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挫折十篇

时间:2023-03-30 21:39:04

生活需要挫折

生活需要挫折篇1

作者:天之骄子文

今天当我看到这条作文题目——“生活需要--------”时,我就毫不犹豫地填写了“挫折”这个词。因为不是有一首歌里面的歌词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吗,这也让我感觉到生活的确是需要挫折;所以我才会毫不犹豫地填写了“挫折”这个词。

其实挫折究竟是什么呢 ?我想还有很多人是不知道的,现在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沮丧者说,挫折是无穷无尽的烦恼;失败者说,挫折是被击倒后的眩晕; 懦弱者说,挫折是充满坎坷的道路。 而我要说,挫折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生活需要挫折!

为什么我会这么肯定生活需要挫折呢?因为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事事顺利,也更不可能一帆风顺,只会是遭受风风雨雨。是的,人生必然要遭受挫折,这是难免的,但是,一旦遭遇后,你会怎么办?是退缩?还是勇往直前?那么,让我们自己来会想自己的人生,再给自己一个正确的答案。

生活需要挫折篇2

挫折,好比炼钢的火焰,让他变得无比坚硬。挫折,好比阻挡我们前进的坎,只有尽全力跨过这一道坎,才会使我们不怕生活的艰难。有了挫折,才使我们的生活更值得回味。

或许许多人都怕挫折,但是当挫折真正来临的时候,你不能用消极的态度去面对,遇到挫折,有的人会不敢面对现实,从而变得颓废沮丧,失去了生命的活力。而有的人正视挫折,把挫折看作磨练自己的一次机会,用自己坚强的毅力战胜它,克服它,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

生活中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中没有挫折,那么他就承受不起社会的风风雨雨,就像从小在蜜罐里的孩子一样,丰衣足食,当面对挫折的时候,只懂得逃避,没有面对的勇气。

你们还记得贝多芬吗?,他双耳失聪这对一个音乐家是个多么大的打击啊,但没有沮丧下去,努力弹奏音乐,尽管他面临极大的难度,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创作了着名的《命运交响曲》,为音乐界做出了巨大贡献,造就了他一生的辉煌,试想,如果他一直沉溺在他残疾带来的痛苦中,就没有他令人纪念的结果。

生活需要挫折篇3

作者:天之骄子文

今天当我看到这条作文题目——“生活需要--------”时,我就毫不犹豫地填写了“挫折”这个词。因为不是有一首歌里面的歌词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吗,这也让我感觉到生活的确是需要挫折;所以我才会毫不犹豫地填写了“挫折”这个词。

其实挫折究竟是什么呢 ?我想还有很多人是不知道的,现在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沮丧者说,挫折是无穷无尽的烦恼;失败者说,挫折是被击倒后的眩晕; 懦弱者说,挫折是充满坎坷的道路。 而我要说,挫折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生活需要挫折!

为什么我会这么肯定生活需要挫折呢?因为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事事顺利,也更不可能一帆风顺,只会是遭受风风雨雨。是的,人生必然要遭受挫折,这是难免的,但是,一旦遭遇后,你会怎么办?是退缩?还是勇往直前?那么,让我们自己来会想自己的人生,再给自己一个正确的答案。

生活需要挫折篇4

小时候的我常常感冒发烧,正临考试期间,我又一次倒下了,高烧不断,达到40度。我简直快要疯了,仿佛脑子里有一样东西在没命地挣扎。当时只有昏沉与我做伴,朦胧包围着我,我始终逃不出这个令人颤抖的圈。

吃了药,挂了水,病情并未有多大好转。我担心,我气愤,我埋怨,为什么这世上会有病这种东西,为什么它会叫人如此受折磨,为什么受折磨的人偏偏会是我?一百个,一千个为什么在我心中打转。我所能做的,就只有躺在床上,睡不着,也笑不出来,一站起来就是一针天旋地转,人仿佛失去了重心。我向往外面的世界,恨透了这缠着我不放的病魔。此时此刻的我似乎整个身子,甚至灵魂都被燃烧着,我在大火中拼命挣扎,就这样挣扎着。一直到一个星期以后,我的病好了。

回到学校的时候,我置身于暖暖的阳光之中,我多么渴望这灿烂美丽的世界,我发现我的世界又出现了那片久违放晴的天空,也出现了我久违的笑容。一切都是如此可爱,拥有生命,真好!我早已陶醉在又见到同学的兴奋与喜悦之中,我又可以高声地喊了,自由地跑了!我体验着从未有过的幸福。

生活需要挫折篇5

是的,没有人会喜欢挫折,但是,挫折是无法避免的。每个人,甚至可以说是世间万物都必须经历挫折。

面对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有人经受不起挫折,终日沉浸在痛苦之中,美好时光就这样流逝。有人被挫折打败,走上了极端的道路,自己是解脱了,留给亲人朋友的,却是 无尽的悲哀。相反,如果你乐观地面对挫折,你会发现,生活原来是那么美好!

