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探险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4-04 13:50:33

关于探险的作文

关于探险的作文篇1

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头顶是一望无垠的蓝天,身下是疾驰的海艇。今天,我格外的兴奋,因为我要完成一项我梦寐以求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任务的责任,那就是海底探险。

现在我的纬度是在赤道附近,风光迷人的夏威夷岛。不辛的是,在这里发生了一件惊奇的事件——一个明朗的夜晚,人们在举行舞会,这是从海里跑出一个看起来又湿有黏,淡绿色的皮肤在灯光下泛着光泽的怪物。它并没有做什么,似乎它只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关注,想成为一名闪耀的“明星”。可是人们一味的害怕。所以为了重新令夏威夷群岛重现迷人风光,美国政府同中国政府申请要求中国谴派一名潜水员以协助美国捕捉这只怪物。万感荣幸的是,我被录选了。成为了这名潜水员。

穿好了潜水服,背上了氧气筒,我欢快地潜入水中。我猜想他是夜晚出现的,那么一顶还怕见光。所以我断定他一顶潜在深水里,于是,我不断地往深处游。周围越来越暗了,我还是看不到底,只是几片还海藻在那轻轻抖动。我大看头顶特制的手电筒先下射去。隐隐约约地看见了几只可爱的热带鱼,还有几只乌贼。那乌贼给我搞了一个恶作剧。

“好家伙,看我不捉住你。”于是,我便向它游去。和它游得可真快,可惜却碰到了我这个游泳好手。正当我要赶上是,着家伙向我喷来一团乌水。

“可恶,你敢跟我玩阴的。”不一会儿,乌水散去了。我才想去此次前来的目的。一是急忙,向前游去。“咚”的一声,不知是哪个东西那么热情,和我充满智慧的头脑接吻了一下,吻得我头脑发热。清醒了一下,用手电筒一照,原来是一艘破旧的船,舱门是开的。这时在舱门内出现了一个庞大的身影,皮肤是淡绿色的。恶棍,我终于找到你了。我的心里十分的喜悦,可是却不免的有一点的紧张和害怕。不好,它想跑了。这时只见他“脚”一蹬,游出了三四米远。呵!水性不错。待我这“浪里白条”好好把你收拾一下。我用尽全力追了上去。他不时回头望了望。那深绿色的眼睛在暗处忽地亮了起来,好象也冒着寒气。

这时,它身子一斜,我猜想可能是前面有障碍物,于是乎,我也做了一个一样的动作。果然不出所料,在我的身旁有几棵海藻,若被缠上了,后果就不堪设想。先在离它只有四米远了,是最好的动手时机了,我掏出缩成像拳头般大小的网,慌忙地朝它那一洒,就在我挥洒网短短时间内,它竟又逃跑了,我真是不服,我继续追上去,上一次的失败给了我一个教训,这次我轻轻地洒出网。最终它还是难逃我的“五指山”。我上前,发现它的眼神里充满了无辜,可是命令不可违。我请求救援人下海来支援我将它拉上岸去。由于它的样子。我们恐慌会吓到人民。所以我们直到晚上才将它拉上岸……

夏威夷岛的夜色是如此的美,夏威夷岛又重新恢复了以往的迷人风光。可我的心里却在期待能够有新的探陷……

关于潜水探险的作文二:

天夜晚,我躺在床上对着窗外的夜空发呆,渐渐的,我进入了梦乡……

这是一颗极奇美丽的蓝色巨星,它无比庞大,质量有太阳的30倍。亮晶晶的蓝色上似乎没有一点儿污点,边上还镶着一层美丽的“金边”。“金边”上冒着熊熊烈火。有谁能想到,在这宇宙的深处,竟然还会有如此壮观的景象存在。我看呆了,好半天才把镜头向左侧移动了一下,指向飞船的正前方。

突然,我感到眼前一阵闪光。天哪,我看到了什么?一个光芒四射的光环,在以极快的速度旋转,圆环中央什么也看不见,黑黑的,好像一个无底深渊一样,那景象犹如美丽的日环食。杰克愣住了:“难道宇宙中还会有这种天体?”我木然回不过神。忽然,我看到那颗蓝巨星变了,很明显变成了梨状,梨的尖端正指向圆环,发出一支支亮闪闪的“箭”。

“啊,黑洞!”我清醒了过来。我明白,那个蓝巨星正在被黑洞强大的引力吸引着,这就是那颗恒星的末日。我看呆了,但我也因此犯了个致命的错误,我忘了飞船还在以光速前进。而且和蓝巨星被吸去的方向是同一方向。

舱内的空气越来越热,使我感到莫名其妙,我清醒过来一看,吓得我冒冷汗。那个黑洞像个巨兽向飞船扑来。我意识到:“完了,我犯了一个不可挽救的错误,致使飞船陷入了无底的黑洞。”

关于探险的作文篇2

[关键词] 探险旅游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

当前,在国内外的安全、灾害研究中,应用风险评估理论来分析问题已成为一种新视角、新趋向。风险评估理论有助于决策者在进行安全管理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优技术和政策。联合国环境减灾署(ISDR)、国际风险管理理事会(IRGC)、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欧洲Trustnet和英国国家消费理事会(National Consumer Council)等国际、国家机构都对风险评估的研究与实践予以重视,研究内容广泛,涉及风险评估的概念、流程和模型。在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已将风险治理列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议题,近年来,各种探险旅游活动风靡全国,但由于游客与经营者对探险旅游知识的缺乏,导致人员伤亡事故频发。本文将风险评估理论引入到探险旅游安全风险的评估与管理中,建立风险管理模型,探讨探险旅游的安全风险管理。

一、探险旅游及旅游风险的定义

1.探险旅游的概念

探险旅游是指由探险旅游企业(如俱乐部、旅行社)或个人组织设计的,在旅游者不熟悉的有安全保障的地方进行的,以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探险体验需求的,能使旅游者产生特殊体验的,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所有旅游活动的总称。

2.旅游风险的定义

旅游风险是指旅游者在探险旅游行程中可能遭受到的安全风险,风险的产生主要来自旅游行程以及旅游地所提供的旅游服务条件。探险旅游风险包括旅游地本身的风险,会因区域、文化、季节、路线、气候变化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3.探险旅游的特征

(1)选择性和主题性

探险旅游要保证探险旅游者的体验真实性,都选择在自然环境优美、原始的、未开发的旅游地方进行。探险旅游只限于有特殊探险爱好、较好体力、较高技能的旅游者;探险旅游花费高,要求参与者有较好的经济条件。探险旅游的体验主题性强。探险旅游在具有原始自然的和具有独特文化的旅游地环境中进行,旅游目的地保存着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的原始性、自然性和真实性,这些能带给旅游者特殊的探险体验。

(2)探险性和新奇性

探险旅游项目和线路,有较为丰富的内容,具有某种程度的冒险探险因素,使游客能展示和检验自己的能力,包括体力、耐力、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心理素质,满足游客的探险、求异、体验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体验不到的乐趣的愿望。探险旅游项目和线路的设计,视角新颖,能够突出一两个具有独特特征的主题。所设计的具体项目和线路的每个点、每个节目安排都有新颖性,使游客每天都有“惊险惊喜”。

(3)自主参与性和体验差异性

游客在探险旅游中的能自主参与,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施展才干,在欣赏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的同时,享受自身潜能和才干得到体现的喜悦。探险旅游者可根据自己的特殊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探险体验方式。通过接受挑战,战胜各种困难,体验各种经历,旅游者可以获得特殊的体验惊喜和强烈的自我满足感,达到“高峰体验”。由于旅游者个人体质、智力、情感、以及旅游需求的差异,不同的旅游者可获得不同的探险体验、情感经历和心灵体验(成功与失败、痛苦与欢乐等)。

(4)专业性与技术性

探险旅游的组织者要根据探险旅游项目的需要,向游客传授基本的野外旅行常识,如装备使用、露营、消毒及方向辨别等;还有探险旅游者必须熟悉掌握特殊知识技能,如漂流、攀岩、崖降、跳伞、太空探险等的专业技能。在探险线路安排上要体现特定旅游生态环境相对集中、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条件相对和谐的要求,旅游行程松紧相济,既保持旅游者的体力,又要对其身体或心理极限有一定的挑战性。必要时还要帮助旅游者排除存在的危险,保障旅游者的安全。这些都要求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5)冒险性与安全性

