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1 11:02:48

会计信息失真论文

会计信息失真论文篇1

关键词:会计信息非对称博弈经济学分析

会计信息是一个既关系到微观经济管理,又关系到宏观经济评估、调控的重要因素。会计信息真实与否,直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而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秩序。

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和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不实和会计信息造假。应该指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会计信息不实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或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本意之间的出入。

会计信息造假是指会计活动中的当事人为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事前经过周密安排,故意造成的信息虚假。此种行为具有欺诈的主观意向,以蒙蔽会计信息的使用人,逃避检查监督、为谋取不当利益为目的。结果必然是与会计法规相悖,损害社会公众利益,扰乱经济发展秩序。

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的不利影响可概括为:可能导致宏观决策的失误;导致利益和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使造假者谋取私利的目的得以蒙混过关,使经济运行趋于畸形,资源的流向不符合社会总体利益;使投资者无法作出正确决策,影响资本市场正常的发育和发展;影响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实现;影响会计信息其他用途的实现;影响研究人员的研究结论等六个方面。

此外,会计信息失真还主要表现为腐蚀会计队伍和干部队伍。有关生产的各要素中,劳动力是最活跃的因素。会计队伍是一具有专门技能的人员集合体,而干部队伍则是具有管理才能的人员集合体。会计人员或管理干部被腐蚀,向社会抛出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更深远的危害是败坏了人们的思想。培养会计人员和管理干部的成本,反而会成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垫底。

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分析

会计信息是指关于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及其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数据信息,是对会计主体经济业务活动中以货币计量反映的价值运动的一种客观表达,具有质、量、度三方面特征和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它包括经济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它既是关于其主体系统、连续、全面的信息,又是历史信息,是对主体经济活动的价值层面的近似反映。会计信息的这部分特征,为会计信息的失真成为可能。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会计信息不实

这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或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即因会计核算过程中必须进行大量的估计,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导致会计信息不实的特征表现。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残值率、应收账款的回收率等等,再加上外部经济环境变动剧烈的影响,会计核算遵循复式记账、货币计价、历史成本三原则,就必然是不可避免会计信息严重背离现实情况即会计信息不实。

显然,这是会计业务在现有会计规范下无法避免的。换句话说,这种会计信息失真不是会计主体主观因素所致。

(二)会计造假

这是会计主体(人员)主观因素所致。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阿克尔洛夫通过“旧车市场”这一个简单模型揭示了两层道理:

1.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的运行可能是无效率的,市场并没有把好车从卖主手里转移到愿出高价的某买主手中。

2.这种市场失灵具有“不利选择”或“逆向选择”的特征,即市场上只剩下次品,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与“旧车市场”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偷漏税现象,但最典型、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计信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尽管它本身还没有像一般商品一样进入市场进行所谓的“等价交换”,但它却已具备了商品的不少特征: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必须付出相应的劳动,才能生产出这种东西;会计信息具有相当的交换价值,并可能给使用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尽管现阶段会计信息大都停留在无偿使用的状态下,但仍不乏花钱买信息的实例。这时,会计信息作为商品的交换价值就得以充分体现。这就是说,会计信息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但是,今天的现状是会计信息还不被当作商品进入市场流通,信息的需求者无偿使用着会计信息,而信息的生产者(或会计主体)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承认和回报。会计信息作为经济社会人们经济活动的一种产物,必然烙上经济规律的烙印即会计信息的生产者(或会计主体)必定为追求本身利润的最大化而千方百计对会计信息进行利己的加工和处理,制造一些有利于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提供给信息的使用者。这些经过利己方式加工处理的会计信息,对信息提供者来说,保全了自身的利益,但对信息的使用者来说,只能是无选择地被动接受,既使在虚假信息较普遍流行的情况下,也别无选择。虽说有审计等形式的监督参与,但由于信息提供者的技术处理及监审难到位的事实,会计信息的失真,就必然遵循“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规律而频频出现。因为如果提供真实信息的话,提供假信息者就相对占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真信息提供者就可能在市场竞争博弈中处于较假信息提供者更为不利的位置。也就是说,会计主体乐道于会计信息造假是因为其边际损失小于边际收益。这样一来,会计信息也就像“旧车市场”一样,假信息泛滥,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策

旧车市场、偷漏税现象、会计信息失真等三个事例的存在说明市场在某些方面是失灵的。只要存在信息非对称的前提条件,市场失灵的现象就会发生。而市场一旦失灵,就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去矫正。会计信息失真是一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有着极其复杂的社会成因。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要根据其形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机理来看,其治理应从内部动因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入手。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最根本的是实施法制规范和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但由于本文着重讨论会计信息造假问题,因此下文所谈“治理”多系围绕“造假”问题而展开,即主要从经济学的观点出发,遵循和利用经济活动规律,讨论如何割断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产生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防止或减少会计造假现象的发生。

(一)完善会计核算中心制度和信息化建设

会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会计人员必须掌握这方面的技能才能胜任。因此必须严把入口关,凭证上岗。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会计业务、会计制度也不断创新,要求会计人员不断学习,才能较好地避免或减少技术错误造成的失真。由于会计人员处于经济监督前沿,则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技能,还要有坚强的意志,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只有这样,会计人员才能从业务技术上和思想觉悟上自觉树起一道牢固的防线,有了这道防线,会计信息失真就失去了基本的人为基础。会计核算中心制度是为了加强会计监督而采取的制度创新措施。尽管这几项创新制度牵涉到会计人员管理制度的改革和会计核算资料保管等方式的创新,在实践中尚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这项创新对遏制会计造假、提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作用明显,可较广泛地适用众多会计主体的选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另外,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化进展,也有助于防控会计造假,也应不断加以完善。

(二)规范会计信息制作制度

由于会计信息制作的不确定性,即凡是符合公允性原则的会计信息就是真实的,因此会计造假相当一部分是借助合法的估计、主观判断等方法来实现的。而一旦事情败露,则可藉口“这是一种估计错误,不是故意的”,这就从技术上找到了逃避制裁的借口。

因此,规范会计信息制作制度,就能堵住一些制度漏洞,尽量减少造假的可能。

(三)建立良好的会计监督机制

良好的会计监督机制包括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和广泛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使会计系统的各个岗位职责分明、各负其责、互相牵制监督。广泛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不仅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如审计监督、财政监督、税务监督等,还应包括各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监督。

由于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重点不同,且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会对要使用的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进行必要的检查,使造假被发现的几率加大。因此,充分发挥各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监督,就等于引进了市场的监督机制,使造假者不仅要面对法律制裁,同时也要面对无情的市场约束。

(四)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

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应包括适当奖励对会计制度有创新的、诚实执行会计制度的以及揭露或举报造假的单位和个人。会计主体(或个人)诚实执行会计制度,相对而言承受了因造假获利的机会成本;会计准则、制度发生变化时,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会增加会计信息的维护成本;对会计制度进行创新,要承担风险成本等等。

此外,有效的奖励制度,就能化解这些成本问题。这就必须引进有效的、广泛的市场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五)增大造假成本

根据经济学原理,只有边际损失小于边际收益时,理性的经济人才会为之。也就是说,只有当会计主体从会计信息披露的行为中所获得的收益大于其披露成本时,会计主体才会主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不论会计造假的社会原因还是经济学根源,都是为了获得不当利禄。

“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劣币驱逐良币”的背后,其造假者的动机都是利益驱动。因此,必须加大打击力度,增大造假成本,使造假者不仅得不到造假的利益,还要承担声誉损失和经济处罚,并视其情节轻重,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六)改变举证方式

会计信息失真论文篇2

关键词委托-公共信息产品会计信息失真

一、引言

近几年来,财务造假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外资本市场,琼民源、银广夏、蓝田股份等被揭露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令人发指。相比之下,美国被认为有着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与严密的监管,以及科学的会计制度,曾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对象之一。现在美国也出现了象安然公司、世通公司和施乐公司等若干起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作为一种会计现象,笔者认为这并不仅仅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还暴露出目前资本市场的制度安排存在着严重缺陷。本文将从公司的委托关系的角度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制度方面的根源。这一系列事件如何避免和解决,将为我国这个新兴的证券市场的制度安排提供新的思路。公司的委托理论实际上是对公司的契约组合理论的具体化。在委托关系中,一方面,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使契约当事人不可能完全掌握委托契约的有关信息,另一方面,信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不可能免费提供。这样,公司治理机制和市场机制本身不可能生产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使委托关系总是处于一种不完全信息状态。这将造成契约当事人之间相互“欺诈”和“寻租”问题。比如委托契约中出现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为此,契约当事人必须为委托契约支付制度运行成本即交易成本,在委托契约中表现为成本。

在现代公司制度下,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成本的出现,使得人(主要指企业管理当局)成为公司事实上的控制者,他们控制了公司的一切经营活动,包括提供会计信息。由于会计信息的其它来源不存在或即使存在也不为信息使用者所用,致使会计信息的提供被人垄断控制。此时人利用其独特的垄断地位来实现其利润的最大化,而不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真实的会计信息可以反映一个公司特定时日的财务状况、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因此,可以作为企业产出的替代变量,人凭借会计政策选择权,通过生产和报告有利于自己决策的会计信息这个替代变量,供远离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委托人了解情况,并据此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会计信息的作用在于其能够降低委托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从而达到改进决策效用,实现公司福利最大化目标,促进社会资源趋利性流动,最终实现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目标。换句话说,财务会计信息是一种能够影响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产品,是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近十几年来,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很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不仅是会计学的

一个中心论题,而且也是一个关乎社会经济是否能够有效运行的重要问题。

公司中存在的基本的委托-关系是委托人(所有者)和人(经营者)之间的关系,由于二者存在信息不对称,其利益目标也不相同,人可能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以欺骗委托人,获得自身的最大利益。公司经营行为后果的产生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实施经营行为的人的选择,即决策;二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原因。委托方只能观察到经营行为的后果而不能得知经营行为的过程本身。而在事前辨别经营行为的后果到底是由于人的选择还是由于外部环境作用的结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做成本极高。因此,委托方应当根据某些假设(如关于人偏好和外部冲击的分布函数等信息),根据经营行为的结果为人确定一个报酬方案。委托方应当使得在这个方案下,人将不但最大化自己的效用,同时也最大化委托人的效用。这样,委托人与人有了经济利益上的一致性基础,使得利益关系清楚,减少利益冲突,改善双方的“激励相容性”,从而减少由于利益冲突原因而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二、一般模型分析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委托-模型来分析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问题。为了分析方便,我们采用一些参数化的委托-模型,这些模型是在霍姆斯特姆和米尔格罗姆(HolmstromandMilgrom,1987)模型的基础上的改进和扩展。为了研究方便,在不影响结论准确性的基础上,作如下假设:

假设1假定人的努力变量为a,一维变量,努力的产出函数取线性形式,并以企业的净资产报酬率R(a)表示产出形式,a是指努力程度:π=R(a)+ε,ε~N(0,σ2)。假设2假定委托人是风险中性的,人是风险规避的。假设人的效用函数具有不变绝对风险规避特征,即μ=-exp(-ρw),其中,w是实际货币收入,ρ为人的风险规避量,即Arrow-Pratt绝对风险规避度。

假设3假设最优激励合同具有线性形式。Weitman提出了采用线性契约的合理性,Holmstrom和Migrom证明了线性契约是能够达到最优的。于是委托人可设计如下激励契约:s(π)=α+βπ,其中α为人的固定收入,β为人对利润的分享系数,且0≤β≤1,π为利润函数。

假设4假定人努力的成本c(a),c(a)可以等价于货币成本,进一步,为简化起见,假定c(a)=1/2bR2(a),这里b>0代表成本系数;则w=s(π)-c(a)。那麽人的确定性等价(certaintyequivalence)收入为:

w-1/2ρβ2σ2=s(π)-c(a)-1/2ρβ2σ2

其中1/2ρβ2σ2是人的风险成本。这样人的期望效用函数为:

E[w]-1/2ρβ2σ2=E[s(π)-c(a)-1/2ρβ2σ2]=α+βR(a)-1/2bR2(a)―

1/2ρβ2σ22)

假设5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人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来获得有关人行动信息,从而加强对人的激励监督。假定在监督中委托人的选择变量是有关人行为的观测信息的方差σ2,对人加强监督就是要降低σ2。但是监督是要化成本的,监督成本函数为M(σ2)。σ2为监督的困难程度(σ2越大,监督越困难,监督成本越高)。

委托人的期望效用函数为:

E[V(π-s(π)-M(σ2))]=E[π-α-βπ-M(σ2)]=(1-β)R(a)-α-M(σ2)

2

委托人对人实施监督是为了得到更多有关人行动选择的信息,来减少人的风险成本,增加收益。在对称信息条件下,人付出的努力水平是可以观测的,不存在不对称信息,最优风险分担与激励没有矛盾。

(一)委托模型一(信息对称)

霍姆斯特姆和米尔格罗姆(HolmsaromandMilgrom,1987)认为在信息对称条件下,委托人可以观测人的努力水平a,此时激励约束IC不起作用,任何水平的a都可以通过满足参与约束IR的强制契约实现。委托人的问题是选择(α,β)和a解下列最优化问题:

Max[-α+(1-β)R(a)]

s.t.(IR)α+βR(a)-1/2bR2(a)-1/2ρβ2σ2≥w0

解上述最优化问题,得最优化的一阶条件为:R(a)*=1/b,β*=0

在信息对称条件下,委托人总效用为:

ν*(π)=R(a)*-1/2b(R(a)*)2-1/2ρβ2σ2-w0=1/b-1/2b(1/b)2-w0

=1/2b-w0

(二)委托模型二(信息不对称,只包含人努力变量的信息)

而在实践中,努力水平a不可观测的,此时委托人需要激励和监督人。假定在市场

条件下,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根据假设4,其目标函数为:

Max[α+βR(a)-1/2bR2(a)―1/2ρβ2σ2]其一阶条件为:α=β/b,

委托人的最优激励契约与最优监督水平就是选择(α,β),解下列最优化问题:

Max[-α+(1-β)R(a)-M(σ2)]

s.t.(IR)α+βR(a)-1/2bR2(a)-1/2ρβ2σ2≥w0

(IC)R(a)=β/b

将参与约束IR和激励约束IC代入目标函数,解之得该模型的最优化一阶条件为:

β=1/(1+bρσ2)>0

在此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委托人的总效用为:

ν1(π)=R(a)-1/2bR2(a)-1/2ρβ2σ2-w0=β/b-1/2b(β/b)2-1/2ρβ2σ2-M(σ2)―

w0

本文把委托人对人激励和约束监督而发生的费用定义为“成本”。事实上,在

信息对称条件下委托人总效用与非对称条件下委托人总效用之差,即为成本(下同)

AC2=ν*(π)-ν(π)=(1-2β)/2b+β2/2b+1/2ρβ2σ2

=ρσ2/2(1+bρσ2)+M(σ2)>0

(三)委托模型三(信息不对称,增加另一个可观测与外生变量ε有关

的变量)

接下来我们考虑在上述模型中再增加一个与人努力程度无关的新的可观测信息变

量,进一步改善委托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令v为另一个可观测的变量。假定

v与努力水平a无关(如v是资本市场上所有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报酬率),但v可能与外生

变量ε有关从而与π相关。假定v具有正态分布,均值为零(Ev=0),方差为δ2。考虑下

列线形合同:

s(π,z)=α+β(π+γv)

其中γ表示人的收入与信息变量v的关系。委托人的问题是选择最优的α、β3和

γ,使得委托关系激励程度最强,成本最小。

在这个假设下,人最大化下面目标确定性等价收入:

E[α+β(π+γv)+p-1/2bR2(a)―1/2ρβ2var(π+γv)]

=α+β(R(a)+γv)-1/2bR2(a)―1/2ρβ2(σ2+γ2δ2+2γcov(π,v))

上式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R(a)=β/b

则委托人的最优激励契约与最优监督水平可描述为:

Max[π-α-β(π+γv)-M(σ2)]=Max[-α+(1-β)R(a)-M(σ2)]

s.t.(IR)α+βR(a)-1/2bR2(a)-1/2ρβ2var(π+γv)≥w0

(IC)R(a)=β/b,r(e)=(1-β)/h,其中0≤β≤1

最优化的两个一阶条件为:

1/b-β/b-ρβ(σ2+γ2δ2+2γcov(π,v))=0

γδ2+cov(π,v)=0

进而解之得:

β=1/(1+bρ(σ2-cov2(π,v)/δ2))

γ=-cov(π,v)/δ2

注意,因为σ2δ2≥cov2(π,v),所以0<β<1。

模型中加入新的可观察的信息变量之后,委托人的总效用为:

ν3(π)=R(a)-1/2bR2(a)-1/2hr2(e)-1/2ρβ2var(π+γv)-M(σ2)-w0

=β/b-1/2b(β/b)2-1/2h((1-β)/h)2-1/2ρβ2var(π+γv)-M(σ2)-w0

则此时加入新的信息变量之后总成本为:

AC3=ν*(π)-ν3(π)=ρ(σ2-cov2(π,v)/δ2))/2(1+bρ(σ2-cov2(π,v)/δ2))+M(σ

2)

上述结果可以进一步推广:对于任何可观测到的与a或ε有关新的变量,只要将其写进契约就可以降低成本。当然,这里的前提假设是观测没有成本,或者观测成本小于由此带来的成本的降低。如果观测所花费的成本大于由此带来的效益时,是没有价值的。下面我们简要分析一下上述三个模型,模型一是信息对称情况下的模型,此时委托人可以观测人的努力水平a,人不需激励(β*=0),也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结果α*=1/b。委托人总效用达到最大ν*(π)=1/2b-w0,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实践中是不存在的。其它两种模型都是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模型,它们各自所包含的信息量是不一样的,因此它们所达到的激励程度β、成本ACi(i=1,2,3)和监督成本Mi(σ2)也是不同的。总结上述三个

模型的结果如下:

表一

模型一模型二模型三

βi1/b1/(1+bρσ2)1/1+bρ(σ2-cov2(π,v)/δ2)

ACi0ρσ2/2(1+bρσ2)+M(σ2)ρ(σ2-cov2(π,v)/δ2))/2(1+bρ

(σ2-cov2(π,v)/δ2))+M(σ2)

Mi(χ)0M(σ2)M(σ2-cov2(π,v)/δ2))

由表一可知,β2<β3<β1,AC2>AC3>AC1,这说明上述模型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多,则对人的激励程度βi越高,成本越少。另外,由于Ri(a)=βi/b,R2(a)<R3(a)<R1(a),该公司的净资产报酬率也越大。另一方面由于模型所包含的信息量的增多,公司产出的不确定性σ2将会降低,因此σ2将随着βi的增大而减少,M(σi2)也随之降低,M2(σ22)4>M3(σ22-cov2(π,v)/δ2),作为成本一部分的监督成本也在逐渐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模型一所描述的在实践中是无法达到的,模型二、三所代表的契约是有实践意义的,以上分析说明委托模型中的信息含量越多,契约的激励程度越强,成本越少。

在上述委托-基本的静态模型中,委托人与人的关系是一次性的,一个委托人只面对一个人,每个人只从事一项工作。委托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是给定的。上面证明可以看出,如果委托人不能观测人的行动,为了诱使人选择委托人所希望的行动,委托人只能根据可观测的行动结果来奖惩人,这就是所谓的“显性激励机制”。而伦德纳(Radner,1981)使用重复博弈模型证明,如果委托人和人之间保持长期的关系,双方都有足够的耐心(贴现因子足够大),那麽帕累托一阶最优风险分担和激励机制可以实现。也就是说,如果委托-关系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次性的,即使没有显性激励契约,“时间”本身也会解决问题。(张维迎,1996)法玛的观点与伦德纳和鲁宾斯坦不一样。法玛(Fama,1980)认为,在竞争的经理人市场上,经理的市场价值决定于其过去的经营业绩,经理必须对自己的经营行为(努力程度)负完全责任,因此从长期来看,即使没有显性激励机制,经理也有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因为这样做可以提高自己在经理人市场上的声誉,从而提高未来的收入。霍姆斯特姆(Holmstrom,1982a)模型化了法玛的上述观点,即“人市场-声誉模型”。该模型表明,如果管理者工作多期,除最后一期的努力为零外,所有以前各期的努力均为正,而且努力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该模型是假设企业过去的业绩完全取决于人的努力程度,但事实上企业过去的业绩并不完全取决于人的努力程度,而且取决于外部市场环境的客观随机冲击。也就是说完全以企业过去的业绩作为决定人本期收入的评价标准会挫伤人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因此说该模型的假设条件太强

了,该评价标准是有缺陷的。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企业过去的业绩包含着人努力程度的信息量。在外部环境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过去的业绩与人的努力程度确实有关:人越努力,好业绩出现的可能性越大,但“评价标准”也有可能随之提高。当人预测到他的努力将提高“评价标准”时,他努力的积极性也就下降。这种评价标准随业绩上升的趋势被称为“棘轮效用”。“棘轮效用”实际上是指出了委托人的道德风险问题。从长期的委托关系来看,当观测到的产出高时,委托人应该支付给人高的报酬,但委托人可能谎称产出不高而逃避履约责任,从而把本该支付给人的收入占为己有。换句话说,在委托-关系中,不仅存在人的道德风险问题,而且也存在着委托人的道德风险问题。因此,现实中激励机制设计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建立人业绩的评价标准,上述模型也说明了这一点。委托人与人都希望评价标准尽可能客观一些,因为评价标准越客观,有助于委托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降低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对人努力水平信息的判断越准确,激励机制就越强,成本越少。

三、分析与结论

上述三个模型说明委托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越低,公司的经营效率越高,成本越小。模型三说明如果能找一个与努力变量a无关而与外生变量ε相关(正的或负的)的可观测的变量v,且观测v又不需花费成本,将v写进契约可以使成本减少,激励程度增强。模型中假设v是资本市场上所有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报酬率,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变量v与ε的相关性问题。ε是指影响利润π的外生不确定性因素,实际上也就5是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我们知道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两个方面。系统性风险是指对大多数公司产生系统性影响的不确定因素,只是不同公司受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已,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高利率等;非系统性风险是指对某一特定公司发生影响的不确定因素,如法律诉讼、工人罢工、营销计划的成败、主要合同签约与否等等偶发事件而引起的。换句话说,非系统风险是由人的能力及其努力程度引起的不确定性。上面模型四中增加的可观测变量v就是包含系统性风险信息的变量(比如,在经济繁荣时期,大多数公司的业绩都会上升;当经济不景气时,大多数公司的业绩将下滑。)。因为上面分析我们知道资本市场中的每一个公司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是一样的,因此每一个公司的净资产报酬率以及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报酬率都包含系统性风险的信息,这一点也可以从大多数股票彼此之间有正相关的关系得出。因此模型三中增加的可观测变量v(资本市场上所有公司平均利润的信息)确实与ε相关。综上所述,在公司的契约中增加信息量v可以作为评价人努力工作的评价标准,该标准是客观公正的。它可以改善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成本。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司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各公司总是力图用同量资本获得更多利润。为了获得更多利润,资本不仅在同一行业内部进行激烈的竞争,而且在不同行业之间也进行激烈的竞争。这样,由于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各不同行业的企业净资产报酬率趋于平均,形成了平均资产报酬率。马克思指出,由于各个部门(行业)利润率不同,“资本会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抽走,投入利润率较高的其他部门。通过这种不断的流出和流入,总之,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根据利润率的升降进行的分配,供求之间就会形成这样一种比例,以致不同的生产部门都有相同的平均利润”。因为所有企业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是相同的,所以平均净资产报酬率所包含的系统性风险的信息与上述单个企业是一样的。这样说来,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既然把变量v可以降低委托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什麽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上市公司观测计算此变量,并把这一相关内容写入契约呢?这是因为上面假设变量v的观测成本不为零,而且这一变量的观测成本很高。对于每一个公司来说,其单独搜集资料并计算这一变量的成本太高,是不经济的,而且得出的信息变量v不具有权威性。即使具有权威性,它还存在“搭便车”的问题。因此任何一个公司都不愿花费成本来计算和披露变量v的信息。换句话说,变量v的信息是一个公共信息产品,只有政府提供才具有权威性,而且比较经济,又可以避免由于“搭便车”而导致的供给不足的现象。由于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总资产报酬率这一指标是比率指标,也具有可比性。另一方面,在资本市场上,对人经营业绩的评价没有一个统一的硬性标准,作为委托人的投资者的收益包括现金股利与资本利得两部分,而现实中不论是委托人还是人都比较看重股票价格的走势(资本利得),而不重视现金股利。但是由于会计技术的复杂性,一些管理者对于利润“大冲洗”(Bigbath)的滥用,通过商誉的摊销、存货的后进先出法以及递延所得税等项目,隐藏本期费用,储备利润以增加今后年度的收益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因此在目前的会计准则下会计利润很容易造假,会计报表容易失真。而股票价格的走势则容易随着虚增的会计利润而上涨,至少虚假的会计信息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支持股价上涨,不被发现。综上所述,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如果主要通过股票价格的涨跌来评价企业人的业绩,容易产生财务舞弊行为,那麽如何评价呢?实际上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已经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企业资本循环的全过程是