小树经过暴风雨的洗礼茁壮成长。人也是一样,如果你面对挫折不屈不挠,勇敢地战胜它,那么挫折就会成为你前进的动力。

如果你未曾经历过挫折,你就不可能体会成功的喜悦。一步登天的人终有一日会掉下来,只有在战胜了人生道路上的坎坷,磨难,在获得成功时你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在回忆过往时,挫折会成为你的骄傲,因为你将它打败了。

许多名人,伟人的人生旅程难道是一帆风顺的吗?不,不是的。贝多芬是一位家喻户晓的音乐家,他的每一个创作都令人敬佩,可是,他是一个聋子,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么残酷,也许,他曾自暴自弃,但最后,他还是挺过来了,还留给世人不少惊人的杰作。这,是挫折的动力。

生活需要挫折篇6

关键词:抗挫折教育;人格塑造;必要性;影响

我国一直都在寻找教育学生的最佳方法。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形成学习习惯和人格习惯的重要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其物质生活的满足与家人之间的溺爱很可能会使小学生养成不好的三观。而社会环境的变化促使人际交往变得越来越复杂,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后将会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一旦小学生养成了不谙世事的性格,其在日后遭遇了挫折,将无法自我排除负面情绪。

一、小学生抗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生的思维与中学生不同,其年龄小的特性促使其具有与极强的可塑性。小学生的日常经历能够使其快速地学习到生活的技能,并了解各种文化知识。科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时期是人的性格启蒙时期,也是心理素质的初级阶段。在该时期以教育的形式增加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对小学生的日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的很多教育学家都已经确定了抗挫折教育对小学生的具体作用,并培养小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近年来,我国的家长在教育小学生的理念上出现了偏差。孩子数量的减少使家长越来越宠溺孩子,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加甜蜜的生活,对孩子的要求无不答应。但在学校当中,教师对孩子的称呼与家长不同,孩子也将被称为学生。学生需要遵循学校的纪律,不能像在家里一样随性。小学生需要融入学校这个集体之中,受到学校制度的约束,并接受学校方面的考察和评估。在这种环境下,小学生需要面对学校方面的挫折和压力。而小学生需要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需要自我处理人际交往问题。而现今状态下的小学生早已经是温室里的花朵,无法面对学校的压力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挫折,从而造成其心理的脆弱甚至崩溃。抗挫折教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帮助家长和学校完成对小学生的教育任务的。完善的抗挫折教育能够根据小学生已经养成的心理习惯进行纠正,经过逐渐磨合和转换,小学生将培养成更为坚强的心理特性。

二、抗挫折教育对小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

1.积极应对生活压力

一些家长在对小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的过程中走入了误区,认为所谓的抗挫折教育就是让小学生吃苦。一些学校为此还专门组织了可以让小学生进行吃苦锻炼的夏令营。尽管吃苦的方式可以让小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但小学生认为夏令营只是一种形式,在短时间内自己可能吃苦,但在未来的生活里,自己未必会面临这些困难。该种方式已经无法达到培养小学生积极面对挫折的效果。学校需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来对小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让小学生在不经意间面对生活的挫折,并由教师引导小学生处理已经遭遇的挫折,培养其积极的性格来面对人生的遭遇。

2.乐观处理人际关系

一个人的性格能够决定其做事情的态度以及能否获得成功。如果一个人拥有的都是负面情绪,在面临挫折时就会采取悲观的态度来应对挫折,进而被挫折打败。家长与学校都不希望小学生在日后变成一个悲观的人。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抗挫折教育,以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真实面临的挫折来教育小学生,磨炼其意志。从其经历过的痛苦和挫折为其讲解其中的道理,引导学生走出挫折,不对生活中的压力产生逃避心理。教师根据每个小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一一引导,家长也配合着教师的抗挫折教育,不会因为教师的一些教育方式来心疼小学生,进而阻止教师的教育行为。小学生在抗挫折的教育中逐渐学会独自处理人际关系,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从而将挫折看做普遍性的东西,成功塑造健康的人格。

