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手法的句子十篇

时间:2023-03-31 20:57:55

对比手法的句子

对比手法的句子篇1

1、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攀桂,登月宫必定有我。

2、生意好的时候,这里门庭若市;生意差的时候,这里门可罗雀。

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宽恕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不愿谅别人是十分痛苦的事。

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月亮的光芒是柔和的,她不似太阳那般耀眼夺目,热情四射,但她的宁静之美却深深地吸依着我。她总是在寂静的夜晚默默地为大地添上一抹光亮,让在外的人们能够看清回家的路,她也总会给人们的心头添上一抹温馨之感。

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0、一本好书胜过珍宝,一本坏书比一个强盗更坏。’因此,开卷是否有益,得先看开什么卷。药吃了对身体有益,但也有副做用。读书是有益的,但也有糟粕。有位哲人曾说过,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时,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见书就读的人,而是会读书的人。

11、用功学习的人把阅读当成乐趣;懒于进取的人却把阅读当成烦事。

12、近日新闻报道了美国少年泰勒·威尔森的事迹,14岁建核聚变反应堆,19岁登上科技、娱乐、设计大会,即TED大会的演讲台。可见,孩子的创造力是从小培养的,我们的国家若能及早转变教育模式,也是能够培养出同样杰出的少年科学家的。

13、得贤者安存,失贤者危亡。

14、两个人在玫瑰园里摘玫瑰,一个看到的是玫瑰下棘手的刺,一个看到的是满园的红玫瑰。

1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6、有的人过了一生,连一刻都不曾拥有;有的人仅仅过了一刻,已经是生命的永恒。

17、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18、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9、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0、早穿棉袄午穿纱。

21、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

22、春天的雨细腻柔媚,夏天的雨粗犷热烈。

23、海真是个多变的怪物。昨天,满眼好似黄滔滔的浊浪,几天却成了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的草原。

对比手法的句子篇2

关键词:中考语文 阅读理解 词语 句子 理解 赏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3-0039-04

“理解词语的含义、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与“理解句子的含义、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是中考试题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两类题型。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7~9年级学段阅读要求中明确强调:“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但是,“理解词语的含义与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以及“理解句子的含义与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是几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往往容易混淆。下面,对此一一分析。

一、理解词语的含义与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一)理解词语的含义

理解词语的含义,往往是解释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而不能生搬硬套词语在词典中的意思。理解词语的原则是“词不离句”,就是要在具体句子中理解词语的意思。比如2012年威海卷第15题“文章开头说‘我想跟社会爆炒高考有关’,请解释‘爆炒’一词在文中的意思(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回答)。”在通读选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就可找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其答案是“把高考的气氛造得十足(或者把高考锣鼓敲得惊天动地)。”

(二)赏析词语

词语赏析,就是分析重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其表述大致有三种类型:

1.分析重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妙处)。比如,2010年广安卷第15题“仔细揣摩‘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中加点词语‘吱’在文中的作用”,在通读选文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就可以揣摩出加点词语“吱”在句子中的作用是“形象地描摹出筷子扎进咸鸭蛋红油从中冒出来的情态,生动地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

2.分析重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例如,2012年呼和浩特卷第15题“简析‘饭桌,院子里,浓荫下,摆正了。一桌锦绣!’中加点词‘锦绣’的表达效果”,在通读选文的基础上,结合本句内容,加点词“锦绣”就可以理解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吃饭时饭菜的丰盛,同时也表现了一家人吃饭时喜悦的心情。”

另外,除了通过修辞手法来赏析外,还可以通过描写方法来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例如,2010嘉兴卷第8题“结合上下文,品味句子‘梁子猛地一咬牙,飞快从袖简里抽出一柄匕首来,从小绵羊的颈部扎了进去,手腕一翻,利刃直捣颈骨,然后顺势向下一划拉……’中的加点词‘咬’‘抽’‘扎’‘翻’,指出其表达效果”,在通读选文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就可以品味出四个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为:“运用动作描写,写出梁子杀羊时动作之快,下手之狠。”

3.分析重点词语在句子中表达的情感。有的词语突出的是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例如2010年黄冈卷第28题“认真阅读‘有很多小鹰在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被折断后,没有挣扎着飞翔起来,便坠落到山谷中摔成了一朵朵血淋淋的骇人之花’,体会作者在加点词语‘骇人’里所蕴涵的情感”,经认真阅读,揣摩出“骇人”在句子里蕴涵的情感为“作者对母鹰近乎残忍的教育感到极其震撼。”

(三)词语的含义与赏析的关系

综上所述,词语的含义就是解释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就是说这个词语意思是什么。词语的赏析就是分析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回答“美在哪里”的问题,也就是需要回答这个词语有什么好处,好在什么地方,美在哪里等。

但是,也有少数特殊情况例外,在理解词语的含义时,如果该词语使用了修辞手法、描法,那么,该词语含义的理解就与词语的赏析大体相一致了。例如,2010年重庆卷第14题“理解‘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中‘面黄肌瘦’的含义”,因为用“面黄肌瘦”来形容一本小册子,作者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所以“面黄肌瘦”的含义就可以理解为“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这本小册子是老人的至爱,在长久的岁月中,小册子被老人翻得‘满目沧桑’”,这个解释就与词语的赏析基本相同了。因此,词语的含义与词语赏析就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了,它们像两个有时相离、有时相交的圆,既有独立的内涵,也有重合的地方。如此分析,在解答这类题型的时候,如果词语没有使用修辞、描写,那么词义的含义就回答为“是什么”,词语的赏析就回答为“美在哪里”;如果该词语使用了修辞、描法,那么词语的含义与赏析的题就可以回答成基本一致的内容,省去赏析中分析词语表达的感情即可。如上例中的“一桌锦绣”一词,理解含义时,只要省去“表现了一家人吃饭时的喜悦心情”即可。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与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在中考阅读中,理解句子的含义或者对重点句子进行赏析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甚至比词语的理解与赏析出现的频率更高、难度更大,常常是阅读中用来压轴的题目。

(一)理解句子的含义

理解句子的含义,往往就是解释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理解句子的原则是“句不离段”,也就是说理解句子的含义要在具体的语段中来理解,要结合上下文内容来理解,有时还要结合文章主旨进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句子的含义。

1.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这是句子理解题型中较简单的一种。例如,2011年舟山卷第9题“下面的句子‘我觉得是不是弄错了,你一个卖菜的订他干什么?’话里有话,请根据语境,分别说出它们的潜台词。”在通读选文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就可以弄明白该句话的意思为“郝奶奶怀疑这本书不是‘我’订的,她认为‘我’是个地位低下的人,不可能有这么高雅的爱好。”

