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怀古原文十篇

时间:2023-04-11 20:49:33

赤壁怀古原文篇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鉴赏

“怀古”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歌咏历史事迹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这首词就是苏轼游览黄州赤壁想到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有所感触而写。其实,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魏、蜀、吴三国争雄,吴国名将周瑜联合刘备,利用火攻大破曹操水军的地方是另一个赤壁,它是今天湖北省武昌县西南的赤矶山。这里词人借怀古以抒怀抱,不一定拘泥于地点的确凿。

怀古的重要一环,是怎样把今和古联系起来。苏轼望着波祷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古以来那些才华出众的人物都已随同时间流逝而消失,犹如被源源而来的浪涛从历史上冲洗掉了一样。于是,他用“浪淘尽”三个字,把眼前的长江和历史上的人物巧妙地联系起来,在这种自然而又形象的联想中,表现他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大江即长江。这里用“大江”,除去由于声韵的要求外,也显得更有气魄。“千古”,指久远的年代。

接下去,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而首先引起他注目的是古代留下来的战争遗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故”,旧的。“垒[lěi]”,指营盘。“人道是”,据说是。“周郎”,即周瑜,他二十四岁就当了将军,当时吴国人称他为周郎。这三句词说,在那古代营盘西边,据说,就是三国时代周瑜打胜仗的赤壁。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那么,作者当时看到的赤壁,景象如何呢?“乱石穿空”,陡峭的石崖直插高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吓人的大浪头,拍打着江岸,激起的浪花象无数堆耀眼的白雪。面对着这雄伟的景象,难怪作者要赞叹不已:既赞美这雄伟的大好河山,更赞美历史上曾经在这里叱咤风云的无数英雄豪杰。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带出了对古人的怀念。下片,就转入对赤壁之战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歌颂。苏轼写这首词时,距离发生于公元二零八年的赤壁之战,已有八百多年。他想象着几百年前的往事,用“遥想”两个字把我们引向了遥远的过去。“公瑾[jǐn]”,周瑜的字。“小乔”,周瑜的妻,是当时著名的乔氏姊妹中的妹妹。词中提到他们的婚事是为了突出周瑜年轻得意的神态。作者用“雄姿英发”来形容周瑜气度雄伟、人才出众。在作者的想象中,周瑜身着戎装,手摇羽毛扇,头戴着配有黑丝带子的头巾(纶[guān]巾),风度潇洒,从容指挥,在说笑之间,轻而易举地就把曹操水军战船烧成灰烬。“樯[qiáng]”,帆船上的桅杆。这里用“樯橹”代表曹军的战船。“羽扇纶巾”,写出了周瑜的神态。“谈笑间”,突出了他的自信和才略。“樯橹灰飞烟灭”,六个字就再现了一场历史性的大战。寥寥几笔,显示了作者艺术概括的才能;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对周瑜的由衷赞赏。

对历史人物的景仰,正包含了对自己现实状况的不满。对比之下,四十七岁的苏轼深为自己不能象周瑜那样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卓著的功业而感叹。他只好用自我嘲笑的口气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象他这样,通过想象去经历(神游)那三国(故国)的赤壁之战,人们大概会嘲笑他太富于感情,因而过早地有了花白头发(华发)吧!自嘲之余,一种看破红尘的消极情绪油然而生。“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樽”,酒杯。一尊是一杯酒的意思。“酹[lèi]”,洒酒表示祭奠。他忽然觉得,人间不过象梦境一样,不要徒然感叹了,还是给江上的明月,献上一杯酒,伴月痛饮吧!

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虽然结尾流露了消极情绪,但从全词看,气魄宏伟,视野阔大,对壮丽河山的赞美,和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歌颂及怀念,构成了豪放的基调。

赤壁怀古原文篇2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作者小传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唐宋散文家之一,世称“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中进士。

苏轼一生处于北宋新法与旧党之间的斗争、倾轧激烈时期。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先后被贬官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后谏官弹劾他在诗文中有诽谤朝廷之语,被捕下狱,出狱调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元佑年间,旧党执政,苏轼曾内调任翰林学士等职,又因与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发生一些政见分歧,再次贬谪杭州。后来新党重新上台,苏轼受到更大打击,远调惠州(贵州省惠阳县)、琼州(今海南岛),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在遇赦北还途中死于常州(今江苏省武进县)。

苏轼政治上思想保守,反对新法,但后期态度有所转变,和旧党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造成一生受排挤,抑郁不得志,但在各地方官任上,他同情人民饥苦,办了不少有益于人民的事,在诗词中也有所反映。

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位全才,不仅散文是北宋最杰出的大家,而且诗词也有很高的造诣,开宋代“豪放派”词风。此外在书画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苏轼21岁中进士,30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着书房生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咏赤壁,下阕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

上阕咏赤壁,着重写景,即景抒怀,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

下阕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在写作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如上半阕对赤壁的描写和赞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半阕刻画周瑜形象倾注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最后借“一樽还酹江月”表达自己的感慨。全词意境开阔,感情奔放,语言也非常生动形象。

译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全词赏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大江东去”是眼前江景,用以起兴。日夜江声,滚滚滔滔,使人感到历史的流逝,对往昔英雄人物无限怀念。

这句是作者触景生情,面对滚滚波涛,感到历史的流逝,有如东去的江水,不禁引起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缅怀。这两句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从大处落笔,写得气势磅礴,感情饱满。“浪淘尽”三字,把作者凭吊古战场的心情含蓄有力地表达出来。这样开头也为下面描绘赤壁和缅怀周瑜做了环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此一句除要达到点明题意之目的,其根本则在于通过对赤壁地理位置和历史人物周瑜的述说,引出对三国战事的回忆,而自然联想到赤壁之战宏伟的战斗场面。“故垒西边”两句,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点,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作者这样写,是通过联想自然而巧妙地把读者引到这段历史的回顾中去了。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从中不难想象出当时战斗的激烈和周瑜统领水军英勇善战的战斗风姿。山势险峻、参差错落的山岩直指天空,狂奔的巨流汹涌澎湃,猛烈地冲击着岩石。这是何等的雄奇景观!这里只用十三个字,便从形、声、色几方面生动地勾画出这个古战场的壮丽雄奇的图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江山的感情,同时也为下面歌颂周瑜做了铺垫和蓄势。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作者从神游中又回到现实。英雄人物已经随着长江水而流去了,只剩下如画的江山和无所建树的“我”。

此两句,一承上,一启下,由描景过渡到写人,十分自然。“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也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

上阙即景抒怀,通过描写古战场,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段具体描写千古风流人物中的周瑜。作者没有直接写周瑜的胯下马、掌中枪,而是武官文写:周瑜年轻英俊、气概俊伟、雍容娴雅、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这充分显示出周瑜的杰出指挥才干和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作者着力写周瑜其目的全在于凭吊古人以抒自己大志难酬的郁闷愁苦的情怀。周瑜年轻有为,建功立业名垂青史,而自己年近半百,功业无成却又遭贬。如此之磨难自然会哀愁的。他也只有借古来自我排遣了。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此句表达了作者极其矛盾和苦闷的心情。面对大好河山,缅怀周瑜少年得志,又深受孙权信赖,年轻时便建功立业,而自己虽有抱负,但有志难伸,毫无作为,相比之下,无限感慨。心情由激昂奋发转入消极苦闷。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结尾句,一方面表现出作者消极悲观的情绪,这是作者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的反映。在封建社会里一旦人们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却常常用达观来解决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作者也不例外。同时也应看到另一面,那就是还不失追求功业的豪迈心情。

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疑难指津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形象为何与《三国演义》中的大不相同?苏轼笔下的周瑜年轻有为,文采风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风得意,且有儒将风度,指挥若定,胆略非凡,气概豪迈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形象既有聪明能干的一面,又有狭隘嫉妒的一面,且无“羽扇纶巾”, 儒将风度。两部作品对同一人物的刻划各有其妙,且都已深入人心。不必追究谁更接近历史真实。但一定要理解,苏轼词中如此刻划周瑜、赞颂周瑜,意在怀古伤今,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赤壁古战场之争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说,他只是听当地人有此传说,借此地抒发对三国英雄的追慕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样的浪漫主义联想,岂能当作考证的结论?

