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月亮的诗十篇

时间:2023-04-12 14:12:21

有关月亮的诗

有关月亮的诗篇1

进入唐代,明月适当地摆脱了一些人生短暂的悲凉色彩,转而以明朗为主。像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甚而传达人们对永恒的感悟:“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什么是永远?你看那天上的明月,它亘古存在着,所以有“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说法。而明月在诗人笔下,亦有些仙色彩。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仙敢于邀明月为伴,表现人类自我形象的魁伟。还有一位壮阔的文人是宋代苏轼,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拓千古绝境。词末的祝福也阔大温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间的多少美好愿望,在此都托付给明月了。

但是面对明月的忧伤并未止过。李白也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同样,苏轼写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孤独。他的“云淡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亦清冷。而更多的人则将离别的愁绪寄托于明月,杜甫《月夜》倾诉着:“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相较而言,显得阴柔多了。月亮也并未完全脱离人类世俗化的欣赏,李后主写过“待踏马蹄清夜月”的游赏之词。亡国之后,多情的明月唤起他很多回忆,触动大悲哀:“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月亮在很大程度上承载着人类离别和团圆的情感。我们民族的节日中,元宵、七夕,和中秋,是家人和情人团圆的节日,都和月亮特别有关系。诗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年轻情侣的缠绵离不开月亮。至于中秋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基本上道出古诗中月亮的核心内涵,团圆和思念。宋晏几道词有“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非常优美。而在宋词中,月色有种种风情。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至于乱离间,民间流传着“月子弯弯照九州”,无不发自真情。永恒的月亮有时也触发兴亡之感,如“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今天,月亮更多的含义是温馨,如普遍传唱的歌曲《彩云追月》、《月亮代表我的心》等。

有关月亮的诗篇2

摘要:魏尔伦的《月光》、郭沫若的《霁月》、李白的《月下独酌》是三首包含“月亮”意象的诗歌。虽然时间上有古今的区别,空间上也有东西方的差异,但是这三首诗呈现出明显的相似性,相似性之下又具有差异性。本文通过三首诗的对比,旨在从意象、诗境、创作方法等方面探讨这三首诗的异同。

关键词:月亮、移情入景、象征主义

一、月亮意象的同与异

月亮在诗人笔下呈现出跳动的生命力和鲜明的性格美。三首诗中,诗人都选取了“月亮”作为主要意象。其中,月亮都有孤独之意甚至都透露出“月亮―女性”这一文学原型。但是,同一个“月亮”东西方诗人所寄寓的内涵是不同的。西方的月亮大多表示孤独、忧郁之意,而东方的月亮意象与西方相比显得更为丰富。它除了表示孤独、思乡外,还隐喻美好的事物,表达洒脱、旷达的情怀。

魏尔伦的《月光》描绘了村野里的假面舞会图。漆黑的夜晚、惨淡的月光与狂喜悲泣的喷泉、大理石雕像等交织在一起。这些意象虽有出场次序先后之别,但无不带有冰冷、忧郁之感。甚至村野里唯一的热闹――假面舞会,舞蹈者跳啊、唱啊、弹着琵琶,奇幻的面具下透出的却也是一丝凄清。表面上的狂欢、狂喜却难掩实际内心的凄清、忧郁。

郭沫若的《霁月》创作于1920年前后,诗人留学日本却心系祖国。诗人笔下的月光是淡淡的、幽幽的,照得人在月光下觉得清寒。其诗看似宁静,宁静之中却透露出浅浅的忧伤。但是,忧伤并不是诗人情感的主流,忧伤背后更多地寄寓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祖国的美好心愿。诗人追求和自然融为一体,他更需要的是月亮“借件缟素的衣裳给我”、“提起你幽渺的波音和我”。他将月亮隐喻美好的事物,寄托了他的人生理想。

李白《月下独酌》中的月亮意象除了孤独之意,更多了洒脱、旷达的情怀。李白是孤独的,在花间、在月下,本该是文人、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喝酒赏月。但是却只有李白一人独酌。月亮是高洁的,世事混浊,李白不屑为伍,他宁愿亲近月亮。皇帝的疏远、世人的嫉贤妒才、“济苍生”的愿望不能实现,李白通过月亮来排遣。月亮是李白失意时的精神寄托,是他“积极的乐观主义的精神的化身”。①它在李白的笔下是近人情、懂人心的、是旷达的。“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在现实孤独的情况之下却能想到自己和月亮结伴同游,哪怕是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

二、象征主义创作方法的同与异

我们这里谈到的是区别于象征主义流派的象征主义创作方法:如果对本来要反应的主、客观世界都重在间接表现,而另外创造一个能从差异中见同一的双关性形象,去暗示所要着重表现的事物,情感,那就是象征主义了。②李白《月下独酌》中的月亮在形象总体上是象征性、牵动全局的,这就属于古典象征主义创作方法。郭沫若的诗受到了西方泛神论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有现代象征主义的色彩。被称为“诗人之王”的魏尔伦是早期象征派的代表人物,他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进行诗歌创作。

古典象征主义有一类为明志型,即借物抒怀,间接表现自己的洒脱的人生态度和旷达的情怀,《月下独酌》应属于此类。天宝元年,李白再次来长安,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为了实现他“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但很快,李白便遭到了玄宗的冷淡和疏远,官员的嫉妒,对他大加排挤、谗毁;玄宗也只是让他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他感到孤独、愤懑,乃以酒销愁。天宝三年,他写下了《月下独酌》,表明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郭沫若的象征主义既有传统的诗学背景,又与其泛神论的浪漫主义密切相关。就他的《霁月》而言,他可能从李白的《月下独酌》和魏尔伦的《月光》中汲取了营养。他“曾将象征派作家梅特林克作品的格调与他所喜爱的泰戈尔的作品格调相提并论,并将波特莱尔、魏尔仑、叶芝等象征主义诗人列为自己所喜欢的诗人。这都表明了他对象征主义的某种认同。”③他自己也曾经说过“真正的文艺是极丰富的生活由纯粹的精神作用升华过的一个象征的世界”说明他自觉运用象征主义的创作方法。

《月光》是象征主义诗歌萌芽时期的一个代表。但是,就《月光》本身包含的情感而言,相比其他两首诗,它更为复杂和矛盾。该诗透露出来的诗人的感情既狂喜又悲戚,这些都与西方象征主义认为美和忧郁并存、着意设造神秘、追求晦涩深奥不无关系。而“我国的象征主义作品,一般都不猜哑谜,不卖弄玄虚,而是既讲究含蓄,又避免晦涩,力求达到‘隐而不奥’”。④

这三首诗都运用了象征主义创作方法但是这三首诗的象征主义也是有差别的。“我国象征主义的主流,一向是注重思想倾向与社会效果的……都很注重思想内容要有积极意义……其基本倾向是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而极少个人主义与颓废主义的色彩。”⑤而西方的象征主义有明显的颓废主义倾向,其基调是哀伤的。

