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风险十篇

时间:2023-04-07 09:23:32

会计信息化风险

会计信息化风险篇1

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决策风险是指选择财务软件或软件供应商的失误而造成系统实施的失败。引发决策风险的原因在于企业决策层未能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充分客观地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选择适合企业的财务信息化解决方案。面对当前我国市场上众多的财务软件,部分企业领导不清楚企业的信息化目标,缺乏全面评估软件适应性的经验,对软件的选型与软件供应商的选择容易受到商家的诱导,致使所选购的软件质量存在缺陷,软件功能不适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使信息系统实施出现问题。

二、基础设施风险

首先,会计软件研发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再加上研发人员一般不能准确获知企业的需求,所考虑的问题缺乏实践,导致所研发的软件系统存在一定的问题或漏洞。一方面,如果能及时发现并及时修改,可以避免造成严重损失,但是也将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如果这些漏洞非常隐蔽而不被企业察觉,则可能给一些不法分子留下空隙,将会给企业带来难以预计的损失。其次,计算机软件、硬件更新换代频繁,隔代兼容的问题尚待解决,因而数据运算及档案保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微小的干扰或差错都会危及系统的安全。再次,会计信息化不仅要采用计算机技术,而且要以网络和通讯技术为主,进行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由于网络所依托的INTERNET/INTRANET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TCP/IP协议,虽然网络技术不断的提高,但网络依然存在着安全漏洞,计算机安全漏洞已不断地被人利用,严重威胁着会计数据的安全。

三、信息处理风险

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由于企业的财务软件开发未经过严密的可靠测试,数据结构、程序结构隐含的问题会在后期系统运行中被触发或各种舞弊导致损失的可能性。根据信息处理的环节来看,信息处理风险主要包括三种。一是数据记录风险,指不能完整、准确、真实地记录业务活动数据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在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数据来源于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一旦输入错误的数据,计算机接受这部分数据并进行自动化处理,将引发错误的连续性和重复性,造成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信息输出错误,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给投资人、债权人及其关联单位等信息的使用者带来重大损失。二是数据维护风险,指数据或信息维护过程中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如未能及时反映客户地址、信用情况的变化,或未能及时反映存货的变化导致缺货情况的发生等。三是信息报告风险,指在信息报告过程中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如未经授权的人进行信息报告,或报告提供给了未经授权的人,或者未能及时提供管理所需的报告等。

四、信息存储无纸化风险

在会计信息系统中,数据处理大致分为输入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三个基本环节,虽然信息传递仍可以通过纸面文件的形式来完成,但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可能导致可视性审计线索逐渐消失,除了部分原始凭证和打印输出的报表外,大多数会计信息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在各种磁介质中,不仅电子数据的储存介质容易受损,会造成会计信息丢失和毁坏的危险,而且网络数据的共享性使得电子数据也面临着更加严重的安全威胁。

1、会计信息化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形成会计档案的存储介质和资料形式与传统的手工会计不同,需要不同的保管方式和方法。如果在会计信息的收集、存储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数据丢失或系统被破坏,就可能导致无法预计的损失。

2、目前大多数会计软件对更改的会计事项没有提供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痕迹记录。这样就使得会计做假、造假和经济违法犯罪变得更加隐蔽,给会计、审计监督工作和防范违法犯罪增加了技术难度。

3、财务报告提供的方式由传统报告向网络报告的形式发展,但由于目前监督部门对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导致了一些会计信息失真。而且网络报告信息的在线交互性,混淆了鉴定信息与非鉴定信息的界限,加大了报告使用者使用会计信息的难度。

五、控制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

目前,会计信息化正在全国大多数企业普及,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化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很好地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即:内控制度科学合理,查错防弊及时准确,财产安全完整,业务活动健康运行;风险控制有效;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会计信息及时有用;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管理效率真实高效;国家法规贯彻执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完善升华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七条规定:“企业应当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可见,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信息化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然而,与此同时,会计信息化的实施使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也给内部控制带来一定的风险。

会计信息化风险篇2

关键词: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信息化审计方式;参考信息

注重会计审计风险因素的有效分析,制定出科学的信息化审计对策,有利于优化会计审计工作流程,提高会计审计工作效率,提高各项经营活动开展中相关资金的利用效率,为传统会计审计模式的转变提高必要的参考依据。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范围正在逐渐扩大,传统的会计审计工作开展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间接加大了会计审计业务风险。因此,需要深入挖掘会计审计风险因素,运用可靠的策略促进信息化审计的发展。

1会计审计风险因素的有效分析

1.1激励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社会各行业的市场竞争压力,整体的市场竞争环境激烈性突出。因此,为了有效应对这种市场竞争形势,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市场竞争力,需要注重会计审计模式及工作方式的优化。但是,结合当前会计审计工作的实际发展现状,可知某些管理者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随意篡改会计审计数据,间接地降低了会计审计工作质量。加上某些会计审计工作方式难以达到实际业务开展的需要,加大了会计审计风险。同时,由于会计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某些会计审计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无法通过相关的法律途径及时处理,给会计审计工作风险因素的客观存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些方面的内容,客观说明了会计审计法律法规不健全及激烈市场竞争环境对审计的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各种风险因素出现的几率,影响会计审计工作的质量可靠性。

1.2会计审计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不足,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形势,满足多元化会计审计工作开展中相关业务的实际需要,的会计审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能够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及时处理会计审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从而使会计审计工作水平能够达到现代化稳定发展的实际需要。但是,目前我国会计审计人员的整体专业能力不足,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间接地降低了会计审计工作效率。具体表现在:(1)某些会计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无法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处理各种问题,难以适应现代化会计审计工作的发展需要,加大了相关业务风险;(2)会计审计人员对于性格的信息技术掌握不充分,对于信息化审计工作模式缺乏必要的了解,致使会计审计工作效益难以达到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3)受到自身专业能力的限制,影响了会计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加上某些人员对审计工作风险认识不充分,可能会给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3审计对象数量增加及审计内容的丰富