2.有的句子具有双关义,或者说有的句子既有表层的意思,也有深层的含义,理解时,必须挖掘它的深层含义。例如,2011年铜仁卷第20题“选文第(16)段划线句子‘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有什么深刻含义?”在通读选文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就可以弄明白该句的含义应从深层考虑,具体为“即使人生有再大的不幸,只要我们拥有纯洁的心灵,就能乐观面对,就能战胜不幸。”这种句子也被称为哲理句。

3.通过对句子中重点词语、关键词语的分析来理解句子。例如,2011年义乌卷第9题“结合上下文,品味‘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的含义。”要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可以通过对一些重点词语的分析来实现对整个句子的理解,具体理解为:“‘一只只’‘小心翼翼’‘平放’等词语写出了父亲对梨的珍视,充分地表现了父亲对子女深切的关爱。”

4.有的句子不仅要结合上下文理解,还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才能理解透彻。例如,请说说你对都德《最后一课》中句子“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的理解。对这句话的理解不仅要结合上下文,还要结合文章主旨才能透彻理解,答案为“这句话用联想的手法表现了小弗朗士对德国侵略者的讽刺、嘲笑与轻蔑。”

(二)对句子进行赏析

句子赏析,就是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或者分析句子妙在哪里、好在哪里,或者对句子进行品析、鉴赏等。句子赏析,常见的途径有: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从表达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另外,还可以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从句式的角度进行赏析,从语言特点的角度进行赏析。下面逐一介绍。

1.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句子中有的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它们用得非常好,赏析句子,只要抓住这些重点词、关键词进行分析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例如,2012年成都卷第10题“请对文中画线句‘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聚的眼光隔空交会’进行简要品析”,结合上下文,抓住一些关键词如“交会”“无边无际”“时空长河”“凝望”等就可以进行品析,具体品析为“‘交会’一词写出了我对儿子的牵挂与儿子对我的依恋融合在一起的情形,形象地表现出母子间无法割舍的深情。”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这种方法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鉴赏方法,常见的修辞鉴赏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有的句子使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赏析时先说出该句子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再分析它使用了该修辞手法后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例如,2012年德州卷第26题“本文语言优美生动,请具体分析第(14)段画线句子‘世间的音乐家,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里?除了山泉,谁能?’”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使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怎样的效果?具体分析为:“这个句子先设问后反问,突出了山泉不可比拟的灵秀、晶莹和活力。”

3.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进行赏析。初中阶段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句子赏析常常从描写、抒情、议论的角度进行赏析。描写,从对象看,可以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其中人物描写又可分为:外貌描写(包括肖像描写与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从描写的角度看,可以分为:直接描写(又叫正面描写)与间接描写(侧面描写)。例如,2012年嘉兴卷第9题“文中画线句‘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极富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为:“这个句子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回家过年的喜悦,得知儿子即刻就要返校又感到惊讶与无奈。”又如,2007年来宾卷第21题“本文语言生动,抒情真切,议论精当,富于哲理。请对第⑥段从表达方式的角度作简要品析。”第⑥段分析为“本段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写出了“我”从山村走进城市后的生活感悟,论述了适应能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或“本段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连用五个‘家园如……’构成一组排比句,抒发了‘我’对家园的感激和牵挂之情。”

4.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初中阶段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联想、想象、对比、衬托、悬念、前后照应、伏笔、铺垫、象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等。赏析时,先说说被赏析的句子使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再分析使用该表现手法后所达到的表达效果。例如,2012年德州卷第27题“汪国真的诗《祝愿》:‘当你走上峰巅??走进了风光??也走进了风险??你要当心了??不要在这个时候晕眩??你还要警惕??悬崖在前边??风躲在后面……我的朋友??愿你??静似青山??动若波澜’与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经分析得出:“它们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助鲜明具体的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再如,2007年广东卷第16题“本文在写鼓神奇迹般的表演之前作了多处铺垫。请细读原文,指出其中一处并作简要分析。”在通读选文的基础上找出铺垫的句子并作分析,得出:“文章前面对中青年汉子们威风表演的描写,从正面衬托了鼓神”或“‘我’开始时以为张伯‘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可‘我’后来却为之震撼了。这是侧面烘托鼓神。”

5.从句式特点入手进行赏析。记叙文的句式有长句,有短句;有设问句,有反问句,有排比句……赏析中,常常出现的是长句、短句、设问句、反问句、排比句。赏析时,先说说被分析的句子使用了何种句式,再分析它的表达效果。例如,2011年宿迁卷第20题“赏析文中画线句子‘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的表达特色。”经过分析:“该句用短句,突出时间的紧迫性,突出陈乐平动作的连贯性,表现了陈乐平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的性格。照应文题。”再如,2011年江西卷第20题“琦君的散文语言质朴自然,清新雅洁,灵活生动。试赏析‘山水使人明智清明,友情使人心灵温厚。名山胜迹,总愿与好友同游;美景良辰,亦望与好友共享’语句,体会其特色。”经过分析,该句赏析为:“句式整齐,语言典雅有韵味,读来朗朗上口。”又如,2007年广州白云卷第19题“请简要分析第②段‘为什么不设防?因为没有设防的必要。无害人之心,无苟且之意,无不轨之念,无非礼之思,防什么?谁能奈这样的不设防者何?’语言的特色和表达效果。”经过分析,该段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为:“本段以设问开头,以反问结尾,中间以四个短句组成排比,形成强烈的语势,展现了作者那种君子坦荡荡的风范。”

6.从语言特点入手进行赏析。记叙文的语言,有的通俗,有的含蓄,有的朴实自然,有的生动形象,有的幽默风趣,有的文白相间……赏析时,应抓住它突出的特点,分析它表达的效果。例如,2011年江西卷第20题“琦君的散文质朴自然,清新雅洁,灵活生动。试赏析语句‘整天里不必看时钟,散步累了就坐在瓜棚下看书,手倦抛书,就可以睡一大半天’,体会其特色。”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该句分析为:“本句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朴实,清新气息扑面而来。”再如,2010年广安卷第17题“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文中画线句‘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体现了他怎样的语言特色,请作简要赏析。”经分析,其赏析为:“句中的‘空头’是方言词,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了作者‘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的语言特点。”

对比手法的句子篇3

其一,从诗句的语言形式到句意内容,逐步审察。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的体现在语言形式的追求上,以期达到语言的节奏、气势、语气、声韵等方面的效果,如对偶、排比、设问、反复等修辞手法就属于这一类。通过诗句外在的语言形式,即可迅速判断这类手法。有的修辞法,重在表情达意上的推敲运用,以达到准确、含蓄、形象、生动的艺术效果。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比、反衬等手法即属此类。这些修辞手法,则需要我们从诗句的内容出发,结合这些修辞法的特点做出正确判断。

