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9 06:0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职业倦怠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职业倦怠论文

教师职业倦怠论文篇1

[关键词]角色冲突;教师职业倦怠;原因

“角色冲突”是社会学角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个人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往往需要同时扮演若干个角色,当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取得一致时,就会出现角色冲突。人们普遍认为,教师职业是角色冲突的一种典型情境。教师角色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互不相容的多种角色行为规范和角色期待产生的角色冲突

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角色频频转换,常常扮演不同的角色。相对教育对象而言,教师是社会的代言人,是知识的传授者,是班集体的领导者,是社会的模范公民,是学生家长的人,是心理咨询者,是学生的知己和朋友;相对学校管理而言,教师是被领导者;相对同事而言,教师是合作者,也是竞争者。从教师扮演的角色中,我们会发现几种主要的互不相容的角色行为规范和角色期待:

首先,教师既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代表着一定的权威,师生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制度化的支配与从属关系。如果教师在教育中没有任何职业权威,盲目追求学生友谊,成为学生的哥们、姐们,放弃应有的原则,教育效果是不能保证的。实际上,教师很难既是一个具有权威的严格的管理者,又是一个朋友般被学生喜爱和亲近的人。

其次,教师既是被领导者,又是班级管理者。教师站在校方立场发言,要传达、执行学校的各项制度、政策、规定。但是,学校的政策规定不少与学生意愿发生矛盾。教师处于校方与学生的夹层中,结果往往是学生理解的要执行,学生不理解的也要执行,由此引发的师生矛盾使教师处于两难境地,从而带来角色冲突。

再次,教师既是社会和学校的代言人,又是学生和家长的人。社会代言人身份要求教师以社会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站在社会的立场发言;而学生和家长人身份则要求教师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看问题。社会、家长经常对工作中的教师同时提出不同的角色期待,这种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角色期待引起的左右为难感,是教师在工作中普遍遇到的角色冲突。威尔逊(Wilson)说:由于当代社会里人们对教师做什么和怎么做都持有自己的看法,这些对教师角色的不同期望就更加难于应付了[1]。如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求教师注重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而部分家长和领导则要求教师要实实在在地提高成绩,他们看重学校的升学率,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首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哪怕不惜以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为代价。在对待学生的作业量、寒暑假补课、课余补习问题上,家长、社会、教育行政部门总是各持己见。这些不同的角色期望不同程度地干扰和影响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并常使教育者有无所适从的角色冲突感。

2.楷模角色与普通人角色冲突

教师是倍受关注的社会角色,“教师每天都受到学生的高度关注,再加之社会对教师的规范期待,使得教师的角色受到周围的关注,特别是来自学生的约束”[2]。同时,教师也是倍受苛求的角色,社会、家长和学生期待教师不仅是经师,还应是人师;不仅要做学生的榜样,而且要做社会的榜样。一个称职的教师应该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无私奉献,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倾注全部的热情、爱心、才智。在个人行为的规范上,要求他们仪表整洁、衣着朴素、姿态优雅、态度安详、语言得体、行为端庄等等。但是,教师又是一个个性突出、情感复杂的自然人,在教育情境之外,教师更倾向于透露和表现真实的自我——“不修边幅”的自我、率真的自我。有些行为表现在其他角色身上被社会视为当然,而表现在教师身上则会使人惊叹,被指责为“不合身份”,甚至被斥之为“越轨行为”。由此不少教师深感当教师“活得太累”,没有真我,陷入模范公民与自由个体相冲突的境地。

3.付出投入多与低社会支持的冲突

教育在社会、人的发展中的价值与作用,决定了教师及其职业应当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而且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价值一般有较高的估价,有较强的自尊。但是,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经济收入的增长一直“举步维艰”,加上或明或暗的学校内部教师与行政人员的不平等性,以及教师职业所获得社会评价的偏颇与悖谬等,均意味着社会并没有真正形成与教师职业价值相称的尊师重教的现实。教师付出的劳动不能为自己和家人带来世俗看重的所谓的权势、地位和金钱,甚至被戏称为“三无阶级”(无钱、无权、无用)。面对这种高付出与低回报的大落差的现实,教师会产生不公平的失落感,导致角色冲突加大。

4.职业成果模糊与个人成就需要的冲突

日本学者佐藤学说:医生的工作是通过治愈一种疾病而告终结,律师的工作是随着一个案件的结案而终结,教师的工作则并不是通过一个单元的教学就宣告结束。教师的工作无论在时间、空间上都具有连续不断地扩张的性质,具有“无边界性”的特征。大多数教师或多或少都模糊地感觉到他们的工作是一个无底洞。比起律师或医生来,教师感到自己的工作要更多地耗损心力,工作似乎永远不会了结,永远看不到尽头。因为没有明确的界限,教师就不知道他在什么时候才算完成了工作[1]。

教师的劳动成果具有隐含性和延时性。在教师职业中升迁机会非常少,教师为工作付出的精力与汗水、创造的价值需要很长时间才见分晓。比如,教师在改变学生兴趣、行为习惯、人生态度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教育成果都不是立竿见影的。这样,教师个人希望看到自己角色扮演的成果的需要与角色扮演中许多成果的无形性之间产生矛盾。劳伦斯(Lawrence,D.H)曾这样评价教师的工作:你绝不知道你做过什么,或者你是否做了些什么。从事体力劳动比这更令人感到满足,尽管你劳累不堪,但毕竟能看到成果,你能知道自己的工作做得是否好。而作为一个教师,这一切都不得而知[2]。教师陷入角色成果模糊与自我价值难以实现的矛盾冲突中。

5.现实的角色行为水平与理想的角色要求之间的冲突

教师角色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能力水平和多方面的才能。但是,每个教师个体总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如面对一个班风很差的集体,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这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的教育艺术,有足够的耐力。不少教师虽然主观上很努力,工作也积极热情,但常带不好班,面对“后进生”往往束手无策,这种个人能力与角色需求之间的冲突导致教师内心的冲突和不安。

同时,教育改革等变革也会产生许多可能的压力情境,组织目标变得不确定与模糊,组织中的个体被要求更新角色、知识与技能,这些会挑战教师个人的信念、价值、在组织中的资源与意义、认知与情感、才能等,致使教师产生无力感与危机感,陷于既有的教学式态与理想的教学式态的两难中[1]。二

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A.科塞认为,社会如果没有冲突就会僵化与停滞[3]。同样,冲突对教师个体来说,也意味着专业进步和自我的超越与发展。

首先,冲突能使教师个体适应角色要求,提高专业化水平。个体为了寻求心理的平衡,总是尽可能地减少角色冲突的出现。角色扮演者会依据社会的期望与职业活动的要求,以及特定的教育情境,不断反思自己的角色行为,不断审视自己的角色形象,不断衡量自己的角色扮演能力,向角色要求靠拢。

其次,每一次冲突的积极解决都是教师对人生、对角色的一次认识飞跃,是教师自我人格的一次进化,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丰富人生的活动。“优秀的教师都是在超越了角色自我之后展示出丰富的个性自我的”[4]。

但是,角色冲突是一种心理冲突。美国学者普莱科和科佩曼研究指出:角色冲突对生活满意度有消极影响[5]。角色扮演者会产生紧张情绪,调动心理机能来应对冲突,过度的角色冲突是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由此引起的习得性无助感和无力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延缓或阻碍作用;会直接影响到自身和教育对象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影响到教师的职业稳定,造成教师职业的显性或隐性流失。

Kahn&Byosiere在总结以往的研究基础上,认为角色认知与员工的职业倦怠存在高相关。角色认知由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两个维度构成。角色冲突是指个体所体验到的难以调和的来自于环境的不同期待和要求。角色模糊是指个体所验到的角色的不确定性,如不知如何改善自己的工作业绩,不清楚评价工作业绩的标准,不知努力的结果如何等[6]。

Byrne将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也论述为三个方面:背景变项,如性别、年龄、服务经验、婚姻家庭、任教年级与所教学生类型;组织因素,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是教师倦怠的决定因素;人格因素,包括个人调节工作压力的制控信念与自尊。对于角色认知,Byrne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他认为,教师在职业生活中会面对许多角色冲突与模糊。例如,工作负荷大与时间精力、报酬的冲突;不良的教室气氛、较大的班级规模与多元化且较高的社会期待的冲突;希望看到角色扮演成果的需要与他的角色扮演成果无形性的冲突;努力与报偿不成正比等[5]。

我国学者吴康宁指出:“没有任何其他社会成员在群体中兼有的不同角色像教师在学校群体中兼有的这两种角色这样形成鲜明对照,而且,也没有任何其他社会成员在群体中的角色转换像教师在学校中的这两种角色的转换这样频繁。与之相伴的是教师在学校群体中的两种基本的‘常套行为’之间的频繁碰撞和冲突,即在学生面前以居高临下为主,在其他教师面前以平等互尊为主;是教师在学校群体中的两种人格主体基本面貌之间的频繁比较与冲突,即在学生面前更多地表现为‘作为教师的人’,而在其他教师面前更多地呈现为‘作为人的教师’。”在扮演这些角色时,教师体验的角色冲突对教师的工作热情、教育效果及身心健康等均有较大影响。

当教师处于长期的职业压力下,却无法有效解决工作压力的时候,就会产生职业倦怠感。处于职业倦怠期的个体情绪常表现为: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丧失;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同事或学生;出现较强的自卑感和失败感,消极评价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工作效能感降低。教师职业倦怠是近年来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角色冲突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

从教师角色冲突的角度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有两个方面可为:一是组织干预,二是教师提高自身的角色控制感。

