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黄河的成语十篇

时间:2023-03-28 13:53:33

有关黄河的成语

有关黄河的成语篇1

论文摘要:行与知、游和学的相辅相成对于古今中外萃萃学子概莫能外," 2010,文化中国游·黄河口”游学活动即在此思考下,为中国石油大学的外国留学生提供了一次身临其境学习中国语言、考察中国文化的好机会。通过对黄河口文化五种色调的了解,极大地提高了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国语言、读懂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地域文化课本的兴趣。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深和“汉语热”的风靡全球,对外汉语教学被推到语言交际和文化传播的前台。正如语言学家Sapir所说:“语言交际有一个环境,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文化是统一的,两者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沐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掌握人类社会知识,人们在学习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学习这一民族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外汉语教学就是对外国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的导人,因而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即使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也可以顺利地进行交际。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种行与知、游和学的相辅相成,对于古今中外萃苹学子概莫能外。"2010’文化中国游·黄河口”活动方案就是在这样的思考和背景下设计出来的。“文化中国游”系列游学活动将首站选定在黄河口,时间拟定在2010年暑假期间,整个活动持续五天左右;参加人员主要由在中国石油大学求学的外国留学生和参加中美暑期文化交流的美国大学生自愿报名组成,组织管理主要以中国石油大学外事处及对外汉语教学部领导和教师为主;游学活动付诸实施前,力争取得校党委宣传部、胜利油田相关单位、东营市外事旅游等部门及主要景点的大力支持;如有可能,争取纳人东营市正在大力开展的黄河口旅游系列活动,以使游学活动花钱少、效果好、安排合理、确保安全。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此为起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政府已经提出“十一五”期间规划投资1.5万亿元左右开发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开发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应该说明的是,《规划》所说的黄河三角洲主要属于一个新界定的经济地理上的新地名,与传统地理上的黄河三角洲(有古代、近代、现代之区分)有着不同的含义。《规划》所指的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人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和滨州,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和烟台莱州市等6个市区的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985万人。

如果与经济地理上的黄河三角洲相对应,本文所说的黄河口也与传统地理上的黄河口有着不同的含义。1998年,北京交通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王衍用在为东营市做规划时提出,东营市为什么不能改称黄河口市?他甚至提出,东营市改成黄河口市之后,当地那些东西走向的街道,完全可以按照黄河沿岸的城市来命名;那些南北走向的街道,则可以按照黄河支流的名字来命名,如汾水路、渭水路等;另外,街上的商店、标志建筑甚至社区等,都可以按照黄河文化来进行包装规整,那么这个城市就会变成一个弘扬黄河文化的旅游城市,这个城市名字的巨大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本文所指的黄河口就是指黄河人海口所在的东营市,包括垦利、利津、广饶三县和东营、河口两区,面积7923平方公里,人口181.8万,属于黄河三角洲上的核心地区。

作为黄河三角洲上最重要的教育、科技和文化载体,中国石油大学不仅被各界人士寄予厚望,而且与黄河三角洲开发有着愈来愈密切、愈来愈不可分割的作关系。笔者认为,身在石油大学,身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具备“世界的目光”,熟知西方近年来出现的持续不断的“汉语热”的趋势,立志成为一个在21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有所作为的友好使者;同时,要具有“透析的目光”,关注、了解和研究当代中国以及自己周边的文化现象,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学科研型教师,才能真正胜任“中国文化输出”的职责。所以,举办“2010’文化中国游·黄河口”游学活动,不仅为外国留学生提供了一次身临其境学习中国语言、考察中国文化的好机会;同时,也为从事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化教育的青年教师提供了一次身临其境观察社会现实、导引中外文化碰撞融合的好机会。

"2010’文化中国游·黄河口”游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让学生了解黄河口文化的“温暖黄色”—黄河、黄土、黄种人一脉相承的关系。长长的黄河,横贯九个省区,跨越千山万水,诞生和养育了古老的中华民族,黄河流域始终是中国远古文化和近代文明的发展中心。万里黄河流到了黄河口,黄色的河流在黄色的大地上坦荡人海,给200万东营人留下了一个河海相恋的梦。一年16亿吨泥沙被黄河从黄土高原“搬运”而来,造就了8000平方公里新老移民的家园,也让胜利油田的主战场从浩瀚的渤海湾里“长”了出来。还要让学生了解黄河文化与石油文化的紧密联系,黄河一路流过了青海油田、四川油田、玉门油田、长庆油田、中原油田、胜利油田等,华北大平原广裹的黄土地也是黄河塑造的。所以,华北油田、大港油田以及正在大规模开发的冀东油田也与黄河息息相关。

"2010’文化中国游·黄河口”游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二是让学生了解黄河口文化的“厚重黑色”—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地上是绵延万里、奔腾人海的黄河,在1000至数千米的地下,潜藏着另一条黑色的石油河。地底下有石油,河底下有石油,海底下也有石油,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那些沉睡地下的黑褐色石油,被聚拢而来的数十万石油工人从大地深处“请”出来,在黄河三角洲上成就了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几乎与此同时,在声势空前的石油大会战时期,北京石油学院这所来自首都的石油高校,选择的不是沉默,不是旁观,而是到最火热、最富激情的石油勘探前线去,把高校直接开办到工地上、管线前、钻机旁。了解石油文化,重点是让师生了解胜利油田的开发史—要精心选择展览馆、发现井、丛式井组、孤东油田、海上钻井平台等景点;重点让师生了解我们的学校—中国石油大学的发展史,了解石油大学的人文资源和文化环境为黄河三角洲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提供的重要价值导向。

"2010”文化中国游·黄河口游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三是让学生了解黄河口文化的“炫彩蓝色”—东营市350公里长的海岸线,以黄河口为轴心向两翼张开的滨州、潍坊曲折漫长的海岸线,正如《多彩东营》一书中所描写的那样:“黄河……在这里与大海相接相融的时候,倏忽便凝成了静静的蓝,淡淡的蓝,蓝的清澈,蓝的深沉,蓝的钟灵,蓝出了一座新兴的石油城。眼前渤海蓝犹绿,脚下黄河黄变蓝。处女地边缘是大海,大海的边缘是油田。”胜利油田的开发和东营市的成立,结束了让东营人倍感痛心的“有河无航,有海无港”的历史:东营和油田正在走向蓝色的海洋,东营港正在向渤海湾伸出长长的臂膀。1995年12月,国家批准东营港为一类开放口岸,到2010年东营港吞吐能力将达到3000万吨。目前,通过7公里栈桥进人深水区扩建3万吨级码头顺利施工,在此基础上,东营港将再行建设集装箱码头、矿石码头和煤码头等。与港口配套的船坞、东营港物流园、海员俱乐部、海上度假村、海滨浴场、通港高速公路等相继建成。气势磅礴的东营海堤,则是油地携手、花费20多年持续建设的宏伟工程,堤路一体的围海长堤,如一条巨龙般透逸盘旋在黄河口南北200多公里海岸线上。

"2010’文化中国游·黄河口”游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四是让学生了解黄河口文化的“红色记忆”—在当今的世界上,似乎很少听到宣传中国革命史的声音了,其实文化输出最重要的就是意识形态的输出.就是总书记所说的“决不改旗易帜”。90多年前,一本红色经典《共产党宣言》从欧洲流传到上海,再经济南辗转流传到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犹如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普罗米修斯从天庭盗取的火种,星火燎原,终于燃遍了广襄的黄河口大荒原。今天,当我们的双脚踏上垦利县永安镇的热土,回眸八年抗战那难忘的岁月和浴血的战斗,依然可以看见那永远挺立的一座座红色丰碑。百里荒原,几度沧桑,几多征战,程柳树下吹响过战斗的号角,芦苇荡里飘扬过血染的战旗。遥想当年,垦区根据地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它是山东境内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大本营,垦区党政军机关驻地组(今永安镇),则被革命青年和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延安”。东营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血肉之躯抗外辱、战内患的革命历史永难磨灭。