例如: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赏析。

大多数学生迅速判定诗句的修辞手法为对偶,并做出相应的说明。这是根据诗句的语言形式做出的判断。但也有学生回答是对比或反衬手法,因为诗句描写了春花红颜吐芳、鸟鸣清脆宛转的美好春景,但就“自落”“空啼”二词,显示以乐景反衬哀情,以热闹反衬寂静,表达诗人惜春、伤春之情。这一答案则是紧扣诗句内容做出的分析。

其二,从诗句内容的整体到局部,从一联到一句,依次梳理判断。

这是从诗句的内容出发,迅速判断其修辞手法的方法。拿到所要赏析的诗句后,先把几个诗句或一联诗句看成一个整体,紧扣诗句内容,联系诗歌主旨,从大的主要的内容方面审察其修辞手法。再抓住单个诗句,甚至诗句中的词语或短语,体会其修辞运用之法。

例如: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②,士甘焚死不公侯③。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典出《孟子》,古代有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妾撒谎吹嘘,说他是在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③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首联。

首联两句诗,从整体上看,前后句内容“桃李笑”“自生愁”正好构成对比,写出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再就每个小句而言,一个“桃李笑”,一个“荒垅愁”,很明显,都运用了拟人化手法,将诗人的情感融入桃李、荒垅两个意象中含蓄表达。这样从大到小,我们从首联中得出两种修辞手法――对比与拟人,并据此做出恰当的赏析。

另外,这两种明断修辞手法的方法,还可迁移到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语言赏析题中。散文阅读《那个曙光微明的时代》中有一道语言赏析题,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文字:

在黄河的两岸,长江的两岸,都有一个一个的聚落,用自己的手,“切”、“磋”、“琢”、“磨”,使岩石从粗糙变得细致,从冰冷变得温润,从沉重变得轻盈,从大荒中一块无知的顽石,变成沁透了人的精魂血汗的宝玉。

从语言形式上看,“从粗糙变得细致,从冰冷变得温润,从沉重变得轻盈”,三个句子句式相同,构成排比;从句意内容上看,后四个小句子中的“粗糙”与“细致”、“冰冷”与“温润”、“沉重”与“轻盈”、“顽石”与“宝玉”均形成对比。这样从语言形式到句意内容,就可全面而准确判断和赏析修辞手法了。于是得出答案:

修辞手法:排比、对比。

表达效果:语言整齐而有气势,对比鲜明,突出了中华民族的祖先通过劳动创造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奠定了我们的民族审美心理,表达了作者对祖先们劳动和创造的崇敬和赞美。

【跟踪训练】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请赏析诗中三、四两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未展芭蕉

【唐】钱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参考答案】

对比手法的句子篇4

一、 从词语角度赏析

赏析句子,第一要考虑的是句子中的重要词语使用,特别是重要的动词、形容次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要弄清这些词语所涉及的对象,答案的要点是体现这些对象的特点,体现作家的情感。特别是从动词的角度来赏析要特别关注。动词应涉及两个事物,动作的发出者和受动者。比如无锡试卷16题,请你说说第①自然段“裹”字的妙处。参考答案给出既写出雨丝的稠密又写出石屋的小。因为“裹”这个动作发出者是雨,受动者是石屋。那么我们就去思考“裹”字所涉及的两个事物各有什么特点。我们这样去思考答案就更准确了。另外,分析动作描写,其实也就是赏析动词的妙处,那么,在回答时候就要考虑两点:动作所体现的人物心理和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比如宿迁市卷第20题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特色。“他达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给出的答案是:连续多个动词的使用表现了人物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的心理和性格。

我们还要注意两种常见的考题。一个是诗歌赏析,也经常考词语的赏析。比如“几处早莺争暖树”中“争”字的妙处。这个“争”字我们就要考虑两个方面:“谁争的”、“争的是什么”,那么我们就要考虑写出新燕的特点和争暖树说明什么。写新燕表明春天活力,写争暖树说明天气乍暖还寒,符合早春的特点。

广告用语赏析我们也要注意一些词语的巧妙使用。多是谐音或一语双关。比如联想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就是一个一语双关词。比如某空调广告语“夏日的伙伴,冬日的良友”就巧妙的采用了谐音词。

二、 从修辞角度赏析

赏析句子,第二就要去思考整个句子的妙处。选来赏析的语句一定多是文辞优美,生动形象、情感真挚,富有哲理的语句。首先要思考句子中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来达到上述效果。修辞手法大多为这样几种:比喻、拟人、反复、排比、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等。我们应该分析清楚各种休息手法的作用。使用比喻(拟人)一定要回答如何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体现事物什么特点,表现人物什么感情。反复、排比是为了强烈某种情感,增强文章气势。夸张、对比是为了强调突出事物的特点,表现作家情感。设问、反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思考。比如淮安卷第18题赏析文中框内句子“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这调皮的月光,让我只能睡睡醒醒。”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而出月亮的撩人情态,活泼好动,给人一种亲切之感,抒发了作家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修辞手法应该是我们赏析句子主要的思考角度。在8个市里有四个市考了修辞的角度赏析,南通卷20题,苏州卷17题,泰州卷19题都是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三、 从表现手法上赏析

从整个句子角度赏析时候我们还要注意从表现手法方面去思考。语句中经常使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衬托(以人称人、以景称人、以动称静)、虚实结合、使用想象和联想、点面结合等。特别是衬托手法的使用在诗歌,散文赏析中使用较多。苏州卷第17题就是要求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两个方面去赏析。比如苏州卷第17题:请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第4段中划线句子做简要赏析。“美妙的旋律无所不至,仿佛是春天的微风从草地上拂过,没有什么能躲过那柔情的手指的抚弄。闭上眼睛,你就可以看见那些在微风中颤动的野花,还有在花瓣上滚动的露珠;小小的蝴蝶扇动着它们的彩色翅膀,从这片草叶上,飞到那片草叶上,终于在一朵金黄色的小花上停下来,微微喘息着,让湿润的风吹拂那对美丽的翅膀……”该题目写抽象的音乐时候运用了想象和联想,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使音乐形象可感。

四、 从句式上赏析

赏析语句不仅从内容上去思考,还要从句子的形式上去赏析。一般选来赏析的句子在形式上值得赏析的有两点:长短结合、整散结合。长短结合就是长句和短句结合,特别是短句的使用,很有特点。比如无锡卷第18题和宿迁卷第20题。无锡试卷第18题就是直接考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那么使用短句有什么好处:短句精炼,多个意象叠加,在有限的字句中给人们以更加丰富的想象。短句显得行文急迫或者急切,别与表达特定情况下作家的情感。整散结合就是在行文中既有散句,也有工整对仗的句子。整散结合考的以句子工整对仗为多。这样写使文章语言结构错落有致,使行文富于变化。

