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烈士的故事十篇

时间:2023-03-22 07:51:49

英雄烈士的故事

英雄烈士的故事篇1

今天早上7:30,我和同学一起去踏青,在车上我看到了美景就像一幅照片。

不一会儿,到了革命烈士陵园,举行了悼念活动。我们给烈士敬献了花圈,并举行了了悼念活动。由董志远、高艺萌两位同学宣读了悼念词,曹柏晨带领我们宣誓,全场气氛严肃,我们心情沉重。仪式完成后,我们给烈士们敬献了小白花,只见松柏伴随烈士墓边,像士兵一样为他们站岗。

通过这次参观,我知道了许多革命先烈的故事,许世友、杨国夫等老一辈的英雄故事,特别提到了三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我非常感动。随后参观了革命纪念堂,纪念堂上方,悬挂着一幅幅的相片,下面的展示柜摆放着英雄的遗物和英雄使用过的物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从烈士脑子里取出来的二颗子弹,感觉真恐怖,通过这些物品我们了解了英雄们的英雄故事和奋斗历程,让我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的是多么不容易。

英雄烈士的故事篇2

2017年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总结一: 为了进一步落实和加强幼儿思想道德教育,对幼儿进行民族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民族美德的教育,根据我园幼儿年龄特点,结合清明节活动这一教育契机,我园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本次活动全园师生484人均参与,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宣传活动,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

1.利用周一的升旗活动,结合国旗下的讲话,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对幼儿进行缅怀革命英烈、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

2.以永远的英雄为内容进行宣传,教育幼儿爱英雄、颂英雄,从小事做起,培养幼儿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的文明意识,爱英雄、敬英雄的情感。

二、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

1.通过电视、VCD观看英雄故事及爱国主义影片,让幼儿对英雄有直观的认识,从而从内心主动地爱英雄、学英雄。

2.通过谈话、儿歌、歌曲、故事、绘画等活动,如:学唱歌曲《王二小放牛》、听《董存瑞炸碉堡》、《抗日小英雄王朴》、《闪闪的红星》、《我热爱的英雄--高建成》的故事等,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生命、付出青春的英雄,了解他们的事例,激发了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3.开展以英雄人物事迹为内容的情景表演活动,通过游戏,通过幼儿自身的表演感受英雄事迹。

4.开展传唱革命歌曲和童谣活动,在幼儿园中形成爱英雄、唱英雄的良好氛围。

三、开展大手牵小手教育活动,加强家园联系工作。

1.在家教栏对家长、幼儿进行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知识宣传,了解清明节的常识,宣传文明祭扫,爱护环境,安全出行的新风尚,用鲜花、植树等文明生态的方式表达对先烈、家庭先人的怀念之情,通过家长的行为影响孩子,培养孩子从小形成文明的祭扫、爱护环境的意识。

2.广泛动员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革命先烈的图片、连环画、书籍等资料,布置在幼儿园活动室内的英雄角上,让幼儿了解英雄形象,对英雄产生崇高的敬意,萌发爱英雄、学英雄的情感。

通过本次活动,杏花岭区实验幼儿园的幼儿和家长们均得到了深刻的教育,很多幼儿对清明节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懂得不仅要学习先烈们的精神,同时也意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让幼儿不仅在思想上以先烈们为榜样,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更重要的是要付诸于行动,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小做起。

2017年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总结二: 为缅怀先烈,继承弘扬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加强对幼儿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幼儿从小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积极响应镇教育文件精神。苗苗中心幼儿园在清明节期间,开展了缅怀先烈,文明祭奠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幼儿祭扫烈士墓,引导幼儿慎终追远、缅怀先辈;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感恩怀念,学习革命先烈的崇高品德,激励幼儿健康成长。

一、加强领导,认真制订方案。

结合上级下发关于清明节活动的相关要求和通知,园领导在第一时间召开园务会,统筹安排活动,制订详细方案,并分工合作迅速展开工作,各班按要求积极行动起来。

二、加大宣传,创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和手段,宣传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各班围绕缅怀先烈,文明祭奠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三、认真组织,增强爱国意识。

为了保证祭扫烈士墓有序开展,我园再次召开了园务会,就祭扫烈士墓的程序、相关安全问题及各人员职责安排等进行商讨,并要求各班老师做好以下工作:

1.各班班主任做了有关缅怀先烈,文明祭奠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2.各班幼儿在老师的组织下认真学习由我园杨莺老园长作词作曲的《扫墓歌》。

3.各班教师利用手工课时间带领幼儿亲手制作纸花、小花圈,缅怀革命先烈。

4.大班段挑选优秀幼儿代表作好祭扫烈士墓陵园发言准备、《扫墓歌》领唱及指挥。

4月4日上午组织幼儿园中大班幼儿步行前往安海烈士陵园进行祭奠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幼儿感受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进一步了解了烈士们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迹。此次清明节祭奠英烈系列活动,使早已远离战争、身处和平的师生重温了为国家独立、民族自强、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迸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坚定了保卫祖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念。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弘扬民族精神、了解传统文化的活动一如既往地开展下去,让爱国主义精神在每个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017年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总结三: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正向人们走来。为了让幼儿充分了解与感受这一传统节日,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城内幼儿园全体师生开展了一次清明节主题活动。

英雄烈士的故事篇3

成语解释

【成语】: 可歌可泣

【拼音】: kě gē kě qì

【解释】: 泣:流泪。形容值得歌颂、赞美的事,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成语典故

【出处】: 《周易·中孚》:“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明·海瑞《方孝孺临麻姑仙坛记跋》:“国初方列之概,无异平原复生。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词语辨析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英勇的感人事迹

可歌可泣造句

【1】 校长经常念叨一位可歌可泣,为学校争光的老前辈。

【2】 他的事迹真是让人可歌可泣。

【3】 梵高是一位让我们可歌可泣的优秀画师。

【4】 我读了抗日英雄杨靖宇那可歌可泣的事迹后,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敬意。

【5】 估计那段黑帮经历也能给拍得可歌可泣的吧。

【6】 故事真挚动人,秋月的事迹可歌可泣。

【7】 起义战士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进行战斗的事迹真是可歌可泣。

【8】 这本书记载了抗日战士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9】 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我们的解放事业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

【10】 书上记载的那些动人心弦、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催人泪下。

【11】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奋斗牺牲,精神是可歌可泣的。

【12】 可歌可泣的当代消防兵!

