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3 04:34:39

中国德育论文

中国德育论文篇1

关健词:中国;美国;德育模式

一、美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特点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审视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普遍经历了无疑是几千年来教育发展史上一次最重要的教育变革。那场被称为“新教育”、“进步教育”的教育变革,推动、促进了美国学校德育的根本变革、在德育模式的选择上,由于不断进行发展、完善,使美国学校德育在实践中呈现混合德育模式的特征。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经济发达,号称“自由乐土”和“民族熔炉”的多民族国家。美国的现代学校德育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以前的美国学校德育从内容、方法、途径到管理措施仍然是德目主义模式占主导地位。至20世纪前50年,学校传统德育模式的功能明显下降,杜威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实用主义哲学对学校德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的德目主义受到了极大冲击,全面主义德育模式倍受青睐。第2次世界大战以后至70年代,学校更加放松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控制和管理,学校德育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这就成为导致60-70年代以来的学校德育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之后,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呼吁加强学校道德教育。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美国学校德育实施体系就具有了既包含德目主义模式的特征,又包含有全面主义的特征,即在德育实践中呈现混合德育模式的特点。

所谓混合德育模式,是指学校德育既开设相对独立的德育课程,向学生传授既定的德目系列,又充分利用各学科和全部教育活动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德育体制结构的多元性。美国作为实行混合德育模式的主要代表国家,在德育体制方面,因州而易,全国没有统一的德育内容和管理措施,有些州制定大纲,按大纲进行道德教育,有些州编制系统的德育教材,并有严格的考核标准;有些州既没有大纲也没有教材,不采取任何道德教育措施。但是美国最高法院利用司法体系直接裁决有关教育的事务,司法裁决的目的主要是要确立一种全国性的政策作为各州制定教育政策的依据,以及各个学校实施德育的依据。

相比之下,我国的德育模式表现出综合性的特点。在德育实施体系方面,有全国统一的德育教学大纲,学校开设独立而又系统的德育课程,将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编制德育教材,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德育知识和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注重养成教育。所以,我国的德育模式为综合性德育模式。

第二,德育目标和内容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结合,是混合德育模式的基本特征。其复杂的德育目标结构中追求两个基本目标的结合:一个是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民品质,另一个是培养学生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是价值观;而在德育内容方面,范围也是广泛而复杂的,包括伦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政治教育、国家宪法、社区服务教育以及协调人际关系教育、自由、平等、人权、人的尊严等人文主义教育等。在所有这些复杂的内容结构中,都是围绕着两个基本内容即公民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而进行的,体现出一致性。所以说,在美国尽管赋予人们信仰和价值选择的自由,但从以上的现实状况中说明了美国不仅有比较明确的德育目标,而且这些目标所反映的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是非常明确和强烈的。

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学校德育有统一的德育目标,就是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国家教委于一988年和一992年,先后制定和颁发了《中小学德育大纲》和《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分别对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德育目标和任务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提出了统一的德育要求规定了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及法律教育等要素为基本内容,构成了我国德育内容结构体系。我国德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内容非常丰富,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方向性。但是,由于我国综合德育模式是适应和项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而建立的,因而,德育教育的目标取向带有浓厚的政治功利性。学校德育呈现出“重大德”(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世界观),“轻小德”(道德品质、人生修养)。过分强调德育目标的同一性、整体性和先进性,忽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广泛性,这就使得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走上形而上学的轨道。

第三,德育实施途径和方法的综合性。混合德育模式在德育目标途径和方法方面吸收了德目主义和全面主义的积极因素,采用直接性德育途径和间接性德育途径、潜隐性德育模式相结合。其中,课堂正面教育是混合德育模式的主要途径。在德育实施的方法维度上,一方面给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给学生充分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又有教师的正面指导。同时,混合德育模式把注重传授道德知识与培养道德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他们更多地注重通过对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务、活动、交往和环境影响等途径实施德育,突出德育工作的渗透性、活动性和实效性,这是美国德育途径的基本特点。此外,美国德育途径还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例如,美国纽约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区的中、小学校纷纷开设法制课和公民教育课,供中、小学生选修,学习美国行政管理和民主社会的准则。美国高等院校既开设专门的伦理道德课和公民学课程,也通过大学的核心课程—人文学科、专业课程—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以及全部教育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德育的层次性和各级学校德育内容的衔接性问题。

我国的综合德育模式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作为德育实施体系的基本途径。讲究多渠道、全方位和综合性德育机制的有效运作,注重德育的课堂途径和课外途径并举。在德育课程的设置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即“2课”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第一课堂”—理论课教育相配合的是我国学校德育的课外途径,即“第2课堂”主要有:⑴少先队、党团组织活动;⑵营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⑶心理咨询;⑷自愿者活动、军训、社会调查、“3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学校德育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是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令人担扰的问题,特别表现在:⑴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指导;⑵德育内容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忽视与学生现有道德水平相联系;⑶普遍存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脱节,学科教育渗透不足;⑷过分强调德育的育人功能,忽视对学生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认识、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四.德育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混合德育模式的操作方法具有内容系列化、教育策略成体系、教学手段较先进的特征,它比较符合社会需要和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例如,美国品德教育学院编制的品德教育教程及其实施方案在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中颇有影响。它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和接受水平,向教师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说明、具体教学安排、教学建议、实施办法以及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策略和手段。具体有:一.教师的态度;2.课堂讨论;3.不使用真实姓名4.利用各种角色扮演;5.小组活动制。

相比之下,我国在德育目标内容及具体德育方案的实施上,可操作性不强。我国许多地区,学校创造出许多有开发前景的德育方法,但有些研究成果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而无法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而难以被普遍接受并得以推广。

二、美国学校德育模式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

从对美国学校德育模式——混合德育模式主要特点的介绍中,明显地看出其学校德育发展趋势:即德育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趋于一致,而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和具体内容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根据学生品德的发展特点呈现多样化。在德育途径和方法方面,注重发挥德育综合目标因素、德育场的作用,注重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桔合。因此,对于美国混合德育模式,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借鉴他们一些成功的经验,以促进我国德育实践和改革。

㈠确立层次分明的德育目标

由于我国德育目标、内容的确立在过去曾经追求“高、大、全”,对于大、中、小学生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的特殊性缺乏明确的界定,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德育效果下降。因此,在我国德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从我国国情、民族文化传统、本地区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来制定总目标和阶段发展目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来充实德育的具体目标和阶段性内容,并相互衔接,建立较完备的操作系统,这是我国德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㈡重视德育模式的研究,丰富德育模式,拓展德育途径和方法

美国学校混合德育模式的实践表明,多元丰富的、博采众长的德育模式是德育取得实效、获得生机的有效保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必然会趋向于多元化和个性化,德育模式的实施如果仍然沿着简单、生硬的方式来进行,势必会出现学生价值观的混乱而无法控制的局面,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给社会带来危害。所以,丰富我国现有的德育模式,改革单一的知情意行等德育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势在必行。

同时,在德育实施的具体方法上,我国学校德育既要重视正面传授知识,重视行为规范的教育,也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个体能动性,重视道德能力的培养。另外,注重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各科教学、各种活动、各类情境中去,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陶冶,春风化雨中得到道德升华。

㈢促使德育与社会现实接轨,培养为社会实际服务意识

我国学校德育历来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育人目标十分重视,相对来说,德育对如何适应社会变化与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实际则重视不够。因而面对市场经济,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德育有时却表现得苍白无力。实际上,德育立足于为社会实践服务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是一致的,育人是德育的根本目的,服务社会也是德育的重要任务。所以我国学校德育应借鉴美国德育模式的成功经验,注重学生自主意识、道德选择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以便有效地应付和面对多元多变的世界和社会形势。

参考文献:

⑴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一997

⑵王玄武等著.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⑶李冬梅.中外道德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2003,(3):90

中国德育论文篇2

[关键词]改革开放;德育政策;中小学

中小学德育政策是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为解决具体的德育问题,实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为中小学德育工作制定的行动准则。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经历了较大的发展变化。值此改革开放30年之际,回顾总结中小学德育政策的历史必将有益于今后的德育政策活动。本研究即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我国1978-2008年中小学德育政策的内容。

一、历史回顾

依据政策大环境(即改革开放局面)的不同,本研究将中小学德育政策划分为4个阶段进行分析,并在社会形势、教育状况和青少年思想表现这样3个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下讨论各阶段德育政策群的主要内容。

(一)1978-1982年,以重建为主的德育政策

这一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起步,确立了“经济进一步调整,政治上进一步安定团结”的方针。教育要在调整和整顿中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并解决如何开展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由此产生了这一阶段以重建德育工作为目标的德育政策。

