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09-24 16:11:45

人事管理理论

人事管理理论范文篇1

关键词:现代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事业单位;人事管

当前,现代化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理论在企业中应用较多,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其工作的核心,因此,需要提高对单位规划的重视程度,并且在此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利益。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有了较大改进,但是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有效完善,并且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下,传统人事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需求,必须迎合社会发展需要,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进行调整,这就给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多的挑战。人才是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必须做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现代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理论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事管理工作带来了活力,为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之间的区别

(一)管理核心不同。传统人事管理注重强调事的控制与管理,对事不对人,因此,人与事之间缺乏统一协调性,在控制人力资源方面,并不能做到张弛有度的,进而不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重视以人为本,关注人与事的协调发展,通过心理和意识的调节方法进行动态化管理。(二)管理方法不同。在传统人事管理中,各管理环节缺乏连续性,出现推介情况,进而导致一些具有联系的阶段孤立进行。在传统人事管理下,会出现录用与培训脱节,培训与奖励晋升脱节等情况,并不能充分发挥出人才的作用,甚至会出现人才闲置等情况,不仅不利于相关人员的发展,还会对单位长远发展造成影响。在现代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中,会将管理内容划分为多个管理模块,并且这些模块之间互相关联,如机构设置、岗位设置、招聘管理、人员培训等,其中人员培训与开发新人才资源相对应,职称评比与绩效管理相对应等等,这样的方式有效地将单位人员退休培训考核等结合起来,实现人力资源的全程统一管理,打破了部门局限性。

二、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法律依据。在当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首先存在的不足就是缺乏单项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在很多时候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进而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二)管理方法滞后。在不断的工作发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表现为单一、滞后,并不能适应于当前人员管理工作中。在管理体制方面,并没有将政事区分开来,设置了较多重复的机构,并且人员较多,布局缺乏合理性,这种不良情况会导致相关工作人员以消极的态度面对工作,并且降低工作效率。事业单位缺乏激励机制,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不能发挥人才主管能动性,最终影响单位的发展。(三)管理体系封闭。事业单位内部人才缺乏竞争力,并且不能较多的与外界进行交流,进而对人才选择工作岗位形成了限制,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出现人才不能尽其用的情况。

三、从现代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角度解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对未来人力资源供给需求状况的预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始,制定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方向与方法。事业单位定岗就是设计组织中的具体工作岗位,定编就是设计从事某岗位的人数。事业单位岗位设置需要遵从因事设岗的原则,不能因人设岗,而人事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岗位设置。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为专业技术岗位,在单位岗位中所占比例较大。(二)招聘与配置。事业单位主要通过招考聘的方式纳入新人,在明确人员各项条件时,还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可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岗位胜任特征进行分析。在社会公开招考或院校招聘中,都需要在招聘前确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在事业单位干部选拔任用中,不仅要按照相关规定,还应在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仅要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及管理制度的严格规范性,还应避免用人机制过于死板,需要保证其生机与活力。(三)培训与开发。培训与开发是获取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两个重点内容,并且这一过程具有复杂性。在培训与开发过程中,必须保证各个环节无失误出现,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培训进程及效果,相关人员不能得到专业的知识,影响其以后的工作,加大工作难度。培训需求分析、设计培训方案、实施培训、培训结果检查等环节都是不可缺少。新员工培训、政治思想培训、业务培训等都是事业单位重点培训内容。职业生涯管理能挖掘员工潜能,并且使其贡献最大化,进而实现组织目标。在组织中,员工充分发挥其能力及才干,并且组织给予最大的帮助及支持,进而实现共赢。在事业单位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中,涉及人事工作的内容比较多,最为常见的有干部选拔任免、职称评审、工人技术等级认定。(四)劳动关系管理。我国基本劳动制度就是劳动合同制度。事业单位全面聘用制实施后,需要根据《劳动合同法》签订合同,在编人员需要签订聘用合同,聘用人员应签订劳动合同。作为劳动关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劳动合同法》较好的规范了劳动关系,能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及义务,为劳动关系良好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五)绩效管。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主要对员工进行年度考核,并且考核结果与其工资、职称挂钩。在绩效考核理念逐渐应用于事业单位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绩效管理方案。事业单位职能部分分工明确,并且有着较多的工作人员,在人事部门进行绩效考核时,会浪费较多时间,效率较低,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进行分级绩效考核,将部门作为考核对象,然后各部门再对员工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主要模式为层层考核,不仅能加强考核及工作的联系,还有利于认识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在绩效考核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制度,调动员工积极性,认真对待工作。绩效考核方法较多,最为常用的有两种,一种为平衡积分卡法,另一种为关键绩效指标法。(六)薪酬管理。薪酬是一种费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工作态度及工作效率。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薪酬包含的内容较多,分别有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激励工资、福利保险,其中,员工工作岗位或技能价值主要通过基本工资而反映出来,在员工经验提高、生活水平变化等情况下,也会相应的调整基本工资[7]。绩效工资与员工工作表现及业绩变化有着较大联系,这项工资是除基本工资以外增加支付的项目,激励工资与员工、团队、整个组织业绩挂钩,这项工资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激励工资与绩效工资均与绩效有关,需要对两者加以区分,激励工资主要对员工未来绩效产生影响,而绩效工资主要与员工过去的业绩有关。福利保险等是薪酬补充形式。

四、结束语

为保证现代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理论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首先事业单位需要对现代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理论引起重视,认识到其重要性,根据实际情况,更新管理理念,以先进的管理方式进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关注人才、培养人才,实现单位内部人才的合理配置,使相关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身作用,为事业单位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做到尽心尽责。

参考文献

[1]清格勒.从现代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角度解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5(11):89-89.

[2]黄杰.浅析地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基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J].东方企业文化,2015,12(8):65-67.

[3]屈慧芳.职业年金建立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影响的研究——基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角度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5,35(26):182-184.

[4]宋韬.传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分析[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5,32(4):112-112.

[5]王洪丽.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利用——以广西某事业单位为例对现代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论述[J].特区经济,2015,33(3):120-123.

[6]刘涛.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23(38):75-75.

人事管理理论范文篇2

关键词:人力资源;战略作用;电力企业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竞争核心动力,因此企业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才能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被视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不少企业在逐步发展中认识到,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只有通过高素质的员工才能获得。为此,需要建立科学、高效、健全的企业部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机制,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一、现代人力资源战略的定义

资源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泛指社会财富的源泉。人力资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具有的能够为社会创造物质、精神和文化财富,从事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口的总称。人力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则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与态度等身心素质。

人力资源战略,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美国学者舒勒和沃克将人力资源战略定义为“程序和活动的集合,它通过人力资源部门和直线管理部门的努力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并以此来提高企业目前和未来的绩效及维持企业竞争优势。”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是根据企业战略来制定的,人力资源战略作为预测未来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影响和要求的组织目标,其目的是为了工作者和组织的最大利益。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实现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力资源战略是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参照企业发展战略目标,采取直线职能管理,充分考虑员工的期望,制定的关于企业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人力资源自身发展需求的纲领性长远规划。

二、现代人力资源战略的演变

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活动可以追溯到相当久远的年代,而它作为一种科学管理理论学说则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纵观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史,它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三个发展阶段,并先后提出了雇佣劳动管理、劳动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第一阶段是经验任务管理阶段。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员工按照企业规定的生产流程进行工作,在这一阶段,“人”被视为“物质人”,在雇主的眼里工人只是会说话能劳动的工具,完全忽视了工人的心理需求。这一阶段人事管理的主要特点是:招聘劳动工人成为企业人事管理的主要任务,人事管理的内容就是解决工厂内部劳动分工与协作的问题。

