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22 04:36:29

石壕吏教案

石壕吏教案篇1

作为一名街道纪工委书记,在工作中要以史为鉴,深刻认识到执政为民的重要性,以百姓心为心,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作风,办好每一件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把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持之以恒扎实推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认同感,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稳步发展,使党的执政根基进一步夯实。

通过深入学习领学《石壕吏》,明确了深刻领会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在当前形势下要求纪检干部重温《石壕吏》的重要现实意义,进一步树立了执纪为民的宗旨意识,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以敢于担当的政治勇气,当好党的忠诚卫士,切实解决好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认识进一步深化。要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是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浓缩版”的具体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街道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要任务。把这项工作成效作为检验街道纪工委、社区纪检小组和所有纪检干部工作实绩的“标尺”, 切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有序的在基层开展。

石壕吏教案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提问 技巧 效果

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匠心独运精当巧妙的提问。好的课堂提问,应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高效的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并实施提问呢?

一、提问要切中要害

所提的问题,要能联系学生的实际,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点燃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我抓住这篇文章思想内容深刻、语言鲜明准确的特点,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不用“停止了呼吸”“心脏停止跳动”,而用“停止了思想”来表达?这个问题学生是感兴趣的。于是,我抓住词语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懂得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伟大的思想家,他创造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学说,他给人类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思想财富。

因此,他的逝世不同于一般的人,用“停止了思想”来说明,就十分准确地突出了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思想家的形象。

可见,联系实际的启迪性提问,能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心灵的窗户,这正是我们追求教学艺术的一个理想境界。

二、提问要捕捉信息

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提出了建立某种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主张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主动探求知识,设计了“教师提问——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新的问题”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学生回答提问时,一定要明察秋毫,善于从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捕捉有效信息,并及时延伸引导,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提问要把握时机

一个时机恰当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充分调动想象进行思维,在云涌风起之际,引爆智慧火花,从而使知识融会贯通,产生顿悟,使学生的疑难问题迎刃而解,产生良好的教学运行效果。提问中,先由一个个小问题的提出为一个要解决的大问题的提出创造时机,使提问问在点子上,问在要害处,问在恰当的时机,从而提高效率。比如教五言古风《石壕吏》,我提出“老妇自己说‘请从吏夜归’”这个问题应怎样理解。学生回答不得要领,我就把它暂时放下,不做解答。我提出了另一个问题:“老妇既说了‘室中更无人’,何以又说‘唯有乳下孙’?既然是‘唯有’,怎么又提到‘有孙母未去’?老妇说话不是自相矛盾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对这个问题学生争辩激烈。思维正处于最活跃的状态,3,学生思维已有蓄势待发之势,我便不失时机的引导大家注意,全文中直接写吏的只有这两句话。为什么题目用“石壕吏”?这说明“吏”在本文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我又问:老妇致词时,“吏”在干什么?“吏”可能说些什么?如果把‘吏’的话加进去,变成对话的形式,应该是怎样的?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两人一组进行了对话试验,经过这样的点拨和师生互动,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学生也就明白: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下来的,而是在差吏的威逼下,不得不一步步交代出来的。课文省略了差吏的话,才显得似乎矛盾,而老妇的“请”和“急”,实是因为要掩护老翁,尤其是掩护有乳下孙的年轻的母亲,才不得已而出口的,并非真正的主动应征。由于选择了较好的切入口,让学生换角度思考,避免了看问题的表面性、片面性,从而顺利的解开了疑惑。

四、提问要把握难易度

我在备课中,经常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解答问题的能力,然后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问题不能太难,应以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能够解答为宜;也不能太易,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经过努力才能解答。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的,就要点拨引导,或化大为小,或化难为易,为学生答题架桥铺路。

教师要掌握学情,不同的问题,应找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巩固性的提问,以基础差的学生为主,以考察全体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创造性的提问,以优生回答为主,让优生带动基础差的学生拓宽思路;一般性的问题,要让中等学生回答,使多数学生都有思考的余地。课堂提问的面要广,人要准,努力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五、提问要面向全体

教学从来就不是单边活动,而是师生互相交流的多边活动,提问首先应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平等的身份听取回答,以求实的态度肯定学生回答中的每一点成绩即使对问题的答案做过认真的思索,也不能拘泥于己见,用现成的答案去匡正学生。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智力,诊断学生遇到的学习障碍,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等。因此提问是否得法,引导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彭柯.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01).

[2]张丽娜,冯士宝.管中窥豹——浅谈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策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02).