五、 从语言风格上赏析

对比手法的句子篇5

所谓“连贯”,是指表达的观点、角度、风格一致,读起来自然顺畅。具体来说也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话题统一,句序合理,前后衔接和呼应自然。但仅根据这些连贯概念中及其阐述中的要点,来解答衔接连贯题,就想达到快而准确的效果,很多时候会遭遇失望。不少学生反映,据此解题,要么面对题目找不到下手切入点;要么有了点头绪,不料头绪又让人感到理不清“想”还乱,到后来反而如坠云里雾里;即使做对了题,也不免有些侥幸。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窃以为,那些要点只能作为总的指导思想,在具体解题时我们需要可操作性更强的方法。首先需明确题型,如是定句选位题,要善用分组法,即先把多个句子分好层次,再确定层与层的顺序,然后再确定每层内部各句的顺序,这样可要化难为易,化多为简,保证思维清晰。接着,要善于利用五种关键词语与五类小细节的作用。

一、五种关键词语

有意识地在句子中去找以下五类关键词,然后在上下文中寻找其对应的词、短语或句子,利用其暗示的方向,推断含这个关键词的句子与相应的另一个句子间的前后顺序。

1.反复出现的词:这里所说的“反复出现的词”,不仅包括语素完全相同的词,还包括语素不全相同甚至全不同但意义相同的词,一般为名词。反复出现的词所在的句子往往紧靠一起,表达一个更集中的意思;如没有紧靠一起则意味着还原后所处的位置相对应。

2.表方位的词:抓住这类词,便于找出空间顺序,然后依照空间顺序还原各句的位置。

3.表时间的词:抓住这类词,便于找出时间顺序,然后依照时间顺序还原各句的位置。

4.关联词:关联词语(含连词与副词)一般牵涉到至少两个句子,每看到一关联词要有意识地去找前后照应的句子。没有出现关联词,可根据语意,在理解时添进关联词。

5.代词:代词的指代对象一般要在上文出现,所以代词所在句往往在后;表明话题的词句、提出大概念的词句往往在前。

二、五类小细节

1.注意句子的强调重心:在做定位选句题,辨析两个句子异同时,这个细节常需关注。一般说来,句子中,哪个词或部分被倒置,就强调哪里,哪里就是语义重心。根据上下文在表达上需不需要强调该语义就可以推断出选择哪个句子更好了。

例:历史无情,岁月不饶人。老人是去日苦长,来日苦短,__________。不过,正如老年是从青年过来的,青年的未来必然是老年,如果有足够年龄可称得上老年的话,这个道理很简单,或长或短,任何一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①年轻人的时间经得起透支和挥霍,当然比老年人富得多

②年轻人的时间当然比老年人富得多,经得起透支和挥霍。

简析:备选的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复句,①②相对而言,①符合一般情况,即因在前果在后,语义重心在果,表达上强调的是得出的结论,即年轻人时间比老年人富得多;②可看成把“经得起透支和挥霍”倒置,是强调的部分。“经得起透支和挥霍”在这里暗含的意思是年轻人的时间也是经不起浪费的,根据上下文,照应“时间都是有限的”,这里应选②。

2.注意句子是否承上启下:某句子如是过渡句,就应放在所承的上句与所启的下句之间。

3.注意标点符号:这里主要指点号,点号具有表示停顿和语气的作用。如一连几个空后的标点有逗号、分号和句号,其实就暗示这里所填的句子的层次结构。再如某空前是句号,后是逗号,紧接的不再是空格而是已知的句子,那么所此空所需的句子往往与后面紧接的已知句有密切联系,主语很可能一致,可先确定下来。

4.注意找无主语的句子的逻辑主语:一般情况下,无主语的句子与其逻辑主语所在的句子应是紧密相连的。

对比手法的句子篇6

【题1】读下面的句子,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桂花盛开的时候,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A. 渗入B. 逐渐C. 泡在

(摘自某市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问题:选“泡在”对吗?

答:不准确。“浸”字怎么解释?试题提供的三个答案都不确切。学生大都写C,批卷老师打了对号。“泡在”不是一个词,“泡”,是动词;“在”,是介词,这两类词不能硬合在一起,应独立存在。有一次,听某市一位知名教师上公开课,教学《葡萄沟》,也出现了同样的错误。课文中有一句话:“制葡萄干的阴房修在山坡的梯田上。”教师将“修”组词为“修在”,还不厌其烦地让学生连读数遍,把错误牢记在心。“修”是动词;“在”也作介词,“在山坡的梯田上”是介词结构。“修”不能与“在”组词,应组成“修建”“修造”等。建议将“泡在”的“在”删掉,“泡”才是解释“浸”的正确答案。

【题2】写出相关的成语或词语。

1. 以卵击石:

2.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摘自某市五年级毕业考试题)

问题:可以说“相关”吗?

答:表述语中“相关的成语或词语”的说法欠妥。“相关”,即相互关联。这样说来,同义词、反义词、同义类词语、成语,都可视为“相关”。学生照试题要求去写,答案就不可计数,随便找上一个成语或词语就“相关”,这样就失去了考试的意义。建议把“相关”改为“相近”,可能好一点。相近词条:1.以卵投石 2.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还有一种改法如下:

照例子和提示写成语。

1. 以卵击石(用“以”字开头的): 、 。

2.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成语是上下句的)

(1)

(2)

这种改法是在结构形式上给以要求限制,学生不能随便作答,教师批卷也容易判断正误。这样修改,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成语结构形式方面的知识。

【题3】请你发现下面句子的特点,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仿写一句话。

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摘自某市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问题: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答:“句子的特点”的说法不多见。我们咨询了几位老师,他们有的认为这个句子的特点是用了破折号,强调女儿年龄小;有的认为是用了感叹号,为女儿的精神而感叹;有的认为“骄傲”用得好,表达“我”对女儿美好心愿的认可;有的认为第一人称“我”用得好,读来亲切;有的认为逗号用得好,作了必要的停顿……照此说来,句子若用了省略号、问号、书名号等,也应该是特点。笔者认为:这样的提示引导不恰当,导致学生不知怎样应答。建议明确表述,如考破折号的用法,就直说读句子,想想破折号的用法,然后用上它仿写一句话。如考感叹号的用法,就明说仿造感叹句。这样便于学生答题,教师批卷。

【题4】照例子,改写句子。

例: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只有一个地球》)

没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摘自某校四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问题:这个句子适合改写吗?