第二阶段是科学人事管理阶段。欧洲工业革命的爆发使机器时代形成,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和劳动分工的进一步明确使得人员管理全面进入科学管理阶段。这一时期人事管理理论和实践有了很大的发展,管理人员与工人出现新的分工,劳动人事部门诞生。这一阶段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都是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但是这些理论和研究都为日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传统的人事管理开始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名称变化,而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巨大变化。人力资源管理将员工视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重视对员工的长期开发和合理使用。在管理职能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不再仅仅承担单纯性的行政事务性工作,更关注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长期的战略性工作。在管理方式上,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管理方法不仅科学化,而且更为人性化。

三、现代人力资源战略在企业管理中作用

1.人力资源战略是公司战略的核心。目前的企业竞争中,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战略相适应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才能,可以推动企业战略的实施,促进企业的飞跃发展。人力资源战略是公司战略的核心,它指导着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使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之间能够有效地互相配合。不同的资源战略规划必然会影响到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地位。

2.制定战略可提高企业的绩效。人力资源战略的目标是根据企业总体战略来确定的,企业绩效的实现是通过向顾客有效的提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体现出来的。所以,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可以看作就是设生产和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的人员。人力资源管理贯穿于企业整个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并随着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差异。过去,人力资源管理是以活动为宗旨,主要考虑做什么,而不考虑成本和人力的需求;现在,经济发展正在从资源型经济向知识型经济过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就必须实行战略性的转化。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把他们活动所产生的结果作为企业的成果,特别是作为人力资源投资的回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3.制定战略能扩展人力资本。企业中人力资本就是它全部的人力资源,它由企业中的人以及他们所拥有的潜能用于他们工作的能力所构成,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就是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所表现出的非物质资本。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就是不断增强企业的人力资本总合。扩展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利用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的才能和吸引外部的优秀人才,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人力资源工作要保证各个工作岗位所需人员的供给,保证这些人员具有其岗位所需的技能,即通过培训和开发来缩短及消除企业各职位所要求的技能和员工所具有的能力之间的差距。当然,还可以设计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薪酬系统、福利计划、提供更多的培训、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计划等来增强企业人力资本的竞争力,达到扩展人力资本的目的。4.保证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效率。在企业的实际人力资源工作中,存在着投入成本和产出收益之间的矛盾,行政管理和事务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但并不能创造出最大价值。在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中,应努力控制人力资源成本,这就需要将人力资源集中在与成本—收益关系紧密的工艺上,从人力规划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如何平衡行政管理、事务管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三个方面的投入,是企业保证有效人力资源成本的关键。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行为,建立客观的人与事的评价与检测标准,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才能保障企业和劳动者的自身利益,保障双方的合法权利,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更高效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四、战略人力资源对电力企业的启示

电力企业要想在今后获得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的整体战略,必须狠抓人力资源管理。从前面人力资源战略的作用可以看出,当企业将人力资源视为一项资产时,就会提供较多的培训,为自己的职工提升自身的素质,而当企业将人力资源视为企业的成本时,则会提供较少的培训以节约成本。因此,制定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战略对企业发展有以下启示:

1.增强对复杂市场应变能力,确立行业竞争优势。目前电力企业虽然处于国家的保护范围,但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电力市场必然受到国际企业的竞争和冲击,电力市场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没有一个好的人力资源战略来指导公司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指导企业的人才建设和人力资源配置是难以适应这一多变的市场局面的。众多跨国企业逐鹿中国市场势为必然,国内企业必须提高自身适应能力,确立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才能立足行业,确保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2.走出误区,改变观念。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中强调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这指明人力资源特别是战略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建立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走出传统人事管理的误区是众多企业当务之急。但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还仅仅是处在人事管理阶段或仅限于事务性的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企业并没有区分哪些人是战略人力资源,哪些人是非战略人力资源,仅凭个别管理者的主观判断去制定企业经营方略。笔者认为,这些企业首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走出对战略人力资源的认识误区,树立战略人力资源是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树立双赢理念,培养企业凝聚力,为员工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每个人充分的发挥所长,取得更大的绩效。

3.加强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管理理论学习。一个企业拥有好的“大脑”才能保证其健康运行,这个“脑”就是企业的管理者。管理者加强自身学习,在采用管理理论的过程中不应囫囵吞枣,而应采取消化、吸收、利用、改进创新、再总结、再利用的策略。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消化吸收,弄懂理论的适用背景、含义及如何操作,结合企业实际,及时解决问题。另外,引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把人作为一种资本运营,也不失是一种好办法。利用优秀专业人才使其效益的最大化,将人力资源由社会性资源转变为企业性资源,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总之,只有结合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机制,以优秀的人力资源配置为企业发展服务,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佑颐.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作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1).

2.(美)詹姆斯·W·沃克.人力资源战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所飞.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与人才队伍建设.哈尔滨市:黑龙江教育音像出版社,2005.

4.张小兵.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当代经济,2004,(2).

5.苗雨君.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探析.企业经济,2004,(8).

6.邵波.浅议人力资源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作用.商场现代化,2006,(5).

人事管理理论范文篇3

【关键词】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

改革开放近三十多年来,面对着不断变化的国内国外新形势,中国企业认识到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关键力量。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取得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可获取的重要资源,既是支配其它资源的重要力量,也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对于企业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对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组织竞争力是企业不能被模仿的优势,这一内容正是人力资源战略的关键内容;二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战略的高度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将人力资源与企业的其他资源整合配置,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一、国外理论研究现状解析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始于西方。西方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国富论》中指出:“一国国民后天所获得的有用能力是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我们通常将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划分为三个研究阶段:

(一)第一阶段,传统人事管理萌芽和发展的阶段。1964年,迈尔斯、马姆和皮格尔斯等认为,传统人事管理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管理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形成了更加全面和广泛的概念,对人的管理成为这一理念的中心,但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概念正式提出之前,也就是从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是传统人事管理从萌芽到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人事管理体系已趋于完善,呈现出制度化、规范化的特点。随着管理工作范围的扩大和深入,由一般行政事务管理,延深到集中式的管理。这期间,企业雇主的管理意识也由工作效率为中心转变到重视职员个体差异,注重人际关系,激励机制等,这一阶段还出现专门的人事管理部门和专职的高级人事管理人员。

(二)第二阶段,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演变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此阶段可以视为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时期。随着1965年,雷蒙德•迈勒斯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人力资源模型”的概念。这一时期的相关理论研究从传统的人事管理监督制裁到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激发,从消极惩罚到积极激励。1972年达特尼克在《改革人力资源管理》中提出了“在组织中,人是最重要的资源”的观点;1979年翠西和彼得森在《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中进一步阐明,“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人际和工业关系应包括招聘、甄选、绩效评估、薪酬和员工开发以及劳资谈判等基本问题。”但是这一问题直到1992年,经由斯托瑞的深入研究才得以解决。

(三)第三阶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和完善阶段。这一时期学者们提出了较为完整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理论。1984年,迈克尔•比尔(美)的《管理人力资本》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人力资源管理向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迈进和深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成果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范畴中体现出来。这一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观念频出,真正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赖特(Wright)和麦克马汉(Mcman-han)等人(1992年)为人力资源战略下的定义是:企业为了能够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有计划的、具备系统性和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斯托瑞(1992年)在其发表的论文《Devel-opmentintheManagementofHumanResources》中提出了注重实际效果的理想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斯托瑞模式,后期被广泛运用,他认为战略就是一种关系,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韦恩•F•卡肖等人(1995年)认为应该从战略的高度看待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并把它作为企业重要的竞争战略,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紧密联系。马托森(Mathis)、杰克逊(Jackson)等人(1999年)从经济和技术的变化发展;劳动力的质量和适用性;人口多样性;组织重组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对产业转型和组织重组的适应性进行研究。戴维•沃尔里奇(美)等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克服来自8个方面的挑战才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保持优势。