石壕吏教案篇3

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2、三代:夏、商、周。

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三教:儒、释、道。

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 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1、岁寒三友:松、竹、梅 3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

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3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4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3、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5、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石壕吏教案篇4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孔子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由此看来,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让学生不断的“学而时习之”。对于教师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教学案例略表以下几点感想。

一、巧用多媒体,吸引学生注意力

相较于传统课堂中单一的老师口授,黑板板书的教学形式,创新的多媒体教学利用电视影片播放,图片展示,课件展示等多元化的形使得课堂教学更得丰富和生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课文主和把握课文中心思想,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案例分析一:《荷塘月色》

在正式讲课之前,老师利用电视播放关于荷塘月色的景象影片,以喧声夺人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月色下荷塘的联想,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主体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影片结束后,老师正式讲解课文,当讲到具体描写这荷塘月色的景色段落时,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与文中描述相符的图片,为学生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体会文章的意境。文章通篇讲解完之后,老师再播放“荷塘月色”这首悠远柔和的音乐,让学生伴随轻柔的音乐进行文章的朗诵,以此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和感悟。在这样由影片,图片,音乐多元素交错相伴的生动课堂之中,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更透彻和形象,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这个案例说明了巧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化学习的兴趣。丰富教学形式,声音,画面的补充更充实了课堂的教学层次,吸引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论联系实际,发挥学生想象力

诗歌的语言组织与现代文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很多学生觉得诗歌比较生硬晦涩,对于基础知识较弱的中职学生来说,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更是微乎其微。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采用诗歌情境与现实的生活场景想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情境进行扩展与联想,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兴趣进行下一步学习。

案例分析二:《石壕吏》

以《石壕吏》为例,老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离”此句为题,让学生展开想象力的翅膀,扩写一则关于老妪与老翁离别时的小短文。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写作的能力,还能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加深其对诗句的理解以及对主题思想的整体把握。

以上案例,点明了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发挥学生想象力。老师在教学中通过课文理解结合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实践性的对课文以及进行个性的扩展或者改编,从而使学生感受自我的创造力以及语言知识的无限魅力,衍生出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与喜好。

三、互动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案例分析三:《我有一个梦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花季年华梦想多的特点,以“梦想”为课堂教学的主题,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相互之间一切分享彼此的梦想,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小组讨论之后,老师模拟《我有一个梦想》主人公马丁参加演讲的场景,让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位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小段的演讲。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体会《我有一个梦想》中马丁激动昂扬的演讲情绪,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和课堂参与性。学生在这样彼此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到课文知识内容,也可以感受到学习氛围的轻松有趣,从而萌生出对语文教学活动的喜爱和兴趣。

案例分析四:《雷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教学《雷雨》此类戏剧文学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大家一起参与戏剧表演活动。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导演,还原《雷雨》的情节场景,并分配老师和同学各自饰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不仅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领悟到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中心思想。戏剧表演之后,针对《雷雨》的感悟和体会再举行一个分享会,让老师和同学各抒己见,以此加深巩固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和全文的理解。这样充满互动性的课堂为学生与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的机会,同时也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虽然,中职语文教学中,中职生语文基础薄弱、纪律性不足、好学心不强的问题非一日之寒,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但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如果能做到巧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巧借多媒体教学来丰富教学氛围;巧用多样化的教育手段来调动课堂气氛。我认为中职语文教育将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高的中职生。总而言之,中职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在教研路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力争获得更多元,更丰富、更实效的教学成果,以此提高中职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邱玲.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初探[J],河南农业,2011(6):31.

[2]黄瑞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的“激趣之法” [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4).

石壕吏教案篇5

关键词:课堂化;历史性;地理性;生活性;故事性;因材施教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学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尤其是语文教学,它里面已逐渐容纳了百科知识,融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为一体,逐渐向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迈进,这就决定语文教学具有历史性、地理性、生活性、故事性等特点。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多样化,才能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学生才爱学语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教育也逐步课堂化,学生的实际体验较少、动手能力差,对于课本中远离他们生活实际的文章缺乏兴趣,即使去学,很大程度上也是被动的。所以就要求教育者必须拉近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抓住他们的兴趣爱好,使他们主动的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