G-W…P…W‘-G’•G-W…P…W‘-G’……

也就是说,马克思认为企业资本循环完成一个全过程是从货币G到货币G’的过程,因

6

此,企业的经营业绩应该看管理层为股东创造了多少现金G’,G’比G增加了多少。而不应该只看股票价格上涨了多少。我们知道,现金是无法造假的,即使造假也无法长期造假。在资本循环还没最终完成以前,企业所创造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还没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但此时尽管企业没有创造多少现金G’,却可能通过会计造假使股票价格上涨。换句话说,虚假的会计信息能使股票价格上涨,却不能帮助企业完成资本循环,为股东创造并实现现金G’。虚假的会计信息不能长久的保持下去,一旦被曝光,将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损失。以上分析就是目前美国资本市场与我国资本市场出现的若干起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的制度上的原因。

因此,如果国家提供了公共信息产品――企业平均净资产报酬率之后,资本市场上委托双方对公司经营业绩的评价应以现金股利为主,以资本利得为副。上市公司应以公司平均净资产报酬率发放每年的现金股利,当然也不排除公司某年由于投资机会的缘故而停发当年的现金股利,可以累积到以后年度发放。对于公司创造的超额利润部分的现金,公司可以用于再投资,也可以按适当的比例在股东与管理者之间进行分配。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会计技术的复杂性,上述做法尽管可以规避一方面财务造假,但可能会形成另一种造假行为,即公司的现金利润可能会来自股本的变现,因此股东和注册会计师应从资本保全的角度关注一下现金的来源。另外,如果政府没有同时强制性规定发放现金股利的相关制度措施,则这一公共信息的提供在实践中是没有效果的。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复杂性,管理层有可能通过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操纵企业的净资产报酬率,而作为投资者的股东短时间内又很难发现管理层的操纵行为,即使最终被发现,巨额损失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政府强制性规定上市公司每年必须按照企业平均净资产报酬率发放现金股利(也可累积发放),则上市公司无法长期造假,因为通过会计造假是无法实现现金G’,也就无现金发放现金股利。这样做就可以从根本上规避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由于是一个新兴市场,我国的证券市场存在着监管体系薄弱,监管手段落后,监管人员不足的现象,如果能按照上述结论规范我国的资本市场,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将会得到有效遏制。

参考文献

Holmstrom,B.,andP.Milgrom,1987,“AggregationandLinearityinthePrpvisionofIntertemporalIncentives”,Econometrica55:303-28。

Fama,E.,1980,“AgencyProblemsandtheTheoryoftheFirm”,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88:288-307

Radner,R.,1981,“MonitoringCooperativeAgreementinaRepeatedPrincipal–AgentRelationship”,

Econometrica49:1127-48。

Holmstrom,B.,1982a,“ManagerialIncentiveProblemADynamicPerspective”,inEssaysinEconomicsandManagementinHonourofLarsWahlbeck。Helsinki:SwedishSchoolofEconomics。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96

夏少刚张巍:《审核机制下的激励模型(Ⅱ):道德风险》[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闫森杜纲:《具有随机约束的委托-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8期。

平新乔范瑛郝朝艳:《中国国有企业成本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

AccountingInformationDistortionandInformationProductofCommonality

KeYuWang1,2PingXinWang1RuTingSun

1.theschoolofmanagementxi’anjiaotonguniversity(710049)

会计信息失真论文篇3

一、引起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上的缺陷

1.从会计学的同性来看。会计学的属性有理论属性和方法局性两方面。从会计学的理论同性看,它研究的对象是企业的经济活动,是一门社会科学,从会计学的方法属性看,它又是一门以严密的数学逻辑关系为计量原理的精等科学。

如果我们把会计学的理论属性和方法属性结合起来看,会发现两者的冲突和矛盾。会计核算中每个数据的计算都在严密的数学规则下进行,而某些支持数据的数字来源,却往往是经济学中的一些概念的货币化,经历了一系列估计和判断的过程,这就使得某些数据的产生不是依赖于客观世界的真实,而是来自于主观世界的意识和经验判断,使得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结果有可能偏离实际情况,产生合法会计信息失真。

2.从会计报告的目的来看。西方一些国家在对会计报告目标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两大学派,即“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这两个学派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有显著的差别。“受托责任学派”首先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决策有用学派”则首先强调相关性。从逻辑上来说,相关的信息应该是可靠的,但是相关性毕竟不等同于可靠性,两者往往互相冲突,为了加强相关性而改变会计方法时,可靠性可能会有所削弱。而且目前一些经济和会计都比较发达的国家,“决策有用学派”逐渐占上风,成为一种主流观点,对相关性的重视超过了可靠性,这就有可能出现为了强调相关性而牺牲可靠性的现象,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因此加大。

3.从会计确认基础的主观性来看。权责发生制是会计确认的基础,该理论虽然较好地解决了收入与费用的配比问题,但它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即在确认过程中加入了主观的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主观确认“量”的机会越来越多,比如无形资产价值的确认及摊销、金融资产、人力资源价值的确认等。所以,经济越发展,这种主观性确认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会计确认除了要界定确认的量以外,还要界定确认的时间,即在什么时刻确认才能最恰当地反映经济业务对企业的影响。这种时间确认的界定也会产生合法会计信息失真。

4.从会计计量理论来看。首先是计量单位问题。会计的四大基本假设之一就是货币计量假设,但货币计量本身具有局限性。一是这一假设是以币值稳定为前提条件,而一旦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会计所描述的财务成果和经营业绩就会受到扭曲,不能反映企业真实情况,导致合法会计信息失真。二是财务报告中许多数据都是通过合计、汇总而来,是若干交易或事项的金额汇总。抵销所形成的。这种汇总抵销也不可避免地掩盖了某些矛盾与问题。三是当前有不少尚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却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如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其次是计量属性问题。目前最基本和常用的是历史成本计价法,而使用者的决策总是希望通过财务报告获得更多面向未来的信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传统财务报告信息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决策对信息的相关性的要求。

5.从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基础看。会计信息是建立在稳健性原则基础上的,它有利于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增加企业营利能力。但它也有局限性:首先,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不性质量特征都要求会计信息符合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状况,采取稳健性原则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很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偏离实际;其次,企业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增加企业的资金来源,采取稳健原则确认的计量常会使企业会计报表的信息偏于保守。

重要性原则允许企业对不重要项目可以例外处理或灵活处理,但对于哪些项目是重要的,哪些项目是不重要的,无论从质的方面或从量的方面都未能作出规定。这样,如果企业将重要的项目按不重要的项目处理,势必会影响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公允表达,使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偏离企业的实际情况。

6.从会计信息本身含有估计的因素来看。在会计核算中,企业总是力求准确性,但有些经济业务本身具有不可确定性,因而需要根据经验判断作出估计,另外,又存在许多不可确知和难以准确计量的因素,因此,会计确认和计量工作不得不借助于假定和估计的方法。这就使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常常具有近似的性质。因而,会计信息不可能绝对精确地与客观价值运动相符合。这也会加大合法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可能性。

(二)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制度自身的不完善

1.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首先,取决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人员组成是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如果代表性过窄,会计准则众可能出现偏向性;其次取决于会计准则是否具有较长意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再次,既是会计准则定义、释义的准确性,如果一项会计准则的涵义可能有多种理解,甚至有歧义产生,必然产生实务操作的不确定性①。以上这些会计准则制定的不确定因素,都会导致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

2.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美。当前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赋予企业充分的自,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改革也要求给予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同时,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经营活动范围的扩大化,社会、法律和金融环境的日趋复杂化,同类会计事项的个性日益丰富,法定会计政策也趋向于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会计政策选择范围。会计方法选择的多样性也会加大合法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可能性。另外,由于国家法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都是由人来制定的,人们在制定这些法规、制度的过程中必然或多或少地掺杂进一些个人的主观判断,还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有限性和认识对象的复杂性,使得各种规范本身就不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因而在这些法规、规范、准则的指导下所产生的会计情息就有可能偏离实际情况,造成合法会计信息失真。

3.会计准则与制度中对于一些重要信息的披露没有作出规定或规定得不够恰当。这些重要信息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对表外业务的技在规范很少或根本没有。但事实上它们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二是对于有关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中也没有恰当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三是对一些企业社会责任等非经济信息,现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中没有要求对之加以反映。

4.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利益的不完全一致性是导致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引起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会计反映的结果往往是利自分配方案的依据,会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指标有时是其使用人利害得失的关键,利益关系人会为了自身的利益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干预这一反映结果,当其中一方隐蔽地实施干预后,就会使其偏高原来的客观情况。会计信息提供者(如经理阶层)因占有信息优势和直接参与会计活动而最有条件实施干预,在追求本身利益最

大化驱动下,总能作出使自己得益的选择。

5.新旧法规以及各个法规之间存在着矛盾及不协调。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所导致的会计环境的频繁变动,使会计法规的建设明显滞后,而且现行会计法规中还残存着不少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内容,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会计法》中的内容有的落后于经济现实,有的缺乏可操作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行为、新的经济业务、新的市场工具不断涌现,会计准则的缺位使得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带有很大的弹性。另外,各会计法规之间也存在着不协调,如基本会计准则与具体会计准则之间,具体会计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之间,会计准则与财务通则之间,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之间都存在不协调甚至矛盾。冲突的地方。这些都使合法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可能性加大。

(三)要个会计环境

1.会计环境具有不确定性。我国过去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处于这种环境下,会计以国家宏观管理为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工作围绕企业经济效益,以向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由于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新的经济情况不断涌现,相关的制度法规尚未健全,使得会计对经济事项的处理产生不确定性。即使是一个较为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也有局部政策调整变化问题,因而或多或少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

2.会计环境变化与会计方法变化的不同步性。会计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会计核算难以准确地提供价值运动的信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运动环境是瞬息万变的,我国对会计核算的规定,原则上又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当客观的会计环境变化后,会计方法却不能同步跟踪反映,这就必然会产生会计信息反映的误差和失真,市场越是不稳定,竞争越是激烈,这种误差和失真度就越大。

3.科技因素的影响。会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经济运动的来要而发展,为经济运行的发展服务。而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科学技术的先进与发达及其在会计上的运用,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差异。如会计信息在搜集整理、汇总加工、传输过程中,不仅依靠财务会计本身的有关资料,在很大程度上还依据统计和业务核算等资料,科技的发展直接影响着这些外部资料的精确性,从而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而我国的科学技术还不是特别发达,电子计算机运用到会计也只是刚刚开始,所以在会计工作中常常会退到一些科学技术无法精确解决的问题,这自然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如何预防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

