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代表作十篇

时间:2023-04-08 14:05:06

徐志摩的代表作篇1

对徐志摩诗的研究,最早的是胡文在1923发表的《徐志摩君的。在徐志摩的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出版后,其诗新鲜的艺术形式,思想内容的独特表达,立刻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1931年徐志摩不幸催难以后,悼念诗人、评论其诗文的文章更是大量集中涌现,《诗刊》出版了《志摩纪念号》,《晨报・学园》刊出《哀悼志摩专号》,其它的报刊和杂志也相继发表了很多文章,在文坛掀起了一场评徐热潮。1936年以后,徐志摩研究渐趋冷落,专门研究的文章仅有高穆的《徐志摩论》(1944),赵景深的《徐志摩》(1946)等寥寥几篇。1948年陈从周的《徐志摩年谱》是第一部有关诗人生平创作资料的专著,提供了大量翔实可靠的资料,成为后人研究不可或缺的依据之一。

新中国成立之后,政治标准席卷了整个文学研究领域,这一时期徐的研究偶有散见的文章,也是政治大批判,少有鲜论。只有陈梦家所作的《谈谈徐志摩的诗》,提出了一些比较中肯的看法,对其诗的思想意义和优美形式做出了肯定。

自从1980年后,经过了漫长的停滞和的空白,徐志摩研究开始焕发出光彩。这一时期的著述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大大超越了前人,拓展了徐志摩的研究领域,而且涉猎了诗人的各个方面,并且有了一定的理论深度。

徐志摩的爱情诗在其诗中过半,但在50年代前,对徐的爱情诗论只是散见于各种评论文章中,论者只是将爱情诗作为文章的一个部分,或者作为印证某个观点支撑。朱湘在《评徐君》中,对徐志摩的爱情诗给以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徐志摩的“本色当行”是情诗,并对其情诗营造的氛围有着精彩的描绘:“(情诗的)街上有挂满了美丽的幻妙的小灯笼的灯笼铺,有雕金门面浅蓝招牌的茶叶店,有喷出晚香玉的芬芳的花厂,并且从堆了红边的黑漆的酸梅汤店里飘出一片清脆的敲铜片的声音,朱湘的看法是中肯的,从总体上对徐志摩的爱情诗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产生深远影响的当属写于诗人去世一年左右的茅盾的《徐志摩论》,茅盾的评论现在还不断的被人们引用,“我以为志摩许多披着恋爱外衣的诗不能够把它来当作单纯的情诗看的,透过他那恋爱的外衣,有他那个对于人生的单纯信仰,”徐志摩的爱情诗和自身的理想联系了起来。徐志摩的爱情诗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自身理想的影子,这一看法已被广为认同。张露薇1932年在《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期发表的《论诗人徐志摩》一文,认为几部诗集中,《翡冷翠的一夜》是最成功的,尤其诗人的情诗成就最高,但又认为其爱情诗一味沉浸于个人的缠绵之中,不注重社会的复杂和自己的思想,因而有脱离现实人生的轻浮之嫌。’

新中国成立后的徐志摩的爱情诗研究,全盘否定的居多。1957巴人在《也谈徐志摩的诗》中写道:“徐志摩是那样一种诗人:自我以外没有世界,生活的天地是很小的。因之,人也就像动物似的,成为他惟一的泉源,这是谈不到什么个性解放的。”仁饭963年吴宏聪撰文((资产阶级诗歌的堕落一评徐志摩的诗》,以((鲤跳》为例,认为他的爱情诗更多是轻桃放荡的痴情话,“充满着一种纯粹属于纵垮子弟寻欢作乐的迷醉,充满着有闲阶级的青春的戏谑。调子是柔和的,轻盈的,也是的。”这一时期徐诗的研究可以说是被打入了冷宫,对爱情诗的批判更是上纲上线,学术上的收获几乎没有。

1979年第9期的诗刊上,卞之琳的《徐志摩诗重读志感》为徐正名,拨乱反正,给徐志摩诗歌以较公允的评价。卞文说,不应仅凭《秋虫》、《西窗》极个别的诗作,而否定徐诗的积极思想意义,并认为徐的《志摩的诗》继《女神》以来巩固了新诗阵地,肯定了徐诗的价值和地位,在当时可以说是开启了徐诗研究的大门,遂引起了徐志摩热。1980年2月陆耀东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发表《评徐志摩的诗》一文,肯定了徐诗歌颂美好爱情所具有的反封建意义,并分析评价徐诗艺术形式的审美价值。

对徐的爱情诗研究,在80年代后有了长足的发展。虽依然有一些论者坚持吴宏聪的否定批判的眼光,如胡炳光就指出:“徐志摩写过不少恋爱诗,在《志摩的诗》以后,这些恋爱诗不仅反映了他对爱情的沉迷,而且更有对的追求,”并且说他是把肉麻当有趣,这主要是指徐诗中历来备受争议的几首诗《别拧我,疼》、《春的投生》、《两地相思》等。

不过持肯定意见的论者还是居多,如张大雷认为,徐的爱情诗“热烈细腻地表现了所有真挚爱情的那些永远征服人心的美好品质。当这些美好品质正被沿袭数千年的封建势力和传统观念所摧残的时候,这发自诗人灵魂深处的心声即使没有什么很高的意义,也未始不是‘醒过来的人的真声音’,具有不可忽视的伦理和道德价值,给人以健康的力量和美感。”〔幻文木、郁华对几首有争议的诗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别拧我,疼》“可以说,这只不过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情诗,它只是比较细腻具体地摹写了欢爱时女方的表情、声调和眼神。既非浪声秽语,又无性的描写,决不是黄色作品。”

对于《春的投生》,他们认为是诗人以写实和夸张结合的手法写成的,用象征性的比拟和暗喻来描写展示男女欢爱过程中的灵与肉的和谐,愉悦欢畅和美妙,表现了一种生命力,一种春的投生的盎然生机和对生命的渴求与呼唤。徐志摩的爱情诗有一定真实生活成分,是人之常情的正常流露,因此对个别诗作应以开放的眼光做出中肯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徐志摩.徐志摩诗全编[M].顾永棣编.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

徐志摩的代表作篇2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英国文学;华兹华斯;丁尼生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061-02

徐志摩,在短暂的35年生命中,才华横溢的他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经典诗歌。徐志摩的诗歌中普遍体现着个人自由主义的色彩,这一点主要得益于欧美自由民主思想的熏陶与培养。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我们能够很明显地看到徐志摩与英国文学尤其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关系。

一、哲学思想

徐志摩出身于富裕显赫的商人家庭,从小接受了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化的培养,后来又多次赴欧美留学,结识了当时欧美著名的文学家与思想家,对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诗歌的创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他信奉欧美先进的政治制度的民主思想,热情的歌颂所有生命的个性解放,在他身上体现着明显的个人主义的色彩,体现了五四以来启蒙文学的显著特点。同时,他大胆鲜明地歌颂美好纯真的爱情,借助歌颂爱情来表现他对于人性解放的崇尚。他像一个天真的孩子,心灵纯洁,对世界充满了美的理想。这样一个追求爱、美、自由的过程也是一个从理想主义到悲观主义的转变过程。在他诗歌创作的后期,徐志摩的情感也转向了虚无与悲观。早期诗歌中那样一种激越浪漫的气息不复存在。

