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孝子十篇

时间:2023-04-06 22:46:32

十大孝子篇1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项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舜家境清贫,故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经历坎坷。他在历山耕耘种植,在雷泽打鱼,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总之生计艰难,颠沛流离,为养家糊口而到处奔波。

相传舜在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的。因为能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故在青年时代即为人称扬。过了10年,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征询继任人选,四岳就推荐了舜。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后来尧让舜参预政事,管理百官,接待宾客,经受各种磨炼,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选择吉日,举行大典,尧禅位于舜,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亲尝汤药---刘恒

汉文帝刘恒,汉朝第5位皇帝,汉高祖刘邦四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3、啮指痛心--曾参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曾参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

曾参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着称。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

二十四孝记载了曾参啮指痛心的佳话:少年时家贫,曾参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着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4、百里负米---仲由

仲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为人伉直好勇、光明磊落,重友朋、讲信义、守言诺,是孔子门徒中性格独异的一位。子路不仅性格独异,而且还有着政治方面的杰出才干。

仲由小的时候,他家境贫寒,经常吃野菜。长大后,仲由总是想:我如何能为父母准备好一点的饭菜呢?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饭,他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奉养双亲。一百里路是非常远的,没有车子,仲由只能步行。严冬寒风刺骨,夏日汗流浃背,仲由常常要走上几天几夜,才能赶回家里。人人都觉得这样做太辛苦了,但是仲由甘之如饴,孝敬之心始终没有间断和停止过。

仲由在父母双双过世之后,南下到了楚国。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一出门就有百辆马车跟随,每年给他的俸禄有万钟之多。仲由所吃的饭菜也非常的丰盛,每天山珍海味不断。但是,父母已经不在了,不能同仲由一起享用。仲由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变好而沾沾自喜,反而非常的感叹。他是多么希望再回到过去的生活,希望往日的情景能够重现,可是即使他想再负米百里之外,父母也永远无法回到他身边,给他尽孝的机会了。仲由思亲孝亲之心,没有随着父母的过世和他自己今日的显达而丝毫淡漠,对父母始终念念不忘。

孔老夫子赞叹仲由是一位非常尽孝的人。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所以孔夫子说,不敬父母,即使有孝心有孝行,都不称为孝,因为那跟家里养牲口几乎是无别的。在孔门四科里,孔夫子最重视的就是“德行”。在孔子门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非常孝顺父母的。仲由百里负米的孝行也垂范于后世,成了千古美谈。

5、芦衣顺母---闵损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闵损母亲早逝,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用棉花做的冬衣,而给闵损的,却是野地里芦花做的薄衣。

一次,闵损的父亲外出,叫闵损来推车子,那芦花衣根本起不到御寒的作用,可怜的闵损冻得哆哆嗦嗦,手指僵硬,父亲起初很生气,以为闵损做事潦草敷衍。一路上迎着凛冽的寒风,闵损冻得身体缩成一团,闵损一个不小心,把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子都弄掉了而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闵损的棉衣被打破了,突然从破洞处露出一些芦苇花洒了一车,父亲一看愣住了,刹那间他就已经明白过来:原来后娘竟如此狠心待儿子,气得当下掉了眼泪。

待到拉完货回到家里后,闵损父亲立即写了一纸休书逐后妻!那时女人地位很低,一旦被夫家休了,这一生就算是完了,为此走投无路而轻生寻短见的不在少数。

眼看父亲不肯饶恕继母,闵损跪求父亲恳求道:“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孩儿请父亲息怒,恳求您就饶了母亲这一回吧!”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被感化过来的母亲对闵损又敬又爱,处处待闵损胜过自己的亲生儿子,弟弟对兄长更是敬重有加。

6、鹿乳奉亲---郯子

郯子,春秋时期人,春秋时期郯国国君。郯子的仁孝之德,历来为海内外称道。在我国历史上传颂不衰的“二十四孝”中,郯子“鹿乳奉亲”的美德一直被视为楷模。郯子的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7、戏彩娱亲---老莱子

老莱子,春秋晚期着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之一。由于老莱子不愿“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于是隐居山林,自耕于蒙山南麓。

老莱子非常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对父母体贴入微。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让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动听的叫声。父亲听了很高兴,总是笑着说:“这鸟声真动听!”老莱子见父母脸上有笑容,心里非常高兴。其实那时的老莱子也年过70了。

一次,父母看着儿子的花白头发,叹气说:“连儿子都这么老了,我们在世的日子也不长了。”老莱害怕父母担忧,想着法子让父母高兴。他专门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走路时也装着跳舞的样子,父母看了乐呵呵的。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戏彩娱亲这个成语形容子女想尽办法让年事已高的父母心情舒畅。

8、卖身葬父---董永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人,早年丧母,与父亲董还如相依为命,以种田为生。董永每去田间劳作,则以小车推着父亲,放到树荫下,并备有水罐,为父解渴,过着父子相依为命的生活。帝中平年间,山东青州黄巾起义,渤海骚动,董永随父亲为避乱迁徙至汝南,后又流寓安陆。董永的父亲病亡,无力埋葬,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董永扶亡父灵柩回乡,葬于城北。在返回偿债途中,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9、刻木事亲---丁兰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人,寓居湖北宜城。丁兰年幼父去世,母因此忧伤成疾,不久病亡。丁兰父母俱亡,伶仃孤苦,幸赖族人抚养,才逐渐长大成人。丁兰成人后,念父母恩深无以为报,终日思亲,一刻难忘,便请来木工,刻父母之像奉之案间,虔诚供奉,饮食必荐,出入必面,事死如生,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丁兰的妻子遵循丈夫的叮咛和教诲,在祭祀父母时倒还恭谨,事久了,便当成儿戏一般。听人说:凡属草木之灵,享受人间香火既久,则精气俱全,以针刺之,当能有血。丁兰的妻子于是带着好奇心,趁丁兰外出,竟用针刺父母的木像。不料,木像被刺处竟流出血来,与生人无异。一时惊惧不已,不敢复刺。丁兰外出归来,到像前禀告,木像见了丁兰,忽然眼中流泪不止,面呈痛苦之状。丁兰大骇,乃问其妻,其妻不肯实言,丁兰再三盘问,方知事情真相,丁兰十分愤怒,痛责其妻,并把其妻逐出门去。

10、行佣供母---江革

江革,字休映,东汉时齐国临淄人。江革小时候就很聪明,早早就表现出写文章的才能和情思,六岁时就会写文章。

十大孝子篇2

近几年来,围绕着现代社会还要不要“崇孝”,各地作了热烈讨论,也开展了许多活动,如浙江省上虞市大力加强未成年人孝德教育,推出“百场崇孝故事宣讲、百场崇孝曲艺演出、百场崇孝电影巡映、百幅崇孝书画展览”,并成立了孝德教育讲师组进行巡回演讲;四川律师建议为孝道立法,公务员录用要以孝为先;民政部官员呼吁把孝敬父母纳入干部考核;湖北省云梦县有关部门主办了千古孝子黄香研讨会;江苏徐州评出首届“十大孝星”;丹阳首次评选“十佳孝子孝女”;山东省邮政局还发行以山东古代十大孝子和当代十大孝子主要事迹为素材制作的名为《齐鲁十孝》的个性化邮册。就常熟本地而言,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蒋巷村党支部书记常德盛也于2004年岁末被全国老龄办、等五部门表彰为“孝亲敬老之星”,成为苏州市唯一的杰出代表。可见,崇孝之人大有人在,崇孝之事倍受青睐。

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提倡“以孝治天下”,要人先做孝子,再做忠臣。在今天看来,固然有糟粕的一面,但不能因此全盘否定“孝”之正面意义。只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去分析,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就可收到古为今用之成效。随着社会的进步,对父母、对老人能否行孝已不仅仅是伦理道德问题,也同样属于法律的范畴。对此,我国《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刑法》等多部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子女负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当然,这还只是为行孝、尽孝规定了一个最低标准。反观之,对自己父母、祖辈都不能很好孝敬的人,又怎能管理好一个单位、一个地方呢?由此可见,崇孝被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世代相传是有其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的。

崇孝,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既是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古今中外,概莫如是。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千万个家庭的和睦恩爱,就成为全社会和谐团结的牢固基石。当代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为人父母者,往往关心子女冷暖者多,注重思想道德者少;在学校中,关心升学率者多,注重素质教育者少。作为子女者,认为自己享受的一切都是应该得到的,而从不懂得感恩,以至于子女长大成人后,虐待父母之事时有所闻,孝敬父母者倒成了凤毛麟角,让孩子学会孝敬父母,成为家长的“奢望”。因此,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重视崇孝教育,就是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换言之,社会责任感的养成,不仅有益于家庭,更有益于社会。

崇孝,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同志和爱、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是现代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进步安定的重要标志。崇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社会只有与时俱进,与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素质教育贴得更近更紧,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和更多的活力。只有把对父母的敬爱之心、对子女的关爱之情,扩大为阶级之爱、社会之爱,做到善解民意,乐办善事,救人所急,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那么,一个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气生财的和谐社会就一定能够实现。

崇孝,离不开崇教。“教”是“孝”与“文”的组合,有无孝心,也是文化深浅、素质高低的体现。因此,崇孝要从崇教始。崇孝教育理应从娃娃抓起,“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孩童时期,是知识启蒙的重要阶段,也是求知欲十分旺盛的时期。在重视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应重视思想素质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是教导立业之本,而思想素质教育则是教导做人之本。季羡林先生说过:“我历来主张对中小学生要讲四句话――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同伴和睦。”此番话堪称语重心长。崇孝,不但从娃娃抓起,还应当作是一个人的终身教育,使受教育者常怀慈爱之心,常有关爱之情,常做行善之事,常积爱民之德。有首歌唱得好,“假如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不正是人们所为之追求、为之构建的和谐社会的美好前景吗?

