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旅十篇

时间:2023-03-31 20:02:28

时间之旅

时间之旅篇1

那些由流沙和沙丘所覆盖的地形被称为沙漠,占据了地球表面将近1/3的面积。大部分沙漠自然条件严酷,甚至人迹罕至,但是自然也给这里留下了天成的杰作:连绵起伏的沙丘如同黄色的浪头,冲向远方,给人一种畅旷而神秘的感觉;沙丘流畅的线条与柔和的色彩,再搭配沙海日出、晚霞夕照,化成无比壮丽的美景。沙漠对于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我们好似一面魔镜,正如一位探险家所说:“沙漠是这样一种地方:踏入之前忧心忡忡,迈出之时毫无遗憾。”

记忆:沙子埋没和捍卫的故事

也许很难相信,在茫茫沙海中曾诞生过灿烂的文明和繁盛一时的城市。但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水的文明史,逐水草而居的人们,建立了一座座古城池的同时,又不得不因为河流改道或长期干旱而抛弃曾经的家园。于是,在新疆,塔什墩古城、通巴斯巴什古城、不徒瓦什古城、托卜协尔古城等等有名称或者无记载的城池相继衰落了,随之而来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风沙以及盐碱,毫不留情地将这些繁华的城市肢解掩埋。还记得好友跟我说,他曾在新疆的一片荒原上转了半天,那里曾经是龟兹国所管辖的土地,然而现今已看不出任何城市的遗迹,他忽然明白了,是时间抹杀了一座城市,让它们从哪里来又回到了哪里去。

窃以为,最完整、最精美的古罗马遗址不是在欧洲,而是在北非,特别是在利比亚,即从塞卜腊塔到莱普提斯一线的地中海沿岸。这些古迹构成了地中海南岸一个新月形的古罗马遗迹群,其中最有名的是大莱普提斯(Leptis Magna)。这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罗马遗址,在经历了最伟大的繁荣之后神秘衰落了,考古学家发现它时,城墙已被完全拆除,古城里所有的建筑完全暴露在风沙里。

同期曾被纳入古罗马版图的叙利亚,先后经历了腓尼基、古巴比伦、古埃及、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更替的统治者使这里留下了量多且盛大的遗迹,尤其著名的是巴尔米拉古城。它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著名古城,曾是连接波斯湾、地中海及西方各国的贸易中心,被称作“沙漠中的新娘”。而今,300年的繁华散尽,当年富庶的城市只剩下6平方公里的断壁残垣,往来的游客唯有从这些立柱和石阶里一窥它往日的辉煌。

今年的春节刚过,我去了一趟埃及,留下了被烈日晒得黑了八度的皮肤。从埃及回来,在惊叹古埃及人创造出如此灿烂的世界文明之余,也在哀叹和担忧这些古迹的命运。这些沙漠中的古迹,在自然风化、沙漠侵蚀、游人踩踏的影响下,损毁极其严重。虽然埃及当地在金字塔周围修建了“隔离墙”以阻止过分好奇热情的游客和四处乱跑的骆驼对塔的损坏,但风沙和酸雨对它们的破坏还是需要人们对环境投入更多的关注。不过,也有些古迹反而受到了沙漠的庇护,比如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古庙——巴丹吉林庙。这座建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的古庙,在“”中,由于其地处大漠而免遭破坏,是阿拉善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寺庙。庙四周有湖水包围,庄重而别致,被称作“沙漠中的故宫”。同样的还有地中海沿岸的古罗马遗迹群,因长时间处于人烟稀少的沙漠和牧区,客观上也避开了偷盗和破坏。

我既渴望能见到沙漠中的古迹有人性化的旅游设施,又希望它们能免遭自然、游人,甚至战争的破坏。或许沙漠的功与过,并不能满足所有理想化的愿望。但我仍希望相关的国家、组织和游客本身能够带着责任感珍惜这些古迹,让这些被沙子掩埋或捍卫的故事,继续流传下去。

进行曲之一:欢腾的沙漠

真正的沙漠不是如《小王子》里浪漫而悲伤,也不像三毛笔下充满了温暖与怀想。沙漠是一个残酷的地方,那里白昼炎热,黑夜酷寒,动辄风沙大作,天地昏昏。生活在沙漠中的生物和人,都有着曲折的生活经历,他们和自然环境抗争,生命的坎坷,理想的存在,质朴与平静,坚韧而执着,为沙漠染上生命的欢腾。

北非的沙漠看似荒凉,实际上却有着勃勃生机,是无数动植物的家园。一些动物个头虽小,却不畏炎热,在生存较量中同样你死我活。撒哈拉沙漠上会有将近一英里高的沙暴,蜿蜒着仅存在一天的沙漠河流;阿卡塔马沙漠中,骆马从仙人掌的脊背上舔舐露水;纳米比亚沙漠边的大象为寻找食物而进行长途跋涉,狮子在搜索着徘徊的羚羊……这种“原生态”的沙漠,需要有勇气和智慧的人去闯荡。

在沙漠中的人们也总有严苛条件下仍保持乐观的独特娱乐方式,比如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尼日尔博罗罗族男子,面对恶劣的生活条件,和几乎与世隔绝的原始游牧生活,仍然非常热爱生活,每年甚至会举行一次“男子选美”。非洲的阿尔及利亚举办撒哈拉沙漠文化旅游节, 将奇特的撒哈拉戈壁沙漠旅游景观与古老岩画的结合,再加上女性不戴面纱反而成年男性要戴面纱的图阿雷格族和把骆驼生脂肪当成美味的柏柏尔族的特有风土人情,把非洲沙漠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游客面前。在中国,每年农历四月八日,沙漠中的罗布人会在月亮初上时,面朝罗布泊的方向,点上火把,燃起篝火,开始虔诚地摆上食物,叩谢祖先,膜拜祈福。这是他们古老的风俗,曾亲眼目睹的人都会被他们虔诚的姿态深深打动。每年的骆驼节则是印度杰伊瑟尔梅尔的传统节日,规模虽不大,却质朴而有趣。阿拉伯地区很流行冲沙,驾着越野车,飞快地滑下沙丘,会像过山车一样失重,刺激而疯狂。一些地方还会有驯鹰表演。甚至起源于海滩的沙雕艺术,也扩展到了内陆沙漠地区。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沙漠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

世界沙漠旅游最早可追溯到汉“丝绸之路”时期,而近代世界沙漠旅游活动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沙漠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使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科学、历史文化价值。这种热潮在20世纪中叶发展到中国,从敦煌鸣沙山和月牙泉、宁夏沙坡头和沙湖等成为著名的沙漠旅游目的地后,银肯响沙湾、鄯善库木塔格沙漠公园、甘肃武威和临泽的沙漠公园、鄂尔多斯沙漠公园等都陆续大规模发展起来。有“特种旅游天堂”美誉的新疆,在2012年国庆长假期间,推出了“千车万人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活动。这种活动不像沙漠马拉松一般考验生理极限,在具备一定的急救和防护知识之后,是适于普通旅行者尝试的有趣的旅行方式。

全球沙漠分布地区都大多开发有规模不等的沙漠旅游地。比如撒哈拉沙漠边奇迹般的绿洲小城突尼斯托泽尔、终极沙漠探险地——跨越阿尔及利亚、尼日尔和尼日利亚总长4500千米的沙漠公路、意大利北领地茫茫沙漠中的“世外桃源”爱丽丝泉小城(Alice Spring)等。这些将观光、探险、竞技和生态结为一体的旅游方式,在引出人们冒险渴望的同时,也促使人们关注与思考环境改善的大问题。

进行曲之二:沙漠中拔地而起的奇迹

古老的黄河野马般地奔腾着穿山越谷,经黑山峡一个急转弯流入宁夏的中卫境内。这一个急转弯,使黄河一改往日的汹涌成为文静秀美的少女,平静缓流,滋润两岸沃土;这一个急转弯,造就了一个神奇的自然景观——沙坡头。在宁夏这片被中国旅游界称为“中国旅游最后的处女地”的土地上,沙坡头保护区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处,既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又兼江南景色之秀美,风光别具一格,更被旅游界专家誉为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景区里设有黄河漂流、蹦极、滑沙等娱乐项目,在沙漠里建游乐园,这在中国,是非常鲜有的。作为《刺陵》的拍摄地,通湖草原汇集了沙漠、盐湖、湿地草原、沙泉、绿洲、牧村、岩画等多种自然人文景观,是世界沙漠地质公园,又是一处自然景观独特的沙漠草原湿地旅游区,可以说是中国最神奇的沙漠草原。

智利的阿塔卡玛沙漠,比撒哈拉更干旱。好像火星表面般,气候严酷,寸草不生。在这里,德国设计家菲利普奥尔设计了这样一座沙漠中的避风港,那就是有着4层楼高、120间客房有绿色植物和游泳池的ESO酒店——在电影《007:大破量子危机》里名声大噪的那个。因为身处沙漠,使它并未获得所应受到的礼遇,它竣工那年所获得的报道,远不如《007》热映后它所受到的关注那么多。据说往ESO送水的不是车,而是坦克,所以,想要自驾游去ESO酒店就没那么容易了。但并非所有的沙漠都不适合自驾游,比如地处美国西部内华达州沙漠之中的拉斯维加斯,就是很好的自驾目的地。这座人口不足百万的城市,每年却吸引着数以千万计的世界各国的“赌徒”。自驾去拉斯维加斯要耐得住寂寞,因为连续四五个小时都是在戈壁中穿行,之后才会迎来那里的万家霓虹,而这过程,仿佛是从人间到地狱再到天堂。