现在初中学生的心理年龄较小,比较喜欢听历史故事,因为历史里有许多名人的伟大事迹,他们也比较崇拜这些历史名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历史名人的作品时,用他们的经历去吸引学生,用他们人格、精神激励学生。例如教学《杜甫诗三首》中的《望岳》时,首先在山东兖州任司马的父亲那里省亲,在三、四年间游览了山东大地,尤其是当他看到五岳之首的泰山时,更是被它的神奇、秀丽所吸引,这更激发了他少年时的雄心壮志,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泰山的雄伟、同时也领略一下诗人的远大志向……。这样就紧扣住了学生的“心”,让学生带着渴求的心理走进知识的殿堂。在教学中,还向学生渗透了泰山的地理知识,不仅拓宽了知识范围,还提高了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教学其余两手《春望》、《石壕吏》时,先讲伟大的诗人杜甫的一生并不一帆风顺,他在中年时正逢“安史之乱”;然后出示中年杜甫的画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是他们看到一个憔悴、忧愁的杜甫;接着讲诗人带着报国、救民的理想继续前进,当他经过石壕、新安、潼关、长安等地,看到的一幕幕景象使他更加忧愁……,那么,他忧什么呢?然后让学生带着“忧”字读诗、在诗中找答案。这样不仅学生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自学能力、了解了相关的历史及地理知识,还受到诗人伟大志向和品德的熏陶。真可谓一箭多雕。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历史性”、“地理性”,用历史伟人的经历和相应的地理知识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目的。

但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讲述的是一个历史伟人的经历,有的讲述的则是普通人的事迹,例如杨绛的《老王》。再讲这篇课文时,我先提问,在我们生活周围有没有一些生活贫苦又善良的人呢?也就是我们称之为好人?这时学生满怀兴致举手并流利的讲述这些人的一些事情,因为这些人在生活中一般憨厚、老实、容易接近,有的甚至是有些学生嘲笑的对象。我又讲,普通人并不被历史遗忘,他们同样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优良品质也被人们传颂,下面我们来学习现代评论家杨绛的作品《老王》,介绍完背景,让大家自读课文,首先找出表现老王“苦”、“善”的句段;其次他在什么地方令你感动;最后找出我们身边的“老王”,我们该怎么做。学生不仅兴致高,而且找得快、准,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生活性”,教学时必须拉近课文与学生的距离,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感悟实际生活,让人物的优秀品质真正的触动他们的心灵。

石壕吏教案篇6

在新授课上,一些文科老师常常只注意对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在新授课上培养学生的能力,需要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施教能力,二者缺一,则难以济事。个别教师做不到,又不努力去做,因此使得学生在能力发展上,出现欠缺。

还有一种现象,必须引起注意,那就是在一些学校,出现了知识和能力最佳发展阶段严重的倒置现象。就是说,本来应该以传授知识为重点的基础年级,却弱化知识,轻视教科书,把学生投入到了泛泛的题海当中。到了初三,发现学生存在的严重的知识上的缺陷,再回过头来弥补,结果时间不足,只好不了了之,最后导致升学成绩不理想甚至失败。

二、回答问题,学生不能指望依赖老师

在课堂上,有的教师时不时地将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应即回答,如问详林嫂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名字?恰切的答案应该是过去的妇女没有独立的人格,她们的人格是由其丈夫代表的。学生只说个头,开头几个字声音响亮,有板有眼,逐渐声音越来越低,表达也越来越含糊。教师却是一字一句,声音朗亮,一直把意思表达完整。学生为什么只说个头,往下不说了,全是由于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所使然:反正老师说了,我去费那个脑子干么?所以,说开个头,就开始等待,思维完全处于抑制状态。自己不用脑子,只等老师说,学习如此被动,根本没有效率可言。因此养成习惯,一遇到问题就会立即处于僵化状态。所以,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要说完整的话,对于教师不存任何指望、依赖。

三、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在对军队作战中,提出的战略思想就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朱熹说:“读书须如一捧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单位时间内学生学的东西不一定很多,无论让学生学什么,不学则已,学则学扎实,理解透,记牢固。

美国一名学者在所著的《透视课堂》一书中说:“教师在做观察学生作业的情况下,一般是在监视学生是在做作业还是在做别的事情,而不是关注学生对所做的作业理解了还是没有理解。”这种现象也存在于我国的中小学教学中。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控制作业数量,以便给学生留出思维空间。习题要精选,要有典型性。将教师的注意力,由拼时间,转向提高效率。

四、在赏识的同时,不要忘了指出不足

冯梦龙的短片小说《警世通言》中的《一窟鬼癞道人除怪》中描写李乐娘的美丽:“水剪双眸,花生丹脸;云鬓轻梳蝉翼,娥眉淡扫春山;朱唇缀一颗夭桃,皓齿排两行碎玉,意态自然,迥出伦辈,有如织女下瑶台,混似嫦娥离月殿。”古代的雅士骚客,写淑女的诗词极多,洒落神来之笔比比皆是,可对于女子自身来说,意义有多大,能为她们增加多少颜色,韩国人善于整容术,在女人的脸上挖挖补补,将环肥燕瘦一调整,便使个个出落得妩媚如鲜花,娇袅如春柳。

