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档案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8:18

城建档案论文

城建档案论文范文篇1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劣情况与城市建设的规划发展有直接联系,为提高城市建设的高质量服务,必须加快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城市化进程直接影响了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度,管理者必须认识到这一社会发展形势,抛弃传统的城建档案管理束缚,创新城建档案工作理念,促进城建档案管理水平的发展与进步。

1.创新管理工作理念,提高城建档案管理发展水平。首先,合理,正确的给城建档案管理定位。城建档案馆一直是城市建设的记录者,城市建设技术作为创新信息技术的基础,为城建档案馆提供社会功能的服务。因此,必须对档案管理工作做出准确定位,把城建档案管理的创新置于我国的发展规划中,并为其制定合理的指导方法,并对档案管理工作做出明确的分工,进而完善城建档案管理的机制的相关措施,另外,还要加强城建档案管理创新意识,在管理机构和编制人员方面采取具体的分析方法,并做出适当扶持,进而促进城建档案管理的发展。而且,通过创新的管理理念和服务宗旨,对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与社会发展情况相结合。然后,创新城建档案的工作机构。想要创新城建档案的工作机构,必须加强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传统的城建档案馆已经不足以带来强大的吸引力,有特色的档案馆不但可以提高城建档案管理水平,还能促进城建档案的信息资源扩大发展。而且,还要推进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进程,建立健全相关发展机制,促进数字化发展,工作重心转移到数字化上去,比如建立网上服务中心和查询系统,方便档案的查阅管理工作。最后,必须做好分类整理工作,加快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及时收集各类信息并进行整理,做好信息检索并合理利用相关信息。适时更新档案信息,对档案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与加工,对档案内容的规范有一定保障,给城市建设提供一些高效、优质的服务。

2.改革档案管理服务,推动城建档案的工作效率。首先,就是建立专属于城建档案管理的服务平台。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档案馆也成为一种局域网,相关部门通过建设网站对档案网页进行建设,将档案资源管理和实施单位结合起来,以期希望档案资源引起大家的重视,利用档案资源进行查找与阅读,提供人性的服务。当前的城建档案管理现状,大量档案馆在因特网开展了网页服务,服务模式逐渐成为主要形式。档案工作人员必须立足于网站服务,加快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尤其是重要文件的资源建设,更需要用电子阅读的形式进行管理与运用,促进城建档案管理创新,加快城建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进程,并朝着服务化的方向发展。其次,建立在线阅读城建档案的机构点。在馆内查阅资料显得落后而复杂,馆内档案的数量太多,检索时有一定难度,而且大部分资料都是原件,为了不损坏珍贵史料,应该尽量减少翻阅次数,延长资料的使用寿命。当今社会在获取信息是较为注重时间的,传统的档案馆已经根本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在信息时代,必须创新档案管理工作,将档案馆内的资料上传至网络,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得城建档案为人们提供多方位,多层次新型服务。尤其是近期我国社会发展随之加速,在档案馆中查阅资料的人也逐渐增多,为了便利查阅工作,必须顺应时展的新形势,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并建立有关的服务系统,准确对在线信息进行更新和完善,给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3.对资源进行补充,加强城建档案的管理建设与项目建设。第一,要注重城建档案的管理建设,将城建档案资源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为深化城建档案管理工程项目做基础,从根本抓起,积极做好监督工作,全面从城建项目建设和相关会议及科研问题做监督和管理,并分类进行归档,进而对珍贵档案实行数字化管理,还要将高效和不方便翻阅的档案做数字化管理。而且,积极开展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活动征集工作,进而推动城建档案的创新管理建设。第二,培养建设出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城建档案管理不仅需要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还需要高素质人才的配合。城市发展与人才培养是分不开的,城建档案也需要人才培养和支持。所以,必须具有打破传统观念的信心,改革创新管理方向,给城建档案管理扩展出一条崭新的道路,提高创新团队的管理意识,进而促进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可以为员工提供一系列的实践机会,为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人们的创新意识。城建档案的管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还应该掌握现代的信息技术,强化为人民的观念,将服务程度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进一步实现人才队伍的高素质建设,促进现代社会和谐发展。

二、创新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将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也随之提高,而且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涌现了一批电子文件和数字资料,导致新型的城建档案管理不能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与创新手段中实现。因此,创新城建档案的管理与服务,应该建设现代化系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促进城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将城建档案馆进行数字化建设,需要从库房、馆藏、检索工具、规章制度、干部队伍建设和服务职能方面加强建设工作。而且,还应该把城建档案的现代化硬件与软件设施互相合理配合,并加强城建档案的信息系统建设。特别是推动网络管理的城建档案信息,提升信息的运用程度,进而提高城建档案的信息化。

2.强化城建档案的数字化资源。城建档案的数字化资源是城建档案建设信息化资源的重要部分,相关部门正在努力建设城建档案信息化。当前,网络的发展促进了电子文件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及时对各类文件的整理和分类,并加强管理,实现城建档案的信息化储存。

3.强化城建档案的网络建设,努力实现城建档案数据库建设,推进网络信息资源,通过数字城建档案馆来加强数据库建设。按照软件系统将城建档案的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加以鉴定、检索、利用、编研和统计,实现计算机的多方位管理与控制,促进城建档案的管理工作,将城建档案馆为核心发展,进而覆盖馆内的应用系统。强化文件的数据库建设应该先要制定目录,并开展数字化建设,提高城建档案的创新质量,促进信息数据库的高效、高标准发展,扩大档案馆的信息数字化。因此,稳抓城建档案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在新时期的大好机遇下,将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与当前社会相适应,彻底开发城建档案的信息化,与时俱进,积极探索适合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新道路,积极开创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现象。