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多边贸易的影响,我国与不同国家的经济活动开展次数不断地增加,需要制定出科学的战略部署,朝着国际化的方向不断地发展。同时,高度开放的市场环境也为业务往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客观地增加了会计审计对象数量,丰富了会计审计内容。而某些受到传统会计审计模式的制约,无法对多对象、多内容的会计审计业务进行专业化处理,致使会计审计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加大了会计审计工作中各种风险因素出现的几率。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对称有效应对当前会计审计面临的这种挑战,为现代化会计审计模式的构建及工作方式的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会计信息化审计建设的有效对策

2.1健全会计审计法律法规,制定科学的会计审计原则

为了增强会计审计工作质量的可靠性,实现传统会计审计模式向信息化审计模式的转变,需要健全相关的会计审计法律法规,制定科学的会计审计原则。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1)结合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及会计审计工作的实际发展概况,政府部门应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结合审计机构及审计部门的工作需求,制定出科学的会计审计原则,对某些不完善的会计审计法律法规进行改进,加快会计信息化审计建设步伐;(2)在科学的会计审计原则要求下,相关的部门应注重会计审计工作流程的优化,健全监督体系,及时处理会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同时,应提高对会计审计实际作用的全面认识,根据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具体要求,优化既有的审计工作方式,促进自身的稳定发展。

2.2加大会计审计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力度,强化其风险意识

会计信息化审计目标能够在一定的时间段内顺利地实现,需要会计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灵活运用各种会计审计专业知识,强化风险意识,加强对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有效处理,推动会计信息化审计发展。具体表现在:(1)应结合会计信息化审计模式的要求及自身会计审计工作状况,定期开展专业性培训活动,丰富会计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促使他们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强对这些专业知识的合理运用,为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方式的推广使用提供可靠地保障;(2)注重专业性会计审计人才的引进,加强与开设会计审计专业相关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打造出高素质的会计审计专业人才队伍,并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强化会计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促使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够达到会计信息化审计模式的具体要求。

2.3注重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实现会计审计信息管理系统构建

针对会计对象数量多及具体内容丰富的发展现状,为了推动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快速发展,应注重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构建出功能强大的会计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具体表现在:(1)在会计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运用可靠的信息技术加强对工作质量的综合评估,并注重市场经济相关信息的及时采集,实现对会计审计工作流程实施的全程把控,最大限度地降低相关业务风险发生的几率;(2)结合会计审计工作状况及新形势下会计审计工作的多元化要求,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构建出服务功能完善的会计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健全会计审计风险预防机制,保持会计审计业务开展的高效性,实现审计风险的有效规避。

3结语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阐述,可知会计审计风险因素较多,对相关审计业务的顺利实施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实现会计审计工作开展中各种风险的有效规避,推动信息化审计的快速发展,需要健全相关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细化会计审计准则,保持会计审计工作流程开展的规范性。同时,传统会计审计向信息化会计审计转变的过程中,应注重会计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确保会计审计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地处理,健全激励机制,扩大信息化审计方式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王瑞华.基于会计审计风险原因与会计信息化审计对策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4(27).

[2]栾芳蕾.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5(27).

[3]董燎原.会计风险与审计风险的防控对策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11).

会计信息化风险篇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所以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发展的有效推动力。当今社会,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会计信息化建设成为很多企业关注的焦点,并且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国家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将信息化建设纳入未来发展目标中,这也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会计信息化与传统的财务工作有很大不同,很多工作不需要会计人员手工处理,简化了手工凭证编制流程,为会计人员节省了工作时间,带来很多方便。但是,在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很多档案信息存储在电子介质中,容易受运行环境和人为操作的影响,存在着很多潜在的风险。因此,企业在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可能面临的档案风险以及风险存在的原因,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规避问题的发生,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企业的综合经济发展。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会计信息化的涵义

狭义上的会计信息化是指企业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体将财务工作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并充分应用,详细分析是指企业通过运用财务软件,利用计算机设备完成手工记账或处理手工记账难以完成的财务工作内容。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理论、会计实务操作、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设备相结合并加以运用的总称,实际上就是会计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设备上得到运用。它不仅实现了会计数据的自动化处理,改变了传统手工会计工作模式,同时对会计工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是会计行业发展史上的重要改革。广义上的会计信息化是指与会计工作信息化相关的一切工作内容,包含会计信息化应用软件的研发与推广、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的培养、会计信息化的宏观发展规划、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体制建设、会计信息化未来发展方向等等。会计信息化实现了从业人员与计算机相结合进行工作,包括了从业人员、计算机设备、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等因素,其重要部分是完善的财务软件系统。会计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从业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财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档案风险的涵义

风险是指企业在完成其生产目标的管理活动中,会遇到各种不确定事件,这些事件出现的几率以及其影响程度是无法事前预知的,这些事件的出现将会对企业的生产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生产目标的完成进度。简单来说,所谓风险就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人们所期望的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本文研究的档案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档案信息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也就是说档案信息存在的某种不确定性,并且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发展带来影响,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

二、会计信息化的特征

(一)无纸多样化

企业的会计信息化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才能实现,因此需要将所有的财务数据信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重新输入和输出,并经过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在这个过程中,除企业日常活动中使用的发票和合同等纸质档案外,其他所有信息在通过计算机的输入操作处理后,都将保存在计算机内部介质中,且整个操作过程不存在任何纸质介质。与此同时,这种无纸化的操作也使得会计信息化处理具有多樣化,这也意味着会计信息处理不再是单纯的会计数据信息,还包括了企业各项发展参考数据、管理信息、人事数据、企业生产运营情况以及重大的决策参考依据等。

(二)智能开放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应用和发展,会计信息化得到发展同时也将财务工作带入了智能化发展的时代。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将输入的财务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处理并生成与企业相关的发展动态数据,同时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当财务数据信息处于非正常运行状态时会出现提示信息,同时,企业运用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处于开放状态的,可以将其他管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相互整合和传输,从而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综合性数据分析资料。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更新,会计信息系统将会向更高的智能化目标发展,逐渐减少手工处理流程,同时也会实现与其他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合作。

(三)高效准确化

会计信息化需要依靠计算机技术才能完成,计算机设备对财务数据的输入、输出和处理具有高效准确性。会计信息化不仅可以为财务人员减轻繁重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对财务信息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处理,并通过特定的程序将其转化为实用的数据信息,因此,会计信息化要比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工作更加高效、更加准确。

