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翻译十篇

时间:2023-03-28 16:06:12

赤壁赋翻译

赤壁赋翻译篇1

《后赤壁赋》

作者: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1),将归于临皋(2)。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3)。霜露既降,木叶(4)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5)。

已而(6)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7)?”客曰:“今者薄暮(8),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9)。顾安所得酒乎(10)?”归而谋诸妇(11)。妇曰:“我有斗(12)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13)。”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14)。江流有声,断岸千尺(15),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16)!予乃摄衣(17)而上,履巉岩(18),披蒙茸(19),踞(20)虎豹,登虬龙(21),攀栖鹘(22)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23)。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24),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25)悄然(26)而悲,肃然(27)而恐,凛乎其不可留(28)也。反(29)而登舟,放(30)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31)。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32)。适有孤鹤,横江东来(33)。翅如车轮,玄裳缟衣(34),戛然(35)长鸣,掠(36)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37)。梦一道士,羽衣蹁跹(38),过临皋之下,揖予(39)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40)而不答。“呜呼!噫嘻(41)!我知之矣。畴昔之夜(42),飞鸣而过我(43)者,非子也邪(44)?”道士顾(45)笑,予亦惊寤(46)。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释】

1.步自雪堂:从雪堂步行出发。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堂在大雪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

2.临皋(gāo):亭名,在黄冈南长江边上。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

3.黄泥之坂(bǎn):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叫“黄泥坂”。坂,斜坡,山坡。文言文为调整音节,有时在一个名词中增“之”字,如欧阳修的《昼锦堂记》:“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4.木叶:树叶。木,本来是木本植物的总名,“乔木”“灌木”的“木”都是用的这个意思。后来多用“木”称“木材”,而用本义是“树立”的“树”作木本植物的总名。

5.行歌相答:边行边吟诗,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

6.已而:过了一会儿。

7.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样对待……“如何”跟“奈何”差不多,都有“对待”“对付”的意思。

8.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时候。薄暮,太阳将落天快黑的时候。薄,迫,逼近。

9.淞江之鲈(lú):鲈鱼是松江(现在属上海)的名产,体扁,嘴大,鳞细,味鲜美,松小所产的鲈鱼。这是有名的美味。

10.顾安所得酒乎:但是从哪儿能弄到酒呢?顾,但是,可是。安所,何所,哪里。

11.谋诸妇:谋之于妻,找妻子想办法。诸,相当于“之于”。

12.斗:古代盛酒的器具。

13.不时之须:随时的需要。“须”与“需”通。

14.复游于赤壁之下:这是泛舟而游。下文“摄衣而上”是舍舟登陆,“反而登舟”是回到船上。

15.断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断,阻断,有“齐”的意思,这里形容山壁峭立的样子。

16.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才过了几天啊,(眼前的江山明知是先前的江山,)而先前的景象再不能辨认了。这话是联系前次赤壁之游说的。前次游赤壁在“七月既望”,距离这次仅仅三个月,时间很短,所以说“曾日月之几何”。前次所见的是“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这次所见的是“断岸千尺”“水落石出”,所以说“江山不可复识”。曾,才,刚刚。这样用的“曾”常放在疑问句的句首。“曾日月之几何”,也就是“曾几何时”。

17.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

18.履巉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巉岩,险峻的山石。

19.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

20.踞: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

21.虬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虬,龙的一种。登虬龙是说游于树林之间。

22.栖鹘:睡在树上的鹘。栖,鸟宿。鹘(hú),意为隼,鹰的一种。作者多次描写到赤壁上的鹘,如《赤壁记》:“断岸壁立,江水深碧,二鹘巢其上。”

23.俯冯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píng)夷,水神。幽,深。“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这只是说,上登山的极高处,下临江的极深处。

24.划然长啸:高声长啸。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啸,蹙口作声。

25.亦:这个“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从”说的。上文说,游到奇险处二客不能从;这里说,及至自己发声长啸,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

26.悄然:静默的样子。

27.肃然: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

28.留:停留。

29.反:同“返”。返回。

30.放:纵,遣。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

31.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32.四顾寂寥:向四外望去,寂寞空虚。

33.横江东来: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

34.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缟,白。衣,上衣。仙鹤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

35.戛然:形容鹤雕一类的鸟高声叫唤的声音。如白居中易《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

36.掠:擦过。

37.须臾客去,予亦就睡:这时的作者与客已经舍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寝于室内,看下文的“开户”便明。

38.羽衣翩仙: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衣服),轻快地走着。翩仙,一作“蹁跹”。

39.揖予:向我拱手施礼。

40.俛:同“俯”,低头。

41.呜呼噫嘻:这四个字都是叹词,也可以呜呼,噫,嘻分开用,或者呜呼,噫嘻分开用。

42.畴昔之夜:昨天晚上。此语出于《礼记·檀弓》上篇“予畴昔之夜”。畴,语首助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昔,昨。

43.过我:从我这里经过。

44.非子也耶:不是你吗?“也”在这里不表示意义,只起辅助语气的作用。

45.顾:回头看。

46.寤:觉,醒。

【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几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赏析】