石壕吏教案篇7

一.解剖文本

解剖文本就是剖析文本,像庖丁解牛一样把文本条分缕析,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广度和深度。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找准解剖的切入点。常规的切入方式有从内容的开头、中间、结尾切入的,有从题目、背景、人物、设置的问题等方面切入的,也有从文体、关键词、相关的课外材料切入的。这些切入方法教师掌握着主动权,他们灵活选择,巧妙运用,给课堂教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使文本的解剖具有了丰富性。如卢婳老师的《〈石壕吏〉课堂实录》就是从题目切入的。她选择一味被人否定的“石壕吏”来让学生探究他们的身份、行为、心理以及作者的矛盾心理,传达出安史之乱不仅仅给贫苦阶层带来苦难,也给差吏这样的阶层带来苦难的信息,一反传统的认知,客观表达了作者对“吏”这一特殊阶层的关注,扩大了诗歌的思想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也可以从学生的困惑出发来解读文本。教师根据美国布鲁纳“发现学习、接受学习”的理论,让学生先自读,解决基础性的知识,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整理出来;再进入教读阶段,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合并整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围绕文本内容和形式设计多种功能的练习。2010年江苏省中学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杨彬老师在教《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就是采取这种方法来进行文本解读的。他先让学生预习课文,挑选出“在伽西莫多要水喝时没有人理他,为什么他的“仇人”爱斯美拉达会送水给他?眼泪和水有怎样的内涵?”这样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切入,抓一问而带全部,通过解答问题,巧妙地梳理了情节,解决了眼泪和水的关系,把握了爱斯美拉达、伽西莫多、孚罗洛副主教的形象,体悟出了雨果创作的技巧,从而避免了繁多的头绪,引领课堂教学向纵深迈进。

当然,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教师首先做到的是反复阅读文本,待到形成自己的认知和见解之后,再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而不能只是依据一些参考资料,在课堂上依个葫芦说个葫芦,更不能思想僵化,对学生的不同解读横加指责。

二.整合文本

整合文本,就是筛选、归纳文本,使文本越读越短,达到解读的收合自如。当前许多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每节课都充斥着学生的活动,教师就是这个好、那个好,人人都好,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而学生大部分只是对文本个别片段进行个性化的理解,缺少整合内容、理清思路等各项能力的培养。黄厚江老师所教的《阿房宫赋》可以说是整合文本的典范,他先后采用了压缩法、改写法、提炼关键字等方法进行文本整合。

在学生阅读过《阿房宫赋》后,黄老师将课文压缩为一段百字左右的短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阿房之宫,其势可谓(雄)矣,其制可谓(大)矣,宫中之女可谓(众)矣,宫中之宝可谓(多)矣,其费可谓(靡)矣,其奢可谓(极)矣,其亡亦可谓(速)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悲)矣!

教师在让学生填空的过程中,整合了文本内容,又通过探讨所填的字的细微差异,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体会感悟,激活了整个教学环节,使教学化繁为简、简中求丰,思路清晰而又轻松高效。

在探讨文本主旨的过程中,黄老师又亲自操刀,改写了文本的最后一段,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主旨:

观古今之成败,成,人也,非天也;败,亦人也,非天也。成败得失,皆由人也,非关天也。得失之故,归之于天,亦惑矣!

因是老师亲自所写的独特感受,激发了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学生或从写作背景来说,或从写作的具体对象来说,或从文章的文脉、文气来说,或从文章的语言来说,这时,已经不需要老师来引导他们归纳文章的主旨了,通过讨论已经完全生成出来。

在这节课的最后,黄老师又让学生用三个字理清文脉:奢、亡、鉴。

三次整合,层层深入,高潮迭起,从不同层面观照文本,获得对文本的全息解读,使文本越读越短,感知却越来越深。

也可以通过文本的逻辑结构或表达技巧来整合文本。吉林师大的张永文老师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逻辑结构与主题新解》中解读这首苏轼的词时,方法独到,让人耳目一新。他认为根据上下阕组织教学,就散化了全词的逻辑整体,使主题思想的认同出现问题,于是他把词分成三段来组织教学:

第一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第二段: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第三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通过这样分层,就很容易整合文本,使作者情感鲜明突出。第一段让我们领悟到作者凭吊时的叹惋与心怀的高远:自然永恒,英雄逝去,人生短暂。第二段有时间、地点、环境、人物、事件,塑造了一个让作者感怀的风流人物,引发作者年将半百而事业无成的感慨。千古风流人物都身名俱灭,自然引起作者举杯相酹,由此展现出作者洒脱、豁达的心境。结构的重新划分,使作者抒发的情感流畅自如,层层深入而又浑然一体。