首先,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明了这一阶段的政策方向。他谈到:“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从根本上扭转了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政治工作路线。其次,在这一方针指导之下,教育部等部委颁布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改变了以往德育的混乱状况,初步形成了德育工作的新局面。第一,教育部根据中小学生实际情况制订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通过贯彻《守则》使中小学生从小受到共产主义道德的教育和熏陶。第二,针对中学政治课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恢复与开展,教育部分别印发了《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和《关于认真搞好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通知》,并尝试制订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品德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第三,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文化部等多部委联合向各地发出了《在青少年教育工作中,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试行意见》,明确了我国德育实施与保障中多部门合作与社会力量统合的办法。

(二)1982-1992年,以完善为主的德育政策

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全面展开阶段。此时,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双向开展,教育体制也进行了改革。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并就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讨论。青少年中间展开了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讨论。党和政府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需要出发,颁布了一系列带有革新特点的、以完善德育工作指导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政策,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德育工作体系。

首先,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最先完善了对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各项规定。它一方面具体规定了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要求,另一方面就课程相关的教学方法、评价制度、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和组织领导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建议。其次,作为这一时期的标志性文件,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从中小学德育工作全局出发,指出了当时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德育工作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思想,确定了工作任务和内容,提出了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及建立校长负责制的要求,并强调全社会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关心和各级党委、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第三,针对各项具体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国家教委相继颁发了《小学生德育纲要(试行草案)》《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稿)》《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和《关于中学生品德评定的几点意见(试行稿)》,使中小学德育的各项工作都有了依据。

(三)1992-2002年,以改进为主的德育政策

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系统推进阶段。这一时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被提上重要日程。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制订了本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素质教育实践全面展开。为了解决重智轻德、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此阶段的德育政策以改进德育工作,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主要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是这一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政策。两份《意见》提出了要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及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要求。据此,国家教委在相继颁发《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之后,又颁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统一明确了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各部门的管理职责、队伍建设与管理等要求。其次,为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重新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中小学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提出了基本要求;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家长的教育水平,国家教委、全国妇联颁发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对家长的教育观念、态度和方法提出了要求。第三,在德育课程建设方面,国家教委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制定了《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和《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整体规划了中小学德育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而后,在2001年开启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家教委又出台了《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中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以使德育课程更加适合中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增强德育学习的实效。第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保障了中小学校外教育的顺利开展。另外,《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四)2002年至今,以深化为主的德育政策

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此为标志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我党适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制订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规划。巩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成为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此阶段,党和政府针对社会思想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要目标颁布了若干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是这一阶段的基本政策。《意见》概括了未成年人思想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状况,指出了加强德育工作薄弱环节、巩固已有成果的战略重要性,明确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要求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使用和管理,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根据要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生守则》,修订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教育部等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另外,教育部针对中小学生诚信教育、廉洁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下发了具体的《意见》和《通知》,以解决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

二、经验总结

30年里,在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形势和教育科学多方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德育政策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制定路线,不断根据新的形势和科学认识制定或修订政策,表现出了渐进性政策模式的优点。这样,德育政策不断地推陈出新,既应对了社会形势需要,又较好地引领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更使其自身不断地趋于成熟,越来越多地反映出了德育规律。尽管4个阶段德育政策的政策环境、政策问题、政策目标及政策本身各不相同,但各阶段政策在政策方向、政策立场、政策手段、政策结构和政策具体内容上具有明显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连贯性突出表现在阶段之间的紧密衔接上,前一阶段政策所取得的成果是后一阶段政策制订的依据。而政策之间的一致性正是我国30年里中小学德育政策的经验所在。

(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的政治方向是统一的,政策与时俱进地坚持了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政策指出,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富强、民主与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国的奋斗目标。因此,政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将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规定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直接领导中小学德育工作,学校党团组织直接参与和监督学校德育工作。在当前社会价值多元的情形下,德育政策应该对社会主义方向有更加深入地理解,从学生的价值认同机制出发来规划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二)始终把中小学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德育为首是中小学德育政策的一贯立场和基本出发点。政策认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状况,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之一,而且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政策逐步将德育工作从其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推向了社会建设的重要地位上。政策要求中小学校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德育的重要性,将其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断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三)始终强调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

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德育政策就一直强调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事实上,党和政府是德育政策的决策主体,这本身就是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同时,政策具体要求领导干部深入中小学,定期研究和检查学校德育工作;政府部门给予中小学德育工作必要的财力支持;最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但就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这一政策实施办法的实效欠佳,各部门之间容易产生推诿和步调不一致的现象,反而干扰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正常秩序。政府部门领导和参与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还有待政策的进一步具体规定。

(四)政策结构完整

如上所述,我国各阶段都既有德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又有具体政策。这样既保证了整体工作的统一协调,又使具体工作有据可依。同时,这些政策又分为综合政策和专项政策。综合政策一般是对某一时期内德育工作的统筹规划,专项政策多为对某一项德育内容的系统安排和对某一方面德育工作的深入落实,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另外,我国多数单项德育政策的结构也比较完整,既有对政策制订依据和指导思想的说明,又有对政策目标和基本内容的阐述,还有政策实施办法和保障的规定。

(五)政策内容丰富

中国德育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中学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

 

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把培养人放在第一位。其核心就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素质教育的实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顺应了现代教育的潮流和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知识、智慧、才能、人格、身体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有机统一与协调发展,即综合素质的发展。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核心,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从战国时期的将相和到文天祥的正气歌,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关天培的壮烈殉难,从李大钊、霍秋白、刘胡兰的从容就义到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的无私奉献,其思想行为的核心就是“爱国”。爱国主义以其强大的历史推动力和民族凝聚力使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崎岖坎坷的历史长河中战天斗地,顽强抗争,生息繁衍,发展壮大。党的好干部马恩华、人民的好教师戴俊秀、十佳杰出青年杨瑞清、抗洪勇士李向群、优秀售票员李素丽,这些新时期涌现出来的楷模,正是靠着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出一曲又一曲感人的乐章。

当代青年是新世纪的主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必将落到这代人身上,时代呼唤青年早日成才,祖国和人民盼望他们早日成才,历史重任要求他们早日成才。因此,作为学校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德育论文德育论文,激励学生发愤学习报效祖国。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其素材广泛、方式多样,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笔者结合十几年来从事中学政治教学工作的实际,谈几点看法:

1. 重视历史学习,激发爱国热情。

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通过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的教育,使青年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史。

翻开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面前,封建主义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厚颜无耻,使中国人民受尽百年的宰割凌辱之苦。无数的爱国志士忧国忧民,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进行了探索和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揭开了中国人民救亡斗争的序幕;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英勇气概;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革命党人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经过长期不屈不挠的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为使学生了解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可借助一些活动为载体。如“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不忘国耻、发愤读书”主题团队会、读书大赛等。

2. 重视政治教材,培养爱国意识。

中学政治教材,爱国主义思想的内容一直贯穿于该教材的始终,我们政治教师可以结合各年级的特点,进行有重点的教育。通过中学的政治课爱国主义内容的学习,既使学生从小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明确爱国主义的意义,又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认识我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正确性,从而更好地理解祖国、热爱祖国,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思想论文格式范文论文的格式。

3. 重视国情教育,加强爱国情感。

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转变机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又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已在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1997年我们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风攀,1998年我们战胜了特大洪水,1999年我们取缔了法轮功邪教组织,2000年我们绘制了开发大西北的宏伟蓝图,2003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并战胜了汶川地震灾害,2009年平息了新疆“疆独”暴乱。同步通讯卫星的发射成功、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双边贸易协定的签订都标志着我国各行各业大跨步地向前推进。

但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们还很落后,还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继续努力。 1999年5月8日德育论文德育论文,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击我驻南使馆。2010年9月,日本再一次就我国钓鱼岛权属进行挑衅,非法抓扣我国渔民、渔船。这些行为激起了全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上爱好和平人民的愤怒,抗议、声讨、谴责一浪高过一浪,“爱国”把全中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那么在愤怒之余,我们应该想什么?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打。血的教训再一次告诉每一个学生快快行动起来,立足本职,发愤学习,振兴中华。

4. 重视法制教育,增强爱国意识。

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正确行使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是我们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学生正是学知识、长身体、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学校要加强法制教育,强化法制意识,培养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组织法制报告会,参观违法犯罪展览,旁听公审大会等都是法制教育的好形式。

5. 重视国防教育,培养爱国思想。

学校要根据新时期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国防教育,提高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自觉性。教育他们同一切出卖祖国利益、损害祖国尊严、危害国家安全、分裂祖国的言行进行坚决的斗争。军训是对学生实施国防教育的最好方法,尤其是高中学生。