答:不适合。此题是让学生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出示的“例子”准确、适当。是从肯定方面反问,表达否定的意思,即“没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但要求改写的句子不是反问句。学生的改写出现了两种答案:①它的眼睛特别不敏锐,不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②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可这两个改写句都不是作者要表达的原意。原句是人们对蝙蝠夜里飞行的一种推测、猜想,并非从肯定方面反问,表达否定的意思,这是一个测度疑问句。通过三次实验,人们得出了结论:“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因为命题人提供的句子不准确、不适当,所以学生的改写出现了错误。建议更换例句。如: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此句也是从肯定方面反问,表达否定的意思。

【题5】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句末用句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1. 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谁都会流泪。

2. 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没有落泪。

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落泪了。

(摘自某市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附学生答案)

问题:句2可以改为陈述句吗?

答:不可以。句2中的“落泪”与句1中的“流泪”意思本无差别,但学生的改写出现不同答案:(1)你没有落泪;(2)你落泪了。两种答案都不是原句要表达的意思。鲁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上册)第156页上这样解释:“同时,前3个自然段还以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这样的表达避免了平铺直叙,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句2是《再见了,亲人》第二自然段的结尾句,命题人和教参编者都认定为反问句。反问是只问不答,答案包含在问话中,而学生的两种答案都包含不了,“没有落泪”不符实际;“落泪了”和 “怎么落泪了”意思也不一样。原句的问点是“怎么落泪了”,即为什么落泪?这说明此句不是反问句。小金花是个刚强的姑娘,妈妈为救侦察员老王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她没有哭,“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化悲为恨,而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怎么落泪了,是小金花对志愿军的感情胜似妈妈!这就是怎么(表示疑问的代词)落泪了的答案。建议改换例句。

【题6】读下面的句子,完成问题。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 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

(2) 用句中带点的词语造句。

(摘自某校五年级下学期单元检测题)

问题:“表达方法”的提问恰当吗?

答:“表达方法”的提问不确切。鲁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下册)第76页上这样解释:“作者运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编者的解释和命题者的问题相一致。“表达方法”的范围、内涵比较宽泛,似应包含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这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打比方”,是比喻的通俗说法,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不应说是“表达方法”。作者把腊八粥里的各种米、豆、干果直接说成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运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是暗喻,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再加上提问不当,这就给学生回答造成障碍。有的答“拟人”,有的答“比喻”,有的答“选择句式”,都是在猜答。建议这样设计问题:(1)作者把什么说成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腊八粥里聚集在一起的各种米、豆、干果)这样提问,学生可自然感知比喻的一种类型——暗喻。顺便指出,试题表述语“完成问题”,动宾搭配不当,“完成”应改为“回答”。

【题7】读下面的句子,联系原文完成后面作业。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匆匆》)

(1) 在这句话里,作者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 ,把时间的流比喻成 。

(2) 从这句话里,你感受到什么?

(摘自某市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问题: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的说法对吗?

答:没有构成比喻。把“时间的流”比喻成什么,标准答案是“大海”。鲁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下册)第51页上也有这样的解释:“作者运用极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可是“时间的流”已是比喻,是用本体“时间”修饰喻体“流”构成的偏正式比喻(修辞学上称缩喻),不可能再与“大海”构成比喻。因为设计问题不当,致使多数学生弃答,少数学生答上也是错误的。建议将后一填空题改为:句中用了“溜”(偷偷走掉),“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是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光采用了手法来写的。(拟人)这样可让学生多了解一种修辞格。顺便再提点小意见:“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的解释显得有点累赘。朱自清先生把“八千多日子”喻为“针尖上的一滴水”,这种比喻又是借助比喻构成缩小夸张。“针尖上的一滴水”已夸张得“极小”了,“教参”编者还有必要再连用“极小极小”来修饰吗?这是不是浪费笔墨?

【题8】读课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

1.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比作。

2. 说一说你怎么理解句中的“怕”字?

(摘自某校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问题:把蔺相如比作“老鼠”,把“廉颇”比作“猫”的回答对吗?

答:欠妥。学生这样回答有点不雅,也不准确,但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知识有限,问题在于怎样教孩子确认比喻的本体和喻体。“老鼠见猫”是一个成语,比喻十分惧怕,蔺相如手下的人见主人这样胆小怕事,“看不顺眼”,就用了这个成语来比喻蔺相如怕廉颇已到了“十分”的程度。“蔺相如见廉颇”是本体,“老鼠见猫”是喻体。两者相似点非常明显,是“怕”。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成语的比喻义,切忌把成语拆开让人物与动物一一对上号,那样说,就是蔺相如、廉颇听了也不会高兴。再说“怕”,实际上是蔺相如手下的人见到一些表面现象产生的误解。为什么要怕他?手下人也不清楚。是蔺相如的几句话道出了“怕”的原因,其实质是为国家的利益而避让,“让”,将相才有了“和”的可能。

(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街道过西小学261400

对比手法的句子篇7

案例1:

师(写下句子1:盛开的形态各异,有的花瓣如同伸出了无数只小手的“千手观音”;有的花瓣儿上短下长,弯弯的,好像“海底捞月”;有的像螃蟹那样张牙舞爪……句子2:一朵朵都盛开了,样子也各不相同。)

生1:排比句更顺口,更流利。

生2:我读排比句似乎已经看到了美丽动人的了,而且用了排比句感情更强烈。

生3:排比句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似乎还有很多很多的生动形态,让我们去尽情想象。而陈述句是平铺直叙,感情一般。

师:你们能比较出排比句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不把它用在我们的作文中去呢?(出示课题)

导入直接入题,既节省时间,让学生很快地明白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而且对一般的陈述句和排比句进行了比较,初步感受了排比句的妙处。

案例2:

师(出示句子:“剥开桔子皮,就可看见十个桔瓣紧紧围在一起”;“剥开桔子皮,就可清晰地看见那弯月形的桔瓣像十个顽皮的小娃娃紧紧地围坐在一起,说着悄悄话。”)

生1:第二个句子读起来非常生动、形象,而第一个句子却很平淡。

生2:第二个句子把桔瓣比作弯月和顽皮的小娃娃,让人感觉非常可爱。

……

师:这就是比喻句的好处。适当时如果用上拟人句,也能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比如写“秋天到了,各种各样的果子都成熟了,有苹果、梨子、桔子等等。”如果把这句换成“秋风吹来,秋阿姨带着丰收的礼物来到了果园里,送来了红彤彤的苹果、金黄的梨子和灯笼似的桔子。苹果、梨子、桔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这样一换,意思一样,可读起来感谢觉却完全不一样。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1:第二句把“秋天”写成了“秋阿姨”,把那些水果当成了小娃娃。

生2:我知道第二句用了拟人的手法。

生3:读着第二句,眼前似乎就浮现出了秋天果园硕果累累的画面,好美啊!