前虽都以秋江夜月为景,以客为陪衬,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本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而游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第二段,从“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写到“履巉岩,披蒙茸……”的山崖险情;从“曾日月之几何而江水不可复识”的感叹,到“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变化,极腾挪跌宕之姿。第三段,借孤鹤道士的梦幻之境,表现旷然豁达的胸怀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赤壁赋》分前后两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文章通过同—地点(赤壁),同一方式(月夜泛舟饮酒),同—题材(大江高山清风明月),反映了不同的时令季节,描绘了不同的大自然景色,抒发了不同的情趣,表达了不同的主题。字字如画,句句似诗,诗画合一,情景交融,真是同工异曲,各有千秋。[2]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面对着"月白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节外生枝"地又插进"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文章增添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层次乃是全文重心,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可是,当苏轼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层,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赤壁赋翻译篇2

《赤壁赋》中提到主客二人。据考证,当时同游赤壁的确实只有苏轼与客共二人,客人就是苏轼的好友杨世昌道士。如译为“客人中有一位吹洞箫的人”就表示客人不止一位。因而第一种译法明显是不正确的。

正因为如此,一些人采取第二种译法,如《语文教学之友》2009年第2期马龙强《“客有吹洞箫者”该如何翻译》一文即是如此,将原句视为定语后置的倒装句。

然而,第二种译法也是有问题的。“有一位吹洞箫的客人”,从语法角度看,并不是形容词修饰名词的偏正结构,而是一个动宾结构:“有”是谓语,“客人”是宾语。

那么这句话怎样翻译比较妥当呢?笔者以为应该这样:(一位)吹洞箫的客人。

这种译法,去掉“有”字,与第二种译法只有一字之差,既避免了第一种译法的事实矛盾,也避免了第二种译法的语法矛盾。问题是:去掉“有”字的译法科学吗?

理由一:去掉“有”字,不影响对原句的理解。苏轼原文为:“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可译为:“(一位)吹洞箫的客人,依循着歌曲的(节拍)应和它”。没有“有”字,读起来仍然顺畅。

理由二:“有”字本身可做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辞源》中“有”字有九个义项,其中第七项为:“助词,无义”。“客有吹洞箫者”中“客”字为单音节词,其后加一个助词,会使整个句子的语气变得舒缓。

对于这个句子,有一点是共识,“者”在本句中起提示定语后置的作用。

其实,文言文中用“者”提示定语后置,加助词舒缓语气的现象并不少见。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②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孙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③有一言而可心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卫灵公第十五》);④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例句①②可归纳文言固定结构:中心词+之+定语+者(“者”提示定语后置,“之”舒缓语气)。例句③④可归纳文言固定结构:中心词+而+定语+者(“者”提示定语后置,“而”舒缓语气)。

王力先生云:“例不十,法不立。”文言文在用“者”提示定语后置的倒装句中,加助词“有”舒缓语气的现象也很多。

⑤人有亡斧者(《列子・说符》);⑥郑人有且买履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⑦宋人有耕者《韩非子・五蠹》;⑧齐人有冯谖者《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⑨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察今》);⑩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例句⑤~⑩可以归纳文言固定结构:中心词+有+定语+者(“者”提示定语后置,“有”舒缓语气)。而这种文言固定结构的翻译,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调整句序,将后置的定语放到被修饰语前面来;二是助词“有”不译。所以,例句⑤~⑩应译为:⑤(一个)丢失斧头的人;⑥(一个)将要买鞋的郑国人;⑦(一个)耕田的宋国人;⑧(一个)叫冯谖的齐国人;⑨(一个)过江的楚国人;⑩胆敢再说应当投降曹操的各位武将文官。

赤壁赋翻译篇3

关键词:学案导学 四环节 课例研究 反思提高

学案导学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教学任务。实践证明,借助学案导学,可以提高课堂效益,向理想课堂迈进。

1,抓好导学的几个环节。具体指“自学教材――讨论交流――精讲释疑――练习巩固”四个环节。以笔者教学《赤壁赋》为课例,谈谈导学流程。

“自学教材”环节,要求学生按教师预先编写好的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课上首先投影出示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2)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学生围绕目标自学,完成了以下任务:听读课文,接着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这篇文赋骈散结合、气势流畅、富有韵味的特点;其次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读懂作品。

“讨论交流”环节,让学生质疑,解决自学中的问题。学生质疑,提出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中“曾”的理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中几处词类活用的理解、“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等句子翻译的问题。让学生查阅工具书及资料解决,无法解决的疑难字词集体讨论解决。接着理解课文,学生提出两个问题:“客人吹洞箫时为何声音如此悲凉?苏轼却为何有相反的人生态度?”先让学生在组内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全班交流后归纳:赤壁的江山触发“客人”思绪,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曹孟德等,当年何等叱咤风云,而今却不见踪迹,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顿觉人生的短暂渺小,难免苦闷感伤。该环节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深入交流,力求在思维的碰撞中发现真知灼见。

“精讲释疑”环节,要求教师针对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的疑难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拨开迷雾,精讲解决。如上一环节第二个问题:“苏轼却为何有相反的人生态度?”学生难以把握,所以放在这一环节解决。教师首先提问:苏轼在文中阐述了一种什么道理?表现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学生结合背景资料,积极思考,展开讨论,教师归纳、补充:“乌台诗案”是新旧两党之争中,苏轼遭遇的一次重大打击,面对迫害,他达观自适,善于利用自然美景解脱自己,虽以物喜,不以己悲,胸怀苦闷却能得到慰藉,身处迫害却开朗旷达,表明了他正直的政治理想和高尚的人格操守;他从江水与明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具有辩证思想;结尾劝勉“客人”,转悲为喜,开怀畅饮,客人的心境,其实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

