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十篇

时间:2023-03-28 16:53:59

患者安全

患者安全篇1

1防坠床

1.1危险隐患

由于患者身体状况不佳,行动能力下降,判断力减退,以及对住院环境不熟悉,容易引起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发生坠床的危险。

1.2预防措施

①作好安全教育,特别是对病患家属的宣教,作好陪护工作。②对于意识不清或有意识障碍者一定要使用床挡。③对于身材高大的患者可在床旁加椅子防护或安排靠墙的位置。④护士巡视病房时,如发现患者有安全的隐患,应及时处理,防止危险的发生。

2防跌伤

2.1危险因素

患者在住院期间,自理能力较差,生活起居多需要别人的帮助,但部分患者希望独立完成简单的日常生活起居,在周围环境条件欠佳时,如病房内设施多,过道内有障碍物,卫生间内地面湿滑,患者快速转头、便后起立易发生一过性低血压突感头晕而致跌倒。

2.2预防措施

①创建安全的病房环境,地面平整,防滑,不积水,由其在擦地后嘱咐患者暂不走动,在卫生间、开水间内设警视、提醒标记,及时清除地面积水。②清除走廊、过道内的障碍物,走廊、卫生间内安装把手。③及时巡视病房,了解病人所需,给予及时的帮助,外出检查时作好陪护工作。④作好预防宣教,嘱咐患者蹲后或起床时动作放慢,站直一会再走,长期卧床者要先在床上活动一下,逐渐增加活动量后再下地,提醒其要作到30S,即,醒后30秒再起床,起床30秒后再站立,站立30秒后在行走。

3防误食、误吸

3.1危险因素

①在多种疾病导致的吞咽功能障碍,在进食过程中易发生呛咳或噎食。②陪护人员喂食不当或鼻饲方法不当。③病人的视力、记忆力差,容易看错标签引起误食或重复用药。

3.2预防措施

①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应告知其选择合适的食物,避免进食流质及干硬食物,以半流质为宜,食团大小要适宜,一般一汤匙为宜,进食后不宜立即平卧休息,应保持座位或半卧位30分钟,以免胃内容物反流。

②进食时避免分散注意力,进食不宜过快过急,鼻饲者每次喂食前必须确认胃管是否在胃内,并由护士操作。③加强老年患者的服药管理意识,坚持执行服药到口的原则,有效预防老年人误食药物的情况发生。④小心保存药品,必要时加锁保存。

4防医疗器械对患的伤害

4.1危险因素

各种医疗器械是护士日常工作中最常接触到的,医疗器械的种类,规格型号繁多,使用方法各异,对于病患的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彻底,无菌物品不及时更换,或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摆放位置不当、标志不清,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不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使用,将会给患者带来及大的安全隐患。①消毒不彻底,将会引起严重的医源性感染。②医疗器械日常清点、管理不严格,导致医疗用品外流,患者或其他无关人员胡乱使用而带来的伤害。③医疗器械使用后未按规定方法及时进行处理,埋下医源性感染的隐患。对使用后的医疗器械核对不清,记录不准,尤其在手术中,会造成手术器械、敷料的遗留。

4.2预防措施

①加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职业素养,增加安全意识。使以人为本、尊重患者各项权利、满足患者合理要求的护理理念深入人心,始终坚持把患者安全放在第一位。②认真督促落实各项操作规程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各项奖罚条例,把工作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发现问题苗头立即制止,差错隐患尽早排除。③无菌用品的管理制度化,建立严格的登记、消毒、使用、回收处理、核对制度。责任落实到人。

5小结

护士是与病患接触,落实各项医疗方案,实施各种护理手段,用无比的责任心和悉心的护理帮助病患战胜病魔的中坚力量,责任重大。加强护理及安全健康教育是我们工作中需要反复加强,坚持不懈的来实行的。病患的健康和安全是关乎着我们护理工作的质量,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护理工作的成败。患者的安全隐患是对我们工作耐心和细心的一个考验,需要我们用爱心、责任心来通过。

参考文献

[1] 陈立嘉、赵广洲、李卫东.老年性痴呆症患者的生活管理[j].中国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8(6):337.

[2] 刘玉春、库洪安、赵玉香 等.老年人误吸的危险因素及对误吸认知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7.

患者安全篇2

关键词:人性化;需要;安全

厚重紧闭的门、焦灼热切的期盼、庄严神秘的世界是手术室留给大众的印象,没有家属参与的特殊工作环境,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自律、慎独的工作习惯,实际上手术室的护士每天面对的是大量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身体心理极为虚弱的患者,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及麻痹,但手术确实是一个人铭记一生的经历,手术患者的安全要求我们时时保持警醒及拥有一颗温暖的爱心。

了解不同层次患者的需要,工作中注重有效地沟通及交流,分别给予个性化、人性化的护理,满足患者的需要,消除其不安和痛苦。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根据人基本需要的重要性及先后次序用"金字塔"形状加以描述基本需要的层次[1]: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 ,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生理的需要(最低层次的需要)

1.1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术前1d访视时做好心理护理,服务语:"我们已为你手术做好了充分准备,希望你积极配合",介绍手术室环境及手术配合技巧,消除紧张、疑虑心理,安然接受手术,保证术前晚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1.2禁饮食的应对 讲清禁饮食的时间、目的和必要性,口干时口唇给予湿润。

1.3皮肤的完好 条件许可者术前1d淋浴,卧床者保持手术区域的皮肤用皂液清洁拭干,不主张剃须刀备皮,以免皮肤的损伤及毛囊的破坏增加切口感染机会,穿清洁、宽松的病号服,维持正常的体温。

2安全的需要(安全是手术室工作永恒的主题)

2.1正确的患者、正确的手术部位、正确的手术方式是实施手术安全的第一步(腕带识别身份制度,手术特殊标识识别手术部位制度,执刀切皮前time out识别手术方式制度),查对制度是手术室工作的核心制度,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护士三方把握时机认真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的安全,不厌其烦的确认手术患者的信息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必要条件,避免诱导式的"你叫***吗?"(手术前紧张的心理极容易慌张地默认你确认的名字),提倡询问"您叫什么名字?"护理操作时称呼亲切而自然"老人家、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同时注意语言的简炼及因人而异。对于醉酒、刀伤、打架斗殴者查对时更应注意语言的技巧,做好自我防护。