"2010’文化中国游·黄河口”游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五是让学生了解黄河口文化的“绿色营造”—生态之城,湿地之城。具备“天地之大美”的中国东营,随处可见绿水透遒,四野都有绿色观光农业,最引世人瞩目的是位于黄河人海口两侧、绿满天涯的部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光荣当选为“中国最美的湿地”。《中国国家地理》给出的上榜理由是“这里黄河人海,造就了著名的黄河三角洲;而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更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是亚洲东北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及越冬、栖息和繁殖地,所到之处,一派大自然的原始风景”。得天独厚的东营拥有10多万公顷湿地。这儿是鸟的大地和天空,是野花野草的家园和故乡。绿色是原生态湿地的基调:“就说眼前这许多的草吧,何处的草比得上黄河三角洲草地之草呢?一眼望过去,浅浅淡淡,摇摇曳曳,透逸着绿过来了,不知绿从何起;透逸着绿过去了,又不知绿终何处。谁又能丈量绿色的长度呢?黄河三角洲大草原就这样如烟、如绒、如毡地向前方绿过去了……”如果说湿地是原生态的,那么10万亩黄河口刺槐林则是人工营造的,黄河三角洲上一座座园林般的城市、一处处生态农业观光园,也是人工营造的。万亩桃园、万亩冬枣、莲叶接天、芦苇覆地,还有大面积的湖泊水面,东营人在营造绿色,营造生命,营造一种精神。

有关黄河的成语篇2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②品读诗歌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②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③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方法]

教法:采用三学一反思教学模式

学法:自学 研学 反思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相关的知识。

导学过程:

一、导学

1、导入激趣(学生看《黄河颂》歌曲视屏,老师导入激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可以说,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数不胜数,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背诵的诗句多。抗日战争时期,诗人光未然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让我们共同倾听吧。

2、作家作品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诗人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

3、写作背景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诗人光未然奔赴延安,随八路军将士在黄河两岸抗击日寇。雄奇壮丽的山川,英勇抗敌的战士,强烈的感染了诗人。激动之余,光未然于1939年初写下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传唱全国,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豪情。

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澎湃 狂澜 宛转 哺育 一泻万丈

二、自学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①听读:倾听视屏朗读,注意节奏与重音。②练读:反复自由朗读,读出气势和感情。③赛读:每组一人参赛,展示个性和风采。

2、精读课文,思考下列各题:①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②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③序曲部分和尾声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三、研学(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习、讨论后,各组选派代表到黑板前展示学习成果。

1、朗读“主体”部分,思考:可以分成几部分?重点在哪里?概括它们的大意。

2、“绘黄河”的部分由哪个字来统领?诗中是怎么描写的?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3、朗读“颂黄河”部分,思考: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

四、反思(检测作业)

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出来。

1、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列问题。①歌词中“颂黄河”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②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③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2、学完本诗,你有哪些收获与疑惑,请你列出清单。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②你还有那些疑惑?

3、假如你是当年的随军记者,有幸与《黄河颂》的作者光未然面对面,你准备向他提出哪些问题呢?请你拟写一份采访提纲。

五、总结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我们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为振兴中华奉献自己的力量!

六、课外作业

1、搜集积累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俗语、谚语、成语。

2、黄河的水源和周围的植被正在遭受着巨大的破坏,请你拟写一至两条标语,呼吁社会各界都来打一场新时代的保卫黄河的战役。

有关黄河的成语篇3

申论给定的背景材料散乱无序,面广量大,有较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所以细读材料是申论应试的基础和前提。要带着题目问题去读,描述性的语言、例子、数据可粗读,详中有略。不必费时推敲每段材料,只将勾出的每段核心词、句,经初步浓缩,竖列排好并编号。有的简单标注“原因”、“措施”等关键词即可。这样对材料有个整体把握,对整个材料多看几遍就了然于胸,做题时省却了翻找之劳,可高效、快速地理出答题的头绪。

然后梳理全文材料。横向可分事实之间、事实内部的不同方面:积极和消极、正面和负面、成绩和问题;纵向可分问题的表现、原因、措施。多层次的则分门别类。

概括文意时思维要清晰。应处处从表现主旨的角度考虑如何选材、组材,如何叙述、确定繁简重点,重合的几条合并起来,完成二次归纳,体现条理性和逻辑性。

概括不但要宏观化,不以偏概全,更要把握信息点。所谓信息点或采分点是指有具体内涵的事实性内容和价值性内容。既要防“空”,防止缺乏信息含量的空话套话;也要防“碎”,防止照搬原材料,出现数字等具体琐碎信息。当然概括要客观准确。概括须基于材料,不能脱离材料自成体系,信马由缰。如材料中未提及原因,则不需引申发挥。简言之,概括是对材料的压缩和精简,别用个人感彩太强的词汇。

不妨以2011年国考副省级以上第三题(20分)为例深入剖析。

国家某部门拟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宣传手册由四个部分组成,依次为“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请参考资料,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要求:1.切合主题;2.全面、表述准确,有逻辑性;3.不超过400字。

有的考生写满字数却得几分甚至零分。原因在于误入歧途,未把握采分点或审题不当。

1.错解题意。

例1:一、尊重自然规律,全面科学规划黄河干支流的各种水利工程。……/二、建立和完善黄河利用开发的相关法律法规。……/三、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四、深刻认识黄河文化价值。……

将全题误答成对策,自说自话,南辕北辙,未得1分。也有考生将“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误写成对策。如:首先,严控污水排放……其次,改善上游生态环境及中下游洼地保护,打造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第三,合理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第四,建立法规……第五,广泛宣传爱我黄河教育,提高民众对治理黄河的关注度。

例2:第一部分:画册背景:奔腾的壶口瀑布,以黄色调为主。宣传语:黄河之水天上来。要点:这一部分主要写黄河的源头(海拔高——天上)以及自然特点。

第二部分:画册背景:隐约的甲骨文字,以深蓝色调为主。宣传语:黄河如母亲般用乳汁孕育了中华文明。要点:讲述黄河流域中华文明的发展史等。

第三部分:画册背景:宁静蜿蜒的黄河,以绿色调为主。要点:列举我国治理黄河,开发黄河的伟大壮举。

第四部分:画册背景:劳动中的人民大众,以红色调为主。宣传语:黄河不息,奋斗不止!要点:描绘奔腾的黄河从而催人奋进。

题目明指手册而非画册,亦未要求写背景和宣传语,考生在作答时偏离要求。

2.内容混答。

例1:“黄河之水天上来”,作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从世界屋脊诞生,如同一条巨龙自西向东纵贯着将华夏儿女揽入臂弯。这条盘旋着的大河孕育了伟大的民族与文化,在这里,劳动人民辛勤耕耘、造字成书、设政建制,一辈辈中国人创造了耀眼的成就。依河而居,聪慧的中国人吮吸着黄河的汗水不断成长着、演进着,并且开始将自己的智慧融入到母亲河中,建水库、修大坝,黄河大堤承载了人类利用黄河、改造黄河、与大自然斗争的宏伟经历。然而,过犹不及,沉重的负担造成了黄河巨大的灾难与不幸。现如今,面对泥沙滚滚的涌流,这条呜呜的巨龙咆哮了。痛定思痛,每一位中华儿女扼叹加诸于黄河身上的负担,忆历史、追往昔,几千年的大河文明应该殒逝吗?不,穿流万里而倔强的母亲河还将永远奔腾下去,揽括西北草原与华北平原的黄河文明将不断丰富,历尽万年不衰,“黄河精神万古传”。

评分标准规定:“四个部分”未明确区分,内容混答,要点不明,写成小文章,得分最多4分。这种密密麻麻而无“1.2.3.”等标记的文章式答案,对任何考试都是大忌。

例2:四、黄河精神万古传(l)关于“黄河清”的千年梦想;(2)治理黄河重大历史事件回顾——包括王景治黄,新中国历届领袖对黄河治理的关注与重视。(3)黄河精神需要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发扬和继承。

作者不幸误答成“三”了,当然零分。

例3:一、黄河之水天上来。要点:母亲河,摇篮。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是第二版块内容。串答,思路混乱。

3.文学化。

例1:黄河母亲从青海雪山一路蜿蜒,一路高歌,带着天赐的清凉和温婉纵横于华夏大地,哺育万千儿女。她带着春天的甘霖,夏天的涓涓细流,秋天的粼粼波光和冬天的皑皑白雪不远万里,汇入大海。/她在华夏播撒了文明的火种,种下了希望。甘甜如母亲的乳汁换来了勃勃生机。传说中她是一位无私的母亲,用自己的全部带来了中华文明的璀璨如斯,给了我们无上光荣的五千年。/我们创造出更能让母亲自豪的科技,母亲无私地把奔腾的力量变成电来为我们做更多,但年迈的母亲如何不觉得疲惫呢?她放慢了奔流入海的脚步,阵阵喘息,让我们羞愧交加,母亲无私的奉献,我们给过母亲些什么呢?不断地掠夺,不停地砍伐。孩子们,是让他们收手的时候了,年迈的母亲已经不住这么大的伤痛!