十大孝子篇3

近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的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的出炉,无疑又将这个老话题提到了我们的面前。

古时“孝道”的典范。莫过于“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是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这二十四个古人以孝行而感天动地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不同说法通常仅仅是不同顺序的排列: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也许你已经对这二十四个小故事很熟悉,也许你对它们很陌生,那么这期我们从里面选出了三个小故事,和大家一起来体会一下新老二十四孝的异同。

亲尝汤药

西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译】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为母埋儿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

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译】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涌泉跃鲤

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鱼脍[kuai】,夫妇常作;又不能独食,召邻母共食。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取以供。

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

子能事其母,妇更孝于姑。

【译】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吸取精华,摈弃糟粕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二十四孝》是古代宣传孝道的经典故事,对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二十四孝》,我们必须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辩证地历史地分析。读了这些故事之后,我们不难体会这其中确实有值得继承和弘扬的内容,但也有糟粕,要予以批判地继承,吸取精华,摈弃糟粕,剔除《二十四孝》中封建性的污垢,发扬中华民族淳朴美好的敬老养老的思想感情和传统美德,古为今用,使之符合现今的道德规范――尊老、敬老、爱老,这才是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学习《二十四孝》的真正目的。

《二十四孝》中值得继承和弘扬的是――对父母的敬爱和关心、发自内心地侍奉父母的精神。在《二十四孝》中,几乎都具有这种精神,这种精神具有永恒的价值,这就是《二十四孝》的核心与精华所在。“怀抱想当年,辛勤阅万千。此时非父母,哪得自安便。”也就是说,怀抱着自己的孩子,想到父母含辛茹苦的当年。如果不是父母辛勤哺育,哪有我们现在的舒适安闲。当前,“孝道”观念仍然是致力于推进社会现代化进程而复兴儒学文化资源的根基。“仁”是儒学的核心内容,“孝”是“仁”的根基。

我们读《二十四孝》,要了解古人并非看重形式,让后人件件照办,而是想通过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人世间还有“孝”一字!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由于“孝道”源于原始的氏族社会,发展和强化于封建社会,因而必然带有它的历史局限性,特别是成了官方“以孝治天下”的理论之后,产生了逆来顺受的、愚孝的、迷信的、因果报应的观念,甚至有与人性相背离的地方,如“涌泉跃鲤”、“恣蚊饱血”、“埋儿奉母”、“闻雷泣墓”等,所有这些都是不能吸收和提倡的,即使是“为母埋儿”虽然表现出郭巨的孝敬之心,但是在今天看来,不免有些可笑,而且也是违法的,都应予以抛弃。

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在“二十四孝”的基础上有传承有创新,号召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孝老”,不仅是提升公民素质、营造社会文明的实际行动,而且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有力举措。

相信你还记得1999年春晚上,陈红和蔡国庆唱的那首“常回家看看”。至今提起,那种一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的场景仍倍感温馨。那年过后,“常回家看看”实际上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了“孝道”的一部分。果不其然,新版二十四孝标准便将其纳入其中。

新24孝行动标准内容

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4.亲自给父母做饭;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9.教父母学会上网;10,经常为父母拍照;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12.打开父母的心结: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15.定期带父母体检: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17.常跟父母沟通;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新24孝行动标准的必要性

河南省民政厅老龄处公布数据显示:目前,我省有60岁以上老人1200万人,空巢老人近50%,其中,有4万多位老人住在养老院。这意味着,2个人中,差不多就有一位老人,因子女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离家后,需要守“空巢”。

新24孝易懂易行

新“24孝”行动标准,是根据社会现状综合研究之后出台的,不强制实施,而是倡议性质。

与传统的“24孝”相比,此次出炉的新“24孝”更简洁易懂,朗朗上口,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比如给父母打个电话、做个饭、看场电影,这些行动标准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现了时代性,也有创新意义。这些行动大家很容易做到,而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体现出孝心,温暖老人的心,也能促进社会和谐,家庭融洽。

新的“24孝”可行性很强,里面的事情也很容易做到,孝敬父母,关键需要用心用情,其实量力而为,能做到一条就做一条,都能为自己最亲近的人尽一份心。

新24孝行动标准的现实意义

新“24孝”后,社会上有一些不同声音:指责其制定者为“老封建”的有之,指责其“画蛇添足”的有之,指责政府推卸养老责任的也有之。

人人都会老,孝道既是对历史和昨天的维护,也是对明天的保障。近现代社会,中国备受欺辱的历史让公众开始反思古代社会和文化,许多好的传统一并被作为封建余孽,二十四孝也受到了巨大冲击。这其中存在一个“正本清源”和“矫枉过正”的问题。现在社会养老问题日益显现,不少人有钱养情妇、以慈善为名捞名利,却没有钱和时间孝敬父母。因此,新“24孝”的出炉,有着毋庸置疑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由于种种原因,当今国内的养老问题十分严峻。而新“24孝”并非法律,其作用以倡导为主,并不能完全解决一系列养老问题。不过。新“24孝”的出台给政府的养老工作敲响了警钟。

“二十四孝”体现着中国传统“孝文化”下的亲子关系,重视伦理纲常甚至是愚忠的“孝”。

新旧“24孝”之间,不变的是千古“孝道”的内涵,变的是践行孝道的方式,催化剂则是时代的变迁。

十大孝子篇4

忠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那关于忠孝故事的读后感都有哪些, 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孝亲敬老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孝亲敬老读后感1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谈话。”如今想来,这话一点也不假。

一天,我吃完晚饭,便拿起《孝亲敬老》这本书来读。在“古人孝亲篇”中看到了《亲尝汤药》一文。历史上颇有名气的汉文帝刘恒,虽然出生在帝王之家,可他仍然孝顺父母,对他们始终竭力奉养,从来没有丝毫怠慢。在母亲长达三年的患病期间,只要一有时间,他就陪在母亲床边,亲自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是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他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直到母亲病情转好为止。

读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想到了我的同龄人。他们有几个能汉文帝那样孝顺父母呢?他们唯我独尊:家里的饭菜不合口味,要哭要闹,硬要父母重新做;自己的衣服不好看,硬要父母重新买;更甚至,连自己的鞋带散了,也要父母系……在他们心目中,父母就是他们的奴隶,做这一切都是应该的。

读了这个故事,我也想到了我自己。以前的我,不也同样存在着不理解父母,不孝顺父母的行为吗?早晨,父母起晚点,我会在家唠唠叨叨上好半天,以示不满;中午回家,见菜没有烧好,便硬要父母拿钱到外面去吃;父母的生日时,我没有想到为他们做些什么。相反,我的生活中,却处处充满父母之爱:夜深人静时,他们总要起床我的被子是否盖好;遇到下雨天时,总能看到他们手持雨伞,站在校门口耐心等候的身影;我生病时,总会见到他们跑东家医院,奔西家药店,为我求医问药的情景……

的确,父母对子女的爱,那是无私的爱,是世间最真诚的爱。有了这爱,那手无缚鸡之力的老麻雀也会吓走庞大的猎狗;有了这爱,那《1、5公斤水的故事》里的老母牛才会将以死争得来的水让给小牛喝;有了这爱,那瞒着母亲远赴巴格达采访报道战事的我国记者冀慧彦,在“连线巴格达”时,面对电视镜头,他深情地说:“是母爱,促使我圆满完成我的工作。”

是啊,“家和国昌盛,百善孝为先。”只要我们孝顺父母,尊敬老人,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孝亲敬老读后感2我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国家,有多少美德在这里传承,孝思不匮·黄香温席等等成语,都在时时刻刻教导着我们要孝亲敬老。

其实,孝敬老人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的,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尊敬老人·不和老人吵架·陪伴老人游玩·递上一杯水……都是我们孝顺老人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孝亲敬老的事情,那就是我的祖姥姥也就是我妈妈的奶奶她的一生既悲惨又幸福,为什么说悲惨呢?因为她经历了人生最悲惨最心酸的事情那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祖姥姥的4个孩子都是相继离开她包括她的丈夫,她曾经想到死,因为她觉得她的生活不再有意义,人生活着也是痛苦的,就在她绝望的时候,她想起了她还有一群可怜又可爱的孙子孙女,两个好儿媳妇,孩子们还小媳妇们怎么办呢,所以她选择了坚强的活下去,因为这个选择现在的她是幸福的,也让她相信她的选择没有错。