三、均为“移情入景”式的创作

李白的《月下独酌》、郭沫若的《霁月》、魏尔伦的《月光》均为移情入景式的创作。

《月下独酌》首句就写了一个“独”字,诗人的心境已经自陈开来。“独”字不仅仅写的是酌酒的孤独、现实环境的孤独,更是诗人内心的孤独。为了排遣这份孤独,诗人笔下塑造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景。诗人的感情是流动的、变化的,孤独感在诗仙李白身上并不会长久。几杯酒下肚,其洒脱、旷达的一面就显露出来了。于是诗中的景物又发生了变化“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整首诗表现出李白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李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孤独。”⑥“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李白意识到了和月亮、影子的聚会只是暂时的,醒了之后自己就会与它们分别。尽管如此,他还是旷达地期望自己可以和月亮再次同游。所以,此诗是“移情入景”式的描写,诗人为自己产生的情感塑造了笔下一系列带有“我”之色彩的景物。

《霁月》和《月光》也是如此。《霁月》中的景物一出场就是“淡淡的”、“幽光”、“寂寥深深”。景物本身不含情,景物的疏淡、幽昧、寂寥皆是人的主观看法。诗人眼中的景物是淡淡的,幽幽的说明诗人的心境是柔和的、宁静的。有这样的感情,诗人笔下的月亮才是“云衣重裹”、“团鸾无缺的明月”、“雾帷深锁”。诗人乐于把“悠悠的诗之精灵付托于婉丽而朦胧的意象。”⑦但是,诗人宁静的心中有淡淡的忧伤,“身上觉得清寒”、“眼中莫有睡眠”。他需要表达圣洁而美好的人生理想,需要月亮做他的精神依托“借件缟素的衣裳给我”、“提起你幽渺的波音和我”。而魏尔伦是象征派诗人,他认为美和忧郁并存、不可分割。所以,他笔下营造的景是“透出一丝凄清”、“忧伤、美丽、静寂”和“狂喜悲泣”。

指导老师:詹冬华

注解

①林艾菲《浅谈李白〈月下独酌〉中月的意象》,《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1月,第11卷第1期,第61页

②吕永、周森甲《我国象征主义的源流与特点》,《文艺思想研究》,1987-02-28,第157页

③张林杰、龙泉明《郭沫若诗歌的象征主义》,《文艺争鸣》,1998-07-15,第26页

④吕永、周森甲《我国象征主义的源流与特点》,《文艺思想研究》,1987-02-28,第175页

⑤吕永、周森甲《我国象征主义的源流与特点》,《文艺思想研究》,1987-02-28,第174页

有关月亮的诗篇3

唐代的诗人对月情有独钟,在他们的诗中常常可以看到月亮的影子。无论是一轮圆月,还是一勾弯月,都会经常拨动他们的心弦,给诗人带来无尽的遐想,引发他们无限的感慨。此时,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从一些描写月亮的诗中,我们不难读到古代诗人一分难释的生命情怀。

月亮极易触动人们思念的心情。思乡怀人也许是中国人独特的一种情结,古代诗人们在诗词中常有反映。广为传诵的有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秋月光明而又清冷,孤身远行的人看见它,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从而想起家乡的一切,想起家乡的亲人。这首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写出了真挚深切的思乡之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这是张九龄《望月怀远》诗中的四句,前一句写“望月”,后一句写“怀远”,诗中描写分处两地的情人,在银色的月光下,因为相思度过的一个不眠之夜。通过情景交融的意境,抒发了情深意远的情怀。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洁白的月光落在中庭的地上,此时鸦雀静了,桂花也沾满了露水,秋思随着明月的清辉,究竟酒落谁家呢?诗中充满了感秋之意、怀人之情,蕴含着思深情长的意味。

月亮又会牵动人们别离的愁绪。“长安一边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李白的《子夜吴歌》中的一首。全诗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广阔的画面: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四处传来此起彼伏的捣衣声,声音随着萧瑟的秋风散开,传出的都是思念玉关人的深情。诗中表现了期望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如果说这首诗写的是思妇念远,那么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写的就是征人思乡。“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朝虽然强大无比,但边关还会经常受到外敌的袭扰,以致战事不断。诗中描写戍边将士身处沙漠前线,在一个清冷的月夜,听到一声芦管吹响,顿时引发了浓厚的思乡情绪。“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见于杜甫的《月夜亿舍弟》,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人遭逢乱世,亲人离散,抬头望月,忽然想起远方的兄弟,因音信不通,生死不明,于是心中夹杂着阵阵焦虑不安。诗人之所以强调今夜的露白月明,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怀想、对亲人的思念。

有关月亮的诗篇4

关键词:唐诗 李白 意象 月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89-01

一、表达自己高洁的理想

李白一生都在追逐着月之皎洁之心,月亮神圣、孤独、浪漫、高洁,这些恰巧是诗人身上所具备的或是正在追求的。李白一生都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是他的一生漫长而坎坷,在昏庸衰败的唐玄宗时代,他的理想抱负不仅不能够实现,反而由于他的才华和盛名,不断遭到奸佞喙蟮募刀屎拖莺ΑR虼耍他痛恨人世间的黑暗和不平,憧憬有一个如明月般皎洁无瑕的世界,所以他便把自己的理想寄托给皎洁的月亮,例如他在《宣州谢I楼鉴别校书叔云》中写道:“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是诗人酒兴大发时写下的豪言壮语,让我们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极其苦闷的,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高洁理想的追求,这便是我们的诗仙的可贵之处,能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豪迈的性格。正因为他品格高洁,超凡脱俗,生性好月,才用“天上之月”来形容自己的理想抱负。

再如《将进酒》中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人用诗歌安慰自己,不免有点自欺欺人的无奈。诗人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可是必须面对现实的黑暗残酷,即使心有不甘,但依然在自己的世界里我行我素,他不需要我们这些俗人的同情,因为月亮懂他。懂他的无奈,懂他的自负,更懂他的理想和抱负。

二、表达自己的孤独与失意

在李白的诗歌中,月亮被赋予了寂寞、孤独和哀愁的意象。李白是一个天才诗人,他一生广交天下好友,然而他的内心却常有孤独之感。他渴望建功立业,却怀才不遇。于是,他只能把这种孤独、失意排解在诗歌当中。最让人感觉悲苦孤独的就是《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能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1]在现实生活当中,他的报国理想始终不能实现,所以李白孤苦、郁闷之极。这首诗中的月亮,就是诗人在孤独时的寄托,他找不到与他共同饮酒、共同畅谈理想的知心人,只能在月亮下独自饮酒,我们无法看见真实的场面,但可以想象得到我们的大诗人在那种境况下的落寞与悲凉。试问谁会和自己的影子还有无情的月亮同畅饮呢?正是因为诗人太孤独了,所以才会“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的身边有的只是一壶清酒和无尽的漫漫长夜,跟随作者的依旧是无边无际的落寞与哀愁。我个人认为《月下独酌》是表达孤独落寞、失意彷徨的经典之作。

