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美老师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15 02:52:11

关于赞美老师的作文

关于赞美老师的作文篇1

赞美老师是有讲究的,学生该如何赞美老师呢?

一、要真诚地赞美

老师的显著特点是: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感情细腻,充满智慧且较敏感。因此,老师对真诚的赞美还是有意的奉承比一般人更敏锐,所以赞美老师要真诚,忌逢迎吹捧。例如大多数老师不会想到升官发财,如果你赞美老师“有官相,做老师是埋没了人才”就很不适宜,假如该老师以做教师为荣,他一定对你的这种赞美嗤之以鼻,遇到性格直率的老师,还会给你难堪。

一般说来,学生受社会世俗观念影响小,在他们的眼里老师是高尚的,赞美往往是真诚的。真诚的赞美会得到真诚的回报――因为对老师辛勤劳动的肯定,老师会以更高昂的热情、更愉快的心情、更博大的爱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二、要以含蓄、间接的方式赞美

直接的赞美当然有很大的作用,但含蓄、间接的赞美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含蓄、间接的赞美出于无意,也就显得更为真诚,使老师更加为情所动,情义是无价的。

怎样使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呢?

1、用爱心传达赞美

保持教室环境清洁舒心优美。上课前把黑板讲台擦干净,把课桌摆整齐,在讲台上摆上一个雅致的发着淡淡幽香的盆景;学生态度热情,上课前歌声嘹亮,充满激情。这都会潜移默化地感染老师,老师自然感到精力充沛,信心百倍,所有世俗烦恼俱抛置脑后,俨然成了能指挥千军万马、神采飞扬的将军。学生的爱心传给老师的信息是:我们需要您、期待着您――敬爱的老师,这是对老师最好的赞美。而恶作剧(“老师推门进,扫帚白天降”、“前门紧紧关,委屈后门行”等)是赞美的大敌,是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背道而驰的。

2、用眼神、表情等体态语传达赞美

学生在课堂上除了要表情专注,注意力集中外,同时要以适当的方式与老师进行交流。如课堂上适当的微笑点头和与老师目光接触就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良好手段,也是对老师的一种赞美,传递“老师,您讲得真好”、“老师,我懂了”、“老师,您真行,我佩服您”等无声语言。师生就如进入角色的演员,配合默契,教学效果能不好吗?

3、“巧言”传达赞美

(1)巧答话传达赞美

有一次,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厉声问:“昨晚我班纪律不好,我班睡觉最晚的是准?”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的班主任老师。”班主任本来想批评学生不遵守纪律,结果批评不成,反而自责,说自己关心学生不够,以后要更多地关心学生。学生也受老师感染,开始反省自己。一句巧答使师生达到了更多的沟通,也更有利于做好工作。

(2)巧对话传达赞美

实践证明,在第三者面前赞美别人常常起到曲径通幽的效果,显得更有诚意也更真切。姚亚平在《人际关系语言学》中讲过这么一个个例子:有一次贾宝玉针对史湘云、薛宝钗劝他为官做宦、仕途经济的话,对着湘云和袭人赞美黛玉:“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吗?要是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凑巧黛玉这时刚好来到窗外,无意听见,使她“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结果宝黛俩互诉肺腑,感情大增。因为在黛玉看来,宝玉在湘云、宝钗、自己三人中只赞美自己,而且是不知道自己会听到,这种赞美就不但是难得的,还是无意的。倘若宝玉当着黛玉的面说这番话,好猜疑、小性子的林黛玉恐怕还会说宝玉打趣她或想讨好她。

学生在上课讨论或平时聊天时,如果有意无意地流露对老师的赞美,也有这种效果。

三、巧用情境传达赞美

利用教师节、春节、元旦等节日送给老师一张明信片或别的小礼物(尤其是自己手工精心制作的),附上别致、切合情境的问候语,肯定会让老师激动好一阵。如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时送老师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敬爱的老师,因为有您默默的劳动,才有我们这些青翠欲滴的果实;因为有您辛勤的园丁,才有我们这些含苞欲放的花朵……不久的将来,展现在您面前的将是满天下的桃李和满园的芳菲!”也可以在日记或作文中传达真切的感受和由衷的赞美之情,郑霖在《感谢学生》中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并不起眼的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第二节课是阅读课。我正在读书,突然感觉到老师离我近了。尽管我没有转身看,但我知道她正站在我身后听我读书呢!老师站在我身后,我感到很温暖、好高兴。同时我又有点儿紧张,万一没读好怎么办?我打起精神,坐直身子,大声朗读,我要读得最好,最有感情,让老师知道我的进步……”这则日记深深地震撼了这位老师,使老师认识到:即使一个平平常常的举动,也会在学生心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因此提醒了这位老师以后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尽量使自己的行为在学生中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样,提示学生看到《____,我想对您说》的作文题时选取“老师,我想对您说”这样的视角去跟老师说说自己的真心话,给老师以信任、尊重和真诚,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由衷赞美。

四、赞美老师的人格魅力

要学会赞美老师、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一定要关心老师,理解老师。学生特别要了解老师的人格魅力,并抓住机会赞美。

只要我们去注意,去了解,许多老师在人格上都有其闪光之处。有一次,当我赞美一位老年教师很关心学生,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时,这位老师就打开了话匣子,侃侃而谈他许多的学生毕业后一直同他保持着联系,经常写信或打电话来问候他,在外地工作的学生到此地出差时也常常来看望他。我能感觉得到,他是以很幸福很激动的心情说这番话的,我也以感动之心分享他许多的幸福。此后同老师们说话,我都设法赞美他们人格的闪光点,结果我和老师们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

