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专业本科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9 07:48:30

法律专业本科论文

法律专业本科论文篇1

在司法理论界,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司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这一问题,尤其是在司法实践过程中,追求两种效果的统一已成为一项基本的理念,为司法实务界的法官指明了一条办案的思路。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开启了研究两种效果相统一的热潮,各司法机关都以实现两种效果的统一作为其司法工作的目标,做到公正合理。

什么是司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呢?本文认为司法的法律效果就是立法所期待法律应有的功能与作用;而司法的社会效果,即是在运用司法的程序审理案件后,所起到的社会评价,社会舆论的反映是否良好的效果。一个国家法律的制定是体现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公民教育情况的,法律具有封闭性,不可能预测到未来社会的发展,故立法便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法律的封闭性与社会的不断的发展之间便会出现矛盾,彼一时的法律不能体现此一时期的社会实际情况,因此常会出现司法的两种效果不能统一,而出现这种不统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

导致司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不统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立法技术与司法技术的完善程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分析。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纠纷多样化,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迅速变动之间便会出现矛盾,传统的司法理念与当今提倡能动司法之间出现矛盾,法院审判不公开与公众对司法的知情权之间出现矛盾等等:

(一)法制观念落后

法制观念是法律意识的组成部分,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是公民遵纪守法行为产生的依据,树立法制观念与我国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要求相吻合。要想全面了解法制观念,首先要清楚,什么是法制,根据宪法的规定,法制,是统治阶级运用法律手段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的基本制度和方法,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从静态上看,是指一国的法律和制度;从动态上看,是国家机关制定的严格执行和遵守的法律制度,依法对国家进行治理的一种方式和原则。而法制观念则是指人们对法制的看法和态度,关键是对依法办事的态度,我国是具有自己发展特色的国家,我国的法制进程发展较慢,封建文化对社会公众的影响较深,人们接受的文化教育水平比较低,许多人对法制并不了解。

树立法制观念,首先要在制度层面上加强法制建设,实现法的统一性,完整性,从而强化法制观念的基础。其次,在意识层面上,要吸收先进文化教育,积极参考国外先进法制经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研究。最后,在实践层面上,要坚定依法治国,确立公正、严明的法律秩序,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为我国向法治社会转型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可靠的思想保证。

(二)司法被动性与司法为民理念之间的矛盾

司法的目的是定分止争。根据我国传统的司法理念,我国司法具有被动性,即不告不理原则,托克维尔曾对司法的被动性如此描述:从性质上说,司法权自身不是主动的。要想使它行动就要推动它。向它告发一个犯罪案件,它就惩罚犯罪的人;请它纠正一个非法行为,它就加以纠正;让它审查一项法案,它就予以解释。但是,它不能自己去追捕罪犯、调查非法行为和纠察事实。[1]司法被动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司法程序的启动是被动的,只有在当事人申请立案后,法院才可以启动,并且法官启动该程序后要严格按照当事人起诉的范围进行裁判,不能对当事人起诉范围以外的纠纷进行主动裁判。

法律专业本科论文篇2

学校、专业

2015年10月24日(星期六)

2014年10月25日(星期日)

上午9∶00——11:30

下午2∶30——5:00

上午9∶00——11:30

下午2∶30——5:00

华东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

C050114 (基础科段)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汉语言文学专业

C050105 (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565)鲁迅研究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9074)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

(09071)红楼梦研究

*(00015)英语(二)

(00016)日语(二)

公共关系专业

A050303 (专科)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18)涉外事务管理概论

公共关系专业

B050309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00016)日语(二)

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务方向)

A020109 (专科)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经济学专业

B020115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9091)证券经济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9092)投资银行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15)英语(二)

电子商务专业

A020215 (专科)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电子商务专业

B020216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学前教育专业

B040102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84)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30007)学前儿童发展评估

(00885)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00015)英语(二)

*(00163)管理心理学

(00886)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

A040109 (专科)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952)心理学史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

B040110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954)现代人格心理学

*(00015)英语(二)

文化产业专业

B020155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41)国际文化贸易概论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137)民俗文化

*(00015)英语(二)

上海外国语大学

英语专业

C050207 (基础科段)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英语专业

C050201 (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日语专业

C050208 (基础科段)

(00608)日本国概况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日语专业

C050202 (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601)日语翻译

上海财经大学

会计专业 A020203 (专科)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会计专业

B020204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15)英语(二)

(00016)日语(二)

市场营销专业 (独立本科段)

B020208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15)英语(二)

调查与分析专业(独立本科段)

B020121 (停考过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15)英语(二)

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 (见说明8)

A020265 (专科)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 (见说明8)

B020282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15)英语(二)

(00016)日语(二)

华东政法大学

法律专业 C030112 (基础科段)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法律专业

C030106 (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00016)日语(二)

法律专业

B030117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00016)日语(二)

金融管理专业 (中英合作) (见说明6)

C020116 (基础科段)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金融管理专业 (中英合作) (见说明6)

C020120 (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公安管理专业

C030401 (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00016)日语(二)

复旦大学

行政管理专业 A030301 (专科)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63)管理心理学

行政管理学专业

B030302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00016)日语(二)

新闻学专业

C050308 (基础科段)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新闻学专业

C050305 (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00016)日语(二)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A082207 (专科)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2)高等数学(工专)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B082208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机关管理及办公自动化专业

A030307 (专科)

(05583)电子文件管理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63)管理心理学

计算机网络专业

B080709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计算机软件专业

B080711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6370)编译技术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15)英语(二)

(00016)日语(二)

护理学专业

A100701 (专科)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护理学专业

B100702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00016)日语(二)

上海交通大学

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A080602 (专科)

(02225)电机与拖动基础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289)企业供电

*(00022)高等数学(工专)

工业自动化专业

B080603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296)控制系统数字仿真

*(00015)英语(二)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

A080701 (专科)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2)高等数学(工专)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

B080702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饭店管理专业

A020211 (专科)

(00189)旅游与饭店会计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93)饭店管理概论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15)英语(二)

(00016)日语(二)

上海大学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A080301 (专科)

(02191)机械制造技术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2)高等数学(工专)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B080302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1847)机电一体化原理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209)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00015)英语(二)

金融专业

A020105 (专科)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金融专业

B020106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15)英语(二)

(00016)日语(二)

项目管理专业

B020256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058)管理数量方法

*(00015)英语(二)

(00016)日语(二)

动画专业

B080746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7189)视听语言

*(00015)英语(二)

(00016)日语(二)

能源管理专业(专科)

A020321 (见说明10)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能源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

B020322 (见说明10)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00016)日语(二)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A020201 (专科)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B020202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15)英语(二)

(00016)日语(二)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A081702 (专科)

(03981)汽车专业英语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178)现代汽车检测技术

(05913)汽车维修技术

<!--[if !supportLists]--><!--[endif]-->物流管理专业(见说明7)

A020228 (专科)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物流管理专业(见说明7)

B020229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15)英语(二)

<!--[if !supportLists]--><!--[endif]-->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

A020231 (停考过渡) (专科)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if !supportLists]--><!--[endif]-->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

B020232 (停考过渡)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15)英语(二)

民航服务与管理专业

A020160 (专科)

(04567)民航企业管理概论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569)机场服务概论

销售管理专业 (专科)

A020313 (见说明9)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销售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

B020314 (见说明9)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15)英语(二)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国际贸易专业 A020109 (专科)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国际贸易专业

B020110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商务英语专业 (独立本科段)

B050218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5961)会展英语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专业

C100803 (基础科段)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974)中药学(一)

中药学专业

C100802 (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049)数理统计

*(00015)英语(二)

上海师范大学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A050406 (专科)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688)设计概论

旅游管理专业 (导游方向)

A020209 (专科)

(00190)中国旅游地理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6125)旅游美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15)英语(二)

(00016)日语(二)

旅游管理专业

B020210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广告专业 (专科)

A050301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635)广告法规与管理

广告学专业

B050302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7677)广告经营学

*(00015)英语(二)

(00016)日语(二)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A020205 (专科)

(00165)劳动就业概论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163)管理心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B020218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5964)人事人才政策与管理实务

(05969)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00015)英语(二)

小学教育专业 (独立本科段)

B040112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329)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330)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08566)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

*(00015)英语(二)

(07688)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

艺术设计专业

B050437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同济大学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

A020206 (专科)

(00122)房地产评估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76)物业管理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房屋建筑工程专业

A080801 (专科)

(02394)房屋建筑学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2)高等数学(工专)

建筑工程专业

B080806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446)建筑设备

*(00015)英语(二)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

A082239 (专科)

(02394)房屋建筑学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1849)工程合同法律制度

工程管理专业

B020279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22)房地产评估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176)物业管理

*(00015)英语(二)

上海开放大学

市场营销专业 A020207 (专科)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会计专业 (专科)

A020203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行政管理专业 (专科)

A030301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63)管理心理学

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

A030202 (专科)

(00275)社会问题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272)社会工作概论

商务管理专业(中英合作)(见说明6)

C020214 (基础科段)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商务管理专业(中英合作)(见说明6)

