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案例教学十篇

时间:2023-03-26 02:34:43

广告案例教学

广告案例教学篇1

无论是市场营销专业本身,还是广告学课程,都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为广告学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在教学中一定要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采用多种教学法并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进一步强化案例教学法

如今经管类院校在教学中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广告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具有非常强的操作性和创新性。这门学科需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发挥创意,不仅要善于学习理论知识,更要善于观察生活、把握时代特色,鼓励发散思维、嫁接思维。因此,案例教学法在课程学习中尤为重要。第一,经典案例。在广告学中,有许多理论来自于广告创作人的实践经验总结。在课堂讲述中,用经典案例来说明,更能刺激学生对理论的学习热情。第二,代表性案例。将广告热点作为案例讲述,并带领学生深入分析。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也就是启迪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学生本来就喜欢追赶潮流,也乐于去接受新事物,广告热点问题本身就受到学生的关注,以此作为突破口,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第三,网络广告案例。在目前的广告学课程体系中,对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媒体、网络广告模式的讲述非常少。但这又是未来的营销、广告发展的方向。因此,在课程讲述中有选择地讲述网络营销案例,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需要收集广告案例,建立案例库。管理类课程有一个共性,即权变的影响:环境不同,则方法不同。案例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寻找不同的变量,并匹配不同的理论,查找解决方案的过程。此外,对于授课教师来说,案例收集的过程也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并不断关注时展的特征。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虽然是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有更多展示的机会,但教师需要将大量工作做在课前,例如对案例的精简、整合、分析、归纳等,这也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另外,教师需要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查找资料,寻找解决方案,多动手,勤动脑。通过多看、多想、多练,培养学生对广告创作的感觉。

2.专题教学法

教师需要结合课程内容,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做些专题讲座。在专题教学法中,可以将课程中的重复内容进行凝结归纳,并在主题突出的情况下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法需要结合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主题,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例如,在广告学课程中,广告心理学部分与消费者行为学的重合、广告调查部分与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重合等,通过专题教学法可有效消除。

3.演示教学法

演示教学法的重点在于优秀广告的展示。只有看得多,才能锻炼出学生的欣赏能力。当代的教学手段日趋先进,教师可以利用电脑、投影仪、互联网等多种信息教学手段,灵活运用PPT课件插入广告图片、播放广告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欣赏优秀广告作品的同时,有目的地讲述作品成功点在何处,提升学生的广告欣赏水平,了解广告成功的因素,潜移默化式地提升学生的广告创作能力。另外,可以通过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后查找有名的广告网站,例如中华广告网、中国广告设计网、中国广告网等,通过某个主题搜索、寻找优秀的广告作品,使学生提高广告素养,达到教学目的。

4.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是让学生整合知识,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但这类教学需要整合企业资源,寻找适合学生操作的广告项目,来达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例如,让学生参与创业策划大赛、营销策划大赛、与某些企业合作参与广告设计项目、包装品牌设计项目等,让学生在实际设计中获得直观的认识,教师在旁指导说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在课堂中,还可以通过某些课题,让学生开动脑筋,例如:关于某某项目的广告主题的思考、对某项目策划的广告方案等。在这里需要提出的是,基于网络广告的迅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进行广告宣传,是需要教师考虑和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毕竟,目前在网络上做宣传的方式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质,例如搜索引擎、博客营销、病毒营销、植入式广告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营销专业和广告专业的学生就业时会向网络广告领域扩展,不掌握这部分的技术就意味着与时代的需求脱节。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也需要有目的的加强这部分的培养。

5.研究教学法

当然,我们在课程的学习中,也需要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并指导学生阅读文献,确定研究方向,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解决广告问题,并学习写作专业论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这种方式可以和课程考核机制结合,培养学生的科研创造能力。

二、结语

广告案例教学篇2

关键词: 广告史教学 案例教学法 “史实”案例 “现实”案例

案例教学法经哈佛商学院推广完善,现已成为影响世界的现代教学法。1980年,我国引入案例教学,目前它已在管理学、法学和其他学科领域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MBA教学更是广泛采用了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有整套严格的教学程序,尤以学生讨论、教师引导见长。而国内所谓的案例教学更多为举例(范例)教学,与案例教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多为传统教学的讲授法。有研究者指出:“许多教师认为在教学理论、知识点的过程中穿插着举例子就是案例教学。事实上,案例教学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我国目前的许多MBA案例教学,实际上仍停留在举例子阶段。”[1]

尽管如此,从案例教学法中提取“案例”却成为各学科教学普遍运用的手段,颇有“改良”的意味。以广告学科为例,运用“案例”可以说是广告课程教学的普遍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广告学是一门“以广告产业实践”为取向的应用型学科,广告业界实践产生的案例层出不穷,扩散共享,历久弥新,“史实”的案例成为经典,“现实”的案例成为前沿。可以肯定的是,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必然具有某些普适性的特征,才会成为被各学科教学普遍运用的手段。

本文旨在分析案例教学法对“案例”的普适性要求,并结合广告史课程教学的特殊性,探讨广告史教学中“案例”的运用。

一、案例教学法对“案例”的三大普适性要求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1]。可以说“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离开了案例,案例教学就无从谈起”[2]。

但由于案例教学一开始就在不同的学科(如法学、医学、管理学)运用,不同的学科对案例教学中“案例”的要求不尽相同,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

有管理学研究者通过对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学习的体会,总结出案例教学中成功“案例”的五大因素:教学上的用处;引发冲突;强制性的决定;案例的综合性;案例的简洁性。[3]这五大因素包括教学运用对案例的要求及案例本身的要求。有教育学研究者从理论上提出了在内容和叙述上的9条要求判断是否是“案例”的标准,其中在内容上“案例”的特征为:发生的事件;包括问题或疑问;典型性;真实性。[4]

“对于案例,大部分研究者把它定义为:案例是一种描写性的研究文本,通常以叙事的形式呈现,它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案例总是试图比较客观而又多维地承载事件发生的背景、参与者等信息,力求情境的真实性。K.墨西思认为这一定义重申了案例的三大要素:(l)案例必须是真实的;(2)案例总是基于仔细而又认真的研究;(3)案例应该能够培养案例使用者形成观点多元化的能力。”[5]

据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案例教学中“案例”的三大普适性要求:

真实性,这是案例教学对案例的第一要求。任何虚构的故事或加工处理的陈述都不能称之为案例。

情景性,这是案例专业性的必然要求。案例不能剥离学科背景,更不能抛开时代背景。因此,同一案例可从不同的学科或视角入手,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冲突性,这是案例教学引发讨论的关键要求。冲突性表现为案例本身的冲突;案例引发观点的冲突。