2.2搬运的安全(骨折、全髋术后、全麻未醒患者) 手术患者整个手术过程要经过3~4次搬运,注重搬运时的动作轻柔、协调一致(骨折者注意托住骨折断端的上下关节,全髋术后注意患肢中立位牵引搬运,全麻未清醒时注意患者头部的保护)避免人为地二次伤害:使用轮椅时注意患者的身体勿前倾,约束带适当固定,使用平车时注意两边的挡板保护,患者身体不外露,拐弯时防止挤压及撞伤,对接时动作轻柔,手术结束后输液管、引流管、引流袋妥善固定,防止滑脱及逆行感染。

2.3电外科的安全 电刀、电钻、双极电凝、超声刀、结扎速、磨钻、铣刀使用规范,强度适宜,防止皮肤电灼伤及组织烧伤,对于婴幼儿及老年、瘦弱者更要注意负极板的大小合适、粘贴牢固及防止消毒液的浸湿而导致皮肤的灼伤。

2.4输液、输血的安全 初步评估手术的大小、术中失血量的多少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认真做好输液、输血的查对。

2.4.1失血量的评估 术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计算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0.5为正常,1提示轻度休克(失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20~30%),1.5为严重休克(失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30~50%),2为重度休克(失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50%),计算储存袋及棉垫的显性失血量,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客观指标,保证灌注充足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血容量为体重的8%,成人为4000~5000ml)

2.4.2保暖 中心体温的稳定对于保证人体的正常代谢和各种生理机能稳定具有重要意义[2]。室温保持在22~26℃,注意患者肩部棉衣包裹保暖及输液肢体的保暖,冲洗液、输液、输血适度加温至接近人体的正常温度。

2.5的安全 告知麻醉及手术的必要性,服务语:"请好好配合,有不适请告诉我",守护床边轻抚患者手部鼓励其配合,麻醉清醒后轻抚头部予以安慰,俯卧位时老年体瘦者额头、胸廓、髂嵴骨突处涂以美宝保护皮肤,注意腕带上的纽扣及导尿管的卡子勿压伤皮肤,床单位保持平整、舒适。

2.6防止交叉感染 建立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加强质量监测管理,接台手术时保持器械台清洁,患者覆盖无菌手术中单,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未及时更换的小棉被,约束带不直接接触皮肤。术后所有带血液、体液的敷料及时放入不渗漏的黄色塑料袋,避免对地面造成污染及交叉感染。

3爱与归属的需要

3.1婴幼儿在等候区由家属抚慰陪伴,情绪稳定,肌注氯胺酮半眠状态下抱入手术间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手术结束等待苏醒时有家人陪伴。

3.2等候区的家属同样应得到尊重,注意手术的服务用语:"请放心,我会像你一样照顾好你的亲人!"

4自尊的需要

4.1心理的自尊 婴幼儿需要的是呵护,青壮年需要的是鼓励,老年人需要的是同情及关怀。

4.2身体的尊严 特殊的及手术需要患者大尺度的,满足手术需要的同时尽量保护患者的自尊和舒适。术后用湿血垫及时擦净患者身体的消毒液及血迹,协助穿好手术衣裤,专人护送。

4.3穿刺、摆放及各项操作前提前告知,保护患者隐私,护理技术及仪器操作娴熟[3]。

5自我实现的需要

手术前的知识渴求:询问患者想了解的手术知识,简单明了的解答患者的问题,共同制定需要解决问题的措施。手术中的积极配合:向清醒者介绍手术进程鼓励其积极配合。手术后的功能锻炼:术后功能的恢复需要患者主动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微笑的眼神、温暖的触摸、耐心的倾听、 及时的鼓励对于患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手术患者的安全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障[4]。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前提下更要饱满自己的情绪,理解尊重患者,全方位地提供给患者多层次的需要,关注患者需要、保障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潘孟昭.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谢小玲,黄小红,祝妍华.术中保温干预对婴幼儿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8.

患者安全篇3

摘要回顾我院2013年1~12月286例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情况,对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就诊流程和管理制度。通过增强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协调好PICC专科与患者所在医院的交接工作,建立非住院PICC 置管患者的档案,确定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要求及就诊流程等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可避免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的安全隐患,保障了患者安全。

关键词 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安全隐患;管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1.051

作者单位:430023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科

闻曲:女,硕士,副主任护师,护理部副主任

PICC护理门诊是一个主要负责住院及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维护,协助患者解决置管后并发症,为出院置管患者提供PICC相关知识咨询及健康宣教的科室[1]。其中非住院患者(含外院患者)置管是PICC护理门诊置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许多地方医院仪器不够先进,不能满足患者建立合理静脉输液通路的需求,PICC护理门诊则解决了未开展PICC置管医院患者静脉输液的问题,加速了PICC的推广和使用。但门诊置管患者均来自外院或本院其他科室,置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规避这些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我们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分析了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从而保障了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的安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12月我院PICC专科非住院患者置管286例,男95例,女19例。年龄7个月~88岁,均来自我院其他科室以及地方市级或县级医院,其中我院其他科室105例,地方市级或县级医院181例。白血病109例,乳腺癌91例,肠癌12例,宫颈癌12例,肺癌11例,淋巴瘤11例,胃癌8例,卵巢癌8例,其他24例。使用导管材料为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4Fr导管,均为硅胶材质。

1.2方法组织PICC护理门诊专科护士,进行小组讨论,参与会议8人,其中7人提出门诊患者置管安全问题需要分析和解决。总结286例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情况,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非住院患者PICC门诊置管的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2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安全隐患

2.1医护风险意识低PICC置管是一项高风险的护理操作,置管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存在法律问题。在PICC置管过程中,外院门诊置管患者管床医师没有及时告知患者PICC置管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等,认为置管是由专职护士实施的操作,与医师无关,而完全依赖护士,医护没有密切地配合,导致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在无医嘱的情况下执行,置管过程中如出现突发状况或特殊状况,易引起护理纠纷。

2.2PICC门诊与会诊科室或医院之间运作流程不完善PICC门诊与会诊科室或医院之间缺乏规范、详细的患者交接。非住院PICC置管的患者中有63%来自地方市级或县级医院,医院医师或护士未与我院PICC专科联系,仅让患者及家属携带相关资料至PICC专科置管,医院与PICC专科之间没有交接,PICC专科对患者的病情、置管目的均不了解,不能明确患者的身份,患者如发生病情变化等意外情况, 病情往往涉及相关几个科室,这样置管就会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风险性。