C020226 (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室内设计专业

A050405 (专科)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688)设计概论

室内设计专业

B050432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6216)中外建筑史

*(00015)英语(二)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

A020166 (专科)

(03870)策划文案写作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872)会展营销

会展管理专业

B020180 (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8886)会展心理学

*(00015)英语(二)

(03872)会展营销

上海商学院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 A020255 (专科)

(07990)连锁企业门店开发、营运与管理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7984)商业法规

上海电机学院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A080744 (专科)

(01668)机床设备电气与PLC控制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395)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

上海金融学院

投资理财专业 B020177(独立本科段)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15)英语(二)

说明:

1、带“”专业为系统委托开考专业或与系统合作开考专业,具体报名办法请向专业主考学校询问。

2、注有“停考过渡”字样的专业已停止接纳新考生报考,进入停考过渡期。

3、带“*”课程为全国统考课程;带“”课程为华东区统考课程。

4、“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中的“教育学(一)”课程仅限在职教师报考。

5、表中“独立本科段”专业开考的课程名称后加“(J)”者,为该专业不同类别考生的加考课程。

6、“商务管理”专业和“金融管理”专业的基础科段和本科段的中英合作证书课程开考时间为每年的5月和11月,具体开考课程和时间安排请咨询主考院校。

7、物流管理专业中同“中国物流职业经理资格证书考试”课程的开考时间为每年的5月和11月,具体开考的证书课程和时间安排请向上海市交通运输协会询问,联系电话:63904821;63904822.

8、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中“中英合作采购与供应管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课程的开考时间为每年的5月和11月,具体开考的证书课程和时间安排请向上海现代物流科技培训指导服务中心询问,联系电话:55399915。

9. 销售管理专业中“中国销售管理专业水平证书考试” 课程的开考时间为每年的5月和11月,具体开考的证书课程和时间安排请向中国销售管理专业水平证书上海管理中心询问,联系电话:33760430.

法律专业本科论文篇3

一专升本科院校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特色

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而法学本科生就业在文科专业中最低,出现了热门专业和就业困难的悖论和强烈反差。这和办法学本科教育一哄而上,法学本科生盲目扩招有一定的关系,1977年恢复高考时只有三所法律院系进行法律教育,到2007年全国已有603所院系培养法学人才,每年数万名法学毕业生,同时,也和本科教育没有突出特色,人才规格单一,实践能力差更有着直接的联系。对那些刚刚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法学本科专业来说,面临着办学思路的选择,如果走传统法律本科生培养的路子,它们的法学本科毕业生将面临更加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新办本科院校培养的法学本科人才不如传统本科院校、特别是政法院校,这些院校有着长期办法学本科教学的经验,有的学校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他们有一批理论功底比较扎实的师资队伍,有的学校还有硕士点和博士点,培养的学生有着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素养,这是专升本院校难以比拟的,也是短期无法超越的;另一方面,专升本院校培养的法学本科人才又不如高职院校的应用性人才有特色,很多法学高职院校是原来的中专转变过来,有培养应用性人才的传统和优势,比如由司法学校和警官学校升格的高职院校都有几十年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经验。同时,法学本科只有单一的法学专业,而高职则有法律文秘,律师实务、行政事务等专业方向,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更符合社会的需求。如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在升格之后,走出了一条培养法律应用型人才的路子,形成了自己特色,其培养的学生既有法律基础,又有速录专长,能胜任文书校对,庭审纪录等多项职责,技能很强,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北京市法院系统上千名书记员有百分之七十来自该学校。专升本院校法学本科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在哪?法律院校的功能定位是中国法律人才培养首要问题,也是今后发展的关键,我们认为,其关键是新办本科院校要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确立自己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并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这样才能变劣势为优势,从而求得生存和发展。

其实,换一个思维角度,新办本科院校的劣势也是其优势,也是可以办出其特色的。一方面,和传统本科院校相比,专升本院校培养的人才的理论功底稍逊,但和高职院校相比其培养的人才有着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另一方面,要赢得同传统本科相比较的优势和特色,要突出应用型和复合型的特征。传统法学本科教育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法律原理、立法思想和专门法的基础性理论教育,对法学本科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司法实践经验留待法学本科之后进行,特别是1997年教育部对法学本科教育进行了调整,法学专业只开设法学本科一个专业,并规定了法学专业的十四门主干课程,法学本科再没有设置专业方向,法学本科的特色培养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如果不对其进行调整,只突出法学本科的共性,按照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实际操作能力很有限,知识结构单一,而传统本科院校大多是按这个模式进行的。正是因为其强调法学理论的培养,其法学本科生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后备军,这是传统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优势,其实,也是其劣势,因为这个培养方式不太注重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新办本科院校培养人才则可以在应用性和复合性上下功夫,做文章,这是它们赢得同传统本科院校相比较优势的关键,也是其生存和发展之道。所以,新办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之道既在于其理论性,更要突出其应用型和复合型,专升本院校要在培养什么样的法学本科人才,怎样培养法学本科人才上突出其应用型和复合型的特色,从而赢得自己人才培养的优势。

从国外来看,就法学教育是职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是普法式教育,还是精英式的定位存在激烈的争论,有着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定位决定了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选择,主要有三种培养模式:一是英国和欧陆模式,即在高中毕业生中招收法律本科生;第二种模式是北美模式,这种模式把法学教育放在大学本科之后,即在我们所说的研究生层次上进行,要求那些希望进法学院读法律的人必须首先有一个非法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然后经过严格考试才可以进人法学院,学制三年;第三种模式是澳大利亚模式,即把本科教育和与其他本科教育同时进行,学生经过五到六年左右的学习获得法律和其他专业的双学士学位。北美和澳大利亚模式突出复合性,强调法学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综合性,能够解决复杂的法律问题,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1英国和欧陆模式与我国的模式相近,其局限性很明显。其实,北美和澳大利亚模式是坚持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这是其优点,是我国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应借鉴的地方,有很多学者主张采纳北美模式,主张取消现在的法学本科教育,法学只办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办好法律硕士这一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人才的培养,这样既可以培养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法律人才,也为研究型法律人才(法学博士)提供后备军,这种模式突出了法律人才的精英化,是我国今后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向。但就目前而言,这种模式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主要是学制长,成本太高,很多中国的家庭难以接受。同时,采纳这一方案的成本太高,一旦取消法学本科和专科教育,这么多法律院系何去何从,也会造成大量资源特别是师资的浪费。其实,官方也在进行相应的尝试,1997年教育部对法学本科教育进行了调整,在法学专业只开设法学本科一个专业的同时,借鉴美国的法学人才模式,实行法律硕士的培养模式,即法律硕士只招收非法学本科的学生。从现实的情况来看,结果并不理想,法律硕士没有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这说明这种模式目前和中国的实际不完全相适应。目前最现实的选择可能应偏重澳大利亚模式,即把本科教育和与其他本科教育同时进行,学生经过五到六年左右的学习获得法律和其他专业的双学士学位。正如医学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法学本科人才要注重理论性,更要注重实务性、应用性。但应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作出不同的选择,如研究型大学侧重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但大多数院校应向实务型和职业化转变。很明显,对于专升本院校而言,实务型和职业化是其现实的选择。

从法律职业的构成来看,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应用型法律人才,主要是实践型和复合型人才;二是学术类法律人才,主要法学教师和法学研究人员;三是辅助类法律人才,主要是辅助法官、律师、检察官工作,其分工如医师与护士,工程师和技术员。与法律人才结构相适应的是两种类型的法律教育:一是普通法律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其最低层次为法律本科教育,其法律本科生可以成为法学研究生主要来源;此外,还有一些院校及研究所培养学术类法律人才(法学教师和法学研究人员),其最低层次是法学研究生教育;二是高等法律职业教育,主要培养辅助类法律人才[z]。传统本科院校,尤其是政法院校,既要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又要培养学术类法律人才;高职院校主要培养辅助类法律人才;对于专升本院校法学本科的培养目标的定位只能是应用型法律人才为主(包括实践型和复合型人才),以培养辅助类法律人才为辅,虽然也可以为学术性法律人才提供后备军来源,但其主要方向还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所有法律本科人才都成为学术性法律人才,因而,专升本院校要赢得同传统法律院校的优势只能是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要赢得同高职类院校的优势只能是突出人才的理论修养。

二专升本院校法学本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

办学思路厘清之后,专升本院校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关键,要在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目标上突出应用型和复合型的特色。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服从和服务培养规格、要求和目标。

1、在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目标上以及课程设置上突出应用型和复合型的特色,这是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核心

人才培养方案集中体现了一个学校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培养特色人才的关键和基础性环节,学校要依据国家关于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从本校的具体实际出发,在对社会需求进行大量深人细致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规格既要符合国家要求,也要适应社会需求,还要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这样的人才才具有竞争力。