冒险体验在探险旅游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缺少冒险性将会导致对游客体验的刺激性降低。因此,要使游客获得惊喜“高峰体验”,就必须要保证探险旅游的冒险性,保障游客的安全,让游客在“绝对安全”的探险旅游中获得“绝对惊喜”的体验。

二、探险旅游安全风险管理模型构建

近年来,沙漠探险、冰雪探险、山地探险、洞穴探险等探险旅游受到中青年旅游者的青睐,成为一种时尚。但探险旅游是一个具有较高风险的技术专业性强的活动。对探险旅游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在安全保障的基础上进行探险旅游,引导中国探险旅游的健康安全有序发展,已经成为必然。鉴于此,本文将风险评估理论引入到探险旅游风险的评估与管理中,建立设计风险管理模型(见下图),来探讨探险旅游的风险战略管理。

该模型由“风险管理评价、风险战略管理和风险管理信息反馈”三个环节组成,其中风险战略管理包括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和风险低保持组成。

1.风险管理评价

在探险旅游组织以前,探险旅游企业要对探险旅游目的地、探险旅游资源、探险旅游旅游者、探险旅游行程中的所有风险因素进行合理的评估。只有对探险旅游的风险进行通盘的考虑与评价,探险旅游企业才能决定采取正确的风险管理决策,才能保证探险旅游的安全,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如通过风险评价,细分市场,设计出不同个性化的探险旅游线路。

2.风险战略管理

风险战略管理由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和低风险管理等四个管理决策系统组成。

(1)风险规避管理

风险规避管理,要求探险旅游企业在组织探险旅游前,把风险控制在旅游企业的管理能力之内,理性考虑风险因素,考虑到俱乐部的人力、技术装备、线路设计、后部供给、救援能力等资源情况,要考虑气候变化、社会稳定等因素。绝不到一些超出企业人力、资源控制的危险地方进行探险旅游。同时,还要求旅游企业在设置旅游线路时,增加对实际线路的实地踩点考察,增加探险旅游产品方案设计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2)风险减轻管理

旅游企业要实施成功的风险减轻管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领队人员队伍建设,选择有专业资格、受过专业训练、经验技术丰富、心理素质过硬的人员作领队。在探险旅游中,领队的经验、技术、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探险旅游中的决策的合理性、正确性、安全性。例如,在高山徒步探险中,领队要根据队员的身体适应情况,来决定登山的高度和宿营地的安全。

其次,培训和挑选探险旅游者。在旅游者预订探险旅游时,旅游企业一定要通过网站、宣传册等资料,让每位旅游者了解探险旅游的所有要求和情况,掌握必要的探险设备应用、应急和自救等探险技能。旅游企业要根据旅游者的探险能力、身体情况,决定其能否参加探险旅游、参与何种探险旅游。

再次,同探险游目的地的旅游接待企业和部门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更好地利用当地的社会救援条件,为探险旅游的顺利、平安进行增加保障。

(3)风险转移管理

转移风险或转嫁风险是探险旅游企业在实施风险战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探险旅游企业要投保探险旅游责任险。通过投保,旅游企业将经营探险旅游的风险合理地转嫁给保险公司,从而减轻事故出现后的赔偿等经济压力。其次,探险旅游者投保人身意外险和其他保险。旅游企业要通过典型案例,让旅游者认识到探险旅游的风险性,强制旅游者购买户外探险类保险。再次,通过合同特殊条款,与当地探险旅游商分担风险。

(4)低风险管理

风险没有转移出去,但旅游企业是可以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风险的成本是非常低的、破坏程度和发生频率也是很低的,例如针对探险旅游的装备设施损坏的风险。对此,探险旅游企业一般采取低风险管理策略。

3.风险管理信息反馈

旅游企业通过多途径来获得信息反馈,如领队总结报告、旅游者问卷调查、网站探险论坛、探险经历的读物等,来进行风险信息反馈管理,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修正探险旅游中管理不完善的地方,提高探险旅游产品的质量。同时,风险管理反馈为风险评价提供了可信的资料。

三、建立旅游资源的风险等级评定制度

在加强探险旅游风险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探险旅游的引导和管理,建立探险旅游资源风险评级制度。第一,派遣探险专家组分赴各地调查探险旅游资源的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的类别划分;第二,根据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探险旅游资源进行风险评估,由此划分出各自的风险等级,对外公布,让探险旅游爱好者有所参考,在选择相关活动时,可以视自身条件而定,减少一定的轻率性和盲目性;第三,建立科学的法制体系,出台探险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法规;评定探险旅游资源的标准和开发探险旅游资源的审批制度;严格控制探险旅游产品的内容和规模,使探险旅游处于一个稳定有序的发展状态。

四、建立健全探险旅游救援系统

构建一个完善的探险旅游安全救援体系,不仅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探险旅游者的安全,更能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探险旅游救援系统是为在探险旅游活动过程中发生旅游安全事故的相关当事人(包括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等)所提供的紧急救援而构建的体系。主要由以下二个部分组成:

1.直接救援机构

指那些直接参与到现场救援中的部门,如旅游管理部门、旅游景区、居民(事故发生地)、旅游组织单位、医疗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公安机关、武警部队、消防部门等等);

2.间接救援机构

指那些间接参与到救援事故中的部门,如保险公司、新闻媒体、通讯部门、保险公司、新闻媒体、通讯部门和旅游地在安全救援中的作用。特别是事后理赔、舆论监督、信息传递和及时援助,这四个部门相互作用,能够减轻事故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五、建立健全完善社会制度和相应法制

第一,完善户外探险的保险制度。完善保险制度,丰富保险产品,加强宣传促销,提高旅游者保险意识和防范风险意识等。第二,政府积极加强对探险旅游组织者的监管、建立国家救援机制。将“保险”和“救援”结合,建立民间和政府“合作”的救援组织。第三,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及相应规章制度。第四,建立探险旅游申报制度,建立探险旅游执业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建立探险旅游特殊技能教育培训系统。

参考文献:

[1]Callander Marie,Stephen J.Page. Managing risk in adventure tourism opertions in New Zealand:a review of the legal case history and potential for litigation.Tourism Management,2003,24:13~23

[2]Cavlek Nevenka.Tour operators and destination safety.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5,29(2):478~496

[3]陈 华:在我国环境恶劣地区开展探险旅游的前景[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4]许谨良: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1)

[5]张传统:体验经济――探险旅游俱乐部未来发展模式[J].山西师大学报,2007(6)

关于探险的作文篇3

关键词:风险控制 地质钻探 措施 钻杆

何谓项目风险控制呢?一般来说,项目风险控制就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的当下,有针对性的选取项目风险管理计划中的既定措施来应对并合理控制风险。与此同时,当项目情况有所变化时,我们还需要关注相应风险因素的变化程度,判定潜在风险因素是否转化为了既定事实,进而判定我们是否需要对整个项目的风险进行重新识别与评估,并在此基础之上制定新的风险应对措施及方案。而新时期的地质钻探项目采用各种钻探设备进行施工钻孔,施工目标达成需要钻孔的深度及口径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而这种愈发严格的要求所带来的风险也就愈大,这也正是我们在地质钻探工程项目中需要落实项目风险控制工作的最关键原因,也是当前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一、地质钻探工程项目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地质钻探工程在钻探项目施工合同签订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实地勘察,认真分析钻探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区位因素,包括水源、制备、交通以及青苗补偿情况等,特别需要关注对于施工区域内水文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相关资料的收集,评估该施工区域内是否存在坍塌、缩径、涌水以及漏水等复杂层位现象,进而确保地质钻探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其次,地质钻探工程项目在施工前期需要做好与施工区域内居民的沟通,避免因施工带来的不必要的争端与冲突;再次,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应当评估钻探工程项目施工场区是否存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诸多地质安全隐患,确保地质钻探工程的安全运行;最后,地质钻探工程项目施工方需要就投资方的资信能力进行考察,审核投资方项目投资的能力是否能够完全满足投资方地质钻探工程的合理运行。

二、地质钻探工程项目合同风险控制分析

根据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中的一系列考察,对于那部分施工环境特别恶劣且工程作业价格不合理的工程项目应当予以放弃,对于未经过资信考察投资方的施工项目应当予以放弃。在经过考察论证之后判定为可行的施工项目需要在施工前签订相应的施工合同。在施工合同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特别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约定事项:成孔质量、成孔规格、工程施工工期以及工程款项支付方式,合理评估自身的施工实力,进而将地质钻探工程项目中的合同风险控制到最低。