五、寓建议于赞美之中

老师也会出错,也会有疏忽,如教学方法不适当,对学生关心不够或有偏袒之心等。这时学生不能漠不关心,更不应该与老师唱反调,而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让老师知道学生的感受。以赞美的方式委婉地提出建议就是一个好方法。这种方法好在先肯定老师的优点、长处,然后把建议委婉地寓于赞美之中,使老师在良好的心境下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我们的建议。老师对学生的“言外之意”自然了然于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就会用心改正自己的不足。

例如,班主任常常在班上了解学生对科任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许多班主任就做过这样的调查。在调查表上多数学生写的要么是笼统的赞语,如“好”、“很容易懂”、“我喜欢”等;要么是很不客气的话,如“听不懂”、“糟透了”、“换个老师”等。科任老师看到赞美之词只是点点头,看到不客气的话往往很生气。这就违背了班主任的初衷――让科任老师了解学生对他们的建议以便改进教学,进一步密切师生关系,共同努力提高教学成绩。造成这种后果的很大原因就在于学生提建议的方式不妥,没有注意语言的运用。可见,语文老师很有必要让学生学会赞美老师。

六、行动传达赞美

老师不仅仅看你的赞语,而且会看你的行动。因为师生之间是一种长期的、决非一朝一夕的关系,嘴里说得很甜而学习却不努力的学生最终只会给老师留下个“油腔滑调”的形象。名师出高徒,学生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教师的成功,是对老师最好的奖赏和赞美。如果老师教的学生成绩平平,没有什么大的出息,势必使再美的赞扬也大打折扣。

七、赞美要避免过度

关于赞美老师的作文篇2

关键词:课堂教学;赞美艺术;审美意识;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55-02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发现学生了思想、行为等方面的闪光点,用眼神、言行赞美学生,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另外,通过教师之口赞美一类人、一类事、一类现象,更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美丑标准,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素质包含个人先天素质和后天形成的各种素质,包含领会、感受、理解、掌握、欣赏、背诵、创新等各种素质因素。这些素质无不是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慢慢形成的。如果没有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要想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只能是空想罢了。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实施赞美艺术,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有一次在听别的老师课时,班上一位同学踊跃发言谈自己的见解,却遭到了老师的训斥:一点礼貌都不懂,没问你,你却乱讲话!在老师的呵斥下,该生闹了个大红脸,耷拉个脑袋坐下了,一节课再也没有吭声。在闲聊时,也曾听到有的老师在埋怨:现在的学生真是无法无天了,敢在课堂上和老师顶嘴,我狠狠地教育了他一顿。甚至在有些老师的批语中,竟然出现“你简直是猪!”……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师道为尊的观念还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某些老师的心目中,如果不除去这样的观点,素质教育将无从实施。作为老师,应从人格的平等角度看待学生,人无完人,任何一位学生都有优点,欣赏学生、赞美学生,给他们自信,用赞美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一句赞美可以让无望的学生重新拥有自信。无论哪位学生都会相信,天底下没有谁的话比老师的话更让人信任。同样的话语,由父母说出,由朋友同学说出,远没有由老师说出更能令人信服。我认识一位年轻女教师,上高中时很自信。她因生病考砸了一次重要的考试后,对自己是否是学习这块儿料儿发生了怀疑,上课也是我行我素,因此又受到任课老师的批评,她完全绝望了。得过且过地混了几天日子之后,逃学回到了父母身边,谎称是学校放假几天,在大街上无意中遇上了她小学五年级时的班主任,他惊讶地问她怎么会在这儿,而不是在学校里,因为他明白此时的高中绝不会放假的。不过他并没有问什么,只是热情洋溢地对她说,他以她为豪,他常向班里的学生讲她当年刻苦学习的事儿,让大家以她为榜样,并且向学生们打下包票,今年高考,她一定会考上大学的。她从街上回来后,收拾完东西又回到了学校,落下的功课并不多,踏实下来看看课本,难不倒她,她当时怎么就以为自己学不会了呢,经过几个月的奋斗,她正如小学五年级时的班主任所预言的那样,走入了大学校园,而且,是一所师范大学。现在的她正在努力地做一位会赞美学生的老师。

适当地赞美可以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传统的师道尊言,令学生在老师面前噤若寒蝉,见了老师如同老鼠见了猫,想办法转个圈子逃掉,也不愿与老师碰面。在课堂上学生更是如履薄冰,大气不敢出,唯恐被老师抓住了小辫子,吃不了兜着走,弄得一天的日子都不好过。如同前文提到的那种现象,这个学生只因为主动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便受到老师的训斥,受到同学的嘲讽,甚至绝望地认为老师以后对自己再也不会有好印象了。首先,这个学生自己至少这一天心里都很难过,而教师训过他之后,对全班同学也起到一个震慑作用,肯定不会再有人主动发言,即使被老师叫到,光明正大地回答问题,也是顾虑多多,想着怎样迎合老师才能不受批评,无论如何也说不出自己的新创意,这样的课堂还有什么轻松和谐可言呢?相反,如果教师能够正面引导,哪怕那位同学的看法错误至极,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理解失误的例子,况且他那种敢于发言的勇气才是更值得我们肯定的。

