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学十篇

时间:2023-04-09 00:11:56

生活美学

生活美学篇1

论文摘要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和市场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大约从20世纪开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种新的美学现象应运而生,审美趣味日趋多元化,审美与生活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不清。可以说,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的趋势。这一审美文化现象的渊源、流变以及发展前景如何,是美学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一美!学与日常生活的渊源

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自美学思想产生至今两千余年来,美学与生活一直有着很深的渊源。

文化研究者们认为,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时期:口传文化时期、印刷文化时期和电子文化时期。在不同的文化时期,审美与生活由合一到分离,最后再次走向融合。

在口传文化与手写文化前期,审美与生活曾经是混沌一体、不分彼此的。那时审美是生活的一部分,譬如渔猎时代的弓箭既是工具也是心爱的审美艺术品(如果当时有所谓的“审美”观念的话)。审美与生活的界限是模糊的,或者说当时审美还没有从生活中分娩,人的审美意识还萌动在生活实践的母胎中。

譬如中国古代的玉璧以及佩戴的各种美玉,既是当时的审美艺术品,同时也是祭祀用品和某种观念的象征物,具有原始宗教、伦理道德、政治活动的实用意义。即使到了孔子那个时代,审美仍然很难同生活分得那么清,诗、乐、舞,并不是后来人们观念中的纯粹艺术。甚至中古时期(如魏晋)的佛教和石窟壁画、雕像,很难说当初有多少人是带着审美意识把它们当作“艺术品”去塑造的。西方亦如是,古希腊戏剧当初也是酒神节祭祀仪式的一部分。

在手写文化后期,纸张出现了,审美意识逐渐“独立”了,此时审美与生活开始疏远。这对审美艺术的独立发展是一个重大促进,特别是印刷时代的到来,为审美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可能。此时,它以“精英化”、“贵族化”甚至“神圣化”姿态与“生活”拉开距离,审美被供奉在高高的奥林匹亚山顶上。人们认为,正因为审美与生活不同,它才是审美艺术,而且,似乎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越远,越是高高在上,就越是好的审美艺术。

与那时的社会状况和精神理念相应,审美活动被认为是高于生活的创造。审美艺术品被认为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产物,是超越凡俗的圣果。审美艺术活动因为是精英者的活动,是人上人的活动,是高雅人的高雅活动,审美艺术作品也就被看作与凡俗生活不同的高雅、特殊、精贵之物。这样就把审美艺术家与普通人隔离开来,给艺术家戴上天才桂冠。总之,这一时期把美学与生活区别开来,强调美学与生活的距离。

大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人们的审美活动逐渐发生变化。最初的苗头是从电影艺术对视觉艺术的张扬开始的。观众欣赏电影的时候,就如同进入生活。电影的出现,预示着美学生活化的开始。尤其是“电子文化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人们的美学观念走向“新生代”。在这场美学观念的时代变革中,审美似乎没有了边界,甚至那些低俗的、过去不可能与艺术沾边的“现成物品”,也成了审美艺术品。当加拿大多伦多市安大略省美术馆里收藏着一个普通的、谁家都有的盥洗池,作为一件艺术珍品供人欣赏时;当美国“捆绑粘结”艺术家H·哈蒙德把破布、丙烯酸树脂、石膏粉、木头、泡沫橡皮等杂七杂八的东西捆绑胶粘在一起,创造所谓“女权主义者的艺术”时,具有传统美学观念的人目瞪口呆。

但是,某些具有超前观念的理论家做出解释,说那些把种种“现成物”当作艺术品的人,实际上是在从事一种非常严肃的事业。他们实际上是在扩大或重新创造人们的审美观念,现成物品转换为艺术品的奥秘在于审美态度。在这些理论家那里,任何对象,无论它是人工制品还是自然物,只要对它采取一种审美的态度,它就成为一个审美对象。然而,当什么东西都可以为艺术的时候,艺术也就不成其为艺术了,艺术消失于生活之中或者说与生活融为一体了。

德国着名艺术理论家克劳斯·霍内夫在讨论当代艺术时指出:“在西方世界,不仅人们对当代艺术的一般态度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艺术本身同时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美学原则几乎完全被抛弃,结果是艺术家们不再感到与社会截然对立。”

在过去审美是一种经验,而现在所有的经验都要成为审美。过去只有少数“精英”才能做“艺术”、玩“艺术”,现在却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可以玩“艺术”。在后现代社会,似乎成千上万的主体突然都说起话来,他们都要求平等,艺术成为了一个众人参与的过程。大地艺术、观念艺术、广告艺术、波普艺术、卡拉OK、各种群众艺术晚会……观众和演员常常合二而一。此时,创作与欣赏的界限消失了,作者与读者的界限消失了,审美与生活的界限消失了,审美活动与现实活动的距离消解了。于是,生活就是美学,美学就是生活,美学与生活再一次走向融合。

二美学观念转变的原因和基础

美学发展演变的原因极其复杂,然而也有规律可寻。美学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生活诸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它的动因既有自身方面的,又有社会方面的。

首先,经济的影响。恩格斯曾说: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这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指出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包括审美需要)的关系。在物质生活水平高度繁荣之前,自然不会意识到审美活动的重要性。但是,在物质生活水平高度繁荣之后,审美活动的重要性无疑被提上日程。过去是为了“身上衣衫口中食”,现在却是要美化自己、美化生活,通过“生活的美学化”来更大程度地解放自己。此时,人人都开始从美学角度发现自己、开垦自己。其结果导致生活成为一门艺术,或者说被提高为艺术。

其次,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剧,对美学的平民化、民主化起了催化作用。在哲学方面,本质主义的解体,现象的多样性被重视,多元思维的建立等,也对美学观 念的转型产生影响。尤其是后现代哲学对主体的解构,更为美学观念中的民主化、平民化及美学与生活的贴近和同一提供了理论前提。此外,艺术的自我消解,自然美、社会美的相应崛起,也使传统美学以“艺术”来抵御生活这一带有明显局限性的美学观念遭到质疑。

不难想象,既然“艺术”本身已经自我消解,那么,精英审美对于通俗审美的排斥也就成为了不可能,审美与生活的同一也就顺理成章了。从社会角度看,生活美是始终存在的,只是在古典美学时期,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分工,造成了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分离,美被从艺术的角度加以强化。进入当代社会,由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日益融合,生活美由隐而显,也是必然的。从劳动过程看,在古典美学时期,人们往往更重视精神产品,轻视物质产品,劳动过程也被区别为“动脑”和“动手”两部分;而在当代社会,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逐渐合一,同样也导致了“动手”的魅力。

最后,技术的美被发现。从技术层面上看,电视转播、互联网等的出现,空间距离以及中心与边缘的区别几乎不复存在。伯恩海姆说:“计算机最深刻的美学意义在于,它迫使我们怀疑古典的审美艺术观和现实观。”人们已经注意到,日常生活正日益显示出与艺术条件的同一性。在古典美学时代,由于以文字为基本媒介,作者与对象、读者与作品需要通过文字的转换联系,需要借助于思维、理解、想象而完成创作或接受,审美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

而在电子文化时代,由于电子媒介的作用,作者与对象、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联系由间接性变为直接性。它们有时直接合二而一,混为一体。读者简直用不着思维、用不着理解、用不着想象,直接感受就是,直接看、直接听就是。由于电子媒介的存在,现实与非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清。在审美上,现实与影像也处于新的关系中,你去裁缝店做衣服,可以先在计算机屏幕上逼真地做出衣服的样子,顾客还可以参与设计,这种非现实的虚拟图像,可以丝毫不差地转换为现实。这样,古典艺术那种从外面去认识或把握现实的状况被取消,艺术活动本身就是现实自身的活动。于是,艺术再也不像古典时代那样神圣、神秘和永恒,那样具有唯一性。机械制作、大量复制、随身听……把创作和欣赏带入了新的境界。这样,就把审美体验与生命体验联系起来,美学与生活的距离就此泯灭。

三美学生活化的发展前景

“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作为一个突出的带有世界性和时代性的现象,无疑体现出美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时代内涵。但由于日常生活中审美意识的多样性、复杂性很难对其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下面从正负两方面价值取向谈一谈初步看法。

