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水的古诗十篇

时间:2023-03-20 22:44:15

关于山水的古诗

关于山水的古诗篇1

【关键词】鉴赏古诗 抓住虚实 纲举目张

鉴赏古诗的方法尽管很多,如知人论世,分析意象、意境等等,但是,我认为,鉴赏古诗的关键是抓住“虚与实”,抓住了“虚与实”,就等于抓住了鉴赏古诗的纲。

我们先看看什么是文学的“实”,什么是“虚”。一般来说,“实”指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虚”指这些形象未显现的部分或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情绪。从不同角度说,眼见为“实”,联想、想象为“虚”;人、事、景为“实”,思想、情感为“虚”;现实为“实”,过去、将来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

再看看,“虚”和“实”的关系是什么。对此,古人早已作了精辟的概括,那就是“虚实相生”,“实”产生“虚”,“虚”又表现“实”。这是文学艺术特点之一,尤其是古诗,这一特点更鲜明,几乎所有的古诗都是虚实结合的。所以,鉴赏古诗的关键是抓住“虚”和“实”,其理由有四:

理由之一,抓住“虚”和“实”,便于把握古诗的思路?摇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既说的是“虚”和“实”关系,又体现了古诗的脉络:从“实”到“虚”,由“虚”到“实”,或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抓住了这一点,就容易把握古诗的思路,从而整体把握诗意。例如,欧阳修的诗《琅玡溪》: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从虚实的角度看,该诗的思路为:实写在琅玡溪的所见——山、雪、溪水、游客、流花,虚写溪水的源头,山中山花烂漫的春景。如果不从虚实的角度分析,也许只能看到作者的所见,而看不到作者的所想——实中有虚,不能到位地把握思路。

理由之二,抓住“虚实”,便于全面概括古诗的内容?摇作为语言艺术的古诗,“虚”和“实”是其内容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从这两方面概括其内容,其概括才会全面。如对《琅玡溪》内容的概括,如果仅从“实”的方面概括,只能概括所见到的三幅图景——雪消溪涨图、游客过溪图、溪水漂花图,而概括不出溪源山花图,其概括显然是不全面的。

理由之三,抓住“虚实”,便于分析、理解古诗的意蕴、意境 古诗鉴赏的难点是意蕴、意境的分析、理解。意蕴属于“虚”,是由“实”“生”的,意境是“实虚”结合体。明白这些道理,顺藤摸瓜,难点也就不成为难点。还是以《琅玡溪》为例来说明。该诗由“但见流出山中花”这一“实”,借助读者的联想、想象,生出“虚”——溪水源头、山中美景,使得其意蕴极为丰富,不仅有对眼前景的赞美,还有对溪水源头、山中春花的憧憬,也表达了寄情山水的情怀,创设出了幽远的意境。

关于山水的古诗篇2

一、把握作品中的“虚”“实”关系

虚实相生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艺术手段,也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规律在文艺创作中的体现。在小学古典诗歌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辨析虚实,同时还要很好地体味虚与实如何相辅相成、相反相成,欣赏其高妙的艺术手法。

对于写景诗歌,教学中要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境遇于实景中发现真情。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这首古诗写了诗人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到江陵沿途所见之景,有彩云、猿声、轻舟、万重山,极言从白帝城到江陵之快速。诗人写这一路上的景物只是想说明速度快吗?其实不然。当时,李白因政治上获罪被流放夜郎。乾元二年,肃宗大赦天下。消息传到时,李白正在白帝城。听到这个好消息,他随即从白帝城返回江陵。诗句中的“还”字,也说明了是先从江陵到白帝城,然后又从白帝城回江陵的。由此可知,这首看似纯写景的古诗,实则是反映了诗人因重获自由而引起的抑制不住的高兴、兴奋之情。

二、把握作品中的“远”“近”关系

中国古典诗词与中国山水画在空间意识上有相通之处,都是在俯仰之间出入于大自然,所以,我们不妨从欣赏书画的角度来论及古典诗歌里的“移远就近”。当我们诵读一首优美的写景古诗词时,就如同欣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一抬头先看见高远的山峰,然后层层向下,窥见深远的山谷,转向近景林下水边,最后横向平远的沙滩小鸟。随着我们的视线从上到下的流转曲折,远山与近景构成一幅平面空间画面。这种空间关系在王之涣下面的两首诗里都有体现。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求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诗人先描写天上的太阳,由太阳落山而望见远山,视线从上往下直观天地:然后再由黄河的尽头,顺着水流慢慢地拉近,直到海洋,在横向上从远到近铺展开来。纵的方面高远,横的方面宽阔,这样就开拓了一个由天到地、移远就近的无限的空间境域,显示了祖国山河的磅礴气势和诗人开阔的胸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句诗,同样“移远就近”为读者展开了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只是这里的空旷带有浓厚的寂寞、荒凉,更衬托出驻守边塞的将士们对故乡深切思念之情。

三、把握作品中的“动”“静”关系

古典诗词作品中,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动”与“静”的辩证关系。诗中静与动的再现,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自然界的事物,无论山水草木,晴阴雨雪,总是有时动,有时静,不可能总是一个样子。诗歌作者用敏锐的心灵捕捉到了大自然的动静奥秘,用优美的文字表现出来,于是,在古典诗词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自然万物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奇妙之处。

王维的田园诗中,那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的终南山,白云缭绕着轻轻烟雾的山峰,那树木葱郁、泉声幽咽、连日光也染有寒意的深山古径,特别是那松间石上的清泉,春涧的鸟鸣,秋水的潺潺,都会使人心驰神往。他不仅注意色彩的浓淡,也注意音响的隐显,从各种不同的画面中,传达出各种不同的音响来。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诗写傍晚时分森林里极为幽寂的自然状态。首二句,深山幽谷,森林苍郁,只闻人语响,不见有人行,这是静中寓动,以动写静。后二句说,林深杳冥,夕阳的余晖返照在青苔上,倏忽逝去,又是寂静的空山了,这是动中寓静,以动写静,寓显出其静来。又如下面这首诗: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曾几《三衢道中》

关于山水的古诗篇3

[关键词]生态美学;山水诗;“鹤”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22;B83-0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5)06 ―0118 ― 02

随着当前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生态美学作为改善和反思人类生存状态的学科,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古代山水诗呈现出的自然观及生态意识能够给今天的生态建设及生态美学研究带来启示,有助于建设现代的生态审美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

在山水诗绵长的发展过程中,众多的诗人们都写出了许多与鹤相关的脍炙人口的作品,探究“鹤”这一物象在山水诗中的涵义与吟咏特征,有助于了解我国山水诗对于生态美学方面的早期萌芽特征,进一步启发现代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1〕。