练习巩固环节,要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通过练习达到消化、巩固知识的目的。本环节安排了如下练习,以夯实文言基础知识:整理通假情况;指出句中的活用情况;翻译“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等极具感染力的句子。对于练习,学生均能当堂完成。

赤壁赋翻译篇4

一、揣摩考点意识

从命题者的角度说,文言翻译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重点文言词汇、常见语法现象(包括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能力。每个句子都设有两三个考点(也叫赋分点或得分点),翻译的第一步是阅读揣摩,其中准确揣摩考点是重要的一环,它能确保有效得分。常见的考点主要包括重点实词的意义(包括古今异义词汇、词类活用现象)、重点虚词的用法(尤其是较特殊的用法)、常见文言句式等,有时还在句子大意理解方面赋分1~2分。

以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翻译题第1题为例:

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

这个句子赋分5分,“造”、“入城”、“乃”三处,每处1分。其中“造”译作“到达、造访”,是考点实词的含义;“乃”译作“才、才能”,是考点虚词的用法(“入城”这一考点应根据上文推断为“攻入城中”而不是“进入城内”,另当别论)――翻译时要做到心中有数,确保这两分不会丢。

又如2013年高考安徽卷翻译题第1题:

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根据得分点的基本规律,我们大体可以推断,句中“弃反”、“捐”、“且”、“及”等可能作为赋分点。“弃反”是“背弃、违反”之意,“捐”是“抛弃”之意,“及”是“降临”之意――这三处可能性的考点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含义。“且”是“将要’’之意――这一处可能的考点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用法。把握了这一点,翻译时有意识突破,把这几处明确翻译到位,得分自然不会低。这个句子全句翻译为:

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了(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

再如2013年高考天津卷翻译题第3题:

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

这个句子赋分2分,我们大体可推知,虚词“而”的用法和“无乃”的固定句式翻译肯定是考点。“而”作“竟然”讲,是“而”的用法中较特殊的一项,“无乃”固定句式翻译为“恐怕……吧”。全句应译为:

朋友去世竟然(悲伤)成这样,恐怕有些过分吧?

有了揣摩考点的意识,能让我们翻译时更有目的性,帮助我们提高得分率。

二、整体把握意识

文言文翻译过程中,除了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之外,“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也是一个基本应考策略。“词不离句”就是要注意句子内部语意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句不离段”就是要注意结合上下文语境合理推断关键词语的含义,理解句子大意。

第一,注意句子内部语意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既要学会补出省略成分,保证翻译的完整性;又要学会运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保证句意的连贯性。

如2012年高考福建卷翻译题第1题:

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

这是一个典型的省略句,很多考生翻译时失分较多的原因,就是缺少补充省略成分的意识。完整的句子应该是“其水下飞潮音岩,(人)引(之)以给庖”,翻译为“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前后句子陈述对象不同,后面的主语“人们”要补充出来,省略的宾语“它”(代指“水”)要补充出来。另外,修饰语“下”在中心词“飞”前面,“下”作状语,“向下”之意。这些在翻译时都要引起重视。

如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I翻译题第1题: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这个句子中,除了“班列”、“耆硕”要合理推断外,“推心”、“莫敢望”两处要有一些意译的意识,“推心”可结合成语“推心置腹”推知,“莫敢望”意译的成分则更明显。全句翻译为:

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

第二,合理推断关键词语的含义和准确把握全句大意,离不开上下文语境,离不开对上下文句意的准确理解。

如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Ⅱ翻译题第2题:

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

如何准确理解此句中的“薄”是一个关键,而且肯定是得分点。上文说到,李揆当政时,轻视元载,不任用他,因而结怨。等到元载登上相位,他趁李揆应当调职时,上奏朝廷让李揆做秘书监,到江淮养病。李揆既没有禄俸,家境又贫寒,他像浮萍一样漂泊于多个州郡。所以,结合上文的这些内容,我们很容易推知“薄”是“轻慢”的意思,而不是“刻薄”之意。全句应翻译为:

当地州郡长官稍有轻慢,就又迁居,所以他搬迁的地方,大约有十多个州。

总之,我们要带着整体观念去阅读文本。对于人物传记类文章,首先要弄清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人物关系怎么样,事情的原因、过程、结果怎么样,然后进一步思考人物活动和事件表现出的思想意义;对于游记类文章,要知道写了什么,有什么特征,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对于论述类文章,要知道作者的中心观点,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的,作者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不管何种文本,都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而不能略见一斑。涉及文章整体把握的关键句,翻译时要注意结合文本中心、人物形象及性格等信息解读。

三、积累迁移意识

高考命题体现回归课本,一直以来是命题者所追求的方向之一,所以,对课内知识点,尤其是经典篇目中重要知识点的迁移性考查,在文言文翻译题中往往表现最为鲜明。

如2013年高考安徽卷翻译题第2题:

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其中“中国”、“王”、“使”、“何遽”四处可能是得分点,这四个知识点在课文中都有典型例句。“中国”作“中原”讲,《赤壁之战》中有“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的句子,其中“中国”就是此意。“王”作“称王”讲,《鸿门宴》中“沛公欲王关中”一句的“王”就是活用作动词的用法。“使”作“假使、假如”讲,《阿房宫赋》“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一句中的“使”就是此意。另外,“何遽”表反问的句式。我们早在《塞翁失马》中(“此何遽不为福乎?”)见过。突破了这四个知识点,完整翻译就不会有大碍了:

我没有从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

又如2013年高考山东卷翻译题第2题:

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

题目赋分为5分,我们推断其中“非……也耶”句式、“求”的意思肯定是得分点。“非……也耶”句式,我们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学到过,“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就是这种句式。“求”作“推求”讲,《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求”就是此意。所以不难翻译为:

赤壁赋翻译篇5

关键词:赋;体裁;对等;汉英翻译

引言

赋,在中国文学艺术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始于战国,止于清末,兴盛于两汉,具有重大的历史、社会和文学艺术价值,因而赋的翻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的目的就是将原文(源语言)的形式和内涵用另一种语言(目的语)忠实地再现出来,使目的语读者能够从译文中了解原文之内容,甚至产生共鸣和同感。故赋的英译英区别于其他诗歌体裁,认识到文体对等和“形美”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本文将其主要原因分析总结如下。

一、对翻译中“意美”、“形美”的误区

“意美”指意境、情境之美,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描写事物所达到的情景交融,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境界,意境传译是翻译中的重中之重[1]。“形美”是指语言的表现手段(语言、文字等)和表现方法上的形式主义。形式美在美学中是个很大的课题,在翻译中也是举足轻重的[2]。根据功能语言学的观点,形式是意义的体现,形式在意义体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意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某些译者一味追求“意美”,忽视形式,就抹杀了翻译的意义,也阻碍了其发展。

首先,“意美”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已上升到人的情感和精神层面,故衡量“意美”的标准难以把握。其次,Barthes曾说过,文学语言具有“预言式的开放性”(prophetic openness)的特点,有其创造性和多义性的一[3]。再次,由于“意美”指的是语言的深层含义,所以意境需要译者的个人体会与感悟。

二、赋的宏观体裁特点

我国古代的韵文体裁主要有四种,即诗、词、歌、赋。《汉书·艺文志·诗赋略》曰:“不歌而诵谓之赋。”认为诗赋不同,诗可合乐而唱(如乐府诗),赋则只可传诵。清代学者郭绍虞《〈汉赋之史的研究〉序》云:“赋之为体,非诗非文,亦诗亦文。”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言:“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文学。”曹道衡等诸学者皆认为赋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新文体,是“我国古代所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4]可见,赋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学体裁,其译文也应具有区别于其他诗歌形式的独特性。

其次,在西方文学中无法找出与赋对等或相近的文体,故不能将赋机械地套译为某种现有的文体。德国汉学家何可思(Eduard Erkes)在1926年版的《亚洲专刊》(Asia Major)上曾把宋玉的《风赋》英译为“Song of the Wind”。“song”有诗歌、歌曲之意,但前文已指出赋乃“不歌而诵”,故此译法欠妥。而美籍学者陈世骧(Shih-hsiang Chen)则将“赋”译作“essay”[5],即西方的一种随笔散文,属无韵文。虽然赋也有散文平铺直叙的特点,但此译法违背了赋作为有韵文的根本特点。因此,美国汉学家康达维(David R. Knechtges)在翻译龚克昌教授的赴美讲稿以及对《昭明文选》的英译本《Wen Xuan,or Selections of Refined Literature》,都将“赋”直译作Fu。Katharina Reiss认为翻译过程中,是否传递原作的主要功能是评价译作的主要标准。翻译中要对不同类型的文本采取特定的翻译方法, (转引自Munday J.)在翻译中注重其形式对等是至关重要的[6]。因此,赋的英译也应根据其形式特点运用具体的标准及方法。

再次,赋体本身就格外关注形式之美。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概括赋之特点为“铺彩摛文,体物写志。”,在《文心雕龙·丽辞》中还言:“自扬马张蔡,崇盛丽辞。如宋画吴冶,刻形镂法。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萧统《文选序》亦曰:“譬陶匏异器,并为入耳之娱;黼黻不同,俱为悦目之玩。”可见,赋对其形式之美的追求真可谓“腴辞云构,夸丽风骇”。 又因翻译旨在于将源语信息包括内容和形式等,尽量准确完整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故综上所述,赋体英译过程中对其形式的把握十分重要。

三、赋的微观体裁特点

根据赋的变化发展,大体可分为古赋、俳赋、律赋、文赋及其馀绪,其中古赋有包括大赋、小赋、骚体赋、骈赋及杂赋等[7]。严格对偶、平仄韵律及虚词的普遍运用等都是赋的特点。

以骚体赋为例。它是古赋中的重要体式,受《楚辞》中《九歌》和《离骚》体制的影响颇大,因而对偶句数量多、比例大,并逐渐骈化,即以“兮”字为核心和枢纽的对偶式组构方式,如《九歌》中“×××兮×××”或“××兮××”和《离骚》中“××××××兮,××××××”[8]。此处“兮”为语气词,因省略泛声而无实义,但却规定了两句之间基本的语音节奏,是句子以工整对偶的形式出现。另外,由于这中国古代的文学传统和汉字的基本特点,即汉字绝大多数为单音节且具有单音独体性,不同于英语的多音节,因而便于构筑两两相对,形成排偶。这种对偶不仅在音节节奏上对仗,而且在视觉感官上也十分工整。像“兮”、“之”、“而”、“以”等此类虚词,在英文中几乎无法找到与之功能相对的词,所以在翻译中英尽量做到译文形式对仗、整齐、平衡,保留并传递出原文的风格特色。下面是针对上述理论视角对几个例子的分析。

例1:“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 《前赤壁赋》)

译文1 :Our rudder and oars, redolent of cassia and orchids;