看这几年多部中外大片频频在阿联酋的迪拜和阿布扎比取景,便知阿联酋的旅游热度有多高。阿联酋这个沙漠之国,古老神秘却又奢华现代,并且拥有迪拜和阿布扎比这两个标志性的城市。《碟中谍4》中汤姆克鲁斯从阿里法塔(又称迪拜塔)上惊险的纵身一跃,让全世界都记住了这座能够俯瞰迪拜的高塔;而《富春山居图》里华仔发生艳遇的游泳池,正是在迪拜的亚特兰蒂斯酒店,这座古巴比伦风格的豪华酒店拥有全中东最激动人心的水世界冒险乐园;虽然《欲望都市2》被不少人吐槽为阿布扎比的拙劣软文,但面对落日熔金的壮丽景色、充满神秘的圆形歌剧院、新奇的沙漠高尔夫以及世界上唯一的八星级酒店——阿布扎比皇宫酒店,又有几个人能不心驰神往?阿联酋有世界最大的购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世界最高的塔、还有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浪漫。在阿联酋,似乎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关于未来:沙漠化与沙尘暴之忧

随着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内蒙古阿拉善等地的荒漠化进程不断加剧,沙尘暴开始变得频繁起来,从阿拉善兴起的沙尘暴甚至直扑北京。自2000年起,沙尘就成了很多北方城市令人头疼的一件事。同时,在沙漠旅游里最棘手的问题也是沙漠旅游和沙漠治理的矛盾。沙漠的生态脆弱,沙漠的观光旅游和其他沙漠娱乐活动都会破坏植被,踩活沙丘,如若能够发现一条以旅游养治沙、以治沙促旅游的生态经济模式,对于沙漠旅游的发展将是极好的。开创了以“麦草方格”为主的治沙体系的沙坡头,就是从治沙奇迹到旅游胜地的好例子。旅游的收入用来增加沙漠娱乐馆、植被带的防护,而治沙的数量和质量本身也成为旅游观光的重要内容。这样的经验值得我国所有正在发展中的沙漠旅游地学习。

时间之旅篇2

结绳记数

印加人将彩色的绳子打结以用来计数,他们在一个较粗的主绳上垂直地系上许多根细绳,然后在垂着的细绳上距主绳不同的距离处打上一个个结,结的位置和数量表示数目,细绳的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事情。

1890年

穿孔卡片

Herman Hollerith根据织布机的原理发明了打孔卡片和自动制表机,并多次在美国全国人口普查中被使用到。

1946年

计数电子管

一个长度为250mm的计数电子管能够保存4096位的数据,它用在早期巨大的电子管计算机中,但是由于其市场售价极其昂贵,因此仅昙花一现。

1969年

软盘

Alan Shugart设计出一种直径8英寸、表面涂有金属氧化物的塑料磁盘,它可以保存80KB的只读数据,它就是标准软盘的鼻祖。后来,软盘渐渐取代了穿孔卡片。

1981年

盒式磁带

本来这种盒式磁带是为Commodore VC-20计算机定制的,后来陆续有多款计算机采用盒式磁带作为存储介质,包括经典的标准8位电脑Commodore 64。

1725年

穿孔纸带

法国人Basile Bouchon在纸带上根据编织图案打出一排排小孔,从而使编织针能自动按照预先设计的图案去进行编织。他的朋友根据这个构想完成了“自动提花编织机”的设计制作。

1935年

盘式磁带

德国的BASF、AEG和Frizt Pfleumer公司合作生产了磁带,也就是在塑胶带上涂磁粉作载体来录制和存储声音信息。

1956年

硬盘

就像盘式磁带一样,硬盘也使用磁粉存储数据。世界上第一块硬盘由IBM生产,它可以在50个24英寸的磁盘上存储4.4MB的数据。

1971年

5.25英寸软盘

最初,这种5.25英寸软盘的数据存储介质容量只有82KB。但是到了1977年,它的容量已经提升到了1.2MB。

1981年

3.5英寸软盘

软盘变得更加小型化,盘片被塑料和金属包围,便于携带。它的存储容量为1.44MB。

1985年

CD-ROM

从1982年起,这种CD光盘已经用于存储和播放音乐。直到1985年,索尼和飞利浦才联合制定了黄皮书标准使得这种格式能够适应各种二进制数据。

1994年

ZIP驱动器

艾美加(Lomega)在1.44MB软盘流行的年代里推出了100MB、250MB,甚至是750MB的移动存储设备,但是因为可靠性太差,常常导致数据荡然无存。它也因此而遭遇集体诉讼。

1995年

DVD-ROM

由东芝、飞利浦和索尼联合推出了DVD标准,随后它改变了电影的发行模式。一张普通DVD盘可以存储高达4.7GB容量的数据,双层DVD容量可达8.5GB。

2002年

蓝光光盘

在高清格式大战中,蓝光战胜东芝主导的HD DVD格式成为了高清电影的新存储介质,它的容量高达25GB。

未来趋势

价格更便宜、速度更快、容量更大一直是人们对于存储介质的追求。未来随着互联网接入速度的提高,云存储将会成为大势所趋。而SSD能否完全取代传统硬盘,则取决于其售价能否快速下降。

1988年

数据记录盘

DT 64,面向东德青年广播的电台为家用电脑存储程序提供的黑胶存储介质,但这种介质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用户的需求。

1991年

迷你光盘

索尼进一步缩小了磁性光存储介质的体积,不少随书光盘和数码产品使用迷你光盘存储资料和驱动,它的容量约为140MB。

1994年

CF卡

CF(Compact Flash)卡最初是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数据存储设备,它革命性地使用了闪存,美国SanDisk公司在1994年开发并制定了相关规范。

2000年

USB 2.0闪存盘

集便携性、抗震性和低功耗为一体的USB闪存盘采用东芝开发的非易失闪存技术,它的读取速度快,迅速成为人手必备的便携式数据存储介质。

2007年

时间之旅篇3

[论文关键词] 旅游产品 营销渠道 渠道冲突

[论文摘要] 本文提出了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内涵和类型,将渠道冲突的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深入分析了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并从根本上提出了解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方法。

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营销渠道已经成为旅游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和一般的有形产品一样,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畅通也需要渠道成员的密切配合。然而,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存在却妨碍了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阻碍了旅游产品的正常流通。如何解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成为了今天很多旅游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内涵与分类

所谓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在旅游市场上销售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活劳动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和。它以旅游线路为主,可以综合的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食、住、行、游、娱、购等多方面的需求。与一般的物质产品一样,旅游产品在市场中销售,也需要有相应的营销渠道加以配合。旅游产品的营销渠道是指旅游产品从旅游生产者向旅游消费者转移过程中经过的一切取得旅游产品的使用权或协助使用权转移的中介组织和个人。因为旅游产品营销渠道是由各个独立的旅游中介组织和机构组成,他们的经营目标不同,追求利益差异,因此,在合作过程中难免出现冲突。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即指渠道中的一个企业认为另一个企业的活动防碍或阻止了其目标的实现,因此二者发生矛盾。适度的渠道冲突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而过渡的渠道冲突则会影响整个渠道系统的和谐发展。

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水平渠道冲突

指同一渠道模式中,同一层次的旅游中间商之间的冲突。例如,某一地区经营a企业旅游产品的中间商,认为同一地区经营a企业旅游产品的另一家中间商在定价、促销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过于进取,抢了他们的生意。

2.垂直渠道冲突

指同一渠道中不同层次企业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较之水平渠道冲突更常见。例如,某些旅游批发商可能会抱怨旅游生产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控制太紧,留给自己的利润空间太小;或旅游零售商对旅游批发商或生产企业也存在类似不满。

3.多渠道冲突

又称交叉冲突,是指旅游生产企业建立多个营销渠道后,不同渠道形式的成员之间的冲突。例如,某旅游景区既向旅游者直接销售旅游门票,同时又请旅行社销售其门票。当二者的销售对象相同时,就会发生多渠道冲突。

二、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分析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的分析出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将其分成两大类,即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指引起旅游营销渠道冲突的直接因素,即导致冲突的“导火索”。根本原因则是指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内在原因。

1.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直接原因

(1)价格冲突。旅游产品是一种典型的季节性产品,在淡、旺季,旅游需求差别很大。对于旅游生产企业来说,为了保持其品牌形象,旅游企业希望旅游产品的价格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旅游中间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在旅游淡季时,大幅度的降低销售的旅游产品价格,这样就引起了价格上的冲突。

(2)争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冲突。旅游生产企业在开发同一旅游市场时,会选择几家旅游中间商,这样就形成了几家中间商抢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局面。特别是面对旅游大客户时,旅游生产企业和各个旅游中间商都希望能够直接为他们服务,形成稳定的联系,此时,冲突形式更为复杂。