早期的徐志摩受英国浪漫主义的影响颇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W.Wordsworth,1770-1850)曾说过“We live by love,admiration and hope”一句话,这也是徐志摩在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他热情地歌颂美好与自由的爱情,信奉资本主义博爱的精神,把爱情与人类联系起来。他的“合理的生活,动机是爱”相近于英国现代思想家罗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的著名论断:“美好的生活失意情爱相鼓励”。在《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这首诗歌中,徐志摩用澎湃的感情写就了这样一曲反封建的高歌:

“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 披散你的满头发,\ 赤露你的一双脚;\跟着我来,我的恋爱,\抛弃这个世界,\殉我们的恋爱!……\恋爱,欢欣,自由--\辞别了人间,永远!”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正是诗人否定和拒绝黑暗的现实世界、肯定和向往理想世界的作品。这首诗写于1925年,时值徐志摩与有夫之妇的陆小曼相爱,他们恋爱遭到许多人反对,徐志摩痛感传统的道德观念对人的束缚,深深感受到重荷压制下的精神痛苦,他写作这首诗与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有关。他咒诅“懦怯的世界”,“容不得恋爱”,决心“逃出牢笼”,“恢复我们的自由”。我们理解这首诗时,自然不必拘囿于诗人的恋爱生活,一首诗一旦完成,就形成自己独立的品格和价值。

然而在当时那样一个黑暗的没年代,徐志摩的改良主义思想根本行不通。他所信奉的英国的资产阶级模式成为了空想,爱情与人生的悲剧使得徐志摩从乐观转向了虚无和悲观中。在这个问题上,英国小说家兼诗人哈代对徐志摩的影响似乎更大一些,哈代的这些看法与徐志摩理解为“黑沉沉的大口”最后将会把所有的人“吞下去完事”的观点很为接近。《残破》正是徐志摩后期的一首极具悲观主义精神的诗歌: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当窗有一团不圆的光亮,风挟着灰土,在大街上小巷里奔跑:\我要在枯秃的笔尖上袅出\一种残破的残破的音调,\为要抒写我的残破的思潮。……”

1931年11月,诗人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在济南附近触山而机毁人亡。诗人正值英年,非正常的辞世,可以说他的人生是残破的;回过头来看,他死之前几个月发表的诗作《残破》恰成了他自己人生的谶语。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选择夜的意象,不仅出于审美的安排,还体现了一种深层的文化无意识,即宿命论。夜的展开必然以黑暗为基调,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生存的空间,却无法逃离时间,时间宿命地把人限制在白天和夜晚的单调的交替循环中,逃离时间即等于否定生命。作者用人与时间的关系注释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这种认识或安排表现了诗人对个体无可选择的悲哀、对社会的绝望。

二、诗歌理念

华兹华斯对于自然的描写也影响了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在华兹华斯的《黄水仙》和徐志摩的《云游》中我们可以看到徐志摩受其深厚影响。《黄水仙》中,诗人把自己描绘成一朵流动的云,高高的飞越峡谷和高山。随着云的漂走,这一切又时过境迁,只在诗人的心中留下一个永恒的美德印记。《云游》的主题也是流动的云,自在,轻盈,在地面的一流涧水中投下明艳的云影,使流水从梦中惊醒,流水叹息不能在风光中静止。两首诗都是以流水引出美的图画,有相同的空间,和相同的运动轨迹,还有相同的的结果。只不过,华兹华斯是从天上俯瞰地面的花,而徐志摩则是从地上仰恋空中的云。而且,两首诗的节奏、音韵、情调也都非常接近。

I wandered lonely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

as a cloud,云游,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自在,轻盈,你本不想

and hills. 停留。

华兹华斯所写的自然,并非仅仅是自然本身,它的每一首诗歌实际上都有深刻的含义。他在描绘自然的时候,实际是在表白自己的内心,自然的图景常常是他的复杂心情的变化。徐志摩同样认识到了这一点,他的那些通过自然来揭示自我的情景诗,多少是受了华兹华斯的启发,《五老峰》《乡村里的音籁》等都是人类情感与自然的美好景象相结合的诗作。

以上是从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思想和他的创作风格谈了他所受西方的影响,但同时也应看到,在五四时期那个思想解放的时代,徐志摩迫切地希望解决中国落后的根源,他如饥似渴地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他阅读了大量国外的文学作品,用自己的激情来用母语创作,试图激发国人的灵魂。徐志摩模仿和借鉴了国外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创作,但他并不只是单纯的抄袭。徐志摩对于外国文学地吸收主要还是重在观念和题材选择以及形式方面。这是与“拿来主义”一脉相承的,中国的新文学正刚刚开始,正需要一个这样一个摹拟的阶段,以后才是融会和创新。

徐志摩,他的诗歌充满着童真的灵性,他纯洁的思想是那个时代伟大的憧憬。然而他的理想是在那个时代无法实现的,他正象唐吉诃德一样,为空想而奋斗着。这种精神同他的诗歌同样感动着我们,正因为有了徐志摩对于西方诗歌的模仿和创造,中国白话诗歌在以后才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徐志摩.徐志摩选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 毛迅.徐志摩论稿[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徐志摩的代表作篇3

徐志摩是一个复杂的诗人,历来对其评价不一,徐重庆曾说“徐志摩是一个资产阶级诗人”,因为他曾经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宣扬资产阶级的人性论。胡适在《追忆志

摩》中说:“他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要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而他自己也曾说:“我是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的

确,徐志摩是一个一直追求其“单纯信仰”的人,他的“单纯信仰”就是由爱、美和自由组合起来的理想主义人生观,而爱情观作为其人生理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

不可避免的打上了理想主义的烙印,可以说徐志摩追求的爱情是一种神圣的、绝对的、永恒的、完全的、圆满的理想爱情。从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和陆小曼的婚恋

以及其众多的爱情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其爱情观具有以下特点:

一. 爱情是神圣至上的,对爱情的追求要不懈而执着。

众所周知,徐志摩对林徽因的追求煞费苦心,当他在伦敦第一次见到年仅16岁的林徽因时,就彻头彻尾的喜欢上了她,当时他感觉到眼前出现的就是美神,是仙女下凡

,当然当时的林徽因也为这位多才的浪漫诗人倾心,因此后来,康桥边、叹息桥、芳草甸、伦敦的书屋……便处处留下了他们初恋的倩影,飞扬着浪漫的爱情,不幸的

是后来林徽因提出只有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她才会和他结成伉俪,而此时的张幼仪也在伦敦,徐志摩便将她送往德国,不久张幼仪便产下二儿子彼得,如果是一般人,是绝

不会在此时抛下张幼仪母子提出离婚的,即使他并不爱她,也要处于一种婚姻的责任和义务继续把这种关系维持下去,而徐志摩毕竟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为了他心中那完

美圣洁的爱 ,不惜顶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压力,毅然在这时候提出了离婚,无耐造化弄人,当他与张幼仪离婚之后,林徽因却受其父之意回国并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达

成口头婚约,当徐志摩知道此事后痛苦万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他苦苦追索的希望就这样被埋藏了:“希望,只如今……/ 如今只剩下遗骸;/ 可怜,我的心……/ 却教