首先,从积极方面看,审美植根于日常生活,对张扬个性、解放思想、加强民主等人性的重构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人们追求个性解放,彰显自我,丰富和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美学生活化”更新了原有的日常生活内容,彻底打破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封闭性,激发了大众强烈的参与愿望和体验的热情,拓宽了人们的生存空间,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它的传播与普及,引导人们树立起科学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促使其朝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另外,“美学的生活化”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文化市场,极大地提高了文化生产能力、文化生产手段的效能和文化产品的数量和水平,从而使高雅审美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有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和受众。由于“美学生活化”演绎的世俗神话让大众含蓄地解放自己心中的无意识冲动,使人们在轻松幽默中发现小人物大世界,让普通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同样充满了惊喜和阳光,并且打破了精英审美对审美意识的垄断,消除了审美特权,促使主流审美、精英审美都在各自的现实实践中寻找并确定了自己的位置。

其次,从消极方面看,靠市场机制的运作来进行审美产品的生产、制作、流通和消费并实现生产者的商业利润,这种商品性特征改变了传统审美文化的传播方式,使审美活动披上了一层经济的外衣。传统美学的权威性、崇高性和严肃性逐渐被庸俗性、娱乐性和消费性所取代。其审美内容往往平面化、无深度。有的为了迎合大众趣味,把平庸化的东西奉为新潮,而深刻、崇高的东西反倒显得落伍,从而导致一种“媚俗”的倾向。

外来审美文化中还有不少色情、暴力以及俗不可耐的广告语等文化垃圾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对于缺乏判断力的青年一代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另外,像电影、电视之类通过画面来显示意义,观众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思考的可能性受限,使观众更容易受到表面逼真性的蒙蔽。现实的状况也让我们不能否认,由于过多地关注人生快乐与轻松,缺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想,使美成为点缀、成为装饰、成为广告、成为大众情人,美就这样被污染了,这是我们应该时刻警惕的。

总之,“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这一审美文化现象,还处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其长处与短处并存。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初衷和目的是积极的。美学的目的就是用真、善、美去娱人,至于它涉及现实功利关系,实在不是其本意。在审美艺术的仿真能力被现代技术超越的情况下,审美艺术的社会和认识功能只能是以前少数人所规范和垄断的传统审美艺术形式的消解。工业化使原来那种少数人垄断的知识霸权和资本利益服务的传统审美艺术形式转变为新的审美艺术。

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的语境下,一个国家的审美意识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其它国家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保持清醒的头脑,批判地吸收有利于本国美学发展的审美意识。同时,我们还应该融入到这个全球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审美意识形态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眼于融合与创造,将精英审美和大众审美结合起来,在两者共存的前提下共同发展,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克劳斯·霍内夫:《当代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年。

生活美学篇2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美学热”退潮以后,关于美学理论创新的话题层出不穷。有关于美学学科基础的反思,也有关于美学思维方式的反思,更有关于美学学科体系的反思,最终在90年代演化成为轰轰烈烈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这些反思和论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学学科的发展,但是由于它们都是在“理论美学”的范围内展开的,虽然有着一定的学理价值,但是由于这些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都远离了大众的社会生活,无论是实践概念还是生命概念以及生存概念都与大众的美好生活相去甚远,因而我们的美学就不能深入到大众生活之中,不能成为关于大众美好生活的学问。相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相应的审美意识有所觉醒,这正是美学学科大有作为的时候。基于此,我们呼唤一种立足于建构大众美好生活的美学,一种从理论的框架中走出来,研究广泛存在的生活美学。

一、理论关学的发展历史及其当代困境

美学作为一门自律的学科的诞生源于德国美学家鲍姆加通《美学》一书的出版。在美学发展史上,《美学》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己开始执掌门户,有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学科问题。鲍姆加通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相应地应该有三门不同的学科来加以研究。研究“知”的学科是逻辑学,研究“意”的学科是伦理学,剩下的“情”也应该有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加以研究,鲍姆加通把研究“情”的学科定义为美学。在《美学》的开篇中就谈论“美学是感性认识的科学”[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比是低级的认识能力,但这种较低级的认识能力也必须有专门的一门学问来加以研究,否则感性认识就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这样,美学也就成了一门有别于哲学、逻辑学和伦理学等的独立学科。美学的独立意味着这个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关于美学体系的理论思考成为美学家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在鲍姆加通之后的德国古典美学阶段,康德和黑格尔对美学的理论体系建构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康德和黑格尔都在鲍姆加通感性学的基础上,以感性作为思考的中心,致力于解决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问题。他们都立足于各自的哲学立场建构起自己的美学理论。康德在鲍姆加通提供的美学是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想象力这个中介环节,提出了“审美判断力”问题,建构了其先验哲学的美学体系。他从“审美判断力”出发,重点分析了审美心理机制问题,抓住想象力与其他心理机能的相互组合,阐发了美感与崇高感、趣味与天才等问题。感性与理性的相互统一是他构建自己心理美学理论的核心。黑格尔则把艺术纳入绝对理念发展的历史,将艺术视为理念外化为主体心灵的感性表现,即美作为理念的感性显现经历了一个有序的发展过程。黑格尔根据逻辑与历史相互统一的原则,以艺术美的理念为中心建构了一个庞大而又严谨的理论体系。康德和黑格尔的美学理论体系后来成为中国美学研究的两种主要范式,即审美心理学研究范式和艺术哲学研究范式。再加上希腊的美学传统对美的本质的构建,即美本质研究范式,这三种美学研究范式就成为后来中国当代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典范。

西方现代美学打破了以黑格尔美学为代表的形而上学体系,代之而起的是多元演变的新局面。西方现代美学立足于人本即精神主体来回答美学问题,以人本主义哲学为出发点,张扬个体的感性、本能、欲望、直觉,并将它们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审美经验问题成为西方现代美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艺术,艺术不过是审美经验外化的产物——审美心理经验是艺术的内在根源,艺术则是审美的外在表现,审美和艺术密不可分。因而我们可以说西方现代美学是以“审美一艺术”为中心课题的。西方现代美学家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研究美学,而不像古典美学那样来建构一个宏大的体系。这种消解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方式张扬了美学的精神特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审美的本质内涵,例如存在主义对个人审美之谜的揭示,现象学对审美意向性的阐释等都为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法。但是由于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直接源自于西方现代哲学,而对于大众的审美意识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因而只是具有学理的价值,而对于大众的美好生活没有能够提供多少助益。

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的资源直接源自于德国古典美学,因而建构自己的美学理论成为美学家们的首要选择。发生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是为了批判美学研究中的唯心主义,确立美学研究领域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由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开创者们对美学学科的论述不多,对于当时的中国的美学家来说就有了可以阐释的空间。这时的美学论争的焦点集中在美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一非美学问题上。大讨论中有着一个不证自明的真理:凡是认为美是客观的就是唯物主义的,凡是认为美是主观的就是唯心主义的。力争站在唯物主义阵营中是大家的共同取向。这次美学大讨论虽然在当时是最具有解放意义的讨论,但由于他们把复杂的审美现象划归入唯心与唯物的论争,将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几乎完全哲学化,因而其学术史的意义并不是很大①。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第二次美学大讨论是50、60年代美学大讨论的延续。各派的美学理论在这一阶段都得到了发展并且树立了实践美学的核心地位。这之后,当代中国美学家们加强了对西方美学理论的翻译工作以及对中国美学史资料的系统整理,为建设科学的、体系化的美学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实践美学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取得中国当代美学话语控制权的。实践美学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康德的主体性哲学结合起来,提出用实践来融合认识论美学的主体和客体的二分状态,用实践活动为美学寻找一个可靠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实践美学将西方古典美学研究的三种范式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包容广泛的美学体系。美的本质、审美心理学和艺术论在实践美学中获得了统一。可以说,实践美学达到了理论美学的顶峰。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则可以看作是中国当代美学的第三次论争,在这场论争中,后实践美学的代表人物声称自己所建构的美学体系超越了实践美学,他们以强调感性、个体性和超现实性来反对实践美学的理性、群体性和现实性。而实际上,两者的主要区别只是在于其哲学的起点不同,实践美学以“实践”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而后实践美学则以“生命”、“生存”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两者的论争实质上是西方古典哲学和西方现代哲学的争执。实践美学依托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康德的主体性哲学,而后实践美学则依托于西方现代的生命哲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在这场论争中,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讨论的焦点都集中在哲学的命题上,二者看似针锋相对,但在美学研究的理性化建构上则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从中西方美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的建构和艺术审美的研究上,这种从学理分析和美学史资源中寻找美学建构的可能的美学研究方式我们可以称为理论美学。理论美学总是从哲学的高度为美学寻求安身立命之所,极力从理论上论 证人类审美活动的普遍价值,对人类审美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特性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