一、生态美学视域下中国山水诗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古代诗人们经历了自然崇拜――占有自然――自然和谐的演变过程,在中国古代山水诗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2〕。从诗句的歌咏演变中我们可以发现,自然从人类祭祀崇拜的对象,逐渐变成了人类的审美对象,人与自然在感情上形成了一种既敬畏膜拜又相近相依的关系,衍生出了“天人合一”思想,以“自然”为中心的道德理性哲学,同时在文学上出现了将山水自然作为描写对象的《诗经》。

现代生态美学不仅高度追求人的生存质量,也非常重视人的生存环境及生态。而这种生态观念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并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认同。李白曾在他的《金乡薛少府画鹤赞》中这样写道:“丹顶烟艳,丹眸星皎。昂昂贮贻,霍若惊矫。形留座隅,势出天表。谓长唳于风霄,终寂立于露晓。”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便是古代山水诗人诗意栖居的表现,那种人与自然物我两忘,在自然山水间悠闲而又自在的生存状态,能对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起到很大的启示作用。

山水诗作为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载体,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首先是“物我为一”的自觉审美生态境界,如《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江中孤屿》“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等等,体现了诗人将大自然作为其忘却烦恼的良药,在山水自然的净化中升华生命的情怀;然后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此时诗人笔下的物象不再是纯粹的物质,而是融入了诗人生活的自然界,诗人在冥妙结合的状态下实现了自我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这与当代生态美学研究者所致力于建设的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生态型社会不谋而合;到晚唐,山水诗进入了隐我式的天人和谐,空寂化的自然生态中,诗人开始否定自我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使自我变成与自然宇宙万物相同性质的“物”,而是认为“无我”即是我变成了和谐于万物的某一物,此时的自然已经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客体,而是一个能够与人类在心灵和情感上息息相通的主体,人与自然浑融无迹,达到山水诗之“无我”而处处是我的高境界。

二、中国古代山水诗与“鹤”意象

“鹤”意象对我国古代文化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大部分文学作品中,鹤都是优雅和谐的象征,在精神方面代表着高洁、高尚、高雅等极具品格的性格特征,在生态美学上,鹤则代表了一种生态和谐、自然美好、人与自然完美融合,人与生态和谐共存的状态。如《相鹤经》曾曰:“是以行必依洲屿,止不集林木,盖羽族之清崇者也”歌咏鹤的高贵品格和自然和谐的存在。

在中国的山水诗兴起时,鹤已经在长期的文化发展过程中被进一步赋予了祥瑞、神仙、长寿、情义、君子、悼念、孝义等独特的象征内涵〔3〕。如汤惠休《杨花曲》曰:“黄鹤西北去,衔我千里心”,孟郊《晓鹤》“应吹天上律,不使尘中寻”,刘禹锡《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等等,诗人们乐于并善于使用鹤作为咏喻心声的物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怀,表达自己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和审美。

(一)鹤形象赋予山水诗的美学意象

山水诗词中的鹤意象,不仅继承了传统“鹤”意象的内涵,并且创造了更多自己的特色。

首先,山水诗对鹤物象进行了更为全面细致的描摹,诗赋中多出现“白鸟”、“皓丽”、“素鸟”、“如玉”等字样,极力呈现出鹤的纯净温柔,明快朴素,洁白灵动等,如白居易:“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描绘鹤的身姿曲线优美。这种鹤元素的加入,使得山水诗句给人增添了视觉上的流动感,营造出了一种无声的节奏和韵律。诗中所描绘的鹤舞如流风回雪,独舞潇洒不群,对舞清逸情深,都给予了读者极大地视觉冲击力和情感想象空间〔4〕。

其次,鹤升华为山水诗人自己的情感载体,物化了诗人的文化性格特征与精神存在,帮助山水诗充分的表达出自身的气节。如文同《李生画鹤》:“一身万里意,双目九霄顾”,绘鹤之眼神炯炯,顾盼之间尽显冲天之志。而“钐钐羽翮利,竦竦骨节露”一句则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精神定力,锋利的羽毛、高耸的骨节张扬了品行高洁之美。

(二)鹤形象寄托着诗人的精神特质

寄托了尘世人对成仙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的精神之游。鹤是仙与永生的象征,其虚无缥缈的特质、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气质让世人向往,贾岛《游仙》曰:“天中鹤路直,天尽鹤一息。归来不骑鹤,身自有羽翼”空幻清新,极尽神仙飘渺迷离之致,在仙化鹤形象的同时也将自然的神妙之美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进一步烘托了自然山水的神奇美丽,引发了人们对于原生生态的关注和向往。

三、中国古代山水诗中“鹤”意象的生态美学意义

在当代人与自然较为对立的生态危机状态下,中国山水诗中所蕴涵的生态启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优化生态建设,也有利于重塑现代社会的的生态审美观、价值观和伦理观,为社会的生态建设提供借鉴。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审美观

在古代许多意境优美的山水诗中,诗人们以隐去自我的生态审美方式,传达出物我浑然、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情趣。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中写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白居易《郡西亭偶咏》:“共闲作伴无如鹤,与老相宜只有琴。”在诗中营造出高度和谐的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山水诗人们对待自然和现实的关系时,使用的是一种生态的、审美的、超现实、超功利的态度。诗人面对自然,寄情于山水之间,通过山水诗来建立融洽和谐的天人关系。它使人的心灵得到解放,在自然美的境界中留连往返,真正可以体味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的自由美妙的情境。山水诗人把人的自然化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在他们眼里,不仅自然的人化是一种美,怀着对自然的钦敬和欣赏而不断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实现心物交融、物我两忘也是一种美。自然界的种种景观能激发诗人们独特的审美体验,而独特的审美体验又是山水诗形成的基础。

山水诗中“天人合一”的生态审美观激励人们多层次多角度的去深切体验和享受自然的美,按照美的规律,在整体上把人和自然融通起来;指引人们按照生态规律和生态美的要求来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找回人对自然之间的亲近感、亲和力。

(二)尊重自然、与自然相谐的生态观

山水诗中体现出来的重视自然生态观,崇尚自然精神正是生态价值的一种体现。中国山水诗人全身心的沉醉山水间,在大自然的清新宁静里净化灵魂,卸下精神上的重压,享受身心的和悦轻松,精神的升华和自由,正是肯定自然的生态精神的具体体现。

山水诗人将自身的情怀寄托在自然物象中,在情感描摹中赋予了山水物象人性化的特征,一方面抒怀,另一方面也将自己热爱自然,守护自然的心态传递给读诗人。例如诗中的鹤,一直都是处于一种无忧无虑,纵情山水间,不受任何尘世打扰,也没有外力来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保持着优雅闲适的生存状态,这里的鹤不仅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之美,更蕴含着自身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想象和期待。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和改变,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社会发展模式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将人类摆在了自然的对立面。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肯定自然的价值,回归自然,建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认可人与自然原本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将人类从自然的对立面转化到和谐共荣的状态中来。自然界中的所有生命物种都各自发挥作用,有着其特有的存在价值,我们应该以尊重的视角看待自然,以平等的姿态对待自然。

