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的诗十篇

时间:2023-03-18 10:00:24

关于海的诗篇1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译文:在偏僻的渤海湾,随着经年的潮涨潮落,终于淤起了一处小小的沙洲。海鸥终日在海面上盘旋飞翔,可是最先发现这块沙洲的却是官府。如果蓬莱仙岛能有路可通的话,那么官家也会年年去向神仙们征收紫芝税。

《江村》——唐代: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关于海的诗篇2

2007年8月9日,来自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杰出的当代诗人,在中国青海美丽的青海湖畔,共同见证并完成了一个创举,那就是向世界《青海湖诗歌宣言》。实际上就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就已经以它独特的地理诱惑和人文魅力,给这个有着伟大的诗歌传统以及多元文化共存的世界送去了一个惊奇,这是来自离太阳最近的地球“第三极”、来自被称之为人类最后净土青藏高原的一次从未有过的文化震撼。

正如波兰国家作协主席、著名诗人马雷克・瓦夫凯维奇所做的评价:“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是东方的一个创举,它把关注自然和环境作为了一个重要主题,特别是选择了一个全世界都关注的特殊地域,作为诗歌节的永久举办地,同时,它还是一个让不同文化背景和的诗人,理解差异性文化和差异性地理的最好去处。它是世界的高地,能给不同种族的诗人们带来无限的灵感。大量的文物古迹已经证明,这里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

可以说是历史奇迹般地选择了青海,也可以说是青海选择了这一历史性的机遇,作为一个刚刚创立就被普遍认同的国际性文化品牌,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已经以它特殊的地域载体、新颖的时代创意和深刻的诗歌文化内涵,毫无愧色地载入当代国际诗歌和中国文化发展史册。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已经成为继波兰华沙之秋国际诗歌节、马其顿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诗歌节、德国柏林诗歌节、哥伦比亚麦德林国际诗歌节之后,又一重大国际诗歌节。

以“人与自然――多元文化的共享与传承”为主题的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不仅高品质、高质量地完成了它全部的议程和各项任务,更为重要的是,它就像一条连接过去和未来、连接东方和西方的文化链条,它既延续着青藏高原悠久的各民族古老文化,又通过这个平台,为复活这个世界神奇的诗意梦想注入了新的活力。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创立和成功举办包含着以下几点重要因素:1、在世界范围内,诗歌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人类精神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世界进入后工业化和信息爆炸时代之后,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对机器和技术的过分依赖,为此我们不得不思考和重建人类的精神世界,而诗歌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和它永不衰退的感召力,必将在人类的精神复兴中承担起一份光荣的职责。2、一个有着悠久诗歌传统的中国,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民主的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国际诗歌节。这个国际诗歌节,既是当代中国软实力建设的一个标志,也展示了古老灿烂的中国诗歌文化对世界的强大魅力。3、当代世界正迎来一个相互理解和协作对话的时代,青海是多种文明沟通交流、兼容并蓄、多元繁荣的典范,又是多种宗教和谐共存的地方,而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立足于这样一方乐土,恰恰为不同文明提供了交流和对话的平台。4、青海有着伟大的诗歌传统,这里是全世界最长的、并且是活形态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的诞生和传播地;实际上,这片由海洋中诞生的高原,从它面对人类之日起,就从未改变过它诞生激情和创造梦想的作用,它也必将给今天的诗歌之魂注入无穷的力量。5、青海湖既是这个世界上以天然洁净著称的高原大湖,更是一个被神圣化的人类精神载体,用它的名字命名国际诗歌节无疑就充满了象征意义,那就是诗歌永远是滋润人类生命的雨露和照耀人性的光芒,永远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交流对话的纯洁话语。

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是中外诗人植根于自己丰厚的文化传统,面对青藏高原放声歌唱,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这是第一次全世界众多诗人以诗意的目光共同关注青藏高原这片净土。诗歌节组委会已经征集、翻译、编辑了部分作品,不久将结集出版。这部诗集无疑就是那些“无限灵感”的结晶。在首届诗歌节期间,组委会出版了参加诗歌节的中外诗人的作品集《通往世界的门扉》,以求借助诗人的目光了解世界的多彩;把这些诞生于高原沃土的诗篇命名为《最后净土的入口》与之呼应,以期透过诗人的目光展示高原的魅力。不论他们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具有什么样的审美情趣、立足什么样的文化根基,诗人们都在此履行了他们在《宣言》中的神圣承诺:“我们将以诗的名义把敬畏还给自然,把自由还给生命,把尊严还给文明,把爱与美还给世界,让诗歌重返人类生活!”

在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青海省政府决定2009年8月在青海省举办“第二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第二届“诗歌节”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国诗歌学会主办;青海省文化厅、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青海省广播电视局、青海省新闻出版局、青海省旅游局、青海湖景区保护与利用管理局、青海省文联承办。诗歌节的主题是:“现实和物质的超越――诗歌与人类精神世界的重构”,举办时间定于2009年8月7日――10日。本届诗歌节将邀请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00位中外诗人赴青海参加诗歌节的相关活动。诗人的文化背景更加多样,涉及地域和语言的覆盖面更为广泛。由组委会统一设计印制中、英文两种邀请函,按照组委会确定的邀请范围,分别由中国诗歌学会和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组委会负责发出邀请。

第二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有多项重点活动,包括开幕式暨高峰文化论坛、诗人采风创作、青海湖诗歌墙揭幕仪式、小型诗歌朗诵会、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颁奖、诗歌音乐演唱会等。

1.开幕式暨高峰文化论坛

8月7日,在西宁青海会议中心,举办以“现实和物质的超越――诗歌与人类精神世界的重构”为主题的高峰文化论坛。论坛将与开幕式有机结合;届时由青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中国诗歌学会等有关官员出席并致开幕词;组委会负责人将作论坛主旨报告;中外著名诗人代表发言,按照国际会议惯例,进行现场同声翻译。

2.青海湖诗歌墙揭幕仪式

本届诗歌节将在青海湖畔修建一座长25米、高5米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诗歌纪念墙,将青海湖诗歌宣言、诗人签名及荣获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诗人肖像一起镌刻在青海湖诗歌墙上,届时将举行隆重的揭幕仪式,这对于打造诗歌文化品牌具有重要的意义。

3.采风创作活动

诗歌节期间将组织中外诗人,以环青海湖地区为重点,进行采风活动;以青海为创作背景,以青海人文历史、自然景观和人民生活为主题,激发诗人的创作热情。

4.小型诗歌朗诵会

为充分抒发诗人的情感,诗歌节期间将多地点、多方式、有组织的举办多场小型诗歌朗诵会,广泛进行文化交流与对话,让所有来青海的诗人代表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5.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评奖

组委会届时将聘请13位文学诗歌界专家组成金藏羚羊国际诗歌节评奖委员会,其中8名中国专家,5名外国专家,专家评委是既有代表性,又有公信力并在国际诗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者。通过多轮严密推荐筛选评定,最后评选出一位世界普遍公认的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获得者。组委会将设计安排隆重的颁奖仪式,获奖者本人届时将来青海到会领奖。

6.音乐诗歌演唱会

09年8月10日在西宁举办“青海――生命与自然的颂歌”大型音乐诗歌演唱会。届时邀请国内著名的朗诵艺术家,与省内文艺工作者联袂奉献一台高质量的音乐诗歌演唱会,诗歌朗诵篇目精选赞美青海的优秀诗歌作品,并伴以歌曲、音乐、舞蹈等形式,充实和丰富音乐诗歌朗诵会内容。演唱会以青海高原为背景,以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为主题,节目创意、策划和节目编排都着力体现时代性和诗歌艺术的特点。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作为一个双年节(每两年举办一届),今后将如期举办,每届将会有各不相同的特点。09年第二届诗歌节将呈现出这样一些更为突出的亮点:首先,本届诗歌节以“现实和物质的超越――诗歌与人类精神世界的重构”为主题,更加关注诗与社会、生活和人类的精神的关系,把关于诗的思考引向深远的意境,所以开幕式的论坛上将会有很多精彩的演讲值得期待。第二,第二届诗歌节邀请了更多国外著名诗人,地域和语言的覆盖面更广泛,更具有代表性,他们的声望和成就将进一步提高诗歌节的品质。第三,将举行青海湖诗歌纪念墙揭幕仪式。青海湖是最有诗意的境地,在这美丽圣洁的青海湖畔,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庄严诞生了“青海湖诗歌宣言”。青海湖诗歌纪念墙将以高原文化传统中最为神圣的形式,铭刻诗的庄严和诗人的心声,记载历届诗歌节的风采。第四,本届诗歌节将首次评选颁发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藏羚羊是世界珍稀物种,被誉为“高原精灵”,自由而美丽,这正是诗歌精神的绝好象征。这是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最高荣誉。这个奖项将会持续下去,今后每届都会评出一位获奖者,并将其肖像、简历等铭刻于诗歌墙。

大美青海,风华绝代青海湖,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期待着有更多的朋友到青海观光旅游,到青海感受高原的人文历史和自然之美!