我如何埋掩?”――《希望的埋藏》 后来,当徐志摩得知林徽因与梁思成并未正式订婚,仅是个口头婚约时,他死了的希望又开始重新开始冒烟,他想,爱情面前人人

平等,徽因若最终选择思成,我尊重她的选择,但她若是最后选择了我,我还是可以敞开怀还接受的,于是他便频繁的给林徽因打电话、写信、找她聊天、散步,还送

给林徽因许多诗篇,也许是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的决心过与坚定,梁启超才不得不将思成和徽因送往国外求学,这就使得徐志摩的希望彻底破灭,他和林徽因《在那山道

旁》做了最后的道别。

二. 爱是光明正大的,爱情是无罪的。

在徐志摩看来,恋爱是光明正大的,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爱情是无罪的。这首先表现在他对张幼仪的婚姻上,当徐志摩决定与张幼仪离婚后,首先写信告知了他的好

友们,尤其是其师梁启超,梁启超收到信后苦心相劝,希望能有挽回的余地,但他给梁启超的回信却振振有辞的说道:“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

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这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 徐志摩是在柏林由吴经熊、金作霖作证同张幼仪正式解除婚姻关系的,此后,他便在《新浙江》

报副刊《新朋友》上正式发表《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向世人告知他离婚的消息,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这样的事情都是遮遮掩掩,生怕别人知道,所谓

“家丑不可外扬”,而徐志摩倒好,不但告知了其朋友、师父,还把消息发报公告天下,真可谓是中国近代史上西式离婚的第一人。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追求也是光明正大的,虽然在外人看来,林徽因只是小徐志摩很多的他的一个“小朋友”,可徐志摩可不管这些,只把她当作心中的女神来追求,在

泰戈尔来华是,他还托泰戈尔为其说情,希望林徽因能回心转意,而此时的林徽因已与梁思成基本确立了关系,此事一方面可以说明他对林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说

明了他的坦率与勇敢,从不怕外界的非议。徐志摩在8月21日和19日的《爱眉小札》中分别写到:“只要爱情是真的,就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恋爱本事光明事。

”“真爱无罪”。因为坚定了相信了这一点,徐志摩才会在重重的社会和家庭压力下仍有着追求真爱的勇气和决心。

三. 爱情是情爱和的完美结合。

徐志摩认为,爱情不光是精神上的沟通与共眠,更是灵与肉的完美结合。这集中体现在他与陆小曼的爱情中,徐志摩在1925年3月3日写给陆小曼的信中直接阐明了自己

的灵肉观:“灵魂是需要救度的,肉体也不能永久让人家侮辱蹂躏;因为就是肉体也含有灵性的。…… 因为灵与肉实在是不能分家的。”徐志摩当时说这些话的目的

是鼓励陆小曼彻底的与家庭决裂,既心已有所属,就不能维持身心分裂的局面,继续原来的夫妻生活。在同年6月26日从欧洲写回的一封信里,徐志摩说的更为直接:

“你身在那鬼世界的中心,也难怪你偶尔的气馁,我也不妨告诉你,这时候我想起你还得与他同住,同床共枕,我这心痛,心血都迸出来似的!”,徐志摩在这里希求

的,已经不是与其他女性之间的心灵的默契,而是全身心的占有。

徐志摩的灵肉观在其诗中也有体现,先看比较含蓄的《雪花的快乐》与《翡冷翠的一夜》。《雪花的快乐》基本上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但那朵雪花最后“贴近她柔波

似的心胸”,“溶入她柔波似的心胸”,已经接触到身体了,在徐志摩后期的作品中,对的描写则更为直接,例如经常被别人拿来批评的《活该》和《别拧我,疼

》。特别是后一首,具体而细腻的描写了欢爱时女方的表情、声调和眼神。在另一首《春的投生》的诗中,诗人使用了一系列象征性的暗语,如雷雨的猖狂、春投生于

残冬的尸体、潭水缠绵等,来展示男女双方欢爱时爱和欲的和谐、愉悦、欢畅和美妙,而较为露骨的,如脚下的松软、耳鬓的温驯、桃花开上脸,以及呼吸的投射,肢

体胸膜的异常跳动,敏锐的消受眉,手臂迫切地要求缠身,等等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则强化了男女欢爱时的灵与肉的律动感和亢奋感,正因为作者有这样的情感体验,

他才能将男女在一起的欢娱表达的如此酣畅淋漓。可见,追求灵与肉的完美结合也是其理想主义爱情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徐志摩的爱情理想中的大胆追求、执着热烈、积极向上的精神特质是值得肯定的,其爱情理想是对传统恋爱观的挑战,在新旧交替的20年代,这是难能可贵的,然而,

我们应当指出的是,徐志摩所追求的爱情太过于理想,在错综复杂和物质化的现实社会中是很难有市场的,它只能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世界,正如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所

说的“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一样,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和完美的爱情的。

徐志摩为爱而生,为爱而死,而他与张、林、陆的情爱故事,连同他为爱而歌的情诗,必将愈久愈真,愈久愈新。

参考书目及文献

[1]顾永棣 《徐志摩诗全集》 学林出版社 1997年7月第2版

[2]高恒文/桑农 《徐志摩与他生命中的女性》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诗人徐志摩》 重庆出版社 1982年版

[4]杨新敏《徐志摩传》 团结出版社 1999年版

徐志摩的代表作篇4

关键词:徐志摩;爱情诗;意象;情感

徐志摩诗歌中对爱情的追求让人感动中敬佩,他的爱情诗歌玲琅满目、优点很多,尤其在选择典型意象折射情感方面独树一帜,可圈可点,这种独特的意象选择让其爱情诗歌更朦胧,更有意义,更高妙地表达自己的隐秘的心绪。

一、用墙等意象折射对爱情的追求

徐志摩曾经用墙这个意象来表明自己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起造一座墙》是徐志摩对爱情的追求誓言,所追求的是陆小曼,诗歌中徐志摩用墙这个意象来代表两个人的感情,这堵墙如钢似铁,能抵挡外来的干扰。用蕉衣这个意象代表爱情,来包裹着心,不仅与平常人一样爱的真,还比一般人爱的更加炽烈。芭蕉树是有心的,没有了心的芭蕉就会枯萎,对于诗人来说,爱情是生活必需品,而不是调剂品。

我要你的爱有纯钢似的强,

在这流动的生里起造一座墙;

任凭秋风吹尽满园的黄叶,

任凭白蚁蛀烂千年的画壁;

就使有一天霹雳震翻了宇宙,――

也震不翻你我“爱墙”内的自由!