二、广告史教学中“案例”运用的“三结合”原则

从课程属性来看,广告史属于广告学科三大分支之一的历史广告学范畴,“主要探讨、研究、总结人类广告活动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及发展趋势、发展规律等诸多现象和问题”[6],几乎是广告学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据早些年黄合水对全国322所开设广告学专业的院校调查表明,六成以上院校均将广告史作为核心课程[7];崔银河对全国208所开设广告学专业的院校调查表明,86%的院校开设广告史。[8]但对此进行的教学改革与它的课程地位并不相称。

而且,广告史教学本身存在困境。有研究者指出:广告学原创理论与广告实践取向的困境及“大广告”时代的广告教育与广告行业之间的隔膜是造成广告史教学的两大外源性困境;广告史研究的不足及母体学科历史学教学的困境是导致广告史教学是广告史教学的两大内源性困境。由此可见,必须进行广告史教学的原创性思考。[9]

参照成熟的案例教学法对“案例”的三大普适性要求,结合广告史教学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广告史教学中“案例”的运用要遵循“三结合”原则。

(一)“史实”案例与“现实”案例的结合

广告史教学最大的问题是母体学科——历史学本身存在的时空距离感,时空距离的远近取决于历史发生的时空与现实时空之差,差值越小,时空距离感越小。因此,广告史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以史为镜,古为今用”,广告史教学首先要在大量“史实”案例中遴选真实案例,真实性是案例的第一要义。案例所描述的是实际情境,“它不能用‘摇椅上杜撰的事实’来代替,也不能用‘从抽象的、概括化理论中演绎出的事实’来代替”[2]。

在广告活动发展演进的历史进程中,每一阶段每一时期都会沉淀数不清的广告人例、事例,析出为广告时间长河中经典与前沿案例。但“广告史研究却无意忽略了对杰出广告人例及其事例的历史性综合研究,尤其是广告实战派的优秀广告人。这些广告人在广告实践的基础上,把一些鲜活的广告体验诉诸文字,出版了大量的随笔式书籍”[9],轶闻趣事亦散落其间。如何在案例真实性的要求下,去伪存真,辨析广告人的真实历史,导入广告史教学,呈现“史实”案例,是广告史教学面临的重要任务。

在此基础上,在教学中应力图以中外真实“史实”案例为蓝本,找寻类似甚至相同的真实“现实”案例。广告的发生、发展、演变进程中产生的“案例”既具有“史实”的意味,又可以为现实的广告提供“镜鉴”映射,这就要求“案例”的运用既回归“史实”的时空序列,又以“以史为镜”的广告史眼光发现“现实”中类似案例,将“史”与“今”串联,再现“史实”与“现实”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阐释对应的知识点。例如,在讲授原始口头叫卖内容时,我们可以将明代以来的北京原始叫卖、中世纪的法国国王特许叫卖队等“史实”案例与2010年三全集团凌龙舟粽全国叫卖活动的“现实”案例串联。

“史实”案例与“现实”案例的结合,可以很好地减弱时空距离感。这种结合的成功在于教师对案例的开发挖掘,教师需要创设一种广告史专业的情景,要从大量的“史实”广告中挖掘典型的真实案例,从鲜活的“现实”广告中找寻关联的真实案例。诚如“案例法的历史表明,案例的开发或编制应在一种专业情景中进行”[10]。“史实”案例与“现实”案例的结合开发,需要教师具备广阔的知识视野,完整的知识结构,以及极高的专业素养。

(二)案例横向分析与案例纵向分析的结合

广告史在不同的历史分期产生了不同的广告案例。在横向上,表现为同一案例对象在广告策略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又有较大的变动性。在纵向上,表现为同一类型的不同案例具有必然的共性又有显著的特性。

对广告案例横纵向分析,其实质是将各种广告案例置于同一广告史分期这一情景中,在广告史某一特殊的分期内分析同一案例对象在不同的广告史分期情景中的变动与不变;分析同一类型不同案例在同一广告史分期情景中的共性与特性。因此,广告史案例的横纵向分析具有明显的情景性特征,即是将案例置于广告史分期的情景中,既分析不同分期的同一案例对象,又探讨某一分期内的不同案例。例如,在讲授中国现代广告史90年代盛行的感性诉求广告知识点时,在横向上可以分析南方黑芝麻糊广告、孔府家酒广告、百年润发广告、丽珠得乐广告等广告感性诉求的共性与个性;在纵向上可以经典南方黑芝麻糊广告、2010年王力宏代言南方黑芝麻糊广告及2012年全新黑芝麻糊广告为案例,分析人物、场景、广告语、诉求、调性等方面的不变与变动。

案例教学强调案例的情景性。劳伦斯认为:“案例是对一个复杂情景的记录。一个好的案例是一种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它可使课堂讨论一直只有真实生活中才存在的棘手问题来进行。”[11]这种情景性要求既是对真实性的回归,又是对案例涉及的时代背景及专业背景的要求。这意味着同一案例因为情景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分析视角。

事实上,案例教学法要求对案例的讨论分析一个重要方法是讨论者采取了不同的视角。因此,对案例的横向分析是以调查分析的视角把握某一广告史分期广告的整体特性;对案例的纵向分析是以个案研究的视角掌握不同广告史分期同一案例对象的广告战略变化。从两者的结合,既可以看到广告的整体性,又可以看到广告的战略性。

(三)课堂案例讨论与课外案例分析的结合

广告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产生了丰富的人例和事例。当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授课时,由于学生缺乏对案例的足够了解,单一的课堂案例讨论往往因准备不足而导致讨论的不深入。

因此,广告史教学要创造课堂案例讨论的条件。对案例的讨论首先是建立在师生对案例本身的充分掌握上,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互动反馈、及时提问及仔细倾听,为课堂讨论营造氛围;课外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开发、分析案例,为课堂讨论做足准备。

案例教学要求“案例”能够引发冲突,冲突即争议,案例的冲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案例本身的争议性极易引发论辩的冲突性。“争议性是对一个案例开展讨论的基石,它可以让学生思考并辩论。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是一个教学案例的必要条件”[3]。中国现代广告在发展演进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冲突性的广告人及其案例,比如脑白金模式、哈药模式、恒源祥十二生肖模式,这些冲突性的案例具有显著的讨论空间,极易引发激烈争议。

案例的冲突性还在于案例的激烈讨论引发冲突。而案例冲突的引发需要课前课外对案例的分析归纳,结合课堂内对案例的热烈讨论,极易引发观点争论的冲突。因此,案例课堂讨论与课外分析的结合是引发案例及观点冲突,开展课堂讨论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

案例教学法是国外成熟的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教学,“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更加积极的课堂讨论,需要培养教师用苏格拉底教学法进行教学,并要多给学生布置启发其思维发展的写作作业,考试题目也要注意启发思维”[12]。本文试图从案例教学法的“形”提炼“案例”的“神”,但如何在广告史教学中运用,仍需探讨。

参考文献:

[1]王秀芝.案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46.