(三)生态审美,理想人格寄寓

生态美学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体现了一种人生的境界,对自然和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而导致当前生态危机的,出了人类不当的行为,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类的生态思想观念没有得到跟进和改善。虽然现代人创造了现代文明社会的诸多物质财富,但是许多却是以牺牲当前生存状态为代价的,同时,现代人在精神上备受快节奏的压力和狭小社会环境的逼迫,普遍处于焦距紧张、劳累不安的状态。要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危机和困境,就必须改善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

在当今人为物役的社会现实中,如何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些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古人早已用物化的精神形象――鹤给与了我们点拨,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节奏,能够让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追逐自由的鹤之精神使我们远离日益恶化的城市视觉环境,亲近自然,投身于自然的怀抱,与自然为友,返璞归真,生态的社会、自然的景观,这样我们才可能体味到那份本来就应该属于我们自己的宁静、超逸、逍遥。

在当前生态危机日益显露的当今社会,中国古代山水诗中“鹤”意象,启发了我们从生态审美的角度去亲近自然,发现和审视自然的美。人类本就是自然的产物,自然之美能够真正让人类感受到归属感和融合感,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紧张节奏,走出人性和社会生态发展的困顿。中国古代山水诗博大精深,其中的“鹤”意象研究,从生态美学角度来讲,对于人们尊重自然、维护生态环境,推动生态美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王立.心灵的图景:文学意象的主题史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 马志军,等.中国鹤类研究文献题录〔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关于山水的古诗篇4

关键词: 小学古诗教学 意境 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古诗词无疑是难点,能够让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就很不容易,更不要说完成群文阅读的任务了。对于古诗而言,群文阅读主要难在内容繁多,时间很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既让学生得意境之真趣,又收方法之功呢?

一、见“文”亦见“生”

在指导学生进行古诗的群文阅读时要涉及文本的组合与议题确定,要有效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见“文”亦见“生”。

(一)引领学生对文本的关联度进行关注

教学“鸟鸣涧”这首诗时,就可以选择“竹里馆”、“鹿柴”这样的古诗同时进行群诗的阅读教学,可以设计这样的议题:理解以动衬静的写作方法。这三首诗组合在一起是合理的,因为它们的写作者都王维,而且均为山水诗,都运用了以动衬静这种写法,都体现了恬淡祥和的特点。这样组合起来进行教学,学生不仅会对以动衬静这种写法有深入、全面的认识,而且会对山水诗有系统的认识,进而对诗人王维有深入了解,深刻地理解诗人恬淡祥和的风格特点,学会以诗读人。

(二)注重学生的可接受程度

选择议题时应该对文本的内在特性有所关注,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即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教学内容学生能否理解。前面选择的这三首古诗,有着共同的特点:王维的诗、山水诗、衬托写法。但是这里又有一个选择,是让学生感受王维山水诗所表现的静美呢?还是以衬托作为主要问题呢?经过分析,不难看出,如果从可接受的角度看,衬托写法更容易为小学生所接受。第一个问题的涉及面较宽,不易把握,运用衬托手法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有具体的着力点。运用此法,学生理解古诗就容易了,甚至可以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衬托这种手法有比较广的涵盖面。例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是在用声音衬托寂静,“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在用光衬托深幽。从知识本身来说,显得比较深奥。特别是手法之间的差别,小学生理解起来不太容易。教师需要采取深入浅出的方法,只交代以动衬静这个比较浅显的写法,这在小学生的可接受范围内。

二、“意境”与“方法”要兼顾

(一)引导学生品悟古诗意境

1.运用想象

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意境,就一定要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才能进入古诗的意境中,体悟古诗的意境。如果无法进入意境、体悟到古诗的意味,就永远不会真正读懂古诗。在古诗的群文阅读过程中,看似阅读的量明显增加了,但是,还是那个重点。还是以前面的例子为例,虽然阅读的中心议题是了解以动衬静的写作方法,但是,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是用语言直接讲给学生,而是在引导学生品味意境的过程中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发现。教学“鸟鸣涧”这首诗时,教师巧妙设计了一个问题:从哪些词句中你可以感受到静谧之美?然后让学生默读、思考,主要引导学生抓住“空”“惊”这两个词进行想象。“空”这个字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在春山的月夜中,那独有的静态之美,“惊”这个字无疑会令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会体验到月亮的皎洁光芒让静谧的山林在一瞬间所发生的突然变化。体悟至此,学生就好像进入其间一样,甚至连小鸟的“惊动”“惊醒”与“惊喜”学生都感受得到。这个时候,这“惊”与“鸣”山林的静幽被打破了,变得活跃起来。这样的想象,为下面引导学生理解以动衬静的写法打下了良好基础。

2.引导朗读

对于群文阅读,采用比较多的方式是默读、跳读等方式,这样做是为了节约时间思考,一般不采用朗读的方式。然而,古诗阅读却有特殊之处,特别是古诗的群文阅读,必要的默读当然需要,但是朗读是重点。只有经过朗读,学生才会有所感悟理解。朗读的作用主要是能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逐渐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诗的意境。例如,教授“鸟鸣涧”的群诗过程中,就可以先让学生朗读,使学生通过想象进入“夜静春山空”的意境之中;用朗读的方式处理后面的两首古诗,这样,古诗意境就会得到有效凸显。

(二)在提炼统整中彰显群文阅读的作用

1.借助于提炼

“互文共现”是群文阅读的重要作用,“互文共现”就是引导学生阅读时进行联系与比较,寻找文本特性,这种特性可以是主题、表现手法,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也在此范围内。可以说,联系比较策略,是让学生学会群文阅读的主要手段。教学“鸟鸣涧”的群诗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诗的意境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诗中,诗人所渲染的是春夜山中的静美之景,但是写了花落、月出与鸟鸣,这是为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激烈地讨论起来,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作者的写作艺术:以动衬静。只有动的衬托,春夜山中的静谧才突出,才有了美的效果。实际上,这一过程就是提炼的过程。

2.借助于统整

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逐渐形成统整能力,通过对群文的系统感悟、分析,学生会逐渐了解统整,并会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养成统整的习惯,形成统整的能力。以“鸟鸣涧”的群诗教学为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提炼出第一首诗的“以动衬静”的手法后,教师进一步引导:要求学生系统阅读这三首诗,寻找其中的共同点:山水诗、安宁之美、以动衬静手法,在此基础上,教师交代诗人的生活背景,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审视古诗,对诗人王维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样,由一首诗到一组诗,由一组诗到诗人,再到诗人的同类诗;通过统整,学生对诗人的人文情怀与性格特征等有了深刻认识。

