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十篇

时间:2023-04-02 09:12:34

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

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篇1

1、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2、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3、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是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我们应该力求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斯宾塞

4、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倍觉失时的痛苦呀!--但丁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7、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8、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弗洛姆、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肖伯纳

9、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西塞罗

10、不要以感伤的眼光去看过去,因为过去再也不会回来了,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好好对付你的现在--现在正握在你的手里,你要以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气概去迎接如梦如幻的未来。---郎费罗

11、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12、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李大钊

13、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14、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15、过于求速是做事的最大危险之一。--培根

16、应当仔细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罗曼罗兰

17、每一点滴的进展都是缓慢而艰巨的,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贝弗里奇

18、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晋·陆机

19、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2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1、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唐·孟浩然

22、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唐·李峤

23、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唐·刘禹锡

24、等时间的人,就是浪费时间的人。(伊朗)

25、谁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伊朗)

26、最严重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布封)

27、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丁肇中)

28、想成事业,必须宝贵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徐特立

29、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30、勤勉的人,每周七个全天;懒惰的人,每周七个早晨(英国)

31、起早外出的跛子追不上。(日本)

32、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的悲哀(布莱克)

3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34、时间像弹簧,可以缩短也可以拉长。(柬埔寨)

35、时间是一条金河,莫让它轻轻地在你的指尖溜过。(拉丁美洲)

36、光阴潮汐不等人。(名人名言 )(缅甸)

37、光阴有脚当珍惜,书田无税应勤耕。

38、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

39、时间待人是平等的,而时间在每个人手里的价值却不同。

40、谁对时间越吝啬,时间对谁就越慷慨。(李大钊)

41、时间比理性创造出更多的皈依者。(汤姆·潘恩)

42、“年”教给我们许多“日”不懂的东西(爱默生)

43、时间是审查一切罪犯的最老练的法官(莎士比亚)

44、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培根)

45、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培根)

46、时间能使隐藏的事物显露,也能使灿烂夺目的东西黯然无光。----(意大利)

47、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48、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篇2

关键词:诸子;共识;征圣;形名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8-0039-02

观先秦诸子书,虽然有流派的不同,思想内容的差异,但大体而言,“征圣”和“刑名”(或“名实”)作为当时的共识基本上为各家所接受。

从孔子开始,“述而不作”,讲“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老子“言道德之意五千言”,其中虽不道尧舜禹,却以古为是;墨子所论亦多言夏政。既欲以古史为标榜立己说,则对于以前的人物多有夸大之词。于此儒家为最烈,孔子讲“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大哉尧之为君也!”、“禹,吾无间然矣。”极力抬高尧舜禹在古史中的地位,并将其作为儒家之圣人,后世之典范。老子则更进一步,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虽不追捧古代圣王,却自我作古,将道寓于古往;墨子亦多以“昔之圣王禹汤文武”作为实践自己理想的典范人物。

到战国之世,这种风气更是愈演愈烈,儒家之征圣自不必言。孔子时不讲桀、纣之暴虐,《论语》中只有《子张》篇提到子贡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到孟子、荀子继续以尧舜汤武为圣王典范,而且开始全面树立反面典型,孟子将“纣”称为一夫,大言其恶,荀子亦言汤武之“诛桀、纣若诛独夫。”道家则将所托圣贤的年代推至三代以上,如《庄子・缮性》将“世丧道”的过程从“混芒之中”、“燧人、伏羲”、“神农、黄帝”、“唐、虞”做出一个排列,认为道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失落,礼乐慢慢兴起。其中不无继承老子“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的历史观。同时通过在时间顺序上降低唐虞的地位,来贬斥儒家礼乐思想。《庄子-知北游》则直接将黄帝作为“行不言之教”道家圣人形象。战国中后期,阴阳五行思想盛行起来以后,一些相关的方术方面的书,大多都假托黄帝之名,这在《汉书-艺文志》表现的特别明显。这其中一方面反映了道家思想对阴阳五行思想发展的影响,导致所尊之圣人也几乎相近,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征圣”向“托圣”转化的一种趋势。在这种趋势影响下,战国时所著书其名称多题为上古圣贤,就连以恪守古典自居的儒家亦不能免俗,如《晏子》就是战国时人托名晏子所作。韩非虽然激烈反对以古为是,但在其论说中却不断引用圣贤事迹,如《五蠹篇》引“文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和徐偃王事对比,说明“世异则事异”。《扬榷篇》则直接引黄帝言:“上下一日百战”说明君臣之间的对立关系。这种学术上尊古征圣的风尚随着秦王朝的统一,思想文化上专制的到来,而暂归于沉寂。

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各派学说都极为重视形名之学,这也是当时知识阶层的另一共识。关于刑名的问题,在孔子之前以贵族为主的知识阶层中已屡有提及,《左传・桓公二年》:

师服曰:“异哉,君之名子也!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易则生乱。嘉耦曰妃,怨耦曰仇,古之命也。今君命太子曰仇,弟曰成师,始兆乱矣。兄其替乎!”

其中所反映的“政从名出”的思想,显示出当时贵族阶层对于礼乐传统的保守态度。认为当政者对“名”的使用要格外审慎,虽然此处的名限于姓名之“名”,但却关乎到了为政,因为“名”的使用关乎到言辞思虑是否符合现实,从现实出发才能进一步制定礼,再用礼规范政治。这里的“名”即是要求对实际情形的一种忠实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对礼的保持和执行上的一种一以贯之的要求,但名的来源却不是观念性的,而是看是否合乎实际。在《左传・桓公六年》中还有:“公问名于申]。”申]讲“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强调的也是对“名”的使用要进行审慎的考察。

到了孔子时提出“正名”,子路问为政,子曰:“必也正名乎!”孔子认为为政首先要“正名”,其原因在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的思路是传统的,基本上沿袭了之前对名的认识,强调“正名”对现实政治的匡正作用,但孔子之“名”有着很强的观念性,来自于礼的已有规定,并不像师服强调“名以制义”,然后“用义出礼”。正名对于个人而言,可以达到“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从《论语》来看,孔子讲:“仁者,其言也韧。”“言”是君子修身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正名有着规范君子言论的意义,是和一个人能否达到“仁”的境界密切相关的。这是孔子赋予“正名”的独特意义。

孔子之后,墨子也讲形名。《墨子・非攻下》针对当时诸侯不断发起不义的兼并战争却得到称誉的情况,发出诘问:“…此譬犹盲者之与人,同命白黑之名,而不能分其物也,则岂谓有别哉?…”认为这是“不察其实”造成的对于言辞的不负责,其中包含了墨子对名实问题的思考。《墨子》中多处提到“名”,意思多倾向与功名、名誉。墨子对“名”的看法体现在《修身》篇的一段话中:

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身者也。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故彼智无察,在身而情,反其路者也。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

墨子认为“名誉”不可虚假,要少言多行才能实至名归。墨子和孔子一样对“言”充满警觉,他认为言语和现实的功利在表面的统一之下存在着矛盾,因为“伐功者”和“繁说者”的存在,夸张的言辞扰乱了实际情况。所以他提出观察人要看重行动,如果一个人能言善辨,却行动迟缓,那么“虽辨必不听”。墨子对形名关系的论述,表明他更重视实际效果,这和孔子把“名”定为政之所出大大不同。

《老子》从“道”的高度探讨了“名”自身存在的矛盾性。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王弼注解为“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道是无形的,在老子看来凡是用言辞表达出来的东西,都有具体的形状,并不能达到无形的道,因此老子更看重“无名”,同时也不排斥把“有名”看做达到“道”的一个通道。在这个意义上他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一方面通过强调无名来体察“道”的微妙,另一方面通过有名来观察道的归处。由此,老子提出对言辞的看法,认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少言辞才能接近道,也就是守中。

战国时期的各个学派,基本上保持了之前对于形名问题的讨论。孟子与淳于髡讨论孟子去齐的事,淳于髡曰:“先名实 者,为人也;后名实者,自为也。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趋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

对于淳于髡的问题孟子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把思路引到了他所设定的逻辑上。相对于墨家对于名实关系充满功利性的看法,孟子并不注重名实之间的对应关系,而是更强调内心信念和道德原则,他认为君子只要按照“仁”的要求去做,对于名实的先后问题是可以不考虑的。这与孔子把定名的标准建立在客观的礼的基础上不同,孟子更突出名实关系中人的主观性,多少带有了一些反世俗的理想化色彩。

荀子对形名问题的认识主要反映在了《正名》一章。在这一章中荀子对“名”的形成进行了源流上的考察,荀子痛切于当时“邪说辟言之离正道而擅作”的混乱情况,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他认为王者定名要依靠古来的制度和习俗“名”一旦确定下来,就要作为百姓“壹于道法而谨于循令”的依据。同时“名”也要随着现实变化,“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作“新名”的依据在于“缘天官”、“约定俗成”、“稽实定数”。荀子又将“名”与人性论联系在一起的,他对“散名之在人者”进行了界定,即“性”、“情”、“伪”,这三者是先天的,在于现实接触以后又产生了“事”、“行”、“知”、“能”、“病”、“命”等功用。他在后面详细探讨了关于“治”与“欲”的关系,认为治乱与欲之多寡并无直接联系,而在于人在满足欲望的过程中“心之所可”是否“中理”,这实际上是对前面“性”、与“伪”的回应。为了为“心之所可”立一个标准,他提出了“道者,古今之权正”的说法,本质上是要求治国者要以之为“生之所以然”的“性”正名,以约束飘忽不定的人性。

战国时道家也很关注形名之间的关系,庄子《逍遥游》,尧致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认为“名者,实之宾也”,并有“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的说法,认为名从实起,尧“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君子不能为了虚无的“名”而放弃内心的自然状态,为世俗的是非毁誉所约束。庄子主张跳出名实之间,追求一种自然自在的逍遥状态。