专升本院校要在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目标突出应用性和复合性的基础上,科学设置课程。在课程体系上,要夯实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好14门主干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学理念和法学基础理论的教育,这是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专升本院校法学本科专业人才优于高职类法律类人才的地方。在此基础上,要突出专业方向和特色课程的开设,特色课程的比例要占整个课程比例的25%以上,这要在选修课上下功夫,做文章。选修课要根据本校的特色采取多个方向,以体现和突出特色,如医学类院校开设医学类课程,突出医学特色,学生就业后可从事医疗方面的法律工作;传统师范院校升格的学校突出其优势学科,利用其中文的优势,可以设置法律文秘方向,如有体育学科优势,可突出体育法制特色;工科院校可以突出工科类课程,如环保课程,学生可从事环境方面的法律事务;经贸类院校升格的院校可突出会计、证卷、保险的课程,学生可从事这些方面的法律事务等。

2、在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上,实行二者并举和融通,坚持主修和辅修相结合,第一学历和第二学历并举的方针,突出人才的复合性

现在,国家对职业实行准人制度,如果学生既能获得学历证书,又能获得本专业和其它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既突出法学本科的理论优势,又突出了复合性和应用性,学生就能在就业市场上赢得优势,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对法学本科生而言,如能通过司法考试,获得法律资格证书,其就业基本不成问题,但能通过司法考试的人毕竟是少数,不能只抓司法考试,有的学校甚至成为司法考试的“培训班”,这是一个误区。学生也要获得其他方面,如教师资格,会计证、报关员等方面的证书,突出法学人才的复合性,但也要防止学生“不务正业”,把精力放在资格证书的取得上,影响专业课的学习,为此就要实行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融通,在选修课的设置上要考虑相关课程的设置,还可以考虑主修和辅修相结合,学生根据其方向和兴趣,在主修法学的同时,可以辅修如中文、证券、保险等课程。学生修完有关主干课程之后,学校可以发给辅修证书,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第二学历教育,如参加自学考试,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争取发第二学位证书。学校要为学生这方面的工作提供方便和服务,搞好有关的信息服务和培训工作。为了防止学生影响专业的学习,学校尽量把培训和第二学历的教育放在双休日和寒暑假。

3、从教学方法来说,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突出人才的应用性

在教学上,坚持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素质的养成、技能训练相结合,采取课程教育+专业实习十社会实践十科学研究的培养模式。为此,不仅要实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而且还要采取探究式、讨论式,特别是案例式的教学模式,达到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其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打下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特别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让实践成为专升本院校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亮点和关键环节,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学生的知识变成能力和技能,培养具有实务操作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因而,要改变法学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以及理论和实践脱节的弊病。除了传统的课堂传授外,特别要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如接待当事人、调查事实、收集证据、参与谈判、调查分析案情、撰写法律文书、诉讼、出庭、庭审纪录、法庭速录等。

在课程体系上,实践环节要占整个课程比重的20%以上,因此,既要搞好校外实习基地,也要搞好校内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可以为学生实习提供有效、稳定的实习场所。律师事务所和模拟法庭就好像是工科的实验室,为学生就近训练提供场所和机会,为此,学校要搞好模拟法庭的建设,为学生实习提供机会和场所,还可以尝试自办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可以采取以教师合伙出资为主,学校和院系给于适当资助的方式设立。这样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使他们在教学上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在具体实践中上可以实行导师制,一名教师(律师)可以带几名学生,作为律师助理,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可以得到锻炼,其动手能力必然增强。此外,还要搞好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处理好学校和企业等其他部门的关系,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对接。学校要协调好公检法的关系,在那里建立长期、稳定的基地,学生利用空闲和寒暑假到那里实习。通过实习,沟通用人单位,了解他们的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尽可能探索和用人单位进行“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法律专业本科论文篇4

关键词:本科教育;法学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284-04

1998 年,国家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明确了我国法学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专业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是一个极高的目标,既强调对基本法学知识广泛掌握,同时也强调要具备从事法律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这对于一个师资队伍并不强大、教学条件也不优越、生源素质一般甚至较低、社会认知度不高的四年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来说,确实是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特别是统一司法考试逐渐成为法律职业共同体选拔的“门槛”或者“守门人”,我国不断发展壮大的法学高等教育使更多法科毕业生进入社会,而能够跨过这个门槛的人实际上只是一个较小的比例,普通高等学校的法学教育如何定位,是满足就会司法考试和法律职业的需要,还是满足学生将来从事多种工作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训练的需要,成为学者和法律人争议较大的一个命题。

一、法学教育定位的主要观点

随着法治目标的提出,我国法制环境越来越完善。其中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就是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一个重要标志,说明我国的法律职业已开始走上了统一、规范和专业化的道路。由于通过司法考试已成为从事法律职业的唯一资格,对于已经接受过四年本科法学专业学习的学生能否通过司法考试似乎成为四年法学学习的检验,而学生的通过率似乎也反映了其所在学校法学教育的质量。虽然法学教育的评估体系中没有司法考试通过率的指标,但无论在专业人员心里还是在社会普遍认识中,能否跨过司法考试这个门槛或者多少人通过司法考试确实成为衡量某一本科法学教育的一个标准。

传统上,我国的法学教育模式属于大陆法系模式,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综合法律素质养成型教育,并不与法律职业直接相联系。四年制本科法学教育主要是系统地讲授法律知识,采取讲授式教育方法,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法学知识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法学院毕业后,通过各种职业考试可以从事多种多样的工作,其中通过司法考试并经过一定时期的培训可以担任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实务工作者。研究生教育(包括法学硕士与法学博士)也属于高度专业素质养成型的教育模式,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和水平。就是说,从根本上传统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技能训练、法律职业资格准入没有直接的制度联系。

现在对于法学教育在司法考试环境下如何定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我们称其为实务派)认为,司法考试应当成为本科法学教育的指挥棒,法律本科教育必须根据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培养法律人才,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不成其为法学教育,“脱离法律职业的法学教育,其主要目的将不复存在。”[1] “脱离法律职业的法学教育,已经或势将迷失正确方向。”[2] 认为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使法律职业走上了专业化、职业化的健康发展轨道,法学教育肩负起为法律部门和全社会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历史使命。但这种高素质的法律人才,决不仅仅只是掌握了法学知识体系的人,但应当是法律知识、法律职业素养和法律职业技能的统一体。因此,法学教育不仅是高等院校中的法学专业教育,也是法律职业教育,是二者的统一。

另一种观点(学院派)则认为,法学教育是学科教育,不是职业培训,与司法考试在性质和目标上都是不同的,其着眼点是学生法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法律知识的全面掌握,目标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需要的,具有法的精神、法的理念、有远大理想和历史眼光的真正的法律人才[3]。

还有一种观点折中了上述两种主张,认为法学教育首先是一种学科教育,同时进行专业教育,所以应当在一个本科学科教育上加上一年以上的职业研修,再加终生化的继续教育,这样才能使法律职业人才队伍长期保持高素质、高水平。对于社会上其他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法律人才,应该是先进行一个学位的教育,再接受法律教育,或者法律本科学习后,再接受他所从事行业所需知识的教育,这样就能满足法律职业以外的政府、社会的其他部门对法律人才的需要[4]。显然,这种观点主要针对培养社会各个领域对法律人才的不同需求,而提出的方案,仅从本科法学教育角度,其仍主张本科法学教育是学科教育,而不是职业培训,同学院派观点相同。

二、本科法学教育的定位

如本文开头所言,我国普通高校的法学教育目标极高,这种以本科法学教育来实现“鱼和熊掌兼得”的目标,无论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都是无法仅通过一个本科法律专业学习就能够实现的。

以哈尔滨市理工大学法学院教学大纲为例,其法学教育的目标是“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系统掌握法学知识,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①”本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宪法、法理、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通过一定实践技能的训练,掌握法学基本理论;掌握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熟练应用法律知识办理法律事务,解决法律纠纷;掌握一门外语进行写作与交流;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从培养学生的具体能力看,属于不限于法学知识的通才教育模式,从培养目标看,也是面对除了司法机关从事专门法律工作外,还面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相关工作,所谓“复合型人才”,属于结合一定实践能力的理论素养价值观的法律教育模式。

实际上,无论比哈尔滨理工大学法学院更好点的普通院校还是尚不如的普通院校都是按国家普通院校法学教育目标为基础定位的,既强调法律素养的养成,也强调法律职业技能的训练;一方面符合传统法学教育的模式,另一方面也能适应司法考试的需求。笔者在研究该问题之初也立足这样的思路,但更深入的研究才意识到,作为法学教育能力相对较弱的普通院校更应当强调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法律历史发展的背景的了解、基本的法律思维的养成、培养法律信仰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相关课程,使学生成为掌握基本法律专业知识,具有一定法律思维、法律信仰的人才,从而满足社会普遍的需求。对于从事专门法律工作的毕业生则需要再进行偏重职业技能化训练的法律硕士学习,掌握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职业的能力,最终通过司法考试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对于从事法学理论研究方向的毕业生则需要通过深入的法学硕士、博士的学习,实现成为法学教授、法学理论研究者的理想;对于更多进入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从事其他职业的毕业生,四年的法学教育则成为其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整个社会文化底蕴。因此,法学本科教育不是从事法律专业工作的技能训练,但它应当是从事法律专业工作或者其他相关工作以及法学研究领域的基础教育。