只有用心欣赏学生、赞美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信。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教师,只要你愿意发现,就可以看出你的学生时时刻刻都会展现值得赞美之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些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同学却对今天你所提出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你会发现有的同学在今天这节课上的发言比以往要宏亮得多、流畅得多;你会发现有的同学今天是主动站起,而不像往日那样千呼万唤了半天,羞于起身,还犹抱琵琶半遮面……爱因斯坦亲手制作的小板凳看起来丑陋不堪,可这个比起上一个还是漂亮得多啊,就因为这,他们就应该获得老师的赞美!在日常教学生活中,面对洁净如新的黑板,面对纤尘不染的讲桌,面对一句句“老师好!”,“节日快乐!”;面对“老师,您的感冒好了吗?”,“老师,您辛苦了!”……我们又怎能不发自内心地赞美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欣赏和赞美教材中所涉及的有关仁人、志士、英雄以及他们的人生精神境界,赞美这种丰厚的人文底蕴,剖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寻求更高更广阔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欣赏并赞美博大精深的人类精神文化,感受中外物理学家的风采,学习物理科学本身广阔的文化胸襟,为学生提供心灵自由翱翔的足够的精神空间。通过所赞美的人或者事物,让学生更深入理解什么是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不同的社会环境有不同的审美标准。例如,困难时期,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朴素为美;改革开放以来,则以追求时尚为美。在这个物质财富极其丰富的时代,什么才是美,什么才是有价值的人生,这是我们教师教书育人的核心。

语文所涉及的内容小至一日三餐的饮食文化,大至战争、和平和发展的世界热点;既有对真、善、美的讴歌,又有对假、恶、丑的批判;既有对历史的反思,又有对未来的展望……无怪乎一位老语文教师曾说: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如此丰富鲜活的内容,不正是给每一位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结合所讲内容和实际,采用各种形式的欣赏和赞美拨动学生情感之弦的空间大舞台吗?可以用“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乃赋《离骚》,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司马迁受腐刑而著《史记》……”的史实赞美这种逆境中奋发图强的精神;可以由岳飞的“精忠报国”赞美这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可以由勾践的卧薪尝胆、项羽的破釜沉舟赞美这样崇高的追求精神;可以由陈子昂的十八岁开始读书,最后成为初唐著名诗人的事例赞美那种不因一时的退步落后就泄气的人生观点;也可以由孟子的“谦受益,满招损”赞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境界。

关于赞美老师的作文篇3

【关键词】3A法则 师生关系 和谐构建

一、“3A法则”的内涵

“3A法则”是礼仪学上的一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布吉林教授等人提出。其基本含义是:在商务活动中,要成为受欢迎的人,就必须善于向交往对象表达善良、尊重、友善之意。“3A法则”具体内容是:在商务活动中,我们要接受对方(accept)、重视对方(appreciate)、赞美对方(admire)。

“3A法则”虽然首先在商务活动中被人提及,但随着实践的深入,它的适用范围已非常的广泛,同样这种法则也适用于师生关系。

二、“3A法则”对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

(一)把握“3A法则”,有利于减少师生摩擦。现实生活中,师生间难免出现摩擦。究其原因,多半是由教师不能正确地向学生表达善意以及有效地沟通所致,而“3A法则”宗旨恰恰是帮助人们正确地向交往对象表达尊重、友善之意的。所以,作为教师,只要按照“3A法则”行事,师生间的摩擦必将大大减少。

(二)把握“3A法则”,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3A法则”强掉接受别人、重视别人、赞美别人。俗话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是个感情动物,设想每个老师都能依照“3A法则”行事的话,师生间的关系必将越来越融洽,师生间的感情也必将越来越深厚。

三、“3A原则”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的应用

(一)接受学生。所谓接受学生,就是指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尽可能理解学生。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作为老师,心胸一定要开阔。现在有些老师,眼里面容不得一点儿沙子,课堂上,有的学生稍微违反一点儿课堂纪律,他就暴跳如雷且不依不饶,实际上这是非常不对的。还有个别老师,只愿意教成绩好的班,而一旦接了成绩差的班,就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置学生的前途于不顾,这样做,不仅毁了学生的前程,而且,也毁了自己的前途。孔子说:“有教无类。”实际上就是在告诫我们:任何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要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所以,身为老师,一定要学会接受学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携手共进,和谐共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接受并不意味着纵容。针对个别学生的严重违纪,决不能一味地姑息迁就,该惩罚的一定要惩罚。

(二)重视学生。所谓重视学生,就是指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金正昆说:“要想尊重人,首先要先了解人。”教师只有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交往才能了解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发展变化等特点,教师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的工作;二是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所谓“平等”主要指的是人格平等。老师和学生,虽然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但人格都是平等的。因此,老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侮辱学生的人格,贬低学生的人格。此外,作为教师要知道每个学生受教育的权利都是平等的,不论是犯了错误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切忌排斥和歧视他们,伤害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相反,应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多与他们交流、沟通,以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三是要充分发扬民主。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的师生关系条件下,学生真正处于主体、主人、主动的地位中,学生才乐于、敢于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其实,学生都有参与意识,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自,如果教师重视并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主体的作用,从而也间接地促进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三)赞美学生。实践证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肯定,并且,这种欣赏和肯定还能极大地激发一个人的进取心和创造性。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学会赞美学生。具体而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且要及时地、恰到好处地对其加以赞赏和肯定。此外,老师在夸奖学生的同时,还应当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赞美要适可而止。虽说赞美可以赢得学生的好感,但老师在具体运用时,一定要有所控制,不能滥用;二是赞美要实事求是。身为老师一定要明白赞美不是吹捧。真正的赞美一定是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之上的,过度的赞美实际上是一种欺骗;三是赞美要恰如其分。何谓“恰如其分”?实际上就是指夸人要夸到点子上,比方说,一个学生字写得比较好,身为老师,可以就此夸奖一句“你的字写得真不错”,可是,如果要用这句话去赞美一个字体差的同学,后果可想而知。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赞美学生时,用词一定要尽可能恰当、准确。千万不要用学生不爱听的话语去赞美他们,比方说一个学生声音比较洪亮,可以说他“声如洪钟”,但不能说他“大嗓门”。