(本文图片由青海日报杨展望提供)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

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评委会成员名单(按中文笔画排序)

南尼・巴莱斯特里尼 (意大利)

叶廷芳 (中国)

刘宪平 (中国)

吉狄马加 (中国、评委会主席)

雅克・达拉斯 (法国)

张同吾 (中国)

张清华 (中国)

树才 (中国)

安东尼奥・科利纳斯 (西班牙)

赵振江 (中国)

高兴 (中国)

托马斯・萨拉蒙 (斯洛文尼亚)

罗伯特・孔・戴维斯-翁蒂亚诺 (美国)

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评委会成员

巴莱斯特里尼

南尼・巴莱斯特里尼(Nanni Balestrini),意大利著名诗人、作家。1935年生于米兰。他是“六三社”重要成员。曾长期致力于艺术形式的创新,写过“视觉诗”、“电子诗”、“录音带上的诗”等各种先锋派实验作品。主要诗集有《垂悬的石头》(1961)、《如何行动》(1963)、《其他手续》(1965)、《我们可是要另做一个》(1968)、《轻松的民谣》(1975)和《尼克蒙特小姐的叙事诗》(1980)等;除诗歌外,他还从事小说创作,代表作品有纪实性长篇小说《暴力色彩》(1976)和三部曲《伟大的造反》(1999)等。

叶廷芳

叶廷芳,著名学者、翻译家。1936年生于浙江衢州市。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1964年调入中国(社科)科学院外国文学所,先后任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中北欧文学研究室主任。主要著作有《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卡夫卡――现代文学之父》、《现代审美意识的觉醒》、《美的流动》等7部;编著有《论卡夫卡》、《卡夫卡全集》、《20世纪艺术精神》、《外国经典名著选》、《外国百篇经典散文》、《世界名家随笔金库》等30余部;译著有《迪伦马特喜剧选》、《溺殇》、《卡夫卡读本》等。

刘宪平

刘宪平,著名翻译家。1954年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曾在莫斯科大学语文系进修。1985年起在中国作家协会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负责人,欧美同学会会员,俄罗斯作家协会名誉会员,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作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代表,他还担任全国对外友协、中俄友协、中阿友协理事。从事俄苏文学翻译,迄今已发表翻译作品150万字。译著主要有《母亲的心》、《国际女郎》、《阿富汗战争的悲剧》、《手提箱》、《我们一家人》、《模仿者》等。1991年和1992年先后获得戈宝权青年文学翻译奖和彩虹翻译奖(此奖已并入鲁迅文学奖)。

吉狄马加

吉狄马加,著名诗人、作家。彝族。1961年生于四川大凉山。原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现为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第十届政协委员。一级作家。作为具有广泛影响的一位国际性诗人,已在国内外出版诗集近二十部,其中诗集《初恋的歌》获中国第三届新诗(诗集)奖,诗集《一个彝人的梦想》获中国第四届民族文学诗歌奖。多次获得中国国家文学奖和国际文学组织机构的奖励。2006年被俄罗斯作家协会授予肖洛霍夫文学纪念奖章和证书。同年,保加利亚作家协会为表彰其在诗歌领域的杰出贡献,特别颁发证书。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西班牙、罗马尼亚等多国文字。曾多次率中国作家代表团和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国际活动。2007年创办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并任诗歌节组委会主席。

达拉斯

雅克・达拉斯(Jacques Darras),法国著名诗人、翻译家。1939年生于法国芒什海峡附近。现为毕卡迪大学名誉教授,教授英美诗歌。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诗歌和诗歌的翻译工作中。从1988年起创作一部长诗《梅河》,诗题取自法国北部一条河流。1978年创办诗歌刊物《今日》,2001年参与创办诗刊《今日诗歌》并任主编。他翻译过惠特曼、庞德等众多英美诗人的作品。散文作品有:《谁在谈欧洲?》、《我们都是德国浪漫派》、《我们生不是为了死》、《岛屿看守地平线》等。2004年获阿波利奈尔诗歌奖;2006年获法兰西学士院诗歌大奖。

张同吾

张同吾,著名诗歌评论家、作家。1938年生于哈尔滨。196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在高校中文系执教多年。1983年调入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国际诗人笔会秘书长。多次主持国内和国际大型学术会议,主编多种诗集与诗论集。主要著作有诗评诗论集《诗的审美与技巧》、《诗潮思考录》、《诗的灿烂与忧伤》、《沉思与梦想》、《诗的本体与诗人素质》、《枣树的意象和雨的精魂》、《青铜与星光的守望》以及小说集《不只是相思》、小说评论集《小说艺术鉴赏》、诗集《听海》、散文集《哲学的白天与诗的夜晚》、随笔集《放牧灵魂》等,三次获全国优秀图书奖。

关于海的诗篇3

[关键词] 海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多主题表达

提起海子,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1964年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的“麦地之子”,这位于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至龙家营之间的一段火车慢行道上卧轨自杀的“诗歌王子”,以短短的七年创作时间为我们留下了几万行优秀的诗篇,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永恒的遗憾与困惑。如一颗流星,海子以惊世骇俗的方式走完了自己悲壮的一生,在一瞬间照亮了诗坛的沉寂,随之又引起了诗坛的喧哗与骚动。十多年来,关于海子的死以及他留下的一些优秀诗作,引起了诗坛长久的争议。随着这些争议的掀起,海子及其诗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铭记,并一直广为传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其中最为优秀的代表,还入选了高中语文教材。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因其离海子自杀时间只两个多月,所以一直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文笔者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该诗的主题,旨在揭示该诗的多主题倾向,以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和读者。

一、对失恋感伤情绪的深情咏叹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1989年1月13日,距海子卧轨自杀只差两个多月的时间。根据张应中先生的推断,构成这首诗的起因可能是海子不成功的初恋。“海子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期间与女生b发生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1986年分手,b于1987年毕业后去了深圳发展。海子虽然与初恋女友结束了恋爱关系,但仍保持着友情性质的通信往来,特别是海子去世前一段时间。”[1]张应中先生还在文中列举了海子在这前后期间所写的诗歌加以佐证:“第一首《遥远的路程》(1989.1.7)说:‘我站在元月七日的大雪中,还是四年以前的我’,‘四年多像一天,没有变动’,四年前的一九八五年初,海子与b正处于热恋之中。第二首《遥远的路程》(1989.1.22)说:‘我坐在水上给你写信’,(《折梅》1989.2.3)又说:‘寂静的太平洋上一封信’,‘是她写给我的信’”。[2]根据张应中先生的推测,再结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把它理解为一首爱情诗无疑是比较确切的。不难看出,该诗所表现出来的感伤情调正可以作失恋解之。“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诗人经历了失恋的阵痛,终于想从失恋的悲伤中站起来了,终于想重新追寻自己的新生活了。或许,诗人是因为物质的贫困导致的失恋,诗人通过这“一劫”,终于悟出了物质生活的重要性?因此才开始准备试着放弃自己以前浪漫的玄想,开始准备“关心粮食和蔬菜”?海子从小生活在农村,经济贫困让他饱受了饥饿之苦。即使参加工作了,依然监守着贫困。在执教政法大学期间,诗人曾因为无法满足母亲索要80元肥料钱的要求而发愁(见燎原《扑向太阳之豹——海子评传》)。正因为物质贫困,海子才想到要在尘世中获取幸福。因而,诗人在第二节热情洋溢地写道:“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由于诗人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因而他获得了短暂的幸福与满足,这瞬间的安慰让单纯的诗人欣喜若狂,竟然想把“幸福的闪电告诉每一个人”。显然,这些幸福的感觉是诗人心态放松之后的结果。在第三节,诗人还是抑制不住心中喜悦的冲动,甚至想“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甚至打算祝愿自己的“情敌”(“陌生人”)与前女友“终成眷属”。然而,诗人终究无法走出失恋的阴影,这一切达观与快乐都不过是他自己的“虚设”,这只是他在“下决心”的时候心中的意想而已。诗人不可能忘掉那份逝去的恋情,就像他不可能获得理想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样。尽管他要自己强作欢颜,可他的内心却是极端的痛苦,所以,诗中这些看似快乐的语言与心态不过是忧伤之情的另类表达罢了。这有点类似于诗歌中常见的“以乐写哀”的例子。