三、企业会计信息化面临的档案风险

(一)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投资选择和投资资金的风险。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购买计算机设备、财务软件、培训从业人员、支付相关服务费用等,这些投资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还涉及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升级、调配等潜在的费用,这些都可能成为企业会计信息化面临的投资风险。当然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化过程中也会得到直接利益,比如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等。但是任何项目的发展都将面临投资风险,我们无法估计整个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导致企业面临不同程度的档案风险。

(二)发展目标风险

企业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很多重要的财务信息都以电子档案形式被存储在计算机介质中,如果企业在档案信息管理过程中出现目标定位不准确或是偏离企业发展方向,都将面临不同程度的风险。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初期,对档案信息的管理缺乏相关制度约束、对发展目标认识模糊,都将阻碍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而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发展目标,但是由于目标的制定过高或过低,都将导致会计信息化档案风险的发生,无法发挥其重要的依据作用。

(三)档案信息损坏风险

由于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纸质档案的存储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企业的重要财务数据信息可以保存在计算机内部存储中,同时可以传输到U盘或光盘中,方便携带。这样大大增加了会计信息档案的储存量,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是由于电子档案信息的保管路径我们无法肉眼看见,而且容易受运行环境、温度、湿度或人为操作的影响,也增加了档案信息被损坏的风险,并且一旦档案信息出现损坏,很难恢复被破坏的档案信息,导致会计信息缺乏完整性。

(四)档案信息保存风险

传统的会计档案信息都以纸质为主,保存过程中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面临被破坏的风险较低。但是企业实行会计信息化,档案信息以电子形式被保存在计算机媒介中,极易受运行环境的影响,造成档案信息数据的丢失,无法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同时部分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较低,对会计信息系统操作不熟悉,如果出现错误的档案信息保存方式,将对档案信息的保存造成不同程度的风险问题。

四、造成企业面临会计信息化档案风险的原因

(一)企业缺乏档案风险防范意识

由于会计信息化为企业的财务工作提供很多便利,同时提高了企业的财务工作质量,因此很多企业积极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但是却缺乏足够的档案风险防范意识。无论是企业的领导者还是从业人员,都比较看重会计信息化的积极作用,却没有充分考虑其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因此企业在会计信息化档案信息的管理过程中,忽视了风险隐患可能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比如某些不法分子通过不正当手段盗取企业的财务数据信息,或是篡改企业的财务数据报告,导致企业运用不正确的财务报告作出不正确的发展决策,损害公司的经济利益。

(二)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环境不安全

首先,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容易受到网络病毒的攻击。档案信息在输入、输出、传输等过程中,会随之产生一些病毒,由于计算机病毒传播速度快且影响严重,同时不易被察觉和彻底清除,因此对某些档案信息会产生破坏作用,其次,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容易受到网络黑客的攻击。由于经济发展不断加速,企业之间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部分企业为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利用网络黑客盗取或破坏同行业的机密信息,进而打击对方的业务发展。最后,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与网络服务器状态有直接关系,如果服务器连接不稳定,或是存在故障,都将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给公司带来无法预计的档案风险。

(三)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制

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忽视对财务软件的设置问题,带来很多潜在的内部控制风险。目前各类财务软件种类较多,如果企业在购买软件前,不充分考虑软件是否符合标准、程序设置是否严谨、与企业发展是否相匹配等因素,则会给企业带来一些风险问题。企业在选用财务软件不仅需要考虑软件的实用性,同时应该考虑软件程序的维护、升级以及售后服务工作,保证软件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部分企业没有考虑财务职务不相容问题。由于会计信息化减少了企业的人工成本,一人可进行多岗位工作,因此不相容职务合并现象频繁出现,这些都将影响档案信息的准确性。

(四)从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技术能力

会计信息化依据信息技术而发展,因此财务信息容易被篡改、销毁或伪造,而且这些不正当行为十分不易被察觉。有些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较低,受他人蛊惑或受经济利益的诱惑,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更改,进行一些不正当的行为。另一方面,会计信息化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强的实操技术能力。目前很多企业的從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会计信息化工作培训,对会计理论、系统的操作等十分不熟练,专业技能水平较低,比如档案信息保存不正确、不按正常程序退出软件、随便关机等,都可能对档案信息的存储带来一定的风险。

五、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档案风险控制的措施

(一)提高企业档案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首先树立档案风险防范意识,应充分意识到档案信息特殊的存储环境和存储媒介,企业领导者要高度重视档案信息的管理。企业应建立档案风险防范组织,明确组织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同时应建立档案风险管理制度、督查程序以及风险防范的应急预案等。一旦发生档案信息被破坏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保护企业未遭受破坏的档案信息不被入侵,同时立即恢复被破坏的档案信息,将企业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二)建立安全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环境

首先,企业应定期对财务软件进行检查,并聘请专业的计算机人员对财务软件与计算机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升级,做好病毒查杀等工作。同时安装财务软件的计算机最好不用于其他工作用途,避免产生病毒或不安全的网站带来的影响。其次,企业应对计算机进行加密处理。不仅要对计算机安装正版防火墙,同时应对软件中重要的财务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且设备多层访问权限。最后,企业应安装防御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抗黑客的攻击,保护重要的档案信息,同时可以对黑客造成反攻击。

(三)加强档案信息的备份、恢复及保管管理

首先,企业应完善档案信息的备份和恢复程序。计算机媒介存储的档案信息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一旦发生意外或存储环境遭到破坏,档案信息极易丢失。因此企业应注重计算机媒介存储系统的质量,完善软件的自动备份功能,同时加强软件系统还原功能的建立。这样可以增强档案信息的保管安全性,减少档案信息被破坏的风险。其次,企业应重视档案信息的保管,应增强保管人员的档案信息风险防范意识。企业应聘请专业的保管人员,保管人员需懂得会计知识和计算机运用知识,同时具有较高的技术能力,了解保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制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制,包括档案信息管理制度、会计信息化操作制度、从业人员岗位制度等,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从业人员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流程,确保会计工作有序进行。同时企业应建立有关监督制度,做好不相容职务分离工作,明确从业人员的职责,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这样可以对从业人员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和约束作用。

(五)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应定期为从业人员安排专业的理论知识培训、实操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保证企业财务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是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从业人员也应该加强自我约束,端正工作态度,恪尽职守,不被外界利益诱惑,以企业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感。