四、结语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使用“3A法则”,以一颗宽容之心,接受学生;以一颗关爱之心,重视学生;以一颗感恩之心,赞美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师生互信,从而出营造出平等、宽容、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王霁.哲学与人生[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关于赞美老师的作文篇4

老师的赞赏与表扬、夸奖有着质的区别。赞赏是由于常识而加于称赞,是心灵深处的自然流露,内心情感世界的进发,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功利目的。表扬则是侧重于外在的、形式上的,有时还带着一定的目的,并非真心诚意,比如为了让学生认真听课或是按时完成作业(这会引起学生反感)。在日常教学中,多数老师缺少的就是那份对学生的赞赏之心、赞赏之情,这是因为老师常常对学生期望过高,甚至以“完美”的标推去苛求他们,把他们的微小进步当作理所当然而忽略掉。因此,老师看到的大多是学生的不足和缺点,看不到学生的优点,自然就谈不上欣赏称赞学生了。如果有,充其量也只停留在形式上、口头上的表扬而已,学生当然提不起精神。

赞赏学生是人文精神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体现了学生和老师人格尊严上的平等。它倡导个性解放,要求老师应看到人性的美好,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倾向,都有聪明、好学、向善的一面。同时,必须以平常心去看待他们的每一个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老师,自然而然就会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个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价值,从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而对待学生的失败和错误,不能采取责骂、惩罚的态度,而要能以一种广阔的胸襟给予谅解宽容和鼓励,井为他们指出一条解决问题、改正错误的途径。学生长期生活在和谐、温暖、相互信任、相互赞赏的氛围中,就能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境,就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研究新问题。这样,不仅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而且使学生的人生旅途充满着掌声笑声、充满着决心和信心。赞赏是一种美的熏陶,所有学生都希望得到赞赏、信任和鼓励,这样的语言对孩子们具有神奇的激励作用。善与美是紧密相连的,“君子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作为—名老师,如能时时以饱满的精神、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话语对待学生,必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真就是美,老师的赞赏必须真心诚意,没有矫揉造作、言过其实或者空洞无实,这样的赞赏有着自然、真切与和谐之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让学生在学校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经常体验被爱感、成功感、自豪感和愉快感,从而形成开朗活泼、乐观向上的性格,建立起亲密、和谐、真情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能表现出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处处洋溢着真情,时时闪耀智慧的火花。

赞赏是一门艺术,作为它的外在形式的表扬、称赞、激励也必定要讲究艺术。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学识、经验和优点不同,教育教学内容、手段不同,要使赞赏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灵活掌握表扬方法,让它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表扬角度恰当:表扬学生的行为,如“你记得很流利”,“你帮老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表扬学生的精神,如“你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很有创新精神”。表扬学生的素质,如“真聪明”,“你真棒”。对学生提出希望,如“我相信你能行”,“我知道你会成功的”。

表扬方法多样:明确而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上面所举例子。亲切而有力的动作,如点头以赞同,竖起拇指表示夸奖,与学生握手表示感谢,摸摸学生的头或拍拍肩膀表示欣赏。生动而自然的表情,如听学生讲话神情要专注、面带微笑,学生的问题提得好或回答得好显得惊讶、欣喜。还可以辅之于适当的小奖品。这些方法穿插揉合应用,效果将更显著。

表扬程度适时、适中:当学生有稍微的进步或较出色的表现,老师的表扬要及时,特别对待差生更应该不失时机。表扬的程度要得当,拿捏准确,不要言过其实,也下要随心所欲。否则,老师的表扬会没有意义,甚至事与愿违。

关于赞美老师的作文篇5

关键词:认可;理解;赞美;帮助

高三的学生,埋身于书山题海,黑板上的倒计时也成了一把悬于头顶的利剑,让人不寒而栗。该如何从等身书堆中发现希望的光芒?该如何从阵阵哀叹中寻得生活的瑰丽?我觉得在高三这样一个特殊的学年中,作为人文主义气息最浓厚的语文老师有必要对学生投入充分的情感关怀,为他们减压,带领他们发现生活的美好、生活的激情。便如同坚强的舞者,即便是带着镣铐,也要翩翩

起舞。

情感关怀的具体表现便是爱他们。但高尔基说过,爱孩子,那是连母鸡都会的事情。如何爱,才是关键。

一、要认可他们

无论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表现如何,都要从心底承认他们是积极向上的好孩子。这么说,绝不是鼓励“护短”,也不是黑白颠倒。我觉得,从骨子里就差、根本无可救药的孩子是没有的,他们的差也只是相对的、暂时的。由于我们对学生不可能做到完全了解,所以更多时间我们是凭着主观意志和经验、教条通过外化的、直观的分数、行为去判断一名学生的好与坏。但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同样的行为,其出发点、缘由也可能不尽相同。例如,同样是不完成作业的表现,有的学生是因为身体不适,有的是因为做作业拖拉,而有的是因为上课没认真听要求等等。这时,我们的关怀就要因人而异。而当我们暂时还无暇去逐一辨别时,不如就用“认可”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这也就为下一步“理解”打下了良好的心态基础。