三、引导学生拓展延伸

(一)让学生在内容上延展

例如,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这两首古诗时,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诗中的意境,引导学生通过联系、比较体悟到诗人杨万里笔下的荷花那种不同凡响的美。有了这个基础,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内容上延展:利用图书、网络查找作者的其他有关荷花的诗,进行分析比较;也可以以荷花为主题查找其他诗人的古诗。这样,就达到了以一点成线、以线成面的延展目的。

(二)让学生在方法上延迁

例如,在教学“鸟鸣涧”这部分群诗的最后阶段,教师可以再一次把在课前诵读的诗句呈现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从中领悟“以动衬静”的写法。一旦又一次地诵读这些诗句,学生就会发现,尽管是早已熟悉的,但还是有新的收获,体验到古诗写作方法上的独到之处。成功的感觉会令学生做深入思考,逐渐养成思考诗句写法的习惯,在联系与比较中学会鉴赏诗句。

参考文献:

[1]孙芳铭.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诗――浅析几首古代诗词[J].江苏教育,1982(09).

[2]单晓婷.肩膀[J].新少年,2009(06).

[3]段永明.古代诗词之“情趣”[J].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2012(12).

[4]郭素花.如何正确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4(Z1).

[5]胡明亮.古诗教学应注重“读”的训练[J].黑龙江教育,2001(09).

[6]董庆佳.引入多元智慧理论探索古诗教学新模式[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08).

[7]张大秀.优化古诗教学,培养学生能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10).

[8]张俊英,李家根.小学古诗教学探讨[J].教学与管理,2002(11).

关于山水的古诗篇5

关键词:古典园林 艺术 诗情 画意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由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大类组成,皇家园林一般由皇室、贵族所建造拥有,其特点是规模宏大,园中建筑富丽堂皇。较为典型的如北京的颐和园、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而私家园林的拥有者大部分是文人士大夫,其特点是规模较小,建筑小巧玲珑,色彩清雅,如:著名的苏州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网狮园,扬州个园、上海的豫园等。

一、私家园林的发展

早在商周时期,园林还仅仅供帝王和贵族狩猎为主,到春秋及秦汉,在自然环境之中增加大量人造景物,开始有了较为正式的皇家园林,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又加上佛教思想和玄学的影响,文人士大夫们试图到山林之中逃避现实,其审美趣味亦由宫廷转而寄情于山水园林之中,用“诗”、“画”的意境作为造园主题,同时,渗入了主观的审美理想。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基本风格在这个时期奠定下来,进而深刻地影响了皇家园林的发展方向。

到了隋唐时期,诗文书画等诸艺术已达到巅峰,不少诗人和画家也亲自参与造园,他们按照自己熟悉的诗论或画论来建造园林,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推王维、陶渊明和白居易;两宋至明初,以山水写意园林为主,注重提炼自然山水中的精华、主题明确,个性突出;元代画家倪云林、曹知白等,亦都兼工造园,明清时期,私家园林艺术进入了精深发展阶段,江南私家园林数量骤增,皇家园林甚至开始效仿私家园林。现代保存下来的私家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二、“诗之情”

“诗情画意”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最高的审美追求,而诗中的“画意”与画中的“诗情”(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是中国诗画艺术的主要美学特征之一。在私家园林中,“诗情”包括两种,一种是由于风景的园林之秀美、山水之雅致使文人墨客豪情大发,催生名诗绝句,谓“园景生诗”。另一种则是园林的主人根据诗词意境来建造园林中的山、水、亭、阁,即:“诗生园景”。

1.“园景生诗”。在园林的意境内涵以及诗情的营造中,对其影响最大的恐怕莫过于东晋陶渊明了。他在一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落堂前”(《归田园居》)的小 “园”中,过着一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田园生活,油然而生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倚南窗以寄托傲,审容膝之易安”的超然境界。他追寻一种超出同代人的更为深沉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在田园和劳动中找到归宿,是“魏晋风度”的真正代表。虽然陶渊明选择的是农家田园,但对其来说,关键不是园的大小和位置,而是一种隐逸的心理,即便是建园在闹市,照样可以做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大隐隐于市”的境界

“辋川别业”是唐代文人王维则建造的大型山庄式园林,共有二十景,他同裴迪一一赋诗赞咏,成《辋川集》。“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的美景是一进别业的第一感受,至人迹稀少的深处,即:呈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之意,这与王维所追求的空灵、宁静、佛学的禅境完全吻合。他的诗意正是“骚韵禅谈意未央”。到“竹里馆” ,则可得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山林的清远渺深和诗人独傲的心绪又为我们呈现出一幅表现文人士大夫优雅情操和风度的画卷。

2.“诗生园景”。私家园林中包括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都蕴涵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内容。其中,最多的是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建造远景,或点缀、渲染,使园林主人或游客人在栖息和游赏中,化景为情,产生一种意境美。

苏州拙政园中有个留听阁,阁前有一个荷池,秋天一到,花残叶枯、秋雨萧瑟,使人有“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之感,此景乃设计者寄意于唐朝李商隐的名篇《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不远处另外一处小亭,夜来明月相照,清风袭人, 则取自苏轼《点绛唇・ 杭州》的“谁与我同坐,明月清风我”,之意,美其名曰“与谁同坐轩”。

苏州留园中的涵碧山房则取自明朝朱熹的“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之意。而五峰仙馆出自李白的“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三、“画之境”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三境”即画境、生境和意境。所谓画境指的是艺术美,在自然的环境中追求绘画效果。中国古代一些画理和山水画都对园林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尤其是文人画派的园林小景。园林的发展反过来也为许多山水画提供了范本。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无论从布局、色彩、以及意境都与中国古代山水画既有密切联系,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赏园犹如赏画,漫步园中,精彩纷呈。所以,将中国私家园林比做充满诗意的流动山水画,毫不为过。

1.“经营位置”。隋唐至两宋时期,山水画家追求的是笔简气壮、景少意长,创造出高远、深远、平远的景深,对创作园林的意境有极深的影响。

明清时期,园林布局尤其重视园林景面的布置,使建筑、山水、花木等巧妙安排,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与平面的山水画艺术不同的是,园林艺术完全是一门综合时空艺术,需要观者在行进过程中来完成对景观的欣赏。中国古典园林采取了“借景”的方式来丰富园中空间层次,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门洞、树丛、漏窗相互的透视使景色互相关联,互成风景,使每一景色,都构成一幅画面――“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达到“步移景异”之妙。

