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案十篇

时间:2023-04-09 15:44:49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篇1

我们知道,联想是指由一种事物通过一定的关系联系到另一事物的一种表现手法,按其分类可分为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对联想和因果联想。联想无处不在,生活因联想而丰富多彩,工作因联想而精彩迭出,艺术因联想而焕发光彩。许多艺术,因联想而诞生、成熟,也因联想而气象万千、摇曳多姿。它既是构建艺术不可或缺的心理历程,也是欣赏艺术必备的思维境界。教学是一门艺术,同样需要运用联想。运用联想式思维进行教学,正好体现了新课程个性化课堂教学要求。它最大的优势在于有效整合知识、利于理解记忆。

一、整合知识

教学以知识为基点,而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定的范畴内,他都与其他知识点有着这样和那样的联系。教学当中,运用联想可以将分散的、凌乱的知识进行有机的整理与组合,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下面我就以《赤壁赋》为例,谈谈运用联想整合知识的优点。《赤壁赋》作者苏轼,历史上作为一位重要的且很有影响的文人,我们必须讲解。

首先,讲解姓氏与称谓。作者姓“苏”,我们能过相关联想,自然会想到苏洵、苏辙,想到“苏门四学士”。因其与苏洵是父子关系,与其弟苏辙是兄弟关系,他们三人在文坛上并称“三苏”;而与秦观、黄庭坚、晃补之、张末是师生关系。苏轼号“东坡”,人们称其为“东坡居士”,我们由“居士”通过相似联想会想到青莲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六一居士欧阳修、淮海居士秦观、清真居士周邦彦、石油居士范成大、幽栖居士朱淑真、易安居士李清照、后村居士刘克庄、柳泉居士蒲松龄等。东坡死后谥号“文忠”,我们又会联想到欧阳修和元代的散曲家张养浩,因他二人溢号都为“文忠”。

其次,讲解对他的评价。“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散文、书法方面皆有卓越成就。”(《诗歌词典》)既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通过相似联想我们立刻会想到其他七位——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通过“唐宋八大家”又会联想到归有光,因归有光与王慎中是明朝“唐宋 ’派”的代表,是“唐宋八大家”与清朝“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苏轼又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我们又会联想到其他三位——黄庭坚、米芾、蔡襄。

这样,我们运用了多种联想,将一些分散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这些知识点在一定的范围内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利于理解记忆

通过联想我们整合了知识。整合后的知识不是以点的形式散乱的存在,而是以“块”与“链”的形式耀眼地出现。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就会举一反三,学生学习就会触类旁通。从而有助于理解加深记忆。我们以《赤壁赋》的背景及文体知识为例来看。

《赤壁赋》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是苏轼被贬黄州夜游赤壁所作。要想深刻的理解文章内容,就必须讲解“乌台诗案”,因“乌台诗案”与作者被贬黄州夜游灵壁表达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见解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乌台诗案”是理解课文哲理与抒情高度融合的不可或缺的材料。

本文的文章体例属于“文赋”,“文赋”是赋的一种。赋,最早见于《诗经》,只是一种铺陈言志的表现手法。所以班固《两都赋序》中说:“赋者,古诗之流也。”而其作为一种文体最早始于战国后期苟子的《赋篇》,文章体物铺陈,分别写了云、蚕、礼、知、箴五种事物。陆机《文赋》中将其与诗作了鲜明的区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基于此,赋作为一种文体,就有了定性:一种讲究文采、体物铺陈、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文体。既然讲到赋,我们马上会想到苟子的《劝学》、宋玉的《风赋》、张衡的《二京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杜牧的《阿房宫赋》。因为它们都是赋,很相似;所不同的是:《劝学》是体物铺陈的“短赋”即“诸子赋”,《风斌》是抒情浓郁、意象瑰伟、声调绵邈、多用“兮”字的“骚赋”,《二京赋》是鸿篇巨制、繁缛富丽、几尽铺张的“汉赋”即“辞赋”、“大赋”,《归去来兮赋》是多用排比、对仗工稳、字句整饬的“骈赋”即“俳赋”、“小赋”,《阿房宫赋》是合诗声律、平仄对偶、韵制和谐的“律赋”,而《赤壁赋》则是富于伸缩、自由挥写、抒情广阔的“文赋”。转贴于

赤壁赋教案篇2

[关键词]苏轼作品 乐观旷达 壮志难酬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2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当下,不少中学生遭遇挫折后无所适从,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诗歌具有强大的熏陶感染功能,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并从中思考、领悟。语文教材中,作家的作品所传达出来的积极态度,为学生模仿榜样提供了可能性。榜样应充满生命感,不能只讲其优点,而对其缺点只字不提。

苏轼,是中学生的榜样。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何正臣弹劾苏轼,上奏苏轼任职湖州后所进的谢上表,其用语暗讽朝政。接着御史李定等王安石一派的官员,从苏轼的诗文中寻找罪证,指控他有谋反之心。后苏轼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也称“乌台”,因御史台内柏树上多乌鸦筑巢栖息。这起文字狱被称为“乌台诗案”,最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笔者查阅人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发现苏轼被贬黄州后的作品共有七篇。这些作品分别为元丰四年(1081)作散文《方山子传》,元丰五年(1082)作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赋《赤壁赋》、散文《游沙湖》,元丰六年(1083)作散文《记承天寺夜游》。而《游沙湖》中苏轼游蕲水清泉寺所作的词即《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一、乐观旷达的精神