三、地质钻探工程施工风险控制分析

施工阶段是整个地质钻探工程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整个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的关键。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从施工组织、施工管理、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安全这几个方面入手,在有效避免地质钻探工程各种施工风险的基础之上实现地质钻探工程利润空间的提升。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施工组织措施。我们需要根据地质钻探工程项目的差异性特点,组建一支强而有力的由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人员构成的施工队伍,切不可东拼西凑,造成施工岗位人员专业施工技能的低下。

(二)施工技术措施。具体而言,施工阶段风险控制的技术措施可以分为以下个方面。

1.地质钻探工程施工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以及合同甲方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作业。

2.地质钻探工程的施工需要特别注意施工设备的选型工作。所选施工设备应当充分满足施工项目对于钻孔孔深、孔径大小以及钻进工艺的特殊性要求,并能够在此基础之上有所储备,以此确保施工设备能够有效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诸多异常问题。与此同时,整个地质钻探工程施工项目应配备应急用柴油机组或是发电机组。

3.地质钻探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控制需要将钻探配套材料的选取作为重点控制对象。一般来说,高质量的钻杆及钻具应当具备比较高的强度与刚度,钻杆连接部分的强度与刚度也正是我们控制施工风险的重点。下图即为钻杆的螺纹连接处(见图1),这也正是当前地质钻探工程施工中钻杆折断事故的最高发部位。尤其是钻杆接头位置的丝扣部分,其自身结构的薄弱使其在深度钻探工程中极易发生折断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以地质钻探工程中的岩芯钻探工艺为例,若工程项目选取绳索取芯工艺进行施工,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选取两端经由镦粗加厚的钻杆进行施工,以此来增加钻杆丝扣位置的强度与刚度,从而有效避免钻杆在钻探施工过程中发生各种折断性孔内事故。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由专人定期检察钻杆、钻具的关键部位,磨损严重的钻杆结头与钻头应当及时更换,从而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钻杆折断风险。

图1:钻杆螺纹连接部位示意图

(三)施工安全措施。任何项目施工都需要将安全作为第一要素,这对于地质钻探工程施工项目而言同样如此。简单来说,地质钻探工程项目施工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范,配备健全的施工设备装置,尤其需要确保钻探设备机械转动部位以及漏电保护部位的安全有效。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工程施工的季节性特点作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夏季地质钻探工程施工需要有效控制各种雷击、洪水、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灾害;冬季地质钻探工程施工应当有效控制各种冰冻、煤气中毒灾害。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质钻探工程是一项影响因素多且不可预估因素多的风险性施工项目,在整个工程项目进行中开展风险控制工作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与意义。本文针对地质钻探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措施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程金宏.基于地质钻探工程的钻井泥浆设计与配置. [J].山东煤炭科技.2010.(01).

[2]闫康新.浅谈煤田地质钻探工程施工监理工作要点. [J].煤.2009.(18).

关于探险的作文篇4

1897即光绪二十二年,距今有108年了,当时赫定完成了对中国西部第二次探险,到达北京,假道俄国回国。这是他途经兰州时画的素描。

据文献记载,赫定1896年1月14日开始第二次中国西部的探险,并于1896年5月27日离开和田后,他们经戈德菲尔德山口翻越过昆仑山前往,然后又折向东北到柴达木,再往西宁、兰州到鄂尔多斯,1897年3月到达北京,最后取道库伦和西伯利亚乘火车返回瑞典。

我们从赫定画的素描原图62看到,被赫定称作“武神”的是在中国有着“仁、义、德、智、勇”美誉的关公关云长,关羽塑像中的赤面被赫定用素描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全国各地都有供奉关羽的关帝庙,被民间称为“武帝”或“真武大帝”,兰州也不例外。1897年光绪时期的兰州,供奉关羽的庙宇,在当时的兰州城墙外西北角,称“武庙”,与当时的龙王庙遥遥相对。

原60图的城郊寺庙,可能是位于兰州城西北郊的某一寺庙,历史变迁,今已难觅其踪。从原61图处不难看出,赫定当时是在袖川门上画的,远处的三台阁,清晰可辨,近处的城门该是镇远门,城内连绵的建筑群该是当时的兰泉驿、县署、中营属、城守营等等。

斯文・赫定(Svev AndersHedin, 1865~1952),瑞典著名探险家。在50年的探险生涯中,历经高加索、西南亚、中亚等地区,并多次深入我国新疆、、内蒙古等地,考察地质、古生物、考古、动物、气象等,对塔里木河改道与罗布泊迁徙的遗址进行了科学考察,对萨特累季河、印度河、雅鲁藏布江河源和古代丝绸之路进行了科学考察。

斯文・赫定发现过许多古城,比如:丹丹乌里克,喀拉敦,但以楼兰最知名。

关于探险的作文篇5

[关键词]滇西北探险旅游风险控制

一、序言

随着旅游的个性化发展,以单一观光层次为主的旅游产品已经不再能满足人们对旅游和休闲的心理要求,从而转向文化、休闲、探险等专业需求层次。探险旅游源于西方,目前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相当普及,近年来,各种探险旅游活动也风靡中国,但由于起步较晚,游客与经营者对探险旅游知识的缺乏,与此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各种应急保障措施不够完善,导致探险旅游事故频频发生。根据中国登山协会的不完全统计,1999—2009年,全国探险旅游死亡人数达160余人。而且死亡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因为探险旅游死亡人数的逐年增加,探险旅游安全问题开始引起学术界、业界的重视,解决探险旅游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二、探险旅游综述

1.探险旅游的概念

探险旅游是指由探险旅游企业(如俱乐部、旅行社)或隔热组织设计的,在旅游者不熟悉的有安全保障的地方进行的,以满足旅游者个性化探险需求的,能使旅游者产生特使体验的,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所有旅游活动的总称。

2.探险旅游的特征

(1)动机的独特性

探险旅游这种旅游方式一般在其活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参与者在未知的行程中追求冒险和刺激。这种动机的独特性是探险旅游区别于大众传统旅游的一个体现。

(2)自主参与性和体验差异性

游客在探险旅游中能自主参与,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施展才干。由于旅游者个人体质、智力、情感、以及旅游需求的差异,不同的旅游者可获得不同的探险体验、情感经历和心灵体验。

(3)专业性与技术性

探险旅游的组织者要根据探险旅游项目的需要,向游客传授基本的野外旅行常识,如装备使用、露营、消毒及方向辨别等;还有探险旅游者必须熟悉掌握特殊知识技能,如漂流、攀岩、崖降等的专业技能。这些都要求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4)对安全的需求

人们对探险旅游的渴望不仅仅是猎奇和寻求刺激,也是为了达到人生的自我实现。因此,当危险超过了游客能力所能够承受的范围时,游客的体验水平便处于下降趋势。“绝对刺激,绝对安全”才是探险旅游的显著特点。

三、滇西北探险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风险的原因

1.滇西北探险旅游的发展现状

滇西北旅游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该区含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共24个县。

滇西北是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区,区内有两处位列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三江并流—自然遗产)、三处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丽江玉龙雪山、大理)、三处部级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白马雪山、苍山洱海)、一处国家地质公园(玉龙黎明—老君山)和许多新近崛起的旅游地。这对向往原始野性的大自然的探险旅游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滇西北的旅游基础设施、接待设施和城镇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尤其是制约旅游发展的交通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为开发滇西北探险旅游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动和各级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努力下,滇西北旅游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单纯的观光游览为主调的旅游产品结构正向科技和文化含量不断提升的各类特色旅游产品转化,包括探险旅游在内的多种专项旅游产品正在或即将被重点开发。例如,滇西北“香格里拉探险游”已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中国向世界隆重推出的11条部级精品旅游线之一;“茶马古道探险游”也是国家重点开发的旅游产品之一。由于旅游宣传促销措施得当,滇西北旅游产品不但在国内旅游市场具有很大的知名度,而且在海外市场,尤其是在港澳台地区和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亚洲旅游市场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但是,滇西北探险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至今,滇西北探险旅游死亡人数57人,其中在交通及坠崖的事故中,共有50人死亡,23人受伤;在沉船事故中共有1人死亡,11人失踪;在雪崩事故中共有3人死亡,19人受伤;在巨石滑落事故中共有3人死亡,2人受伤。而且死亡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果问题不解决,势必要影响到滇西北探险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2.滇西北探险旅游存在的风险及原因

(1)从客观角度出发

①自然条件恶劣,灾害频繁

由于滇西北三江并流带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区内多种地质灾害频繁、普遍而典型,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广泛发育。山地的生态地质环境、地质成景异常脆弱。