1.组织方面

首先,明晰责权,减少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学校组织要进行有效的沟通,明确教师的工作职责与工作权限,制订合理的规章制度,并对工作绩效给予及时而科学的反馈。

其次,增强控制感是减少角色冲突的重要举措。要进行教师岗位培训和进修等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管理技能,增加控制感;应提高教师的工作自,让教师参与决策,有更多的机会自主决定工作计划和工作进程。

再次,提供社会支持,为减缓教师角色冲突提供良好环境。应合理制定工作量,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关心和尊重教师,保障教师权益,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改善粉尘多、班级规模大等工作的物理环境;进行团队建设和校园组织文化建设,建立起互相支持的人际关系;实行教师民主参与管理,保证教师在工作时相互交流和沟通,改善工作的心理环境。

最后,建立合理的社会期待,形成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这是减少教师角色冲突的重要方面。

2.个体方面

首先,教师要学会转换角色,适时分离。教师应学会分配情感、精力和时间,扮演好各种角色,学会角色转换,要避免因过分强化工作角色,模糊学校与家庭的角色关系,使教书育人的角色干涉其他角色,引发多种角色冲突。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里,选择主要的角色来担当。比如,在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保持一定的权威地位和角色,而在课外活动时,教师就要扮演学生的朋友的角色。

其次,当多种角色难以调和时,可以从各种互为交叉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到那些对自己更有价值的角色上。美国社会心理学家W.古德在《角色紧张》一文中提出判断角色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三个方面:该角色对个体意义如何;不扮演某些角色可能会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结果;周围的人对你拒绝某些角色的反应。

再次,教师要主动加强沟通与交流,减少角色期望的差异。教师面对来自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不同的角色期望无所适从时,可主动地沟通不同的方面,让他人了解自己的处境,取得别人的理解,这样可以降低教师角色冲突的程度,从而缓解倦怠心理。

此外,教师要努力形成角色意识,提高角色心理的成熟度,正确认识自己在群体中所处的地位,认识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教师不能因为社会上有些人对教师不理解、不尊重,再加上由于分配制度的不完善而使教师经济地位较低,就不尊重自己。越是别人不理解,教师就越应该自尊、自信、自强,把“角色人”与“社会人”自然地统一起来,这是教师心理成熟度高的标志。为了减少角色冲突,教师不必劳神费思地、刻意地扮演“角色人”,美国教师的口头禅“照我说的做,不要照我做的做”值得处于角色冲突中的教师思考。

最后,教师要自强素质,提高角色控制感。控制感指个体知觉到的改变事件的能力。控制感越低,个体体会到的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就越大,职业倦怠感就越强烈;控制感越高,个体体会到的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就越少,职业倦怠感就越小。教师要充分理解教师角色,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师角色中去,自强素质,适应环境与时代的变化,逐渐缩小理想教师角色与自己所表现出的实际教师角色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13-226.

[2]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5.

[3][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12.

[4]刘次林.教师的幸福[J].教育研究,2000,(5):21-25.

教师职业倦怠论文篇2

关键词 高职 思政理论课 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高职院校中,思政理论课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力量,然而近年来,相当数量的思政理论课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不仅影响了教师知识技能的正常发挥,而且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造成社会对思政理论课的普遍低评价。因此,探讨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寻找有效的干预对策,不仅能增强教师的职业稳定性,而且能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 职业倦怠的内涵及影响

1.1 职业倦怠的内涵

职业倦怠(job burnout)这一概念于1973年是由纽约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H.J.Freudenberger)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用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诸如长期的情感耗竭、身体疲惫、工作卷入程度降低,对待服务对象不人道的态度和工作成就感降低等负性症状。

马斯兰琪(Maslach)将职业倦怠定义为:工作中的长期情感和人际关系压力的持续反应,表现为耗竭、疏离以及无效能感。该定义目前被学术界广泛认可。1980年,首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上召开后,职业倦怠正在被包括教师职业在内的众多助人行业关注。

1.2 职业倦怠的影响

对思政理论课教师而言,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身心疲惫、心烦气躁;缺乏耐心、信心;自我评价低,自卑;个人成就感降低。它们会严重减少教师工作的驱动力,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学者型的无力感”。思政理论课教师承担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重要任务,一旦产生职业倦怠感后,工作就仅限于勉强维持教学,教学方法落后、作风懒散、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就会大打折扣,无法唤起学生情感的愉悦和对美的体验,助长了学生的厌学情绪,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教师的职业的稳定性。

2 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造成思政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合目前高职教学现状来看,社会环境、学校体制、课程特点、学生特点、教师人格特点共同造成了思政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

2.1 社会环境因素

现实中,“泛政治化”所遗留的历史问题尚未妥善解决,如今又处于市场化,信息网络化时代,思政理论课被看作“划划课本抄抄书、讲讲新闻读读报”的可有可无的学科,常被人漠视。

2.2 学校体制因素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教育特点,思政理论课受重视不高,具体表现为:学科建设薄弱、经费难以保障、评价体系不合理、政策支持少、教师进修渠道少,久而久之,教师丧失了开创性和工作热情。

2.3 课程本身因素

课程教材内容随时政热点不断更新,大众媒体普及使思政教师处于疲于应付的高负荷运转中。同时今日的中国、社会日新月异,新问题、新现象层出不穷,这使思政教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与现实的接轨进一步加大了思政教学的难度,思政教师在疲于应付的教学中品尝不到工作的乐趣,心理自然产生一种倦怠感。

2.4 学生因素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文化课基础弱,学习目标和动力不足,自我控制能力差、注重实际效果,对思政理论课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产生冷漠消极心理,致使教师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

2.5 教师人格因素

高职院校中,担任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年轻教师日益增多。根据人格类型学理论,人格类型和工作存在匹配差异较大时,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在年龄、性别、婚姻情况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教师呈现出职业倦怠差异。据相关调查显示,年轻女性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已婚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可能性要高于未婚教师。此外,典型完美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对工作过于投入,一旦遭遇挫折,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3 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职业倦怠的干预对策

职业倦怠的客观存在,严重影响了思政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根据思政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分析,需要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三方面采取措施,帮助思政教师预防、缓解和摆脱职业倦怠,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3.1 社会加大宣传,消除舆论偏见,扩大支持

从社会层面看,应加大宣传力度,消除社会偏见,制定相关政策,稳步推进高职思政教师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进程,逐渐营造公共支持和信任的社会大环境,增强思政教师的职业认同和自尊感;畅通教师职业发展路径,在进修、学历提升、职称评定和晋升等方面提供均等机会,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

3.2 学校增加经费投入,减轻教师工作负荷

根据职业倦怠的工作要求—控制—支持理论模型分析,高工作要求(指工作负担、时间压力)、低社会控制(指情感、信息、工具支持)的工作环境容易使员工产生工作压力感,滋生职业倦怠。因此,从学校层面看,高职院校要增加教学投入,组建专业的教学设计团队,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提供充分的社会支持和情感支持,减轻思政教师由于工作负荷过重而产生的疲惫和无助感,保持其长期的工作热情。此外,高职院校要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完善健康保障机制,认真对待思政教师队伍中出现的心理挫折和职业倦怠问题,必要时需要配备专业心理咨询者重点帮助职业倦怠严重的教师,使他们尽早步入心理健康正规。

3.3 引导教师进行自我调适,减轻和消除职业倦怠

思政教师要加强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学习,学会利用社会学相关知识丰富教学内容,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新形势需要,不断增强教学工作中的自我效能感。同时要学会利用心理学知识,提高自我认知水平,科学认识人格类型及缺陷,强化自我调适及自控能力,形成一套完善的自我心理调适机制。同时,要经常走出校园,广泛接触社会,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努力成为智慧型思政教师,避免职业倦怠的滋生和蔓延。

参考文献

[1] 徐大真.职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

教师职业倦怠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应对 

 

一、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缘起 

 

1974年,美国心理分析师freudenberger在论文中首次提出了职业倦怠的概念,并将其内涵描述为个体由于执着于某种生活理想或方式,或者是无法得到预期的回报而产生的一种疲劳和挫折状态。1981年,maslach和jackson编制了职业倦怠量表mbi(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这个量表包括情绪枯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无个人成就感(personal accomplishment)三个维度。此研究不仅较好的整理了职业倦怠的概念,也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1982年,zabel等应用mbi对601名教师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最高。同年,schwab等也应用mbi对469名中小学班主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教师面临较为严重的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它们与情绪枯竭、去人性化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1985年,pines又编制了包含身体枯竭、情绪枯竭和精神枯竭三个维度的职业枯竭量表bi(burnout index)。1990年后,职业倦怠的研究更加关注不同的职业群体,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也积累了相当多的资料。1995年,国际劳工组织发表了“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专题报告,报告汇集了1985~1995年间发表的99篇各行业领域职业倦怠研究的文献,并指出教师是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最为严重的职业群体之一。自此,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开始受到学者和多国政府的广泛重视。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1.个体因素 

首先,性别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尽管以往研究结论不尽相同,但多数文献表明,女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水平更高。其中,女性对自身的不适更敏感、她们会面临更多的工作和家庭方面的冲突等是重要的诱发因素。其次,从工作年限来看,年轻教师往往有较高的工作热情,但相对工作经验不足,而且面临更多的职业发展压力,因此他们也就更容易产生职业压力感和挫败感。不过,工作年限和职业倦怠之间似乎还存在诸多的中介变量。第三,性格也是影响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具有追求完美、固执、理想化、a型行为、神经质和自我抑制等人格特质的教师更容易感受到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mills和huebner运用mbi和neo的调查研究表明,教师的人格特质得分和7个月后的职业倦怠得分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第四,教师自我效能感也会明显影响职业倦怠水平。台湾学者孙志麟对415名小学教师的研究表明,其自我效能包括不良环境转化效能、教学执行效能、班级管理效能、学习评价效能、教学改革效能和亲师沟通效能六个维度。很显然,这些方面也会明显影响到教师的职业感受。 