“乌台诗案”发生后,苏轼履险如夷,尽显其乐观旷达。

《游沙湖》作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病愈后,与主治医生庞安常同游蕲水清泉寺。苏轼看见寺边兰溪的水往西流,作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告诉我们,纵使时光流逝,我们仍应老当益壮,奋发有为;“休将白发唱黄鸡”,即不要因人老就唱起“黄鸡催晓”等消极悲观的歌曲。

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苏轼去沙湖看田。他在归途中遇雨,便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同行皆狼狈,而苏轼却持竹杖,穿芒鞋,一边吟诗长啸,一边逍遥前行。他不怕,只需一件“蓑衣”就可以抵挡自然界和人生旅程中的风雨。“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语双关,表面上是说他对天气变化毫不介意,实际上是他不为人生忧患而动摇的修养。

元丰五年(1082),苏轼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所游为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之地。由于当地传说赤鼻矶就是周郎赤壁,苏轼也不妨把它当成真的赤壁来寄托自己的情怀。壮美的大江,引发了苏轼对主帅周瑜的赞赏。周瑜年轻有为,在赤壁之战中从容指挥,最终打败曹操。而此时的苏轼,功业未成,早生华发,便感喟“人生如梦”。这种感触并非颓废和悲观,他最后还是做出了举杯邀月,酒酹于江的壮举。这一举动,与词中所写的壮丽江山、千古英雄融合在一起,营造了深沉、雄浑的意境。

元丰五年(1082)农历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客在赤壁之下泛舟游玩,并进行了一段精彩的主客间的对话。月下的主客问答,是苏轼人生态度的两个层面。作为“主人”的苏轼,表现了他的乐观旷达;而作为“客”的苏轼,表现了他的消极悲观。先分析作为“主人”的苏轼。面对“客”所发出的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主人”苏轼解释到,就像水会流逝,月有盈虚,生命就个体而言,是如此短暂;就整个人类而言,万物与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既然这样,我们不如享受大自然,随遇而安,拂江上清风,赏山间明月。

元丰六年(1083),苏轼作散文《记承天寺夜游》。作者与好友在承天寺悠闲地观赏柔和的月景,庭中的月色如水般澄澈明净,“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微风吹拂,竹子和松柏在月光的照耀下舞弄着自己的影子。

二、壮志难酬的慨叹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苏轼被贬谪后,偶尔慨叹壮志难酬,也是可以理解的。

试分析《赤壁赋》中作为“客”的苏轼,他从眼前的赤壁壮景,想起了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英雄人物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了,他便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

赤壁赋教案篇3

据坡黄州书牍等史料记载,自公元1080年初谪居黄州始,到公元1082年初的二年多的时间里,坡主要精力用于为《易传》、《书传》、《论语说》等三传的正误注解,并第三次抄写《汉书》,在这个过程中还到安国寺借一禅室“闭门思愆”。坡在给文彦博的信中说:“(余)到黄州,无所用心,辄复覃思于《易》、《论语》,端居深念,若有所得”。在《与王定国十五首》中写道:“某自谪居以来,可了得《易传》九卷,《论语说》五卷,今又下手《书传》。”在《与腾达道二十二首》中写道:“某废闲无所用心,专治经书……”在与朱司农交谈时,坡说:“适了些日课……”“抄《汉书》。”“某读《汉书》,至此凡三经手抄矣。初则一段事,抄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除了这些书案之事外,坡常到黄州城附近的安国寺洗浴拜佛,坐禅论道。坡这段时间所作著述、抄书、坐禅拜佛之事,对于他超然自适、随遇而安;对于他会通诸子,回归质朴;对于他文从义理,多切人事;对于他求物之妙、达物之理,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这么说,坡初衷是排遣积郁,寻求解脱,最终却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构建了自己的自然朴质的哲学思想体系,确立了他自己的哲学视角。这在客观上为坡文学创作黄州井喷现象的出现,夯实了思想理论基础。

黄州创作井喷现象的出现,应该说也是坡异乎他人的人生遭际的心灵感喟、悟知,以及理性升华的集中喷射。北宋时期,黄州属下等州。州城里十之九是耕地、鱼池等,商业店铺、作坊很少。坡打从小时候起就在家乡读书,20岁中进士。之后通过制试走上了仕途高位,一做官就是凤翔通判。然后,就是杭州通判、密州太守、徐州太守、湖州太守。虽然途有坎坷,但总体来说,他在那段时间内,仕途还是比较通畅的。毕竟通判杭州后,被提拔为正职。坡被提为密州太守后,心里充满了狂豪之气和自负之情。“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坡《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何等自豪,何等自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坡任徐州太守时,因组织、领导徐州官民战胜特大洪灾而建功,受到皇上大而重的奖励,更使得刚届不惑之年的坡豪气横生、踌躇满志。就在坡狂豪之气、自负之情进一步膨胀、觉得自己实力有加、有资本举步向上的情势下,就在他由徐州调任湖州太守不到4个月的时候,突然间遭受到“押解入京受审”的厄运。经过一百几十天的炼狱折磨和十几次提审的威逼和,在曹太后及众多重臣的保释下,于1079年农历十二月底结案。于1080年农历正月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由黄州安置。这就使得坡经历和经受了人生骤变:一是由朝廷高官骤变成戴罪贬官;二是皇敕功臣骤变成钦定罪犯;三是由衣食无忧骤变成生活困顿;四是皇定储相骤变成识字农人;五是朋交高官骤变成相处农樵;六是定期面圣骤变成焚香坐禅;七是踌躇满志骤变成郁闷绝望;八是终日理政骤变成愁觅大江……这些骤变,对于年近半百的坡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甚至是致命的。同时,也使得坡的情感投向、精力投向、智力投向、能力投向,以及思维视野、思维方式,都发生了隐显不定、深刻无比的重大转变,即由官场人际思维,转变为以民间黎庶思维为主;由仕途进取思维,转变为以自我解脱思维为主;由感知、感从思维,转变为以自然辩证思维为主;由官学思维,转变为以文学思维为主。在写作目的性上由原来的遣兴娱朋,转变为以排遣宣示为主。由于坡生存环境的质的改变,使得他在其人生道路上经历并且必须经受这些骤变和转变,也就使得原来的官场上的苏轼,经过黄州二年多的谪居生涯,嬗变为黄州的黎庶之中的坡。又由于坡在黄州谪居时的深度思维,奋力排遣,并且这是他人生中的首次,因而他的深度思维所感悟,连同其内心的需要排遣之烦愁,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喷射出来,形成其黄州创作井喷现象,是不难理解的。