(3)咨询、服务于促销的冲突。旅游产品是以服务为主的无形产品。在销售旅游产品时,要配合很多的旅游服务。旅游生产企业和旅游中间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希望对方能够投入更多的服务人员,提供更多的旅游服务,这样形成了咨询、服务冲突。在开展促销活动时,也存在有类似的冲突。

(4)交易或付款方式冲突。旅游生产企业在与旅游中间商进行交易时,生产企业希望中间商在预定旅游客房或门票等产品时,能够支付预付款。而旅游中间商则希望得到从旅游者那里的产品价款之后再向旅游生产企业付款,这样就产生了交易或付款方式冲突。

(5)分销竞争对手的产品。旅游生产企业为了树立旅游品牌形象,加强与旅游市场的联系,希望旅游分销商能够独家分销自己的旅游产品。而旅游中间商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则是希望更多的分销各个企业的旅游产品,以降低分销风险。这样就形成了分销竞争对手产品的冲突。

(6)环境因素变化引发的冲突。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大多数的旅游生产企业都利用各种旅游中间商帮助销售自己的旅游产品。互联网出现之后,旅游生产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和旅游者联系。而且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对旅游产品经常产生需求的人,是那些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人,而这些人大部分恰好也正是互联网的用户。这样,对于旅游企业来说,直接接洽旅游者变得更加的方便。因此,现在很多的旅游生产企业都纷纷在网上建立旅游产品的直接销售渠道,这样的行为损害了其固有的分销商的利益,因此二者产生冲突。

以上提到的六种直接原因是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原因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果进一步分析这些冲突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

2.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

渠道企业之间的利益差异。以上种种冲突形式之所以会产生,其根本原因就是各个类型的旅游渠道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利益,都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而不顾其他渠道成员的利益,而产生了冲突。

(1)渠道企业之间经营目标上的差异。各类型的旅游渠道企业之间经营目标上的差异也是产生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比如,旅游生产企业希望树立自身品牌形象,增强渠道的竞争力,因此,希望分销商独家分销自己的产品。而旅游中间商的经营目标是增加企业的分销收入,降低分销风险,因此就要分销多个企业的产品。这种目标上的差异,引起了企业之间的各种矛盾。

(2)渠道企业之间任务分工的不明确。旅游产品营销渠道成员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咨询、服务的冲突;促销的冲突;争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冲突;大客户的冲突等,究其根本原因是渠道成员之间的市场区域划分不明确,各自的分工、责任和权利划分的不明确。

(3)渠道企业信息不对称,市场知觉的差异。旅游生产企业主要掌握旅游产品开发生产的信息,而旅游销售商则更加了解旅游者的需求信息。由于二者掌握信息的差异,导致二者对市场状况的理解不同。旅游生产企业可能认为某种旅游新产品会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希望旅游分销商积极分销这个产品。但是旅游分销商从目前市场状况出发,认为市场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因此不愿意积极分销,从而引起冲突。

三、解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方法

1.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上述种种冲突的表现形式都说明了,旅游渠道成员之间的利益不一致是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最根本原因。因此,为了解决这些冲突,就要在渠道成员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用机制促成渠道成员的利益共同化,这是解决冲突的根本出路。

2.进行渠道企业之间的目标管理

渠道成员之间的经营目标上的分歧也是导致旅游营销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因此就要在渠道成员之间进行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主要方法就是建立超级目标。一个良好的超级目标应该具有两方面的特点:第一,应该是各个渠道企业为之努力的共同目标;第二,应该是各个渠道企业共同努力的长期目标。满足以上两方面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地将旅游渠道成员团结在一起,解决矛盾冲突。

3.细化各个渠道成员的责任和权利。明确渠道成员之间的责任、权利也是解决渠道冲突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明确权利,可以明确不同分销商的市场范围,明确大客户的归属。明确责任则可以明确各个渠道企业在广告、促销、服务等方面的责任,从而解决上述冲突。

4.加强渠道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进行人员互换

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渠道企业之间对市场理解的差异,从而引起一些渠道冲突。因此,加强渠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冲突的主要方法。而渠道成员之间的交流,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人员互换,特别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互换。人员互换让不同企业领导者进入到合作企业中,有利于他们更加理解对方的处境,更容易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更有益于彼此交流和解决冲突。

参考文献:

[1]张琳廖佳丽:渠道冲突的原因与控制[j].商场现代化,2006(9)(中旬刊).pg12-13

[2]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pg144,pg208-209

[3]姚群峰:电信服务营销渠道策略重点探讨——渠道竞合与渠道整合[j].当代通信,2004(24).pg44-46

[4]付慧珊王丰:营销渠道冲突管理六步法[j].经济与管理,2003(8).pg36-37

时间之旅篇4

    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营销渠道已经成为旅游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和一般的有形产品一样,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畅通也需要渠道成员的密切配合。然而,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存在却妨碍了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阻碍了旅游产品的正常流通。如何解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成为了今天很多旅游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内涵与分类 

    所谓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在旅游市场上销售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活劳动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和。它以旅游线路为主,可以综合的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食、住、行、游、娱、购等多方面的需求。与一般的物质产品一样,旅游产品在市场中销售,也需要有相应的营销渠道加以配合。旅游产品的营销渠道是指旅游产品从旅游生产者向旅游消费者转移过程中经过的一切取得旅游产品的使用权或协助使用权转移的中介组织和个人。因为旅游产品营销渠道是由各个独立的旅游中介组织和机构组成,他们的经营目标不同,追求利益差异,因此,在合作过程中难免出现冲突。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即指渠道中的一个企业认为另一个企业的活动防碍或阻止了其目标的实现,因此二者发生矛盾。适度的渠道冲突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而过渡的渠道冲突则会影响整个渠道系统的和谐发展。 

    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水平渠道冲突 

    指同一渠道模式中,同一层次的旅游中间商之间的冲突。例如,某一地区经营A企业旅游产品的中间商,认为同一地区经营A企业旅游产品的另一家中间商在定价、促销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过于进取,抢了他们的生意。 

    2.垂直渠道冲突 

    指同一渠道中不同层次企业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较之水平渠道冲突更常见。例如,某些旅游批发商可能会抱怨旅游生产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控制太紧,留给自己的利润空间太小;或旅游零售商对旅游批发商或生产企业也存在类似不满。 

    3.多渠道冲突 

    又称交叉冲突,是指旅游生产企业建立多个营销渠道后,不同渠道形式的成员之间的冲突。例如,某旅游景区既向旅游者直接销售旅游门票,同时又请旅行社销售其门票。当二者的销售对象相同时,就会发生多渠道冲突。 

    二、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分析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的分析出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将其分成两大类,即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指引起旅游营销渠道冲突的直接因素,即导致冲突的“导火索”。根本原因则是指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内在原因。 

    1.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直接原因 

    (1)价格冲突。旅游产品是一种典型的季节性产品,在淡、旺季,旅游需求差别很大。对于旅游生产企业来说,为了保持其品牌形象,旅游企业希望旅游产品的价格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旅游中间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在旅游淡季时,大幅度的降低销售的旅游产品价格,这样就引起了价格上的冲突。 

    (2)争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冲突。旅游生产企业在开发同一旅游市场时,会选择几家旅游中间商,这样就形成了几家中间商抢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局面。特别是面对旅游大客户时,旅游生产企业和各个旅游中间商都希望能够直接为他们服务,形成稳定的联系,此时,冲突形式更为复杂。 

    (3)咨询、服务于促销的冲突。旅游产品是以服务为主的无形产品。在销售旅游产品时,要配合很多的旅游服务。旅游生产企业和旅游中间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希望对方能够投入更多的服务人员,提供更多的旅游服务,这样形成了咨询、服务冲突。在开展促销活动时,也存在有类似的冲突。

    (4)交易或付款方式冲突。旅游生产企业在与旅游中间商进行交易时,生产企业希望中间商在预定旅游客房或门票等产品时,能够支付预付款。而旅游中间商则希望得到从旅游者那里的产品价款之后再向旅游生产企业付款,这样就产生了交易或付款方式冲突。 

    (5)分销竞争对手的产品。旅游生产企业为了树立旅游品牌形象,加强与旅游市场的联系,希望旅游分销商能够独家分销自己的旅游产品。而旅游中间商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则是希望更多的分销各个企业的旅游产品,以降低分销风险。这样就形成了分销竞争对手产品的冲突。 

    (6)环境因素变化引发的冲突。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大多数的旅游生产企业都利用各种旅游中间商帮助销售自己的旅游产品。互联网出现之后,旅游生产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和旅游者联系。而且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对旅游产品经常产生需求的人,是那些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人,而这些人大部分恰好也正是互联网的用户。这样,对于旅游企业来说,直接接洽旅游者变得更加的方便。因此,现在很多的旅游生产企业都纷纷在网上建立旅游产品的直接销售渠道,这样的行为损害了其固有的分销商的利益,因此二者产生冲突。 

    以上提到的六种直接原因是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原因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果进一步分析这些冲突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 