全文洋洋洒洒写了三段,仅涉及水资源和中华文明,得分不过2分。

例2:古老的东方有一条河,她的名字叫黄河。/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她的名字叫中国。/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在这片富饶而又美丽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我们的人民正在续写她的辉煌。

例3:(第二段)然而,母亲承载了太多,她变老了,虚弱了,不再那么光彩照人也不再那么安然慈祥,聪明的儿女读懂了母亲的心事,他们不再肆虐地索取,他们开始关注母亲,关注母亲的心灵和需求,儿女的付出宽慰了母亲疲惫的心,母亲开始安静下来,却仍然需要更好的关爱与照顾。/母亲的勤奋与智慧,母亲的宽容与伟大,感染了所有的儿女,她的儿女也将秉承母亲的勤奋和智慧继续前进,呵护与报答母亲,让母亲重现风采,孕育更多的文明与精神。

例2得零分,例3仅得2分。如果说文学语言重在表现感觉,那么实用文语言则表达认知。其语体特征是实用性、规范性和模式性。虽不排斥文采但切忌华而不实,花里胡哨。

4.韵文炫才。

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祖先发迹在岸边,孕育中华五千年。夏王宫殿商王朝,甲骨青铜始创造。长卷《清明上河图》,中原盛世画中显。黄河精神万古传,黄河水清人人盼。治理开发遵自然,草原植被莫破坏。规划全面和缜密,法规制度重执行。全国人民要用心,青年少年齐出力。勤劳勇敢中国人,乐与自然享和谐。

大部分都押韵。因时间短,无暇推敲,难以将韵文写得句稳词妥。仅得5分。

5.空泛无物。

例1:一、黄河之水天上来。……引导教育青少年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胸襟阔,高瞻远瞩,气节高尚。二、黄河与中华文明。……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进而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培养青少年自强不息、勇于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我国治黄成绩的认同及荣誉感,同时,也要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进而激发他们为国争光、报效祖国的决心和信心。四、黄河精神万古传。……鼓励青少年承传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立志高远,认清我们目前的成绩及困难,激发爱国热情,报效祖国。

目的、意义讲太多,虚话连篇,仅得5分。

例2:四、母亲可以造就生命,黄河如同母亲,可以给人们精神的支柱,有了精神,我们的灵魂便有了归属。黄河精神需世代努力,共同相传,并以此为傲,展国人雄姿!

6.大而无当。

例1:一、(一)此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二)这种场景给我们什么样的视觉感受。(三)如何实现“黄河之水天上来”(畅想)。二、(一)黄河的文明意义是什么;(二)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关系怎样;(三)我们应该杜绝那些不文明行为。三、紧承上一阶段的情感,宣传在此要将自豪感、责任感转化成具体的措施,此部分着重宣传“保护黄河,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进而转移到身边的生态环境保护,让“环保”、“和谐”等观念更真切落实到生活中来。……

例2:三、1.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3.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的具体措施。4.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的价值和意义。

例1有架无肉,缺乏信息含量,没有抓住得分点,零分无疑。例2仅得2分。

7.因简害意。

例1:一、黄河之水天上来。1.景观之美,气势之美。2.文学之美,艺术之美。二、黄河与中华文明。1.发源之早,意义之大。2.发展之繁,文化之多,文明之伟。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1.问题之重,解决之急,治理之方。2.开发之意,方法之弈。四、黄河精神万古传。1.精神之髓,民族之灿。2.传承之德,光大之兴。

例2:一、要点:1.雪山的馈赠:探索黄河之源;2.九曲十八弯:广阔的流域;3.奔向大海不复回:黄河的入海口在哪里?二、要点:1.天下壮美聚斯河:黄河风光介绍;2.古老的河水古老的国家:黄河流域古代文明遗址一览;3.鲤鱼跃龙门多豪杰:古今名人小传。三、要点:1.痛苦的记忆:黄河水害之由来;2.无尽的智慧:古今治理黄河大事记;3.不灭的希望:一定要变黄河为清河;4.殷切的期望:领袖与黄河的邂逅。四、要点:1.不屈的脊梁:黄河精神的概括;2.伟大的气魄:屹立东方的根基;3.从黄河到海洋:新时代黄河精神万岁。

例1四字格整齐划一,不到150字,简则简矣。但仅限于纲要,未及实质内容,而且“民族之灿、光大之兴”等句似是而非。仅得3分。例2作者文字功底可佩但片面追求工整和诗意,以致损害到内容的完整表达,虚多实少。而且观点与材料中“未来治黄应建立在黄河不清的基础上”相悖。笔者发现下列考生的概括挺可取:1.黄河之水天上来……寓情于景。2.黄河与中华文明……融情于史。3.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寄情于实。4.黄河精神万古传……系情于魂。

如果通览2011年国考7则给定资料(6900字),就会发现,除了第3则介绍密西西比河等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及各国政府的治理举措(1400字)外,其他都跟本题有关。尽管本题各部分的内容要点大都出自材料,但要在短时内拎全并非易事。如上所述,如何快速梳理相关材料,此中大有门道。总之千万别迷失在材料中,学会过滤、筛选。应联系题干区分依据性材料、参考性材料和干扰性材料。归纳文意时尤其要把握信息点。那么此题的得分点在哪里呢?大致包罗以下信息点:

一、黄河之水天上来

1.黄河的自然概况。(发源、流经省区、全长、流域面积、入海;黄河流域四季分明。)

2.黄河的特点和自然规律。(旱有输,涝有退;“三善”;“地上悬河”。)

3.介绍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如壶口……)

4.水资源的利用。(以2.4%的有限水资源,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灌溉着15%的耕地。)

5.黄河流域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当地人民带来极大的经济回报。

二、黄河与中华文明

1.“母亲河”,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华夏文明的摇篮。

2.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城、文字与王权、宫殿群等)

3.地灵人杰、文化资源丰富。(黄河流域涌现许许多多历史人物,为推进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音乐、戏剧、美术、建筑等)

4.广大人民群众的治黄实践活动,是黄河文化发展的沃土和源泉。

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 黄河的生态危机。(风沙,中下游支流水质污染。)

2.黄河治理的历史沿革。(大禹治水、王景治黄、新中国几代领导人重视、人民群众参与。)

3. 黄河治理的举措、成效。(“上拦下排、两岸分滞”;人工改道;800年安澜、黄河三角洲变为鱼米之乡、河患减少、水库建设等。)

4. 黄河治理的新思路。(“建立在黄河不清的基础上”。)

5. 黄河治理与开发的趋势。(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四、黄河精神万古传

1.黄河精神的内涵。(无私奉献、忧患意识、百折不挠、宽厚包容等。)

2.黄河精神的历史价值和作用。(凝聚中华民族力量,鼓舞中国人民斗志。)

3.传承黄河精神的现实意义。(爱国主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科学发展道路。)

4.倡议或号召。(青少年要发扬黄河精神,增强爱国意识,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有关黄河的成语篇4

关键词:以学定教;主问题引领;“教”与“学”相融

一、产生背景

我们学校地处余姚城郊,由于地域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本地成绩好点的学生差不多都跑到城区学校去了,学校现在基本上属于外地民工子弟学校。学校领导为了缓解教师超编的压力,便竭力把一些差不多是小学二、三年级水平(当然不是二、三年级中的优秀者)的学生也招了进来,反正人数比较可观就行。同时,校长又迫切希望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不断组织月考,与兄弟学校比试成绩高低,并让每个老师每学期上一堂公开课。此文便是三年前那堂校级公开课的产物。

课前,认真备课是必需的。我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研究透彻,还看了些《黄河颂》的获奖课例。我当然想过不“预设”课堂教学,让学生提问,自然生成教学过程。但是,因为平常上课,他们差不多有95%以上的问题不能回答,自问自答(或屏显答案再讲解),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上公开课了,我要让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一些必须弄清的问题得抛出来,让学生弄清楚。认为这同样是“以学定教”。但有一件事还是做错了:我让学生预习《黄河颂》却没布置预习题。

二、过程呈现(包括某些片段实录)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大家听过有关《敕勒歌》的故事吗?很久以前,敕勒民族在与来犯之敌作战过程中一度屡战屡败,以至于士气消沉。然而,在战斗的间隙里,有人轻轻地唱起了《敕勒歌》,接着,更多的人唱起来,最后全体高唱,唱完以后,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战士们一鼓作气,一举打退了敌人,取得了胜利。从中可以看出,文学艺术是极具鼓动性和感召力的。下面,我们就深入《黄河颂》去感受一下,看看它是否同样能鼓舞我们,带给我们无穷的力量去抗击日本侵略者。

(二)先看黄河在地图上的形象(PPT展示)

(三)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四)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后学生齐读

(五)思考:

1.从题目看,哪个是关键词?全诗分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看成是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凭什么说黄河伟大而又坚强呢?