2.净雅之色。中国山水画较喜欢用水墨皴法表现来表现山水景物,而古典私家园林,除立体三度空间外,还特别注重色彩的处理,园里的建筑、植物、水、石、园墙装饰等都充满了绚丽迷人的色彩。南北方园林在色彩方面略有不同,北方园林以灰瓦、灰墙、红柱、红门窗、绿树、黄石、青石为特点,色彩艳丽、跳跃。南方园林则是以灰瓦、粉墙、棕柱、棕门窗、灰白石、绿树为特点,色彩清雅、柔和。古典私家园林大多在江南,相对于北方的皇家园林朱墙碧瓦的富丽堂皇,淡雅清洁的色彩或许还有政治的因素在其中。

四、结语

园林毕竟是人造景物,不可能将自然美完全再现,其中的“诗情画意”,多半是人们审美经验的发挥,即:所谓借景生情,情景交融。在园林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具有密切关系,观赏者的文化素养越高,对园林美的领会越深。

参考文献:

[1]计成:《园冶》,城市建设出版社,1957。

[2]陈从周:《说园》,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3]李 浩:《唐代园林别业考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关于山水的古诗篇6

一、品读古诗,悟山之神韵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一座座山川不仅秀美、雄壮,更有迷人的文化神韵。蕴含哲理的古诗,就是山山水水的精华再现,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人文沉淀。利用古诗可以更好地活跃地理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例如,学习“五岳独尊”泰山的时候,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只有1532.7米,并不是很高,但孔子为什么会有“登泰山小天下”的感慨?当学生学习了有关地形知识后,就会懂得因为泰山位于华北大平原的东部,于山东丘陵之上,整个华北大平原之上惟它独高,所以相对高度就显得很大,气势就显得特别雄伟,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的一个美学形象。此时,再引用“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学生就如同身临其境,心领神会五岳之首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能感悟到诗人借物咏志的远大抱负。

再如,学习庐山时借用《题西林壁》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朗朗上口的言语中感受到诗人坡慧眼横看、侧看和远视、近观,所见的庐山雄姿各不相同,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因为庐山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飞峙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山体不大,但平地而起,显得特别挺拔。再加上其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主峰汉阳峰1473米,常常隐没在云雾之中,变幻莫测。从地质构造上看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造就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地貌,寥寥几字,不仅道出了一个深刻的地理原理,也陶冶了学生的高尚情操,领略了中国文化的艺术之美。

二、品读古诗,感水之灵性

水是生命之源,黄河、长江更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在指导学生学习黄河时,教师可以引用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首先请学生思考:黄河是我国第几长河,“天”指哪里,“海”又指哪里?学生很容易指出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天”指黄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海”指的是渤海。接着再思考:上句写大河之水天上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东去,势不可回,黄河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状态?学生经过研讨发现:黄河流经我国的三个阶梯,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比第二级阶梯的高原地区高出2000-3000米,比第三阶梯的平原地区高出3000多米,所以在平原上的人们来看,黄河好似从天而降,一泻千里,巨大的落差使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学习长江流经地形的特点时,为了让学生学得生动和有趣,先点拨学生思考“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舟”、“彩云间”表达了什么?学生易答出“轻舟”形容长江流速特快,“彩云间”是描写白帝城地势特高,以突出长江流经上游时落差特大,生动突现长江上游多峡谷,水流急的特征。再指导学生赏析“朝也磺硫,暮也磺硫,三朝三暮,磺硫如故”的含义,领悟长江中游河道多弯曲的特点。最后指导学生赏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为学生展示长江下游江阔、水深的特点。这样把地理与古诗巧妙结合,不仅能让学生生动感悟长江各段的水文特点,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之情。

三、品读古诗,观地形之奇妙

古诗中的精练语言,能为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某地的地形特征,加深学生印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内蒙古高原地形特征时,可借用北朝民歌《敕勒川》:“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诗句,能启发学生轻松感悟其地形特征是地表坦荡,草原辽阔。

再如,学习四川省地形特点时,指导学生仔细观看四川省地图,借用李白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学生边读边悟到四川省特别是西部崎岖的地形特点,四川西部山脉属于横断山脉,山峦起伏,地形非常复杂。最后借用俗语“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从另一方面体验到,气候垂直分布是山高谷深之因,为学生体会四川地形特征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品读古诗,探气候之奥秘

每天的阴晴、冷暖、风力大小无不给我们以直觉的感受,但一提到气候,学生就感到抽象,提到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时候学生更感到难以接受,此时可借用古诗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

如为了指导学生识记和理解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的有关知识,可引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激起学生的兴趣,点拨学生仔细阅读课本,探究并懂得其中的科学原因:诗句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季风是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而形成。夏季亚欧大陆上形成的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仅仅保留在海洋上,这就是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太平洋暧湿气流在亚洲高压的吸引之下,又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形成东南季风,即夏季风;在我国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以东以南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划为季风区,以西以北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为非季风区。至此,学生通过古诗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与情感,深刻理解了季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形成,也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关于山水的古诗篇7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4―0125―01

自古以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地理知识与语文知识关系非常密切。学语文也在学地理。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写在前面”告诉学生语文与地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语文教学中可以学到许多地理知识。

一、古诗词中的地形描述

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地貌丰富多样,描述各种地形的名家诗句数不胜数。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描写典型的山地地形的佳句,写出了庐山的雄奇秀丽。“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则生动描绘了阴山脚下河套平原的坦荡辽阔和牛羊肥壮、牧草茂盛的草原景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则写出了四川盆地地形崎岖的地貌。“仰望山接天,俯视江如线,对面能说话,相会要一天”道出横断山区的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各种地形的成因也各有不同,有地壳运动的内力作用,也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就是对流水侵蚀地貌的描绘。

二、古诗词中的气候

我国的自然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大江南北景观各异。比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就描述的是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从东南沿海吹来,由于路途遥远,加之众多山脉阻隔,使之不能到达我国内陆西北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则反映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离海洋较远而形成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写出了山地景观的垂直变化。有时也可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解释这种气候的垂直变化。“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三种降水类型中对对流雨的形象写照。“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表现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黄河自西向东流,也可解释海陆间的水循环规律,陆地径流入海,而海水只能通过大气输送到陆地上空,暗含水循环使得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和补充。

三、古诗词中的水文知识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L江、黄河、珠江、澜沧江和松花江的上游。水能资源的形成需要有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即河道、落差和水量,而描写这方面的诗句也不少。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即是对庐山瀑布的描绘,又可以从中看到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向我们展示了奔腾不息的长江流经三峡时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我们在体会大江东去,奔流入海,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也加深了对长江三峡水流湍急、水位落差大等特征的了解。“海潮岁月生,江水应春生”“绝岸愁倾履,轻舟故溯洄”等则展现了钱塘江汹涌澎湃卷潮而来的磅礴气势,潮汐能量巨大,若能开发利用必将造福人类。

四、古诗词与天体运动

关于天体运动,古诗词中也多有体现,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就能恰如其分的说明地球自转运动所引起的昼夜更替景象。“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则写出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物向东,天物向西的视运动。“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更是一句诗词言清四季变化,万物轮回。“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首诗把初冬的水文、植被和天气特点表现得优美如画。