②交通不便,交通事故频繁

滇西北区域内盘山公路众多,部分路况不尽人意,再由于植被脆弱,一旦暴雨或地震,轻则泥土顺流冲刷而下淤积路面,重则大石块坠下形成塌方,或山体滑坡等事故,完全阻塞公路。因此,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区。

③地势高,游客容易产生高原反应

滇西北地势高,山脉纵横,分布有梅里雪山、玉龙雪山、哈巴雪山等山数十座海拔4000m以上的雪山。据统计,大约80%的游客都会产生高原反应。

(2)从主观角度出发

第一,旅游者盲目自信、缺乏安全意识、轻视活动难度,参与者仅凭一股热情投入到户外运动中去,无安全意识与常识作保证是很危险的。事故者没有基本的安全意识造成的严重后果是近年来发生事故的共通性。第二,设备供应不足、选择失误以及养护不当。

(3)旅游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服务意识较差

滇西北地区近二十万旅游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者仅占6%左右,远低于全国水平,具有专业水平的中高级管理、导游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4)救援能力有限

由于事故发生地点通常都处于交通、通信、医疗条件等不发达地区,目前在旅游所辖区,滇西北地区、云南省甚至全国都没有专业的救援队伍,给救援带来很大的困难。每次的救援任务基本由当地政府组织村民承担,而他们缺乏专业的设备和必要的技能培训。

(5)探险旅游者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险

在滇西北地区的几次事故中,受伤和遇难人员基本没有购买专门的户外运动保险,在事后处理中,给旅游景区、当地政府以及家人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四、滇西北探险旅游风险控制的对策

1.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真正把“保护优先”原则落到实处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大量森林的被砍伐,滇西北地区面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的现实威胁。自然环境、人居环境和气候都处于一种不断恶化的趋势之中;相应地,旅游环境也受到了影响和破坏,旅游者不得不跑更远的路才能看到保存尚完好的生态环境,而这又在无形之中带来了对所剩无几的宝贵资源的新的开发和破坏(例如对玉龙雪山的开发,从云杉坪到高山滑雪场再到牦牛坪,缆车索道越建越多,路越修越远,自然生态环境被人为改变的威胁也就越来越大)。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滇西北地区应坚定不移地将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突出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突出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使旅游业发展真正走上旅游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健康轨道。

2.旅游者的不安全因素的控制

应在参与活动之前对影响探险旅游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认识,防患于未然,这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面对危险时的盲目性,因而要尽量做好详尽的防护措施:第一,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旅游目的地;第二,参与专业、正规的旅游企业组织的旅游活动;第三,量力而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旅游路线和探险内容;第四,参加探险旅游的相关培训,懂得自我救护,了解野外生存技巧;第五,充分了解旅游的内容,包括目的地的地域特征、天气情况、交通条件、救援电话、救援设施等;第六,配备探险所需要的装备,准备一些急救药品;第七,购买保险。

3.加强旅游组织经营者及管理者风险管理控制职能

(1)推行许可证制度

许可证是旅游企业或探险俱乐部等组织单位从事探险旅游活动的一种资格凭证,也是主管部门对经营者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后颁发的资格证书,它可以帮助游客辨别合格与不合格的旅游商。主管部门还应该对组织单位的经营状况进行定期考核,关于组织者的实力和信誉、安全或事故记录、等内容。若在规定期限内有重大服务缺陷的,予以惩罚甚至是取消从业资格,从而刺激从业单位加强管理,降低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高素质、高能力探险旅游从业人员的配备

这里指的是从业人员包括从事探险旅游的导游、领队、联络人员和司机。目前从旅游院校和其他渠道培养出来的导游或其他人才,尚不能适应从事探险旅游的需要。探险旅游的野外作业人员一般要求一专多能。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其具备应付各种困难和危险的专业素质及能力。

(3)规范操作、遵守检查培训原则

在探险活动(尤其是危险性大的活动)开始前,有必要对参与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查,确定游客是否有能力完成探险任务,根据游客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工作分工,并根据分工内容对游客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尽量避免探险过程中危险事故的发生。同时从业人员在组织活动前,还必须对探险目的地进行初步考察,了解目的地情况,尽可能地排除或避开危险。

4.完善探险旅游安全救援系统

(1)政府牵头建立以滇西北景区景点为基地的救援机构

政府掌握着庞大的社会资源,建立有110、119、120等完备的公共安全体系。当地政府应负责牵头组织建立一个适合当地情况的高效、快捷的救援机构,在必要时与相关部门与组织做统一的协调工作,提高救援效率。

(2)滇西北当地救援人员的配置

首先在旅游地建立以景区管理员和当地村民为主要救援人员的救援组织,聘请国内外专家负责对他们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医疗急救常识;并且定期开展和不定期开展学习、培训和演习。利用他们对当地情况的了解,诸如气候、地形、语言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很大地提高救援效率。其次寻找户外运动爱好者作为救援队的志愿者,利用他们对户外运动的热情和经验,运用自身的专业技术和专有装备,也可以提高救援队的救援能力。

(3)救援装备的配备和通讯设施的完善

滇西北当地政府组织和景区管理机构应该为救援队建设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备一些必要的救援设备和个人装备,由景区管理员或当地村民负责保管,在需要时使用。另外,滇西北当地景区应建立救援通讯体系,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以保证救援工作的开展。

关于探险的作文篇6

[关键词] 滇西北 探险旅游 风险控制 

 

   一、序言 

随着旅游的个性化发展,以单一观光层次为主的旅游产品已经不再能满足人们对旅游和休闲的心理要求,从而转向文化、休闲、探险等专业需求层次。探险旅游源于西方,目前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相当普及,近年来,各种探险旅游活动也风靡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滇西北地区应坚定不移地将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突出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突出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使旅游业发展真正走上旅游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健康轨道。 

2.旅游者的不安全因素的控制 

应在参与活动之前对影响探险旅游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认识,防患于未然,这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面对危险时的盲目性,因而要尽量做好详尽的防护措施:第一,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旅游目的地;第二,参与专业、正规的旅游企业组织的旅游活动;第三,量力而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旅游路线和探险内容;第四,参加探险旅游的相关培训,懂得自我救护,了解野外生存技巧;第五,充分了解旅游的内容,包括目的地的地域特征、天气情况、交通条件、救援电话、救援设施等;第六,配备探险所需要的装备,准备一些急救药品;第七,购买保险。 

3.加强旅游组织经营者及管理者风险管理控制职能 

(1)推行许可证制度 

许可证是旅游企业或探险俱乐部等组织单位从事探险旅游活动的一种资格凭证,也是主管部门对经营者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后颁发的资格证书,它可以帮助游客辨别合格与不合格的旅游商。主管部门还应该对组织单位的经营状况进行定期考核,关于组织者的实力和信誉、安全或事故记录、等内容。若在规定期限内有重大服务缺陷的,予以惩罚甚至是取消从业资格,从而刺激从业单位加强管理,降低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高素质、高能力探险旅游从业人员的配备 

这里指的是从业人员包括从事探险旅游的导游、领队、联络人员和司机。目前从旅游院校和其他渠道培养出来的导游或其他人才,尚不能适应从事探险旅游的需要。探险旅游的野外作业人员一般要求一专多能。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其具备应付各种困难和危险的专业素质及能力。 

(3)规范操作、遵守检查培训原则 

在探险活动(尤其是危险性大的活动)开始前,有必要对参与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查,确定游客是否有能力完成探险任务,根据游客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工作分工,并根据分工内容对游客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尽量避免探险过程中危险事故的发生。同时从业人员在组织活动前,还必须对探险目的地进行初步考察,了解目的地情况,尽可能地排除或避开危险。 

4.完善探险旅游安全救援系统 

(1)政府牵头建立以滇西北景区景点为基地的救援机构 

政府掌握着庞大的社会资源,建立有110、119、120等完备的公共安全体系。当地政府应负责牵头组织建立一个适合当地情况的高效、快捷的救援机构,在必要时与相关部门与组织做统一的协调工作,提高救援效率。 

(2)滇西北当地救援人员的配置 

首先在旅游地建立以景区管理员和当地村民为主要救援人员的救援组织,聘请国内外专家负责对他们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医疗急救常识;并且定期开展和不定期开展学习、培训和演习。利用他们对当地情况的了解,诸如气候、地形、语言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很大地提高救援效率。其次寻找户外运动爱好者作为救援队的志愿者,利用他们对户外运动的热情和经验,运用自身的专业技术和专有装备,也可以提高救援队的救援能力。 