在以后的生活里祖姥姥活得很开心,因为孙子孙女们都很懂事很孝顺她,媳妇也很孝顺,而在妈妈生活的这个村庄里,也就是现在祖姥姥生活的这个村子里,无人不知·无人比晓有这样的疑问老人,这样的一个大家庭。孙子孙女们有好吃的第一个想起的人,就是祖姥姥,总是争先恐后的帮奶奶打饭·夹菜,添衣让她感觉爱永不断。

当孙子孙女们长大了,出门在外工作啦,虽然外面的生活不容易,挣钱也很难,但是他们省吃俭用的,常常寄钱·寄衣服回家,就是想让家里的祖姥姥可以生活好点,每当放假回到家里总是第一时间去看祖姥姥,陪她聊聊天,说说他们在外面遇到看到有趣的事情,而在祖姥姥生病的时候都是这些孙子孙女陪伴在身边没日没夜的照顾着祖姥姥,还记得小姨曾经跟我说过的一件在祖姥姥生病住院时发生的事情,那就是有一次祖姥姥生病啦要住院可是当送到医院时医生和很多病人家属都觉得奇怪怎么在姥姥住院期间照顾祖姥姥的都是那么年轻的年轻人,后来有些人就忍不住问小姨啦,当这些人知道后都很感动,都说祖姥姥虽然命苦可是也很幸福,因为她有着一群爱她的孙子孙女。而就从这样一件件看似平常而不值一提的小事中才能体现出其实爱很简单但又很伟大。长年累月的坚持才能见真情呢。孙子孙女就是祖姥姥的幸福之一,也是她生命里最大的安慰和支持。

祖姥姥的幸福之二就是祖姥姥的两个好媳妇啦,在这我就简单说说我的外婆吧,说到我的外婆,那也是祖姥姥的好媳妇之一,也是特好的一个人,从祖姥姥的起居饮食到生病都照顾得无微不至,在刮风下雨时不怕风吹雨打的跑到老人屋子里看看,叮嘱要注意添衣注意安全,每天一大早就煮好饭送到老人面前,百年如一日,风雨无阻,老人生病了亲自熬药,亲自喂药给老人吃,亲如女儿呀!祖姥姥逢人就说她有一群好孙子·好孙女·好媳妇。

其实很多时候小孩是看着大人做的,而我觉得祖姥姥的孙子孙女们能那么孝顺那么的爱她,是因为我的外婆对祖姥姥的不离不弃的爱。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些都是应该的,是责任,但是我却觉得更多的是爱的延续。因为有爱,所以我们也一定要把爱延续下去,做到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让我们都去关心爱护他们,给他们一个美好的生活,让他们开心快乐。这样,世界上才会和睦·才会和平。请大家一起孝亲敬老吧!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让爱围绕在我们身边,让爱充满阳光洒满幸福,让爱永不间断。

孝亲敬老读后感3岳飞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据传,母亲在他的背上刺了四个字“尽忠报国”,让他铭记国仇家恨。曾经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且喜欢看《左氏春秋》、《孙子兵法》。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深受民族压迫的汉族、契丹族、渤海、奚等各族人民,“仇怨金国,深入骨髓”,纷纷自动组织起来反抗。

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

北宋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募勇聚士,岳飞应募,但不久即因父亲岳和病故,回到家乡汤阴县。

1120--年冬,岳飞在相州城第三次投军,归刘浩军中。刘浩命岳飞招安吉倩,岳飞不负众望,招降吉倩及其部属三百八十人。岳飞因此补承信郎一职。

母病,“尝药进饵”,亲自侍奉;母亡,赤脚扶棺近千里。岳飞认为:“若内不能克事亲之道,外岂复有爱主之忠?”(在家里尚且不能孝顺父母,又岂能忠君报国?)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正是他,表达了被压迫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统治者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岳飞不愧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孝亲敬老读后感4近日,在党支部深入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召下,我阅读了《中华忠孝道德教育读本》之一的《忠孝立人》篇,被书中辑录的《忠经》和《孝经》的四十七个忠孝古典故事所深深感染,特别是对中华传统的孝道文化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领悟。

孝道,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孝经》中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而大家更为熟知的,便是“百善孝为先”这五个大字。常存仁孝之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故孝居百行之先,孝道是道德的首要核心。我国著名的国学应用学家翟鸿燊教授曾经说过:“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孝道不仅仅是在家对父母的敬养之孝、不辱之孝,也是对国家的奉献之孝、报国之孝。穷则善修其身,富则济达天下。忠孝做人,业有所成,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光宗耀祖,扬名显亲,是对父母的孝之至也。

自古以来,以孝道感天动地的故事不胜枚举,这不禁令我想起了董永。相传董永是东汉时期的千乘人,年幼时丧母,为躲避战乱而迁居安陆。后来董永的父亲亡故,董永为换取丧葬费用,卖身至一富人家为奴。一日,董永在槐荫之地偶遇一个女子,其自言无家可归,二人遂结为夫妇。女子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在回家途中,又行至槐荫,女子告知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下凡助董永还债。言毕即凌空而去。后来,槐荫便改名为孝感,以纪念董永卖身葬父之孝,董永也成了从古至今人们所称道的大孝子,孝感这地方也因为董永的孝之所为而闻名遐迩。

再来看看我们党的好干部陈毅元帅,他也是一位大大的孝子。在“忠孝两难全”的情况下,身为人民公仆的他始终感到心中的愧疚。一九六二年陈毅出访,在途径成都时探望病重的父亲,他亲手给母亲洗尿布。母亲面有难色,但是陈毅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洗上十条,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啊!”有如此孝心的人,也一定是为人民服务的楷模,负责任的好干部。

若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他、爱国家呢!《孝经》有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生我养我,给予我们一切。他们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无私伟大的爱,伴着我们健康成长;父母无微不至、任劳任怨的照顾,托起我们的光明未来。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而人又怎么能不孝呢!

从本质上看,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和赡养老人,能够让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和深远的社会意义。继承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可以有效地营造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鼓励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之风,把孝敬父母、爱护子女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从而极大地推动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

《弟子规》有云:“首孝悌,次谨信。”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要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基础,完善自身,践行传统美德。特别是作为百善之首的孝道,我们更是要继续发扬光大,让孝之江河源远流长,愈久弥香。

孝亲敬老读后感5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关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是传统美德。至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系统地论述孝道。

十大孝子篇5

汉代“以孝治天下”之一瞥

汉代“以孝治天下”,原则上是自武帝始。因为汉代初期思想上主要以“黄老”治国,自武帝六年,“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1],才主要以儒家思想治国。也就是说,只有从武帝尊儒后,“孝治”才能在汉代治国的主导思想中占一席之地。

武帝在“以孝治天下”上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将“孝治”具体化为用人制度上的“举孝廉”,二是用“孝治”解决了汉初自刘邦以来一直困扰汉统治者的政体问题。

关于“举孝廉”:理论界都以《汉书·武帝纪》的“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为据,认为首次出现于武帝七年五月。其实,这里的“孝廉”虽连用,但仍“举孝”是“举孝”,“举廉”是“举廉”,即“举孝一人、廉一人”。这只是对文帝时的“举孝悌、力田、三老、廉吏”等政策的延续与发展。《汉书·文帝纪》载,文帝十二年,诏曰:“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今万家之县,云无应令,岂实人情?是吏举贤之道未备也。”武帝只不过是仅举了“孝”和“廉”而已。武帝真正“举孝廉”,据《汉书·武帝纪》载,是元朔六年冬十一月,武帝下诏说:“公卿大夫,所使总方略,壹统类,广教化,美风俗也。夫本仁祖义,褒德禄贤,劝善刑暴,五帝、三王所由昌也。朕夙兴夜寐,嘉与宇内之士臻于斯路。故旅耆老,复孝敬,选豪俊,讲文学,稽参政事,祈进民心,深诏执事,兴廉举孝,庶几成风,绍休圣绪。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今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是化不下究,而积行之君子雍于上闻也。二千石官长纪纲人伦,将何以佐朕烛幽隐,劝元元,厉蒸庶,崇乡党之训哉?且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其与中二千石、礼官、博士议不举者罪。”有关部门在讨论后回奏说:“古者,诸候贡士,壹适谓之好德,再适谓之贤贤,三适谓之有功,乃加九锡;不贡士,壹则黜爵,再则黜地,三而黜,爵、地毕矣。夫附下罔上者死,附上罔下者刑;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退,此所以劝善黜恶也。今诏书昭先帝圣绪,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武帝正式批示“奏可”。这里的“举孝廉”才是个专有名词,即后来真正意义上的“举孝廉”—— “孝廉”是同一个人,不是分开的。“举孝廉”在选举时,主要考察的是“孝”,也不是“廉”,即一个人只要“孝”,就可被举为“孝廉”。这里,“孝”必须是真实的,“廉”可以是潜在的,一个人只要“孝”就可能“廉”。“孝廉”在被选举前不是官,只有被举为“孝廉”,才能当官。“举孝廉”此时被正式确定为用人制度。

