念,核心是补齐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增强协调发展本领,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促进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发展。要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既将新时代协调发展作为发展手段和目标,又作为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既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又考虑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两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搞平均主义,既注重发展机会公平、更注重资源配置均衡;坚持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坚持各个领域综合发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协调性。

3、增强绿色发展本领。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他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指出:“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这‘四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强调“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人因自然而生,“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界的一体性、共生性,坚决摒弃“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必须以利用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为基础,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很多。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警告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那些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我国目前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等,历史上也曾是森林遍布、山清水秀,地宜耕植、水草便畜。由于毁林开荒、滥砍乱伐,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楼兰古城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这些历史的教训,必须永远铭刻在心。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绿色发展,既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实践,也是引领科学发展的理论。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一种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我国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增强绿色发展本领,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要始终不渝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一是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二是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以绿色技术创新为关键,推进绿色发展,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同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自觉构建绿色行动体系。三是要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等行动,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四是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五是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

4、增强开放发展本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对外开放思想是我国开放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基础上,认为商品经济、社会化大生产、交通工具的发展、国际交往不断扩大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世界有机整体与各个民族和国家日益转化为有机整体和它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关系。开放意味着自信,是一个国家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邓小平同志多次说过,“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不要关起门来,我们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脱离世界,否则就会信息不灵,睡大觉,而世界技术革命却在蓬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实践告诉我们,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要看到现在推进开放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正在面临重大调整,引进来、走出去在深度、广度、节奏上都是过去所不可比拟的,应对外部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压力也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增强开放发展本领,必须牢固树立开放发展理念,注重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两类规则,提升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

5、增强共享发展本领。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美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指出:“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就说过:“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1990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一步强调:“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吕氏春秋·贵公》)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这方面问题解决好了,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国家发展也才能具有最深厚的伟力。增强共享发展本领,必须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共享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的有机统一。一是全民共享,即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二是全面共享,即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三是共建共享,即只有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四是渐进共享,即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就必须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三、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必须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崇高境界和“建功必须有我”的历史担当

新发展理念篇5

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认真总结我国建设和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深入分析当今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世界和时展趋势的基础上,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体现了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作为执政理念重要内容的发展观属于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规范并制约着其他政策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直接影响到执政方式、执政能力、执政效果,在战略上决定着国家、社会、人及自然等方面的发展态势。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随着经济发展及各项改革的深入,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客观存在并逐渐凸现,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和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迫切需要结合改革和发展实践切实转变那种片面注重GDP而不重视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传统不合理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是在理性正视客观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国家治理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实际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对发展本质、发展内涵、发展战略、发展方式、发展道路进一步深化认识和创新思想的产物。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根本目的,在推动经济建设又快有好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还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树立节约资源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切实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不断提高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切实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最根本的就是要创新发展观念和执政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局,在自主创新的改革实践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建设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大力建设效益深圳;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扎实推进体制改革和创新,加强责任政府建设,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社区体制改革,切实推进政治文明的稳步和渐进发展;大力落实文化立市战略,提升深圳的城市文化认同和归属感,努力建设充满活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深圳

新发展理念篇6

【关键词】新教材 新理念 新思路 新发展

今秋,我校一年级开始使用新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新的实验教材、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摸索,有了一些感悟。现我把这些浅见写出来,与各位同仁探讨,以期共同提高。

新的课程标准体现教育理念、教育原则、教育方法都进行相应的改革。因此,我们必须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理解它,用好它。新的一年级数学(上册)实验教材全书共分九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新知学习及综合练习题。九个单元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二单元《比较》、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第七单元《加减法(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认识20以内的数以及20以内数的加减法,其中,认识20以内的数是基础,20以内数的加减法是重点、难点。第二部分“空间与图形”包括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六单元《认识物体》。这一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让学生获得简单几何体的直观印象。第三部分“统计与概率”包括第四单元《分类》、第九单元《统计》,这一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简单的分类和统计能力。第四部分“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单元的练习题、复习题。这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的能力。它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教材注重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贴近学生生活;(2)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讨式的学习方法;(3)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4)可操作性强。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教学,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建议:

1.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增强教学新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新的课标为依据,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教材图文并茂,新颖活泼,呈现形式丰富而开放,注重和学生的实践应用相结合。我们当务之急是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新课改的目标、任务以及自己的职责,切实改变那些旧思想、旧观念。具体做到:改变教学过程注重知识传授为注重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那种老师讲,学生听,教师“满堂灌”的机械化教学方法为师生交流、相互探讨的教学方法等等。

2.转换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

新的实验教材需要我们转换教学方法,要用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去使用它。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坚持:(1)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取材,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教学。新课程很多内容都是贴近小朋友的实际生活的。如第一单元第二课《快乐的家园》,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1”进一步了解:“1”既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东西。老师可以从现实中举例子:1个萝卜和1筐萝卜都可以用“1”表示。(2)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拓宽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让老师“住嘴”,多让学生发言、提问、质疑,还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列如第二单元第一课《动物乐园》中,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的学生运用“数数”,数得多的就是“多”,数得少的就是“少”;有的学生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出动物的多少。对这两种方法,老师都应给予肯定。(3)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从而使学生乐学、想学、会学。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好动、贪玩,注意力不易集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益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列如:在比高矮的“找一找,说一说”练习中,让学生“找3个比我高的人”、“找2个和我同岁的人”、“找我最喜欢的5 个小朋友”等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增强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习数学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结起来。

3.学习课改新思想,改变评价的标准

新发展理念篇7

——首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

【编者按】为促进海峡两岸基础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增进海峡两岸教育界人士的相互了解,由福建教育出版社联合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台北教育大学主办,福建教育出版社《新教师》编辑部、福州市钱塘小学承办的首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于2013年10月在福州隆重举行。语数两场研讨会吸引了近3000位海峡两岸教育专家及一线教育工作者汇聚一堂,以优质课展示、专家讲座、现场互动、学术交流、综合探讨等方式观摩聆听,切磋交流。此次交流研讨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环球网》《中国新闻网》《中国台湾网》《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等众多媒体竞相报道转载,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听课教师也好评如潮,纷纷来稿畅谈他们对此次研讨会的学习体会。

2013年10月19日,首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数学专场)在福州举行。

一、展示新理念,在实践中致力课改理念的落实

现代教育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不会主动去思考。因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提出培养学生“四能”,其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其重要意义并不亚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推理能力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更是数学课程和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重演绎,轻归纳、类比,学生很少经历探索结论,提出猜想的过程。基于此,活动确定了“培养推理能力,促进教学思考”的主题,其中关键词“推理”与“思考”,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息息相关的。

林碧珍老师的《积的变化规律》,在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时积的变化规律,展示了如何让学生感悟不完全归纳的思想和方法,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发现学生推理能力。著名特级教师王永对此非常肯定,同时他认为《积的变化规律》是一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不可多得的好素材,他指出,让学生看到算式的规律,并尝试去表达出来,这就是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之后,要做的就是思考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在这方面上,语言描述和符号描述是两种重要的方法。

台北教育大学钟静教授的讲座内容新颖,她为我们展示了台湾数学课程连结主题的理念与实践。关于“连结”为主题的观点,是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要借由内部连结来掌握数学的方法,增进数学素养,并借由外部的连结来拓展数学应用,加强数学式的思考。为大陆小学数学研究提供了一扇新的窗口。

台湾新北市中正小学詹婉华老师的《长方形面积》一课,让我们看到与大陆教师完全不同的教学风格,为我们展示了数学课堂如何实现“做中学”。王永老师在评议中指出:学生学数学一定要老师们领着他们去“做”,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是“做中学”的三环节。尽管两岸小学数学都强调让学生动手操作,但是,台湾教师的课堂“动手做”的经验给我们不少有益的启发,这样的两岸交流真需要多一些。