坡黄州创作井喷现象的出现,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黄州有着丰厚的创作资源和创作灵感的激发点。稍加留意,我们不难发现,坡于1082年3月至10月间,在黄州创作的书法作品和诗、词、文、赋等作品,除了《黄州寒食诗二首》之外,《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坡游览赤壁(放舟赤壁)之后而创作的。换而言之,都是取材于长江及长江北岸的黄州赤壁的。应该说这不是一个偶合,而是长江、黄州赤壁与坡彼时彼刻的心境、审美情趣和深度思维的契合。是长江、黄州赤壁深厚的人文底蕴,对于彼时彼刻的坡的创作灵感,有着一触即发的激发作用。我们不妨打个比方来说,坡是带着满腹恐惧、愁懑、孤寂感来到黄州这个贬谪地的。经过在黄州的头二年多的贬谪生活;通过抄《汉书》、著三论,与渔樵杂处、躬耕东坡、坐禅拜佛等活动,反思并廓清了一些心理问题,排遣了一些内郁,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当他站立在长江北岸的黄州赤壁矶头之上,想到汉末长江之上、赤壁之下所发生的赤壁大战的雄烈场面时,想到赤壁大战中曹操、孙权、刘备、周瑜、孔明等许多的英雄人物时,联想到他自己的跌宕人生时,他的创作灵感就被激发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句,就像潮水一般奔涌而出。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从这种文学视角去观察《赤壁赋》、《后赤壁赋》,我们心里也就豁然开朗了。同样,用这种文学视角去观察坡黄州井喷现象,也就事因明晰了。

赤壁赋教案篇4

关键词:苏轼;《赤壁赋》;黄州;月;水;泛舟

《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的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破曹的赤壁。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诗人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下了这篇游记。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江城的风物,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前赤壁赋》。赋中凭吊古迹,表达了作者对江山风物的热爱和旷达的心胸,但也有人生虚无的消极思想。文章借景生情,景是情的外观;情由景生,情是景的内涵。

文章以“风”和“月”开卷,苏轼与客泛舟夜游,一叶扁舟浮在茫茫江面,月色水光与天宇合一;接着,歌中的“击空明兮溯流光”,客引曹操的“月明星稀”,苏轼答对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都紧紧扣住了“风”和“月”。这种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浑然一体,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

月夜,秋江的清风,澄净的星空,月移船行。无边的风月渺渺入怀,人好像在仙界飘游。正当主客饮酒乐甚,扣舷而歌却又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转向了莫名的惆怅。这是借景生情,景是情的外观,情由景生,情是景的内涵。接下来,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来抒发感情。最后,仍从人们常见的山川、风月的变与不变、有穷无穷来感叹人生。文章因为“空明”“流光”之景,生出“乐甚”“愀然”之情,而读者为这常景打动,为这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这景这情,有历史人物的业绩,有古战场的空寂,有作者的旷达和惆怅。文章正是这样由于景物的反复穿插,悲喜之情的不断消长,作者情感的痛快吐纳,使景情融合达到完美统一,使常景产生如此感人的魅力。然而,文章写得却是常景,文章通篇以景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川、江水辅之。

一月能映千江水,千江水月一月摄;思想在自由之境穿行,身心于空明的禅境放松。

空明的境界是一种万虑都歇的无欲无机之境,而水与月则是一种能滤洗人的烦忧、使人进入自由思考的有意味的物象。孔子见流水而有感,李白之因明月而思乡,最能表明水与月的这种精神导向性。佛教禅宗认为它是一种思想的象喻。“一月能映千江水,千江水月一月摄。”释子借一月与千江之月的关系,喻言有和无、变和常的辩证关系,在世界的差别之中更注重无差别的觉悟。因此,水月之象也是佛徒参禅证道的入门处。宋代禅思想深入人心,理学济以禅思,诗学济以禅喻,士大夫们大都将禅思作为思想的增容剂,苏轼也不例外。在此空明静观之夜,苏子见水月而起幽情,在静观中超越得失人我的思想局限,由道入禅,合道与禅,仰观宇宙、俯察自身,反思自身与宇宙的本性,进入哲学本体思考之境。他和释子一样,也借水月为喻,在仿佛永不消逝的水与月中,感觉到永恒同样潜伏在自己的体内——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样,即使明知一切都在微小的时段中发生变化,“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也因为自己具有与天地宇宙一致的本性而欣喜,为自身融入自然、获得自然性而满足。思想在自由之境穿行而获得的这种禅思如佛光自照,令他在一瞬间释滤了长期以来囤积的压抑和苦闷,精神与肉体一起放松在这空明的禅境中。沐浴着无尽的清风明月,主与客一起摆脱了,自由了,安然酣眠在水月奇境之中,仿佛连梦也不来骚扰一下。