(一)从法学教育价值观的形成原因看,我国普通高校的本科法学教育应当是理论素养型而不是职业素养型

法学教育价值取向可以归结以英美法系为代表的职业素养价值观和以大陆法系为代表的理论素养价值观,两种价值观形成与两大法系的法律制度的形成的历史、哲学基础密切相关的。

职业素养价值取向源于普通法系的基本理论,普通法始终遵循将法看成是社会经验的产物,而不是抽象思想的结果的实用主义或经验主义法律观,认为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从事实出发,在对比已有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即归纳法是经验主义法律观认识法律的基本方法,抽象的法律原则应是对具体、个别法律事实比较总结的结果。判例法就是在综合概括审判实践中各种各样案例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比抽象的条文更有助于加强法的权威和稳定。既然法律的生命来源于司法经验,那么法学教育也应以司法经验为核心,训练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法律观形成英美法的判例法的基本模式,判例法当然成为法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必然注重培养学生司法实践经验积累、具有法官或律师的思维方式,使法学教育的价值集中体现在法律职业素养方面。这种价值导向也是由英美法系发展史上的法官律师等法律家在法律创制、解释和适用中的决定性的优越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5]。

大陆法系的理论素养法学教育价值取向是受自然法思想的影响的理性主义法律观的产物,与经验主义相反,自然法是通过人的理性发现一个理想的、完美的法律体系。严谨、系统的法典是理性主义体现,而现实中所有的具体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法典中找到答案,是一种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思维方法。这种价值观体现在法学教育上,就是把法律作为一门科学而非技艺来传授,注重学生对抽象化、系统化法律知识和原理的讲授,使学生在法律科学的探索中完成自我发展。正是这种价值观,在大陆法系国家,制定法成为最主要的法律渊源,法律的适用就是将抽象的条文与具体的案件事实结合起来。法学教育把系统的法律知识、原理和抽象的法律规则而不是职业技能作为教学的核心。与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官、律师造法一样,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家在法律制度建构上以及司法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创造了具有精深的法理、严谨的体系、深邃的哲理的法典,而法官则成为公务员。“可以说,大学教授正是德国法律秩序创造者。”[5]同样,法学家也影响着法学教育,一方面,他们通过著书立说影响着司法;另一方面,通过培养立法者、法官、律师和学者,延续其思想和学说的影响力与发展。法学家将他们的超出具体生活经验的理性思维、严谨的学术风格和演绎的推理方法带进大学,造就了大陆法系典型性的教育价值观。

两大法系法律制度形成的历史及哲学基础的差异,形成完全不同的法学教育价值观。我国属大陆法系国家,同其他大陆法系国家一样,从清朝末期的变法开始的近代、现代法治建设都是以德国、日本、前苏联等大陆法系法律制度为模板,与此相对应的法学教育奉行的也是理论素养价值观,认为法学教育是侧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包含法律、政治、行政管理等多方面的素质养成型教育,培训对象不仅是法官、检察官、律师,还包括公务员、企业中的法律顾问和管理阶层、大学法学教师,要求学生不仅接受法学专业知识,还要接受历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相关知识,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属于理论素养价值取向的法学教育。

虽然理论价值与职业价值是完全不同的目标,但两大法系的法学教育价值取向也在不断变化,且两者之间差别明显缩小,出现了趋同倾向,原来强调理论素养的大陆法系也开始注重对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训练,而原来强调职业素养的英美法系也开始强调对学生良好法律知识理论的培养。我国法学教育的目标同样也是强调法学素养与职业技能两方面,而且大学本科课程中增加了许多实践性科目,但整体上看,仍然是以系统的法学基础理论、法律制度及相关知识的为主要内容的理论素养价值观的教育模式。

(二)从各国法学教育模式的比较看,本科法学教育只能实现或者强调一方面培养目标

英国大学法学教育以培养律师为目标,体现了职业素养的价值取向,但大学法学教育仅完成律师培养的第一个阶段,在英国,律师必须经过理论阶段、职业阶段、实习阶段三个时期。理论阶段由大学法学院承担,要求学生取得取得合格法学学位,如果其他学科学位的学生要经过一年的转化课程并通过共同职业考试,或者直接取得法律研究生证书。然后再经过职业阶段的法律实践课程及律师的认可,最后到律师事务所进行两年学徒实习训练。

美国大学法学教育是一种本科后教育,学生进入法学院学习前要取得其他学科:文科或理科学士学位。法学教育主要采用“判例教学法”“法律诊所教学法”形式教学,以培养律师为目标,是一种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即参加律师考试,然后才能从事律师职业,其他法律职业,如法官、检察官均从律师开始。

法国的大学法学教育不包含职业训练,大学四年的学习取得法学初级学位、法学学士学位和法学硕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可以继续从事学术研究的法学博士学习,也可以接受2—3年的法官职业训练,从事法官或检察官职业,也可以进入律师培训中心进行1年的培训,通过律师资格考试成为见习律师,再经过3—5年实践获得律师资格,从事律师职业。

德国4—5年大学法学教育以理论学习为主,不包括职业训练,毕业后如果从事法律职业,需要参加第一国家司法考试,然后到法院、律师事务所、行政机关或企业再接受2年法律职业训练,最后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后,才能独立从事法律职业。

日本大学法学教育以法学理论为主,与法律职业没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毕业后如果从事法律职业,则再进入法科大学院学习,类似于美国法学院,属于本科后学习,法科大学院也招收非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法科大学院主在培养从事法律职业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参加司法考试,通过考试的学生再经过职业技能和职业伦理、意识的司法研修,具备与担任裁判官、检察官、辩护师相应的能力,从事法律职业。本科法学教育不同于法学大学院,仍是全面的法学知识与相关知识的教育,属于素质教育。

从以上各国大学法学教育以及法律职业教育的模式看,培养专门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才必须经过两个基础教育阶段:一个是作为法律人的基本素质养成阶段,通常要经过四年大学本科学习,最终取得学士学位。这个阶段的学习在英国、日本主要由大学本科教育完成,但并不限于法学专业,如果是法学也是全面的法学理论知识与相关知识的学习,体现了一种基本素养教育;在美国,这个阶段的学习也是由大学本科完成,但不是法学专业,任何专业毕业的学生都可以报考法学院;在法国、德国则由大学法学专业完成,通过系统的法学理论及相关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法学基本知识、法律思维、以及法律精神,是一种纯粹的素质养成型教育阶段。另一阶段是作为法律人的职业技能训练阶段,通常也要经过2—3年的专门训练。这个阶段的学习在英国、法国、德国都是由专门的法律部门,如律师事务所、法院等部门负责;在美国、日本则由法学院完成。完成这样两个阶段的学习训练后,毕业学生才能通过参加司法考试从事法律职业。两个必要阶段的学习与训练是不能在一个教育体系中实现的,就是说,四年或五年大学法学教育实现的只有一个目标,或者偏重法律职业基础的法学理论,或者偏重于法律职业技能的职业教育,仅以四年的本科法学教育实现这两样完全不同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必然选择其一。虽然我国本科法学教育目标强调两个方面的目标,但从实际情况看,强调14门法学核心课程以及相关学科的四年本科法学教育,即便增加了一些实践性课程,仍然是法律素质养成型教育而不是职业培训。

(三)从法学教育的知识结构看,法学基础知识应当是法学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中的主要内容

本科法学教育的学科构成不仅包括法学中的应用法学学科,如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也包括理论法学学科,如法理学、法制史、罗马法德国法、英美法等,还包括相关的非专业学科,如政治学、政治思想史、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经营学原理、计算机知识等,还包括方法知识、价值知识。当然,专业知识在法学教育活动中占首要地位,法学教育是以培养法律人才为目标的,精通法学知识是首要条件,只有掌握法学知识,才能使学生获得法律解释、法律推理等技能,才能养成法律思维习惯,才能树立法律信仰,专业知识是构成法律专业人才基本知识,当然法律专业知识不仅限于应用学科还包括法理学、法律思想史、法律制度史、罗马法、德国法、英美法等理论法学,只有全面掌握法律规范本身以及法律背景以及法律原理,才能真正形成法律的思维和信仰。这与现在非法律专业学生为参加司法考试而突击掌握的法律规范以及应试能力是不同的,律师处理案件时如果忘记某一个法律条文,可以去查阅,但人的行为作风价值取向却是在法律文件中查不到的,而这些对于他是否兢业,是否有良知、是否具有正义感是至关重要的。法学教育不是培养专业化的“诉棍”,而是真正的法律人,因此,全面的法学知识在法学教育中至关重要。