二、国内理论研究现状解析

我国对识人用才看法和认知自古就有,孟子提出“不用贤则亡”。《墨子》中指出“尚贤者,政之本也”。晏子曾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等。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进入我国企业管理领域以来,其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在企业管理当中发挥的实际作用和影响力不断增加,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操作者和学院里的学者才真正开始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形成研究体系后进入决策系统,才能为行政决策提供理论依据。随着政府行政决策的推行,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才能真正使理论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价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工作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认可和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企业竞争真正迈入了人才竞争激烈化的阶段,所以实施正确的人力资源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国内,赵曙明、王通讯等一批学者开启人力资源战略研究的先河,他们引进西方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人力资源战略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国情和经济环境研究形成了我国人力资源战略、中国人才学理论专著,使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跨国经营方向的研究跻身世界先进水平行列。我国对人力资源战略研究从理论、目标和职能三个方面解析如下。

(一)理论方面。研究以人力资本为主的管理思想、人力资源战略和管理模式。陆国泰、张德、于凯成等人在借鉴西方人力资源理论研究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对我国人力资源战略理论体系进行深度研究并取得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许庆瑞(2002)等人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研究。石扬令等人对在加入WTO之后而有所改变的外部经济环境中,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战略需要重视的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许小东研究了战略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

(二)目标方面。对如何实现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目标进行研究。萧鸣政认为人力资源战略的目标应该总结三点:第一,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组织人力资源的需要;第二,对组织内外部的人力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和管理;第三,对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也需要进一步维护和激励。朱舟等人(2001)认为人力资源战略的目标是从雇主、公司员工以及雇主与员工方面达到利益的最大化。人力资源战略是为企业最终实现整体目标而服务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从属于整个企业管理的,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实现企业总体目标是对企业进行管理的目的所在,所以人力资源战略的目标也是服务于企业总体目标的。

(三)职能方面。主要是对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择、人力资源开发、薪酬和福利、劳资关系等主要职能进行研究。李剑锋、杨海辰等人认为招聘是引入环节,也是人力资源战略的基础环节,企业对外招聘人员是要全面测试,重点选拔,注重招聘效果。于衍平、张建国等人认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对员工的薪酬福利、绩效管理方面的激励,它要求在实施激励机制时要注重系统化和科学化,指出必须充分拉开对企业贡献度不同的员工之间的待遇差距,建立真正对企业发展行之有效的薪酬与激励机制。徐芳等人认为现代人力资源开发职能已经从培训与开发转向了包括职业开发和组织发展在内的职能转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人力资源战略理论研究已从传统人事管理工作的单一性、简单化和相对独立化转变为一种全方位的战略规划、研究和开发。由此而见,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特点:第一,视人为资源,将员工视为能够创造价值的资源,对人力资源进行积极开发和投资,确立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第二,以“人”为中心开展工作,使用主动开发型的管理模式,激发潜能,协调冲突,实行科学的员工激励;第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现出战略型和策略型的管理;第四,向人性化、制度合理化和领导民主化方向发展,重视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建立可行的绩效评估体系;第五,强调企业文化的地位与作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和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范承林.国际化经营中的人力资源战略[J].企业管理,2008,10:58~59

[2]郑伟.强化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初探[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1:55~59

人事管理理论范文篇4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于以往的人事管理,现代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战略性规划和管理利于企业走上健康的运行轨道,文章试从现代人力资源战略演变的过程分析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源;战略作用;电力企业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竞争核心动力,因此企业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才能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被视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不少企业在逐步发展中认识到,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只有通过高素质的员工才能获得。为此,需要建立科学、高效、健全的企业部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机制,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一、现代人力资源战略的定义

资源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泛指社会财富的源泉。人力资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具有的能够为社会创造物质、精神和文化财富,从事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口的总称。人力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则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与态度等身心素质。

人力资源战略,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美国学者舒勒和沃克将人力资源战略定义为“程序和活动的集合,它通过人力资源部门和直线管理部门的努力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并以此来提高企业目前和未来的绩效及维持企业竞争优势。”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是根据企业战略来制定的,人力资源战略作为预测未来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影响和要求的组织目标,其目的是为了工作者和组织的最大利益。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实现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力资源战略是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参照企业发展战略目标,采取直线职能管理,充分考虑员工的期望,制定的关于企业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人力资源自身发展需求的纲领性长远规划。

二、现代人力资源战略的演变

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活动可以追溯到相当久远的年代,而它作为一种科学管理理论学说则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纵观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史,它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三个发展阶段,并先后提出了雇佣劳动管理、劳动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第一阶段是经验任务管理阶段。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员工按照企业规定的生产流程进行工作,在这一阶段,“人”被视为“物质人”,在雇主的眼里工人只是会说话能劳动的工具,完全忽视了工人的心理需求。这一阶段人事管理的主要特点是:招聘劳动工人成为企业人事管理的主要任务,人事管理的内容就是解决工厂内部劳动分工与协作的问题。

第二阶段是科学人事管理阶段。欧洲工业革命的爆发使机器时代形成,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和劳动分工的进一步明确使得人员管理全面进入科学管理阶段。这一时期人事管理理论和实践有了很大的发展,管理人员与工人出现新的分工,劳动人事部门诞生。这一阶段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都是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但是这些理论和研究都为日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传统的人事管理开始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名称变化,而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巨大变化。人力资源管理将员工视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重视对员工的长期开发和合理使用。在管理职能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不再仅仅承担单纯性的行政事务性工作,更关注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长期的战略性工作。在管理方式上,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管理方法不仅科学化,而且更为人性化。

三、现代人力资源战略在企业管理中作用

1.人力资源战略是公司战略的核心。目前的企业竞争中,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战略相适应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才能,可以推动企业战略的实施,促进企业的飞跃发展。人力资源战略是公司战略的核心,它指导着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使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之间能够有效地互相配合。不同的资源战略规划必然会影响到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地位。

2.制定战略可提高企业的绩效。人力资源战略的目标是根据企业总体战略来确定的,企业绩效的实现是通过向顾客有效的提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体现出来的。所以,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可以看作就是设生产和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的人员。人力资源管理贯穿于企业整个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并随着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差异。过去,人力资源管理是以活动为宗旨,主要考虑做什么,而不考虑成本和人力的需求;现在,经济发展正在从资源型经济向知识型经济过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就必须实行战略性的转化。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把他们活动所产生的结果作为企业的成果,特别是作为人力资源投资的回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3.制定战略能扩展人力资本。企业中人力资本就是它全部的人力资源,它由企业中的人以及他们所拥有的潜能用于他们工作的能力所构成,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就是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所表现出的非物质资本。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就是不断增强企业的人力资本总合。扩展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利用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的才能和吸引外部的优秀人才,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人力资源工作要保证各个工作岗位所需人员的供给,保证这些人员具有其岗位所需的技能,即通过培训和开发来缩短及消除企业各职位所要求的技能和员工所具有的能力之间的差距。当然,还可以设计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薪酬系统、福利计划、提供更多的培训、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计划等来增强企业人力资本的竞争力,达到扩展人力资本的目的。

4.保证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效率。在企业的实际人力资源工作中,存在着投入成本和产出收益之间的矛盾,行政管理和事务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但并不能创造出最大价值。在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中,应努力控制人力资源成本,这就需要将人力资源集中在与成本—收益关系紧密的工艺上,从人力规划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如何平衡行政管理、事务管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三个方面的投入,是企业保证有效人力资源成本的关键。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行为,建立客观的人与事的评价与检测标准,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才能保障企业和劳动者的自身利益,保障双方的合法权利,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更高效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四、战略人力资源对电力企业的启示