3.塑造健康、自信的性格

在学校中有很多的教学理念都符合抗挫折教育的要求。很多学科中的知识都具有说教意义,在教导小学生面对挫折时以学科知识来引导小学生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事实上,学校方面对于小学生的抗挫折教育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学校利用学科中的一些积极向上的小故事来引导学生去学习故事中的主人公;另一方面,学校需要采取实践行动,为小学生营造一些具有压力的h境,使小学生亲身的面对挫折,进而教师再对其一一引导。而抗挫折教育下,小学生已经逐渐习惯了挫折,也习惯了在学习中将会面临的各种压力。在其未来的学习中将挫折当成一种习惯,采用比较积极的心理去应对挫折。笑对生活中的磨难,形成更为自信的性格。在抗挫折的教育下,小学生不仅能够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磨难,甚至会在逆境中爆发自身的潜能,赢得与挫折抗争中的胜利。小学生能够拥有自信的理念来面对社会中的各种事情,其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将获得更多的成功。

综上所述,学校以及家长都需要认识到抗挫折教育对小学生的重要性,抗挫折教育需要从学生的小学时代开始。学校方面需要挖掘抗挫折教育的相关资源,在课堂上为小学生传授正面能量,督促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家长也需要给小学生营造抗挫折的教育环境,使小学生了解到自身的责任。家长与学生从多层次的角度来展开配合,从而培养出小学生高素质的人格,促使其在生活中坦然面对挫折,积极应对困难,笑着迎接生活的压力。

参考文献:

[1]胥丽.用音乐点亮学生的心灵世界:浅谈音乐教育对小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0(S1):44.

生活需要挫折篇7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挫折心理分析;挫折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224-03

根据我国有关报道,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中有23.25%的人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已达到30%,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正以10%的速度递增[1]。大学生杂志社、中国大学生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2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有心理方面的困扰。近几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也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巨大任务。

一、挫折教育的内涵及大学生挫折感产生的心理过程

(一)挫折教育的内涵

广义的挫折泛指一切能够引起人们精神紧张,造成疲劳和心理变化的刺激性生活事件;狭义的挫折专指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时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2]。挫折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为指导,以心理学、教育学为基础,结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和机制,专门研究挫折产生的基本动因、挫折反应、挫折防卫机制、挫折承受能力、挫折心理疏导、挫折教育的基本原则、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建立全方位的青少年教育网络等问题,进而揭示挫折教育的规律和发展趋势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3]。

(二)大学生挫折感产生的心理过程

当大学生产生需要时,往往会在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各种手段和行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若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成就感;若需要得不到满足、动机产生冲突,同时存在干扰情景时,即挫折情景,大学生就会陷入困境。如果大学生通过正确的认知调整了目标而使需要得到满足时也会产生成就感;如果在错误认知指导下,大学生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即挫折反应,这时若大学生的需要仍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挫折感。如图所示:

二、大学生常见挫折产生的原因

根据廖志成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烦恼的主要来源是“学习和就业压力”“生活压力”“情感挫折”,他们所占比例分别为39.2%、18.7%、14.2%[4],由此可见,在大学生生活中最容易产生的就是学习挫折、恋爱挫折、就业挫折和人际交往挫折。

(一)角色转换不当和适应性差导致大学生产生学习挫折

学习仍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对于刚迈进大学的大学生来说,有些人未能及时转换自己应有角色,当不再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时,难免会心灰意冷,焦虑无助从而产生学习焦虑的挫折心理;有些同学既想把学习搞好又想做好干部和社团活动,有时两者不可兼得而产生双趋冲突的挫折心理;还有些同学一方面缺乏自制力,另一方面因目标迷茫而不能较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逐渐堕落从而产生厌学的挫折心理。

(二)心理年龄与恋爱观不成熟导致大学生产生恋爱挫折

根据廖志成的统计发现:渴望在大学期间谈恋爱的大学生人数占到总人数的32.1%,但在对失恋自杀问题态度的调查中有59.1%的大学生认为这种现象应该强烈反对,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32.4%的大学生觉得可以理解但不会这么做;甚至有7.3%的大学生认为很正常,不必大惊小怪[5]。由此可见,正是大学生渴望恋爱,但又因为心理年龄和恋爱观不成熟,同时在发生情感问题时没有较强的家庭、社会、学校、朋友支持体系开导教育致使大学生恋爱受挫折者轻者心灵受到伤害,重者身体遭受侵害,更为严重者甚至自杀。

(三)竞争激烈和心理素质偏低导致大学生产生就业挫折

就业型挫折的高发人群主要集中在毕业生,由于当前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我国的就业机制实行了双向选择的形式,给当前大学生施加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同时,由于某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偏低,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往往过于急功近利,对应聘失败的心理准备不足,几次应聘受挫就会产生消极情绪,进而不敢再去面对社会而选择“啃老”“蜗居”的消极生活方式[6]。因此,这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极易产生挫败感。