湖北赤壁市(原蒲圻县)素称湖北的南大门。赤壁山在赤壁市西北40多公里的长江南岸,是一脉相连的长岭山。山上隆起三座山包,头部的叫赤壁山,中间的叫南屏山,尾部的叫金鸾山。

登上赤壁山顶,站在屹立于临江绝壁之上的翼江亭里凭栏北望,江水滔滔。这里传说是周瑜当年指挥水战的哨所。长江对岸就是乌林(在今湖北洪湖东北,长江北岸乌林矶),当年“火烧乌林”时曹操屯兵的大本营。

这又是一个存在争议之地,因为关于赤壁之战的地点,自南北朝以来就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一股最强大的声音说,赤壁古战场就在湖北蒲圻(今湖北赤壁市)西北约40公里的长江南岸,与江北的乌林相对。近代以来,“蒲圻赤壁”说已经成为史学界的公论,其主要根据是:综合《三国志》的有关记载,当年曹操南下的进军路线是:新野―襄阳―当阳―江陵―赤壁。曹军在长江南岸的赤壁初战失利,退屯江北的乌林;后在乌林遭火攻而大败,由华容道逃奔江陵(今湖北荆州市)。而今天的蒲圻赤壁、洪湖乌林和位于湖北监利东北的华容古道与《三国志》记载的赤壁――乌林之战及曹军败退江陵的路线等地形、方位完全吻合。最近几十年来,又在蒲圻赤壁的地下发现了刀、矛、剑、戟、斧、箭镞、铜镜、铜钱等文物千余件。经考古学家的鉴定,证实这些铁制兵器和铜镜、铜钱,都是东汉晚期的遗物。这些都是蒲圻赤壁就是当年赤壁――乌林大战的古战场的铁证。

赤壁怀古原文篇3

一周一首古诗

每个孩子们2岁后都会在各位家长的辅导下,背诵起古诗来,特别是长辈们,孩子那时候的大脑发育基本上是背什么会什么,但是都是短暂记忆。如果不持续重复的话,很快就会忘掉。到了幼儿园或者小学又会在教学目标的刺激中被唤起。

我女儿在中班时候,幼儿园开始带孩子们背古诗,能把完整的《古朗月行》都背下来。我都不会呢,闺女因此嘲笑我一通。我就痛下苦功,每天念叨念叨,给拿下。儿子看到我念念有词,也不甘落后,找到有这首诗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读了几天也可以背诵了。一不做二不休,我让妻子也背下这首。一周以内,我们四人互相提醒,互相考核,全都把这首诗给记住了。感觉记忆还挺深刻的,过了好长时间了依旧能记住。

由此,我们家开始了一周一诗的“小仪式”,大家轮流选自己知道、自己喜欢、自己愿意背的古诗,作为本周诗歌。一般由我来解读原诗,由大家轮流在纸上写下诗文,钉在门口的记事板(家居市场有售)上,吃饭时、出门时、无所事事时,大家都来说一说、背一背。

我选的诗多为孩子们即将在语文课本中要学到的古诗。这是一个预习,也是将儿子学习的压力分摊到无形中,分摊到平常时日。

有时候,我会发挥综合学习的功效,比如妻子提出了超长的《木兰辞》,我们就安排先看动画片《花木兰》,孩子们都喜欢,再推出《木兰辞》。因为整体故事孩子们都有所体会,读和背诵起来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再比如,旅游时,遇到有古人以此地为背景做的名诗,就找出来,读一读,解一解,背一背。例如:刚刚自驾参观了湖北黄冈的东坡赤壁后,和孩子们赏景怀古之余,聊一聊这里为什么叫文赤壁,坡为什么会错把此地当作三国古战场赤壁了,和孩子一起品读坡在此地写的《赤壁赋》及《赤壁怀古》。在前往武赤壁的车上,我先解读《赤壁怀古》,再听名家朗诵版录音,然后大家玩《赤壁怀古》接龙,谁记住哪句就接哪句,接了几遍后,我们夫妻先背诵出来,接着孩子们也争先恐后背诵出来,乘胜追击,又来个《赤壁怀古》诗朗诵大会,爸爸演绎了老学究版,妈妈演绎了播音员版,哥哥表演了小品版,妹妹表演了可爱版。谈笑间,一首词搞定!

一周一个成语

我们的阅读实践很多,孩子的阅读习惯都不错,立足于此,我们再做些拓展,比如发现是成语就互相说出来,然后可以由我来讲解,由会查字典的哥哥去查一查成语词典。我也会有意识地在故事时间里讲一讲成语故事。

我很少会讲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画龙点睛、杯弓蛇影这些离孩子生活太远的成语,也没什么趣味性。

我会选平常用的成语说给孩子听,比如车水马龙、一毛不拔、力大无穷、眼疾手快……偶尔他们遇到类似的生活情境一下子就能应用。比如,我们要停车的时候,闺女总是提出比赛:看谁能眼疾手快地找到停车位。

成语积淀还可以通过词语接龙游戏来进行。除了收尾相接外,我们特别喜欢一些专题性成语“接龙”,比如说出带数字的成语,说出有动物的成语。趣味性更强,而且也在帮孩子培养归纳总结的意识。

一周一个典故

很多成语有典故出处,我会找到出处,读出古文原文。慢慢让孩子们知道文言文的存在,打消他们的陌生和抵触心理。

后来发展成选择有趣的故事性特别强的典故讲读给他们听。我是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开始的,有趣的故事让大家忍俊不禁,说完故事再读一次古文,他们虽然还不怎么去深究,但不抵触就是胜利。

我们看了好多青铜器中有很多大鼎,就开讲“一言九鼎”,这可是源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的小故事,但是九鼎得从夏禹定天下铸九鼎说起。还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鼓作气”等,都可以从有趣的故事引到古文的听读上,让他们知道古籍的存在。

儿子曾经问过我屈原的事,我了解到他是从端午节故事中记住这个人物的。当时就用我记忆中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一些知识打发了他。没过多久,儿子又问我唐诗、汉乐府之前的诗歌,还问我屈原到底写了啥诗?看样子不能再去应付孩子了,我就找来家里提到屈原的书,自己也百度了下更多的知识,重新梳理了对屈原的认识和理解,另外找个时间给他介绍了一番。