关于政体问题:刘邦在建汉之初,由于异姓王的反叛,借鉴了西周初期“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经验,刑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2],大封同姓王,建立了一个同姓王分封制的政治体制。血浓于水,同姓王分封制使汉政权得到了巩固,国家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但同姓王分封制仍有个弊端,就是封国过大的问题,各封国几乎都有能力与中央朝廷对抗。文帝时,贾谊提出“改正朔,易服色,定官名,兴礼乐”[3];景帝时;晁错主张“削藩”,都是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然而,晁错的“削藩”激起“吴楚七国之乱”。武帝时,这一问题的解决更带迫切性。武帝十六年,主父偃上书建议:“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4]主父偃的这一上书,又叫“推恩议奏”。武帝一看,既符合“孝治”的原则,又对各封国有实质性的削弱,于是就“制诏御史:‘诸侯王或欲推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名号。’”[5]这一诏书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推恩令”。《汉书·武帝纪》载:武帝的“推恩令”最先获得了梁王、城阳王的响应,他们上书朝廷:愿分邑于子弟。武帝下诏表示赞同:“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汉书·景十三王传》中说得更清楚: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推恩令”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解决了汉初分封制向郡县制的平稳过渡,也解决了中国古代自先秦以来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矛盾。

此外,武帝还多次下诏“表彰孝”和关爱老人。如《汉书·武帝纪》载:元狩元年,诏曰“朕嘉孝弟、力田,哀夫老眊、孤、寡、鳏、独或匮于衣食,甚怜愍焉。其遣谒者巡行天下,存问致赐。曰:‘皇帝使谒者赐县三老、孝者帛,人五匹;乡三老、弟者、力田帛,人三匹;年九十以上及鳏、寡、孤、独帛,人二匹,絮三斤;八十以上米,人三石’”;元狩六年又诏曰“今遣博士大等六人分循行天下,存问鳏、寡、废、疾,无以自振业者贷与之。谕三老、孝弟以为民师,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等。

自武帝以后,汉统治者基本上承袭了武帝以“孝治天下”的国策。第一,在用人制度上坚持“举孝廉”。如《后汉书·荀爽传》说:“汉制使天下诵《孝经》,选吏举孝廉。”就是说,一个人只要“孝”,就会被举为“孝廉”,并可当官。“举孝廉”是两汉士子进身的第一个台阶,而且是岁举,所以从这里出来的人才最多。只要翻翻《两汉书》,“孝廉”随处可见,直到汉代末期,曹操、李密等还都是“孝廉”出身。不过,此时的“举孝廉”已严重掺假,如当时的童谣讽刺说“举孝廉,父别居”[6]。

第二,坚持同姓王分封制。汉代与秦代在体制上最大的区别,就是汉代在体制上实行双轨制,即分封制与郡县制相结合。这里的分封制,主要是分封同姓王,异姓功臣一般只能封侯,而且后来封地都不大,不能形成国中之国。这是因袭武帝“推恩令”的结果。过去,理论界有人认为,汉武帝以后汉代的政治体制与秦一样,都是郡县制,不妥。秦是完全“废分封、行郡县,子弟为匹夫”,怎么能与汉代相比?汉代在体制上一直以郡县制为主,分封制为辅,坚持“以孝治天下”不动摇。

第三,不断完善有关“孝亲”问题的立法。如《汉书·宣帝纪》载:地节四年,诏曰:“导民以孝,则天下顺。今百姓或遭衰绖凶灾,而吏徭事使不得葬,伤孝子之心,朕甚怜之。自今,诸有大父母、父母丧者勿徭事,使得收敛送终,尽其子道。”为了使百姓能“尽孝”,免除“有大父母、父母丧者”的徭役;又诏曰:“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患祸,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又解决了子孙“尽孝”与长辈“犯法”的矛盾。

第四,由“孝亲”推及“敬老”,并将“敬老”也法制化。如《武威汉简》载:宣帝时曾“制诏丞相御史:‘高皇帝以来至本(始)二年,朕甚哀老小,年高受王杖,上有鸠,使百姓望见之,比于节。有敢妄骂詈欧之者比逆不道。得出入官府、郎第,行驰道旁道。......王杖不鲜明,得更缮治之。’”这是汉代关于“敬老”问题的立法。该汉简还有一因欺侮老人被重罚的案例:“河平元年,汝南西陵县昌里先,年七十受王杖,*(英+页)部游缴吴赏使从者殴击先,用诉,地大(太)守上谳廷尉。报:罪名明白,赏当弃市。”

由此,可见汉代“以孝治天下”之一斑。

汉代“以孝治天下”的原因

汉代“以孝治天下”,主要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和统治者的成功治国经验等决定的。

汉初的政治状况:如前所述,刘邦“刑白马盟誓”所建立的同姓王分封制,虽然巩固了汉政权,但尾大不掉,一些同姓王不服朝廷统治,甚至谋反,这对汉政权的触动非常大。如何对待同姓王分封制,以晁错为代表的观点认为,一定要依法打击,并予取缔。就是说,同姓王分封制是祸根。另一种以贾谊为代表的观点与晁错很接近,要么“废分封”,要么“众分封”,但都要采用强制手段来解决。这两种做法都违背了刘邦当年“封建亲戚,以藩屏汉”的初衷。事实上,汉初同姓王分封制的弊端只在于封国过大,不在于同姓王分封制本身。相反,同姓王分封制的长处十分明显:天下一家,异姓休想谋逆。而且,秦始皇当年不封子弟,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一呼,天下响应,秦无“藩”可屏,迅即灭亡,是前车之鉴。汉若想使同姓王分封制既能继续发挥“封建亲戚,以藩屏汉”的积极作用,又能和平地解决封国过大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孝”对其笼络和感召。因为“孝”是血缘纽带中凝聚力最强的范畴,大家同祖同宗,“孝”是理所当然,无论是向中央朝廷“尽孝”,还是“以孝推恩分邑于子弟”,大家都心服口服。

汉初的经济状况:经济基础是小家经济。小农经济在思想上的根本要求是以伦理道德范畴做治国思想。汉初的“黄老之治”虽对其有一定关爱,但“黄老”本质上是一种法治精神,对小家经济保护不利。如《史记·平准书》说:“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和促进小农经济健康发展,客观上就要求以儒家的“仁、孝” 思想治国。为什么汉代后来“以孝治天下”,没有“以仁治天下”呢?主要是由汉代小农经济的状况和“仁、孝”自身的特质决定的。我们知道,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一直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尽管在西周后期“厉始革典”时就已暂露头角,但真正在整个中国形成气候却是秦汉时期,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才标志其作为一个有生气的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所以,汉代的小农经济仍属小农经济的早期。“仁、孝”作为治国思想虽都源于伦理道德,但二者是有分别的,这种分别来自伦理道德本身。我们今天都认为伦理道德是一个词,没什么区别。其实,在人类初期,伦理是伦理,道德是道德,二者的内涵不一样。伦理专指人们的血亲关系,道德则既包含人们的血亲关系,也包含了非血亲关系。人类最初的社会共同体是血缘家庭,所以伦理关系是人类的初始关系,随着血缘家庭的解体,至少在出现外婚制如“普那路亚”家庭时,才会产生道德。因此,相对“仁”来说,“孝”的范畴更古老。“孝”原是个纯伦理概念,产生于道德出现之前,“仁”则是在道德出现之后的产物。既然汉代仍处小农经济的早期,整个社会还不十分发达,“以孝治天下”比“以仁治天下”,更适合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汉初的思想状况:思想上虽主要以“黄老”治国,但不搞思想专制,允许百家复兴和并存。如惠帝时即下诏“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7];吕后时又重申:“前日孝惠皇帝言欲除三族罪、妖言令,议未决而崩。今除之”[8];文帝时,为了“广游学”,增设《孟子》和《孝经》等博士[9],还专门派人到伏生处抢救《尚书》[10];至少在景帝时,已设《诗》、《春秋》博士,当时的辕固生就是《诗》博士、胡毋生和董仲舒都是《春秋》博士[11];武帝初期,又“置《五经》博士”[12]。汉初统治者对治国思想的探索始终是积极的,在“黄老之治”出现弊端后,文帝曾支持过贾谊“改正朔,易服色,定官名,兴礼乐”,景帝支持过晁错“削藩”,武帝支持过王臧、赵绾“立明堂以朝诸侯”,但由于怕惹起众怒,这些改革都未进行下去。特别是,晁错“削藩”的失败,连同他所崇尚的“申、商”理论也于武帝元年被罢。[13]汉代统治者经过一番痛苦的摸索,终于在武帝初期发现“孝治”可行,武帝也正是用“以孝治天下”解决了当时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汉代是怎样发现“孝治”可行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来自刘汉政权对汉初“孝治”的成功经验的总结。早在“黄老之治”时,“孝”就是汉代统治者治国的辅助思想。刘邦在建汉之初,曾倡导尊崇“三老”、上其父为“太上皇”[14];惠帝“令郡诸侯王立高庙”,“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即首次表彰“孝悌、力田者”[15];吕后“初置孝悌、力田二千石者一人”,即“举孝悌、力田者授官”[16];文帝置《孝经》博士,除继续举“孝悌、力田” 授官外,还“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廉吏二百石以上率百石者三匹。及问民所不便安,而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17]。尤其是十三年,缇萦上书救父,文帝为其“孝”所感动,还下过《除肉刑诏》[18];武帝一继位,亦下诏说:“古之立孝,乡里以齿,朝廷以爵,扶世导民,莫善于德。然即于乡里先耆艾,奉高年,古之道也。今天下孝子、顺孙愿自竭尽以承其亲,外迫公事,内乏资财,是以孝心阙焉,朕甚哀之。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为复子若孙,令得身帅妻妾遂其供养之事。”[19]即要求严格执行“受鬻法”,使“孝子顺孙得师帅妻妾遂其供养之事”。只有景帝时期对“孝”重视不够,中央朝廷与各同姓王的关系也最紧张,后期终于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平叛后,武帝三年,中山王刘胜等来朝。武帝置酒,刘胜一听到音乐响起便哭了,向武帝诤谏道:“臣闻社鼷不灌,屋鼠不熏。何则?所托者然也。臣虽薄也,得蒙肺附;位虽卑也,得为东籓,属又称兄。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群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斯伯奇所以流离,比干所以横分也。《诗》云“我心忧伤,惄焉如捣;假寐永叹,唯忧用老;心之忧矣,疢如疾首”,臣之谓也。”并“具以吏所侵闻。于是上乃厚诸侯之礼,省有司所奏诸侯事,加亲亲之恩焉。”[20]后来,武帝“以孝治天下”的决策当与此有关。     