法家尤为重视刑名关系。前期人物申不害,强调“为人君者操契以责名;名者,天地之纲,圣人之符。”君主治术的核心在于“名正”,“以其名听之,以其名视之,以其名命之。”而制名的依据在于“道”,君则是“知其道”者,然而这多少有些对君主的盲目遵从。

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篇3

[关键词]语言哲学;名;实

在一定的意义上说,语言哲学思想自有语言时起就存在。中国古代的语言哲学思想在《易》、《诗》等古籍中已经有了一些萌芽的形态。但直到诸子时代,在“奇辞起,名实乱”、“诸侯异政,百家异说”的时代背景下,语言才第一次真正成为一个哲学问题,被哲学家们自觉地纳入到自己的思考范围。先秦诸子对语言问题的哲学思考主要是围绕“名”与“实”问题展开的。其中,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出于自身的理论需要,对“名”有过特别的关注,并进行了详尽的探讨。

“名”这一语词初见于甲骨文,作为普通名词,其含义就是“事物的名称”。“名实之辨”从孔子与老子开始,孔子要求“正名”,走的是循名责实之路。老子主要揭示了“名”的局限性一面,认为名为实之华,最终要离名而返实。而墨家则强调“取实予名”,以实来规定名,十分重视“名与实”的耦合关系,因而走的是一条经验主义的语言哲学路线,总体上坚持的是语言可以反映实在的语言哲学观。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墨家的“名论”作一简单的梳理,以此揭示墨家语言哲学思想的一个侧面。

(一)“名”的界定

《墨子·经说上》指出:“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这段话以“名实对举”的方式极其精炼地揭示了“名”的本质:“名”,就是用来标识“实”的符号。相应的,“实”就是“名”所标识的对象,而“谓”则是连接“名”与“实”的桥梁。墨家还认为“实”与“名”在逻辑上具有先后关系,因此《墨子·经说上》强调:“有之实也,而后谓之;无之实也,则无(勿)谓也。”“名”作为一种符号,总是滞后于“实”并且依附于“实”的;有了“实”,才能以“名”称谓之。“实”先于“名”而存在,并制约着人们对“名”的使用。这是一种非常质朴的名实观。

《墨子·经说上》又说:“民若画优也。”(意即“名,就像纸上画的老虎一样。”)通过比喻的方法形象地描画了“名”的符号性特征。“虎”是“实”,是确定性的存在;“纸上之虎”是一种符号,是对真实之“虎”的反映和摹写形式。有了“虎”这个“实”,人们才能加以摹写并以“纸上之虎”的形式将其标识出来,也即“有之实也,而后谓之”。同时,“虎”总是先于“纸上之虎”而存在并且是“纸上之虎”之所以能称为“虎”的标准。作为一种符号,“纸上之虎”只有与实际之“虎”一致,它才具有标识作用,也即所谓“名实耦,合也”之后,名才有自己的价值。由此可知,墨家在“名实”问题上坚持的是一条“取实予名”的思想路径。

不过,从墨家对“名”的界定也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认识到了“名”作为一种符号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画虎),因为“画虎”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只是从名与其所要反映的对象的比较来看,名具有第二性。一旦“名”通过与“实”的对应而获得某种确定性,则“名”所代表的符号世界便能与“实”的世界建立起相对确定的对应关系,这样,人们便可以通过对“名”的划分来反映和认识“实”的世界。墨家正是沿着这一思路,在先“实”后“名”及“名实耦”的基础上对“名”进行了细致的逻辑分类。

(二)“名”的分类与“名”的变化

在《墨子》文本中,墨家从三个角度对“名”的分类进行了总结。如从逻辑的角度,将名分成达名、类名和私名三种;从具体与抽象角度,将名分成形貌之名与非形貌之名;从时间变化角度,将名分成“居运之名”等等。这些划分一方面反映了“实”的世界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墨家逻辑思维的立体性与缜密性,以及在形式逻辑里所有的辩证逻辑思维倾向,展示了墨家名学思想的深刻性。

所谓“达、类、私”三种名,《墨子·经说上》的解释是:“名,物,达也,有实必待文(之)名也命之。马,类也,若实也者必以是名也命之。臧,私也,是名也止于是实也。”用现代的话说,“达名”是指最普遍的名称,可以泛指一切确定的对象性存在。“物”就是“达名”,可以笼统地指称各式各样的事物;“类名”是指一类事物所共有的名称,如牛、马、四足兽等等;“私名”是专指某一确定性个体之名,是“止于是实”之名。“达名”、“类名”和“私名”的划分,事实上反映了墨家对“实”的世界的一种理解,并重在强调他们所看到的“实”的世界的结构性特征,即抽象掉属性、关系和时间之后的实在世界所显现出来的层次性。

何谓“形貌之名与非形貌之名”呢?《墨子·大取》篇指出:“以形貌命者,必智(知)是之某也,焉智某也;不可以形貌命者,唯不智是之某也,智某可也。”“诸以形貌命者,若山丘室庙者是也。”“命”即“命名”,“以形貌命者”,如“山”、“丘”、“室”、“庙”,即可以通过对形状和外貌的描述来加以命名,使人直观地了解,类似于传统逻辑所说的具体概念;“不可以形貌命者”,如“爱”、“义”、“利”等等,虽不可以通过对形状和外貌的描述来加以命名,但仍是确定的“实”,可通过其他方式使人理解,类似于传统逻辑所说的抽象概念。由此可见,墨家已经区分了具象概念和抽象概念,从而深化了人们对“实”的理解。

何谓“居运之名”呢?《墨子·大取》篇说:“诸以居运命者,苟人(入)于其中者皆是也,去之因非也。诸以居运命者,若乡里齐荆者皆是。”“居”,留也;“运”,移也。居住在甲乡即是甲乡人,但如果举家搬迁到了乙乡,则成了乙乡人,不能再称之为甲乡人。同样的,某乡原属齐国,可称为“齐国之乡”,后来该乡改属楚国(荆),则应改称为“楚国之乡”了。由此可以看出,墨家已经认识到:由于时间等其他因素的介入和对象关系的改变,同一对象(如某乡)可以被赋予多名(如“齐国之乡”和“楚国之乡”)。从名实关系上看,“居运之名”所标识的“实”是一个处于时间与空间变动关系中的具体对象,在形式逻辑中饱含了辩证逻辑的思想倾向。

由上分析可知,墨家能区分静态的“结构”和“属性”之名和动态的“关系”之名,显示了墨家名学思想的深邃性。由于“名”这一符号系统自身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对“名”的判断和分辨也就变得非常复杂了。为此,墨家进一步地思考了如何正确地使用“名”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正面主张。

(三)“取实予名”——墨子对“名”的辩证

面对种类繁多、层次不一的“名”,人们应该遵循怎样的准则,才能避免对“名”的误用呢?墨家认为,既然“名”在本质上不过是依附于“实”的符号,而“实”虽然变动不居,但终究是确定性的存在,那么先考查确定的“实”,再选择恰当的“名”,就应该成为人们定“名”和用“名”时必须遵循的唯一法则。这一法则,墨家称之为“取实予名”。

运用“取实予名”的法则,墨家对许多名不副实的现象进行了墨家式的“正名”。本文仅以辨“好勇”、“攻伐”二例,来显示墨家的“正名”思想。在《墨子·耕柱》篇中有这样一则实例:“子墨子谓骆滑麓日,吾闻子好勇。骆滑麓曰:然。我闻其乡有勇士焉,吾必从而杀之。子墨子日,天下莫不欲与其所好,度其所恶,今子闻其乡有勇士焉,必从而杀之,是非好勇也,是恶勇也。”“与”,举也,交好也;“度”,斥也。墨子认为好恶之“实”在于“与其所好,度其所恶”,骆滑麓虽有“好勇”之名,但实际上却是“闻有勇士,必从而杀之”,“勇士”虽然不等于“勇”,但也是“勇”这一抽象概念的承载体;骆滑篷杀掉了“勇士”,同时也就毁掉了“勇士”所承载的“勇”的本质意义。对“勇”而言,骆滑麓并非“与之”,而是“度之”,是有“好勇”之名而行“恶勇”之实。因此,根据“取实予名”的原则,骆滑麓应该是“恶勇”而非“好勇”。

在《墨子·非攻下》有另一例:“好攻伐之君又饰其说以非子墨子日:以攻伐之为不义,非利物与?昔者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此皆立为圣王,是何故也?子墨子日: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彼非所谓攻,谓诛也。”在墨子看来,虽然禹、汤、武王这些“圣王”也曾发动过战争,并且在形式上与“好攻伐之君”的兼并之战似乎没有多少区别,但他们是应天命、顺民意、以有道伐无道,是有利于天下的,因此其战争之“实”是“有义”;而“好攻伐之君”的兼并之战纯粹是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攻伐无罪之国”,于天下不但无益,反而有害r因此其战争之“实”是“无义”。根据“取实予名”的原则,墨子认为“有义”之战应命名为“诛”,“无义”之战才叫做“攻”,他所反对的并不是所有的战争,而只是“攻”这种“无义”的战争。

通过以上的两例可以看出,墨家对“名”的选择和使用是非常严格的。事实上,墨家还根据“取实与名”的原则,对大量的“名”进行了精确的定义(墨经中称为“命谓”)。《墨子》一书,特别是其中的《经》、《说》上下四篇,可以说是我国使用定义最集中、最丰富的古代著作之一,其使用定义之严格和准确,在先秦时期无出其右者。

(四)“以名举实、以言出举”——墨家的语用思想

如果说“取实予名”从制名或命名的角度强调了“名必副实”的原则,那么墨家在《墨子·小取》篇中提出的“以名举实”的主张,则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从用名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了“名”的作用及其与“言”的关系,体现了墨家名学重视语用的学术特征。