徐斌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与郑桂元老师的《观察的范围》,同样关注学生“数学思考”,尤其在指引学生思考的过程上,为我们展示了独到的艺术。为此,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余文森教授强调:数学教学应当关注“过程”与“结果”的平衡,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结论的获得过程。优秀的数学教师,尤其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概括活动,去探究和发现数学规律。

刘加霞教授《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的讲座,从理论的高度,用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一线教师可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她认为,中国人和中国的数学教学,尤其缺少的是合情推理。她强调,培养创新能力要学会“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一定要关注孩子的经验、直观与直觉。

二、寻找新交集,在碰撞中追求两岸经验的融合

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本届活动的举办,为老师们了解台湾小学教育现状与发展提供了平台,通过交流研讨,切磋教育心得、借鉴成功经验,促进了两岸教师的共同成长,这是本次活动的重要成果之一。

台北市士林区的孙德兰老师的自编教材《加一加》,给刚入学一个多月的学生上“10以内的加法”,她通过游戏,让不同颜色的方块与数字一一对应,让学生玩加法。课后引发了大家热烈讨论。关于本课最终延长了授课时间的问题,有教师提出,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孩子,什么颜色代表哪个数字,这样开展教学是否更有效?观点的碰撞,折射了两岸教育理念的差异,换一句话说就是不同教师心中“好课”标准的不同。直接告诉颜色与数字的对应,侧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完整和效率,而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体现了台湾课堂更侧重学生个体的经历、体验和感悟。

台湾教师的课堂,还让我们看到了台湾教师在学习习惯培养上有别于大陆教师的精彩。孙德兰老师一上课,就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大字:听、问、说、想。然后,她逐一告诉学生,你有责任听老师说,听同学说;有问题的时候,你有责任问老师,问同学;你明白的时候,你有责任举手,有责任把话说清楚;别人在说的时候,你有责任想一想。詹婉华老师在课前,在黑板上写出课堂的五点要求:发言要举手、操作要认真、讨论要轻声、聆听要专心、学习要快乐,并在学生互动中解释要求。这让我们看到了台湾教育在学生习惯培养上的独特文化。彰显了台湾课堂的育人特点。

三、推出新教师,在课堂中追寻闽派教师的踪影

本次活动,推出了福建新生代名师代表——厦门北师大海沧附属学校戴曙光老师和福州乌山小学的林碧珍老师,他们的两节课给参加活动的老师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示了“闽派教师”的风采。

戴曙光老师的《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把组合图形面积推理的方法概括为“先分再合”“先合再分”两大策略,正当学生以为探索尘埃落定的时候,他突然抛出一个问题:“是否还有一分为一的方法呢?”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一个崭新的探索平台上。林碧珍老师的《积的变化规律》同样如此,在引导学生“探索”与“思考”上颇见功力。“质朴之中凸显深刻,内敛之中孕育激情”,这让我们看到福建名师群体越来越清晰的身影。

新发展理念篇8

一、更新理念,愿景引领求共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在学校发展上校长要有远见卓识,要依靠对学校教育的规律性认识来领导学校,要依靠形成教师集体的共同“教育信念”来领导学校工作。认识的深度决定思想的高度,思想的高度又制约着学校发展的速度。超前的意识,科学合理的定位,适合本校实际又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如: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它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个孩子都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学校的教育水平遥遥领先于其他学校,成为上海义务教育阶段的一朵奇葩。我认为一所学校要以愿景(分几步走或几年发展学校)引领师生,为师生描绘出未来学校的发展蓝图,以理念(育人及个人发展)实现价值,以目标(发展成什么样的学校或教师个人发展方向)凝聚人心,达到师生与学校共同发展的目的。作为我们学校,所面对的群体都是失去土地的农民,因为他们居住的位置在大学城附近,有优越感,固有的小民意识加上膨胀的炫富情节,使得他们又与真正的农民不同。这就要求我们要给学校科学合理的定位,找准学校突破口,制定适合自己又独具特色的发展目标,引领师生为了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