电力企业要想在今后获得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的整体战略,必须狠抓人力资源管理。从前面人力资源战略的作用可以看出,当企业将人力资源视为一项资产时,就会提供较多的培训,为自己的职工提升自身的素质,而当企业将人力资源视为企业的成本时,则会提供较少的培训以节约成本。因此,制定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战略对企业发展有以下启示:

1.增强对复杂市场应变能力,确立行业竞争优势。目前电力企业虽然处于国家的保护范围,但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电力市场必然受到国际企业的竞争和冲击,电力市场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没有一个好的人力资源战略来指导公司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指导企业的人才建设和人力资源配置是难以适应这一多变的市场局面的。众多跨国企业逐鹿中国市场势为必然,国内企业必须提高自身适应能力,确立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才能立足行业,确保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2.走出误区,改变观念。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中强调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这指明人力资源特别是战略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建立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走出传统人事管理的误区是众多企业当务之急。但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还仅仅是处在人事管理阶段或仅限于事务性的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企业并没有区分哪些人是战略人力资源,哪些人是非战略人力资源,仅凭个别管理者的主观判断去制定企业经营方略。笔者认为,这些企业首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走出对战略人力资源的认识误区,树立战略人力资源是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树立双赢理念,培养企业凝聚力,为员工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每个人充分的发挥所长,取得更大的绩效。

3.加强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管理理论学习。一个企业拥有好的“大脑”才能保证其健康运行,这个“脑”就是企业的管理者。管理者加强自身学习,在采用管理理论的过程中不应囫囵吞枣,而应采取消化、吸收、利用、改进创新、再总结、再利用的策略。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消化吸收,弄懂理论的适用背景、含义及如何操作,结合企业实际,及时解决问题。另外,引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把人作为一种资本运营,也不失是一种好办法。利用优秀专业人才使其效益的最大化,将人力资源由社会性资源转变为企业性资源,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总之,只有结合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机制,以优秀的人力资源配置为企业发展服务,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佑颐.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作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1).

2.(美)詹姆斯·W·沃克.人力资源战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所飞.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与人才队伍建设.哈尔滨市:黑龙江教育音像出版社,2005.

4.张小兵.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当代经济,2004,(2).

5.苗雨君.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探析.企业经济,2004,(8).

人事管理理论范文篇5

1.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

虽然人力资源规划的研究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但是学者们对于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仍存在一定的分歧。一般认为,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实现组织的总体目标,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及发展战略,对组织现今和未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组织内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状况进行科学预测和综合平衡,以保证为组织配置足够数量和适当质量的人力资源的一系列活动。

2.国外人力资源规划研究

19世纪末期,出现了一系列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正是随着这些管理理论的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是古典管理理论占主宰地位的时期,这一阶段产生了人事管理学派,追求“事”与“人”的配合是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在人事管理这个阶段,员工在企业的存在不被看作资源,而是简单地以人事档案的形式体现。直到20世纪初,在测试和面谈等方面的技术出现后,人事管理开始在员工甄选、培训和晋升等员工管理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它没有进入企业战略决策范畴,也就没有制定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

20世纪20-40年代,梅奥作为行为科学早期代表人物提出了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的观点。20世纪50年代,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了“人力资源”的概念,人事管理理论和实践被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有些企业已经根据企业战略变化而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但是,大多数企业还在强调针对未来人员配置、管理人员接班、开发或人员管理一类等具体问题的专门化、功用化的规划。这个阶段还没有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规划也没有与企业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六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人力资源规划进入发展阶段,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更加全面,各种职能活动划分得更为详细,从而实现了人力资源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化管理。在这个阶段,企业虽然意识到员工是一种资源,但并不认为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而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放在人才的供需平衡,尤其是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供需平衡。

1980年至今,在众多理论学家和企业家的推动下,人力资源规划正在逐步向战略人力资源规划过渡,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越来越依赖于其快速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人成为竞争力的关键,人力资源部门已成为企业战略的制定者和推行者。

3.国内人力资源规划研究及现状分析

我国过去沿袭的一直是劳动人事管理的人事管理方法,即执行事务性、文书性的雇佣与解雇等职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人力资源管理引起我国学术界、企业界的关注,但是其理论研究仍处于借鉴及探索阶段。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企业,除了劳动工资计划及员工培训计划外,没有系统的人力资源规划。企业在高度集中的社会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规划更显得没有必要。从1978年开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人事管理制度也随着进行相应的改革。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企业自主权不断扩大,国外先进管理经验陆续的引进,一些具备较先进管理理念的大企业开始制定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但从总体上来讲,当时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还相当薄弱,还在起步阶段。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引进,不少企业,尤其是管理基础较好的大企业开始制定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但从总体上讲,我国企业人力规划工作还相当薄弱。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还只注重于招聘、员工考勤、绩效考核、薪酬制度、人事调动、员工培训等与公司内部员工有关的事项,没有关注人才需求市场变化与企业发展战略、市场环境相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而对人力资源规划这一研究领域大部分企业还是一片空白。在中国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中发现:67.7%的公司都制定了基于工作分析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54.8%以销售计划订单为依据,但也有一些集团仅依赖于保持现有员工比率或估计等简单方法。随着我国企业管理者素质的逐步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企业面临生存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有很多企业的管理者认识到了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预测技术和模型,该项工作只能搁置。

人事管理理论范文篇6

1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概述

1.1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特征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医院的各项任务而充分发挥人力作用的管理活动,是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总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贯穿于医院人力资源运动的全过程,包括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的维护与成本核算、人员的甄选录用、合理配置和使用,还包括对人员的智力开发、教育培训、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等。具体来讲,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以下特点。

1.1.1战略性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已被逐渐提高到医院的决策管理上来,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地位。因此,医院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过渡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事管理工作从战术地位向战略地位的转变。

1.1.2全方位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覆盖了传统人事管理的基本内容,而且进一步纵向加深、横向拓宽,形成全方位、多领域的管理。

1.1.3创新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不仅仅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同时更富有新的涵义和不断创新的发展需求。医院的技术创新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为前提。

1.2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必要性传统的人事管理是运用科学的原理、原则、制度和方法,对人事工作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主要包括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进出、工资的计算与发放、考勤管理、晋升、职务升降、岗位变动以及奖惩等等。强调的是以“事”为中心,看重人对工作的适应性,采用严格的制度、命令式和简单式的监督。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对医院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根据医院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人力资源状况,以职工为中心,对其进行发展、培训、配置、考核,以最大程度挖掘其潜能,达到个人和医院的共同发展Ll}。为了更好地认识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有效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把两者进行比较,见表1。2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难点与问题分析

2.1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问题首先,对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同时,医院的人事部门通常仅被作为一个行政服务部门,职能单一,并不能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和整个医疗卫生队伍素质的提高。其次,目前医院还未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其运行仍然有行政部门的干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旦有什么“风吹雨打”,还得靠行政部门做后盾。过去,人们往往把这种“惰性”的形成归咎于行政部门,归咎于政府,但今天换一个角度讲,在医院内部尚无规范化、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整个社会尚无健全有序的卫生人力资源市场机制的情况下,行政部门完全不干预、不监督显然是不行的。但仍然要强调让行政部门简政放权,扩大医院的用人自主权,仍然要解放思想。否则,医院想要的人进不来,不要的人出不去,想走的人走不了,想来的人来不了,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积极性,人力资源的整体效应未能有效地发挥应归结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医院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二是行政管理部门干预过多;三是人力资源的市场机制不完善。仿佛一夜之间,各单位负责人事管理工作的“人事科”“政工科”等等沿用了几十年的传统名称统统都改成了“人力资源部”,开始与世界接轨,可后来却发现,只是实现了形式上的“接轨”。而对于参与医院的战略制订和医院人才的长期规划等并没有太多突破,在某种程度上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难以在战略管理中找到合理的定位。目前多数医院的人事管理部门被日常的人员招聘、工资调整、薪资测算等事务性工作所困扰,无暇从医院的战略层面考虑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最终还是无法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做出一些建设性的工作,难以真正从传统人事管理实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_2J。