(四)处事方式和个性差异导致大学生产生人际关系挫折

卡耐基曾经调查研究: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在于其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靠的是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大学中,大学生几乎每天都生活在一起,每个人的处事方式直接决定了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此外每个人的家庭背景、生活方式和性格爱好的不同也会影响大学生之间的交往频率和程度;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因为利益关系,既希望与人交流又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这种矛盾心理下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挫折感,尤其是女生、内向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更容易产生人际交往方面的挫折感。

三、大学生面对挫折的主要表现

(一)以乐观的心态对待挫折

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对于强者来说是垫脚石。阿姆赛尔的“挫折效应”实验也证明了面对挫折,人们会出现努力奋进的情况。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理智的大学生能够认清困难和挫折的性质,看到挫折的必然性和双重性;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消极心态和现实目标,努力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奋勇直前,最终战胜挫折,实现自己的目标并获得成就感,从而“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以消极的心态对待挫折

1.产生消极情绪体验。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人格结构中本我和自我矛盾时本我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大学生受挫后若以消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就会产生以焦虑为主的情绪体验,同时会伴有紧张、恐惧、幻想、冷漠等消极心理感受。虽然有些大学生会用压抑的方式来控制自己受挫的情绪,没有任何异常表现,但在过度压抑下,消极的情绪会以梦、失言、笔误和口误等形式释放,这样既不利于解决消极情绪问题,还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2.产生不良行为方式。大学生在受到挫折时,不仅会体验到消极的情绪并且会产生不良的行为方式,不仅伤害自己还可能造成他人或社会的损失。大学生受挫后通常通过以下不良行为方式表现:第一,侵犯,主要是直接侵犯和间接侵犯他人和他物;第二,倒退,指大学生受到挫折时会出现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第三,固着,指大学生受挫后出现反复的、无效的、教条化的某一动作或行为;第四,自杀,指大学生受挫后采取的极端行为。

四、开展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途径

虽然大学生在面临挫折时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和不良的行为方式,甚至会产生身心疾病,但是对于大学生挫折教育来讲,应始终遵循正面教育,而不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学的模式,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要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对大学生挫折教育齐抓共管的局面。

(一)在高校中积极开展大学生挫折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师更注重挫折相关课程与教学、成长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大学生挫折教育中,要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优势,完善大学生挫折教育课程,鼓励大学生参加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坚强品质,同时还要发挥心理咨询机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二)重视家庭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引导

一个家庭的结构方式、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家庭氛围、父母教育方法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心理健康程度,因此,也应重视家庭教育在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父母要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1939年,温勒的一项著名实验表明:领导方式能够影响群体对待挫折的态度,即在民主领导的方式下,群体成员能够采取积极的态度团结一致解决问题,而在专制领导方式下,群体成员面对挫折更容易推脱责任和相互攻击。同样的道理,家庭之间的氛围同样会影响孩子的抗挫折态度和行为,因此父母要建立民主的家庭氛围,让大学生在父母的引领下学会承担责任,积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而要避免形成专制和溺爱的家庭氛围,以免形成大学生推卸责任和逃避困难的性格。

其次,父母要鼓励大学生独立自主。美国家庭在孩子年满18岁就要求子女独立自主生活,自食其力。在我国,一方面,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在经济上还没有结束断乳期,在生活上还要依靠父母对自己的照顾;另一方面,父母总是害怕大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遇到困难和受到伤害,一到放假就急忙让大学生回到家中享受假期,甚至总是教育大学生毕业后回到父母身边,以便于父母照顾。社会是人生最好的老师,父母也不可能一辈子成为孩子的保护伞,如果父母总是让大学生依赖自己,只会降低大学生处理各种困难的能力,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不知所措,形成挫折心理。对此,父母应该鼓励大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性格,让大学生到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去断练坚强的意志力,提高他们独自应对学习、生活和工作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社会力量来推动大学生挫折教育

预防和解决大学生挫折心理问题仅仅需要学校和家庭教育是不够的,还要与社会形成合力,即社会中的政府、企事业单位、各种社会组织也应在大学生挫折教育中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首先,政府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抗挫折教育,完善高校教育中的各项制度规范和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还要鼓励和监督学校、社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其次,企事业单位要多提供工作和实习机会,让大学生在工作中积累社会经验,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还要经常到学校组织公益讲座等活动,让大学生学会适应社会的各种方法;最后,社会组织也要经常提供各种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服务活动,积极关注大学生和青年的各种心理和生活问题。只有让大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学会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最终才能减少挫折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宋东颖.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基本途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2):28.