2.3对非住院PICC置管患者病情了解不全面

2.3.1非住院PICC置管的患者中有181例来自地方市或县级医院,患者携带的病情资料不全,PICC专科护士对患者其他相关疾病不了解,不能预见患者是否会在置管过程中突发紧急状况,如患者有心血管方面疾病,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插入过深、刺激心内膜,心肌应激性增高,心肌自律性改变,置管过程中均可诱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2],表现为突发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2];不能明确患者有无上腔静脉压迫,上腔静脉如有压迫置管会加重患者病情,属于PICC置管的禁忌证。对患者病情不了解,PICC专科护士对患者病情的观察没有针对性,对患者病情变化缺乏预见性,因此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使患者安全受到威胁,易引起护患纠纷。

2.3.2患者既往病史不明,医务人员有职业感染的风险。286例非住院PICC置管患者中有2例患者为HIV感染患者,3例乙肝感染患者,均在患者PICC置管后发现。PICC置管过程中会有血液暴露,如果在不明患者既往病史情况下置管,会有相关传染病感染的机会,对医护人员的人生安全也造成威胁。

2.4患者置管目的不明有2例可疑吸毒患者要求置管,PICC专科护士通过对患者血管及皮肤的评估后怀疑患者为吸毒患者,未给予置管。置入PICC是为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路,方便患者疾病治疗,如不明患者置管目的,就会为患者建立一个不正当的输液工具,不仅纵容患者,还给社会造成威胁。

2.5白血病患儿门诊置管存在风险非住院PICC置管患者中有109例白血病患者,婴幼儿占83%,其中有42例患儿白细胞血小板检查结果异常,PICC置管属于侵入性操作,白血病患儿置管后易出现感染,由于小儿置管时爱哭闹不配合,患儿血小板偏低,有皮肤黏膜甚至颅内出血的风险。

3管理措施

3.1协调好PICC专科与患者所在医院的交接工作非住院PICC置管患者病情不详,患者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等意外情况。病情往往涉及相关几个科室,所以置管前与患者所在医院或科室取得联系,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如有特殊情况PICC专科与医院之间可以通过电话联系来帮助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密切交流与合作不仅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也加强了医院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3.2必须在有医嘱的情况下置管PICC置管前,医护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家庭状况、自我护理能力等,充分分析患者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医护必须密切配合,PICC置管必须由医师下达医嘱,并在第一时间内准确地把PICC置管知识传达给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后,由护士实施具体的操作,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3]。外院置管患者需携带置管医嘱及出凝血时间、血常规结果前来置管。

3.3做好患者置管前评估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穿刺部位静脉情况及患者的配合程度,了解患者血小板及出凝血情况,详细评估血管情况。对躁动不配合的患者必要时给予镇静药,仔细检查患者穿刺部位血管是否有感染及血管畸形。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准备好置管需要的用物,并根据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准备相应的抢救药物和器械。PICC门诊毗邻协和肿瘤中心门诊,PICC部门管理人和门诊办公室负责人进行沟通,提出存在隐患,门诊办公室将非住院PICC门诊置管患者置管相关风险的处理归为门诊医师管理,确保患者医疗安全。

3.4置管时护理详细询问患者既往史,有相关传染性疾病的患者置管时置管床必须使用一次性中单双层完全覆盖,尽量腾空置管间,移除非置管操作中使用物品,应由经过专门培训、技术好的护士执行操作, 以保证穿刺成功率。置管护士应穿隔离衣、手术裤,戴手术帽、口罩、护目镜及塑料鞋套,带2副无菌手套,如护士皮肤发生破损,不宜参加置管操作,助手必须戴手套,穿具有防渗透性能的无菌手术衣,以避免患者血液或体液污染皮肤。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绝对无菌,穿刺及送管过程中尽量减少出血,动作轻柔,避免动作过快,防止针刺伤,尽量保证一次穿刺成功。如果因血管条件导致穿刺失败,对针眼的按压应充分,防止再次扎止血带后血液喷溅,导致传染的危险。操作中应时刻警惕针刺伤,保护患者及操作者,对使用过的被患者血液污染的敷料及其他物品应收集集中、专门处理。置管成功后对穿刺针眼应按压15~20 min,局部有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

3.5特殊疾病患者PICC置管前做好谈话工作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置管存在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对白血病患儿置管时使用最大无菌屏障,置管时使用玩具或糖果安定患儿的情绪,减少患儿哭闹;置管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变化;置管后穿刺点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并密切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白血病患儿置管必须出示前1日或当天的血常规结果,如发现患儿血小板计数过低或有出血倾向,则需在输注血小板并复查血常规后来门诊置管。

3.6建立非住院PICC置管患者的档案对每位非住院PICC门诊置管的患者进行登记,包括患者姓名、医院科室、诊断、特殊病情(过敏史、既往史等)、血液常规检查、PICC用途、PICC置管同意书、穿刺者、是否用麻醉药、时间、具体名称、PICC放置位置、血管、导管型号、导管头端位置、插入长度、外露长度、是否抽到回血、封管有无阻力等相关信息。置管后发放PICC维护手册,包括PICC专科地址、联系方式、PICC门诊时间、患者相关置管信息、患者自我护理及功能锻炼注意事项等。

3.7制定非住院PICC置管患者就诊流程和管理制度非住院PICC置管患者必须按照相关就诊流程置管,先由患者所在医院或者科室与PICC专科联系预约置管,详细告知患者的病情,包括患者现病史、既往病史等,患者按照预约时间携带相关病历资料、检查结果等到PICC专科置管,规范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管理,从而保证患者安全。

总之,对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管理对策,以保障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吴清香,范爱飞,丁小容,等.肿瘤患者对PICC护理门诊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1034-1036.

[2]冯毕龙,姚述远,周素军,等.PICC置管过程中腔内心电图的变化及其对置管的指导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6-28.

[3]王萍,周桃,赵红,等.PICC置管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0):4994-4992.

[4]闻锦琼,周永红.PICC置管术在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8):19-20.