三、结束语

城建档案论文范文篇2

城建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是建设各主管部门依法实施行政管理、行政许可、市场监管和执法监督的重要依据,是抗震防灾、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信息,也是工程建设、维修养护、改建扩建、审计稽查、维护权益的可靠信息和凭证。城建档案工作就是围绕城市建设开展的一系列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保护、鉴定、统计、开发利用等,是城乡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务院《科技档案工作条例》(国发[1980]302号第二十八条,大中小城市都应建立专门的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特别是大中型城市必须建立城建档案馆,收集和保管本城市应当长期和永久保存的基本建设档案。小城市和县镇按照要求,也要建立城建档案馆或设立城建档案室,并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

2城建档案工作现状分析

目前,全国80%的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立了城建档案室(馆),大中城市普遍建立了城建档案馆,负责收集、保管和提供利用本地区形成的城建档案,相当一部分城建档案馆(室)被赋予“城建档案管理处(办公室)”职能,指导监督本地区城乡建设档案工作,形成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工作体制。许多地方和部门以及建设单位,将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项目建设管理计划和工作程序、岗位责任制,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工程档案管理纳入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和备案管理程序,普遍推行“一书一证”制度(即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要与城建档案馆(室)签订《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前要由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出具《城建工程档案验收合格证》),工程档案接收率达90%以上。城建档案馆(室)档案数量快速增长,各馆配备了相应的硬件设备,如密集架、计算机、扫描仪、温湿度自动监控设备等,按照国家标准《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建设工程文件归档管理规范》和建设部颁布的《城建档案分类大纲》、《城建档案保管期限与密级划分》等一系列技术规范整理档案,档案规范化、现代化、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村镇建设档案工作开始起步,各地积极贯彻《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初见成效。

湖南省株洲市城建档案馆(城建档案管理处)2004年晋升为“国家一级城建档案馆”;县级城建档案馆(室)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逐步发展壮大。醴陵市2006晋升为省一级城建档案馆,攸县设立专门的城建档案馆,株洲县、茶陵县、炎陵县等建设局设立了专门的档案室。无论是人员配置、库房建设都相应的增加和扩大,整个县(市)馆藏由原来的几千卷上升到3万余卷。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各地各部门正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在这种形势下,城市建设事业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对城建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建档案工作面临新挑战,出现了新的问题和不足:城建档案的服务效能有待提高;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滞后;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步子不大,建设档案工作仍然停留在“收集保管型”,没有实现向“信息服务型”的根本转变。

3创新工作机制,积极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挑战意味着机遇,问题就是机会。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服务工作机制,把城建档案工作推向新境界,使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立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城建档案工作的要求和当前形势,努力创新城建档案工作机制,积极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3.1抓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加强对重要数据的收集,将城建档案馆(室)建设成为城市建设重要数据的备份中心。

积极实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全过程管理,即以项目法人为管理核心,以纳入合同为管理依据,以监理控制为重要手段,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专业主管部门、城建档案部门及项目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全方位参与下,实施事前介入、事中控制、事后稽查、验收把关的全过程控制的新的重大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国家对城市防灾抗灾,应对突发事件和反恐怖等工作十分重视,各城建档案馆(室)应紧密配合有关部门预防和应对城乡突发事件,一是做好重要工程包括重要建设、地下管线、人防工程、防洪工程等档案的收集管理;二是加强与政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机构的合作,做好重点档案的备份和安全保管,建立紧急情况下重要工程档案的利用机制和受损恢复机制;三是加强对重要工程档案的研究分析,为制定应急预案和抢救方案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

株洲市城建档案馆在抓好重大项目档案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加大业务指导工作力度,工作人员经常性地深入施工现场,跟踪服务,及时介入,多方协调,进行业务指导,确保了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及时性。2001年至2006年,全市共办理竣工验收备案项目1591项,重点工程210项左右,仅2005、2006年共收集重点工程档案约4000卷。6年来新增入库档案约38000卷,为全市城市建设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2加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收集管理,将城建档案馆(室)建设成为本地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信息中心。

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2005年建设部136号令颁布了《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各级建设部门要建立配套政策措施,纳入行政审批环节,把《办法》所规定的查询制度、告知制度、竣工测量制度、档案移交制度、预验收制度、档案动态管理制度、责任制度等,纳入规划管理、施工管理、备案管理相关环节,建立起各部门、各行业加强协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资源共享的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各类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及时移交,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为城市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2004年,长沙市城建档案馆通过省、市人大出台了《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条例》,通过行政执法和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业务指导以及检查督促,推动了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工作全面发展。目前,全市包括引水、供水、排水、燃气、通信、电力等专业管线工程档案都做到了业务指导到位、档案编制规范、收集工作有力、报送移交及时;2005年至2008年共接收各类管线工程档案4000多卷;并根据城市隧道工程、轻轨工程的发展,适时跟进,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文件,主动提供优质服务。特别是在地下管线档案信息中心建设方面,长沙馆自2006年以来,通过市财政投入3370多万元,完成了“长沙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工程(一期)”,实现了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管理,把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打造成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及长沙市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的基础工作平台,充分展示了城建档案工作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3.3推进城建档案工作信息化,实现由“收集保管型”向“信息服务型”的转变。