由此,我开始跟儿子聊聊古人。

当然,我们从孩子知道和学到的古人谈起,比如李白、孔子、李世明、门神秦叔宝和尉迟恭(正值新年前后,我们买了门神,当时还听评书《隋唐演义》)、三曹、三苏、夏启等。

赤壁怀古原文篇4

作品原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赤壁怀古原文篇5

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多次泛舟赤壁,写下了《赤壁怀古》和《赤壁赋》《后赤壁赋》等杰作,黄州赤壁从此名重于世。正如明代茅端徵在《刻赤壁集序》中所言:“无子瞻则黄州无赤壁矣。”(按:据饶学刚《东坡赤壁游踪考》,清代康熙年间,黄州知府郭朝柞在重修赤鼻矶上的建筑物时,为了区别“三国周郎赤壁”,将此矶头命名为“东坡赤壁”。)岁月推移,东坡赤壁逐渐演化成为具有独特的地理内蕴、涵盖相关诗文内容和人物故事的文化符号,不断地出现在宋以后的作品中,且流播范围越来越广,传播方式和载体也非常多,如地方戏曲、通俗小说、书画作品等。其中,戏曲这一传统艺术载体对东坡赤壁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戏曲对东坡赤壁的改编历程及意义

在戏曲编撰传统中,我们通常经见大量运用前人故事和化用前人诗文的现象。历史上的人物及其留下的精神财富,在特定的条件下与后世文人的心灵相遇合时,就会产生火花、引起共鸣,成为新作品的题材,并在原有的历史人物故事及诗文的基础上,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东坡赤壁相关戏曲的创作即属此列。

据《古本戏曲剧目提要》《古典戏曲存目汇考》,现存的19种坡题材古典戏曲中,以东坡赤壁赋诗为本事或涉及到东坡赤壁赋诗的戏曲就有10种,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具体为元代无名氏所作杂剧《赤壁赋》(全名《苏子瞻醉写〈赤壁赋〉》);明代许潮的杂剧《赤壁游》(全名《苏子瞻泛月游赤壁》),汪廷讷的传奇《狮吼记》,陈汝元的传奇《金莲记》,李玉的传奇《眉山秀》,沈采的传奇《四节记•苏子瞻赤壁游》(残存),黄澜的传奇《赤壁记》(残存)等;清代姜鸿儒的传奇《赤壁记》,车江英的杂剧《游赤壁》,无名氏的杂剧《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当代相关戏曲作品有熊文祥主创的黄梅戏《东坡》,杨锐改编的越剧《新狮吼记》等。在这些剧目中,作家们表达了对东坡赤壁的不同理解和对东坡风采的共同企慕。

从创作时间上看,不同剧本的创作时间跨度近八百年;从体裁上看,以杂剧为主;总体而言,注重抒情和意境的营造。由于剧本编撰的时代、作者、受众的不同,东坡赤壁故事辗转翻新,在改编过程中增加或删减了不少的内容,进而也形成了故事情节、主题、人物形象、表演风格、艺术特色等方面的较大差异,甚至有完全不同的新情境产生。如《赤壁游》与《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在赤壁赋诗的艺术境界呈现上就有很大差异。

相关戏曲中的东坡赤壁故事均是借东坡赤壁诗文而生发、敷衍、加工改造的。东坡赤壁赋诗在有的文本中成为展示东坡才华的手段,如《游赤壁》《赤壁记》都较为忠实地演绎了前、后《赤壁赋》的情节与东坡的才情;在有的文本中则直接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如《狮吼记》中陈慥与东坡等同游赤壁,因陈慥违反了妻子柳氏的时间规定,激化了夫妻间的矛盾,东坡赤壁之游成为情节发展的动因;在有的文本中则成为故事的叙述中心,如《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中,文本沿袭东坡赤壁赋诗故事的叙事结构、事件因果、情节关目等要素,还增补了一些附属性情节和文字,以前在诗赋中不明确的内容在戏曲中被最大限度地展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这层意义来说,戏曲叙事指向了虚构和想象,而东坡赤壁相关戏曲也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诗文的仿制品。东坡赤壁的被选择和铭记,以戏曲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展现出了传统精英文化的大众化、平民化的走势和趋向,戏曲成为东坡赤壁阐释和传播的一条独特的途径。

二、东坡赤壁的艺术个性与戏曲化的有利条件

东坡赤壁之所以数百年来在戏曲中流播不衰,为历代戏曲编撰者、表演者和观众所钟爱,一方面是东坡赤壁诗文的部分内容适合以演唱形式抒发人物情感,或者有利于表现演员的某些技巧、技艺,根源性的另一方面在于,东坡赤壁的本事即具有较强的传奇性和独特的艺术个性,且具有多元化阐释的空间,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物均能从中寻找到与自己心灵契合的切入点。

其一,东坡才情:赤壁的人物符号

东坡困顿黄州的“赤壁三唱”在文学史上地位很高。其中,《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评论家们称誉为“真千古绝唱”①、“乐府绝唱”②,堪称词艺的巅峰,千百年来几无争议。赤壁二赋则因其文辞华美、骈散相间、境界超拔成为文学史上的绝品,博得历代文人的反复称赏。元人虞集说:“陆士衡云:‘赋体物而浏亮’,坡公前《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③清人张伯行有言:“上文(前赋)字字是秋景,此文(后赋)字字是冬景。体物之工,其妙难言。”④两人的评价正道出了二赋为文之妙。元明以降,文人对东坡每多人、赋并赞。元赵孟頫《画赤壁》云:“苏子赋成奇伟甚,长教人想谪仙风。”明王世贞《游赤壁二首》曰:“杯仍七月称秋望,赋是双珠可夜明。”明袁宏道《过赤壁》言:“周郎事业坡公赋,递与黄州作主人。”清于成龙《赤壁怀古》道:“至今传二赋,不复说三分。”等等,都佐证了坡“赤壁三唱”的才情。在“赤壁三唱”中,坡以他杰出的艺术才华,纵情山光水色,抒发了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他高尚的节操和洒脱飘逸的气度,激昂奔放的豪情以及遭遇打击后仍能不断抗争、不断超越的旷达胸怀和人格精神,令人刻骨铭心。其审美张力已超越了特定的历史时空,影响了无数后尘的人生模式和文化性格,使得东坡赤壁在后世的传播和影响较之其他文人更为深入和全面。

其二,传奇风情:“三国赤壁”的历史场景

关于赤壁之战发生的真正地点,据考证当在湖北蒲圻县,坡亦当知道黄冈赤壁未必是“三国周郎赤壁”。其《与范子丰书》云:“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传云曹公败所,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时曹公败归华容路,路多泥泞,使老弱先行,践之而过,曰:‘刘备智过人而见事迟,华容夹道皆葭苇,使纵火,则吾无遗类矣。’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然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来相别,因以小舟载酒饮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风起水涌,大鱼皆出。山上有栖鹘,亦惊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适会范子丰兄弟来求书字,遂书以与之。李字公达云。”在信中他提到了“传云曹公败所”。在《东坡志林》卷四《赤壁洞穴》中他也说“黄州守居之数百步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处,不知果是否?”说明他知道黄州赤壁只是传说,后人也证明了黄州赤壁实为当地“赤鼻”之误。但他根据“人道是”,故意把它和“三国周郎赤壁”联系在一起,实是以传说为真实,借此以抒情怀。诚如清人朱日浚《赤壁怀古》所论:“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