二、要理解他们

“理解”这个词现在很流行,如“减负”一般,现状却是不容乐观的。如何能真正做到理解学生,是一道摆在老师面前的永恒的试题。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喜欢趴在地上近距离地看小草,妈妈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因为这样我才能看得更清楚。”这个故事对我的启示是:要学会弯下腰与学生平视,用符合他们高度的眼睛去阅读他们。设想,一位总是整天高高在上的教师大谈“理解”,而对面的学生是需要仰视才能看见这位老师的,你认为他们内心能接受教师的“理解论”吗?怕只会以鄙夷不屑或者逆反对抗来表达不满了。

这种理解表现在教学中,便是能倾听学生的学习心声,从他们对某道题目的见解、思路,不仅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会对自己有所启发。理解他们看似荒诞的思维过程,并予以恰当的引导。比如,有一次做文言文阅读,学生对于文中“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餐盐饭而已”一句能表明主人公郭原平孝顺父母的性格不理解,认为他很傻,应该在外面吃饱饭才是孝顺父母。这种认识差异是由社会环境的不同和人们观念的不同造成的,这并不是学生的错。作为教师,就应该理解学生的认知,再进行引导、讲解。否则,反而容易引发学生的对抗情绪,不利于知识的学习。

理解学生,会让我们看到“高高在上”时发现不了的细节,如家庭、身体、心态、同学相处等等,这些看似与学习无关的因素原来在学生中的影响是这么大。理解学生,会让老师更快、更充分地融入学生中去。即便他暂时还不会向你敞开心扉,但最起码你做出了“示好”的诚意,他也不会太排斥你了。理解学生,还能让老师获得来自学生的理解和关爱。一张及时递来的手帕纸、一把擦拭干净的椅子、一句“老师,你身体不舒服吗”的问候。有这样的情感收益你还会质疑理解的效能吗?

三、要赞美他们

对此应该是毫不吝啬的。我们不知是太过含蓄内敛还是根本就缺乏发现别人长处的眼光。总之,我们总习惯于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认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赞美犹如孩子的营养剂,只要老师对学生充满信心,并且嘴边经常挂着一些由衷的赞美之词,便可使丧失信心的学生恢复自信,使学坏了的学生悬崖勒马,使表现不错的学生更加积极上进。

赞美学生一定要具体,泛泛而论的赞美其实恰恰暴露出教师

对学生的不了解,连赞美的原因都说不出来,你的赞美还有可信度吗?反而会适得其反。“你今天的字很工整。”“第一个举手,很勇敢。”“回答问题的思路很清晰。”“这个词使用很精准。”这样的赞美有针对性,让学生觉得你是真心地观察、聆听了他们并真诚地赞美他们。

赞美有时还可以“无中生有”。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值得玩味的名词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真正的意思是说:教师预言某些学生将会出现特殊的好行为时,这些学生便将展露出老师所预言的才华;反之,教师如果预言学生是难雕的朽木,学生的表现必将腐朽不堪。一位班主任的教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放假刚回来的自习课上,教室始终安静不下来,大家都在兴奋地交流假期感受。班主任走进教室,很随意地说:“我们班同学的纪律是很好的,你们肯定是在讨论问题,对吧?”吵闹声奇迹般地消失了,只剩下几个调皮的学生偷偷地吐出舌头,不好意思地边笑着边拿出了书。

四、要帮助他们

这是将情感关怀落到实处的关键点。倘若我们能以乐于助人的心态去对待学生,我们便会真正觉出教师这个职业是多么的

高尚,而不只是流于口头。当学生成绩波动时,要及时地关注;学习过程中出现什么不良倾向时,应及时地提醒。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应尽自己的可能去帮助他们。

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备战小高考期间,由于历史老师不在场,学生问了我几个历史问题,有一些我无法准确回答,便将题目抄写下来,下课后查找了答案一一抄写好,再给学生送去。帮助他们是一种情感拉拢,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他们会想,连语文老师都这么热心帮助我们学历史,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学不好呢?

帮助他们关注社会。有一次评讲语言文字运用题,是一道关于职场对话的续写,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这道题做得不理想。评讲时我便以角色模拟的形式,请他们体验角色身份,身临其境,感受人物语言,并带领他们展望大学毕业后踏入社会的未来生活。 其实,在给予学生情感关怀的同时,老师也是受益者。关注学生、关怀学生的过程便是自己在寻找生命中曾经丢失的一些宝贵资源,并以此来了解、伴随和支持学生的成长。与此同时,也让自己逐渐走向更加成熟的生命状态。所以,不要吝惜我们的情感关怀。当一批又一批的孩子离开高三,渐渐淡忘了我们所教授的专业知识,却唯独留下了曾经对他们情感上的关怀、慰藉,我们就是成

功的。

参考文献:

[1]蔡慧恒.爱的方程式与孩子相处的艺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于赞美老师的作文篇6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赞美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有个顽劣的孩子,他的恶作剧常令老师、校长大为光火,他的父亲也认为他不可救药。有一天,当继母第一次踏进家门,父亲对他的介绍是:“这是得克萨斯州最坏的男孩”。继母走上前,轻轻地捧起男孩脏兮兮的小脸说:“不,这是得克萨斯州最聪明的孩子,聪明让他做出了许多别人意想不到的事”。孩子第一次听到了赞美,眼中噙满了泪水,从此,他发奋学习,后来创办了著名的钢铁企业。他就是世界著名的卡耐基。