……

教师口头随机说出一些陈述句,让学生改成比喻句、拟人句或是排比句。学生的参与热情极高,而且也说得很好。

让学生通过一些具体句子的对比,初步感受到了修辞手法的妙处。再通过对一些陈述句的改换,从而给了学生一片牧养想象的草原,激起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写出生动形象的作文其实并不难。

案例3:

经过大约十分钟的练笔,大部分学生都写出了一个精彩的片段,而且语言都很生动。如一个学生写道:“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随着这清脆的歌声,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了人间。你瞧,小草从黑油油的泥土里钻了出来,使劲向春姑娘招手。娇嫩的花儿从睡梦中醒来,伸了个懒腰,睁开了双眼,左看看,右瞧瞧,好像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光秃秃的大树也吐出了点点嫩芽,装扮着美丽的春天。……

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用词是生动的。这不是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景图吗?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他们的‘诗’勃发着瑰丽的想象”。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责无旁贷应激发学生的想象,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写出优美的作文。

反思:

1.课程资源何其多,但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为课堂所用,在选择材料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需要性原则、教育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优先性原则。这样,我们就可以灵活地在生活中选取语文课所需要的材料,而不仅仅停留在语文教科书上。一段音乐,一个故事,一个节日,甚至一道数学题,一副画,一棵树,都是课程资源。

2.小学阶段不一定只遵循写整篇作文的模式。适当地给学生增加一定的片段练习,形式上也不一定只拘泥于写景、记事,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写诗歌,对对联。形式多样化的同时,学生的兴趣也日渐浓厚。

3.现代教育更充满人性美,重视了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中如果没有了“人”,就是毁灭性的教育。学生精彩而质朴的灵气是这堂课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对比手法的句子篇8

关键词:第一学段 修辞 修辞手法 比喻 先学后用 另类尝试

一至三学段(小学阶段)提及修辞,小学语文教师大都有“欤我有何加焉”或“事不关己,欲语休”之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只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就阶段目标的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项第13条指出“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之前各学段并未提到修辞之类的语句。可见,对于一些常见修辞格的零散教学也似乎不属于小学教学的范畴。然而,语文是一门综合课程,它的人文性、工具性、文学性等哲学上的多重本质属性,以及现阶段蒙学教育所习典范的白话文的特性(童话﹑儿歌﹑寓言故事等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大量存在)决定了小学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修辞的知识。再者,与教科书相配套的练习册中也出现了一些有关修辞手法的习题,甚至一些考试题中也多次涉及。由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困惑不已的是:如何面对上述问题,即教与不教以及如何教的问题。笔者就自身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做以浅显的论述。

一、广涉博览,开阔视野

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语文是一门“课程”,而不是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学科”。所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教师要用教育的眼光去看待,应当充分考虑儿童心智发展特点和紧扣新课程标准的节段性来开展教学。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摒弃教学中一切尝试与思考,把《语文课程标准》当做“金科玉律”。其次,教师应该大致了解修辞的界定。近代修辞学的奠基者陈望道先生说:“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主要为着意和情,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适切的一种努力。既不一定是修饰,更不是离了意和情的修饰。”“顾名思义,修辞学即言语修饰之学,是指导说写(包括听读)之学,具体地说,就是说话﹑文章的修饰之学。”总之,修辞有三重含义:一指运用语言的方式﹑方法或技巧规律(即修辞手段);二指说话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活动(即修辞活动);三指修辞学或修辞著作。由此可窥修辞之浩瀚,并不是我们往常说的比喻﹑拟人﹑夸张这么简单。而小学阶段所涉修辞手法只是修辞大海中的一滴。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去了解一些修辞的知识,了解它就能够用较为宽泛的眼光审视教本及练习中的修辞格及其现象了。

二、认清对象,当点即点,适可而止

小学阶段,尤其是第一学段,教材中出现了一些使用了修辞手法的文章和句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在丰富和扩展学生知识的同时注意不能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我们要注重方法的思考和探索,要善于分析和梳理所涉修辞知识点,要明确地认识清楚教育对象是7—8岁的儿童。以叶圣陶先生《小小的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为例,该小诗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明白“小小的船”所指何物。而一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极为有限,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读﹑认真读,读熟练后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学生才能说出“小小的船”指的是“弯弯的月儿”。如果通过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引下去观察一下上弦月或下弦月,学生就能很自然地理解了课文中把“弯弯的月儿”比成了“小小的船”。在这里我们点一下用了比喻也未尝不可,但没有必要详加解释。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只要“知其然”就行,不必“知其所以然”。由此,低年级语文教学但凡涉及有关修辞方面的内容,我们都可以采取上述引导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去讲解,但要注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当点即点,适可而止。

三、“先用后理”,不做细究

郭开平副教授认为:语文教育主要有六个基本规律必须遵循:“死记硬背”原理,“难易不序”律,“先学后理”律,“八股文”原理,“不求甚解”律,“书面语发展”的原理。作为教育者,我们都清楚,儿童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先学用,后明理”的过程,而不是“先明理,后学用”的过程。所以,“先学后理律”正好用在第一学段所涉修辞习题的讲解。如北师大版语文配套练习与检测二年级下(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编)第9页第7题:仔细看图,大胆想象,写比喻句。1.(图略)星星像眼睛。2.柳叶像眉毛。第54页第5题:看图按要求写句子。(图略)写比喻句:河水像一面镜子。在这两道题中,我们可以借助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从而得出答案。题干明确提到了写比喻句,我们可以再让学生读一下这几个句子,让学生进一步领会像这几个一样的句子就是比喻句,进而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句子有什么相同之处。这样,学生会很容易得出:它们都有一个像字。在这里,我们同样没必要对一群7—8岁的孩子大讲特讲比喻,只要让他们知道这样的句子就是比喻,能够试着写一两个比喻句就行了。当然,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时要深思熟虑,否则就会给学生以错觉。如北师大语配一年级下(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编)第46页第7题:读下面的句子,再用划线的字写句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颗珍珠洒在夜空。笔者认为这道题的命题者欠考虑。对此,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例句整体来看是一个比喻句,是指导学生写一个含像字的比喻句呢,还是含一个像字的句子呢?大部分学生写的是“弟弟像妈妈”“我像爸爸”等句子。就本题来看似乎没问题,但随后的考试题中有一道‘写一个带像字的比喻句’,于是大部分学生写成了“弟弟像妈妈”“我像爸爸”等句子,这下却错了,它们是同类比较而不是比喻句。学生之所以这样写是由于上题的误导而造成了错觉,认为只要含像字的句子就一定是比喻句。可见,要把握好教学的度也并非易事。