【13】 历史那些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14】 他不像那样锋芒毕露,他那段故事虽然鲜为人知,但却是可歌可泣的,他才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15】 先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16】 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17】 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万古流芳。

【18】 英烈们用热血为新中国的建立写下一首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

【19】 这个人背后也有一个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20】 感叹那老伯惊人的技术和我那可歌可泣的视力。

【21】 赵随玉师傅勇于救人,可歌可泣值得弘扬。

【22】 移动的企业精神可歌可泣。

【23】 民族英雄那种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值得好好我们学习!

【24】 先烈们可歌可泣的事迹,给我们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英雄烈士的故事篇4

关键词:英雄文化;思政课;高校

一、英雄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

“英雄者,国之干,民之魂。”英雄文化是一个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英雄文化,传承英雄精神,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一)深入学习贯彻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多次在重要场合发表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其基本要义有如下5个方面。第一,“人民是真正的英雄”。2014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历来具有不畏、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1]第二,“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2]。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2]第三,“英雄精神永不过时”。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读了《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便有感而发填写了一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毋改英雄意气”,表达了对焦裕禄的崇敬和他自己爱民为民、责任担当的坚定情怀。[3]第四,新时代要加强英雄文化教育。2015年9月2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实现我们的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4]。第五,英雄教育制度化。2018年国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2019年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关怀帮扶办法》。党和国家通过法律和制度化的措施安排,将英雄教育纳入到法律层面,表达了“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决心。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来源于实践的总结,经过历史的检验,意蕴丰富,蕴含着无穷的智慧。新时代将英雄文化创新融入高校思政课,能够将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精神,传达给代表国家未来的大学生,并将这些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二)有力反击,打赢意识形态保卫战。旗帜鲜明“弘扬英雄文化、传承英雄精神”,是高校思政课有力反击、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关键所在。当前,以污蔑诋毁英雄人物为特征的暗潮涌动,它们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肆意歪曲历史、丑化英雄人物,这对新时代“三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有很强的欺骗性。例如网上曾有关于某高校开展祭奠“英雄烈士”的活动报道,而实际上在解放战争中是个彻头彻尾到底的人物,根本不能被认为是“英雄烈士”。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4]要打赢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用英雄文化引领高校思政课是十分必要的,这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英雄,辨别的谣言,更好弘扬英雄文化、传承英雄精神。

二、英雄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

近年来,党和国家通过大大小小的场合,对为国家和人民做出重大贡献的新时代英雄进行表彰,并授予他们“改革先锋”“大国工匠”“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这些新时代英雄和我国古代爱国英雄、近现代革命英雄等形成了一个连贯的英雄谱系。他们永远值得后人铭记、崇尚和学习。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对高校思政课理论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创新,逐渐梳理出一套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案,为实现英雄文化创新融入高校思政课提供了有效的经验积累。(一)理论课堂的教学内容:实现知情意行顺势而为。顺应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高校四门必修的思政理论课为依托,从知、情、意、行四方面着力,顺势而为,实现大学生对英雄文化的逐步深入了解。从“知”上入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解决正确理解“英雄”“英雄文化”“英雄精神”等概念。其中,教学内容包括马克思的群众史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特别是要讲清楚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继承和创新,如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和平年代需要英雄情怀等。从“情”上下功夫。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上,通过追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英雄事迹,让大学生认识到战斗英雄身上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愫。他们的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生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后人铭记,他们身上展现的英雄精神永远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动力之源。从“意”上去融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讲英雄人物、英雄事迹,就要重点挖掘英雄背后深沉的家国情怀。深刻讲解英雄情怀就是人民情怀,英雄身上体现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迈气概,实则源于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源于对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政治认同。因此,英雄“是最可爱的人”。只有全社会都铭记英雄、崇尚英雄、关爱英雄、学习英雄,才会有更多的人争做英雄,我们的国家才能有更美好的未来。从“行”上去磨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要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一代一代人接力践行英雄文化、传承英雄精神所形成的英雄谱系讲清楚。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国元勋的青年斗争生活”,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劳动模范和劳模精神”,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改革先锋教育和创新创业精神”,新时代的“奋斗教育和时代楷模精神”等。让大学生明白“每一个时代有特定的历史使命,每个时代都需要有属于自己时代的英雄”。进入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即将在各自行业中努力拼搏奋斗时,要牢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争当青年英雄,将英雄谱系永续传承。(二)理论课堂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提升学习兴趣。“理论解析+讲述故事”。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注重将英雄人物作为范例贯穿教学全过程。高校思政课教学首先是做到以理服人,以理服人的关键之处就是理论与实践的逻辑是相吻合的。同时,高校思政课也要善于讲故事,通过讲英雄故事实现以情感人,强化理论学习效果。比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能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而关键和前提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实现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通过讲英雄人物的故事能够传递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通过英雄人物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精神和榜样作用,能够为大学生架起当代青年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实现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的桥梁。“课内举例+课外拓展”。通过课堂讲授的英雄人物示例以引导大学生课外保卫英雄的积极主动性。在进行“革命英雄”“改革先锋”“时代楷模”等英雄人物案例教学中,注意让大学生感受英雄的个人魅力,从而对英雄产生崇敬之情,在课下能够自觉抵制等对英雄的诋毁与污蔑。如,以“开国元勋的青年学习和斗争生活”为例,让大学生充分了解一代开国元勋不平凡的青年生活,以正确辨别的谣言。“线上+线下”。榜样教育一直在思政课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身边的榜样。为此,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老师建设了线上“家乡英雄(先进)人物数据库”,实现数据库资源使马院全部老师共享。为了将数据库做得更加完善,学院每学期都会专门招募感兴趣的大学生加入“英雄教育学习小组”,作为思政课教师助手,帮助进行线下数据库资料搜集整理,并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逐步完善“家乡英雄(先进)人物数据库”。(三)实践教学:借助资源优势丰富实践课堂。充分发挥本地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优势。江西省南昌市因为历史的积累,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故借此可以让高校思政课有更加多样的实践课程安排。第一,“红色家书”朗诵演讲活动。开展“红色家书”朗诵演讲活动,让大学生阅读英雄的生活经历与心里世界,帮助大学生进一步理解英雄为共产主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无私与伟大。第二,参观江西农业大学校史馆。江西农业大学办学近百年,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让大学生学习本校悠久历史,了解本校的英雄人物,更好学习践行江西农业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文化和“厚德博学、抱朴守真”的大学精神。第三,祭扫烈士陵园。烈士陵园位于江西农业大学西北方2公里左右。借此优势,可先在校内电影院观看讲述烈士事迹的电影《信仰者》,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带领大学生祭扫烈士墓,参观烈士展览馆,在烈士塑像前朗诵《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广为人知的优秀作品,让大学生深入了解这位伟大的革命英雄人物。第四,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在参观前,先向大学生提出关于南昌八一起义事件的一些问题,如“南昌八一起义中的主要英雄人物事迹”等,引导大学生认真参观,学习历史。第五,参观“小平小道”。这里曾是邓小平同志1969—1971年在江西新建县下放劳动住过的地方,距离江西农业大学10公里。学院每学期都会组织大学生参观,来感受中国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魅力。“请进来+走出去”。在高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5]为打通高校思政课堂与社会思政大课堂之通道,形成全社会育人的良好氛围,经大学生和思政课教师推荐,学院领导统筹邀请有南昌的英雄及其家属、后代进学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让大学生近距离感受英雄带来的正能量。