2.情绪劳动 

情绪劳动(emotional labor)是指个体通过控制自己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以使自己的情绪表现符合工作要求或让周围的人感到舒适。情绪劳动可以分为表层展现和深层展现,前者是指组织要求的表现,与内心状态并不一致;后者则是员工认同并想表达的真情实感。台湾学者江文慈通过深度访谈发现,小学教师的职业活动不仅涉及大量的情绪劳动,其心理历程也相当复杂。在正向情绪的表达方面,小学教师表层展现的原因是“礼貌客套,印象整饬”、“状况不佳,强颜欢笑”等;深层展现的原因有“教学需要,努力营造”、“专业认同,有感而发”、“个性使然,自然流露”。抑制负性情绪的原因包括“避免后悔”、“考虑后果”、“遵守伦理”、“同理体谅”、“个性修养”和“专业成熟”。可见,无论是正向情绪的表达还是负向情绪的调节,都涉及多种方式和多种原因,反映了小学教师工作的“心劳”。相关研究还发现,情绪劳动主要包括情感付出的频率、情绪劳动的强度、情绪表现的表里一致性和情绪表现的抑制等方面,这些方面和职业倦怠各维度之间均有明显的关联。 

3.职业压力 

教师自身的职业特点是诱发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tagami等在教师职业倦怠的综述性文章中认为,容易导致倦怠的教师职业因素包括:职业行为的不确定性,指学生对教师相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会有不同的反应,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职业角色的模糊性,指教师的职业范围和责任领域具有极大的弹性;职业效果的非透明性,是指对教师工作效果很难进行即时的数量化评估和反馈。美国教育学会则把教师职业特点概括为:专门的知识技能、长期的专门训练、强调服务精神、专业独立自主性、自律的专业团体和伦理规则以及不断的在职进修。其中,专门的知识技能尤为重要,当前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师一旦未及时进修,汲取相关知识,就可能被淘汰,这会造成相当沉重的专业压力。 

4.人际关系 

leiter和maslach的调查研究表明,同事关系不和谐容易产生情绪枯竭感和去人性化,而具有良好同事关系的个体则会体验到更多的成就感。在中小学,相对于师生关系,教师和家长的关系则会带来更大的压力。尤其是家长的高学历化、教育观念的多元化、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一体化及权利意识的增强都给教师带来了明显的压力。而且,在教师和家长的互动中,教师还会面临角色混乱和角色冲突方面的压力。金子百惠对179名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表明,高低职业倦怠组教师在来自学生、家长、同事、校长的社会支持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广泛的社会支持可以明显地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5.组织特性 

kaigawa对22所中小学287名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认为“情绪枯竭”问题“需注意”和“危险”的中小学教师分别占19.5%和14.1%;“成就感低下”问题则分别占52.9%和56.4%;“去人性化”问题也分别占4.3%和6%。研究还发现,学校的组织特征是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教师和行政管理者的冲突、教师过重的工作负担、疏离化的组织氛围和不协调的组织工作方式。takaci和tanaka对63所中小学710名教师的研究也发现,教师的角色冲突、学校组织氛围、教师人际关系状态和对周围评价的敏感性能够显著预测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 

三、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后果 

 

1.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 

台湾学者黄宝园从硕博士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中检索出职业倦怠、职业压力和工作满意度相关的研究354篇,对从中精选出的70个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研究发现,职业压力主要涉及工作负担压力、角色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和专业压力;职业倦怠包括情绪枯竭、去人性化和无个人成就感;工作满意度则涵盖了工作自身满足感、薪酬满足和升迁满足。研究结果还表明:第一,职业压力和工作满意度呈显著(p<0.01)的负相关,即职业压力越低,工作满意度越高;职业压力越大,工作满意度越低。第二,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呈显著(p<0.01)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布在0.28~0.50之间。其中,情绪枯竭和角色压力之间的相关最高,表明个人在工作中,角色扮演所遭遇的问题最多,所产生的情绪冲击最大。第三,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呈显著(p<0.01)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布范围为-0.22~ -0.55。 

2.职业倦怠和身心健康 

职业倦怠可以区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为轻度的职业倦怠,此时会出现短暂的抑郁、易怒、疲惫与挫折感;第二级为中度的职业倦怠,其症状和第一级相同,但会持续两周或者以上;第三级为重度的职业倦怠,此时会伴随有生理疾患的产生,如溃疡和慢性疼痛等。近年来,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水平和心因性离职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统计,1992年,公立中小学在职教师因病退职者为3370人,其中因抑郁等精神疾患退职的1111人,占29.8%;2000年,因病退职教师为4922人,心因性退职者2262人,占46%;到2007年,因病退职教师为8069人,心因性退职者4995人,占60%。 

 

四、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 

 

1.中小学教师的被援助需要 

tomaru等通过对258名中小学教师的测查,编制了中小学教师“被援助需求状态量表”和“被援助需求特质量表”。前者用于测查中小学教师在当前教育教学中现实的被援助需要。后者用于测查在指导学生学习、心理健康和社会发展方面,中小学教师一般的被援助需要。tomaru等另有研究表明,在教师和家长和互动方面,教师的压力包括儿童指导上的困惑、家长不理解、儿童相关信息不全面、同事不支持4个要素。教师的应对方式包括逃避儿童问题、情绪自我调节、认知改变、解决儿童问题。tamura和ishikuma对214名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表明,女性教师的被援助需要较男性教师高,而男性教师的自尊感则高于女性。45岁以下的男性教师自尊感越高,被援助需要也越高;41岁以上的女性教师自尊感越高,被援助需要却越低。研究者认为这主要和不同性别教师得到的社会支持有关。 

2.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改善意识 

miyashita对1208名中小教师、教辅人员和管理者的职业倦怠改善意识进行了大样本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小学教师提供的最能够改善职业倦怠的方法有:强化员工间的沟通和合作(30.8%)、精简工作任务(21.4%)、提高工作的趣味性(20.6%)、改变工作思路(18.7%)、增加教师(17.4%)、减少事务性任务(17%)、改革学校管理制度(15.9%)。中学教师提供的主要方法有:改革学校管理制度(22.2%)、强化员工间的沟通和合作(20.7%)、增加教师(18.9%)、提高工作的趣味性(15.9%)、改变工作思路(15.9%)、严守工作时间(15.2%)。此外,教辅人员和管理者提供的方法与教师虽然有所不同,但也多有重叠。即都强调增加工作人员数量、强化员工间的沟通和合作、改变工作思路和提高工作的趣味性对改善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性。 

3.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的双向应对 

首先,提高教师个人的应对能力是缓解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这方面研究涉及的主要变量包括改善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教师的社会交往能力、培训教师学习放松的方法等,相关研究报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教师职业倦怠论文篇4

【关键词】职业倦怠 工作满意度 高校教师

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项目“商洛市新入职幼儿教师职业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项目编号:14JK1219)。

前 言

职业倦怠是指由情绪衰竭、去人性化、成就感低落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1]。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应对环境变迁和学校工作要求不断提高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长期伴随压力体验而出现的生理、情绪、情感的耗竭状态[2]。其不仅会影响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而且还会影响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工作满意度是工作者对工作情景的一种主观反应[3]。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师对其工作与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一种总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与看法[4],探讨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问题,可以了解高校在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为高校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增强竞争力提供依据,对广大高校教师安教乐教、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对陕西省6所高校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250份,问卷回收220份,有效问卷共207份,回收率为82.8%。其中,男95人,占45.9%,女112人,占54.1%;工作年限5年以下74人,占35.7%,6~10年63人,占30.4%,11~20年47人,占22.7%,21年以上23人,占11.1%;文史类94人,占45.4%,理工类89人,占43.0%,艺术类24人,占11.6%。

2.研究工具

(1)MBI-GS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

本问卷共有15道题目,分为3个维度(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其中情绪衰竭感5个项目,玩世不恭4个项目,个人成就感低落6个项目。采用七点计分法,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此量表适用16岁以上各个行业的所有人群。

(2)工作满意度问卷

本问卷共有61道题目,6个维度。其中领导与管理11个项目,工作任务11个项目,收入与福利8个项目,同事关系8个项目,学校环境10个项目,自我实现13个项目。

研究结果与分析

1.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

高校教师在情绪衰竭、玩世不恭2个维度的平均分都低于理论中值3,职业倦怠总分低于50,说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水平较低;在教师职业倦怠各维度上,按照倦怠水平从低到高依次是:玩世不恭、情绪衰竭、成就感低落。成就感低落水平相对较高,且高于理论中值3。职业倦怠各维度高于理论中值的比例分别是12.6%、8.7%、52.7%,其中成就感低落水平占比例最大,有超过半数的教师自我评价较低。职业倦怠总分高于50分的比例是42.5%,其中50~75分的占39.6%,说明这些教师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需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75~100分的占2.9%,说明这些教师职业倦怠比较严重,已经影响了正常的工作。

2.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分析

对不同专业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表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在专业类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艺术类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最高(61.156±20.550),其次为文史类(47.971±10.983),理工类(45.467±13.098)最低,并且文史类和理工类的情绪衰竭程度、职业倦怠程度都低于艺术类,达到显著水平。对不同工作年限的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职业倦怠总分在工作年限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教师显著低于工作11~20年的教师,而职业倦怠总分上又显著低于工作年限为6~10年的教师。