    2.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 

    渠道企业之间的利益差异。以上种种冲突形式之所以会产生,其根本原因就是各个类型的旅游渠道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利益,都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而不顾其他渠道成员的利益,而产生了冲突。 

    (1)渠道企业之间经营目标上的差异。各类型的旅游渠道企业之间经营目标上的差异也是产生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比如,旅游生产企业希望树立自身品牌形象,增强渠道的竞争力,因此,希望分销商独家分销自己的产品。而旅游中间商的经营目标是增加企业的分销收入,降低分销风险,因此就要分销多个企业的产品。这种目标上的差异,引起了企业之间的各种矛盾。 

    (2)渠道企业之间任务分工的不明确。旅游产品营销渠道成员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咨询、服务的冲突;促销的冲突;争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冲突;大客户的冲突等,究其根本原因是渠道成员之间的市场区域划分不明确,各自的分工、责任和权利划分的不明确。 

    (3)渠道企业信息不对称,市场知觉的差异。旅游生产企业主要掌握旅游产品开发生产的信息,而旅游销售商则更加了解旅游者的需求信息。由于二者掌握信息的差异,导致二者对市场状况的理解不同。旅游生产企业可能认为某种旅游新产品会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希望旅游分销商积极分销这个产品。但是旅游分销商从目前市场状况出发,认为市场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因此不愿意积极分销,从而引起冲突。 

    三、解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方法 

    1.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上述种种冲突的表现形式都说明了,旅游渠道成员之间的利益不一致是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最根本原因。因此,为了解决这些冲突,就要在渠道成员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用机制促成渠道成员的利益共同化,这是解决冲突的根本出路。 

    2.进行渠道企业之间的目标管理 

    渠道成员之间的经营目标上的分歧也是导致旅游营销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因此就要在渠道成员之间进行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主要方法就是建立超级目标。一个良好的超级目标应该具有两方面的特点:第一,应该是各个渠道企业为之努力的共同目标;第二,应该是各个渠道企业共同努力的长期目标。满足以上两方面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地将旅游渠道成员团结在一起,解决矛盾冲突。 

    3.细化各个渠道成员的责任和权利。明确渠道成员之间的责任、权利也是解决渠道冲突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明确权利,可以明确不同分销商的市场范围,明确大客户的归属。明确责任则可以明确各个渠道企业在广告、促销、服务等方面的责任,从而解决上述冲突。 

    4.加强渠道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进行人员互换 

时间之旅篇5

1引言

旅游中心地是指旅游中心性达到某一强度的城镇中心,即能够面向城镇外区域内的旅游吸引物或城镇外旅游者提供一定强度的旅游交通、接待、信息、管理等对外旅游服务功能的城镇中心[1]。旅游中心地对区域旅游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规模和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效益和质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学者如吴必虎、柴彦威、董志文、林刚等,从多个方面对旅游中心地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2-4]。这些成果主要是依据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塔(Christaller)提出的中心地理论,着重探讨了旅游中心地的概念及界定方法、旅游中心地的功能、旅游中心地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的图式等问题,很少关注区域内旅游中心地规模和空间结构。到2005年,我国才有少数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李玲、朱青晓、黄静波等人分别对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的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5-7]。他们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加法合成原理,对上述省份旅游中心地的中心性和等级体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措施,其研究内容和方法有待进一步丰富。分形(fractal)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理论,其基本特征是具有自相似性、无标度性,是研究和揭示复杂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中所隐藏的规律性、层次性和标度不变性的有效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分形理论在我国人文地理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8],其中,很多学者用其来分析城镇体系结构。与此同时,国内部分学者也开始运用分形理论来研究旅游。陈彦光等人最早基于信息论将分形理论引入旅游研究,随后又运用分形理论对旅游景观进行了探讨[9-11];戴学军、王英姿、高元衡、杨国良、崔大树、朱晓华等运用分形理论对南京、武夷山、桂林等地的旅游景区(点)系统进行了分析[12-17];戈冬梅、杨国良、庞闻等则分别运用分形理论对中国主要旅游城市入境旅游、四川省旅游、中国入境旅游等旅游流体系进行了研究[18-20]。然而,运用分形理论来研究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和空间结构的成果还尚未出现。本文从分形理论出发,以湖南省旅游中心地为例做实证分析,探求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和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希望拓宽分形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范围,创新区域旅游中心地体系的研究方法,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2分形理论模型

2.1旅游中心地规模结构的分形模型本研究以旅游接待总人次来衡量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区域旅游中心地的规模分布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具有分形性质并满足Zipf位序—规模法则[21]。虽然Zipf位序—规模法则为描述旅游中心地的分布规律提供了可能,但是在对旅游中心地规模分布的模型参数进行解释时存在困难。因而,可考虑将分形理论与Zipf位序—规模法则相结合来研究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的分形特征。分维是分形理论的重要原则,是分形的定量表征和基本参数。确定分维的多种方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是Hausdorff分维类比[22]。其具体思路是:对一个特定的区域,将某一年度各旅游中心地接待的旅游者总人次从大到小排序,用旅游者人次尺度r(r用人次数量表示)来度量人次规模大于r的旅游中心地数目N(r),改变旅游者人次尺度r时,区域内的旅游中心地数目N(r)也会随之改变,当r由大变小时,N(r)不断增多。在某个标度范围内,N(r)与r满足关系:N(r)∝r-D(1)式(1)是一个分形模型,其中,D是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分布的分形维数,它表征的是旅游中心地规模分布特征。Zipf位序—规模分布法则:p(r)=p1rq(2)Zipf公式服从幂定律,具有分形意义。式(2)中:r为旅游中心地位序(r=1,2,3…,n);p(r)为位序为r的旅游中心地规模;p1为首位旅游中心地规模;q为与区域条件和发展阶段有关的常数。参数Zipf维数q与Hausdorff维数D互为倒数,即D=1/q。D值的大小有明确的地理意义,直接反映了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结构。当D>1(q<1)时,表明该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分布比较集中,旅游接待人次分布比较均衡,中间位序的旅游中心地数目较多,首位旅游中心地的垄断性较弱;当D=1(q=1)时,表明该区域首位旅游中心地与最小旅游中心地的旅游接待人次之比恰好为区域内整个旅游中心地体系的旅游中心地数目;当D<1(q>1)时,表示该区域的旅游中心地等级规模比较松散,旅游接待人次分布差异程度较大,首位旅游中心地的垄断性较强。

2.2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的分形模型区域旅游中心地的空间结构揭示各旅游中心地之间空间相互作用的状况与机制,具有明显的无标度特征,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随机分形结构。用分形理论中的关联维数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旅游中心地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其基本模型为(5)上述三式中:C(r)为r的关联函数,表示的是满足一定条件的点的数目;D为关联维数,反映了旅游中心地空间分布的均衡性;r为给定的距离尺度;dij为第i个旅游中心地与第j个旅游中心地之间的直线距离;H为Heaviside阶跃函数。D的取值范围一般在0~2之间变化,当D2时,表明该区域内旅游中心地的空间作用力小,分布很均匀;当D0时,表明该区域内各旅游中心地之间联系紧密,分布高度集中于一地。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为了计算方便,通常将C(r)计算公式改为:

3湖南省旅游中心地分形特征的实证研究

3.1湖南省旅游中心地概况湖南省属内陆省份,位于长江中游南部。省内旅游资源丰富,近些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2010年旅游接待总人数达2058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25.8亿元,居全国第10位①。湖南省现有地级行政区单位14个,分别为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娄底、怀化、衡阳、邵阳、郴州、益阳、张家界,以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府设在吉首市);县级行政区单位122个(包括35个市辖区、15个县级市、65个县、7个自治县);1105个建制镇,它们共同构建了湖南省的旅游中心地体系。

3.2旅游中心地等级规模的分形特征对湖南省14个地市(州)级旅游中心地,按2010年接待的旅游总人次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得到旅游中心地位序—规模表(表1)。由于幂函数关系等价于对数线性关系,因而,只要双对数坐标图上位序—规模数据点成直线关系或者部分成直线关系,即可判定分形的存在,直线上点的范围即为无特征尺度的标度区,以lnp(r)为纵坐标,lnr为横坐标做出散点图,然后进行线性回归模拟(图1)。由图1模拟的结果可见,q=0.5576,分维数D=1.7934,R2=0.9152,相关性较好。由于D>1,表明湖南省旅游中心地规模分布比较集中,旅游接待人次比较均衡,首位旅游中心地长沙的垄断性不强。对于大尺度的旅游地域系统来讲,应该有高垄断性、层次结构合理的旅游中心地体系[6],以带动区域旅游健康、快速发展。2010年长沙共接待旅游者4854.6万人次,与周边的武汉、重庆、广州以及其他一些旅游发达的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10年武汉、重庆、广州旅游者接待总量分别为8942万人次、1.62亿人次、1.27亿人次),其垄断性还不强,不能高效地发挥对全省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表1可以看出,全省14个地市级旅游中心地,除长沙、张家界两市的旅游接待规模比较突出之外,其余地市旅游接待人数比较均衡,没有形成合理的层级体系。