再如他的《长相思》:“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2]诗的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氛围。在深秋一个凄冷的晚上,在摇曳欲灭的孤灯前,主人公苦闷之极,便走到窗前遥望空中的那一轮同样孤寂的明月,心中酸楚难耐。那一轮明月就好像心中思念的美人,可望而不可及,徒留一声长叹!这首诗是诗人的真实写照,主人公便是自己,那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便是自己远大的但又难以实现的报国理想。此情此感只能寄托于诗来宣泄自己心中的失意与惆怅。

李白的一生都在幻想自己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能建功立业、功成身退是他的理想人生。但是,他为人率真豪放,蔑视权贵,很容易得罪人,所以他的仕途一直不尽如人意。由于如此种种的遭遇,使得李白倍感孤独寂寞。我倒觉得,李白之所以孤独惆怅,是因为他自恃清高,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一个时代能有几个像李白这样的人呢?所以李白的心境不是他们所能体会的,也许在李白的认知里只有天上的月亮才能懂得,“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月亮知我心”说的就是他吧。所以他从不吝于赞美月亮,描写月亮。在他的诗歌中,如果你找不到家乡,就找月亮;如果你找不到亲人,就找月亮;如果你找不到理想,就找月亮,月亮是一个万能的倾诉对象。李白诗中的月亮是他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感情寄托,是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纽带,是诗人的知心好友,还是诗人理想的化身。诗人把他的一切感情都用月亮表现,月亮照耀着李白一生的足迹,他早已和月亮融为一体,合二为一了。

月亮的意象在李白的诗歌中随处可见,已成为他生命与理想的寄托,诗人对月亮的钟爱正是他皎洁内心的真实写照,他的诗歌留给了我们更多的遐想,也许不只是淡淡的忧愁,还有一种永恒的追求。月之皎洁犹如我心,我们也期待着有对李白更全面更新的解读。

参考文献:

[1]邓诗萍.唐诗鉴赏大典[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罗汉.罗汉品唐诗[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

[3]纪准.李白诗赏读[M].北京:线装书局,2007.

有关月亮的诗篇5

关键词: 李白; 月意象; 情味;意蕴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曾对月抒怀,然而,能像李白那样将月写进自己的诗里,同时也将月融入自己生命的诗人,则极为罕见。李白对月亮爱得热烈,爱得深沉,他把自己的命运和月亮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李白眼中的月亮就是他自己的月亮,因而他诗中月的意象就别具一番情味了。

一、李白诗中月所寄寓的情感内涵

李白诗中的明月,常和思亲怀人、思友怀乡的情感紧紧联系在一起。王昌龄是李白的好友,他的遭贬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世事的无常。李白对他深表同情,但相隔千里,路途遥远,他只能将自己对友人的牵挂和思念托于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有着丰富的想象,在他眼里本来无知无觉的月亮,竟然变成了一个知心朋友。晁衡是日本来唐的使者,在中国居留多年,对于促进两国文化交流有一定贡献。相传他在返国途中“遇难”。李白听到消息,心情十分悲痛,作《哭晁卿衡》一诗以悼念。“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这首诗后两句运用比兴的手法,对晁衡作了高度评价,表达了自己无限怀念之情,“明月”象征着晁衡品德的高洁,而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皓洁的明月沉沦于湛蓝的大海之中,含意深邃,艺术境界清丽幽婉,同前两句中对征帆远航的环境描写结合起来,显得既自然贴切,又令人无限惋惜和哀愁,以景写情,意味深长。

二、李白诗中月的人格化

李白笔下的月亮大多是拟人化的,诗人赋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和动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中的一个“送”字,使诗人梦境中的月亮显得那样多情。明月把他的影子照在镜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谢公当年歇过的地方,画面瑰丽而神奇。“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这首诗从内容看,写了诗人月夜到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隐士。诗中第一句就交代了时间并巧妙地引出了“山月”,而一个“随”字又把月写得如此脉脉有情。月尚如此,人而不如月乎?写出了诗人对终南山的山林美景的眷恋之情。李白笔下的月亮通人性、知人意,可揽可摘,可问可语可留,完全和诗人的精神世界融为一体了。“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送杨山人归嵩山》),这两句诗展示了更加美丽神奇的境界。

三、李白诗中月的意境

李白诗中的景常常会笼上一层轻纱似的月光,那样轻盈、柔和,那样妩媚,皎洁。自然的山水,在诗人笔下更富浪漫的色彩。且看:“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夜下征虏亭》)这首诗的语言如话,意境如画。诗人坐在小舟上回首征虏亭,只见那高高的古亭在月光映照下轮廓分明,那丛丛山花在朦胧的月色下绰约多姿,好像一群美丽的少女在江头为诗人送别。江上的渔火迷离奇幻,像无数的萤火虫飞来飞去,构成了一幅令人心醉的春江花月夜景图。诗人的喜悦之情流显于画面。李白还善于从动态中捕捉形象,抓住客观景物在特定环境下所显出的神态,数笔勾勒却生动传神。而这一切景象(如船、亭、山花、江火),又都是以明月为背景的,突出了在月光笼罩下景物所具有的朦胧美,及独特的审美意味。“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

四、李白写月的艺术

李白写月的诗歌在艺术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首先,格调多变,情感强烈。诗人对月的描写,

时喜时悲,或愁或乐,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感情。喜怒情愁,吐露纸上。“白杨秋月苦,早落豫辛山”“风吹寒梭响,月入空闺悲”,或寂寥冷落,或幽静安详。“天青江月白,心静海鸥知”,不管哪一类情调,都是自己心境的写照。其他诗人也借景抒情,融情与景,但其情绪远不如李白的强烈,因而景物的感情色彩也就没有他的诗鲜明了。

其次,联想丰富,比喻新奇。在李

白看来,月是最美的,因而他用了许多优美新奇的比喻去赞美月亮。“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他诗中写月时所用的比喻总是那样新颖鲜明,灿烂夺目。这与诗人与众不同的思想气质有关,许多自然界的景物,前人不止一次吟咏过,但在李白的笔下又有了新的生命,成为新的意象。月,这一文学中永恒的歌咏对象,也正是经过李白的再创造,才变得格外有诗意。

再次,构思巧妙,富有新意。《静夜思》是被广为传诵的写月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用“霜”来比地上明亮的月光,既写出了月光的洁白,又烘托了游子静夜思乡时内心的凄凉。李白赞美月亮、吟咏月亮的诗篇,是他追求光明,向往自由,厌恶黑暗现实,鄙视庸俗人生的高洁情怀的写照。诗人笔下的月寄托了浓郁的主观情思,是诗人对自我生命内核的探求,也是其对自我生存的认知。这些诗不仅在唐代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