《孝经》在汉代治国中的地位

理论界主导观点一直认为,汉代自武帝“崇尚儒学”后,主要以《五经》(《六经》)治国。如有人说:“经学是一门包含有丰富哲学内容的古老的学问,它的研究对象是儒家经典,即《易》、《诗》、《礼》、《乐》、《春秋》等《六经》。《乐》有声无书,所谓《六经》实际只有《五经》。......汉武帝立太学,置五经博士教授子弟,称为‘官学’。”[21]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有正确的一面,但他把经学只定义为《五经》,再完全用《五经》来说明汉代的治国思想,则是片面的。

必须承认,汉代的治国经典,除《五经》外,还有《孝经》和《论语》。汉人自已讲的也不是《五经》治国,而是《七经》治国。关于《七经》,《后汉书·赵典传》引李贤注说:“《三国志·蜀书·秦宓传》载,秦宓《与商书》曰:‘文翁遣相如东受《七经》。’谢承《后汉书》言赵典‘学孔子《七经》’。”今人施宣圆等主编的《中国文代辞典》说:“汉代提倡‘孝治’,贵族子弟先授《论语》、《孝经》,连同《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合称《七经》。”这一看法是很有道理的。所以,只讲汉代以《五经》治国,不讲《孝经》、《论语》是不对的。

在《两汉书》中,记载学过《孝经》、《论语》的人很多。如《汉书》:《宣帝纪》载,孝武皇帝曾孙病已,“师受诗、论语、《孝经》”;《景十三王传》载,广川惠王孙去“师受《易》、《论语》、《孝经》”;《隽疏于薛平彭传》载,宣帝“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後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载,范升“九岁通论语、《孝经》”等。另外,两汉时期,为《孝经》、《论语》作注的人也不少,如何休、郑玄与马融就是三个代表。《後汉书·朱冯虞郑周列传》注引《汉官仪》说:“武帝初置《五经》博士,後增至十四人。太常差选有聪明威重一人为祭酒,总领纲纪。其举状曰:‘生事爱敬,丧没如礼。通《易》、《尚书》、《孝经》、《论语》,兼综载籍,穷微阐奥。’”可见,汉人确以《七经》为经典。

应当指出,在《七经》中,汉代统治者最重视的只有两经,一是《公羊》,另一即是《孝经》。汉代“崇尚儒学”最流行的一句话是,假托孔子言:“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22]对此,班固在《白虚通·义德论》中解释说:孔子“已作《春秋》,后作《孝经》,何欲?专制正于《孝经》也!夫孝者,自天子下至庶人上下通。《孝经》者,夫制作礼乐仁之本,圣人之德已备”。可见,《孝经》的地位在当时是十分重要的。这里的《春秋》不是指《春秋经》,也不是指《春秋三传》,而是特指《公羊传》,汉初人经常用《春秋》做《公羊》的代名词。但《公羊传》只在汉初最盛,到石梁阁会议时,它便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谷梁传》也被立为经,平分了《公羊》的秋色,《公羊》也逐渐走向了暗淡。因此,汉代真正一直走红的只有《孝经》。

在汉代,与《五经》比,《孝经》是必读经。《五经》在原则上不要求“兼经”,即《五经》不必都通或一定要通两经以上,只要求通一经就行。《孝经》则是人人都要读,包括儿童和成人、男人和女人、文士和武夫,甚至包括外国留学生。如《汉书·匡张孔马传》载,匡衡曾上疏劝成帝“妃匹”说:“及《论语》、《孝经》,圣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后汉书·儒林列传》载:章帝时,“自期门羽林之士悉通《孝经》章句,匈奴亦遣子入学”;其实,汉光武时期就曾令“虎贲士皆习《孝经》”;直到三国时,据《三国志·吴书·张顾诸葛步传》载:“权尝问韂尉严峻:‘宁念小时所闇书不?’峻因诵孝经‘仲尼居’。昭曰:‘严畯鄙生,臣请为陛下诵之。’乃诵‘君子之事上’,咸以昭为知所诵。”可见《孝经》在汉代的普及程度。

汉代从中央到地方,都设“《孝经》师”,有时还搞研讨。如《汉书》:《平帝纪》载,“立官稷及学官。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经》师一人”;并诏征天下通晓“《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在所为驾一封轺传,遣诣京师。至者数千人”;《昭帝纪》载,昭帝也诏曰:“《传》:《孝经》、《论语》、《尚书》,未云有明。其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二人,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赐中二千石以下至吏民爵各有差。”

汉代上至国家,下至官员,用人都以《孝经》为参照系。如《续汉书·百官志》说:“汉制:以《孝经》试士”;《后汉书·百官》也说:“《孝经》师主监试经。”这是国家的用人政策。《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载:韩“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後至,敕功曹议罚白。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延寿止车问之,卒曰:‘《孝经》曰:“资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趋走出谒,适会明府登车。以敬父而见罚,得毋亏大化乎?’延寿举手舆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归舍,召见门卒。卒本诸生,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延寿遂待用之。其纳善听谏,皆此类也。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

汉人教育子女,不论是士大夫还是一般百姓,经常援引《孝经》。如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临终前嘱咐司马迁要继承他的事业写《史记》时曾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扬名於後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23];《后汉书·仇览传》注引《谢承书》载:“元人羊凶恶不孝,其母诣览言元。览呼元,诮责元以子道,与一卷《孝经》,使诵读之。元深改悔,到母床下,谢罪曰:‘元少孤,为母所骄。谚曰:“孤犊触乳,骄子骂母。”乞今自改’。母子更相向泣,于是元遂修孝道,后成佳士。” 

更有趣的是:东汉末年张角起义,向栩担心兴兵扰民,便建议朝廷:“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当自灭”[24];又,宋枭为陇右刺史,患多寇叛,曾设想以《孝经》平叛,建议朝廷:“凉州寡於学术,故屡致反暴。今欲多写《孝经》,令家家习之,庶或使人知义。”[25]如今天较有影响的黄梅戏《天仙配》,原型就是汉代“董永遇仙”。董永为什么能遇仙呢?因为他“卖身葬父”,“孝感天地”。可见,《孝经》在汉代已植入了人们的信仰。

综上可见,汉代“崇尚儒学”,从根本上说,是“以孝治天下”。正确认识汉代的“以孝治天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能使我们认清汉代“崇尚儒学”的实质,即主要不是《五经》,而是《七经》中的《孝经》。其次,它能使我们认清汉武帝时期政治变革的主要举措,就是确立了用人制度上的“举孝廉”,和下了解决同姓王分封制弊端的“推恩令”。第三,它能使我们认清汉代的“重孝”与后世“重孝”的根本区别,即汉代的“重孝”不是侧重于信仰和伦理道德,而是侧重于政治指导思想。第四,只有正确认识汉代的是“以孝治天下”,才能更好批判继承中国古代的“孝治”思想,进一步完善我们今天的“德治”理论。

 

参考文献:

[1][4][5][11][23]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序、史记·儒林列传、史记·太史公自序[m].

[2][3][7][8][10][12][13][14][15][16][17][18][19][20][24][25]班固.汉书·张陈王周传、汉书·贾谊传、汉书·惠帝纪、汉书·高后纪、汉书·文帝纪、汉书·晁错传、汉书·景帝纪、汉书·武帝纪、汉书·武帝纪、汉书·高帝纪、汉书·惠帝纪、汉书·高后纪、汉书·文帝纪、汉书·刑法志、汉书·武帝纪、汉书·景十三王传[m].

[6]汉乐府·桓、灵童谣[m].

[9]赵歧.题词[a]. 赵歧.孟子注[m].