〔2〕方鸿志.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20,229.

〔3〕边和平.挫折教育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23.

生活需要挫折篇8

关键词:挫折 挫折感 体育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增强,同时,竞争机制在各个领域逐步显示出其激励的力度,因此对人们的心理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一部分人在心理上对有成、有败,有喜、有悲的承受能力欠缺,以致于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能勇敢、自信地去面对,而是低着头认输,失去了斗志,甚至是一蹶不振。同样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中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时,虽然刻苦努力,可考试成绩达不到自己预计的目标以至于产生为什么我就学不好,或者说不如别人的消极情绪。这些心理障碍如不及时消除,将很有可能延伸到其它项目或学科的学习中,造成学生心理发展的失调和不平衡,从而产生不适应感和压抑感,以至于导致心理挫折,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身心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因此本文将从体育教学中导致挫折感产生的主要因素,以及减少学生挫

折感产生的方法入手,为今后的中学体育教学提供对策。

1 体育挫折感的理论基础

1.1 挫折。挫折是人们在某种动机推动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消极的情绪反应和紧张状态。

1.2 挫折感含义。所谓挫折感,是指个人在目标行为过程中所引起的紧张心理状态和不良情绪反应。

2 体育活动挫折构成条件

2.1 主观上的需要、动机和目标。主观上有学习体育活动的需要(主观上对体育活动有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某一项体育活动项目中,具有主观上的需要,并且具有想达到一定运动效果的动机,希望在体育活动中取得一定的运动成绩,或使运动技能达到一定水平,当需要没有被满足,动机受到限制,目标未能实现就会产生挫折感,同时主观上的需要动机和目标也就成为体育活动中挫折的构成条件。

2.2 挫折被认知。体育活动时,为了取得一定的运动成绩或使技能达到一定的水平而努力的学习和训练,可这些既定的目标没有实现或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观上会产生紧张消极失落的情绪,这样挫折就在主观上被认知。

2.3 发生一定的挫折情境。每个人身高体重自身条件不尽相同,同时运动能力也各不一样,这就促使某些人参加某种运动项目时受到各种因素限制造成目标无法实现,造成挫折产生,同样也就发生了一定的挫折情境。

2.4 挫折产生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在某一体育项目测试中学生未能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在比赛中没有取得满意的名次,而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情绪反应。

3 中学体育教学中导致学生挫折感产生的主要因素

3.1 中学生心理特点。进入青春期,中学生心理逐渐成熟,但还不完善,常常表现为争强好胜,看问题片面,自我抑制和控制能力不强,容易灰心丧气,他们的承受能力也较弱,而且每个学生对失败承受能力各不相同,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表现欲望极为强烈,渴望被他人所认识和认可,但不是都能达到目的,当有的同学在认识到自己某方面不足或欠缺时,就会觉得自尊心受到打击而产生挫折感,同时生理上也出现第二特征,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思维具有创造性,同时极具片面性表面性,人格发展往往不平衡,具有极端性、偏执性,出现错误的时候还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3.2 个人抱负水平高低。教师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同一次测试中几个学生得分相同,可他们的反映却不同:甲认为满意,乙觉得差不多,丙却感到是一次失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个人抱负水平决定的,不难看出他们体验成败感的形成具有明显差异。因此抱负水平高的人往往比抱负水平低的人更容易体验到挫折感。

3.3 自我期望值。对运动成绩的自我期望值不能从实际出发,从自身条件出发不从客观实际出发而只考虑个人主观愿意,使自我期望值与表现值人为地拉大了差距,从而产生挫折感。

3.4 动机的强烈度和需要的迫切感。在教学中,学生由于崇拜足球明显踢足球,因此在教学中,学生有了浓厚兴趣,也就有了强烈的动机和迫切的需要。可是这些需要往往在教学中不能得到满足,当所具有高度强烈的动机受到阻碍时,其感受到的挫折就会越强烈。

3.5 归因不当。在教学中教师组织一场教学比赛,甲队未能获得比赛胜利,当队员总结原因时没有尊重客观实际,只凭自己主观认识把失败归结运气不佳、场地等其它因素,这样就导致了不适当的情绪反应和挫折感。

4 中学生挫折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表现

4.1 不安。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失败或跟不上集体配合的要求或常遭同伴指责,就会逐渐失去信心,出现不安、忧虑等不良情绪反应,当没有发泄对象的时候或经常压抑愤怒的情绪,表面上出现一种冷漠无动于衷的态度,长期压抑的情感和思想转入个人潜意识中,就会影响健全性格的发展。