Strike the moon’s reflection, cleaving the glimmering water;

But my heart is far away,Longing for my dear one under a different sky!①

译文2 :Laurel boat and sandal-wood oars,

Beat the empty light, pierce the sheen;

Shoot my feelings out of my bosom,

赤壁赋翻译篇6

《记承天寺夜游》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7课《短文两篇》中的第2篇,是苏轼被贬黄州后期的作品,短短84个字,通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写出了一个谪居者贬而不伤的情感。

对于此文的解读,我们应该扣住“闲”“闲吗”来理解。

闲,是此短文的“文眼”,紧扣“文眼”,我们解读文章,就了然于胸。表现在:

1.闲而起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闲而寻友: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闲而散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闲而赏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闲而自得: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前“三闲”为叙事,第四“闲”为写景,第五“闲”为抒情议论。

第一闲中,“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四年(几个月后贬谪生涯就结束了),虽然被贬,但此时作者的心情却是平和的,所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欣然”自然有喜悦之意,但这种喜悦,却并非平常人欣赏月色的那种闲情雅致,而是在经历了贬谪生活的大风大浪彻悟之后的一种平静。因此,并不能被常人所理解。

第二闲中,“寻张怀民”,为什么?因为苏轼与张怀民境遇相似,均是贬臣,性格相似,均心胸坦然,喜山水,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品格清高超逸。结果,“怀民亦未”,这当中有一层未道出的默契。

第三闲中,“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自是当然。为什么“怀民亦未寝”,二人境遇相同。

第四闲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写景极妙,不止是眼前景,更是心中境。经过生活的磨练而清高之志不坠,有如清竹松柏,经霜而愈加空明。这是两人对生活之领悟。

第五闲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人”者,实是自嘲之语:身为贬臣,不被重用;门庭冷落,旁人有意规避;心中不以为苦,了无挂碍。职闲、身闲、心闲,此之谓“闲人”。自嘲之中,又有清高孤傲在其中:月光之如积水空明,唯有“闲人”眼睛方可看出。而这一份对于月光的欣赏领悟,对于人生的坦荡自然、随遇而安的态度,却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纵然如此,苏轼真的是一个清闲之人吗?非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政论家,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家”之中。他二十二岁中进士,以文章知名。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他极力反对,由京官调任杭州通判,历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此时使苏轼深感无用武之地,所以这一时期的作品,如《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大多表现了旷达而又失意的矛盾心情。本篇也不例外,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元丰六年(1083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

由此观之,闲,乃心胸旷达耳;不闲,才为真意!

教学设计:

一、导入。屏显:(生齐读)

苏“月”

明月多情来照户――《渔家傲・七夕》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洞仙歌・冰肌玉骨》

午夜风翻幔,三更月到床――《南歌子・有感》

幸对清风皓月――《满庭芳・蜗角虚名》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蝶恋花・密州上元》

今夜里,月婵娟――《江城子》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二、教与学

1.读一读、译一译、背一背

屏显: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人教版和苏教版的排版不同)

学生自读、互读;学生自译、互译之后,教师:

屏显:

读准两个字:荇、横

积累五个词:户、念、相与、空明、盖

2.赏一赏

【1】回答一个问题:这84个字中,有一个是“文眼”,是哪一个字呢?

师生:闲。(板书)

“闲”表现在文章中,哪些语句能够体现出来?(学生分组讨论后探究)

(1)闲而起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闲而寻友: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闲而散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闲而赏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闲而自得: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苏轼真的是一个清闲的人吗?他真的有这种闲情雅致吗?(学生分组讨论后探究)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介绍苏轼和展示写作背景的文字。

3.练一练

填空:在苏轼的这篇短文中,闲中有______(乐、悲、苦、感、叹、悟……)

三、结课,再读一读或者背一背《记承天寺夜游》

四、作业:探究――苏“月”

附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赤壁赋翻译篇7

要准确地翻译文言句段,必须首先能准确地理解该句段的意思,然后才是找到适当的现代汉语的语词来进行对译。对于某一句话的翻译,更要能在读懂原文语段意思的基础上,瞻前顾后,把握语脉,准确地把握句子的意思。具体来说,翻译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十点。

一、调整。文言文中有些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副词充当句子的谓语或补语等,这都要求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加以调整。如: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2.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例1中的“三”表示“举所佩玉玦”的次数,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应当译为“三次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例2中的“我”是“肯顾”的对象,译时应当调整为“不肯顾惜我”。例3里的“铿然有声者”是说“石”的特点的,定语后置于中心语之后,译时当调整为“敲击时可以发出铿铿的响声的石头”。

二、添加。文言文中的名词(包括名词性短语)、数量词做了句子的谓语及一些数词的习惯省略用法,翻译时一般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加上一些恰当的动词,使之变成动词谓语句。

4.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

5.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例4里的“可怜焦土”,直接对阿房宫被焚后的情况进行描绘,应当译为“可惜都化成了一片焦土”。例5中的“十一”是“十分之一”的意思,一定不可译为“十一个”。

三、补充。文言文中习惯省略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或者对译时语意不连贯的地方,翻译时要作必要的补充。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7.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翻译这两个句子时要做适当的补充,句子才顺畅。例6,“用到刻东西,(如果)刻一会儿就放下,(连)一块朽木(也)刻不断;(要是)连续不停地刻下去,(即使)在金石上,也能刻出花纹来。”例7,“秦国除了凭战争夺取(土地)之外,(还接受别的国家割让的土地,)小的可以得到市镇,大的可以得到城池。”