首先,墨家认为“名”的基本作用是“举实”。“举”的本义是“双手托物以使物彰显或呈现”。《墨子·经说上》称:“举,告以文(之)名,举彼实也。”即在说明通过“告以之名”,可以使“彼实”彰显或呈现出来,也即《荀子·正名》中所谓“名闻而实喻”之意。《墨子·经上》又说:“举,拟实也。”拟,比拟,摹拟。墨家以“拟实”释“举”,重在强调通过“名”使“实”彰显或呈现的方式是“比拟”或“摹拟”,其意与《荀子·正名》中所谓“比方之疑似而通”大致相当。依照墨家的观点,“名”在本质上不过是标记“实”的符号,与“实”相应相耦是其内在要求;而“取实予名”原则又在相当程度上确保了这种相应相耦的现实性,因此“名”具有“举实”的作用或功能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其次,墨家认为“言”是实现“以名举实”的途径,而名则是构成“言”的基本单位。在《墨子》文本中,“言”有二义:一是作动词用,指“言说”,是一种行为或过程;二是作名词用,指“说的话、话语”,是“言说”的结果和记录。《墨子·经上》云:“言,口之利也”,“言,出举也”;《墨子·经说上》云:“故言也者,褚口能之出民(名)者也。”这里的“言”显然指的是“言说”。在“以名举实”的过程中,“言说”作为口的功能(“口之利”),其作用就是把标记和摹拟“实”的“名”表达出来(“出举”、“出名”);《墨子·经说上》又云:“言也,招言猎(由)石(名)致也。”这里的“言”则是指“话语,说的话”,由“名”(语词)连缀组合而成。因此,在墨家看来,“名”既是构成“话语”的基本单位,又是言说行为所表达的内容,是“言说”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篇4

二、大赛口号:各家方言 想说就说 秀出家乡情 秀出校园美

三、活动背景:众所周知,大学生活是愉快的、自由的,但也是紧张的,有压力的。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给自己一点时间,而且这些时时间是属于你的,完完全全的属于你自己,做一些喜欢的事情,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课外娱乐活动在大学生活中也越来越重要。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方言。在大学,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在这里我们都是说的普通话。假如你在路上偶然听到自己的方言,那是多么亲切。我们这次要举办一次方言比赛,来个方言大杂烩,给大家一个平台,秀出自己的方言。

四、活动目的:展现家乡文化特色,促进同学们接触不同地域文化,丰富大学生活,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提高同学们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同学们的表演技巧,促进广大同学们的相互沟通与合作,创造富有活力的真、善、美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活动时间:五月三十号下午两点。

六、活动地点:七教一二七

七、活动流程:

1、活动参与形式

本次活动主张形式多样、节目创新,秀出自己的方言特色。参与形式如方言演讲、方言朗诵、方言小品、方言相声、方言歌曲、方言快板、方言戏剧、方言话剧、方言情景剧等。活动对单个节目的人数和成员院系无具体限定。

注意:1)、单个节目应尽量控制在十分钟内。

2)、考虑到方言的地域差异,为了使节目内容能很好地被嘉宾和观众理解,节目负责人应该向活动组织方交一份节目台词打印稿,活动组织方将负责其复印并发放给嘉宾和观众。

3)、本次活动主张形式多样化,对节目内容无具体要求,但需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用语文明,能体现家乡文化特色。本次活动采用大众评委投票评比方式,所有节目的参赛资格一律平等,评比标准相同,所以节目参与者应考虑节目的娱乐性和幽默性。

2、活动报名

活动参与采取民主自愿的方式,欢迎大家积极报名参与。我们届时会将报名表发放到自动化学院各班团支书,也会于5月16号在学生活动中心前设立报名咨询台,有意向参与的同学请领取报名表,自己和老乡联系、自由策划、组织、表演,并选出一个节目负责人,负责活动报名表的填写和节目排练及与活动组织方的相关沟通。

节目负责人请注意,在领到报名表到交表这一周期间请构思策划好节目,并打印一份节目台词稿附在节目报名表上,于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交于相关收表人员手中。

欢迎非本院的同学到报名咨询台了解活动流程和报名,展现自己的表演才华和家乡文化特色。节目负责人请及时联系其他参赛成员,保证节目顺利进行。

3、交报名表和台词打印稿

五月二十三号下午两点到四点期间,请节目负责人将节目报名表和台词打印稿(打印稿上请标明报名表上的报名序号)交到6#205活动组织方收表人员手中。

本院的报名表及节目台词打印稿会由各班团支书统一收集后交给活动组织方,非本院的报名表请统一按照前一种交表方式递交报名表和台词打印稿。在报名表上《备注栏》主要填写节目需要的一些基本道具和数量,请节目负责人认真填写。

收取报名表的人员在收表后,将报名表和台词打印稿分开并按报名序号顺序排列好。将台词稿交给新闻小组,由其负责台词稿的复印和分发。。

4、节目道具准备

活动组织方在参与者需要的情况下将向其提供基本道具如桌、椅、话筒、音响等,对于其他特殊道具如服装、配音磁带、光盘等请参与者自行准备。报名表的备注栏只需填写需要活动组织方提供的基本道具名称,数量等有关内容,以便组织方及时准备。如果有疑问请与活动相关负责人员联系咨询。

5、活动推行步骤

1)、节目组织方将在表演前一天以发短信或打电话的方式通知节目负责人其节目序号及道具准备情况,如果节目负责人发现有问题请及时与节目负责人联系解决。如果节目负责人未于5月29晚上8点以前收到通知,可能是相关人员疏忽漏掉,请及时与节目负责人联系解决。也欢迎同学们发短信或打电话给相关负责人员了解自己节目的相关详细情况。如果未能及时联系,相关后果由节目负责人承担。

2)、请节目参与者在活动开始前一个小时到达表演现场进行相关准备。节目负责人请及时联系节目其他成员,以防迟到和缺场。如果在节目开始前15分钟还未到场的,节目一律视为弃权。对节目道具和其他事项有疑问的请与后场小组负责人联系解决。后场人员要维持好后场秩序,认真及时地解决参与着提出的疑问。

3)、比赛开始前,演员请于备演席上等待。序号为001和002的两个节目的演员请于比赛前开始十五分钟到后台做好演出准备。以后每一个节目上台时,其后第二个节目的演员应到后台作好准备。如第一个节目上台时,第三个节目应到后台去做准备。后场人员请积极负责好后场的催场和协助演员准备等任务,出现问题及时联系活动总负责人解决。

4)、主持人在赛前应了解各个节目的特色,找好节目之间的串词。在第三个节目表演后主持人要公布第一个节目的得票情况,之后依次类推,在最后一个非比赛节目后宣布最后一个节目的得票情况。

5)、在比赛途中,主持人会穿插两个观众互动环节。由主持人提有关方言知识及文化的问题,观众自由抢答,回答正确后将获得一份精美小礼品。

6)、在最后一个节目表演完后,将根据得票数排出前三名“最具人气方言奖”。由主持人宣布获奖节目名单。

7)、届时将由相关人员给予获奖节目颁发奖品和证书,获奖节目负责人在听到主持人宣布上台领奖后请上台领奖和留照。

8)、在活动最后请全部参加活动的演员和工作人员到前台留照以作纪恋。

9)、由前场人员负责观众和演员退场,确保观众人身安全,并清理好工作场地。

6、评审活动

本次比赛采用大众评委方式进行评比。

具体方式:

(方案一)(条件:当外院的参赛节目较少时,将主要从院内选拔主评委):将从每班中抽取10名同学作为评委,依次坐于7教127教室内划分的评委区,在每排的最左边两名为活动组织班级的同学。

在每个节目表演完后,评委将对节目作出喜欢与不喜欢的选择并进行投票,并在选票上写明节目序号和名称,从左至右传到最左边两名同学手中,由这两名同学负责统计两种票数,再标明节目序号和名称后将统计结果到最前边两名同学手中,这两名同学将负责统计两种票数的全票,并将统计结果复制一份交于主持人手中,由主持人公布。

在最后一个节目期间,这两名同学将根据喜欢票数选出前三名,标明节目序号和名称,并将获奖名单交与主持人,由主持人宣布颁奖名单和颁奖嘉宾颁奖。

(方案二)(当外院参赛节目较多时,我们将5月24号至5月28期间在全校内选拔本次活动的评委,选拔方式报名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届时活动组织方要编写评委问察调卷,并从同学们填写后的调查问卷中抽取相应份优秀者作为这次活动的评委。选中的评委依次坐于7教127教室内划分的评委区,在每排的最左边两名为活动组织班级的同学。

在每个节目表演完后,评委将对节目作出喜欢与不喜欢的选择并进行投票,并在选票上写明节目序号和名称,从左至右传到最左边两名同学手中,由这两名同学负责统计两种票数,再标明节目序号和名称后将统计结果到最前边两名同学手中,这两名同学将负责统计两种票数的全票,并将统计结果复制一份交于主持人手中,由主持人公布。

在最后一个节目期间,这两名同学将根据喜欢票数选出前三名,标明节目序号和名称,并将获奖名单交与主持人,由主持人宣布颁奖名单和颁奖嘉宾颁奖。

七、活动宣传:

前期:

1、在学院各班发放活动倡议书,倡议大家积极参与。

2、由班级出海报在三号餐厅前的宣传栏和一号前张贴宣传活动有关内容。

3、在适宜的地方拉挂横幅宣传活动。

4、在自动化网页上宣传活动的内容和报名方式。

5、在活动中心设立报名咨询台,宣传活动,解答疑问,发放报名表。

后期:

在活动结束后,组织班级将开会总结活动举办的成功和不足,并写出总结书及一些感受发表到自动化网页上,并会提供一些精彩照片。活动后还会收集大家对此次活动的反映,以便为以后举办类似的活动收集经验。如果同学们放映较好,组织方将会建立方言“脱口秀”博客,让同学们发表见解和提出建议为以后此类活动收集经验。

八、活动前夕准备及详细分工:

1、班级内写出活动策划书,并向院分团委申请活动举办权。

2、讨论分工。

活动批准后,由活动总负责人负责主持召开会议,讨论活动规划,公布活动流程,并组织小组分工。

3、设计海报。

由宣传小组负责设计出精彩海报和拉挂横幅,宣传活动的有关内容,并说明活动时间、地点、报名方式等重要信息。

4、网上信息发表。由新闻小组设计出活动通知并向夏老师申请在自动化网页上发表。

5、编写和发放活动倡议书到各班。

6、发放报名表。

本次活动主要面向全院,也可向全校开放。对于院内同学,可与各班团支书处领取报名表并由团支书把报名表交于活动组织方手中,也可在报名咨询台处领取,最后由参赛者或负责人自行把报名表和台词打印稿交于活动相关负责人处。非本院的同学在报名咨询台领取。本小组人员于5月16号在活动中心门前设立报名咨询台,发放报名表和解答同学提出的疑问。

7、收取报名表和台词打印稿件。

本组工作人员请在5月23好下午2点至4点在6#205认真收取报名表及台词打印稿件,并将表按照报名表序号排列。最后将所有的报名表和台词稿按报名序号排列好,并将台词稿交给新闻小组由其负责台词稿复印和发放。

8、场地及道具的准备

本小组负责申请场地,并同相关人员商量场地问题。在场地批准后,根据报名表上的备注栏准备相关道具,并将准备情况写在被报名表上统一交给宣传小组。比赛前一天,宣传小组人员要以发短信或打电话的方式通知节目负责人道具准备状况,以进行核对。

9、后场点名和催场

在比赛开始前45分钟,本组人员负责与节目负责人联系,了解人员到场情况,核对道具准备状况,对未到的人员应及时联系。在比赛开始后,要及时催场,以防空场现象,还应负责后场安全。

10、前场秩序维护

该组人员主要维持前场秩序。开场前当观众入场时要保证前场的安全,并带领嘉宾和评委到相应的座位就坐。在活动期间要维持前场秩序和安全。活动结束时,负责观众和嘉宾安全退场,并留下参赛选手有工作人员留照纪念。

11、撤换道具

本组人员根据节目要求,在道具需求时,应及时提供道具上场,在不需要时,及时将道具从舞台上撤出,以使节目顺利进行。

12、在活动结束时全体工作人员留下与参赛选手留影纪念。完后全班人员留下负责清理场地,并交还场地。

九、活动总结

活动结束后,活动负责人负责举行总结会议,总结本次活动的成功与不足,并在自动化网页上发表精彩照片供大家欣赏。收集大家对这次活动的反映,如果反应良好可考虑建立方言“脱口秀”博客,供大家发表意见,为下次继续举办积累经验。

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篇5

关键词:名名组合 汉语母语者 第二语言学习者 表示生物的名词组合

一、引言

名词表示的是人或事物的名称,具体可以分为表示生物的名词和表示非生物的名词。名词是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早且使用最频繁的一类词。因此用名词与名词的组合来给新事物和新现象命名,成为人们经常采用的形式。这种形式涉及到其构成成分所代表的概念之间的组合,但是人们是怎样利用这些概念来表示一个新的概念从而命名的呢?人们又是如何理解这些已经组合起来的陌生的名名结构的?国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一些结论,即人们在对名名组合进行认知加工时常常采用两种解释形式:关系解释和属性解释。但究竟哪种解释形式更为常用,目前还没有定论。同样,名词的属性是否会影响解释形式的选择,也没有得到完美的解决。

国内学者对汉语名名组合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大部分是介绍或者套用国外的理论,但是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从英语名名组合中得到的结论是否适合汉语有待验证。刘烨、傅小兰(2005)通过特征列举实验和建构路径模型得出名词的实体特征越多越倾向于采用属性解释,而表示生物的名词实体特征多于非生物名词,所以可以进一步概括出汉语名名组合的认知加工受到名词是表示生物还是非生物这一属性的制约。在此基础上,江新、房艳霞、杨舒怡(2016)对表示人造物的名词的组合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了两种解释形式都是人们常用的策略,但更倾向于关系解释。本文就在重复此实验,以表示生物的名词的组合作为实验材料来研究人们对其认知加工形式的影响,以进一步补充之前的研究结论,同时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二、名名组合理解的两种模型

名名组合在汉英语言中都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其结构形式简洁,但是内部意义十分复杂,因为它涉及到两个概念之间的整合关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方式来利用并整合这两个概念。例如“灯笔”,可以理解为形状像灯一样的笔或像灯一样可以发光的笔,也可以理解成刻有灯的图案的笔。为了研究人们到底是如何理解和加工名名组合的同时,为了避免已知名名组合对结果的影响,学者们常以新异的名名组合作为材料,让被试进行解释。通过分析数据提出了一些理论模型。

Wisniewski(1996)提出了双重加工理论(dual-process theory),该理论认为名名组合的概念合成有两种方式:关系连接处理和属性映射处理。关系连接处理即两个名词之间形成修饰限定的关系,其中表示修饰限定的那个名词整体填充到被修饰的名词的某一个维度上,例如“奶油蛋糕”就是将“奶油”填充到“蛋糕”的“构成成分”这一维度上;属性映射即名名组合中某个名词所表概念中的某一特征映射到另一个名词上,二者进行重构整合来表达一个新的概念,例如“灯笔”解释为“形状像灯的笔”,就是将“灯”的形状这一属性映射到“笔”这个概念上,重构整合之后形成“形状为灯的笔”这一概念。Wisniewski补充道:如果两个名词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就越有可能采用关系解释,所以他认为这两种解释形式是同时进行的,最终哪种解释形式被优先选择,两个名词之间的相似性起着重要作用。

Gagné&Shoben(1997,2000)提出了关系竞争理论(the competition among relations in nominal theory,CRIN),该理论认为名名组合概念的理解是选择一种主题关系来将两个名词连接起来,而这种主题关系包括16种,例如:“位置关系”“包含关系”“工具关系”等。“故事书”即采用的是“包含”这一关系,“山花”理解为“山上的花”即采用的是“位置”这一关系。Gagné等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已有的对名名组合的理解大部分采用的是关系解释,因此人们在理解陌生的名名组合时也是利用关系解释形式。采用哪种关系主题来解释,涉及到该主题使用的频率以及两个名词之间的特征。因此该理论反对双重加工理论,认为属性映射处理是不存在的,名名组合的理解过程只是一种关系的选择过程。

这两种模型是从英语名名组合的研究中得出来的,但它是否适合汉语名名组合,是我们目前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有的学者根据两种理论对汉语名名组合进行实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刘烨、傅小兰通过实验提出了生物类名词的组合更偏向于属性解释,而非生物类名词的组合更倾向于关系解释;江新等人以非生物类名词组合为材料进行了实验研究。本文补充以生物类名词为实验材料,在重复江新等人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旨在为汉语名名组合研究提供更多的资料。

三、研究方法

本文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是给出陌生的名名组合以及对应的两个选项(关系解释和属性解释),让被试从中进行选择;实验二是列出陌生的名名组合,让被试写出其意思。

(一)被试

实验一的被试包括两组,分别是汉语母语者学生15名以及15名二语者。其国籍分别是1位泰国、1位埃及、1位印尼、1位缅甸、6位巴基斯坦、1位韩国、1位吉斯斯坦、3位尼泊尔。

实验二的被试是15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他们的汉语水平分别是初级(3~5个月),中级(6个月~2年),高级(2年以上)。其中初级者为5名美国学生,中级者为4名巴基斯坦学生、1名尼泊尔学生,高级者为阿拉伯、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埃及各一人。

(二)实验材料

生物主要包括动物、植物,所以本实验所用的名词都是表示植物或动物的名词,名词来自《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词汇等级大纲·汉语8000词词典》(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2000)。从中选择一些生物类词语,然后将其进行组合,使其构成一个陌生的名名复合词。例如“茶”和“草”组合成“茶草”。

实验一从中选择15个陌生的名名组合作为材料,具体包括“茶草”“菜草”“瓜菜”“松草”“松菜”“猴狗”“鸡熊”“蟹鸭”“猪兔”“虾鱼”“竹蛇”“龟树”“蛇瓜”“鱼叶”“花蛇”。

实验二从中选择25个陌生的名名组合作为材料,除了实验一中的材料外,还包括“骆驼马”“蜜蜂花”“竹子茶”“树狐狸”“海带鱼”“羊豹子”“茉莉梅”“熊猫狗”“萝卜竹”“槐花鸡”。

因为实验一和实验二的被试不是同一批,所以实验材料的部分相同并不影响研究结果。

(三)实验程序

实验一将15个陌生的名名组合打印在A4纸上,每个名词都附有英文解释,指导语也是中英文两种形式,然后对母语者进行集体施测,对二语者进行个别施测。为避免被试看不懂指导语而影响数据的有效性,我们在施测前对被试进行当面的口头说明,确保其理解的准确性。测试时间不受限制。

实验二对实验材料的处理同实验一,对所有被试进行个别施测,测试时间不受限制。施测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编码:1.基于关系解释。例如将“熊猫狗”解释为“形状像熊猫的狗”。2.是基于属性解释。例如将“竹蛇”解释为“竹是蛇住的地方”。3.是将其解释为上位概念。例如将“猴狗”解释为“生肖”,将“虾鱼”解释为“海鲜”。4.是基于某一个语素的解释。例如将“萝卜竹”解释为“一种竹子”。5.是混合解释。例如将“鸡熊”解释为“不是鸡也不是熊的一种怪兽”或者是给出一个与名名组合成分不相关的一个解释。例如“猪兔”解释为“水豚”。6.是不作答。

(四)结果

实验一结果如下:

从表1中可以看出属性解释和关系解释都占有一定的比例,所以无论是以汉语为母语者还是留学生,都会采用这两种解释策略。

无论是母语者还是二语者,选择属性解释的比率都高于关系解释的比率。为了检验被试属性解释的偏向是否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我们对属性解释的比率和概率平均数0.5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检验。