患者安全篇4

关于护理安全的定义,有相关专家通过研究指出[1],在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如何保证病人不发生法定和法律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机体结构,或者心理以及躯体的功能上的障碍、损害、缺陷甚至死亡[2]。本研究是作者根据多年的护理经验和临床实践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并于在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对我院90名手术室老年患者进行了对比性实验研究和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选取我科90名手术室老年患者在手术和麻醉之前对患者或者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和护理干预。问卷的主要内容为患者基本信息,饮食习惯以及心理社会状况等,针对在手术治疗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设置20个条目。

1.2研究对象

1.2.1.纳入标准:患者纳入标准:(1)填写完整者;(2)能理解调查的问题,沟通无障碍者;(3)住院3 天以上的患者;(4)患者和家属意见一致者。

1.2.2.剔除标准:(1)填写不完整者;(2)对个别问题分数填写情绪化明显者。(3)不符合手术室老年患者的(如年龄小于60周岁者)。

1.3统计学方法

通过X2检验两两比较和t检验的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检验水平 α=0.05,利用SPSS 18. 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护理干预方法

手术室老年患者手术后大多数情况下需要长期治疗,有的患者需要终身进行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病人容易失去信心,出现悲观等不良心绪。应帮助患者建立信心,进行心理干预,给患者详细的解释手术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以及手术后应注意的一些要点,以及饮食时机和饮食的食物种类等等,让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患者只有积极、良好的控制好心态,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

3、结果

3.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共计90例,男性47例,女性43例,年龄62?86岁,平均65.38±9.9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以及手术室老年患者并发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阶段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3.2护理干预后两组研究对象护理的安全隐患对比表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综合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90名手术室老年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了评估,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同时,实验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36)。表明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明显降低。

表1 护理干预后两组研究对象护理的安全隐患对比表( )

患者安全篇5

1临床资料

2007年4月~2007年11月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100例,均应用胰岛素注射治疗。其中使用诺和笔及诺和笔芯50例,东宝笔及甘舒霖笔芯50例。2种笔均使用诺和灵笔针头。

心理护理:临床上由于年龄、文化层次、家庭支持、经济基础及其他的原因,应用胰岛素笔注射的患者仍然比口服用药的患者要少。其原因主要来自于患者对应用胰岛素笔的顾虑,如担心注射时是否加重疼痛;注射剂量是否准确;能否自我操作;针头是否会断裂在体内等。这些问题对于一个初次使用胰岛素笔的患者来说,都是会出现的疑问,护士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应耐心倾听患者的提问,详细讲解胰岛素笔的操作原理及方法、应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优越性、安全性和方便性,提供操作资料,如使用手册、宣传书、教育录像等,邀请使用胰岛素笔经验丰富的患者与之交流,使之消除恐惧、焦虑情绪,树立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

(1)在使用胰岛素笔前,详细讲解可能出现的不适情况,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2)指导患者在胰岛素笔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附带的使用说明以及操作光盘。www.133229.COm

(3)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笔芯类型,检查笔芯剂型、药液质量以及笔芯有无破损,如有破损应更换笔芯。

(4)将所需胰岛素在使用前1~2h从2~8℃冰箱中取出放置于室温下,避免因胰岛素过冷、过热产生气泡,不利于胰岛素笔排气。

(5)将笔芯放入胰岛素笔的笔芯架后,应用75%乙醇消毒笔芯前端的橡皮帽软皮塞,待酒精干后再安装针头,避免或禁止使用碘仿(安尔碘)消毒,以免影响胰岛素液。

(6)按照操作方法安装好完整的胰岛素笔装置。

(7)使用预混胰岛素或中长效胰岛素,应在安装前将笔芯先握在手中轻轻地上下摇晃直至将胰岛素摇匀。注射前再次将胰岛素笔上下颠倒将药液充分混匀,使胰岛素液成乳白色液体后再取针帽,转动注射选择环,调节2u胰岛素排尽空气,再调节至所需的剂量备用。

(8)指导患者根据自己所用胰岛素剂型的作用特点选择注射时间,注射前应先洗净双手。

(9)注射前再次检查胰岛素笔内是否有足够的胰岛素,空气是否排尽,然后准备注射。

2使用中的护理

(1)物品备齐后携至患者床前,查对后说明胰岛素治疗的必要性,解除其顾虑。

(2)护士应熟练掌握不同类型的胰岛素笔的安装、调试及常见故障的处理。

(3)选择好注射部位,常规用碘仿或75%的乙醇消毒待干。可选择的注射部位有腹部(离开肚脐5cm)、上臂、大腿和臀部(吸收速度由快至慢排列)。 (4)再次检查剂量是否已按医嘱调整到所需注射的剂量单位数上,请患者、家属或其他护士查对后方可注射。

(5)注射时,根据患者皮下脂肪的多少选择进针角度(体型消瘦选择45°,肥胖者选择90°进针)。不同部位对胰岛素吸收的速度不一样,为了使血糖尽量平稳,各部位的注射时间(距就餐的时间)应有差别,较好的方法是在同一部位排序(2次注射间距为一横指)注射一段时间后,再移至另一部位。目前临床上可以采取注射卡的方式对注射部位进行划区注射,这样避免了患者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引起的疼痛和其他不适。注意进针深度为诺和针头的2/3,避免将针尖部位全部进入体内,防止发生针头断裂。此外,还应指导患者避免在有瘢痕或硬结的部位注射。

(6)按照医嘱,准确注射胰岛素剂量,不能自行增减胰岛素用量。

(7)注射完毕,从剂量窗口观察到剂量选择环已恢复到o位,针头先不拔出,在体内停留6~10s,右手按压住诺和笔注射键,再拔出针头。直至针头从皮肤拔出为止,拔针后轻轻按压针孔,注意记录注射时间、剂量、部位。

(8)掌握减轻注射疼痛的技巧:提前从冰箱中将胰岛素拿出,室温中复温;消毒时待乙醇挥发后再注射;将笔芯内气泡排尽;进针速度要快;进针和拔针时握笔的手不能移动,以防改变针头方向;指导患者肌肉放松;定期更换部位注射;针头不能重复使用,以免感染。

(9)注射过程中,如出现注射键不能推动,但是需要注射的剂量还未完全注射进体内时,提示是笔芯内胰岛素已经用完,需要更换新的胰岛素笔芯。这时应记住还未注射的胰岛素剂量,重新安装1支新笔芯,排气后再次注射,补充未注射的剂量。