与积极建构理论美学大厦相对应的是美学家们对大众审美实践的漠视。这种漠视使得理论美学的建构一直在“高空运作”,而借助哲学话语权建构起来的堂皇的美学理论与人民大众的现实审美活动几乎毫无关系。因而,理论美学在当代的发展遇到了困境: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当前,发展的重要性超越了启蒙,美学的工作中心亟待转移,即美学首先应该积极地介入到大众生活之中,成为建构大众美好和谐生活的学问,而不应该再囿于概念化的范畴内自娱自乐;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建构理论美学的学者们远离了大众生活,躲在书斋里闭门造车,建构了一个个美学体系,而实际上,这些体系对于大众的现实生活却无关痛痒,这种美学与生活隔离的状况使得理论美学成为无源之水。因而我们呼唤美学介入生活,在大众的生活中发挥美学应该具有的社会功能。

二、大众审美意识的兴起与生活关学的建立

理论美学的发展历史揭示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但是由于“美学家只在美学史资源中讨生活,他们满足于根据已有的理论提出新的理论;满足于在逻辑自足中建立各种理论体系,其眼光始终只盯着书本,思想神游于观念王国,没有去关心比观念、逻辑更为根本、更为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本身,没有去研究身边正在发生着的大众审美事实。”[2]因而,美学研究就在逻辑、概念里兜圈子,美学家的这种自娱自乐的努力只能够满足自己的“美学话语权”的建立而不能被广大的群众所接受,广大的群众不知道美学究竟为何物,不理解美学与他们美好生活有什么关系,不了解美学的存在究竟对自己有什么价值。

美学研究远离大众的倾向遭到了一些青年美学家的批评①,这些批评的确击中了理论美学的要害,美学如果不走出纯理论的“象牙塔”就不能真正的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而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如果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无关痛痒、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就不会有生命的活力。因而美学走向大众,走向生活是其理论创新的一条新的途径。我们将这种走出理论体系建构的走向大众生活的美学称为“生活美学”。“生活美学”并不是一门新的美学建构方式,它实质上是深入到大众中去、解决大众生活审美难题的应用美学。

美学走向生活或者说“生活美学”的提出是否就是要研究日常生活中的感性审美问题呢?这就牵涉到“生活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区别。“生活美学”和“日常生活审美化”都立足于大众生活本身的审美,都是对理论美学的一种反驳与修正。但两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首先审美主体是不同的。生活美学立足于大众的现实生活,全体大众是“生活美学”的审美主体;而“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审美主体是发达城市生活中的中产阶级,他们拥有相当充足的金钱,因而在物质极为丰富的发达城市中可以找到他们审美的领地,这只是一部分有钱人的美学。其次是审美活动的出发点不同。“生活美学”的出发点是大众生活中的现实审美现象,并以大众生活的艺术化、大众生活的幸福和谐为最终目标。而“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出发点是审美的感官享受和物质刺激,它建立在丰裕的物质生活基础之上,是被物质商品所包围的“消费社会”的产物。最后是审美活动的价值归依不同。“生活美学”所追求的是人生的艺术化,以造福大众的现实生活为价值归依,它是由日常的物质生活向精神生活的升华,是由日常生活的“实用”层面向“艺术”层面的过渡,是由功利实用的劳动向本真存在的澄明境界的提升;而“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则以直接表征物质满足的享乐的为价值归依,它是物质生活扬弃精神生活的“”,是“消费社会”的审美价值观,是以“审美”为幌子、以“感官享乐”为本质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理论变相。它最终以“技术”来统领审美,审美的人变成了物化的人。

立足于大众立场的“生活美学”关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大众日常生活是非常广泛的,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而生活美学的主旨就是要把美学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关注他们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的审美问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注重自己身体的美化、注重自己生活环境的美化,从中获得一种舒心的享受;在人们的日常劳动中,劳动者体会到劳动创造所带来的快乐,这些都是生活美学所关注的问题。在大众的精神生活领域,美学要担当起培养大众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道德素养和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并且弘扬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健康的娱乐消费方向的任务。这些任务的实现就要求美学关注大众的现实生活、关注大众的审美心理的发展。美学应该逐渐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应该讲,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美的追求是普遍的:从美容美发、服饰、家居装修、旅游再到生活饮食等各个方面。这种审美追求可以说永无止境。大众审美意识的兴起无疑为生活美学的大展身手创造了舞台,这就需要美学超越只关心理论的传统,深入到大众生活之中,协助大众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趣味。大众的审美意识兴起的时代也正是美学应该大有作为的时代。没有现实基础的学科会缺少持久的生命力,美学首先要找到其现实的立足点才能在学理上有所发展。如果美学家没有看到美学的现实的生命力而仍旧在形而上学的“迷宫”中奢谈审美的精神性、超越性、个体性和无功利性,这岂不是美学的不幸抑或美学家的悲哀?因而我们的美学发展要呼唤一种立足于大众立场的现实主义,而不能仅在理论的超越境界里沾沾自喜。

三、理论关学与生活美学要互补

从系统性和体系性出发,理论美学坚持对美学进行学理分析,探讨审美活动产生的逻辑前提,在此基础上提出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并给予自己的解答,这对美学这门学科的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首要的任务就是确立自己的研究对象并给予理论上的分析,美学当然也不例外。这种学理分析的重要性在于确立了美学的自律,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可能。但是一味地追求理论化、思辨化使得美学这门研究人类感性的学科越来越远离人类的现实生活而成为一门“玄学”。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就显示了这个趋势。近20年来中国美学学科的所谓创新也常常超越了美学自身的范围,无论是实践美学话语权的建立还是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辩驳,其实都是哲学思想的论争在美学领域中的表现。美学理论家不愿意从具体的审美现象出发而热衷于从哲学入手来探讨美学的逻辑起点和美学的基本问题,以哲学修养和逻辑修养的高下来争取美学理论建构的话语权。理论可谓层出不穷,但是美学和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的隔膜却依然有增无减。

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大众以不同的方式在追求着美:建筑装潢、室内装修、美容美发、环境绿化、花卉修剪、影视娱乐等等与审美相关的一些行业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从社会大众的审美实践来看,我们的美学正是应该大有作为的时候,而现实的美学研究却是令人失望的。中国当代美学要走出困境,重新获得自己应该具有的学术地位,就应该积极地介入到现实生活中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养分,拓宽自己的学科领域,展示美学学科积极介入社会的价值;当然,在面向现实生活的同时,美学也不 应该忽视学科自身的理论建设,即美学要在当下的学术语境中不断地寻求理论的创新、发展和突破。这样,美学一方面做好了学科自身的理论建设,另一方面又积极地介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就使美学能够在学理和生活两个方面相得益彰。

美学是一门“形而上”和“形而下”兼有的学科,它一方面要在“形而上”的层面探讨美学的学理价值,另一方面又必须在“形而下”的层面探讨大众的现实审美。它并不是一门社会应用学科,而是一门人文学科,这就要求它必须以人为本,追求其超越性和自由精神。各种社会生活中应用美学的发展最终还需要理论美学的成果来支持,而理论美学的研究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立足于现实的审美实践和审美经验,在现实审美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和概括,从而形成具有学科形态的美学理论。反过来,这些具有学科形态的美学理论又能够指导现实的审美实践,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因而美学研究应该面向多元:既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美学问题,又要研究具有理论形态的美学问题。事实上,生活美学是理论美学的源头,理论美学的理论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审美经验,而生活美学又给理论美学提供丰富的审美例证,没有生活美学支持的理论美学是“有学无美”的,没有理论支持的生活美学是“有美无学”的。美学要发展,要取得突破,就必须面向多元,将立足于大众审美的生活美学和立足于学科建设的理论美学统一起来,给生活美学寻找理论依据,给理论美学寻找现实依据。

总之,美学要想走出低谷就必须走出思辨的理论的王国,走向社会生活的广阔空间,走向对生活审美的研究,在大众的生活幸福和心理健康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这就要求美学家们不仅要在思辨的领域内研究美学,还应该对生活中的实用美学进行研究;要用开放的心态来容纳各种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不能认为只有理性统摄下的审美才是正确的,而别的审美方式都不可取;要树立大美育的思想,不仅要在学校培养学生的美育观念,更要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培养全体社会大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只有这样,美学才能从形而下的角度给人以引导,培养大众正确的审美情操,同时又探究人们的精神追求,从形而上的角度给人以启迪。也只有这样,美学才能够实现从具体的审美事实出发达到对大众终极关怀的目标。作者:刘广新 胡友峰

[参考文献]

[1]鲍姆加通.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13.