3.教师工作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探讨

从表1可以看出,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水平与工作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工作满意度水平越高,工作倦怠程度就越低。工作倦怠总分与工作满意度的领导与管理、工作任务、收入与福利、同事关系、自我实现维度呈负相关,并达到显著水平。工作满意度总分与工作倦怠的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维度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工作满意度解释了工作倦怠17.5%的变异,说明工作满意度对工作倦怠有较高的负向预测作用。

讨 论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水平总体比较低,超过一半的教师对自己评价较低,缺乏客观性,出现成就感低落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比较含蓄内敛,在对自己进行评价时普遍偏低。

在工作倦怠的各维度以及总分上,艺术类的教师得分高于文史类和理工类,究其原因可能是大部分进行艺术创作的人都追求自由,喜欢创新,艺术创作的灵感来自于对不同环境的感知,而学校按部就班的生活缺乏新意,从而导致了他们高水平的工作倦怠。在成就感低落维度上,文史类高于理工类,可能是由于文理科专业素养不同造成的,文科老师相对比较感性,情绪的起伏比较大,对自身进行评价时也易受情绪的干扰,而理科的教师大多比较理性,能够从事物的本质着眼,客观地对自己作出评价。

工作年限为5年以下的教师工作倦怠总分以及在各维度上的得分都较低,可能是由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对教学工作还保持着较高的新鲜感和积极性,对工作充满热情,能有效地处理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工作倦怠程度较低。对于工作21年以上的教师,他们基本上已获得较大成就,在事业上的上升空间非常小,因此,在工作过程中会缺乏成功体验,再加上年纪已经偏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力下降的现象,生理上的不足也会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偏低。

分析高校教师工作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可知,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越高职业倦怠就越低,领导的管理方式、工作任务的多少、薪资的高低以及教师能否充分自我实现都会影响教师的工作倦怠。通常情况下,不合理的奖惩制度、独断的领导方式、繁杂的工作任务、失调的人际关系、工资薪酬偏低、在工作中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等都会导致职业倦怠。一般情况下,工作满意度较高的教师相较于满意度低的教师而言,他们对工作更加充满热情,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处理工作中的难题,对自身进行评价时也能更客观一些。

结 论

就总体而言,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总体水平偏低,但是超过半数的教师对自己评价过低,出现成就感低落现象。职业倦怠在专业和工作年限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艺术类和工作时间为6~10年的教师倦怠程度最高。工作满意度对工作倦怠有较高的负向预测作用。

建 议

针对以上研究结果,为改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客观、公正的教师考核标准和宽松的环境以促M教师发展[5],重视教师未来的发展,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其的期望和要求,并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和意愿为每个教师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并为其提供培训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2.实行开放、民主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学校作出有关决策时,要尽可能做到公正、透明[6],提高教师的参与度,减少误解,同时给教师较大的学术、专业自和参与高校决策的机会。

3.在教师入职前对其进行培训,让他们对其职业特性的形成正确认识,并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压力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7],从而能够坦然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挫折。

4.创设一种有利于公平竞争、沟通交流、团结协作、求实创新的文化氛围[8],才能使教师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于教学工作。

5.完善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激励、改进、鉴定等功能[9],从而激活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强成就感,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

参考文献:

[1]Maslach,Burnout:The Cost of Caring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82).

[2]田伏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分析》,《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4卷第5期,第185页。

[3]Hoppock.R:Job Satisfaction (New York: Haper&Row,1935).

[4]李微光、陈素萍:《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分析》2007年第23卷第7期,第88页。

[5]吴娴:《研究型大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关系研究》,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9。

[6]刘燕:《高校教师的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倦怠》,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8。

[7]彭颖:《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学位论文,湖南大学,2012。

[8]林万成:《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看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改革与开发》2009年第5期,第168-170页。

教师职业倦怠论文篇5

关键词 职业承诺 职业倦怠 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1 职业倦怠与职业承诺

职业倦怠于1974年首次提出,用这一词汇描述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职业倦怠是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工作失去热情,情绪烦躁,对前途感觉无望,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2)对工作消极怠慢,没有耐心。(3)不认同自己工作的意义,看淡工作的价值。

职业承诺是个人对专业或者职业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对专业或职业的投入以及对社会规范的内化而导致的一种不愿变更职业的程度,包括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它是表示员工对职业态度的一个变量,虽然只有二十多年的研究历史,但已经成为职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了职业承诺方面的研究,希望进一步提高职工对工作的热情。教师职业承诺是指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程度、热爱程度、对工作的投入程度,以及对本工作是否感到满足。

2 研究过程

为了更好地探讨职业倦怠与职业承诺之间的关系,我们在财经类院校的教师中进行了调查,根据随机性的原则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0份。其中男教师130人,女教师150人;已婚160人,未婚120人;年龄在30岁以下113人,30岁以上的167人;重点本科高校教师124人,一般本科高校教师156人。研究以情感承诺、规范承诺、持续承诺为变量进行研究,最终分析数据得出职业倦怠和职业承诺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倦怠和情感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教师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3 职业倦怠与职业承诺关系的探讨

3.1 职业倦怠对职业承诺有预测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教师的职业倦怠对职业承诺发挥着重要的预测作用,二者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其职业承诺的水平就越低。当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较高时,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就会带有强烈的责任心,也会为教师的工作带来无尽的动力,使教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工作,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工作效率较高,这使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也会相应地降低。当教师的职业承诺水平较低时,就很自然地不愿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甚至会有跳槽的打算,这样就更容易在工作中产生职业倦怠,形成恶性循环。

3.2 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三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情感承诺是指教师对本职业的喜爱程度以及本职业和自己理想职业的符合程度的认知。

持续承诺是指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愿离开教师职业的程度。

规范承诺是指接受社会伦理规范而对不愿离开教师职业以及对从事教师职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显著地负相关关系。研究中对教师的情感承诺产生消极影响的主要有:成就感缺乏,学历,学校的所在地等。同时,这些也对教师的规范承诺产生消极的影响。在调查时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在工作中缺乏成就感,体会不到自己工作的成就,当自己由于能力不足而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时,会感到极度的消沉,十分不自信。有的教师由于自己的学历问题而感到困扰,自己的学历没有其他教师高,于是对自己没有自信,担心会丢掉岗位,所以不敢对教育事业投入自己全部的情感和热血,造成教师的职业承诺度不高,还有些教师工作单位与自己的家距离较远,由于距离的问题对工作投入的感情十分有限。长期的单调机械式的工作,加上缺乏职业成就,使得教师逐渐丧失了对教师职业的责任感。因此,我们要想办法提高教师的职业承诺水平,降低其职业倦怠程度。

3.3 持续承诺与职业倦怠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职业倦怠的构成因素包括低成就感、人格解体和情绪耗竭。

研究结果发现,持续承诺与上述三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人格解体,情绪耗竭对持续承诺产生了显著的积极作用。这些似乎与人们的正常逻辑产生冲突,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人格解体、情绪耗竭对教师的持续承诺产生的影响一定是消极的。但在深层次的研究后我们发现,教师虽然会感到身体疲惫,精神涣散,但是正是因为他们是热爱这一行业的,所以他们心甘情愿为了这一行业投入自己的大部分情感,觉得这样做很有意义,因此他们反而是轻松的。如今,教师的待遇、福利等也在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尊重教师,使广大教师能够有信心去继续从事这个行业。正如我们在调查中接触的一位老教师所谈:她已经在某财经学校做了三十多年的教师,长时间单调的工作会让她感到身心疲惫,很多时候都想放弃这份工作,但是一想到自己这么累都是出于对教师行业的这个热爱,尽管工作枯燥乏味,但这就是一直以来自己热爱的东西。现在已在副教授岗位上的她,每天的工作仍然十分忙碌,但是就是对教师职业的爱让她一直从事于教师这个神圣的行业之中,默默地为学生们奉献着。

3.4 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与职业倦怠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规范承诺和情感承诺对由于压力而造成的职业倦怠负相关的关系,对职业倦怠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虽然效果不是非常明显,但这说明了在教师面对职业的压力时,规范承诺和情感承诺能作为一种快速而有效的调节机制,能够帮助教师缓解职业倦怠产生的消极影响。早就有学者提出,当面对压力时,认知和态度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压力只有人们把它认同为压力时才能算真正的压力,压力只有长期产生影响才会产生慢性压力症状,进而才会出现职业倦怠的反应。本研究发现,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的职业规范和职业责任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压力对教师的职业倦怠产生的影响。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专家教师的规范承诺和情感承诺要高于普通教师,这一点也和我们得出的结论大体相同。因此,对教师的责任感和职业规范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

4 总结

本文通过实际调研,分析总结了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承诺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职业承诺的三个构成因素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得出了以下结论:职业倦怠对职业承诺有预测作用;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三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持续承诺与职业倦怠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与职业倦怠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是研究中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从更多的方面去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教师去了解教师职业的真正意义,让更多人投入到教师行业中来。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及干预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009B067)

参考文献

[1] 张珊明,袁红梅.高校教师职业承诺和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11).