会计信息化风险篇4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风险防范

一、会计信息化风险的浅析

(一)信息化共享平台的建设滞后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发展不均衡,共享信息平台建设与完善是提高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会计信息化发展是会计行业发展需要,现在会计基本都借助于计算机操作平成会计的基本工作,但在会计领域,会计管理比较落后,企业发展不均衡,促使会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比较滞后,在大数据时代不能利用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信息存在,资料整理等。

(二)会计信息系统软件本身存在一定缺陷会计利用软件进行常规工作这是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我国会计行业发展比较滞后,与世界其它发达国家有一定差别,会计行业人员之间交流太少,促使软件在设计过程中就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具有应用的通用性。会计在应用过程中,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等存在一定弊端,这就给企业应用会计软件进行办公带来一定的风险,会计行业软件更新速度很快,但软件设计的周期长,者就促使会计系统软件在使用过程本身具有一定缺陷,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给会计软件系统带来一定风险。

(三)操作人员的水平偏低我国会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这就给会计系统软件应用带来一定弊端,在会计系统应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多数都是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现有企业会计系统操作人员水平偏低,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是提高会计软件系统高效应用的基本保障,企业要重视会计人员培养,意识到会计人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会计人员培训力度。

二、会计信息化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加快会计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的自主建设会计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现在企业财务信息交流基本都是靠财务软件的应用,会计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高了企业之间交流信息,对促进企业合作,企业共同发展提供了平台。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提高了会计信息化发展速度,同时是会计信息化过程中数据处理速度提高和资源搜索困难降低的有效办法。会计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需要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支持是解决会计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支柱。

(二)企业必须要转变传统的观念观念是束缚发展的关键原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转变观念,注重会计信息化建设,这是提高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现在多数企业都在会计信息化建设,领导要重视会计信息化建设,这是会计发展需要,也是企业发展需要,尤其一些小型企业由于资金等问题,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缓慢,这也是阻碍企业快速发展根本因素,企业领导必须转变观念,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三、大数据对会计信息化发展方向及趋势的影响

(一)资源共享平台拓展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流,企业的发展需要会计信息化建设,尤其在大数据时展背景下,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和完善是其中的重要趋势和发展方向,资源共享平台拓展也是对管理者决策活动提供支持的关键。同时,为了避免会计信息系统构建过程中信息孤岛的出现,需要资源共享平台的进一步拓展,才能为企业各个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供支持。中国的企业要发展,需要走向世界这个舞台,必须加强会计信息化平台建设,能更好的与国外企业合作,提高企业品牌。

(二)会计信息化的成本降低会计信息化建设在人的传统观念中需要很多成本,但在大数据环境下,大大降低了成本,促使会计信息化建设成为可能。在大数据时展背景下,云计算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资金投入。通过实际的资源使用量和资源利用时间来控制成本,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发展成本明显降低,也为会计信息水平提高提供了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晓婷.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1).

[2]王力强,李丹.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5).

[3]车玉生.基于高职院校的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6(01).

[4]宋建琦,隋静.大数据时代企业会计信息化风险及防范措施[J].财会通讯,2016(19).

会计信息化风险篇5

摘 要:会计电算化为现代会计记账和财务管理带来便利和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会计信息安全问题。会计电算化信息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舞弊行为、人为破坏硬件、工作人员失误和计算机病毒入侵。本文阐述了会计电算化信息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了防范会计电算化信息安全风险的相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信息安全;风险;防范

1.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

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和发展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意义重大,极大提高了现代会计记账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但同时会计电算化也存在着较大的信息安全风险。会计电算化信息安全问题可以归纳为两类:信息失真和信息泄露。会计信息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反映,信息的质量和内部信息的保护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管理预测和决策的科学性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安全。信息失真表现为会计数据错误、数据丢失、数据被篡改,信息泄露表现为不应公开的内部财务信息被他人窃取、公开或使用。引发会计电算化信息安全问题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情形:

1.1 舞弊行为

舞弊行为是企业电算化系统的内部工作人员以窃取、泄露商业秘密,非法转移资金,掩盖其他不法行为为目的,故意对企业会计数据实施非法获取、删改等行为,或者对会计软件实施破坏、删改等行为,造成企业严重损失。篡改是会计信息舞弊行为的常见情形,其中依行为对象又分为对输入数据的篡改、对文件的篡改和对程序的篡改三种情形。篡改输入数据是在经济数据输入前或输入过程中对数据删改,包括修改业务数据、删除业务数据、虚构数据等。篡改文件是对文件中数据的删改。篡改程序是对电算化系统程序做非法修改。

1.2人为破坏硬件

人为破坏硬件是指系统内部操作人员或系统外部人员,出于某种目的故意对企业电算化系统硬件设备进行破坏,导致系统运行中断或无法运行,以达到破坏会计数据信息的目的的行为。

1.3工作人员失误

工作人员失误是指电算化系统内部操作人员专业素质不足或缺乏责任心造成操作不当、数据输入错误、监控力度不足等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形。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足,对计算机硬件设备或电算化系统进行错误操作,可能引起计算机系统或电算化系统的损坏,危机电算化系统信息安全,操作会计数据丢失。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感,粗心大意,容易发生数据录入或处理错误,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

1.4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可以破坏计算机程序和数据甚至计算机硬件,入侵电算化系统删改、窃取会计信息资料,对会计数据造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特别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也在不断升级,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和方式日趋多样化,破坏力更大,传播速度更快,更加隐蔽和难以对付,对会计电算化信息安全造成更大风险,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会计电算化信息安全风险防范

2.1制定严格的计算机硬件操作规程

为减少和避免由于操作不当引发的会计电算化信息安全风险,应当制定严格的计算机硬件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计算硬件操作规程应对计算机硬件系统安装顺序做详细的说明,用以指导相关人员的操作。如:计算机处于工作状态时不得拔插外部设备,计算机读写软盘时不得强行取出软盘等。