赤壁赋教案篇5

一、 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积极探索教学策略,让高中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巧设悬念引入新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如讲苏教版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时,我先用具有启发性的话语引出新课:“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时,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和仰慕感,仰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然后我会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选出一些通假字、古今异义等文言知识进行提问,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为了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还设置了悬念:“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三十六计,那么请你们思考这篇课文用到了其中的哪一计,并说明理由。”这时学生都能积极讨论和探究,课堂气氛热烈。

二、 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难点

高中语文教学需要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教学,规范高中生的学习行为,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并且有效突出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对高中生学习技巧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趋势,语文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高中生的差异性,建设符合实际的语文课程结构体系和实施机制。

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的《祝福》,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质朴的农村妇女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作品深刻揭露了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因此在教学时我设置了清晰的教学目标:掌握运用肖像的描写、环境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倒叙手法。掌握情节结构,理清思路,把握主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对祥林嫂不同时期肖像的比较分析,对祥林嫂的死因及主题的理解。然后我与学生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同学们,祥林嫂带着四十年的屈辱与辛酸,寂然地离开了人世,生命划上句号,我们如何看待祥林嫂的反抗?”

三、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案

由于高中生的学习习惯和个性特点已经逐渐成熟,他们对语文有自己的见解,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灵活处理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语文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教学方案,教学时不必面面俱到,而是要做到精讲精练,形成模式。教师不能刻意追求语文教学的完整性,对于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内容应该舍去。

比如讲苏教版高中语文《赤壁赋》时,我首先用大屏幕向学生展示余秋雨的散文《坡突围》,这篇散文主要讲述了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可以为学生学习课文《赤壁赋》做铺垫。然后我让学生思考以前学过苏轼的哪些作品。有的学生说《题西林壁》,有的学生说《饮湖上出晴后雨》等,极大地增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我给学生出示赤壁的图片,播放《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视频节选,增强学生对赤壁的认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还配乐朗诵全文,并且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让学生学会变通。

四、深入挖掘教材,注重拓展延伸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是高中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材料,也是培养高中生文学素养的载体。语文教材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有利于高中生正确、熟练地运用语文知识,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找到教材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思想,注重对高中生进行拓展和延伸训练,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劝学》教学,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题目,我首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劝”字,然后提问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此时很多学生都立即说出是劝说、劝告的意思。我以此为契机,在“劝”字后面又加上一个“学”字,我又问这时“劝”是什么意思?此时高中生才慢慢领悟,原来这个字还有劝勉的意思。在教学中我还借用课文教导学生,必须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赤壁赋教案篇6

一、创设情境,自然导入。

一堂课就是一次演出,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演出中,导入新课是第一幕,如何演好第一幕,如何在第一幕中让你的观众被你的台词所吸引,并产生共鸣,这就需要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指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个场合的情形和景象描绘出来,使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获得生动鲜明的感受。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代表作,上课时如何创设情境导入这首气势恢宏、高唱入云、笔力遒劲的豪放词之力作?不妨这样导入: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元丰五年,漫步长江岸边的坡,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看着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情难自已,于是把酒临风,挥毫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震烁千古。在这里,他还先后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词,观赏古人笔下的赤壁,聆听古人心灵的独白……如《再别康桥》的导入:古人云“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诗文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更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去体悟和理解离别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诗人笔下的离别之情……这样的导入,自然,毫无雕饰,这样的创设,让你乘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

二、巧提问题,启发导入。

在导语中,我们若巧提问题、启发导入,收到的效果非同一般。这需要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吸引学生,帮助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如果围绕知识诞生的原始情境来设计问题,我们就把知识得以产生的“问题”还给学生。在北京市怀柔第三小学任教自然、社会学科的李东霞老师在上《规律》这一课时是这样巧提问题、启发导入的:我们学校门口有两棵生长了五百多年的、葱郁挺拔的老槐树。它是我校的象征,也是我们的骄傲!我们爱它,我们关注它的点点滴滴……秋天,老槐树的叶子渐渐飘落,大小不一的叶片满天飞舞,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叶片的大小有规律吗?假如给你们一份一年级学生校服型号统计表,要你们为10000名士兵生产军服,由于特殊原因,不可能测量每个士兵的身高。想一想,1~5号军服各应生产多少套?让我们来探究吧! Let’s go !!!……这样的导入,这样巧设巧妙的提问、启发的导入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了,枯燥的事物诗意化了。于是,学生们兴奋了、理解了。