单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母语者理解由生物名词构成的名名组合时,属性解释的概率显著高于概率平均数(0.5),t(14)=8.488,P=0.001<0.05;二语者理解由生物名词构成的名名组合时属性解释的概率显著高于概率平均数(0.5),t(12)=4.977,p=0.0001<0.05,根据结果可以得出,母语者和二语者对由表示生物的名词构成的名名组合的理解都存在着属性解释的偏向。

我们从表1中看到,母语者选择属性解释的比率高于二语者,选择关系解释的比率低于二语者。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母语者和二语者属性解释比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t(28)=2.067,p=0.039>0.05,关系解释得出的结果也是没有显著差异,因此母语者和二语者之间选择属性解释和关系解释的比率是一致的。实验二结果如下:

从表2中可以看出关系解释和属性解释的比率占53.6%,在所有的解释形式中占一半以上。这两种解释各自的比率是最靠前的,所以对于陌生的名名组合的理解属性解释和关系解释是人们最常用的两种解释策略。由于属性解释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其他解释类型,因而对由生物名词构成的名名组合的理解采用属性解释策略多于关系解释的策略。这和实验一的结果一致。

为了考察不同语言水平的二语者采用关系解释和属性解释的比率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其进行了3×2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解释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12)=110.460,p<0.0001,所以属性解释的比率(37.33%)显著高于关系解释的比率(16.27%),但是语言水平的主效应不显著,F(2,13)=3.095,p>0.05,即关系解释和属性解释两种类型所占比例没有随着语言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同样语言水平与解释类型的交互作用也并不显著,F(2,13)=0.761,p>0.05。所以无论语言水平高或者低,对于由生物名词构成的名词组合的理解,二语者选择关系解释和属性解释的比率并没有变化,并且属性解释的比率显著高于关系解释的比率。

从表2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他解释类型所占比率达到了46.4%,某些解释策略的比率超过了关系解释策略的比率,其中初级水平的二语者选择混合解释的比率明显多于中高级者;高级者选择上位概念的比率明显多于初中级者。

四、讨论

(一)名名组合的理解采用的解释策略:关系解释和属性解释

关系解释和属性解释是人们理解陌生的名名组合时最常采用的两种策略,很多相关的研究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刘烨等(2004)对母语者的研究中得出关系解释和属性解释是两种主要的理解策略。

同样在理解由生物名词构成的组合时,这两种解释策略也都出现了,因此该结果不支持关系竞争理论,同样本实验也不支持双重加工理论。双重加工理论指出处理不同事实的两种不同的处理机制,即关系联系机制和特征映射机制。显然实验二中除了关系解释和属性解释外,还出现了其他解释类型,有的甚至占有很高的比例。

(二)由生物名词组成的名名组合的理解存在属性解释的偏好

实验一与实验二中对于由生物名词构成的名名组合的理解中,属性解释占有绝对的优势,这与刘烨等(2004)、黄绣然(2008)的实验结果一致。但是刘烨等人与黄绣然对此结论的解释存在分歧。黄绣然将其归因为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似性,而刘烨等人表明构成成分之间的相似性与属性解释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因为低相关的生物名词的组合并没有导致更少的属性解释。

我们认为对由生物名词构成的名名组合的理解偏向属性解释是因为生物是由大自然所创造的,它们和人类一样是随着大自然的发展而不断进化而成的。因此每种生物到底具有什么作用?对人类有什么益处?为什么会和人类出现在同一时空里?我们大多数人对此毫不关心。人们对于这些生物的关注点在其本身,例如它们的体型、颜色、生活习性等等,因此生物的属性特征在人们的头脑中占居重要位置,而非生物是由人类创造或自然界形成的,其材料、质地以及作用,等是人们最关心的,因此在看到由生物名词构成的陌生名名组合时,生物的某些属性特征最先被激活。

(三)高水平者选择上位概念的比率明显多于初中级水平者,初级水平者选择混合解释的比率明显多于中高级水平者。

在由生物名词构成的名名组合产出实验中,除了属性解释和关系解释策略外,其他的解释类型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它们所占比率接近一半,同时高级水平者选择上位概念多于初中级水平者。随着二语者语言水平的提高,其运用目的语思维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在看到由同类生物构成的陌生名名组合时,会倾向于将其解释为更具有概括性的语义。而初级水平者选择混合解释比率较高,原因是实验材料除了有汉语解释还配有相应的英语说明,初级者汉语水平比较低,因此它们会跳过汉语,直接看英语的解释,用英语思维,因此给出的答案是用英语回答的一个接近名名组合所有构成成分的物体。

五、结语

名词+名词是一种结构简单含义复杂的组合,关于名名组合理解的研究有很多,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模型十分丰富。本文在Wisniewski提出的二元处理理论、Gagné&Shoben提出的关系竞争理论模型的框架下展开研究,以表示生物的名词构成的组合为实验材料,以汉语母语者和二语学习者为被试进行分析,认为母语者和二语者对表示生物的名词组合的理解采用属性解释比关系解释多,与以往的相关研究结论一致。

本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是被试的数量不够多,因此代表性不强,结果有存在偶然的可能性。其次是对被试没有进行很好的控制,例如母语背景、性别等都有可能对实验产生影响。总的来说,在将来的研究中可以在实验方法上做进一步的完善,使得对名名组合理解的研究更加深入。

(本文系2017年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7YCX122]系列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黄绣然.汉语复合名词的理解:以动物、植物及加工品三类复合词为例[D].台湾:台湾成功大学学士学位论文,2008.

[2]江新,房艳霞,杨舒怡.汉语母语者与第二语言学习者名名组合的理解[J].世界汉语教学,2016,(2).

[3]刘光正.关于NN概念合成词的认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

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篇6

关键词: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循旧作新

先秦时期(含秦王朝)还未产生专门的语言学家,语言学也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当时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乃至中央王朝都已经很自觉地关心语言文字问题。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尸子、申子、尹文子、公孙龙、管子、荀子、韩非子等都对语言文字问题发表了看法。他们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于语言文字的起源、“名”与“实”(即名称与内容)的关系、语言与逻辑思维的关系等方面。其中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当属荀子的语言学理论,其中有一些是从语言文字规范化角度来谈问题的。

春秋末年,中国古代社会正在发生重大变革,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旧的名分与新生事物发生了不少矛盾,出现了“名存而实亡”的情况。荀子继承孔子正名论的主旨,强调语言文字必须规范化、标准化。并且是由国家以行政干预的方式加以实施。他在《正名》这篇文章中强调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比较可行的规范原则和规范标准的推行办法。他主张“名定实辨”、“道行志通”,即治国者在给事物确定名称时,名称定了,就要让人清楚事物的实际内容(“名定实辨”),如果用名称来表示实际事物的定名的原则推行了,人们的思想就可以相沟通(“道行志通”),于是国家就谨慎地率领民众来统一使用这些名称。即制定了规范,大家都要遵守。反之,对于那些违犯国家法令,玩弄离析辞语,擅自创造名称以扰乱正确的名称,使民众疑惑不定,使人们增多争辩,那就称之为极端奸诈的人,他的罪过同伪造符节和度量衡的罪过一样。这样,人们就不敢乱名改作,生造词语和文字,破坏国家规章制度了。“正名”则是主张对名实不符的现象要加以纠正。重视语言文字的规范功能,强调语言文字在王道统治、风俗教化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荀子的这一思想与孔子的“正名”思想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国传统语言文字规范思想的精髓。

在继承前人的语言文字规范理论的同时,荀子又提出了“循旧作新”的思想,这是对前人语言文字规范理论的发展,同时也是荀子语言文字规范理论的核心。他针对当时社会“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是非之形不明”的语言失控状况,寄希望于新的明王贤君:“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语言具有继承性,前后相继的两个时代,其语言系统内部各个结构层面上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语言中的词汇,有些基本词汇亘古不变,如日、月、山、水、人、牛、马……,荀子指出:“后王(对当时理想人君的理想化描述,在‘后王’身上,凝聚了新时展的一切要求,‘后王’成为礼法、王霸、义利等品质的表征或当代形势剧变时期各国变法自强的一些帝王――当世之王)之成名,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商代刑名大盛、周代爵名齐备,荀子主张这样做一方面使前代文化得以传承,另一方面又保证了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继承性。正因为语言有继承性,所以我们今天才能读懂几千年前的古书。但是语言还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深化,有些词已经不再适合社会的需要,这样的词将逐渐被淘汰,另外,社会发展了,一批新生事物也随之产生了,这些新生事物也需要命名,这样,语言中就会产生一大批新词语。“循旧作新”这一语言规范化主张,一方面纠正了孔子因循守旧、只求语言稳定不顾语言变化的偏颇,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孟子只见语言变化、取实予名而不顾语言稳定的失误,全面辩证地处理了语言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使语言的规范不再是教条的僵死的模式,而是随世损益、应适时调整的柔性原则。“旧名”要由“王者”来循,“新名”要由“王者”来“作”,对语言进行规范(这种规范的内容主要是词汇,特别是有关社会制度方面的词汇),在当时的条件下,荀子只能寄希望于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的“王者”了。

关于制作新名的方法(“制名之枢要”),荀子提出了6种方法:同、异方法,单、兼方法,约定俗成方法,径易不拂方法,稽实定数方法。具有相同本质的事物用同名去指称,对不同本质即不类的事物则分别用不同的名去指称,这就是同异原则;在词语表达方面,有时用一个汉字即可表达如马、牛、羊、山、川之类对象,称单名;有时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表达一些对象如白马、黄牛、黑羊、高山、大川之类,被称为兼名,这就是单、兼原则;某个实际事物用某名去指称、反映,某名反映或指称某个事物,都要有一个使社会的人习惯、认可的过程,即经过约定俗成的过程,社会的约定俗成是命名的关键。荀子在名家、墨家研究的基础上,唯物地解释了“名”的起源的问题。他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意思是说,名称与其所表示的事物合适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是由取名称的人决定的,约定俗成就是合适的,违反了约定俗成就是不合适的。他提出的“约定俗成”论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他第一次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正确地说明了词的意义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荀子指出:名称和事物之间本来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名称仅仅是某一特定的社会人群为客观事物所取的一个代号。但是,这个代号的获得不是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是全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结果;而且,一旦这个名称被社会所承认,其他任何人都不能随便改变它,如果一定要“异于约”,要“指鹿为马”,那就是“不宜”。荀子关于语言本质的约定俗成论,在今天看来,仍然是非常科学的;名称被约定俗成,为社会所接受又是有条件的,要做到径易不拂原则,即好懂、易记,又准确清楚,不易引起误会的好名、善名才会被社会所接受;而“稽实定数原则”则包括了调查研究和数量的分析统计。所谓“稽实”就是考察客观对象的实质,相同的归为一类,不同的区分为不同的类;而“定数”则是通过数量的统计分析考察客观对象的同异、相互关系的变化来分析论述名的相互关系和变化。