黄州赤鼻因东坡的“人道是”而成为“三国赤壁”,因而在历史表象之外,具有了独特的审美意蕴。坡所感叹的的“周郎”,孙权称赞过他:“公瑾雄烈,胆略兼人。”⑤程普也说过:“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⑥而且他“长壮有姿貌”,“少精意于音乐”⑦,不愧“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一时豪杰”,成为坡三国赤壁颂歌的最强音。东坡对周瑜的歌颂,更多的体现了其自我期许之情。确如元好问所言:“东坡赤壁词,殆戏以周郎自况也。”⑧

与此相关的,周瑜与曹操会战赤壁,赤壁既是周瑜施展睿智成就伟业之地,也是豪强狼狈溃败之所,坡以自己的方式书写并定义着黄州赤壁的文化内涵。在三国赤壁与东坡赤壁的共同影响下,赤壁故事有了自身的特性:赤壁是顺境与逆境转换的场所,也是人生无常、命运不定、机缘变幻莫测之地。东坡贬居此地,在赤壁命运无定的历史与现实之间,为戏曲改编时意旨的多元化指向提供了可能性。

其三,生之迷情:超越苦难的范式魅力

东坡游赤壁写下的二赋一词,融入了他在仕途人生中对待困厄的襟怀与态度、对生命与解脱的思考。在这一段历史细节中,反映了他的人格精神和特定时空中的特定心态。李泽厚曾剖析过坡对自我及心性自由的关注:“(苏轼)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即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⑨

诚然,坡的前期思想是以儒家为主的,但当他行走儒门受挫,转而从儒家思想的桎梏中解脱出来的时候,很快地找到了新的思想归宿。在《初到黄州》诗中,他“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自嘲中仍不忘有补国事。元丰五年七月,坡游览了“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的黄州赤壁后,在《赤壁怀古》中,为求得美好理想与可悲现实之间矛盾的解决,直接表达了“人生如梦”的幻灭感;在《后赤壁赋》中,他以对生命的热爱而不断思索、体悟,获得了心灵的审美超越:不执著于官职、名利等身外之物,把对遭贬处困的认识由被人贬斥的被动转换为自我舍弃的主动,从而在精神上获得自由。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在《中国诗史》中也认为,过去的诗歌所习惯的对悲哀的执著,被坡中断了,而把方向改变为古典戏曲今论多地对人生抱以希望。的确,坡在赤壁的山水中,超越了自己宦海浮沉的坎坷和经国的抱负,通过对生命永恒的思考,获得了仪式般的精神洗礼。

坡能够成为后人仰慕的人格模式的代表,不仅仅是由于他对人生悲剧本质的超越,更重要的是他并未止步于此岸世界的彻底解构,正如林语堂先生在《苏轼传》中对他的评价: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他在苦难之中更加积极,是纵浪大化、一往情深地投入人生。

三、东坡赤壁向戏曲转化的基本法则

其一,故事情节的派生

东坡赤壁诗文改编为戏曲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根据戏曲舞台表现的需要,充分地、创造性地发展了故事的情节,并且派生出一些新的故事。

东坡赤壁诗文流传甚广,剧作家一般都知道历史上东坡在赤壁游赏时所涉人物,但戏曲中的人物有很大的虚构成分。例如,历史上黄庭坚与佛印从未到过黄州,但剧作家多会写到三人同游赤壁,甚至元人的画作中,也做过这样的描绘;明人的手工艺品《核舟记》的人物亦如此局。李日华在《六研斋笔记•二笔》也论及过此事:“余偶阅时画赤壁图,舟中类作一僧,余戏笔加冠,作道士形,旁观者笑以为浪然耳。余曰:‘此实录也。’盖东坡赋中所云:‘客有吹洞箫者’,乃绵竹道士杨世昌也,若佛印足迹,未尝一至黄,徒以优场中所见为据,正矮人观戏,村汉说古耳。”

这种刻意“虚构”情形的存在,缘于诗文与戏曲在体裁上的差异。一般而言,即便是诗文改编为同名剧目,在情节上也必须根据艺术形式的变化而作出新的取舍。我们注意到,《赤壁赋》《赤壁游》《新狮吼记》《金莲记》《眉山秀》《赤壁记》《游赤壁》《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东坡》等12部作品中,除了《赤壁记》《金莲记》《狮吼记》和《新狮吼记》《东坡》之外,其他7个剧本都写到了三人同游的场景,同时内容上还有变通。如许潮的《赤壁游》增加了扮成道士的渔父,以展示儒释道三教融通的思想;车江英的《游赤壁》舟中还有小旦作陪,赤壁之游转化为纵情山水的赏心乐事,船上诸角或舞达摩、舞罗汉、或扮观音,热闹非凡,重点呈现的是文人的闲适逸趣等。

其二,人物性格特征的重构

历史上,谪居在黄州的坡携妇将雏、生计无着。但从戏曲文本来看,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些不同于真实东坡赤壁故事的内容,甚至一些剧目情节对故事内容作了调整增删,这些改动亦足见不同时代之风尚、不同体裁之趣尚和不同伦理观念之崇尚。

元代《赤壁赋》中选取的表现重点是他孤身开始黄州的政治化之旅。他主动求见、希望与黄州太守商谈朝廷公事,表达了对国家权利和规则的自觉维护。在第三折,月夜秋江上、酒朋诗侣横槊赋诗的私人空间里,他劝止了佛印因悟出了人生的短暂与世事无奈的忧伤箫声,并且遥祝“吾皇万岁社稷兴”。第四折“水仙子”中,坡被幸运地召回朝廷,他感激地承认这贬谪的公允性:“瞬时间不记东西,惹起词中意。也是我酒后非,这的是负罪合宜”。可见,在《赤壁赋》中,体现的是在入仕的追求中经过自我调整,最终仍纳入现存皇权统治规则中被改造和重塑的、积极入世的坡形象。这一倾向与元代文人政治地位低下,渴望向主流社会靠拢是密切相关的。

明清戏曲中的东坡形象则更多地向市民阶层的情趣和审美标准靠拢。如《金莲记》第二十三出“赋鹤”一折中,在赤壁游赏之前,东坡要求同伴“欲罄千钟,须行一令”。他自己所行之令是:“我说光的:研椒槌,柳条斗,男子阳,和尙首。”“男子阳,和尙首”相提并论,实是以男子性器打趣佛印之光头,难免有恶俗之嫌,饱含着浓厚的世俗情趣,甚至可以说是对俗趣的一种主动的迎合,这一演绎能够促成戏曲人物形象与市井观众一起获得共同的身份认同与价值认同。剧作家将市井化的理解方式纳入戏曲创作之中,以游戏的形式淡化了东坡个人遭际中的痛苦,重构了戏曲舞台上庸俗化了的坡形象。