三、前后联系,轻松导入。

赤壁赋教案篇7

禅宗大师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禅宗佛老思想对于刚从记忆型教学中脱身而出,转入抽象感悟教学的大部分高一年学生而言是陌生而艰深的,但是文章第一段中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的良辰美景,“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赏心乐事,学生还是能透过文字而身临其境的。这时的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直观可感,有一定人生阅历的学生,似乎也能理解苏轼在“乐极”之时为何渴望“羽化登仙”了。但是,在这种举酒邀月的快乐之下的“遗世独立”的人格和淡淡的忧伤就比较难以把握,要做进一步的思考了。

所谓知人论世,要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就必须了解作者因何到此,为何写作了。作为唐宋家之一的苏轼,他的一生是坎坷的。他出生在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的家庭,但从小接受了丰富的文化教养和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二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任职期间,诗人一直以“仁政爱民”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认真地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救灾、治水、请免赋役、整顿军纪,差不多所到之处,都有卓著的政绩。按他的才能,他本可以成为一个出将入相的治世能臣而彪炳史册。然而,冷酷无情的现实使他很快发现,自己正处于北宋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心,而他的执着和守正不阿又注定了他要成为这一场政治斗争中的不幸牺牲品。果然,在乌台诗案中,他受尽折磨,几至大辟,其后又一贬再贬。就如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本诗正是写于作者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之际。虽是团练副使,却“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

这是苏轼政治失意,行动不自由,生活穷困,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在沉重的精神压力下,诗人对政治未能完全忘情,但又不能不关怀自己的生存状态。于是他陶醉于自然的美景,要象《论语》中所描绘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情景一样,“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则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即忘却官场上的烦恼,把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去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人生的快乐。然而,才华卓著,又在人生的盛年不幸遭遇贬谪,面对厄运,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旷达风貌之下内心的悲愤和一些消极情绪。如“不绝如缕”的幽咽的箫声,苏子“愀然”的神态,及“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无奈与悲观。

诗人月夜泛舟赤壁之下,被恬静素雅的赤壁夜景所陶醉,有一种“羽化而登仙”的感觉,似乎忘却了内心的悲痛,怡然自乐;但随着自己不经意的“歌声”和客“呜呜然”的洞箫声,诗人那淡淡的乐又被内心深处的痛楚所替代。于是“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发出“何为其然也”的疑问。诗人借客之口,道出了内心的种种苦楚。面对眼前的明月清风,诗人自然想起了有关明月的诗歌,想起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想起“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由此联想到当时的英雄曹操。“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诗主要表达了人生苦短,以及渴望贤才协助自己实现宏伟大业的雄心。在这里,苏轼借客之口引用此诗句,是含蓄地反用其义,即希望自己能够遇上贤主。但客在此迅速将话题转向诗的作者曹操,并浓墨重彩描绘了曹操当年的雄才大略、丰功伟绩,并用一句“固一世之雄也”加以总结,但最后又用一句“而今安在哉”反问,对这一切进行彻底的否定。同在赤壁这地方,当年曹操那样的大英雄都尚且如此,何况自己呢?于是诗人就有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就有了“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渴望。知道这个渴望不可以实现,所以就悲从中生,只好把这种悲伤传递到箫声之中:“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概而言之,“人生苦短,宇宙无穷”,不能建功立业永垂不朽成了一切悲的根源。

世间的幸福都是相似的,而痛苦却不尽相同。了解作者的身世背景后,学生理解体会诗人的痛苦也就水到渠成了。

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理解诗人是如何由悲转乐。诗人把曹操的业绩同自身的现实状况相比较、体察、辨析,从而寻找出某种相似的对应关系,进而萌发共鸣:无论是建立过伟业的曹操还是报国无门的自我,同永恒的宇宙相比,都是渺小的。不过曹操是“伟大”的渺小,而自己至今尚说不上建功立业,只是沧海之一粟,更加微不足道了。“人生短促,天地永存”,对于一个极有理想与抱负而不得施展反遭贬斥软禁的人来说,只能加深其内心的焦渴:“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是将这句话匆匆带过,未作详细分析,而学生常常对“望美人兮天一方”一句不理解,有个同学问我:“望美人兮天一方”,是不是作者在思慕他心中的美人?我告诉他们:作者表面上是讲思慕天一方的美人,而实质上是表达内心的一种感情和追求。“美人”这个意象在《诗经》和《楚辞》等古典文学作品中是“贤主”和“美政”的象征,作者于此反复吟唱“美人”,显然透露出这么一个信息:今天虽然因乌台诗案遭受贬谪,但杜甫般“致君尧舜上”的社会理想却一直萦绕在心头,内心深处并没有忘记国家社稷。而文章由悲转喜,作者乐观旷达的品格的理解的突破点也就在此了。

自屈原以来,文人骚客在诗章中以男女喻君臣就已成为一种屡见不鲜的传统,因而这里的“美人”显然可以看作是暗喻宋神宗。苏轼青年时代就有平治天下的远大抱负,虽然贬居偏远的黄州,诗人在内心深处仍抱着得到帝王重用、一展政治抱负的期望。在这里,诗人的悲情实与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表达的“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的思想感情并无二致。

人生的挫折并没有摧毁了诗人,却让他“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他学会了自我疏解,不怨天尤人,也不封闭自虐,他坦然地接受命运的每一次挑战,在疾风骤雨中谈笑自若,做到了我生百事常随缘,人生旅途的苦难和不顺,使他真正地成熟了。