五、月意象在李白诗中的独特风神

李白诗中的月意象不仅意韵丰富, 而且由于诗人天才的创造, 使月意象更是传达出了他豪放飘逸的风神, 散发出卓绝的艺术魅力。

这一特点较明显地体现于“ 酒”“月”共存的诗中, 如“月下独酌四首”, “把酒问月”,“5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眺”等。李白一生与酒月有着不解之缘, 所谓“酒缺月无味, 景缺月不美”, 而正是这类有酒有月的醉诗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风神。宗白华说: “ 诗人善醒, 他能透澈人情物理, 把握世界人生真境实相, 散布着智慧, 那由深心体验所获得的智慧。但诗人更能醉、能梦、由梦而醉诗, 能暂脱世俗, 起俗凡近, 深深地坠入这世界人生的一层变化迷离、奥妙徜恍的境地”[ 2]。李白正是这样, 是酒让他抛却世俗负累, 超脱自身与时空局限, 放逐自己于由月导入的宇宙无限中, 使他饱满的人格风蕴显露无遗。李白诗作中最典型反映此种个性特色的莫过于那首独步千古的名篇—《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即春。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李白才高却终不获赏, 内心孤独而苦闷, 然而他始终傲世独立不与流俗合, 此种风神在这首诗中一览无余: 身处异地无友人同欢, 李白只身一人, 花间对月独酌, 在这里没有对故乡的思念, 没有孤独的伤悲, 没有不得志的渲泄, 只有良宵难再、行乐须即春的畅达, 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自信充斥全篇, 在花间歌月徘徊、舞影凌乱的踉跄脚步中, 李白把自己的孤独痛苦升华为奔放的生命热情, 所谓“ 诗仙”可于中窥见。

总之, 月意象无疑是李白笔下的核心意象之一, 李白笔下的月意蕴丰富, 风姿独特, 是诗人李白非凡的生命体验、狂放不羁的个性的投射, 它是诗人精魂的凝聚。

参考文献:

有关月亮的诗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目、耳、头、米”,认识新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流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

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划出不认识的字。

2.四人小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并读读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3.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 “静 、床、 光、望、乡”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课文读准、读顺。

三、创设情境,复现生字

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

2.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妹妹后面藏着一个字,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

3.出示:“静 、床、光 、望、乡 ” 5张生字卡片,开火车同桌齐读后鼻音的字,读正确后互相说:“合作愉快!”

4.教学新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四、感受诗意,再读古诗。

1.(课件出示插图,配上古筝乐曲)谈话:小朋友,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难过、伤心、悲哀……)

3.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4.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播放乐曲)

5.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6.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

7.指名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8.通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五、写字练习,学写4个生字

(一)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二)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目、耳”两字横与横之间的距离,“头”和“米”的横应写在横中线上。

(三)学生独立描红、临写。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有关月亮的诗篇7

论文摘要:月亮,向来是诗人的宠儿,与中国文学生而有缘,作为一种意象源远流长。唐诗中的月意象是古典诗词中最具魅力的形象之一。唐代的诗人或借月造境,或以月融情,将自己独特的人文、宗教体验寄予其中,展示了难以言表的情感流程,尤其是孤寂、凄凉、相思等感伤情愫。

自古至今,人们描写月亮,赞美月亮,借月抒怀的诗歌比比皆是。这类作品尤以唐诗为甚,而唐诗中的月亮又经常与人们的孤寂、凄凉、相思等感伤情愫纠结在一起。本文主要从羁旅行役的思乡之愁、两地相思的哀婉情怀、人生感慨的哲理思辨、对月感怀的历史沉思几方面来阐释由唐诗中的“月”意象透视出的唐代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在璀璨、繁荣的唐代诗坛上,月亮从众多的自然物象中脱颖而出,成为唐诗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那么,为什么月亮会如此受到唐代文人的青睐呢?

诗歌中“月”意象的存在有其历史的渊源。首先,“它给人柔和、优美、完整的感觉”·;“月圆之时,发出清幽明亮的光,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引;它那“由缺到圆、由朔到望的有规则的形体变化”,构成了其“形体美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月亮的这些美感特质都暗合了中国人的审美感知。原始社会中,初民所认识的月亮是与女性相结合的。在我国古代的传说或历史神话中有许多感月而孕的故事。《遁甲开山图解》:“女狄暮汲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含之,不觉而吞,遂有娠。”《宋书·符瑞志》上记载:“扶都见白气贯月,意感,以乙日生汤,号天乙”等等。这都应该属于生殖崇拜的范畴。现在不少地方还有着小儿拜月、老人望月的习俗,人们仍是把月亮当作一种生殖崇拜物,渴望对月祈福得以儿孙满堂,人丁兴旺。在古老的传说中,月中捣药的是蟾蜍,又作“蟾蝣”、“詹诸”。《太平御览》卷四引《春秋纬演孔图》:“蟾蝣,月精也。”《淮南子说林》云:“月照天下,蚀于詹诸”。“蟾蜍本是一个为天所‘媚’,受天之恩的‘非类’。然而,它恩将仇报,斗胆蚀月,毁了天之‘目”’,所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常用蟾钩、蟾盘、蟾轮来指代。

其次,诸如“嫦娥奔月”等有关月亮的一系列神话,更体现了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嬗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汉高诱注:“妲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妲娥盗食之,得仙,奔人月中为月精也。”女性是月亮的灵魂,月亮是女性的诗化象征。自然地谈起月亮,人们不能不联想到嫦娥(又作姬娥)。她孤独地在广寒宫中忍受着永恒的寂寞,因而又成为诗人反复抒写的一个女性形象,作为月亮的灵魂被赋予了多重意蕴。月亮“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原始文化内容”,“流转了中国广阔的心灵空问”,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生命感情和审美感情,成为高悬于天际的文化原型”。

再者,月亮与中国传统审美追求相契合,“文人们对‘月亮’这个代表着阴柔、和谐、随顺与宁静的意象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并不是一种巧合,它是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唐宋以来一些以自然闲适、清净虚远、淡泊宁静为生活和艺术目标的文人雅士在生活情调和审美情趣上的必然反映”,这种反映恰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上的中国特色”。

亘古不移的月亮总是莹莹地照着大地,照着有情众生。月光是柔和、迷蒙又清冷、朦胧的,似是蒙娜丽莎那浅浅的微笑。可以说,月亮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生成了唐诗。在唐代,诗的显赫地位离不开月的激扬和烘托。李白、杜甫、王昌龄、孟浩然、李商隐……常是一卷在手,月下窗前,精心细品,沐一身月辉,抒胸中愁绪,法自然天趣,得万物之灵。由此,月与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入朝洛堤步月》、《江亭夜月送别》、《关山月》、《古朗月行》、《拜新月》、《月夜忆舍弟》、《江楼月》、《霜月》、《静夜思》、《江楼感旧》、《枫桥夜泊》、《春江花月夜》、《春色山夜月》、《峨嵋山月歌》、《正月十五日夜》……难以尽数的优美诗篇在月光的浸润中登上了唐代诗坛。