随后,积极动员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利用寒暑假等时间走出校园,在南昌周边的乡村等地区,积极参与“三农”工作,收集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脱贫的扶贫干部和第一书记的英雄、先进事迹,并根据乡村振兴的需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实践中感受付出的喜悦与价值。“共建+共享”。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学习评价和评定学生一直是个难题。没有及时准确的学习评价和科学全面的评定学生机制,很难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学习的内生动力。针对此情况,学院在原有“平时课堂表现+期末考试”评定学生基础上,创新提出“共建+共享”。即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3—5人一组,根据思政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积极寻找身边的英雄、先进人物故事,进行资料整理,形成PPT和演讲文字稿(800—1000字),随后课堂上进行3—5分钟演讲,同学间实现成果共学、共商、共建、共享机制。之后,思政课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打分评价,并加盖马院教学办的公章,可以用做学生后面列为入党积极分子或考察对象的佐证材料。实现思政课老师和学生工作教师之间的互通互联,实现了全方位育人合力,一方面大大提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丰富和改善了入党积极分子遴选、培训、评价机制,形成学生、思政课教师、学生工作教师的多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2-14(02).

[2]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1(02).

[3]:弘扬焦裕禄精神继续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N].人民日报,2014-03-19(01).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在京隆重举行[N].人民日报,2015-09-03(01).

英雄烈士的故事篇5

孙占元牺牲后,当地政府将他的家乡河南省林州市三弓水村易名为占元村,建有孙占元故居纪念馆和孙占元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馆内有原国家主席的题辞。60年来,烈士的家乡发生了巨变。今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谨以此文献给牺牲在朝鲜的所有志愿军烈士们。

随团赴朝祭奠爷爷英灵

今年4月中旬的一天,年近六旬的孙软锁、孙合喜接到了林州市人武部的通知,国防部要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英模烈属代表团一行28人,赴朝进行为期6天的访问,祭拜烈士英灵。作为孙占元烈士的孙子,他们是代表团成员之一。

5月1日,穿戴一新的孙软锁和孙合喜乘火车抵达北京。他们见到了烈士的妻子刘松林、之孙毛新宇夫妇,以及、、杨根思、杨连第、许家鹏、杨春增、伍先华等烈士的亲人。

代表团主要以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的志愿军烈士亲属组成,此称号是朝鲜授予的最高荣誉,志愿军获此称号的12人中,除、杨育才、胡修道外,其他9人全部牺牲在朝鲜战场。

5月4日,代表团抵达朝鲜的第二天,就到平安南道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凭吊烈士。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中,长眠着包括毛岸荚在内的134名烈士。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孙软锁等烈士亲属又赶往江原道金化郡九峰里志愿军烈士陵园凭吊,孙占元、杨春增、伍先华等烈士曾安眠在这里,墓里共安葬着16848名志愿军烈士。

第一次来祭奠爷爷,孙软锁弟兄俩百感交集。年近六旬的他们按照家乡的风俗,在刻着爷爷名字的基前摆上了酒、水果、烧纸等。孙合喜端起酒杯说:“爷爷,我们看您来了。您为中朝友谊做出的贡献我们会永远牢记,愿您在天之灵安息。”孙软锁轻抚墓碑,久久不愿离去。

陵园对面便是家喻户晓的上甘岭,这里原本是朝鲜金化郡五圣山南麓一个小村庄,当年孙占元就是在上甘岭战役中壮烈牺牲的。上甘岭现处于南北双方的非军事区内,双方均不得进入。孙软锁和孙合喜只能遥望那片被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

在朝鲜期间,朝鲜人民武力部为他们举行了欢迎宴会,当得知孙软锁和孙合喜是著名英雄孙占元的亲属时,朝鲜人民武力部副部长朴在京还特意为孙占元烈士题辞:孙占元烈士的英雄功绩将与朝中友谊的历史一起永放光芒。

目睹战友牺牲时的悲壮

1925年,当年的三弓水村孙十成家出生个男孩,取名孙占元。孙占元家境凄惨,在他6岁和9岁时,先后失去了母亲和父亲,后来,孙占元和妹妹孙立兰只好跟着大伯外出要饭。1946年1月,刚满20岁的孙占元参加了中国人民。1951年,他又赴朝作战。

今年85岁的林文贵老人不但和孙占元一起参加了解放战争,后又赴朝参加了上甘岭战役,他是孙占元所在连的指导员,也是孙占元牺牲时的见证者之一。1982年,他从某师副政委的职位上离休。

林文贵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947参军的他在和孙占元5年的朝夕相处中,结下了深厚友谊。1951年3月,被编入15军135团3营的林文贵和孙占元跨过鸭绿江到朝鲜作战。林文贵任7连指导员,孙占元任7连2排排长。1952年10月14日凌晨5时,极其惨烈的上甘岭战役打响了。