[2]薛富兴.生活美学——一种立足于大众文化立场的现实主义思考[j].文艺研究,2003(3).

[收稿日期]2006—12—01

[作者简介]刘广新(1972-),男,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博士生。

生活美学篇3

美是人类天性的追求,不仅体现在艺术活动中,同样也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万物皆静观自得,以一个景观者的姿态去体悟生活。

安居乐业是百姓生活理想的表达,而书房在现代家居生活中担任着越来重要的角色,它不但是休闲、读书的场所,也是工作的空间。如果家中有一间书房,那最理想不过。如果没有专门的书房,也可以选择舒适的角落辟出空间作为书房。现代人将书房赋予了新的理念,休闲、阅读、工作、会谈,只要适合,尽可随心设置。

明末时期的一位美学派人士曾说到:“处士之庐,难免卑隘……净则卑者高而狭者广亦!”美的第一步就是干净。无论“庐舍”大小,“小书房联系大社会”干净整洁的书房透过细节传达出书房主人对这方天地的尊重。

简单、明快的色调例如白色、清柠色、淡蓝色,在大面积的白色基调下,辅以跳跃的小面积的色彩,整个书房中流露出的整洁、快乐和甜蜜,裹着阳光向你扑面而来,整个环境中不论是你拾书而卧,还是沏茶假寐,都透着那股自然。

生活美学篇4

一、结合教学行动力执行,引领学生团队合作

长期以来,美学倾向于从哲学角度来建构美学理论体系,而忽视了对于大众审美实践的关注,使美学这门人文学科远离了大众的生活,成为无源之水。要走出困境,就需要理论与实践兼顾,将理论美学和生活美学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于是,生活就是美学,美学就是生活,美学与生活再一次走向融合。基于这些理论指引,将生活美学创意融入我校美术与服装教学中,在实践中充分整合地发挥师资力量及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与生活相关的小设计,美化自己的生活,让更多聋人自力更生,生活更美好,要实现这些论题,当然是实践到点上更立体。2011年9月,聋校几位一线的美术与服装教师以团队的形式开设《生活美学—手绘工艺课程》培训课程,通过整合本校美术及服装专业的资源,两个专业的学生各自完成自己能力强的那部分。如美术班的同学负责画面的绘制,服装班的同学负责成型的缝制,把各自的强项表达出来。期许引导学生认识所学的专业知识所长,贯彻“专业和基础并举”的思想,积极与市场结合,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社会,获得宝贵的社会经验,做到因需育人,进一步增强了我校的办学活力和吸引力。团队合作,利于将来学生走向社会,学习人际交往。团队课程的开设,更符合聋生生理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来发展聋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建构聋生对自己正确的认识,走向自信。同时也旨在为聋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考量,提供聋生实战机会,拓展聋校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提高聋生的就业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引领教师和学生同共成长。

二、创造美丽生活的无限空间,建立自信

由于聋生特有的缺陷补偿,普遍动手能力强。因此在课程建构上,着重凸现“以聋人的动手能力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的课程体系。生活美学创意,尊重聋生的生理缺陷,巧手玲珑,使学生们找到生活中美学的乐趣。布艺手机包,抱枕等创意手绘与制作,主张从生活中寻找创意,从创意中感受艺术。搭建了美学与日常生活之间对话的桥梁,使美学与日常生活本身投以关注的目光,并通过绘画与缝制手工表述、对环保理念阐释和评估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日常生活,课程的特色与创新之处是对生活中的观察能运用美学原理,进行创意设计和学科结合,传承传统文化,引入新的工艺手法,通过设计,结合新绘画材料,能在不同材质布上绘制,贴合完美不掉色。

三、教学工作转型及教育定位,拓展聋生就业空间

当代生活和艺术所发生的“审美泛化”的质变。一方面是“生活的艺术化”,特别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孳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则是“艺术的生活化”,它凸显为艺术与生活界限的日渐模糊。与其他学科相比,美学更需回归于生活世界来加以重构,这是由美学的学科本性所决定的。近年美学运思中都有回归生活的路向,而且,这种切近生活的态度似乎更契合于中国人的心灵。

生活美学篇5

魏思东的教育格言

我的人生观:我是人民教师,我愿做人类文明和进步的基石。

我的价值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才会亲近你,读懂学生的性格学生才会依恋你,关心学生的健康学生才会向往你,引导学生成才学生才会崇拜你。

我的教师观:让美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唤醒他们的生命激情,寻找纯真的自己。

我的学生观:要让孩子们喜欢艺术,因为与艺术亲近的人大都对自然和人文比较关怀,也大多与真、善、美比较近。

我的教学观:优质而高效的课堂,既成就了孩子的终身幸福,又成就了教师自己。

我的教学信条:让每一个鲜活生命都参与创造。

一、魏思东的教学主张:儿童生活美术

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儿童自然发展。美术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兴趣和本性来实施,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来参与或指导学生的美术活动,让每一个孩子在美术活动中都可以按照自己对世界的认识,用情感的画笔来讲述自己的心灵故事,随心所欲地进行自己的美术创造。因此要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学习,引导学生审美探究,多样体验,生活化观察、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促进学生主动而持久地学习。

1.直观美的体验,能激励孩子的审美探究

孩子的审美从使用画笔就开始了。“线条”意味着什么?“线条”意味着孩子思维的开始。当一个孩子自由地在作业纸上,用画笔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充分地宣泄自己对周围世界认识的时候,就是他们最开心、最快乐、最独特的时候。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主体的观念,做到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角度出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做到“还时间给学生,还空间给学生”。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学习、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想象的空间、绘画的空间,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得到真正的体现。最好的方式是引导和鼓励他们画出心中的故事,陪着孩子画完它。绘画自己心灵的故事让孩子无限快乐。引导学生在联想基础上幻想,把自己心中最美好的画面用画笔再现出来。每个孩子生活的经历不同,幻想和表达的方式也就不同,画面的内容也肯定有自己的特色,即使学生在美术的表现技巧上还不够成熟甚至有些欠缺,但所画出的内容是生动的。

2.多样美的体验,能满足孩子的生活乐趣

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泛的体验学习空间,使学生的体验对象在时间、空间上有了拓延,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学习主体对个体的体验学习,更加强调学生自身的体验,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运用故事、图片、多媒体、示范作品、尝试创作、正确评价等一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他们去解读美的真谛和探索美的奥秘。通过对自然美和生活美的思考和探究,从中发现新事物美的规律。在师生的共同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新颖、变化、直观可视的多媒体教学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美术欣赏课教学时,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育,产生可视、多变的教学效果,和孩子们求新求变的认知特点不谋而合,很容易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在新奇、直观可视的音像世界中轻松地获得艺术审美的体验,让思维自由地遨游于艺术的海洋。从而更大地激发孩子们实现用艺术技巧表现生活、表现自然、表达自我情感的愿望。