2.歌词主体部分前边与后边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作者从怎样的视角写的?表现了黄河什么特点?

3.颂黄河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赞颂黄河?“摇篮”、“屏障”如何理解?

4.诗的最后几句是尾声,主要写什么?

5.作者为什么写这首诗?目的是什么?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吗?能激励、鼓舞全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外敌吗?(附板书)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六)作业:朗诵《黄河颂》,寻找田汉的《毕业歌》来感受。

三、课后反思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它以热烈歌颂的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式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学、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本以为这篇课文可以上得很精彩,结果大失所望:“教”者对于“学”者而言,差不多就是隔靴搔痒,双方不在同一个频道。这怪我事先没布置预习题。他们的所谓预习,就是读它一、二遍,字认识了,感觉歌词有点激情而已,至于问题,全然没想过。只有极少数要好点的学生,拿着参考书认真地看了几个问题与答案,但又没有真正吃透,一旦撇开书本,就没办法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问他们有什么不懂,他们会提出建设性的问题来吗?如果任由他们提没什么价值的问题,那我这节课会解决些什么呢?学校总是要讲究教学质量的。学生的自主学习缺乏深度,就只有教师牵着他们,迫使他们思考他们不曾思考的许多问题。对于小学六年不曾读过什么书的学生来说,做老师的该怎样引领才会真正让他们多懂点什么?

都说教育是慢的艺术,语文教学应该也不是快的艺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每节课的效率是关键,因而每节课都必须切实解决最重要的问题,而最重要的问题通常肯定不会由我们的学生提出,所以,问题全由老师提出也不是可怕的错`。所谓“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情”来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我上《黄河颂》最失败的地方在于问题太多,教学内容不够集中。因为问题一多,不能快速解决,而时间有限,最后,我还是没能把“我们民族的屏障”――“我们民族精神上的城防”(本节课难点)这点给解释透彻,更不用说花时间多诵读了。

上过这堂课以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现代诗歌教学既充满美感,又能让“教”与“学”水融,水到渠成,让课堂充满成长的气息呢?针对《黄河颂》这篇课文,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自己平时上现代诗歌的体会,我想谈几点看法。

(一)感知诗歌:声情并茂地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注重从课文整体的角度进行教学;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刚拿到一首诗,首先是“跟着感觉走”,尤其对学生来说,在他们的直觉还不是很丰富的情况下,就需要教师用一种很好的方式引领学生投身到作品的感性世界,初步领略和体味诗歌的韵律美、意象美、语言美。毫无疑问,最好的方式就是声情并茂地朗诵,朗诵是开启一首诗歌大门的钥匙。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生受用不尽。”叶老的这句话,可以说是一语道出了“吟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很好地体会和思考。拿《黄河颂》来说,如果老师自己朗诵得很不错,不妨先来范读一下,这样显得更亲切而富有感染力,也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齐读,读准字音、节奏,读出磅礴气势,让他们初步进入作品美妙的感性世界。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诗歌不需要怎么讲解,只要不断诵读,“其义”大体就可以“自显”了,如流沙河的《理想》,诗中那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就是最好的解说词。《黄河颂》的文字看来也浅显明白,但有些表述,你真要弄懂为什么那么说,也不是很容易的。如:为什么说黄河“伟大坚强”,为什么说黄河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等等。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品析了。

(二)品析诗意:深入浅出的解说

前面我提到过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既然我们得面对这样的学生,自然得“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现在,假如我再上《黄河颂》这篇课文,我会删掉许多问题,只留下重要的三、四个问题放到课堂上讲深讲透,情况肯定好得多。因为重点、难点解决了,次要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腾出来的时间,可以多朗读,可以进行很有意义的拓展延伸,要不,做这些工作的时间就没有了。

那么,针对《黄河颂》这篇文章,留哪几个问题一定得在课堂上解决呢?

《黄河颂》歌词的主体部分“描写”与“歌颂”两块内容要分得清;“颂”,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大意也该知道;还有就是:为什么说黄河“伟大坚强”?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及我们民族的“屏障”?凭什么说黄河可以激励中华民族?这里,最关键的是搞清楚黄河“伟大坚强”(可从黄河的形象与功能角度考虑)在哪里。黄河有怎样的形象?教师可提示:横贯东西,高低落差大,气势磅礴,弯弯曲曲,让人想到它“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坚强”等等。还有,黄河横贯东西,气魄宏大,就形象而言也是伟大的,再加上黄河千百年来哺育、保卫了中华民族,当然称得上“伟大而又坚强”,而黄河“百折不挠的品质,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更能激励中华民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上的城防,没有“民族精神上的城防”,光靠“黄河天堑”,终究还是挡不住敌人进犯的脚步的啊。在外敌当前的情况下,人的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不屈的精神才是真正起决定作用的。

讲深讲透了以上这些问题,学生再回过头去看这歌词,理解的深度自然就很不一样了,朗诵起来感情也肯定充沛多了。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李镇西老师说过的一句话:“阅读教学的起点在什么地方?应该在学生的心灵。”“阅读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心灵出发。”是啊,我想,这该是我努力的方向。好几年前,本人上冰心的《纸船》,就是先由学生提问,然后由学生合作解决,不能解决的,由老师解决。课上得自然、潇洒、随意。但如果学生的基础实在太差,作品的有些内容又太深奥,我们的课程又有相应的需要实现的目标,我们还能“信马由缰”地上课吗?

对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问题不能回答的学生来说,“预设”,是必需的;他们不思考,你迫使他们思考也是必需的。关键是,你得“预设”“牵一发而动全身”、“触类旁通”的主问题。你提出的问题,也允许他们回答不出,但是,在你形象透彻地讲解的时候,学生在仔细倾听,学生能心领神会,心有共鸣,这样,我们教学的目标不也就达到了吗?这同样也是“以学定教”啊!

(三)升A诗情:推而广之的引入

《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在抗战时期,当演出队把《黄河大合唱》这部大型音乐作品演出完毕,其所产生的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是可以想见的。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切地感受到这点,我们可以把田汉的《毕业歌》拿来(屏显歌词),声情并茂地朗诵给他们听,再把这首歌很富有表现力地演唱一遍(或放录音),然后让学生齐读,齐唱。在这样的歌曲感染下,人的爱国心不被激发出来是太有难度了!如果课堂时间允许,还可以放《松花江上》给学生听,可作适当的点拨、讲解。这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必定会越来越浓,提高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有关黄河的成语篇5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215-02

“自主学习”就是要求学生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课前和课内的自习,发现课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技巧,通过交流接受新的语文知识和发展学习语文的能力,完成语文学习任务。“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显然这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然而,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的当今,如能充分合理的利用其优势,创设一个愉悦、宽松、合作、互动的学习氛围,就能如虎添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得到更好地培养,学生必将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的高素质人才。