美国卡尔顿大学教授赵启光先生更是把文本分成四段:

第一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第二段: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第三段: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第四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每一段都是一组对比,用四组对比结构全词,达到整合全词、突出主题的作用,更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强化,感受表达技巧的无穷魅力。

三.拓展文本

拓展文本是为了丰富和深化对文本的理解,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补充相应的材料,采取适当的方法,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他们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促进他们有个性、有创造性的发展。它是文本通向外界的“天窗”,促使其获得灵性和活力,但无论怎样拓展都要立足文本和学生素养,都要适度、有效、恰当。如《项链》可以运用想象让学生假设一番:玛蒂尔德听到项链是假的后心情会怎样,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假如项链没有丢失或者丢了以后又发现项链是假的,玛蒂尔德的生活又会怎样?对《滕王阁序》的拓展,可以通过和《兰亭集序》进行比较阅读,提高能力:它们都是序文,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让学生从内容与形式进行比较,进而感受《滕王阁序》典雅的语言、整齐的句式、丰富的典故、壮观的景色、淋漓畅快的抒情。《听听那冷雨》语言非常美,情感非常真,抓住语言进行迁移应用,让学生选择某一段落用诗的语言对其意境或情感进行提炼、改写;或者引入作者的《乡愁》小诗,体悟作者的情之真、意之切;也可以制作卡片,开拓学习视野,拓展学习内容,觅其乡愁思想的来源。《老王》则可以沟通学生生活体验,让学生畅谈“当你身边的人遇到不幸时自己或别人又是怎样对待他们的”;或者比较思考,同样是面临悲惨的命运,祥子最终走向堕落,而老王却能始终保持善良本性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者运用探究考证,感受艺术魅力,或者巧设练习,跟踪训练,只要万变不离其“宗”,都可以。

石壕吏教案篇8

1.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3.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4.《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5.“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汉明帝谥号为显宗,汉章帝谥号为肃宗。

6.7.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7.“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8.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9.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10.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11.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12.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13.“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14.肃宗:皇帝的谥号,肃,恭敬、肃穆之意。(×)

15.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不是中午12点)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正)。

16.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

17.左骏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

18.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19.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20.“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吏部(管理文职官员的任免、考选、升降、调动等事)兵部(负责军事,入军队编制、武官选授以及驻防、训练、检阅等政令)礼部(掌管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等)

21.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22.“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23.“海盐民”“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4.“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认真识别,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史记,吴太伯世家》索引说:“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中原地区古人对南方各族通称“百越”或“越族”。(√)

25.《五经》指的是《诗》《书》《论语》《孟子》《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

26.“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27.冠族指的是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冠族指的是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

28.辎重是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29.“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30.“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31.“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3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33.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34.大理寺为掌管刑狱的官署,长官名为大理寺卿。北齐始设,后历代相沿。明清时与刑部、都察院为三法司,会同处理重大司法案件。(√)

35.诏狱,指九卿、郡守一级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能系狱的案子。也指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

36.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37.行在,也称行在所。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方。第二释义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此处是第二种释义。(√)

38.视事,视察、巡视政事。旧时指官吏被皇帝派往某地巡视政事,考核官员。(×)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治事,任职,多指政事言。

39.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如“奉行故事”“虚应故事”。《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中的“故事”即此意。(×)(《六国论》中的“故事”是“旧事,先例”的意思。)

40.中官:中官在古代含义较多。最初是古官名,后来还可指宫内、朝内之官。本文的“中官”指宦官,又称阉人,内官,内臣等。(√)

41.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

42.禁中,即宫禁。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禁。(√)

43.戍漕,是指陆路运输军需物资。古代军需物资运输以水路运输为主,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路运输。(×)(戍漕,是指水路运输军需物资。)

44.曲笔,这里是指古代的史官有所顾忌或殉情避讳,而不直书其事的记载方式。(×)

45.楷隶”指的是“汉字七体”(汉字书写形体演变的七种体式)中的“楷书”和“隶书”。(√)

46.《宋史》和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二十四部正史,被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而钦定的二十四史都是以《史记》为范本的纪传体史书,因此,《资治通鉴》不在二十四史之列。至于《资治通鉴》算不算正史,说法不一。《汉语大词典》(电子版)【释义】正史:1.指《史记》﹑《汉书》等以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清乾隆年间诏定二十四史为正史,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2.有以纪传﹑编年二体并称正史的。参见《明史.艺文志》。)

47.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称为“勤王”是因为夏商周时只天子称王,其他是公侯伯子男等诸侯。(√)

48.御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职责一直是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事宜。(×)