3.独特美的体验,能满足孩子的创新心理

当孩子尽情地把来自内心的感情表达在画纸上的时候,它是独特而且不能代替的,从中可以体会到的美妙将远远异于语言和想象。孩子们凭着个性的直觉感受,以他们特有的自我表达方式,在开始作画的时候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他们并不关心画面有没有主题,也没有什么目的。画笔的每一次旅行他们都十分高兴,而且总是赋予图形以自己的意义。在他们的作品中大胆地表现了他们的生活、个性和情感,使作品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形式美感。因而,了解和把握各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实施艺术教育的前提,也是实现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关键。要尊重教育对象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就要从孩子身上找突破口,从他们的愿望出发,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可以经常让他们试着用不同材料来表达同一内容,或用一种材料表现各种内容,或对同一内容从不同角度理解后进行创作,等等。

4.生活美的体验,能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

好的美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动而有情趣的美术作品必须能够反映孩子们熟悉的生活画面,反映孩子们的生活状态。而孩子们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力,教师应该运用一切手段来帮助孩子通过教学获得更多的美术实践的机会。引导他们通过模仿、写生、创作等美术活动方式来观察生活的美,不断积累美术创作的素材;表现生活的美,把自己对身边的点滴感悟或感动用日记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引导孩子们在自我的学习实践中多看、多做、多动、多想,多积累贮存与生活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创作起美术作品来就不会缩手缩脚了,也不会感到头脑空虚没有素材了。美术教师对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使孩子开阔思路,由单向思维变多向思维,创作出的作品就能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美术创作充分启迪孩子们求新、求异、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拓展孩子们的创新思路,也让孩子们在创作中领悟自然的美、生活的美。

二、魏思东的教学风格:“尊重儿童・创造生活”

“尊重・创造”是小学艺术教育的两个基本出发点,也是培养儿童美术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1.尊重儿童

儿童的美术教学必须依照儿童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来加以引导和创新。尊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全过程,在动口、动脑、动手中经受认知、情感和实践活动体验。使学生学会运用学习工具,逐步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最终实现艺术的创新能力的提升。

2.创造生活

儿童的美术作品是否具有创新性,完全取决于美术作品是否是儿童真实生活的反映,作品无论是线条、色彩还是构图是否是儿童自己对生活世界的观察和感悟。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解决儿童美术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建构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采用“尊重・创造”的教学策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的基本目标正确处理教师导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课堂教学活动实效,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三、魏思东的课堂教学实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形形的世界》(欣赏・评述)

――福建省“儿童美术教育”研讨会课堂教学展示实录及反思

(一)组织教学,观察导入对比欣赏

师:昨天同学们听说魏老师要给大家上美术课都充满兴奋和期待,可有一位同学就问老师:“我们明天要带什么画画工具呀?”我告诉他:“只要带‘嘴巴’就行!”有一个同学说:“那还叫什么美术课呀?”是呀,“美术课除了画画还可以做什么呢?”今天老师就想和大家一起去寻找这个答案。

1.用苹果的对比,导入形与色的话题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两张苹果的图片,你想告诉老师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第一个苹果是绿色的,第二个苹果是红色的。

师:还有呢?(学生纷纷举手)

生:第一个苹果有斑点而第二个没有。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还有谁来补充一下?

生:一个苹果大,另一个苹果小一些,形状变了,色彩也不一样……

师:同学们刚才观察得很仔细,回答得也很正确。说明大家都是既聪明又爱动脑的小朋友。

师:对了,同学们刚才就是通过对比的方法来区分两个苹果的“形状”和“色彩”的。

(屏幕上出现了对比:形状、色彩)

师:老师今天就是要带领大家到形与色的世界里畅游一番,你们说好吗?

2.板书课题:“形形的世界”

【评析: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色彩的感受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基础,因此导入新课时,教师单纯的“给予式”的欣赏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新的造型、色彩知识及运用,在讨论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图形与色彩的知识。并指导他们通过简单的形与色对比对特定的欣赏对象进行描绘,为欣赏其他的美术作品以及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体会形状和色彩给我们的直觉反应和思维反应,为下一步教学埋下伏笔。】

(二)启发谈话,欣赏自然美的世界

师:同学们,谁可以告诉老师,春、夏、秋、冬分别是什么样的呀?

学生自由回答:春天来了,小草绿了……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现在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游览四季,感受四季的美好吧!

(播放相关美术课件,引导学生观赏春的美丽片段)

师:让我们一同来欣赏几幅摄影作品,这些作品用了什么色彩来表现物体和大自然的无限美丽风光?下面看这四组照片:

春天,植物发芽,绿意盎然。

夏天,骄阳似火,炽热炎炎。

秋天,果实累累,落叶缤纷。

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图片,被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不时发出赞叹)

师:同学们,一年四季,分别为我们展现了世界的多姿多彩。谁可以告诉老师,在不同的季节里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自由回答:植物的叶子春天的时候是绿色,夏天的时候也是绿色。

生:“老师,他说得不对。”(一个小女孩突然站了起来)

师:哪里不对了呀?

生:春天的时候植物的叶子因为是刚刚长出来,所以应该是草绿色的,到了夏天的时候树叶成熟就变深绿色的了,秋天的时候叶子就变黄,有的还变红了呢,比如说枫叶就是变红的。

(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

“老师我知道”,一个学生抢过了话题,兴奋地说:“到了冬天的时候树叶全都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

生:老师他说得不全对。

师:是吗?你说说看。

生:松树的叶子就不会掉!

(教室里顿时骚动起来)

师:同学们,大家刚才都说得很好,尤其是对问题的思考和争论,你们的表现出乎老师的意料,让老师觉得同学们平时就有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从四季的主色调上讲,老师觉得用四种色彩就可以概括。

教师板书:四季的主色调――绿色、红色、金色、白色。(出示图片)

师:请看大屏幕。

(屏幕上出现了四季的变化:色彩的变化,形状的变化)

【评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讨论的时间可以相对长一点,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充分利用多媒体环境的辅助,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和协作交流,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联系自然与生活实际,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师从“教”到“引、帮”的角色转换。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启发学生通过四组图片的欣赏,产生对季节的色彩遐想。并且通过图片的欣赏,让学生对身边的色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讲授新课,认识创造美的规律

出示三张图片。

师:同学们,观察图片然后告诉老师这些图片的形状和色彩有什么特点?

(屏幕上出现了两个水壶)

生:第一组:

(学生纷纷举手)

(1)形状相同,色彩不同。

(2)色彩相同,形状不同。

(3)形状相同,色彩相同。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很正确,说明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很容易找到美的变化规律。好!我们把这组图片归纳为“变化与统一的美”。

师:谁可以帮助老师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吗?

(学生列举了很多实例,课堂出现了一个小的高潮)

出示三张图片。

师:同学们,观察图片然后告诉老师这些图片的形状和色彩有什么特点?

生(自由回答):

(1)左右对称,色彩不同。

(2)上下对称,色彩不同。

(3)对角对称,色彩不同。

师:好!我们把这组图片归纳为“对称与均衡的美”。请同学们找一找你的身边有这样的对称与均衡的东西吗?

出示三张图片。

师:同学们,观察图片然后告诉老师这些图片的形状和色彩有什么特点?

生(自由回答):

(1)近实远虚,色彩相同。

(2)近大远小,色彩不同。

(3)点、线、面,色彩不同。

师:好!我们把这组图片归纳为“节奏与韵律的美”。谁可以帮助老师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吗?

【评析:这一环节中教师趣味导学把美术的欣赏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引导学生去设计和美化自己的家、自己身边的环境。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易于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把学生的思维完全调动了起来,让欣赏美的课堂高潮迭起。】

(四)指导方法,欣赏生活美的方法

师:同学们,请你用形状和色彩介绍与你相关的一些物品,以下请选择:①我的文具;②我的书包;③我的玩具;④我家的客厅;⑤我喜爱的。欣赏讨论之后,请各组派代表发表你们的意见或观点。

【评析:让学生通过欣赏感知形与色的魅力,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的态度。以趣味性的活动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运用一些简单的图形,知道世界的变化和多彩。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发扬民主,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五)交流评价,引发欣赏美的讨论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欣赏画家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色彩美,并进行欣赏评述。

(2)引导学生欣赏一件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谈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欣赏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屏幕上出现了两幅作品)

师:你喜欢哪一幅作品,请你说说你的理由。

师(提示学生):可以从色彩的搭配、造型组合等方面观察对比。

生:我喜欢第二幅,因为第二幅的画面阳光明媚,给人温暖的感觉!