教师职业倦怠论文篇6

国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主要集中在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上。学术界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2005年之后才开始逐步增加。本文对上海市9所普通高校120名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调查以及进深入分析。为高校激发青年教师队伍的工作热情,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效能,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二、 研究方法

1. 调查样本。研究选取上海9所高校(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和上海政法大学)的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31份,剔除空白选项超过5项、年龄超过45岁和未填写年龄的样本11份,有效样本120份,样本有效率达80%。样本中男性占41.7%,女性52.5%,未填写5.8%;25岁及以下1.7%,26岁~30岁24.2%,31岁~35岁42.5%,36岁~40岁26.7%,41岁~45岁5.0%;博士所占56.7%,硕士/MBA40.0%,大专/本科2.5%,未填写0.8%;中共党员77.5%,其他党派5.8%,无党派15.0%;教学型31.7%,科研型16.7%,教学科研型27.5%,行政工作24.2%;独生子女47.5%,非独生子女52.5%;不担任领导职务88.2%,担任领导职务10.8%。

2. 测量工具。职业倦怠采用Maslach1996年编制的职业倦怠测量(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MBI-GS),采用利克特7等级计分法,从1分到7分,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点不同意”、“中立”、“有点同意”、“同意”、“非常同意”。职业倦怠衡量个体在工作上出现的危机,共22个条目,包括3个维度:情感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9个条目),指与工作相关的脆弱性;厌倦疏离(Cynicism,5个条目),指个体与工作之间产生心理距离;职业效能(Professional Efficacy,8个条目),指工作中的自我效能和成就感。

3. 分析工具。本研究采用SPSS16.0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主要包括:频数分析样本结构;信度分析探索职业倦怠量表的信度水平;均值分析描述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方差分析探索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为避免样本数据缺失对统计分析产生影响,研究首先对职业倦怠的缺失值用EM(Expectation Maximization)法进行了插值估计。然后对计算职业倦怠总体状况时,对职业效能的数据进行反向处理。各变量通过均值生成。

三、 研究结果

1. 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信度分析表明,职业倦怠量表Cronbach's α值为0.773。因子分析表明,职业倦怠的三因素模型可以解释总体构念的60.90%。量表信度良好。从表1可以看出,职业倦怠问卷的效度良好,其子维度与总体的相关性高于三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并且都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

2. 普通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从统计结果来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均值为约3.15,其中情感耗竭约为3.47,厌倦梳理为2.68,职业效能为4.92。

对职业倦怠分组统计表明,得分在3.01-4.99分的青年教师比例为63.3%,表明超过6成青年教师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认为自己职业倦怠状况不明显的青年教师只占36.7%。

在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上,青年教师存在严重情感耗竭的只有6.7%,60.0%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存在情感耗竭,33.3%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情感耗竭情况不是非常明显;青年教师职业效能感喜忧参半,有49.2%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职业效能较高,有50.8%认为自己职业效能一般;有66.7%的青年教师对工作的疏远和厌倦情绪不太明显,25%的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厌倦和疏远情绪,8.3%的青年教师工作中的厌倦疏离情绪比较强烈(见表2)。

3. 职业倦怠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

(1)性别差异。高校青年男教师的职业倦怠、情感耗竭、职业效能和厌倦疏离的均值分别为3.14、3.54、5.06、2.73,女教师的职业倦怠、情感耗竭、职业效能和厌倦疏离的均值分别为3.15、3.40、4.84、2.70。高校青年男教师在情感耗竭和职业效能两个维度的均值超过女教师,厌倦疏离和职业倦怠的均值几乎相等,但是,从统计显著性来看,职业倦怠以及三个维度都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2)年龄差异。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情感耗竭、职业效能和厌倦疏离的各年龄段均值分别为:25岁以及下,2.95、3.33、5.06、2.30;26岁~30岁,3.08、3.30、4.98、2.79;31岁~35岁,3.20、3.52、4.92、2.86;36岁~40岁,3.14、3.63、4.89、2.33;41岁~45岁,3.05、3.15、4.84、2.70。从均值来看,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呈倒U字型,31岁~35岁年龄段的青年教师整体职业倦怠感最强;30岁~40岁年龄段的高校青年教师情感耗竭比较其他年龄段高;职业效能随着年龄的增大而略有降低;31岁~35岁年龄段的青年教师厌倦疏离的情况最严重。但是,从统计显著性指标来看,职业倦怠以及各维度在年龄上的差异并不显著。

(3)受教育程度差异。从图1的均值比较可以看出,大专/本科学历的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感、情绪耗竭和厌倦疏离均高于硕士及博士;取得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情感耗竭和厌倦疏离程度最低,职业效能感最强。不过,从统计显著性指标来看,上海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感在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并不显著。

(4)党派差异。高校各党派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情感耗竭、职业效能和厌倦疏离分别是:中共党员,3.17、3.53、4.92、2.66;其他党派,3.20、3.28、4.73、2.94;无党派,2.98、3.21、5.12、2.71。无党派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和情感耗竭最弱,职业效能感最强;中共党员的情感耗竭均值最高,厌倦疏离程度最低。从统计显著性指标来看,职业倦怠以及其各维度在党派上没有显著差异。

(5)工作性质差异。从表3可以看出,教学型青年教师对工作的厌倦疏离感最强,科研型教师最低,教学科研型和行政工作人员厌倦梳理程度相当,且处于中间水平。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厌倦疏离维度与工作性质存在较弱的显著相关,职业倦怠总体以及其在情感耗竭和职业效能维度在工作性质上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6)是否独生子女差异。对职业倦怠及各维度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均值所做的方差分析显示,上海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以及其各维度在否独生子女这个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过,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在情感耗竭、厌倦疏离和职业效能三个维度上的均值都略高,总体职业倦怠水平略低。

(7)职务差异。从图2可以看出,上海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以及其各维度在是否担任领导职务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过,由于样本中担任领导职务的数量较少,可能对显著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均值来看,担任领导职务的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总体上略高;尤其是在情感耗竭和厌倦疏离上的均值明显高于普通教师,职业效能反而较普通教师略低。

四、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调查显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均值为约3.15,63.3%的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高校青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在于一定程度上存在情感耗竭(Mean=3.47)和工作效能较低(Mean=4.92)的现象。情感耗竭的主要原因:一是“感觉自己工作的很辛苦”(Mean=4.28);二是“每天跟别人一起工作令我感到很紧张”(Mean=4.24)。职业效能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不能够轻松地了解学生在想些什么,无法有效解决学生的问题以及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二是感觉自己精力不够充沛;三是工作中自己处理情绪问题时不能做到足够冷静。不过,高校青年教师总体上与学生密切合作时会感到非常开心(Mean=5.46),也感到自己的工作能对别人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Mean=5.14)。

通过方差分析,调查发现普通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以及各维度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党派、是否独生子女以及是否担任领导职务上并未发现显著相关性。职业倦怠的厌倦疏离维度与工作性质存在较弱的显著相关,教学型教师对工作的厌倦程度最高,教学科研型和行政工作人员其次,科研型教师最低。这可能与高校的工作安排和考核机制有关。唐昕辉等对上海4所高校126名教师的调查分析显示,工作负荷和学生因素是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压力源,这两个因素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数量以及纪律等与学生相关的各种问题;人际因素是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第二位因素,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家人、同事以及领导的人际关系等;环境和教学技能因素对教师的职业倦怠也有显著影响。高校教学型教师教学工作量最大,人际交往的频率和复杂性要高于教学科研型、行政人员和科研型青年。高校职称评定主要依据好量化的科研成果,比如省部级以上横向课题和学术论文,教学与备课所需工作时间与科研工作时间必然存在冲突,因此,职称评定压力也会让教学型青年教师出现厌倦疏离的不良状况。

2. 结论。根据对上海市9所普通高校120名青年教师所做的调查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63.3%的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36.7%的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状况不明显。青年教师中存在严重情感耗竭的只有6.7%,60.0%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存在情感耗竭,33.3%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情感耗竭情况不是非常明显;有49.2%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职业效能较高,有50.8%认为自己职业效能一般;有66.7%的青年教师对工作的疏远和厌倦情绪不太明显,25%的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厌倦和疏远情绪,8.3%的青年教师工作中的厌倦疏离情绪比较强烈。

第二,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感的主要原因在于存在一定程度的情感耗竭和较低的职业效能。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以及各维度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专业、党派、是否独生子女以及是否担任领导职务上并未发现显著相关性。职业倦怠的厌倦疏离维度与工作性质存在较弱的显著相关,教学型教师对工作的厌倦程度最高,教学科研型和行政工作人员其次,科研型教师最低。

五、 人性化思政工作缓解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建议

1. 对青年女教师给予理解与帮助。青年女教师在生育、教育子女、赡养老人和家庭事务等方面比男性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要多,同时,身体和心理状态也会经历较大的改变。在考评体制男女平等的现实情况下,兼顾事业和家庭让女教师更容易产生身心疲惫。高校管理者应当正视男性和女性在价值取向、工作状态上的客观差异,采取包容、尊重的态度甚至制定一些倾向于女教师的保障政策。

2. 对30岁~40岁青年教师进行心理疏导。调查显示,30岁~40岁年龄段青年教师情感耗竭情况最严重。这个年龄段的青年教师面临职称评定、置业、子女年幼和经济困难等多重压力,积累缓慢、需求急迫以及各种诱惑会让一些青年教师心情浮躁,挫折增加,从而让工作显得辛苦劳累。思政工作应引导青年教师正确认识所处的人生阶段,可以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和经验分享缓解情感耗竭情况。

3. 对教学型青年教师要进行额外关注。教学型青年教师的厌倦疏离状况比较严重,这是由于他们面临的人际压力更强且在职称评定中处于劣势,因此,高校可以对其进行教学技能、人际沟通、学生管理、课题申报、论文撰写与发表等方面的工作技能培训,并在职称评定时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

4. 对担任领导职务的青年教师给予适当减压。调查发现担任领导职务的青年教师情感耗竭程度较高,这可能与高校领导要同时担任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角色压力有关。有些高校为教学、科研等领导配备助理,也是缓解领导压力的有效做法。

参考文献:

1. Maslach, C.; Leiter, M.P. The Truth Ab- out Burnout.Jossey Bass, San Francisco, CA, 1997.

2. 杜毅.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教育与职业,2012,(4):52-53.