(3)救援装备的配备和通讯设施的完善 

滇西北当地政府组织和景区管理机构应该为救援队建设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备一些必要的救援设备和个人装备,由景区管理员或当地村民负责保管,在需要时使用。另外,滇西北当地景区应建立救援通讯体系,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以保证救援工作的开展。

五、结束语 

探险旅游是随着市场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专项旅游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特别是在滇西北地区。虽然在运作中具有一定的风险,但对年轻旅游者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只要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者三方采取积极的态度,对滇西北探险旅游中存在的问题足够重视,构建一个合理的安全保障系统,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以内,那么滇西北地区的探险旅游就可以得到长足、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传统:探险旅游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5) 

[2] 关汉玉:探险旅游在我国发展的前景初探,黑河学刊[j],2010(8) 

关于探险的作文篇7

[关键词]滇西北;探险旅游;风险控制

一、序言

随着旅游的个性化发展,以单一观光层次为主的旅游产品已经不再能满足人们对旅游和休闲的心理要求,从而转向文化、休闲、探险等专业需求层次。探险旅游源于西方,目前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相当普及,近年来,各种探险旅游活动也风靡中国,但由于起步较晚,游客与经营者对探险旅游知识的缺乏,与此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各种应急保障措施不够完善,导致探险旅游事故频频发生。根据中国登山协会的不完全统计,1999—2009年,全国探险旅游死亡人数达160余人。而且死亡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因为探险旅游死亡人数的逐年增加,探险旅游安全问题开始引起学术界、业界的重视,解决探险旅游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二、探险旅游综述

1.探险旅游的概念

探险旅游是指由探险旅游企业(如俱乐部、旅行社)或隔热组织设计的,在旅游者不熟悉的有安全保障的地方进行的,以满足旅游者个性化探险需求的,能使旅游者产生特使体验的,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所有旅游活动的总称。

2.探险旅游的特征

(1)动机的独特性

探险旅游这种旅游方式一般在其活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参与者在未知的行程中追求冒险和刺激。这种动机的独特性是探险旅游区别于大众传统旅游的一个体现。

(2)自主参与性和体验差异性

游客在探险旅游中能自主参与,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施展才干。由于旅游者个人体质、智力、情感、以及旅游需求的差异,不同的旅游者可获得不同的探险体验、情感经历和心灵体验。

(3)专业性与技术性

探险旅游的组织者要根据探险旅游项目的需要,向游客传授基本的野外旅行常识,如装备使用、露营、消毒及方向辨别等;还有探险旅游者必须熟悉掌握特殊知识技能,如漂流、攀岩、崖降等的专业技能。这些都要求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4)对安全的需求

人们对探险旅游的渴望不仅仅是猎奇和寻求刺激,也是为了达到人生的自我实现。因此,当危险超过了游客能力所能够承受的范围时,游客的体验水平便处于下降趋势。“绝对刺激,绝对安全”才是探险旅游的显著特点。

三、滇西北探险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风险的原因

1.滇西北探险旅游的发展现状

滇西北旅游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该区含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共24个县。

滇西北是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区,区内有两处位列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三江并流—自然遗产)、三处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丽江玉龙雪山、大理)、三处部级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白马雪山、苍山洱海)、一处国家地质公园(玉龙黎明—老君山)和许多新近崛起的旅游地。这对向往原始野性的大自然的探险旅游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滇西北的旅游基础设施、接待设施和城镇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尤其是制约旅游发展的交通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为开发滇西北探险旅游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动和各级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努力下,滇西北旅游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单纯的观光游览为主调的旅游产品结构正向科技和文化含量不断提升的各类特色旅游产品转化,包括探险旅游在内的多种专项旅游产品正在或即将被重点开发。例如,滇西北“香格里拉探险游”已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中国向世界隆重推出的11条部级精品旅游线之一;“茶马古道探险游”也是国家重点开发的旅游产品之一。由于旅游宣传促销措施得当,滇西北旅游产品不但在国内旅游市场具有很大的知名度,而且在海外市场,尤其是在港澳台地区和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亚洲旅游市场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但是,滇西北探险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至今,滇西北探险旅游死亡人数57人,其中在交通及坠崖的事故中,共有50人死亡,23人受伤;在沉船事故中共有1人死亡,11人失踪;在雪崩事故中共有3人死亡,19人受伤;在巨石滑落事故中共有3人死亡,2人受伤。而且死亡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果问题不解决,势必要影响到滇西北探险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2.滇西北探险旅游存在的风险及原因

(1)从客观角度出发

①自然条件恶劣,灾害频繁

由于滇西北三江并流带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区内多种地质灾害频繁、普遍而典型,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广泛发育。山地的生态地质环境、地质成景异常脆弱。

②交通不便,交通事故频繁

滇西北区域内盘山公路众多,部分路况不尽人意,再由于植被脆弱,一旦暴雨或地震,轻则泥土顺流冲刷而下淤积路面,重则大石块坠下形成塌方,或山体滑坡等事故,完全阻塞公路。因此,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区。

③地势高,游客容易产生高原反应

滇西北地势高,山脉纵横,分布有梅里雪山、玉龙雪山、哈巴雪山等山数十座海拔4000m以上的雪山。据统计,大约80%的游客都会产生高原反应。

(2)从主观角度出发

第一,旅游者盲目自信、缺乏安全意识、轻视活动难度,参与者仅凭一股热情投入到户外运动中去,无安全意识与常识作保证是很危险的。事故者没有基本的安全意识造成的严重后果是近年来发生事故的共通性。第二,设备供应不足、选择失误以及养护不当。

(3)旅游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服务意识较差

滇西北地区近二十万旅游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者仅占6%左右,远低于全国水平,具有专业水平的中高级管理、导游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4)救援能力有限

由于事故发生地点通常都处于交通、通信、医疗条件等不发达地区,目前在旅游所辖区,滇西北地区、云南省甚至全国都没有专业的救援队伍,给救援带来很大的困难。每次的救援任务基本由当地政府组织村民承担,而他们缺乏专业的设备和必要的技能培训。

(5)探险旅游者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险

在滇西北地区的几次事故中,受伤和遇难人员基本没有购买专门的户外运动保险,在事后处理中,给旅游景区、当地政府以及家人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四、滇西北探险旅游风险控制的对策

1.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真正把“保护优先”原则落到实处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大量森林的被砍伐,滇西北地区面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的现实威胁。自然环境、人居环境和气候都处于一种不断恶化的趋势之中;相应地,旅游环境也受到了影响和破坏,旅游者不得不跑更远的路才能看到保存尚完好的生态环境,而这又在无形之中带来了对所剩无几的宝贵资源的新的开发和破坏(例如对玉龙雪山的开发,从云杉坪到高山滑雪场再到牦牛坪,缆车索道越建越多,路越修越远,自然生态环境被人为改变的威胁也就越来越大)。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滇西北地区应坚定不移地将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突出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突出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使旅游业发展真正走上旅游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健康轨道。

2.旅游者的不安全因素的控制

应在参与活动之前对影响探险旅游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认识,防患于未然,这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面对危险时的盲目性,因而要尽量做好详尽的防护措施:第一,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旅游目的地;第二,参与专业、正规的旅游企业组织的旅游活动;第三,量力而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旅游路线和探险内容;第四,参加探险旅游的相关培训,懂得自我救护,了解野外生存技巧;第五,充分了解旅游的内容,包括目的地的地域特征、天气情况、交通条件、救援电话、救援设施等;第六,配备探险所需要的装备,准备一些急救药品;第七,购买保险。

3.加强旅游组织经营者及管理者风险管理控制职能

(1)推行许可证制度

许可证是旅游企业或探险俱乐部等组织单位从事探险旅游活动的一种资格凭证,也是主管部门对经营者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后颁发的资格证书,它可以帮助游客辨别合格与不合格的旅游商。主管部门还应该对组织单位的经营状况进行定期考核,关于组织者的实力和信誉、安全或事故记录、等内容。若在规定期限内有重大服务缺陷的,予以惩罚甚至是取消从业资格,从而刺激从业单位加强管理,降低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高素质、高能力探险旅游从业人员的配备

这里指的是从业人员包括从事探险旅游的导游、领队、联络人员和司机。目前从旅游院校和其他渠道培养出来的导游或其他人才,尚不能适应从事探险旅游的需要。探险旅游的野外作业人员一般要求一专多能。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其具备应付各种困难和危险的专业素质及能力。