荀子还提出语言文字规范的原则和推行民族共同语的方法。他主张专名从旧:“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因为它是前人所创,习用已久,义界固定,且各有其所,故加整理而用之。荀子法后王,极力推崇战国末期已经成熟的中央集权制度,但是在“制名”这样的事情上,荀子并不否认先王在礼乐刑法方面的贡献。刑名指法律名称,因商朝法律比较完备,故而荀子主张沿用其法制刑名。周朝制定了公、侯、伯、子、男等诸侯的等级以及五服、六官等种种等级的名号,直到荀子时代变化不大,故而荀子主张“爵名从周”;文名指各种礼仪之名,周礼最为完备,据说有3300条之多,故而荀子主张“文名从礼”。商代刑名大盛、周代爵名齐备,荀子主张这样做一方面使前代文化得以传承,另一方面又保证了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继承性。散名(各种各样的名称――物名,世上万物所取之名)从俗:“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物名用约定俗成的名称,其中的人事名则从新分析义界,制作新名,统一用法,然后以华夏民族共同语,影响周边“异俗之乡”,共识共享。诸夏指的是当时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夏族,他们说的话就是夏言(雅言),也是当时流行区域相对广阔的一种方言,是当时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以诸夏之言为标准规范诸戎之语,荀子的这一主张已经蕴涵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思想,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实际上,直到今天,规范汉语方言、推广普通话仍然是语言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于语言文字规范的作用,荀子认为,名不正其结果必然是“贵贱不明,同异不别。如是则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废之祸。”贵贱不明是说社会地位的高低分不清楚,甚至贵者不贵,贱者不贱,尊卑颠倒。尊卑不清,自然治乱不定,这无疑会危及封建等级社会的统治秩序。这是从政治方面讲名不正的危害。从社会日常生活来看,名实混乱则会造成同异不别、是非不清。彼此之间的交流或者辞不达意,或者张冠李戴,相互之间的了解十分困难;这样自然不能使自己的意志付诸实践而取得预期的效果,大家所从事的各项事业必然会陷入困境,归于失败。从政治方面,用以区分贵贱;从社会生活方面,用来辨别事物的同异。贵贱分明了,同异区别了,这样表达思想就没有相互不了解的困难了,而大家所从事的事业也就不会陷入困境、归于失败了。荀子的语言功能观是荀子语言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另一方面,荀子也深刻地认识到当时名实相乱的社会现实,并指出名实相乱的后果,“今圣王没,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是非之形不明,虽守法之吏,颂数之儒,亦皆乱也”。面对这样的现实,荀子认为只有做到“贵贱明,同异别”,才算是“迹长功成,治之极也。”这里说的是语言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维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历史证明,荀子的这一观点在后世得到了响应,其中尤以秦代的“书同文,车同轨”以及清代推行的八旗子弟“通汉语、习汉文”运动为甚。毋庸置疑,共同的语言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基础之一。

荀子的语言文字规范理论,既尊重社会对语言的约定俗成性,可避免王者制名的主观随意性,同时又强调了人,特别是明王圣贤干预语言生活、因实制名的能动性,王者所制之名是那些因社会某种默契习俗而已经流行的名,就可避免社会约定俗成的某些片面性。因为语言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趋向规范化,至于能否规范还在于人的因势利导。荀子的语言理论代表了先秦诸子研究语言的最高水平,经过他的学生李斯的努力,在秦朝统一中国后得到实践,“书同文”、“语同音”的规范制度为其后封建社会树立了楷模,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韩德民.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M].齐鲁书社,2001.

2、高春花.荀子礼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M].人民出版社,2004.

3、惠吉星.荀子与中国文化[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4、王维国.荀子的教育伦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新学术,2008(4).

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篇7

关键词: 互文性 电影片名 互文翻译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理论是在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兴起的一种文本理论,是对结构主义语言学抽象文本理论的一种解构。互文性理论强调文本的开放性及非确定性,认为每一文本都源于对其它相关文本的吸收、转化及延展,故文本间必然存在着显性及隐性参照或互文关联,从而形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即互文联想之源。

翻译是一种融合语言、文本及文化等的多重性活动。翻译的性质及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突出了互文性在翻译研究中的独特价值。文本互文性作为某一文本与其它文本在特定文化领域内的外部联系,必然要求译者注意到前文本的关联性或参照性,启发译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本,悟出其互文参照(intertextual reference),以实现源语文本向译语文本的全方位转换。因此,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协调者,译者应将互文性作为全面解读原文本的利剑,以此来透析原文本与源语文化之间的互文关联性及其与译语文化之间的互文兼容性,然后基于翻译准则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将互文性理论应用于电影片名翻译也许最具可行性及实效性。众所周知,电影片名大多以剧情、背景、主题、主人公等线索为来源,实属一种浓缩简约型主述标题、一种精心构思的文字产物;往往其互文内涵丰富,能以互文联想的形式凸显或映射影片主题及其内容,奠定基调,使之一目了然或令人浮想联翩。

就电影片名互文翻译而言,互文性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a)对片名的互文理解;b)对片名的互文解读;c)片名互文转换。现详述如下:

1.片名互文理解

一般来说,文本互文内涵越多,理解所需的努力也就越大。有些片名简实,其表层语义与深层语义基本一致,如电影Pearl Harbor,Star Wars,《鸦片战争》,《》等。而有些片名则具有多重隐含联想语义及高度的互文参照性。例如:

(1)Se7en

此美国电影片名借用了“7”这一在《圣经》中颇具宗教色彩且神秘莫测的阿拉伯数字。十六世纪末,基督教便开始直接用撒旦的7个恶魔形象来代表7种罪孽,即“饕餮”、“贪婪”、“懒惰”、“淫欲”、“骄傲”、“嫉妒”和“暴怒”。而在电影中,7罪、7罚、7场雨、7天遭遇,甚至连结局也由罪犯定在第7天的下午7点。可以说,“7”在影片中无所不在,营造了浓厚的互文联想氛围。

(2)《无间道》

片名《无间道》取借于佛经法典语词。“无间”系指无间地狱,源自佛经《法华经》。无间地狱是佛经地狱之中最恐怖的一个,一旦身陷其中,便永世受难,毫无解脱之望。该片中两个身份本不属于自己的人似乎就生活在无间地狱中,连做梦都怕身份被拆穿。无间地狱不容道间轮替,而片中两位主角却苦苦寻求之,这似乎也在暗示他们注定是在做无谓挣扎。片名《无间道》显然已互文映射了影片主题,奠定了基调,同时也暗示了影片结局。

可见,上述片名互文寓意之丰富,所涉语言、文化等互文关联之深广,足以凸显出片名互文理解的重要性。

2.片名互文解读

对译者而言,仅仅正确理解原文是远远不够的。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还必须逾越妨碍两语文本转换及影响译本可读性的障碍,以使译语片名尽可能与原片名具有相同或类似的语义、语用、互文及美学效果,即力求达到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

与一般文学翻译不同的是,鉴于电影片名的瞬时性、简洁性及商业性,片名中不可加用脚注或尾注等助解助读形式。再者,在不少方面,中西方的语言与文化可能会有天壤之别,而片名则往往体现为语言文化缩影的高度浓缩版。这一切必然会给片名翻译带来解读障碍。例如:

(3)Salt of the Earth

此片名若按字面解读,直译为《地球之盐》,则可能会令国内观众不知所云或产生误解。其实,这部美国影片描述的主人公是20世纪 40年代的美国工人阶级。片名语出《圣经・新约》(耶稣将其门徒赞誉为“the salt of the earth”);其中,“salt”有“flavor”,“essence”,“nobility”等喻意(耶稣曾对门徒们说:如果盐没有了咸味,那它还能被称为盐吗?)。鉴于影片主题内容,此《圣经》典故互文片名显然应作现代互文引申解读,即互文喻指“社会中坚力量”。

(4)《左麟右李》

显然,此片名若仅按字面解读作简单直译,面对外国观众是行不通的。这是一部轻喜剧港片,由两位知名香港艺人出任主角;片中的“麟”、“李”二字既用指二位大名,同时又与成语“左邻右里”谐音互文,巧妙地暗示了该片主题――这层谐音互文关联在片名翻译解读中不容忽略。

由此可见,语言文化差异左右片名解读的因素之大而决不容译者忽视。鉴于片名的以上特点及前文所讨论的互文性对翻译的启示,译者有必要从文本互文性这一点出发,以语言文化要素为本,发掘片名文本所涉互文点,细研源语与译语及其文化要素体现于该片名的异同之处,以准确定位译语互文片名。

3.片名互文转换

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首先深入发掘和透析片名文本所涉互文点及其与译语语言文化之兼容性。兼容性高,即源语和译语就所涉互文点而言,具有相同或类似的互文联想,而无任何或明显的语言文化冲突,则可基本以字面译法为主进行转换,以使译文在保留原片名所涉互文点的同时,尽可能接近原名文本,以实现信度最大化。兼容性低,即跟前者情况基本相反,则应在互文转换过程中作较大幅度的变通或归化,以使互文转换成为可能。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3.1字面译法