3. 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教育科学,2003,19(1):62-64.

4. Maslach, C.; Schaufeli, W.B.; Leiter, M.P.Job Burnout.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52(1):397-422.

5. 唐昕辉,李君春,卢家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当代教育科学,2010,(17):47-49.

重点项目:2012年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建、思政重点课题“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状况调查研究”部分成果。

教师职业倦怠论文篇7

关键词:职业倦怠 高校英语教师 负面影响

一、引言

国内外研究表明,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性伤害,它的存在严重地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及其专业提升,进而影响到学生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高校连续扩招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工作量急剧上升。社会亟需高水平的外语运用型人才,对英语教师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英语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这些都给高校英语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他们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因此,调查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其成因及影响、探讨预防与缓解的对策具有迫切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查阅大量相关研究文献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基础上,确定出影响高校英语教师工作倦怠的主要因素,编制了“江西省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西省4所高校中发放18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60份,有效样本构成见下表。然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总体上描述出江西省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并分析职业倦怠对高校英语教师的负面影响。

江西省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有效样本构成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

从结果看,高校英语教师已经产生了职业倦怠问题,虽然没有达到很严重的程度,但已具有普遍性。具体来说,高校英语教师的去人格化问题最严重,其次是情绪衰竭也较严重,低成就感尚不严重。

2.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负面影响

(1)对教师个人的负面影响。对教师本人来说,职业倦怠会使他们身体不适,出现疲劳、烦躁、易怒、过敏、紧张等亚健康症状,甚至导致生理疾病增多,损害身体健康。职业倦怠还会使教师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影响心理健康,进而增加教师的消极行为。究其原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aslach指出,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压力反应,引发的消极心理反应通过心理―神经―内分泌系统、心理―神经―免疫系统的中介作用,使机体机能减退,引起教师心理、情感和行为变化,这些变化通常对他们身体产生消极影响。其中,精疲力竭和受挫感是教师普遍的感受,这已为国内外不少调查研究所证实。

(2)对学生和教学的负面影响。对学生来说,职业倦怠的教师工作投入少,课堂准备不充分,因循守旧,缺乏创造性,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差,对学生缺乏同情心和耐心,从而对学生的成长造成直接的负面影响。教师因职业倦怠而产生的一些不良情绪会使学生产生消极体验,不利师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对学校来说,职业倦怠的教师工作效率下降,与同事的关系恶化,从而严重影响组织的稳定和效益,

(3)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学校组织的运转效率与效果,进而导致学生素质下降,最终可能会触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道德水平的下降、危害社会行为的增加等等。同时,人力资源遭到损失,造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增加社会对医药等服务系统的投入。

四、启示

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为预防和缓解这种状况,可以从社会支持、组织支持和自我调试三方面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1.社会支持系统是教师应对外来压力的重要资源。给予外语教师正确的角色期望,避免教师产生过重的精神负担,努力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2.学校要实行民主管理,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决策,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与更大的自由度。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高教师的职业效能感。

3.外语教师个人要善于自我调适。教师应该全面、客观地看问题,及时反思、处理问题,要勇于正视现实困难和问题。当压力超过个人承受范围时,学会放松情绪,缓解压力,还要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积极的教师信念,培养对学生无私的爱与宽容精神。

参考文献:

[1]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2.

[2]刘维良.教师心理卫生[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1999.

[3]林红斌.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问题的调查分析[D].2005.

[4]刘梅.青岛地区高校英语专业女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D].2008.

[5]李永鑫.工作倦怠的心理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教师职业倦怠论文篇8

关键词:孔子;职业倦怠;自我调适

一、前言

近年来,职业倦怠已严重困扰着我国许多教师。2004年12月6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显示,[1]50.34%的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的状况。教师的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充满压力的情境中,工作中持续的疲惫感及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属于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2]。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使其工作热情和创造激情备受损耗,并成为导致教师厌教、教育水平难以发挥甚至人才资源流失的重要原因,最终必然引发教育质量的下降。

为什么教师会产生职业倦怠呢,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根据倦怠 (burnout)概念的首创者H.J.Freudenberger的观点[3],倦怠是一种情绪性耗竭症状,当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有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精疲力竭时,工作倦怠现象就产生了。按照这种观点,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的能力不足以应付工作要求的表现,原因可能是教师的能力确实不足,也可能是教师的工作压力过大。当代研究职业倦怠的权威Maslach认为从事某些职业(如医生、教师)会让从业者不得不持续地投入大量的情绪、生理等方面的精力来应付服务对象的要求,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身心俱疲的症状(如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产生职业倦怠[3]。综合H.J.Freudenberger和Maslach的观点可发现,导致职业倦怠的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个人能力、自我效能感、个体期望、控制点等,外因包括工作因素、职业因素和组织因素等。

教师如何应对职业倦怠呢?作为职业倦怠的当事人,对于大部分导致职业倦怠的因素是无法控制和改变的,特别是职业因素和组织因素。所以,当职业倦怠发生时,作为受害者的个体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用更合适的方式去应对职业倦怠。西方学者研究发现[4],就个体而言,对工作的期望值高而成功的可能性低、个体努力程度低、低自信、外控、使用逃避的应对策略、人格中的神经质(个体特质)都将影响职业倦怠的产生和发展,并依此提出了个体干预可以使用放松训练、认知压力管理、时间管理、社交训练、压力管理以及态度改变等方法。

西方的研究结果值得借鉴,但基于研究结果的文化普适性的考虑,在研究中国人如何应对职业倦怠时,也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有价值的思想养分,探索出适合中国人的应对职业倦怠的方法。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一些应对职业倦怠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二、孔子的倦怠思想

孔子提出,“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篇第七》)。孔子的意思是说:做学问不可力求表现,不可心存外事务,要宁静于心,要默默领会;要不断学习而不厌倦,坚持教书育人而不倦怠;孔子还谦虚地认为,除了这些,其他的他就不懂了[5]。笔者认为,从逻辑上看,“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先要“默而识之”,才能“学而不厌”,最后才能做到“诲人不倦”。默而识之是学不而厌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记住并理解了,才不会因为囫囵吞枣而消化不良,才不会因为生搬硬套而闹出笑话;只有对所学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才能有兴趣去学习进一步的知识,做到学而不厌。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前提、基础和条件。只有学而不厌,才能保持内心的开放和鲜活,才会有不断增长的与别人分享的内在需要。否则,诲人不倦就只能是无休无止的唠叨和空洞的说教,就只可能导致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甚至是“教”得低效、无效、负效。

《论语·述而篇第七》记载,“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意思是孔子说,圣者仁者的境界,高深的很,我实在没有达到,还差得很远。不过虽不是圣人,不是仁者,我一辈子都在朝这条路上走,总是努力去做,而没有厌倦过。至于学问方面,我永远前进努力,没有满足或厌烦的时候;我教人家,同样没有感觉到有厌倦的时候,只要有人肯来学,我总是会教的[5]。这里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忘我工作的高尚精神,也从侧面烘托出孔子作为“万世之师”的人格形象。

《论语·颜源篇第十二》记载,“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即子张问个人去从政,担任公家职务,需要具备一些什么条件?孔子说:要身在其位而不厌倦,把全部精力投入进去;从政还要一切尽心尽力,为国家、组织忘我投入。怎样才能做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呢,还要有学问,要有很好的个人修养[5]。这一段对话显示了孔子对国家的赤诚忠心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还认为要从提高个人修养的角度去做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记载,“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子路向孔子询问从政的道理。孔子告诉他两个观念:一是作为领导人,要一切为人之先,起带头作用;二是作为领导人宁可有困难时自己先来,有劳苦的事自己先做,绝不能自己坐着享受,让别人去承担困难。孔子说了两点,子路要求老师多告诉他一点。孔子又说,作为领导人要不厌倦为政,一切要更努力,有更强的责任心。可见,孔子非常强调领导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要为人之先,要任劳任怨,还要行而不倦。

三、孔子倦怠思想的启示

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早在2500年前就把“诲人不倦”作为教师个人要努力达到的思想境界,在孔子2500年后的今天,职业倦怠还在困扰着广大的教师群体。作为教师,应该从孔子的思想中寻找克服职业倦怠的钥匙,开启通往明师之门。

1保持学习热情

作为教师,自己要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真正做到“学而不厌”。有学习热情的教师,会用开放的心态对待周围的新事物,不断吸纳和接受新的思想和知识,并从学习中感受和体会知识的力量,获得学习的满足与快乐。现在,有不少教师不能很好地接受并适应社会的变化,不适应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以及学生发展的新特性,在不适应的不断积累和持续的工作压力之下变得倦怠起来。因此,通过学习来更新教师自己内在的原有的认知结构,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工作的不适应,是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培养业务能力

教师应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做到“博学于文”,以应付不断提高的工作要求和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根据倦怠概念的首创者H.J.Fnudenberger,的观点[3],倦怠是一种情绪性耗竭症状,当工作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提出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精疲力竭时,工作倦怠现象就产生了。也可以这样理解,当个人的工作能力不足以应付工作要求时,个人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所以,教师应该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高业务能力。这样,教师就能轻松地面对工作要求,避免职业倦怠。