(3)规范操作、遵守检查培训原则

在探险活动(尤其是危险性大的活动)开始前,有必要对参与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查,确定游客是否有能力完成探险任务,根据游客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工作分工,并根据分工内容对游客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尽量避免探险过程中危险事故的发生。同时从业人员在组织活动前,还必须对探险目的地进行初步考察,了解目的地情况,尽可能地排除或避开危险。

4.完善探险旅游安全救援系统

(1)政府牵头建立以滇西北景区景点为基地的救援机构

政府掌握着庞大的社会资源,建立有110、119、120等完备的公共安全体系。当地政府应负责牵头组织建立一个适合当地情况的高效、快捷的救援机构,在必要时与相关部门与组织做统一的协调工作,提高救援效率。

(2)滇西北当地救援人员的配置

首先在旅游地建立以景区管理员和当地村民为主要救援人员的救援组织,聘请国内外专家负责对他们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医疗急救常识;并且定期开展和不定期开展学习、培训和演习。利用他们对当地情况的了解,诸如气候、地形、语言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很大地提高救援效率。其次寻找户外运动爱好者作为救援队的志愿者,利用他们对户外运动的热情和经验,运用自身的专业技术和专有装备,也可以提高救援队的救援能力。

(3)救援装备的配备和通讯设施的完善

滇西北当地政府组织和景区管理机构应该为救援队建设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备一些必要的救援设备和个人装备,由景区管理员或当地村民负责保管,在需要时使用。另外,滇西北当地景区应建立救援通讯体系,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以保证救援工作的开展。

五、结束语

探险旅游是随着市场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专项旅游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特别是在滇西北地区。虽然在运作中具有一定的风险,但对年轻旅游者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只要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者三方采取积极的态度,对滇西北探险旅游中存在的问题足够重视,构建一个合理的安全保障系统,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以内,那么滇西北地区的探险旅游就可以得到长足、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传统:探险旅游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5)

[2]关汉玉:探险旅游在我国发展的前景初探,黑河学刊[J],2010(8)

关于探险的作文篇8

【关键词】户外探险事故;野外生存;遇险心理;探险装备

1.探险事业的发展

从人类定居地球以来,人类的探险活动从没停止过,当然,探险活动也带给人类不少的好处,像新大陆的发现、科学问题的证实、矿藏的开采等许多重大事件都与探险活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探险活动本身既充满了刺激、神秘又危险处处,在探险过程中,死亡随时都会降临在每个探险队员身上,每年死于探险活动中的人不计其数。迄今为止,在图书馆里可以查找被记录在案的著名中外探险家就有500多名。

户外探险活动在我国的发展相对落后,我国在1989年成立第一个户外探险旅游的民间社团。虽然我国的户外探险的发展时间较短,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发展非常迅猛。随着我过户外探险发展规模的日益扩大,其带来的诸如安全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彰显,探险活动的安全性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

2.探险活动的安全隐患与探险装备的局限性

探险活动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常常伴随着危险。在我国探险活动近几年来发生很多令人心痛的事故,根据中国登山协会的统计, 2003年户外探险死亡人数为4人, 2004年为12人, 2005年为15人, 2006年为26人。2007年户外登山探险事故,据不完全统计共发生29 起,死亡29 人。2008年中国内地在山难中遇难人员共报告20人, 2009年来自媒体报到过的户外事故,目前不完全统计就已经超过6起,死亡人数超过24人。探险事故的发生一次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安全事故的频发是我国探险活动的一大问题。

户外运动多数带有探险性质,有很大的挑战性与刺激性,尤以登山、露营最受大众喜爱。当缺乏专业训练与户外自救技能的人群成为各项户外运动的主体,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危险发生的可能性。组织形式松散、没有责任主体的户外团队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较弱,即使营救队伍能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在付出极大人力物力的条件下,也并不能完全保证遇险者的人身安全。

现有的户外探险装备如帐篷、背包、睡袋、防潮垫或气垫、登山绳、岩石钉、安全带、上升器、下降器、大小铁锁、绳套、冰镐、岩石锤、小冰镐、冰爪、雪杖、头盔、踏雪板、高山眼镜、羽绒衣裤、防风衣裤、毛衣裤、手套、高山靴、袜子、防寒帽、冰锥、雪锥、炊具、炉具、多功能水壶、吸管或净水杯、指北针、望远镜、等高线地图或其它资料、防水灯具、各种刀具等。

但这些装备不能有效地为户外探险者遇险时而发挥求救的作用,导致很多探险人员遇险之后没能在第一时间被营救,从而威胁到遇险者的人生安全。一方面,由于户外探险装备众多,没有一个系统得整合,新手探险者或者资深探险者选择时的疏忽,导致遇险时发现装备缺失。另一方面,市面上没有专门针对遇险时求救而设计的装备,也是导致探险者遇险之后到不到及时救援的原因。所以,当探险者遇险时,需要一款专门为遇险后求救而设计的装备,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遇险者的生还几率。

3.遇险人员遇险心理分析

如何设计出一款快速、有效地让遇险人员脱险的户外探险装备,对遇险人员遇险时的情景分析和遇险人遇险时的心理分析是必不可少的。著名的户外探险者,美国Discovery探险节目《荒野求生》主持人贝尔说过“求生时,有三件事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对宗教的信仰、藏在鞋底的家人照片和带在身边的打火石。只有狂妄自大的人才会说我什么都不需要。在野外,信念很重要,它是我的精神支柱”。的确,一个强大的心理,一个强烈的求生欲望,很多时候可以拯救一个遇险者的宝贵生命。专家指出,在灾难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其实来源于我们平常生活中的积淀。生活中,我们要保持乐观洒脱的生活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在危机面前永远保持对生命的信心。当灾难面临时,我们既要发挥智慧,寻找求生的手段;但同时不要“想得太多”,你需要时刻告诉自己:我能够活下去。在突发性灾难面前,心理暗示对于增加生存几率极其重要。如果仅仅是对死亡的恐惧,那会带来消极的心理暗示,加速心理防线的崩溃,失去活命的斗志。积极的心理暗示来源于灾难中的乐观心态。如果是一个人,你要避免无谓的思考和体能的消耗,要学会在痛苦状态下进行自我安慰,保持坦然的心态等待救援;如果是集体被困,则要学会相互安慰、鼓励,以集体的力量增强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

4.结语

一款合适的户外探险应急设备能极大地提高遇险者生还的几率,并且可以有效地帮助遇险人员自救或者有足够的时间等待救援,以下是我为设计这款设备而应该思考的因素:

(1)如何让遇险人员快速有效得发出信号通知到救援团队或者当地公安机关。

(2)当前的探险装备众多,没有一个系统地整合,探险者携带装备时容易忘记带。

(3)市场上没有专门为遇险后求救而设计的装备,只有一般的GPS定位,或者是口哨,头灯等不专业的求救小装备。

(4)如何设计一款求救设备,结合现有的探险装备,比如帐篷、背包、睡袋、服装、鞋等,不增加使用者的使用负担,又能起到良好的求救作用。

(5)如何减少遇险人员在遇险之后等待救援或自救时焦急,紧张,恐惧等心理,并且提高遇险人员的求生欲望。

综上所述,要设计一款户外探险求救设备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我国的工业设计刚刚起步,同时,我国的探险文化也在发展中,其中必然存在很多风险,作为设计师的我们,要在设计的形态和功能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要改变此类状况,重新设计是关键。

【参考文献】

[1]中国登山协会.2007年中国登山户外运动事故报告白皮书.

[2]刘纯.户外探险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D].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6).

[3]李乐山.工业设计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杨向东.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王小源.户外运动用品与装备手册[M].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6]希尔,严冬冬译.国际登山技术手册[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7]哈特林著,张晓东.户外生存指南[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8]卡莱恩等著,郭锦辉译.急救指导/户外运动必备系列[M].万卷出版公司,2007.

[9]贝尔·格里尔斯,夏小正译.荒野求生[M].同心出版社,2008.

[10]何亦红.户外探险[J].探险杂志社,2012.

[11]王梓旬.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研究[D].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5(7).

[12]王苏光.户外探险与野外生存[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

[13]Jerry Pallotta,Going Lobstering.Charlesbridge Publishing,2010.