一、借助多媒体手段,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本领

对小学生的学法指导,不是进行抽象讲解,而是应结合具体内容的学习,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手段,逐步进行渗透。为了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对此,我不是要求学生去背诵解释,而是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联系上下文,知道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即使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了词句的本义,我也总是再要求学生联系课文来理解这些词句在文中的意思。然后借助多媒体手段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词句所描写的意境,通过与同类词语的比较,体会这些课文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如学习《井》一文时,课文中有:“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对此一个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了“多远!多远!”后面使用感叹号,而“多深?多深?”后面用句号。于是我立刻借助多媒体技术使句中的感叹号和句号不断闪烁,从而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讨论道:前一句是感叹号,句中的“多”是“多么”的意思;后一句是疑问,句中的“多”是“多少”的意思。前一句感叹星星离我们很远,后一句在猜测这井水到底有多深。问题是“发现”的前提,利用多媒体技术首先使学生发现了标点符号运用的不同,学生通过思索,运用已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能力,继而发现了“多”在不同句型中的不同含义,进而达到对句意的颇有深度的理解。这样学习,就有了“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的内容。

二、利用多媒体,创造机会,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它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初步感知了一种学习方法,并不等于就已经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就会在实践中运用这种方法。所以,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从课文的导入、审题,到初步感知课文、分析理解课文,再到小结归纳,都创造机会,让学生来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是在学生想讲而讲不清、想挖而挖不深、想结而结不了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呈现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方向,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器官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听觉能力、视觉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得到强化。例如在教《黄河象》一文时,从审题、阅读交流文章的内容安排,到课文内容如何详写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都由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主动发现。课题一出现,学生即运用已掌握的审题的一般思路开始了审题交流。有个学生提出:《黄河象》到底是重点介绍黄河象化石的样子,还是黄河象的来历?是介绍黄河象,还是说明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通过观看录像,阅读课文,加上老师适时的点拨可以知道:介绍黄河象化石的样子容易,说明黄河象化石为什么保存完整,科学家为了说明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对黄河象的来历进行了严密的假想,故应着重探讨作者怎样详写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至此,学生的交流进入到对课文内容及思路的揣摩。我顺势引导:默读课文,以文章的重点内容为基点,可划分为几块?少顷,自主学习交流继续:“我以为文章按主要内容来划分,可分为三大块:先介绍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形象,再写科学家对黄河象来历的严密假想,最后写出人们发现并发掘了这具黄河象化石。”段落划分好后,学生的思路就进入到理解课文重点内容的过程,他们发现问题:“假想最重要的事实依据是什么?”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并利用多媒体反复显示主要过程,通过学习讨论,学生一致认为最重要的事实依据是黄河象失足落水陷进淤泥淹死河里,并引申出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此时,却有学生提出为什么黄河象会失足落水淹死在河里?有的说:因为急着喝水;有的说:因为石头滑;有的说:因为天气热……面对学生这些零碎、不全面、不系统的答案,我再次利用多媒体,通过看全过程再选词填空,使之变得有条理,引发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热―渴―喝―陷”,最后淹死在河里的结论,并指出这个结论是科学家从已知求未知,以结果推原因,运用逆向推理的方法推出来的。

三、运用多媒体,确切的评价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有关黄河的成语篇6

[关键词] 自主探索 多媒体 能力 素质

“自主探索”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显然这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然而,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的当今情况下,如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其优势,创设一个愉悦、宽松、合作、共振的学习氛围,就是如虎添翼。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就得到更好的培养,学生必将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的高素质人才。

一、借助多媒体手段,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自主探索”的本领

指导学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应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实际出发。因为他们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一般形象思维和初步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这就是说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具体的形象的知识,而多媒体呈现知识内容,形成清晰具体的映像,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再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系统。这样,学生就能依据已掌握、理解的知识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或新方法,使理性的抽象知识延伸到解决具体问题中,促进知识迁移,使知识得到深化、巩固和扩充。所以对小学生的学法指导,不是进行抽象的讲解,而是应结合具体内容的学习,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手段,逐步进行渗透。

为了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对比,是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联系上下文,知道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即使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了词、句的本义后,我也总是再要求学生联系课文来理解这些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然后,借助多媒体手段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词句所描写的意境,通过与同类词语的比较,体会这些课文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如学习《井》一文时,课文中:“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一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了“多远!多远!”后面用感叹号,而“多深?多深?”后面用问号。于是我立刻借助多媒体使句中的感叹号和问号不断闪烁,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讨论道:前一句是感叹号,句中的“多”是“多么”的意思;后一句是疑问,句中的“多”是“多少”的意思。前一句感叹星星离我们很远,后一句在猜测这井水到底有多深。问题是“发现”的前提,利用多媒体技术首先使学生了解标点符号运用的不同,通过思索,运用已掌握的有关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能力,进而达到对句意的颇有深度的理解。这样学习,就有了“主动探索、主动建构”的内容。因此,我常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想想与学过的课文在表述方法上有哪些不一致的地方,想想新课在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方法上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并对此提出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提问和答问的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创造机会,锻炼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它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学生初步感知了一种学习方法,并不等于就已经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就会在实践中运用这种方法。所以,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我在教学的全过程――从课文的导入、审题,到初步感知课文,到分析理解课文,到小结归纳,都创造机会,让学生来进行自主探索交流。利用多媒体呈现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方向,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器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听觉能力、视觉能力、注意力、联想力等得到强化。

教学《黄河象》一文,从审题、阅读、交流文章的内容安排,到课文内容如何详写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都由学生自己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课题一出现,学生即运用已掌握的审题的一般思路开始了审题交流。有个学生提出《黄河象》到底是重点介绍黄河象化石的样子,还是黄河象的来历?是介绍黄河象,还是说明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通过观看录像,阅读课文,加上老师适时的点拨:介绍黄河象化石的样子容易,说明黄河象化石为什么保存得那样完整难,科学业家为了说明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对黄河象的来历进行了严密的假想,故应着重来探讨作者怎么详写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至此,学生的交流进入到对课文内容及思路的揣摩。我顺势引导:默读课文,以文章的重点内容为基点,可划分为几块?少顷,自主探索交流继续:“我认为文章按主要内容来划发,可分为三大块:先介绍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形象,再写科学家对黄河象来历的严密假想,最后写人们发现了发掘这具黄河象化石。”段落划分好,学生进入理解课文重点内容过程,他们发现问题:“假想最重要的事实依据是什么?”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并利用计算机反复显示主要过程,通过探索讨论,学生一致认为最重要的事实依据是黄河象失足落水陷进淤泥淹死河里,并引申出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此时,却有学生提出为什么黄河象会失水淹死在河里?面对学生零碎、不全面、不系统的答案,我再次利用多媒体,通过看全过程再选词填空,使之变得有条理,引发科学家假想黄河象从(热)――(渴)――(喝)――(陷),最后淹死河里的结论,并指出这个结论是科学家从已知求未知,以结果推原因,运用逆向推理的方法推出来的。这样,学生一次又一次的主动探索、发现构成教学过程的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环节。于学生疑惑处启发,于思维陈列阻塞处引导,于学习关键处点拨,起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而多媒体能够创设阅读的问题情境,把矛盾引入阅读过程,为加速思考、探求新知提供内部动因的特殊功能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三、运用多媒体,确切地评价学生,激发“自主探索”的兴趣

有关黄河的成语篇7

1、文学常识:

①《黄河颂》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著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谈》等。

②《最后一课》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

③《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作者李大钊。

④《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现代作家。

⑤《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汉乐府中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同被誉为“乐府双璧”。

2、注意下列的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巅diān 澎湃péng pài 狂澜lán 屏píng障 哺bǔ育 踱duò步 赚zhuàn钱

哽gěng住 祈qí祷dǎo 气氛fēn 崎qí岖qū 阻抑yì 一泻xiè万里 炽chì痛

嗥háo鸣 谰lán语 镐gǎo头 污秽huì 默契qì 机杼zhù 可kè汗hán

鞍ān鞯jiān 辔pèi头 溅jiān溅 啾jiū啾 柝tuó

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木兰当户织 当:对着。(2)惟闻女叹息 惟:只。 (3)愿为市鞍马 市:买。 (4)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5)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6)著我旧时裳 著:穿。

(7)双兔傍地走 傍:靠近,贴近。(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只。 (9)万里赴戎机 戎机:战争。 (10)旦辞爷娘去 旦:早晨。

4、通假字。

①“帖”通“帖”②“火”通“伙”

5、《木兰诗》

⑴默写名句。

①写木兰出征前的紧张准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②思念亲人: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③行军之速: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④描写军营苦寒生活: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⑤表现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⑥木兰淡泊名利: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⑦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⑧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⑨表明木兰功劳之大、赏赐之多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⑵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胡人战马的嘶鸣声。