2.2 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措施

计算机病毒是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信息安全外部风险的主要来源,为防范外部风险企业必须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措施。如设置防火墙,对非法入侵行为进行检测并加以防御;加强对路由器等重要网络设备的管理,使用具备禁止非法网段访问、禁止telnet访问等防火墙功能的路由器;使用正版软件;定时备份数据和软件,防止由于计算机系统、硬件或会计电算化系统遭到破坏,造成会计信息数据的丢失;定期对计算机硬件和软盘进行病毒扫描、检测,及时发现病毒并采取防御措施;提高对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的警惕性,不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也可以对企业邮箱进行设置,将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拦截或者删除等。

2.3提高会计信息输入的准确性

为较少失误,提高会计信息录入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对电算化系统进行设置来实现,具体操作如对电算化系统数据的进入系统的设置;对每一功能模块的操作权限和口令密码进行设置,敏感数据可以采用多级密码控制技术;对电算化系统建立输入操作日志;设置输入数据的自动校验功能,当操作人员发生输入错误时,系统可以自动报错,拒绝接受错误的数据信息。

2.4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安全防控机制

为防范来自内部的会计电算化信息安全风险,应当建立健全电算化系统内部安全防控机制。一、增加财务软件安全功能。如对系统设置进入密码和口令以及系统各部分操作的权限。前述提高会计信息准确性的相关措施,如建立系统操作日志,对所有人员的操作行为的相关信息,包括操作实践、操作人员姓名、操作内容等进行记录,以便实现对操作行为的监控,也可以起到防范内部风险的作用。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针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操作人员的恶意或无意的行为,采取适当的内部控制措施,并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做到有章可循。如依据会计电算化的业务要求,设置用户权限并进行分级授权管理,可以分设系统管理员、操作员、会计档案管理员等分散权限,做到权责分明,降低由于权限过于集中导致操作行为缺乏制约和监督引发的信息安全风险。三、加强操作控制。建立相关操作制度,如外部人员不允许随意进入机房,禁止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人员接触、操作计算机,对上级操作人员进行授权管理。四、建立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控制制度。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控制制度包括:设备、设施安全制度、档案管理安全制度、联机控制制度等。确定相关人员在各自安全控制制度要求范围内的职责,当计算机或电算化系统遭到破坏时,各部分责任人员应当上报领导,经领导批准同意依职权采取相关措施恢复系统,防范电算化系统内部操作人员凭借技术优势和职务便利故意制造混乱,趁机修改电算化系统等恶意破坏行为。

3.结语

会计电算化具有及时、准确、高效等优点,有力推动了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但是,由于电算化带来了会计信息存储载体和信息处理方式的变化,会计信息安全面临着较大风险,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和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会计电算化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包括来自企业外部的风险和企业内部的风险,以舞弊行为、人为破坏硬件的行为、工作人员失误和计算机病毒为主要的不安全因素,造成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和信息泄露等信息安全问题。为了保护会计电算化信息安全,保护企业合法利益免收侵害,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要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制定严格的计算机硬件操作规程,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措施,通过系统设置提高会计信息输入的准确性,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安全防控机制。

(作者单位: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娟.试论会计电算化风险分析与防范[J].企业技术开发.2014,(11).

[2] 洪美英,许艳慧,洪舜英.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J].统计与咨询.2008,(06).

会计信息化风险篇6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正式提出“会计电算化”这一概念。近三十年的普及,电算化已帮助国内众多企业实现会计从手工核算到利用计算机核算的转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会计电算化已不能满足企业管理决策的需要,急需将会计电算化产生的信息孤岛与外界联系起来。会计信息化,成为企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二、互联网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影响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融合并发展为新形态、新业态。这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更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引言中已提及互联网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影响,互联网与行业的结合必然导致企业之间各个模块的调整。以制造型企业为例,电算化下的供产销流程分为三个模块,企业可以根据订单、生产任务等确定供产销的数量。但在供产销的过程中企业只能对生产起到有效地控制,采购与销售只能依据供应商与客户的情况而定。而加入互联网后,依靠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企业对供销双方的经营情况、偿债支付能力、原材料质量等信息,帮助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决策。

三、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前提

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开发与先进性;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是管理层的重视,而且要与专业的开发团队共同合作,从信息系统与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程度可以判断其先进性。

二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各企业的普及与应用程度。主要是企业人员对系统的认知和应用。可以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对信息化的理解,并积极去接受。

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风险

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的融合极大推动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但基于互联网的包容性巨大,管理会计信息化存在诸多风险因素,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信息化的进程。

首先是云会计平台建设缺乏先进性。知名度比较高的云计算平台大都来自美国,Amazon自2006年起就以成功构建云计算平台,近几年国内诸如百度、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也在对云计算平台进行研发与拓展。而我国企业众多,云计算供应商显得尤为匮乏。而且目前我国云计算平台的构建相对滞后,技术支持不能得到保证,为企业实行会计信息化带来风险与阻碍。

其次是安全性问题。云会计计算平台上存储了大量的经济业务信息,涉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以及用于管理决策的机密信息等。如果不能保证信息的安全性,会给企业存在与发展带来巨大威胁。

然后是可拓展性商业报告语言推广不足。它是将企业财务的基本情况、主要财务数据以及报表等明细数据转换成商业报告的标准化语言。优点是减少数据收集时间降低成本,并使相互沟通更加流畅。但在我国还主要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实际应用与推广还需要时间。

最后一个是会计信息化尚缺乏立法的保护。立法的缺失代表着政府对会计信息化的态度还不明朗,会计信息化下的用户缺乏对自身利益的保障,风险较大。

五、管理会计信息化风险的应对

通过对风险的分析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首先是加强云会计平台建设与开发,这就需要政府牵头,给予平台建设一定的重视与扶持,组织中小企业加强对云计算平台的研发,推动整体的信息化进程。

其次是提高互联网与云计算平台结合的安全性。一是解决云平台系统自身存在的安全漏洞问题。二是提升用户在使用云平台系统时的安全防范意识。

然后是增强对可拓展性商业报告语言的了解与推广,提高企业对软件的使用效果。

最后是尽快出台会计信息化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监督,降低法律风险,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会计信息化风险篇7

一、医院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一)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水平较低