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出入儒道,濡染佛禅,对法家也多有肯定,可谓宏博开放,兼容并蓄。在知其不可而为之行不通时,的确是可以用无为来对待的,然其深层意识还是希望有所作为、大有作为的。董仲舒曾提出天人感应的学说,这种思想表现在文学上就是“立象尽意”、情景交融。“立象尽意”、情景交融不但使复杂微妙、不可捉摸、难以言传的感情和思想通过与它共鸣的一些外在形象隐约地暗示出来,并如实地把它传递给读者,示人以富有美感的形象,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或想象,使人感到在有限的词句中蕴涵着无穷的意味,从来被认为是散文创作的最高境界,成为历代文人孜孜以求的最高目标。《赤壁赋》中,诗人用月光映照下的“桂棹”与“兰桨”来强化自己的高洁,用“溯流光”比喻自己身处逆境而不屈服的性格。月即“我”,“我”即月,物我相通,使“我”真正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与真趣。

在大自然中忘怀得失,寻求精神解脱,这是诗人寻求的精神解脱:“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是要淡化物欲、淡泊名利,恬淡自适。而那“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是与功名利禄、宠辱得失无关的,它们还能涤荡人的心灵,抚慰人的创伤。正因如此,多少文人士大夫遭遇政治失意、人生挫折之时,往往寄情于山水,隐遁于江湖,在大自然中寻求精神的解脱和心灵的抚慰。苏轼正是要提醒在人世纷扰中患得患失、认为自己一无所有的人们,我们原本是富有的,我们拥有清风、明月,拥有可以感知这一切的眼睛、耳朵,拥有享受自然享受生命的能力――这才是我们最可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它、享用它,而不应忽视它、虚掷它。正如作者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所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大自然、生命本身自有其可爱之处,可能我们所缺少的正是一双发现的眼睛。乌台诗狱、黄州贬谪,对苏轼是一次精神上的沉重打击,而黄州时期又是苏轼完成其精神境界的升华、思想臻于成熟练达的时期。

赤壁赋教案篇8

——题记

孟子曰: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历史上,哪一个成功者不是踏着风浪走过来的?

饱受苦难的勾践,在面对亡国之恨、江山断送时,他选择了忍辱负重。这个落魄的君主,在吴国饱尝了艰辛,可这艰辛却让他懂得了苦难的含义。于是,你日复一日地尝胆汁,提醒自己不忘国仇家恨。最终,他在苦难中设计了统一大业的宏伟篮图,三千越甲诠释了他的霸气。

浪漫的苏东坡,你才华横溢,就是因你的才华,才受到了无数人的嫉妒和排斥。你忧国忧民,却得到了一贬再贬的下场。可是苦难没有打垮你,你无论居庙堂之高不是处江湖之远,都心系百姓,你带头治蝗虫、修苏堤,为西湖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乌台诗案,苦难再次降到你身上,你寄情山水,逍遥红尘,在赤壁留下了《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诗篇。

杜甫,后人尊称你为诗圣,然而你一生命运坎坷,虽胸怀大志,却无大事所成,苦难的人生磨练了你的意志,面对磨难,你泰然处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你安贫乐道的彰显;“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你忧国忧民的愁思;“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是你孤独的心声的写照。你晚年虽身处乱世,却仍写下了历史上璀璨的诗篇,赢得百世万代的传颂。

其实,每一个成功者的一生都是坎坷的,而此时的人生方能体会出:宝剑峰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你勇于面对苦难,战胜苦难,那么,荆棘的人生也会变成一条康庄大道。朋友,从容地面对苦难吧!

赤壁赋教案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文教学 传统文化

苏教版必修教材中的诗词本身就是古代作品中浓缩的精华,是优秀文学艺术的典范。但是,高中古诗文教学不能以本为本,教师要有传统文化渗透的意识,只要执教者能细心挖掘,手中教材所能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无处不在。

一、传统文化概念的界定

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这个概念内涵极为丰富,包括国学经典、诗词曲赋、书法绘画等多个方面。高中古诗文可以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的面非常广泛,常见的例如:国学经典、“优秀文学艺术(手法)、优良传统美德、优秀个人品质、优秀民族精神、独特的思维和智慧”、、民俗礼仪、衣冠服饰、历法纪年、法律刑罚、官职升降等。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

1.优秀文学艺术

《史记》选读篇目中《项羽本纪》就极好的体现了司马迁塑造人物的高超艺术手法――运用尖锐的冲突、生动的细节、个性化的语言、精彩的议论、烘托、对照、描写、夸张以及互见互补等等,把历史人物项羽刻画得丰满传神,史学见解、文学功底让人叹服!

2.优良传统美德

必修五中《陈情表》和初中篇目的《出师表》代表了我国古人最传统的两大情感――至忠和至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密码,是优良美德。《离骚》中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成了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3.优秀个人品质(民族精神)

优秀的文学艺《史记》选读篇目中项羽一往无前、永不言败的战斗精神,拒绝苟且偷生的英雄骨气;《渔父》中屈原的不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忍辱负重的治学勇气;《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太白的飘逸洒脱、铮铮傲骨;《唐诗宋词选读》中《从军行》里大唐书生毅然投笔从戎、渴望杀敌立功、扩大疆土的大唐民族气魄,这些都是蕴藏在作品里值得挖掘和传承的优秀个人品质、优秀民族精神!