3树立远大目标

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教师勇于面对工作压力的动力源泉,也是教师缓解职业倦怠的“良药”。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夸美纽斯语)。而作为教师,最大的成就就是培养出自己崇拜的人(陶行知语)。教师只有真正地认识到教师职业的伟大和崇高,才能体会到教育工作的意义、价值和责任,才会发自内心地爱上教育事业。这份发自内心的爱会给教师工作的激情、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不断进步的动力。很难想象,一个热爱教育的教师会对教师这一职业产生倦怠。所以,当教师认识到教师职业的崇高而爱上教育事业之后,“诲人不倦”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结果。

当然,在树立远大目标的同时也要调整自己的期望。许多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如果学生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失望。其实,处于成长中的学生怎能没有缺点呢?教师热爱学生应该是多看其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而不是看到了学生的缺点就悲观失望。当然,教师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平凡人,可能会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过大而发生某种动摇。但是,我们应该记住的是,努力奋斗意味着还可能成功,而放弃理想就意味着注定平庸。因此,教师只有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所在并长善救失,努力奋斗,才能使自己消除在某些问题上的迷茫,做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古书上的圣贤。孔子尚不觉得自己贤若圣贤,更何况我们呢。

4提高个人修养

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个人修养。对自己要做到自信、自强、自立、自尊,对同事要做到密切配合、友好相处,对学生要充满耐心、循序渐进。个人修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良好的个人修养不仅有助于人们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有助于人们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工作要求,避免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http://psychology.hr.com.cn/detail.php?id=119652

[2]薛文平.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调试[J]天津教育,2004(2):27-29

[3]MarinusH,Vanljsendoom,Bakermans-KranenbuurgMJ.Attachmenet representations in mothers,fathers,adolescents,and clinic groups:A meta-analytics search for norative.Journal of Consulting Clinical Psych ology,1996(1):8-21.

教师职业倦怠论文篇9

[关键词]专升本高校教师;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工作倦怠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1-0179-03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以及对高新人才的需求,我国自2001年以来有很多师范院校及地方高校都有专科院校生为本科院校。这样的转变不仅满足了很多学生的大学梦想,同时也为培养高新人才提供了便利。但是对这些转型后的高校教师在个人的专业素养以及心理健康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关注专升本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并有效地进行干预,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以及培养优秀的大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作倦怠(job burnout),即我们常称的“职业倦怠”,通常被认为是工作压力和工作应激的特殊表现形式。Christina Maslach 认为,工作倦怠是从事高强度、高人际接触频率的人员产生的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个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个人成就感低落(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的症状。情感衰竭被认为是倦怠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其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被耗尽的感觉,常伴有紧张感、挫折感的发生,所以员工会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无法致力于工作。去个性化的特征是视其服务对象为物,员工对待同事或客户倾向于冷漠,是人际工作在面对过度紧张或耗竭时的一种防御反应。个人成就感低落指员工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感觉无助以及自尊心下降,员工可能感觉工作能力的衰竭,丧失成就感,以消极的态度来评价自己。

教师的自我概念主要体现在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的自我感知,教师的自我概念对教师的行为有调节和定向的作用,教师自我概念中自我图示的失效将导致教师产生一种消极的行为,例如,与学生关系疏远或教师的效能感降低,甚至出现对工作的不满或对自己健康的威胁,这种认知评价过程导致心理失调,久而久之,将产生倦怠症状(Park & Yager;Villa & Calvete,2001)。Kitto,Pierce在对澳大利亚的教师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在教师主观紧张与压力、倦怠的关系上,自我概念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中介变量。

教师自我效能感主要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方面所形成的一种主观判断和感受。它是教师对自我能力的一种信念和认识,反映着教师的主观体验和能动性。一些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低的教师常常在教学中付出沉重的代价却效果欠佳,他们感到职业压力大而精神疲惫,缺乏个人成就感而毫无工作进取心,严重的还出现人格“解体”。Brissie等人发现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作积极评价的教师比评价低的教师较少经历倦怠感。国内的刘晓明(2004)对教师的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中表明,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越低,职业倦怠越严重,教师的职业倦怠中的情感衰竭和人格解体越严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在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可能存在调节作用,高教学效能感可以改变职业压力的作用,减少情感衰竭和人格解体的程度。

2 研究的被试及研究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主要是抽取河南省几所高校的教职工,发放问卷300份,经过仔细筛选和剔除无效问卷后,共回收有效问卷245份,回收率为85%。其中男教师138人,女教师117人,教龄分为5个等级,有初中高级职称若干人。

2.2 研究工具

(1)《教师职业倦怠量表》。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台湾学者根据我国的语言习惯做了修订。该问卷由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共22道题目构成。采用4点记分法。1代表“从未如此”,2代表“很少如此”,3代表“有时如此”,4代表“经常如此”。

(2)教师自我概念量表。采用Villa 和Calvete编制的教师自我概念量表(Teacher Self-concept Evaluation Scale,TSCES)。该问卷分为六个等级记分(非常反对、有点反对、有点同意、同意、非常同意),该量表包括六个维度(专业能力、人际知觉、创新突破、师生关系、工作满意、自我接纳)。

(3)教学效能感问卷。采用Gibson与 Dembo以双向度的观点评价教学效能感的研究。该问卷为五等级记分(非常符合、符合、说不准、不符合、很不符合),被试得分越高,说明教学效能感越高。问卷主要有两个维度,分别为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育效能感。

2.3 施测程序及数据处理

在有关教师和领导的帮助下采取团体施测和随机施测。测试时,研究者要求被试阅读指导语,并强调真实填答的重要性,测试在40分钟内完成,全部施测工作历时15天。对数据进行审核,并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3 结果及讨论

3.1 专升本高校教师工作倦怠、教学效能感总体现状

本问卷为4点记分,中数是2。工作倦怠总均分与各因子得分在2分以下,表明不存在工作倦怠问题,在2~3分表明工作倦怠问题存在,3分以上表明工作倦怠问题比较严重。教师工作倦怠总体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教师总体中至少有一半的人已经出现工作倦怠问题,1.8%的人工作倦怠比较严重。在工作倦怠的三个维度上,情绪衰竭最严重,有85.3%的人有情绪衰竭状况,11.8%的人情绪衰竭比较严重;在非人性化中,有60%的人有非人性化倾向,比较严重的占4.1%;在个人成就上至少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高的。总的来看,专升本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虽然不是很严重,但也有工作倦怠的表现,而且情绪衰竭最严重。

从表2中可以看出高校教师的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以及工作倦怠之间两两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同时也可以看出,教师自我概念、教学效能、与工作倦怠之间在0.01水平都呈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当教师自我概念水平越高,教学效能感越强,教师的工作倦怠程度也越低。

同时在对教师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以及工作倦怠作逐步回归分析,并对三者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当未加入自我概念时,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显著,R=-0.454,P=0.000在0.01水平相关显著,在加入教师自我概念后与工作倦怠的相关程度更高,R=-0.528,P=0.000,相关程度在0.01水平非常显著(以工作倦怠为因变量,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为自变量时的逐步回归分析);在控制教学效能感时,自我概念与工作倦怠的偏相关为R=-0.303,在0.01水平相关显著。在以教学效能为因变量,自我概念和工作倦怠为自变量时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自我概念没有进入到回归模型中,当控制工作倦怠时,自我概念与教学效能感的偏相关为0.147,P=0.057>0.05,相关不显著。在以自我概念为因变量,教学效能感和工作倦怠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发现,只有工作倦怠进入回归方程,工作倦怠与自我概念的相关是-0.393,相关显著,在表2中也可以看出自我概念和教学效能相关是显著的,但在控制工作倦怠时,自我概念与教学效能感的偏相关为0.147,相关不显著。这说明教师自我概念与教学效能感之间的相关是通过对工作倦怠形成表面相关的,也可以说是自我概念与工作倦怠的相互影响而导致教学效能感水平。(例如,工作倦怠程度高,自我概念水平就低,就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即教学效能感也相对下降;或是自我概念水平越低,工作倦怠的程度越高,从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也越低)。

3.3 教师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预测教师工作倦怠及各因子的回归分析

对教师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社会支持及各个因子对工作倦怠的影响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教学效能、自我接纳、专业能力进入到回归方程,并对工作倦怠的预测都很显著,F值都在.001水平很显著。其中贡献作用最大的是教学效能,再有是自我接纳,最后是专业能力。在进一步的回归模型分析中,各个变量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314、-0.718、-0.424都为负向预测,三个因子对工作倦怠联合的解释率为36.1%,说明教学效能感越高,自我接纳水平越好,专业能力越强的人,工作倦怠水平越低。

4 结 论

第一,专升本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程度不是很高,但也有一定的表现,应该值得学校管理组织的关注。第二,专升本高校教师的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及工作倦怠各变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即自我概念水平越高、教学效能感越高的教师工作倦怠程度越低。第三,专升本高校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自我接纳、专业能力可以显著预测工作倦怠。第四,专升本高校教师自我概念是工作倦怠影响其教学效能感的中介变量。

从本研究结果中可以给我们对以后的专升本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的干预工作得到一点启示和建议:①努力提高专升本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以降低教师的工作倦怠程度。例如,提高教师对个人教学能力以及教育对学生影响的重大作用的自信以降低工作倦怠程度。②要让教师培养良好的自我接纳水平,面对自己,面对现实,并努力去提高专业教学能力,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个人的教学工作的主观幸福感体验,提高工作的热情,从而降低工作倦怠程度。③管理部门对专升本高校教师做好岗前培训及在职培训与学习。④教师主动的利用一些家庭或社会的支持资源以缓解倦怠,以及提高个人的科研能力水平以保证较高水平的自我成就感,并敢于面对自我,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闫晓静,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102-104.