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正在进行战略转型,即从信息技术阶段转向信息资源阶段,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转向深入应用阶段,从数量建设阶段转向质量建设阶段,从粗放配置阶段转向集约经营阶段。档案是国家的基础性原生性信息资源,档案部门是信息资源大户,档案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信息化工作,面对国家信息工作战略转型,档案工作特别是档案信息化工作必须转变工作思路,把重点转移到加快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上来。

当前多数城市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城建档案进行管理,不少城市开设了局域网,有的开始建设数字化城建档案馆,但各地发展极不均衡,距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信息化服务”的要求甚远。各城建档案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积极应对,国家档案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于2006年9月联合启动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工作。试点确定了6个方面主题和16个试点单位,其中沈阳市房地产档案馆与另外两家单位联合承担“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服务”的试点任务,要求对利用信息化手段、采取不同运行机制、运用多种形式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提供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工作进行探索实践、总结归纳。各城建档案部门应主动融入对接全国档案信息化工作,努力把城建档案馆(室)建设成为本地区建设信息资料中心。“十五”期间,株洲市城建档案馆先后投资60余万元,用于声像设备和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安装了局域网,开发了“城建档案信息系统”,建立了株洲市城建档案信息网站,逐步实现了城建档案收集、管理、利用、统计的现代化,结束了手工操作和人工查阅的历史。建馆以来,共接待查阅利用者36980人(次)、查阅档案35019卷,复制资料50000余份,为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也为全市各行各业及人民群众改扩工程、解决纠纷、补办手续、史志修编、新闻宣传等提供了大量服务,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抓好村镇建设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切实把国家基础实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水利、道路、电网、通信、安全饮水、沼气等设施建设,集中力量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国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改造。各地建设规划部门必须加强与档案、民政、农业等部门的合作,将村镇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纳入三农工作、村镇建档工作,进一步纳入村镇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施工管理、备案管理程序,保证村镇建设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开发利用。

对株洲市各县(市)村镇建设档案工作来说,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特别是在镇一级,一定要指定专人负责,目前镇域规划建设发展很快,建设档案工作要跟上新农村建设步伐,不能留下空白。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硬件配置,落实工作场地和档案保管库房,配备必要的工作设备设施,改善技术工作条件。三是要进一步争取领导重视,努力用好地方政策,以有为争有位,不断打开工作局面。四是要进一步营造城建档案工作一盘棋的工作氛围,加强市、区县(市)、镇建设档案工作联动,建立信息员队伍和工作网络,开展业务培训,加强横向交流,增强建设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整体实力和成效。

做好城建档案工作,服务和谐社会,是我们每个档案人应尽的职责。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敢于创新,城建档案事业正如这五月石榴花一样,将会绽放出艳丽夺目之彩!

参考文献:

[1]求真实务,开拓创新,全面抓好中小城市建设档案工作——建设部办公室主任李秉仁在全国中小城市建设档案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6-11.

城建档案论文范文篇3

近年来,全国城建档案馆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都作了大量的工作,经历了从单一到综合,从独立到网络,从内部到Internet的发展过程,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天津城建档案馆为了适应发展,一直十分注重进行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致力于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运用于档案工作。1997年成立了《城建档案信息计算机光盘管理系统》课题小组。并于1999年与“北京高电光盘技术联合公司”联合开发了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基于WindowsNt操作系统,Oracle8i数据库,客户机/服务器的C/S操作模式)系统以城建档案信息为开发主体和核心,加大了城建档案信息处理的深度和广度,是一个全方位、多层面管理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2000年系统一期开发完成,2001年,购置HPLH6000服务器,双机热备份,HPR12磁盘阵列柜,完成了高速局域网的建设。磁盘阵列存储,双机热备系统,解决了档案系统海量数据存储与实时查询的矛盾,又提高了系统的安全可*性及抗灾难性。2002年实现了馆藏7万卷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工作。著录档案73000卷,扫描文件33026卷,扫描图纸20756卷,目前总数据量已达230G.。初步实现了馆藏档案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城建档案馆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城建档案馆的信息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果。

但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及其设备的成熟和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电子政务的快速推进,城建档案的基础业务建设的重心向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转移,目前现有的档案管理系统工作模式,以及现有的城建档案馆的日常办公模式都难以适应新的需求,主要体现:1系统平台的局限,原来系统是由PowerBuilder开发完成,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C/S体系结构开发的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达到数字化城建档案馆的要求,从平台选择的本质上必须作调整,采用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2.功能的局限:原有系统在统计的灵活性、全面性、方便性无法满足社会各方面高层次的需求,查询系统无法实现跨库查询,使档案利用出现不便,3.业务、行政办公自动化不成体系,无法适应数字局的基本要求,虽然我馆已拥有台式机、打印机等基础IT终端与外设产品但电脑应用仍然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数据处理上。档案馆自身的技术和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4提供利用方式传统单一,仍未走出封闭状态。仍停留在必须到馆查询的阶段,与不断增长的需求量和现代信息利用方式差距较大,

5随着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档案的存储载体发生了变化,纸质档案已不在是唯一的档案存储载体,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现代技术制作的机读档案数量不断增加,如何存储、开发成为新的课题,电子文件接收归档管理仍没提上日程。

因此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和数码信息处理技术对城建档案的收集、管理、利用各工作环节进行优化,已成为城建档案向综合开发利用为中心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化的必然趋势,我们迫切需要加快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

二、数字城建档案馆开发原则:

数字城建档案馆开发需遵循“先进实用、安全可*、开放灵活”的原则,系统以开发利用城建档案信息,建设数字城建档案馆为目的,以城建档案管理标准规范为依托,以数据库为管理手段,以磁盘阵列为存储介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等现代科学新技术,实现馆藏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的信息数字化及海量存储,实现城建档案登记、监督、指导、验收等管理环节,及接收、整理、检索、保管、利用、鉴定、统计等业务工作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同时系统辅助以城建档案馆的日常工作流程和行政办公事务处理功能,支持互联网的应用和远程查询,有效提高城建档案馆的管理水平和数字化水平。

三、建设目标:

1提高城建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建设全国一流的数字档案馆。

这次开发将建设一个馆藏档案的信息化、文档管理一体化、保管智能化和服务现代化、办公自动化的数字城建档案馆。实现馆藏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序高效的开发利用,满足社会各方面的利用需求,具备数字化档案的管理能力,具备数字化信息的处理能力,具备数字化信息的传输能力,做“数字城市、数字局”合格的基础数据源。城建档案馆将更加贴近城市建设的脉搏,将为城市建设提供更及时、准确的档案信息。

2实现对档案信息的多功能开发,更加合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1999年,我馆在开发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时,率先提出了城建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应以“城建档案信息”为主体和核心的观点,系统水平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次升级新系统将运用当今新的开发工具,克服PB这种老开发工具的局限性,在原有C/S结构上,增加B/S结构,我们将通过升级改造,1完善各项功能,2增加信息量:开发声像档案、地矿档案、地名档案等新类型档案的信息,通过业务信息与现有档案信息系统的衔接,进一步整合档案信息,优化信息源,实现档案信息更深层次的开发,我们将建立一套针对档案实体、档案信息并行管理的新模式。为实现数字城建档案馆管理探索一条新路,发挥城建档案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1)城建档案馆主要业务工作是围绕档案管理进行的,建立基于档案业务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实现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管理、检索、浏览、统计、打印等工作,实现网上办公。将手工作业交给计算机,将信息处理交给网络,可以改变目前我馆目前有些工作周转时间长,程序多。工作量大,耗费时间长,准确率低,工作烦琐的现象

(2)业务办公、行政办公自动化的实现,使城建档案馆的信息化工作从点发展达到面,改变了原先在办公自动化应用方面的空白,并可通过数据库技术及网络技术等手段直接查询、统计,从而获得最新的最准的工作信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之能够适应规划国土资源局对全局的信息化工作的要求,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需要。

(3)相关电子数据直接导入系统,保证了档案信息质量。

目前档案接收、著录环节中数据重复录入,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费。通过建立电子档案接收数据格式,推广应用相关的城建档案整理著录软件,实现信息管理的提前介入,使档案、信息同时进馆。从源头抓起,达到准确信息,节约资源的目的,促进档案形成者、利用者、保管者、管理者之间的合作,共同产生更为优质的服务,从而保证我们能鉴定、保存和利用真实、可*、完整的文件和档案。从根本上解决档案著录数量大、时间长、费用高的问题,改变由档案馆来进行数字化的被动局面。

4实现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服务。

城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与局电子档案系统的连接,将档案管理直接延伸到文件初始形成及流转过程,这不仅实现电子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更重要的是实现历史数据与现实数据的互动交换、有效查询,。它将一方面为规划、设计、管理人员,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另一方面,也为档案馆丰富馆藏,更好为社会服务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5实现业务管理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

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推广业务工作中的规范化标准,统一工作程序,统一指导思想,实现业务指导、接收、保管各环节的科学化管理,克服人为因素给工作带来的不确定性,保证进馆档案实体及其信息的质量。

6.开发网上办公,实现服务模式的根本转变。

随着城建档案馆服务模式转变的需要,深层次服务与利用成为当前城建档案服务的主题与发展方向。提供利用方式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用户从网上查询城建的档案的需求日益增加,开发建立高速互动、突出本行业特点的网站,成为城建档案馆由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的一个主要途径,成为城建档案馆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

7.引进最新的立体仓库的建设思想,改变传统的库房管理方式。

在库房管理中运用三维立体显示技术与温湿度监控、自动报警系统相结合,是我们这次开发的又一亮点,它将立体显示各库房的情况,如:温湿度监控、库存档案占位情况、库房空位情况、某卷档案在库房中的具体位置等,实现库房管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管理。

四、开发内容:

1.城建档案信息系统升级。

实现由原C/S结构,升级为B/S结构,同时增加以下主要功能:

(1)信息查询实现各类档案信息的跨库查询。

(2)著录信息项动态维护,能自行编辑定义统计报表,加强信息编研功能,实现灵活信息分析汇总功能。

(3)建立标准的数据接口:满足与国土资源局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数据交换功能;工程档案电子文档接收与档案信息系统的数据导入接口;图纸录入能支持各种图形文件(包括CAD格式图纸)的导入。

(4)实现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衔接。

(5)开发管理、整理著录小程序。

(6)解决声像档案(录像带)信息数字化海量存储、管理。

(7)实现库房管理的三维模拟图形处理及恒温恒湿系统系统的数据接入。

(8)新增地名、土地出让等档案类别的数据库管理功能。

2.业务办公自动化:围绕城建档案馆目前业务工作,实现各项工作网上办公、信息共享。

3.行政办公自动化:实现馆内公文的网上运转、归档、管理。实现馆内行政事务办理的网上督察、考核。实现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工资的自动化管理。