据林文责老人回忆,阵地上敌人的炮弹使上甘岭战场上成了一片火海。14日下午,敌人的攻击稍停。连里接到命令,志愿军战士跳出坑道反击敌人。然而在2号阵地,7连遇到了大股敌人负隅顽抗,密集的炮火压得战士们抬不起头。7连组成了敢死队强攻,孙占元所在的排担任第一突击队。在攻下敌人第二个火力点后,孙占元双腿被炸断,但他仍抱起机枪向敌人扫射。在敌人组织反扑的间隙,孙占元把挎包交给林文贵,说自己可能回不到老家了,包里的钱交自己最后一次党费。

就在两人见面后不到一个小时,敌人再次组织反扑,孙占元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拉口自了绑在一起的6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年27岁。在他的遗体旁有7具敌人尸体,附近躺着八十多个被击毙的敌人。

沈阳人民隆重迎接烈士灵柩

中国人民志愿军英模烈属代表团归国后,来到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进行祭拜。陵园内,安葬着包括抗美援朝“五大烈士”杨根思、、、孙占元、杨连弟在内的123位英灵。

孙占元的遗体是如何运送沈阳安葬的呢?这里边还有一段珍闻。当时,根据上级指示,志愿军牺牲的战斗英雄、团以上干部、荣立过一等功的营级干部都要运回祖国安葬。而1952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先后有3位英雄在战场上壮烈牺牲。他们是特级英雄,一级英雄和孙占元。英雄的事迹传回国内,人民群众纷纷要求把烈士遗体运回来,在国内安葬。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档案记载,1953年2月24日晚8时20分,东北军区派出的秘密接运3位英烈遗体的专列驶入沈阳火车站。各级领导和各界群众代表前往车站迎接灵柩。车厢门打开,代表们恭恭敬敬地走到灵柩旁,都想亲眼看看英烈的遗容,都想亲自抬一抬英烈的遗体。

烈士的灵堂设在沈阳市中心区一个广场的西侧。灵堂祭台上并列着三烈士的大幅遗像,遗像下安放着三烈士的灵枢,灵枢周围布满了全市各界人民敬献的花圈和悼念烈士英雄事迹的挽联,灵堂的横额醒目地写着:“孙占元、、三烈士灵堂。按照传统的丧葬习俗,治丧委员会成员轮流为三烈士英灵守灵7天。

3月3日公祭活动正式开始,如潮水般的人群,踏着积雪,抬着花圈,祭悼英烈。6日上午,追悼大会开始时,沈阳市各界人民代表共两万多人齐集广场。追悼大会后,在一片哀乐声中,三位烈士的灵枢被分别抬到三辆军用卡车上。蜿蜒1公里的送葬群众,抬着数百个花圈跟随灵车,在大风中缓缓而行。大街两旁,几十万群众默默肃立,迎候、目送烈士英灵向陵园进发。孙占元的遗体被运回国内后,鉴于他的英名和牺牲时的惨烈,以前安葬他的朝鲜江原道金化郡九峰里志愿军烈士陵园里,仍有他的坟墓。他在这里守卫着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陪伴著16847名志愿军烈士。

金日成亲笔给英雄亲属写信

孙占元牺牲的消息传到林县后,家乡人感到无比悲痛和自豪。为了表彰孙占元的英勇精神,1952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1952年年底,当地政府召开万人大会,表彰孙占元英雄的事迹。1953年,林县人民政府将他的家乡三弓水村改为占元村。

1953年6月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追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他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金日成主席还向孙占元烈士家属赠送了礼品。

1961年,朝鲜国家元首金日成访华时,给孙占元的亲属写了一封亲笔信,赞扬这位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战士的精神,并带来了珍贵的巨株高丽人参等礼品。

为了永远纪念英雄,1994年4月,林州市政府在林州市烈士陵园西侧,建成了孙占元烈士纪念馆。纪念馆为歇山顶带走廊,孙占元双手握枪的汉白玉雕像伫立在馆前,原国家主席和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的题辞碑并排竖立馆旁,的题辞是:“孙占元烈士永垂不朽!”乔石的题辞是“英雄浩气贯长空,烈士精神传千秋。”纪念馆的墙上还嵌有薄一波、秦基伟、李德生、张爱萍等人的题辞石刻。

展厅内有孙占元烈士留下来的镰刀、板凳等遗物,馆内的照片、绘画、实物等展示了孙占元烈士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这里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1年4月,当地群众在孙占元故居的基础上,建成了孙占元故居纪念馆。院子里风吹榆树沙沙作响的声音,仿佛是他娓娓道来的乡音。

在孙占元生前所在连的营房前。始终飘扬着一面“上甘岭特等功臣孙占元生前所在连”红旗。新兵入伍时,他们要在旗下宣誓:老兵退伍前要与孙占元旗帜合影,他们要让孙占元精神薪火相传。

英雄精神在家乡薪火相传

五百多口人的临淇镇占元村,坐落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大南山上,这里吃水贵如油。孙占元参军走时,对送行的乡亲们说:等仗打完了,咱们胜利了,我就回来一定打一口深井,让全村人都吃上水!然而,孙占元这句话却成了他的遗愿。1995年年底,该村筹集资金26万元,打出一口深水井。闻此消息,远嫁到江苏徐州的孙立兰回来了,此时她已69岁。她8岁那年和哥哥孙占元逃荒到徐州,为活命给了当地一户人家。孙占元烈士纪念馆建成时,孙立兰被邀请回来过,自那以后她每年清明节都到林州祭奠哥哥。乡亲们对她说村里有水了,她端着清凌凌的水激动得满眼含泪。

英雄烈士的故事篇6

早上来到学校集合,一切准备好后,我们向烈士陵园走去。来到烈士陵园,我们怀着悲痛的心情,来为烈士们扫墓、献词。

哀婉的乐曲徘徊在耳边,献词声有声有色,抑扬顿挫,诉说着我们心中的万语千言……

献词后,我们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看着一个个感人的历史画面和革命故事,我们不禁百感交集,心久久不能平静。先烈们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之后,我们来到革命英雄的纪念碑前,为革命烈士们献花,表达了我们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我们肃立在纪念碑前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英雄烈士的故事篇7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那你知道2020年清明节扫墓个人心得感想需要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0年清明节扫墓个人心得感想5篇汇编。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0年清明节扫墓个人心得感想1