[2]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48.

[3]史美兰.体会哈佛案例教学.国家行政学院学报[J].2005(2):85.

[4]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36.

[5]凯瑟林·K.墨西思,许立新,张广武.案例、案例教学法与教师专业发展.世界教育信息[J].2004(Z1):77.

[6]杨海军.三十年中国广告史研究的学术视野与学科平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8.

[7]黄合水,杨道俊,许蕾,等.中国广告教育状况研究报告[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8(5):89-92.

[8]崔银河,林莹,司徒丹东,等.广告学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专业设置调查报告[J].中国广告,2007(6):163-167.

[9]李德团.广告史教学的困境分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J].2011(3):189-192.

[10]王少非.案例法的历史及其对教学案例开发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0(10):44.

[11]邵光华.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研究及其启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5):54.

广告案例教学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广告创意;探析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1-0219-02

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它是19世纪7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法学院院长兰德尔首创的,20世纪20年代哈佛商学院开始运用案例教学法,现在已经遍布全世界。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此法,现在已有40年。它是指“教育者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从而重点培养学习者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能力,并促使学习者充分理解问题之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的重要教学形式。”[1]它围绕着特定的教学内容,以案例吸引学生,并互相讨论,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广告创意》是广告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实践性极强,案例教学法在此课程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功用。它直观生动,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学相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解决问题、制作出好广告的能力,也增强教师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但在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案例教学法虽然在中国已经存在40年了,但在高校的运用中仍然算是一个新鲜事物。在运用此法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在《广告创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多而杂,用案例代替理论讲授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传授已有的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来源、以老师为主要教学主体、以笔试为主要教学考核方式。”[2]这一教学方法重视理论灌输,轻视实践与参与。而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广告创意》教学中,部分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地选取大量广告作品,一方面在课堂上仍以教师为主体,不停讲述数量多而庞杂的广告案例,根本没有时间再去理论传授,另一方面学生被那么多案例搞得眼花缭乱,没有机会参与讨论,也不愿意再关注相关的基本理论。整堂课下来变成了为案例而讲案例,忘记案例是为相关广告理论服务,为教学内容服务。一般而言,案例应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与有关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光讲述案例,注重案例的堆积,漠视案例之间、案例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也忽视相关广告理论的传授,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二)将案例教学法与举例法等同,不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与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一直都有种误解,易将案例教学法与举例教学混淆在一起,认为案例教学法就是例证法。虽然两者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但两者有显著的差异。在传统教学中,举例只是教师讲授理论的一种手段或工具而已,理论讲授和教师始终占据课堂的中心地位;而在案例教学法中,师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学生和案例占中心地位,教师只是参与其中,引导学生,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目前《广告创意》课程上课人数众多,50人左右,有的更甚,达到百人。这种情况大都实行大班上课,看起来很是热闹和壮观。在课堂上,教师引用大量案例滔滔不绝地讲授,缺乏对学生的引导,缺乏倾听学生对案例作品的分析与意见;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没有积极参与其中,甚至迷糊糊睡觉,玩手机,窃窃私语的;师生没有达到有效的沟通,也不可能解决问题。

(三)案例库匮乏

《广告创意》课程要培养实战型人才,必须需要大量的广告案例作品进行观摩教学。虽然目前许多高校大肆扩招,但由于院系资金、实力和设备的投入不足,缺乏树立长期的人才战略规划目标,以及案例库意识的匮乏,导致广告专业不重视资料室的建设,广告案例库匮乏,已有案例库的内容也不丰富。在现有的广告案例库中,有的案例数量有限且形式单一;有的案例过分陈旧;有的案例过于简单,综合性案例太少;大部分案例是国外的,本土性较弱;以此来上课,也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作激情。

二、解决对策

案例教学法在《广告创意》教学中存在着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进行改进。

(一)注重案例与教学内容的相融合

虽然案例教学具有种种优势,但以案例代替理论传授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挖掘问题的思路形成学生自我的观点,形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此法不是万能的,其最终目的还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时,需要正确处理好理论与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讲授《广告创意》课程的时候,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精心设计和选取与课程相关的案例,长短适中,切合主题,并能通过这些案例让学生得出相关的结论,加深对相关广告理论的理解。在上课之前,以小组为单位,事先布置好相关的作业和题目,如争议颇多的恒源祥的“十二生肖系列广告”;上课之初,以精心准备的案例导入教学内容,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讲述基本理论要点;在课堂上设计好过程,营造宽松的氛围,针对案例鼓励学生自由自愿发挥,最后各小组代表积极发言,教师要及时引导讨论方向,避免唯一答案,通过这些案例讨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训练和提高。针对同一案例,由于学生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产生争论,甚至对峙,使学生无所适从。针对此种情况,教师需要及时点评,供学生参考;学生对照教学内容,要自我总结,吸取经验。总之,只有将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广告案例教学篇4

关键词:广告 消费者行为学 案例教学 角色扮演法

消费者行为学是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该学科主要阐明和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既研究消费者的当前消费行为现象,也研究在各种客观条件下影响消费行为的发展趋势及其规律性[1]。

一、广告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中的运用

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在现代社会,广告已经成为消费者生活的必需。消费者通过商业广告了解各种商品的信息,获悉现代社会的各种时尚,知道何种品牌的商品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和个性特征等,然后形成对于该商品、服务和品牌的总体认知与评价,进而做出最终的购买决定。

运用广告教学有两大好处:一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一些枯燥的心理学术语;二是广告案例新颖,紧跟时代性,画面生动不枯燥,学生学习热情高。消费者行为学教学中会涉及大量的心理学术语,如“感觉阈限”、“无意注意”、“强化”、“经典性条件反射”等,这些术语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笔者搜集了大量相关广告素材,并加以整理、剪接、制作,作为课堂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理解专业术语的同时,分析讨论消费者在观看广告时的心理感受。例如,在讲到“引起无意注意的刺激物因素”时,笔者搜集了很多广告,既有活泼、动感的视频广告,也有画面丰富、新颖独特的平面广告,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这些广告是如何吸引消费者无意注意的。课下,又进一步要求学生分组,实地搜集户外平面广告或视频广告作为案例并进行课堂展示,而展示成绩将作为考核依据计入期末总成绩。