二、对孤苦生存境遇的有力揭示

海子被文学史家定位为“后朦胧诗”的主要代表之一[3],他早期的诗歌清新透明,后期的诗歌却十分的晦涩难懂。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是其后期诗歌中最为好读的篇章。在海子的心中,一直存在着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的精英意识,试图拯救这个世界。他说:“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就是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 [4]他还说:“我要探讨的是,在时间和生活中对于神的掠夺是不是可能的?!”[5]在海子的心中,似乎有一个农业帝国,那里山明水秀,给人以无限慰籍,因而,他早期的诗歌中无不充满着“天空”、“土地”、“村庄”、“麦子”、“农妇”、“风”、“夜”、“月亮”、“大海”等意象,早期的作品是“以浪漫主义为底色的生命意识和乡愁意识。”[6]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海子所向往的“农业帝国”在现实生活中不堪一击,不得不宣布破产。因而,诗人长期以来的精神信仰也不得不宣告破产。由此以来,诗人心中便深感极度的空虚,生存境遇也随之孤苦起来,诗人一度所向往的远离尘嚣的美好生活与世俗所拥挤的现实相去甚远,他一直企图摆脱尘世的羁绊与牵累,可尘世却对他穷追不舍。根据海子的好友西川介绍,海子在政法大学期间,一直孤独地生活着,他“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在离开北京大学后的这些年,他只看过一次电影……”[7]然而,诗人毕竟不能免俗,他所居住的地方本是一块世俗之地。诗人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中,以反讽的笔调,在看似快乐的叙述中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哀伤与绝望的情绪。开篇时,诗人写道:“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诗人为什么要“从明天起”而不“从今天起”呢/?显然,此时的诗人心中还充满着矛盾与困惑。因为他从明天起打算做的那种“幸福的人”,并不是他心中最想要成为的那种人。他需要的幸福不是尘世之中诸如“喂马,劈柴”之类的日常生活,也不是诸如“周游世界”的物质享受,也不是诸如“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的浪漫情绪,而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那种精神的超脱。显然,诗人所追求的幸福在现实之中是注定要碰壁的。因而,他也只能用语言幻想自己能够获取到“超物质”的超凡脱俗般的“幸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借此表现自己不愿流俗,愿永葆精神的绝对洁净美丽的超越情怀,从而有力的揭示了诗人孤苦的生活现实和生存境遇。

三、对人类存在价值的终极追问

文学(诗歌)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始终负载着一定的文化意义。它既要揭示人类的生存境遇,又要对存在作出终结关怀,扣问人类的生存意义。海子正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体现了他对人类生存价值的终极思考与追问。

在阅读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时,我们不妨放开眼界,把该诗看成是诗人对人类存在的一个隐喻和象征性的描写。“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该诗的前两节,诗人为我们展示的不过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在这些场景中,不仅有物质的感官享受,还有友情的温暖。这一系列的生活场景,或许是诗人一直不曾具备的,这是多么和谐生动的生活场景!在对这些场景的描绘中,诗人海子饱含深情的歌咏与描绘的,其实并非是世界个别具体的幸福生活,而是人类所向往的理想境界。诗中的“我”,在此时是人类的化身。诗中的欢乐也是超越了“小我”而上升为“大我”立场的欢乐。诗人此时成为了人类的代言人,他站在人类的高度来关注我们所应有的“幸福”。然而,这样的“幸福”在哪里呢?很显然,在尘世中,更是在我们的想象中,在我们对别人(自己)的祝愿之中。因此,诗人热情洋溢地写道:“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在这里,诗人表面上是在“愿你”,事实上诗人也是在“愿我”,“愿我们自己”,只不过,这样的愿望难以实现罢了。于是,诗人不无失望地安慰自己:“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在失望(绝望)之中,为自己描画了一幅美丽的 “乌托邦”,为自己设计了一个理想的“桃花源”。就是这样,诗人以婉曲的笔调,感伤地摹写出了人类的美好愿望,又随之把它轻轻地否定和毁灭。但是,正是在这样的美好愿望的生生灭灭之间,人类社会得以向前发展进步,人们也在希望与失望之间,“痛并快乐着”生活。——人们渴望的幸福,看似切近,实则遥远。它仿佛在你眼前,然而,又永远不会真正地兑现。它能够给你的,或许只能是永远的在自我安慰与追寻中得到精神上的抚慰。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诗人巧妙地用一系列象征意象营造了优美的意境,充满了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忧虑与祝福,充满着对人类生存价值的终极思考。

后记: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确,对待任何事物,换一种眼光和角度,所得的结果也就大为不同。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亦然。文学(诗歌)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除了表现美,抒发感情以外,还要表达一种“思”——它要给人以启迪。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它能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在满足感官上的享受的同时,获得思维上的启示与精神上的提升。而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恰好是具备这样的高度的。

参考文献:

--------------------------------------------------------------------------------

[1] 张应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索解》,载《名作欣赏》2002年1期。

[2] 同上。

[3] 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第518页,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 西川编:《海子诗全编》之《海子简历》,三联书店1997年版。

[5] 海子:《沙漠》,见程光?主编《海子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关于海的诗篇4

关键词:新地体验;海外诗歌;题材;意境;境界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3-0030-03

文学和地域/地理的关系,既表现为生养一方,文学被环境浇灌而形成较为固定的地域特色,也表现为随着地域经验的扩展而出现新的时空表达。中国人很早就从经验出发以地域区划文学流派——燕赵、吴楚,南派、北派。江西诗派、岭南诗派等,成为学者观察作品形态、分析创作特色、划分文学群落、总结文学经验乃至叙述文学史可以依恃的框架。以地域划分文学虽然强调共性而多少忽略了个性,但它却是由古人天地四维、分疆而治、聚族而居、游栖行止的基本文化事实所决定的。它甚至强化乃至固化了特定区域作家的写作思维。而使一地域之文学创作群体使用相近的文学手段和标准看待文学。但地域的区块并非不能突破,随着人群东西南北的交通迁徙,突破原来的地域成为一种常态。地域文学出现了如梁启超所言“自后世交通益盛,文人墨客,大率足迹走天下,其界亦寝微矣”的情况。然而,旧界虽然“寝微”,新界却得以突起。由于迁徙交通范围的扩大,文学和地域,地理的关系进行了重构,其结果是出现了表现新地域文化的新文学,并带来主题、意象和表现形式的一系列创新。即以近代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创作的海外诗歌为例,他们接受新的地学知识,游历国外的新地体验所作出的文学创新,表现出地域文学的扩容。梁启超虽宣布地域文学旧界“寝微”,但他“足迹走天下”的结果,却参与了地域文学的“新界”建设,也算是文学史上别有意味的一幕。