四、勤于梳理,反思促提升

对于第一学段出现的修辞现象,我们要勤于梳理及时总结。毕竟它出现了,尽管出现的频率不是太高。所涉及的修辞手法的例题,我们应该归纳汇总,以备不时之需。由于所涉题目不是太多,因而归纳汇总并不困难,而且出现的这类题都是非常典型的。教学之后,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一下:这样设计了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是不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理清了这些就提升了我们的教学能力。

以上四点可以看做相互联系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导思想,第二阶段是教法,第三阶段是学法,第四阶段是反思提升,这四个阶段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笔者认为,做到此四点则能正确把握好小学第一学段“超出部分”的另类尝试教育。

参考文献:

[1]秦训刚,宴渝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

[4]章寿康.谈修辞教学工作.修辞和修辞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5]郭开平.语文八论[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对比手法的句子篇9

关键词:形合;意合;汉英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11-0092-02

一、引言

翻译之所以困难,归根到底是因为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英语造句常用各种连接和形式,注重显性接应,是一种形合语言。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是一种意合语言。而要做到准确翻译就不能不重视合同中英文长句的翻译

二、英语形合与汉语意合

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形态上有很大差异。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指出: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莫过于形合与意合的区分。这种区别特征在后来语言界和翻译界都得以认同:“语言界和翻译界普遍认同形合与意合是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而且汉语以意驱形而英语则以形制意。”

所谓形合,指的是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来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衔接。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hypotaxis)。刘宓庆指出:“英语句子都有―个严格的SV提挈结构”。因此,无论语句多长,结构多复杂,我们都可以先从句子的核心即主谓入手,对句子进行第一层剖析,找出主干,以统领大意;然后再运用形态手段,围绕主谓结构对语句的其它成分逐层分析,逐层理解。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和分词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来表达。汉语造句主要采用意合法(parataxis)。汉语注重的是意义的连贯,语法意义和逻辑联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汉语句子多数显得结构简化,句子按一定的时间和逻辑顺序有先有后、有主有次,逐层叙述事件,整个句子看似铺排却意义凝聚。在英译汉的过程。要根据这两个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翻译。

三、汉英翻译策略

1 顺译法

顺译法是指在处理一些叙述层次依次相连的长句,这些句子或者是所叙述的一连串动作基本上是按动作发生的时间先后安排,或者是内容上按逻辑关系安排,与汉语表达方法比较一致,这样在翻译时一般可按照原文顺序译出,且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关联词。

Beijing’s foreign ministry attacked the tyre tariffs-whichwill impose an extra 35% import duties on Chinese products-as sending a dangerous protectionist signal and has said Chinamay refer the case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译:北京外交部抨击这种轮胎关税一对中国产品征收35%的额外进口关税一认为这发出了危险的贸易保护主义信号;还说中国政府会将此事提交世界贸易组织(WTO)。

2 逆译法

有些英语长句的表达与汉语不同。由于英语的修饰成分居多,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且多位于所修饰、限定的中心词的后面,但在汉语中,定语和状语往往位于中心词之前。

China is launching an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 intoAmerican car parts and chicken imports, the governmentannounced today-two days after Barack Obama approved newtariffs on Chinese-made tyres.

译:在巴拉克・奥巴马批准对中国制造的轮胎征收新关税两天后。中国政府今天宣布将对美国汽车零部件和进口鸡肉启动反倾销调查。

“after Barack Obama approved new tariffs on Chinese-made tyreso,”在句中充当时间状语,翻译时把它调整到句首,这样更符合汉语的表达。

3 分译法

英语中经常出现长的句子。若按原文的结构难以翻译成有类似结构的汉语,翻译了也很难理解。所以必须打破常规,灵活转换。

The White House said the extra duties were necessary tocombat market disruption caused by a surge in tyre imports.

译:美国白宫却说,大量从中国进口的轮胎扰乱了市场,征收额外的关税是理所当然的。主句与分词结构存在有因果的关系,以可看出“causedby a surge in tyre imports,”是解释征收额外关税的原因的,为了使得译文结构简洁清晰、意思明确,也为了符合汉语句式较短的特点所以将之断开。

4 合译法

合译就是指把两个相邻并且语义关系比较紧密的句子译成一句或是把原文的并列句或复合句译成简单句。合并的目的是使句子的内容完整,表达更加有力。

By Confiruaed, Irrevocable, Transferable and Divisible I/Cto be available by sight draft to reach the Seller before

and toremain valid for negotiation in China until

after the Time ofShipment. The I/C must specify that transshipment and partialshipments are allowed.

译:买方须于__前将保兑的、不可撤销的、可转让的、可分割的即期付款信用证开到卖方。该信用证的有效期延至装运期后一天在中国到期,并必须注明允许分批装运和转船。合译是由于两句之间联系紧密,若按原文分开译出,译文会显得断断续续。比如上句的“The I/C must specify thattransshipment and partial shipments are allowed.”会译为该信用证必须注明允许分批装运和转船。重复了“该信用证”,显得不够简洁明了。

对比手法的句子篇10

造句是写好文章的基础。有的同学造句,常犯这样那样的毛病,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怎样造好句呢?

(1)用词要准确。各类词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随意乱用。否则,就会造成语法上的错误。如“学校周围栽一些树,种点花,就可以美丽环境。”句中的“美丽”是形容词,不能修饰“环境”,改为“美化”就准确了。

(2)句子要完整。如果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不可少的成分,就会影响意思的表达,造成“结构残缺”的毛病。如“游览了野生动物园以后十分高兴”,谁游览了呢?句子缺少了成分,应在句子前面加上“我”或其他人名,人称才完整。当然,句子缺少了“怎么样”或者“什么”等,也会出现毛病,因此,一定要造完整句。

(3)适当运用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具体。如“早晨,雾笼罩天地。”如果在“天地”的后面加上比喻句“好像给大地披上了一件柔美的衣裳”,就把“雾”描写得更具体了。

(4)词序安排要恰当。每个词在句子中都有一定的位置,表示一定的关系。造句时,词序安排得恰当,句子就通顺了。如“在少年体校培训班里,我又遇到很多光明小学的同学。”“光明小学”只有“一个”,不能“很多”,这句犯了“词序颠倒”的毛病,应当把“很多”放在“同学”之前。

(5)造句要精炼。本来用一个准确的词语就能把意思表达清楚明白,有的同学却堆写了很多嗦的词语,这种毛病叫“重复嗦”。造句不要犯“重复哕嗦”的毛病。如“公园里的五颜六色的花真是美丽、漂亮啊!”这句中的“美丽”和“漂亮”都是形容花好看的,删去其中一个就不会重复哕嗦了。

(6)句子前后不可矛盾。如“这本童话书,我基本上全部看完了。”句中的“基本上”指大部分,“全部”指整本童话书,这里犯了“前后矛盾”的毛病,应当删去其中一个就对了。

做到以上六点,同学们造的句子一定合乎要求了。

2,要学会把句子写具体。

有一些同学作文内容不生动,关键是没有把内容写具体,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从学会把句子写具体开始。

下面两句话,比较一下哪一句写得具体?