4.独特的思维和智慧

必修四《季氏⒎ヲ臾》、《寡人之于国也》体现了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更蕴含了我国古代圣贤孔孟独到的政治理念、思维和智慧。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坚定推行“礼”和“仁”;孟子则针对梁惠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论说。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表现了柳宗元“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追求,这也是我国古人独到思维、智慧的渗透。

5.等

必修一《赤壁赋》和《唐宋家散文选读》中《后赤壁赋》里以苏轼为代表,体现了我国古代文人在儒学世界里遭遇“入世”困惑而前往佛道两教寻求“出世”精神解脱,进而能够融合儒释道于一身的特殊现象,这也是我国古人的最好体现;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就涉及到古人重阳节登高作赋、插戴、喝酒的民俗习惯。《项羽本纪》中“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滑稽列传》里优孟用讽谏的方法建议楚庄王对他的爱马“请以人君礼葬之”。这些就是我国古代民俗礼仪的涉及。

二、实施文化渗透的途径

“渗透”不是“灌输”,不是“填鸭”,是合理巧妙地滋养进去。学生不是机器。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繁重,古诗文在教材中的比重也最大,如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将弘扬传统文化落到实处,这是每一个执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渗透”法是可行的路径。

古诗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极为丰富,执教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如何进行有效“渗透”呢?具体途径有哪些?颜昌容在其硕士论文里也谈到具体途径有:营造文化氛围、品读语言、引用古诗文、查阅资料、阅读名篇名著、借助影视媒体、开展专题学习等。该论文还探讨了教学过程中“渗透”的多向性,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组成的“横向渗透”和课前、课中、课后组成的“纵向渗透”。

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的文化的“渗透”可以分为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两大类。

例如,《赤壁赋》里由“壬戌之秋”来介绍我国古代历法纪年――天干地支就属于“直接关联”,这种渗透是最容易把握的。

“间接关联”主要是指运用发散思维,使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这能够有效激发师生联想。以《唐诗宋词选读》中《青玉案・元夕》的传统文化渗透为例:

正月十五在古代又称作什么节日?当天晚上人们有哪些习俗?与之相关的名句、谚语、有趣的故事又有哪些?

古诗文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落实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当涉及到“间接渗透”,需要发散思维的时候,思维导图在任何一个环节里都可以发挥作用。它是一个有用的工具而已。

此外,归纳演绎、对比式的比较阅读、汇报交流、小组讨论等都是“渗透”的可行途径。

赤壁赋教案篇10

一、万顷“茫然”:似乐实悲之沉重

《赤壁赋》一开始,就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江景,巧妙地组成一幅生动优美的赤壁秋夜图。一般人都认为:作者全身心投入了大自然的怀抱,尽情领略其间的美景,因美景而生乐情,可谓物我两忘!其实不然。

试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中的“茫然”,从字面看,其固然有浩荡渺远之意,但也有“失意”之意,小舟微似一叶之渺小,大江阔有万顷之广袤,个体何其渺小,人类何其卑微,大江何其广阔,自然何其浩瀚?!人处世间,不正像小舟一样漂泊无依渺小至极吗?!此外,“遗世独立”“羽化登仙”表面上是说游览美景的愉悦之感,实际上也是在说:我多想脱离尘世!如果能够离开现在的这个世界,我宁愿自己的人生之舟“不知其所止”,这其实已经是作者的个人主观情感的浓烈抒发与淋漓呐喊:我厌恶这个黑暗的世界!

因此,看到苏轼写了“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样开阔的美景,就说作者“心胸开阔、舒畅”;看到苏轼写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这样充满想象的句子,就说他“无拘无束”、有着“洒脱的胸怀”,而忽略“茫然”的暗示,明显是先入为主和主题先行的做派。

况且,乐景未必对应乐情,纵观古今文人,大凡寄情山水,把大自然描写得无比美好者,很多恰恰是寄托哀情,或者是寄托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正所谓“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因此,作者把赤壁月夜江景写得这么美,是因为这样可以使自己沉浸在大自然的美丽景物里,从而忘却白天的烦恼、尘世的郁闷。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主客二人夜游赤壁,当他们踏上那一叶扁舟,苏轼的心情是很沉重的,但是高明的作者却没将它轻易外露,而是将这颗沉重、抑郁的心深藏在由寂静的夜空、浩渺的江面、弥漫的雾气、习习的晚风、凌空的皓月组成的江天水月奇景之中,因而获得了暂时的欢乐;可是无法回避的沉重现实、不可抑制的郁闷心境却又如影随形,始终在眼前那“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水月奇景中涌动浮现。可以说,景越是美,就越是触景伤怀,哀从中来;情越是乐,就越是乐极生悲,悲由乐起。

二、声“呜呜然”:乐难掩悲之痛苦

要想分析“呜呜然”,就要先弄清声音的来源。如前所述,赤壁的水月奇景让苏轼叹为观止,但是美景并不能消解内心的悲伤。虽托词“饮酒乐甚”,也不过是借酒浇愁,试图以“乐甚”掩饰自己的真实心情,然而,悲伤的情绪又如何能够掩饰呢?也许是无意识的,也许有意识的,作者内心深处的积怨化为歌词: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我们试着这样来理解:我有着桂树做的棹兰木做的桨,为什么不能操纵自己命运的扁舟,而流落在这大江上漂泊无定?我的情怀悠远又迷茫,思念美人却天各一方!这四句骚体诗不仅分别模拟或袭用了屈原《九歌・湘君》中的“桂棹兮兰,斫冰兮积雪”及《九章・思美人》中的“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等句子或词语,而且由袭貌进为取神,以神为潜台词,传达出来的完全是《离骚》中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一样的“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怨愤与痛苦。