十大孝子篇6

其实,被称为王孝敬的人不是老人的亲生儿子。他生长在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孝河畔东孝友村,因为从小受“孝”文化的熏陶,他对父母一直非常孝顺,由于他自小孝顺听话,所以上学后,老师给他取名叫“孝敬”。就在王孝敬盼望着长大后好好为父母尽孝时,他的亲生母亲不幸病故, 在他十几岁时,长他10多岁的姐姐远嫁东北,从此只剩下他和父亲相依为命。

母亲早逝,姐姐远嫁,对母爱的渴望从此成为他童年最难忘的记忆。13岁那年,继母王郑氏嫁给父亲,这才又让他成为一个能够享受到母爱的孩子,他不仅重新感受到了家庭幸福,也重新找回了母爱。因为继母王郑氏年轻时也是个苦命的女人,前夫因加入的队伍而失联,在那些特殊的岁月里,她受过很多的冷眼及批斗。直到把独生女养大出嫁,她才改嫁,入了王家家门,从此便视王孝敬如己出,而王孝敬也视她为亲娘。一家三口相亲相爱在一起过了八年清贫却不失温馨的生活后,不幸再次降临,王孝敬的父亲因病又撒手人寰。从此之后,继母王郑氏辛辛苦苦养鸡卖鸡蛋、结发网到集市上卖,一分一厘地攒钱,不仅还清了为丈夫治病欠下的饥荒,而且还日夜操劳养大了王孝敬,后来又操持着给他娶了媳妇。

成家后的王孝敬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希望,他下决心用勤劳的双手改变自己的人生。改革开放后,他在闯荡市场中创办了一家颇具实力的企业。前些年,为了打拼事业,王孝敬和妻子顾不上家,家里所有的事都是继母操劳。他们有4个孩子,继母为帮他们拉扯孩子,付出了全部心血,夫妻二人甚为感激。“几十年来,娘起早贪黑,种田、养猪、做饭……为这个家操碎了心。”王孝敬说,“她虽不是亲娘,却一直拿我当亲生儿子。这样的养育之恩怎能不报呢?”所以,在生活中,王孝敬悉心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在家中,母亲永远是第一位的。家里的第一碗饭、好的水果、点心一定先给母亲。

不仅如此,王孝敬还要求子女一律不准惹奶奶生气,要像他一样孝顺老人。这些年继母年龄大了,无论工作多忙,他每天都要抽时间陪母亲拉呱。即使出差在外,也不忘给母亲打个电话嘘寒问暖,外面有好吃的饭菜,他都想办法带回来给母亲吃。“不论自己年龄有多大,想到还有老母亲在,我就觉得很踏实。能看到老母亲的笑脸,就是我每天最开心的事。”王孝敬说。从十几岁到现在50多岁,王孝敬持之以恒地用一颗孝心孝敬自己的继母,他的孝心,不仅得到了左邻右舍的称赞,还影响了周围很多人。因此,近几年他先后被市、区有关部门授予“孝敬老人功勋奖”、“兰山十大孝星人物”、临沂新“七孝”等荣誉称号。

十大孝子篇7

关键词:孝道;审美文化;现实关怀

孝道文化源远流长,数千年来一直影响着整个华夏民族,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人把孝视为立身之本,安国之基。“孝”字最初见于殷商卜辞。在甲骨文中,孝字的上部是个老人,弯腰弓背,而孝字的下部是个孩子,伸出双手,托着老人,作服侍状。《说文解字》对孝作了生动而准确的解释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善事父母就是在物质上奉养父母。由此可知,孝是一个具有审美文化属性的概念,它体现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和谐相处,符合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

一、汉代孝道审美文化的历史演进

汉代孝道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孝道观念萌芽于父系氏族社会,伴随着父系制家庭的出现以及对父子关系的明确而产生。到了周代,封建制度确立,宗族制度随之产生,因此出现了五伦观念: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孝道观得以作为一种伦理观念正式形成。周朝统治者很注重孝道,主张在家孝顺父母,在朝廷忠于君王。《礼记.坊记》中载:“修宗庙,敬祀事,使民追孝也。”春秋战国时期,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关系确立起来,“父慈子孝,兄爱弟敬”遂成为一种无形的规则。百家争鸣带来了思想的革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建立了以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并将孝作为“仁”之本,对其进行大力宣扬。孔子十分重视母女之间的关系强调要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在父母跟前敬孝,强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儒家经典《孝经》是孝文化的典范之作。到了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孝道文化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孝廉”成为汉代选拔官员的重要准则,为广大学子僻出一条入仕之道。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孝道的一个朝代,自汉惠帝以后的汉代皇以“孝”为谥号,如孝文帝,孝武帝等。《孝经》在汉代特别受人重视,孝道观在汉代大兴,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伦理道德。汉代孝道文化虽然从目的上来讲是一种政治手段,但它的内核却具有审美属性,它引导人们积极向善,有利于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它将百姓紧紧团结在统治者的身边,也体现出了汉代的大美气象。

二、汉代孝道审美文化的利弊

汉代孝道文化作为一种传统审美文化,它既有反映历史进步性的一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滞后性的一面,所以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

1.汉代孝道审美文化的利处

汉代孝道文化在定程度上可以引导人们孝敬父母,尊重兄长,构建和谐社会等。这是它有利的一面。汉文帝是历史上非常贤明的皇帝,汉代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就是从他开始的。汉文帝不但治国有方,而且他还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他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并且坚持以仁孝治理天下。文帝平日里很忙,要处理各种事情,但即使这样,他都每天向母亲请安,一有空就陪伴在母亲左右。后来他的母亲病倒了,文帝请来最好的医生诊治。他常常在完成公务后,亲自去母亲寝宫,长时间的守护在母亲床前。看到母亲憔悴的面容,文帝更是食不甘味,夜不能眠。他亲自为母亲端水送药,一心想着让母亲尽快好起来。就这样,汉文帝身为一国之君,将母亲侍奉了整整三年,在三年时间里,他很少宽衣解带,生怕母亲突然呼唤时,不能在第一时间赶到母亲身边。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汉文帝还学习医学知识,所用汤药的药效、剂量,都牢记于心母亲每次服药前,文帝必会亲自先尝,才放心地端给母亲。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汉文帝的治国之道,宣扬他的仁义和孝道,将其列为二十四孝当中的第二孝。

2.汉代孝道审美文化的滞后性

汉代孝道文化虽然在加强个人修养,维护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它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汉代孝道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扭曲之势。汉代的孝文化片面的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而不提父母对子女的慈。在《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的个性自由受到极大的限制,主动权被抹杀。他们夫妇情投意合,生活幸福,但焦母却全然不顾二人的感情,将没有任何过错的儿媳妇赶回娘家,无情的剥夺了两人的婚姻自由,而且为了传宗接代还要为儿子介绍东家贤女罗敷。刘兰芝的哥哥为了家族利益,不考虑兰芝的想法,就逼着兰芝嫁给太守之子。双方家长的专制行为最终酿成了刘兰芝和焦仲卿殉情的惨剧。在文中,焦母有绝对的权力,可以任意对待儿媳,而儿媳却不能反抗。勤劳的兰芝被婆婆冠以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的恶名。兰芝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也只能忍受被遣回家的悲剧命运。《孔雀东南飞》深刻的揭示了畸形婆媳关系的罪恶。

三、汉代孝道审美文化的现实关怀

反观汉代的孝道文化,从本质上说还是为了面向现在,面向未来。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经济与科技的渗透,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扩大,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它成了描述文化总体性的一个重要概念,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当代社会,它呈现出了一种五光十色,生动直观,视听兼备的艺术文化形态。在当代社会,它代表了一种五光十色,生动直观,视听兼备的艺术文化形态,具有感性化,形式化,消费性等特征,这不得不说是人类文化的一大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人们过于注重视听方面的,滋生了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对事物的判断力下降,致使孝道等传统文化的地位不断下降。子女对父母的重视程度大不如以前,于是出现了新时期的“孔雀东南飞”。子女长大后一个个都飞走了,剩下孤零零的父母守着空荡荡的家。更有甚者,子女不愿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对其拳脚相加,把父母扫地出门。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弘扬孝道势在必行。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推崇孝道的朝代,反观汉代孝道文化,就是为了批判性的继承它,建设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新孝道观。新的孝道观要注重父母与子女的互动,双方之间多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子女主动孝敬父母,赡养父母,父母尊重子女的个性自由,给子女一定的选择权。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子女犯错,父母当有意识的引导其改正错误,父母犯错,子女可以委婉的指出,提醒父母改变做法。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仅应该建立在礼数的基础上,更应建立在爱的基础上。

汉代孝道审美文化虽然有不合理的成分,但它所包含积极的、美的因子却一直影响着人们。孝道,成为了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批判性的继承汉代孝道文化有重要的意义。相信在正确的孝道观的指导下,《孔雀东南飞》的悲剧不会重演,父母无人赡养的惨状不会再出现,中国社会能够真正达到和谐。(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晏培玉.对于孝文化建设之难点“婆媳关系”的思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68~71.

[2]涂爱荣.中国孝道文化的历史追寻[J].学术论坛.2010,9,156~159.