(1)熊猫正在吃竹子。

(2)胖乎乎的熊猫坐在一片竹林旁正在津津有味地吃嫩绿的竹子。

显然第二句比第一句具体得多了。由此可以看出,把句子写具体,也就是对句子的主要成分“事物”及其“动作”作一个修饰。

那么,句子如何“修饰”呢?就是多问几个“怎么样”?也就是加上描写形状、颜色、声音、数量、动态等词就具体多了。

(1)写出形状。如“一串红的茎很奇特,形状是圆锥形的,又长又细又碧绿。”这句中用“圆锥形”、“又长又细”写出了一串红的茎的形状奇特。

(2)写出颜色。如“一串红一串一串都长着对称的两朵小花,组成一串火红火红的花,所以叫一串红。”这句中用“火红火红”来修饰花的颜色。

(3)写出声音。如“雨点打落在河面上,叮咚叮咚地响着,组成了一首悦耳的交响曲。”句中用“叮咚叮咚”来形容雨滴落在水面上的响声。

(4)写出数量。如“长江南京大桥,5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桥全长500米,宽8米,3辆大卡车可以并排行驶……”句中用“5个”、“500米”、“8米”、“3辆”分别写出了桥墩的个数,桥的长、宽和可通过多少辆车,这样就把大桥写得很具体了。

(5)写出动态。如“月季开出一朵朵粉红色的花,蜜蜂嗡嗡地飞到花朵中采蜜,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一阵微风吹过,月季花摇摆着身躯,散发出一阵阵清香。”句子中用“飞”、“采”、“翩翩起舞”写出了蜜蜂和蝴蝶的动作;用“摇摆”、“散发”写出了月季花的动态。

总之,除了写出上述内容,还可运用形象的比喻,恰当的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具体。

3,学会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有人打比方:“人在衣裳马在鞍”。文章像一个人,结构是躯干,语言就是外衣。文章要靠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现。文章如果是一栋大楼,那么句子就是一块一块构成大楼的砖。每一个人平时说话或者写文章,总是要一句话一句话地说,一句话一句话地写。只有先把一句话说对写对,说明白写明白,说通顺写通顺,说生动形象写生动形象,才能说好大段的话,写出整篇的好文章。因此,会不会用句子,用得好不好,往往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读、写水平的提高。训练写句,既是识字、学词的发展,又是提高读写能力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训练。如果同学们十分注意词语的积累和句式的训练,就能使自己的读写能力有一个较快的提高。

请你阅读一下下面的两段话:

“六一”儿童节那天,正上二年级的赵芳戴上了红领巾。一放学,她就高兴地跑回了家。妈妈和弟弟也高兴地跑去迎接。

“妈妈――妈妈――”赵芳人还没有到家,可她那充满欢快的银铃般的喊声,早已翻过院墙,透过门窗,闯进屋里来了。正在厨房里做饭的妈妈,一边用围裙擦着双手,一边眉开眼笑地向大门走去,连五岁的小弟弟那圆圆的小脸也乐开了花,扔下手中的玩具,蹦着、跳着、喊着来迎姐姐。因为全家人都知道,今天“六一”儿童节,对赵芳来说可是大喜临门――她加入了少先队组织,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

读了上面这两段话,大家一定会夸赞第二段写得好。从第二段里,我们仿佛看见了心花怒放的赵芳,满面笑容的妈妈,欢蹦乱跳的弟弟,还听见了赵芳银铃般的喊声,为什么会使我们有这种感受呢?这是因为句子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赵芳、妈妈、弟弟欢喜的感情的缘故。

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一些呢?

随着年级的升高,同学们积累的词汇越来越丰富,接触的句子也越来越复杂。那些复杂的句子,常常是在基本成分之外,又增加了一些附加成分,这样,可以使句子和意思表达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请看下面三组例子:

第一组:

轮船航行。

我国工人自己制造的“远洋”号轮船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飞快地航行。

第二组:

海浪拍打着岩石。

汹涌澎湃的海浪猛烈地拍打着北戴河海边的一块块岩石。

第三组:

猴子把帽子戴在头上。

身穿一件蓝色的偏襟长衣的猴子把一顶闪闪发光的小帽子端端正正地戴在自己头上。

在以上的三组句子中,每组中的第二句都比第一句在表达意思上更加具体、生动、形象。这是因为增加了一些恰当的附加成分,如用“飞快”形容航行,用“汹涌澎湃”形容海浪,用“猛烈”形容拍打,用“端端正正”形容戴等。

要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形象,除了增加形容的成分以外,还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例如:

(1)穿着一双黑布鞋的小猴子,右爪拄着拐杖,左爪伏在右爪上,一瘸一拐地向前挪蹭

着,就像一个腿脚很不灵便的老人蹒跚着,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2)望着面前拿着点心、拎着水果的一位位年轻的战士,孤寡老人王大娘满面红光,脸上笑得像开了一朵美丽的花。

上面的两个句子,都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腿脚很不灵便的蹒跚走路的老人来比喻一瘸一拐向前挪蹭的小猴子。用盛开在脸上的一朵美丽的花来比喻孤寡老人王大娘万分高兴的神情。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形象。再看看下面的例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上面这个句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意思表达得更加充分、更加具体。再例如:

(1)散发着纯正芳香的竞相开放的花朵,好像正对着游人们微笑。

(2)“远洋”号轮船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飞快地航行,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以上这两个例句,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显得更加生动、形象了。再看例句:

(1)连绵起伏、壮观雄伟的万里长城不正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吗?

(2)观赏着十几岁小演员翻跟头、走钢丝、顶碗等一个个精彩的表演,怎能不使全场的观众交口称赞呢?

以上这两个例句,都是反问的句式,加强了语气,怎能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看来,只要同学们写句子的时候,注意增加形容的成分,再运用一些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就容易把句子写得更加生动、形象了。

4,学会句式多变。

学会句式多变,也是同学们过好句子关的一种方法,避免文章从头到尾都是陈述句。文章中除了陈述句以外,还有感叹句、祈使句、反问句、疑问句、双重否定句等等,如果善于变换句式,文章不就更加生动、有吸引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