――《起造一座墙》节选

在半封建社会,追求一个有夫之妇,是被整个社会唾弃的,但徐志摩坚信真爱无罪。他遭受了诸多的磨难,仍旧高擎着真爱的大旗。诗人在这首诗里展现了他的大无畏的爱情精神,为了爱披荆斩棘,为了爱冲出牢笼,诗人在现实中的爱情也确实经历了许多的牵绊,受到了许多折磨,在没有爱情土壤的情况下,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二、用雪花等意象折射对爱情的礼赞

徐志摩用雪花来对爱情进行崇高的礼赞。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随着接触的日益着增多,感情也逐渐加深,最后陷入了爱恋的漩涡,浪漫的徐志摩为陆小曼写下诗歌。在这甜蜜的爱情滋润下,徐志摩往日诗歌里的忧愁和伤心都被明快的色彩取代,1924年的《雪花的快乐》就是其代表作。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融,消融,消融――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雪花的快乐》节选

在这首诗里有着丰富的想象,徐志摩把自己比作一朵小雪花,在空中飞舞,在空中不停地飞着,就像恋爱一样眩晕和热烈,诗人在诗歌中再三强调自己飞的方向,雪花多情,但不随风而舞,而是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它避开了幽谷,避开了山麓,也避开了荒街。这首诗里充满了爱和自由、快乐。柔波,朱砂,都是美好的,让人心驰神往,不能自已,恋人相会,如同神仙眷侣,一切都是那么都是美好,一切景语皆情语,徐志摩用典型的意象把难以言说的情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爱情与意象都有了高洁的品质,雪花代表着纯洁,爱情代表着美好,用雪花的意象表达出爱情实现的欢乐。这是心灵的花火,是明丽的灵性。

三、用新墓等意象折射对爱情的忧伤

1923年,林徽音不辞而别回国,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的希望破灭,写下《希望的埋葬》来诉说自己难以言表的忧伤。

我唱一支惨淡的歌,

与秋林的秋声相和;

滴滴凉露似的清泪,

洒遍了清冷的新墓!

我手抱你冷残的衣裳,

凄怀你生前的经过――

一遭不幸的爱母

回想一场抚养的辛苦。

我又舍不得将你埋葬,

希望,我的生命与光明!

像那个情疯了的公主,

紧搂住她爱人的冷尸!

――《希望的埋葬》节选

徐志摩万分难过,用新墓、冷尸等意象发出哀哀切切的断肠之音。希望是如此的渺茫,结局使他悲痛莫名,他舍不得林徽因,但林徽因是如此绝情,他们的爱情变成了尸体,只能被埋葬。

四、用风等意象折射对爱情的迷茫

徐志摩用风的意象来折射自己对爱情的迷茫。《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写出徐志摩的迷茫,徐志摩而对自己历经艰辛追求的理想爱情,到头来带给自己却是无尽的伤痛,他迷茫了。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节选

这首诗歌里,徐志摩用风、梦等意象诉说着自己内心的呜咽,微波似的轻烟似的情绪,完全是个人感情生活的投影。妻子的日益堕落,流言蜚语漫天,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内心的苦痛浓的可以凝成水了,心碎成了雨点。

徐志摩的爱情诗主要是写给林徽因和陆小曼的,给林徽因的以追求和失恋为主,给陆小曼的有追求有热恋也有伤心。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徐志摩的情感是不同的,这些情感特征借由一些典型意象折射,他的爱情诗歌情感像天上星,时而明亮眨眼,时而隐秘无踪,如果要了解徐志摩的爱情诗特点,用意象来切入,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方法,用意象做指南针探究它们的象征意义,可以得见徐志摩在爱情诗歌方面投入的思绪和情感特点。

参考文献:

徐志摩的代表作篇5

具体来说,绘画美就是文学家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表现出绘画的效果,同时适应时代的需求,借鉴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强调选用更具色彩感以突出意象的词藻,并且重视线条、留白、光影等绘画手法在字里行间的运用。

新月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徐志摩十分赞同闻一多的主张。1926年徐志摩在《晨报副刊》上发表的《我所知道的康桥》在绘画美方面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徐志摩与康桥是一见钟情的。对于这个“难得的知己”、“灵魂的依托”,徐志摩用

二、生意盎然、栩栩如生的“康桥之春”

“康桥情绪”是徐志摩一生的信仰宣言。所以,作者除了用清雅幽静的

(一)清晨迎春 色彩美

“朝阳是难得见的,这初春的天气。但它来时是起早人莫大的愉快。顷刻间这田野添深了颜色,一层轻纱似的金粉糁上了这草,这树,这通道,这庄舍。顷刻间这周遭弥漫了清晨富丽的温柔。顷刻间你的心怀也分润了白天诞生的光荣。‘春’!这胜利的晴空仿佛在你的耳边私语。‘春!’你那快活的灵魂也仿佛在那里回晌。”

油画的色彩被称为“感情的语言”。色彩美是油画最擅长的“特技”。徐志摩不仅给朝阳涂抹上最明艳的金色,也把田野、树林、通道、村舍都浸染上金色。“金色”是一种最辉煌的光泽色,更是大自然中至高无上的纯色,它是太阳的颜色,它代表着温暖与幸福,也拥有照耀人间、光芒四射的魅力。所以,徐志摩用金色表达了他对康桥初春散发出的朝气、生机而激动、欢悦的心情。观画者也在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的金色中体会到满足、光耀与圣洁。

(二)魅丽春放 动态美

“伺候着河上的风光,这春来一天有一天的消息。关心石上的苔痕,关心败草里的花鲜,关心这水流的缓急,关心水草的滋长,关心天上的云霞,关心新来的鸟语。怯伶伶的小雪球是探春信的小使。铃兰与香草是欢喜的初声。窈窕的莲馨,玲珑的石水仙,爱热闹的克罗克斯,耐辛苦的蒲公英与雏菊——这时候春光已是烂缦在人间,更不须殷勤问讯。”

油画中对颜料,阴影的处理能突出景物的立体质感,从而使它们不是静止的、凝固的,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实物。所以,徐志摩笔下怯生生的小雪球飞了起来,欢喜的铃兰和香草发出了笑声,窈窕的莲馨和玲珑的石水仙舒展着四肢,还有爱热闹的克罗克斯、耐辛苦的蒲公英和雏菊等等,所有景物仿佛都被马良的神笔点触,跃然于纸上。春天里的大自然本就是这般生机盎然,油画功底扎实的徐志摩一定会用最专业的笔法让每朵花儿生动活泼、逼真传神,从而使得它们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三)崇尚自然 点睛之作

“……有一次是正冲着一条宽广的大道,过来一大群羊,放草归来的,偌大的太阳在它们后背放射着万缕的金辉,天上却是乌青青的,只剩这不可逼视的威光中的一条大路,一群生物,我心头顿时感着神异性的压迫,我真的跪下了,对着这冉冉渐翳的金光。”

夕阳西下,一大群羊放草归来,落日的余晖在它们后背放射着万缕金辉。很快,神异性的金光直逼了过来,羊群渐渐变得透明,画中的作者连忙跪伏于地,不敢直视。

徐志摩用这幅油画作为“康桥之春”的结尾,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描绘风景了,而是告诉我们一个“人生的哲理”。

自古以来,有一种美丽总能轻易地逼人落泪,有一种力量总是能轻易地震撼人心。这就是孕育人类生命的大自然。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的科技突破了一个个未知之谜。人类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万物之主,不断地远离自然,甚至破坏自然。结果,终日生活在高楼大厦中,被功名利禄层层包裹的人们越来越多地抱怨自己的生活苦痛、烦闷、拘束、枯燥。人类得“病”了。