“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清明缅怀英烈颂,西隅学子齐献花”4月5日上午,西隅小学全体师生统一着装,注意仪容仪表;坚持全员参与,人人手拿自折小白花;坚持由家长自发组成的安全护卫队,保障活动顺利完成。坚持我们所坚持的,旨在让每个孩子怀着庄重、敬仰的心情,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先辈遗志,懂得幸福生活来自之易,激励全体队员学会感恩,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清明祭扫活动,通过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让学生学习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重温历史,珍惜今天幸福生活,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祭扫烈士墓活动内容包括:宣誓、敬献花圈、小白花、团员代表讲话、扫墓等几个环节。活动现场庄严肃穆,同学们内心热血沸腾,深情缅怀英烈。少先队员们向革命烈士敬献了花圈,以表示对革命先烈无限的敬仰和崇高的敬意;少先队员李丹丹代表庄严宣誓,要发扬刻苦学习,拼搏进取的革命精神,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力量;还知道了许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使得“不忘革命先烈,珍惜幸福生活,树立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永驻心中!最后还献上了自折的小白花,表示不能忘却的怀念,他们的每一段生命,都值得记取和尊重。英雄们永垂不朽,我们也要努力珍惜现在的生活。

清明时节拜英雄,烈士陵园祭忠魂。瞻仰英雄伟事迹,永远铭记在我心。出生入死为人民,原留青史在人间。旨在通过祭扫烈士墓这一形式教育广新一代铭记历史,展望未来,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2020年清明节扫墓个人心得感想2

清明节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契机。我园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以传统美德教育为资料,举行主题活动为途径,用心开展各项清明纪念活动,缅怀先烈,慎终追思,教育幼儿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一、祭奠缅怀先辈,寄托哀思之情

引导幼儿在情境中获得完整的体验,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重要手段。我园把清明节活动作为培养幼儿人文精神的良好契机,清明节前夕,中大班从唐诗“清明”引入,讲解清明节的源由,让幼儿带着对先人和革命先烈的缅怀情绪,观看《雷锋的故事》、《英雄王二小》等动画片,先烈们的感人事迹鲜活地展此刻幼儿面前。观看后,有的班级还开展了以英雄人物事迹为资料的情景表演活动。透过这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时届清明,翠柏凝春,闽清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更显得郁郁葱葱,庄严肃穆。_月_日上午,城关幼儿园大班师生怀着无比崇敬的情绪来到那里,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表达他们的思念之情。全体师生向烈士鞠躬并默哀3分钟,小朋友敬献了自做的小花、花圈。在老师的讲解下孩子们深受感动,并宣誓:必须牢记革命烈士的事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二、诵读诗词经典,感受文化魅力

创设诵读诗词经典环境,小班年段开展了“清明诵诗词,追思先辈志”的经典诵读活动,以此来纪念中国传统清明节。活动有机地将诗词诵读与语言领域活动整合,将《清明》、《咏柳》、《春晓》等幼儿耳熟能详的诗词,利用说、唱、演等形式,构成综合性语言活动,在让孩子从中感受到了经典诗篇的魅力的同时,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三、了解节日习俗,感受春日完美

清明节时,万物复苏,是春游踏青、亲近自然的好时机。我园组织小朋友到台山踏青,飘落的花瓣、路边的石子、草里的鸣虫都是孩子们的玩伴,嬉笑中,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亲吻着和煦的春风。此外,教师还组织家长和幼儿开展别开生面的亲子互动游戏,让他们在这既紧张又热烈的气氛中感受春游的快乐。活动中,幼儿初步了解了清明节踏青的习俗,切身感受盎然春意的同时还享受了浓浓的亲子之乐。

2020年清明节扫墓个人心得感想3

为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意义,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让幼儿对中国的文化传统节日有更深的了解、认识和感知;4月2日下午,__镇__幼儿园组织全园师生和家长开展了“奠基先烈寄托哀思”清明祭扫高凤英烈士墓活动。

活动前,老师组织孩子们开展“话清明”座谈会,介绍清明的由来。孩子们了解到清明节期间,人们要进行扫墓祭祖、踏青、插柳、游乐,牵钩(拔河)、放风筝、荡秋千、射柳、蹴鞠(踢球)、斗鸡等一些民间风俗活动。孩子们还通过观看保卫祖国的战争故事片学习英雄先烈们英勇无畏、为国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发了幼儿热烈的爱国之情。随后,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做纸花。孩子们认真地把洁白的纸一张张铺盖重叠起来,对折系好棉线后再一层层轻轻揉散开;每一位孩子都做得很用心,他们把对烈士深深的敬意和深厚的感情从心里传递到指尖上,渗透到纸花里,献给我们的英雄,以祭奠英烈之魂。

下午2:00整,老师、孩子和家长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路来到了__烈士陵园。孩子和家长们认真倾听了革命烈士高__的光荣故事,并在革命纪念碑前集体哀默三分钟,为英雄们献上花圈。他们还把亲手制作的纸花献在英雄纪念碑前来表达对烈士的敬意。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2020年清明节扫墓个人心得感想4

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之一了,在我们国家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为了弘扬先烈的优秀的精神,以及让社区居民有正确的尊重先辈、慎终追远的思想,我们社区根据政府的相关规定,策划并且开展了一系列的清明节活动。现在各项活动已经圆满结束,达到并且远远超出了我们计划的目标,很好地遵守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现在就本社区此次清明节活动的开展与目标达成做一个总结回顾。

为了更好地遵守政府对文明扫墓的相关规定,我们社区早在清明节的前十多天就开始“文明扫墓敬先人,绿色环保为后代”清明节文明扫墓的活动宣传和倡议,通过在我们社区的推文和街道摆点等方式,告诉社区居民扫墓的时候不要过度迷信,要崇尚文明的方式扫墓,禁止焚烧纸钱、纸屋和纸人等迷信的物品,这样子的扫墓方式不仅是迷信的,容易教坏后代,还非常容易因为不注意用火,导致发生火灾,毁山烧林破坏植被,但是水土等出现问题,造成难以估计的资金损失,最可怕的是发生去年新闻上那样的悲痛事故。通过我们各方面的宣传,大家都在标语上签字表示会好好遵守,做到文明扫墓。

同样的在清明节的前半个月,我们社区的公众号就发起了社区居民缅怀先烈、感铭先人的投稿活动,只要是跟清明节相关的都可以,题材没有限制,并且优秀的文章都可以在社区的公众号上展示,还可以获得奖品。所以短短的半个月,我们的后台就收到了二十多篇的投稿,其中经过大家的投选获得展示和奖品的共有13篇,其中有两篇还被本市区的宣传部门的公众号给引用展示了,很好地展现了本社区居民慎终追远的思想。

在清明节的前三天,我们社区发起了居民在网上缅怀先烈的活动,进入到相关网站进行点赞送花,表示我们社区居民对于先烈的英勇事迹的铭记与感怀。我们社区的所有员工,也做出来相应的表现,分批安排好到本地的烈士陵园去给先烈们、英雄们鲜花扫墓,表示我们社区对先烈们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本次的活动虽然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但是大家的很好执行和社区居民的好好遵守,已经很好地达到了我们最初设定的目标,这都是我们社区所有居民的功劳。我们也不会就此而骄傲,我们会铭记先烈们为国为民的无私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将这些精神传承下去、发扬下去!