同时,本科法学学科中还包括适当的非专业知识。非专业知识是指作为法学教育资料的、与法学相关的人文学科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这是由法学教育的特殊目的性和法学学科发展规律性所决定的。如前述,本科法学教育目的是为整个社会培养具有一定法律专业知识、法律思维、法律信仰的法律人才,有学者形象地将其比喻成“社会医生”,“医生”首先要精通“医学”——法律知识,还要具有广博的知识修养。美国学者博登海默说:“研读法律的学生如果对其本国的历史相当陌生,那么他就不可能理解该国法律制度的演变过程,也不可能理解该国法律制度对其历史条件的依赖关系。如果他对世界历史和文明的文化贡献不了解,那么他也就很难理解那些可能对法律产生影响的重大国际事件。如果他不精通一般政治理论,不能洞见政府的结构与作用,那么他在领悟和处理宪法和公法等问题时就会遇到障碍。如果他缺乏经济学方面的训练,那么他就无法认识在许多法律领域中都存在的法律问题与经济问题之间的紧密关系。如果他没有受过哲学方面的基础训练,那么他在解决法理学和法学理论的一般问题时就会感到棘手,而这些问题往往对司法和其他法律过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6]而且还要有良知,这种良知依赖于广博的人文社会知识背景,蕴涵于哲学、文学、艺术、历史以及其他学术门类的知识中。法律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法学教育必须要以培养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的人才为目标。

方法知识也是法学教育的基本知识。法律作为规范体系,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发展的,如何应对、掌握日益增加的规则体系,必须掌握思考规范知识的方法,就是学者强调的要知“其所以然”。掌握法律思考的方法才能准确适用法律、也才能有正确的逻辑判断。

从传统的法学教育学习内容看,本科法学教育是一种学科教育,着眼点是学生法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法律知识的全面掌握,不是职能技巧的训练,其目标是培养出具有法的精神、法的理念、有远大理想和历史眼光的、适应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需要的法律人才,实现以法律人所独有的智慧和力量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它是法律素质养成型教育。

4.从我国现有法律教育模式看,法律职业技能可以通过本科法学教育以外法律硕士教育实现

在我国,四年本科法学教育是一种综合法律素质养成型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法学知识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并不与法律职业直接相联系。法学院校本科学生毕业后,要通过司法考试后才可以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实务工作,司法考试成为从事专门的法律职业的门槛,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本科法学教育如何应对司法考试问题就提出来了,使得一些普通院校开始就如何应对司法考试的改革,开始强调职业技能的训练或者开设司法考试应试的课程,有的甚至直接把美国的诊所式教育拿过来,把学生的法律职业的技能训练作为本科法学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且这种改革也符合我国普通高校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但这里混淆了法学教育与职业技能训练的区别,而且混淆了建立在大学本科教育后的美国法学教育与直接的本科法学教育之间的区别。

法律专业本科论文篇5

[关键词]法学硕士 法律硕士 同质化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08-03

[作者简介]程燃,复旦大学高教所硕士生(上海200433)

一、法律专业硕士的培养现状

据统计,在2012年度法学专业排名前十的我国高校中,2013年计划招收了2560名专业硕士,1844名学术硕士(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除了中国政法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两所法学专业高校之外,其他高校的专业硕士计划招生人数均远远多于学术硕士,这导致了近几年法律专业硕士的毕业生大幅增加,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相反,法律人才缺乏与过剩的悖论局面却依然存在。一方面,法律专业硕士在就业时面临一定的歧视,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许多企业、生产部门急需大批优秀法律专业人才,如外事、经管等方面的法律人才缺口尤大。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的培养方式同质化导致法律硕士的专业交叉优势和就业优势消减,不被社会认同,就业困难。这一点从复旦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统计的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职业分布情况(表2)可以看出,专业硕士毕业生中有将近一半人去了待遇相对来说差一点儿的民企,而学术硕士毕业生分布又很分散,没有实现预想中的提供博士生后备力量的要求,毕业后升学的只占了10%,其他人则挤占了专业硕士的就业空间。这反映了当前的法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模式在适应市场需要、适应不同领域职业的需求方面是有很大欠缺的。在国外,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在学位上处于同一层次,但培养理念和规模则各有侧重与不同,相应的专业划分、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科研和论文要求、法律职业背景、质量评估体系等都有区别(理想的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培养模式如表3所示)。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背景下,不仅很多用人单位搞不清楚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之间的区别,就连高校法学院的教师也不能很好地对二者进行区分,往往采取统一的授课模式。事实上,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培养目标方面,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有着不尽相同的培养定位。法学硕士设置的初衷是为法律教育和科研机构培养学术型人才,它所预期的毕业生是学术法律人(Academic lawyers)而非实务法律人(Practicing lawyers)。而法律硕士(JM)的培养目标是“为实际部门培养德才兼备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传统的法学硕士教育更侧重于学术,而非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法学家;法律硕士教育培养的是法律家(即所谓的律师),也就是既有一定的法律功底,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法律框架内解决社会问题的法律从业人员。法律硕士教育所培养的人才重应用、重实务,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突出。相比于法学本科的基础通识教育和法学硕士的学术研究教育,法律硕士教育是一种职业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面向各行各业的复合型法律人才,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方面。根据培养目标,法学硕士应当以学术研究为导向,而法律硕士教育和教学的全部工作都应该围绕培养宽口径、重应用、高层次、复合型的优秀人才来进行。对比复旦大学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所开设的必修课课程可以看出,法学硕士开设的方法课、对比课突出了研究型特点,而法律硕士所设课程与本科生课程较为接近,体现了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的差异。但目前法律硕士的课堂教学基本还是遵循课上满堂灌的教育模式,依旧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内容也同样是侧重于理论,实践性课程的设置远远不能满足法律硕士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因课程设置没有实现与其他学科和法学知识的有效结合,致使法律硕士的跨学科优势难以发挥。

科研与论文方面。由于两者培养目标的区别,法学硕士的科研与论文多强调学术研究方面的能力,重视理论分析,而法律硕士的科研与论文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法律原理和法律规定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应通过多分析实际案例来阐述理论。现实中,大部分高校法律硕士的论文要求与法学硕士没有实质区别,对两者的科研和论文要求混同。加上法律硕士的生源是非法律专业本科生,其法律基础知识积累不够,科研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导致其实际水平甚至不及法学本科生。这使得法律硕士不能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影响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评价。

质量评估体系方面。英国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法律硕士培养侧重在本科基本训练基础上提高实际运用技能,学生选课通常集中于某一专业方向,只需选择几门课程,并且一般不写论文,只要考试通过就可以获得学位,通常以法律实践能力为考察核心;法学硕士则需要写论文,但不需要修习过多的课程,通常以科研能力的提高为考查核心。这既适应了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又突出了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区别。

二、大学应该培养法学家还是培养律师

有人说过:在教育和道德方面,如果实践是正确的,那么理论就没有意义。为什么要在理论上浪费时间,而不把时间用在探索实用技术上呢@?如何区别培养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我们的社会到底需要更多的“法学家”还是“律师”?这可以从《耶鲁报告》得到启示:“有些操作可能由那些掌握很少或没有相关理论知识的人实施。不了解力的分解定律的水手可以扬帆起航;没有欧几里得原理相关知识的工匠可以把他的框架弄成直角;没有学过化学理论的染工可以调制色彩。但这样的劳动者注定是要被其他人限制在狭窄的职业道路上的,他需要那些拥有更加广博科学知识的人的持续监管。如果他想冒险超越既定规则,而没有现成理论做指导,就会盲目、胡乱地工作;通过长期实践,他可能已经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但业务计划的安排、机械工程的新组合、技术的发现和改进等却通常来自经过更高级和系统培养的人的思维。”也就是说我们既需要精于实践、掌握熟练技术的操作人员,即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又需要精于理论且以研究为主的高层管理人员,也就是学术硕士的培养目标。

法律专业本科论文篇6

关键词 毕业论文模式 独立学院 法学专业 案例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传统模式运行现状分析:“法学院”内毕业论文存废之争

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一直受到媒体与学界关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热点话题。而《光明日报》在2012年5月7日、8日和18日分别刊载《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可不可行》、《本科毕业论文存亡不应一刀切》、《毕业论文应加强而非取消》三篇文章,则直接让这一场“存废之争”白热化。相比其他人文社科专业,法学教育天然具有学术研究性和职业技能性双重性特点,则直接导致各大高校法学院将这场“存废之争”延伸到实践。

支持者认为,“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不是应不应该取消,而是应该如何加强,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高校,同样不例外”。①但大部分认为毕业论文制度应该坚持,但应该改良,是“对学生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训练,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与运用、逻辑思维、动手、写作能力”。②大部分高校法学院实践中也持这种态度。取消者认为,“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下高校法学教育应该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视科研创新为生命的毕业论文与法律实践性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相悖。悖论下毕业论文已是“人神共怒”,“与其目前这种尴尬局面,不如放弃”。③2008年底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宣布取消毕业论文,以案例分析取代毕业论文。折衷者认为,应该对待毕业论文应改变原来“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改革传统毕业论文模式,适应法学教育对科研创新能力和职业应用能力的双重要求。代表性模式是武汉东湖学院法学院实施的“双轨制”。

正如有学者言,孤立地争论毕业论文的“存”抑或“废”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毕业论文只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一环,任何脱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争论都是空谈。换句话说,如果毕业论文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则应该坚持加强;反之,则应该改革甚至取消。高校教育大众化趋势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逐渐分化。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法学教育定位为培养法律实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相比研究性法律人才,应更重视学生法律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至于传统毕业论文模式是否可以适应独立学院法学教育的需要,笔者以为将模式放到独立学院培养目标下重新评析至关重要。