(10)为了确保安全,每次注射前更换笔用针头。

3使用后的护理

(1)注射操作完毕后,取下针头丢弃于锐器盒中,避免随处乱扔损伤自己和他人。此外,取下针头的目的是避免笔芯进入多余空气导致下次使用时排气困难。

(2)注射完毕后嘱患者不能剧烈运动,根据胰岛素起效时间准时进餐(如短效胰岛素为餐前30min注射)。

(3)注意观察注射后患者有无出现恶心、饥饿感、大汗淋漓、心慌、手抖等不适症状发生,如出现上述症状,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并应指导患者做好处理,如立刻进食,口服含糖类食品,严重者或可口服糖水。

(4)注意定期观察注射部位的变化,如果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硬结,应注意是否出现局部炎症,指导患者进行局部处理,如理疗、局部涂抹抗生素、更换注射部位等。

(5)使用胰岛素笔注射后,还应指导患者严格监测血糖、尿糖等变化,根据血糖、尿糖情况调节胰岛素剂量。

(6)注射完后胰岛素的保存:常规情况下,未开启的胰岛素笔芯在冰箱内2~8℃保存可达30个月;开启使用后的胰岛素2~8℃保存最长可达3个月,临床建议越短时间内使用完毕越好,避免发生药物失效的事件发生。室温下(25℃)保存超过4周未使用应扔弃。笔芯胰岛素不能冰冻,冰冻后的胰岛素药液容易失去生物活性。胰岛素笔也不能暴露在阳光下。一般来说,各种胰岛素笔出厂后的有效期为1~2年。

参 考 文 献

[1]孟晓敏,姚静,王鸣.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05,03:393394.

患者安全篇6

【关键词】 骨科住院患者;安全护理;护理方法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36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06-02

骨科住院患者长期卧床,存在着很多的护理安全问题,这些护理安全会直接影响到对患者所开展的护理效果,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本文主要对骨科患者发生危险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开展相应的护理安全措施,提升对患者的护理质量,避免医疗纠纷的产生。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收治100例患者的相关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其中2007年100例患者没有实施相应的护理安全策略,2012年100例患者实施了护理安全策略。对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和意外伤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2 骨科患者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21 和护理人员有关的不安全因素 骨科护理中的护理工作任务繁重,一些护理人员将大量的精力和实践都投入到对患者的常规护理工作中,忽视了对患者应该开展的健康教育,从而导致患者对于不安全因素的认识不足。另外一些护理在开展护理工作的时候缺乏主动性,护理技术操作不够成熟,比如在进行护理的时候对骨折患者的搬动不当所引发的二次损伤。这些问题是骨科护理中比较常见的一些安全问题,对患者会造成比较大的威胁。

22 和环境设备有关的不安全因素 在临床护理中一些医院因为没有安装床栏而经常会发生患者坠床的事件,或者是厕所内缺少必要的警示标志和防滑处理而导致患者发生跌倒,这些都是在骨科护理中经常发生的一些问题。另外医院不适合的灯管以及医院物品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定点放置也是环境设备中造成不安全因素的重要原因。

23 和患者有关的一些不安全因素 一部分患者因为不遵从医护人员的护理指导,比如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些脊柱骨折的患者应该绝对进行卧床休息,但是却执意要下床入厕。这些来自患者自身原因所造成的并发症和突发事件也是造成不安全因素的重要方面。

3 加强护理安全的措施分析

31 对护理人员加强护理安全教育 护理人员对于护理安全重要性的正确认识是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可以使得全体人员从思想上强化安全意识,更好地了解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与作用,更加牢固地树立起安全观念,对自身的护理行为继续进行规范,最大限度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护士长平时可以组织护士开展小组学习,对媒体上所报道的各类护理安全纠纷开展讨论,更好地对自身的护理工作进行警示。在工作中要对患者所不满意的地方进行必要的改进,对护理安全中的各种因素做好正确的评估,确立需要开展重点护理的高危人群,以便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32 加强对护理的应急能力和操作技术开展培训 医院要针对骨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制定一系列的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然后组织护士开展学习,通过提问、考试、讨论等一些方式对护士的应急能力进行提升。对于刚参加的新护士在上岗之前要做好骨科护理的专门培训,在进行排班的过程中也要进行新老搭配,以老护士带新护士,确保每一位护士都可以独立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最终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安全开展。

33 对医院的住院环境加强管理 医院要为骨科患者创造更加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对于那些有一定的意识障碍、小儿患者或者是老年患者应当加固床栏。病房的灯光应当调节柔和,保持医院病房卫生间的干燥和整洁,以更好地方便患者行走。将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和急救药品正确摆放,在比较光滑的地面设置防滑垫等。

34 加强对于患者的健康宣讲座 医院的责任护士要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反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以便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在护理中,一些长期卧床的患者在病情得到稳定之后可以起床活动时应当先静坐几分钟,患者没有发生头晕等不适应症的时候再进行站立。对于经常会使用到的手腕识别带、床旁呼叫仪的使用要给患者讲解清楚,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

5 讨 论

骨科患者因为自身肢体的平衡能力比较差,加上卧床的时间比较久,所以存在着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因此对于骨科住院患者开展安全护理工作是一项比较细致的重要工作。护理安全伴随着开展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这和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以及患者自身的配合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医院的护理人员应当严格地把好护理安全的质量关,注重护理的细节,掌握安全护理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提升对患者护理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本组有针对性地实施了安全护理对策之后,患者意外伤害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提升。说明针对骨科住院患者可能发生的一些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薛焕芬护理细节安全管理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年21期

[2] 王纪云骨科住院病人意外伤害原因分析及护理安全对策[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年02期

[3] 任水清,蔡立芳,万燕影响住院病人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干预措施[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6年20期

患者安全篇7

颅脑损伤,是外科临床上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危重急症,具有发病迅速、病情复杂、危险性高、并发症多等特点,且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等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患者常常出现暴躁、消沉、瘫痪等症状,严重威胁到患者自身的安全和临床治疗效果[1]。因此,如何确保临床治疗过程中颅脑损伤患者的安全问题是护理人员工作中的重点课题。本文抽选自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58例,对他们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58例颅脑损伤患者。患者年龄大约在18岁~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4±6.2岁;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4例;损伤原因中,撞伤20例,砸伤26例,摔伤8例,其他损伤4例。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58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29例,观察组患者29例。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临床干预治疗。