这种教学方法因其强烈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将枯燥的理论学习变为充满乐趣的互动教学,极大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既增强教学效果,又避免了教师授课“满堂灌”的弊端[2]。因此,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二、案例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案例教学法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中已广泛使用,但实际运用起来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案例教学过于陈旧,缺乏创新。笔者在吸取其他学者[3,4,5]关于案例教学法的经验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总结了实施案例教学的几点原则:

一是,案例选取要新颖典型。所选案例要能恰当反映该学科的相关内容且选题新颖,撰写生动,不失趣味性。例如,在讲到“需要和动机”这一章节时,笔者选取了《叶茂中策划》中的“柒牌从名牌到品牌的历练”这一案例。该案例典型反映了消费者“潜在需求动机”这一知识点,且文字表达生动、饶有趣味。学生在愉快阅读整个案例的基础上,围绕“消费者潜在动机”展开讨论,并学会运用间接的方法去探测消费者的潜在购买动机。

二是,案例要密切贴近生活。每一个学生都是消费者,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内容就是每天发生在他们身边或他们身上的事,基于这样的特点,选取案例最好采用本土案例或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例如,在讲到“消费者个体心理”这一内容时,笔者采用自己撰写的案例,以某学生从清晨起来到晚上睡觉前这一天中经历的生活事件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诸如“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情感、意志”等心理元素,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是消费者行为学。

三是,案例讨论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案例教学时,教师的主要角色不在于讲授,而在于引导,让学生成为案例教学的真正主体。教师所起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讨论,同时启发学生展开思路,避免直接给出肯定的观点和解决办法。在案例结束时,要总结案例讨论的结果,肯定学生的讨论意见,主要看学生在讨论中能否开动脑筋、自圆其说,能否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否提出创新观点和论据。

三、角色扮演法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中的运用

角色扮演法,又称情景模拟教学法,指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消费情境,组织学生分别扮演营销人员和消费者的角色,开展营销沟通,体验各种心理现象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6]角色扮演法通常有三种形式:1、场景再现型,即要求学生围绕主题,结合自己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一次消费经历来进行展示;2、案例仿真型,即要求学生根据案例剧本,将某一案例进行模仿重现,学生不需要太多的表演发挥;3、实景模拟型,即让学生在完全真实的生活、工作场景中去领悟消费者心理及行为的相关理论。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笔者运用较多的是场景再现型和实景模拟型。场景再现型一般是让事先准备好的小组上台表演,其中一位学生扮演消费者,另一搭档学生扮演营销人员,学生自己设置一种消费情景,道具自备。角色扮演完之后,会有专门的学生“评委”打分,评价角色扮演的好坏及营销人员的处置方式是否得当等。实景模拟型一般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超市、商场或学校周边的商业区域,模拟消费者和营销人员,体验不同的营销因素对消费者的促动作用,如商场折扣、人员推销技巧、商品陈列布局等。同时,要求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记录其他消费者在日常购买活动中的动作、表情、购物时间、结算等外部行为,填写观察记录表,作成PPT课件,然后分组进行课堂展示。

四、小结

以上是笔者从事消费者行为学教学工作近十年来探索、总结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即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广告、案例及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这种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消费者行为学的热情,锻炼了他们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营销实战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曼,白玉苓,熊威汉.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9.

[2]杜丽春.视频资料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16):369.

[3]冯瑛.案例教学法在消费者行为学课程中的实施和作用[J].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1(7-8):115-116.

[4]任书娟.案例教学法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2(8):211.

[5]阳芳.消费者行为学案例教学的四个基础环节[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6):86.

广告案例教学篇5

关键词:中职教育;广告设计;市场需求;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告逐渐成为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宣传和树立自身形象、提升产品附加价值的重要营销手段,这就带动了广告公司的蓬勃发展。

一、广告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对广告公司、广告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告市场的发展趋势也呈现以下四点变化,即广告公司整合化、广告市场细分化、广告服务专业化、传播形态数字化。在广告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广告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对当前广告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可知,广告公司对人才的要求包括敏锐的观察力、精准到位的执行力、整体把控的整合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不断求新的学习能力等。广告公司需要复合型人才或综合性人才,需要广告人才不仅熟练地掌握广告设计技能,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技能,并将自身专业素质与市场结合起来,能够准确地把握市场。

二、中职院校广告设计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1.中职广告设计教育现状。在中职教育体系中,广告设计是热门课程之一,但从实践教学情况来看,中职广告设计教育现状并不乐观,教学落后于实践,致使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能力。从中职广告设计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课程设置通常包含四部分,即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设计课程、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中职广告设计专业教学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并不全面,过于注重学生广告设计能力的培养,缺乏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不够密切,而且与市场的联系不足,实践教学课程设置较少。从专业教师来看,教师队伍的来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纯艺术设计类专业出身的老师,二是艺术设计相关专业毕业的年轻教师,三是第一线实践的广告设计师或广告人,但第三类老师的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践学习需求。2.中职广告设计实践教学问题。对中职广告设计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可知,当前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教学问题急需解决。一是实践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多是在实验室进行框架化的模拟教学,缺乏与市场的紧密联系,而且实践课程的设置也较为随意,缺乏完整性与专业性。二是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多数教师缺乏实战经验。访谈调查发现,多数教师广告设计知识结构单一,过于注重视觉的表达,缺乏营销、传播、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三是实践教学滞后,校企合作不足,实践教学多以虚拟项目的命题方式进行,对媒体投放、传播以及设计成本的意识不足。校企合作的不足也导致实践教学与实践应用缺乏足够的联系,学生参与不到项目的主要环节中,导致教学收获不到实质效果。

三、广告设计实践课程教学模式优化探索

广告案例教学篇6

[关键词]广告案例教学教学互动

哈佛工商学院将案例教学法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而是通过教师出示一个个具体案例,组织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案例中提供的矛盾,参加讨论,各抒己见,去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案例教学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它真正重视的是答案的思考过程。在课堂上,每位学生都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一方面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把握信息善于决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案例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景的差距。广告课题教学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文化学等,可以说是无所不及,有时很难将他们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因此学生往往学到的只是条块、联系不大的知识;而实际的情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的多元化,广告业也是在动态中调整,前进。这要求教师不断加强科研,更新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与时俱进。

一、案例教学课要突出研究性,力求学术性

1广告案例课的性质、主旨与体例。(1)课程性质:高年级广告系学生研究性的讨论课程,它不是以前课程内容的重复,而是较以前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创造性的运用,是进一步地深入与提升。这可从已开设的案例教学内容中反映出来。(2)课程主旨:研讨市场营销、广告战略和策略、创意、运作过程及作品的创造。(3)课程体例:选择适合研讨的切入点,以案例活动的性质为线,激发研讨的兴趣。