唐诗中的“月”意象俯拾皆是:1.月的时间意象。月升月落,月圆月缺,契合着生命的轮回,因而古人常以“月”来感伤生命的易逝,岁月的飞度。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寻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的慨叹。2.月的边塞意象。“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俭期《杂诗三首.其三》)的绵藐深沉,“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幽怨悲亢,“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清……我们还可从盛唐边塞诗中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的浑融苍茫,“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雄心忧患。3.月的相思意象。如孟浩然“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孤寂凄恻;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的深沉蕴藉;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归雁》)的郁怀难耐……在情感世界里,唐人的渴念甚为空灵,同样,爱情也甚是挚热。“待月西厢下”(崔莺莺《答张生》,一作《明月三五夜》)的痴心迫切,“落月满屋梁”(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的空虚寂寞,“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李端《闺情》)的深深痴情……月似乎是爱情的最佳见证,凄迷的月光引起的情思萦绕着爱的惆怅和迷惘。月所造就的相思意绪,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难释的生命情怀,莫不激发古人情爱思恋的浩歌。总之,“月”的意象是时光的飞逝,是情爱的寄寓,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这其中蕴涵着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体现着他们不同的人生观。

(一)羁旅行役的思乡之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代表着团圆,寄寓着和亲人相聚的心愿与期待。然而,唐代的诗人们很少描写月下团聚的欢乐,却屡屡倾诉着离散的痛苦。月在漂泊迁徙的游子、独守空闺的思妇心中,不仅寄托着团圆的期盼,更是引发愁思、怅恨的讯息。月以其惨白凄清的光辉,孤独孑然的身影,唤起并契合了诗人们寂寞孤独的感伤之情。无论他是在踯躅旅途,还是在独守客舍寒窗,只要在月光的沐浴下,就会情不自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借月表思乡怀远之情的莫过于杜甫的《月夜》:

今夜廓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千。

此诗是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八月杜甫被安史叛军所俘,于沦陷的长安月夜思家所作。诗的起首两句“今夜郎州月,闺中只独看”,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但他更焦心的是他远在郧州的妻子对自己的处境何等的忧虑。“今夜”的“独看”与往日的同看形成鲜明对比,“忆长安”,百感交集。“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平添妻子的负担。一个“怜”字,饱含深情,感人肺腑。“双照”与“独看”相呼应,清朗的月光下,“我”身羁敌巢,诸事萦怀。整首诗不正面写自己对月怀人之情,而从写妻子对月怀念自己,泪流不止的情态人手,使怀人的愁思倍显具体、深切,匠心独具。全诗曲折有致,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语丽而情悲。

由于家是依附在故乡的土地之上的,所以游子思欲归家之情便会自然延伸为征人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唐代边塞诗中抒情主人公钟情于把月亮作为其孤独失意情感的象征,借助“月”意象强化征人置身偏远异地、内心孤寂凄凉的特殊处境与感受,从而离开了战马嘶鸣、刀光剑影的阳刚之气,产生了阴柔之美。每当我们读到“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二)等诗句时,便能体会到征人的深深哀怨。王昌龄的名作《出塞二首》(其一)曾被誉为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它“音律虽柔,终是盛唐骨格”,其“悲壮浑成,应推绝唱。”j(诗人从“秦月”、“汉关”入手,月照关塞,尽显边地荒凉,征人辛苦,意境悲凉苍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气势雄浑,统摄全篇。唐代经常对外用兵,战争时起时伏,戍边的将士常年镇守边疆,置身在广漠无边的黑夜,孤寂、清冷。可以想见,他们的思乡之情是何等迫切,愁绪又是多么的深沉!面对一弯冷月,月下彷徨,忧苦之情难遏。“征人月”因饱含深沉悠远的历史内涵而尤其显得悲凉空旷。

月亮那凄冷的光,为自伤飘零的人们添愁益恨,成了他们失意困顿、羁旅行役之苦的见证;他们努力寻求慰藉和归宿,于是流于文人骚客笔端的“月”又成了他们借以抒发愁肠百结的归乡之情的载体。“归家”这个永恒的文学母题积淀在唐代诗人心头的依恋显得格外的沉重,在这里,月亮成了孤臣浪子们启动乡愁,回归家园的精神寄托了。

(二)两地相思的哀婉情怀

唐代诗人还用“月”表殷切之爱,达别离之恨,抒发痴男怨女间的无限情思。花好月圆,是爱情美满的象征。满月之夜,清辉照人,正是情侣们互诉衷肠的美景良辰,但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对于相隔两地的情人来说竟是这样的撩人心绪,勾起了多少离愁别恨。张九龄《望月怀远》便是一首怀人之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起句意境雄浑阔大,气象高华。在这漫漫“遥夜”,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对月相思,久不能寐,一个“怨”字油然而生。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情人”与“相思”呼应,“遥夜”与“竟夕”呼应,月亮皎洁圆满的光华,更加让人难以入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唯有满手的月光。这月光饱含哀婉的情思,真挚感人。

明月似乎确实与思妇结下了不解之缘。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孤篇盖全唐,可谓《全唐诗》的诗中诗。在《春江花月夜》里,月光从思妇心头流过,我们不难瞥见民间永驻的情爱光辉。诗人用民歌般清丽忧伤的笔调,将离愁别绪的缕缕情丝,客愁闺思的脉脉情缘娓娓道来。从“自云一片去悠悠”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切景语皆情语,极写春、江、花、月、夜五字之外的“情”字。“何处相思明月楼”是孤舟飘零的游子、阁中思夫的怨妇们共有的“相思”情结。“此时相望不相闻”到“江潭落月复西斜”:今夜月圆人不圆,既然只能“相望”,那么,倘能跟随“月华”,“流”到他的身边也好啊!然而这样也不能如愿,那就请“鱼雁传书”吧,却又“光不度(渡)”、“水成文(纹)”。至此,思妇望月怀人的凄美深情已逐层深入。“梦落花”——“月西斜”——“春欲尽”——“不还家”这一连串让人神伤的意象,极大地激起形影相吊的妇人心中思人、惜春的耿耿情怀。经过曲折、含蓄而又深沉的渲染,全诗自然地进入尾声:“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明月终于慢慢落下,情人却依然远隔天涯。诗人在极写一对恋人忠贞爱情的同时,又宕开一笔,喊出了“不知乘月几人归”的时代心声。这就使五字之外的“情”字有了新的色彩,余情袅袅,情深意远。

(三)人生感慨的哲理思辨

《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能称得上唐诗中的一朵奇葩,还因为诗人引出了对江月与人生、永恒与短暂的哲学思考。面对这一轮孤月,诗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人生感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不仅仅是“梦境中晤谈”的“宇宙意识”~8j(p17s),还是经人类生命情感浸润过的忧患意识。从明月初升——皎月当空——斜月西沉——落月摇情,这条生命网络直贯无穷的宇宙和有限的人生,从而使诗篇具有了崭新的思辨美和哲理美的意蕴。