五、古诗词中的人文地理

关于山水的古诗篇8

一、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诗人表现的思想情感往往离不开他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离不开他的生活经历,所以分析诗人情感要注意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请看2005年山东高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江阴浮远堂戴复古①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①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平,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简要分析。

【解析】从诗中“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这两句,不难看出诗人要表现的是愁苦之情。诗人登上江阴浮远堂望远,为何会因无山遮望眼,神州尽览而愁苦不堪呢?这是理解诗人情感的关键。注解中提供的“南宋后期诗人”这一信息让我们自然地联想到南宋时期山河破碎、中原沦陷,统治者苟安于江南,无心收复失地这一历史背景,于是就不难理解诗人登上江阴浮远堂远望中原产生的“最苦无山遮望眼”这一反常心理了,问题也就有了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又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悲愤之情。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把握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是理解诗歌深层思想内涵的关键。2008年高考说明指出古诗阅读“考查材料以唐诗宋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体裁的作品”,所以同学们复习时要注意了解教材中涉及的重要诗人所处时代的特色和诗人的生平经历,答题时还要特别关注题目中对作者的相关提示。

二、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的思想情感总会通过自己的语言、神态、动作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我们分析人物情感时,应紧紧抓住诗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请看下面一道高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待储光羲不至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解析】这首诗紧扣标题中的“待”字,描写了诗人等待客人的种种情景。诗人一大早就打开重门等待储光羲的到来,他坐立不宁,一会站起来,一会坐下去,都在倾听是否是友人到来的车马声。好像听到了友人身上佩戴玉石撞击的清脆之声,诗人正要出门迎接,谁知这竟是一种错觉。可见诗人等待之切。然而,从早一直等到晚,外面下起了“疏雨”,友人仍没有到来。于是诗人终于明白了,友人不会来了,是自己自作多情。透过诗中一系列细节描写,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等候好友时的神态,感受到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心情。

古代许多诗歌都是通过记叙和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诗人情感的,如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卖炭翁》,还有李益的《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2005年江苏高考古诗鉴赏题)、周密的《夜归》(2006年四川高考古诗鉴赏题)等。阅读这些诗歌的时候,抓住诗中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动作、神态、心理展开分析,便能迎刃而解。

三、注意特殊意象、历史典故

古人常常借助某些特殊意象、历史典故来抒发复杂深厚的感情或影射某种现象。所以,我们阅读诗歌时要特别关注诗中的意象和典故。请看2007年福建高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元朝屡召出仕,坚辞不应,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此题时,不但要结合注释中的背景资料,还需抓住“梅花”这个常用以表达“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的特殊意象。从注释②中可知,一、二、三句中的“无梦还家”“独立青峰”“天地寂寥”表达了作者国破家亡的孤寂、痛苦之情。第四句“几生修得到梅花”,结合注释①可知,表现了诗人面对元军的威逼利诱表现出来的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如果忽视或者不了解“梅花”这一特殊意象的内涵,就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四、 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

如果我们对于诗歌中用形象的语言表达的情感难以把握,那么有没有其他办法呢?有。方法就是抓住诗中直接表现诗人心理、情感的关键词和表达情感态度的关键句。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解析】此题是对词中的一句话所描绘的画面进行分析,抓住“数枝”“湿”“红”等关键词可知,这里展现的是一幅几枝鲜花花瓣上沾着水珠的画面,但作者写这句并不是为惜春感伤,这可以从两方面看出:1.作者接着“数枝”句发表议论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2.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直接抒情“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表现出了关心农事、与劳动人民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找出诗中表现诗人心理、情感态度的词句,再结合全篇看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有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而且能较快地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

五、从景与情、物与志的关系入手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景衬情、移情于景、托物言志都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诗歌中的景与物都是浸透着作者思想情感的意象。读诗时,要紧扣意象特点揣摩、把握诗歌主旨。请看2007年辽宁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 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关于山水的古诗篇9

高中语文中古诗词是一个重要考点,背好古诗词,能够在对应的题型中稳操胜券,也更有利于作文中的写作。下面整理了高中语文最常考的112句古诗词,同学们一定要多读多背!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语文常考古诗词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常考古诗词1

思 辨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高中语文常考古诗词2

思 念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1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1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高中语文常考古诗词3

夸 张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李白《行路难》)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赠汪伦》)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8.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高中语文常考古诗词4

大 义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2.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高中语文常考古诗词5

惜 时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长歌行》)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4.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潜)

高中语文常考古诗词6

鸿 志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7.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8.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9.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高中语文常考古诗词7

黄 河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高中语文常考古诗词8

风 骨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百药)

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关于山水的古诗篇10

关键词:美国诗歌;中国文化;移入现象;位移现象

On the Acculturation of the Chinese in the Modern American Poetry

Jiang Tao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China)

The acculturation of the Chinese in the modern American poetry is a very common phenomenon. Some modern American poets were so influenced by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ies that they often put them into the creation of thEir poems. They liked to compose thEIr poems with the expression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oetry. These American poets brought a fresh air to the modern American poetry and brought about a culture exchange of both countries. However, in the acculturation there appeared a culture displacement. The present essay focuses its discussion on the acculturation and culture displacement in modern American poetry.

Key words:American poetry; the Chinese culture; acculturation; culture displacement

1 中国文化移入的背景

在美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有两起诗歌运动导致美国现代诗人对作为边缘文化的中国文化的关注。一起是发生于20世纪初的意象主义运动(imagism),另一起则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旧金山文艺复兴(San Francisco renaissance)。这两起诗歌运动的共同特点是两者都极具开放性和包容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又积极参与欧洲的重建工作,其全球化发展的势头势不可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人完成了大同世界理念的构建,造就了美国学者的宽阔视野和开放胸怀,形成了他们对世界各国文化产生好奇并欲汲取的积极心态。战后一些美国作家,特别是青年作家或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纷纷移居欧洲。他们去欧洲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要“逃避地方至上主义和清教徒主义” (Richard Gray 1990:51)。在汲取欧洲文化营养的同时一些人把目光投向远东,投向古老的中国文化和古典诗歌。此时的意象派领军人物艾滋拉庞德不仅研究和采用日本的短歌和俳句创作意象派诗歌,而且还翻译出版著名的汉诗英译集《古中国》(Cathay,1915)。《古中国》的出版和此后引起的强烈反响不仅反映出庞德本人对中国古诗中生动意象和哲学思想的认同和接受,也反映出一些美国现代诗人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喜爱和追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后期,美国青年中出现了一场民间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称为“逆向文化”(counter-culture)运动。当时美国政治上的霸权、经济上的强势、外交上的反共以及随后出现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导致美国青年不满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过分追求,不甘被商业广告所左右,讨厌只顾金钱而缺乏高尚精神的无目的的现代生活,怀疑西方文明,甚至认为西方文明已经破产。这些美国青年在继续高举惠特曼民主大旗的同时,开始寻求西方文化以外的人类文明。依照大卫帕金斯(David Parkins)的说法,“逆向文化运动的成员在寻求智慧时,很容易转向西方文化以外的源泉,还有转向西方文化以内的次要传统”(Parkins 1987: 545)。因此,处于边缘的东方文明便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之一。这样,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化,就成为他们认同和接受的东方文化之一。