4.网站:建立一个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具备宣传城建馆形象、档案查询、信息、网上办公等功能的高度互动的网站。重点是实现基于数据库的、即时的在线查询系统,用于各类信息的实时,要求具有管理功能强大,速度快,可扩充能力强等特点。

五、开发技术路线:

系统技术路线:操作系统平台:采用Windows系列Windows2003Server

数据库系统:采用Oracle9i

WEB服务器:采用Microsoft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IIS)

系统开发模式:基于Brower/Server体系结构

开发工具:采用微软的.NET技术。

六、目前实施情况

1、数据准备:截止2004年8月,天津市城建档案馆已完成著录档案8万卷。扫描文件44000余张,图纸36000卷。

2、标准制定:几年来先后制定《城建档案分类大纲》《城建档案著录细则》《声像档案分类大纲》《城建照片档案档案整理细则》《天津市建设工程文件整理归档规范》等一系列标准化文件。

3、技术开发:业务办公、。业务办公自动化系统已开发完成,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升级将在9月10日完成,网站也将在九月中旬开通。SAN存储区域网建设已经完成设备采购,进入安装调试阶段。

七、几点体会:

1、提高认识,树立信息化的意识。

在全球信息公开程度越来越高的形势下。档案的文化性质和社会性质逐步强化,利用的范围和对象逐步扩大,必须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意义,增强信息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认识到在这个信息时代,只有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将“死档案”变为活信息。档案部门才能有自己的地位,才能获得上级支持,加大资金投入。

2、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首先要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观念,围绕社会需求开展数字馆的建设,档案馆馆藏的档案资源浩瀚,不加选择地全部数字化是不必要的。我们应根据社会需求,研究确定数字化的原则,我馆采用的原则是部分馆藏数字化,优先数字化馆藏中利用率高的、重点工程、特色档案。这样一方面加快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的速度,另一方面节约资金。其次树立服务观念,要以向社会提供高效能的服务为最终目的。为社会服务,传统地提供档案原件的方式,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只有对城建档案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加大档案资源的开发深度,才能满足全方位,多层次,多专业的需求。我们对馆藏十几类档案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分析,特别是进行了利用分析,我们没有采用当是较为普遍的通用的系统结构,而是根据各类档案的不同特点设置了十三类库结构。通过多层著录,深度标引大大加强了档案资源的开发深度,同时我们还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在检索图径、检索层次、可浏览内容等各方面都充分考虑利用者的需求。第三要树立以“档案信息”为主要管理对象的观念。转变以档案实体为主要管理对象的传统观念。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要围绕这一观念去进行。

3、注重前期准备,突出开发需求。

我馆从长远维护考虑,采用“以我为主,联合开发原则”开发方式。因此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十分关键。我馆分六个阶段进行准备,第一阶段是市场调研。既对开发技术、开发公司又对馆内、社会需求进行调研。

第二阶段考察阶段,对有关软件开发公司进行考察,审核其相关的资质材料、开发业绩。第三阶段是需求,我们召开城建档案馆数字化开发需求会,组织通过初选的软件开发公司来馆,了解馆目前业务情况及原有系统情况。听取馆开发需求,并提出统一要求,限时上报开发方案。第四阶段方案评审阶段。为了保证开发工作的科学、严密、公平、公正,我馆聘请计算机、档案等专业的有关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组。召开城建档案馆数字化建设方案评审会:由各软件公司汇报方案。由专家评审组,对参评单位的方案进行评审。第五阶段确定合作的开发公司。我们根据专家意见及商务谈判的结果,选择优尼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开发合作公司。第六阶段深化需求阶段。馆计算机开发部门同开发公司、相关业务部门一起对用户需求进行功能性的深化。初步摸清城建档案馆的业务流程、数据流程和数据规模,明确各职能科室所要处理的数据,科室间的发生的数据量,以及对计算机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规范了各类表格、名称。我们用需求推动开发,用开发拓展需求。让用户与计算机开发人员充分交流,,让用户在开发初期,就能看到原型。增加开发过程透明度,尽量减少后期的修改,实现效率、质量的双赢。

4、档案信息质量是数字档案馆的根基。

信息质量关系到整个系统建设的成败,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要注重全面的质量检查,加强数据的质量控制。我馆为严把档案信息质量关,建立档案数字化的全程控制,我们编写了著录扫描培训教材,对每个上岗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同时建立三级审验制度。一是录入人员要对数字化的档案进行整理检查。看看是否符合整理规范,分类排序是否正确。二是科室项目负责人对数字化档案进行数据质量、图象质量的检查,并对著录数据进行核查。三是室主任对数字化档案进行抽查。保证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质量。

5、基础工作是数字化的前提,基础工作先行才能保证系统的,从1999年系统开发,我馆一直同步抓好档案的基础工作。

(1)进行标准化规范体系的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是实现数字馆的保证、基础、条件,系统建设,标准先行,只有安计划有步骤地作好信息标准化,才能建立坚实的数据管理基础。我馆目前已从管理、业务、技术三方面出发,围绕数字档案的采集,信息著录管理,信息安全与维护等内容分阶段分步骤来进行数字城建档案馆的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目前已完成《城建档案分类大纲》《城建档案著录细则》《声像档案分类大纲》《城建照片档案档案整理细则》等标准化文件的制定工作。(2)馆藏档案进行标准化整理,几年来,我馆先后完成建管档案、用地档案、规划档案、地名档案等4万余卷旧档案的整理。为馆藏档案的数字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通过业务指导,规范新进馆的档案质量。

6、基础设施投入统筹规划、分步进行。

城建档案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长沙先导区;城建档案管理;策略

Abstract:ThisarticlehascarriedontheanalysisofthedifficultiesandthechallengeswhichtheurbanconstructionarchivesmanagementfacestointheconstructionofChangshaForerunnerArea,andproposedtheonewholesetstrategiesandsuggestionstostrengthenChangshaForerunnerArea''''surbanconstructionarchivesmanagementfrommanagementsystem,criterionconstructionanddetailedmeasures,etc.Ithasstrongreferencevaluetotheurbanconstructionarchivesmanagementreformandinnovationinthenewsituations.