四、戏曲改编东坡赤壁的价值取向与意义

东坡赤壁诗文的片断式叙述成为舞台上可以演述的“故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曾被改编为各种版本的戏曲剧目,随着不同版本新剧目的出现,陈旧的思想观念被不断消解,传统故事被赋予新时代积极进步的思想主旨,以顽强、进取的姿态延续着自己的艺术生命。这些故事在演进过程中无不打上了时代思潮的鲜明印记,实现了新旧观念的转换更替。如《赤壁赋》中,王安石和坡等人上场必言为人须读书、求富贵、治国平天下,和赤壁赋诗的超然境界疏离感很大。值得注意的是,明清两代的东坡游赤壁故事中都不乏渐渐远离了仕途人生、困厄苦闷等主题与情感的作品,走向了江南水乡的安宁闲逸,尽显文人散淡风流之情。在剧中,东坡和他的朋友们一方面以家国天下为己任,另一方面追求心灵的闲适,娱目声色,寄情山水。这与明中期以后,都市繁华、物质丰裕,文人们流连于繁华,享受物质生活带来的愉悦是有密切关系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戏曲作品中,东坡游赤壁及二赋一词中沉重的内容都被过滤了,艺术地品味山水的文人气息因此被凸显与强调。

赤壁怀古原文篇6

《赤壁》源于吴宇森多年来的一个三国梦想,他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标志孙刘曹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赤壁之战作为影片的故事主体,体现出导演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迷恋。电影《赤壁》在《三国演义》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的改动,影片没有完全遵循小说的线索来展开故事,而是力图向观众复现出一个古典诗词中描述的那种荡气回肠又令人叹惋的英雄豪杰时代。影片开始即反复用一把锈蚀的剑逐渐复原的特写镜头,以视觉化的方式传达出“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意境。可以说,电影《赤壁》是寄托了导演吴宇森个人信念的三国,是理想化的三国,浪漫化的三国。为了实现这种个人的情怀,导演吴宇森在电影里削弱了权谋的成分,避免了《三国演义》中倾向性明显的人物褒贬,大胆地把周瑜作为主人公来塑造,突出其“雄姿英发”的一面,还原出了词中“三国周郎赤壁”的风貌。影片在主题与风格上,延续了吴宇森电影对于情与义的追求,剧中的人物都不是为了利益而战,而是全为情义、道义。吴宇森的电影虽然充斥暴力元素,但他却喜欢在影片中用弱小的儿童、圣洁的白鸽和暴力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他宽厚的人文胸怀。在《赤壁》中,影片在开头简短地交待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节之后,便从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开始切入正题,将保护弱小者的情节开篇即展现给观众。而《三国演义》中一些表现出人物性格和行为复杂性的内容,比如刘备摔阿斗以笼络人心的疑似虚伪举动,则被导演坚决地舍弃了。

《赤壁》与吴宇森过去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该片是一部史诗格局的宏大叙事作品,而过去的吴宇森电影则多为几个人物之间的小故事,《赤壁》完成了他从小故事到大故事的转变,这相比他过去仅仅在类型与风格上的变化,是一种叙事的转变。

然而在这样的一部商业巨制中,作者的痕迹却不可避免地被抹平了。影片的战斗场面固然格外写实,但和《投名状》等影片相比却并没有太多特别之处,当成吨的血浆洒进千军万马之后,反倒不如当年小马哥冲进包间枪弹横飞时的场面令人震撼。周瑜和诸葛亮的对手戏,虽然也一如既往地表达出了男人之间既敌又友的惺惺相惜,却因为影片的人物繁杂和线索众多而没有给观众以特别的印象。而在吴宇森过去的作品,如《喋血双雄》等影片中,因为故事紧凑而集中,人物的对手戏均表现得十分精彩,通过一些小的细节便将人物性格凸显出来,令人久久不能释怀。而在这样一部大格局、大场面的影片中,由于大量的场面和动作戏控制了影片的节奏,使得一些用于刻画人物性格的细节反而有些矫情。比如诸葛亮给母马接生等情节,显得刻意而游离于剧情。而吴宇森过去影片中那唯美的鸽子也几乎沦为了道具,如果不是抱着轻松调侃的心态去欣赏的话,给鸽子洗澡等情节也差不多是续貂之笔了。

为什么一部集合了如此之多明星大腕、班底如此之强、耗资如此之大的电影仍然难以做到尽善尽美?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对这种古装大片的模式重新审视。笔者曾去过该片的拍摄现场,真切感受到了拍摄一部商业巨制的不易,真可谓“此电影非彼电影”也。单是剧组的车辆、食宿等都需有专门的团队负责管理,剧组在外景地已经不像是一个临时性的队伍,而更像一个常驻部队一样安营扎寨。一部中小成本的电影,一两个月便可拍完,无论是人员还是拍摄过程,都十分集中而紧凑。而如此的一部巨片,犹如一架巨型的机器,有无数个部件在日夜为此运转。这样的一种制作方式下,除去拍摄的艰苦不说,单是各个部门的统一调度和协调都十分困难。中国的商业大片毕竟才起步几年,在经验和人才等方面的积累还都有限,能不出纰漏已是不易,想要和好莱坞一样熟练地将所有的环节牢牢把握,还尚需时日。因此我们便可以理解《英雄》的苍白,《十面埋伏》的虚假,《无极》的荒诞和《夜宴》的爆笑。相对而言,在商业环境中锤炼已久的香港导演在这方面则要稍好些,但即便如此,《投名状》中依然有徐静蕾饰演的村妇莫名突兀地端坐在村头的不和谐画面。《赤壁》的出现,无疑标志着中国电影在投资上已经赶上了好莱坞的规模,然而在整体的把握上,我们是否真的可与好莱坞抗衡呢?别的不说,仅从编剧角度来看,中国目前还远没有形成好莱坞那样专业的编剧团队,没有那种能专门针对诸如笑料、动作等元素进行分门别类写作的职业编剧。国内的电影剧本迄今为止大多还都是个人创作,或者是多个编剧的轮番轰炸,在经过无数次的修改之后,剧本的整体把控便难上加难。《赤壁》的剧情虽然没有明显的疏漏和令人费解之处,叙事铺排也算较有章法,但一些在前几部古装大片中所存在的问题,依然在这部影片中存在着。就拿对白来说,目前所谓的著名编剧们显然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有兴趣,但因为文言文在日常生活中的缺失,使得他们在对白中糅入文言时异常生硬。我们还记得《夜宴》中演员张口而出的“一舞剑器动四方,表演确是我所长”这种将唐诗与大白话糅在一起、并且还能押韵的怪异对白,只能让观众感到可笑。也许是为了保险起见,《赤壁》这次索性是以白话为主,但又矫枉过正,很多时髦的现代语言同样引起了观众的多次笑场。士兵们不断高呼的“胜利,胜利!”,虽然可以理解为编剧的与时俱进,但仍然隐隐让人感到有些技穷的嫌疑。

在这样的一部鸿篇巨制中,对于表演的控制也成为一大难题,因为考虑到市场的需要,古装大片通常要集合港台和内地一线的明星,甚至日韩的演员来助阵。这种不同地区的演员在表演风格上的差异屡屡使这些大片在角色塑造上难以形成统一的格调,且大牌明星身上固有的个人气质也使得对于角色的表现更多地偏向了演员自身的特点。