上个世纪的50、60年代,中国隋唐的一位诗僧寒山子的诗在美国青年人中广为流传。美国现代诗人加利史奈德(Gary Snyder)翻译寒山子的24首诗并于1956年发表在《长青评论》上,至此拉开了这一时期美国青年追崇中国古典诗歌的序幕。而杰克克鲁亚克(Jack Kerouac)自传体小说《得道的流浪汉》(The Dharma Bums)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书中讲述克鲁亚克如何通过朋友史奈德了解寒山子,读到他的诗,为寒山的超然世外,淡然尘欲,宁静自在的心境打动,最后归隐山林的故事。此书在美国年轻人中引起广泛轰动,纷纷效仿。为什么一位中国隐士的诗会在美国青年中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其一,寒山子天人合一,归隐大自然的生活方式恰好迎合了当时美国青年的心态和向往的生活。其二,寒山子的那种淡出世俗、超然世外、索然无求、自在宁静的心态也正是他们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2 认同与接受:中国文化的移入

在文化移入过程中,主流文化的选择性和移入文化的适应性十分重要。早在20世纪初,一些美国诗人就开始接触和喜爱中国文化和中国诗歌。埃兹拉庞德在1915年出版《古中国》诗集,收录他翻译的李白的《长干行》,此诗一直被英美学界视为创意英译之经典。1918年亚瑟韦理(Arthur Waley)翻译出版《中国诗一百七十首》(170 Chinese Poems,1918),使中国的古典诗歌在美国得到进一步传播。1922年一年内中国古典诗歌在美国的译者就有19位之多,同时在《诗刊》(Poetry)杂志上出现评论中国古典诗歌的文章。这是美国现代诗歌史上第一次大量吸收欧美以外的边缘文化。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古典诗歌迎合或者影响了意象派诗人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和理念,中国诗学引发和影响意象主义诗学观点。美国现代诗人的选择性和中国古典诗歌适应性在此交汇。到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诗歌出现第二次大量吸收中国文化的高潮,这就是历史上的“垮掉的一代”或“旧金山文艺复兴”运动。这一时期出现大量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比较有影响的有肯尼斯雷克思罗斯(Kenneth Rexroth)翻译的杜甫诗《中国诗百首》(100 Poems from the Chinese, 1956)和加利史奈德1958年翻译出版的《寒山诗》(Cold Mountain Poems, 1958)。雷克思罗斯这样评述中国文化的移入,“继波德莱尔之后,对西方诗歌影响最大的可能来自外面,来自中国与日本诗歌的译文”(Rexroth 1986:131)。

在文化移入的过程中,文本译介起到先行作用。通过译介中国古典诗歌,美国人开始了解和认识中国诗歌的表达内容和创作艺术,一些美国诗人也开始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接纳和采用一些中国哲学思想和诗歌艺术。

2.1 中国哲学思想的移入

中国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都在现代美国诗歌中留下移入痕迹,道家思想影响最大。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并把道家思想引入诗中的美国现代诗人主要以雷克思罗斯、史奈德和罗伯特勃莱(Robert Bly)为代表。雷克思罗斯1967年出版的长诗《心苑苑心》(The Heart’s Garden The Garden’s Heart)几乎把《道德经》的第六章的整个内容融入到诗的第一段。史奈德的诗歌也有许多道家思想痕迹,如《无》(“without”, Turtle Island 6),《高品质资料》(“High Quality Information”, Left out in the Rain 130), 《道非道》(“The Way Is not the Way”, Regarding the Waves 51)和《为了无》(“ For Nothing”, Turtle Island 34)等。勃莱十分推崇道家的“无为”思想,有两首诗可以证明:《一首无为的诗》(A Doing Nothing Poem)和《另一首无为的诗》(Another Doing Nothing Poem)。中国古典诗歌富含中国传统思想品格、文化精髓和道德观念,其艺术成就极高。中国古典诗歌这种独特的魅力深刻影响美国现代诗学和创作取向。雷克斯罗斯在他的自传中坦诚地说,“杜甫对我影响之大,无人能比”,“我30年来一直沉浸在他的诗中,它使我成为一个更高尚的人、一个道德的代言人”(Rexroth1964:319)。

2.2 诗歌表达方式的移入

美国现代诗人感兴趣和推崇备至的是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表达方式。中国古典诗歌(主要是山水诗)十分注重主体和客体的交融。中国山水诗的表述重点不在主体(叙述者)本身,而在主体融入客体(自然)的经验。而主体在英文山水诗中往往居主导地位,诗人的主体思维、想象力仍是诗的重点。如孟浩然的山水诗《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通过展示天空、原野的高旷无垠,暗示主人公寓身于茫茫天地间的孤独,与自己同在、接近于自己的只有清江中的一轮月影。诗中没有主体思维和主体想象,诗人只是以主体的特定情感审视客观景物,将景物感情化,完美实现主体融入客体,达到“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的境地。下面是雷克思罗斯的一首诗《春》(“Spring”, Collected Shorter Poems 189),看得出诗人尝试模仿中国古典诗歌的表述方式,试图在诗中消除主客体界限,让主体融入客体。

我坐在一棵老橡树下,

望着白色的果园,

在满月下开满了花。

橡树像狮子般地低鸣

犹如发抖,犹如在呼吸。

我吓了一跳,然后我

发现树干穴中的蜂巢

今晚整晚都会忙碌。

尽管诗中的主体痕迹仍然显露无遗,但诗人对中国诗歌的模仿积极、认真。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诗《红色手推车》更接近中国古典山水诗的表述形式:

那么多东西

依靠

一辆红色

手推车

雨水淋得它

晶亮

旁边是一群

白鸡。

主体——诗人隐匿起来,但主体的心境却融入客体。与以上表述方式类似的中国古典诗歌还有“感怀体”诗。这类诗的论述过程往往是绝大部分为书写自然客体,只是到结尾处才转到主体感受。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滕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中国古典山水诗的这种表述方式影响一些美国现代诗人,他们也试图用这种表述方式进行创作,如史奈德的《松树顶》(“Pine Tree Tops”, Turtle Island 33):