2.2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绩效考核作为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医院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制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时,指标的选择、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的标准化是决定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可行的三个关键环节。医院经过几年的探索实施,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评价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医院聘任、培训、奖惩、职务任用与升降等正确实施的基础和依据,在人才激烈竞争的现阶段,其重要性更加凸现。其次,缺乏绩效反馈机制。按绩效考核的流程,在员工接受考核,评议小组得出考核结果后,应将考核结果向个人反馈,但是医院并没有全方位地向员工反馈考核结果,一般只对考核结果为优和差的员工进行反馈。这种情况是不符合绩效考核要求的,因为绩效考核不仅是为了发薪酬而考核,它是为了能够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而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再次,绩效考核标准不足而造成激励扭曲。对于普通的医务人员而言,由于在目前深化医疗改革的形势下,受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影响,医院存在中、高级岗位设置数少,而达到标准的医务人员多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使这些岗位处于众多医务人员的竞聘之中,这些绩效考核的标准就成了能否被聘任的标准,而在这些聘任标准中由于临床医疗水平标准比较难以量化,而科研教学这些绩效指标比较容易量化,为了能够被聘任,很多医务人员就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科研项目申报、撰写论文、到大学中去兼职,这不仅使医务人员不能尽心于本职工作,而且还会导致医院员工内部不和,学术成风。可见,人力资源管理远远超出了人事管理的范畴,是人事管理的发展和延伸。

2.3人员专业性不强,人才流失严重长期以来,医院只是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忽视对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开发,管理队伍存在老年化、兼职化。且大多数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是从临床或其他岗位转向管理岗位的,他们缺乏足够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只是满足于以传统的人事管理为主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开创性。随着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层次、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不断涌现,医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其实质是人才市场竞争。医院是技术和人才密集的地方,人才流失给医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防止人才流失,吸引、留住人才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问题。

3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型的策略研究

一个良性、高效运作的医院必须有优质的人力资源作保证,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医院发展行为长期化的综合反映。医院人事管理人员应走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从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iJiI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医院文化等几个方面人手,结合医院实际,打造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模式。

3.1更新人力管理理念,转变人事管理职能首先,理念是行为的先导,任何制度、任何行为观念是主导,要加强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首先树立起正确的人力资源观念,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是医院的战略性资源。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链中,医院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一定要掌握2O:8O的原则。即医院的2O%知识型员工和医院管理者创造了医院80的价值,他们决定着医院的未来,相反剩下的员工只创造了医院2O的价值,他们决定着医院的发展,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强大力量。其次,优秀的医院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会产生一种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院风,塑造出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以赢得社会和患者的认可和信赖,从而扩大医院的知名度,增加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贯彻以医院文化为主导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注重并加强医院文化的建设,营造一个有利于员工发挥创造才能的文化环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管理职能方面,医院人事管理工作的重点应由传统人事管理的以人员管理为主转向以人才的开发为主,实现开发职能,要建立起适应单位特点、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培训机制,确保人员得到最适合的知识、能力和创新培训,采取专业培训、委托培养、定期进修、职业指导等形式,通过管理、使用和评估机制使人力资源的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2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激励制度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是对医院员工劳动付出的一种反馈,同时也是支付薪酬的重要依据。要避免绩效考核强调人的弱点、缺陷和失败等不足之处,应把着眼点转移到挖掘人的潜力,注重未来的使用上来。在实施考核中要有一套能够反映岗位特点和本人(科室)实绩的科学考核标准,结合实际制订关键业绩指标,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薪酬分配、晋升、聘任、培训与教育的依据,切实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挖掘他们的潜力,把员工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医院的整体战略结合起来。体系的公正与公平,就是薪酬的设计与结构以及水平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工作分析、工作评价以及绩效考核等基础之上,真正体现按劳分配与兼顾公平的原则。“平均绝不是公平”,在实际的薪酬分配中,要敢于根据不同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拉开分配档次,向关键岗位与优秀人才倾斜,对于少数能力、水平、贡献均十分突出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可以通过一定形式的评议,确定较高的内部分配标准,使医院的薪酬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性,对员工具有激励性。有效的激励,不仅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能增强医院的凝聚力,提高医院在市场中的整体竞争能力]。一方面强化外在激励,如工资、奖金、津贴、福利和非财务性福利(职业培训机会、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领导的鼓励和对成绩的肯定、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等。另一方面,加大内在激励的力度,如参与决策的权力、能够发挥潜力的工作机会、有兴趣的工作、个人发展机会、多元化活动等。这样做的目的,既是对员工劳动价值的肯定,同时也是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的主要措施。

人事管理理论范文篇7

关键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优化举措

伴随着人力资源在现在企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企业也开始意识到不仅仅需要员工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的认同,同时还需要员工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作为一种内在动力,推动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强有劲的软实力。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在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不仅仅是企业高层领导者的追求,同时也是企业全体员工所需接受的价值理念,这一理念也必将作用于企业所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增加员工幸福感、归属感,提升企业员工积极性,将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密切联系在一起,实现企业与员工的社会价值与人生价值。

一、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和不同的研究内容及研究对象,国内关于人力资源理论的研究相对略滞后于国际研究,但是国内理论研究是基于我国经发展状况着重于对人力资源价值的研究。人力资源的最早由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的著作《管理的实践》中提出,其指出人力资源与其他所有的资源的唯一区别是在于,人力资源具备人的属性。同时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组织中管理人员所具备的一种职能,这种职能相对企业中存在的其他管理职能同样重要。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企业中的每个微观个体进行有效适当的管理,其中管理的内容包括包容、保持、培养、开发、利用及组织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产物,其主要有三个阶段,首先是人力资源着重于人事管理阶段。在这一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了由简单的人与事的相匹配的人事管理转向了对劳动力的多层次的管理,也就是不仅仅局限于对人力资源物质性的管理,而是将人力资源的物质性与价值性相结合。其次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成形阶段。这一阶段西奥多•W•舒尔茨、雷蒙德?迈尔斯及戴维•沃尔里奇等研究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进行了发展,使其走向现代化。第三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阶段。这一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将人力资源的管理实践与企业的绩效相联系的研究。

二、企业文化下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企业组织的文化进行的管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灵活性较低。企业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已成功的经营组织模式应用于自身的企业组织建设中,而企业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其企业新市场开拓地的文化及理念,简单的复制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应用于新市场。地域及文化的差异将会造成新市场对于企业文化不同的理解与解释,企业绩效因此承担较大的风险。其次,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完善度较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未能涉及到企业组织员工管理的各个方面,所疏漏之处必将影响整个企业的效益。其中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第二,人力资源的获取及评测方式不恰当。第三,人力资源的培育与开发过度标准化,忽视个性化。第四,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缺乏激励性和鼓励性。

三、企业文化下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举措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理念指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各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中,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有效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全局性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既是通过人才的获取、人才培养、人才留用以及人才评测等方面,体现出其工作的效用。而人才的竞争又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序性、有效性将直接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生正向提升作用。企业应树立全局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格局,在遵循人力资源管理规律的前提下,展现、尊重人才个性,建立与企业文化价值相一致的人才个人价值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达到人性化、组织化,用人才、留人才及发展人才的效果,提升企业绩效。(二)系统性整合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之间相互联系却又各有不同,有效实现职能之间的相互衔接将大大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冗多,不仅会增加企业部门职能间的摩擦,还会导致工作的协调性下降。因此,需要系统新整合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一方面建立健全职能体系,部门内职能间的关系及运作有制可寻;另一方面,树立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人才战略目标。(三)提高企业文化的适应性。企业文化伴随着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企业不同阶段、不同市场开发过程中面对的事不同的地域文化,这就需要企业文化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对不同市场、不同消费者的认知在自身企业文化的指导下可实现在市场本土的调整,及时适应市场所需及发展战略的调整。灵活的企业文化也会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弹性,企业中多种文化、多种环境及不同员工参与企业组织的发展。建立企业独特的文化个性,寻找不同文化间的共同链接点,以非正式的、无形的形式推动人才资源的效用的发挥,增强企业的文化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孙丽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06):137-146.