生:老师,我也喜欢第二幅,因为第二幅的画面是丰收的季节,画面近大远小,很有节奏和韵律美!

师:你说得真好,你把我们刚学的欣赏知识都运用上了,同学们给他点掌声。

生:老师,我喜欢第一幅作品,因为第一幅作品让我想起了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武夷山游玩的情景,那里的水也是这么美。

师:这幅画能勾起你曾经美好的回忆,这就说明美的东西可以引发我们美的感受!

(六)游戏互动,提高欣赏美的品位

1.猜图游戏

出示一组图片请同学们用形状和色彩来描述它,但不说出它的名字。

师:这是一种水果;它的形状是圆形的;它的色彩是绿色的;它的表面还有许多花纹。

生:老师,我知道,是西瓜!

师:同学们要像老师刚才这样从类别、形状、色彩和特征等方面来描述一件东西,请你猜猜看!

(同学们纷纷举手,都想在这一环节露上一手,所以课堂出现了一个小的高潮)

师:好!我们请这位女生来猜,大家自由描述图片中的物品,看谁猜得最多!

生:这是一种文具;它的形状是又细又长的圆柱形;它的色彩是五颜六色的;它的一端是尖尖的。

女生:铅笔。

生:这是一种水果;它的形状是又弯又长的;它的色彩是黄色的。

女生:香蕉。

生:这是一种水果;它的形状是心形的;它的色彩是红色的。

女生:……

生:它的表面有许多的小点。(有位同学补充说)

女生:老师,我知道,是草莓。(又一阵掌声响起)

生:这是一种……

游戏继续开心快乐地进行着。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发现不论是描述的同学,还是猜图的同学都能根据一件事物的类别、形状、色彩和外表的特征等方面来描述和猜图,说明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观察事物的方法,今后大家就要用这一种方法去观察身边的其他事物。现在我们进行下一个游戏。

2.请你当老板

出示一组服装图片。

师:同学们,假如让你当服装店的老板,你会怎样向你的顾客推销你的商品呢?

生:我会先给这些服装标价。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会根据这些服装的样式和颜色来定价。

(一阵掌声响起)

师:看来你已经将美术的知识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 。(老师用新奇而赞许的眼光微笑地看着她)

生:快来看呀!新到的服装样式新颖,美观大方,穿在身上会让你更加漂亮,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了啊!

(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刚才用形状和颜色来描述衣服的样子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推销方法,说明一种产品是否畅销一定和这种产品的形状和颜色有重大的关系。

师:同学们,假如你是顾客,让你来选择服装,你会选择哪一件,请说明理由。

学生自由回答,鼓励有独特创意的见解。

师:同学们,当有人和你的审美意向不一致的时候,你会采用什么态度呢?①嘲笑;②改变自己的观点赞同;③尊重对方的选择;④说服他,让他改变自己的选择。讨论后请各组派代表发表你们的意见或观点。

生:我觉得应该是2号,因为我认为他说得对,所以改变自己的观点赞同。

生:老师不对,应该是4号,因为我认为正确的,而且大家都认为是正确的就应该是对的。

生:不对,那如果大家的意见是错的呢?(有一个同学抢着说)

师:同学们,大家说得有一定的道理,2号同学先是反对,后是赞同,说明他被对方说服了。4号同学认为大家都赞同的事一定是正确的,有一个同学已经替老师回答了:“如果大家的意见是错的呢?”但老师认为只有3号回答的观点才是正确的!因为正是因为我们大家都有一颗宽让和包容的心,尊重了对方的选择,我们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五彩缤纷。

【评析:美术具有强烈的视觉性、触觉性、造型性和空间性等特点。课堂教学中的学科知识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也是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要途径。通过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尊重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文化,用包容的心去体验形形的世界的美好。】

(七)课堂小结,拓展美的空间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美术学习生活中也能运用学到的对比知识和欣赏方法,用欣赏的眼光来观察我们身边的世界,美化我们的生活。

四、魏思东的教学反思:心和学生一起动

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情绪特别高涨,课堂上学生认真思考,大胆表达、积极参与的热情令人高兴和感动,孩子是可以在游戏中学习长大的。对于他们来说,搭建一个学习、游戏的平台,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讨论交流,相互学习,汲取并互补各自的经验,从被动的“知识容器”变成了主动学习的参与者、课程资源的开拓者。学生间的合作的意识、自主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在学习体验中生成新的问题,在争论中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到了学习的快乐。在教学中我也发现学生的能力差异较大,这也启示我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都需要提高。以《形形的世界》一课的教学为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1.将美术欣赏知识趣味化,给学生一个审美的惊喜,让学生觉得审美其实很有趣

每个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口味不同,审美材料就不能单一化,应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自主选择审美材料的权力。《形形的世界》是二年级教材的结束篇,教材意在通过丰富、精彩的美术图片来体现在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美的充满生命的现象的呈现,通过唯美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上我选择以“游戏”活动为核心,来探讨形与色中美的多样性,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注意开发美术课程资源,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这种设计是非常恰当的、理性的,完全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最强烈的审美感受来领悟形形的世界的奇异与斑斓。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自我体验和创造,形成独到见解,提高审美水平。美是生动而美丽的。相信孩子的观察能力,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优美的画面、轻柔的音乐以及教师亲切自然的教态、师生间激情而生动的课堂教学语言,为学生感知美的事物,主动参与欣赏评述提供了沟通思维和启迪智慧的可能,师生间自然而深情的交流互动,让学生有了观察和发现美的强烈冲动和欲望,使学生整节课都沉浸在艺术美的氛围中,陶冶了心灵。

2.将美术欣赏知识简约化,给学生一个审美的平台,让学生觉得审美其实很简单

教学中为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搭建了展示交流的平台,并不仅仅满足于学生感性材料的累积,因为一节课不可能穷尽纷繁的美丽世界,这样的交流活动只是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美是有规律可循的。相信孩子的评析能力,鼓励学生多讨论,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在审美中,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思想产生碰撞,自然会产生一些个人体验,对于体验中的局限性,教师不要轻易去否定,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于是,在教学中不必拘泥于“标准的答案”,只要是学生的正确的切实审美感受都可以,牢牢抓住这种个人体验展开审美教学,做到以人为本。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美的规律,让学生有自我表达的欲望。在评述方式上以自评、同伴互评为主,这种评述的民主化、多样化,充分体现了评述的多元功能,在平实而有序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灵感的撞击、美的交流、愉悦的审美,以及成功地自我表达的乐趣。通过这些直观的感性材料的累积,引导学生实现认识上的升华,了解造型与色彩、生物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的,给学生提供一把认识多姿多彩生命世界的钥匙,从而辩证地看待生命世界,培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理解人与大自然的平等关系。

3.将美术欣赏知识生活化,给学生一个审美的通道,让学生觉得审美其实很平常

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或相去太远,都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美术的趣味性活动更是令他们向往。从艺术到生活,从生活到艺术,美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选择“猜图游戏”的活动形式,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平台,彼此交流学习、借鉴补充,必然会引发学生的关注和问题意识。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入美术学科,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学会探索、思考问题,用实践研究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及方法合理运用,并能有所创新。欣赏知识的掌握就是靠在创作实践中去实际地运用,在运用的过程中,将你的发现美的独特潜能充分发挥,将美的感受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作为欣赏内容的补充,有的同学还将自己和家人旅游时的美好记忆和看到的美景相链接,使得欣赏水平和审美经验愈加丰富、成熟,审美的乐趣也将从中诞生。学生完全沉浸在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回忆和眷恋之情中,油然而生自豪感,如此爱国主义教育自然渗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4.将美术欣赏知识视觉化,给学生一个审美的空间,让学生觉得审美其实很丰富

生活美学篇6

导致这样的调查结果是什么原因呢?