2.选用案例(教材)要面向社会、市场、广告业,形成学术研讨氛围。选择好教学案例。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在明确教学目标基础上,要选择适度、适用的教学案例。所选的案例既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又要是教师自己能把握得了的案例,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的案例。教师能否把握案例取决于教师对案例涉及的环境背景是否了解,对案例涉及的知识领域是否掌握,对案例涉及的问题是否有相应的解决处理经验。而学生能否接受和认同案例,主要看案例所描述的是否为其身边或可能发生的事情;所提问题是否为其经常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通过案例学习是否可以提高学生其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从案例的来源上说,工商管理案例取之于真实的公司经营等方面的事件;法律案例取自于某一时间的判断;而广告案例更多来自于市场需求变化的实际情景。因此在广告案例的选用上,注意5个“性”:(1)案例选取要注重针对性,(2)案例选取要注重时效性,(3)案例选取要注重典型性,(4)案例选取要注重生活性,(5)案例选取要注重学术性。

选用学术上有争议的案例,如娃哈哈十五年沉浮(品牌定位与销售网络、非常可乐的市场命运);中国“海尔”品牌如何走向世界;国内外广告节金奖作品讨论。

二、广告案例教学课重在研讨

1.确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学生自主性组成学习小组,开展课内课外的学习讨论为主的教学活动。基于这样一些基本理念,本课程对学生的培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求学生加强在课外的多方位的知识吸收,建议学生不仅看课外书籍,还应从广播、电视、电影、电脑等新科技媒体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因为对案例分析的第一步就是积累资料,因此要求学生从平时就开始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经验并持之以恒。

第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主张学生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市场中去用心观察。我常常告诉他们去逛超市大卖场,观察营销中的各个环节,关心快速日用消费品的促销情况;户外广告的大发展,看经济的繁荣对人流的变化;看展览,注意会展业对广告业的拉动。用心看的话,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咨询和启发。譬如像“肯德基”为什么总跟“麦当劳”在一块儿?他们选址是否有什么讲究?为何生意总那么红火?今年街上流行什么样的服饰?

第三,锻炼学生的口头和笔头的表达能力。这是一个广告策划人必备的基本才能。口头表达能力和笔头能力的训练主要通过个人的“自我推销”,在每次上课时我要求要有三位同学对全班案例学习,进行小结或谈体会;介绍自己最近读到的好书和学习的心得;评价一些优秀的广告作品;展示自己的业余创作等等,内容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另外还通过小组以比稿的方式开展竞争,既激烈又放松,让大家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广告创意实战演习。

第四,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会做人。鼓励他们成为“杂家”。广告教育实际是“通才”教育。除了专业课之外,音乐、舞蹈、书画、电影、计算机、生物技术等所有最新的时尚都应是关注的焦点。

2.两种教学基本程序。(1)下发教师挑选的广告案例,附上几个思考题供参考——学生自主学习——分组研讨(课外)—叫、组代表课堂发言——各小组成员即兴发言——或逐一点评,或总体总结。(2)学生课外寻找亲身实践过的选题——课堂评点自选案例——学生评点、评议——小结。

3.作业与考试。作业:学生为课堂讨论拟写发言稿,学生自寻,教师指定的某类选题的案例作分析归纳该类选题策划、表现的规律;或教师课堂指定完成的三次作业题目。考试:(1)指定案例的分析与点评,撰写小论文;(2)以小组为工作小组,共同完成一个课题项目。

如我在广告系大三班的广告案例评析课上,就曾尝试完全以学生为主,老师作为教练指导,以班级为单位,做一个《脑白金广告案例分析》——重塑脑白金的品牌形象为项目的方式。以比稿方式,经过竞争,产生出学生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的策划、控制与实施。然后再把学生分成六组,分项目负责人也是学生。三周时间中,学生们日夜奋战,最终拿出了共57篇的案例分析报告,最后合成一个全班性的作业。每个小组的作业在班级上进行交流,老师拿出评分标准,供每个学生打分时参考。分视觉说服力20%,分析创意力20%、题案制作20%,应变能力15%、团队合作25%共五个方面。

在作业圆满完成后,学生纷纷有话要说:“我们用了百分之一千的努力、激情来投人的。”“此课对我们来说是第一次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是一次最接近实战的演练。从市场调查、品牌策划、广告创意到媒体投放,我们把已学到的知识各尽所能投入到品牌的塑造中,而单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将这个工作完成的。”“我学到了不少超越理论的实际知识,比如,怎样调动所学的知识来阐述报告的内容;怎样通过各种手段挖掘未被发现的潜在的新思路;怎样深入了解和分析一个实际品牌及其营销策略;怎样在该品牌处于危机状态的情况下挽狂澜于不倒;怎样在同学间,小组之间做到默契配合;以及怎样做一名真正的广告人。所有这些是非课堂上所能学到的。”

三、教师在研讨中的引导作用

广告案例教学篇7

“广告学”是广告学科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同时也作为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自1983年厦门大学首创广告专业本科教育以来,“广告学”这一课程相继在各大高校的工商管理学院及人文学院开设。诚毅学院管理系工商管理及电子商务专业也将该课程设为专业选修课之一。

一“广告学”教学模式创新

广告学作为实践性极强的应用课程,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基本的广告理论与实务,还要讲授业界最前沿的专业信息,同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广告理论与方法,提高他们的创造力,而不仅仅是全盘照搬书本上的广告理论和方法。为此,要从教学方法创新入手,充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意能力。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以下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指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唯一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讨论,积极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根本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一味地“输出”知识。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也存在一些误区。因为有些教师认为,案例教学就是简单讲授知识点后,复述大量的案例。结果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仍旧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且案例说明中往往还附有“标准答案”,这样很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创新式的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础知识和分析技能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具体生动的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分工合作,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例如,笔者在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07级08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教学中,结合品牌联想理论,以周杰伦代言的“优乐美”广告和陈道明代言的“利郎”商务男装广告为例,提出广告关键词,让学生发挥联想,并促进学生分析两个广告在品牌联想上的优劣,通过这种启发式案例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品牌联想理论。

(二)互动体验法,发挥学生创意能力互动一词来自于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在1908年所著“社会学”一书,西方教学互动理论认为,互动即交互,指人与人或者群体之间发生的交互动作或反应的过程。互动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与学生在特定的具体情景下,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的教学程式,是教与学的交流、融合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1]。互动教学模式这一开放式的教学方法,突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沟通,可以促进学生发挥创意才能。例如笔者在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08级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以“云雾”袜业为例,为该品牌设计产品定位及广告语。学生们集思广益,采用头脑风暴法,在课堂中各抒己见。最后,该班男生提出“云雾袜业”———亮晶晶系列,将产品定位为都市女性白领日常穿戴的选择;而该班女生提出“云雾袜业”———白雪公主系列。从这个教学案例中可以发现,互动教学模式可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间、师生间的多维交互,完成“自学、导学、助学和促学”相互联系的教学过程。