在蓝色的夜里

霜雾,天空微微发光

由于月亮

松树顶

因雪蓝而弯身

融入天空,霜,星光之中。

靴子的轧轧声,

野兔的足印,鹿的足印,

我们知道些什么。

诗中没有传统英诗那种直接抒情和铺陈式描写,而是通过明月、蓝天、霜雾、松树、鹿和野兔的足迹等意象编织一幅优美画面,把诗人主体心境(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赞美)融入客体。然而,最后一行突然由大自然转向主体感悟,道出主体对人类有限认识能力的遗憾。

中国古典山水自然诗中“无我之境”的物我观和以此形成的审美标准深受美国诗人推崇。无论在中国诗歌英译方面还是在英文诗歌创作方面,美国现代诗人竭力效仿中国古典诗歌的这种表述方法。雷克思罗斯在翻译杜甫的《玉华宫》、《宿府》和《夜在左氏庄》时就曾竭力保留和处理好原诗的这种表述方式。

此外,中国古典诗歌中十分常见的精巧工整的“对仗”表述形式在传统英语诗歌中极为少见,但在现代美国诗歌中却可读到效法中国古诗的对仗诗句,如雷克斯罗斯的诗句:

The flowers are back in thEir places,

The birds back in thEIr usual trees.

The winter star set in the ocean,

The summer star rise from the mountain.

运用数字“千”或“万”传达“无限”,是中国古典诗歌经常采用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等,不胜枚举。在现代美国诗歌中可以见到这种模仿中国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如:

Ten thousand birds sing in the sunrise,

Ten thousand years revolve without change,

All this will never be again.

2.3 人物模式的移入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种比较典型的人物模式,即山隐士人物模式,如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寒山子等。这些诗人或把自己的形象和生活模式入诗,或把自己向往的人物和生活方式在诗中加以塑造和推崇。这些人物的显著特点是不求荣华富贵,不屑大权高位,崇敬自然,向往天人合一,追求宁静,寻觅大智大慧。他们有的放弃高官厚禄,自我放逐于偏远,有的满足田园乡居,自我纵情于自然。这类中国隐士传统诗歌受到一些美国现代诗人的推崇和效仿。如史奈德的《仿陶潜》(“After T’ao Ch’ien”, Left Out in the Rain 195),《八月中旬于苏窦山守卫站》( “Mid-August at Sourdough Mountain Lookout”, A Range of Poems 9);雷克思罗斯的《方丈记》(“Hojoki”, Collected Shorter Poems 187),《空中的光是星星》(“The Light in the Sky Are Stars”, Collected Shorter Poems 237-239);赖特的《一本劣诗集令我气闷,我走向一片无人踪迹的草地,邀请昆虫加入我》(“Depressed by a Book of Bad Poetry, I Walk toward an Unused Pasture and Invite the Insects to Join Me”, Collected Poems 125),《望出小木屋的窗子,我想起一行李白的诗》(“Looking Outside the Cabin Window, I Remember a Line by Li Po” 97)等。一些诗人不仅把中国的隐士传统诗歌方式运用到他们的诗歌创作中去,而且还付诸实践,模仿中国诗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目的在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那种宁静超脱的境界、那种脱离世俗的彻悟。   3 中心与边缘:文化移入过程中的移位

中国文化移入美国诗歌的过程很复杂,需要经过中西方文化的对话、选择、吸纳,形成不完全属于双方各自的新生文化。

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中国文化的移入首先在译者自身文化域场中经过对话后才得以认同。中国经典古诗散发着对大自然美的倾慕,对天人合一和谐境界的寻觅,对权力与荣华的轻视以及对质朴与闲适生活的推崇。美国诗哲爱默生和梭罗崇尚自然,唾弃物欲,心灵净化和自我完善的思想已经被美国人民,特别是美国知识分子和学者接受和推崇,已形成伟大的文化传统。当美国现代诗人有幸赏读中国古典诗歌,在他们的心灵世界里便产生中西方文化对话。共鸣之余开始捕捉中国文化精华,推介中国文化模式,吸收中国文化精萃。

在研究中国文化移入美国现代诗歌现象的同时,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在文化移入过程中出现的移位或错位现象。移位是指在诗歌翻译和诗歌创作过程中源语言中的文化在进入目的语时出现偏差或错位。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移位现象不可避免,因为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要想在两种语言文化中找到对应的位置确实不容易。如庞德翻译李白的诗:

Sepa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

Ko-jin goes west from ko-kaku-ro,

The smoke-flowers are blurred over the river.

His lone sail blots the far sky.

And now I see only the river,

The long Kiang, reaching heaven.

这是李白送别朋友孟浩然的一首诗,诗的标题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庞德的翻译在费诺罗萨(Ernest Fenollosa)的材料基础上完成。费诺罗萨是研究东方文化的美国学者,师从日本汉学家毛利先生,学习中国古典诗歌,久居日本。1908年死后,费诺罗萨的妻子把他生前研究中国古诗的笔记(大部分是日译汉诗)交给庞德。诗中斜体部分是日文译音。Kiang应该是“江”的译音,ko-jin是“故人”的音译,而ko-kako-ro 是黄鹤楼的日文发音。显然,庞德把Kiang 当作江的名字,把ko-jin当成人名。这表明当时的庞德对中国知之甚少,甚至不了解长江。更有错者,他把原诗中的“西辞”,即由西向东行错译成向西行。这种移位现象不仅发生在庞德身上,在其他翻译者身上也时而可见。此外,由于对中国古诗中出现的典故认识和掌握不够,导致美国翻译者误读和错译中国古诗。

美国现代诗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主要通过阅读经典化英译本的中国古典诗歌和有关中国文化的英文著述或英译本。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了解的中国并非是现实中国,而是历史上的中国、书本中的中国,也就是说他们认同的和接受的是文本中的中国。庞德也好,其他美国现代诗人也好,他们在认同和接受中国文化时都无法摆脱西方立场。他们沿袭西方研究汉学的传统,把主要兴趣放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上。他们希望从东方文化,特别是从中国文化中汲取灵感。他们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塑造历史肖像的中国:“儒家中国”、“道家中国”和“佛家中国”。他们对当下中国、现实中国没有兴趣深入了解,对中国持一种赛义德的“文本态度”(textual attitude)。美国现代诗人尽管和“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诗人同处一个时代,但他们关心、仰慕的是古代文化中国。无论是译介还是著述或诗歌创作,美国现代诗人都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来书写中国,美国人民通过他们的作品认识和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钟 玲. 美国诗与中国梦[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Gray, Richard. American Poetry of the 20th Century[M]. London: Longman, 1990.

Palandri, Angela Jung. “The Stone Is Alive in MY Hand”-Ezra Pound’s Chinese Translation[J]. Literature East & West, 1966(9).

Parkins, David. A History of Modern Poetry: Modernism and After[M].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p, 1987.

Rexroth, Kenneth. Autobiographical Novel[M].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