长期以来,由于美术课程的发展和人们在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种过于突出美术学科本位主义,导致学生及家长认为,学习美术就是关注和强调美术技能的学习和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美术学科的联系。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一些小学美术教材的内容十分的不切实际,我们这里时一个东北的小煤城,在三月份刚开学的时候,美术教材中居然出现了春游和植物编织的内容。要知道东北的三月还时冰天雪地呢!

还有低年级的教材中充斥着各种抽象的、过于专业化的美术内容。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达芬奇。大多数的孩子们学习美术的目的只是单纯的喜欢而已。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儿童美术教学绝对不能采用强调美术学科本位的做法,而是降低了知识和技能的难度和要求,从贴近生活的角度而不是从技术性的角度组织教学。绝不能被教材的樊笼所困。

一、贴近于生活的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感受美术体验美术。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注重呈现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陶行知有句话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由此我们看到,美术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可以从生活和学生的感受出发,教师创设生活情景进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非常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和体验,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所学的知识不但“活”、“牢”,而且能“用”。如:《会亮的玩具》一课中。要求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出有创意的,可以运动或发光、发声的立体造型,生活用品或活动模型。

由于我们这里的经济落后,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课后教师完全可以组织学生将完成后的大型立体造型可以美化学校,小型立体造型可以美化教室或家庭,生活用品可以运用于家庭或作为礼品赠送朋友。这样既省钱又实用。

二、生活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学生的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兴趣是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如果教师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紧密结合,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去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从课的一开始便充满兴趣,并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与学生有关的学习生活美术创造,以趣乐学,让学生处于一个自己要做,促进自己做好的一种状态。

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曾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如《我设计的自行车》一课,从我们身边经常使用的自行车入手,将学生带进一段机械的世界,通过各种直观的图片和自行车模型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从教学的内容看,自行车的结构以及科技和机械的发展对渴望猎奇、喜欢尝试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诱惑力。利用这种心理,可以更好地借助美术课程向学生传授跨学科知识,让学生增强对科技和机械知识的了解和关注。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用几个简单的问题导入本课。如自行车有几个轮子?你家的自行车是什么样的?等等。另外课前我还要求学生查找、探索与自行车有关的各种知识,相互间的交流成为知识共享的首要方法。课堂上利用实实在在的自行车模型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然后让学生观赏一些科幻电影中的其他机械交通工具。最后才要求学生们进行设计活动,要求分工合理,体现团结协作精神。

三、贴近于生活的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未来生活,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教学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是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在校内外的生活是学好美术的丰富资源,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带给学生有助他们成长和发展地活动所能开发利用的材料和素材,如图书材料、音响材料、风俗习惯、文史掌故、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等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地走进现实生活,了解具体的人,了解生活是需要、愿望、情感和体验相联系的,所以教育必须建基于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当然也意味着关注有完整的生命表现的人的存在,使得人得以完整地发展

生活美学篇7

教育即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因此美术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将美术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活动联系起来,即美术教学生活化。应引导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美术,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乐趣,丰富体验,勾勒出生活画面。新的基础教育理念要求课堂焕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使学生在每一常课中兴趣盎然。由此,可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让课堂成为“生活化教学”的主阵地

众所周知,兴趣是美术创作的起点。孩子有了兴趣,才会产生绘画的愿望,才愿意拿起笔来绘出心中的感悟,才能不断提高美育的技能,提高审美情操。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根据现行的美术教材规类创编了不同的年级的“生活化”美术教案。主要内容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针对不同学年段的学生,创设不同的生活化教学情景:一、二年级的学生对小动物、寓言、童话比较感兴趣,以游戏性活动学习方式为主;三、四年级的学生对卡通明星,生活中的事件比较感兴趣,以活动性、合作性学习方式为主;五年级的学生对社区发生的事和未知世界比较感兴趣,以探究性、结合实践学习方式为主。这一“生活化教学”手册的编写,为每位上课的老师提供了“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模式,让老师们上课做到有章可循,使孩子们的兴趣普遍提高。孩子们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接着就该是表现的过程,表现的过程是一个思维连续、高度集中的过程。为了解决以往每周两节课分上造成孩子们创造思维发生断桥的现象,我们又在课时上进行了调整,即变以前的每周的两节课分上,为现在的每周两节课连上,我们的这一想法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通过这一年的教学,我们惊奇的发现,这一做法带来的益处,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想法:首先,她使我们创设的“生活化”教学情景得以流畅的延续,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也不至于被轻易打断,作业的完成质量从而得到很大的提高;其次,孩子们的美术学习兴趣得到了飞速的提高,在学习工具的携带上自然就比以往积极了很多,孩子们都很珍惜这每周一次来之不易的美术课。两课间除了去方便的孩子,班里其他的孩子有的继续完成作品,有的欣赏别人的作品,还有的围在老师的身边交谈自己的想法……这一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两课分上的时间里是无法做到的;同时教师在上课时,也改变了以往匆匆忙忙赶班的现象:匆忙收齐本班未完成作业,又急忙去发下一班待完成的作品,真是忙得晕头转向。这一做法的实施,使上课的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跟孩子们一起融入到创作的情境中去,大大加深了师生之情。

二、将美术创作与生活留言相结合,为“生活化教学”丰羽添翼

孩子内心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通向孩子心灵之路要靠倾听与交流。我们以朋友的身份,真诚的态度与孩子交流,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使孩子们感到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朋友”。这样宽松的氛围形成以后,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为了努力形成这样的教学效果与氛围,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现在的实际情况:一节课40分钟与每班60——70学生的时间比例,出去我们对学生的新授时间需要10——15分钟,剩下的时间如果平均给每个孩子的时间就更是寥寥无几;而孩子们想对我们交流的东西却很多……如果我们视而不见、见而不听,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孩子没有了感受、没有了交流,甚至是不会交流……为了解决这种状况,从去年开始我们对现在大班额学生作业形式进行了小改革——采用留言式美术作业,即在自己作品的周围附加文字,记录自己在创作作品时的感受或记载自己创作作品的经过。这样就给了每个孩子想对自己说、想对父母说、想对老师说、想对伙伴说的空间与时间。(讲解具体例子)生动的画面,稚拙的留言,正是孩子生活世界的写照,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这种作业的表现形式自实施以来,深受老师和学生们的喜爱。在彼此的留言交流中,不仅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更活跃了孩子们的表现兴趣与欲望,使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不断的螺旋上升。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留言式美术作业将逐渐的散发出它非凡的魅力。

三、通过美术日记,再现生活情景,让“生活”与教学相融相辅

孩子的绘画作品,大多反映孩子的生活,而且大部分的作品都有孩子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试想:倘若孩子没有进动物园,怎能画出《大象世界》的画?倘若孩子没玩过秋千?又怎能有《在月亮上荡秋千》的构想呢?可见艺术的灵感离不开生活。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我们在教学的同时,对我们现行的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使用与压缩,对同类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合并,主张让孩子们画美术日记,“童眼看世界,美术来表达”。记日记除了写,还可以画,图画同样可以表达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感,而且比文字形式更有趣,更富有想象力,更具巧妙的表达力。通过整理自己的思维,选取生活中最感兴趣的内容,以美术的视角,用连环画的形式,再配以“画龙点睛”的文字,来表现事情的经过,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近3年的教学,不仅锻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绘画创作能力,更增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起初,大多数孩子想画却不会画,特别是场景和人物的表现方面存在很大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相当一部分时间的欣赏和训练,逐渐的他们便能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记录并生动地表现下来。每学期我们都根据教学和生活中的具体情况,采用统一命题和自己选择题目相结合的命题方法,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感受最多的去表现。比如在去年的那一场四十多年来之最的大雪中,有大部分孩子选择了统一的命题:今年的雪真大呀!在孩子们的美术日记中,不仅生动描绘了雪日景色,还生动记录了大雪带给他们内心的喜悦与感动……在那场大雪中,孩子们所感受到的:雪大、雪美、雪中情等,毫不逊色于我们。从这一张张、一幅幅的精彩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经历过的事情越多,感受就越多,题材就越多,体裁也随之更加新颖和绚丽多彩。在这些妙趣横生、趣味盎然的美术日记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审美感受,提升自己的美育情操,孩子们在体验美、感受美、陶冶美中,心灵得到一次次升华。