其实赞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及时赞美孩子学习中的每一个小进步,会激发起孩子的自信心。哲人詹姆士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表扬,都渴望得到赞赏。赞美和鼓励的作用不可低估,这是培养孩子自信心帮助他们取得进步和成功的首要环节。班主任如果能巧施赞美艺术,善于赞美,乐于赞美,那我们的班级工作就会取得成功,这就叫赢在赞美。

学生需要教师的赞美,赞美是师爱的表现。若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赞美之词。教师只有细心捕捉到学生身上瞬间闪现的火花,才会说出言简意赅、内涵深刻的赞美话语。

最简单的赞美就是鼓励,最有效的赞美就是支持,最终极的赞美就是肯定。相信孩子,支持孩子,肯定孩子。赞美是需要艺术的,我们要巧妙地应用赞美。

一、赞美赢在适时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抓住孩子值得肯定的时机,适时的赞美,方能起到教育的力度。父母要找出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鼓励的话语不仅仅是一般孩子需要的,再优秀的孩子也同样需要,即使是天才也需要从自己的成果中获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就事论事。不要直接赞美孩子整个人,而应该赞美孩子的具体行为,也不要夸大其词,这样会使孩子沾沾自喜,自以为了不起。当学生做完某件有意义的事,应当及时给予适当的赞美,如一时健忘了,也要想法补上。须知,在孩子应当得到赞美、渴想得到赞美时,老师的“熟视无睹”无异于给孩子当头浇上一盆冷水。

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指责,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师生关系的沟通。融洽的家庭氛围,老师适时的赞美,会促使孩子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争取更大的进步。作为班主任,要细心观察,捕捉孩子的闪光点,看到他们的长处和优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并且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赞美。当孩子主动捡起地上的纸屑,你要及时赞美;当孩子主动借文具给同学,你要及时赞美。及时的赞美,肯定了孩子的行为,强化了他的助人意识,起到了“润物细无声”作用。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有优势的,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使孩子坚信自己能做得更好。

二、赞美赢在适度

赞美,也要恰如其分。赞美是一种奖赏方式,是在竞争后获得的东西,它只提供给胜利者与最优秀的人。赞美是有原则的。赞美孩子时,必需坚持原则,只有在他做了值得赞美的事情时,才去赞美。所罗门曾说:“每日早晨,大夸你的朋友,还不如诅咒他。”赞美学生,不仅要注意方式,还要注意适度,这样才不至于适得其反。

赞美要就事论事,要适度,不可夸大。夸大,言过实在,易脱离实际,孩子易自大;也不可蜻蜓点水,让被赞美的孩子和听赞美的孩子感觉无足轻重,起不到赞美的功效。应该赞美孩子的详细行为,赞美学生时,要积极地肯定他们,但也不能忽视其缺点和问题。

三、赞美赢在适情

古人云:“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赞美要实事求是,不能道听途说,否则矫情的赞美只会营造虚伪、浮夸。赞美要把握分寸。赞美就是发现学生们的优点,并且积极地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优点,最终去努力取得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

多赞美孩子的行为和品行,少赞美孩子的天分和成果。要学会运用鼓励、激励代替空洞的赞美,太过抽象的表扬是无用的。我们在赞美孩子时,不要去赞美其外表,而应多赞美他(她)的努力及所取得的成就,并且赞美得尽可能具体一些。赞美要恰如其分,否则会伤害学生的心灵。过分的鼓励引发反感和不安,妨碍孩子内在责任感的形成,过多物质激励,生成“凡事先讲条件”的秉性。适情的赞美对学生的心理具有很强的抚慰作用,是学生精神力量的源泉,是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鼓励,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赞美在真诚

奥黛丽·赫本说过:“美丽的双眼是善于看到人的优点,魅力的双唇是说出亲切友善的语言”。用你的双眼发现美,用你的亲切友善显出真诚。“只有真实的赞美才能最打动人的心灵”。“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教师真诚的微笑,真诚的眼神,真诚的赞美,没有矫情、没有造作,只有真诚方能被真诚地接受。笔者要求自己赞美孩子时要做到三点:态度真诚,发自内心;看着对方,面带微笑;实事求是,用词准确。

在赞美孩子时,尽量少用“棒”“不错”“很好”等抽象的词汇,因为少了点“诚意”。 儿童是非观念模糊,自控力差,只有当赞美越具体时,儿童对哪些行为是好的才越清楚,遵守这些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真诚的赞美能给儿童以他们所需要的价值感、信任感和自信心,可以强化儿童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欲,激发孩子尝试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

五、赞美赢在丰富

关于赞美老师的作文篇7

关键词:罗森塔尔效应;小学音乐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25-01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传说中雕刻技艺十分精湛的国王。他不喜欢凡间女子,便雕刻了一座精美的象牙少女像。而后每天凝视雕像并向神祈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同时给予这座雕像真挚的赞美和热烈的期望。最终,他的虔诚感动了爱神,爱神使雕像复活,并让他们结成夫妻。人们由这个故事得到启发,即期望和赞美能使奇迹发生,遂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而证明这个效应并使之广泛应用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