4.2 逃避。个人不敢面对自己感受到的挫折,就产生逃避。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达标考核,是对一些学生的一种考验,不同学生由于受到身高体重和运动能力的限制,有的运动对他们而言是一项难以达到要求的项目。例:有些肥胖儿童在中长跑和引体向上等项目中,他们长期努力看不到成功希望,就对体育课逃避,同时用各种理由为自己的逃避作掩饰。

4.3 推诿。在体育活动时尤其两个班级队之间进行教学比赛,做体育游戏时,由于个人失误而导致全班的失利,这时不能主动承担责任而是把自己的过失和失误推诿给别人,以减轻自己心理的不安情绪,以缓解自己的精神压力,如果长时间不消除这种心理就会养成不敢勇于承担责任的不良品质。

5 挫折感的教学对策

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一旦受到挫折,便出现消极的心理状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对如何减少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挫折感,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5.1 加强思想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体质情况,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的不同确定适合自己的抱负水平,让学生明白有超越现实的理想,超越自己就是胜利,更应有当前条件下具体的奋斗目标,只有目标明确,再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一方面减少了学生的挫折感,一方面也使学生体育能力逐渐增强,对体育更加充满热情。学生在学习掌握体育技能时总会遇到一些挫折。有的同学表现极为激动,对该项运动技能甚至该项目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的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具体分析失败的原因,从个人能力、努力程度与身体状况进行分析,避免学生将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或其他因素,这样才能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通过努力获得成功。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对挫折的容忍度,指出挫折是我们生活当中不可避免的事情,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促使自己一步步走向成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辩证看待问题,不能在体育活动中只想到快乐和顺利,要有遭遇挫折的思想准备,要把挫折看成一种难得的磨练,把思想上的压力、感情上的纠纷和身体上的痛苦转变为精神上的动力,面临挫折时会正确对待,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以实现既定的目标。倔强的学生受了挫折,心理上往往不服气,要坚持下去,此时要维护他的自尊心,同时指导他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并使其通过主观努力去实现。能力较差的学生受了挫折往往意志消沉,妥协退让,此时,我们则要通过鼓励、培养其乐观的个性,使其重整旗鼓。爱面子的学生受了挫折,内心极度痛苦,情绪低落,此时应安慰他鼓励他。体育教师应以公正、热情、平等的态度而向全体同学,而不能优劣有殊,态度有别,以期待的愿望与学生进行交往,相信他们会进步。当体育教师对学生寄予某种期望时,他就能对学生所作所为给予热情。指导或肯定、赞赏,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并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努力。

5.2 创造良好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挫折。由于中学生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挫折感产生的因素比较复杂,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为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和比赛目标,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达到目的,减少挫折的产生,比如教学比赛中用级别分组对抗的形式进行,既体现了全班参与的意识体现群众性,又可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制定合适强度和密度,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进行合理安排运动项目,要尽量满足同学的主观需要,密度要适当,为了减少学生挫折感的产生,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拔河、接力跑等集体游戏活动和篮球、足球、排球等集体运动项目,为适应不同的身体条件的同学,减少他们的挫折感,可选择田径、游泳、乒乓球等项目。充分利用本学科身体活动的优势,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增强学生的自信,教学内容和项目尽可能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只有他们全心投入到活动中,体验到运动的快乐,达到减轻心理压力的效果或者通过一些方式如:在寒冷冬天进行长跑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用优秀运动员或残疾人奥运会参赛选手作为榜样,学习他们那种坚强向上的意志品质,才能克服心理与生理上的压力。

5.3 设置成功体育目标。针对学生实际,充分了解学生,为了使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确定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学习目标,使之从实际出发向确定的目标进军。较之过去,进步了就是成功,让学生了解,成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说每个项目都名列前茅。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予表扬。采用任务定向的目标设置任务定向。只要自己全力以赴,并刷新了自己的个人记录,就会产生成功感,从而减少挫折感。教师先了解学生状况,能力水平,设置相应目标,尽量作为评价学生进步的基础,即多进行个人比较评价,少进行对比评价,强调个人努力的重要性,淡化个人能力的重要性。这样使学生努力程度、自信心都得到了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满意度和内在兴趣更为强烈。对待挫折与困难坚持不懈,有战而胜之的勇气。这样进行实际教学,既可减少学生的挫折感,又可培养学生挫折承受能力,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5.4 提高体育教学的娱乐性。如果让学生从事自己不喜欢的活动,那就很难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尽量安排深受同学们喜欢的运动项目,使其从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乐趣,教学中注意调整形式,让活动形式适应不同运动能力的学生的需要。

结论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要作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工作中动情是手段,晓理是关键,转化是目的。教师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心理挫折的苗头,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育人手段,提高学生克服挫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薇.对青少年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J].体育学刊,1999,(5).