十大孝子篇8

儒家主张的守孝三年。父母驾鹤西游,做儿子的结庐在坟边,披麻戴孝,不能饮酒吃肉,禁绝,也不能生产挣钱,苦苦熬上两年多。有几个人能实行呢?在孔子那个时代,这是说给贵族听的,一般平民想操练也不行,要饿死的。孔子之后,儒家伦理变成了国家道德,奉行三年之孝,成为官员士大夫的义务。谁要在这个问题上稍有闪失,就再也别想飞黄腾达。汉代做官,不比文章比孝顺。最容易见出高低的战场,就是结庐守孝,你守三年,我守四年,你四年,我十年。真的守了十年,怎么能熬得住呢?于是有人揭发,这人在父亲的墓道里纳妾,还生了儿子。

现在讲究评劳模,表彰先进,古人其实也好此风。古代的先进模范,是孝子和节烈妇。有意思的是,查一查史籍,凡是孝子,差不多都有一项特别事迹,那就是割股疗亲。父亲或者母亲生了重病,在求医问药不灵,或者根本没有怎么求医问药之际,孝子就割下自己身上的一块肉,一般都是屁股上,也有个别在胳膊上下刀的。没有做到这一条,孝子多半当不上。

人屁股上的那点肉,跟猪屁股上的肉,没有多少区别。煲汤,其实还不如猪脚和鸡大腿。对任何的疾病都没有太多的用处。这个道理,其实古人未必就不知道。否则,医生们治病,就无需针砭药石,只开孝子屁股汤就好了。所以,这种事迹,多半是矫情,属于为了争古代劳模而施展的非常手段。

十大孝子篇9

元代郭居敬搜集整理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藉由孝道的封建制度下的重要地位,孝子故事在社会中的影响巨大,成为老幼妇孺皆耳熟能详的孝道教育民间教材,以至于至今仍有人津津乐道于二十四孝中的人物故事。鲁迅先生专门有文章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抨击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二十四孝故事中尽管不乏愚孝乃至有失人性的内容,也曾被用于统治阶级愚民的工具,但流经千年而久盛不衰,足见国人对孝的尊崇。

孝德经典:《孝经》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于秦汉之际成书之后,注解者近百家。《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孝经》在中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孝经》中愚孝思想并不鲜见,它主张把“孝”贯穿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丝毫不敢违背父母的意愿,连受之于父母身体发肤皆不敢毁伤。《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中国自汉代至清代的漫长社会历史进程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社会纲常、社会太平起了巨大作用。

以孝治国范例:举孝廉

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一年,就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史称“举孝廉”。它是汉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规定每20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孝治国在政治上的体现,举孝为官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孝道的价值而更为身体力行。

孝子之诗:《孝经》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这首《乡愁》,诉说出了诗人挥之不去的思亲之情。海峡那端,在时空的阻隔中的他只能通过文字遥寄对母亲的思念。《乡愁》一经问世即热遍海峡两岸,无数人在吟读间热泪盈眶。它那浓浓的无法面见父母的痛苦和悔憾,让无数远游者找到了同感。

孝心广告:《妈妈洗脚》

妈妈给奶奶送去一盆热气腾腾的洗脚水,尚在幼年的孩子受其行为的感染,也打来一盆洗脚水吃力地端到妈妈面前。这样一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拨动了许多人心中那根神经一一我们的孝心在哪里?广告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教育的“榜样”作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大人的一言一行都会留下最深的印象,家长教育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做一个好父母,就会有个好孩子。

孝心电影:《背着爸爸去上学》

《背起爸爸去上学》是中国大陆“第一部亲子电影”。这是一部讲述温馨家庭关系的动人作品,影片充满简约意味,却折射出浓厚的孝道亲情。电影主人公的原型是甘肃省宁县瓦斜乡永吉村的少年李勇。1980年李勇出生时,父亲52岁,母亲47岁。这对老来又得子的夫妻俩来说,无疑是件非常高兴的事。但就在李勇7岁时,父亲突然瘫痪了,大哥、大姐都已成家,二姐、三姐还在念书,家里的重担自然落到了瘦弱的母亲和小李勇身上。给父亲擦屎接尿,抱柴烧炕,拾草喂猪,给牛拌料,帮母亲烧火做饭,便成了小李勇每天必做的家务活。

小小年纪尝尽了生活辛苦,但李勇的书却读得很好。1992年7月,李勇以全乡第二名的成绩走进了初中。离家远了,李勇每次到校前总要安顿好家务才放心地离去。1995年初,63岁的母亲突然离开了人世。1995年5月,李勇因荣获全国初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甘肃赛区一等奖被推荐到庆阳师范学习。为了照顾父亲,李勇毅然背起瘫痪的父亲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住下来,走上了背父求学的路。

孝道之歌:《常回家看看》

1999年,一首名不见经传的通俗歌曲《常回家看看》成了当年的主题曲。在很长的时间段里,歌曲被男女老幼一再翻唱,创造了中国乐坛的个传奇。《常回家看看》的-情感触发点是对孝道的解读。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下,子女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回家看望父母,成了父母的一块心病。全曲以通俗直白的文字,明快清新的音乐语言,告诫呼唤儿女们要“常回家看看”,尽到儿女对父母关照、孝顺的亲情。

孝文化传承:中国孝心文化工程

2007年4月,“万人孝心大签名”在北京启动,向全国各地辐射,标志着“中国孝心文化工程”正式启动。由祈福东方和中华孝文化研究会联合发起的“中国孝心文化工程”,主要内容将包括赞助i00个弱势老人家庭、寻找i00个孝心故事、评选i00名孝子活动,以及孝子培训、孝子影视剧的拍摄、孝文化主题公园建设等,旨在推动全社会尊老爱老敬老风气的形成。评论认为,目前,中国老龄人问题,一方面集中在养老能力不足,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则表现在老年人的需求也随着经济社会的环境而不断提升和个性化,传统的老年人产业越来越捉襟见肘难以满足。然而,最大的危机可能还是精神上――孝文化的断层,因此,形成一个政府提倡、企业参与、大众践行的“孝文化”氛围和产业链,将是应对以上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

为政之孝:提拔干部考核孝绩

2010年9月,湖南邵阳县出台新规,干部提拔公示期间,家长和配偶要分别介绍其家庭道德表现情况,出具家庭道德鉴定书,给予优秀、合格、不合格的等级评价。不仅邵阳,河南长垣规、山西河津、甘肃金昌、河北魏县等地也曾经出台过类似规定,要求提拔干部时必须考虑德孝情况,无德不孝一律不考虑。不得提拔不孝官员引起广泛关注并争议不断。舆论认为,强化干部道德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德孝考核”进行一票否决并不赞成,应对干部任用考核进行综合治理。

孝的节日:母亲节父亲节

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国外的母亲节被中国内地民众接受,从1988年开始,中国南方的广州等一些城市开始举办母亲节的庆祝活动。对于这舶来的“洋节”,中国的母亲们没像反对“情人

节”、“圣诞节”一样拒绝,反而欣然纳之。在这一天,她们并不在乎孩子们的鲜花和礼物,也不会计较孩子以什么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谢,能和子孙们在一起吃顿饭,是她们最大的快乐。母亲有了节日,父亲同样需要关心,孩子们索性也过起了父亲节。于是受母亲的影响,中国的父亲们也沾了一次光,在母亲节后面有了父亲节。这不是坏事,父亲们找到了一种平衡的感觉,最起码多了一次家人聚会的机会。

另类孝道:啃老族

“啃老族”是带有灰暗色彩的个新词汇。有这样一群人,年龄多在二三十岁之间,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成了家庭寄生虫。在社会的声讨下,“啃老族”却另有说法我们多陪陪父母有错吗?或许这也是“啃老族”出现的情感原因。孩子离不开父母,父母也不在乎孩子的那点花费,只为了享受在一起的快乐。但是这不是健康孝爱之情,多数“啃老族”因为从小依赖父母,失去了在生活中和社会上独立自理的能力,养成了懒惰和只接受别人的劳动果实的习惯,长大了不能“断奶”。“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杀手”。

以孝定德:北大招生设“孝德线”

北京大学公布2012年“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细则,列出了不得被推荐的四条“高压线”,首条是“不孝敬父母”。北大招生设立“孝德”线,引发了众多争议,有人认为百善孝为先,此举应该大力推广,有人认为个人孝德缺少客观评价,难以执行。众多的教育工作者认为,优秀的成绩固然重要,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健全人格的人,道德不可缺失,对学生提出孝敬父母的要求,体现了对社会责任感的要求。

尴尬孝教育:洗脚作业

十大孝子篇10

二十四孝浮雕艺术特色

普陀山法雨禅寺九龙殿,殿前月台东、南、西三面有24块栏板,为青石质地,每块宽127厘米、高65.5厘米、厚19厘米,其中雕刻内容宽101.5厘米、高49.5厘米。《普陀山志》载:“殿前(九龙殿)24块青石栏板,浮雕二十四孝图,为明代石刻精品。”①《普陀洛迦山志》载:“殿外(九龙殿)石栏间‘二十四孝图’浮雕为明代石刻珍品。”② 这是目前发现的普陀山保存完整的明代石刻浮雕。

一、浮雕年代推论与归属

查阅普陀山《重修普陀山志》《南海普陀山志》明清山志及《普陀洛迦新志》《普陀山志》《普陀洛迦山志》,法雨禅寺九龙殿前《二十四孝》浮雕为明代石刻。《普陀洛迦山志》记载法雨禅寺的规制:“明万历八年(1580年),蜀僧大智首创法雨禅寺(初名海潮庵),为茅屋。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扩建庵院,院内有楼。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增建殿宇,规模壮丽,改额海潮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北向广熙峰麓增建殿楼,赐额‘护国永寿镇海禅寺’,进山门第一重天王殿,第二重藏经楼,第三重千佛阁,第四重圆通殿。……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闰11月19日,寺尽毁。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住持了空重建斋堂、止阁等,后逐年恢复。”③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大殿毁于火,(文元秀,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任镇海禅寺住持)退居潮音洞庵。”④至清顺治三年(1646年)才在圆通殿旧址建小殿五间。既然山志中明确《二十四孝》浮雕为明代石刻,由此看出,明万历八年(1580年)至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之前,法雨禅寺为茅屋,雕刻《二十四孝》的可能性不大,故儒家《二十四孝》浮雕应刻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至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之间,其中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至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雕刻的可能性最大。