针对这个病症,徐志摩给出了一帖药方——回归自然。“人是自然的产儿,自然在宽度上无限填充生命的内涵”。徜徉在康桥美景中的徐志摩用一幅幅图画告诉我们水的清、花的香、田野的辽阔、树林的幽静……人类只有重新融于自然、感受自然、热爱自然,才能活出潇洒、活出精彩。

胡适先生曾说过:“徐志摩毕生的信仰追求是爱、自由和美!”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性灵的水墨康桥,还是明艳的康桥之春,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爱、自由和美的意义。我们也真正明白将三者融于一体的康桥不愧为徐志摩的灵魂归宿,心灵故乡。

徐志摩凭借着对康桥景物和康桥生活的细致观察、深切爱念,以画作文,不仅画出了康桥的骨肉皮,更画出了康桥的血脉与精气。今天,即使徐志摩早已乘风归去,即使康桥仍遥不可及,只要这篇散文的绘画美没有消失,康桥就会在读者心中永葆青春与魅力。

注释:

[1]三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

参考文献:

[1]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节选),语文读本(第三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徐志摩的代表作篇6

蒋英是蒋百里的女儿,父亲坐牢时她随母亲去陪伴,所见所闻,真真切切。

蒋英说:“徐志摩跟蒋百里是同乡,同为浙江海宁硖石镇人。早年间,他们一起创建新月社,交情莫逆。”蒋、徐两家都是海宁的望族,且有联姻之亲。蒋百里比徐志摩年长十四岁,是他姑丈的族弟。1915年秋,徐志摩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住在蒋百里在东城锡拉胡同的家里。徐志摩十分敬爱蒋百里,开始时叫他“百里叔”,后来随表弟蒋复璁同呼“福叔”,亲如一家。在徐志摩经济最为拮据的时候,蒋百里将自己在北京的寓所交徐志摩出售,获取一份中介金,帮其渡过难关。

蒋百里跟人说过一段往事:“ 哪一年是记不起来了……我住在上海二马路的三泰客栈,因同乡人的关系,志摩和他父亲,随便在我的房间里进进出出。他的父亲因我而认识了君劢(编者注:君劢是徐志摩前妻张幼仪的兄长),也因我,君劢也看见了志摩。君劢有好几个姐妹没有定亲,志摩父亲,一知道公权、君劢在社会上的地位,也起了心,而且想成就这一段亲事。志摩从小是感情丰富的人,被他父亲这么一说,那么一劝,也没有什么坚决的表示;在一个很难描写的环境中,总之,张幼仪和徐志摩在硖石的丝业公所里结了婚。不是拜天地而是文明结婚的。”

两人之间不仅有此亲缘,还有同门之谊。蒋百里是当时政界、学界名流梁启超的弟子,常常与徐志摩侃侃而谈,称道梁任公的学识和为人,这使从中学时代起就为梁先生文采、学识所倾倒的青年徐志摩越发敬佩仰慕了。1918年6月,徐志摩由蒋百里推荐,正式拜梁启超为师。徐志摩寄寓蒋百里家里,两人无话不谈,一次闲聊中,蒋百里鼓励志摩出洋留学,说当代有志青年,纷纷漂洋过海,学西洋之长为己所用,有了真才实学,才能展鸿鹄之志,救国救民。

徐志摩学成归国,恰逢五四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梁启超创办讲学社,邀请国际名人来华讲学,总部设在石虎胡同七号的松坡图书馆,由图书部主任蒋百里任总干事,徐志摩便搬到这儿居住,帮助蒋百里处理图书馆和讲学社的事务。1924年初春,为了迎接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蒋百里和徐志摩在石虎胡同七号的院子里挂出了“新月社”的牌子。4月12日,泰戈尔到达上海,蒋百里负责接待,徐志摩充当翻译。次日下午聚会后,泰戈尔来到蒋百里家,一起合影留念。

不久,直奉战争爆发,蒋百里受吴佩孚聘请任总参谋长,去了汉口,新月社在徐志摩、胡适的主持下,很快成为一个以“性灵”为旗帜、以新格律诗为灵魂的著名文学社团。同年,蒋百里、左梅夫妇将家从北京搬迁到上海;次年,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后也将小家庭安在了上海。走动多了,两家更加亲密。

1929年初冬,蒋(介石)冯(玉祥)战争爆发,蒋百里的学生唐生智起兵讨蒋,蒋百里为其出谋划策。于同年12月5日通电全国,劝“下野”,同时出兵直指南京。次年1月,唐生智兵败后逃往国外;3月,蒋百里被捕,先被禁于杭州西湖之蒋庄。

蒋英回忆,蒋百里被押解到南京,关押在三元巷军法处的看守所待审,与邓寅达、居正等同关一处,结为难友。“蒋百里入狱,震动八方,但头一个跳起来的不是他的学生、部下,而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徐志摩。”1930年1月下旬的一天,民国名记者陶菊隐去了三元巷,他与蒋是至交,来往频繁。话才说两三句,小门里闯进一个人来,肩头上扛着铺盖卷儿,往凳子上一丢,说:“福叔,今天我就住这儿了,陪您一块坐牢!”陶与徐志摩也相识,知悉他在上海光华大学教书,和陆小曼的家也安在上海。一问,得知徐志摩在南京的中央大学兼着课,铺盖是从中央大学卷过来的。

蒋百里一见师友,苦笑着摇了摇头。一个月前,徐志摩曾经登门劝说蒋百里出国,避一避风头。不料,蒋百里却说:“我为什么要亡命?我没有犯罪,用不着逃亡!”几天后,徐志摩又从北京写信来劝告他:“福叔,目前您处境险恶,我看您还是出国安全,早走为好。”不料,蒋百里拿着信怒目圆睁,拍着桌子:“我没有刮地皮,没有钱出国!”然后对妻子说:“你去对志摩说,我已经死过一次了,再死一次也无妨。”蒋百里三十一岁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时,因不满袁世凯的专权而拔枪试图自杀,身负重伤后被学生救下。

此番,蒋百里若被军法会审,他的罪案成立,必判死刑无疑。幸亏时任军政部次长的陈仪将军为人正直、仗义,与蒋百里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同过学,志同道合,便在暗中相助,以“拖”的办法使军法会审得以延期。可是蒋百里不明陈仪的用心,以为来日无多,视死如归。他跟志摩说:“你快回吧,下次看我,给我带些唐诗和佛经来。”后来,蒋百里在狱中,吟唐诗,读佛经,或写写《灵飞经》练书法,跟妻子女儿说“三国”、“水浒”故事,倒也神情泰然。

徐志摩此番前来另有一事――临行时,左梅夫人对他说,丈夫被捕后断了经济收入,家中拮据,她拟将富国门路的私宅出售以救急,让徐志摩做个中,与百里商议一下。

当晚,徐志摩在小屋里搭了个地铺,陪蒋百里一宿。

第二天,上海《新闻报》报道了这桩事,自然是陶菊隐的杰作。“徐志摩陪蒋百里坐牢”的新闻一传播,朝野震动。新月社的名流纷纷效仿南下,当时,流行一句口号“陪百里先生坐牢去”, 成了时髦的事情。