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49.在古代中国,名多由长辈起取,并往往通过取名体现对子女的期望;字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所取,女子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没有取字的权利。(×)“女子没有取字的权利”错。例如;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50.沙门,是出家的佛教徒的总称,也指佛门。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51.“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52.“城”原指护城河,“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后来城隍成为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儒家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城隍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53.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因此“北面”有臣服于人之意。(√)

54.幸既可指古代皇帝对人宠爱,也可以指帝王的亲临垂顾,无论是哪种意义,都不能用在除帝王个体之外的任何人身上。(×)

55.符是中国古代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金、铜、竹、木等不同原料制成。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56.五行,即儒家所说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又可指孝的五行,即庄、忠、敬、笃、勇。(×)

57.“至正”属于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用以褒贬善恶,如“崇祯”“康熙”皆是。(×)

58.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监察御史赴各地的巡视者,负责考核吏治、审理大案等。(√)

59.盐引,指古代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发给商人用以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

60.流民.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指到处流浪、无所事事的人。(×)流民指因自然灾害或战乱而流亡在外,生活没有着落的人。

61.72、汉代的国家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称“三公”。其中御史大夫总管行政。(×)丞相总管行政,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62.稷、契、周、召都是古代的有名的贤臣。其中稷,指后稷,周朝始祖,教民耕种,被认为是我国农耕业的始祖;周公则留下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佳话。(√)

石壕吏教案篇9

关键词:阅读教学 ;整体感知;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整体阅读是阅读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之一,整体感知课文的过程就是对课文进行整体的直觉了解和把握的过程。有了整体感知,才能进行有效阅读。现实课堂中,有的教师为了求新求异抛弃了整体感知的设计,过分重视语言品味,直奔主题的理解,直接从课文的某一精彩片段入手,引导学生直接沉入对一字、一词或者某句子的品析理解,结果学生因为对课文没有整体上的综合印象而一头雾水,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过程,无法完成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锻炼。下面,笔者就结合实例具体谈几种整体感知教学设计的策略。

方法一:人物串联法。所谓人物串联法,是指教师在设计整体感知环节引导学生把几个人物串联起来讲课文主要内容。这些关键人物的形象又与主题相关。

【示例】以教学《石壕吏》为例。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板书:妪、吏、翁 说说故事内容。参考答案:官吏夜里捉人,老翁逃跑,老妇出去看。

运用人物串联法进行整体感知设计,所找人物与主题关系密切,能为下一步的内容分析做推进。这几个词正好又是文言字词,该设计能体现文言文“文”与“言”的统一性,不但解决了文言词义,也整体把握了作者的写作思路。

方法二:标题分析法。所谓分析标题法,指教师在设计整体感知环节从标题入手设置与内容相关的问题。这不乏是一种好策略。标题往往是文章的文眼,承载了丰富信息量,也往往与文章的主题相关。

【示例】以教学《阿长与》为例。

学生活动:(1)阿长与三海经为什么能并列?(学生回答阿长买来《三海经》)(2)追问:买《三海经》之前还写了哪些事?(这个问题能帮助学生理清一人多事的叙事脉络,为下文重点讲解阿长买《三海经》作铺垫。)(3)追问:题目取为《阿长》好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买《三海经》是作者详写部分,为品析“我”对阿长由原来的讨厌最后变成敬佩的情感变化作铺垫)

这三个问题的设计,很顺利能进展下一个研读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写人文章作者怎么做到多事穿插、如何做到详略,直指作者在人物刻画上用细节描写,最后感悟作者情感变化。这种方法适用于标题与整个课堂教学的教学点紧密相关。

方法三:文本设疑法。所谓文本设疑法,是指教师在设计整体感知环节引导学生直接从课文主要内容着手,找到能对内容起到总领性的句子或段落,从而理清文本内容。

【示例】以教学《桥之美》为例。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寻找欣赏桥之美的角度是什么?从课文的一句话里找到依据。参考答案: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形式作用。

运用文本内容设疑进行整体感知,能直接引出文本内容,达到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内容上看似比较零散,但其实并不复杂的文本。

方法四:补白想象法。所谓想象法,是指教师在设计整体感知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内容去猜测作者生平经历、情感,从而对课文进行整体性把握。

【示例】以教学《乡愁》为例。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诗歌,结合内容,请你猜猜诗人经历了什么?明确:《乡愁》这首诗歌是诗人余光中远离大陆,思念大陆所作的思乡之作。诗歌通过用“船票”、“邮票”“坟墓”这些意象不难推测出诗人对亲人、对祖国母亲浓浓思念之情。读诗需要知人论世,从内容上去猜作者生平经历以及作者情感,这既是传统讲授法的创新,又直接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学生来说年代感已久、情感上难以达到感同身受的文章。