点拨:重点理解“但”“闻”“溅溅”等词语。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点拨:重点理解“戎机”“度”等词语。

③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雌雄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点拨:重点理解“傍地走”“安”等词语。

④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回答不想做官。 点拨:重点理解“问所欲”“不用”等词语。

6、课文内容把握

①《黄河颂》在题裁上是一首颂诗。诗人光未然座位时代的歌手,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以他为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

②《最后一课》通过小弗朗士在最后的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与感受,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③《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气魄雄健豪壮,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④《土地的誓言》作者通过抒发对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的关东原野的眷恋之情,表达了“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充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⑤《木兰诗》叙述了农家女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保卫国家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聪明勇敢、坚毅质朴、不贪功名、热爱家乡的巾帼英雄形象。

二、单元能力要求:

1、在反复朗读中领悟语句的意蕴,进而总体感知课文内容。

2、揣摩精彩的语段和关键词语。

3、学习语言的技巧。

①直白抒情。如“啊!黄河……”

②特殊句式的使用。如《木兰诗》中的互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顶针“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三、其他归类。

1、关于黄河的名句:

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②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③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类(人教版)学习总结。(王之涣《登黄鹤楼》)

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课外古诗词:

①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②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④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⑤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有关黄河的成语篇8

“衔接式情景题”往往在创设的整体语境中空出一处或多处局部位置(空出位置可以是文段的前、中、后任意位置),然后提出填写嵌入句的答题要求,考生通过领悟题目所给的语境意义,从语脉的承接、句式的吻合等方面,按答题的要求来回答问题。目的是考查考生的衔接能力。

【典型例题】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_________ ,_________;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_________,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分析 本题创设的语境由四句话组成,要求在第二、三句话中间,分别填入与前面的分句构成排比的句子。

首先题目要求运用排比修辞,所以我们要明确排比句的要求:内容相关,结构相同。

在内容上,所填句子内容要与形象概括共和国五十年发展史相吻合。另外,“急流”和“缓流”,“冷色”和“暖色”在内容上构成对比关系,所填内容要与前面的表意方式相吻合。比如答案可以是:“五十年像一首乐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低音”和“高音”形成对比。

在形式上,要注意语句结构的分析。先看第一处,命题者已在横线的前后创设情景“五十年像××××,有××也有××”的语句,其中“一条长河”“急流”“缓流”等,都是偏正结构的短语。填入的分句,结构必须与之相同。同理,第二处,也应该这样考虑。可填入“乐曲已经奏响”。

其次,题目创设的语境是一个前后连贯的语段,因此,前后填入的两处答案,必须相互呼应。题中,前面用“一幅画卷”作比喻,后面就用“画卷刚刚展开”呼应;前面用“一部史诗”,后面就用“史诗还在续写”呼应。所以,第二处填入的句子,必须是与第一处填入的句子相呼应。前一答案用“一首乐曲”,后面就要用“乐曲”作主语。

从这道题的分析可知,解答衔接式情景题,一要紧扣语境义,二要注意形式与内容两个衔接点。

二、“比喻式情景题”的解答

“比喻式情景题”以比喻创设语言情景,要求考生或寓理于喻,或由喻迁移。目的是考查考生的比喻技能运用。在句式的表达上,也会连带提出相关的要求。解答比喻式情景题,关键点是沟通喻体和本体的联系,抓住相似点来迁移。

【典型例题】有人比喻说,人生就像一个半圆。请你展开联想或想象,运用整句和散句相结合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其中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5个字)

分析 从题目看,它不是简单的比喻辞格造句。它要求在句式的表达上运用“整句和散句”相结合的形式,还要切合与“半圆”的联系。

“人生”是本体,“半圆”是喻体。我们在展开想象或联想造句时,要注意“半圆”的图形是由一条弧形线和一条直线构成的。那么,弧线和直线跟人生有何相似点呢?我们可以从喻体的特征入手,找出“人生”和“半圆”的联系。那弧线,是曲的,不正可以用来比喻人生道路的曲折吗?那直线,不正与人生的坦途大道、一帆风顺相似吗?想到这两点,设喻就有基础了。

在表述比喻句时,还必须注意题目提出的其他要求:“运用整句和散句相结合的形式。”

根据以上分析,答案可以是:“人生,有平直大道通天,也有羊肠小道迂回;有大江东去,也有小桥流水。这样,一条笔直的线,一条弯曲的弧,构成了人生――一个半圆。”

三、“扩展式情景题”的解答

“扩展式情景题”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语言条件和命题者创设的情景,把一个较短的语句,扩展为一个合乎题目要求的长句或小语段。提供的语句表达方式不同,提出的扩展要求不同,答题方法也不一样。属描写性的扩展,一般要求生动、形象、具体;属议论性的扩展,一般要求严密、坚实,有说服力;属说明性的扩展,一般要求具体、明确、清楚。解答的关键点是抓住提供的语句主干,从表达方式的特点和题目要求出发来答题。

【典型例题】运用“列数字”和“作引用”的说明方法,扩展下面的语句,要求做到明确、具体、形象,字数在65左右。

黄河是大河,令人赞美。

原句说“黄河是大河”,不够“明确、具体”,也没有形象的描述说明语。这道题的扩展点就落在把黄河的“大”说清楚,同时还要有形象性。确定了扩展点,就要思考表述要求。

从题目要求看,表述要运用“列数字、作引用”的说明方法。这样考查扩展能力,实际包含了综合能力的考查。

就这道题而言,“综合能力”主要指文学知识和地理知识。没有地理知识,就不能用列数字的方法明确、具体地说明黄河是“大河”。此外,考生没有储存名人赞美黄河的句子,就不能“作引用”。这道题的答案可以是: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对黄河的赞美之词。

我们还要注意:命题者在需要扩展的短句中提供的扩展点往往不止一个。

四、“压缩式情景题”的解答

“压缩式情景题”往往提供有若干压缩点的文段(句),并配上压缩的要求(主要是字数的要求)。“压缩式情景题”关键是抓准压缩后需形成的归结点(即需要保留的基本点),用语的涵盖率要贴近原文主体意义。

【典型例题】 压缩下面语段,字数在40左右。

一到秋天,森林又换了一番景色。落叶松和各种阔叶树的叶子变成深浅不同的黄色。有些树的叶子都变得火一样红。不落叶的树显得更苍翠了。秋风摆动树林,哗哗的声音好像海边的浪涛。各种山果子都熟了:野枣、山里红、山葡萄,说也说不完。松鼠忙起来了,它不停地把山果子搬进树洞里去。东北的森林,十月就下雪了,松鼠不得不早准备,好度过漫长的寒冷的冬天。

这道题压缩量很大,该怎样抓住“归结点”?

第一,深读文段,领悟主旨。主旨是文段的魂,不管怎样压缩,去掉的应该是枝叶,保留的应该是主干,绝不能把主旨内容砍掉。“归结点”是植根“主旨”的。

第二,把握层意,理清要点。提供压缩的文段,一般都会有若干层意思,解答时,要抓准,不能漏了其中的一些层意。每一个层意,就是一个压缩的归结点。自然,也会是一个赋分点。

抓住“归结点”之后,我们还要注意用语要贴近原意,涵盖准确。压缩语段不是改写语段,句意不能因压缩而改动。表达句意的用语,要注意涵盖原文段的主体内容。

这道题的主旨应该是:赞美秋给森林带来的奇美以及松鼠备果过冬的勤劳。表述时,还要处理好用规定的字数表达与要涵盖的内容的关系。

下面几处,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1)不能漏掉“秋到森林”的必要交代。

有关黄河的成语篇9

关键词:利津方言 方言词汇 文化特色

“方言词汇是特定方言的词的总汇。汉语各方言所使用的词和普通话所使用的词很大一部分是相同的;同时,各方言也都有一定数量的词在词义、词素及其构造方式上不同于普通话,称为方言词。”[1]方言词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不同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的某些特征。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其方言因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历史积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方言体系。本文以利津方言为研究对象,以利津方言词汇的特点为切入点,探究利津方言词汇的特点及形成原因,从而在反映利津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唤起人们对于利津方言的重视与保护。