由于投资巨大,如今的古装大片均十分依赖电脑特技,对于这些大片来说,电脑特技的使用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赤壁》的大量水戏都在河北易县的安格庄水库拍摄完成,能把一个不起眼的水库拍成长江,确实显出现代高科技的神奇本领。然而毕竟电脑特技太费时费力,因此在影片上集中,我们只能看到寥寥数个表现赤壁与长江环境的镜头。而水库的感觉毕竟不同于长江,原本应该在影片中起到重要环境造型作用的长江地貌因为被电脑特技所取代而大打折扣。

赤壁怀古原文篇7

关键词吴宇森《赤壁》周瑜诸葛亮

2008年7月10日,著名导演吴宇森花巨资打造的历史题材影片。《赤壁》(上)终于公映了,首映四天票房即收1.08亿,突破了中外大片的最高纪录。《赤壁》中那气势恢宏的古代战争场面令人震撼不已,超过以往任何一部古代战争片,不愧为一部鸿篇巨制。很值得一看。笔者认为,影片主要在三个方面实现了创新。

一、以东吴为主的叙述视角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代最有名的一场战争,它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本格局。描述三国这段历史最有影响力的两部著作,《三国志》尊魏为正统。因为晋承魏而有天下,胜者王侯败者寇:而《三国演义》则以蜀为正统,因为蜀有汉室之后刘皇叔,依托刘、关、张之间亦兄弟亦君臣的忠与义,演绎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三国故事。而吴越之地向来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族,所以史籍文学中东吴一贯被矮化,给人的印象基本上是为保守江东军阀割据。但事实上孙吴政治稳定,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虽逊于曹魏,却远远超过蜀汉。在三国的形成、兴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东吴存在的时间比魏蜀都长。据《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诸葛亮的说法,“孙权具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赤壁之战时,孙权有江东六郡十万精兵,而刘备只有一郡两万人马。吴宇森放弃传统正统价值观,通过东吴视角重新诠释了三国这段历史。可以说恢复了历史本来面目。

《三国演义》里把周瑜描写成了一个极度褊狭,忌才妒能的人物,被诸葛亮气死了,甚至临死还说出“既生瑜,何生亮”的话,让一代名将声誉蒙冤。著名学者易中天认为,这是三国时代的第一冤案。历史上周瑜是一个儒雅风流、气度轩昂。很有大将风度的人物。赤壁之战中。联军统帅周瑜是主角,诸葛亮是配角。周瑜是孙吴集团主战派的中坚,孙刘联合,是周瑜的一席透彻明晰的敌情分析,给孙权吃了定心丸。在刘备走投无路的时候,周瑜以少胜众,打败了足智多谋的曹操,挽救了刘备集团,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是一个真正的大英雄。赤壁之战周瑜建大功,引起了曹操和刘备的忌惮,据《三国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赤壁之战后曹操曾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用以贬损周瑜。刘备则干脆向孙权进言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幸好孙权不为所动。在坡的《赤壁怀古》里,“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盛赞的也是周瑜而非诸葛亮。电影《赤壁》忠于史实,把周瑜塑造成一个心胸宽广、文韬武略的一代儒将,更贴近周瑜的历史原型。他爱民、爱兵、爱小乔,善良、温柔:他精通音律。知性、感性:他以杀虎激孙权出兵,运筹帷幄,杀敌神勇,智勇双全。他和诸葛亮的关系也由嫉贤妒能变成英雄惺惺相惜了《三国演义》七实三虚,这虚的部分,诸葛亮一人就占了约三分之一《三国演义》描写赤壁之战,诸葛亮舌战群儒,除了人名,故事全为虚构:火烧赤壁是黄盖的计谋而非诸葛亮。电影《赤壁》打破了《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的写法,把诸葛亮还妖于人。影片里没有传说中的经典“三气周瑜”“舌战群儒”等片断,展现的是孙权和刘备两大集团精诚团结,合谱了一首惊天动地的《赤壁》曲。

二、吴宇森心中的三国

西方有句俗话,一千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套用这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三国。三国的故事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电影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想法都表现出来,我们从《赤壁》中看到的是吴宇森心中的三国。换句话说,观众如果抱着《三国演义》的成见来看《赤壁》,可能会很失望。

两个半小时的电影看下来,只觉得气势恢弘、惊心动魄。吴宇森在影片中呈现出一个充满豪情壮志的三国。一个充满男人血性的三国。这里没有勾心斗角、宫廷秽乱,我们看不到刘玄德摔阿斗时的伪善,也看不到诸葛亮舌战群儒时的放旷,更看不到周公瑾对永远的敌人诸葛孔明的处处提防。有的只是各路英雄豪杰的运筹帷幄、气吞山河。那是吴宇森心中的浪漫时代,充满人性冲突的时代,那是一个对人的价值勤于探索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建功立业。都觉得自己是天下的担当。单说核心人物周瑜,他既要面对曹操的大军压境,又要解决孙权的犹疑不决,更要对赤壁之战过后。三足鼎立的局势深谋远虑,这是一个在多重夹缝中仍能羽扇纶巾的周郎形象。这其中的家国情怀、乡愁别恨、儿女情长。不能不令观众为之动容。

那么,《赤壁》的文化内涵或者说灵魂何在?吴宇森说,影片宣传的是“团结一致。众志成城,重情重义,其利断金”的“中国人的精神”。影片中的周瑜、孙权等皆一反其在《三国演义》里的自私、自大乃至阴损奸诈,皆情深意重、虚怀若谷、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和平为追求。在不违背大的历史史实的原则下。吴宇森不拘泥于小的历史史实,塑造出崭新的人物形象,令人耳目一新。“历史意味着一种贯穿‘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事件联系和‘作用联系’”历史精神的本质并不在于对过去事物的修复,而是在于与现实生命的思维性沟通。黑格尔指出,一切历史都具有当代性。久远而厚重的历史沉淀着丰富而宝贵的人类的族群经验和集体智慧。人们为求得现实的诗意的生存和祈盼美好的未来,总会以史为师,向历史老人请教,或以古鉴今,或借古喻今,或借古讽今。电影《赤壁》起到了借古喻今的作用。团结和双赢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词,也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三、打造三国故事的视听盛宴

《赤壁》让笔者惊喜连连,如《指环王》一样反复出现的俯拍拉伸镜头呈现出来的画面令人激情澎湃,壮观的场景设计实在不比好莱坞大片差。尤其是那场“八卦阵”的戏,可以说是冷兵器战争场面的经典之作,画面阵势庞大,在漫天黄沙之中,万人井然有序,几个来回的鸟瞰镜头更是震撼人心。关羽、张飞、赵云、甘宁轮流上阵。各有所长,让人热血喷涌,目不暇接。

首次从好莱坞回国拍片的吴宇森说。拍《赤壁》的初衷不是只给中国人看的。他要给全世界讲三国的故事。他说,“外国人不懂中国历史。他们也没听逊《三国》,所以我们在剧本上、在设计上都有一番调整和设计”。《赤壁》尽可能淡化文化门槛,从通俗的情节与波澜壮阔的画面中让观众得到视觉,从放映效果看吴宇森基本实现了他的目标。