伟大的时代呼唤杰出的人才,兴国强国的重任必将落到这一代学生身上,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学校责任重大,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因此,我们中学政治课教师,更应该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中国德育论文篇4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響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国德育论文篇5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響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国德育论文篇6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注重道德品行的民族。然而,当前我国少数大学生的道德水平相应地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引起有关邵门的注意。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水平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进德观念,对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具体要求展开了相关论述。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注重勤俭节约、奋发向上、孝敬父母等。然而,当前我国高校中,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某些相应的道德水平低下的现象,这需要我国传统道德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提出相应的要求。

1当前大学生道德水平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水平可以说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一面来说,由于大学生都受到过高等教育,在一些是非问题上通常有较为正确的判断,比如往往注重社会的公平等,他们对社会上一些偷摸拐骗的现象表示憎恨并能坚持斗争。然而另一方面,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在某些问题上表现出道德意识薄弱的面。本文主要就对大学生道德意识中消极的一面展开相应分析。

第一,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的现象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各种商品和服务琳琅满目,一些大学生贪图物质上的享受,同时在一些场合铺张浪费,盲目攀比。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紧跟“时代潮流”,身上的数码产品一直都是最新款。另一些家庭条件一般甚至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学生,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也盲目攀比,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由俭人奢易,由奢入俭难”,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勤俭节约的民族,当前大学生这种拜金主义思想,奢侈浪费的现象需要运用我国古代的有关传统道德来加以教育。

第二,贪图享受,懒惰。一些大学生经历过高中的勤奋,然而一进入大学就觉得自己熬到头了,可以轻松地过完自己的大学生活,逐渐养成贪图享受,懒惰的坏毛病。一些大学生成天在宿舍睡觉和打网络游戏,为此甚至牺牲上课的时间。这些大学生在平时不好好学习,贪图享受,一到考试时临时抱佛脚。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等,这些都是劝诫人们要勤奋,不能过于贪图享乐,墉懒成风。

第三,一些大学生“孝道”的缺失。在一些大学生中,由于长期不在父母身边,同时一些高校也不太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中有关“孝敬父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表现出“孝道”的缺失。一些大学生在外求学,体会不到父母在家中为自己的担心和操劳,从来不给家里主动打电话问候父母,即使主动联系父母也是张口要钱。很多家长感慨:孩子读的书越多,反而对父母的亲情越冷淡了。另外,加之上文提到的一些学生盲目攀比,拜金主义,这些钱都来自父母,有些学生甚至虚报学费等手段来欺骗父母。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注重“孝道”的民族,在古代很多文化精粹都专门强调“孝”的价值,最为著名的当属《二十四孝》。

当然,目前我国大学生一些道德水平消极面不仅仅只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本文仅选择三个主要的方面,通过结合我国传统道德来对相应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

2中国传统道德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具体要求

我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传统道德观念深人人心,这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基础和条件,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相应的具体要求。

第一,传统道德内容需要同大学生德育工作内容相结合。针对上文提到的一些大学生具体的道德缺失的现象,高校有关部门需要结合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相关内容来开展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比如针对一些大学生铺张浪费等现象,高校有关部门可以结合《周易》中“君子以俭德辟难”、《尚书》中“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左传》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等有关内容来倡导学生节约,反对浪费;针对一些大学生贪图享乐、懒惰的现象,可以通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宝剑锋从磨炼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相关内容来勉励大学生勤奋上进,同时针对部分大学生孝道的缺失,可以根据《论语》中“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等有关内容加强对学生“孝道”的教育。

高校本身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大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有关部门通过发现大学生道德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去寻找我国传统道德中相关内容,找到结合点,把这些相关的传统道德贯穿于大学生的德育过程中,促进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第二,根据传统道德观念,加强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塑造。当前一些大学生存在道德缺失现象,主要是因为其道德观念意识不强,需要高校管理部门加强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塑造。例如,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一些大学生铺张浪费,主要是节约观念薄弱,具体表现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不够珍惜。在市场经济社会的今天,高校有关部门需要强调“俭以养德”,以此来塑造大学生的节俭观念,使大学生认识到通过节俭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才能富国富民,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总体来说,针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薄弱现状体现出各种道德缺失的现象,高校有关部门在德育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融人到德育工作中,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念。

第三,传统道德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注重“孝道”教育。“百善孝为先”,可见在我国传统道德中,“孝”具有极高的地位。然而,在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中,“孝道”教育几乎还是一个盲区,而在大学生中又确实存在这“孝道”缺失的现象,所以这势必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注重“孝道”教育。学校可以开展相应的活动来推动大学生“孝道”教育,比如可以举办孝子演讲比赛,让本校学生的故事来感化同学,让他们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为人之本;另外可以开展相应的主题团日活动,让学生自己参与有关孝道的讨论,让大学生自己去认真体会“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的含义。另外,高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一些更加有实际意义的活动,比如向学生提供免费拨打父母电话的服务,此外还可以组织相应的自愿者活动,让学生参与学校附近的社区老人关爱行动。通过这种实际行动来培养大学生的“孝道”。

中国德育论文篇7

职业道德教育是指包括敬业、爱业、乐业、勤业、精业五个方面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对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遵循“成材之前要先成人”,而成人的要素当首推道德品质。从总的情况来看,目前中职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好的,基本上适应了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但也有部分中职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与企业要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有必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注重中等职业道德教育与企业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要学生树立职业意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更要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文化的接轨,培养学生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中职生普遍年纪都不大,要从日常小事、生活习惯上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在学校对中职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对以后的就业以及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更能自觉地遵守职业行为规范。通过教育可以帮助中职生深刻地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某些特定行业劳动者对所从事的职业所必须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也是行业劳动者对社会和对所从事的工作应担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二、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

学校对中职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主要目标是中职生能够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能够胜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职生毕业走向社会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人,处在建设祖国的最前沿,所处的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最一线的岗位,做的也是最基础最平凡的工作。此外,中职生在社会中从事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尤其重要。因此,帮助中职生树立起“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的良好职业道德是达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方法。学校通过对中职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实际上也是帮助中职生能够尽早地适应社会,适应自己所处的工作岗位,帮助中职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展示自我和完善自我,以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三、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学校通过对中职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中职生懂得工作后作为从业人员基本职业道德应该怎么遵守,使中职生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作为职业人应有的职业操守。学校加强对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是多方面的。

(一)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敬业意识

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指的是中职生要十分珍惜和从内心要十分地忠实于所从事的工作,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要有较强的自豪感,要有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作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应当具有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做到尽职尽责,坚守岗位。作为一个从业人员,要发挥才智做出成绩,只有通过爱岗敬业、以高度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对工作充满激情,将全身心投入到职业活动中。要想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只有通过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来实现。

(二)讲究质量、注重信誉的诚信意识

讲究质量和注重信誉不但是我国社会主义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业主们应该去认真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讲究质量要求企业或从业者立足于以质取胜、反对忽视质量;注重信誉要求其以信立本、反对不讲信誉。讲究质量和注重信誉,它既是反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行为,又是反对用户不负责任的作风。讲信誉指的是要求企业业主们必须严格遵守合同或事先约好的条约去做,也必须去认真履行已经向社会和对个人做出的承诺。关于质量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也是企业或从业者能够得到顺利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三)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的规则意识

遵纪守法、公平竞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之一。遵纪守法和公平竞争从实际上来讲是企业业主们必须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必须自觉遵守行业职业纪律,自觉抵制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只有企业或从业者都自觉遵守市场法则,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才能得到有效保证。同时,它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四)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合作意识

现代的许多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要考虑应聘者是否具有“团队精神”。原因何在呢?事业要获得成功,单凭个人力量,进行孤军奋战,是难以实现的。在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下,职业团体内部人员之间和协作团体单位之间需要互相帮助和支持,才能形成职业团体、行业团体中良好的道德氛围,提高从业者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激励他们创造出更好的业绩,从而更好地实现为社会服务。

(五)苦学习、不断进取的钻研精神

职业技能主要是指从业者们所从事职业活动、在工作中所履行职业责任的能力和手段。它要求所有从业人员努力钻研所从事的专业,孜孜不倦、锲而不舍,不断提高技能。从业者如果不具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和熟练的服务技能,那么从业者根本就不可能提供优质的服务,更不可能谈得上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问题。作为新时代的从业人员,要勤于探索,不断学习,才能紧跟时展的步伐。因此,要培养从业人员的学习意识,要有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