(一)从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的缺陷上考虑

1.虽然说会计学的理论属性和方法属性的矛盾是无可避免的,但在进行估计和判断过程中,我们可以尽量克服太多的主观影响,在采集数据时尽量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使所得到的数据比较精确。

2.目前在一些经济和会计都比较发达的国家中,“决策有用派”逐渐占上风,如当前美国会计界就倾向于优先考虑相关性,在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我们不应盲目认同,而应重视台计信息的可靠性。只有把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看作是财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才能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减少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可能性。正如著名会计学家葛家越指出的那样:我们决不反对相关性的重要性,会计信息应当具有相关性,但相关性要有可靠性来落实。相关的信息若不可靠,等于不相关。会计信息总是只能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一般的决策的需要,而不可能满足每个使用者具体的决策保要。强调相关性不能牺牲可不性,不可对的信息只能误导使用者,很难说它有什么决策有用性。在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我们更应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3.权责发生制会计确认基础本身有它的优点及存在的必要性。我们应努力做的是如何把规则制定得更具体和广泛。使得在现实经济业务中的各种应计项目或待摊费用等项目都能在法规中找到相应的处理方法,避免受主观意图的影响。另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特别留意企业会计人员是否有运用权责发生制达到粉饰经营业绩的做法。

4.在一定的限度和范围之内修正历史成本原则,使不同项目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由于物价变动,历史成本会计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而物价变动会计则可以弥补历史性会计信息这一不足,能充分反映物价上涨或下跌对会计数据的影响。采用物价变动会计方法可以反映企业各类资产的实际价值,各种产品的实际成本以及各会计期间的实际收益,避免历史成本会计产生虚增收益,为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管理人员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会计信息。在具体选用何种物价变动会计模式时,我们可以借鉴美、加、英、澳和南美等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物价变动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物价变动会计模式。

5.科学合理地运用稳健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稳健性原则实质在于要求会计人员在反映带有不确定性因素的经济业务时采取审慎的态度。但这必然使会计信息偏离实际情况,所以为了避免给信息使用者造成误导,也不能无所顾忌地应用稳健性原则,即使有必要运用,也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并且以不致于引起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误导为度。对于重要性原则,应在法规中详细规定界定重要性的量和度,并尽量考虑到各种不同何况,从而能做出比较详细而具体的规定。当然,现实经济生活是非常复杂多变的,所以对于哪些项目是重要或不重要的规定也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的反复而长期的过程。

6.确定具体的会计确认标准。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出台了八项具体会计准则,许多会计处理都还没有具体的准则作为依据,使得会计信息容易出现偏差。因此,我们应尽快出台具体的会计准则,过立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使会计反映和监督有比较准确严格的判断标准,使会计信息不确定性和估计因素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从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美性角度考虑

1.在制定会计法规、会计准则时,应尽量克服或减少其本身的不确定性。如制定机构的人员组成应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群体;最终确定的会计准则应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科学和具有一定超前的分析和预测,使会计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避免未来环境不确定性对会计产生过多的影响;对于准则中的某些定义和释义要有精确的分析和解释,如果某一定义和释义可能会有多种理解,则应对各种可能的理解作一详细地阐述,表明各种理解的适用情况,这样就不会使准则的使用者造成误解。另外,对一些会计概念成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规定上,尽可能少用“也可”、“或者”等模糊性词语,尽量使同一内容的规定一致。

2.法定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是导致合法会计情息失真的重要因素,所以要减少合法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可能性,就不能忽视这一问题。但是现实的矛盾是:我国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给予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所以我们不能通过限制企业的选择

权来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认为,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在目前情况下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应通过内部审计或一定的监督机构来制止企业钻会计政策可选择性的空子。另外,对于同一行业相类似的不同企业,其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应有所限制。

3.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的内容需要不断改善,尤其是对于一些实际中遇到的新问题,如对一些重要表外信息、无形资产及一些重要的非经济信息的披露。以前报表中没有或不突出这些信息也无伤大雅,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信息时决策者越来越重要,准则中必须对之作出明确的规定。当然也不能急于迈大步子,要求一下子制定十分完美的准则。我们认为目前可以先借鉴国外已有的对于这方面信息处理的规定,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规定,以后再根据实际应用的反馈信息作进一步的修订。

4.如果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考虑了利益关系人各方面的利益问题,能够达到与利益协同完全一致,也就不会引起会计信息失真。所以会计政策选择下的合法会计信息失真,是信息提供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完全可以避免和克服的。避免会计政策选择下的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应该从两个环节着手。一个是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定环节,另一个是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政策选择环节。在制定环节,首先,应建立有多方利益关系人参加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制定机构,其中既有学术界又有企业界,既有政府部门又有民间组织,既有审计机关又有会计职业团体,以便使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所确定的会计空间尽量与利益空间相吻合。制定出具有普遍认同的准则、制度,尽量消除对同一事项选择不同会计处理方法产生差异过大现象。其次,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制定程序,草案颁布应经过反复讨论,征求意见应扩大范围,审批条件应慎重严格。在选择环节,企业会计部门应尽量考虑各利益关系人的利益,以便使会计政策的选择符合利益协同的“一致”。

5.首先应该修订和完善《会计法》,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应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应结合我国国情,借鉴西方国家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表述,要注意会计法规之间的衔接一致,以免在推行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三)从在个会计环境的影响来考虑

1.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制定尽量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要考虑到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新情况,还应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科学和具有一定超前的分析和预测。

2.建立适合我国经济特点的物价变动会计。在保证传统的会计核算与核等资料基础上,根据我国目前的物价变动特点及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的程度,选择一些受价格影响较大的项目,如固定资产及其折旧额,依据重要成本理论的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并把调塑的情况在现行会计报表中附加说明,为领导决策服务。

3.依靠科技因素,加快经济发展。并能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会计服务。如运用数学模型对会计对象进行定量分析,使会计信息更加精确。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由于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是基于一些客观因素之上,所以我们的预防对策也只能从提高准则。制度制订的完美性及改善外部会计环境者手,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注释:

①王华:《论会计信息失真》,《广东审计》,1997年第2期。

参考文献:

[l]陈志萍.会计信息[M].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1997。

[2]孟凡利,周经昌.会计信息论[M].中国的价出版社。

会计信息失真论文篇4

一、问题提出

从宏观的角度看,企业(特别是股份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会计信息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信贷决策、对企业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评价、政府对微观企业的控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廉政建设等,都密切相关。因此,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杨时展教授提出的“天下欲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乃治”精辟见解,警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

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然而,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其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已经显现。因而,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我国会计界、经济界乃至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产生伊始,人们责备的目光就投向了属于企业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的会计工作,以及用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本身。然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和企业会计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却末能根本扭转会计信息失真的局面。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去反思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顽症的真正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笔者认为,站在理论研究的角度,科学界定会计信息“具真(具有真实性)”与“失真(失去真实性)”的判断标准,是认识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前提条件;从不同经济层面分析制约、左右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因素,才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

二、理论前提:会计信息“具真”与“失真”的判断标准

1.主要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含义的理解

在会计的发展过程中,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的理论研究,并试图界定“真实性”标准的含义。

为明确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80年5月了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在该公告中,FASB正式将“反映真实性(representationalfaithfulness)”作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之一,并确立了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以下观点:①认为真实性“就是一项数值或说明符合它意在反映的现象”。②认为反映真实性与"可核性"、“立性”等共同构成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主要质量特征之一。③反映真实性存在“反映真实性的程度”、“精确和不肯定性”“偏向的影响”、“完整性”等问题。该公告分别进行了阐述。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FASC)在1989年7月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将“真实反映”作为“可靠性”质量特征的首要内容,并认为:①“信息要可靠,就必须真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交易或事项”。②由于“所应计量的交易或事项的鉴定,或是能够确切传达相应信息的计量和列报技术的设计与运用,存在内在困难”,所以“大多数财务信息都可能存在不足以真实反映所拟反映情况的风险”。国际会计准则没有正面界定会计信息“真实性”之所指。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2001)》将“真实性”作为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首要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其并未解释会计核算所要求的“真实性”的实质性含义。

据此可以得出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标准的几点初步结论:①尽管不同机构颁布的会计准则都明确要求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但其各自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含义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含义值得进一步研究。②不同的会计准则制定者总是将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求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质量特征联系起来进行理解,认为只有具有“真实性”的信息才是可靠的,可靠的信息首先必须是真实的。会计信息的“反映真实”特征存在“程度”问题与“风险”问题。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反映的真实程度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具有差别,会计信息完全真实地“再现”企业经济活动的要求具有“风险性”。

2.“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概念的存在

正是由于会计信息“反映真实”的“风险”问题,因而有必要区分会计信息“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的不同要求。

会计信息"绝对真实"是指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本来面目的"再现"。这种"绝对真实"是会计信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在“百分之百“程度上的原本表现。实际上,绝对真实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真实性“。而且,绝对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一定就是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要求的会计信息。

“相对真实”是指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基本特征的准确描述,其以“不歪曲”企业经济活动情况为基本判别标准。相对真实是一种现实的“真实性“。在会计实务中,相对真实的判别标准是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是否依据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等法规制度来进行,是否符合会计标准的要求。因而,相对真实也可称为“合法性真实“。对于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会计信息符合“合法性真实“要求,则达到了”可接受真实程度“。

区分“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标准的意义在于:

第一,对于会计学者、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而言,“绝对真实”是其追求的一种“境界”,一种终极目标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的最高目标,就是制定出在确保实现会计目标前提下,能够产生“绝对真实”信息的会计行为标准。追求“绝对真实”,正是不断优化会计准则,不断提高会计制度质量的动力。

第二,“相对真实”是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的最低要求,也是对会计实务处理的基本要求。就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而言,其制定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必须能够导致“相对真实”的信息。否则,依据其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所提供的信息歪曲了“企业经济活动基本特征”,其所制定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本身就存在“质量”问题。

第三,对于会计实务工作者而言,会计信息“真实性”意味着其必须依据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要求,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达到“合法性真实”的要求。实际上,会计人员只要严格而准确地按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规范处理会计业务,提供会计报告,其行为和结果都应当被认为是“合法”的,其会计信息也是“相对真实”的。以“绝对真实”信息质量标准来要求会计实务工作者,既不现实,也无必要。

3.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基本把握

用量化标准看待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它本身不可能是一个绝对数,而是一个合理的“区间值”。这个区间值的上限是"绝对真实程度",下限是"可接受真实程度"(即合法性真实)。当会计信息质量低于“可接受真实程度”(合法性真实)时,会计信息“失真”。对于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应当在“合法性真实”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力求会计信息更高程度的“真实性”,这是由会计学者追求真理的科学研究精神、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所肩负的历史责任等所决定的;对于会计实务工作者,则必须便会计信息质量达到“可接受真实程度”,符合“合法性真实”要求,这是由相关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等所决定的。

三、原因分析: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解剖

从逻辑上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都是"失真"的信息。在会计实务中,不符合会计准则精神、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会计信息,均属于失真的会计信息。实际上,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多种多样。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目的出发,有必要确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点”和“难点”。

笔者以为,区分“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和“非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十分必要。前者是指“蓄意造假”或“故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这是我国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需要“追根溯源”的主要方面。后者则是指“非故意的过失”、“会计人员专业素养”等原因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由于企业会计系统的存在和运行与企业、与整个市场经济环境等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分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时,应将企业会计系统置于整个企业管理体系中,将企业置于整个市场经济环境中进行考察。

从宏观层面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是判断企业会计系统运行的制度基础和环境状况,这些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往往是根本性的。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判断:①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程度。包括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产权关系制度的确立,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理念,等等。②市场秩序的规范化程度。包括市场机制、市场规则、市场监管制度体系及其执行的有效性,等等。③投资者行为理性化程度。包括投资者群体的理性投资理念,投资风险防范与约束机制,等等。④法律约束的有效性。包括对资本市场各个参与者行为的法律约束,对资本市场监管者的法律约束,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法律约束,对企业会计行为的法律约束,等等。