影片把现代人的精神融入古代人物角色中,表演人性化、生活化。拉近了古代英雄和现代观众的距离。诸葛亮不仅擅用兵法。延续了“传统”孔明沉稳、睿智的一面:又以“略懂”为口头禅,懂接生,还给鸽子洗澡扇风,以天真、善良、谦虚的形象取代以往老谋深算的诸葛孔明(恢复了诸葛亮原来27岁的青春形象)。还有刘备给兄弟们编织行军打仗用的草鞋:关云长给娃娃们讲解读书为了将来有饭吃的道理等细节描写,把英雄还原为凡人,现代感很强。影片中多处有意为之的幽默对话也给观众带来了轻松的笑声,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情节设计体现了电影的娱乐特质。此外。电影中服饰、兵器、汉简以及恰如东汉碑刻般的书法等,都比较真实考究,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赤壁怀古原文篇8

我们知道赤壁,大概是读了苏轼的黄州诗词,或是读了林语堂的《坡传》。这两个可爱的老头,把一个当时的蛮荒之地――黄州,写得花团锦簇。明明是苏轼的贬谪之地,却这般多情多义、摇曳生姿。确实,景物只对某些人是有意义的,比如滕王阁之于王勃,赤壁之于苏轼。

赤壁位于古城黄州西北,背靠葱郁群山,面对滔滔大江。矶头楼台亭阁,古朴典雅,掩映在绿树红墙之间,素有“江山如画”之美誉。

赤壁,或曰黄州赤壁,因崖石赭赤,状若悬鼻,亦名赤鼻山,早在两千年前,赤壁就以其雄奇壮丽、“状如三峡”的自然景观为世人称道,并载入汉人桑钦的《水经》之中。举世闻名的三国赤壁之战爆发不久,西晋初年的龙骧将军蒯恩就在赤壁山南营建纪念性建筑一座,名曰“横江馆”。尔后,历代有增建,至北宋宰相韩琦幼年随兄读书于黄州之时,赤壁之上的建筑已是“临江三四楼,次第压城首”了。至宋代苏轼于此写下名震天下的一词两赋后,赤壁从此便和苏轼紧紧连在一起了。

东坡赤壁内门,两旁有清康熙时黄州知府兼书画家郭朝祚的门联:“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极言苏轼的两赋成就直可媲美周瑜火烧赤壁。二赋堂大门两边为辛亥元老黄兴于辛亥革命前游黄州时所书楹联:“才子重文章,凭他二赋八诗,都争传坡两游赤壁;英雄造时势,待我三年五载,必艳说湖南客小住黄州。”天下英雄相惜,古今一理。

赤壁前后两赋的出名不无缘故,因为只用寥寥数百字,就把人在宇宙中之渺小的感觉娓娓道出,同时把人在这个红尘生活里可享受的大自然丰厚的赐予一一表明。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人,坐在月光下闪亮江流上的小舟里。但人之幸运,也在于此,山间明月和清风不用一钱来买,只要用心,就可随时随地享用,这就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然,永远向人敞开她的怀抱。

《前赤壁赋》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悲有多重原因:为人物上的古人和今人的对比而悲;为宇宙间的无穷与人生须臾的对比而悲;为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而悲。先是借客的发问,欲擒故纵,然后阐述变和不变的二重性。水不断流去,可是水还依然在此;月亮或圆或缺,但是月亮依然如故。你若看宇宙之中发生的变化,没有经久不变的,何曾有刹那间的停留?可你若从宇宙永恒不变的方面看,万物和我们人都是长久不朽的。你又何必羡慕这江水呢?再者,宇宙之中,物各有主,把不属于我们的据为己有,又有何用?只有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是供人享受的。凭我们的生命和血肉之躯,耳听到而成声,目看到而成色――这些无限的宝贝,取之不竭,分文不取。周遭的自然美成了作者情绪的依托,成为他思考和认识人生的凭借。

《后赤壁赋》发生在三个月之后,这中间最奇妙的是,时将夜半,四周一片寂静。两只仙鹤,孤零零的,自东方飞来,伸展着雪白的翅膀,仿佛仙人的白袍飘动。两只鹤长鸣几声,在船上掠过,一直往西飞去,坡心里纳闷,不知又有何事发生。不久大家回去,坡上床就寝,竟得一梦。梦里看见两个道士,身披羽衣,状若仙人。那道人认得坡,问他赤壁之游是否很快乐。东坡请问姓名,二人不答。东坡说:“我明白了。今天晚上我看见你们俩从我头上飞过去了!”两个道士微微一笑。

真是有趣的想象。莫非他在暗示另外一个境界,道家的神仙境界?两只仙鹤自然是沿用已久的道家象征。根据中国人的观念,现在的人生,只是在人间瞬息的存在,自己浑然不知,但是前生很可能是神仙,下辈子也会再度是神仙。苏轼,真是一位可爱的中国人。

东坡,黄州,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东坡雪堂:陋室仍可心安

北宋元丰四年(1081),贬谪黄州的苏轼因家大口阔难以维持生计,遂通过故人马正卿向黄州府要了五十亩荒地亲自耕种,由于荒地位于黄州城东门外,遂自号“东坡居士”。元丰五年二月(1082),苏轼在东坡之上,筑草屋五间,房子落成之时,适逢大雪纷飞。诗人有感于雪的品格,将所作之室起名为“雪堂”,并在四壁画满雪花。友人李通叔以篆体书写“雪堂”二字,坡将其作以匾高挂于门额之上。不久,东坡做《雪堂记》:“苏子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为之,因绘雪于四壁之间,无容隙也。起居偃仰,环顾睥睨,无非雪者。”极称雪堂之美。

现存雪堂为1986年重建,中间为正堂,东间为卧室,西间为客室。正堂陈列有《东坡耕乐园》《雪梅图》和《雪堂飞雪图》。

东坡在东坡雪堂夜饮后,醉归临皋时有首《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首词抒发了诗人意欲获得自由的情怀。

诗人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老庄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旷达不羁的性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余韵深长的节拍,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和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诗人希望自己能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烟波江湖安闲地度过余生。可以说,这既是对隐逸生活的感性向往,也是对孔子所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人生选择的理性认同。

宋人笔记中传说,苏轼作了上词之后,“挂冠服江边,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虽是传说,却生动而真切地反映出苏轼求超脱而未能的人生遭际。

其实,东坡的乐观和旷达并不仅仅在赤壁、雪堂,就是在坎坷不平遇雨犹难行的沙湖道中,他坦荡的胸襟和开朗的情绪也感染着千年后的读者。“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前小序作得更是摇曳生姿。“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第四十三站:黄州】

图景・图画

黄州,位于湖北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隋唐以来,曾为“州”“府”“县”驻地。黄州区建制几经变更,原名黄冈县,1990年改建黄州市,1995年黄州市撤销,分设黄州区和团风县。

黄州向有“古名胜地,人文薮泽”之称,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如螺狮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春秋战国禹王城遗址,唐古刹安国禅寺、宋东坡赤壁、明文峰宝塔等大量文化底蕴深厚的名胜古迹。

名迹・名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予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黄州快哉亭记

宋・苏辙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定风波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演习・演练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

苏 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①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①荦确:山多大石,荦,读luò。