黄、康、梁创作的海外诗歌和地域/地理的关系发端于两个相互连接的方面:一是接受新地学知识,催发关于“新世界”的观念性想象;二是游历海外,获得不同寻常的新地体验。近代以《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为代表的新史地学著作,利用图文相映形式,广泛介绍地球五洲万国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文明典制,颠覆古典中国“内华外夷”、“华夏一统”的地学观念,使诗人获得“睁开眼看世界”的崭新方式,也引发他们产生对新世界的强烈兴趣。1877年,17岁的康有为“见《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知万国之故、地球之理”;1879年,他途经香港,购买了《海国图志》、《瀛寰志略》,“购地球图;渐收西学之书,为讲西学之基”。1890年,18岁的梁启超赴京会试落榜后,“归道上海,从坊间购得《瀛寰志略》。读之,始知有五大洲各国”。黄遵宪则更有意把这种地理知识获得的过程予以“诗化”,其《人境庐诗草》不时出现“汝弟捧图来,手指海中央”(《寄女》)、“地图捧问海中央,多少红毛国几方”(《己亥杂诗》)、“试披地球图,万国仅蚁虱”(《春夜招乡人饮》)的诗句,显示其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催发了他诗意的想象。

黄、康、梁都有海外游历的丰富阅历。黄遵宪1877年开始出使日本欧美,撰写诗歌,“驰域外之观,写心上之语”。1898年变法维新失败,康、梁二人先后避难日本,其后更游历欧美亚洲诸国,所作诗歌“新世瑰奇异境生,更搜欧亚造新声”。和中国传统地域文学,包括文学性的地志、地学著述一样,它们不仅摹写新见山水景物,而且特别留意记述不同地方的政教风俗、历史沿革;但翻出新姿的是,和传统地域文学只在同一中华文明圈里施展拳脚不一样,黄、康、梁的海外诗歌是在异域文明圈中发生的,是文学和地域文化关系更加复杂而且具有创新性的重构,并导致诗歌主题意涵、意象形式的一系列调整改造。甚而至于,它成为文学革命的有力推手——近代影响深远的“诗界革命”,就是梁启超在记述他1899年横跨太平洋前往美洲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出的。他主张:“今日不作诗则已,若作诗,必为诗界之哥仑布玛赛郎然后可。犹欧洲之地力已尽,生产过度,不能不求新地于阿米利加及太平洋沿岸也。”这种把创新型诗人比喻为世界地理大发现者哥伦布和麦哲伦,把创新性诗歌比喻成利用美洲新地改造欧洲旧土的做法,透露了两个重要的信息:一是诗人必须扩大游历然后才会有所创新;二是新地体验必然带来诗歌的扩容,为之前渐次僵化的文学输入新血,甚至以“革命”的方式推动文学创作的嬗变发展,变旧文学为新文学。这反映了梁启超对地域经验影响文学创作具有明确的自觉认识,也可称为地域/地理经验与文学创作相互投射的一个典型例证。

如果再上溯根源,我们知道文学与地域及其文化相关性受到重视,始于先秦两周的“采诗”制度。采诗官收集各地歌谣成十五“国风”,通过它们反映的内容查知地方风俗民情,以此作为施行国政、化育万民的依据。经过孔子编诗删诗和后世儒家解诗注疏,诗的地位上升成为经学的一部,其述国政、陈风俗的诗旨也得以不断阐发。作为经学名家的黄、康、梁所作海外诗歌,对此有自觉的呼应。如康有为为黄遵宪《日本杂事诗》作序,就认为其类似于古代国风:“以十五国言之,一国之风,《诗》说几近十万言,于地舆、民俗、物产、国政、人才、沿革得失,了如指掌,若聚米而画山,若家人子之自道其生产也。”由此亦可推知,他们的海外诗歌也接续古诗之源,重视书写地域风俗、国政物产、区域历史沿革等地域文化内容,且其由中华一国进入到世界万国,经历前所未有的时空转化,而有推陈出新的表现。

首先,异国的地理历史、风俗人情、政教资产成为他们择取诗题、呈露诗意、调和诗味的新材料,在表现各国盛衰大势时亦从“地理”角度予以讨论分析。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本是为他撰写的《日本国志》配伍而成,对日本的地理、古史、道德渊薮都有所表现,尤其突出其近代崛起后的欣欣向荣,多处描写日本政通人和、百业兴旺、风俗恬美的景象。如商业大行:“朝市争趋海石榴。贪同西母斗行筹。夜深似有鲛人泣,空抱缫丝上蜃楼。”农产丰茂:“一望高高下下田,早时瑞穗亦云连。”赏樱冶游:“朝曦看到夕阳斜,流水游龙斗宝车。”幽静家居:“覆院桐阴夏气清,汲泉烹茗藉桃笙。”而诗人发现近代日本的崛起。其“海国”的位势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桥头之水,直与英之伦敦,法之巴里相接,古所为藩篱者。今则出入若门户。”所谓“九州地脉阻昆仑,裨海寰瀛水作门。圆峤方壶虽妄语,分明世外桃花源”——正是其“居海”的地理位置造成它世外桃源般的富足美满。康有为诗作在广泛描写欧美各国的“政教、艺俗、文物”之外,同时注意考察各国位势与文明消长的关系。1905年康有为西游十一国,经亚丁湾过红海时目睹昔日阿拉伯帝国据险之地,今为“英人凿山筑垒,扼险以瞰海道,令人可惊”,不禁作诗感慨阿拉伯“仗剑扫欧亚,称天传教铎”的文功武略被英国“尽握海王权,张翼远其啄”所取代的一段伤心史事。在环行地中海途中,他对地中海古国的文明及历史都有诗歌记述,所作《地中海歌》,描写了巴比伦、亚述的发生,腓尼基、迦太基的海上贸易,绷标(庞培)、恺撒的杀伐,“用能贩易文明母”,造成“沿海华严成楼阁”的文明盛况。但诗人扭转笔锋,又指出往昔虽“英迹杳杳,尤在诗书”,但历史“激荡变化,颇难测知”,而今已到了“众国之竞峙而雄立,日新而妙微”的时刻。他指出希腊虽从突厥独立而出成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但“七贤已不见,民政今未渫”。康有为曾表示:“大地文明,惟吾中华、印度、巴比伦、亚述、波斯与希腊。”《地中海歌》其实是借他国之酒杯浇己国之块垒。这些诗作都通过相近的新地体验记述了新鲜的异国风俗文化及其历史发展脉络,而其目的又在于为中国社会改革提供借鉴。这种由域外反观国内的书写方式也实现了中国诗歌题材、主题的创新。

关于海的诗篇5

关键词:寒山 寒山诗 研究

寒山是唐代的僧人、诗人,著有《寒山子诗集》,其生卒年、姓名均不详。因他常年隐居在浙江省天台县的寒岩,而自称为寒山或寒山子。四部丛刊景宋本《寒山子诗集》收有寒山诗三百一十一首,附拾得诗五十四首。因寒山诗是由好事者从“树间石上”抄录而来,在寒山诗和拾得诗之间也有重复现象,因此现存寒山诗或许不是寒山诗的全部,其中也有可能并非出自寒山本人之手①。

寒山诗全是无题诗,再加上其生平史料极其匮乏,故寒山诗很少有人问津,到了宋代,寒山诗得到了黄庭坚、苏轼、陆游等宋代文人的推崇。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将寒山、王梵志、王绩并列为唐代的三大白话诗人,这时寒山其人其诗才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关于寒山或寒山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平、创作、海外寒山诗接受研究这三个方面。

一、生平研究

关于寒山的生平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活年代与身份确认两个方面。就寒山的生活年代而言,历来众说纷纭。陈子展主张“寒山子大概生在初唐、盛唐之际”②,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认为寒山生于八世纪初七至七八年,孙昌武推定“寒山应活动在大历到元和年间,可大致确定在七五至八二年”,项楚认为孙昌武的说法较为可信③。王运熙指出:“他的诗必定产生在律诗体制已经相当普及之后。”“杜光庭《仙传拾遗》关于寒山子大历间隐居天台寒岩之说,则是相当可信的。”④