关于探险的作文篇9

[关键词] 滇西北 探险旅游 风险控制 

 

一、序言 

随着旅游的个性化发展,以单一观光层次为主的旅游产品已经不再能满足人们对旅游和休闲的心理要求,从而转向文化、休闲、探险等专业需求层次。探险旅游源于西方,目前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相当普及,近年来,各种探险旅游活动也风靡中国,但由于起步较晚,游客与经营者对探险旅游知识的缺乏,与此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各种应急保障措施不够完善,导致探险旅游事故频频发生。根据中国登山协会的不完全统计,1999—2009年,全国探险旅游死亡人数达160余人。而且死亡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因为探险旅游死亡人数的逐年增加,探险旅游安全问题开始引起学术界、业界的重视,解决探险旅游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二、探险旅游综述 

1.探险旅游的概念 

探险旅游是指由探险旅游企业(如俱乐部、旅行社)或隔热组织设计的,在旅游者不熟悉的有安全保障的地方进行的,以满足旅游者个性化探险需求的,能使旅游者产生特使体验的,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所有旅游活动的总称。 

2.探险旅游的特征 

(1)动机的独特性 

探险旅游这种旅游方式一般在其活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参与者在未知的行程中追求冒险和刺激。这种动机的独特性是探险旅游区别于大众传统旅游的一个体现。 

(2)自主参与性和体验差异性 

游客在探险旅游中能自主参与,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施展才干。由于旅游者个人体质、智力、情感、以及旅游需求的差异,不同的旅游者可获得不同的探险体验、情感经历和心灵体验。 

(3)专业性与技术性 

探险旅游的组织者要根据探险旅游项目的需要,向游客传授基本的野外旅行常识,如装备使用、露营、消毒及方向辨别等;还有探险旅游者必须熟悉掌握特殊知识技能,如漂流、攀岩、崖降等的专业技能。这些都要求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4)对安全的需求 

人们对探险旅游的渴望不仅仅是猎奇和寻求刺激,也是为了达到人生的自我实现。因此,当危险超过了游客能力所能够承受的范围时,游客的体验水平便处于下降趋势。“绝对刺激,绝对安全”才是探险旅游的显著特点。

三、滇西北探险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风险的原因 

1.滇西北探险旅游的发展现状 

滇西北旅游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该区含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共24个县。 

滇西北是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区,区内有两处位列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三江并流—自然遗产)、三处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丽江玉龙雪山、大理)、三处部级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白马雪山、苍山洱海)、一处国家地质公园(玉龙黎明—老君山)和许多新近崛起的旅游地。这对向往原始野性的大自然的探险旅游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滇西北的旅游基础设施、接待设施和城镇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尤其是制约旅游发展的交通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为开发滇西北探险旅游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动和各级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努力下,滇西北旅游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单纯的观光游览为主调的旅游产品结构正向科技和文化含量不断提升的各类特色旅游产品转化,包括探险旅游在内的多种专项旅游产品正在或即将被重点开发。例如,滇西北“香格里拉探险游”已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中国向世界隆重推出的11条部级精品旅游线之一;“茶马古道探险游”也是国家重点开发的旅游产品之一。由于旅游宣传促销措施得当,滇西北旅游产品不但在国内旅游市场具有很大的知名度,而且在海外市场,尤其是在港澳台地区和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亚洲旅游市场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但是,滇西北探险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至今,滇西北探险旅游死亡人数57人,其中在交通及坠崖的事故中,共有50人死亡,23人受伤;在沉船事故中共有1人死亡,11人失踪;在雪崩事故中共有3人死亡,19人受伤;在巨石滑落事故中共有3人死亡,2人受伤。而且死亡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果问题不解决,势必要影响到滇西北探险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2.滇西北探险旅游存在的风险及原因 

(1)从客观角度出发 

①自然条件恶劣,灾害频繁 

由于滇西北三江并流带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区内多种地质灾害频繁、普遍而典型,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广泛发育。山地的生态地质环境、地质成景异常脆弱。 

②交通不便,交通事故频繁 

滇西北区域内盘山公路众多,部分路况不尽人意,再由于植被脆弱,一旦暴雨或地震,轻则泥土顺流冲刷而下淤积路面,重则大石块坠下形成塌方,或山体滑坡等事故,完全阻塞公路。因此,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区。 

③地势高,游客容易产生高原反应 

滇西北地势高,山脉纵横,分布有梅里雪山、玉龙雪山、哈巴雪山等山数十座海拔4000m以上的雪山。据统计,大约80%的游客都会产生高原反应。 

(2)从主观角度出发 

第一,旅游者盲目自信、缺乏安全意识、轻视活动难度,参与者仅凭一股热情投入到户外运动中去,无安全意识与常识作保证是很危险的。事故者没有基本的安全意识造成的严重后果是近年来发生事故的共通性。第二,设备供应不足、选择失误以及养护不当。 

(3)旅游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服务意识较差 

滇西北地区近二十万旅游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者仅占6%左右,远低于全国水平,具有专业水平的中高级管理、导游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4)救援能力有限 

由于事故发生地点通常都处于交通、通信、医疗条件等不发达地区,目前在旅游所辖区,滇西北地区、云南省甚至全国都没有专业的救援队伍,给救援带来很大的困难。每次的救援任务基本由当地政府组织村民承担,而他们缺乏专业的设备和必要的技能培训。

(5)探险旅游者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险 

在滇西北地区的几次事故中,受伤和遇难人员基本没有购买专门的户外运动保险,在事后处理中,给旅游景区、当地政府以及家人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四、滇西北探险旅游风险控制的对策 

1.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真正把“保护优先”原则落到实处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大量森林的被砍伐,滇西北地区面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的现实威胁。自然环境、人居环境和气候都处于一种不断恶化的趋势之中;相应地,旅游环境也受到了影响和破坏,旅游者不得不跑更远的路才能看到保存尚完好的生态环境,而这又在无形之中带来了对所剩无几的宝贵资源的新的开发和破坏(例如对玉龙雪山的开发,从云杉坪到高山滑雪场再到牦牛坪,缆车索道越建越多,路越修越远,自然生态环境被人为改变的威胁也就越来越大)。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滇西北地区应坚定不移地将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突出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突出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使旅游业发展真正走上旅游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健康轨道。 

2.旅游者的不安全因素的控制 

应在参与活动之前对影响探险旅游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认识,防患于未然,这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面对危险时的盲目性,因而要尽量做好详尽的防护措施:第一,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旅游目的地;第二,参与专业、正规的旅游企业组织的旅游活动;第三,量力而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旅游路线和探险内容;第四,参加探险旅游的相关培训,懂得自我救护,了解野外生存技巧;第五,充分了解旅游的内容,包括目的地的地域特征、天气情况、交通条件、救援电话、救援设施等;第六,配备探险所需要的装备,准备一些急救药品;第七,购买保险。 

3.加强旅游组织经营者及管理者风险管理控制职能 

(1)推行许可证制度 

许可证是旅游企业或探险俱乐部等组织单位从事探险旅游活动的一种资格凭证,也是主管部门对经营者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后颁发的资格证书,它可以帮助游客辨别合格与不合格的旅游商。主管部门还应该对组织单位的经营状况进行定期考核,关于组织者的实力和信誉、安全或事故记录、等内容。若在规定期限内有重大服务缺陷的,予以惩罚甚至是取消从业资格,从而刺激从业单位加强管理,降低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高素质、高能力探险旅游从业人员的配备 

这里指的是从业人员包括从事探险旅游的导游、领队、联络人员和司机。目前从旅游院校和其他渠道培养出来的导游或其他人才,尚不能适应从事探险旅游的需要。探险旅游的野外作业人员一般要求一专多能。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其具备应付各种困难和危险的专业素质及能力。 

(3)规范操作、遵守检查培训原则 

在探险活动(尤其是危险性大的活动)开始前,有必要对参与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查,确定游客是否有能力完成探险任务,根据游客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工作分工,并根据分工内容对游客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尽量避免探险过程中危险事故的发生。同时从业人员在组织活动前,还必须对探险目的地进行初步考察,了解目的地情况,尽可能地排除或避开危险。 

4.完善探险旅游安全救援系统 

(1)政府牵头建立以滇西北景区景点为基地的救援机构 

政府掌握着庞大的社会资源,建立有110、119、120等完备的公共安全体系。当地政府应负责牵头组织建立一个适合当地情况的高效、快捷的救援机构,在必要时与相关部门与组织做统一的协调工作,提高救援效率。 