1931年11月18日,也就是徐志摩遇难前一日,他由上海到南京,曾往狱中探望蒋百里。几日后,蒋百里听到徐志摩遇难的消息后,感伤不已。他在狱中写了一副挽联,还感叹道:“口吟的手写的是志摩的文字,不是诗,他的诗是不自欺的生命换来的。”

一年后,中日战争一触即发,蒋百里的学生、时任行政院代院长兼京沪卫戍司令陈铭枢见时机已到,便进言,力保蒋百里。也就顺水推舟,于1931年12月中旬释放了蒋百里。

说起当年陪父亲蒋百里坐牢一事,九十岁的蒋英说:“徐志摩登高一呼,文学青年应者无数。这是父辈间的友谊,更是五四青年的爱国举动。”

[链接]

徐志摩的代表作篇7

徐志摩与才女林徽因的恋情没有终成眷属,这是徐志摩一生中最大的遣憾,对于这段恋情,徐志摩的态度是:“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最终他却没有得到,也只好认命。

林徽因,这位气质如兰的灵秀女子,她听取了家人的劝告,果断地拒绝了徐志摩,嫁给了真诚正直的梁思成,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徐志摩作为一个有妻子的人却狂热地追求林徽因,可见,他是一个浪漫多情而又见异思迁的人。虽然他后来选择和妻子张幼仪离婚想娶林徽因,但是徐志摩如此浪漫多情,难保林徽因嫁给他不会成为第二个张幼仪。男人成家也想浪漫,而女人成家需要的却是安全感。

林徽因嫁给梁思成得到了一生的幸福,而徐志摩娶了风流成性的陆小曼,带给他无限痛苦,最终在一次飞机失事中离开人世。

徐志摩的诗是美的,徐志摩那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名言也在一些爱情不如意的青年口中广为传诵,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恋情也因为遗憾而成为永恒的美丽。

《梁祝》是一首柔美忧伤的小提琴曲,人们喜爱它不仅仅是因为乐曲本身,还因为那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为什么那么牵动人心,因为是一场没有如愿的爱情悲剧。

朋友从南方回来送给我一把扇子,打开一看扇面是诗人陆游写给唐婉的词《钗头凤》:

“红酥手,黄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的这首《钗头凤》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婉为妻,感情深厚。但是因为陆母不喜欢唐婉,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十年之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婉不期而遇。此情此景,让陆游感慨万千,提笔写出《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这就是这首词的来历。

徐志摩的代表作篇8

关健词:徐志摩 诗歌艺术 独特性

一.柔美和谐的音乐美

诗人在诗的音乐美上可谓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例在如《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了七节,每行六至八字,每节二、四行押韵,而且每节都自然换韵,随情变韵,平仄声交替使用,节奏鲜明和谐,形成流动感,极富音乐性。

在《偶然》一诗中,有些片段是多么的富有情感和音乐美,叫人心驰神往,久久不能走出那种优美的意境。诗中“你”和“好”两个音调曲折的上声词,使诗歌变得委婉和多情,错落有致;末尾的“掉”既反映了思维意识的解脱,同时也体现出了音乐中的空洞之感,意境之感表露得无遗。

诗人虽然在诗歌语言上表现的过于简洁和朴素,但是其情感却是真真切切的表现了出来。诗人的感情仿佛是挥着翅膀的天使在天际上遨游,无拘无束。

例如他的《残诗》,全首以口语组成,每行节奏感递增,节奏整齐,用朴素的语言描述了雨天的情境,具有极强的艺术气息和生活气息,富有变化,朗朗上口,旋律感强。

在徐志摩的诗歌中,诗人捕捉到了每一个韵脚,通过韵味交错、相联系,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生动性。

例如: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

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 团团的月彩,纤纤的波鳞――

在这首诗中,诗人分别用“影”“云”“心”来进行押韵,不仅仅起到了韵律美的作用,更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将人影、白云、心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和自然的悠闲意境和完美融合。

徐志摩的诗,以语言传达主题情感,以诗歌内容为形象标题,使音乐化语言形式由抽象而具体到与情感同等的地位,这就是徐志摩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这就是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

二.绚丽斑斓的绘画美

诗人在诗歌中,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想境界。在《再别康桥》中,诗的每一节都可以称得上一幅迷人的图画,既有景,又蕴含着浓浓的深情,情境交融,使诗中增添了画的妩媚和绚丽。

再如《一小幅的穷乐图》,在这个诗歌中,诗人真切描绘了贫困时期穷苦人民的生活状况,他们能够将被富人看作是垃圾的东西看的弥足珍贵。女孩将煤渣看成是鲜肉骨头,更加能够突显出穷苦时代人民的生活境遇。诗人用诗歌完美的展示了贫苦现象图景,描绘出一幅穷苦的画面,表现了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人还善于将静态感描绘成动态的变换,表现出他的诗歌在宁静的画面里逸出灵动的生机。以《她是睡着了》为例,描写的是少女的睡态,这本来是一件静谧的图景,但是诗人紧接着描绘了少女的梨涡,让人们感受到了极具动感的灵动体验,让人们在静谧的图景中感受动态的美感。动态美更能够表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气息和鲜明的艺术感,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够表现出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

三.声韵调谐的韵律美

徐志摩在诗歌的创作上,着力追求诗歌格律,希望诗歌能够韵律美,朗朗上口。诗人之所以能够有如此高的造诣,与他对我国优秀诗歌的继承是分不开的。

如《雪花的快乐》这首诗中,作者采用了反复的手法,以三个“飞扬”“消融”为诗歌的情境部分,极大的表现出了雪花的飞扬自由情态和融化的情景。五行为一节,相互押韵,节奏感十分强烈、有致。

当然,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并非只具有以上所讲的与诗歌三美主张相应的音乐美,韵律美,绘画美。它的诗歌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中国人民的历史斗争迹象。

徐志摩的诗歌具有音乐、韵律、绘画之美,在我国诗歌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对徐志摩诗歌艺术进行深刻的探讨和思索,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中国诗歌艺术的博大精深,促进我国艺术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迅《丽水学院报》《论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美》(2006年2月)

[2]孙小兵《文学作品赏析―中国现代文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徐志摩的代表作篇9

【关键词】比较阅读 自主性阅读 朱湘 徐志摩

相对于初中,高中的阅读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自主能力和鉴赏能力。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兴趣固然重要,因为能激发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意志,让其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但兴趣的培养似乎更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同的教师也有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就笔者自身的认识和体会来说,我认为比较阅读(尤其是赏析性的比较阅读),可算是有效提升高中生阅读自主性的有效方式。

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材中,有著名的新月派诗人朱湘和徐志摩的作品。因为这两个人同属新月派,作品本身也有很多共同点,便于展开比较。从诗歌赏析的主要方法入手,比较两个人诗歌作品的异同和异同背后的根源,对引导学生如何展开自主阅读,如何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学会“反思”性阅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一、在寻找差异中展开比较阅读

比较性地阅读朱湘和徐志摩的诗歌,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充分发现两个人在诗歌作品上的不同,然后在此基础上去发现他们的相同点。

以《采莲曲》为例,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朱湘的诗大多是一种舒缓的东方歌谣。沈从文曾经这样评价朱湘的《采莲曲》:“以一个东方民族的情感……唱东方的歌曲,使诗歌从歌曲意义中现出完美。”其实,这个评价对朱湘的大部分诗作都合适。而徐志摩的诗却是另一种格调,一种融合东西方音乐美的格调。