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改变了医院中会计人员的基本工作方式,使会计人员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但是现阶段,大多数医院中的会计人员只对会计软件中经常操作的部分较为熟悉,对计算机操作的整体掌握情况并不是很好,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现阶段的医院财务管理部门中还没有引进专业化的计算机培训管理人员,加之医院的财务人员缺少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术手段,这就使得计算机犯罪存在潜在发生的可能性和隐蔽性,致使医院会计管理面临巨大的安全隐患。

(二)潜在的隐形作弊行为

在会计信息储存方式电磁化的同时,医院的会计信息以光信号的形式储存在有关媒介之中,大量的数据审核过程是人们无法用肉眼直观看到。因此如果数据等信息是存储在U盘、移动硬盘或磁性介质中,就增加了被人为修改的风险。通过网络对审计线索进行修改、伪造甚至是销毁也不会被轻易发现。会计凭证以及其他类型的账簿等都要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才能进行录入或是查询,并不能直观呈现修改之后的痕迹。因而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之下,很容易出现业务的潜在作弊现象。

(三)针对会计软件的开发配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随着信息化条件对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影响,一些医院为了满足成本核算的需要,就会自行开发会计核算方面的软件,其可靠性、安全性就会对医院数据的安全产生直接影响。例如,在对软件进行开发时,由于开发的技术人员对业务流程的梳理不是特别全面和深入,就会使软件设计和实际情况出现不相符的缺陷,这就很容易使会计管理工作出现漏洞,给计算机犯罪提供可乘之机。另外,一些医院中的财务管理人员对软件的专业知识认知有限,在购买软件时,就会很容易出现盲目购买的情况,从而为会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

(四)会计信息传输储存过程中出现篡改风险

在网络运行的环境下,硬件系统故障、瘫痪以及病毒对计算机的攻击,很容易会导致出现数据丢失以及网络黑客入侵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医院会计管理工作中的数据传输是完全依赖于信息管理下的网络运行,因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存在被篡改的可能性,尤其是针对医院收入和核算的数据篡改。

二、具体的防范措施

(一)医院高层及财务人员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医院财务人员在对会计专业知识不断进行更新的同时,还要同时跟进计算机软件及网络信息方面的技能知识更新。目前很多医院缺少既懂财务管理知识,又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的人才。针对如此现状,医院的高层要始终高度重视对医院会计信息方面的管理,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使其能够对医院信息网络以及财务应用软件的利用程度得到挖掘提高,从而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满足医院财务管理的需要,并最终保证医院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高效安全运行。

(二)对软件开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审查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现代医院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平台,加大医院软件开发的力度和关联性,是有效发挥管理效率和保证优良工作质量的关键。医院要选择有资质的优秀科研团队开发会计管理软件,并着重考虑以下方面:准确定位软件的适用范围;严格审查软件的安全性;与医院原有软件的串并与整合。在软件输入信息时的保密性以及保存数据时的安全性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必要时可以对软件在数据保存以及输入时实施密码保护安全方面的设计。在软件正式运行之前,要对全体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并进行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取得软件管理各个方面的详细参数和使用者的信息反馈之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三)完善和健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内控制度

加强高层及所有会计人员对信息系统存在的数据安全的风险认知,使内控制度镶嵌在所有业务流程之中。确保操作和审核的职责分离,进一步强化系统内部间的牵制,明确数据的操作及管理的权限,对使用会计软件的人员要进行合理授权,职责分离、责权分明,确保不相容岗位互相制衡,严禁一切未授权的人员操作会计信息化系统。

会计信息化风险篇8

一是必须确保会计信息数据的保密性。由于企业的会计信息数据通常涉及到企业的大量财务信息,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 为了确保会计信息数据不会被其他企业或者个人非法使用,必须确保会计信息数据的保密性,避免会计信息数据被纂改或泄露;二是会计信息数据必须全面完整。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关键主要是对会计信息数据的处理, 因此为了确保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确保会计信息数据的完整,信息数据能够涵盖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满足会计核算等基础工作的需要;三是会计信息数据必须具备可用性。这主要是针对会计信息系统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存储方面的要求,在利用会计信息化进行数据资料的处理时,必须确保数据信息文件的格式属于系统能够识别以及使用的格式。

二、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安全与风险问题分析

1. 会计信息数据管理难度大

会计信息化背景下开展企业会计管理,主要是借助于计算机进行相应业务流程的处理,大量的信息数据也主要是存储于计算机硬盘、 服务器或移动存储设备之中,一旦信息数据资料被更改,又缺乏原始备份资料,很难还原原有的会计信息数据,导致会计核算等工作间断或重新开始。此外,如果会计信息数据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会计管理任务的增加,也会对后期的财务审计管理造成不利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财务风险的发生。

2. 网络病毒对会计信息系统造成的威胁

当前会计信息化管理突出的特点便是网络化强,各种信息数据资料的传递、存储以及使用都是借助于网络平台开展, 这就导致企业会计信息极易受到网络病毒的威胁。由于网络上的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以及对数据破坏严重的特点,因此,一旦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受到网络病毒的攻击, 极易造成大量信息数据资料的丢失或大量的财务数据资料外泄, 进而对于企业会计工作顺利开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3、计算机硬件及软件风险

在实际的会计信息环境下的相关会计系统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上存在较大的风险,一方面计算机的硬件多数存在一定的程序设计上的风险问题,在进行相关程序设计过程中,往往出现一定的漏洞很容易造成使会计硬件遭受一定影响。其次就是计算机软件系统,在进行相关软件的设计过程中出现了遗留问题,那么在管理会计信息过程中会导致相关问题的出现。而且计算机软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冗余性,软件自身的这一特点也影响到了会计信息的安全问题。会计信息化系统主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是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部分主要是指计算机、硬盘等部件,软件部分则主要是指会计信息化软件,无论是硬件部分出现问题还是软件部分出现问题,会计信息化系统都会面临风险。当硬件出现问题时,会计信息化系不能进行会计数据的记录、核算等工作;当?件系统出现问题时,即会计信息化软件出现瘫痪时,软件的很多功能会失去响应,会计工作人员也很难进行工作,而且当软件的部分出现问题时,很可能会影响其他功能的正常使用,导致问题的蔓延。

4、企业管理风险

在实际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转过程中,如果相关企业部门对这一方面重视程度不够高,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出现一定的疏忽,很容易使的会计信息的安全出现较大的漏洞,在很大程度上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需要企业相关部门对其足够的重视,并且在管理过程中能够给予完善的体制来保证会计安全信息系统。总的来说,会计信息安全系统的运转离不开企业内部的有效管理措施。