[2]欣果实.讨体育活动中的挫折效应[J].开津体育学院学刊,1999,(6).

[3]赵坤明.挫折教育与承受能力教育、洁难[J].中国教育学刊,1999,8.

[4]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生活需要挫折篇9

本课地位与作用本单元前一课时讲述了面对挫折,人们的不同态度。初步认识到应该具有迎难而上,勇于战胜挫折的品质。那么如何这种优秀的品质,掌握一些合理的方法,是本单元学习的目的与落脚点。因此,经受挫折的考验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学习知道:不畏挫折,开拓进取的优秀品质可以在学习及生活中,并初步掌握培养这种品质的几种途径和方法。目标:能够将学习的这些锻炼方法转化成一种观念并付诸于实践,从这些方面努力,实现“知”向“行”的转变。在生活、学习中,逐渐形成这种优秀的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认识在不畏挫折,开拓进取心理品质方面进行锻炼的必要性。勇敢迎接挫折的不期而至,战胜挫折后能产生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并意识到这种品质在当今社会极为重要。教学重点掌握锻炼方法:正确认识挫折,敢为天下先,培养高尚志趣,适当转移目标。教学难点1、敢为天下先2、情境结合,情感渲染,学生能产生共鸣教学方法榜样教育、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学、自主探究学习、赏识教育、合作式教学课型讲授新课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素材: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处理:设问:贝多芬一生遭遇哪些挫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效果:通过榜样教学,感受贝多芬战胜重大挫折的坚毅。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自己不畏挫折,开拓进取的宝贵品质。

2、讲授新课

(1)、高尚的志趣

素材:贝多芬一生遭遇的重大挫折。

处理:学生找出支撑贝多芬战胜挫折的原因。(师归纳:兴趣、志向)并引导学生讲出做自己喜欢、自己追求的事再苦也觉甜的经历。

效果:认识到高尚的志趣,从心理上给了我们战胜挫折的勇气与信心。

(2)、正确认识挫折

素材:周南中学身患癌症的高考学生颜艳录像(5分钟)

处理:颜艳生活中遇到了哪些挫折?(病魔、贫困、高考的压力)

效果:引导学生反思我们平时遇到的挫折,比较起颜艳所受的挫折是微不足道,而我们平时是怎样看待自己的挫折呢?

活动设计:《实话实说》栏目现场采访

道具:一个无线话筒,一台学生自制的摄像机(材料:纸盒)

处理:设计平时在学习生活常遇到易产生挫折感的典型事例。请学生做小记者采访(采访6个同学),一个同学扛摄像机。最后教师灵活归纳。

效果:让学生深层次的领悟,正确认识挫折是战胜挫折的前提条件。同时正确认识挫折又需要积极、乐观、自信的心理品质。

(3)、敢为天下先

活动设计一:试一试:把鸡蛋竖起来

处理:多媒体打出画面示意,让几个学生亲自试一试,想办法把鸡蛋竖起来。教师进行赏识教育。

效果:让学生体会看似不可能的事,其实很简单。关键在于敢为天下先,敢有奇思妙想,这也是战胜挫折的重要手段。

活动设计二:议一议:把木梳卖给和尚有可能吗?

处理:打出直观的画面,以讨论的方式,为如何把木梳卖给和尚想出招数。鼓励学生有奇思妙想。教师在此活动中赏识教育与层层启发式教育相结合。鼓励创新意识。(讨论3分钟)

效果:让学生领略到合作、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走出困境、解决难题既需要毅力,也需要智慧,需要有创新精神。

生活需要挫折篇10

[关键词]“95后”;大学生;挫折教育

一、“95后”大学生及特点

所谓的95后大学生,身上确实具有时代特点。他们是在网络时代成长的,他们的人际交往、沟通、消费方式都与以前不一样,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网上社交账户,喜欢在网上意见。这个群体在消费观上,由于家庭条件改善,独生子女在物质配备上也比之前的学生丰富。很多学生都有手机、电脑、平板。不管哪个时代,每个大学都要在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上去花工夫。而这些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独立性较为欠缺、抗挫折能力也有待加强。