[2]李二青.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4,(01):155-158.

人事管理理论范文篇8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管理;第三部门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

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西方各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这场运动对西方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与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不同,新公共管理思想不强调集权、加强责任制的方法来改善行政绩效,而是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重新调整国家、社会、市场三者的关系。而关键也是最具有质感的口号是用企业家精神的政府来代替受同志结构羁绊的官僚政府,以企业家精神的政府腿功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

根据西方行政学者们的论述,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以下主要观点:

第一,区分"掌舵"与"划桨"职能,实现管理主体多元化。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即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政府只是起到掌舵的作用而不是划桨的作用。这样可以形成小规模、成本低的有限政府。在公共管理事务中,除政府外,还有应有非政府组织、非盈利驻足、社区组织、公民自治组织等第三部门和私营机构。政府应该是多元管理主体的组织者、协调者,是多元管理主体的核心。

第二,政府应以顾客为导向。新公共管理提出顾客导向,要求政府在管理中把公民当作顾客,以顾客为中心,通过各种具体措施给公民提供"用脚投票"自由选择服务机构的机会,并定期广泛征求公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官僚机构,而是负有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是其"顾客",政府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

第三,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管理方式不同,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通过采用私营部门的成功管理方法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公民、组织及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四,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没有效率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缺乏竞争机制。因此它主张用市场的力量来改造政府,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与公共服务的供给。进而在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公共部门机构之间展开竞争,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政府的工作效率。

第五,政府职能的调整和优化。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政府职能不断扩张导致了政府面临机构臃肿、职能膨胀等困境。新公共管理对此作了反思,认为政府必须明确自身职能并调整和优化自身职能。即首先解决应该管什么不应该管什么的问题。

二、我国公共管理理念的实质

公共管理区别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即可以等同于政府进行管理,而公共管理则是指那些(追求)不以赢利为目的,旨在有效地增进与公平的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陈庆云教授和他课题组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概念、视角与模式》一文中对其界定为:公共管理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组织组成的管理体系,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他们认为,从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这三大主体间关系以及主体所承担的角色、作用看,可以把公共管理分为以政府为本位,民众和非政府公共组织依附于政府的三种政府管理模式。由此可见,公共管理的主体区别于行政管理主体唯一性。公共管理的主体通常由政府和第三部门组成。第三部门是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产物,是指独立于第一部门(政府组织)和第二部门(市场组织)之外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志愿性很强的组织。这种组织既不是政府也不是企业的代言人,但他又不能脱离政府的方针政策而独立行为,也不能同企业一样以营利为目的而行为。

在我国,第三部门刚刚开始发育,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与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相比。政府一直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主角,广泛地介入社会各类公共事务的管理,在其中起着主导性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不断进行改革以规范自身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部门迅速发展,但相对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的成熟发展,第三部门发展仍相对滞后。第三部门在公共事务管理中所占地位,发挥的作用仍旧十分有限。

三、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运用于我国公共管理实践

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国务院最新颁布的对于政府机构改革的有关政策都指导我们,在公共管理领域,需要吸引更多的力量参与到国家、社会管理的主体中。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这方面对我国的发展正好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我们可以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立足自身国情,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探索和实践我国公共管理活动。

第一,规范政府职能,建立"有限政府"、"服务政府"

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职能的调整和优化,对我国的公共管理有启示意义。我国原有的行政管理模式基本上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政府是"全能政府"。在这种行政模式下,政府职能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政府对社会和公民进行着无所不及的控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无所不及的管理遇到许多新问题,政府出现"越位"、"错位"、"缺位"状况。

规范政府职能,关键就是要界定政府的角色和职能,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主席曾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可见,政府并非无所不能的"全能政府",而应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政府"。一方面,政府应避免"越位"、"错位"。对于不该由政府管的事务完全放手,交由市场组织和第三部门。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做好"补位"。对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中没有人管的事务做好补位。努力使政府从"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

第二,大力培育第三部门,打破公共物品供给垄断局面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现代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治理结构主体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无法包揽所有公共事务,某些公共事务需要非政府组织的非营利组织承担。在市场体制中,除了"政府失灵"即通常所指的政府杂提供私人物品上的功能失灵,人们又提出了"第二种市场失灵"和"第二种政府失灵"。所谓第二种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不经在提供公共物品上存在着失灵,在提供私人物品时,市场也有一些功能缺陷。例如,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无法有效地识别商品品质,于是,消费者权益保护就成了仅靠市场交换不能解决的一个问题,需要"消费者协会"这类组织存在。另一方面,政府不仅在从事竞争性私人物品的生产中存在着失灵,在公共事务方面,政府也有失灵之处。例如,民主政府的社会政策往往是一种"多数取向",他们往往体现大多数选民的利益,而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中那些诺是群体以及其它特殊群体的需要。

而相第三部门与政府相比,首先,第三部门具有更贴近基层的优势,它有明确的服务对象,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其次,第三部门比起市场机制具有维护社会公平的优势,它有鲜明的非营利、服务特性,有效维护社会公平。第三,第三部门在间接的宏观调控者即政府与市场中的自由竞争者即企业之间,进行沟通、承上启下,起到了政府功能的放大作用。显然,第三部门在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物品提供过程中发挥着政府和市场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引入管理新方法,提高公共部门行政效率

私营部门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确实能够改进公共部门的管理,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这已为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实践所证明。因此,我国的公共管理工作中也要积极引入一些管理的新方法和好方法,以提高公共部门的行政效率。如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等精神,把这些管理的新方法和有效手段引入公共管理中,可以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科学地衡量管理热暖的工作业绩。除此,为了提高效率,政府管理人员应该树立效率意识,增强活力,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公共物品,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四,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新公共管理主张以顾客为导向,提高服务质量。而我国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管制型政府通常强化了政府管理职能,而弱化了政府服务职能。现代社会,政府应转变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以社会和公民的满意程度为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政府更多功能在于为社会和公民提供服务,而非限制社会和公民的行为。政府作为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应遵照市场的规律,以购买公共产品的"顾客"的需求作为行动指南。

人本精神是公共管理的灵魂。归根到底,公共管理主体的落点是人,只有在充分尊重人,并且满足人的各项合理需求的前提下,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去从事公共管理活动。只有在坚持人本精神的前提下,体现公共管理的人文关怀,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公共管理可能出现的本末倒置,防止公民各种合法权利受到各种理由的侵犯。

第五,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人事管理理论范文篇9

关键词:高校;和谐;人力资源管理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坚持以和谐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根据人的本性切入人的需要,实行人性化管理,把和谐的思想原则贯彻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体现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内容中。

一、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和谐

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还处在传统人事管理阶段,各大高校虽极力进行改革,但是改革过程中存在机械模仿企业人事制改革的现象,“治标性”强而治本性弱,缺乏对高校本质规律的把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不和谐”:

(一)不和谐的量化管理

“论级定薪”是近年高校流行的评估方法,它将教师近几年或一年内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学术著作视为评定标准,数量多且级别高者为优;与此同时,为防止已经获得高等级岗位的教师裹足不前,还设置相应的考核制度,如在考核期内成果数量不符合标准者岗位必须下调。但是学术创造不同于产品制造,有其特殊的规律性,酝酿一篇重要论文或探索某一个重大问题需多年时间,上述“量化管理”违背知识发现与创造规律,窒息教师自由创造空间,只能诱发学术研究的急功近利倾向,引发弄虚作假或粗制滥造,对学术和教育的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不和谐的教学考核