(三)模拟实验法,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模拟实验法最早应用于计算机、通信等学科,随着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该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广告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因而在该课程中导入实验教学环节,可促进学生将有关广告理论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将有关广告调研、广告策划、广告效果测评等决策方法在实验中综合运用,增强学生对于广告活动的感性认识,并促进学生进一步的理论思考;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促进学生把有关广告课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切身的体验和基本的广告技能,可加深学生对广告理论知识学习的系统化,增强学生对广告活动的认识,以期让学生对广告活动的全貌有所了解,并在模拟实践中掌握广告调研技巧、发挥广告创意策划才能,了解广告制作流程,提升广告效果测评意识。同时,通过团队协作,完成虚拟广告经营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合作能力,培养高效的团队精神。

二“广告学”教学方法应用

笔者在对每个开课班级的教学过程中,均采用了案例教学结合模拟实验等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方法与课程特点结合,引导学生身体力行体验学习。具体教学方法应用如下:

(一)设计适合广告学课程的体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在教学实验环节中,由教师提出某个创意策划案,学生自组团队模拟广告公司开展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广告创意设计、广告文案撰写、制作广告投放计划、编制广告预算、策划辅助公关活动等各项模拟广告公司实战工作,最后每个小组将选派代表在课堂上用PPT展示其广告策划案并做推荐讲述。作业任务下达后,学生在课后积极加强团队协作,收集资料、整理素材、创意设计并制作PPT课堂演示。其中优秀的小组更是积极创新、凸显创造灵感,自制广告包装及广告宣传手册。例如电子商务07级学生周龙丰小组自制“山蓝”凉草茶系列包装,电子商务08级学生陈亚宝小组自创广告脚本并拍摄成广告视频等。该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广告敏感度,发挥了学生的创意才能,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见,综合运用广告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对提升教学效果大有裨益,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

(二)设计适合广告学专业的开放式、仿真式教学环境国外一些高校在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开设了许多仿真型教学场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澳大利亚的堪培拉科技学院,在该学院的BRUCE校区经常可以看到稀奇古怪的小屋子:有的是模拟案件现场;有的是动物豢养处;有的是银行出纳处;餐饮服务培训的教室直接设计成了餐厅,而走进调酒师培训教室简直就像走进了酒吧。这些都是该学院精心设计的专业课堂。这种仿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强的代入感。身处其中,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行业实务操作的氛围,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习的效果也会因为互动而事半功倍[2]。广告教学对教学环境的要求并不高,但若提供专业的设计工作室、道具制作室、视频编辑室,可以让学生完全感受广告工作环境,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系统性、专业性、针对性。#p#分页标题#e#

(三)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大学生广告赛事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广告竞争,可以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本校学生与外校学生的专业交流,让学生了解广告业界的前沿信息。广告赛事也可以成为广告教学实践的主轴,培养和鼓励对广告学科有兴趣的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广告大设计赛”、“学校公益广告设计大赛”、台湾“金犊奖”广告大赛等专业赛事,可以拓宽参赛学生的广告知识面,提升广告执行力,并促使部分学生成长为专业的广告人才。

广告案例教学篇8

关键词: 广告专业课堂教学实践性

广告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其实践性不仅仅体现在课堂外让学生实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循循善诱,将实践内容融入课堂。

一、从广告现象的观察调研开始

广告是一种大众传播现象,借助媒体公开是现代广告的一大特征,尤其是随着现代媒体的发展,广告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只要用心,任何人都能从广告现象着手进行研究,而通过对广告现象的观察入手,也是学习广告最直接、最原始的途径。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广告业刚刚起步时,我国第一批广告人很多都是通过广告现象展开探索的。学生关注身边的广告现象,不但能培养对广告的兴趣,而且能培养职业敏感度和捕捉最新市场动向的能力,动手动眼能力也能得以锻炼。这种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关注广告现象的教学模式,是学生最直接、最方便的实践形式,它既不受学生个人所占有资源的影响,又不受环境影响,只要用心、勤奋、善于思考,学生就能获得机会,就能有所收获。

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广告现象,教师就要主动引导,精心设计课堂,帮助学生应用科学途径、正确的调研方法,结合教材,有目的、有意义地展开观察与调研。下面是我的实践教学方法。

第1个作业:“在北京三环沿线寻找30句出众的文案,并进行解析”。大部分学生用手机、数码相机进行拍摄,并将图片、文字做成PPT,然后由我在课堂进行点评。学生通过劳动深刻理解了文案的重要性,充分认识了各大户外媒体类型。这种比较简单的作业适合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专业课的初级阶段。

第2个作业:学生在大三阶段学习《广告策划》这门核心专业课时,由于已经学过《广告文案》、《广告设计》、《传播学》等其它专业课,加之很多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短期工作经验,因此,在这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些难度稍高的广告现象调研作业,比如“连续关注62路公交‘从和平街北口―亚运村小营’这段沿线的站台广告的投放情况,并建议学生从广告内容、创意风格、广告客户类型、广告受众特征、媒体更换时间几个方面着手调研,时间期限为2个月,不间断连续观察,最后以PPT文本的形式提交调研报告”。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经过与我的交流获得收获,事后学生做的文本内容丰富、形式美观,很多学生均表示收获很大。

第3个作业:“让学生自由组成作业小组,深入北京的大型超市进行售点广告调研,并与百货公司的售点服装广告展开对比”。通过这个作业,学生可以掌握终端广告,即售点广告的一些知识。这次活动由于没有指定分析方向,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同样的调研结果,却得出了完全不一样的分析结论;有的小组调研得很仔细,但是没有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因此,在课堂总结与讨论过程中,我专门找了两组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进行对比,教导学生如何科学地分析,如何最大效益地利用获得的资料,使学生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讨论是实践教学的有效手段

实践教学的核心精髓是实现校园内外的信息互动,在有限的课堂,受时空的约束,用案例进行研讨互动教学不失为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我一直尝试采用案例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案例教学要注意如下事项:

1.案例选择要适当,要贴合学生的学习阶段,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教师不能为了案例而案例。