目前,看到的清康熙年间重修建的法雨禅寺及九龙殿是在明代镇海禅寺的基础上承传的,整体上未做大的改变。比对《明万历镇海禅寺示意图》和《清康熙法雨禅寺示意图》发现,两者规模相当,但两者的殿宇名称不能全部相互对应,明万历的藏经楼、圆通殿分别对应清康熙的圆通宝殿(九龙殿)、方丈殿和藏经阁。从示意图中清康熙圆通宝殿地理位置上来看,应该是在明万历的藏经楼旧址上建造的。也就是说,现在九龙殿前《二十四孝》浮雕有可能原先就存在于藏经楼前,法雨禅寺虽历次火灾,但浮雕烧毁的概率较小。其次,从建筑规划的角度来看,明万历年间的藏经楼在法雨禅寺是中心位置且雄伟高大,《二十四孝》浮雕栏板与其相得益彰,并在文化上遥相呼应。另外,比法雨禅寺早建的普济禅寺,未见有关《二十四孝》浮雕石刻文字记录,故其浮雕栏板从其他寺庙移植过来进行拼凑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也毫无意义。而清雍正九年(1731年)定海知县黄应熊的《重建普陀前后两寺记》,或许可以说明浮雕归属法雨禅寺并为明代的可能性。《重建普陀前后两寺记》载:法雨禅寺“大圆通殿(九龙殿),七间十五楹,周匝石栏,四十六柱,狮子生活,张牙欲扑”。⑤实地调查发现,黄应熊的“周匝石栏”实指月台前青石栏板《二十四孝》浮雕,也是《普陀山志》《普陀洛迦山志》所指的“明代石刻精品”和“明代石刻珍品”。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在石栏之间的柱子上尚存有一些 “狮子生活,张牙欲扑”。在对待《二十四孝》浮雕归属问题上,因缺失直接的文献记录,未能非常有力地证明其归属,只能从仅有的文献中推断为法雨禅寺原创的可能。

二、浮雕艺术特色

《二十四孝》浮雕在内容传达、形象塑造、刀法上特色鲜明,并采用线刻和块面塑造两者相融的手法,娴熟流畅、层次分明、虚实处理得当、立体感和空间感表现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简约与丰富。古文《二十四孝》以极其言简意赅的语言,丰富地传达了每一种孝行。综观《二十四孝》浮雕,雕者大胆遐想、凝练,在浅空间上透视古文塑造了二十四位孝子的孝行,内容丰富、厚实。如列为《二十四孝》之首的“大舜耕田”,雕者寓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传达,把舜的宽厚仁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其孝感动天之德表述得淋漓尽致。浮雕表现了在春天柳树弯弯的原野下,因舜的孝感动天,盘旋在舜上方的祥鸟和依偎在舜身旁的大象,正在播种与辛勤耕耘。整幅作品内容翔实,寓环境展示人物品质。又如“黄香扇枕”,浮雕表现得极为简约概练,其主体仅为一张床和黄香扇枕的动态,床头的帷幔随黄香的动作曼舞。雕者对黄香的孝行则通过简洁的画面让人产生联想,从黄香身上可以感知中华传统美德以孝为起点,百善孝为先,以至达到仁义的境界。

(二)形象可亲与质朴。浮雕中的人物形象有一共同特点并贯穿着二十四幅作品,即可亲与质朴,并真切地反映了二十四孝人的品性与特征。代表作品“董永卖身”,浮雕人物高度约为五个头长,形态可亲,人物服饰朴素自然,不奢侈华丽,整幅作品通过对人物情态、朴素服饰的塑造,充分展现了人物的至孝。左边可亲的仙女,脸型圆润、面露微笑,双手作揖饰带随风飘动,身体呈曲线形头向内侧倾斜,似乎两仙女正窃窃私语;中间为董永妻,身体呈S形显古代女子多情状,正依依不舍与董永告别;而老槐树下手执扇子的董永默默无语,以质朴笃实造型站在树下感慨万千。“吴猛饱蚊”中表现了吴猛认为蚊子吸饱了自己身上的血,便不会叮咬父母,从这一孩童的心灵表现出人性的纯真,这就是孝。浮雕中,卧躺在床上执著至孝的吴猛着身体,心无旁念为亲恣蚊饱血,形象可爱、天真自然,洋溢着质朴天真的品质。

(三)刀法粗犷与润泽。整体浮雕刀法娴熟,粗犷润泽、虚实相生,概括中又有精细。其代表性作品有“鹿乳奉亲”,讲的是剡子取鹿乳给父母治病的故事。(转第134页)

(接第130页)这一作品构图布局合理,以起伏的山峦为背景,画左边穴居中的母鹿雕琢精细,表面光滑润泽,脖子、前腿、腹部的鹿毛雕刻清晰且富有弹性;而穴居则用大块面的粗犷雕凿,来衬托母鹿的细腻与滋润。浮雕中间身披整张斑点鹿皮的剡子五官刻画精确,屈身双手指着母鹿紧张地望向右边的猎人,其服饰、鹿皮雕琢的光润洁净与切面的山坡也形成了对比。右边躲在林中两个脸型圆润的猎人正要举弓射杀剡子,所穿服装平整顺滑、弧度自然,衣纹线条细腻流畅,与旁边随意雕凿的林子形成鲜明对照。此作品,雕刻家刀法娴熟、概练,通过山峦、穴居的块面粗犷雕凿来展现人物与鹿的润泽、精细。

(四)线条精致与流动。流线雕刻是《二十四孝》浮雕的主要艺术语言,常呈现出一种行云流水、灵动精致、骨力追风之美。如主要作品“闻雷泣墓”,画幅右边狰狞的雷神张开着双臂,腾云驾雾正有力地击打着雷鼓,其脚下云彩以卷曲如意造型为主,线条流畅、前后层层推进、互相重叠交织在一起,有飘洒萧逸流动的感觉,也颇具装饰意味。在“姜诗妻孝”中,作品最精彩的就是占画面三分之一的湖水波浪线雕刻,每根线条紧紧相扣、环环相生,柔美飘逸如云间卷舒出没,极富动感,其流动的湖水随着线条飘逸更具有现实意义;而波涛中凸起的、精巧细腻的小浪花更增加了画面的活泼与生动;画中的鲤鱼呈曲线做跃起状,与前面的三个小波浪形成呼应,情趣盎然,其鳞雕刻精美灵动、片片相生,似微波荡漾。

(五)光影清新与明朗。浮雕在树影斑驳的影响下,雕刻内容忽隐忽现、幽然清静,其人物孝行寓光影疏密之中。在代表作品“子路负米”中,雕刻家采用人物凸起和背景平面线刻手法,充分利用树影光点,深浅布局巧妙,使人物欲脱离于画面,并成功运用清新、明朗的光影来展现母子之情,彰显孝行。浮雕中间为子路母子,两者采用侧面雕刻厚度约为3.5厘米,通过其母俯身问候与子路的背负动作,使光影能自如穿梭于母子的头、手、服饰之间,效果恰到好处,形成了有意味的、节奏起伏的光影关系。背景中树干雕刻简约、硬朗,错落有致的树叶内凹且光滑自然舒展;在卷曲微拱状的斜线屋檐下,方桌子以浅雕形式造型,两者使画面光影分割,形式多样,与人物共同营造出淡雅含蓄、偶又忽见明朗的感觉。

(六)空间游离与转换。《二十四孝》浮雕通过错觉、位移等因素来实现二维与三维空间的游离与转换。如“曾参负薪”的浮雕屋檐采用圆弧度的拱起,厚度3厘米,屋檐下正中未经雕琢的平面正方形窗口让视觉指向深层空间,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浮雕右边窗户,其中一扇半隐含在里面,另一扇上半部分作镂空钱币状和下半部分为云彩状,在第二层屋檐的映照下造成空间的前后与深度感;曾参身后的树叶参差交错在一起,随风飘展呈现另一层空间。作品在墙面的平展中,通过窗户和居中窗口的视觉转换,可以感觉到空间在二维、三维之间的游离,颇具情趣性。在“涤亲溺器”左起第一墙面,以绽放的梅花为装饰;第二墙面以直线和云彩状为装饰;第三墙面以钱币纹为图案;第四墙面以大方块直线分割方式点缀,随着四个墙面纹样图案的变化、线的转折与递进,来凸显空间的转换,使人物的空间发生了折叠效应。整幅作品通过人物游离空间中,诠释孝行,引起观者遐想。

(注:本文为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成果,项目编号:10FC06YB)

注释:

①方长生.普陀山志[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100.

②③④王连胜.普陀洛迦山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330,327,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