从2013年开始,“95后”的学生也即将登上大学的舞台。我们通常会发现,每过5年,社会就给新生一代贴上时代划分的标签,不少人都会认为出生在这段时间的孩子有着共通的鲜明个性,会在为人处世上表现出与前人迥异的特征。“95后”大学生特点:1、学生个性凸显;2、学生思想独立、追求自我发展;3、抗挫折能力有待加强。

二、“95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的意义

加强挫折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需要,挫折教育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实施挫折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成长的有效手段,挫折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有很多的功能,具体有以下几点:(1)可以促进大学生奋发向上的意志;(2)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为人处世原则;(3)锻炼大学生的意志能力;(4)培养大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三、“95后”大学生面临的主要挫折

1、学业挫折

学业作为“95后”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使“95后”大学生产生挫败感的首要因素。首先是所学专业与个人曾经的志趣所向相背离而产生的挫折感。其次是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挫败感。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个显著原因是来自农村的“95后”大学生,认为自己家境贫寒,在物质方面无法和城里的同学相比较,就想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证明自己,但由于过度看重考试分数,往往会事与愿违,发现自己在学习方面也很难胜出,这必然会加剧这部分“95后”大学生的孤独感和挫折心理。

2、经济挫折

经济因素同样是致使“95后”大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人们的内心需求得不到相应的满足时就容易产生挫折感,学者们将之称为“需求性挫折”。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5后”大学生,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非常注重物质利益的得失,认为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是衡量一个人优劣的标准,相互攀比的心理异常严重。

3、就业挫折

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政策使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成倍增加,而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造成就业率连续下降的局面,这在己经毕业的“95后”大学生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使得“95后大学生”从入学起就担心自己将来的就业问题,背上沉重的就业包袱,为增加自己将来的就业机会,拼命考取各种证书、参加各类社团活动、赢取各种荣誉,长此以往,在焦虑中使得身心不堪重负。

4、人际交往挫折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必然会发生各种形式的人际往来,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可称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成分主要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三种,其中影响和决定人际关系状况的主要因素是情感成分。困扰“95后”大学生的交往性挫折是指他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内心需要得不到认可而产生的挫折感。

5、恋爱挫折

恋爱问题也极易引起“95后”大学生的情感危机。对对恋人牵手林荫道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不可或缺的风景。这对于心智逐渐成熟的“95后”大学生来说原本无可厚非。但由于“95后”大学生生活经历比较少,内心简单易冲动,并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爱情,不能很好的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导致处理不好和异性的关系。

四、对“95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对策分析

1、正确认知挫折与自我,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正确认识挫折、建立“失败”的正确观念、树立“失败是我所需要的”思想。正确看待挫折,不惧怕挫折;从小事做起,积累成功经验;掌握知识资本,培养自信心;变消极为积极,保持乐观情绪;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自我监控。

2、多渠道普及心理知识,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

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会自我调适:自我调节、合理归因、情绪调节。应该开设心理常识课程,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建立大学生心理素质档案 ;建立心理活动室,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

3、注重教育示范,增强学生战胜挫折的信心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强调,教师在学生遇到挫折时应及时出现,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分析利弊,给予学生积极的、正面的鼓励,为他们克服困难、激发潜能输入正向能量,以自己的躬身示范提升学生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4、学校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

我国现在的基础教育模式不关注学生的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生活教育等。基础教育满足学生能以高分进入大学但是在人格上是欠缺的。大学要补基础教育这方面的课程,做些基本的人文规范。第一,补课补不到位,没有从小习惯的养成,大学是无法一蹴而就的。第二,大学补课时,是形式上的补课而不是重塑、全方位的教学。很多学校搞责任教育、感恩教育却没有相应的教育教学体系把这些人格教育内容落地。

5、发挥家庭、社会的合力作用,优化教育环境

家长应采用积极健康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子女。家长应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抓孩子的学习成绩,同时又要抓孩子的素质教育,并且要以素质教育为主。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来教育子女,在孩子犯了错误后,要摆事实、讲道理,让他们真正了解到自身错在哪里。应该优化生存空间,创建公正有序的社会环境:(1)完善社会管理,消除市场负面影响;(2)拓宽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3)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社会风尚。

五、总结

挫折教育本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目前加强对“95后”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都严重不足,但这又是一项不能搁浅推延的工程,因此,需要高校教育者在推行挫折教育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思路、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不断创新挫折教育方法、更新挫折教育理念,完善挫折教育机制。同时,要求家庭、社会给予充分的配合和支持,并积极参与到挫折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以高校为主体,社会、家庭有机配合的教育合力,切实提高“95后”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参考文献

[1]方鸿志.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