四、省略。文言文中的语气词(发语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偏义复词中的衬字,句子中的某些重复成分等,因与现代汉语不合,一般没有对译的词句,翻译时可以省略。

8.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9.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核舟记》)

10.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例8中的“夫”用于句首,表示议论开始,现代汉语中没有这种词语和用法,可省去不译。例9中的“为”字共有八个,都是雕刻的意思,译时只要保留第一个即可,译为:“总计一个船上,共雕刻了人物五个、窗子八个、箬篷一个、船桨一把、茶壶一把、手卷一本和念珠一串。”例10中的“出”是偏义词,是“出入”中的衬字,无义,译时略去。

五、切分。文言文以单音节词占大多数,句法简洁,有时一句话包括的意思比较复杂,翻译成现代汉语,往往要把一个句子分成两三句才妥当。

11.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12.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2003年北京市春季高考卷21题)

例11“樯倾楫摧”应分译为“船身被巨浪打得倾斜着,船架也常被巨浪打断”;“虎啸猿啼”也要分译成“只听见老虎在怒吼,猿猴在悲号”。例12“忘其口而念我”要译成两句:“因为一心想着我,竟忘记桃子已被自己咬过。”

六、并合。文言文习惯于分开说的,如一般判断句、互文对偶句等,现代汉语习惯合并起来说,翻译时就要注意恰当地并合这类句子。

13.左手执刀尺,右手执绫罗。(《孔雀东南飞》)

14.自此,冀之南,汉之北,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例13是个互文句,如果分开翻译“刘兰芝用左手拿着剪刀和尺子,右手拿着绫罗绸缎”,就会闹出笑话,那她就是个左撇子。合并翻译:“刘兰芝(左手右手不停地忙着)一只手拿着剪刀尺子,一只手攥着绫罗绸缎,自己裁剪自己缝制。”例14“冀之南,汉之北”表示的不是两个地点,而是“无垄断”情况的起止点,应当翻译为:“从冀州的南部到汉水的北岸。”

七、译出喻义。文言文中的有些比喻不便直译,如暗喻,借喻。直译的话意义会发生改变,这就必须借助意译,把它的含义揭示出来。

15.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石钟山记》

16.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15应译为:“那噌吰的声音,就好像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来的,那窾坎镗鞳的声音,就好像是魏庄子的歌钟(编钟)发出来的。”例16中的“两虎共斗”并非说是两只虎争斗,而是说:“如果我两人像两只老虎一样互相争斗起来。”

八、译出借代义。遇有文言文中的借代手法,翻译时一定要按其原义译出它的本体意义。

17.沛公不胜杯勺,不能辞。(《鸿门宴》)

18.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矫?赤壁怀古》)

例17中的“杯杓”是古代酒具,“不胜”是经受不住,不可译为“经受不住酒杯酒勺”而应译为“酒喝多了”或“不胜酒力”。例18中的“樯橹”代指“曹操的八十万水军”。

九、译出婉语。古人常用委婉的言辞表示谦敬,译时要将它的原意揭示出来。这在翻译有关外辞令时,更要特别注意。

19.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20.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

例19中“以颈血溅大王”含义是:要和大王你拼了。例20中的“会猎”绝非是会合打猎,比赛打猎,而是要和对方打一仗的意思,翻译它们时一定要把它们的含义揭示出来。

十、古人好用典。遇到典故,大家较熟的可以直译,生僻的就要译出本意。

21.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西厢记?长亭送别》)

2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例21中的“司马青衫”,典出《琵琶行》,司马是白居易,当时任江州司马,他同情琵琶女漂泊的身世,感伤自己宦途潦倒,心情十分悲伤,所流的眼泪把自己青色衣衫的胸襟都打湿了。莺莺在这里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情非常难过,翻译时一定要顾及原意。例22中的“封狼居胥”是说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庆功纪念。在该句中,是说张浚想仿效霍去病到狼居胥山封山庆功。译时一定要把典故原意说出来。

赤壁赋翻译篇8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高中;尝试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在高考语文全国卷及各地试卷中均占有很大分量,因此,很多老师在文言文教学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是,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不少老师的文言文教学基于功利性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过度讲究字字落实,破坏文章的整体性把握。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导致学生机械地学、被动地练,对文言文毫无兴趣可言,而且往往肢解了传统文言经典名篇的美感,使那些感动千古以来无数志士才人的佳作名篇变得索然无味支离破碎[1]。其结果必然是老师吃力不讨好,学生惘然无所得。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言文的美感,从而自觉地萌生学习的欲望,通过自身的阅读和感悟来吸取知识,感悟作品的内涵,不断提高对文言文鉴赏的能力以及自身的精神素养。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新的尝试和思考。