如上文所述,字面译法适用于那类互文兼容性高且言简意明的直白片名。例如:

(5)Water World

片名Water World实际上已明确点出了这部美国科幻影片的主题背景,即地球两极冰雪融化淹没了整个世界;因此,完全可按片名字面解读直译为《水世界》。就互文性而言,此译名与原名一样,均建立于这一无人不晓的科学常识:由于大气污染及其它人类活动致使地球气候日趋变暖,南北两极冰雪正逐渐融化,未来的地球将很可能淹没成“水球”。鉴于这种共性化互文联想,字面译法毫无疑问是此译例的最佳选择。又如:

(6)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

(7)Corpse Bride ――《僵尸新娘》

(8)《魔幻厨房》―― Magic Kitchen

(9)《画皮》―― Painted Skin

以上四例均与例5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性质,字面译法无疑为最佳选择。

3.2 变通译法

必须承认,由于汉英两语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在许多情况下字面译法是行不通的,更不用提以此来实现有效互文转换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采用变通译法进行必要的语义或语式变通,以使译语片名尽可能激起与原片名相同或类似的互文联想。

3.2.1语义变通

当电影片名含带只在源语文化中才存在的元素时,为了激起译语观众类似的互文联想,则必须采用语义变通译法,在译语片名中添加必要的关键背景信息,以助解读。例如:

(10)Sissi ――《茜茜公主》

略作分析不难看出,此译名中加上“公主”二字提示出茜茜的身份后,实际上是借助互文语义变通为中国观众提供了可激起类似互文联想的相应背景信息。Sissi一名在西方可谓家喻户晓,无疑可令源语观众立刻联想到那位美丽可爱的茜茜公主,但在中国显然情况并非如此。

(11)《猛龙》―― Dragon Squad

港片《猛龙》讲述的是“猛龙”特警队铲除香港黑帮的故事。在中国,龙一向视为正义、勇敢、力量的象征,且许多片名都带有“龙”字,以暗示主角的刚正及勇猛。基于此语言文化背景,故片名《猛龙》足以使国人产生丰富的互文联想而大致领悟影片主题。但若将《猛龙》按字面译法英译为“Dragon”或甚至“Ferocious Dragon”,则可能会令西方观众误解,将其联想为一部类似于《侏罗纪公园》的猛兽恐怖片。因此,片名中加进“squad”一词,通过互文语义变通有效地校正了这种可能会因地域文化差异导致的误导型互文联想。

此类译例举不胜举,又如:Patton(《巴顿将军》),The Muse(《缪斯女神》),The Deer Hunter(《越战猎鹿人》),《刮痧》(The Guasha Treatment)等。

3.2.2语式变通

由于汉英两语在语言形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少片名必须进行语式变通,才能实现有效的语义及互文转换。所谓片名语式变通,即指对其语言形式作小幅变动,通常涉及语序、词类变通等。例如:

(12)Dance with Wolves ――《与狼共舞》

(13)《我和爸爸》―― My Father and I

(14)《独自等待》―― Waiting Alone

以上三例片名均按译语句法或语言习惯,翻译中作了必要的变序处理;以下三例则在变序的同时,还作了虚词变通:

(15)Mission to Mars ――《火星任务》(变序及略去介词)

(16)《夜奔》―― Fleeing by Night(变序及添加介词)

(17)《红衣少女》―― Girl in Red(同上)

以下三例则按译语片名常式及语言习惯,翻译中作了必要的(或润色性)词类变通处理:

(18)Faithful ――《忠诚》

(19)Fugitive ――《亡命天涯》

(20)《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Girl with Pearl Earring

3.3归化译法

字面译法和变通译法是片名语义意义的再现手法,并且也是再现片名语用意义的两个基本方法。然而,在源语与译语之间的语言文化因素差异甚大,从而致使片名互文兼容性极低或甚至丧失时,要再现原文的互文联想性往往逾越字面译法和变通译法的功能范畴。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采用互文归化译法,即基于片名互文点,根据译语的特点、习惯、文化等,替换原片名的主题形象,以在转达其语义及语用意义的同时实现有效互文转换,从而使译名能够激起类似于原名的互文联想。例如:

(21)Waterloo Bridge ――《魂断蓝桥》

自拿破仑大败滑铁卢之后,“Waterloo”一词已在英语中成了“失败”的代名词;其互文联想喻意自然给片名奠定了悲剧基调。但若按字面直译该片名为《滑铁卢桥》,那么会有多少中国观众知道伦敦那座浪漫小桥,而不误认为它是指拿破仑滑铁卢大战呢?也许出此考虑,片名译者对Waterloo Bridge采用了互文归化,译作《魂断蓝桥》。“蓝桥”语出中国民间浪漫爱情传说,象征爱情之桥;再加上“魂断”二字来再现英文“Waterloo”潜在的互文喻意,故使译名赋有了与原名类似的互文联想:浪漫爱情 + 悲剧。又如:

(22)《像鸡毛一样飞》――Chicken Poet

此国产片的主人公是一个犹如墙头草的小人物级懦弱诗人。“鸡毛”极轻,随风而飘,且“鸡毛蒜皮”喻指“微不足道”在汉语中早已成为定式――这一切均构成了原片名的互文前提。其英译名,根据译语习惯及特点,将“鸡毛”归化为“Chicken”,基本实现了有效互文转换,赋有了与原片名类似或近似的内外互文联想――既与译语语言文化(外)互文,又与影片情节(内)互文。

类似的译例还有:Deathwatch(《战地》),Stuart Little(《精灵鼠小弟》),The End of the Affair(《曲终人散》),《木棉袈裟》(Shaolin and Wutang)等。

由此可见,片名互文翻译无疑为片名翻译之艺术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蒂费纳・萨莫瓦约著.邵炜译.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3]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外语教学,2001.VOL1.

[4]罗婷.论克里斯多娃的互文性理论.国外文学,2001.VOL4.

[5]龙千红.英语电影片名佳译赏析.西安外语学院学报,2003.VOL3.

[6]秦文华.从互文性角度谈翻译.外国语,2002.VOL2.

[7]王瑾.互文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Graham,Allen.Intertextuality,London:Routledge,2000.

[9]Hatim,Basil and Mason,Ian.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篇8

[关键词]红色名言 激励 红色教育

名言以其简洁、优美、明快的语言形式表述了做人、处事、成才等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处处闪耀着人类聪明睿智的理性光芒。红色名言,是一类积极健康、言简意赅、蕴含哲理的名言的统称。是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的重要资源。让学生经常诵读红色名言,可以激发斗志,鼓舞士气,坚定信念,振作精神,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自2007年以来,开展了一系列以“红色名言激励学生成长”的教育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1 实践探索。

1.1 第一阶段:50条名言的收集与确立。在物欲膨胀、功利主义泛滥、理想信念稀释的年代,支撑民族气节与风骨的红色精神正在一点点流失,作为一所发源并壮大于党领导的全国最早农运中心的萧山三中,自2005年开始努力追求一种融合了红色农运精神、学校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红色精神培育的教育,即为红色教育。而以红色名言激励学生,是萧山三中红色教育的一个重要实践载体。首先,我校在2007年9月向全校师生征集红色名言的活动,要求写上名言的作者与名言大意的阐述。

红色名言的征集过程。实际上是对红色名言的学习升华过程。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我校共收集了名言200多条,经过重重筛选和多次修改,最终选定为五十条。

1.2 第二阶段:红色名言的编册与挂墙。自50条名言的确立后,我校于2008年1月编写了《记50条红色名言》校本学习文本。由于每一条名言都注明出处,并解说了名言的大意,或对名言的背景知识有一个简要的说明,或在名言本意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阐释,在编排又采用了喜闻乐见的图文并茂形式,因而这本校本学习教程,显得生动活泼,富有启发与教育意义,是启迪学生的良师益友。

除此之外,我校还将这50条名言与相应名人刻于木板,悬挂在教学楼、实验室、科技楼等各场所的墙面,让学生可以随时阅读,随时接受名人与名言的思想熏陶,让学生在校期间能随时随地沐浴在名言的光辉之下。

1.3 第三阶段:红色名言的宣讲与播扬。随着“红色名言”的确立、编册与挂墙,我校掀起了一个“诵读红色名言”的学习高潮:“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五十条名言,学校要求全体学生能诵读、熟记和播扬,从中激励意志,锻造思想,培育精神,提升境界。

另一项更具有教育性、体验性的“红色名言宣讲”活动也在全校范围内得到了响应,首先,我校师生利用班级讲台这一阵地进行宣讲。其次,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时间进行宣讲,使每一次国旗下讲话更充盈了育人的效用。通常情况下,围绕校园生活、文明礼貌、习惯养成等常规问题,或与传统节日、学校特色专题活动相配套,确立一个主题进行宣讲。

为培养学生勤奋努力、刻苦锻炼、健康积极、全面发展等学习观念与身体素质,学校经常开展以“奋斗”、“运动”、“感恩”、“宽容”、“直面挫折”等为主题的名言宣讲,如针对学生学习信念淡漠、学习懒散、勤奋刻苦素质欠缺等情况,2009年12月1曰我校开展以“奋斗”为主题的名言宣讲,高三7班项盼盼同学在“奋斗,为了快乐”中宣讲:“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在这条路上,‘只有奋斗,给我们生路,而且只有奋斗可以给我们快乐(恽代英)。”“人生只有奋斗,才能给我们生路,也只有奋斗,才可以给我们快乐,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去掌握,自己的方位需要自己去定义,自己的理想,也只有自己去奋斗。”学校利用广场集会,举行升旗仪式暨红色名言宣讲活动,切实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1.4 第四阶段:红色名言的拓展与内化,在50条名言的长期熏陶下,我校学生早已把自己喜欢的名言,诸如:“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鲁迅);“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世界只为有目标的人开路]没有谁可以限制人的潜能尸(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人,唯一可以自我夸耀的,只有责任。”(培根);“真正的才智,是刚毅的志向。”(拿破仑)等,成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座右铭”,并且还以此为蓝本进行模仿创新,编写一些针对自己特色的“座右铭”,如“我们缺的不是豪情壮志,而是持之以恒”、“挑战极限,永不言败”、“今天所做的事勿候明天,自己能做的事勿候他人”等,这些名言与座右铭,已成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战胜自己、激励自己、鞭策自己的精神动力,让学生终身受益。