(六)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艰苦奋斗、厉行节约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精神财富。当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这就要求我们从业者,要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吃苦耐劳精神,要千方百计地在降低产品成本上多下功夫,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减少能源的消耗,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对于一个企业或职业团体来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提高其经济效益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因此,作为社会主义职业活动中的从业者,要珍惜国家和集体资源,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四、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如何常常是通过人们的日常行为体现出来的。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从细微处做起,注意从小事抓起,从平常抓起,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要尽力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尽力做到让学生感受到要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认真实践,遵循相关的规范要求。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往往是结合中职生的学习时间分阶段进行,有序推进。第一个阶段:入学时期,与入学教育相结合。在这一阶段,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首要的任务和培养的重点是中职生日常的行为规范教育,以帮助中职生顺利过渡到职业院校的学习生活,并能够尽快适应一切。在这期间,更要注重对中职生的心理教育,培养他们对专业的兴趣,通过组织新生参观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引导并启发教育他们热爱学校、热爱专业,以增强他们对专业学习的信心。第二个阶段:专业学习时期,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中职生对本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在加强对职业道德教育,并对职业道德规范有清晰的认识。中职生在认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高等学校职业道德课程体系的系统学习,能够了解和认识中职生所学专业的职业道德的具体标准。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认真务实、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加强其对专业技能的学习。第三个阶段:就业指导时期,与就业指导相结合。中职生具有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侧重点应该是开展就业指导。高等学校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与此同时,在对中职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高等学校要通过规范中职生的行为,通过严格管理,使中职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将这些良好的习惯转化为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使他们的思想与行为都得到有效规范,具体转化到今后的工作实际行动中去。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取得实效,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中职生在岗位或工作上实践分不开的。要真正使中职生达到知行统一,高等学校可以组织中职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通常可以采用如下一些方法:第一,参观现场法。通过挖掘并收集一些有关职业道德教育的正面或反面教学资源,组织中职生实地参观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现场,考察与专业相联系较多的工作或岗位,形成或撰写参观与考察活动的报告。第二,社会服务法。职业道德教育中强调的敬业与奉献精神,可以通过中职生课余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来帮助其强化。在课余可以组织中职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为社会提供多种无偿服务。这种做法通常是在中职生顶岗实习阶段进行,并且这种服务在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强化了学生的敬业和奉献精神,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第三,调查法。为了帮助中职生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可以开展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道德现状调研活动。采用小组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与专业相关的行业道德综合性实践活动,针对性地实地调查,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以及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五、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职业道德教育是中职生提高综合素质,加强自身知识需求的迫切需要

当前,科技文化知识迅速增长,我国正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处于这一国情下,对于中职生的综合素质提出的要求就更高了。中职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等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首要素质,它的核心是强调要学会做人,而学会做人最关键点还是在职业道德素质上。中职生在面临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同时,不只是在于学多少知识,而更在于学会认知;不仅要学会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学会如何做事和怎样做人的知识。此外,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中职生,应当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人与人的合作,更强调具备团队精神。

(二)职业道德教育是中职生自信自立,敢于和善于竞争的客观需要

我国每年有几百万的中职毕业生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或流入社会。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更多选择人才的机会,这对于毕业生而言,则意味着面临更激烈的就业竞争,难免让中职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从企业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中职生在适应职业的过程中有一些不良的表现,比如:出现浮躁心理、功利心理、自傲心理、依赖心理和矛盾心理等等。因此,在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相当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更多看重的是人才的职业道德水平高低。在我国政府重视和职业教育大众化的推动下,整个社会与学校更加关注与重视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并且已经开始注意将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教育统一起来,中职生只有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才能积极应对就业市场变化带来的影响。只有及时地将自身置于社会职业的现实大环境中,才能有效地衡量出自身的价值与竞争力,才能准确地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位置。中职生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培养出充分自信的职业心理素质。自信是中职生求职择业的动力和职业成功的有效保障。中职生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并不是空洞的说教或空谈,而是需要付诸现实的行动。

(三)职业道德教育是中职生适应社会和发展自身的内在需要

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性质都受社会发展需要的决定和制约。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一定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劳动者素质的提升不再是单指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还取决于劳动者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教育是中职生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职业道德教育的鲜明特点就是必须要建立在职业这个基础上,它的最基本精神和最基本的原则也必须是国家所公认的,具有社会的普遍性。与此同时,职业道德教育也是国家的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观念在所从事的职业工作上的最直接体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职业道德其实也是社会公德之一,只是由于职业道德是建立在职业特点之上的这个特殊性,职业道德有侧重点而已。此外,让中职生在校期间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帮助中职生更加适应社会,推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进程,也让中职生真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六、结语

中国德育论文篇8

2000年,作为未来的象征,它影响着人们的心态,激发着人们对它积极的思考、谋划,引发起人们对它美好的憧憬与向往。

对我们国家来说,从现在到2010年,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描绘了宏伟蓝图;《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我们实现教育现代化设计了远景目标;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为我们制定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在这样的背景下,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德育的发展,思考德育改革和德育现代化问题,认识它的意义,谋划它当前的改革,设想它未来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一、迎接未来要做的最好的准备

迎接未来世纪要做什么样的准备?科教兴国,教育为本。迎接未来不抓科技不行,抓科技不抓教育不行。抓好教育,要抓好科技教育,又要抓好思想道德教育,保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邓小平早已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回顾历史与现实,展望未来的发展,我们将能更好地理解邓小平这一论断的深刻含义和深远意义。以往的国际竞争,主要是战争形式,强国以炮舰手段,掠夺弱国。未来世界范围内,仍有竞争,但主要是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市场就是“战场”,商品就是“武器”。要在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就要提高人的素质,生产出精良的“武器”。为此就要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就必须要依靠教育,依靠道德教育、依靠科技教育。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几乎不约而同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教育改革上。”[1]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作出论断:谁掌握了21世纪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迎接未来要做的最好准备,就是抓好教育,包括科学技术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对科技和教育(包括德育)作用要重新估计,不能静止地、停留在当前的视野内去认识,而应以发展的眼光,从未来的视角去认识。我们既要看到当前条件下科技和教育在生产中的巨大作用,更要看清它的作用随着时间推移与日俱增的发展趋势,既要看到当前,更要看到21世纪。21世纪,一个“全新文明”即知识社会的文明,或信息时代的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将或迟或早地展现在各国人民面前。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第二次浪潮体力型经济”将过渡到“第三次浪潮智力型经济”、“超级符号性经济”。“知识的作用、意义和本质发生根本变化”。知识(广义知识包括数据、信息、意象符号、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成为“经济的主要资源”,最重要的财富形式不再是“物”而是知识,高科技工业中机器和产品,其作用的有效性“以月或星期来计算”,“速度经济”将取代“规模经济”。知识信息的发展和分配,将成为人类主要的生产活动和权力活动。[2]“知识的重要性将随着时间的每十亿分之一秒的推移而增加”。[3]与此相关的,教育的价值日益重要。美国学者刘易斯在论到21世纪教育时指出:工业时代的推动力是能量(石油、煤、原子能),信息时代的推动力是信息;教育在工业时代是陪衬,在信息时代是基础。[4]但我们不能把教育仅仅理解为科学技术教育,还应包括思想道德教育。连托夫勒也认为,广义的知识包括“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金钱万能”,将被“知识就是力量”所代替,轻视知识作用,对财富的“物质至上主义”,“除了职业教育外,其他教育都是浪费”,“文科和生意成功毫不相干”等观点都是错误的[5]。21世纪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知识、智力方面,也表现在理想、道德方面。我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不是“西化”,尤须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我们认为只重科学知识教育,轻视思想道德教育,只重视科学素质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等,都是错误的。

重视德育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1989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就提出了“学会关心”,会议总报告的题目就是《学会关心:面向21世纪的教育》。面临当代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带来的种种全球性问题,会议认为:教育的使命是要培养未来一代又一代新人,使他们关心这些全球性问题,具有面对这些问题的责任感、意志、信心、素质和能力,使他们从只关心自我的圈子里跳出来,“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其他物种”,“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也“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从为私人利益而学习转变到强调为公众利益学习”,因此决不能误以为到21世纪,只要科技教育,德育就不那么重要了;也不要误以为只有我们才重视德育。各国人民都“需要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教育哲学。这包括一个新知识观和学习观,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伦理规范和一个对待21世纪教育的地位和新的政治和经济道路”。[6]