3.3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先利用Arcgis对湖南省交通图矢量化,然后测算出湖南省14个地市级旅游中心地两两之间的直线距离,构建14×14矩阵(表2)。取步长Δr=15km为标度r,则在r内的旅游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点数C(r)会随r的变化而变化。由式(5)、(6)可得出一系列的点对(r,C(r))(表3)。以lnr为横坐标、lnC(r)为纵坐标做出散点图,结果见图2。计算空间关联维数须考虑无标度区的范围,根据散点图,a到b之间是无标度区的范围。对无标度区内的点列做线性回归分析,得空间关联维数D=1.501,测定系数R2=0.9926,相关性良好。D2,表明湖南省旅游中心地空间布局较为分散,各中心地之间关联程度较差,相互之间的作用力不强。湖南省各旅游中心地由于地理分布相对分散,且各地之间的交通网络还不够完善,加之各旅游中心地在旅游开发时整体开发、合作开发的意识较薄弱,使得各旅游中心地的旅游开发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单打独斗的局面,相互之间联系不够,不能有效地分享彼此的旅游客源市场。

时间之旅篇6

[论文摘要]本文提出了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内涵和类型,将渠道冲突的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深入分析了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并从根本上提出了解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方法。

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营销渠道已经成为旅游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和一般的有形产品一样,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畅通也需要渠道成员的密切配合。然而,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存在却妨碍了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阻碍了旅游产品的正常流通。如何解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成为了今天很多旅游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内涵与分类

所谓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在旅游市场上销售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活劳动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和。它以旅游线路为主,可以综合的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食、住、行、游、娱、购等多方面的需求。与一般的物质产品一样,旅游产品在市场中销售,也需要有相应的营销渠道加以配合。旅游产品的营销渠道是指旅游产品从旅游生产者向旅游消费者转移过程中经过的一切取得旅游产品的使用权或协助使用权转移的中介组织和个人。因为旅游产品营销渠道是由各个独立的旅游中介组织和机构组成,他们的经营目标不同,追求利益差异,因此,在合作过程中难免出现冲突。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即指渠道中的一个企业认为另一个企业的活动防碍或阻止了其目标的实现,因此二者发生矛盾。适度的渠道冲突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而过渡的渠道冲突则会影响整个渠道系统的和谐发展。

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水平渠道冲突

指同一渠道模式中,同一层次的旅游中间商之间的冲突。例如,某一地区经营A企业旅游产品的中间商,认为同一地区经营A企业旅游产品的另一家中间商在定价、促销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过于进取,抢了他们的生意。

2.垂直渠道冲突

指同一渠道中不同层次企业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较之水平渠道冲突更常见。例如,某些旅游批发商可能会抱怨旅游生产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控制太紧,留给自己的利润空间太小;或旅游零售商对旅游批发商或生产企业也存在类似不满。

3.多渠道冲突

又称交叉冲突,是指旅游生产企业建立多个营销渠道后,不同渠道形式的成员之间的冲突。例如,某旅游景区既向旅游者直接销售旅游门票,同时又请旅行社销售其门票。当二者的销售对象相同时,就会发生多渠道冲突。

二、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分析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的分析出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将其分成两大类,即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指引起旅游营销渠道冲突的直接因素,即导致冲突的“导火索”。根本原因则是指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内在原因。

1.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直接原因

(1)价格冲突。旅游产品是一种典型的季节性产品,在淡、旺季,旅游需求差别很大。对于旅游生产企业来说,为了保持其品牌形象,旅游企业希望旅游产品的价格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旅游中间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在旅游淡季时,大幅度的降低销售的旅游产品价格,这样就引起了价格上的冲突。

(2)争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冲突。旅游生产企业在开发同一旅游市场时,会选择几家旅游中间商,这样就形成了几家中间商抢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局面。特别是面对旅游大客户时,旅游生产企业和各个旅游中间商都希望能够直接为他们服务,形成稳定的联系,此时,冲突形式更为复杂。

(3)咨询、服务于促销的冲突。旅游产品是以服务为主的无形产品。在销售旅游产品时,要配合很多的旅游服务。旅游生产企业和旅游中间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希望对方能够投入更多的服务人员,提供更多的旅游服务,这样形成了咨询、服务冲突。在开展促销活动时,也存在有类似的冲突。

(4)交易或付款方式冲突。旅游生产企业在与旅游中间商进行交易时,生产企业希望中间商在预定旅游客房或门票等产品时,能够支付预付款。而旅游中间商则希望得到从旅游者那里的产品价款之后再向旅游生产企业付款,这样就产生了交易或付款方式冲突。

(5)分销竞争对手的产品。旅游生产企业为了树立旅游品牌形象,加强与旅游市场的联系,希望旅游分销商能够独家分销自己的旅游产品。而旅游中间商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则是希望更多的分销各个企业的旅游产品,以降低分销风险。这样就形成了分销竞争对手产品的冲突。

(6)环境因素变化引发的冲突。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大多数的旅游生产企业都利用各种旅游中间商帮助销售自己的旅游产品。互联网出现之后,旅游生产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和旅游者联系。而且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对旅游产品经常产生需求的人,是那些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人,而这些人大部分恰好也正是互联网的用户。这样,对于旅游企业来说,直接接洽旅游者变得更加的方便。因此,现在很多的旅游生产企业都纷纷在网上建立旅游产品的直接销售渠道,这样的行为损害了其固有的分销商的利益,因此二者产生冲突。

以上提到的六种直接原因是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原因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果进一步分析这些冲突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

2.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

渠道企业之间的利益差异。以上种种冲突形式之所以会产生,其根本原因就是各个类型的旅游渠道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利益,都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而不顾其他渠道成员的利益,而产生了冲突。

(1)渠道企业之间经营目标上的差异。各类型的旅游渠道企业之间经营目标上的差异也是产生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比如,旅游生产企业希望树立自身品牌形象,增强渠道的竞争力,因此,希望分销商独家分销自己的产品。而旅游中间商的经营目标是增加企业的分销收入,降低分销风险,因此就要分销多个企业的产品。这种目标上的差异,引起了企业之间的各种矛盾。

(2)渠道企业之间任务分工的不明确。旅游产品营销渠道成员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咨询、服务的冲突;促销的冲突;争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冲突;大客户的冲突等,究其根本原因是渠道成员之间的市场区域划分不明确,各自的分工、责任和权利划分的不明确。

(3)渠道企业信息不对称,市场知觉的差异。旅游生产企业主要掌握旅游产品开发生产的信息,而旅游销售商则更加了解旅游者的需求信息。由于二者掌握信息的差异,导致二者对市场状况的理解不同。旅游生产企业可能认为某种旅游新产品会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希望旅游分销商积极分销这个产品。但是旅游分销商从目前市场状况出发,认为市场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因此不愿意积极分销,从而引起冲突。

三、解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方法

1.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上述种种冲突的表现形式都说明了,旅游渠道成员之间的利益不一致是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最根本原因。因此,为了解决这些冲突,就要在渠道成员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用机制促成渠道成员的利益共同化,这是解决冲突的根本出路。

2.进行渠道企业之间的目标管理

渠道成员之间的经营目标上的分歧也是导致旅游营销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因此就要在渠道成员之间进行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主要方法就是建立超级目标。一个良好的超级目标应该具有两方面的特点:第一,应该是各个渠道企业为之努力的共同目标;第二,应该是各个渠道企业共同努力的长期目标。满足以上两方面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地将旅游渠道成员团结在一起,解决矛盾冲突。

3.细化各个渠道成员的责任和权利。明确渠道成员之间的责任、权利也是解决渠道冲突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明确权利,可以明确不同分销商的市场范围,明确大客户的归属。明确责任则可以明确各个渠道企业在广告、促销、服务等方面的责任,从而解决上述冲突。

4.加强渠道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进行人员互换

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渠道企业之间对市场理解的差异,从而引起一些渠道冲突。因此,加强渠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冲突的主要方法。而渠道成员之间的交流,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人员互换,特别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互换。人员互换让不同企业领导者进入到合作企业中,有利于他们更加理解对方的处境,更容易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更有益于彼此交流和解决冲突。

参考文献:

[1]张琳廖佳丽:渠道冲突的原因与控制[J].商场现代化,2006(9)(中旬刊).pg12-13

[2]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pg144,pg208-209

[3]姚群峰:电信服务营销渠道策略重点探讨——渠道竞合与渠道整合[J].当代通信,2004(24).pg44-46

[4]付慧珊王丰:营销渠道冲突管理六步法[J].经济与管理,2003(8).pg36-37

时间之旅篇7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行社行业也随之发展壮大。同时,高校旅游教育专业人数不断增加,为旅游业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早在2007年,国家旅游局就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旅游人才建设的意见。由此可见,我国为发展旅游业,加强人才建设的问题早已提出。那么旅行社行业与旅游教育的相关指标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且关系如何?本文将运用相关性分析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指标选取

旅行社数量。本研究选取1999-2012年的旅行社数量作为分析数据。

旅游教育人数统计。选取1999-2012年高等院校学生人数和中职学校学生人数及二者总数作为指标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二)数据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出自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不存在缺失值。

(三)数据分析方法: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是分析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两个变量的相关分析通常用几种描述变量间相关关系的统计量来确定两个变量线性相关的密切程度。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ρ),对所得数据中的两个变量X和Y进行分析,X和Y相关系数公式为:

在进行相关性分析时,首先看sig.数值,当数值小于0.01或0.05时,数据变量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拒绝原假设。若数值大于0.01或0.05时,接受原假设,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数值ρ在0―0.3之间:为较弱的线性相关关系;数值在0.3―0.8之间:为中等线性相关关系;数值大于0.8:则为显著线性相关关系。

研究结果

(一)描述性分析

1999年―2012年,据表1所示,旅行社数量从1999年的7326家,发展到2012年的24944家。

1999年―2012年旅游高等院校学生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旅游高校学生人数由1999年的54041人升至2011年的599828人。只在2012年小幅下降。

旅游中职学校学生人数在1999―2012年总体呈上升趋势,旅游中职学校学生人数由1999年的222388人升至2012年的497188人。1999年―2004年,旅游中职院校学生人数高于旅游高校学生人数。但2004年之后,旅游高等院校迅速发展,学生人数开始超过中职学生人数。

(二)相关性分析

为剔除异常数据的影响,采用相关系数方法,运用SPSS16.0对旅行社数量与高校学生人数和中职学校学生人数统计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旅行社数量与高校学生人数、中职学生人数统计指标之间数据无异常,为验证各组变量间是否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提出原假设及分析结果如下

1.原假设H1,旅行社数量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数无显著的线性关系。运用SPSS对表1中旅行社数量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数两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

据表2,旅行社数量与中职学校学生人数两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为0.974(>0.8),表示两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线性关系。相关系数检验概率ρ值为0,因此,当显著性水平A为0.05或0.01时,应拒绝原假设H1,即认为我国旅行社数量与中职学校学生人数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

2.原假设H2:旅行社数量与高等院校学生人数无显著的线性关系。运用SPSS对表1中旅行社数量与高校学生人数两变量间相关系数进行计算。

据表三,我国旅行社数量与高等院校学生人数两变量间相关系数为0.990(>0.8),表示两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检验概率Pearson值为0,因此,当显著性水平A为0.05或0.01时,都应拒绝原假设H2,即认为我国旅行社数量与高等院校学生人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3.原假设H3:我国旅行社数量与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数无显著的线性关系。运用SPSS对表1中旅行社数量与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数两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

据表4,我国旅行社数量与高校、中职学生人数两变量间相关系数为0.983(>0.8),表示两变量间具有较强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检验概率ρ值为0,因此,当显著性水平A为0.05或0.01时,都应拒绝原假设H3,即我国旅行社数量与高校、中职学校学生人数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

三、研究结论与讨论

时间之旅篇8

在过去的30多年间,旅游业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经历较长的快速发展时期,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中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与此同时,旅游产业作为一个发展速度快、增值效率高、就业带动强、创汇效益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也在不断提升。江苏省凭借经济、文化、科技、对外开放政策等一系列优势,已成为我国重点旅游省市之一。作为传统旅游大省,江苏省旅游经济保持快速、协调的发展,成绩令人瞩目。2000年江苏省旅游收入仅为633.47亿元,至2015年旅游收入达到8988.16亿元,16年间的平均同比增长率达到19.5%,而同期江苏省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同比增长率为16.3%。可以说,旅游收入对于江苏省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

对于区域经济活动而言,旅游收入是衡量其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旅游收入还可以直接反应该地区经济运行状况的好坏。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收入的高低会对区域经济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所以说,研究江苏省旅游人怠⒙糜问杖胗GDP之间的关系对江苏省旅游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旅游收入与GDP之间的关系也是旅游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旅游收入与GDP之间的关系研究上,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并不一致。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随着时间的变化主要可以分为案例研究、传统计量模型研究以及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三种类型。

Balaguer 和Dritsakis 分别以西班牙和希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入境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西班牙与希腊的旅游收入对各自国家的经济增长长期存在着推动作用,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驱动型经济增长假说理论。

但Chi-OK Oh以多个国家的相关数据基础为分析,其认为在少数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家和地区,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是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而是经济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Baru R、Lanz A以及 Pigliaru F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通常表现为非线性关系,并且所研究的地区不同,研究结果差异也较大。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相对于国外学者而言,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并且研究大都是以中国境内为研究对象的,并以建立数学模型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从而探讨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但是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国内学者大致认为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长期存在均衡稳定的关系,这与国外学者Chi-OK Oh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赵磊等人经过相应的研究发现,旅游业对于经济增长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而区域经济的不断增长又会反过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收入和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关系。鄢慧丽、熊浩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协整分析,基于中国1996年-2011年旅游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分析得出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同旅游收入之间同样存在协整关系。国内学者们也注重于用理论方法分析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申葆嘉通过理论方法分析得出,旅游业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可能是由于研究方法以及运用模型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学者们关于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并不一致,例如柳思维等人运用实证研究分析了中国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最终认为没有鲜明的证据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关系。

作为全国重点旅游省市之一的江苏省,其旅游收入的增长是否可以助推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又存在着何种实际关联?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基于取自《2000年-2015年江苏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的数据,对旅游人数、旅游收入以及国民生产总值进行相应的趋势分析,并将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灰色关联度模型进行证实。本文的最终目的在于探求旅游业对于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并依据三者之间的实际关系,给予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江苏省旅游产业的健康有需发展,让旅游业重回最初的美好。

二、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文章中旅游收入、旅游人数以及国民生产总值的所有数据均取自《2000年-2015年江苏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就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人数的增减会直接导致旅游收入的变化,但是在一定层面上,旅游收入的增加除了受到旅游人数增长的影响外,物价上涨也是旅游收入增长的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时,将旅游人数也一并考虑在内。在本文中,直接将江苏省的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经济指标,令作为经济指标的国民生产总值为X,令旅游人数为X1,令旅游收入为X2。

时间之旅篇9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合作模式;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1)05-0045-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在拉动内需、增加就业、提升国家和地区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旅游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旅游业区域合作问题日益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格局的初步形成,地理位置邻近、旅游资源类型互补的区域开始进行合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区域旅游合作的观念已经在旅游业的市场主体中树立起来。

区域旅游合作的关键在于合作中的协调机制建设,有学者认为,协调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在我国区域旅游合作中将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在协调发展背景下实现区域旅游合作,必须建立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机制是指旅游业的市场主体为推动合作进程所制定的制度、规则、措施、手段的综合体现。在当代中国,要进一步推进区域旅游合作进程,就要综合平衡各市场主体的实际利益,因此实行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合作模式,推动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创新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现状分析

(一)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进展

随着国内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发展,区域旅游合作也不断深入拓展。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中国旅游业区域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表现为合作空间不断拓展、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合作范围逐渐扩大。

1.区域旅游合作空间不断拓展,合作层次日渐分明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国内旅游产业要素向资源、资金、技术、基础设施和人才密集的优势区位集中,空间上逐步形成了许多旅游核心区域,主要有区域旅游圈、重点旅游区、重点旅游带、重要旅游线、重点旅游城市圈、重要旅游景区等。全国旅游空间结构和区域合作层次表现为若干等级层次的旅游合作区域同时存在,相互交织,圈层相套。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在空间上以点线扩张、板块结合为主要形式,截至目前,总体上形成了“沿海为主、内陆为辅、沿线拓展”的“四圈四板块三带”的基本格局,其中,“四圈”是指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圈、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圈、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圈、环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圈;“四板块”是指西南区域旅游合作板块、西北区域旅游合作板块、东北区域旅游合作板块和中部六省区域旅游合作板块;“三带”是指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合作带、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合作带以及黄河流域区域旅游合作带。

2.区域旅游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合作领域更加广泛

根据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文献以及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践,目前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行政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占主导地位,由于旅游业的综合性特征以及我国实施的“政府主导型”区域旅游发展模式,行政区域之间的旅游业合作唱主角,区域合作的主体多是省域之间、地(市)之间、县(市)之间等行政区域之间;二是地理空间相互连接的地区之间旅游业合作远远多于空间不相连的地区之间的合作,全国已有的各级各类旅游合作大部分都是在相邻的省区之间、地(市)之间、县(市)之间、乡镇之间开展的。近年来,随着区域旅游业资源的不断丰富和市场空间的扩大,临近的区域合作越来越不能满足区域旅游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当前国内区域旅游业积极寻求更大范围、更广阔领域的区域合作,区域旅游合作形式也相应地更加丰富多样。旅游业空间结构正经历着调整――优化――提升的演化过程。

3.旅游业开放领域不断拓宽,中外旅游合作更加密切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中国加入WTO,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而旅游业作为我国开放最早的行业,其开放领域也越来越宽广。中国旅游业在国际层面的合作领域和合作内容均不断拓宽。在以旅游资源开发、线路推广、客源互动、企业经营为主要合作内容的基础上,旅游形象推广、旅游产品设计、旅游行业标准统一、旅游政策沟通、旅游环境整治与旅游文化塑造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正逐步展开。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升,促使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以及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和紧密,而这些领域都与旅游业息息相关,因而也进一步促使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区域旅游合作在基本层面、技术性层次、功能性层次乃至制度性层次上展开更多的合作。