若说科研工作还可用一篇论文或一项课题作为量化考核指标,那么,教学工作除了上课的节数外,其过程、质量则难以度量。因为授课过程既包含脑力劳动的复杂性,又包含与人交往的艺术性。从教学活动看,其劳动对象是人——学生,劳动工具是人——教师,劳动产品还是人——拥有更多人力资本的学生,自始至终都是人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极其细致的精神生产。而且,高校教师在劳动过程中还必须把学术方向及思想表述出来,转化为呼唤力、感染力,从而影响被教育者的思想观点、品德修养、意识倾向和价值取向,这一过程无论在工作时间还是工作效率上都是富有“弹性”的,劳动质量和劳动效率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职业意识、职业责任。此外,“成品”质量的评定还有赖于其毕业后的表现。可见,只重视教学数量的教学工作考核,未能切合教学的本质,必然使考核流于形式。

(三)不和谐的薪酬制度

高校教师对薪酬总体满意度较低,薪酬不具备外在公平性。特别是年轻的教师,面对成家、购房等压力,对薪酬需求强烈,然而由于学历、职称和教学科研能力的限制,所得薪酬较低,然而大多数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骨干,课时多,薪酬却大大低于教授、副教授,致使他们的不公平感油然而生。

(四)不和谐的职称管理

从知识分子本质分析,其文化品味与先进性决定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反等级倾向,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又将自我实现与职称评定相联系,对“等级本位”情有独钟,这一内在悖论导致了高校教师巨大的心理冲突。其实,高校教师虽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之别,但这并不意味着行政意义的上下级关系,学术贡献并非完全和职称高低成正比。因此,过分等级化的安排,将各级别教师的收入差距过分拉大,从现实意义上说,恐怕不仅不能激发工作积极性,反而会加剧不公平感。

(五)不和谐的行政权力化

高校是学术性和事业性并存的双重权力机构,而我国高校“行政权力”泛化,以人才为主体的学术权力地位却被忽视,认为改革只是“行政部门的事”。如何让人才参与到高校的民主管理中来,调动他们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而不是充当改革的旁观者;如何协调人才个人目标与学校整体发展的关系等,这些都是现有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中最为重要却被人遗忘的角落。

二、高校和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

(一)和谐管理、和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和谐理论将组织系统视为基于规则和单元自治的整体,其理论核心是面对复杂管理问题或系统,在对可以优化(相对物化)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和利用各子系统成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系统整体重在创造机会、条件和一种促进各子系统能量释放和协同发展的环境,通过每个子系统的发展和协同作用来实现系统整体的目标。

和谐管理理论更关注组织管理目标的实现,它从组织发展目标入手,调控组织向和谐态的演化过程,追求最有效地发挥组织系统整体功能。

当代和谐理论把和谐放在系统中来考察,系统和谐性是描述系统是否形成了充分发挥系统成员和子系统能动性、创造性的条件及环境,以及系统成员和子系统活动的总体协调性。这两方面取决于系统构成、组织管理、内部氛围、系统成员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内部条件及其间的关系匹配程度以及系统内外部的适应程度。

实现和谐人力资源管理关键是以人为本实行人性管理,也叫弹性管理。所谓人性管理,主要是从人的情感、需要、发展的角度来理解管理。人力资源这四个字很简单,主要是人,事是由人表现出来的,即先有人后有事,或者说每件事的后面都有人这一因素。同样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对这个问题的把握、理解和处理的方式、方法都有所不同。

(二)高校和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本原理

一是互补原理:人是有个性差异的,主要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性格、生理的不同,在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应该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效益。

二是公平竞争原理:指在职工的考核、聘任、晋升、评价、奖惩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优胜劣汰、择优任用,这就要求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规范化、制度化和透明化。三是激励原理:人的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导致行为,行为指向目标。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善于根据激励的基本原理,适应教职工的需要、爱好和兴趣,激发其工作动机,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四是人——职的匹配原理:现代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理是指组织内部的各种岗位对从事该岗位的人的能力、知识、技能和行动方式都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只有做到人——职匹配,做到人尽其才,才能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五是动态适应原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与事的不适应是绝对的,适应是相对的,从不适应到适应是在运动中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要实行动态管理。六是培训开发原理: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变得十分重要,通过组织的培训和开发活动,提高教职工的学习能力,不断更新知识、技能和行动方式,才能保持组织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优势。七是文化凝聚原理:组织的凝聚力强,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才能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组织的吸引力,不仅与物质条件有关,更与精神条件、文化条件有关。

三、构建高校和谐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一)树立和谐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由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人力资源管理。站在教职工的立场,视教职工为投资者。和谐人力资源管理注重发展和促进能够使组织内各成员潜力得到开发的文化。和谐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学校各个部门通力配合,在学校人事部与各个部门,学校各个部门形成良性和谐机制。

(二)建立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安排是以创设制度规则、协调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的和谐为最终归宿和根本出发点的”。要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和谐,需要建立和谐的制度体系。按照当代和谐管理理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排的和谐,首先取决于其内部诸要素和内部诸要素结构的协调,其次是制度规则体系与外部环境的匹配程度以及制度规则体系与调整对象的适应程度,最后才能实现企业内部人与人的和谐”。因此,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整体制度体系的和谐,首先有赖于各个环节上制度规则自身的和谐,通过各个环节上制度规则的和谐,达成整个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和谐,不能以整体和谐来抹杀部分和谐。在具体操作上,要重视对高校人力资源的获取、使用、开发、协调等每个环节上管理制度的设计和选择,保证每项制度自身的完整性和内部的协调一致性,避免在制度设计中前后矛盾,进而错误地把实现各个环节自身的和谐作为整个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和出发点。

(三)构建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

在保证相对公平的前提下,确保高校教职工高薪、高福利,同时确定合理的绩效内容,拉开考核等级区别,打破“大锅饭”似的均等,确定相应的薪级,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将胜任力及其典型行为作为绩效考核的内容,确定合理的高校绩效考评机制,引导成员正确评估自己,正确定位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增强职业敏感和职业竞争意识,提高素质,以确保人力资源质量控制有效。绩效考评在人力资源管理整个程序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多角度提取人员素质的各种信息,尽量完整客观地反映出被考评人员的职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身心素质等等。考评方法有权重统计法、定量考核法、目标管理考核法、组合考核法等。考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减少考评工作带给考评者与被考评者的神秘感。考评要有针对性,反馈要及时,真正使考评起到检查及控制员工工作表现的作用,并以此来揭示其工作的有效性,发挥工作潜能。

(四)构建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规则经过长期的构建和培育,最终也会积淀成高校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即所谓的制度文化。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人力资源是以人为载体的资源,无论是高校文化管理还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都必须体现必不可少的“人本管理”精神。“高校文化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内在同一性,使得高校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安排具有相得益彰的连动效益。”因此,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排的整体和谐得益于高校文化管理功能的释放。

参考文献:

[1]郝建红.高校人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山东农业大学[OA/AL].高等教育研究中心:/gjzx/2/5/219.html,2008-11-23.

[2]李学军.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本管理[OA/AL].管理视界频道·报告在线:/,2008-11-23.