二、当前的德育改革与德育现代化

社会是个系统整体,社会现代化是整体中各要素的全面进步。现代化包括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当然也包括德育现代化。德育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要保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又是推动整个现代化的力量。德育的现代化,要求德育改革,德育现代化与德育改革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德育要现代化必须改革德育,改革就是按德育现代化的方向、要求去改革,改革就是为了德育现代化。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我们的德育(包括德育学科)发展也开始了新的历程。现在的德育已经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德育了,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由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诸方面要素共同构成的社会环境中的德育。特别是现代社会中经济体制的转变、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现代化的实施,决不能误以为可以淡化德育,恰恰相反,这一切赋予了德育以崭新的意义,并向德育改革、德育现代化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它必然要求德育思想的转变,必定引起德育地位、德育功能、德育价值的变化,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课程、德育方法和形式,以至整个德育体制的改革也势在必行。这也是现代经济、现代科技发展对德育论研究提出的一系列新课题,而现代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也为德育改革和德育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科学理论和现代技术基础。努力实现德育现代化,加紧德育理论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时代赋予德育工作者的历史性任务。

从德育实践和德育理论自身发展说,也要求德育作进一步改革,并为德育改革、实现德育现代化提供现实基础。现有的德育,投入的人力、物力、时间很多,但未收到预想的效果。这里的原因很复杂,需要联系整体社会大系统及系统的各个要素加以分析,才可能有较清楚的认识。但就德育自身说,其原因也是很复杂的。在总体上说,现有德育模式不适应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这是根本性的矛盾。具体说,我认为原因表现在多方面,如:(1)德育观念不适应,突出表现为德育目标要求、德育内容等方面的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能适应当代青少年发展的要求。(2)德育实践没有以德育理论为指导,违反德育规律的现象到处可见。这里说的是“没有以德育理论”来指导,而不是说“没有德育理论”。平日经常有一种议论,说“德育理论脱离实际”或“德育理论滞后不能指导德育实践。”这类问题也确实存在,但是对已有理论没有运用的情况也是存在的。(3)德育理论和德育理论研究的科学水平不高,因而不能适应德育改革实现德育现代化的需要。前面提到的一系列课题,还是有待研究的问题,有许多问题,例如,适应时展要求的道德准则、市场伦理规范究竟有哪些?这类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相关学科的发展。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时代特征是什么?现代化发展对一般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如何转化为对青少年学生德育要求,如何使这些要求在受教育者身上得到实现等等,这些是需要社会学、伦理学、德育心理学、德育哲学、德育论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而从德育科学研究的现状看,现在主要是各学科独自作战,而德育现代化发展则迫切要求我们联合攻关、综合研究。

以上是对德育和德育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作的一些分析,但并不否认我们在德育和德育研究中取得的成绩。我认为德育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已为进一步德育改革和实现德育现代化提供了一定的现实的基础。从新中国诞生到60年代中期德育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经验。10年,学校教育受到摧残,德育完全沦为“阶级斗争工具”。1978年经过拨乱反正,学校德育走上正轨,德育理论研究逐步正常开展,德育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鲜经验,形成了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思想、理论,为德育学科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是现代德育理论的源泉,应予高度重视。现对德育已有的成绩初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80年代初开始,高等师范院校在总结以往学校德育和高师教育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当时需要开设了“德育原理”课程。这对把“德育原理”作为独立学科建设说来是个重要开端,对推动德育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1983年开始编写、1985年正式出版了建国后第一本《德育原理》教材[7],在八院校合作的“德育原理编写组”会议上,原教育部长董纯才提出编写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德育原理”。

(3)德育理论研究得到顺利的开展。“”以后,“六五”以来,中经“七五”、“八五”,德育研究项目一直被列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成为国家教育科学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方、学校的研究也有一定的计划。由于统一规划,使研究经费的投入有一定保证,研究力量得到有效的组织,陆续出了一批研究成果,为今后的德育学科建设提供了很重要的思想理论。

(4)8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布设了德育原理硕士研究生授权点,经过十余年的研究生教学实践,培养了德育原理专业教学和科研人才,促进了德育研究和德育论学科建设的发展,在思想、理论、研究力量、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德育学科现代化建设作出一定贡献。

(5)编辑出版了一定数量的全国性、地方性的德育理论期刊和报纸,在传播德育理论、普及德育原理教育、交流德育信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也是德育学科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资料。

(6)建立了德育原理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全国性的德育学术团体有:全国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全国中学德育研究会,全国小学德育研究会。地方上的学术团体更多,至1995年,全国80%的省市成立有德育研究会。在研究机构方面,1991年中央教科所成立了“德育研究中心”,至1995年,全国1/3的省教科所先后建立了德育研究室。

(7)在全国大、中、小学分别开设了政治课、德育课、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经过多年教学改革和实验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

(8)经过多年的理论探讨和“六五”、“七五”以及前较长时间的实验研究,研制出全国性的《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和《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并分别于1993年、1995年正式公布实施。在“六五”、“七五”大纲研制期间,大大推动了有关学校的德育改革和德育研究工作,并形成了一支德育研究队伍。“大纲”的研究和贯彻实施,为各级学校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依据。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和社会德育网络逐步形成,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发展。多年来,广大实际工作者创造了一系列新鲜的德育经验。例如:创建各种类型的德育基地;建立校外辅导员制度,扩大德育队伍;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各种组织,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开发德育环境课程;德育与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结合等等。

(10)德育研究的范围大大拓宽。重视德育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与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研究结合,出了一批研究成果。重视德育史的研究,出版了中国德育思想史、中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史等方面的著作。重视当代国外德育现状和德育理论研究,翻译编写出版了前苏联及西方国家一批德育著作和比较德育研究著作。由于开展了德育学和其它学术的交叉研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学科交叉研究态势,如德育心理研究、德育哲学研究、德育评价研究、德育与文化的研究、德育艺术研究、德育工艺学研究、德育社会学研究等,并且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定数量的成果。

由于社会的发展,由于德育理论研究和德育实践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德育思想的重大转变,在一系列德育理论问题上均有所开拓、有所突破、有所进展。例如关于德育本质和德育过程方面的研究,德育的功能与价值的研究,在德育目标内容方面关于个性发展的研究,关于培养思想品德能力等问题的研究,在德育课程方面开始重视隐性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研究,关于建立德育网络和德育管理的研究,以及德育评价问题的研究等等,都有显著进展。

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社会发展和德育自身发展都向我们表明:现在是需要,也有可能从“现代化”视角对其加以分析、研究了。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德育,当前应当对自己国家已有的经验、思想理论,作系统的调查、整理,对其进行哲学的思考,促使其进一步提升。对历史上的外国的德育,也要进行系统的研究。

三、对“德育现代化”的理解

上文已提出,当前德育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德育现代化,已有的德育思想、理论中有的就是现代化的德育思想、理论,要以“现代化”为参照来对已有的成果、经验作哲学思考等等。那么究竟怎样理解“德育现代化”的涵义呢?德育现代化是德育改革和德育发展所要达到的一种状态、一种目标,同时也是德育改革发展的一种过程、一种实践活动。作为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实现,即是现代化运动结果,就是现代化了的德育即现代德育。

现代德育或德育现代化是适应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发展要求,在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实现。现代德育是以现时代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促进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德育。这里最核心的思想是“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现代化”。这是现代德育区别于古代德育的根本标志。现代德育是从历史上德育发展来的,是历史与时代的共存体,德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其发展是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续体。但现代德育不是对历史上德育简单的承袭,而是在现代社会基础上发展的,带有时代特质的。现代德育与历史上的德育因有共同的属性而相联系,又以其根本不同的特质而相区别,这种特质就是“现代性”。简单地说,现代德育是具有“现代性”特质的德育。“现代性”是一种社会——文化结构,是现代人的社会属性和现代社会人的属性。“现代性”是对现代德育特质的高度概括,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德育“现代性”的理解,有以下几点:德育的“现代性”集中表现在德育目标,德育本体功能和德育的内在价值方面,成为现代德育区别于古代德育的根本标志;“现代性”作为德育的整体特质,还表现为现代德育所具有的其他许多特征,如全民性、发展性、科学性、民主性、世界性、革命性等方面;现代德育的这些属性是从总体上全面地反映了现代德育特质,而不是仅指德育的某一个部分或某一个方面的属性;所有这些属性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当前的德育中,随着德育现代化的发展,这些属性愈益显著;德育现代化的过程就是这些属性不断增长、发展,日益显著化的过程,现代德育是这些属性高度发展的结果。德育现代化是一个运动过程,现代德育是这些属性高度发展的结果。德育现代化是一个运动过程,又是运动的结果。作为运动过程说,现代性具有相对性,作为结果是达到一定规格标准的产物,具有绝对性。德育现代化是这种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现就现代德育各个属性,分别作简要说明。

全民性:德育对象不再限于学校学生,而扩展到每个社会成员,学习化社会每个人都接受不同形式与内容的教育,同时也相互教育。当前,作为社会成员,要接受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我们将逐步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目前已开始形成社区德育网络,全国形成大的德育网络。