2020年清明节扫墓个人心得感想5

4月_日,我校组织三至六年级220名学生来到____,面对着一千多名无名英雄的墓碑,学生们心情激动,思绪万千。队员们含着热泪,亲手制作了精致的小白花、圣洁的花圈,来到了烈士陵园,陵园正中的纪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在周围那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此时此刻,队员们的心情格外沉重,他们没有了往日的喧闹,没有了今日的嬉笑,都静静地肃立着,他们穿着整齐的校服,鲜艳的红领巾在胸前飘扬,他们高擎着星星火炬旗帜,手捧着洁白的小花,挺立在烈士墓前,用自己坚强的意志捍卫着烈士墓的荣誉。

他们生活在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生活在在繁荣、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他们是幸运的一代,也是幸福的一代。活动中通过扫墓和敬献花圈的形式教育学生铭记历史,继承优良传统;校长和学生代表的讲话,使学生们意识到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做一个积极向上、身体健康、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情趣高尚的好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练就一身本领,长大后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所有力量,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让中华民族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关文章:

1.2020清明节烈士扫墓心得及感想5篇

2.2020清明节扫墓心得及感言范文5篇

3.2020年清明节扫墓个人心得及感言5篇

英雄烈士的故事篇8

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多少年来在中华大地作为表现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楷模而广为传扬。在这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了解他们的丰功伟绩。正是怀着如此崇敬的心情,我认真阅读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故事发生在1941年8月,侵华日军调集7万余兵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毁灭性“大扫荡”。敌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八路军和地方政府机关。我军第六班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部队、群众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奋勇还击,为了转移敌人视线,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驼峰顶绝路。五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返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看完英雄的故事,我真觉得热血沸腾,内心对他们充满了崇高的敬意。想想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是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经过千辛万苦,与敌人殊死搏斗才换来的。

因此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有最优秀的表现,长大报效祖国,才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

英雄烈士的故事篇9

【摘 要】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品德课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红色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小学品德课教学的重要资源。坐落于浙江台州市椒江云健小学灵济校区的“汪秀福烈士纪念馆”,是为纪念校友——救火英雄汪秀福而建的,该纪念馆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国防教育基地。文章以“汪秀福烈士纪念馆”为例,对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品德课教学的意义、内容与实施路径做了梳理。

关键词 红色文化;小学课程;品德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3-0021-02

红色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也是小学品德课教学的重要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品德课教学,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要求:“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下面以浙江台州市椒江云健小学灵济校区的“汪秀福烈士纪念馆”为例,对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品德课教学的意义、内容与实施路径做一梳理。

一、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品德课教学的意义

1.思想引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而红色文化中的人文资源恰恰都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他们堪称时代的楷模,因此,引导学生学习红色文化,学习英烈们的典型事例,必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从而完成品德课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2.历史传承。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品德课教学之中,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红色历史教育,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从小接受全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3.时代气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红色文化并不落伍,相反还具有引领时代前行的价值。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涌现出了大批的英雄模范,也正是他们的红色精神激励着千百万中国人民沿着他们的足迹阔步向前。中国才能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文明。以当下的中国梦为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离不开红色精神的传承。

二、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品德课教学的实践内容

各地区的红色文化特色各异,以台州椒江区为例,有“一江山岛烈士陵园”;有台州第一个党组织纪念馆,而在椒江云健小学灵济校区内则建有全国少有的烈士纪念馆——“汪秀福烈士纪念馆”。这一独特的红色资源为品德课教学注入了鲜活的事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资源加以有效利用,以增强品德教育的深度。

1.忠于祖国: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品德课教学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而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是时代赋予品德课教学的重要使命。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爱国”的字眼太宽泛,也过于空洞。如何去爱国,怎样才算爱国?汪秀福烈士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诠释:“爱祖国,要从自己脚下的一草一木爱起。”

汪秀福烈士系台州市椒江区洪家街道坦邱村人,1960年11月出生,1978年3月应征入伍到武汉军区通信训练大队,1980年7月入党。1981年1月2日,汪秀福所在部队驻地湖北省京山县附近青山小洼岭发生山林火灾,汪秀福随战友们一起奋勇扑火。火场上,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山火蔓过山腰,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火龙。汪秀福面对烈焰,毫不畏惧,与烈火顽强搏斗,直到大火把他整个人都烧着了。经过诊断,汪秀福的皮肤烧伤面积达98%以上,气管、肺部也受烈火烫伤,由于伤势过于严重,经多方抢救无效而牺牲,年仅20岁。

当然,对于小学生而言,生命高于一切,保护好自己最重要,我们不提倡他们像汪秀福一样去扑灭山火,但是在品德课教学中教育学生爱护脚下的一草一木,教育学生热爱集体,是红色文化传承的体现。

2.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众多烈士的一个共同点,而品德课教学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只要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想着他人的利益、他们的幸福,我们这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汪秀福在部队常说:“爱人民,就要从身边的每个同志爱起。”这不仅是他在部队的表现,也是他从小养就的高尚品行。早在学生时代,他对同学、师长、邻居的爱就令人赞叹不已。一次,学校附近一户人家失火,汪秀福迅速端水灭火,并冲进屋里抢搬家具。上学来回途中,他经常帮助老人挑东拿西,遇到雨天,他宁可自己淋雨,也要把雨伞让给没有带雨具的人。同院施大娘,丈夫去世,孩子幼小,他四年如一日帮助大娘养猪、挑水、种菜……他常说:“雷锋是我做人的榜样,做人就要做雷锋那样的人。”也正是因为他为他人、为集体着想的精神感动了家乡人,由原洪家镇政府牵头并发动社会各界自筹资金38万元,在烈士生前母校内建立了“汪秀福烈士纪念馆”。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特别优越,在祖辈和父母的疼爱下说一不二,唯我独尊,自我意识过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从英雄忠于人民的品质上,引导学生爱人民,就是从爱家人、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做起。教育学生心存爱心,心系他人,让英雄的精神得到传递。