1.2.2 观察组 对患者采用护理安全管理进行临床干预治疗。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安全体位护理、气道安全护理、针对性心理疏导、镇痛镇静护理、创腔引流管护理、环境安全护理以及必要的保护性约束护理。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1.0软件对两组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安全情况和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并进行X?检验。当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故情况分析

临床比较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为27.59%(8/29),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为6.90%(2/2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结果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统计学分析表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2.41%(21/29),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0%(27/2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

2.3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分析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65.52%(19/29),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55%(28/2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患者安全篇8

文章编号:1009-5519(2009)20-3158-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世界患者安全联盟于2005年11月在伦敦成立了患者参与的安全工作室。该联盟认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应充分发挥患者的主体参与性,因为患者往往能够发现护士发现不了的危险因素,在发现事故隐患和提高安全性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为护士提供大量的改进意见,这向我国目前还未引入患者主动参与的护理安全管理体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2008年我国卫生部推出“十项患者安全目标”,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在患者接受手术(或有创性操作)前和药物治疗时。正因如此,患者安全问题受到日益的重视,患者参与安全大行动也在各大医院开展起来。现将我院2008年以来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护理安全管理,邀请患者监督医疗护理工作过程介绍如下:

1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内涵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内涵,可以概括为配合、监督、反馈3个方面。在保障医疗安全的链条上,如果患者不配合,不仅可能延误治疗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患者要为医生提供真实的信息,不能隐瞒病情,医生也要实事求是地对患者履行告知义务,让患者清楚自己的病情进展和治疗方法,更好地配合治疗,参与,还表现在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上。参与的内涵中明确,患者要对医疗过程进行监督,并将自己的切身感受反馈给医院,帮助医院改进治疗。

2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我院护理部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在制定2009年护理工作计划时,增加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安全的措施,规范了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三级护理安全监控网,即护理部一护士长一安全监控护士,逐级收集护理危险因素,每月组织护理安全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组织定期检查,做到每周各科自查,护理部督查。每季度按护理“安全管理”考核标准对各科室进行量化排名,并召开护理安全分析例会,对确实存在问题而未及时整改的,进行科室通报,对于违规现象,视情节轻重作出相应的处理。同时开展患者参与护理安全监督行动,让患者主动参与医疗护理安全管理。

3 推行护理安全管理新理念

3.1 建立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系统:我院护理部从2008年4月起在全院推行了护理安全管理新理念,建立了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系统,目前已经受理了来自临床的10余起主动上报的不良事件。护理部得到报告后,主动与报告人联系,了解情况。作出初步分析,必要时组织专家论证会,提出改进建议,然后反馈给临床。努力做到不良事件件件有分析、有反馈,建立非惩罚性的学习型的不良事件与患者安全隐患报告、分析与反馈系统,目的是使今后发生在患者身上的不良事件都能够尽快从系统流程上找到原因并加以解决,而不是惩罚个人,通过这些措施鼓励医、护、患都参与到患者安全管理中来。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3.2 完善患者安全警示系统:(1)安全警示牌的运用。各科室自制了防坠床、防跌倒、防烫伤等安全警示牌,提示各级人员做好相应的预防,(2)护理记录中的安全提示,如必须记录的问题包括:为患者实施的进人体腔的操作,如洗胃、导尿、灌肠、各种置管操作,应记录操作者、操作的时间、出入量、性质、患者的反应等,以规避风险。患者安全警示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

3.3 强调团队意识,倡导团队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协作和交流:在团队建设中,如果团队当中一个人弱,则整体都强不了;或者是在一件需要团队组合实现的事情上,一方面的事情没做好,即使其他方面都做好了,整件事情也不能成功,护理工作要求医、护及护患双方紧密合作,严丝合缝,不能有一点疏漏。

3.4 理解护理服务是护患共同参与、相互监督的互动行为:谈到患者安全问题,英国引入了“近似命中”的概念。就是在每一个重大事故之前,总会有300个左右的偶然因素使这个重大事故没有发生。例如一位护士在给患者配静脉输液药时,少配了一组,当时护士没有发现,患者注意到输液组数不对,就向护士询问,结果护士已把其中一组药随废纸盒一起丢掉了。这个事件是典型的“近似命中”,护士没有发现自己少配了一组药,而患者及时发现了问题。这一事件引出了患者参与安全的重要性,

4 广泛开展患者参与安全大行动

4.1 对住院患者进行安全教育:2008年各科室重点开展了患者安全教育,责任护士及时向新住院患者介绍住院环境、规则、医院规章制度,签署住院患者告知书,教育患者共同参与病房安全管理,特别对于手术患者,护士在术前给每人发1本书面的术前须知和术后注意事项小册,还把当天需做手术的患者集中到一起,再次进行讲解,使患者和家屑对手术更有信心。愿意配合治疗。

4.2 发放《病人安全指引》手册:护理部制作了《病人安全指引》宜传手册,责任护士在患者住院后及时发放给患者。其主要内容有:预防跌倒;防坠床;防烫伤;防火安全;用氧安全;防盗安全;防压疮;防感染;防二手烟吸入;为什么要勤洗手等,其目的让患者配合有关安全预防措施。把对不安全事件的消极处理,变为发生前的积极预防。

4.3 设计护理工作流程、标准、规范时考虑让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设计压疮护理指南时,要求患者和家属参与教育培训;设计预防跌倒护理指导单时,告知患者和家属配合方法;设计沟通流程时,让患者和家属参与进来,和医务人员共同面对疾病。

4.4 邀请患者参与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患者参与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是经我院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反复研究决定,并在全院推广的。(1)患者参与护理查对制度方面,上述护士少配一组药的事件是发生在护士一人值班的情况下,可以看出是由于没有进行二人查对造成的。护理查对制度规定“摆药后须经二人查对后再执行”,有些时候只有一名护士,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我院就采取主动邀请患者或家属参与查对的方法,公开查对方式,真正让患者参与护理安全管理,深受患者好评。同时也减少了纠纷的发生,(2)查对制度要求“抽取的各种血标本在注入容器前,应再次查对标签上的各项内容,确保无误”。为了避免护士出错,我院规定抽取的各种血标本在注入容器前,护士应对照标本瓶上姓名、住院号等逐一复述1遍,让患者一一回答,确保标本采集准确无误,让患者参与护士查对,监督护理工作正确落实,(3)病房管理制度方面:要求患者与医务人员一起参与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的管理。从我院开展患者参与安全行动过程可以看出,护理部为保障患者安全,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护理安全管理,对于杜绝医疗事故、减少医疗纠纷、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患者安全篇9