2 模式创新的必要:传统毕业论文模式评析

2.1 与培养目标不合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本科办学的新生力量,更多是依母体高校优质教育资源托建而成。然相比母体的法学院系“研究型”或“高端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却存在本质的差异,更多应定位为“普通应用型”或“高端辅助类”法律人才,具体包括基层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律师助理、司法执行人员以及在公司企业等其他机构从事法律业务的人员等。显然应用型培养目标下,各独立学院法学院专业应该强调的是对学生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即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照搬母体院校模式强调学术创新能力。故视学术创新为生命的传统毕业论文模式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合。也正如有学者言: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要求,说到底是对大学培养不同人才的要求,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的大学定位,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④

2.2 与重实践理念不合

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范畴,学术论文“不是写出来的,是做科研做出来的,不进行科学研究写出的文章不是学术论文”。⑤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不能一蹴而就,“不是毕业论文写作一门课程能解决的,不是指导老师一个人能解决的”,⑥而是需要大量的“前伸性”工作,即把撰写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科研能力培养拓展并延伸到整个法学教育培养过程,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应重视对学生科研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显然这种能力培养理念,是与传统“研究型”大学“重理论”教学理念相一致的。而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独立学院教学理念由传统“轻实践”转变为“重实践”已成趋势与必然。当下独立学院法学教育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都重在围绕“实践性”展开,突出法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决定了法学本科教育的质量。总之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显然不是毕业论文所强调的科研创新能力。

2.3 与学生智力不合

独立学院生源特点是独立学院“独”特性之一,与普通高校招收的“一本”、“二本”学生相比,他们在基础知识、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但传统毕业论文模式的目标定位上显然还是按照“一本”、“二本”的生源特点进行要求与设定,以此来指导独立学院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势必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打击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能感到力不从心。正如有学者言,“几乎所有高校都要求毕业论文具有创新性。其实“创新”别说对大学生,对我们大学生的老师一生也未必能完成几个。我们可以鼓励创新,但不能把社会对高等教育中拔尖人才的期冀当成大学本科生的基本目标。”⑦笔者以为,忽略生源特点地强调毕业论文创新,强调“教育公平”是不切实际的,毕竟不可能让所有大学生都写出有创新、有学术价值的毕业论文。

综上所述,传统毕业论文模式难以适合独立学院法学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必须对其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革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构建一套更强调应用型和实践性的毕业论文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3 模式创新的途径: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构建

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将学生毕业设计与法学专业学生在司法机关、律所的毕业实习结合起来,围绕实习过程中接触的经典案例,采用案例选择、文书设计、模拟审判、案例分析“四步走”模式。相比传统毕业论模式,实践性是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的灵魂。一方面,强调整个设计以具体案例为中心,要求学生从原告、被告、法官等多种角色的视野去阅读案例,并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和解决案例中发现的问题,目的性强,有效地避免脱离实际的倾向,真正起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另一方面,强调把设计与毕业实习结合,突破往常“闭门造车”,要求学生在法院(或检察院、律所)实习时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毕业实习质量,也加强了“法律人”素质的培养。

3.1 案例选择

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强调对学生法律实务能力的考核。按照这一模式,不仅对学生实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的指导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案例选择是整个模式的基础,所选案例的实践与理论价值将直接决定整个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相比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中案例选择注重专业性、典型性、现实性,以达到紧扣专业课程教学具体内容,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氛围的目的,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下的案例选择考虑综合性、疑难性、不确定性三个因素,这样才有助于对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学生法律实务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核。

其一,综合性。毕业(论文)设计是对法学专业学生四年法学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整体考核。我国著名法学教育家孙晓楼先生认为,法律人才需具备三个要件:一是法律的学问;二是法律的道德;三是社会的常识。所选择的案例涉及的知识应该有一定的跨越度,可以学科之间有跨越,也可以部门法之间跨越。其二,疑难性。过分简单的案例让学生觉得容易,无法激起学生毕业设计的兴趣,也容易导致整个设计模式“走过场”;但是太难,又容易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整个模式停滞不前。所以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选择案例的时候,应该把握好“度”,合适的案例应该是能让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和分析后,运用所学的法学专业知识解决案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其三,不确定性。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要强调一律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正如一位美国法官所说“我们能够做出最终判决并非因为我们判决正确,相反,我们之所以判决正确,是因为我们有终审权”。案例的不确定性能为学生多重视角、多角度分析案例埋下伏笔,便于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思维并进行考核。

3.2 文书设计

法律文书被称作“看得见的正义”,以其为载体所体现的司法直接体现法律的权威。在当代,法律文书作为一种重要的精密的司法技术,日益凸显其重要性。⑧故对这一技术能力的掌握,将直接体现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法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独立学院对法学专业学生文书设计能力考核时,笔者以为应该强调文书设计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其一,完整性。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文书设计阶段要求学生对整个案例所涉及的诉讼文书进行设计,因此对学生设计文书进行考核的第一个要素就应该是其所设计文书是否完整。而一个案例所设计的文书是否完整,又直接取决于案例的性质与案情需要。指导老师在指导时应该把握好,也为指导老师对法律实务能力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二,规范性。文书设计的规范性,一方面体现在格式规范性,不同种类的法律文书有不同的格式要求,此点较易把握;另一方面体现在文书语言规范性,此点更难把握,对学生法律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而言,文书用词规范性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核:表意准确、质朴庄重、严谨意赅、逻辑严谨。⑨

3.3 模拟审判

通过模拟法庭进行模拟审判一直高校法学专业提高学生法律实务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法学实践性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环节。模拟法庭被定性为高校培养“法律人”的“职业训练场”,从“法学院到法院的桥料”。但是相比模拟法庭,除了在角色分配、开庭程序等相同外,毕业设计模式下模拟审判有两个重要的不同点上:其一,案例的二次选择性。毕业设计模式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实习的单位进行案例选择、文书设计,但对模拟审判案例进行选择时,要求指导老师在学生提供的案例进行二次选择,依据指导的人数在本组指导学生提供案例中选出一两个更典型、更能对学生法律审判实务能力考核的案例进行角色分配和审判。其二,审判的“实战性”。相比传统模拟法庭教学,更多是围绕教学需要(尤其是诉讼法教学),重视附着在“法庭审理”的“程序性”上面的“表演性”,设计模式下的模拟审判,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整个庭审程序,还更强调对学生法律审判实务应用、应变能力的考核,故应该重视过程的“实战性”或“对抗性”,而毕业设计案例选择环节要求案例的不确定性,也为“实战”预留了空间。

3.4 案例分析

模拟审判的结束并非意味整个毕业设计的结束,还要求学生根据选择或参与的案例选择角度进行分析总结,一方面考核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研究法律知识,提升法律实践技能,具备现代法律人素质。而根据选取的角度不同,案例分析可以包括评述型、分析型。

其一,评述型。这种类型要求学生从案例选择到模拟审判的整个过程自行评述总结,如案例的选择是否具有综合性、不确定性、疑难性,文书的写作是否规范、案例审判时证据是否确实充分、辩论是否有理有据、运用法律是否得当等等。肯定成果,指出不足,启发以后更深入地学习,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法律实践技能。其二,分析型。学生在围绕案例进行毕业设计时对其中的某一个问题感兴趣,然后把问题挖掘出来,结合专业深度讨论,提出观点。这一类型不仅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还强调观点创新,要求学生有创新思维。分析型一方面适应了对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学生能力“多元化”的需要,部分学生经过四年法学知识学习后具备一定理论创新能力,甚至考上了研究生,即将跨入“研究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型案例分析为这部分学生毕业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对传统毕业论文模式进行改革,追求“一元化”、“一刀切”带来的弊端。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出现多层次性、多类型性、专业差异性,因此,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和形式,也应“因校制宜”、“因业制宜”。独立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其毕业论文模式考核指标的“应用型”。法学专业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的提出和构建,为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做出了建议性的尝试。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2011年高等学校“高校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模式的改革”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JG-11-86-11)

注释

① 巩建闽.毕业论文应加强而非取消[N].光明日报,2012-05-15:002.

②③江胜清.论“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对当前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影响[J].宿州学院学报,2012.27(4):93-96.

④ 郭立场.本科毕业论文存亡不应一刀切[N].光明日报,2012-05-08:002.

⑤ 杨晓旗.论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下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关于当下本科毕业论文现状的反思[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8):6-7.

⑥ 汪涛.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路径分析——以襄樊学院法学专业为例[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118-121.

⑦ 吴凡.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问题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92(4):144-146.