二、德育夯实基础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德为先。我们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实际上多年来人们一直是重智轻德,成绩成了评价学校及学生的砝码,德育教育成了口号,成了表面文章。学校教育基本上成了学习成绩的唯一的教育。当然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目前对教学质量的理解或者界定仅限于成绩的高低是否狭隘了些?人才人才,先成人再成才,而成人的前提是立德,德是做人之根本。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劣质品,行为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目前青少年犯罪量的增加,社会道德水准的下降,本该在小学阶段养成的好习惯却到了大学再培养,这些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的教育在某些方面是否本末倒置了?顾此失彼的结果令人痛心,加强德育教育迫在眉睫。这不仅是还原学校教育本来的面目,也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基础,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作为学校领导要树立正确的学校发展观,要有长远的发展目光,不为凸显自己的成绩而只片面地追求教学成绩的提高,要追求全面的质量观,全面地基础观,全面地人才观,确实把德育放在育人首位。

三、传承创新求突破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同样也是一个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学校要发展不仅本身要创新,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而达到这些的前提必须有创新型的教师,培养创新型教师的途径必须走科学研究之路,用科研引领教师成长、成才、成功。

在新课改背景下尤其要注重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人们在科学信念的支配下,采用一定的办法,遵循一定的规范,探究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以便发现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活动。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理和方法,探寻教育活动规律以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

创新并不是对历史经验的全盘否定,而是扬弃,是继承中的创新,创新中的继承。教育没有哪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备受关注,像今天这样遇到挑战,像今天这样困惑重重,教育越来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面对新情况、新形势、新问题、用科学的态度研究出新策略,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需求。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化,许多的教育精髓蕴藏其中,这就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宝库,我们要不断挖掘,在精髓中探寻新的规律。

四、准高点抓特色

新发展理念篇9

沉甸甸的“十二连增”,为“十二五”农业农村发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十三五”时期,如何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关键是强化战略意识、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坚持用新理念破解“三农”发展新难题。

战略意识:强化“重中之重”地位

“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面对新形势,针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些观点认为,当前我国粮食供给已是高枕无忧,因此可以适当放松粮食生产,甚至有观点认为,粮食已经出现过剩,重农抓粮不再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但是,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看到,当前‘三农’工作依然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山说。

张晓山分析指出,目前我国主要粮食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继续提价和加大补贴将遭遇“天花板”,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压力增大。同时,粮食生产面临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紧箍咒”,促进农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压力加大。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理念,‘十三五’时期,要用五大理念破解‘三农’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激发农业发展的内在活力。”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说。

专家指出,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将继续增加,需求结构将不断升级,因此当前仍要强化粮食安全的战略意识,强化“三农”重中之重地位,确保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问题意识:补齐“全面小康”短板

“十二五”时期,我国加速推进精准扶贫方略,成效显著。国务院扶贫办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1.66亿人口减少到2014年的7000多万人口。但是确保“十三五”时期7000多万人口脱贫,任务艰巨。

全面小康的短板在“三农”,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应坚持问题意识,以协调发展理念补齐农业这条“四化同步”的短板和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对‘十三五’扶贫开发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确保’‘四个问题’‘六个精准’的具体任务。”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2015年12月24日举行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个目标”就是要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一起进入小康社会;“两个确保”就是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如期全部摘帽;“四个问题”就是“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通过“六个精准”,把扶贫对象锁定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分类施策,努力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刘永富表示,为实现精准脱贫,“十三五”期间扶贫系统将创建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社会扶贫对接平台等五大平台,完善贫困县的考核机制、退出机制和脱贫成效评估机制,为精准扶贫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创新意识:激发“三农”发展活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将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在速度变化的背后,更重要的是结构调整和增长动力转换,作为第一产业,农业正在经历新旧动能转换时期。