一、利津方言词汇的特点

(一)方言词汇读音多元化

利津方言系山东北部方言的一个地方分支,从方言大区来看,它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北方官话。利津县人口来源较为复杂:既有4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黄帝后裔,也有明代时期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和直隶枣强县逃荒而来的明朝子嗣,还包括在清末时期的外来垦荒谋生者。他们本身具有不同的语言体系,在与利津本土方言融合的同时,也保留了其原本特色。这些原因造成了利津多种方言口音并存的现状。而当前仍活跃于利津地区的方言口音主要有祖居利津的本地人的方言口音和近百年来到利津定居的外县人的方言口音,还有就是外地人和本地人杂居而形成的混杂方言口音[2](P3)。所以对于同一词汇,不同片区具有不同的语音表达。例如:对于“回家”一词,在利津盐窝、陈庄一带一般会表示为“家([t?iA55])去”,在大赵、明集一带则会成为“家([t?iA35])去”。

(二)方言词汇表达形象生动

著名语言学家尘元先生曾在《在词语的密林里》一书中对许多语言现象做了生动有趣的解述。在利津方言中,同样可以发现许多在语义表达方面生动形象的方言词汇。现举几例做具体分析。

顶针儿:“顶针”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是一种修辞手法;在利津方言中,“顶针”是民间常用的缝纫用品,箍形,上面布满小坑,一般套在中指用来顶针尾,以易于穿过[3],这一缝纫物品就因用于顶针而得名。在这里,用“顶针”的用途来指代这一物件,真实而形象。

扎没儿:在利津方言中,“扎没儿”是指游泳时一头扎进水里,水淹没头顶。一扎,一没,两个动词连接在一起,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整个入水过程。

踢蹬:利津话中,“踢蹬”一词与利津方言中“蹭”义相同,表示“调皮,不听话”。借用小孩子在调皮时的一系列动作反应来表示“调皮”,体现了利津方言词汇的生动形象性。例如:你这孩子咋这么踢蹬来?

(三)儿化词汇较多

利津话属于北方官话中冀鲁官话的一支,与北京话相同的一点就是儿化音词汇较多,例如“肴儿”“锅盖儿”“心肝儿”。“心肝儿”一词与“心肝”在利津话中表达义是完全不一样的。利津人一般会说“你是我的小心肝儿”,但很少会说“你是我的小心肝”。“心肝儿”表示的是最亲近最喜爱的人,它不具有普通话中表示“心”和“肝”两种内脏器官义,为了弥补这一缺失,利津方言中会使用“心肝”来作补充,但一般情况会分开使用。例如:

(1)你真是我的小心肝儿。

(2)这羊的心和肝得要另外拾掇一下。

(四)现代词汇逐渐增多

随着时代的发展,利津方言词汇也注入了新鲜血液,越来越多的利津人在说话时会使用更多的现代普通话词汇。如表示“太阳”时,不再单一地使用方言词汇“日头”“爷节儿”,同样也会用普通话“太阳”表示,出现了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同时使用的情况。同时,网络的普及也给利津方言词汇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使得利津方言词汇不断的丰富[4]。

(五)方言词汇雅俗共存

人们对普通话最直观的理解就是普通话是文雅语言的代名词,而方言作为一种地方用语,在很多时候则被想当然地认为是通俗甚至是粗俗的。但何为雅,何为俗,很难做一个明确的界定。“雅者,古正也”。正是由于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让我们对方言产生了一些误解。其实,在一些方言中可以看到汉语本身存在的具有久远文化历史的词汇,这些词汇带给我们的是高雅的文化欣赏。利津方言集雅俗于一身,通过方言词汇既可以看到它所蕴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可以看到它通俗而又接地气的一面。

1.方言中的“雅”

在利津话中不难看到一些文雅的词汇。例如:指称公公婆婆为“老人家”,一般别人问“老人家”就是问家里的老人。“不说话”会称为“不做声”,在《朱子语类》卷四七中讲到“色取仁而行违底是大拍头挥人;乡愿是不做声不做气做罪过底人”,此处的“不做声”就是讲的“不出声,不说话”。例如:

(3)家里老人家身子骨还挺好吧?

(4)你这闺女咋这么慢啊,见了人也不做声。

有时候为了避讳,某些词语在说的时候一般会用另外的词代替。如饺子破了一般不会说“破”,而是用“挣”代替。饺子破皮,本就不是好事,用“挣了”以表示“挣了许多(钱)”的吉利话。同样的,家里有人过世,为了避讳,也不会用“死”一词,而是采用“老”“走”“倒里头”来代替。例如:

(5)这次下的饺子,挣里(了)一些。

(6)这是谁家老了人了?

(7)这么年轻就走了,怪可惜的。

(8)**家的老人家倒里头了,咱快去看看能帮点啥的吧。

2.方言中的“俗”

作为一种地方方言,利津方言也会有许多比较粗俗的词汇,这些词汇口语色彩较为浓厚,听起来难登大雅之堂。可也正是这些词汇,显现出了利津劳动人民的淳朴与直白。

对于“屁股”一词,利津人有着自己的称呼:“腚”“腚锤子”,如“你挪挪腚,给我让块埝儿”。对于“厕所”,利津人则称呼为“栏”。这是由于农村的厕所一般与养猪的圈是结合在一起的,“圈”也是圈养牲畜的“栏”的一种,因此把厕所连带“圈”称为“栏”。还有许多俗语,虽有些粗俗,但这是勤劳的利津人民对生活经验的最朴实的表达,如“老实得三脚也踹不出个屁”“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打断骨头连着筋”等。

二、利津方言词汇所蕴含的文化特色

在语言演变过程中,利津方言词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其独特之处。利津方言词汇的发展同样与利津地区的文化特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对利津方言词汇所蕴含的文化特色作简要分析。

(一)方言词汇蕴含了源远流长的古文化

据史料记载,利津夏、商时期属兖州之域,周为齐地,秦属齐郡,在黄河三角洲地带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古代文化遗址,像后李文化、北辛文化等,都有相应的文化遗存。利津县也受其文化影响深远,在利津方言中也就包含了不少的古语词或者是古语素。如“子”(尿布)、“天井”(院子)、“扎裹”(打扮、修理)。现举两例以明起源:

妗子:此为宋代语词,在利津方言中指“舅母”。《集韵・沁韵》中提到:妗,巨禁切,“俗谓舅母曰妗”。宋代蔡d《铁围山丛谈》卷一:“今七夕节在近,钱三贯与娘娘充作剧钱,千五与皇后,七百与妗子充节料。”章炳麟《新方言・释亲属》:“幽侵对转,舅妗双声。故山东谓舅妻曰妗。”我们在宋代洪迈的《夷坚丙志・张五姑》中同样可以看到有关“妗子”的叙述:“二嫂往视之,笑曰:‘姑夫恰在此,闻妗妗至,去矣。’”另外,在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儿少受舅妗抚育,尚无寸报”中,也可以看到关于“妗子”的描述。

扎裹:在《汉语方言大词典》第一卷中,将“扎裹”解释为“打扮”。《聊斋俚曲集・禳妒咒》:“白绫裙绿绸褂,传的影上的画,出的门支的架,扎裹起来爱煞人,好像一尊活菩萨。”在这句话中,“扎裹”指的是“打扮、装饰”。在利津方言中,“扎裹”一词还有“修理”“治疗”含义,如“扎裹车子”“扎裹病”等,都是对“扎裹”的运用。

利津方言词汇受到古代汉语的影响,因此更具鲁北方言特色,使利津方言词汇增添了历史文化的气息。

(二)利津方言词汇蕴含了生生不息的黄河口文化

利津地处黄河入海口西侧,早在周秦时代,县境西南部是古陆地;东汉以后,黄河改道经利津入渤海。随着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利津地域不断向渤海湾延伸扩大。在继承传统黄河文明的同时,又融合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形成了生生不息的黄河口文化。利津方言词汇受到黄河口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语言习惯。

利津大部分地域都是近千年间由黄河冲刷淤积而成,属于另一种形式的填海造陆。因此,土壤盐碱化严重,随处可见盐碱地。对于盐碱地,利津人称为“碱场”,根据盐碱地土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红毛碱”(粘土质盐碱地)和“白毛碱”(沙土质盐碱地);根据盐碱化程度分为“油碱场”(寸草不生的碱地)和“二巴碱”(半碱地)[5]。利津县的盐窝镇正是因为盐碱严重,故得此名。相传元代一鲍氏定居于此,后明洪武二年,山西洪洞县移民迁此落户,因周围尽是盐碱地,晒盐滩巨多,又是水旱码头,出产食盐很多。因此,居民以晒盐为生,盐场在此屯盐,故称这里为“盐墩”,后称“盐窝”。