2.案例要适当更新。广告行业是与时俱进的行业,广告创意、广告媒体和广告受众都在随着时代不停前进,因此教师选择教条的、陈旧的案例,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3.注意案例的选择来源。我的经验是第一手资料优于第二手资料,第二手资料优于第三手资料。我曾经在广告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其间收集了很多广告案例,现在这些资料就成为我课堂教学的宝贵财富。当然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第一手资料不够充足,教师可以考虑准备第二手资料,即设计一个主题,然后收集准备各种素材,经过自己的归纳、整理、分析,将其做成一份完善的PPT课件。这种经过自己整理过的第二手案例,由于融入了新的思考,变得有血有肉。

4.案例的选用要注意有正有反,即不但要有优秀案例,而且要有一部分比较失败或者是不够完美的案例。因为只有提供一些反面案例,学生才会增强明辨是非的意识。

5.案例的讲授过程要讲究技巧。每一个案例都蕴涵着学问与技巧,因此,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跌宕起伏,要有悬念,有问题,有思考的方向,这些预留的空间都需要由学生投入和填充,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造成教师“一言堂”。

三、师生互动是实践教学的和谐意境

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理解力,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通过课堂改革使学生与教师积极互动。我尝试过以下手段:

1.期刊选读与编撰

广告是一个信息密集的行业,也是一个信息更新迅速的行业。在广告行业,谁先占有信息,谁占有的信息量越多,谁就拥有话语权。因此,引导学生关注行业信息具有很大意义。身处校园的学生,在信息的获取方面其实是占有优势的,因为高校期刊杂志丰富,信息网络齐全,学生又有时间,所以从新生入学开始,我就一再提醒他们注意收集信息。目前,反映行业信息最集中、最具时效性的是网络和行业期刊,比如广告行业的《国际广告》、《现代广告》、《广告世界》、《中国广告网》、《中国营销网》等都是我国广告信息的媒介先锋,只要多留意这些信息平台,学生就能轻松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就能轻松实现“先行一步,尽快走出去”的梦想。

我曾经动员学生自己编撰广告周刊,即将《国际广告》《现代广告》《广告世界》这几本广告杂志定期收集、整理,提炼其中的重大新闻、行业的重大事件、有趣的行业个案,然后重新编撰,做成PPT,每周五下午拿出半个小时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结果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课堂气氛热烈,收效良好。

2.大型模拟作业

由于条件限制,学生往往欠缺实践机会,因此,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多创造一些机会。在学期结束时,教师结合学期教学布置学生一些大型模拟作业,不但可以使学生将学期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而且可以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摸底,及时发现问题。

在教授《广告策划》这门课程时,每学期期中我都会给学生提供分组作业,比如选择超市的瓶装饮料,假设有6个品牌,就将学生分成6组,每组学生负责一个品牌的节日促销广告策略,即根据产品性能、产品现阶段市场状况进行一次完整的广告策划,要求有市场调查、受众分析、广告策略、公关活动策略等内容的广告策划书,然后在期末的时候,通过提案的形式进行成绩评定,并记入期末成绩。

通过大型作业,我最大的收获是让学生感受到作业流程,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

3.组织动员学生参加社会性广告竞赛

广告案例教学篇9

关键词:Illustrator 实际案例教学

一、引言

Illustrator是矢量图形处理软件,作为平面设计的必修专业课程之一,职业院校学生很有兴趣,认识到学好Illustrator对就业帮助很大。案例化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尽快练就“上岗”技能,实现就业目标。

二、案例化教学思路

学生学习平面设计软件的目的是设计制作出多种商业广告产品。教学形式也应该从实际需求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每个知识点配上相应的实例,利于学生上机训练,利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重点提示,让学生从枯燥的命令学习中跳脱出来,真正学会“做事”。

根据《Illustrator平面设计》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特点,将教学内容分成基础理论和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关键,实际教学时从海报招贴设计、报纸与杂志广告设计、Pop广告设计、DM单、画册设计等方面选择有代表性意义的案例剖析讲解,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商业广告的设计要素和表现手法,很好地调动了积极性,激发出学习兴趣,使学生不受教材约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简化理论记忆,重视实际操作,在知识积累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案例化教学实践

1.基础理论

第一,平面广告基础知识及平面设计软件主要讲解平面广告的类型、特点及投放的市场环境;Illustrator的特点和优势、自定义有利于操作的工作界面等。

第二,广告的构图设计及理论,重点讲解版面构成。一个良好的版面分割,会产生视觉上良好的舒适感。“上中下;左中右”的简单“版面分割法”易懂易记,结合案例对“版面分割法”剖析、演示,让学生每人制作出一份个人简历封面,实战演练。

第三,Illustrator软件重点讲解图形绘制、编辑图形、文字处理等内容。学生对基本操作有了认知后,讲述画笔与符号、图表应用、图层与蒙版、混合与封套扭曲、效果、外观和图形样式等命令,使学生通过这些工具绘出带有各种笔触效果的路径。用符号工具方便、快捷地生成类似的图形实例;根据数据生成多种多样的图表并能美化其外观。绘制复杂图形时能将对象放置到多个图层中,利用混合和封套扭曲使图形更加丰富;运用滤镜和效果,模拟制作摄影、印刷与数字图像中的多种特殊性,表现出多彩画面。

2.案例剖析

让学生业余收集商场海报,讲解海报的种类、纸张类型、常用的设计表现手法等。要求学生搞懂商品海报的制作过程,熟悉软件中基本图形绘制、光晕工具、变形工具及其相关控制调板的使用。

以报纸广告和杂志封面广告为例,讲解杂志和报纸广告的媒介特点、版面分布和拼版、开本、印刷色彩以及设计表现的注意点等。重点掌握软件中的旋转、缩放、镜像对称、倾斜、扭曲、变形、自由变形及路径查找器等命令。

以“音乐会DM单”为例,讲解DM单与传统广告刊载媒体的区别、设计制作方法、常用折法等。熟悉软件中的铅笔工具、平滑工具、橡皮工具、节点的删除、增加与转换工具。

以“酒店活动”宣传设计为例,讲解POP广告的种类和作用及表现手法。学会套用各种POP字体,选用素材插图,掌握上色功能以及多种装饰手法等,接触软件中的效果和滤镜、剪切蒙版和不透明蒙版等命令。

宣传画册是商业贸易活动中的重要媒介,以“企业文化手册”“校园文化手册”为例,讲解宣传画册的设计要点、种类、功能,包括纸张选择和装订要求等内容,都要让学生了解掌握。

包装设计以“通信公司纸袋”和“音乐CD封套设计”为例,讲解包装设计的特征、意义、分类和功能,学好软件中的混合、封套扭曲等命令,充分发挥包装在产品销售中的作用。

环保是当今世界主题,以“自然环保广告”和“环保公益广告宣传”为例,讲解软件中钢笔工具、画笔工具、渐变工具、混合工具基本图形绘制等命令,让学生学习、操作公益广告的制作过程,从实践中体验如何去实现自己的创意。