1968年,罗森塔尔及其助手到一所小学进行有关教师期望对学生成绩影响的研究。在简单测验后,将一份写有“最具发展潜能者”的名单交给校长及相关老师,并嘱咐其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结果。几个月后,名单上的学生竟然成绩和其他方面都变得异常优秀。实际上,这些学生是随机抽的。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挥了效力,他使老师忽略了对这些学生实际能力的评价,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从而取得进步。后来人们将良性期望产生的积极结果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小学教师给予学生音乐的滋养可以陪伴学生终生。小学生有天然的向师性,他们对教师的态度是无限依赖和崇拜。因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罗森塔尔效应以激发学生音乐兴趣,让学生快乐、持久的学习音乐,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创造良好氛围,保护学生自尊心

小学生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十分敏感,由身边环境得到的自我感觉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愉悦、轻松的环境能促进学生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因而给学生提供一个温暖、包容的学习氛围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教师应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乐观的态度和良性期待对待学生。

记得小学三年级的一次音乐课,实习老师教唱《只怕不抵抗》,要求全班学生单个独唱。当轮到班里一位害羞的男生时,不管怎么劝他就是不敢唱。老师渐渐失去耐心并拿起手中的谱子向男生头上打去。显然,教师对学生有期待,但却没有运用正确的的期待和适当的情感语言。她的行为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如果当时实习老师以积极的态度鼓励这位害羞的男生,那么其正面情绪必然会使学生受到感染,教学结果亦会大相径庭。

二、赞扬恰当中肯,觉察学生“闪光点”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每个人对于身边熟悉的人给予的评价都十分敏感,作为学生更会在意老师的评价。小学生建立自信心的方式是通过表现自己来获得老师的赞扬和肯定。所以,教师不能吝惜对学生的赞扬。但赞扬也要就事论事,要少用“你真棒,你真聪明”这类笼统、模糊的词语,不要扩大赞扬范围。

如世界上找不到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一般,学生亦不尽相同,都有其独特性。教师应该要善于洞察学生的音乐“闪光点”并积极关注,以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如有的学生唱歌跑调,但听力及节奏感很好,肢体语言丰富。有些学生不能很应到节奏,但嗓音条件却优异于常人。教师在课堂里,应该乐于观察并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取长补短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三、真诚关注和赞美,避免期待错位

真诚地关注和赞美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剂,是心灵沟通的桥梁。罗森塔尔效应最佳适应期在儿童时期,此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以附属内驱力为主,他们会为了获得教师的表扬和赞美而努力学习,教师易于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因而,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明确方向并引导学生朝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避免学生因受到过多不当赞美,骄傲自满等负面情绪膨胀而不能给自己准确定位,造成自我期待的错位。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潜能,不管是来自外部暗示,还是自我暗示,一个正面的、积极的信念和期待,可以使一个人的潜能得到超常发挥。当代心理学家乔治· 拉伯萨特说过, 人类生下来就是“早熟的”,他带着一堆潜能来到这个世界。这些潜能可能半途流产,也可能在一些有利条件或不利生存条件下成熟起来, 而个人不得不在这些环境中发展。教师应以承认、洞察、激发学生的潜能为己任, 这个过程没有情感的参与几乎无法实现。 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坚信每个孩子都有其未发掘的音乐潜能。有期望就会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如皮格马利翁一样期望就会产生奇迹!

参考文献:

关于赞美老师的作文篇8

【关键词】小学生;赞美;教育;表扬

罗曼•罗兰说得好:“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理,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赞美就是那缕阳光,不仅让教师心灵温暖,同时也让学生心灵养分充足,茁壮成长。

一、因材施教,赞美特长

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闪光点,教师需要用自己的耐心去挖掘出这些宝贵的东西,通过日常的细心观察,发现每个孩子的特长之处,并积极及时的去表扬赞美,让尚处于萌芽状态的特长之苗充分享受到阳光雨露,一步步的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终身受益的生活一部分。例如,笔者班里曾有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叫刘小傲,不仅嘴贫,还多动,经常招惹其他同学,时不时地就给老师招来一大堆麻烦。笔者找他谈心多次,但都坚持不了多久就又开始了。其他老师说,他这是在证明他的存在感,但这样证明下去会让他学无所成,因此,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观察,终于发现他的朗诵能力非常好,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都把握的很到位。于是,笔者就为他报名了一个朗诵比赛,结果他很争气的夺得了一个第一名,就此机会,笔者在班里重点表扬了他,他心里美滋滋的,同时让他担任班里“朗诵指导员”,谁在朗诵上有问题都可以请教他。从此以后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课堂上注意听讲,积极举手,课下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学习成绩也一路飙升,在年末评比中,获得了三好学生的光荣称号,由此可见赞美教育力量是多么强大。

二、积极进取,赞美进步

教师们通常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当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会不能容忍的大肆批评或惩罚,等到孩子改正错误以后,教师就没有评价了,等到孩子有了进步时,一般教师也做不到及时表扬或称赞,长此以往,学生进步的动力会明显不足。其实应该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有上进心的,他们心里都在为进步努力着,作为教师应该了解这种心理,并能及时的对每一个有点滴进步的孩子进行肯定赞美,切勿忽略。尤其是后进生,他们要求进步的心愿更加强烈,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鼓励、肯定、赞美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并为他们的进步创造最适宜的环境氛围。有一个叫凌风的孩子,每次作业都错误百出,教师就利用他作业较好的一次进行了肯定赞美,虽这次作业相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还是不堪入目,但对于他本人来说确实有所进步,当看到他惊喜的眼神时,教师回应了一个赞美性的点头,就这个点头,让凌风温暖备至,信心倍增。从此以后,每天的作业他都努力用心去完成,教师也对他每天的进步赞美不已,最后凌风的成绩突飞猛进,当划着醒目的“A”的作业本被展示在教室前面的时候,他激动的眼圈红了,点滴赞美融入到点滴进步中,会出现惊人影响力。