发展性:德育由过去的限制性、规范性的德育转变为主体——发展性德育。主体——发展性德育是以培养现代道德主体,促使主体德性发展为中心。发展包括发展思想品德心理,道德能力,“自我教育力”等;[8]在德育活动中,确立教育者,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在教育者组织引导下,双方共同参与;主体——发展性作为根本指导原则,贯串德育过程的始终和过程。受教育者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的确立,不再是建立在对年长一代教育者的信任上,而是以理性的思考为依据,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哲学、现代伦理学、现代德育心理学、德育社会学等学科,从不同方面揭示了德育规律,促使德育实施的科学化。

民主性:每个社会公民都有接受教育、参与教育的基本权利、义务、责任。在现代德育过程中,不应是“道德权威”或“教育者”居高临下的说教;在教育者组织、启发、引导下,教育者、受教育共同参与德育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中,相互教育,教学相长,品德共进。

终身性:社会每个成员不仅仅是儿童、少年、青年时期接受教育,而是终身地受教育;随社会生活发展,每个人都要具有“自我教育力”,都要自主地学习,自我教育。

世界性:德育的现代性,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结构,也表现为德育是民族文化产物、具有民族精神,同时,现代德育是开放的德育,面向世界。既把优秀的民族的德育文化汇入世界现代化大潮,同时又在世界性现代化中得到更新和再生。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也就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革命性:现代社会中,德育不是保守的因素,现代社会的革命性,决定了现代德育的不断变革,德育的变革又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上述各属性都是德育“现代性”表现,认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当前的德育改革,总的说,就是要向“现代性”的方向改,这也就是向德育现代化迈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德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同时又是具有中国特点的。因此,我们的德育现代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德育现代化。

四、对德育论学科建设的设想

为了说明对德育论学科建设的设想,先回顾一下该学科发展的状况。

近十几年来出版的德育论学科教材和编著,名称多为《德育原理》、《德育学》、《德育论》之类,或称《德育学教程》、《德育论教程》等。其内容大多是德育的应用性理论和方法,有少量的内容是关于德育哲学的。新中国成立前,1944年国内学者姜琦著《德育原理》,主要论述道德体系,道德实行的程度,道德的目的等。1948年吴俊升著《德育原理》,主要内容是德育的意义、构成、与智、体关系;品格的意义、结构、分类、价值与改变理论;道德论,包括道德哲学基础和社会基础;德育实施的方法、途径、学校教育的组织。1976年台湾龚宝善编著《德育原理》分两篇:上篇“学理之探讨”,从儒家三纲八目出发论述道德涵义,德育与哲学的关系,德育任务,实施途径等;下篇“德行的实践”,主要论述内修与善群,以求合乎“八目”。80年代中期台湾学者欧阳教出版了《德育原理》一书,该书对德育作了多学科的分析以建立德育原理的学术基础,试图将理论分析应用与实际评价兼顾,以建立适切可行的德育原理。由上述可见书名为《德育原理》的颇多,但人们对其内涵理解并不一致。建国后“德育原理”内容的主要部分是德育的应用理论和方法,对伦理、哲学虽涉及,但份量很少。新中国成立前以及70年代后台湾学者的德育原理编著,伦理或道德哲学的内容多,这与开设“德育原理”课程目的有关系。“大学教育系开设德育原理的目的有二,一是学生本身对道德的知与行的修习涵泳;二是学生日后有关德育课程或活动的教学与指导的专业训练”[9],70年代前较偏向于前者,1970年后,偏向于第二种目的。

德育原理作为一门学科是怎样形成的,有三种看法:(1)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的;(2)从伦理原理、教育原理交集组合出来的;(3)是多种学科如教育学、品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分化与综合的产物。笔者认为从现象看是从教育学“分解”或“细化”的结果。但若从深层的原因看,即从学科发展内在规律看,则是当代学科发生分化与综合的产物。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对认识研究方法是必要的。既然是多种学科分化综合的结果,在研究方法上,就不能单纯用演绎方法,即将教育学原理演绎为德育原理。演绎的方法与把德育论视为从教育学分化出来的观点相关。德育既是多种学科交叉整合而产生,因此宜用多学科整合方法加以研究;以学科基础理论为指导,用归纳方法对德育实践中的经验、事实进行理性思考,由经验升到理论。

当前为了建设好德育论学科,我认为有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要区分伦理与德育,从而区分道德哲学与德育哲学,区分伦理学对象和德育学对象。伦理原理、道德哲学应是伦理学对象或道德哲学的对象;德育学的对象主要是道德教育问题。

第二,就德育学科内容说,缺乏结构性的状况要改变,从现在的内容范围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从发展看可能形成三个分支学科。三个层次或三个分支学科是:

德育哲学:是高层次的德育原理或“德育解析原理”,研究德育本质,社会、德育、人三者关系,德育的目的论、功能论、价值论(这些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德育本质);德育过程论,这是从动态方面在总体上研究德育的一个层面,包括过程的要素;德育论学科性质与方法论研究;德育学范畴研究;德育论学科发展的动力和机制的研究等。

德育原理:相对于德育哲学说,这是“德育应用原理”。主要研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课程、德育原理与方法论,德育体制。应用原理是对德育哲学理论选择、分解、综合的结果,是由抽象回到具体的结果,是在理性综合中把握现实,是联接理论与实践的中介。

德育工艺,这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育科学和工艺学的统一,在综合运用多种相关学科原理基础上,对德育流程中各可操作因素进行分析、选择、组合、控制,以便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三,要重视对德育基本理论的研究。这并非否定应用研究的重要。有关“德育理论脱离实际”问题无形中成为理论研究的一种思想障碍。对此,前文有所涉及,但要消除这种障碍,一要对“理论”的应用价值抱有合理的期望,二要充分认识理论研究的作用、价值。所谓对“理论的应用价值抱合理的期望”,就是要根据德育哲学、德育原理、德育工艺三个层次理论的内容性质不同,在发挥三者对德育的指导作用方面,有合理的要求。德育工艺是研究德育操作体系的,对德育活动具有直接的具体操作指导功能,德育原理是实施德育的规范体系,是一种“思想上的规定”[10],对德育活动具有思想准则上的指导功能,德育哲学是德育的形而上学,是超越感性的抽象理论,是“脱离”实际的根本性原理,具有理论上的或哲学层次上的指导功能。德育哲学本身不具有直接的操作指导功能,因此要求它如同德育工艺那样,直接具体地指导德育操作就是不合理的,如同要求德育工艺学作德育哲学层次指导一样,是不合理的。因此合理的期望,是依据不同层次的理论,充分发挥其各自的指导作用。

德育哲学既是“脱离”实际的,重视研究它有何意义呢?这里说的“脱离”是从科学的抽象意义上说的。一切科学来自实践,归根结底又服务于实践,指导实践,回归实践。但在人们对世界的科学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脱离”实际。如恩格斯所说:数学“正如同在其他一切思维领域中一样,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规律,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就和现实世界脱离,并且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作为世界必须适应的外来的规律而与现实世界相对立。”[11]列宁认为“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12]日常的观点认为这种抽象的理论脱离实际,没有价值,但如果我们经过理性的思考便能理解抽象理论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它不是直接、具体指导德育的实施、操作;但是它帮助人们形成一定的教育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根本上全面地指导着整个德育,包括对德育的方向目标价值观、德育过程的组织等作理论指导。

以上是我对德育现代化几个问题的认识,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希望。既然现代教育是“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13]那么它的任务必然是开拓性的,也是艰巨的。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必然要求教育,包括德育的现代化,也必然要求教育工作者,包括德育工作者的现代化,这样才能为培养新人而承担起促进德育现代化的重任。我们只有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努力的工作,来迎接21世纪的到来。

注释:

[1]袁运开:《“科学技术社会辞典”序》,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著,陈峰译:《创造一个新的文明》,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4、19、20、31、44、74、38页。

[3][美]阿尔温·托夫勒著,刘炳章等译:《力量转移》,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第493页。

[4][美]刘易斯著,施良方译:《21世纪的教育》,瞿葆奎主编:《国际教育展望》,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5]《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31、50页。

[6]以上引文均见“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报告,王一兵译“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教育研究》1990年第7期。

[7]该教材由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南京师院即现南京师大等校协作组编写,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8]“自我教育力”不限自我教育能力,包括自我教育的愿望、需要、方法、习惯等——作者。

[9][台湾]欧阳教:《德育原理》,文景出版社,1986,第34页。

[10]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35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8页。