[2]杨秀玉,西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5,11(32):67-71.

[3]于小艳,论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6,24(1):83-86.

[4]于红丽.中小学教师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5]王晓英.北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6]周彦良.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7]王文增.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长春: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5.

[8]郝明.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自我概念关系的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06.

[9]鞠鑫.教师职业自我概念对职业倦怠的调节作用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

教师职业倦怠论文篇10

教师职业倦怠是近些年来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职业倦怠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不仅对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还会给社会增加负担。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对职业倦怠研究的情况,然后分析了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并提出几点缓解策略,希望帮助广大教师在减轻、消除和预防职业倦怠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进而更好地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关键词

教师 因素 职业倦怠 缓解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和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教师在工作中的投入也将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教育。然而,随着教育和科研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了焦虑、身心疲惫。他们抱怨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学校管理体制不合理等等。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大不如从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职业倦怠。什么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的根源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有什么样的应对策略?本研究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帮助广大教师在减轻、消除和预防职业倦怠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进而轻松愉悦地面对自己的工作。

一、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

最早提出“职业倦怠”的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他于1974年在一本名为《职业心理学》的杂志上提到:职业倦怠是工作强度太大且忽视自己所需而带来的疲惫不堪的状态。他认为职业倦怠在各个行业的工作者身上均有体现,由于他们常年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久而久之对工作的热情大不如从前,逐渐导致职业倦怠。国外对职业倦怠的研究起步较早,Freudenberger认为职业倦怠的情况在那些对工作乐于奉献、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的人群当中最常见。Maslach和Pines提出了职业倦怠的三个特征: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以及低个人成就感。C.Cherniss认为许多人对自己工作的期望和现实不符合,最终导致他们的付出与所得不一致。此时容易产生幻想破灭和职业倦怠。耶鲁大学Sarason的研究强调,当社会条件不能提供帮助建立与人联系的情境时,要保持服务工作的投入是很难的。

国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基本是引用国外的相关资料。关于职业倦怠的概念刘维良、杨秀玉分别在其作品《教师心理卫生》和《教师职业倦怠解析》当中提到过。刘维良指出:职业倦怠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过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杨秀玉提出:职业倦怠是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付工作中的挫折所经历的身心疲惫的状态。徐富明、吉峰和钞秋玲等提出了三个职业倦怠因素:情绪疲惫、少成就感和去个性化。曾玲娟提出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呈显著正相关。刘晓明的研究表明:教学效能感在职业压力和倦怠之间具有调节作用,高教学效能感可以降低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的程度。连榕的研究告诉我们当前教师存在一系列问题:压力大、焦虑、疲倦和无助。在职业承诺和职业倦怠之间,继续承诺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呈正相关,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之间呈负相关。

从国外和国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职业倦怠问题对教育和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对教师群体还是学生,职业倦怠都有着消极的负面影响,同时还会给社会增加负担。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方面的不足,寻找有效的策略来缓解教师的压力。

二、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1.自身因素

教师的工作地点一般不是在讲台就是办公室,缺少一定的户外运动来增强体质。再加上平时教学任务多、科研压力大,很容易产生烦躁厌倦的心理,时间一长既影响自己的身体也影响工作,最终形成职业倦怠。此外,教师的工作中也有很多的挑战和竞争,遇到失败,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教师会否定自己的能力,严重缺少自信心,降低自身成就感而导致职业倦怠。还有一部分教师在刚参加工作时带着美好的憧憬,认为教师这一职业工作稳定、轻松、压力小,还有长假。当他们从事工作多年才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的想象相差甚远,收入低、工作压力大、科研负担重。这种差距让他们有很大的失落感,从而逐渐产生职业倦怠。

2.学校的影响

一些学校在管理制度方面不健全,有时甚至缺乏公平公正,致使很多教师由于得不到公平的待遇而对工作产生抵触心理。此外,学校为了提高本校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不断给教师施加压力,比如提高班级的成绩、规定学生的升学率或过关率等。学校不断地要求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却提供不了应有的辅助设备,这使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得心应手地工作从而心存抱怨。有些教师缺少对待工作的热情,只是将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充实课堂内容。这种单一重复的工作最终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

3.社会的影响

从古至今,教师一直被当作是为人师表的典范。他们是“蜡烛”,要点燃自己照亮别人。因此,社会将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赋予给了教师。教师不仅要传授课本知识,还要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更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高校,教师在上课之余,还需要总结教学经验,发表相关论文。这种过度的压力使教师身心俱惫。此外,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不理想也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教师的工资待遇低、住房困难等等都是教师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策略

1.教师调整自身的状态

(1)加强体育锻炼,调整自己的情绪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适度地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益,而且可以减少压力带来的不良情绪。如教师可以去操场跑跑步、打打球,课余时间多参加学校工会组织的教师之间的运动比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2)正确地认识自己,建立合理的职业目标

教师应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估量,既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因为现实与自己理想的差距而悲观失望。当出现职业倦怠时,教师要积极地寻求解决的办法。比如找身边的朋友、同事以及家人聊天。将心事向周围的人倾诉,可以将内心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这样做可以慢慢地缓解职业倦怠。

(3)善于发现工作中的乐趣,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

很多人认为教师的工作太过单一、重复,没有新颖性。个别专业的教师好多年使用的都是同一本教材,甚至对教材上的内容倒背如流,上课可以不带课本进行教学。我们应该学会在工作中发现乐趣,激发工作的动力。比如教师可以在网上查找一些与课本相关的最新信息,结合生活当中的热点话题和学生进行讨论,在课堂中多组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和游戏。教师可以把学生当作朋友,和他们讨论教学内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教学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

2.健全学校的管理制度并给予教师应有的支持

(1)健全学校的管理制度

首先,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决策。很多研究表明,适度地放宽教师的自主性,使其树立起自信心,有利于缓解职业倦怠所产生的压力。教师拥有了更大的空间,对于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学校也可以设定一些奖励机制来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多为教师创造一些进修的机会,去别的学校交流学习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最后,学校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对教师进行考核。不能单单从班级的成绩来判断教师水平的高低。多鼓励教师丰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定期更新教辅设备,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国外研究表明,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因此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与时俱进。学校应当满足教师在教学、科研以及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及时地提供或优化教学条件,改善教学环境,努力去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以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3)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好多班级都是大班授课,这样的授课方式不利于教师很好地了解每位学生,另一方面,大班授课课堂纪律差,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还需维持课堂秩序,使教师容易产生疲惫感,教学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学校可以尝试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其次,学校应当尽可能地配备充足的人力资源,降低教师的工作负荷。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创新,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避免教师总是带同一年级。

3.获得社会的支持,提高教师自身的成就感

(1)社会要认可教师所做的贡献

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因素对职业倦怠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呼吁社会各界,包括学生、家长、同事和领导对教师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理解,从而达到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目的。

首先,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就要重视树立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为教师创造宽松的人文环境。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尊重知识和人才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我们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师重教的氛围,提高教师的自我期望。此外,不能把眼光放在过去的教育体制上,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教师,重视教师未来的发展,促进教师自身水平的不断提高。

其次,要给予教师充分的社会信任。社会信任对个体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社会信任氛围,教育管理部门要呼吁和引导公众及媒体,使公众对教育和教师有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教师也会信心十足地投入到教育工作当中,展示出高度的自尊感和满足感。此外,教师也应当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比如多与家长开一些座谈会,和家长沟通以获取最大的社会支持。

最后,社会要对教师持有合理的期望。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的个人能力有限,社会不能把教育的责任一股脑地推给教师,要对教师建立合理的期望。社会还应当努力改善教育环境,尽量减轻教师职业带来的压力。同时,社会要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使教师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教育工作当中。

(2)采取激励机制,增加教师的成就感

研究表明,使用诸如赞扬、奖励、奖金和晋职等等激励机制能对缓解教师职业倦怠起到良好的效果。物质上的奖励可以大大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政府和学校应当重视提高教师的待遇,还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教师的工资待遇。教育工作者的待遇得到了提高,他们就不必为生计操心而影响到工作。此外,要改革学校内部的分配体制,争取达到公平合理。同时,社会和学校还应当关心教师的情感、期望值等需求,并尽量采取措施来满足他们,从而提高教师的成就感。

(3)实行教育改革必须考虑教师的需求

教育部实行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改革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给教师造成一些压力。英国的特拉弗斯指出,教育改革要让教师参与进来,提供建议并参与策划,要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改革,使教师了解相关的改革信息并满足他们的需求。然而我国在对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中,忽略了教师是否能够自如地应对新课程、新教材,也没去了解教师该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去运用新教材,不少中小学教师只能盲目应付,因此产生职业倦怠。教育改革一定要重视此类问题,真正做到关心教师并防止职业倦怠的产生。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引起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同时,要认识到教师职业的倦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教师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长期积累下来的。教师要学会运用各种方法来进行适当的调节,才能愉悦地工作。如果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教师也不必过度担心和焦虑,可以尝试相关的缓解策略进行自我调节,从而努力消除职业倦怠对工作带来的影响。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广大教师在自己的工作道路上轻松应对各种职业倦怠所产生的问题,更好地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明立.教师职业倦怠的管理心理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3).

[2] 蒋奖,许燕.职业倦怠研究进展[J].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4(2).

[3] 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给我国的启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3).

[4] 林美玲.教育改革、教师倦怠与报酬[M].台湾: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2.

[5] 刘维良.教育心理卫生[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1999.

[6] 杨秀玉,杨秀梅.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

[7]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8] 周鸿.教育社会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