一.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要切实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作为老师本身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敢于打破常规,大胆创新,并且调动一切有效的资源,进行调配、整合、加工,才能使知识形成系统,使课堂活色生香,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首先,是整合教材资源。教材的编排有它固有的模式和要求,但是,课堂是鲜活的,是有生命力的,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需求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处理教材。例如,在讲授苏轼的作品时,为贯彻“专题研究”的新式教学理念,增强知识的系统性,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深入思考和把握,笔者把《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怀古》、《定风波》等四篇课文整合到一个教学单元。整合后发现,虽然前后《赤壁赋》是散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是诗歌,但这些作品都是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时所创作的,有一定的共性,这样整合对学生更具体、更全面地领悟苏轼在人生重大转折点上的思想变化,更深入地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文化内涵非常有利。同时,在基础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维度上,还能达到以诗解文、以文解文的目的,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更为充分的条件。从文体教学角度观之,这种整合还有利于获得新的视角。其次,是整合教辅资源。在授课前,笔者让学生观看有关苏轼生平介绍的纪录片,以生动的画面和名家的诠释来取代教师苍白乏味的讲解,还把北京师范大学康震副教授主讲的《百家讲坛之苏轼》相关视频放在教室的计算机平台,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同时印发余秋雨的《东坡突围》等评论性文章作为早读材料,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资源,打造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创设一定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以《前赤壁赋》作为重点鉴赏的篇目,在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的基础上,通过配乐朗诵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反复对课文进行诵读,慢慢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自觉地与文本展开对话。之前学生对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写作的背景资料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在接触文本时能够快速入文,并且更加自信地与文本、与老师、与同学展开平等的对话,在思想的碰撞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从而对作者面对政治祸难时的从容不迫、乐观自信和坦荡的胸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被作者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所深深震撼。再次,是整合学生学习资源。当学生有了较为成功的阅读体验之后,笔者就会给学生设定阅读目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鉴赏其余的作品,并通过电子白板等多媒体工具与学生进行互动,共同解决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又能节约课时,提高课堂的效率。至于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字、词、句子,则穿插在课文的讲解中进行,尽量让学生在既定的语境中来理解,并在课后设置练习题或测试卷来进行检查,有时也会在专题讲授完毕后,通过知识竞赛的方法来巩固这些知识点,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二.创新学法指导,促成读写互动

读和写是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在文言文教学中,同样也要倡导读写结合,以文言文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来促进文言文的阅读。笔者这里所提及的写作并不是完整的作文训练系统,而是让学生以文言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来进行片段式的小练笔,让他们对所学的文言知识进行消化和运用,在训练中获得新奇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有时候还会把一段文言文的译文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翻译成文言文,再让他们对照原文,来比较一下自己的表述是否恰当,学生对这种做法非常感兴趣,往往一段枯燥的文段就可以在这种愉悦的气氛中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有时候笔者也会根据课文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一些相应的写作练习,来提高学生对文言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比如在讲授《六一居士传》的时候,因这篇文章写法特殊,表达饶有趣味,学生也比较感兴趣,笔者就联想到学生的微信昵称、QQ签名五花八门,离奇古怪,便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们模仿本文的写法,用文言写一段文字,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微信昵称或QQ名名字的由来,结果一下子点燃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他们都兴致勃勃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写出了不少基本符合文言表达规范的幽默诙谐的段子。如刘梓容同学的微信昵称是“安之若素”,她写道:余之网名“安之若素”是也。所谓安之若素,即安余心于四海,不忧不喜,不骄不躁。余之心易受困于世俗,乃为此名,以使余心安,以明余之志也。安之若素,非常人可达也。余为此名,无它,亦希余得超乎常人,而不为一平庸之人也。又如吴思淇同学这样诠释他的微信昵称:吾尝数易其号,以昭吾之所好,然为吾志之,三号耳。一号曰:临窗画楼,半生清欢。或曰:“此号何谓也?”吾答曰:“于水亭之上,临风而立,闲适处之。于楼阁之中,赏湖水粼粼,修心养性可也。可谓偷得半生清欢,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故号此。”一号曰:尺素流年。时间如流水,水过无痕,而镌刻吾心。吾正值弱冠,而流年逝去之体悟与日倍增。故吾为此号以勉自。一号曰:小轩窗。苏子有言:“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此苏子悼亡妻子之所作也。吾感其情深,悟其痴念,故取号“小轩窗”。这些小练笔虽然表述还比较稚嫩,但已可看出他们在遣词造句方面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文言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去感受文言的语感和表达习惯,反过来也就能更好地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阅读和感知能力。

三.抓情感契合点,提升学习层次

在文言文教学中,有些篇章抒情性较强,或者记叙抒情兼具,这样的作品,如果能够通过抓住主要的情感词句,或许有助于学生准确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同时加深对作品情感的体会。比如,在《兰亭集序》一文中,王羲之既简笔勾勒了兰亭雅集的盛况,更将笔墨铺陈在由此而引发的慨叹中。前后两部分均有明显的情感词句。可引导学生先抓住关键的情感,再由此去逆推,寻找情感产生之由。抓住了集会“信可乐也”,则不难将前一部分的记叙中足以使人生“乐”的因素一一找出。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一一浮现。学生在寻“乐”的过程中,也不断加深对盛会盛况的体验。而抓住“岂不痛哉”,则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之心,为何情绪有如此流转?不难去寻觅文中由乐而思考人生的部分,进而寻求答案。再比如《项脊轩志》一文,文章将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围绕项脊轩这个书房,朴实地截图生活细节,展现了对家庭变故,及关系亲近的几位女性的感喟与追念。这篇文章中间部分,学生容易找出一个总结情感的过渡句“多可喜,亦多可悲”,则可根据此句,寻根溯源,将全文各部分的记叙串联起来。在寻找可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项脊轩翻新后的样貌和雅致,在宣召可悲部分,学生仿佛经由作者精心选择的几个细节,一一体会祖母的疼惜,母亲的关爱,妻子与其的琴瑟和鸣,以及妻子早逝之后作者的心灰意冷。带着情感词去解读其经历,可让学生带着情感去寻找并获得共鸣。可见,在抒情性较强的散文阅读中,通过情感词句来回溯相关片段的做法,可以更好理清脉络,体味情感,更容易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对话,从而获得对文言文的深层次理解,涵养中华古典文化情怀。总之,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一场重头戏,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力图以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丰富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赤壁赋翻译篇9