方法五:部分取名法。所谓部分取名法,是指教师在设计整体感知环节,就课文内容的几个方面,引导学生用取名或取小标题法理清文章脉络。

【示例】以教学《猫》为例。

学生活动:本文写了哪几只猫?请你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明确:此题看似是开放性题目,但实则是要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对课文有整体感知后才能对三只猫进行取名。学生在回答三只猫的名字上,都会从外貌特征、性格、命运以及作者对其感情进行取名。

方法六:插图复述法。所谓插图感知法,是指教师在设计整体感知环节,就课文中出现的插图进行提问,让学生进行复述。这样既降低了难度,又将文本语言与画面结合,更方便学生回忆。

【示例】以教学《斑羚飞渡》为例。

学生活动:大家有没有关注课文插图?它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个故事的内容?

石壕吏教案篇10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提问 艺术

提问实际上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批判与分析,为此教师在提问时不能提形式化的问题。提问应该根据初中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心理水平,掌握好一个度,以学生为中心,对提问有一个全面的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一艺术,上好一堂精彩而又充实的语文课。

一、提问的历史概说

在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十分善问,《论语》就是孔子与学生展开提问答辩的言辞。在西方,古希腊教育学家苏格拉底主张通过提问来揭于对方在认识中的矛盾。在教学中,苏格拉底并不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通过问题、交谈的方法宣传自己的观点。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曾提出提问教育理论。美国教育学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学习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1912年,美国的史蒂文斯研究发现: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大约占去了普通学时的80%。

二、提问的基本要求

1.以学生为中心。《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善于提出能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适合他们发展思考能力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只有教师善问才能促使学生会问,而善问的目标应指向学生。

2.问在有疑之处。教师提问必须在学生有疑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如果教师不是问在学生的有疑之处,而是学生能理解的也问,不理解的也问,则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反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予理睬解答。如在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课时,如果是在济南的学校,老师就不要很直接地问学生这里的冬天有哪些景象?因为学生都知道,回答的兴趣因此而不高。教师应该恰到好处地问一句:为什么作者老舍不写济南的春、秋、夏而写冬呢?这样就会调动学生的思维,去积极思考。其实在思考时,学生们也会去想济南的冬天有哪些景象。

3.问题难易适度。教师在提问时,应避免这样的心理:认为提出的问题越难就越能说明自己教的水平,学生就会越尊重自己。不应该是越难越好,而应当难易适度。如学习《岳阳楼记》时,其中的“春和景明”,教材已对“景”有注释了,对于初中生来讲,记住就可以了,但有的老师因为学问较深,可能会刻意去拓展,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是日光?因为这涉及大学时才讲的古代汉语知识,所以初中生根本不懂。即使老师解释了,学生也很难理解,这样的问题就会使学生产生害怕学文言文的心理。因此,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其难易程度应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踊跃地思考。

4.问题要有启发性。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让学生积极思维。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首先要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处于情绪的高涨状态,调动学生寻找答案的积极性。

三、提问的基本特点

1.鼓励性。教师所提的问题要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应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而不能经常找固定的那几个同学回答问题,即使是他们自动举手回答问题,也要适时鼓励其他同学。因为经常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那么几个优秀的学生,难免会造成提问范围的缩小,使多数同学得不到回答的机会,也得不到锻炼。因此,教师要设法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或提出难易适中的问题,鼓励那些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回答或在某个同学回答之后再问其他的同学有没有别的见解或观点,逐渐使班上的同学养成爱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2.开放性。教师的提问有时能够刺激学生自己产生具有新意的看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如《观书有感》这课,对于“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教师应该适时让学生们去思考“活水”是不是只指灵感。学生可以随意去想。这样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而只要学生进行了积极思考,即使得出的答案是错误的、不全面的,他们也获得了独立思考问题的宝贵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思考经验有时比获得正确答案更为重要,至少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活跃了他们的创造思维。

3.有序性。提问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在课前经过细心思考的或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情况而进行的。教师在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时,应确保这个问题与前后所讲的内容有联系,有步骤、有层次、有节奏地将学生引入到问题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围绕主题思想内容,进行逐步深入的研究。如讲诗歌时,教师应该顺势问学生还记不记得前面介绍的作者的生平背景和写作的时间等,只有了解了作家的生平经历才能更好地去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4.提示性。提示性是指教师所提的问题,对学生的思考活动能起到指导的作用,给学生指导思考的大致方向或从哪个方面起到一个提示的作用去着手思考研究。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这一课时,也许同学们不会自己主动地把这一课所学的与前面学的《桃花源记》联系起来,只是就这一课而学习、了解陶渊明。这时,教师就应该适时提一些问题,提示学生把这两课结合起来,通过对比学习,更深层次地了解陶渊明所要表达的情感。