1.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赤壁怀古原文篇9

张家有三千金,大姐张迪平,二妹张雷平,三妹张淳。三姐妹皆专攻绘事,而画风各异。惟迪平才华早著,1960年十八岁时即以善作人物画蜚声画坛,得到著名画家颜文梁前辈的青睐,著文推荐,并为博物馆收藏,后考入上海美专国画系深造。1965年市委宣传部主办上海市阶级教育展览会(在今淮海中路社科院、原为市委党校内)时,迪平刚从国画系毕业入上海中国画院,就借调至展览会专职绘图。我比她早些从出版社借调到展览会编写各类展题的故事文稿。当时借调来的尚有陈逸飞(油画)、吴慧明(雕塑)等。我编写的现代题材的故事,多由迪平配绘国画展出,如南京路上好八连、东海舰队猛虎艇等,有白描的,线条细劲质朴;有泼墨的,笔力潇洒飘逸。她虽根据我的文字作画,但又不时超脱了文字的羁绊,而以炽热的情感塑造、讴歌了英雄人物;造型鲜明,神态逼真。自此以后,在反复地艺术实践中,迪平的人物画日臻佳境。惜展览会的作品在“十年浩劫”中尽被“”妖火烧毁。

岁月留痕,数十年来,她情感一心只在丹青,从人物拓展至花鸟,且皆胜场,近来又涉足山水画,可谓多面能手。这与她的家学渊源不无关联。其父张明曹是20世纪三十年代就出名的新兴木刻家兼国画家。八十年代我责编《中国美术辞典》,要收入张明曹列为版画学科的人物专条,迪平得知后就热情地亲自跑到辞书社,向我无偿提供其父的传略资料及代表作图片。这可说是她与我的第二次合作。迪平这种不计个人名利、对文化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值得同行学习,也是主宰她绘画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情韵。她曾说:“创作是一种虔诚的奉献,没有赤诚之心是画不出好画的。”因此,她所画人物不论历史的还是当代的,也多选取对历史、或对社会、或对艺术有所奉献者作为创造素材的。如她爱画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以虔诚的激情挥毫泼墨,用清润的墨色与遒劲的线条绘出历史人物的丰富内涵。如《太白赋诗图》,以秀劲素朴的白描,一壶酒、一支笔的细节,勾勒出大诗人每斗酒诗百篇、“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壮志之神韵。《东坡赤壁怀古图》则以泼墨泼彩的“没骨法”,有别于长期以来画家描绘苏轼千古名篇前后“赤壁赋”而创出文人画写意的新貌。

其实,三国赤壁之战的赤壁,原是在湖北蒲圻县西北;而黄州在湖北东部、长江北岸,其西边山脚突入江中,石色如丹,名赤鼻矶,后人误认为这里就是赤壁之战的赤壁。东坡也就照人误传,借景抒情,因为文学创作可以艺术虚构,而不是治史考证,何况东坡已标明“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今该镇尚留着“东坡赤壁”的名胜古迹。当时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正是他政治上失意、内心痛愤的时期。迪平此图就以当年东坡这样的际遇和情境为内涵,化出满幅怒云狂涛,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江。古人云:“天出五色,以辨白黑。”画面上江天混沌一体,间有黑白交错,正是乌云翻滚、白浪滔天,“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的诗意写照。当年东坡被贬谪黄州,居临皋亭,就地东坡筑雪堂,绘雪于四壁间,无容隙,颜书“东坡雪堂”四大字,并自号“东坡居士”;这正是他胸怀坦荡、洁净如雪、超然物外的表现。那年七月之秋,他与客泛舟游赤壁,作赤壁赋,十月又游之,作后赤壁赋。画家迪平与众不同,不画友人,也不画舟,只画东坡孑然一身屹立于长江岸畔一巨石上,迎着铺天盖地奔腾潮头,他头戴纶巾,长髯掀举,长袖随风飘舞,稍转身远眺逝水如斯。迪平这样构图深意在于:形象地揭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赋意,并生动地衬托出东坡自视“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无穷”的超然达观、卓越情操和激扬豪气。

唐云生前曾评迪平的画:“既得石涛、、陈老莲、任伯年、虚谷之浑古灵性,又具西方印象派等之盎然生机。”她的画室命名“集思楼”也正含此深意。迪平更注重“外师造化”:不论从太湖江南到云南边寨,还是从海南岛屿至陕北高原,无处不留下她的足迹。胜似“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我借于良史的《春山夜月》诗为迪平“功在诗外”写照。她过去送我一幅无题的画,正是写云南边寨生活的风俗画,带着她从云南山村写生满载而归、风尘仆仆的激情和气息。云南是多种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占全国少数民族总数的三分之一。那画上的女主角属何族?

这可看画上人物包着几近白色的头巾、着淡淡天蓝色上衣、穿浅嫩黄色长裙来看,似写的是白族姑娘。因白族崇尚白色、嫩黄色、天蓝色、浅绿色等服饰,正如当地民歌所唱:“艳蓝领褂白衬衫,叫人不得不喜欢。”再者白族未婚少女喜欢浅色头巾,斜挂绣着小花等纹样的标致背包,又称“香包”或“香袋”,故知画家表现的是未婚少女。她照料着一群家鸡,偷闲坐着看书。画家还让绣嵌着深蓝色纹饰图案的背包,去反衬少女淡雅的服饰,以及她的纯洁、温和的心性;也许,迪平是糅合了云南边寨几种少数民族女性的特色,才塑造出如此恬静、优雅、善良的女性形象,真是清如水、美如月,得“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个中三昧。在少女对面,围蹲着三只羽毛丰满、色泽鲜润的金鸡(一公双母),画家大胆地突出了雄鸡的形体,作聆听和呼应女主人的朗读状,这声情并茂的交流“超出象外”。只简括几笔就勾勒出三鸡之丰采:红冠、尖嘴、利爪,臻于以形写神的境界。迪平又擅用浓淡墨色相融化的“没骨法”,写活了三只金鸡的神韵、情趣和质感,并使整个画面形象温馨、诱人,色彩鲜润、柔和,色调分明多姿,营造了民族团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欣欣向荣的氛围。

赤壁怀古原文篇10

一、创设情境入题法

一堂课就是一次演出,演员是老师,观众是学生。演出中,导入新课是第一幕,如何演好第一幕,如何在第一幕中让你的观众被你的台词所吸引,并产生共鸣,这就需要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指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个场合的情形和景象描绘出来,使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获得生动鲜明的感受。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代表作,上课时如何创设情境导入这首气势恢宏、高唱入云笔力遒劲的豪放词之力作?你不妨这样导入: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元丰五年,漫步长江岸边的坡,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看着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情难自已,于是把酒临风,挥毫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震烁千古。在这里,他还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词,观赏古人笔下的赤壁,聆听古人心灵的独白……

二、音乐入境法

即以音乐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境界,加深对新课的认识和理解。再如教《念奴娇。赤壁怀古》,除了利用创设情境法导入新课,还可利用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开篇曲导入教学,最好是利用多媒体视频演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雄浑、悲壮的歌声中,群情激昂,注意力相当集中,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了苏词境界,被三国英雄感染,这时再欣赏苏词,学生会自然地联想到周瑜、诸葛亮等三国英雄风流倜傥、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建功立业的形象,也会自然地体会到苏轼的失意之恨,进而了解豪放派词风。这种导入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于一炉。

三、故事吸引法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拿来主义》时,可设计这样的导语:“天津有位作家叫冯骥才,他访问法国时,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成功,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这时学生就想知道“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于是便乘机导入课文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