从微观层面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是判断影响企业会计系统运行的各个决定性因素是否以合理的方式存在,这些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从企业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的重点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组织管理机制、(现代大公司和集团公司的)内部产权规制、企业创新机制、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企业约束与激励机制等;从企业会计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的重点包括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机制、会计核算规范体系、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体系、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等。

笔者认为,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动因在于:

(1)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环境条件。主要包括:①市场运行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大量存在;②市场管理者及监管者的非理;③市场参与者的非市场经济意识。

(2)“人的有限理性”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动因。主要包括:①经营者利益与产权所有者利益的矛盾;②经营者约束机制失灵;③经营者激励机制不合理;④企业整个管理控制制度失效或虚设,特别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

(3)硬性法律法规制度的“软约束”。主要包括:①执法不严;②执法不及时;③对资本市场各参与者的法律约束失衡和软化。

四、基本结论,建议与思考

对于处于转型期间的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很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治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刻不容缓。笔者的分析研究结论表明,目前我国企业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其主要根源尚不在会计系统与会计制度本身,而是左右企业会计行为的深层次原因。为此,遏制和消除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以及建立科学、行之有效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约束体系。

2.以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为出发点,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科学化和有效性。

3.以企业经营者为核心,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界定以经营者业绩为基础的经营者权利、责任和利益合理的“制度安排”体系。

4.在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包括会计法规)的同时,强化刚性法律法规的“硬约束”。

基于正在逐步建立但尚需进一步完善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末能真正规范运作的市场化企业体系,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实际上也是一种意料之中的结果。笔者认为,我国的会计制度改革正处于一个关键而又敏感的特殊时期。对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与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关系,必须予以正确认识。

1.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制度建设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世界各国会计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低水准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但在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环境中,同样也会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正如用质量糟糕的菜刀肯定切不出样式好看的菜来,用质量上乘的菜刀却也未必会切出漂亮的菜样。在美国等会计准则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它们也十分重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并往往通过极为严厉的法律法规来惩处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行为。

2.评价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看其能否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会计制度建设,几经风雨,但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其对于我国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会计制度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历史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会计信息失真论文篇5

[论文摘要]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危害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与与市场信心。本文针对会计信息失真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会计核算应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果会计信息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会计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甚至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导致决策的失误。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危害

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最突出表现为虚盈实亏、资产不实、隐瞒负债。常见的作假手段有:有的单位通过少转成本,少摊费用等手法,将亏损变为盈利;有的违背销售实现确认原则,采取年终突击开票方式,虚增产品销售收入,人为地增大当年经济效益;有的故意延长费用的摊销期限,人为地调节特定会计期间的损益;有的采用不合法凭证,省略必要的核算过程,或者凭证不归档等进行作弊。《经济日报》2006年12月23日报道了财政部抽审百户国有企业2005年会计报表情况,多数企业主要会计要素核算存在偏差。其中,81%的企业存在资产不实问题,共虚列资产37.61亿元;83%的企业存在所有者权益不实问题,共虚列所有者权益26.12亿元;89%的企业存在损益不实问题,共虚列利润27.47亿元;27%的企业明显存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不真实、不合规的问题。

这些虚假或严重失真的会计信息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公害,它严重影响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大量国有资产流失,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使他们根据虚假或失真的财务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同时也误导政府监管部门,使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这样也为、行贿受贿等违法行为和经济生活中不良风气提供了温床。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本身的内在原因,也有社会监督不力等客观因素。具体地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益驱动。一是偷税、漏税的经济利益驱动。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据适当税率计算得出的。因此,基于偷税、漏税,减少或推迟纳税等目的,一些企业便会利用各种方式粉饰会计报表。当然也有些企业基于资金筹措和操纵股价的目的,有时甚至不惜虚构利润,多交所得税,以证明其盈利能力;二是粉饰政绩的政治利益驱动。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国有企业扭亏为盈,创造良好的经营业绩既是一项经济任务,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对于企业领导人而言,若完成此项任务,可谓前途光明,否则可能职位难保。因此,这些企业就可能极力粉饰会计报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三是为了取信于人,筹集资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一般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缺乏资信的企业。为了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就会提供一些失真的会计信息去极力粉饰其会计报表。

2.监督不力。一是社会监控系统不健全。对企业的审计监督虽然设置了较多的行政执法机关和社会监督力量,但是实际上各自为政,不能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二是审计检查中不能严格执法。一些部门只是为了追求一定经济利益,只是想通过收费,甚至分成等形式到企业中捞一把,对一些违法违纪情况视而不见,或者以罚代法了之;三是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得不到发挥。随着我国《企业法》等有关法规的进一步实施,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自得到落实,而如何有效合理地监督制约经营者的权力和行为,却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于是在企业中普遍出现了“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怪现象;四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不力。有些企业虽然设有内部审计机构,但却与财务机构是一套人马,对财务机构本身根本就不能实施监督,还有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仍是一片空白,那就更谈不上监督了。3.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长期以来在我国“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致使某些企业领导为了完成任务或指标,不得不采用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方法来实现其所谓的“业绩”。另外,有些企业领导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常常要求会计人员采用各种违反纪律的手段和方法,对会计资料和数据进行修改。有些财会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职业道德水平低,不能有效地制止违法违纪行为;还有些财会人员本身业务不精,有意无意间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当然,在客观上由于最近几年会计方面的改革频繁,不能全面地出台新准则,致使一些财会人员不能及时获取、掌握准则、法规等,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是存在的。

三、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危害是严重的,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当从多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治理。

1.完善法规建设,强化法律意识,严格执法。近年来我国虽制定了不少财务会计法规,但从实际来看,还很不完善和健全,有些条文的操作性较差。这样,会计人员执行时就无法跟从,没有统一标准,造成会计信息混乱、失真。因此,首先应当从完善和健全财务会计法规和其他相关法规入手,加大实施“新会计法”的力度,使财务会计法规尽可能地全面、配套、及时,并且有可操作性,堵住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漏洞。其次,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树立学法、懂法、执法的良好环境,确保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严格执行国家法规;确保企业经营者、财务会计人员等自觉遵纪守法,维护《会计法》的权威,保护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再次,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对于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严肃处理,不能以罚代法。同时,要对执法队伍严肃整顿,提高执法水平,重塑执法队伍的形象。

2.完善政府对企业的经济指标考核体系,全面考核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出现亏损、破产是正常现象,政府考核企业的关键应是考核企业的经济运行环境和运行质量,而不应仅局限于个别经济指标。否则,企业为了完成扭亏增盈目标,不得不作假。甚至由于地方保护主义观念,还会出现上级政府认可企业作假,上级政府与企业联合做假等现象。对企业干部的考核也应全面进行,不能以个别经济指标来考核干部的“政绩”,否则会导致企业领导的短期行为,竭泽而渔,虚报数据,巧取豪夺。同时还应该加强企业干部的“离任审计”,坚决杜绝“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怪象。

3.提高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员素质问题。这里的素质是指全面素质,既包括政治素质,又包括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一方面,企业领导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第一道防线。如果会计人员故意造假账,必然出于某种目的,企业领导要把好审核关,不能让审核流于形式。同时,企业领导还应尊重会计人员的意见,支持会计人员的工作,不能,以权压人,更不能纵容、指使会计人员造假。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企业领导人责无旁贷的义务和神圣职责。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要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要严格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感,维护国家财产安全;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提供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要虚心学习,熟悉财务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提高会计业务技能,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切实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及时、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可见,会计人员是企业会计信息的直接提供者,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另外,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会计工作管理,要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坚决为因坚持原则而遭打击报复的会计人员申张正义,逐步在大中型企业施行会计委派制,提高会计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参考文献:

[1]夏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与继续教育新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6,(07)

[2]宾雪玲等:《浅谈会计信息质量现状与对策》[J].《消费导刊》,2007、11

会计信息失真论文篇6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文化根源;对策

 

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的管理活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确定的会计核算目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则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关键。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真实、相关、及时、可比、清晰等方面的要求,其中真实性是最根本的要求。然而,自1993年我国进行会计改革,借鉴西方先进的会计制度,实现与世界惯例相接轨以来,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成为急待解决的难题。为此,会计理论界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取得了许多成果与共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会计法制建设不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2)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影响;(3)监控体系的不健全;(4)行政干预的影响还在发挥作用。这些成果使我们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但是,作为会计制度的执行主体的人的因素却被忽视了。一套制度再完美无缺,执行的人不去认真贯彻,也是没有用的。

在1998年9月至12月初,我国台湾地区股票上市公司陆续发生财务危机,引发了股票挂牌价格持续下跌,进而套牢了证券金融公司及银行,引起了巨大的金融信心危机,就连金融票券公司也发生跳票,影响面高达3000亿元新台币。其中根本的原因就是有关会计师事务所制造虚假业绩和获利能力造成的。台湾地区在经济制度上以私有制为基础,其会计制度也是以西方国家的会计制度为蓝本设计的,但却达不到与西方国家同样的执行效果。这说明问题肯定不是出在会计制度本身,我们只能从执行这个制度的人这个角度去找原因。再反观我国大陆地区,在经济制度上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形式,同时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会计制度体系,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计制度体系,但同样遇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海峡两岸的政治、经济制度虽然不同,但同是中华民族,所以我们只能从一个共同点去找原因。这个共同点就是文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是与精神生产有关的现象。而建立在社会文化结构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则是社会的人对其所面对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反映。中华民族5000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秀文化无时无刻不在深刻地影响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这就是说,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社会的人的思想观念,而人的行为又是一定思想观念的表现。因此,通过了解和认识人的思想观念上的根源,我们就能够找到支配人的各种社会行为的思想基础,找到改变人的传统思想观念的途径,并最终改变人的行为方式,使之符合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中国会计人员作为中国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其思想观念必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而打下深深的烙印。这种烙印对会计人员的思维方式、处世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 传统文化对会计人员思维方式的影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其根本出发点都是围绕人来进行的。《论语》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是典型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这说明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人是高于其他一切的。正是这种观念决定了中国人思考问题喜欢从人本身这个角度来进行,先了解和认识自己,然后再做其他事,这是一种内省式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要求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必须是全方位的,包括自己的身体状况、思想状况、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状况、社会关系状况等等。因此,当一个中国人被要求做一件事或要求别人做一件事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把这件事做好,而是考虑这件事做了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对自己和自己周围的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正是这种思维方式,产生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关系哲学”思维方式。我对你投之以桃,你必对我报之以李,彼此心照不宣。大家这样有来有往,一种复杂的中国式的人际关系就产生了。这种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建立在共同的个人利益基础之上的。

作为中国的会计人员也很难脱俗。当一名会计人员去审核一家公司的年度报告时,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把这项工作如何做好,而是会想如果认真检查会有什么后果,马虎过去又有什么好处。而对于被检查方来说,自己拿出的虚假会计信息如果得到确认的话,不仅小集体的利益可以得到保护,而且“数字出官”,领导还可以得到奖励和提拔。所以被检查方往往不择手段以蒙混过关。而对于检察方的会计师来说,按原则办事,必然会违背“有来有往,来而不往非礼也”的“游戏规则”,自己的人际关系很有可能变得异常糟糕。帮助被检察方混过了关,即使事后被察觉,由于“关系哲学”的存在,检察方所受的惩罚对他并无大碍。犯错误所付出的成本远小于犯错误所得到的收益。这也就是某些会计师进行财务审查时铤而走险的原因。

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认识自我的有限性。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观察、了解别人的反应来获得的,这意味着需要很多的时间。因此要真正正确认识自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外来思想的影响,生活节奏的加快,商业因素的增强,使许多中国人在思想上又多了一层浮躁之气。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很大,这种思想的存在使许多人对自己的认识偏差很大,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利用社会经济管理体制处于过渡时期拼命钻空子、捞好处,结果往往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二) 传统文化对会计人员处世方式的影响。