就寒山身份确认而言,近年来较为有影响的文章为罗时进的《寒山的身份与通俗诗叙述角色转换》一文。罗文认为寒山生平经历了儒生、隐士、编外僧三种角色的转换,寒山应当出身于一个有儒学北京和中下层官宦身份的家庭;儒士是寒山的最初身份;隐士为寒山的第二身份,身为隐士的寒山虽心系寒岩,但其双脚却始终踏在乡村的土地上;编外僧的身份是寒山的晚年身份。

二、创作研究

近年来关于寒山诗的创作研究主要集中在寒山诗的分类与创作方法研究方面。张海沙在《论寒山子及其诗作——兼论僧诗的文人化倾向》一文中将寒山诗分为世情诗、佛理诗与禅境诗三类;认为寒山的世情诗主要创作于归隐天台以前,表现了青少年时期寒山的情爱与功名进取之情;佛理诗主要以佛教义理对世人进行教育批判,是寒山学习借鉴王梵志诗歌的成果,禅境诗创作了优美的意境,寒山在这一方面达到了一般文人难以达到的境界⑤。李振杰在《寒山和他的诗》中将寒山诗内容分为以下几种:表达对战乱时期社会伦理崩溃状况下社会中丑恶现象的讽刺和嘲弄;对山林生活的描写和吟咏;直接宣传佛理;记叙个人生活及身世。钱学烈《寒山子与寒山诗》对其诗歌也作了较为系统的分类,将其诗歌分为:自叙诗、隐逸诗、风俗诗、道家诗和佛教诗五类,并分别对各类诗歌作了较详尽的解释和说明。项楚也在《寒山诗注·前言》中指出寒山诗“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世俗诗与宗教诗,不过,二者并不是绝对泾渭分明的。”其世俗诗中又包括抒情咏怀诗、讽世劝俗诗、山林隐逸诗等⑥。

在内容上,寒山诗表现出驳杂的儒、释、道思想;在表现方法上,其诗以教戒说理为主,除间有出以庄语、工语者外,多用村言口语,语气诙谐,机趣横溢,与当时诗坛重典雅含蓄的风气格格不入,故不为时人称引。

三、海外寒山诗接受研究

寒山曾一度被世人冷落,但由于其诗长于以通俗机智的语言表现人生哲理,二十世纪以来,一直受到日本学者的推崇,自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起,寒山诗就在日本一版再版,并且有十多位学者对其诗作了大量研究、注释及翻译工作。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寒山诗远涉重洋传入美国,美国被称为疲惫求解脱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将寒山奉为偶像。寒山诗被翻译成英语和法语为众多的读者所接受,在海外,寒山赢得了比李白、杜甫还要高的声誉。在中国,时期大力倡导白话文,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将寒山、王梵志、王绩并列为唐代的三大白话诗人,方引起学术界对寒山等以唐代口语创作诗歌的兴趣。大陆及台湾学术界也纷纷撰文评议寒山,新中国成立后到八九十年代,寒山研究呈现出雨后春笋之势。

钱学烈发表的《寒山诗的流传与研究》主要从传播学的角度简要勾勒了寒山诗在海内外的流传概况。李文为文献学研究专文,对于研究寒山诗版本情况补益良多,同时李文还罗列了朝鲜本寒山诗的不同刻本凡四种,寒山诗在朝鲜受欢迎之程度由此已可见一斑⑦。

周晓琳,胡安江发表的《寒山诗在美国的传布於接受》一文,简要勾勒了寒山诗在美国的流传情况:寒山诗自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开始接受并翻译以来,各种译本纷纷问世,并在美国产生了持久影响⑧。

四、近年来研究状况的整体评价

近年来对于寒山的整体研究状况呈现出一种持续升温的态势,但是起步比较晚,相对于唐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其他作者研究状况而言,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还是比较浅的,研究的诸多领域尚待开发,研究的视角较为单一,系统研究有待加强。

比如说,对寒山及寒山诗的研究主要是从文学的角度出发,近年来,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研究的有钱学烈的《从王梵志诗和寒山诗看助词“了”、“着”、“得”的虚化》,钱文描述了“了”、“着”、“得”这三个助词各自的演变阶段和年代,试图描述其轨迹,寻找其规律,以补充和修正前任说法之不足⑨。钱学烈的《寒山诗语法初探(上)》对复音词、附加式合成词、凝固式合成词、代词及量词进行了研究;其《寒山诗语法初探(下)》对介词、副词、助词、连词等虚词以及“是”字判断句、“被”字被动句、把字句、动补等句式进行了研究说明;其《寒山诗韵部研究》主要比较寒山诗韵与《切韵》音系的差别。马智忠,王勃的《寒山诗用韵考》将寒山诗的用韵归为24个韵部,并对其用韵情况加以总结。

总之,尽管当前对寒山及其诗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成果与基础也相对薄弱,但如同其身世一样,“寒山”本身就是极富象征意义的,寒山与寒山诗有着更为深广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等着我们去发掘、认知。(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解

①项楚.寒山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第5页.

②陈子展.中国大文学史.唐代文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第25页.

③项楚.寒山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第18页.

④王运熙.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第217页.

⑤张海沙.论寒山子及其诗作——兼论僧诗的文人化倾向[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20–27.

⑥项楚.寒山诗注·前言[M].北京:中华书局,2000,第5页.

⑦(韩)李钟美.朝鲜本系统《寒山诗》版本源流考[J].文献季刊,2005(1):46-63.

⑧周晓琳,胡安江.寒山诗在美国的传布於接受[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2):125-130.

⑨钱学烈.从王梵志诗和寒山诗看助词“了”、“着”、“得”的虚化[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10):93-98.

参考文献:

[1]项楚.寒山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关于海的诗篇6

1989年的春天延续至今,这具二十五年的瘦小身躯,在人们的传诵中一次次自铁轨回身,回到查湾,一寸寸俯瞰他年轻短暂的时光。太多的名号赋予他,“浪漫主义诗人”,“乡村诗人”,“青春诗人”;有人书写他,有人朗诵他,有人闲聊般地谈论他,有人惋惜,有人默然,在他决然离去的十余年后,仍有轻曼而武断的声音说他“以死求名”。他生前没有一册诗集得以出版,留下的都是油印本,他死后二十多年,有关他的生平和诗歌研究的作品有六七本,纪念文章多篇,出版诗集、全集、选集多个版本。2009年3月,安庆诗人金肽频主编的《海子纪念文集》四卷本出版,收录了海子作品和相关文字评论共90万字,借以纪念海子辞世20周年。这是迄今为止收录海子相关文章最为完整的系列丛书。在如此众多的有关海子的作品中,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的《麦田上的光芒――海子诗传》,是非常特别的一本,浙江诗人边建松,“以诗证人、以人解诗”(本书序),向热爱海子的人,完整地展开了海子一生的生活、创作、情感、思想,用客观、准确的语言和观点,以海子的诗歌、藏书、书信、朋友们的回忆为载体,以一个诗人敏感的内心、敏锐的直觉和纯粹的情感,进入到海子心灵的最深处,剖析了海子创作的思想来源和嬗变过程,揭开了海子的精神信仰和世界,为阅读这本书的人,还原出一个真实的海子,一个作为孩子、恋人、朋友、老师、诗人的海子。