在原有发展动力减弱的情况下,如何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实现新老动力的平稳转换、不断激发“三农”发展的内在活力,成为“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新发展理念篇10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公平正义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7043

在《求实》杂志上提到,“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这里的“蛋糕”有着其特定的含义:我们把发展经济比作做“蛋糕”,把社会财富的分配比作分“蛋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有了新的发展理念,才可以去反作用于发展行动;确立了新的发展理念,才可以给工作思路、重大举措提供全面的、根本的、战略性的引导;落实了新的发展理念,才可以更好地处理做“蛋糕”与分“蛋糕”的关系。

1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辩证统一关系

做“蛋糕”与分“蛋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互为前提,相互促进。一方面,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马克思认为,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所以,首先要做出“蛋糕”才能分得“蛋糕”。另一方面,分好“蛋糕”是做大“蛋糕”的有效措施。马克思认为,分配对生产也有决定作用,分配不仅仅是被动的生产成果的分配,同时它也具有激励作用。公平合理地分好“蛋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就可以让人民有更大的积极性去投入到做大“蛋糕”的行列,增加人们的获得感,从而促进“蛋糕”做得更大。

2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发展理念做大“蛋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35亿元,跃升到2014年的636139亿元,平均年增长98%,而世界经济只有27%的年均增长。综合国力也大有提升,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跨越。

“蛋糕”在不断做大的途中还是有种种的问题,我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当前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现状依然突出。实现公平合理分“蛋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最主要的还是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承诺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生活,就要从做大“蛋糕”中来。在经济新常态下,继续做大“蛋糕”,需要新的发展理念来引导和实现。

坚持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改革红利的优势已经不再凸显,出现了“刘易斯拐点”,创新问题成了我们国家的“阿克琉斯之踵”,所以我们急切需要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给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实现创新发展,就要引导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围绕创新发展优化配置,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创造新供给,释放新的市场需求,从而形成发展新动力。这样做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换,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得以实现。

坚持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中不平衡的问题。我国发展中存在着很多不平衡的问题:一方面,第一产业农业基础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低,必须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第二产业工业大而不强,制造业总体上处于中低端,要向中高端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低,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所以我们要不断优化产业升级,促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格局的作用,导致城乡发展的差距仍然很大,我们应该统筹城乡发展,区域性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坚持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目前我们生态环境正经历着空气污染严重、世界性水源危机、森林惨遭毁灭、物种不断减少等问题,如果我们不坚持节约发展、循环发展、安全发展,其结果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崩溃。曾说过:“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生态美好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与人们的幸福感息息相关。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坚持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实践已经证明,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取得的成绩,靠的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国策。作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更应该提高开放的质量,增强话语权。以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表明我们探寻着经济发展的新道路。

3以共享发展理念分好“蛋糕”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随之而来的“安赫尔落差”、改革“内轮差”等现象不断凸显。据统计,2014年我国基尼系数仍超过了国际警戒线,达到了0469。古有云,“治天下也,必先公”。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困境迫在眉睫。

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反映了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辩证统一关系。我们国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它们之间的关系。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说法,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奇迹般的成就,但是“安赫尔落差”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因此,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共享发展,就要破除现实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的障碍,打破既得利益的藩篱。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这是社会问题;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脱贫攻坚,缩小收入差距,这是经济问题。只有让人们在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上都有“获得感”,共享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综上所述,要正确认识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一方面,离开做大“蛋糕”,而去谈如何分好“蛋糕”,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分好“蛋糕”既能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能促使居民增加消费,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要通过做大“蛋糕”为分好“蛋糕”奠定物质基础,同时又不断改进分“蛋糕”的政策,为人们的民生兜底。我们要的是温暖的发展,而不是冰冷的发展;我们要的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而不是以物为本的发展;我们要的是主体性的有获得感的发展,而不是受支配的被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