中国人处世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中庸”,所谓“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明哲保身,不愿得罪人。“夫唯不争,故无忧。”首先保证自己不得罪人,自然也不怕别人得罪自己。而实现这个目标的工具就是“礼”。所谓“礼之用,和为贵。”通过实行“礼”来达到“和”的目的。这种“和”决不是信仰与追求上的团结的“和”,而是基于保护个人利益之上的“一团和气”。你不破坏我的个人利益,作为回报,我也不破坏你的个人利益。这个以个人为中心的处世方式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它使人们产生了一种人人自危的心理。不管我怎么做,只要坚持原则得罪了人,自己就有一种危险感,害怕遭到打击报复。因为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人口管理体制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往往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其次,人不可能永远不遇到难题和困难,今天我放你一马,算你欠我一个人情,明天我有事找你,难道你还不放我一马。这种人情债式的人际交往在中国屡见不鲜。

中国的会计人员不可避免要受到这种中国式处世方式的影响。而《会计法》本身的不完善也使这种处世方式得以大行其道。《会计法》第4条规定:“单位领导人领导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执行本法,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保障会计人员的职权不受侵犯。任何人不得对会计人员打击报复。”却没有规定单位领导人如果利用职权影响会计人员的工作,该受到怎样的处罚,而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又该得到怎样的保护。有法不依可以通过加强执法解决,无法可依却会使有关当事人直接受到伤害。但即使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中国人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处世方式决定了在一个单位,会计人员如果违背单位领导人意志办事,最低的惩罚也是穿“小鞋”,让其不能正常工作、生活。因此,作为生活于现实中的会计人员在自己的处世方式上往往带有“中庸”的色彩。

(三) 传统文化对会计人员行为方式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行为方式最大特点就是“无为”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讲究的是保护个人利益,对自己利益范围之外的东西“不争”。“无为”思想的本意是要求人们克制欲望,而在现实中却演化成了睁只眼、闭只眼的消极处世态度,在个人行为上则表现为:第一,对见义勇为之事冷漠对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第二,对待自己的工作不积极主动,只做份内之事或整天混日子;第三,处理问题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特别是第二、第三种行为危害相当严重,因为它带来的是整个社会效率的降低,大家都不肯多做事,人浮于事,使整个社会运转处于一种松松垮垮的状态。长期以来,政府机关办事效率低下、相互推诿等恶习的形成,其思想根源也就在这里。

中国有1200多万会计人员,在多大程度上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不得而知。但在实际工作中,不肯积极学习业务,干工作马虎应付,审查有关会计帐务时马虎从事,对出现的错误知情不报,得饶人处且饶人,对单位领导做假帐行为也睁只眼、闭只眼等不正常现象的出现虽说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肯定与有关会计人员的思想观念中存在着上述模糊观念有关。这个问题如不解决,它的危害将是长远的和潜移默化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要解决好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从文化层面上讲,可采用以下对策:

(一)要重视文化分析的重要性。在看到传统文化弊端的同时,也要看到传统文化中很多积极的因素。中国传统文化在讲究包容的同时,也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讲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骨气;讲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际原则;讲一生正气、两袖清风的为人原则;这都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大力发扬的。只要我们能一分为二地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把这个过程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中,我们的文化必然能够引导我们的思想向好的方面发展。

(二)加强法制建设,要法治不要人治。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源决定了中国的社会管理总是人治。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根本的出路就是法治,培养公民的法制意识。为推进法制建设,中共十五大已明确提出:“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顺应这个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会计法规立法工作,不断完善以《会计法》为核心的会计法规体系,使各项会计工作有法可依。并且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对有关会计法规进行修改、完善,以提高法规自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另外,在加强和完善会计法规体系过程中,要认真做好以《会计法》为中心的各项会计法规的宣传工作,使各级领导和会计人员增强法制观念,逐步培养出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

(三)重视传统文化与会计制度的协调关系,健全企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传统文化的弊端使许多在西方显得天衣无缝的企业会计制度在我国却漏洞百出。针对我国国情,首先还是要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上下工夫,把可能存在的漏洞都堵死,使之无空子可钻。通过健全企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实现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如建立内部会计管理责任制,就可明确单位领导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就可明确各个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就可加强企业会计工作的内部控制;建立各种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以及各项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的领报、审计制度等等,就可为会计核算做好基础工作。

会计信息失真论文篇7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涵义。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核算获得的反映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它可以客观地反映一个企业的经营成果,同时又是相关使用者进行预测、分析、决策的可靠依据。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财务会计报表所提供和披露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会计主体报告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有:数据不实,事项不真,编造假证假账假表,虚盈实亏,虚亏实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等。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界定。会计信息失真按其产生过程,可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前者指会计事项未能真实反映客观经济业务活动而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即“假账真算”,是一种主观上的造假。如银广厦在核算天津分公司出口业务时就采用这种作假方式。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虽然会计事项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经济活动,但由于会计处理过程中的错误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即“真账假算”,这类情况既有故意所为,也有疏忽大意的无意之举。会计信息失真按主观上的有意与否,可分为故意失真和无意失真。故意失真是指经济活动当事人为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弄虚作假,这是危害最大、后果最严重、也最难以防范的失真行为。无意失真不存在主观上的故意和谋取非法利益。此外,会计信息失真还可以分为制度性失真、技术性失真、时效性失真等。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原因

(一)会计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指市场中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我国尤为严重。这是因为我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重很大,国有企业存在双重委托关系。我国公有财产的所有者从最终意义上讲是全体人民,人民将财产委托给国家,国家再将受托的财产委托给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经营管理。委托关系产生信息不对称,而我国这种双重委托关系使得信息不对称更加严重:①作为财产所有者的人民,不能确定他所拥有的财产的总额和比例,更难以确定他在某一特定国有企业中所拥有的数额和比例;②作为第二层委托关系中的委托者,其主体(即国家)是虚拟的,即所有者主体空置。这些不确定性,必然减弱委托者对受托者的监督和约束。会计信息生成于企业内部,企业经营者是会计信息的持有者,企业内部经营者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此外,在公司的内部,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也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在股票市场交易中,资金雄厚的大机构和众多散户之间也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使得能够控制和掌握会计信息主动权者,无不利用这种不对称性兴风作浪,愚弄百姓。

(二)会计信息的外部性问题。外部性指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是在有关各方以价格为基础的交易中发生的,因此其影响是外在的。经济学家萨谬尔森说:“当生产或消费对其他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收益时,外部经济效果便发生了;也就是说,成本或收益被加于其他人身上,然而施加这种影响的人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为此而获得报酬。更为确切地说,外部经济效果是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并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外部性有正负之分。正的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导致其他经济主体获得的额外外部收益,负的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导致其他经济主体蒙受的额外外部成本。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十分明显,在证券市场上更为突出。因此,会计信息行为人(企业负责人、报表编制者、信息人等)无不想利用外部性为自己谋利益。这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又一个原因。

(三)会计政策选择的灵活性与“机会主义”。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会计留学原则和方法,是企业经营者在会计法规既定范围内进行的选择。如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资产减值的确认方法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为企业留下一定的选择余地。这是为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适应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体系而设置的。然而,经营者也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上给予的灵活性,对会计数据进行操纵,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红利等,可以通过会计利润操纵而提高。这就是会计政策选择上的“机会主义”行为。

(四)效用函数问题。委托人和受托人都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都会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但他们的效用目标通常是不一致的。受托人除了寻求以货币衡量的物质报酬以外,还致力于一些非物质性的因素来实现其效用最大化,如增加闲暇时间,追求在职消费等等。而委托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激励不相容,即一方追求效用最大化会损害另一方实现效用最大化,始终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经营者作为有限理性经济人,为了追求自身效用(包括经营业绩和报酬)最大化,未必会提供所有者决策所需要的全部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因而,委托与受托双方的效用函数不一致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动机。

(五)供需问题。会计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所以它也符合经济学的供求理论。根据经济学原理,只有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即只有当企业从会计信息披露行为中所获取的收益大于其披露成本时,企业才会主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因此,会计信息披露成本常成为制约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信息披露成本包括信息提供成本和竞争劣势成本。信息提供成本是指从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到会计信息的披露完成所花费的一切支出,竞争劣势成本是指竞争对手或合作单位利用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调整其经营策略或谈判策略,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引起的成本。企业对信息披露成本的牺牲直接影响其所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比如,当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发生变化时,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会增加会计信息的维持成本,而此项培训支出的牺牲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另外,信息的披露越是充分、详细、可靠,就越有可能导致竞争劣势成本的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经营风险。因而企业在披露此类信息时,往往予以淡化或含糊其辞,甚至不予披露;而此类信息却是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进行投资取舍评价时特别关心的最具相关性的信息。现实中企业在面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与竞争劣势成本这一矛盾时,往往选择降低竞争劣势成本的途径,因而导致其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失真。超级秘书网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一)健立与完善会计法规及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要充分维护《会计法》的权威,加强《会计法》等有关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单位领导人、财务人员熟悉会计法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使后来者不重蹈覆辙。

(二)改革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权力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经营者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要承担声誉损失,还必须承担物质损失。获得风险收益是经营者提供失真会计信息的主要目的,那么使经营者的风险成本大于其风险收益是一种有效防止经营者提供失真会计信息的物质上的内在激励措施。这要求加强会计社会监督力量,提高审计质量,从而增加经营者造假受罚的风险。

会计信息失真论文篇8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对策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

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是党和政府的正确宏观经济调控决策,维护正常经济秩序,防范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风险,保护投资者、债权人利益的基本前提。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掩盖了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和廉政建设的重要因素,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切实解决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项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的重要问题。

二、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和单位负责人的领导素质有待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而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却不高。一方面,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大量的从业人员在没有任何会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经过短期的培训而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并不具备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同时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缺乏力度,从业人员知识老化,难以适应新的会计工作要求。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也参差不齐,有些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无视职业道德,主动出主意、想办法,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或对虚假会计信息不予纠正,听之任之。

一些单位负责人的指导思想不正,法律意识不强,为了小集团或个人的利益,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甚至强令会计人员作假,从而出现了诸如“领导定调子,会计填数字”的虚假会计信息。

2.利益驱动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最根本的原因。经济上,会计信息是国家和企业之间进行收入再分配的重要依据,企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使产生的会计信息尽可能对自己有利。国家、企业的分配关系,以及企业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比例不合理,失真问题就很难根治。另外,目前国家的绩效考核制度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向来“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一些单位为了追求所谓“业绩”,领导为保住“乌纱帽”,往往通过降低成本,虚报利润等手段粉饰会计信息,从而达到其目的。

3.会计法规体系不完善,为会计信息造假提供可趁之机。我国的会计法规制度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起步较晚,其架构、内容仍有不足之处,例如会计准则制定的滞后,使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带有很大的弹性,为会计造假提供契机。又例如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信息制造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的会计政策,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客观公正。

4.失信成本低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力。由于我国对企业造假的处罚力度轻、执法不严,对造假者不追究或处罚不力,从客观上纵容了会计造假,也是我国会计造假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立法建设,在会计法规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会计法》的实施对我国会计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也很普遍,对违反会计法规的打击力度偏弱,处罚力度不够,使得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违反会计法规的巨大经济或政治利益与低廉机会成本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得一些人敢于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

5.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企业外部监督包括政府审计和社会中介机构审计。政府审计指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审计检查,这些部门一般是进行专项检查,其监督标准不统一,管理上各自为政,再加上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以及其事后监督的局限,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社会中介机构审计主要指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部分中介机构为了其长期利益,不仅不严格把关,反而迎合被审单位的意愿,出具不实会计报告,不仅未发挥监督职能,反而滋长了造假的风气。

企业内部监督包括会计自身的监督职能和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但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方式不利于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企业管理层服务,反映的是企业管理层的意志。会计人员的监督权被弱化。同理,企业设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监督作用。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对策