3.忠于事业: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发挥自身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把工作做好了,才能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汪秀福烈士曾经说过,“爱社会主义事业,要从所担负的工作爱起。”汪秀福学生时代是在十年动乱中度过的。面对许多同学不务正业,他却对前途充满信心,仍然热心学习,刻苦钻研,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农村,他关心生产队的集体事业,有一年早稻收割季节,正面临台风预报,但队里人手少,收割进度慢,汪秀福动员母亲、妹妹和全队妇女参加抢收,避免了生产损失。在部队,他五次调动工作,种过地、养过鸭、当过炮手、喂过军马,又当报务员,不管在哪个岗位,他都兢兢业业,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

英雄的精神并不仅仅表现在爱国和献身,他们“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也需要渗透到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热爱学习,肯于钻研,认真对待老师所教给的每一项任务,只有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在长大后更好地服务于国家。

三、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品德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是弘扬时代主旋律的需要,“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资源更应成为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挖掘:让红色文化成为课堂教学资源。结合品德课教学,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成序列化和常态化,下面以“汪秀福烈士纪念馆”为例,说明小学各年段品德课教学中应如何渗透红色文化。

低年级,开展以“埋下英雄的种子”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可以通过二年级上册《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炎黄子孙》等课文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的教育。如引导学生通过汪秀福奋不顾身挽救国家财产的事迹去体会无数革命先烈在国歌的鼓舞下英勇杀敌,舍生忘死。同时,通过每周一在汪秀福烈士纪念馆前开展升旗仪式,让英雄的种子扎根在学生的心中。

中年级,开展“走进家乡的英雄”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可通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下册《了不起,家乡人》一课,教育学生只有从小热爱学习,长大才能报效祖国。通过了解汪秀福烈士小时候读书的故事去感受读书的重要性,同时组织学生参观“汪秀福纪念馆”,走访烈士的亲人,让学生更详细地了解英雄的事迹,并沿着烈士的足迹不断前进。

高年级,开展“寻找身边的英雄”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可以通过五年级上册的《我为母校添光彩》,六年级上册的《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等课文,引导学生在汪秀福烈士精神的指引下,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同时还可以在班级开展“爱心少年”“自强少年”“孝心少年”“诚信少年”“环保少年”的评选。让英雄的精神播撒到每一位孩子的身上。

⒉实践:让红色文化走进学生生活。目前,学校主要以灌输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忽视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人类一切真知始于客体的实践操作活动中,学生只有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真知,才能够实现认知的内化,促成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和谐发展。

祖国各地都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了不起,家乡人》一课时,就可以带领学生在实践中挖掘红色文化,认识英雄楷模。在课前,可以先在班级分小组制定“家乡名人采访计划”,做到选准采访对象,部署采访内容,进行具体分工,做好采访记录等。在开展调查采访时,对于家乡的英雄,可以从他们的童年、英雄事迹、感人故事等方面进行采访。在采访结束之后,要撰写好调查报告,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比如,对于英雄汪秀福的认识和了解,就可以从他生前的同学、亲人入手。汪秀福如果能够活到现在,也才54岁,因此,在学生周边的村子里,很多人是认识他、熟悉他的。要让学生从这些人身上去挖掘英雄的点滴事迹,从而加深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还要很好地利用校园内的“汪秀福烈士纪念馆”,带领学生去实地参观,瞻仰烈士的遗物,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深刻学习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在实践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⒊开发:让红色文化成为微型校本课程。自1981年我国开设思想品德课程以来,品德教育改革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统一的课程设置、教学标准、教学用书,使品德课教学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有很多学生到小学毕业时,除了知道书中所提到的人物和故事之外,对其他尤其是对家乡的英雄人物一概不知。面对此种情况,开发适合品德课教学校本教材就势在必行了。

椒江区云健小学灵济校区以“汪秀福烈士纪念馆”为依托,组织教师编写了品德课程校本教材。教材中既有烈士的生平介绍,也有英勇献身的事迹;既有童年读书的故事,也有在部队工作工作的场景。本书不仅用了大量丰富的文字来展示英雄伟大的一生,而且插进了大量的图片,带给学生直观的视觉感受。有了这样一本校本教材,教师既可以在品德课教学时作为单独的课文进行讲解,也可以作为品德课教材中的辅助内容。

⒋融合:让红色文化成为学校德育主旋律。小学品德教育是少年儿童养成良好性格品质的起始阶段,同时也是他们基本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并不仅仅是通过品德课程来呈现的,他需要多学科的融合,更需要与学校各项工作有机结合。

比如,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里就有27篇有关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红色经典课文,以及描写伟人高贵品德的课文。有反映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七律长征》等;有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如《王二小》、《小英雄雨来》等;有反映抗美援朝的如《再见了,亲人》、《青山处处埋忠骨》等;有反映老一辈和国家领导人的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邓小平爷爷植树》、《难忘的一天》等,这些红色经典在小学教材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这样的经典文章、英雄伟人虽然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远,但是伟人和英雄的精神永存。在教学中,将这些文章与品德课教学与红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能够达到既学文,又育人的效果。与此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比如,椒江区云健小学灵济校区充分利用“汪秀福烈士纪念馆”这一独特资源,把它作为本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做到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每到清明节、入队日、“六·一儿童节”和“元旦”等节日,组织师生在此进行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让师生们接受烈士那种“热爱祖国,从热爱身边的人开始;热爱社会主义,从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学习开始;做人要像雷锋一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洗礼,使全校师生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红色文化在品德课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多渠道地将红色文化运用于小学品德课教学教学之中,真正让红色文化进课堂,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烈士的缅怀,珍惜今日的生活,真正做一名品德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徐兆祝.血脉记忆:一种融于本土文化的价值教育实践[J].中小学德育,2014,(4).