2 实践收获。

2.1 增长了知识,领悟了精神,50条名言。由于全来自于师生的收集,他们在查阅、收集名人名言过程中亲近名人、研究名人、学习名人,收集了丰硕的学习资料,其中有中国历史的名人名言和轶事,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言及轶事,还有中国与外国名人的语录和名将故事,这些名人名言、名人小故事、名人轶事等资料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许多名言的起源、名人的思想与名人的事迹,使学生懂得了名言的来龙去脉,增长了见识,还领悟了名言的精神内涵,提升了境界。

2.2 接受了熏陶,汲取了力量。以“红色名言激励人”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名言收集与学习活动中感悟了名人的智慧与名人的崇高精神,在不经意间。学生已摆脱了世俗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养成了虚心学习、实事求是的态度与习惯,并能以开阔的胸怀对待古今中外的文化成果,以执着的精神对待学习和工作,为追求进步而不懈努力。又由于在对学生进行红色名言教育时,非常关注将学生周围的物化环境与心理环境、德育环境融为一体,使每一堵墙都成为会说话的扬声器,将整个校园变成一部诗化的立体文化场。当学生从名言中悟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时,当学生被那些格言警句激起心中的某种共鸣并产生震撼时,名人名言就被赋予了丰富的教育内涵,使学生受到了熏陶,汲取了力量。

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篇9

关键词:两汉经学;古文;语言;哲学思想

一、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中的语言哲学思想

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经今文学派重视通经致用,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政治功利性较强。其对经义的诠释偏重于义理探究,重视对名实关系的探讨。董仲舒的“深察名号”理论是其代表,可以看作是先秦儒家正名理论的继续。其中所揭示出的语言哲学思想大体上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 辨析名、号之异同及其形上意义。董仲舒所说的“名”、“号”都是指语言学中的“概念”。他认为,名号都源于圣人所造,因而都具有传达天意的功能。《深察名号》云:“名号异声而同本,皆鸣号而达天意者也。”但他又认为与名相较,号所指的对象的范围更大,意义更抽象,号与名之间颇存概念的种属关系意谓。他在同篇指出:“名众于号,号其大全。名也者,名其别离分散也,号凡而略,名详而目。……物莫不有凡号,号莫不有散名如是。”董仲舒在此对名号作的定义和区分,其目的是通过对名号的分析进而理解名号背后所传达的天意,以探讨天人关系、寻求治乱之道。其名号理论表现出强烈的经世致用意图。

2. 思考语言的功能与作用。董仲舒认为名号能达天意,把语言作为沟通天人之间的重要工具。并且又说:“天不言,使人发其意”。通过一番论证的转化,“鸣号而达天意”,实际成为“鸣号而达圣人意”。语言的达意功能在这里一方面被神话,另一方面也被限制,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的传情达意功能董仲舒则没有给予多少关注。董仲舒在此表达了对语言与真理的关系的认识:名的内涵包含了真理,故可以作为标准来规范、要求具体事件;同时名所蕴含的真理,不是表面地、直接地呈现,而需要“深察名号”,即通过对概念内涵的深入分析从而获得名的内在之理。这样名又成为了认识的对象和获得真理的中介。

3. 探索了语言的起源和本质。在董仲舒的理论体系中,名之所以具有特殊功能和重要作用,是因为正确的“名”与天地相联并表达了圣人之意的符号系统。如董仲舒说:“名号之正,取之天地。”名还代表了圣人对事物本质的真实准确的认识,因而正确可信,具有权威性、正当性。《深察名号》说:“名生于真,非其真弗以为名。名者,圣人之所以真物也,名之为言真也。”《实性篇》中董仲舒还指出:“名者性之实,实者性之质”,认为作为某一事物的概念的名,实际反映了该事物的本质。因此,名就不是一种没有实际内容的空洞概念。

4. 对语用问题的思考。董仲舒认为,名不仅具有“循名以得理”的抽象作用,而且,在现实生活的具体境遇中还能发挥实际功能。在《深察名号》篇,他论述了正名、引名的问题,并指出“正名”的基础在于先辨物理,目的在于务求其真,如他说:“《春秋》辨物之理,以正其名,名物如其真,不失秋毫之末。”正名之后,名就具有了审是非的效用:“是非之正,取之逆顺;逆顺之正,取之名号”;而其具体运用在于而“引名”的作用在于循名责实,如他说:“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是非,莫如引名……诘其名实,观其离合,则是非之情不可以相谰已。”董仲舒虽然主张通过“深察名号”以达天意,但他不否认还通过观象、察物等其他途径亦可以探求天意,明察天道。后世谶纬之说就是对其观象方法的运用和放大。两汉经学谶纬学说的流行,一方面表现了该时代今文经学家对语言文字的神秘化运用的倾向,但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语言的认识能力与达意能力局限性有一定的认识,是“言不尽意”思想的一种神秘化的放大。

二、经古文学派在名物训诂过程表现出的语言哲学思想

两汉经古文学派重视名物训诂,学风朴实,考证性较强。他们兼通小学,讲求条例,取得了众多的训诂成果。训诂学的发达反映了此时名实关系问题内容的变化:西汉经今文学所说的“名”是指概念;实,主要指称“客观事物”、“客观原则”。而经古文学家所理解的“名实”问题的“名”则主要指书面文字,“实”则指“经书的原文本义”。先秦以来的“名实之辨”在东汉逐步转变为对名言关系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为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提供了思想基础。

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篇10

王哲(1988-),男,满族,河南省辉县人,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生。

马玉梅(1963-),女,汉族,河南省睢县人,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6--0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文化交流频繁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影视作品的东西方相互引进便是其中一个比较显著的例子。影视作品的名字翻译也是参差不齐,这牵动着每个商家的心,同时也受到许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影视作品名作为承载影视作品信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出影视作品的类别、特征及其卖点,还应考虑到消费者的接受度。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影视作品,其包含的社会文化因素更是不言而喻。因此,除了要遵循语言的一些固定规律模式外,还要注意消费人群的性别、年龄以及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这些非语言因素,只有这样,影视作品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为之买单。

名称是一部影视作品能够给予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对于促进消费者为其买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的许多影视传媒公司在将本国语言的影视作品推广到国外时就已经意识到了一个成功的影片名在目的语消费者中的重要性。一个好译名能准确传达影视作品所包含的信息以及吸引眼球的关键点所在。

1. 影视作品名的翻译

影视作品译名的优劣集中体现着一部影视作品的文化底蕴的程度深浅,这就给影视作品名的翻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影视作品名的翻译不仅要体现影片本身的文化内涵,还要兼顾到目的语受众的文化接受程度,这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多个方面的差异分析。

翻译涉及两种不同语言中的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转换,就很自然地产生了一个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正如Juri Lotman所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自然语言的结构为其中心的”。

英美影视作品当中有不少片名常以主人公的名字、故事发生的地点、故事发生的情节作为片名,这时宜直译,以保持原名与内容的完美统一。但有时直译会是目的语受众难以接受或是产生歧义,这时就应当采用意译或是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2.影视作品名翻译中的社会语言学观点

社会语言学是一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与结构主义学派相对立的多学科研究领域,是一门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语言现象的新兴边缘学科。它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语言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探讨研究产生语言差异的社会原因。将社会语言学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有助于我们“突破把翻译定性为单纯的语言行为的藩篱,揭示以往被忽视了的翻译活动的社会层面,对现有的翻译理论进行补充”。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语言学分支。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结构,一是社会语境。社会语言学试图透过社会文化现象分析研讨言语行为,并通过语言使用现象说明社会结构及其内在机制问题。本文中我们给出社会语言学这门学科的两种视角,以便于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理解影视作品名的翻译。

2.1 社会语言学认同语言能力

无论是中国影视作品名的英译还是英语影视作品名的汉译,影视作品名称都是一种语言形式。传统语言学研究某一特定的语言,并且研究声音、音素、词素、单词、短语和句子结合在一起形成有意义的话语的句型。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能力”的概念,这里他说的是个人所特有的语言学知识。大致来说,就是关于词语和词语组合。

“语言能力”的概念被广泛地应用于影视作品命名。例如,最近热播的由周润发、黄晓明主演的电影《大上海》,主要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在上海发生的恩怨情仇,而影视传媒公司在翻译该片的英文名时用了The Last Tycoon(最后的大佬)来影射片中亦正亦邪却又饱含民族气节的主人公。这样的翻译可以让英语国家的观众更好地了解到该片所要表达的精神,如果将该片只是简单地译为The Big Shanghai,则该片的韵味顿时尽失。

近期备受热捧的青春系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被简单地英译为So Young,笔者认为这样的译名并不能很好的传达本文的真实意味。影片主要讲述了几个主人公回顾从大学到毕业之后的感情以及事业经历,其中充满了欢笑与泪水。而简单地用So Young似乎并不能将本片中主人公的回忆与感伤表现出来。笔者认为,将本片的译名模仿Ode to The West Wind,译为Ode to The Years When We Were Young似乎更合适一些。

2.2 社会语言学暗示

以上例子中的影视作品名翻译就是母语使用者对合适的命名规则的文化期望的实现,这些影视作品名有效地传递了不同的社会语言学背景所需要的社会与语言学准确性。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意识到汉语与英语是两种差异很大的文字,汉字是一种表意性文字,通常汉字代表着某一物体而不是一个单词的发音或是发音的文字符号。表意文字不仅是汉语语言系统的构成基础,还在选择合适的汉字时起着重要的作用。汉语的这一特性使得英语与汉语之间的翻译接受性难度加大,近5万字的汉语词汇给非汉语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