四、打破“学科本位”藩篱,形成“生活化教学”的大课堂

美术与生活密不可分,各学科和美之间更是水融。在语文学科中的古诗配画展览中,把诗文引入图画,培养学生再创造能力

生活美学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 开放式教学 实践探索

一、开放式教学的特点

1.开放型问题的自主探索活动包括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教师点拨、自我归纳小结等环节。在活动中要特别鼓励表扬有独特思维和创新见解的学生,既树立“人人能创造”的意识,又能体验创造成功的喜悦,以朝着更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方向上前进。

2.开放型问题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与实践是当前教学改革大方向。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将所学得的知识用于解决现实世界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的问题。开放型问题只有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更大的效能,才能更具有生命力。这是因为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生活和实践,一旦脱离了现实生活和实践的需要,学生的创新之源就会枯竭。

3.要使学生感到数学不是空中楼阁虚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威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只有这样才会从内心深处产生不竭的动力,从而挖掘出学生的无穷潜力。

二、实践探索与研究

(一)案例一:生活中的数学之美。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促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1.目的:学生通过思考“为什么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图形要采取对称的样式”,从而了解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及美学意义。

2.实施步骤:①组织三组同学,每组五名,第一组收集商标,第二组收集建筑图形,第三组收集交通标识;②汇总所有图形,分析常见图形(圆、三角形、四方形等)的出现频率。

3.总结探讨:①对称的基本特点,“可以折叠重复”;②生活中充满了对称,对称无所不在;③对称的美学意义:对称给人以均衡、流畅、平稳、简明、和谐的美感。

(二)案例二:统计分析在生活中的作用。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建立适当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一步。解应用题,特别是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造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1.目的:通过抽样分析不同年段学生数学成绩,用平均值方法衡量进步程度。

2.实施步骤:①样本采取:一班至五班、六班至十班各抽取30名学生(按学号隔五取一)的上、下学期的数学成绩;②汇总分析:计算两组60人的数学成绩进步数平均值;③结论分析。

3.统计分析运用探讨:①样本采集要注意代表性、随机性;②平均数分析的意义。

(三)案例总结:贯彻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育中,如何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如何把“开放式教学”贯彻于整个教学实践,才能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精心选择和设计开放型问题情境以引入教学内容。数学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数学概念和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和实践是分不开的。在数学教学时,用现实开放问题引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由于学生有一定的实际体验而有助于理解相对抽象的数学知识。

2.选编数学应用性例题,进行建模示范,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针对现行教材中实际应用问题少的现状,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题进行开放式例题教学,引导学生分析、联想,抽象建模,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选编的一般原则是:①必须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②必须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适应;③必须符合科学性和趣味性;④取材应尽量涉及目前社会的热点问题。

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4.开展小组合作方式的“开放式教学”活动。具体做法是①把全班同学按优差生均衡搭配的原则分成若干个小组来开展活动;②布置的课题活动,要以小组为单位,互教互学,并由学生轮流写成解题报告,报告包括问题、策略、解法、推广、应用等部分;③由这些起草报告的同学在班级里讲解他们的报告,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并给予适当的表扬与鼓励。

这样做的好处有:①通过小组成员的互教互学,能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情感交流,差生从中获得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优等生通过帮助差生,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能力;②小组合作方式的“开放式教学”有助于拓广学生的思路,提高解决较难问题的能力;③通过书写报告和语言交流,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几点体会与思考

1.教师在编制开放型问题时,从内容到形式,应当充分重视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针对初中年级的开放型问题,宜浅显一些,必要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思维杠杆提供合适的支点,使他们有机会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随着学生的知识量增多和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开放型问题的难度,可渐渐加深。总之,应尽可能使学生适应开放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协同发展。

2.开放题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因此开放题需要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教师要精心设计开放型问题和新情景下的实际应用题,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机会,使学生不断得到开放性思维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延伸、拓宽,这是提高创新思维的有效措施。

生活美学篇9

我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的,一度也曾离开,穿行陶醉于西方的、外来的文明,最终却还是无言而坚定地回到了中华传统,因为游历、比较和沉思之后,发现人类文明的最美毕竟含纳在古老中华浑朴瑰丽的文化之中。我的感悟是,只有从中华传统文化出发才可以找到通往人类幸福最近的路――最好地解决人类精神归宿、灵魂安顿等问题,找到心灵的家。因为只有中华传统文化是把培植、养育高尚优美的道德、纯净清澈的人性作为惟一的、终极的目的。而美德几乎是理想社会、人类幸福的同义词。

我是牢记着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这样的一段话而踏上文学之旅的:“大家都希望有一种鼓舞人的、光明灿烂的东西……不是同生活一样,而是比生活更高、更好、更美的东西。现代的文学必须多多少少地美化生活,只要文学一开始这样做了,生活就一定会美化起来。”文学必须美化生活,这道出了文学的职责和意义。

我觉得,《锁沙》的价值就在于较好地履行了这一职责。《锁沙》塑造了一些具有高尚情操和境界、崇高追求和信仰的人,这些人的心灵像金子一样熠熠闪射光芒,照亮一方土地,使其成为人间乐土。小说主人公郑舜成的精神于是成为了整部作品的精神,成为了一座人类精神的灯塔。

我觉得,一个真正的作家,其必备素质是要有悲悯心,这是同情、责任、大爱等一切文学情感的源头。孔子就是看到民众在战乱造成的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中的苦痛艰辛,才以自己的生命为础石,铺设了人类通向幸福的道路。孔子一切的著述其实主旨可以用两个字概括:道德。他透彻地看到了人类幸福和道德之间彼此依存的辩证关系。老子更是直接,其著述就直取“道德”二字,称为《道德经》。

我欣慰的一点是,自己的觉悟跟几千年前伟大生命的领悟悄然契合。《锁沙》就是一种对高尚道德境界的饱含忧患和深情的呼唤。人道和天道是密切相关的,甚至完全可以说就是一回事,这应该便是天人合一为宇宙生命最高境界的理由。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最大限度地演说着道德败坏,因为这中间能找到贪婪、欲望、无知等一切恶劣人性鲜明的影子。

在我的理解中,自然是一个容涵巨大的文化系统,它包括大自然、社会和人本身,只有这三者达到深层和谐,人类才真正抵达了文明境界。

生活美学篇10

库斯科老城边春耕的农妇。

库斯科老城位于安第斯山脉,几乎处处都是古迹,包括古老的印加文化遗迹和16世纪西班牙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和宫殿,印加泥瓦建筑和石板街道也别具风情,小巷中还有集市。距库斯科城1.5公里处,屹立着举世闻名的举行“太阳祭”的萨克萨曼圆形古堡。

马拉斯盐田坐落于马拉斯的神圣山谷,距离库斯科大约40公里,由数百个蒸发池构成,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00年至900年的查纳帕塔文化(Chanapata)时期。两千年来,盐田从未停止过运转,源源不断地为秘鲁以及整个南美的人们输送着最优质的岩盐。

我在盐田边呆了一整天,清晨安静的盐田宛如纯净的水晶,远远望去,摄人心魄;正午和日落时分,盐田里浸满金色的光泽,当地人在捞盐、晒盐,技法秉承传统。

在秘鲁,我特意去寻访萨满巫师。萨满一直在印加人的生活中起着精神领导的作用,印加人也一直把萨满当成各种重要决策和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明灯。

我第一次拜访巫师是在卡特卡,他在地毯上排开树叶,为我展示了萨满法事,说实话,我对他的展示有点失望。几天后,一位萨满巫师要做大法事,我听到消息急忙赶去,只见他站在一片开阔的田地中,手持各种法器呼唤群山,在火祭中泼洒酒水。参加祭祀的还有印加土著,同样盛装打扮,扮着滑稽脸,腰间挂着羊驼的皮毛―羊驼在当地是非常重要的家畜,后来我潜入当地人的巫毒市场,发现羊驼的胎儿也是一种重要的巫毒药材。

现实生活中,萨满巫师越来越成为一群生存在边缘的人。秘鲁政党非常多,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萨满巫师因为被视为重要决策人而成为所有政党的眼中钉,乡村的小巷中、泥墙上遍布着“去除萨满,相信科学”的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