客闻弦歌而知雅意,于是适时吹箫,“其声呜呜然”,非常切合主人的心理,堪称知音。“呜呜然”一词,明写乐曲开端之呜咽低回,暗传作者内心之忧伤苦痛,借有声之箫音,写无声之心理,令人读来倍感神伤。这一点并不是孤立的分析,在后面的文本中还有印证。“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这是“怨朝廷把他贬官,望朝廷能起用他,为贬官而哭泣,诉说自己的无罪”(周振甫语)。一代文坛巨星如今谪居黄州一隅,不就像潜伏在深渊的蛟龙?失去皇帝的信任,不就像妇女失去了丈夫的宠爱吗?“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不单是从侧面写箫声的凄绝,也是作者哀怨痛苦的真实写照。

三、苏子“愀然”:主客同悲之暗示

“愀然”一词,古来分析者未多加注意。若从众分析,开篇为乐景乐情,主赏乐景,客奏哀音,何不用“讶然”以显主人之不解,或用“愤然”以显主人之不满?苏轼独独选用“愀然”,其中大有深意。

客人的吹奏打动了苏轼,深入了苏轼的内心世界,撕去了他“饮酒乐甚”的伪装,点明了“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政治遭遇:本是蛟龙,却谪居黄州,身潜“幽壑”;本是学士,却零落孤舟,恰似“嫠妇”。因此,苏轼内心深处的贬谪之愁被完全引发,于是“愀然”,忧愁顿生。其实,作者没有选用其它词语,这本身就是一种暗示,他是在告诉我们:客人吹奏的箫音,是反映了主人内心的悲苦的,或者说,主客二人的内心世界其实是一样悲苦的。否则,何来“愀然”?同时,这种暗示,文中并非仅此一处。前面苏轼写“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用“和之”而没有用“奏之”,更没有用“闹之”,说明主人对客人演奏的情感表达是认同的,他也认为客人完全听懂了自己歌词中的衷曲,箫声传达出了自己无法明说的“愀然”。

而对曹操这个形象,作者先以“一世之雄”誉之,继而却用“而今安在哉”形成一跌,文气于是直转而下,虽是“一世之雄”,但是肉体还是消失了,说明任何一个活跃于历史舞台的伟大人物总是要死的,点出人生无常这一人类的终极悲哀,因而产生了“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超脱人世而求得永恒的想法。以上陈述,正是苏轼在经历“乌台诗案”的沉重打击之后,所产生的看破红尘、消极遁世的思想感情的反映,表达了苏轼情感的“愀然”和超脱人世飞升仙界的道教人生理想。友人箫声哀怨的“呜呜然”,作者感情低潮的“愀然”,皆源出于此。

四、说理“俨然”:转悲作喜之无奈

第四段中苏轼先从“变与不变”的角度进行阐述,疏解客人“总想永恒”的困惑,然后又从“取与不取”的角度进行阐述,疏解客人“总想得到”的困惑。苏轼说:你想开点,我们虽然不能“抱明月而长终”,但是只要我们立德立功立言,一样可以不朽,一样可以“物与我皆无尽也”;有些东西本来就不属于我们这些人,我们又何必去追求呢?你且欣赏欣赏“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满江风月不论钱”(《与潘三失解后饮酒》),这些自然美景“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我们就享受这些东西吧!这话乍听起来的确是非常乐观、非常旷达的,非常想得开的,但是,中国的文人历来有个传统,那就是“王顾左右而言他”,越是口头说不想的,在心底里往往越是舍弃不下。在此,我们不妨将这里的“想得开”与贾谊《鸟赋》的“德人无累,知命不优”等“齐生死等祸福”的思想并看:贾谊是越说想得开,越证明其想不开;越说应该想得开,越是证明其无法想得开。越说祸福不足挂齿,越见祸已大于丘山;越说死生应该齐观,越见死的阴影已经威胁他的生存。而苏轼也是旷达为表而悲愤为里,越说“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越见其在追求超越、旷达后面的忧患意识,越见其希望善终胜恶,形势变得对他有利;越说“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来表示自己与往昔生活的决裂,越说明他对未取得的“物”是很在乎的,况且,若真的“非吾之所有”则不取,又何来后来的重返京城?!

所以,如果非要将这些视为苏轼的旷达,那么也只能是“俨然”旷达,其实倒不如说是他“人生如梦”的内心虚空,也不如说是他百般无奈时的长歌当哭。也许,人生必愁情万点而不能消,坎坷历尽而不能得,方可大悟大彻,洒脱豁然。

在当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苏轼正是利用这种说理“俨然”的思想武器,来让自己“俨然”获得解脱。想开点吧,毕竟“满江风月不论钱”,文章结尾的“喜而笑”,只能说无奈的安慰罢了;至于“洗盏更酌”,绝非豪情释放的“畅然”,恰是悲痛宣泄的“愤然”。

至此,我们可以明白,作者不过是用其说理的“俨然”,来冲淡其境遇的“茫然”,消解其感官的“呜呜然”,忘却其情感的“愀然”,然而,所有的,都是暂时的,当时空流转,真切的痛苦并不能一去“杳然”,乃至在三个月后的《后赤壁赋》中,依然会“悄然而悲,肃然而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