中国德育论文篇9

关键词:学校德育;中西方比较;启示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社会领域的急剧变迁,引发出的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通过中西方学校德育的差异分析,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借鉴西方先进的德育经验,这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学校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西方学校德育的差异分析

1.德育概念上的差异

“德育”,顾名思义,是“道德教育”的简称。西方国家的“德育”的确指的是道德教育,而我国则认为这只是狭义的德育,广义的德育则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还包括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等等。我们知道,人类最初的道德规范同其他社会意识方面的规范是浑然一体,融于习俗之中的。西方“德育”一词(拉丁语mores)原意即近于习俗,因此道德教育最初即为“习俗教育”,也即“社会意识教育”。到了近代,西方社会随着生产领域及社会生活领域的分化,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化,浑然一体的社会意识渐次分化,形成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规范成为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后,一方面同政治规范、法律规范、宗教规范并存,另一方面又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的成分,与此相应,西方的道德教育,一方面从社会意识教育中独立出来,与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相互并行,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教育的成分。中国则不然。我国古代就以“道德”囊括各种社会意识,近代社会意识虽在分化中,但分化不充分,传统影响甚大,以致至今仍以“德育”包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教育。

2.德育内容上的差异

应该肯定,中西方学校德育内容都是极为丰富的,但其侧重点不同。相对来说,中国重视家庭伦理教育,而西方重视社会公德教育,产生这种差别是因为双方的社会结构不同。

在中国,“家庭”“宗族”的地位特别突出,而“社会”意识却非常淡薄,人们往往把“社会”等同于“国家”或“家庭”,甚至把“家”与“国”也等同起来。家庭生活道德规范与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相通而融为一体,因此,中国德育的内容中家庭伦理成分多一些,“家庭伦理外化”、“社会公德弱化”现象也比较严重,而西方社会中个人和团体的地位比家庭和宗族的地位要高,所以他们特别重视社会公德教育。

3.德育方法上的差异

我国有着悠久的德育传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学校德育比较重视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并强调学生自身的“内省”和“了悟”,因此,在德育方法上比较常用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情感陶冶、实际锻炼、修养指导等。而西方社会由于受民主、自由、尊重人格尊严等价值观的影响,在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存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价值澄清理论等指导下,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敏感性的培养,从而比较推崇道德讨论、案例研究、角色扮演、价值澄清等德育方法。

二、西方学校道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1.合理界定“德育”概念

德育即道德教育,扩大德育的外延,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都纳入进来,这对以上各方面的实施都是不利的。品德的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政治觉悟的提高、法制观念的明确、心理的发展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其过程与机制相差甚大,不能以一样的手段、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样的原则来实施。如教育实践中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被冠以“品德问题”处理,不但无效,反而有害。相对而言,道德教育的研究比较深入,理论建树也比较多,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却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在概念上若把它们混为一谈,这既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理论建设,也不利于道德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我国使用的是“大德育”概念,而西方国家使用的是“小德育”概念,这也不利于我国与西方国家进行交流和对话,不利于我们充分地从西方国家的德育研究成果上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无论是海内外新儒家,还是阿尔多诺·汤因比、赫尔曼·卜尔等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他们都认为这种道德文化能够促进国家乃至世界的健康发展。新儒学的勃兴,除了本身在理论上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以外,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富于儒家文化血统的日本、新加坡、韩国以及香港地区、台湾地区“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从而使新儒家在论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对经济现代化起促进作用时,获得了最有利的证明。李光耀在总结自己治理新加坡40年的经验时指出,在新加坡的总人口中76%是华人,华族文化注重五伦,他们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而不接受美国人那种无限的个人主义;他们坚信教育和学业成就能为个人、家庭和国家带来好处,因此都主张培养子女,让他们接受训练和教育。这样,新加坡变成了一个凝聚力更强的社会,培养了技术和知识与日俱增的人民,有了一批最富才智、办事能力强的精英分子,加入参政治国的行列,从而加速了经济增长,使新加坡成为一个有秩序、犯罪率低的社会,这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致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成就,也使新儒家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了新的论证材料。新儒学思想由海外波及国内,并同国内新儒学思想彼此呼应而风靡全国,归根结底也是因为顺应了国内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振兴经济的大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把儒家经典作为幼儿道德启蒙教材,可见儒家道德文化在人们心目中已重新受到青睐并有重振雄风之势。

3.吸收和借鉴当代西方德育理论、方法、模式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西方道德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无疑是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所以我们应当积极地吸收到民族道德文化结构和民族道德心理结构中去。西方是在多元化政治、多元化政党和多元化信仰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了以自由、平等、尊重、法制、人权等价值观为核心的稳固道德价值体系的。虽然道德教育理论派别林立,虽然也有社会危机和社会动荡,但这个体系始终没有被冲垮。我们只有在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西方道德中对我们有用之处,才能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稳固的德育体系。

当代西方学者在对道德教育现象进行微观研究时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理论,如存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体谅关心道德教育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不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基本原理,而且还设计出具体的操作模式。例如柯尔伯格等人主张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道德讨论以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的逐步提高;拉斯思等人设计了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帮助儿童价值澄清;麦克菲尔、诺丁斯等人主张尊重儿童人格,引导他们设身处地地去体谅他人、学会关心,动之以情地开展道德教育;谢佛提出要形成一种与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德气氛;纽曼设计的社会行动模式以培养学生作用于事物、影响他人和开展公务活动的能力。

总之,当今学校德育的重心应从单纯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和训练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转向注重培养适应当代价值多元特点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道德行为能力,从重视直接的道德教学转向强调间接的道德教育,从封闭的学科性教材转向开放的情景性教材,从以教师的教导、说服、劝诫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实践为主。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中国德育论文篇10

【关键词】医德教育 国际比较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医德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以及时下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充分暴露了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的欠缺。在此情形下,对国际上其他国家先进的医德教育进行比较研究于我国医德教育而言大有裨益。英、德、美的医德教育内容全面,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尤为注重在实践中提高医学生的医德素养;日本的医德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严禁、多样化,并采用多学科合作的方式来实现。借鉴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医德教育模式,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对现有医德教育模式和方法进行合理调适是必然选择。

国外医德教育的特点

医德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表现为医学教育单位在遵循医疗职业道德要求及原则的前提下,对医学院学生及医疗从业者展开的目的性比较明显的、以提高其医德素质的教育活动。①培养职业道德、提高医德素质是进行医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对于医学院学生而言,主要通过教育途径来实现,辅以实践中的锻炼修养;对于医疗从业者而言,主要途径虽然也是教育,但是实践锻炼更为重要。探究国际上具有代表性国家的医德教育特点,对于我国医德教育多有助益。

以人文为基础的医德教育。国外医德教育注重医学生和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医德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情感的培养。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率先对医学教育进行了改革,强化了医学预科的人文教育,并要求医学生进入医学院后,仍要学习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1982年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CME)在医学教育未来方向的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许多医学院校开始增设人文学课程甚至要求医学生在进入医学院后仍要学习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②美国医学院学会设立了医学人文教育奖,奖励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以及在提供其他服务中表现优异的教师、医生和工作人员。1978年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建议把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伦理学和医学法学等学科列入医学院必修课计划;1993年国际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强调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同样作为毕业生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③。英国注重人文教育体现在通过大量阅读领会精神与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准备与课程相关的大量的资料分发给学生,并且通过有针对性布置课外阅读强化认知。日本的医学院前两年主要用于学习基础科学与人文科学课程,以医学概论涵盖医学人文课程,并在第五学年续开医学概论,了解医疗与伦理法律和社会经济的关系。④医德与技能是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相辅相成,并无孰重孰轻之分。西方的医德教育表现出明显的实用性,典型的特点是“轻理论,重行为”,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以病人为中心、与实践相联系的思想,将人文素质的培养与医疗实践整合为一体。教育在塑造人的过程中并非单一进行专业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的教育,将两者割裂也同样不能达到培养健全人才的目标。国外医德教育发达的国家是将两者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不失偏颇。以人文为基础的医德教育是培养医学生和合格医疗从业人员的根本,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社会矛盾的必要条件。

贯穿始终的医德教育。欧美医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在校学习阶段、临床实习阶段以及在医疗机构工作实践阶段。医德教育贯穿这三个阶段,确保了从医人员的道德体系和价值观念的规范化。