(二)我国区域旅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国内区域旅游业合作取得了一定进展的同时,在合作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较为突出的问题。例如,作为合作重要主体的旅游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主动性未能充分发挥,合作过程中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严重,合作偏重于形式而缺乏实质内容等。

1.合作进程中偏重政府主导,其他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尚待发挥

在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旅游“行政区经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上被淡化,“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模式已经初步向“政府支持、市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转变。然而,总体而言,现阶段大部分地区的区域旅游合作仍然只注重政府的作用,对于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不够。实际上,区域旅游合作应该落实到企业身上,企业和政府的作用同样重要。目前,中国区域旅游合作基本上都是政府主导型的,许多旅游企业对区域合作采取一种观望的态度,往往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合作模式上存在行政壁垒,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依然存在

受现行体制和行政区划的影响,一些地方基于地方利益,采取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将统一的市场人为地进行分割,导致利益主体与决策主体的背离、管理边界与功能边界错位、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失衡,使区域旅游合作和摩擦并存,重复建设、资源大战等顽疾久治不愈,旅游发展变成了低水平、内耗式的竞争。尽管许多省市区都制定了旅游规划,但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和衔接,未能从跨省市的范围、更广阔的空间,来统一考虑和安排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由于缺乏区域性的总体规划和分工,各地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往往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竞相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导致功能性、结构性、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旅游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旅游设施的闲置浪费和旅游合作的低效。

3.合作实践上缺少具体行动,区域性的协调机构亟待设立

目前,尽管许多地区都提出了加强区域旅游合

作、打造无障碍旅游区的意愿和构想,但合作主要仍是重形式、重研讨、重宣言、重宣传,许多地方观念还停留在地区旅游行政管理层面上,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和手段。有些地方在旅游资源共享、旅游基础设施共享、旅游客源市场共享等方面,甚至出现了“伪合作”的倾向。与区域旅游合作普遍形成共识相对照,实际运作中却缺乏具体的行动,相关各方往往都期望对方为自己提供更多的共享资源,让出更大的市场空间,而自己则借合作之名,实现本地利益的扩张。区域旅游合作务实不足的问题,与缺乏强有力的区域性协调机构有关。有的区域举办旅游合作峰会,第一届的参加者是所有相关省市的主要领导,到第三届时参会人员中旅游局的副局长已经不多,再到后来,连处长都不参加而变成副处长。这类兼职轮值、定位游离、权威不强、约束无力的协调组织,通常是难以在区域旅游合作中切实发挥作用并取得实效的。

二、推动区域旅游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

综合我国区域旅游合作进程中的种种问题,我们发现,区域旅游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各合作成员之间的利益平衡。因此,就需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旅游企业为主体、以行业协会为纽带的合作模式,确保各合作主体能够实现利益共享,并且这种利益是长远的、战略性的。

(一)以政府为主导

作为行政区域决策主体、管理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地方政府,对旅游业区域合作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而在区域旅游合作中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有利于综合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推动区域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区域旅游合作中实行以政府为主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发展旅游经济方面的作用,促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缩小与其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差距,为旅游业区域合作乃至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通过地方政府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区域旅游合作的协调发展。

地方政府要以旅游业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通过经济区域各地方之间的分工和协作,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优化组合、配置经济区域内的有限旅游资源,实现经济区域内各自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二)以旅游企业为主体

旅游企业是旅游经济的运行主体,是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与提供者,也是区域旅游合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换言之,作为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微观经济主体,地区间旅游企业的合作是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基础,或者说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内旅游企业通过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来实现的。

鉴于旅游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具有综合性的经营特点,这就决定了完整的旅游产品要由旅游景点、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餐饮等一系列互补性企业来提供。旅游企业的经营特点决定了网络化经营是最优的经营方式,为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饭店、餐饮、旅行社等不同企业之间一定要加强协作,实现在一定规范约束下的网络化经营。

同时,旅游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空间跨度比较大,特殊的异地消费方式决定了旅游企业的市场覆盖力和产品的影响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基于这一特性,旅游业的发展必然要通过网络化的方式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从而增加市场占有率。

最后,为了提高区域旅游的竞争力,要积极促进旅游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在旅游目的地区域内大量集聚,最终形成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竞争优势的旅游产业集群。

(三)以行业协会为纽带

旅游行业协会是区域旅游合作的三大主体之一,其信息服务和协调功能优势,是单个旅游企业和政府机构所难以具备的,行业协会在政府和旅游企业之间可以发挥纽带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旅游行业协会可以承担政府转型中归还社会的部分职能,如质量监督、品牌认证、行业自律、企业维权、企业责任与社会道德建设等,为企业提供服务。

旅游行业协会作为旅游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旅游企业之间的沟通中介,在协调区域旅游统一营销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区域旅游合作中,建立旅游产业的公共信息平台,以便于政企之间、旅游企业之间和政府之间信息交流是其最重要的内容。

三、“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模式下的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创新

目前国内相关文献对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机制的研究大致有两类,一是从具体的合作内容分析,如范春认为,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内容包括旅游资源协作、旅游市场协作、交通协作、旅游地市场共建、旅游线路协作、旅游教育协作等。贮二是结合具体的区域合作案例进行分析,例如,冯学钢研究了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提出了政策环境、发展基金、文化整合、人力资源水平等多重选择。目前,在区域旅游合作中,上述机制或是停留在口头上,操作或落实存在问题,或是仅仅停留在政府推动层面,忽略了其他市场主体的作用,因此都难以真正解决区域旅游合作中的障碍和问题。

推动我国旅游业区域合作发展,需要进行协调机制的创新。而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合作模式下,地方政府、旅游企业、行业协会的有机组合,使合作机制的创新成为可能。笔者认为,新的合作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跨区域的权威的协调机构

针对中国旅游业跨区域合作发展的客观需要,建立一个跨行政区的旅游协调管理机构尤为必要,具体应体现以下几点:一是该机构的具体组织形式,可借鉴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经验和做法,赋予该组织相应的立法权、行政权和财政权。二是其主要职能应包括旅游公共政策、旅游促销、旅游线路组合、经营管理、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企业协调以及与有关产业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关系协调等。三是管理机构内部应设立常设的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小组,发挥管理、协调、研究分析和组织职能。四是该机构的治理结构应效仿民间组织,其主要领导须由中央政府在充分征询各地方政府意见的基础上协商产生。机构内设理事会作为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其成员由各地方政府负责旅游业管理的行政领导和国家旅游局的官员兼任,共同协商有关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做出对旅游区域地方政府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策。

(二)完善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

区域旅游合作的目的是实现旅游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因而协调旅游区域内各地方政府的利益就成为合作的核心问题。在区域旅游合作中,各个地方之间利益难以整合协调是区域旅游合作的突出问题,也是合作难以深入的主要原因之一。各地方政府开展旅游合作的出发点是通过旅游合作来共享整体利益,打破地方发展旅游经济的局限,形成合理的地方旅游产业体系。通过完善区域旅游合作利益分享机制,形成区域旅游业公平的竞争环境,具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合理地分享经济利益。地方政府对利益的分享应当以“让渡原则”为前提,各地区应该本着合理分工的原则

消除旅游市场壁垒,让旅游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由流动,形成一种充分、有效、公平竞争基础上的利益让渡。利益的分享应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因为市场机制是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最佳选择。

各地方政府在实施利益补偿机制时,获利较大的地方政府对在合作中权利和利益受损的地方政府,在经济、财政或者政策上应做出相应的补偿,从而实现区域旅游利益在地区间的合理分配。通过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对部分地区在利益和机会上的损失予以补偿,从而减少区域旅游合作发展中的阻力,有利于地区间利益的协调和整个区域旅游的和谐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益补偿机制是区域旅游合作的核心基础和推动力源泉。

(三)建立区域性旅游集团

跨行业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特征,旅游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的旅游企业进行合作是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多元化发展旅游企业集团,可以使更多的旅游合作在集团内部进行,更有利于节约运作成本,促进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

综上所述,跨区域旅游集团具有如下优势:其一,跨区域旅游集团可以保证旅游产品价值链的完整性;其二,跨区域旅游集团能够通过企业合作内部化,避开某些行政壁垒,有效地实现跨区域要素组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其三,建立跨区域旅游集团能够打破各旅游企业之间各自为战的局面,避免区域内骨干经营单位为争夺客源进行的恶性竞争,有利于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实施,有利于将竞争提升到质量和品牌竞争的高度。

(四)打造区域旅游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空间构架,是各国为提升综合国力和竞争力而竞相发展的新经济形态。旅游产业作为关联性极高的产业,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存在着以旅游目的地为核心为旅游者提供上中下游各项配套服务的各种企业,它们围绕旅游吸引物自然而然地形成地理空间聚集。区域旅游合作成功的关键是旅游企业之间的顺利合作,而旅游产业集群能够促进旅游企业合作的完成,同时对形成统一的旅游形象、树立区域旅游品牌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旅游企业按照价值链形成产业集群,可以自动实现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进行深层次的区域旅游合作。此外,由于旅游产业集群并不是从地理角度来定义的,因此有助于减少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消除地方割据和行业壁垒的阻碍。换言之,旅游产业集群必须依托一个主导产业,它可以是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产业链上任何一个企业,当这个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时,就能形成品牌,也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由此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品牌。依托这一知名的品牌,将带动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五)提供旅游公共信息