以诗为传,是《麦田上的光芒》最特别也最具说服力的阐述方式,也是迄今为止,我读到的海子评传中,对海子的生平、创作、思想等最为详细、深入、完整的分析。海子的一生,是普通人出生、成长、成熟、衰老、死亡的一生,也是一个诗人“以文字形式展现出的自身生命的璀璨和幽暗”(本书序),海子的文字所触及的思想、灵魂,大大超出了他本身的生活体验范畴,超越了他来自感官的感觉,但同时,又来源于他最原始的生命体验,来源于生养他的大地、河流和阳光,来源于他心灵深处源源不断的对美好的追求。以诗证人,对海子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方式,对深爱海子的边建松来说,是又一次驶入海子心灵的航程,而对我这样不是诗人的普通读者来说,则是一次对诗歌的朝圣,对生命的感受、思考和启发。于是,当我在《麦田上的光芒――海子诗传》里读到“海子诗里有一百五十五次提到‘麦’字,出现‘稻’字只有三十五次”时,我涌上的不是感动,而是敬重。这本251页的书中,到处是这样执著而虔诚的求证――大到海子思想嬗变的蛛丝马迹,小到海子出生的确切日期,这一切,只为作者在序里一直强调的“还原”,强调的海子是一个人,是一个生命现象自然而强烈地“在发生、在发展”。

这本书另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写作者给我们提供了海子二十五年进程中的许多细节,比如我第一次知道海子在大学里所读的那些课程,海子撰写的论文,海子的学生对他的描述;他从海子的藏书中分析海子接受的哲学思想、不同文化,进而提出海子写作、思想变化的根据,是令人信服且准确的。譬如对海子在诗歌中大量运用“麦地”这个意象的发生、原因,譬如“海子用写抒情诗的方式写长诗,不是对长诗的误解,而是个性使然”。这些观点,跟其他人提到海子创作原因是不一样的,新颖而有说服力。在这些细节后面,是诗人边建松自我感知、理解的介入,他热爱海子,他说,从1991年开始,“如果没有海子的诗歌,如果我不知道海子这个人,我的青春几乎是一片空白”。漫长的阅读、研究海子的体验,使他在写作这本《麦田上的光芒――海子诗传》时,始终保持着警惕,保持着严肃。他警惕悲情,警惕泛滥,他要书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海子,他要进入的是海子内心最柔软的核心。他清晰地告诉我们,经验,回忆,个性,这些组成海子诗歌的元素,是海子诗歌的表现形式,也是海子内心真实的情感所在。在海子深沉的情感中,经历和体验,是他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在《麦田上的光芒》里,我读到了这样真实淳朴的句子:“海子不仅仅是浪漫主义,而是生命形态上的接近”,“海子的‘太阳’,是自身生命的一种直接照耀”,“人与神,诗歌与生存,青春的火焰与永恒的真理,永远是牵缠海子的两件不可分析的事情”,“我宁可认为这是海子对个人的生活体验,而不是对时代的识见”。这些闪耀着作者自我感知的见解,抛开了自海子辞世后一些评论的虚浮、不负责任,把海子和海子诗歌落在最根本的“人的生存意义”上,这样的见解,是忠实的、有力的,也是尊重海子个人发展和内在本质的。

龙应台说:“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的地方的痛处,痛在哪里。”边建松做到了。在这本书里,你能读到一个诗人严谨的研究态度,他将观察视角延伸到海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他感知着海子的内心,他看到一个农家子弟淳朴而内向的羞涩,看到夜半三更的海子沉溺在文字的感召中无法自拔,看到海子坐在苍凉的大地上,目睹黑暗从地上升起,笼罩住他熟悉而又陌生的村庄。这个时候你不会想到自己仅仅是个阅读者,什么是海子的诗歌,什么是海子诗歌要表达的,你觉得你的情感自然地渗入到那些陌生而又熟悉的情感里,在那里,情感就是诗歌,内心就是诗歌。这就是边建松在这本书里的另一个特别之处:“以人解诗”。他无意引导我们去裁判诗歌,理解海子,他只想让阅读海子的人看见生命本质的意义,看见命运荒谬的结构,看见海子真实的悲情、愤怒和热爱。裁判,每一个热爱海子的人,都有自己的“海子”。读懂了海子深藏在内心的情感,在他的生命历程里看见他的悲伤和痛苦,一个真实的朴素的海子就呈现在他的诗歌和我们的面前。

我觉得自己的内心和海子有着某种契合。那些诗歌里的隐痛,悲情,沉溺,朴素,我深知它们的力量。他写下的词语,如黑暗中划过我心灵的星辰。这一切,诗人边建松用的是“击中”。对热爱海子的人来说,一切都有某种契合。仿佛海子遭遇改变他轨迹的力,外在的,内在的。我喜欢这本书,喜欢边建松文字的内敛、深沉、严肃,有一种不显山不露水的内在情感,喜欢他尽力而完整地再现了这个叫做海子的人,不想象,不虚构,务真求实,他用他的情感,以一个诗人的真挚,收集、整理、采访、分析了大量详实而真实的资料,给热爱海子的人带来新的气息、思维和表达方式。我还注意到,这本书的目录,62个小标题,高低不一,呈现的是一种波浪形曲线,仿佛暗合了海子的人生,也暗合着海子向往的大海。他是愿意被大海、大地、太阳永恒包含的人。合上书本,我觉得自己坐在麦地,参加了一场契合心灵的对话。有谁愿意缺席这样的对话呢?

全世界的兄弟们

要在麦地里拥抱

东方,南方,北方和西方

麦地里的四兄弟,好兄弟

关于海的诗篇7

【关键词】生命意象;精神归宿

在这个沉闷的冬季,我不经意间想起有关生命、有关死亡的问题,一个诗人的销落在人们的掌烛怀念下并没有远去,而是集体的沉思与怀念。年仅25岁的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他的死引起了世人的震撼——平生落寞孤独的海子,死后引起了世人极大的注意。一个缺乏精神和价值尺度的时代,接着一个诗人自杀了,迫使大家重新审视、认识诗歌与生命。

我走进海子,翻开他的诗歌,发现很多生命意象蕴含了诗人的精神寄托,构成了海子诗歌美学的主体部分。本文先从“大地”“麦子”两个代表性意像来把握这位天才诗人的开阔宏大的生命境界和悲壮惨烈的人生情怀。

一、大地:向往昔日的故土

海子,1964年3月24日出生在安徽省怀远县一个农民家庭,生长于农村的他,对于家乡这块土地有着一份特有的感情。“我/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活在珍贵的人间》)这种对于故土的向往与眷恋,并未因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所改变,而是深深扎根于诗人心中,并且连同诗人对于理想的追求、生命的思考一起出现在诗人的诗歌作品中。他曾自豪地对朋友说:“农村至少可以让我写上十五年。”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会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亚洲铜/亚洲铜/爱怀疑和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亚洲铜》)亚洲铜即代表了土地,因为亚洲的黄土地与铜有着相似的色彩。这是一块寄寓了诗人无处安放的自由理想和生命激情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诗人找到了生命的起点,诗人带着他的理想从这里起飞,激情中蕴涵的生命在这里归于平静。土地和海子融为一体,海子找到了藏匿的精神归宿地。诗人想要如同白鸽一样,带着理想翱翔在广袤的大地之上,这难道不是诗人对于土地深刻的依赖与向往吗?

对于海子来说,土地是孕育与生养的母亲。只有在母亲的怀抱,他才能享受从未有过的安静和平和,那是他理想与精神的栖息地,是他昔日的生活过的村庄。

秋夜美丽 使我旧情难忘 我坐在微温的地上 陪伴粮食和水 九首过去的旧诗 像九座美丽的秋天下的村庄 使我旧情难忘 大地在耕种 一语不发,住在家乡 像水滴、丰收或失败 住在我心上——《九首诗的村庄》

海子对故土深深的依恋与怀念,体现在他时常想起,想起秋天下美丽的村庄,想起村庄土地陪伴他的粮食和水,因为那是他生命本源的所在地呀!所以,他把村庄昔日的土地上所有的水滴和丰收的喜悦连同理想一起装进心中,像无法抹去的失败,刻在自己的脑海,时常惦记,时常念想。

然而,1989年的寒假他回乡探亲,现实状况“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荒芜之感”,他看着故乡的这片土地,恍如隔世,这个乡村的歌者感觉自己恍若隔世成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人。那片令他魂牵梦萦的故土,而今已经在岁月的流逝中悄然退变,但他仍旧执着热爱并向往着昔日的故土,就连生命的终结的方式诗人也选择贴近大地,融入大地的“卧轨”。“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春天,十个海子》)诗人无法走出内心困境的时候仍旧还记得土地是自己生命的本源也是自己生命的终点,“落叶归根”的最终选择恰好印证了是土地这一生命意象是诗人的精神归宿。

二、麦子:无力偿还的痛苦

邹建军认为:“体现海子个性和人格魅力的意象就是‘麦子’。‘麦子’意象之于海子,犹如‘太阳’之于艾青、‘雨巷’之于戴望舒、‘荒原’之于艾略特,是深具价值的独特创构。”

有人把海子称作是“麦子诗人”,麦子不仅仅是粮食的象征,还是生存的根基。麦子又是种子,是她让生命得以延续。“谁的心思也是/半尺厚的黄土”海子将这份感恩连同自己对于麦子源于土地的感恩融为一体,使得自己的灵魂和土地相连。所有的收获和喜悦都深埋在土地里,这是何等的恩赐!