四、提问的独特功效

1.教师通过提问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所学课文的人物情境之中,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游走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之中,仿佛自己就是“落难的王子”。

2.通过教师有效的提问,学生能够回忆、联系、分析与课文有关的内容,从而获得新的认识,得到新的学习体会。如杜甫的《石壕吏》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先回忆小学学过的杜甫的诗,如《绝句》,对比这两篇课文,分析杜甫感情基调的变化,再联系杜甫的生平、背景得到新的启发和认识。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一问一答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有用价值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在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学会交流与合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学会学习。同时,通过问题的讨论,老师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沟通机会。

4.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经过自己的动脑思考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会使学生牢固掌握问题中的知识点。教师的提问能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合作研究的机会,对知识的获取会比教师讲解记忆得更加牢固。

5.提问有助于学生养成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连续不断的提问教学会使学生逐渐形成捕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式,这种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以后的独立学习和工作都会有较大的帮助。

五、提问的独特技巧

1.抓住对学生思维有统领作用的教材的关键处提问。教材的关键处即是指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的、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如《孔乙己》这一课,孔乙己应该算是个悲剧的人物,但文中的孔乙己仿佛是个“笑星”。这个“笑”字应该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文眼”。抓住这个“笑”字设疑提问,就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理解文中所蕴含的深意。如可以问:“孔乙己一出场就有一个字伴随着他,这个字是什么?”“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孔乙己的可笑之处?”“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孔乙己在讥笑中悲惨死去,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读孔乙己不但笑不起,反而觉得有丝丝凉意,这是为什么?”这些问题处处问到点子上,每一个问题都能激起学生思维的起伏波动,引起学生的讨论。“笑”的问题研究透了,学生对全文也就理解透了。

2.有计划性、目的性和启发性提问。提问要紧紧围绕教材的中心,服从总的教材目标,有计划性、目的性和启发性,能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有的课文要在阅读前提问,有的要在阅读中提问,而有的要在阅读后提问。如旧教材初中语文中的《威尼斯商人》这一课的学习时,教师最好在讲读前问同学们:在世界文学名著中有四部写吝啬鬼的形象的,一部是法国喜剧家莫里哀的《悭吝人》;第二部就是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写了守财奴葛朗台;第三部就是《死魂灵》,里面写了泼留希金。后两个自读本中有了解过,请同学们回忆‘下’虽然他们都是写吝啬鬼,但他们的性格是否一样呢?这样学生们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回忆所学内容,并给出解答。再如《项链》,学习这课时教师应该在阅读之后向学生提问现在社会还有没有“路瓦裁夫人”式的人物?而阅读中的提问,可以是提示性、启发性、总结性的等。如讲《愚公移山》时,在读完“愚公年且九十”时顺便问学生一句:“老愚公多大岁数了?”学生会答:“九十了!”目的是强调“且”的释义。即使是随便发问也要意识到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哪里去。

3.问题要能拓展课程领域,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问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向其他学科渗透,促进新知识的形成。如在讲《石壕吏》这一课文时,教师不应紧紧局限于对这一课文的讲解,而是应该向学生提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历史问题。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受的兵役徭役等历史,还可以让学生思考小学时学过的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诗句,这样就会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回顾以往的知识,并把语文这门学科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拓展课程领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4.提出的问题能揭示矛盾,引起思考。课堂中的提问能够揭示矛盾,形成一种认识冲突,引发学生思考,促进课堂动态生成。如在讲课文《卖炭翁》时,我让同学找一些放映农民疾苦生活课文或诗,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纷纷说出这些诗或课文,为下面我提出的让学生分析农民悲惨处境的原因作了情感的渲染和思维的铺垫。当学生回答是自然灾害造成农民悲惨命运原因之一时,我接着问:“今天的农民还会担心自然灾害吗?”这一问题并非我事先有意设计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的这个问题,这就使学生形成一种认识冲突,引发学生思考,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总之,提问对于语文教学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应该根据提问的要求、特点,针对实际,采取适当的提问方式,注意提出问题,面向全体学生,问题应该简洁清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问的频率也要适当。但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会面对很多不确定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好提问这一艺术。

参考文献:

[1]郑金洲编著.教学方法应用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严先元.新课程教师怎样上课.四川大学出版社.

[3]靳玉冰.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中国人事出版社.

[4]钟启泉,赵中建.教学方法――应用认知科学、促进学生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