三、强化会计信息化安全与风险控制管理策略研究

1. 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做好重要数据资料的保密管理

为了避免企业会计信息数据泄漏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造成损失, 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部门应该按照国家相应的法律规定以及政策要求, 完善计算机安全管理以及数据保护管理制度的制定,并通过强化监督检查,确保会计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得到切实有效地贯彻与落实。此外,对与企业经营关系重大的信息数据资料,应该做好加密处理, 确保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可靠。

2. 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化安全与风险控制管理模式

确保企业会计信息化安全,必须完善会计信息化运行模式。首先,在企业会计信息化的业务程序管理上,应该建立标准、全面、完善的会计核算管理业务流程,确保企业会计信息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其次,为了避免企业会计信息数据出现泄露或者被恶意篡改等问题的发生,必须强化企业会计信息化操作管理的权限控制。 通过对工作岗位的分工,明确不同管理岗位员工的职责与权限并设置相应的操作管理权限,建立具体细化的保密管理规章制度,确保企业会计信息数据资料的安全可靠。

3、健全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制度

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制度能够从整体上影响会计工作,控制安全风险。首先,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制度,要对会计岗位进行分类,规定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避免出现越权处理会计数据的现象,强化岗位之间的监督,做到各岗位的权力牵制。职责分离可以增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具体来说可以在会计信息系统中设置负责会计处理和会计监督的岗位,负责监管的会计人员对其他会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保证每笔经济业务的准确性,如果发现会计操作人员在处理会计数据中存在问题,要及时指出,避免对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处理结果造成更大的损失。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时将不相容的职务分离开,明确界定每个岗位的工作权限。

4. 强化网络维护, 避免病毒的破坏

在会计信息化系统软件的使用过程中,应强化对系统软件运行环境的维护。现阶段的网络安全软件种类繁多,可以择优使用安全防护软件,对系统运行环境进行清理与保护。此外,会计信息系统维护人员应定期做好数据库资料的备份工作,以便于在数据库受到破坏后能够及时地恢复数据资料。

5. 做好各项硬件设施的维护管理

齐全的硬件设施是确保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条件,为确保安全必须做好硬件设施的维护管理。 首先,应该在企业内部完善硬件设施管理制度,对于办公计算机,服务器、存储数据库的使用管理进行明确规定,明确设备管理岗位责任。其次,为了避免由于断电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数据的损失,对于计算机等重要的硬件设备应该提供稳压电源或 UPS 为计算机持续供电。通过强化硬件设施的管理,避免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受到威胁。

会计信息化风险篇9

       近些年来,信息化技术已经逐渐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企业想要更加稳定的发展,就要在现代审计工作中,融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信息化审计模式,根据现代市场的需求,对信息化审计工作做出不断的创新与变革,使其能够充分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样不仅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信息化能力,还可以增强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因此,本文以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设计策略为主要内容进行探讨。 

1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风险 

1.1 误报风险 

1.1.1 会计信息系统里采用了计算机自动化处理技术,对原始信息数据编排处理后自行生成财务表格。尽管整个过程无需会计人员参与完成,但纸面信息变成了只有计算机才能识别的磁性介质上的代码,而会计人员在磁质代码的识别上还存在不足,这些往往会导致会计信息系统出现误报、错报等问题。 

1.1.2 计算机是会计信息化控制的主要设备,单位的内部控制则调整为对人和机器的双重控制。在这种会计环境下,当被审计单位内部缺乏科学的控制制度时,对计算机数据和程序的修改后完全察觉不出来,这些都会给管理者私自修改信息创造条件。 

1.2 检查风险 

1.2.1 检查工作的开展是为了避免虚假信息、错误信息的存在,其可以通过检查工作来实现各项数据的科学审计。考虑到大部分审计人员在计算机操作技能、理论知识上还存在不足,若要想通过计算机对相应的数据信息审计检查,则常常会增加审计检查风险。 

1.2.2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会计软件的更新,使得历史文件提取的难度降低。而很多重要的账户检测必须要依赖于单位的历史数据,若软件版本不断更新升级则会阻碍原始数据的处理。既降低了审计效率,也使得审计检查风险不断增大。 

2 会计审计的风险因素分析 

2.1 社会竞争加剧带来的风险因素 

众所周知,现代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再加之其他客观因素的限制,使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企业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企业发展策略,使得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目前很多的企业往往只重视员工的业绩成效,并没有考虑到一切不确定因素的发生,这势必会对员工心理产生一定的压力,甚至会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作假的行为,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去意义。其次,部分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会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所呈现的企业会计报表也是虚假构造的,严重阻碍了会计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会计审计工作埋下了很多的风险因素。 

2.2 审计对象及内容在扩展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审计工作的主要对象是监察的客体,在监察的过程中,其设计内容主要指的是实体内容。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审计机构不断走向国际化,这也使会计机构的业务不断增多,这就加大了审计工作的繁重程度。 

2.3 审计人员素质能力存在的风险因素 

会计审计工作涉及的层面较广,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因此,对于会计审计人员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会计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对自身工作负责任,要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这样才会确保会计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才能真正发挥会计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然而,就目前我国会计审计工作而言,由于这一工作发展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作管理体系,也没有健全的工作规章制度,再加之会计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并不全面,依旧延续以往陈旧的会计审计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使得我国会计审计工作水平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不利于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3 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实施策略 

3.1 建构会计审计原则 

信息化审计由于其本身工作的要求和环境变化等原因,将会使得能与审计机构有联系的部门机构甚至包括政府在内都要定制出全面的审计原则,必须要保证审计工作的安全性以及其出现安全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的补救。会计行业本身就要求其信息化审计工作务必要有健全的理论指导和长期实践总结的经验,以为建立相关的审计原则提供资料。 

3.2 引进和培训信息化审计人才 

由于会计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的正常运行,对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要高度重视对会计审计人员个人能力的培养,在进行会计审计人员进行录用时,要从多个方面对其作出考量,其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得会计审计工作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其次,企业原有的会计审计人员要不断加强自我建设,通过学习来充实自身的知识层面,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增强会计审计人员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分享在工作中累积的宝贵经验,从而逐步提高企业会计审计工作水平。 