1.强化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突出,单位领导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修订后的《会计法》第4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从立法的角度规范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法律义务。

2.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涉及的内容很多,要求会计人员不但要掌握专业知识,熟悉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还要熟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会计工作的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已势在必行,这就给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岗位的特殊性要求会计人员有很高的道德水平。因此,要坚持不懈地对会计人员加强业务继续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继续教育,在不断提高会计专业理论水平、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提高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以遵守《会计法》和相关的会计制度为指针,坚持不唯权,不唯利,只唯法的理念。

要通过不懈地努力,培养一支业务水平高、知识结构层次合理、思想道德过硬的会计队伍。

3.健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健全监督体系,加大监督力度,增强会计监督的全面性和权威性,必须实行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政府监督相结合。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严格会计核算基本程序,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职位,明确职责权限,完善企业的内部牵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的积极性,在单位内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范于未然;大力培养注册会计师,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责任监督,明确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审查鉴证的法律责任;国家财政、税务、工商等行政部门,不仅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且也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监督者,各部门应结合各自专业职责,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可建立监督信息网络,公布监督结果,避免重复检查。

4.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法律体系。治理会计失真关键是要完善立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加快制定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具体化,并强化管理者的公开会计信息的法律责任,制定有关信息质量法律规范条款,使会计法规更具可操作性,堵住会计信息失真的漏洞。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会计法律意识,使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成为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自觉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加强会计打假力度,提高会计造假的违法成本。对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建立会计诚信平台,让全社会监督会计主体的会计行为。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操守、不守信用的企业、机构或个人,不仅要让其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更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使其造假成本远远大于其利益。

6.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政府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不予过多干涉。改进企业领导业绩评价体系,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考察指标体系,从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不应仅凭企业盈利来评价经营者的业绩。另外,政府必须转变职能,更新观念,加强自律,强化服务意识,倡导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坚决打击损害国家利益的腐败行为,净化社会环境,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会计信息失真论文篇9

关键词:上市公司;信息产品;干预策略;均衡

中图分类号:FR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7)05―0083―05

一、引言

近年来,众多学者就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根源、机制、水平与政府干预对信息失真的影响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刘立国、杜莹(2003)认为,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在于上市公司股权不合理,国有股比例过高、流通股比例过低、董事会被内部人控制、监事会失效等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吴联生(2003,2004)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三类,并分别从会计域秩序、信息不对称和人类有限性的角度,分析了三类会计信息失真的不同成因,提出了用会计规则、会计技术、组织特征和社会文化约束个体性和群体性失真的思路。杜兴强(2003)认为,从会计信息应有的、合规则的消费层面上讲,会计信息失真实际上由“会计信息产权的畸形性”引起,因而,防止会计信息产权被人为地畸形披露,良好的会计信息披露机制应当是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杜兴强进一步指出,上市公司剩余索取权的存在,是利益相关者参与会计信息产权博弈的动力本源,剩余控制权决定着会计信息产权博弈的方向,但由于会计信息的监控存在交易成本而使管制有限。“会计领域”中的会计信息产权,必须通过契约机制约束,以保证企业所有权以利益相关者分享的方式来界定,会计信息产权应当体现经济利益主体的分配意志,并由巩固和维持这一利益格局的“企业所有权分享、管理和道德”所形成的“三角结构”机制所调控。这种调控应当满足利益主体利益分配均衡的要求。适应这一要求,会计信息的披露应有一个适度的水平,即应有一个披露的度。

关于政府干预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王雄元、严艳(2003)指出,政府强制信息披露的度是兼顾效率与公平合理的结果,政府干预的理性因事而异,干预也应当是适度的。显然,由于效率与公平关系在实践上把握难度极大,这种适度干预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由于政府适度干预,企业不仅获得了会计信息隐藏与失真的权力与合理性,而且还有可能因为各种制度规则对会计信息披露的不一致而获得了会计信息故意失真的合法权利,干预或强制可能使会计信息失真进一步恶化。

王建成等(2004)则认为,上市公司真假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市场两类质量不同的信息产品。企业竞争使市场存在着一个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约束的失真均衡水平。该均衡由真假会计信息产品边际成本、边际收益、会计信息市场竞争结构以及政府干预偏好、干预边际成本与收益等因素决定,政府干预因可能改变市场会计信息失真均衡而强化市场信息失真。也就是说,市场性因素、企业性因素和政府干预性因素共同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叶小青、曹啸(2006)以1993~2003年被证券管制机构处罚的272次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对代表政府监管和调控的监事会、独立董事、外部审计、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交易所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各证券管制机构在监管效率和监管权威上存在较大差异,证监会派出机构及时发现并处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能力最强,但其处罚的威慑力却有限;证监会处罚的威慑力最强,但其发现并处罚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往往需要耗费较长时间;而交易所的管制效率与管制的威慑力都介于二者之间,因此,提高证监会派出机构和交易所对违规行为处罚的权威性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效果。(2)监事会并没有发挥其守门人作用,独立董事制度在促使会计信息真实披露方面似乎也没有发挥预期效果。(3)外部审计力量的介入并没有明显改善信息质量。不过,他们的研究隐含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内生的利益追求和政府干预损失的博弈均衡,当政府在确定策略和有限惩罚的条件下,上市公司有激励进行会计信息失真披露。

结合前面的研究,这里把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三大类:内部治理性失真、市场竞争性失真和政府干预性失真。在这三类信息失真中,治理性失真主要由内部利益竞争博弈引起,因此,通常只产生内部会计信息失真,使内部利益相关者信息不对称并形成某种内部分配结构,如果内部利益竞争使信息失真向外传播,就会转化为市场竞争性失真。市场竞争性失真主要由企业间的利益竞争引起,利益竞争导致企业向外界虚假会计信息,常见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指这种信息失真。竞争性失真与治理性失真密切相关,当竞争性会计信息失真内部化,就会转化为内部治理性失真,反之亦然。政府干预性会计信息失真,是指政府对市场和企业的干预引起市场或企业真假会计信息供应偏离市场竞争性、治理性失真均衡而产生的失真。不过,干预对企业内部的治理性失真的影响通常是间接的,主要通过扭曲竞争性失真而以竞争性失真信息内部化的方式实现,因此,从这一意义讲,政府干预只改变了竞争性失真。就上市公司而言,向外界虚假会计信息等市场竞争性失真对市场投资者产生的影响最广、危害最大,政府也着力制止这类事件的发生,以提高会计信息市场信息质量。因此,研究企业会计信息市场竞争、信息偏好和政府干预策略选择对会计信息失真均衡的影响,就显得必要。为此,以下在2004年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信息寡占竞争模型,以寻找上市公司信息偏好与政府干预策略选择下的竞争性和干预性会计信息失真均衡。

二、基本模型

(一)模型基本假设

在基本的信息经济学理论中,信息是可交易的商品,有投入产出的过程和质量的差异,基于这一逻辑,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作如下假设:

假设1: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是在会计信息市场中交易的商品。该信息商品分为两个质量等级:真实会计信息为合格品,虚假会计信息为不合格品。两种质量的会计信息分别在细分信息市场――真实会计信息市场和虚假会计信息市场(分别简称R市场和F市场)中交易。假设在同一寡占市场,上市公司A、B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

假设2:上市公司A和B向市场提供真实会计信息和虚假会计信息产品,其产量分别为qAR、qAF

和qBR、qBF。公司A和B向R市场供应的真实信息总量QR=qAR+qBR,向F市场供应的虚假信息总量为QR=qAF+qBF。并设定,R和F市场会计信息价格与信息需求量的关系分别为pR=aR-QR和Pq=aqF-QF。其中PR为R市场真实会计信息价格,Pr为F市场虚假会计信息价格。

假设3:消费者对会计信息的真假没有足够的识别能力而被动接受市场出现的任何信息,所以市场会计信息无需求约束,而上市公司A、B因对自己提供的会计信息有完全的识别能力,能够依据自己利益要求提供真假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市场信息无供给约束。因而,上市公司A、B的利润πA、πB在没有政府干预时可以写为:

I2策略,Ⅱ组合包含Ⅱ1、Ⅱ2策略。四个策略具体设计如下:

(1)I1策略:信息总量干预策略。政府事先确定总量干预标准值为R,当市场虚假信息总量qAF+qBF>R时,政府对A、B实施惩罚性干预,每个公司干预惩罚为S1=m(qAF+qBF-R),m>0为干预强度系数。策略I1的逻辑是,政府不管是谁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只要市场虚假信息总量超过标准水平,那么两寡头公司都得挨罚,而且,市场超标越严重,惩罚也越多。

(2)I2策略:针对性干预策略。政府事先为公司A、B确定干预标准值为RA、Rs;当qAFF>RA时,对A公司实施SA=M(qAF―RA)惩罚;当qBF>RB时对B公司惩罚SR= m(qBF-RB);该策略的逻辑是谁虚假信息超标,谁就得挨罚,超标越多,惩罚越严厉。

(3)Ⅱ1策略:利润总量干预策略。Ⅱ1策略与I1策略的基本原理相似,即政府事先确立其干预的总利润基准水平π,当A、B公司虚假信息收益和πAF+πAF>π时,政府对每一公司实施π1q=m(πAF+πAF-π)惩罚。

(4)Ⅱ2策略:针对性干预策略。政府预先确定A、B虚假信息的干预利润标准值为πA、πA,当πAF>πA时,对A惩罚为πA1=m(πAF-πAF);当πBF>πB时,对B惩罚为πB1=m(πBF-πB)。

为了分析简便,设定政府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行为具有充分的信息,因而,能够监测到公司A、B的虚假信息的投放量以及其利润水平,从而保证政府及时进行干预。

假设5:上市公司A、B向R、F市场提供会计信息产品时,双方信息是对称的,而且是同时行动,以保证各自利润最大化。政府则根据A、B的市场会计信息供应状况或利润状况,相机对A、B会计信息供应行为进行干预。假定A、B间和A、B与政府的博弈为一期,且是完全完美信息博弈。

(二)模型均衡

上市公司A、B向R、F市场提供会计信息产品时,其利润函数与政府是否实施干预和实施哪一类干预策略组合有关。不同政府干预策略下A、B决策函数见表1~4。

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均衡失真分析

(一)无政府干预的会计信息失真均衡

上市公司会计失真可以从其绝对虚假信息失真水平和相对虚假水平两方面考虑。所谓绝对失真水平就是指其市场供应qAF和qBF的均衡值,而相对虚假就是指上市公司A、虚假信息占全部信息量的比重,模仿王建成(2004)的处理技术,定义这一比值为会计信息失真率,并记为ri(i=A,B),则ri=qiF/(qiR+qiF。

从表5~6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绝对会计信息失真水平在政府没有采取干预策略的情况下,完全由虚假会计信息的边际收益决定,与上市公司偏好无关,因此,有:

结论1:上市公司A、B和市场会计信息竞争性失真均衡,其绝对水平完全由虚假信息边际净收益决定,与政府干预和企业偏好无关。

通过简单计算,得到没有政府干预的会计信息失真率rA=rB=1/(λ+1),其中λ=(aR-CR)/(aF-CF),为真假会计信息边际净收益之比。所以,无政府策略干预下的企业和市场竞争性相对会计信息失真也与企业偏好、政府干预完全无关。所以有:

结论2:无政府干预的上市公司和市场相对会计信息失真均衡由真假会计信息边际净收益比决定。

(二)政府策略干预下的会计信息失真均衡

从表5~6可以看出,政府策略干预下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均衡,由三大因素决定:一是受政府干预策略组合,二是上市公司A、B偏好,三是真假会计信息市场边际净收益,而政府干预的基准水平对信息失真没有直接影响。表7给出了I、Ⅱ干预策略下的上市公司和市场相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均衡。

由表7可以直接得到如下结论:

结论3:在I策略干预下,eACR,随rB递增,rB随m递减,aR

(1+eB)/2时,如果aR>CR,rA、rB随m递减,政府干预对公司A、B会计信息失真均衡产生不对称影响。

结论4:政府I1、I2策略干预强度相同时,市场相对会计信息失真均衡相同,因此,市场会计信息总量干预和针对性干预策略具有等价性。

结论5:政府Ⅱ1、Ⅱ2策略干预对上市公司和市场会计信息的改善无任何帮助,Ⅱ1、Ⅱ2策略干预下的相对信息失真均衡就是竞争性失真均衡,Ⅱ1、Ⅱ2策略干预无任何作用。因此,政府不应执行基于利润的干预策略组合。

上述结论表明,不论政府采用何种干预策略和干预强度,干预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相当有限,其中基于利润指标的干预策略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分析表5~7,可以得出公司干预策略I启动下,偏好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规律:

结论6:政府启动干预I策略时,公司A、B信息偏好不会影响真实会计信息绝对均衡水平,但会影响虚假会计信息均衡水平,并进一步影响公司和市场会计信息相对失真水平。

结论7:政府启动干预I时,公司A、B绝对虚假会计信息均衡水平随自己虚假会计信息偏好递增,随对方虚假会计信息偏好递减,但随自己偏好递增的速率是随对方偏好递减速率的2倍。市场绝对失真水平随A、B偏好递增。

结论8:aR>CR时,公司相对会计信息失真随各自虚假信息偏好递增,随对方虚假会计信息偏好递减,而市场相对会计信息失真则A、B偏好递增;

结论9:在政府干预和公司偏好共同作用下,eA

结论3~9说明,政府干预性会计信息失真均衡由干预强度、公司信息偏好和市场两类信息边际净收益等干预性因素、企业因素和市场性因素决定。三大因素作用下政府干预性信息失真均衡水平见表8。

会计信息失真论文篇10

一、近十年来我国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

从现有文献分析,我国对会计信息失真的介绍与认识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①,近十年来,我国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围绕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信息失真概念

虽然从逻辑上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都是失真的信息②,但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定义与分类却有不同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1、会计信息失真“三分法”。

以吴联生教授(1998)为代表的多数学者认为会计规则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无外乎以下两种情形:一是会计规则执行人故意违背会计规则;二是会计规则执行人由于客观上的原因在会计规则的执行上存在偏差。据此,对会计信息失真提出“三分法”,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等三类。

2、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谭劲松、丘步辉、林静容(1997)

从失真的会计信息产生过程分析,将其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前者指会计事项未能真实反映客观经济业务活动,会计事项本身就不真实。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虽然会计事项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的经济活动,但由于会计处理过程的错误引起会计信息失真。

3、会计信息失真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会计造假和会计操纵。

在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上王跃堂教授(2001)认为会计信息失真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会计造假,这是企业违反会计管制的违法行为;二是会计操纵(西方称之为盈余管理),这是企业利用会计管制的弹性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③。

4、也有少数学者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故意失真与非故意信息失真。

非故意失真是会计人员技术熟练程度不够、疏忽大意等非故意因素导致的。故意失真是指在企业管理当局的授意下,利用会计规范给予企业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地提供信息,或者违背会计规范制造假账。还有学者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性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众多专家学者也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探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笔者在此归纳了如下几个主要方面:

1、从会计学自身的限制探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目前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学者对于确认理论的研究,都还是集中在对确认(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讨论上,确认标准的制订旨在解决哪些事项可以计入会计系统和会计报表。张天西教授(1998)认为会计确认标准不能解决几点会计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大体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会计确认对象的隐匿。由于没有合适的会计规范为依据,企业有些价值不能确认,例如人力资源价值、企业商誉价值、环境成本的确认等。其二,会计确认基础的主观性。权责发生制是会计确认的基础,其确认过程带有主观性,这种主观性的确认必定为制造不真实的会计信息提供了可能和动机。

也有很多学者指出现有的会计理论在很多方面还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如会计期间假设,是人为地划分时期,其结果必然与客观事实有差距;货币计量假设,假设币值不变,遇到通货膨胀时,货币计量假设基础上核算的会计信息就不能如实反映客观情况、真实的现在情况;这些会计学自身因素的缺陷都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2、从合约、制度经济学角度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舒尔茨认为,制度是行为规则,他们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④。社会制度还通过鼓励和惩罚某一行为,以诱导或禁止该项行为。刘峰教授通过对红光实业的案例分析得出现有的会计制度安排本身排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并诱发会计信息失真。

理论上,政府只是经济规则的制订者和监督者,本身不参与市场运行。但我国政府对具体的经济活动不能“置身事外”,总是存在“亲历亲为”的冲动。一些政府部门为夸大政绩或出于一些特殊目的,不顾企业实际情况以及所面临的市场状况,往往以行政命令方式给企业硬性下达各项经济指标,以便迎合有关部门的需要。这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和诱发企业弄虚作假,人为地调节会计信息,使企业会计报表虚盈实亏。同时,各级政府致力发展经济,将一个亏损企业通过虚假的会计信息包装推向资本市场。

同时,从目前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上看,绝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采用有限责任制形式⑤,而有限责任制可以使其机构和从业人员在获得高额利润后只承担有限的经济责任,客观上助长了从业者的冒险心理,必然使CPA在“让客户满意”的幌子下弱化其客观公正职能。我国不健全的法律制度、特别是没有严格的民事赔偿制度,也在相当程度上助长了中介机构的冒险意识。

3、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雷又生、王秋红(2004)等学者认为社会伦理道德滑坡,人们在竞争时违背诚信的原则,使会计信息失真具有了宏观社会背景。这种虚伪欺诈的社会习气对会计工作者、部分政府人员以及进行社会会计监督的会计事务所产生了不良影响。作为经济信息提供部门的会计,为了单位或个人的利益可能会丧失诚信原则进行造假;部分政府人员官僚作风严重,盲目追求“数字”经济,进而放弃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在会计报告上弄虚作假;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为了稳定客户,拓宽业务,在相关法规执法不严、处罚力度不够的情况下,违背会计职业道德,丧失了其客观公正的立场,忽略了其社会责任,出据虚假的证明,为企业作假账提供便利,成为会计造假的保护伞。

杨雄胜教授也认为会计诚信的缺失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但他认为制度的原因、监督不力的原因等等不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内在机理。会计造假损害的主体不确定使会计诚信缺失成为一种必然,会计造假问题泛滥成灾就不足为奇了。

4、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吴联生教授(2004)认为人类的有限性决定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存在。他指出人类的有限性在会计的生产过程中表现为:会计规则执行者对会计规则理解得不完美性、会计规则执行者对客观经济活动把握得不完美性以及会计规则执行者具体执行行为的不完美性。

从整个会计人员队伍的现状来看,冯淑萍司长(2003)在中国会计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我国尚缺乏通晓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人才,整个会计队伍素质也参差不齐,加上这几年会计新准则、新制度的变化很快,会计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掌握和消化这些新知识,致使会计准则在执行中碰到一定的困难。

(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是许多社会问题在会计上的综合反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面采取措施,综合治理。针对以上归纳会计信息失真的几个原因,笔者罗列目前存在的主要几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对于会计学本身的限制,会计学界对此有很多的研究。如对采用会计确认标准无法计量的企业商誉、人力资源价值以及环境成本等的研究;对在物价变动时期,在泡沫经济环境下引起的对会计计量单位和属性的冲击的研究等。有些研究可以解决部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但有更多会计学本身的限制还处在研究之中。比如,对环境成本的计算、人力资源的核算以及公允价值计量等的研究。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合理的制度安排。通过权力分配、权力制衡和信息披露等机制,迫使管理层释放信息,均衡信息分布,以缓解不利选择问题,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政府在发挥其经济管理职能时只能是多采用间接调控手段,不能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减少直接干预,理顺企业、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有很多学者提出将事务所改制为合伙制,加大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赔偿责任,从而加强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行业风险意识。这样有望促进注册会计师的监督职能,抑制部分会计信息的失真。

3、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基本道德强有力的保障手段。目前,道德水平滑坡干扰了经济的正常运行,雷又生、王秋红建议此时国家需要调整、完善调整法规使之适应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公正执法,加大执法力度。他认为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政府对规则的遵循状况直接关系到道德建设的成败。市政府要带头认真遵守市场规则,不制定违背市场规则的规定。

注重会计职业道德的追踪评价。有学者建议可以对全国持证的会计人员建立道德行为档案,对在各类检查中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登记,以采取相应措施;对企业建立起一套诚信评价体系,评价监督企业的诚信状况,并及时在媒体上予以曝光,借助公众的舆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杨雄胜教授(2002)提出解决会计诚信缺失从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行方法是让单位领导人成为会计法律责任的唯一责任人。

4、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对于由于人类的有限性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吴联生教授认为其治理措施则主要在于加强会计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以及加强会计工作中的核查与验证工作。同时,通过改革会计机构人员组成、调整会计规则内部结构以及增强会计规则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来提高会计的可操作性、一致性以及明晰性。

冯淑萍司长认为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地开展工作⑥。比如,会计学会可以承担一部分培训任务,开展对会员的培训;理论界和教育界也可承担一部分培训工作。

二、评价与总结

根据前述的简要回顾与分析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研究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一)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有了更深的研究对其成因的研究不是停留在会计准则制订不完善、法规不健全以及会计人员道德素质低下等表面现象,而是透过这种表面现象找到问题的实质。如雷又生、王秋红等学者通过分析道德缺失的原因来探析会计失真的原因。

(二)研究过程注重充分吸收相关学科的已有成果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不仅仅只停留在会计学基础上进行研究,而是引进合约、制度经济学、伦理道德、哲学等相关学科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剖析。从而也体现了现代会计科学所呈现的交叉、渗透与融和的趋势,进而使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有了科学的解释。

(三)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研究很多学者还存在着片面性

从目前很多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研究的文献来看,有很多学者仍认为会计人员的素质是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正如一棵树枯萎了可以说是树本身的原因,可是成片的树都枯萎了那就是生态环境出现了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如此盛行,从说谎的产生到问题的蔓延,都是和病态的社会行为、私利主义的道德规范及不健全的管理体制息息相关。如果让会计人员的素质来“一肩担尽古今愁”的话,必然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是“不尽长江滚滚流”!

(四)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研究成果尚欠实践指导性

笔者认为所提出的建议应当是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法律上允许、操作上可执行、政治上能为各方所接受,以尽量减少实施过程中的阻力。有很多学者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进行了精辟的分析,然而没有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提出任何方案。还有很多学者提出了一些治理措施,但笔者认为其有些缺乏可实施性。例如,很多学者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在发挥其经济管理职能时不能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可具体如何实施、由谁执行以及怎样执行的问题不能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也当然不能解决。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是许多社会问题在会计上的综合反映,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不能仅仅依靠会计理论学术界的专家和学者,还需要社会贤达及政府官员的积极参与。

注:

①从目前包括《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等核心期刊所登载的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文章数量得出会计信息失真研究主要在90年代中期。在会计相关的杂志上发表的与会计信息失真的文章,94年两篇,99年200篇左右到2002年400多篇。

②参见唐国平,2001,《会计?;企业?;市场经济:会计信息失真的广角透视与思考》,会计研究,7P44.

③参见王跃堂,2001《会计改革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7P16.

④参见林毅夫,1994《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出版,P63

⑤参见丁平准,2002《中国注册会计师:世纪末的回眸》,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P243

⑥参见冯淑萍,2003《中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在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中国论坛”上的演讲》,上海会计,1P3.

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3

黄世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面临的挑战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1.10

綦好东。会计舞弊的经济解释[J].会计研究,2002.8

张天西。论财务会计不真实的会计背景[J].会计研究,1998.11

唐国平,郑海英。会计;企业;市场经济:会计信息失真的广角透视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1.7

吴联生。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划分及其治理[J].浙江财税与会计,1998.4

刘峰。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失真[J].会计研究,2001.7

阎达五,李勇。也谈美国会计造假事件[J].会计研究,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