全世界的兄弟姐妹 要在麦地里拥抱 东方 南方 北方和西方 麦地里的兄弟 好兄弟 回顾昨昔 背诵各自的诗歌 要在麦地里拥抱?有时我孤独一人坐下 在五月的麦地里 梦想众兄弟 看到家乡卵石滚满了河 黄昏常存弧形的天空 让大地布满哀伤的村庄 有时我孤独一人坐在麦地里为众兄弟背诵中国的诗歌。——《五月的麦地》

在这一片美丽的麦地上,寄托了诗人海子的乌托邦的理想,他希望四海之内皆为兄弟,大家相亲相爱,互尊互敬,甜美幸福的生活。在醉人的麦子的芬芳中,包括“我”在内,与“我”的兄弟姐妹们一起,享受美好的生活。但是,当工业化的滚滚潮流无情的碾碎人世间的默默温情时,当世俗把人世美好的东西残酷击倒时,“家乡的卵石滚满了河/黄昏常存弧形的天空”,“大地上布满哀伤的村庄”,此时此刻,“我”孤独一人,为“我”的兄弟姐妹深深地祝福,坐在麦地里为众兄弟背诵中国诗歌。在这片寓居在诗人的理想的麦地上,我们还可以看出诗人心中饱含着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之痛。诗人开始思索“麦子”是否有能力偿还这种大地馈赠?“麦子”是否能够顽强的与命运抗争,是否能仍旧苦苦执着于追求理想?至此“麦子”这一生命意象已经灌注了诗人的精神意志,成为诗人的化身。在海子的世界里,渺小的麦子承担起了“拯救大地”的责任,但源于现实与理想的苦痛曾让诗人一度绝望,麦子终究还是无力偿还,这是矛盾,也是困惑,更是承担……“请告诉四姐妹:这是绝望的麦子/永远是这样/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四姐妹》)“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柔,美丽/我在站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答复》)“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的光芒和情义/一种愿望/一种良善/你无力偿还。”(《询问》)“当我痛苦的站你的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答复》)

【参考文献】

[1]西川.海子诗全集[M].作家出版社,2009.

[2]张炯.新中国文学五十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崔卫平.不死的海子[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4]邹建军.试论海子的诗歌创作[A].//崔卫平编.不死的海子[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5]海子.诗学:一份提纲[M].作家出版社,2009.

关于海的诗篇8

论文关键词:《观沧海》,赏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雄才崛起”,又“雅爱诗章”。在他“奉国威灵、仗钺征伐”之际,常常“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建安十二年(207),军阀逐鹿中原,五月,曹操率师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作下此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言明观海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廖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临”,登临。“以”,表示东临碣石的目的是观沧海。“沧”,水深而呈暗绿色。“沧海”,大海。“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诗句,皆为观海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全景:大海波涛动荡,山岛巍然屹立。“何”,多么,含叹美之意。“澹澹”,水面浩淼的样子。“何”字用得已极饱满有力,“澹澹”两字更是千锤百炼而得者,着此两字,整个沧海便浑然一色了,若换成“茫茫”“漫漫”等字眼,就显得过于平实,又欠生动,当真是一字千金,生色千古!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具体勾勒耸立的山岛: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一派生意盎然。“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定神细看,瑟瑟秋风中的海竟然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何等雄伟的景象,何等雄浑的境界,何等雄健的笔力!古往今来,迁客骚人泣秋风、感伤落英者何其多?晏几道叹息“红叶黄花秋意晚”(《思远人》),耿玉真长恨“玉京人去秋萧索”(《菩萨蛮》),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更是大开悲秋文学之先声。然,独立寒秋,曹操却极写海的磅礴壮美,岛的高耸挺拔,草木的生机勃发,一扫悲秋情调,其志凌绝顶以远瞻世界的非凡气度跃然纸上,足见曹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好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濛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格外渺小,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若”,好象。“星汉”,银河。这四句诗,融想象和夸张为一体,大开大阖,舒缓从容,辞气直有干云之势,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在千古诗人中,想必也只有曹操如此一位雄才大略,睥睨一世的风云人物才写得出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曹操素有“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的雅称,其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种充满激情的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正如《文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千百年来,曹操之诗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撼人心,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属合乐时的套语。“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咏志”,用诗歌来抒发志向。通常,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但在此诗中却与诗内容紧密相关,因为诗人写景志在抒发其远大的政治抱负,及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观沧海》诗面上写的是海的浩瀚辽阔,气象万千,诗行中站立的,则是那位气凌万仞、志在一统北中国的一代“枭雄”的巨大身影,全篇气度正大严瑾,诗体高华安雅。其艺术价值尤为值得一谈。



纵观此诗,大处落笔,宏观构象,造境高敞;诗意深远,格调高古,气韵沉雄;措笔秀丽工整,不务铺排词藻,不求使典用事,音律婉转和谐,语言流丽、清新隽永。诗人在词语的选择上,如“竦峙、丛生、丰茂、萧瑟、灿烂”等等,大多典要、高华、壮丽。而全诗十四句,除却首尾句明显不对仗外,其他每两句之间多作对仗,因此诵读全诗,觉声调铿锵,雄整而浏亮。



此外,诗人善于挖掘自己的感情,融景与情为一体。诗中景物描写,气氛渲染、人情抒发三者历转而下,于自然流转中见朴直蕴藉,十分传神地表达了诗人登临的特有心情,从而把景的描绘同情的感发完美结合,可谓“景中寓情,情因景兴,情景相生”。令人感受鲜明、强烈,体味无穷。加之诗人运用虚实相间的写法,更是给写景造成一种“隔”的感觉,人们必须发挥想象才能领会其意,使全诗显得曲折含蓄,而与诗人的情绪表里一致,映照生辉。这种将诗赋中最富诗意的描写加以想象和加工,创造出极富文采意象之美的诗意,这种提炼精粹、化赋为诗的艺术手段,值得借鉴。



此诗构思奇巧,别具匠心也是特色之一。“观”字在诗中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诗人的描写、想象、抒情均借此次第展开,结构章法寓于天然浑成之中,风格本色而朴直。