从诗歌取材的角度来看,朱湘的题材多取自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而徐志摩的取材没有特定的倾向,往往是不拘一格。如朱湘诗中出现的“花”总带着中国古典已定格的意象:“菡萏”“荷花”“榴花”(《采莲曲》)、“珍珠梅,碧桃/木笔、梨花与绣球”(《月游》)、“春花”(《梦》)。而徐志摩诗中的“花”则是繁复的――有带东方色彩的花:“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雪花的快乐》)“你我比是桃花接上竹叶”;有西方色彩的花:“罂粟花三三两两”。

在徐志摩诗中,有些写花的词语很难在东西方的文化传统中找到先例,而更多的是自创式的:“新生的小蓝花在草丛中睥睨”(《在那山道旁》)“这岂是偶然,小玲珑的野花”(《朝雾里的小草花》)“苏苏是个痴心的女子:像一朵野蔷薇,她的风姿――”(《苏苏》)。这些表现在词语和题材选用上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朱湘的诗歌作品明显流淌着中国古典文化的血液;而徐志摩的诗则真正成为“志摩的诗”,唱“志摩的歌”,悠游于东西文化之间,做个性的咏歌。

由于题材选择、词语运用是诗歌最显眼的外在特征,所以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两个方向展开寻找不同,也就比较容易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进而增强他们的阅读信心。

二、在寻找共同点中展开比较阅读

在比较阅读中,只注重发现不同作品、不同作者之间可比较的不同点还不足真正深入作品和作者。比较透彻地理解作品和作者,还需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去发现他们的相同点。

如对朱湘和徐志摩的诗歌,就有必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作品的两个相同点:一是他们都擅长用韵,二是他们都讲究诗行的排列形式。而且,还要强调这两个相同点,在朱湘和徐志摩的身上有不同的表现。换句话说,就是在相同点上,有不同的地方。

首先,他们的诗歌都擅长用韵。但在具体的表现上,朱湘的作品重视句末押韵。如《哭城》,全诗五节,每节五行,五行中的1、2、4、5都用ang韵;《幸福》,共三节,每节七句,每节里第1、2、4、5、7都用an韵。从诗歌创作的角度上说,要让诗中如此密的铺排韵脚而又能表达其中内容,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正是因为这样,也就使得朱湘的诗歌,不可避免地面临韵上的雕琢。过于雕琢,也就免不了会牺牲词语的自然、流畅和传情达意的准确,甚至束缚意义表达。

相对而言,徐志摩的诗在用韵上比朱湘自在。徐志摩比较喜欢用换韵的方式来调和意义表达上的自在。如《阔的海》,全诗共十二行,每行末字韵分别为:ao,ao,eng,ong,ang,eng,u,an,ao,an,en,ong。徐志摩的诗歌用韵,一个韵往往不会连用三句以上。如《他眼里有你》,全诗共三节,每节前三句押同一个韵,第一节押ang韵,第二节押ao韵,第三节押ai韵。

其次,他们的诗歌都很讲究诗行在排列上的外在形式。用新月派对诗歌形式的要求,就叫“建筑美”。不过,同样是讲究建筑美,他们各自的表现也有明显的差异。

朱湘的诗的“建筑”,是一种更强调“整齐”的建筑美。如在他创作的意体十四行诗中, 54首中有53首每行字数完全相同。诗行构成的“建筑”,大多均齐,往往每行的字数差别不大。这在表现古代题材的叙述诗以及歌调时自有一种内在的韵味,但是在表达现代复杂的情感时则显出一种限制。

而徐志摩的诗,多为长短参差错落的句子。每行诗少则一字,如《阔的海》《两地相思》,甚至没有字,如《谁知道》,以“……”自成诗句。长的如《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毒药》《白旗》《婴儿》,每行诗有几十字,如散文一般。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建筑”的形式也是多样的。这也就是说,外在形式并未成为意义表达的束缚,而是一种顺从意义表达的韵味。

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不仅对新月派诗歌和新月派的这两个代表性人物的作品有更深入认识,而且对如何鉴赏现代诗歌也会有自己的体会。而这些,也都只有在自主性和自觉性都得到很好地调动了之后才可能产生的效果。

三、在寻找相同与不同的原因中展开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之“比”,关键在于要通过比的过程,去追寻同与不同的主要根源。而这也正是比较阅读能培养学生学会反思性文学鉴赏的重要步骤。同时,没有追问,就看不到更深处的“真”,所以在寻找相同与不同的原因中展开比较阅读,往往有助于引导学生的思维往深处延伸,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朱湘和徐志摩诗歌的同与不同,可引导学生从两人的经历和对美的认识上的不同来寻找根源。

一样有留学背景,但中国传统文化对朱湘的影响似乎更为深沉,而且,他的美学理想也在于此。在诗歌创作中,他不仅善于融化传统古诗词,而且在音节的和谐上更是继承了古典诗歌,特别是民歌的风格。这使得朱湘的诗歌在韵律的精到、节奏的均齐上都有显著的古典特征。

苏雪林在《论朱湘的诗》中,描写了在一个文艺会上听朱湘朗诵《摇篮曲》的情景“其音节温柔飘忽,有说不出的甜美与和谐,你的灵魂在那弹簧似的音调上轻轻颠着摇着,也恍恍惚惚要飞入梦乡了。”与《摇篮曲》不同,《采莲曲》以每节第五六句及八九句的二字短行把韵与节奏灵活地发挥到极致。“日落,/微波”“左行,/右撑”“溪涧,/采莲”“拍紧,/拍轻”“风定,/风生”“时静,/时闻” ……在行尾字的一仄一平、前抑后扬中传达出莲舟划过水面时随波的微微升沉颠摇。划舟的节奏变成了诗的节奏,这也正是他希望达到的美学效果。

而徐志摩的诗,由于在音韵、音节、题材选择上不刻意雕琢,所以比起朱湘的诗,不仅题材显得更加广泛,情绪表达也更现代、更丰富、更真切。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徐志摩的诗更倾向于内心韵致的直写,更倾向于不羁、潇洒、飘忽、自由的美学韵致。

所以,在他的诗歌中,常常可以看到长至几十字短至于无字的诗行,来表现他不羁的思维;在韵律上不刻意雕琢,却能自如地根据题材表达诗歌内容需要的情绪,这使他的诗现出一种由他性灵所支配的音乐美感。而且,由于徐志摩在中西文明的选取上并没有朱湘那样明显的古典化倾向,所以徐志摩的中西文化、中西语言的表达才更容易形成“徐志摩式”的美学追求。

不拘泥于作品本身,而是以某一作品为切入点延伸开去,从而从篇与篇的小比较走向作者与作者的大比较,既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也能在差别化中使对文学有兴趣的学生有深入学习的机会。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深入改革的当前,以拓展、自主和自觉为培养目的的比较阅读,应该越来越有值得倡导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湘,孙玉石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徐志摩的代表作篇10