英雄烈士的故事篇10

然而,英雄崇拜本身也是个复杂的问题,可以说由于人间的不公平,我们总希望能出现英雄予以救济,但英雄的意义远超过这些。每个民族,无论在远东、在非洲、在北欧,也无论是中世纪、是上古、是现代,英雄总在人群中出现。从圣经中的英雄参孙、波斯的英雄鲁斯丹、巴比伦的英雄吉尔伽美什,到美国漫画及电影中的超人,均是如此。对英雄本身的向往,是每个民族和时代的梦――英雄梦。

在这个梦里,英雄必定带着他超人的力量降生,很早就显出他与众不同的神力,如婴儿时期的赫拉克勒斯杀死两条巨蛇,年轻的亚瑟王抽出石中剑,哪吒打死龙王三太子,等等。然后,他常常有一位强而有力的保护人、导师来帮助他,以使他能执行许多困难的任务。而且,他也常有一些能力也很不错的朋友辅翼他,并补偿英雄所显露出来的弱点。他常获得宝马神矛等神兵利器,这也保障了他在未来与邪恶势力搏斗时能够成功。然而,经过一连串胜利之后,超人的英雄终于也常常因为某些因素,例如天生的弱点、神的旨意,或骄傲、不经心而失败,并以“英雄式”的牺牲结束生命。注意,近代武侠小说也在重复此模式。

但是,为什么每个人都崇拜英雄,都有点幻想自己就是英雄呢?为什么每个英雄故事都不脱以上这样的模式?这不是渴望社会压抑获得补偿所能解释的,它必然有着更深刻的心理因素深入于人存在之处境及意识发展的过程里。

荣格(CarlG.Jung)曾解释,英雄式神话的根本作用是发展个体的自我意识。他认为,在每个人意识心灵中都各有其阴邪面,其中含有邪恶、有害和破坏性的成分。而在人格成长的过程中,自我必然会跟阴邪面发生一些意识的冲突,与“黑色的禽兽”搏斗。在人从原始到意识的奋斗历程里,这种冲突就常由原型英雄跟宇宙邪恶力量互相争抗来表现。所以,在个体的意识发展中,英雄意象即是显示自我征服潜意识心灵的象征。

自我终究必须冲出潜意识和不成熟的束缚,因此英雄便也必须跟巨龙、怪兽、奸臣、恶霸等格斗。而这种格斗又是没有必胜的保障的,英雄虽然天资神武,但也常被鲸鱼怪兽吞食、被奸臣陷害、为国捐躯,这就是英雄的祭仪,表现在死亡与再生之间,以自己做牺牲,强化了英雄的意识。

这才是英雄之所以出现的心理因素。我们当然也不否认,英雄之创造与崇拜可能还有其他原因,然而荣格此说实在替我们找到了一条很好的解释途径。例如,英雄救美是大部分英雄故事中很被强调的一环。这种救美的行动通常都表现了英雄的气魄与勇力。他能对抗邪恶,从水深火热的困局中救出弱女,令人敬佩:而此女又为美女,则更令人欣赏。虽然这些英雄后来不一定会与此美女结为鸳侣,但在搭救的过程中英雄必然是贞定刚毅、毫无邪念的,充分表现出敬重守礼的美德。从话本小说《赵太祖千里送京娘》(《警世通言》卷廿一)、章回小说《粉妆楼》里《粉金刚千里送蛾眉》(五一回)、《三国演义》里《美髯公千里走单骑》(廿七回)护送二位皇嫂,到欧洲中古的骑士、现代漫画的超人,无不如此

但是,在许多故事里,英雄也是憎厌女人的人。如侠盗传统中有所谓“阴人不吉”的说法。而《水浒传》里,宋江是何等英雄,但除了吃过阎婆母女的亏,又曾被刘高老婆恩将仇报而陷身缧绁。第二好汉卢俊义也差点儿让妻子贾氏害死,史进与安道全被姐妓出卖,雷横被歌女白秀英害苦。潘金莲鸩死武大,武松若德行武功稍差也会毁在她手里;同样,若不是石秀机警,潘巧云就送杨雄一顶绿帽还会害了他的命。宋江说得好:“但凡好汉,犯了‘溜骨髓’三个字的,好生惹人耻笑。”(卅二回)其他各种英雄故事里,英雄虽然不见得皆如《水浒传》这样,但也必然是不好女色、不放纵的。

中古欧洲骑士那种不近女色、保持发乎情止乎礼的风范,主要是受到对圣母玛丽亚崇拜的影响。同样地,十五世纪的欧洲骑士的盾牌上也画着武士跪在心爱的女人前面,虽然身后即是死亡。但是,欧洲中古社会在崇拜女人的同时,也产生了对女巫的信仰和迫害。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矛盾的现象呢?荣格解释说:女人即是阴性特质(Anima)的人格化,救出美女,暗示他已成功地解放了阴性特质,使自己得到安心。利用这个说法,我们也可以说,因为阴邪面必须压抑或克服,唯有不被女色所迷惑、不被阴邪面所击倒,才能成为一位真正的英雄。

这一类英雄当然并不仅限于侠,像关公、岳飞、秦琼这些人更符合这种英雄性质并受到英雄般的崇拜,他们在我们的社会中比任何侠客都更受欢迎、更受崇拜,一般侠义故事也很少像描写这些英雄一般详述其出身、天赋,神矛宝马之类配备,朋友与教师之类辅助,失败与死亡的悲壮历程等等。

侠只部分吻合一个真正英雄的条件,虽然许多侠义故事以“英雄”称呼侠,如《儿女英雄传》,但他们毕竟不是一个民族心目中真正完美的英雄,他们没有像关公那样过关斩将、义薄云天、死后复活、降神于玉泉山一套完整的记录,自然激不起人们对英雄的向往。

然而,侠是把英雄的某些特质发挥到淋漓尽致的人。例如英雄必然具有超人的能力,侠也强调这一点,而且愈来愈夸张,由擅长拳勇而逐渐成为剑仙,充分展示他具有超人能力的一面,这些引起人们的好奇与惊叹。

英雄必定要跟邪恶势力搏斗,侠客亦然。这种搏斗充满了危险,随时可能会丧命,这类情节既紧张刺激,又能带来因罪恶消除后道德得直的宽慰,也非常吸引读者。另外,侠与英雄一样,都面临一个死亡的仪式,但是侠客特别强调这一点,侠义故事塑造出了比一般英雄更壮烈更奇异的形象――“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