法律专业本科论文篇7

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对法学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十分薄弱,对法学实践教学的内容、培养目标以及评价体系等缺乏科学、统一的认识,这就造成了法学实践的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内容单一、质量控制缺失、教材建设落后和评价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缺陷。例如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司法实习和毕业论文外,有很多学校还引进了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案例研讨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性课程,但是往往由于随意性强,缺乏统一、规范的安排,导致其在整个法学教学中的比重轻微,其作为法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评价比重更显微不足道。再次,法学实践教学的实施困难重重,教学效果不佳。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固然重要,但是实践教学的实施也不应放松。纵观国内各主要高等学校法学实践教学课程的安排和实施,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师生对法学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参与程度不高,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其二,学校和实践、实习单位对实践教学疏于监督与管理,效果不佳;其三,教学资源的配置不健全,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严重欠缺,实践教学经费、设施和基地建设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我国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

(一)域内外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和政治等方面的不同,域外各国,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在法学教育的目标上存在差异,因而在法律人才培养上的做法也不完全一致,法学实践教学模式有其各自特点。

1.大陆法系国家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在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韩国乃至我国台湾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往往将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于通识教育,在法学本科教育中强调法学基本素质的培养和锻炼,教育的直接目标是造就大众化的法律人才。在这种通识教育目标指导下,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更加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学术气息浓厚;虽然从事法律职业需要经历大学法学教育,但是法律职业教育并非本科法学教育的基本甚至主要目的,毕业生多数从事的是法律之外的职业。德国法学家茨威格特•克茨指出:“法律并不纯粹是一种专业训练的对象,而是人们可以从中学习清晰地思维、透彻地表达以及练习修辞技巧的一个领域”。④虽然大陆法系各国普遍重视法学实践教学,但在大学法学本科教育阶段并未将法学实践教学放在主要层面上,法学实践教学被当成法学通识教育的一个部分,是理论教育的辅手段,法律实务训练更多地是在完成了本科学习后进行。例如,德国的大学法学院遵循的是“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既注重法律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注重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益于培养出专业的几综合的、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保障了法律职业的整体素质。

2.英美法系国家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在英美法系国家,特别是美国,法学教育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为社会输送符合其需要的法律职业人才,尤其是律师。因此,美国等英美法学国家的法学教育以实用为首选,法学教育是一种典型的职业教育模式。正因如此,法学院对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能力的结合,不仅着重于讲授法学基础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更致力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例如,美国的法学教育是本科后教育,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特别是采用的是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法律逻辑思维。总之,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以法律职业教育为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法学实践教学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⑤

(二)我国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

比较分析世界各国法学教育的不同模式,不同的法学教育观往往具有不同的法学教育目的。⑥虽然目前我国学界对于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仍有争论⑦,但是总体来讲,主流观点将法学教育归为通识教育,并非将培养律师等实务人才作为法学本科教育的唯一选择。例如苏力教授认为,法学本科教育要完成培养“通用型、法律交叉学科型”人才,使本科法学教育成为入门教育;⑧霍宪丹认为,普通本科法学教育应定位于法学学科教育,而非职业教育,法学本科教育应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专业人才,而非培养法律职业人才。⑨就此而言,我国的法学教育目的与大陆法系国家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培养高素质的法律通才。然而,同样是坚持“通识”的教育培养理念,但是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中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落后于大陆法系主要国家,造成了前文所述的种种困境和问题。因此,选择何种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就成为当前我国理论界的聚讼之一:是全盘接受西方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还是在借鉴国外法学实践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特色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是借鉴大陆法系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还是全面移植英美法系的教育理念及实践教学体系?受法学教育目标的定位不同所决定,笔者认为不能全面移植英美法系国家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而应该根据我国国情,在充分重视法学实践教学价值的基础上,更新对法学实践教学的理念和认识,借鉴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有益经验,构建以“通识教育”为本体的法学实践教学新体系。⑩

我国法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实践教学在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定位

一个国家的法学教育体系往往是适应该国不同的教育培养目标而组织构建的,可以明显体现一国法学教育的特点和定位。在我国,经过60多年特别是近30年的发展,高等学校的法学教育已经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多轨制的办学特点,即法学教育涵盖了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各个学历教育层次。因此,“我国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建立在区别对待基础上的分类型和层次型定位”。11在这种多层次、多轨制的法学教育体系中,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每个办学层次的定位有所差别:在中专、大专层次,职业教育为基本培养目标;在本科教育中,通才教育是目前获得认可的目标定位,即培养出法律及其他专业知识丰富、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多方面需要的法律人才;在研究生教育中,精英教育成为必然要求。当然,在研究生教育中,精英培养目标也有所侧重,例如法律硕士偏重于职业精英群体的培育,而学术型硕士侧重于法学理论精英的培养。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法学院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复合型、外向型、应用型的高素质“法律通才”,即树立的是“通识教育”目标。在这种教育目标之下,作为法学本科教育内容的法学理论教学和法学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也就是说,法学实践教学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如何确定?分析世界范围内主要国家法学教育模式的变迁后,我们可以看到,各国的法学教育在培养目标和途径上有日益融合的趋势:在大陆法学国家的法学院,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纷纷加强了职业教育的分量,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在不断加强和革新;而在素以职业教育为目标的英美法系国家,也加强了理论法学的教育,讲授式教学也有所增加。可见,两大法系对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是日益相互接近,即同时兼顾学术教育和职业训练两方面,在形式上也日趋一致。在我国,随着近些年来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环境的改变,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法学本科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意识到法学实践教学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法学院、系也开始创新教育理念,改革和创新法学实践教学内容及方式,法学实践教学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地位显著提升。但是,对于法学实践教学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定位,仍没有一个较为清醒的界定。#p#分页标题#e#

笔者认为,法学实践性教学和理论教学是法学教学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二者在法学教育中具有不同的价值和功能。首先,从性质上讲,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一样,属于教学而非实践,因此,法学实践教学应当遵循法学教学的总体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按照教学标准和教学要求进行严格、系统的规划、设置,以满足教育目标的要求。其次,实践教学是法学本科教育的重要过程,学校的教学、教务部门应当像对理论教学一样对实践教学进行监督、监督,并及时给予教学效果的评价。再次,尽管我国传统的法学理论教学弊端较多,但这并不能成为否定理论教学为法学本科教育基本手段的基本定位,实践教学不能抛弃理论教学而孤立实现——理论教学注重学生法学理论知识的积累,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技能的培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二)我国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体系构建

在坚守法学理论教学本体性地位的基础上,应当正视我国当前法学实践教学的种种不足和弊端,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构建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法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具体而言,应在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实践教学的组织和运行、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估和实践教学的保障等方面构建横向多元、纵向动态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

1.更新法学本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目前,我国法学本科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多采用以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为主要环节的“2+X”实践教学体系。其中“,2”指的是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X”则指的是常见的见习、模拟审判,模拟法庭、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诊所教育等多种方式。在这种课程设置体系中,除了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为法学本科的必修环节,占有一定学分,其他各种实践方式均不受学分限制,因而各高等学校对这些实践方案随意性较强,缺乏体系性、规范性安排和评价。同时,即使是计算学分的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往往被集中安排到大学本科临近毕业的一个学期进行,其实施效果不佳就不难理解了。为了弥补上述缺陷,笔者建议构建多元、动态、全程的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首先,将法学本科实践教学课程按照功能的不同,设置为三个模块:课内实践模块、课外实践模块和职业技能训练模块。课内实践模块主要包括案例讨论教学、审判观摩、法学实验、毕业论文等;课外实践模块主要包括模拟法庭、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法律咨询和服务、假期实习等;职业技能训练模块主要包括法律诊所、法律实践基地实习、专业实习等。其次,按照教学规律和就业情况,将上述三个模块的实践课程进行渐进地动态分配。即,在大学本科一、二年级主要以法学理论学习为主,在实践教学中宜采取案例讨论教学、审判观摩等课内实践模块,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对法律的感性认识;在大学本科二、三年级,逐渐增加课外实践模块的比重,将模拟法庭、法律咨询和服务、假期实习、社会调查与实践等作为常态化课程设计;在大学本科三、四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应逐渐减少法学理论教学的比重,适当增加法律职业技能训练模块,主要采取法律诊所、专业实习、毕业论文、法律实践基地实习等实践方法。再次,法学实践教学的三个模块应当贯穿于法学本科阶段,并进行科学设计,做到课内外相结合、长期短期相结合。最后,为了保证实践效果和全员参与,对上述主要实践课程应做规范化和灵活化分类,比如一二年级的案例讨论教学计入各专业课程的成绩,社会调查应计入适当学分;二三年级的模拟法庭应常态化设置,杜绝表演性,将其设置为固定实践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三四年级在已有学分课程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基础上,应普遍引入法律诊所,强化职业意识。

2.构建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组织和运行机制。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工作,还必须有组织机制和运行保证。我国目前各高等学校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效果不佳、流于形式,组织和运行机制的欠缺也是重要的原因。笔者认为,各高等学校法学院系应结合自身条件完成以下工作:其一,建立一个专门的实践教学教研机构。和目前法学院系设立的各个专业教研室一样,法学实践教研机构由各个专业负责、有实践经验的老师组成,全面负责实践教学的具体指导和宏观管理,同时还担负起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教学规划、督促检查、效果评估等责任。其二,建立完善若干不同类别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聘任实务部门有一定理论知识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作为实践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实习,与学校实践教学教研机构沟通。其三,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实践和法律服务为目的的法律服务中心,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普遍性和灵活性。

法律专业本科论文篇8

(一)为了更加科学、准确地评定我区律师专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根据《律师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并结合全区律师队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评审条件。