月亮也是超拔脱俗的人生志趣的象征。以李白的《月下独酌》为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月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以孤独之苦写乐,以乐反衬孤独之苦。相传写于天宝三年,当时李自供奉翰林,遭人进谗言被唐玄宗疏远,他无处诉说,只好借月下赋诗来排解自己内心的苦闷。诗人身在花间,手持酒杯,一个人登场,其孤独之感可以想见。孤苦实在难耐,于是诗人便把天上明月和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让人感到了淡淡的、难以言状的悲愁。在诗中,月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诗人从澄澈、永恒的自然之月身上,获得了身心的宁静与升华,达到了一种超现实的审美境界,我想这便是文人士大夫追求的“道”家境界吧。

再来看他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诗人以体道合天的豪情,抒发了对永恒生命的渴望。“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诗人把人与月进行比较,从中感悟到了一种超越宇宙的永恒。李白的一生始终在“仕”与“隐”的纠葛之中难以自拔,于是用及时行乐、对酒当歌的呼吁来舒缓心头的压力。“唯愿对酒当歌时,月光常照金樽里”。酒是人间的奇物,月是天国的使者。在月下独酌的韵致中,孤独与充实、短暂与永恒都幻化为一片银色的月辉,与茫茫的宇宙浑然相融了。李白对月进行了永恒性的审美观照,而后,他忘却了苦闷与烦忧,感悟到生命的律动,实现了现实生命与无限宇宙完美统一。

永恒而宁静的月亮,曾经引发了多少文人骚客关于宇宙人生问题的哲理思考啊!他们深沉的喟叹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对于人生局限性的审美悲情。面对着月华如水的明月,诗人们总会生发许多感慨,或感于怀才不遇、仕途偃蹇、壮志未酬,或慨叹命运坎坷、时局黑暗、民生多艰……于是唐诗中又有了许多感怀之月。

(四)对月感怀的历史沉思

唐王朝从辉煌的盛唐逐渐走向衰败,面对依旧高悬的明月,中唐以后的一些文人心中难免会涌上一种凄楚的感觉。他们仍有着安邦治国的壮志雄心,对国事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寄寓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发出了盛衰无常、今昔兴亡的感慨。从而,月意象也被寄予了诗人宦海浮沉,人生失意的感慨和抚时伤世的悲悯情怀。刘禹锡在《石头城》中咏道: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曾经繁华一时,而如今,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依旧多情地照着这早已残败的古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描写的是“故国”、“寂寞”的现实,反思的却是六朝近三百年的历史,是江月见证了这些朝代骤兴骤亡的悲凉历史。这秦淮旧月融进了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还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自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杜牧《沈下贤》)等等,这些“月”同样都带有历史的痕迹,笼罩着无限哀婉的色彩。即便是在盛唐,当诗人的理想被现实无情地击碎以后,在创作中便体现出他们人生价值的追求。杜甫的沉郁,子昂的悲慨无不由此开始。正是有开元盛世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才使诗人得以认清国家时事,关怀生命,具有了一种感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国难当头,时代又赋予了诗人更为严峻的历史任务。与道教的遗世高蹈和佛教的参禅坐忘不同,儒生士子多是“人世”的,他们注重的不是个性的自由和灵魂的升华,而是民族的荣辱和国家的安危。“诗圣”杜甫的诗歌不仅富有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人世情怀,而且也充分体现了儒家严谨整饬的特点和沉郁顿挫的忧患意识。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抒怀》)

怀古之作并不仅仅是在“发思古之幽情”,而主要是体现出诗人对于历史、社会、民生、自身命运及未来的沉思。需要指出的是,诗人们感时伤世,情感虽然凝重,但并不悲观。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政治之间,状态历来是紧张的,自屈、陶、李、杜以来,有无数的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焦虑。这种焦虑必然带来一种反抗,他们将个人的不幸与国家的忧患相结合,以宣泄或抗争。长期影响中国文人的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也是形成这种意识的原因之一。诗人通过凭高远眺时的所见、所感,将忧时、忧世、忧己之情熔于一炉。于是就有了望月之时宦海沉浮的人生辛酸,报国无门的苦闷压抑。

综观从唐诗中“月”意象透射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的种种体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爱情和青春本是人生最美好、最宝贵的。而我们却不难发现,除少数作品有明亮、欢快的色调外,绝大多数诗作都充满了哀怨、忧郁的色彩。在封建时代,自由美满的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不得不唱出凄苦的哀歌。

第二,民族的灾难,政局的危机,国家的前途堪忧,再加上诗人的身世之慨,凡此种种都通过“忧患”的面貌体现。

第三,诗“可以怨”(《论语·阳货》)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使得许多失意的诗人们借月来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讯息,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在边塞诗、怀古诗中总隐含着挥之不去的哀婉、寂寥的意味。

有关月亮的诗篇8

关键词:意象 月亮 思乡

一、引言

意象论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一直是中国诗学、文学和文艺理论研究的热门课题。近些年来,意象论也是古诗英译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意象作为诗歌意境中的基本元素,是构成其肌体的细胞,是古诗审美形象的外在物化。近来,翻译界逐渐重视意象的翻译问题,此举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静夜思》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作,诗中的“月亮”寄托了诗人对故土无限的思念之情,如何传神地翻译“月亮”,做到既保留中国文化,又传达出古诗的意象美,是诗歌翻译者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试从意象角度来评析《静夜思》中“月亮”的英译。

二、意象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换言之,“意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是一种借物抒情。当诗人有了一个想法,就会把所要表达的情感用物象呈现出来,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说:“用你的想象套上人间的这辆大马车去飞奔。”意象不是神秘的东西,是诗人头脑中灵动一瞬间的想法,读者通过作品读出其中的意象之美感,也就是“审美刺激”。

意象是中国古典文论和美学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主观情感和外在物象的结合。《周易》中可见意象作为哲学范畴的雏形而出现,到了汉代,意象则作为审美概念出现,而后,陆机在《文赋》篇中提出“隐”“曲”“喻巧”的用法,拓展了意象的内涵。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神思》篇中谈到,“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绎)辞;然后使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具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尤端。”指出了意象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意”和“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也是中国诗学所重视的内容。谢榛称“景乃诗之媒”;王夫之说“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直至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意象在西方诗歌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英美意象派所提倡的Image(意象)指的是运用想象、幻想、比喻构成各种具体感知的意象,倡导把自己的情感渗透到意象中并通过意象暗示给读者,这也恰恰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庞德说,意象是智力和情感在时间上的瞬间复合体。这表明,西方人眼中的image(意象)类似于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意象,也是客观事物与主观感情的统一体。

三、“月亮”意象

诗歌是凭借意象说话的,诗歌的语言也是意象的语言。意象在诗歌艺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作为意象物质外壳的语言形象对于诗歌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由此,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中谈到,“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月亮作为一种古往今来人们所熟悉的自然景物,常常通过人们感官上的微妙变化,升华为一种特定的情绪,直至成为某种意象,从而诠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静夜思》是借明月抒发思乡之情的千古佳作。比起李白的同类作品,显得别具匠心:诗人将月亮与自己对故土的怀念之情有机结合,借明月抒发对故乡的眷恋,创造了“思乡的明月”。这是李白的首创,开创了全新的“月象”。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作者主观的情意)与境(客观的物境)的交融分为“移情入境、体贴物境、物我情融及情随境生”三种形式。所谓“情随境生”,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解释到:“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换言之,诗人起初并没有自觉的情意念,当他在生活中遇到某种物境,忽然有所感怀,于是便借物抒情,达到意和境的交融。由此而看,李白的《静夜思》是即景之作的代表,它的意境交融形式属于“情随境生”。

以下是《静夜思》的英文译本,为了节省篇幅,我们仅评析诗中有“月亮”的译文。

(1)I descry bright moonlight in front of my bed.