关于海的诗篇9

论文关键词:《观沧海》,赏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雄才崛起”,又“雅爱诗章”。在他“奉国威灵、仗钺征伐”之际,常常“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建安十二年(207),军阀逐鹿中原,五月,曹操率师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作下此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言明观海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廖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临”,登临。“以”,表示东临碣石的目的是观沧海。“沧”,水深而呈暗绿色。“沧海”,大海。“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诗句,皆为观海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全景:大海波涛动荡,山岛巍然屹立。“何”,多么,含叹美之意。“澹澹”,水面浩淼的样子。“何”字用得已极饱满有力,“澹澹”两字更是千锤百炼而得者,着此两字,整个沧海便浑然一色了,若换成“茫茫”“漫漫”等字眼,就显得过于平实,又欠生动,当真是一字千金,生色千古!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具体勾勒耸立的山岛: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一派生意盎然。“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定神细看,瑟瑟秋风中的海竟然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何等雄伟的景象,何等雄浑的境界,何等雄健的笔力!古往今来,迁客骚人泣秋风、感伤落英者何其多?晏几道叹息“红叶黄花秋意晚”(《思远人》),耿玉真长恨“玉京人去秋萧索”(《菩萨蛮》),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更是大开悲秋文学之先声。然,独立寒秋,曹操却极写海的磅礴壮美,岛的高耸挺拔,草木的生机勃发,一扫悲秋情调,其志凌绝顶以远瞻世界的非凡气度跃然纸上,足见曹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好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濛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格外渺小,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若”,好象。“星汉”,银河。这四句诗,融想象和夸张为一体,大开大阖,舒缓从容,辞气直有干云之势,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在千古诗人中,想必也只有曹操如此一位雄才大略,睥睨一世的风云人物才写得出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曹操素有“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的雅称,其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种充满激情的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正如《文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千百年来,曹操之诗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撼人心,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属合乐时的套语。“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咏志”,用诗歌来抒发志向。通常,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但在此诗中却与诗内容紧密相关,因为诗人写景志在抒发其远大的政治抱负,及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观沧海》诗面上写的是海的浩瀚辽阔,气象万千,诗行中站立的,则是那位气凌万仞、志在一统北中国的一代“枭雄”的巨大身影,全篇气度正大严瑾,诗体高华安雅。其艺术价值尤为值得一谈。

犠莨鄞耸,大处落笔,宏观构象,造境高敞;诗意深远,格调高古,气韵沉雄;措笔秀丽工整,不务铺排词藻,不求使典用事,音律婉转和谐,语言流丽、清新隽永。诗人在词语的选择上,如“竦峙、丛生、丰茂、萧瑟、灿烂”等等,大多典要、高华、壮丽。而全诗十四句,除却首尾句明显不对仗外,其他每两句之间多作对仗,因此诵读全诗,觉声调铿锵,雄整而浏亮。

牬送猓诗人善于挖掘自己的感情,融景与情为一体。诗中景物描写,气氛渲染、人情抒发三者历转而下,于自然流转中见朴直蕴藉,十分传神地表达了诗人登临的特有心情,从而把景的描绘同情的感发完美结合,可谓“景中寓情,情因景兴,情景相生”。令人感受鲜明、强烈,体味无穷。加之诗人运用虚实相间的写法,更是给写景造成一种“隔”的感觉,人们必须发挥想象才能领会其意,使全诗显得曲折含蓄,而与诗人的情绪表里一致,映照生辉。这种将诗赋中最富诗意的描写加以想象和加工,创造出极富文采意象之美的诗意,这种提炼精粹、化赋为诗的艺术手段,值得借鉴。

牐牬耸构思奇巧,别具匠心也是特色之一。“观”字在诗中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诗人的描写、想象、抒情均借此次第展开,结构章法寓于天然浑成之中,风格本色而朴直。

关于海的诗篇10

【关键词】矛盾纠结;世俗幸福;理想追寻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当代诗人海子于1989年1月13日写的一首抒情短诗,时隔仅2个多月后的3月26日,海子便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了,很多读者很难理解,写出如此宁静温馨诗歌的诗人怎么会突然走向那么惨烈的自我毁灭。其实,《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整首诗并不像它的题目所传达的那样温馨幸福,尽管诗人以纯朴直白、意境优美的诗句描绘了一个浪漫温馨的,带有梦幻色彩的世界,也表达了他对平凡的世俗生活的认同和向往,但在诗歌最后,诗人的选择并非是真的要融入世俗,而是背离世俗,继续寻找自己的理想王国。读者之所以不理解诗人的最终行为,实际上是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进行了误解。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有三个小节,向我们展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纠结和真诚善良,但最终还是他自己的精神追求占了上风,他选择继续自己的理想之路,背离俗世。

一、世俗幸福与痛苦理想的纠结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诗歌开篇就表达了诗人追求幸福的愿望,说明诗人对生活是有热情的,但一句“从明天起”也告白了自己现实的不幸福。那么诗人追求的幸福生活是怎样的呢?--“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这样的生活确实很幸福,没有世俗烦杂琐事的纠缠羁绊,不必应对繁复的迎来送往,简单、质朴,自由而闲散,带来心灵的无限轻松。但这样的生活是远离人群的,是少数灵魂追求者才会有的跋涉。看来,海子认为自己的幸福还是建立在灵魂的追寻上。接着,又一个“从明天起”,诗人要“关心粮食和蔬菜”,我们认为世俗生活中很重要的“粮食和蔬菜”,海子竟然一直是漠不关心的,那他一直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他的朋友西川说了,“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在离开北京大学以后的这些年里,他只看过一次电影--那是1986年夏天,我去昌平看他,我拉他去看了根据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改编的苏联电影《》,除了两次之行和给学生们上课,海子的日常生活基本是这样的:每天晚上写作直至第二天早上7点,整个上午睡觉,整个下午读书,间或吃点东西,晚上7点以后继续开始工作。”你很难想象这是20世纪八十年代一个生活在北京的年轻人的生活。这是怎样的离群索居和对世俗生活的隔离。海子就是这样在苦苦进行灵魂追问的道路上跋涉着,他生活得单调而孤独,他也想关注世俗,渴望融入世俗。然而两者是不可兼得的,他更倾向于哪个呢?他愿意“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世俗和理想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二、强烈的幸福体验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第三个“从明天起”告诉我们,海子开始珍视亲情,愿意与亲人分享自己的幸福。可他现实中是不幸福的,怎么分享幸福?海子要分享的是“幸福的闪电告诉他的”,那是怎样的陌生、强烈而短暂的幸福体验呢?是事业吗,海子生前他的诗歌不被社会重视,即使在先锋文学内部也受到指责排挤,自己最看重的诗歌事业屡受挫折。事业带给自己的不是幸福,而是苦涩。是爱情吗?海子一生爱过四个女人,每次都热情投入,但因为自己追求超越世俗的理想,刻意要摆脱世俗对自己的束缚和羁绊,拒绝走进世俗的婚姻,他的恋爱注定是没有结果的,爱情带给自己短暂甜蜜后,最后的结果对于他来说却是痛苦的,用西川的话说,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一场灾难。事业和爱情并没有给海子带来新鲜的幸福的体验,“幸福的闪电”告诉他的是普通平凡的世俗生活场景中蕴含着幸福,这一点给他的刺激是强烈的,是不曾想到的,所以他才会在第一小节说“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海子体验到了被自己长期漠视的世俗生活中的巨大幸福,他会向后转,投身于世俗的怀抱吗?

三、与尘世的告别

尽管诗人在第一个小节表达了自己追求幸福和对世俗生活的向往,第二个小节重申了世俗生活是幸福的,自己有强烈的体会,但到第三节诗人却止步于世俗外,不肯融入。他要寄情于大自然的山水,他要“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他的博大情怀不关世俗人群。紧接着他要祝福陌生人,祝他们“有个灿烂的前程”,愿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他们“在尘世获得幸福”。祝福陌生人,这不符合我们人际交往的常理,怎么会无端祝福陌生人呢,这祝福有多少诚意?但诗人的祝福是真挚的,对于生活封闭并且拒绝改变他生活的封闭性的海子来说,生活是单调而寂寞的,他与人交流的意愿比常人更强烈,目的也更单纯,感情很真挚。在他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他没有收获成功的事业,没有得到甜美的爱情,他也并不幸福,但他善良地希望陌生人获得这一切,生活幸福。读到这儿,我们明白了,海子对自己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是有清醒认识的,他明白现实世界的幸福却无法和不能融入,因为他的灵魂已经被他认为的更重要的东西占据了,已经容不下其他的了。最后,他清醒地宣告:“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要背离俗世,继续自己的精神之旅。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表达自己内心矛盾挣扎的一首抒情诗,写出了自己的孤独和寂寞,也展露了诗人内心的真挚善良。海子是个为追求理想而痛苦孤独的诗人,他最后的自我毁灭,是自己走出思考,用行动去践行自己的理想,他要攀着天梯,走向理想王国。

参考文献:

[1] 海子,谭五昌.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