旅游目的地培育与发展的客观规律表明,一个旅游地的信息越充分、传播旅游信息的渠道与机制越完备,其受关注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形成旅游市场吸引力的聚焦效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区域旅游合作主体之间信息交流的充分性是旅游业跨区域合作关系建立和巩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各个旅游行政区域通过协商能够形成一系列互利政策,避开不利于旅游业跨区域合作的因素,提高旅游业跨区域合作的效果。

然而,旅游区域之间的旅游信息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对称的。造成旅游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是复杂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旅游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尚不规范、供求关系尚不稳定、消费需求多元化,此为引起旅游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变量。另一方面,受地方利益的支配,或由于企业商业利益导向,旅游信息通常会被人为地模糊化。旅游区域之间旅游信息的不对称、不规范,极易造成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权益受损。

旅游业跨区域合作是实现旅游信息资源共享、消除旅游信息不对称性、规避旅游信息不确定性的最有效途径。为此,旅游行业协会要进一步改变区域旅游信息服务合作的方式,在进一步完善合作各方互动的信息会、展销会等传统信息互动宣传的模式基础上,实现旅游信息服务合作的区域创新。具体而言:其一,紧紧依托各地方政府政务网平台或相关媒体网络,充分发挥其社会公益,提供区域性旅游信息服务。其二,以合作各方共建或委托购买等市场化方式,构筑专业化区域性旅游信息平台,专门提供全天候、广覆盖、区域性的旅游信息服务。其三,共同规范区域旅游信息服务合作的机制体制。例如,共建区域旅游信息定期机制、重大旅游信息失真处罚机制等。

综上所述,破解中国旅游业区域合作难题的关键在于调动合作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合作主体积极参与到合作进程中来,发挥各自的职能和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基于“三主模式”(政府主导、企业主动、行业协会主谋)下的合作机制创新将在合作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是合作区域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者,通过“服务、协调、监督、管理”,在引领、调控与规范层面上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可持续性。旅游企业是经济运行层面上的合作主体,通过资金、技术、人才、品牌等资源要素的区域性互动与组合,实现企业商务利益的最大化,在促进区域旅游利益最大化中展现其活力,实现区域旅游合作的战略价值。行业协会则利用其非强制力、非赢利性方式,沟通政府与企业发展的利益诉求,破解区域旅游合作发展中那些市场与政府都无力顾及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乌兰,协调发展背景下的区域旅游合作[J],山东社会科学,2007,(5):81―83.

[2]温子吉,积极发展北方合作,环渤海旅游经济合作――在《2005年旅游绿皮书》暨2005年中国旅游发展论坛上的讲话[Z],2005-04-26.

时间之旅篇10

所谓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在旅游市场上销售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活劳动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和。它以旅游线路为主,可以综合的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食、住、行、游、娱、购等多方面的需求。与一般的物质产品一样,旅游产品在市场中销售,也需要有相应的营销渠道加以配合。旅游产品的营销渠道是指旅游产品从旅游生产者向旅游消费者转移过程中经过的一切取得旅游产品的使用权或协助使用权转移的中介组织和个人。因为旅游产品营销渠道是由各个独立的旅游中介组织和机构组成,他们的经营目标不同,追求利益差异,因此,在合作过程中难免出现冲突。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即指渠道中的一个企业认为另一个企业的活动防碍或阻止了其目标的实现,因此二者发生矛盾。适度的渠道冲突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而过渡的渠道冲突则会影响整个渠道系统的和谐发展。

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水平渠道冲突

指同一渠道模式中,同一层次的旅游中间商之间的冲突。例如,某一地区经营A企业旅游产品的中间商,认为同一地区经营A企业旅游产品的另一家中间商在定价、促销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过于进取,抢了他们的生意。

2.垂直渠道冲突

指同一渠道中不同层次企业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较之水平渠道冲突更常见。例如,某些旅游批发商可能会抱怨旅游生产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控制太紧,留给自己的利润空间太小;或旅游零售商对旅游批发商或生产企业也存在类似不满。

3.多渠道冲突

又称交叉冲突,是指旅游生产企业建立多个营销渠道后,不同渠道形式的成员之间的冲突。例如,某旅游景区既向旅游者直接销售旅游门票,同时又请旅行社销售其门票。当二者的销售对象相同时,就会发生多渠道冲突。

二、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分析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的分析出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将其分成两大类,即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指引起旅游营销渠道冲突的直接因素,即导致冲突的“导火索”。根本原因则是指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内在原因。

1.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直接原因

(1)价格冲突。旅游产品是一种典型的季节性产品,在淡、旺季,旅游需求差别很大。对于旅游生产企业来说,为了保持其品牌形象,旅游企业希望旅游产品的价格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旅游中间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在旅游淡季时,大幅度的降低销售的旅游产品价格,这样就引起了价格上的冲突。

(2)争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冲突。旅游生产企业在开发同一旅游市场时,会选择几家旅游中间商,这样就形成了几家中间商抢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局面。特别是面对旅游大客户时,旅游生产企业和各个旅游中间商都希望能够直接为他们服务,形成稳定的联系,此时,冲突形式更为复杂。

(3)咨询、服务于促销的冲突。旅游产品是以服务为主的无形产品。在销售旅游产品时,要配合很多的旅游服务。旅游生产企业和旅游中间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希望对方能够投入更多的服务人员,提供更多的旅游服务,这样形成了咨询、服务冲突。在开展促销活动时,也存在有类似的冲突。

(4)交易或付款方式冲突。旅游生产企业在与旅游中间商进行交易时,生产企业希望中间商在预定旅游客房或门票等产品时,能够支付预付款。而旅游中间商则希望得到从旅游者那里的产品价款之后再向旅游生产企业付款,这样就产生了交易或付款方式冲突。

(5)分销竞争对手的产品。旅游生产企业为了树立旅游品牌形象,加强与旅游市场的联系,希望旅游分销商能够独家分销自己的旅游产品。而旅游中间商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则是希望更多的分销各个企业的旅游产品,以降低分销风险。这样就形成了分销竞争对手产品的冲突。

(6)环境因素变化引发的冲突。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大多数的旅游生产企业都利用各种旅游中间商帮助销售自己的旅游产品。互联网出现之后,旅游生产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和旅游者联系。而且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对旅游产品经常产生需求的人,是那些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人,而这些人大部分恰好也正是互联网的用户。这样,对于旅游企业来说,直接接洽旅游者变得更加的方便。因此,现在很多的旅游生产企业都纷纷在网上建立旅游产品的直接销售渠道,这样的行为损害了其固有的分销商的利益,因此二者产生冲突。

以上提到的六种直接原因是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原因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果进一步分析这些冲突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

2.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

渠道企业之间的利益差异。以上种种冲突形式之所以会产生,其根本原因就是各个类型的旅游渠道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利益,都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而不顾其他渠道成员的利益,而产生了冲突。

(1)渠道企业之间经营目标上的差异。各类型的旅游渠道企业之间经营目标上的差异也是产生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比如,旅游生产企业希望树立自身品牌形象,增强渠道的竞争力,因此,希望分销商独家分销自己的产品。而旅游中间商的经营目标是增加企业的分销收入,降低分销风险,因此就要分销多个企业的产品。这种目标上的差异,引起了企业之间的各种矛盾。

(2)渠道企业之间任务分工的不明确。旅游产品营销渠道成员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咨询、服务的冲突;促销的冲突;争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冲突;大客户的冲突等,究其根本原因是渠道成员之间的市场区域划分不明确,各自的分工、责任和权利划分的不明确。

(3)渠道企业信息不对称,市场知觉的差异。旅游生产企业主要掌握旅游产品开发生产的信息,而旅游销售商则更加了解旅游者的需求信息。由于二者掌握信息的差异,导致二者对市场状况的理解不同。旅游生产企业可能认为某种旅游新产品会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希望旅游分销商积极分销这个产品。但是旅游分销商从目前市场状况出发,认为市场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因此不愿意积极分销,从而引起冲突。

三、解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方法

1.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上述种种冲突的表现形式都说明了,旅游渠道成员之间的利益不一致是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最根本原因。因此,为了解决这些冲突,就要在渠道成员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用机制促成渠道成员的利益共同化,这是解决冲突的根本出路。

2.进行渠道企业之间的目标管理

渠道成员之间的经营目标上的分歧也是导致旅游营销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因此就要在渠道成员之间进行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主要方法就是建立超级目标。一个良好的超级目标应该具有两方面的特点:第一,应该是各个渠道企业为之努力的共同目标;第二,应该是各个渠道企业共同努力的长期目标。满足以上两方面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地将旅游渠道成员团结在一起,解决矛盾冲突。

3.细化各个渠道成员的责任和权利。明确渠道成员之间的责任、权利也是解决渠道冲突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明确权利,可以明确不同分销商的市场范围,明确大客户的归属。明确责任则可以明确各个渠道企业在广告、促销、服务等方面的责任,从而解决上述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