I suspect it to be hoary frost on the floor.

――徐忠杰译

(2)I saw the moonlight before my couch,

And wondered if it were not the frost on the ground.

――TR.S.Obata译

(3)In front of my bed the moonlight is very bright.

I wonder if that can be frost on the floor?

――Tr.Amy Lowell译

(4)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Tr.Witter Bynner译

(5)I wake, and moonbeams play around my bed,

Glittering like hoar-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

――Tr.Herbert A.Giles译

(6)Athwart the bed

I watch the moonbeams cast a trail

――Tr.L.Cranmer-Byng译

(7)Seeing the moon before my couch so bright,

I thought hoar frost had fallen from the night.

――Tr.W.J.B.Fletcher译

(8)A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许渊冲译

(9)A splash of white on my bedroom floor.Hoarfrost?

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 the same noon.

――翁显良译

纵观《静夜思》中有关“月亮”的译文,我们发现大多数译者都忠实于原文,将“月亮”翻译成“moonlight,gleam,moonbeams,moon”,如译文例(1)~(7)。只有许渊冲和翁显良两位先生对原诗中最重要的意象――“月亮”进行了再创造,将它翻译成“a silver light”和“a splash of white”。

清冷的秋夜,寂寥的庭院,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独居异乡的李白抬头望见那同照故乡的明月,随即产生无限遐想,想到了家里的亲人,想到了故乡的一切。李白由望月到思乡,完成了诗歌构思的初始阶段──意境交融过程。译者也正是抓住诗人当时的心里,将月亮译成“a silver light”。月亮同银子本无联系,但从颜色角度看,两者还是具有相似之处,恰如银子般颜色的月光,写出了月光的冰冷苍凉,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让人顿觉悲从心来,开始无尽地想念起自己的故乡。

类似地,在翁显良先生的译文中,“月亮”被译成“a splash of white”,这是从液体的角度来描写月光,寂静的夜晚,月光如同流水般洒在诗人的房间内,这儿的水既可表示月光之色,又可显示月光的流动感。下雨的时候,人们的情绪往往是伤感忧愁的,译者在此别具匠心地将月光和水联系在一起,也是为了凸显诗人李白在寂静夜晚看到月光如流水般洒在房间时,那种因空寂冰冷的环境而产生的孤独感,继而引发悲凉的思乡情绪,同样突出月光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

翻译的重点应该放在移植诗歌精髓或诗种上,放在移植意象、创造意境上。译者要首先移情入境,融入原诗所创造的意境之中,进而在对象(意象)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对其在目的语中重新构思,进行再创造。然后采用突出(foreground)渲染或转换添加等手法,在译诗中突出中心意象。中国诗歌评论中有“诗眼”一说。“诗眼”是一句诗或整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或一个词,是诗歌的点睛之笔,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诗句。在诗歌翻译中,抓住原诗中的意象,对它进行加工创造,是其在译文中变得传神突出,成为整首诗的关键词句,是每位诗歌翻译者应有的追求。

四、结语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解读意象则是在解读心灵,解读情感,是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扩展作品的情境,从中领会和捕捉作品中更深远的东西。读诗不仅要读其语言本身,而且要透过语言的表象,读出它背后所蕴涵的深意。“诗在言外”,译者应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再现原诗的意象美。

参考文献:

[1]林玉鹏.移植诗种――论意象是诗歌翻译的灵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2]罗竹风.现代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

[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有关月亮的诗篇9

一、知背景,明方向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琵琶行》这首叙事诗着眼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元和年间,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用熟稔的艺术技巧,将感同身受的人民疾苦,谱成了一曲苍凉哀婉的琵琶歌行。《琵琶行》中那一轮明月就是有雨果眼征的东西。因此,可以将《琵琶行》的授课切入点定位为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月亮这一意象,通过明月串联全诗,达成教学目标。在品读涵泳诗歌的同时,抓住意象“月”这一暗线,从内容和形式上初步感知诗歌主旨;通过对“月”这一语言艺术形象的分析,整体把握人物的形象,体味人物心理。

二、初步感知,理清思路

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从唐朝、从浔阳江头循秋风、踏寒月而来,凝成司马清泪悬在我们的腮边,滑过面庞,滴入心中,让我们深味着人生。于是,不幸者的身边有了更多同情者的泪水、温暖的双手、真诚的安慰和无私的帮助。因为有一曲琴音携着荻花的微润,在我们心中共鸣。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条落寞之感,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整首诗围绕人、船、月、江水来勾画诗人与琵琶女奇遇的环境,通过环境描绘意境,其实所有的描绘都是诗人心境的投射。纵观全诗,诗人匠心独具地将关注点聚焦在人的身上,以及船、江水这些可以感知的意象上,对于明月而言也只是水中的模糊影像。诗人没有举头赏月,可是月亮却纵贯全诗。所以,明月就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诗心。

三、胸藏明月,沿波讨源

1.拓展思维,增长见识

我们这个民族,认为靠月亮,更能完成“文学上的不朽的图画”。李白让整个长安披上月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杜甫让月色为江流着色,“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王维的《桃源行》里有松树,有房子,但不够,再添一个月亮才全盘美起来,“月明松下房栊静”。如果把柔和的月光去掉,要少多少味道?