KeyWords:ChangshaForerunnerArea;UrbanConstructionArchivesManagement;Strategy

1概述

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建设无疑将会对长沙城市建设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根据已公布的规划方案(征求意见稿),先导区总用地1200km2,“既不是普通的经济开发区,也不是传统的城市新区”,其总体功能构架是“一核、四区、三带”,将采取实施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发展战略。从规划格局和规划容量来看,等于说是在大河西重建3个“长沙”。长沙城市3000年来以河东为主体的城市格局将彻底改变。目前先导区建设工作已紧锣密鼓地展开,“先行先试”节奏非常紧张,仅起步区建设用地面积就达72km2。近期将完成先导区及核心区概念规划,而起步区城市规划已经完成、城市设计正在进行。在长沙面临的3000年来一大变局的形势下,这是一个新的愿景与旧的历史郑重告别的关键时刻,城建档案工作的历史责任尤为重大。我们不仅要真实、全面、清晰地记录下历史,不致使历史的真实湮没在发展的尘埃之中,为城市记忆工程奠定基础;我们更要为现实的发展建立准确、完整的档案,为将来的发展服务。这是我们必须加紧制定长沙先导区城建档案管理策略的根本动因。

2困难与挑战

自2000年以来,长沙市掀起了大规模城市建设高潮,经过三个“三年大变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建设战略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长沙城市建设高潮的持续和提升。经过9年持续大发展,长沙市城建档案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问题和困难,资源和潜力在某种程度得到了消耗,向前冲的动能得到了释放,城建档案工作的常规发展也面临了诸多难题,如何应对长沙先导区建设这个超常规发展的需要?主要困难与挑战有:

2.1库房空间已经饱和

长沙市城建档案馆馆舍是上世纪80年代末设计建设的,当时是按20年计划使用时间设计的,共有建筑面积4148m2。上世纪80年代,长沙城市建设还相当滞缓,年进馆档案才1000~2000卷,当时的库房承重设计仅为600kg/m2,库房中都是放置木质档案柜,库房档案承载能力非常有限。到2000年,以木质柜存放档案已基本上趋于饱和。但真正的挑战是2000年以后,长沙市迎来了城市建设高潮,城建档案进馆量迅猛增长,至2007年达到了3万余卷/年。这8年,共新增加档案19万余卷。我们将所有的木质柜都改换成了密集架,共建立了11个标准密集架库房、共有密集架1752节,馆藏档案已达27万余卷。因为承重量超过了设计荷载(标准密集架库房承重设计应为1200kg/m2),库房局部出现了裂痕。既使是这种应对性的举措,库房空间目前也已经饱和,最近几年也一直在呼吁重建新馆。如果先导区启动,建设工程档案进馆量势必跳跃性增长,档案如何安全保管?

2.2机构人员严重超载

长沙市城建档案馆为副县(处)级事业单位,另有“长沙市城建档案管理处”、“长沙市建设信息中心”两块牌子,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体制,其职能为负责收集、保管和开发利用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建档案,对城市行政区范围城乡建设档案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对全市建设信息工作进行规划和汇集。单位编制是29个,实有32人;城建档案业务,包括重点工程、市政工程、一般民用与工业建筑工程和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声像档案管理,建设信息收集及网络建设,地下管线动态管理,城建档案数字化等工作都全面开展起来了,是全国近600个城建档案馆中基础最扎实、业务最全面、工作力度最大的一个。与此同时,我们的人员已经超编,人员工作量也是严重超负荷运转。原来的城市规划区主要指市内五区(开福区、芙蓉区、岳麓区、天心区、雨花区)以及高新产业开发区,现在先导区列入规划区,按照职能,其城建档案肯定要纳入长沙市城建档案馆统一管理。如何从机构、人员、经费上为这一新的艰巨任务提供保障?

2.3体制改革前途未卜

最近几年,关于城建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争论不断。最近国务院批准的关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三定”方案中,明确将各市城建档案的管理职能交各市人民政府,可能对城建档案管理体制改革产生更大的影响。城建档案工作是继续由建设行政部门管理,还是划由档案行政部门管理?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来的推行大部门管理体制精神来看,先导区为了精简高效,肯定会实行大部门管理体制,发展、规划、建设等职能肯定会整合。城建档案管理一方面是行政的管理,另一方面是档案的实体管理,即档案的收集、保管和信息开发利用,行政职能可以整合,但档案实体管理却是工作量巨大的日常事务,整合可能反而会拖累大部制;但行政职能与实体管理脱离,城建档案,特别是建设工程档案收集就会很困难,甚至是失控;这种体制上的问题悬而不决,也会一定程度上消解工作的信心和动力。

2.4超大超快亟待行动

根据现在长沙市政府披露的信息,先导区用地达1200km2,比目前长株潭三市建成区的总和还要大一倍多,而且2020年(仅12年后)就要成规模,这的确是一个超大超快、雄心勃勃的计划!从城建档案管理的角度出发,我们必须尽快行动,对建设现状信息进行收集,留住城市的记忆。如果等到面目全非了,甚至是彻底消失了,再来“写回忆录”那就晚了!