由于黄河流经利津,利津方言中形成了一些具有黄河特色的方言词汇。如“河滩”是指黄河水深时淹没,水浅时露出的地方;“河涯”是指黄河岸边,引申为“河的岸边”;还有指河心的“河当央”。为了防止黄河决堤,在黄河沿岸修建的防洪堤,利津方言称为“大坝”。为了预防黄河水在丰水期冲出河岸引发洪水,利津人会在黄河周围农田较多的地方修挖人造支流,一是为防洪,减少主干道在汛期时的水流压力,二是为了沿途给农田提供灌溉的水源,这种“人造支流”称为“六干沟”。这些都是极具黄河特色的利津方言词汇,是生活在黄河入海口地区的利津人民的智慧结晶。

丰富的黄河口风俗人情融入利津方言,带给了利津方言词汇新的活力,使利津方言词汇更具黄河口文化的色彩,增强了地域文化气息。

(三)方言词汇蕴含了顽强奋斗的移民文化

“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老家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要问老家在哪边,直隶省的枣强县”“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利津人啊,居然是地地道道的‘外来人’”。利津县人口多为洪武、永乐年间移民至此的山西洪洞县居民和河北枣强县居民,这些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在利津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顽强地奋斗着,与原本稀少的“土著”居民聚居在一起,将当地原有的风俗文化与自身的勤劳朴实精神相融合,在利津这片热土上形成了艰苦奋斗的移民文化。土著利津方言融合移民文化形成了较为统一、独立的现代利津方言系统。利津移民较多,其中还包括在清末至民国逃荒而来的山东寿光人,他们自聚成村,基本保持了原籍的方言,为利津方言词汇增添了新成员。此外,还有建国初期来利津的鲁西居民,由于他们移民历史短又自聚成村,也就保持了鲁西方言的特点。外地移民和本地人杂居而形成的混杂方言,多次的人口迁移加上人们长期的融合,移民文化使得利津方言词汇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色彩。

(四)方言词汇蕴含了蓬勃新生的的油田文化

自1961年在东营村附近打出了第一口工业油流井――华八井开始,胜利油田就逐步在东营这片热土上发展壮大。为了支持胜利油田的开发,大批石油工人从祖国各地来到了东营,经过长期的石油勘探开发的伟大实践,以及广大东营人民的共同奋斗,最终锤炼成了宝贵的“胜利精神”和“油田文化”[6]。利津作为胜利油田重要的石油基地,同样也受到了油田文化带给利津方言系统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有关油田的词汇,例如:“抽油机”叫作“磕头机”,是根据抽油机在工作时“驴头”不断抬起落下而得名的;对油田基地与地方政府,用“油田家”和“地方上”来区别;某人在油田工作,就称其为“从油田上”。

三、结语

不同的方言体现着不同的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特征,利津方言词汇的产生与运用同样带有利津多元文化的特色。本文在分析利津方言词汇特征的基础上,探索该方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因素,既有利于对方言词汇的研究保护,又增强了地域认同感,有助于方言词汇的传承和发展。

(本文系浙江省语言文字“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规划课题“基础教育阶段典雅语言训练机制与实践研究”[批准号:ZY2011A0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小凡,项梦冰.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11.

[2]杨秋泽.利津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0.

[3]罗竹凤.现代汉语大辞典(下册)[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

[4]陈荣花.小议山东利津方言景观[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1,(5).

[5]傅根清.山东方言特殊词语的分析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1,(1).

[6]张爱美.“黄河口文化”内涵及发展刍议[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

有关黄河的成语篇10

据说,日本也有”人类起源于河流”的说法,黄河自古就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她与悠久的历史同流至今,与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象征着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历史上曾多少文人骚客以诗描写黄河的汹涌澎湃之势;唐朝诗人李白在他的《将进酒》一诗中以铿锵有力的句子这样赞誉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近代,日本人士非常熟悉的郭沫若先生曾留下了”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朗玛连富士”的名句,用比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另外,中国还有一个广为人们所使用的谚语,叫做”不到黄河心不死”。基于上述的意思,我想,今天务必请诸位到黄河边上一游,面对着气势磅礴的黄河,回想对比一下我们两国间过去那种关系和今日的友好关系,希望大家能从汲取进一步发展我们之间友谊的力量。这样,我就安排了这个参观计划。

首先请看正面的这条河,这就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黄河。众所周知,她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注入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000平方公里。据说东京至博多的新干线长1176公里,那么请您记住:黄河的长约从东京到博多两个半来回的距离。黄河的源头是一股清泉,但是由于游经中游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流入河中,所以到了下游时,竟成了世界上最混浊的河。”百年待河清”这一日本人也使用的中国谚语,就是比喻黄河水之混浊的。每年经黄河水流走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水中含沙量年平均37%,到了雨期,达到60%。如果用这些泥沙修建一个高一米、宽一米的堤防的话,这个堤防可以绕地球27圈!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淀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三到五厘米。所以,下游河床已高也堤外的地面,成了悬河。这就是洪水泛滥的原因,也就是说,下游是这条大河的薄弱环节,这一带的河床也比郑州市内的地面高出七米。

由于这些原因,过去的人们饱尝频繁泛滥的洪水之苦。据记载,历史上2000年之间,洪水竟泛滥了1500次,实际上是四年三决口。其中最惨无人道的是1938年军队曾人为地决堤,引起洪水泛滥。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像这样被充作战争的有力武器,难怪百姓常言道:”乱世洪水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在中、下游修建了1000多公里长的大堤,建起了水利发电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因此,解放后的41年间,黄河从末泛滥过。而且,经过治理的黄河水被充分利用于城市用水、农田灌溉和发电,成了一条造福于民的河。

总之,这条大河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既有破坏,也有创造,正是这条大河孕育了中华儿女。那边那个白色塑像,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个主题。塑像高5米重12.5吨,取名”哺育”。身着唐装,端庄贤淑的母亲慈爱地望着怀中的孩子,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与黄河年在关系。

诸位请看周围的山,这一带的山称邙山,一直从洛阳绵郑州,过去是荒山秃领,经过绿化,现已是浓阴覆盖。游览区的一些参观项目就掩映在这绿色之中。

先请看右面的山头,那里一些古象的雕塑,欢腾奔驰,妙趣横生。只是为什么在如此优美的地方不修一些外形美观的动物,而偏偏是古象呢?诸位能回答得出吗?好,请大家好好猜一猜。

诸位请往左边的山上看,那里有游览区的另一个重点项目----古代黄河治水传说中的大禹的像。耸立在黄河岸边峭壁上的这座石像,高10米,重150吨。左手握一像锄头似的工具,右手高举,目光炯炯凝视着河的远方。大禹的父亲鲧也曾治水,但最终失败。大禹治水时,总结教训,发明新方法,缍成功。并打下政治权力的基础,成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之王。”制黄河者治国家”一语或许就由此而来。为治理这条暴虐的河,过去的民众用尽了智慧和体力,而人类的智慧又在治水中发展。因此黄河又被看作是智慧的源泉、中国文化的源泉。

为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黄河文明,现在山下正兴建一座将由三千块碑组成的黄河碑林。碑林集中了从唐朝至现代前来这里瞻仰黄河的诗人和文人们的作品,一旦完工,可与集中了历代石碑的西安碑林相媲美。

周围的山上还有一些亭台楼阁,均起眺望的作用。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这样写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正如诗中所描写的那样,登上高处,远眺黄河,更能领略其气势。如果可能,今天我想领诸位一直登上那个最高的亭子。

那么,在登山之前,让我们来听一听关于古象的答案吧。诸位猜到了吗?

看来答案各异,实际上四、五十万年前的河南是亚热带,当时有许多亚热带的动、植物,其中就有古象。而且,据出土的甲骨文一人牵一象的象形文字证明,三千多年前还有古象存在。另外,古代中国分为九州,现在的河南省属豫州,豫即象很多之意。因此,”豫”这个字仍用作河南省的简称。山上的古象塑像显示了这个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