[摘要] 为了保证患者就医安全,本院领导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对全院职工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树立爱患者视患者如亲人的观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狠抓专科及基本功的训练、重视环节管理、加强急救物品管理、加强药品安全管理等方面确保患者就医安全。

[关键词] 保证;患者;安全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1(b)-126-02

所谓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1],人的基本需要应该得到满足,否则会引起疾病。医疗护理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因此安全是对医疗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为此我院领导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1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树立爱患者视患者如亲人的观念

在工作中善于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强调“慎独”[2],是我国伦理思想的特有范畴。慎独是说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坚持道德、信念、谨慎从事、坚持原则。强化医疗护理安全的超前管理意识,提高诊疗护理中的预见性、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工作。

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各项规章制度是医疗安全的基础:我院不仅病房、门急诊、医技科室有规章制度,而且各职能科室及后勤科室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甚至各项规章制度都贯穿到每一个人的班次中去,让每一个员工都有责任感。强调严格把好患者入院、住院、出院三关,强化安全意识,医教科、护理部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强化沟通意识,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多与医生沟通,出现疑点及时与医生联系,以保证医嘱的正确性。强化服务意识,我院领导利用院周会或全院职工大会再三重申,尽管医疗服务与商业服务的性质和目的不同,但商家的服务态度和服务理念值得医务人员学习,应把主动热情的服务态度用到医疗活动中的每个环节中去。如随手搀扶一下患者,顺手为患者倒杯水,或见面时说句关心的话,只要有服务意识,这些事情每个人都能做到,既不费成本,也不费力,但却能给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会感到无比的温暖,心存感激之情。强化院感意识,为了降低医院感染率,我们切实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一灭菌,重点科室安装非手接触外水龙头同时,配备手烘干机,紫外线循双风,床单元消毒机及净化台等,病区每个治疗车,换药车,门诊每个诊室配备快速手消毒剂,真正保证患者就医安全。保证合理收费,维护医患双方利益,患者就医除要求得到医疗护理外,最为敏感的就是收费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就医患者是以审视,质疑的态度看待收费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院领导采取措施,增加收费透明度、门诊大厅屏幕滚动药品、检查、治疗、护理价格表,病房实行每日清单,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各种疑问和要求,要及时予以查询帮助,真正做到让患者明明白白的“消费”。

3 狠抓专科及基本功的训练

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水平是医疗安全的保障,院领导要求作为我们的医务人员不仅应熟练掌握基础操作,还应具备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及手术室等综合性诊疗护理技术,同时,还应具备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具备紧急状态反应敏锐,操作熟练,动作迅速的应急能力,才能适应患者病情变化时的需求。

4 重视环节管理

对医疗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进行质量监控。把各种不安全因素控制在萌芽状态。①重视安全差错的几个环节: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危重患者及大手术前后;人少患者多,工作忙时;对专科业务不熟悉(如新上岗的);节假日休息时尤其是周末;关键人物(指接受特殊治疗患者);强调严格岗位责任制,层层把关,责任到人。注意工作中细节管理,对于不安心工作者进行教育和必要检查弥补和提醒。确有实际困难都予以照顾,排班时注意新老搭配,以老带新,并开展百日安全活动。同时,我院还建立了电话回访,收集出院患者最关心问题,如服务技术、价格、态度的感受,把反馈的信息下放到科室组织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②工作中,严格执行核心制度,在采血、给药、输液手术及实施各种有创诊疗时,必须至少同时使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如姓名、住院号等,不得以床号作为识别依据,认真实施患者安全目标,如腕带标识,建立执行患者“腕带”识别标识制度。腕带上各种信息要求护士用蓝笔认真书写,字迹清晰,不得潦草。将患者“腕带”使用作为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前辨识患者的一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治疗操作错误。③完善了紧急状态下医疗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健全了急救体系,提高了急性水平。④完善各种安全标识,建立引导标识,环境危险标识,预防意外标识,温馨标识语,药物警示标识,导管标识等。⑤建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⑥严把药品物品进货关、三证齐全。⑦完善关键流程的交接措施,如产房与病房之间交接流程,急诊科与病房,ICU,手术室之间的交接流程,当班人员认真填写“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单”,规范交接患者,避免手术室接患者的随机性与偶然性,从根本上杜绝接错患者,最大限度地保障病员的生命与安全。⑧制订意外及紧急事件(如气管插管、意外拔管、自杀、呼吸道阻塞)的处理预案。⑨每周二行政查房,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予以解决。各项工作从细节着手,真正做到了保护患者的安全。

5 加强急救物品管理

各种诊疗设备、护理服务设备,设施配套,满足诊疗护理工作需要,氧气、吸痰器、呼吸机、除颤仪、抢救车等急求设备完好率100%,同时有安全警示标识,急救物品器材做到“五定一及时”(定品种数量,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定时检查,定期消毒无菌,及时维修补充),患者病情突发时,保证相应的抢救器材物品药品及时到位。

6 加强药品安全管理

医生护士熟练掌握专科常用药品的作用,注意事项,根据各科特点配备用药,存放位置合理,专人负责,定时交接清点,各类药物标识醒目,按照药物应用途径分内服药、外用药、注射剂、消毒剂四类,严格分区存放,设置醒目标志,防止混放混用,氧化钾等高危药品单独存放,也有醒目标识。毒麻、精神药品专人、专柜加锁保管,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7 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年老衰弱或偏瘫患者及时加用床栏并适当约束,以防自伤或他伤,危重患者及行走不便患者外出检查,病区要安排工作人员护送,扶栏。床头配置“紧急呼叫铃”等。

总之,在全国医疗市场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也是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之一[3-4]。我院领导应用了现代科学手段,坚持科学管理,有效运用现代质量管理方法,让风险意识贯穿到每一个人的工作中去。让每一个员工都有责任感。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真正体现了“我们用心,请您放心”。

[参考文献]

[1]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2]翁庐英.在护理实践中如何遵循护理伦理道德[J].实用护理杂志,1999, 15(8):56.