2.5特事特办呼唤机制

先导区建设无疑会是特事特办的。这个特办过程中,是否会忽视城建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是否会把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一系列程序和环节都省略?是否会有建设单位或开发商以“特事特办”为诉求,对建设工程档案编制、检查验收和移交报送等工作敷衍塞责?在特事特办的前提下,也必须有明确的城建档案工作机制。否则,建设工程档案就会无法管理,就会遗患无穷!

2.6工程项目日益复杂

先导区建设与原市内五区建设的最大不同在于,先导区是以产业发展为主导的,其建设工程项目多是产业主体建筑及配套设施。我们原来主要是从事住宅楼、写字楼等项目的档案编制和收集工作。现在从建设工程项目的形态、内部结构、项目群体关系、建筑用材与工艺等诸多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项目与项目之间,也会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此外,工程项目的业主背景会非常复杂,特别是许多会有涉外背景,他们对城建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和工作配合度与我们原来的工作对象相比肯定有落差。再就是先导区建设工程管理职能机构与程序也是全新,不是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相互协作非常融洽的现有环境。这对我们加强先导区城建档案管理提出了技术、语言文化、协调等多方面的挑战。

3策略与建议

长沙市是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以公元前201年长沙王吴芮夯土筑城为起点,城建历史也有2200多年。和世界大多数城市形成规律一样,长沙也是依山而筑,择水而居。因为西面有岳麓山连绵阻挡,城市主体一直在河东地势相对平缓、水系比较发达的地域生长。换句话说,形成长沙今天的城市格局我们花了2000~3000年的时间,但今后20~30年间(按照政府规划,甚至是10~20年间!),因为长沙先导区建设,长沙将变成“以河西为主体的大城”,真是“3000年河东,30年河西”!城市建设重心的转移势必导致城建档案工作重点的转移。我们认为,长沙先导区城建档案管理策略应结合先导区规划建设发展动态,以迎接挑战、克服困难为动力,以记录先导区发展前的现状和先导区建设过程为主要任务,以主动服务先导区建设为宗旨,并结合先导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探索出一整套精简高效的城建档案管理思路和举措。3.1现状信息的抢救性编织

从先导区现状来看,绝大部分区域是农村,有些地方与现有城市主体相距偏远,自然地貌保存得比较好。但因为这些地方档案工作比较薄弱,并没有对现状信息建立档案。在先导区建设日新月异的情况下,这种自然的面貌可能会转瞬即逝。特别是在这一个广大的区域内,有雷锋镇、坪塘镇、含浦镇等一批极具历史文化特色的名镇,可能在城市化过程中,一下子被城区淹没,变成新城中的“老区”。建议由市政府对这一区域组织航拍,对山丘、河系、湿地、矿区和乡镇等进行重点航拍,对先导区已规划道路沿线进行全程航拍;由市文物和古建筑保护部门对这一区域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进行勘察、编目和评估;由市城建档案馆组织力量对曾国藩墓区、雷锋镇、坪塘镇、含浦镇、环岳麓山等进行集中拍照和录像;建议将上述资料都集中交由市城建档案馆组织专人进行编织整理,专门保管。

3.2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提前介入

基于先导区部分建设工程已经启动的现实,市城建档案馆在建设工程信息掌握和业务交底方面一定要明确专人,主动介入。如果没有及时行使告知的义务,今后建设单位或业主在工程档案编制和报送方面即使做得不到位,也就有了推托之辞。长沙市在上世纪90年代启动高新产业开发区建设时,因为当时长沙市实行建设工程档案保证金制度,而高新区建设工程执行特殊政策,保证金也不用交,基本没有编制档案,到了2000年以后,出现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房屋改扩建没有资料可查,出现安全事故;房屋没有完整手续,产权无法办理;市政工程没有维护资料,交由城管部门后维护管理困难;等等。长沙市城建档案馆在2003年以来,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帮助高新区建立工程档案机构、培训相关人才,并在工程档案补测补绘上做了大量工作。事实证明,事后的补救工作要比与建设工程同步开展档案编制付出的代价大得多。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意见,先导区建设职能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与市建委对接,包括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而且城建档案也直接向市城建档案馆移交,只是市场管理和项目竣工验收由先导区自己负责。我们一是要主动与先导区发展、规划、建设部门衔接,了解建设工程信息动态;二是由专人负责,对先导区项目进行个性化服务,每一个项目都制定工程档案编制规范要求,并及时去交底,签《告知书》(《责任书》);三是要与质量监督站和安全监督站联手,加强档案编制检查;四是对已竣工验收的项目要及时催缴档案。