一、更加灵活的教学形式

大多数学生对于文言文课堂印象不好,主要是因为气氛沉闷,教学形式单调,而且检测方式单一,考试也非常地死板。虽然现在的教材一直在不断地优化,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够吸引学生的眼表。在很多学生的眼里,文言文只是一个符号,文字是枯燥的,没有任何的味道。因此,在教学上,教师要让文言文课堂更加地欢乐,多一些创意,尽量让一些工具化的知识在教学的时候变成是有生命力的世界,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真正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如导入法,可以利用优美音乐引出课文,可以引用美文佳句引出课文,可以利用精美图画引出课文,还可以利用传说典故引出课文,如在学习《归去来兮辞》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利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进行导入。再如诵读、板书等方面,均可以用多变的方法进行激趣。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知之者”成为“好之者”,让“好之者”成为“乐之者”。

二、带着比较的目光,找到教学文言文的蹊径

“比较法”是教学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比较法对句式的分析,词语的总结,以及文章内容的理解都有着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作用。恰当地应用比较教学法,对我们的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比较的内容分,可把比较法分为专题比较法与综合比较法。专题比较法,是从不同角度对作家作品进行专题性的比较研究。在比较中,可以把作家做为专题,也可以把作品作为一个专题。如对苏轼进行研究,通过历史记载了解其人其事,通过作品,可以看出苏轼是诗人、词人,还是散文家、书法家。通过专题比较的方法,可以有助于学生全面地整体地了解作家作品。综合比较法即对作家作品或某一知识点进行系统地、全面的比较。综合比较法主要用于系统复习与综合研究中。例如对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单元进行总结,可以从本单元的作者、描 写对象、线索、 描写顺序、描写方法、结构形式、主要修辞、语言风格、感情基调等等进行比较,通过综合的专题比较,分析同一类文章的不同艺术特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从比较方向的角度,可以把比较方法分为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横向比较法,“就是把反映一定时代或时期、一定地域或空间的作品放在一起来探求其异同关系”。如把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散文《赤壁赋》进行比较,可激发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从而能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纵向比较法,即把时代不同的两个或以上作家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进而研究某些异同关系的比较方法。

教学中最常采用的比较方法是求同比较法与求异比较法。求异比较法是将相似的一些知识或课文,通过比较进而区别他们的不同之处。求同比较法则是“教师引导学生将看来似乎不太相似的事物、知识或课文,从其共 性方面进行比较。从而‘求’出它们的相同之处”。

赤壁赋翻译篇10

从《考试说明》可知,省略句作为高考考查的一个点,其考查的形式主要是翻译。省略句的翻译按照其难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句子成分的省略。这类省略一般比较简单。

(一)省略主语。

1 承前省。如:“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赤壁赋》)

2 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3 自述省。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笔录,(余)计日以还……(余)录毕,(余)走送之,(余)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4 对话省。如:“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 ’良曰:‘(今日之事)甚急。’”。(《鸿门宴》)

(二)省略谓语。

1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3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鸿门宴》)

(三)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主要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

1 省略动词的宾语。

如:“木直中绳,(之)以为轮。”(《劝学》)

2 省略介词宾语。

如:“亦以(之)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记》)

(四)省略兼语

“使、命、令、让”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文中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的多是代词“之”。

如:1 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2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语法性省略。这一类省略由于涉及到语法问题。因而比第一类省略翻译要难一点。

(一)特殊句式中介词的省略

文言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和“以”,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在语法上往往构成“介词结构后置句”或“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后置的介词结构翻译到前面。

1 省略介词“于”。

如:“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项脊轩志》)

翻译,我从十五岁时就在轩中读书。

2 省略介词“以”。

如: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促织》)

翻译:又(用)鸡试验斗蟋蟀,果真像成名说的。

(二)句子本身没有省略,但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句子就不完整,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需要将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主要有两种类型:

1 翻译时要补充出介词的宾语。

如:(1)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翻译:第二天,凭借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出使元军。

解析:在翻译这一句时,“凭借”的宾语“身份”要补充出来,否则句子就残缺、不完整,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2)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指南录后序》)

翻译:不久,贾余庆等人以祈请使(的身份)到元京大都去。

(3)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五人墓碑记》)

翻译:这时以大中丞(的身份)担任吴郡巡抚的是魏忠贤的亲信毛一鹭。(注:抚,有资料翻译成“抚慰、安抚”)

2 翻译时要补充出动词的宾语。

如:请略陈固陋。(《报任安书》)

翻译:请允许我大略地陈述自己固塞鄙陋(的意见)。

解析:此处翻译时动词“陈述”的宾语“意见”要补充出来,否则句子就残缺、不完整,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说明:这一类省略由于涉及到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或现代汉语的语法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与《考试说明》中“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正好吻合,因而高考中也出现的最多,务必要引起考生的注意。

三、逻辑性省略。这一类省略是文言文翻译中比较难的。

如:1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劝学》)

翻译: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解析:此处翻译“劣马拉车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在逻辑上是不通的,劣马拉车走十天怎么就成功了呢?因此要补充说明原因――也能走很远。原句可以翻译成“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2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译文:然而体力足够用来到达那里。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悔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