在美国,医学院校的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接受过本科教育,所选拔的学生要求修过生物科学和医学基础的相关课程,对于从事医学专业的学科和工作性质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思想上有充分的准备;并且在医学院入学时竞争较为激烈,95%的医学院校把面试作为学生入学的必要考核方式和录取依据,面试内容中注重学医的动机、人际交往、责任心和献身精神。入学后除注重哲学和伦理课程的学习,还开设了从业后面临的重点问题。如哈佛大学医学院持续开设4学年的医患关系课程,并配有医德教研室进行医德课程相关的研究工作。医学院校许多学生参与社区或医院的义工活动,教学医院伦理学教师通过查房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道德问题。在毕业教育,住院医师通过医学专业委员会(ABMS)的考试,先后获得从业医师和专科医师的资格, 通过完成继续教育, 维持终生的医师生涯。⑤完成毕业教育后继续接受包括相关职业到教育在内的医学教育。

英国医学教育包括在校教育和校外教育两个部分。以医学院校教育为起点,毕业后教育为重点,通过继续教育把教育培训同持续终身的职业生涯统一起来,形成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英国医学院校将医学伦理学课程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在临床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强职业责任感。⑥此外还通过“医德教育社区”、“道德聊天室”对在校生和医务人员遇到的医疗道德问题进行讨论。注重医德教育不仅是在校学习期间医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对真正完成医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变更为重要。医德教育是一个贯穿于学业和职业的始终过程。

多学科交叉的医德教育。西方国家医学生的医德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部过程,除常规医德教育课程,还充分发挥专业课的载体和渗透作用。多学科交叉教学主要体现在医学专业课程中穿插伦理的相关问题。将医德教育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无形中拓展了医德教育的途径,同时将医疗技能与医德教育在教学中相互渗透和紧密结合。多学科交叉或跨学科教学是国外医学教育的典型特点,其效果远超过单纯的医德伦理教育或专业学习,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英国的医学系会聘请法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的专家、教授讲座。学科间交流是知识的融会和补充,提高施教者的水平,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加拿大多伦多医学院在医学生学习的4学年内,共穿插了50学时的道德教育课程。日本的医德教育不是通过独立部门负责,而是由多学科合作实现,并通过培养专业的医德教师调适医学伦理、宗教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平衡。

国外医德教育模式

国外医德教育广泛采用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两种模式。英美两国在医德教育主要采用此两种模式。校内学习课程的设置的体系完善,增扩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校外实践的方式多样化,并实时解决实践中存在困惑学生的道德问题。

校内学习模式。国外医德教育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美国的部分院校在对课程体系修订后,增加了社区实践、医学伦理、卫生经济、行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并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贯穿医学专业教育的始终。法国的医学教育法规定,医学院讲授的课程必须包括心理学、医学伦理学、伦理学、流行病学以及外国语。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有严格的程序,如包括法律、伦理、宗教等相关人员参与讨论,使得教学内容的设置更趋于合理。校内医德教育在授课的内容和授课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其一,表现在不拘泥于教材,且与实践紧密结合;其二,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如通过讲座、讨论和研讨会等方式进行。

校外实践模式。英国的校外实践模式主要采用见习、实习的方式,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见习、实习的医学生进行跨学科的伦理教育,并通过设立专门的医德辅导机构来引导学生。⑦注重在临床实践中与患者沟通能力的培养,通过“医德教育社区”、“道德聊天室”等载体,对实践中遇到的道德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增加医生或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借助于载体的互动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对于实践中的问题相互交流感想和意见,校内外人员探讨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更好结合,更能有效提高道德素养。美国在校外实践上,通过学生参加社区和医院的义工及伦理教师查房等方式解决实践中道德问题。学生参加社区和医院的义工可以直接接触病人和需要帮助的群体,增加道德在实践中的认知,伦理教师查房及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可以就实际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国外医德监督、评价体系

国内外对于医生医德素质都有明确的要求。医务人员能否在实践操作中践行相关文件或要求,与从医人员自身素质和监管体系的完善有关。欧美国家医德监督主要依靠制度保障。社会不允许医疗机构的自我宣传、药效宣传、药品推荐。美国政府在2009年曾对医生夸大药品使用范围和药品公司的非法营销开出巨额罚单,通过惩罚警示医务人员和药品生产厂商。在医疗过程中采取类比的程序化模式,类似病例的比较在相差不大的范围内,如果出现增加没有必要的检查项目、大处方等过度医疗的情况,医保部门会拒绝支付医疗费用,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情节严重的会因此失业。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对医德监管的有力保障,当依靠医务人员的自律难以起到效果,制度上的完善是最为有效的监管方式。

美国的医德教育具有鲜明的广泛性,把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起来,为此,他们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也多样化,就评价方式而言,除了学生自评、老师评价、学生互评外,很重要的一项是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⑧犹他大学将医德演讲作为医学伦理的一项重要测试指标,并与学分相联系。此外,美国的医学生入学考试、毕业、毕业后从业和执业医师资格的取得并不唯分数是从,道德素质的评价也是重要的内容。

国外医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强化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比重。与国外医德教育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比重不足。医德教育课程过多依赖于非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如目前的“两课”课程。简言之,目前我国医学院关于医德教育内容主要依赖于“两课”课程。虽然我们坚持马列主义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和熏陶,但不能忽视当今时代下“两课”课程也需要与时俱进。更为重要的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人道主义的熏陶需要整个人文教育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哲学、心理学、历史以及其他人文学科对学生医德素质提高的重要影响。一个合格医务人员首先要有健全的人格,其次才是高超的医疗技能,两者不存在偏倚。因此,我国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应加强在校学习期间人文课程教育的比重。

贯穿始终的医德教育期限。欧美医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主要经历3个阶段,即在校学习阶段、临床实习阶段以及在医疗机构工作实践阶段。国外的医德教育有始无终。对于从医者而言,医德的锻炼与修养贯穿职业生涯始终。在校学习阶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多样化,对于医德教育并没有最终的期限。相比之下,国内只注重在校学习期间的医德教育,而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几乎沦为“真空”或“形式主义”。因此,完善必要的在校医德教育内容,填补职业阶段的医德教育成为培养职业道德、提高医德素质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借鉴国外的经验,国内应将医德教育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始终,加强在校、从业阶段的医德教育的衔接,并把医德教育和医德素养作为衡量具备医师资格的标准。

多学科交叉的医德教育。多学科交叉的医德教育是国外医德教育的突出特点,而国内医学专业教育不仅在缺乏文科课程的融入,更缺少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医德教育。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课程设置套用苏联的教育模式,文理分工明确,这在强化医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当医学教育在医德教育方面显得无力时,医学课程设置的缺陷就凸显出来,即专业课程缺少对受教育者人文素养的提升。如果医学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采取多样化的课程设置,打破原有文理分工课程设置的局面,增加哲学、心理学、法学等人文基础学科,那么对于受教育者―医学生而言,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多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必然能够有利于医德素养的提高。由此可见,进行多样化的的课程设置,多学科交叉的医德教育是提升医生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

强化校外实践。欧美国家医德教育主要采用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两种模式。国内医学院校医德教育采用单一校内学习模式,缺少实践教育和继续教育等重要环节。国外医德教育“轻理论,重实践”,而国内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国外采用讨论、讲座或借助于网络载体讨论等方式进行医德教育,而国内医德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单一的理论灌输,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国内医学院校学生实践主要是在毕业前1~2年进行,侧重点主要是医疗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而缺乏医德方面的教育。鉴于此,国内医德教育应强化应加强在实践中进行医德教育。除了在医院等部门进行教学实践之外,还可以拓宽实践教育的渠道。例如,医学院学生参与社区义诊等活动,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医者的作用。

建立完善的医德监督和评价体系。国外对于医德的监督主要依靠比较完备的制度。在我国则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特别是近些年网络媒体在医德监督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社会舆论在充分暴漏医疗或医德方面的问题同时,也给社会带来负面的作用。情况未明的社会舆论将会导致社会对医生职业的误解。这反映了我国医德监督在法律和制度上的缺陷。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医德监督和评价系统是非常紧迫的事情。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程序,并结合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作用,能够使医德监督臻于完善。在评价体系上应打破唯分数是从和走形式的传统弊端,建立起社会、家长、学生自评及互评的评价体系,将医德表现和考核纳入奖学金、毕业、就业和评职相关事项中,更有益于医德素养的培养。

(作者为赤峰学院副研究员;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教学医院医德教育与医德建设问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JSY14275)

【注释】

①孙慕义:《医学伦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8页。

②滕黎:“英美两国医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现代医药卫生》,2012年第15期,第2381~2383页。

③王星明,王艳华:“西方国家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启示”,《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年第2期,第30~31页。

④熊亮,季春元,黄振元:“国外卫生职业道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年第26期。

⑤张威,谢长勇,潘晨:“中美高等医学教育比较与启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年第1期。

⑥⑦王昕,黄蕾蕾:“英美医德教育模式对我国医德教育的启示”,《教育科学》,2014年第1期,第 84~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