2.惜月之情,范例佐证

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诗人张泌甚至说月亮会关怀人,是一个纯情痴心的朋友:“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因为这样,中国人在面对明月的时候,好像躺上现代心理治疗诊所的大皮椅,童年、故乡、亲人、自己的身世,都涌上了心头。

3.培养审美,领悟“语感”

中国儿童都会朗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的。杜甫的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些月的诗句,中国人念起来津津有味,因为它跟月有关,因为它是美的。我们已经赋予那块在太空流浪的大石头不朽的生命,使月亮从古代到现代,一直活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里。只有中国人,对“月亮”这个词才有那么丰富的“语感”。

四、长诗短读,分句探讨诗中意

《琵琶行》中最好的诗句就是含有月亮的,读懂挖掘其深刻内涵有助于学生理解该诗。在整体把握诗歌的基础上,逐一分析含有月的诗句就不会断章取义。通过文本分析发现,整首诗中有五个含有月亮的诗句,摒弃音乐的描写,赏析无声的明月也意味深长。

1.初见月,定基调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这两句诗出现在全诗的开头部分,该诗开头部分描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在秋天的夜里,诗人在浔阳江头送别友人,虽有酒,却无丝竹歌乐助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在这样的场景下,主客双方的凄楚情绪可想而知,故而诗人说“醉不成欢惨将别”,将离别的悲伤感情表达到了极致。眼看情感表达已进入高潮,正要无话可说,就在此时诗人却巧妙地转换了角度,推出“别时茫茫江浸月”这句诗。即将分别时,一弯冷清的月亮倒映在茫茫大江上,多么幽冷、孤寂,水中的这一弯清月可以说包含了主客双方分别时的所有情绪,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月亮作为一种语言形象,与贬谪抑郁、秋夜离别的情感相联系,用月叙写了诗人秋江送别的哀婉凄惨。

2.月无言,胜有声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两句诗写出了琵琶女演奏完后众人的反应。随着琵琶女“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演奏结束,本来听得如痴如醉的众人,突然也一下子沉静下来,好似还陶醉于如仙乐般的琵琶声中,只见江心那轮秋月变得更为明亮、清冷,月亮的清寒仿佛正像琵琶声中那幽咽的声音,“似诉平生不得意”,“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似喜用月亮的清冷来衬托声响的幽怨、愁苦,如他在写《琵琶行》之前,还写过一首《夜闻歌者》,诗云:“夜泊鹦鹉洲,江月秋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词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清冷的秋月照射在澄澈的江水中,与歌者的愁绝之词互相映衬,共同营造出凄冷的氛围。

3.未见月,话凄凉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月升月落,月缺月圆,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是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的,因而月光还是有生命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回忆。琵琶女的曲折命运,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好时光像流水一样很快的溜走了,她的青春与浮华在春风秋月的流逝中被淹没。随着琵琶女的年老色衰,贵族子弟已经不再上门了,仅有的几个亲戚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款过时的服饰,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一个商人。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自然想起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能不让人“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昔日的年华越是奢华灿烂,越是会反衬出今日飘零的凄惨。此时的月亮把琵琶女相隔数十载的人事勾连在一起,用月“渲染了琵琶女身世沉沦的悲凉辛酸”。

4.江水月,人心寒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这两句是描写琵琶女在江边期待丈夫早日归来的场景,身为商人的丈夫一去无消息,只留琵琶女一人在家中孤独地等待,她只好来到江边,希望能迎接到丈夫,遗憾的是,只是“守空船”,一轮清寒之月又照射在水中,愈发凄冷,正如琵琶女那凄伤的心境。可以说,江水寒,人心更寒。

5.秋月夜,愁断肠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引发了诗人的共鸣,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诗人为琵琶女的不幸而落泪,也为自己的遭遇而伤怀。白居易被贬浔阳,浔阳地势荒僻,环境恶劣,卧病悲切,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诗人说他被贬浔阳,闲适独酌,快意自在,只有今天听了琵琶女的演奏,才勾起了他被流放的悲哀。

其实,诗人不是诗意地栖居在浔阳,并不是表达远离喧嚣的惬意,而是一种无奈,一种哀怨。政治上的打击让诗人悲哀苦闷,面对着春江花月,良辰美景,诗人借酒浇愁,希望用酒把断肠裂肺的伤痛压到心底去。烈酒灼烧他的胸膛,他的胸中有难酬的壮志。此时,月亮把一个不得志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辛酸表露无遗。而月亮“反衬了诗人遭贬的孤寂悲愤”。

有关月亮的诗篇10

一、意象

意象,简单的来说就是作者借此来传情的某个事物、场景或者情景。它的目的是借物抒情,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然而,在不断的积累中,在古典诗歌中形成了许多具有稳定意义的意象。某一事物在诗中出现,它往往就是在借此传情,然而,如果我们不加注意的话往往会轻易放过哪些极有意义的词汇。

让学生了解和把握常见的意象,明白他们的意义有助于帮助学生尽快了解一首新诗的意义。这里举几个具体的例子来加以说明。比如“月亮”,在古典诗歌中月亮出现的次数非常多,月亮或缺或圆,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圆”意味着家人的团圆和相聚,所以月亮经常被用来表达对家人对故乡的思念,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被传唱至今;还比如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他虽然还没有说故乡,但我们看到他在写月亮,我们就知道这场景是触发了他的乡愁的;还比如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无不如此。因此,睹物思人,看到月亮就思念家乡,这成了中国人惯有的思维习惯,在古典诗歌不断的运用和强化中,月亮具有了稳定的象征意义,成了一个常见的诗歌意象。当然,这个意象的意义得以发展,由月亮想到家人想到团聚,因为想到了团聚,所以又很自然的令人想到写作者眼下的情景,那就是:孑然一人,孤独的望着家乡的方向。所以,月亮有时候也被用来衬托孤独和寂寞,尤其是“缺”月,更暗合了不能团聚只能孤苦一人的凄苦状况。所以李白有诗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煜在他的《虞美人》中则感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但能够将月亮与思念完美结合的还得是李白,最为经典的是他的那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月亮不仅是自己思念之情产生的触发点,他还想到朋友对我的思念,想必也是要看月亮的,于是,我将这片相思寄予明月,那么,等朋友孤独想家的时候举头望月,就能看到我对他的思念了。这想象具有时空的相对性,是非常跳跃的思维。

除了明月意味着相思,还比如杨柳意味着送别。最早的例子出现在《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杨柳的婀娜之态来比喻分手时的缠绵不舍,这一意象也被广泛的使用,终于成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了。比如王维在诗中就写到“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他写柳,看似在写景,却已经暗含了送别之意。在学习古典诗歌的过程中,如果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一些常见的意象,就让他们掌握了解读诗歌的密码,对于学习新的诗歌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帮助。

二、思想情感

古代士人受儒家思想影响至深,虽然有迂腐的地方,但是其道德追求却正是今天我们所最缺少的东西。所以,我认为,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体会到融入与诗歌中的正能量,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认识并接近他们伟大的思想情操。从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对美的追求精神,到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品质,这都是我们民族的力量所在。这些可歌可泣的思想情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也正是传统文化最大的价值意义。现在的学生让无厘头彻底瓦解了他们的思想,没有有力量的价值观念,对崇高的思想表现出令人寒冷的不屑和反感,这是让我们这些教育者最担心的事情。

在传统文人那里,诗就是用来表达志向和抱负的,是文学的正统,在他们心中,诗是创作的主要内容。所以,在古典诗中,他们寄予了太多的仁义忠信和人生理想,也寄予了他们对国家的耿耿忠心以及为天下请命的决心。古代知识分子有自己的道德追求和道德操守,他们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觉地把个人的追求和国家的荣衰联系在一起,这正是今天的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三、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