人事管理理论范文篇10

关键词:高校;和谐;人力资源管理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坚持以和谐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根据人的本性切入人的需要,实行人性化管理,把和谐的思想原则贯彻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体现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内容中。

一、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和谐

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还处在传统人事管理阶段,各大高校虽极力进行改革,但是改革过程中存在机械模仿企业人事制改革的现象,“治标性”强而治本性弱,缺乏对高校本质规律的把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不和谐”:

(一)不和谐的量化管理

“论级定薪”是近年高校流行的评估方法,它将教师近几年或一年内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学术著作视为评定标准,数量多且级别高者为优;与此同时,为防止已经获得高等级岗位的教师裹足不前,还设置相应的考核制度,如在考核期内成果数量不符合标准者岗位必须下调。但是学术创造不同于产品制造,有其特殊的规律性,酝酿一篇重要论文或探索某一个重大问题需多年时间,上述“量化管理”违背知识发现与创造规律,窒息教师自由创造空间,只能诱发学术研究的急功近利倾向,引发弄虚作假或粗制滥造,对学术和教育的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不和谐的教学考核

若说科研工作还可用一篇论文或一项课题作为量化考核指标,那么,教学工作除了上课的节数外,其过程、质量则难以度量。因为授课过程既包含脑力劳动的复杂性,又包含与人交往的艺术性。从教学活动看,其劳动对象是人——学生,劳动工具是人——教师,劳动产品还是人——拥有更多人力资本的学生,自始至终都是人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极其细致的精神生产。而且,高校教师在劳动过程中还必须把学术方向及思想表述出来,转化为呼唤力、感染力,从而影响被教育者的思想观点、品德修养、意识倾向和价值取向,这一过程无论在工作时间还是工作效率上都是富有“弹性”的,劳动质量和劳动效率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职业意识、职业责任。此外,“成品”质量的评定还有赖于其毕业后的表现。可见,只重视教学数量的教学工作考核,未能切合教学的本质,必然使考核流于形式。

(三)不和谐的薪酬制度

高校教师对薪酬总体满意度较低,薪酬不具备外在公平性。特别是年轻的教师,面对成家、购房等压力,对薪酬需求强烈,然而由于学历、职称和教学科研能力的限制,所得薪酬较低,然而大多数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骨干,课时多,薪酬却大大低于教授、副教授,致使他们的不公平感油然而生。

(四)不和谐的职称管理

从知识分子本质分析,其文化品味与先进性决定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反等级倾向,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又将自我实现与职称评定相联系,对“等级本位”情有独钟,这一内在悖论导致了高校教师巨大的心理冲突。其实,高校教师虽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之别,但这并不意味着行政意义的上下级关系,学术贡献并非完全和职称高低成正比。因此,过分等级化的安排,将各级别教师的收入差距过分拉大,从现实意义上说,恐怕不仅不能激发工作积极性,反而会加剧不公平感。

(五)不和谐的行政权力化

高校是学术性和事业性并存的双重权力机构,而我国高校“行政权力”泛化,以人才为主体的学术权力地位却被忽视,认为改革只是“行政部门的事”。如何让人才参与到高校的民主管理中来,调动他们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而不是充当改革的旁观者;如何协调人才个人目标与学校整体发展的关系等,这些都是现有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中最为重要却被人遗忘的角落。

二、高校和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

(一)和谐管理、和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和谐理论将组织系统视为基于规则和单元自治的整体,其理论核心是面对复杂管理问题或系统,在对可以优化(相对物化)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和利用各子系统成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系统整体重在创造机会、条件和一种促进各子系统能量释放和协同发展的环境,通过每个子系统的发展和协同作用来实现系统整体的目标。

和谐管理理论更关注组织管理目标的实现,它从组织发展目标入手,调控组织向和谐态的演化过程,追求最有效地发挥组织系统整体功能。

当代和谐理论把和谐放在系统中来考察,系统和谐性是描述系统是否形成了充分发挥系统成员和子系统能动性、创造性的条件及环境,以及系统成员和子系统活动的总体协调性。这两方面取决于系统构成、组织管理、内部氛围、系统成员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内部条件及其间的关系匹配程度以及系统内外部的适应程度。

实现和谐人力资源管理关键是以人为本实行人性管理,也叫弹性管理。所谓人性管理,主要是从人的情感、需要、发展的角度来理解管理。人力资源这四个字很简单,主要是人,事是由人表现出来的,即先有人后有事,或者说每件事的后面都有人这一因素。同样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对这个问题的把握、理解和处理的方式、方法都有所不同。

(二)高校和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本原理

一是互补原理:人是有个性差异的,主要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性格、生理的不同,在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应该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效益。

二是公平竞争原理:指在职工的考核、聘任、晋升、评价、奖惩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优胜劣汰、择优任用,这就要求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规范化、制度化和透明化。三是激励原理:人的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导致行为,行为指向目标。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善于根据激励的基本原理,适应教职工的需要、爱好和兴趣,激发其工作动机,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四是人——职的匹配原理:现代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理是指组织内部的各种岗位对从事该岗位的人的能力、知识、技能和行动方式都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只有做到人——职匹配,做到人尽其才,才能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五是动态适应原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与事的不适应是绝对的,适应是相对的,从不适应到适应是在运动中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要实行动态管理。六是培训开发原理: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变得十分重要,通过组织的培训和开发活动,提高教职工的学习能力,不断更新知识、技能和行动方式,才能保持组织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优势。七是文化凝聚原理:组织的凝聚力强,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才能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组织的吸引力,不仅与物质条件有关,更与精神条件、文化条件有关。

三、构建高校和谐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一)树立和谐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由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人力资源管理。站在教职工的立场,视教职工为投资者。和谐人力资源管理注重发展和促进能够使组织内各成员潜力得到开发的文化。和谐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学校各个部门通力配合,在学校人事部与各个部门,学校各个部门形成良性和谐机制。

(二)建立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安排是以创设制度规则、协调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的和谐为最终归宿和根本出发点的”。要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和谐,需要建立和谐的制度体系。按照当代和谐管理理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排的和谐,首先取决于其内部诸要素和内部诸要素结构的协调,其次是制度规则体系与外部环境的匹配程度以及制度规则体系与调整对象的适应程度,最后才能实现企业内部人与人的和谐”。因此,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整体制度体系的和谐,首先有赖于各个环节上制度规则自身的和谐,通过各个环节上制度规则的和谐,达成整个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和谐,不能以整体和谐来抹杀部分和谐。在具体操作上,要重视对高校人力资源的获取、使用、开发、协调等每个环节上管理制度的设计和选择,保证每项制度自身的完整性和内部的协调一致性,避免在制度设计中前后矛盾,进而错误地把实现各个环节自身的和谐作为整个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和出发点。

(三)构建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

在保证相对公平的前提下,确保高校教职工高薪、高福利,同时确定合理的绩效内容,拉开考核等级区别,打破“大锅饭”似的均等,确定相应的薪级,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将胜任力及其典型行为作为绩效考核的内容,确定合理的高校绩效考评机制,引导成员正确评估自己,正确定位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增强职业敏感和职业竞争意识,提高素质,以确保人力资源质量控制有效。绩效考评在人力资源管理整个程序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多角度提取人员素质的各种信息,尽量完整客观地反映出被考评人员的职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身心素质等等。考评方法有权重统计法、定量考核法、目标管理考核法、组合考核法等。考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减少考评工作带给考评者与被考评者的神秘感。考评要有针对性,反馈要及时,真正使考评起到检查及控制员工工作表现的作用,并以此来揭示其工作的有效性,发挥工作潜能。

(四)构建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规则经过长期的构建和培育,最终也会积淀成高校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即所谓的制度文化。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人力资源是以人为载体的资源,无论是高校文化管理还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都必须体现必不可少的“人本管理”精神。“高校文化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内在同一性,使得高校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安排具有相得益彰的连动效益。”因此,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排的整体和谐得益于高校文化管理功能的释放。

参考文献:

[1]郝建红.高校人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山东农业大学[OA/AL].高等教育研究中心:/gjzx/2/5/219.html,2008-11-23.

[2]李学军.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本管理[OA/AL].管理视界频道·报告在线:/,200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