三、随时随地,赞美细节

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需要随时随地的提醒与滋润,教师应适度使用自己的真诚去赞美学生的每一个细节,赞美应真诚自然,乐于让人接受,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一贯用“你真棒!”、“你好聪明”、“你是个好学生”之类的话,并不能达到增强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作用,应将赞美具体化,也就是让赞美成为一种指路明灯,提醒学生你可以这样继续做下去,或怎样做会更好。比如,有一次,教师看到一个学生在处理同学关系的时候做的非常好,便及时对其进行了表扬肯定,但毕竟是孩子,肯定也有些稚嫩和思虑不周之处,教师在赞美之后又及时对其做法做了一个详尽的点评,告诉他这样做很好,但如果再加做一项或话这样去说会效果更好,学生醍醐灌顶,对教师钦佩的同时增强了自身素质。因此教师要做到细心真诚,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学生的赞美应发生在随时随地。四、赞美适度,不可滥用赞美之词固然能让学生身心愉悦,积极奋进,但若滥用则会适得其反,起不到预期的效果,比如一个孩子取得了一点的成绩,确实需要赞美鼓励,但若教师将这种赞美行使的很过火,“真了不起”。“没想到你能做到这么完美”等等,学生就会认为我没有付出全部努力,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效果,我真的比任何人都强,这就会造成他的傲慢秉性,歪曲其人生观。笔者认为,赞美与鼓励相辅相成是最好的,容易把握度,同时鼓励的形式不提倡使用物质,可以用些,但不可多用,应引导孩子注重精神升华,多用了会让孩子品行物质化,适得其反。总之,赞美固然有其傲人的优势,但教师必须能合理驾驭,才能真正发挥其本身巨大的优势作用,教师应不断学习这方面的技能,让赞美的火苗点燃学生心理美好的憧憬与希望。

参考文献:

[1]黄文罕.浅谈赞美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15年(19):263-264.

关于赞美老师的作文篇9

一、优化教学情境

优化教学情境,营造轻松课堂氛围、激发兴趣、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先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在“智力发展最佳状态”中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有效知识。所以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的有效法则。在教学实际中,可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性地组织一些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一课时,可在班上组学生搜集关于关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各种资料,先在每个小组中讨论,然后全班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讨论,使每个孩子对课文内容都有全面的了解,并通过自己的朗读表演理解了课文内容,无需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逐句逐段地分析课文内容了。

二、赞扬欣赏学生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老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课堂上笔者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或用赞许的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丰富!”;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微微一笑?每节课笔者尽量多赞赏学生,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虚伪的应付的,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可以说,赞赏出创造力,赞赏出学习兴趣,赞赏出进步的学生,赞赏出有特点的学生。通过赞赏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三、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

关于赞美老师的作文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兴趣;激发培养

积极的情绪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进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因此,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

一、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

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魅力在于此,语文课堂的活力也在于此。 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营造方法。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特别是与老师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敢于不屈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盲从于教材,敢说“我认为”。学生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往往能产生一种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学习兴趣高涨,从而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展现语文课堂的无限活力。

二、多赞扬多欣赏学生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老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赞赏出创造力,赞赏出学习兴趣,赞赏出进步的学生,赞赏出有特点的学生。通过赞赏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三、认真倾听学生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老师满堂灌,学生只能当作一个个观众,等着老师往里灌东西,可结果,园丁的辛勤,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变成了统一模式铸造的标准件。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讲”教师“听”。有三大好处:首先通过“听”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通过“听”常常被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独到深刻的见解、幽默睿智的语言所折服。其次通过“听”可以真正使教师领悟“教学相长”的真谛。再次通过学生“讲”教师“听”,可以锻炼学生。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堂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这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自主学习和协调学习”的教育观,由传授知识向学生终生发展延伸。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而这种学生多讲、老师多听的教学模式正是“授之与渔”“操练捕鱼”的有效途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做主角,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活跃和热烈,使语文课堂呈现无穷的活力与魅力。

四、在师生平等的课堂上学生互评互学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最高裁定权,却忽视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实质上也漠视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一种表现,尤其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营造方法。当学生的自觉意识得到高度强化,内在的进取热情已得到激发,教师就可以把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权交还给他们,激发其活跃的主体意识,感受班集体内平等、和谐、信赖的自由氛围。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把抄写默写背诵等客观作业交给学生自检瓦评,取长补短。学生在评改时,既能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也感受到当一回老师的快乐,还把知识又复习了一遍,一举三得。

五、用教师魅力来熏陶学生

教师的授课语言要有绘声绘色的形象性,表情达意的准确性,辞约意丰的简明性,和谐悦耳的音乐性,严密准确的逻辑性,教师用这种语言描景状物,述说人事,说明特征,品味诗文,剖析事理,定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对典范的名篇佳作记忆成诵,而且应形成自己钻研教材的真功夫,能常教常新,能给学生以艺术熏陶与美的享受,真正成为学生求知与做人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师出色的艺术审美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有助于激活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朝气与生机,因为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与点拨下,能够从教材的字里行间发现各种静态美、动态美、形态美、色泽美、韵律美,能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教材横生的情趣。教师匠心独运的板书设计也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从而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