(2)滇西北当地救援人员的配置 

首先在旅游地建立以景区管理员和当地村民为主要救援人员的救援组织,聘请国内外专家负责对他们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医疗急救常识;并且定期开展和不定期开展学习、培训和演习。利用他们对当地情况的了解,诸如气候、地形、语言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很大地提高救援效率。其次寻找户外运动爱好者作为救援队的志愿者,利用他们对户外运动的热情和经验,运用自身的专业技术和专有装备,也可以提高救援队的救援能力。 

(3)救援装备的配备和通讯设施的完善 

滇西北当地政府组织和景区管理机构应该为救援队建设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备一些必要的救援设备和个人装备,由景区管理员或当地村民负责保管,在需要时使用。另外,滇西北当地景区应建立救援通讯体系,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以保证救援工作的开展。

五、结束语 

探险旅游是随着市场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专项旅游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特别是在滇西北地区。虽然在运作中具有一定的风险,但对年轻旅游者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只要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者三方采取积极的态度,对滇西北探险旅游中存在的问题足够重视,构建一个合理的安全保障系统,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以内,那么滇西北地区的探险旅游就可以得到长足、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传统:探险旅游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5) 

[2] 关汉玉:探险旅游在我国发展的前景初探,黑河学刊[j],2010(8) 

关于探险的作文篇10

[关键词] 探险旅游 安全保障 风险控制

人类进行探险活动的历史,非常的久远,甚至可以说自人类出现起就从未停止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走马观花”式的吃住行游购娱,个性化的呼声和要求越来越多,探险旅游开始成为都市人群,尤其是年轻人所热衷的时尚。所谓探险旅游是旅游者到人迹罕至或险状环生的环境进行的充满神秘性、危险性和刺激性的旅行考察活动。目前,很多国家开辟了探险旅游,如泰国的骑象探险旅游,丹麦的狗拉雪橇探险旅游,还有乘汽球环球旅行,驾脚踏飞机或滑行器飞渡海峡,驾游艇或小船周游世界,乘独木舟横渡大西洋等。而以科学考察为主要目的的探险旅游,种类繁多,如高山探险旅游,沙漠探险旅游,海洋探险旅游,森林探险旅游,洞穴探险旅游,极地探险旅游,追踪野生动物探险旅游,寻找人类原始部落探险旅游等。

在我国,探险旅游处于起步状态,安全因素是最大的顾虑与障碍。2006年5月1日,新疆43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徒步穿越“天师古道”遭遇风雪,31人被暴风雪围困失踪达7天之久;5月3日,北京女孩小倩在穿越内蒙古的库布齐沙漠时遇难;5月14日,天津登山爱好者李伟在攀登昌平沟崖大山时被滚落的山石砸中受伤抢救无效死亡。仅这一个“黄金周”所暴露出来的探险旅游安全问题就令人触目惊心。

那么,探险旅游的安全保障体系应当如何构建?遵循怎样的发展模式?

一、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探险旅游的规范管理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新兴的探险旅游模式要予以足够的重视,现阶段,我国的探险旅游处于旅游者的自发阶段,没有专业的运作模式,大多为民间形式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且出现事故之后,责任不明确。因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针对我国探险旅游的现状,可采取一下措施:

第一,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从法律的角度,明确探险旅游安全工作责任。针对探险旅游形式多样、组织程度低、事故风险高的特点,要区分不同类型、不同情况,明确安全工作责任,加大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对有组织开放的探险旅游市场,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加强对探险旅游的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管监查;对经营探险旅游的旅行社和景区,要落实企业和单位的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各项安全措施,完善组织接待条件和应急预案,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对已经形成规模的探险旅游项目,要依靠当地政府,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责任体,共同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第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公众的探险旅游安全教育。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对发生的探险旅游事故及其原因向社会公布,警示从事探险旅游的单位和人员吸取教训,举一反三。要大力宣传安全第一的观念,介绍探险旅游常识,增强安全风险意识,认清冒险旅游的危害,培养理性出游的习惯,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旅游的舆论氛围。要广泛宣传商业保险的作用,提高对保险的认知度,引导探险旅游者购买保险。

第三,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开展对探险旅游的调查研究。探险旅游安全管理涉及面广(如沙漠探险、洞穴探险、丛林穿越、登山越野、乘坐热气球、潜水等),专业化强,工作难度大,必须扎扎实实做好相关工作。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重点做好对探险旅游的调查研究。针对本地组织和接待探险旅游的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全面分析,查找安全工作漏洞。对已开展的探险旅游项目,要逐一进行摸查,对其组织实施、安全设施和风险防范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主动会同当地民政、体育和工商等部门,对组织各类探险旅游的企业和单位进行调查备案,切实掌握情况。对本地区探险旅游资源的特点、现有的保障条件和救援力量等情况,制定和完善安全保障措施。

第四,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引导探险旅游的规范化管理。为了把探险旅游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轨道,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在总结探险旅游发展经验基础上,会同业内外有关专家,动员社会力量,借鉴国外成熟的管理办法,积极探索探险旅游的规范化管理方式。

二、旅游企业对探险旅游的专业化运作

探险旅游蕴涵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其发展前景不可小觑,许多积极进取的旅游企业早已盯上了这块“蛋糕”。但由于运作过程中,风险系数较高,旅游企业的探险旅游业务仍处于摸索阶段。笔者认为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旅游企业对探险旅游运作的专业化程度。

第一,对从事、开展探险旅游的旅游企业要进行严格审核,在企业的规模、质量保证金、专业的领队数量、从事旅游运作的时间长度等方面都要有硬性的考核标准,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允许开展探险旅游业务。以此设立从事探险旅游业务的门槛,确保实力强大的旅游企业能专注于旅游路线开发,避免市场上“鱼龙混杂”。

第二,旅游企业在设计探险路线时,必须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进行科学的、严谨的设计。探险旅游首先是“旅游”,在充分保证旅游者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追求新颖、刺激和独特。每条探险路线都必须是经过旅游企业反复地实地考察、研究、论证,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有足够的防范措施、应急措施,才能向市场推荐。

第三,对旅游企业所开展的探险路线作出数量上的限制,旅游企业在开展探险旅游业务时不能搞“大而全”,必须做到“专而精”,每拓展一条探险路线,就要作成安全系数非常高的“精品”。

第四,从事探险旅游的旅游企业必须拥有一批经验丰富、技能过硬的专业探险领队,并在探险旅游目的地发展当地居民作为专业向导。领队和向导必须对自己所带领的团队负责,若因认为原因出现事故,必须承担相应责任。

第五,旅游企业与保险公司加强合作,旅游企业必须为参加探险旅游的旅游者购买保险,保险公司加强对探险旅游的监督,同时分担旅游企业的风险。考虑到我国现在旅游行业中的意外伤害保险赔付范围不够全面,旅游企业可以建议旅游者购买寿险等险种,从而使保障更加健全。

第六,旅游企业组织探险旅游时,必须根据路线的实际情况,对参与者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作出严格的限制和考核,对身体状况、精神状况不能适应探险旅游者坚决予以谢绝。对参与者要进行充分的安全警示和技能培训,并

明确双方的责任。

三、探险旅游参与者安全意识的加强

探险旅游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参与者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要有充分的安全意识。在2006年5月1日,新疆户外运动爱好者徒步穿越“天师古道”的活动中,被暴风雪围困失踪达7天之久的参与者中,居然包括5个小孩,最大的13岁,最小的6岁,这一事例充分暴露了探险旅游参与者安全意识的淡薄。其他类似事件更是不可胜数。

因而探险旅游参与者对探险旅游的风险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盲目地进行所谓的探险活动,尽量做好详尽的防护措施:(1)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旅游目的地;(2)参与专业、正规的旅游企业组织的旅游活动;(3)量力而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旅游路线和探险内容。严禁未成年人、老年人或身体状况不合适的人员参加探险旅游;(4)参加探险旅游的相关培训,懂得自我救护,了解野外生存技巧,熟悉寻求救援的方法;(5)充分了解旅游的内容,包括目的地的地域特征、天气状况、交通条件、救援电话、救援设施等等;(6)配备探险所需要的装备,准备一些急救药品;(7)购买保险。

探险旅游是随着市场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专项旅游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虽然在运作中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更体现了其非凡之处,对青年旅游者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故而不可“堵”而应“疏”,只要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和旅游参与者,三方采取积极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手段,就可以构建安全保障系统,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内,那么探险旅游就可以获得充足、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雁:《户外探险频频出险,探险旅游资源将接受风险评估》,《法制日报》,2006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