四、结束语

案例化教学实现了理论与软件操作的理想结合、知识点与不同商业案例的结合,从而加强了学生的软件操作意识,避免了学习的空洞、抽象,使学生在完成教学后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快速完成图案创作草图,并通过电脑完成印前制作,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广告案例教学篇10

教学的基本思想应该紧密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与各广告公司以及媒体机构建立长期、短期课题合作,并建立教学实践、实训基地。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市场,必须锻炼学生主动收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具体教学中,首先,任课教师需要给出一个品牌,要求学生去做关于产品、消费者和市场的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考察该品牌的产品包装、服务理念、消费者以及竞争者的详细情况,借助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类比研究、客户访问、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了解产品的背景和历史,了解销售的过程和消费人群的真正需求,了解广告的对象,把握产品从品牌文化到经营理念,甚至市场运作的信息。其次,学生利用实地收集的资料、网上或到图书馆查阅的资料,分析、整合、归纳出不同品牌产品的各种要素,找出这个品牌启发你或给你惊喜的闪光点,写出一份富有创意的调查报告,包括产品的一般诉求、产品特点、独特卖点、目标客户群、设计风格、品牌形象等几个方面。这样才能真正从逻辑和理性高度把握广告设计的内在核心,实现广告设计的精确定位。实施案例教学广告是实践性极强的行业,而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广告学教学则以理论讲述为主,纯理论的学习往往让学生觉得抽象而笼统、枯燥而乏味、难以理解与掌握,因此现阶段,案例教学在“广告设计”理论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成功的广告案例可以让学生有切身的体会,把握现代广告发展的时代脉搏。所谓案例教学就是把抽象的原理、概念具象化,把学生置身于实际的情景之中,让学生不仅掌握原理、概念所具有的特定含义,而且让学生认识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

笔者认为案例的选取是案例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在案例的选择方面要体现“经典化”和“前沿化”。如果案例选择合适,教师讲解起来就会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就会很好地说明理论问题。单纯选择某一平面或者影视广告进行案例教学,将无法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一则好的广告,并非单纯依靠精美的画面、独特的创意这些表层因素,而是背后有更为深层的策划、营销策略、媒体、时尚文化等环节。所以,应把核心广告放在大的品牌建设的背景下进行赏析、点评和讲解,让学生深入了解优秀创意作品应该具备的元素和表现手法,领略优秀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创意智慧。另外,模式的合理设计是案例教学能良好实施的关键。笔者认为合理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对于广告案例,教师不直接提供答案,而是提供与此案例相关的背景资料,由学生自己发现答案,使学生因答案未知而充满好奇,进而形成强烈的期待,会使案例的整个面貌在问题与自我探索中逐渐展开。另一方面,案例讨论应以学生为主,以求自辩自明,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阅读案例。学生阅读、讨论案例的过程,既是温习旧有理论的过程,也是自学新内容的过程,而且学生为准备案例会主动从图书馆、网络上获取资料[3]。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从该案例中学到的知识点、基本规律和实际应用的启发。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和鉴赏,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学习案例成功的经验,这对学生步入广告设计舞台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分组协作首先,笔者根据全班学生人数和不同学生的特点,将参与的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组成几组类似广告公司的广告团队,团队内部按照广告运作流程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和岗位,每位成员负责一块,并要有详细的计划,同时学生之间要求互相配合、明确分工、协作演练。通过组内交流、组组讨论、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使每位学生的个体思考在广泛的交流中得以反思、调正、深化[7],由此完成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与领悟。其次,笔者根据各小组的草稿提案和汇报材料,组织全班学生对提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析,同时邀请其他教师或学生代表作为评委进行评审,这样既可以考察设计方案,又能对设计过程进行考察和评价,让学生在课题目标的要求下互助互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始终保持充分的互动。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始终处于管理和组织的角色,主要是监督和引导学生,及时提示学生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帮助学生们不断修正课题研究的方向,认真分析学生提案并给予详尽的答复,同时提出更有启迪和代表性的建议,使整个课题研究更加真实、合理。如在2009年参加中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时,笔者根据学生特点和不同选题,将学生分为斯美特组、安徽卫视组等6个小组,每组4名学生,并让每组4位学生分别担任调研、策划、创意和设计部门的4种角色。这些项目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搜集材料、策划创意、拍摄、后期制作等工作。在工作中,小组成员之间不仅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共同讨论、资料共享,而且还活跃了教学氛围,增进了思想交流,提高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开展模拟实战模拟实战是以实际品牌为研究对象,按照广告创意机构的实际要求和程序,让学生共同实施完成一个项目。模拟实战应建立在项目命题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利用课堂上所学的泛性的课程理论和常规的广告设计程序内容进行广告创意设计[8]。

首先,以实际品牌作为广告创意对象,让学生围绕概念做发散性思维、悖论思维和头脑风暴的导图练习,并寻找创意的闪光点;其次,通过文字、图形、色彩和编排组合的运用,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反复的修改;最后,将创意的视觉形态转化为设计语言,组织学生进行模拟作品的评价,模拟客户和设计者之间的沟通方式,并想象所能遇到的问题,直到最终完成设计。评审将以实际广告创作为标准,各小组之间相互评价,提出合理建议,再由指导教师根据个人完成项目的质量和答辩表现,分阶段、多角度、综合性地评出学生个人的实际成绩。模拟实战教学法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让学生了解、体验了市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改为主动学习知识,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由单方知识传授改为与学生一起关注问题和解决问题[9]。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提前感受到工作的氛围,更重要的是能时时跟进市场,按市场的要求培养学生。加强学术交流在课堂教学之余,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方式,有目的地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以及专业广告界的精英、著名设计师等来高校开展学术交流与讲座活动,针对“广告设计”课程中的实际案例和所遇到的问题作深入地讲解和赏析,让学生从抽象的广告理论中走出来,通过实际操作,丰富补充课堂理论教学的单一与局限。如日本高等教育对广告人才的培养一般通过2种途径:一是由社会上的资深业界人士到大学定期为学生开设专题性的广告讲座;二是大公司内部对员工进行培训[4]。笔者认为与业界人士的学术沟通、交流,能使教学形式变得生动活泼,产生出乎意料的创意。在学术交流中教师应该起到数据导引和知识链接的作用,做更多的知识延展和深度推荐的工作,让学生扩大知识面的同时迅速提高专业素养[5]。总之,在“广告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广告设计”课程的特点,不断与时俱进,按照科学的综合学科认知规律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要积极参与业界活动,把握广告学科的前沿,大胆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为市场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新时期艺术设计市场对人才的需要。

作者:程亚鹏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