作为那个时代的名人,徐志摩在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对民族命运有过深刻的思考。他与张幼仪的婚姻是那个时代的不幸,他与林徽因的淡淡情愫令人唏嘘,他与陆小曼的婚姻热烈而深情,却又坎坷多舛。2000年时徐志摩的故事被拍成连续剧《人间四月天》,来纪念这为杰出的诗人如梦如歌般的人生往事。

1897年初,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保宁坊的一户地主家,一个婴儿呱呱落地,取名徐章垿(留学英国时改名徐志摩)。父亲徐申如望子成龙,把他送到私塾和新式学堂,由老师们严格教导。由于天资聪颖,加上勤学好问,涉猎广泛,徐志摩很快就在同学中脱颖而出。1915年夏秋之间,他从杭州第一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徐志摩的第一次北京之行可谓来去匆匆,同年10月,他就回到家乡与第一任妻子张幼仪结婚。

中国历史上第一桩西式离婚案

1915年10月,徐志摩和14岁的张幼仪在父母的包办下结了婚,这段婚姻算是经济政治联姻。1916年秋,徐志摩继续北上,到天津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预科攻读法科。翌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也随之转入北大就读。与第一次进京时隔两年,1917年9月,徐志摩再次来到了北大上学。

1918夏天,徐志摩赴美国留学。留学之前,由妻兄张君劢介绍,徐志摩拜梁启超为老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1920年9月,他由美国来到英国留学。同年初秋,徐志摩在伦敦见到17岁的林徽因,一见钟情,与林徽因之间若即若离的淡淡情愫由此萌发。

1920年底,张幼仪出国与丈夫团聚,但此时的徐志摩正疯狂追求林徽因,不久张幼仪怀有身孕,徐志摩却要求她打胎,并提出离婚。传统的张幼仪坚决不同意,徐志摩一走了之,不知去向。1922年张幼仪在德国柏林生下了儿子彼得,当从医院回家后,一直杳无音信的徐志摩露面了——来找她签离婚协议。其时林徽因已经回国,徐志摩得知林徽因与梁思成在一起了,急着回国追求她。没有吵闹,没有纠缠,张幼仪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这是中国历史上依据《民法》的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

寻访小石虎胡同

怀着对心上人的美丽憧憬,1922年底徐志摩来到了北京。来到北京不久就在石虎胡同7号(今小石虎胡同33号)好春轩住下了,出任松坡图书馆第二馆的英文干事。

传说,胡同里原来有座古庙,庙前有座石雕小虎,胡同因此而得名。1965年整顿地名时易名为“小石虎胡同”。

小石虎胡同33号院上世纪60年代前为7号院。7号院在明代为延陵会馆,是江南举子进京科考居住学习的地方;清初,这里成为吴三桂之子吴应熊的府邸。康熙年间,这里成了右翼官房;雍正三年改为右翼宗学,据说曹雪芹曾在这里当过教师;后来梁启超在其东侧建松坡图书馆第二馆;上世纪90年代,成为了“西单民族大世界”。

小石虎胡同很好找,原来中友百货大楼(现在的汉光百货)的北侧短短的一截小巷子便是。来到这里,远远的便看见胡同南侧原本的西单民族大世界被整个用围挡包裹了起来,看起来是要改建,其中一家店正用喧闹的大喇叭奋力的进行最后的甩卖。正巧这家店外墙上,我找到了“小石虎胡同33号”的门牌。短短的一截胡同,很快便走到了尽头,在胡同的右侧一株巨大的古树和建筑物几乎融为了一体,这应该就是被称为“京都古枣第一株”的枣王吧,据说它已有600多年历史。

徐志摩匆匆回国,想追回心上人,可此时的林徽因与梁思成已经订婚,并且恋爱关系已相当稳固了。

有一个小故事,颇能说明志摩的执著与尴尬。梁启超是松坡图书馆的馆长。松坡图书馆有两处院子,一处在西单附近的石虎胡同7号,就是徐志摩住的地方,另一处在北海公园里的快雪堂。快雪堂是一处幽静高雅院落,星期天不对外开放,梁思成因关系特殊备有钥匙可以自由出入,便约了林徽因来此相聚。徐志摩找林徽因也会找到这儿。去的次数多了,自然引起梁思成的反感,梁便在门上贴一纸条,大书: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e.(情人不愿受干扰)。徐志摩见了,只得怏怏而去。

小石虎胡同 诗歌事业的新起点

在《希望的埋葬》一诗中,他写道:“希望,只如今……如今只剩些遗骸;可怜,我的心……却教我如何埋掩?……我收拾一筐的红叶,露凋秋伤的枫叶,铺盖在你新坟之上,——长眠着美丽的希望!”那凄美飘落的红叶是否也象征着他发现林徽因爱上梁思成之后,那完全破灭的希望呢?

1924年春,徐志摩在石虎胡同好春轩住处的墙上挂了个牌子,上书三个大字:“新月社”。新月社的前身,是徐志摩与朋友们两周一次的聚餐,大家饮酒赋诗,有时徐志摩还表演京剧和昆曲的唱段来助兴。

时间变换,沧海桑田,曾经的辉煌都已散去,现在的小石虎胡同33号已被商业的洪流所包围,被市井的喧阗所征服,不知这里的旧物是否还记得当初新月社的才子们翩翩的风度,飘逸的朗诵,是否还记得,徐志摩写下的那首诗,那首优美的《石虎胡同七号》:“我们的小园庭,有时淡描着依稀的梦景;雨过的苍茫与满庭荫绿,织成无声幽冥,小娃独坐在残兰的胸前,听隔院蚓鸣,一片化不尽的雨云,倦展在老槐树顶,掠檐前作圆形的舞旋,是蝙蝠,还是蜻蜓?……”

东松树胡同 与陆小曼热恋

徐志摩创立新月社后,还在东松树胡同创建了新月社俱乐部。俱乐部的成员有梁启超、林长民、胡适、林语堂等,以及一些崭露头角的年轻作家,如沈从文等。后来,徐志摩从石虎胡同搬到了东松树胡同,新月社与新月社俱乐部也就合二为一了。

在这里,徐志摩除了继续自己的文学事业外,还经历了一场惊世骇俗的恋情,与名媛陆小曼坠入了爱河。

陆小曼其父曾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回国后任赋税司长达20余年。1920年陆小曼与年轻有为的王赓将军结婚。陆小曼成为王将军夫人后,聪明漂亮加显赫的身世,成为北京上层社会交际花。王赓工作繁忙,这时王赓留学美国时的好友徐志摩悄悄地介入进来。

从传统道德讲,徐志摩追求陆小曼,算是对结发妻子不忠,对朋友王赓不义。然而徐志摩向来是随兴而为、不拘绳墨。而且在当时风气初开的潮流中,他们还受到青年男女的怂恿、喝采,豪气干云地踏上“不思旧姻求新婚”的道路。

1926年农历7月7日,徐志摩和陆小曼举办了婚礼。有意思的是他俩执意请梁启超证婚,梁启超说必须让他在婚礼上行训斥礼,徐志摩应允。大庭广众之下梁启超骂道:“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作新人。”盛典举罢,徐志摩与陆小曼南下定居上海。此后,徐志摩曾在上海和南京的一些大学里担任教授,还办起了《新月》月刊,成为新月派的灵魂人物。其间,他曾再次来到英国剑桥,在回国途中,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作——《再别康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