(二)本评审条件适用于经自治区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律师工作机构中具有律师资格、从事律师业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评审二级律师资格。

(三)按照本《评审条件》评定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为:二级律师。

(四)申报人在符合本《评审条件》中规定的“申报条件”的前提下,还应同时具备“专业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与实践经验”以及“业绩成果”的要求,方能评定技术资格。

二、申报条件

申报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本职工作,实事求是,依法执业,遵守工作纪律,恪守职业道德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得法学或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取得三级律师资格二年以上;

(二)获得法学或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取得三级律师资格四年以上;

(三)获得法学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取得三级律师资格五年以上;

(四)获得法学或相近专业大专学历,取得三级律师资格七年以上:并在本科院校修完本专业本科主要课程取得结业证书;

(五)任观职以来所承办的法律事务中,有一件以上被评为全国优秀案例,或两件以上被评为全区优秀案例;

(六)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

(七)经国家或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三、专业理论水平

申报人,应当具有较高的法学专业理论水平和系统的律师业务知识,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了解国内外法学学术动态,能组织和开展律师业务研究工作,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撰写过法律或律师业务方面的专著并已公开出版(与他人合作撰写的,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两万字);

(二)在自治区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刊物上发表过两篇论文或在自治区级法律专业学术会议上提交过三篇以上有价值的论文、调查报告等;

(三)在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宣读过有价值的论文。

四、实践经验与工作能力

申报人应当具有下列实践经验与工作能力:

(一)具有丰富的律师业务实践经验,能够处理律师业务中的疑难问题;

(二)具有指导三级以下律师工作和业务进修的能力和经历;

(三)每年至少应承办诉讼和非诉讼法律事务三十五件;

(四)连续三年累计担任国家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常年法律顾问十二家,续聘率达到百分之七十五以上;

(五)掌握一门外语,并按规定参加全区统一组织的外语考试合格。

五、业绩成果

申报人须具备下列业绩成果之一:

(一)出色地办理过一件以上在国内外或三件以上在自治区有重大影响的法律事务,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

(二)参加过两个以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或重大涉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谈判,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连续三年担任旗县以上人民政府常年法律顾问,提出过有效的法律建议,被政府或业务主管部门采纳,在实践中取得较好效果;

(四)主持完成自治区有关部门下达的法律专业方面的科研课题并获自治区三等奖。

六、附则

一、本《评审条件》中要求报送的专著、论文、案卷等是指取得三级律师资格期间的材料。

法律专业本科论文篇9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法学教育 改革与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强,我国的法学教育规模不断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念的提出,更是大大促进了我国法学教育的迅速发展。但是,法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却相当严峻,尤其是作为法学教育主体的法学本科教育,甚至面临着法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因此必须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法学教育现状进行深刻反思,以促进法学教育水平的提高。 

一、新建本科院校法学教育现状的反思 

1.法学教育理念陈旧落后,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很多新建本科院校的法学教育在理念上陈旧落后,盲目地跟着一些老资格的高等院校学。在培养目标上,依然坚持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所有法学专业课统统开设,即使没有高素质的任课教师,也只管照着课本进行“填鸭式”教学,最终只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进行法学研究、写作论文、能力的法学人才,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讲这也仅仅起到了“法律扫盲”的效果:大学四年,什么样的法律都学了,法律理论、法律条文也都背得滚瓜烂熟,但走出校门后却发现面对社会上存在的大量法律问题只能按图索骥,在僵化的思维方式指导下,遇到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也只能手足无措、无所适从。而社会对于这样的法律人才也是多加指责,认为他们“专业有余而广博不足、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动口有余而动手不足、考试成绩好而办事能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为了提高本校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就花费大力气鼓励和培养学生考研,而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也纷纷选择通过考研来延缓就业,同时也期望学历提高之后能够更加顺利地就业,于是继续苦读法学理论,继续提高自己的法学研究能力,而不是着重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而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依然是缺乏的。 

2.法学教育体制缺乏特色,缺乏创新 

新建本科院校法学专业虽然在摸索中不断前行,但是由于忽略了自身特色的培养,与那些老资格的重点高校相比,在师资的数量与质量上、在教学硬件上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而且多是照搬照学,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根本无法适应目前的就业形势。新建本科院校应当认识到,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高校也应根据不同的类型和定位适当地向职业型发展,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理工科大学创办文科专业应当遵循“文理渗透、综合创新”的思路,着重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依托理工科的优势学科资源,以理工科的专业作为法学建设的特色,将法学建设成为新的学科增长点。 

3.法学人才培养闭门造车,忽略社会需求,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建本科院校多是地方院校,因此在法律人才的培养上应当与地方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出本地区急需的法律人才。但是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却忽略了这一点,没有深入社会实际去调查学校所在地区及周边省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对本地区及周边地区需要什么样的法律人才也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其他高校开设什么课程,自己就开设什么课程;其他高校在专业上设置什么模块,自己就在选修课程上设置什么模块。 

新建本科院校法学专业还存在教学方式因循守旧的问题,即使有些院校采取了案例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方式,也并没有多少创新:案例教学法仅仅是举出案例让学生分析,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而且举出的案例也多是与社会相脱节的;多媒体教学只是把以往要写在黑板上的教案放在了计算机上而已。这些教学方式把法学学生封闭在校园中,与社会相脱节,缺乏理论与实务互动的实践机会,所学到的法律理论无法通过实践转化为自身的法律素质,毕业后无法适应社会需求。 

二、积极推进新建本科院校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法律专业本科论文篇10

1、高职法律教育的出路:回归应用型人才培养本位,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法律专业要走出困境,应该调整以公检法和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工作需要为教育教学目标的习惯做法,而应重视企业对具有法律素养的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发挥高职院校办学的优势,尽快将教学调整到为企业培养大量具有法律素养的行政文员、合同专员、人事专员、法律秘书或助理方面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企业日常工作常与法律息息相关,如签订劳动合同、员工招聘、离职、工伤处理、社保办理、工商注册、企业常用法律文书起草、企业常见法律事务处理等。在大多数中小企业当中,这类日常性涉法事务都不需通过聘请法律顾问或设置专门的法务部来办理,而多由有法律技能的职员处理。因此,有法律素养和应用技能,能处理企业日常涉法事务和文书工作,能配合企业法律顾问或律师工作的文员以及法务专员就是企业所需的人才了;另一方面,在律师事务所中,律师助理大多由实习律师或刚执业不久的律师来担任,由于他们的主要精力多放在诉讼或非诉讼业务办理上,律师所也需要有法律知识的法律文秘来处理一些日常性、程序性的杂务,如接待当事人并作接案笔录,法院立案,递交法律文书,整理证据,查找相关资料等。同时,由于法律文秘处理的是律所中事务性、日常性、程序性的工作,对法律专业知识的要求不高,和律师具有完全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职业定位,也与处于过渡期的律师助理(实习律师)也会形成很好的互补关系,其在律师事务所中肯定是就业空间和广大的就业需求的。

2、对高职法律教育改革的建议

2.1确立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职法律教育要走出危局,应当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出一条有高职特色的办学之路。首先,应重点突出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将教学重点向企业需求倾斜;其次,应当重点培养学生在企业工作所需要的劳动法务、合同法务、公司管理法务、公司法律文书实务等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处理企业日常法律事务、文书事务、礼仪接待与沟通谈判的能力;第三、重点加强民法、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法律文书等课程的技能教学。在进行基本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企业日常事务的能力;第四、以案例教学、诊所式教学与企业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形式相结合,切切实实地发挥高职办学紧密结合社会与企业需求的优势,凸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形成自己的优势与核心竞争力。2.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职教学之所以走模仿本科教学的路子,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的原因,也有高职院校中多数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理论型人才的原因。纯理论型教师自身缺乏法律实践技能,缺乏对社会和企业的感知和了解,缺乏对企业职员法律技能构成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因此,他们在教学中大多注重基本理论的讲解,而轻视或难以完成实操技能的培养。在这种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既缺乏法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未形成法律实操技能以及运用知识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从而在就业市场上丧失了竞争力。2.3重视建立法律实训中心、法律诊所等实践教辅机构的建设。但就法律专业而言,在众多本科院校普遍采用法律诊所教学、案例教学、情景式教学、法律援助中心参与式实操训练、模拟法庭演练与观摩、企业实习等法律实践教学方式时,本该更重视法律实践教学的高职院校却忽视了实践教学在法律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实践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机构不健全,实践形式不完善,形成了理论教学不如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也不如本科院校的尴尬局面。同时,即使部分院校设立了法援中心和模拟法庭,使用效率及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如本科院校。因此,笔者认为,当下高职院校应切实强化法律实践教学与实操培训,研究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和法律素养,把当下教育教学中以法律理论灌输为主转变到以培养法律实操技能为主上来。只有这样,高职法律教育才能紧密切合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培育学生法律应用技能和法律综合素质,体现高职的人才培养优势,形成本专业在就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高职法律专业才能从危局中走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彻底从当下的困境中走向振兴。(本文来自于《华章》杂志。《华章》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董斌 单位: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人文社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