3.3 强化审计风险和安全防范意识 

会计信息化风险篇10

 

“会计信息化”从表面上看来使技术有所改善,带动企业发展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但从深层上次来看是管理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创新。然而有的企业并不重视这两个层面的改变,造成了信息失真,违法操作等行为接二连三的发生。因此,我们要想利用互联网高新技术带动企业发展,就要基于会计信息化的企业内部控制做一个全方位的研究,这一研究将有利于改善大部分企业目前糟乱的内部控制现状,从而有效改善会计信息的质量,将会起到重大的意义在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等方面。

 

一、会计信息化环境的现状

 

(一)会计信息化的目前的状况

 

1、会计所涉及的领域,例如理论方面,管理方面等等都要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相连。2、会计信息化将以往的会计流程和处理办法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提出了一些全新的管理模式例如“虚拟企业”、“数据银行”。3、会计信息化在时间上的表现呈动态性。运用当前的信息技术主观的提供模式改造技术,只不过这一动态过程需要长时间的渐变。

 

(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及前景

 

会计信息化是衍生于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有利于当代会计发展的新兴概念。曾有著名学者在相关文章中提出了“会计信息化是对传统会计模型的重整,基于现代会计基础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从而建立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不仅是融合信息技术的会计改革,更代表着现代信息技术适应会计理论的新思想”这一理念。

 

二、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会计风险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环境开放性导致的风险

 

1、原始会计信息的虚假与篡改:当虚假的会计信息向外界传达的时候,会使现有的及潜在的投资者得出了关于本公司的错误的资本信息,从而使投资者高估或低估上市公司的资本价值,做出错误判断和决策,导致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资本价值信息完全不匹配,资本市场一片混乱,泡沫无限膨胀,带来无法估量的市场风险。取数据的磁性介质最大的不足就是缺乏证据追溯性,假如篡改或一不小心修改了存储的数据,那么原始的数据就会被更改,而且很难找回原始数据。

 

2、信息保密性差及网络系统遭到破坏:人为因素通过计算机病毒致使网络瘫痪、切断或阻塞网络通信、导致非法占用网络资源以及非人为因素导致的灾害事故、系统故障等,从而影响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工作。网络环境因为其受益于大众和信息的实时更新,使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急剧加速,这将会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因此基于会计信息化的会计内部控制的难度由此可以想象[1]。并且当前的从业人员对于互联网的使用并不熟练,相关知识欠缺也同样会带来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的担忧。

 

(二)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欠缺

 

1、内部人员泄露机密:网络安全的最大风险来自于组织内部。在已发生的案例中,最常见的就是相关人员例如维护员、程序员、管理员等利用自己职位的便利伺机对计算机做手脚将非正常内容引入信息系统从而造成对企业的危机。他们通常会利用自己的会计经验和会计知识和制度漏洞在系统软件内制造一些虚假不存在的交易,有的甚至与外界人员串通形成表面上的交易,将企业资产转移到自己的账户中私下瓜分钱财,这些都会形成与实际业务不符的财务报告,利用报表作假蒙混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2,外部竞争人员的非法侵入:这个风险主要是指某些人非法侵入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目的是窃取该企业的重要数据和一些知识产权,更有甚者,他们会侵入系统内部扰乱系统的正常运作,给该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制度漏洞及监管不力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最常使用的就是TCP/IP协议。众所周知,机密性的文件的传阅是需要授权的,这项协议的使用使没有经过授权的专业人员通过已学的互联网技术随便地收集到各种想要的数据文件,这将导致企业的相关机密数据被泄漏,并且由于专业人员的技术过硬导致我们根本找不出任何证据有人盗取过数据。同时,电子商务全面应用到互联网信息方面,它与电子货币、电子单据等有很密切的关联,网络黑客的其侵入是一件极为容易的事情。

 

按照规定和理论来讲,操作员在工作中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专属口令和权限,但是目前在实际工作当中,一些单位虽然设立了不同的工作岗位有明确的人员分工,但为了操作方便提高效率,日常工作中最常见的还是一人分饰多角色。操作员经常会以录入员和经理的双重身份进入到系统中对凭证进行输入和复核,有的是系统开发人员代替会计人员操作,造成了职位分工不明的状况,还有一些极为简单基础的会计信息失管,例如口令设置过为简单,任职人员众所周知或者不更改初始登录密码,任人随意登陆。这一切实际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使会计信息化失去了它最开始的作用达不到控制和保证安全的目的了。

 

三、会计信息化环境下控制安全与风险防范措施

 

(一)重视硬件及软件的建设和管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会计信息化系统是会计信息化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保障,所以计算机这一核心的质量需要得到充分的保证,不能因为一些资金方面的问题就要降低一些设备硬件的质量。对于那些关键的设备,必须采用双系统的方式进行强有力的巩固[2]。在一些硬件的管理上,应该聘请专业的计算机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其他的人员一律不得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如果要用到该设备,一定要向上级提交申请,并确认不会影响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经授权后方可使用。

 

(二)建立完善的防病毒体系。首先,应做到计算机的生产与公安系统紧密合作,确保以生产的联网计算机都已经安装了防病毒软件并且公安机关也做了相应的抽样检查。除此之外,要不定期的检查计算机是否中毒,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完善,从而有效的预防联网计算机收到病毒的侵略导致信息泄露。其次,重视物理网络环境的安全状况,避免由介质不稳定、辐射过强等问题带来的操作风险,定期下载一些最新的保障网络安全的软件对整个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保护。另外,软件的开发者和实际操作者应该联合起来提高重视,设计出有利于扫描到系统漏洞的扫描软件并且设计出配套的修补软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制度和执行双管齐下。为了避免网络风险的发生,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才是关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保障网络安全。此外,对职员进行安全意识以及职业道德的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减少由于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安全风险。企业在实行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一种集会计、计算机数据处理与管理于一身的新型复合型人才,这对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这就要求了企业在培养员工的时候应着重将他们往全能型方向培养[3]。在平日的职工培训过程当中既要注重计算机和会计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又要重视他们的实操能力。同时,应该做到多方面的监管和控制,使相关主体能够重视网络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