[3]吴晓静,朴玉粉,方晓完.护士医院文化认知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3):7-9.

患者安全篇10

【关键词】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421-01

随着医疗模式转变和卫生体制的改革,患者及家属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逐步增强,对医疗护理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护患纠纷日渐增多,医疗护理安全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1】。现报告如下:

1 护理安全概念

护理安全概念有狭义和广义,狭义的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的心理机体构成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2】。

2 神经外科患者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分析

2.1 病情观察不及时

神经外科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随时可发生生命危险,观察病情不及时直接影响患者的抢救、治疗,导致患者死亡或永久丧失。

2.2 用药或治疗错误

2.2.1 护患沟通障碍

① 神经外科患者部分处于昏迷状态或意识障碍。②我院处于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少数民族患者或家属听不懂汉语。③我院处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 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越南近邻。我院长期承担紧邻5国外籍患者的医疗护理救治工作。由于语言上的差别存在沟通障碍,在身份识别上带来困难。

2.2.2 护士责任心不强,对工作无严谨性,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身份识别制度,导致用药或治疗错误。

2.3 坠床/跌倒

2.3.1 疾病因素:神经外科的患者大多存在意识障碍、躁动不安、行动不便、运动失调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很容易发生坠床/跌倒。

2.3.2 药物因素:患者使用的药物部分会影响到患者的神经、视觉、平衡、血压、代谢等,均可能导致患者跌倒/坠床。

2.3.3 环境因素: 病房光线弱、地面湿滑、设施摆放不合理、用品摆放不当、服装及鞋子的羁等。

2.3.4 人为因素:①肢体功能障碍和体质虚弱的患者翻身时幅度过大或肢体运动不协调易发生坠床。②在护送患者转科或外出做检查的过程中,平车的护栏未拉起、刹车使用不当或未使用约束带患者易发生坠落。③家属或陪护人员掺扶不当。

2.4 皮肤损伤(压疮、烫伤、擦伤)

2.4.1 疾病因素:神经外科患者大多长期卧床且存在感觉运动障碍。

2.4.2 人为因素:①约束带使用不当等因素易致皮肤损伤。②患者的感觉意识障碍,家属或医务人员工作的不严谨,一些理化因素,也会给患者的皮肤造成烫伤。

3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3.1 建全规章制度、规范执业行为,提高安全意识

(1)建立和健全护理安全规章制度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加强护士安全教育,提高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对患者安全高风险性及时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2)通过院、科两级对护士进行素质及职业道德培训, 定期学制度,强化护士的安全意识,提高临床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杜绝安全隐患。(3)组织护士学习法律规范,提高法律意识,规范执业行为,分析病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实施。(4)鼓励和培养护士的团队协作精神.倡导护士在繁忙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监督,防止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3.2 加强“三基”、专科理论和操作培训

加强“三基”培训,提高专科技能水平,科室有针对性地对低年资护士及技术水平差的护士制定“一帮一”的操作培训计划,护士长亲自督导考核过关。强化专科理论知识,并通过护理会诊、整体护理查房形式提高护士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护理安全。

3.3 护士严格执行查对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等操作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方法识别患者身份。(2)清醒患者在各项诊疗操作前请患者说出自己的姓名、护士核对床头卡或“手腕带”中至少两种方法识别患者的身份。(3)对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手术等患者邀请家属或朋友参与核对患者的身份,以保证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4)手术患者的核对:进入手术室前病区护士与手术室接诊护士共同核对、麻醉前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手术开始前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通过患者腕带上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住院号、血型、手术部位、手术名称核对患者的信息。(5)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再次核对患者身份、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等。

3.4 对跌倒/坠床高风险患者采取预见性干预措施

(1)对新入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高风险评估。(2)对跌倒/坠床高危险的患者:如意识障碍、躁动、痴呆、高龄患者,向家属强调其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告知如何保证患者的安全。(3)在外出检查、搬动患者、使用约束带采取正确方法,保证安全。(4)无论在卧床、下床活动或卫生间入厕时,须有家属或护士的陪伴。(5)做好病区环境管理:①病室及走廓的障碍物及时清理,保持通常。②病区走廓设置扶手,卫生间安置呼叫铃或扶手。③在床旁悬挂防跌倒/坠床的警示标识,对患者家属及护士起警示作用。

3.5 皮肤损伤(烫伤、压疮、擦伤)的预防措施

(1)对感觉障碍或减退的患者:①通常不建议使用热水袋,必需使用热水袋时应向家属反复、详细讲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强调热水温度应低于50℃并加用布套,严禁直接接触皮肤。②进行红外线理疗的患者,应告知其不能擅自调节温度、距离及碰撞,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务人员(2)昏迷及长期卧床患者:①做到勤观察、勤擦洗、勤更换、勤整理、勤按摩,防止皮肤长期受压、不良刺激及摩擦,促进血液循环;②在搬动患者或翻身时,禁止拖、拉、推患者,采取相应的搬动方式。③ 对使用约束带的患者松紧应适于,并定时松解,保证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④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4 注重细节管理,保证患者安全

4.1 护士长常深入病房,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护士长应定期不定期的指导护士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对高危患者的护理重点、难点应加强督导。鼓励病区护士上报护理不良事件,通过晨会、月护士例会,对病区患者常见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并落实,以警示全科护士,提高护士自我保护意识,保证患者安全。

4.2 加强护理薄弱时段及环节的管理

科室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午间、夜间、节假日等陪护人员疲乏,意外事件容易发生,应保证充足的护理人力资源,排班时应在护士资历、年龄及数量、工作能力、责任心等方面合理调配,保证护理安全。

4.3 注重护士人性化服务及沟通技巧的培训

护理操作过程中,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及人性化关怀服务,针对患者及家属的文化素质、理解能力、、语言能力等采取个性化的沟通方式,让其充分理解接受并配合治疗护理工作,提高遵医行为,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5 讨论

神经外科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随时可发生生命危险。

常有长期卧床、昏迷不醒、言语不清、肢体乏力、麻木不适、偏瘫等容易造成跌倒/坠床、压疮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加之护士工作繁忙、责任性不强、工作不严谨,未严格执行查对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容易发生用药错误和治疗错误等。 “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对护理环节进一步调整、补充、完善,才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温馨、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