3.3建立新的城建档案保管基地,加速城建档案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先导区规划建设规模,当先导区基本建成时,城建档案生成量当是目前长沙市城建档案馆藏量的3倍以上,考虑到市内五区的同步建设发展,20~30年内,长沙市城建档案将会积累到150多万卷,其保管空间将突破30000m2。无论如何,长沙市都必须建设新的城建档案馆,才能应对城建档案工作发展的新挑战。在城建档案工作量猛增的情况下,我们还必须加速人才队伍建设,从编制、人员和经费等方面为事业高速发展提供保障。特别是先导区自己要培养形成一支建设项目档案编制力量,把项目档案编制的基础工作做好、做扎实。如果把先导区规划面积计算进来,长沙市总的城市规划面积已经超过武汉市现有建成面积了,而武汉市城建档案馆现有人员编制在70人以上。比对分析,今后几年必须对长沙市城建档案馆进行增编增人,并同步增加事业经费。在新馆建设前,我们应大力推进档案数字化,精简项目档案内容,降低纸质载体收集比例,充分节约库房空间。目前,北京市城建档案馆实行工程档案缩微永久保管,档案原件归还建设单位或业主;天津市城建档案馆则实行建设工程档案远程归档,只收集规范化的工程信息,不收或尽量少收档案原件;这都是控制库藏量的有效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4明确城建档案工作管理体制。

我国城建档案管理体制的确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中国应对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一个特色举措。其问题实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速度非常快、城建档案累积速度也非常快,必须依靠建设行政职能才有利于档案收集、保管和利用;如果我们的城市建设比较平缓了,甚至像西方国家大规模建设高潮已成为过去式,城市以管理为主,档案以利用为主,那么城建档案管理就不必依附建设行政职能了。目前这种体制使城建档案的管理职能由档案行政部门分割到建设行政部门,造成了行政与执法主体之争。无论争论的结果怎么样,但城建档案工作是不能停滞的,不能留下空白和遗憾。既然现在国务院已将城建档案管理职能交由各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就有权、有义务对城建档案管理体制进行明确。而在目前强势推动先导区建设的背景下,城建档案工作量将史无前例地增加,工作难度和工作的紧迫性也空前地提高了,依托建设行政职能加强城建档案管理无疑更有利于先导区整体工作开展。

3.5建立与先导区城建档案管理的对接机制。

机制对接应着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行政管理职能的对接,即通过长沙市建委与先导区发展、规划、建设部门的职能对接,把城建档案管理纳入行政许可的一个环节因子,在先导区工程项目管理中应该有对城建档案编制和报送的行政性要求;二是工作流程对接,要在先导区内部建立起城建档案工作流程,长沙市城建档案馆应主动把这个流程接续到馆内,保证工程项目档案移交报送渠道畅通;三是工作实体对接,包括两方都要落实责任人,明确双方的合作关系、合作形式、权利与义务。建议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草拟相关文件,经过各方研究协商后,由先导区和市建委联合发文。

3.6及时出台先导区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细则

先导区建设将以产业建设、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区建设等为重点。而产业建设包括: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先进制造业、生物产业等,加上生态建设,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了新国际机场、火车西站、城市轻轨、过江隧道、千吨级水运码头等,都是投资大、周期长、科技含量高、异常复杂的建设项目,城建档案管理难度非常大。建议一是要加强与市规划局和先导区发展、规划、建设职能部门的合作,及时准确掌握相关建设项目的宏观思路和功能规范要求,便于我们制定对策和工作要求;二是应组织对上海浦东新区城建档案管理和北京奥运场馆项目档案管理的学习考察,积累对超大规模建设项目档案进行管理的经验;三是要及时出台先导区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细则,并广泛开展宣贯活动。只有工作做在前面,认真思考,精心准备,建立健全标准规范,才能保证先导区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起好步,并沿着正确轨道稳步前进。

城建档案论文范文篇5

传统的城建档案技术管理方法是将档案进行立卷管理,这种传统的城建档案技术管理手段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城市档案立卷管理只能够将城市建设中的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线等施工建设的相关情况进行简单记录,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城建档案的使用需求,使得城建档案利用率普遍偏低;其次,纸质档案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现代化管理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利用的时候也多有不便,而且在保存过程中容易被损坏,不能使城市档案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后,传统的城建档案立卷管理方法使得管理人员在进行资料查找时耗费时间比较长。

二、GIS应用在城建档案技术管理中

(一)将GIS基本功能应用到城建档案技术管理中

首先,要通过矢量化设备或软件将城市的地形图输入到计算机当中作为城建档案技术管理的背景图,再通过这些设备和软件将城市规划、建筑以及管线的现状图根据提前编排好的程序叠加输入到做好的城市地形图背景上,这样就得到了整个城市建筑综合现状图。这样就可以对已经输入到计算机里面的矢量地图进行漫游、放大、无极缩放以及测量工具等GIS操作[1]。其次,可以利用GIS软件对某一个城区中的道路和建筑物等基础数据进行数字化,通过这个方式就可以得到这个城区的数字地图。利用GIS软件可以实现对梳子地图的放大、缩小、现实属性等相关操作,并且可以将调查得到的数据信息添加到相对应的建筑物属性上。此外,GIS软件技术还兼具极其强大的制图功能,能够对各种矢量图进行叠加或分层显示,并且可以随时对矢量图中的数据进行更新修改,使得城建档案技术管理信息能够更加完整、准确地反映。

(二)GIS空间索引技术在城建档案技术管理中的应用

GIS能够对不同用户的在线查询进行迅速及时的反应,并且能够有效地进行空间数据的检索。利用GIS空间索引技术可以对空间数据进行快速高效地检索、查询以及显示,利用GIS空间索引技术可以在城建档案数据库查询与GIS空间位置之间建立起一条新的档案检索途径。如果城建档案技术管理工作者想要查找档案,只需要点中显示器上显示的相应的建筑就可以获取该建筑的相关档案信息。如果管理人员已经将工程档案存储在计算机系统里面,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检索的方式将需要的城建档案信息呈现在电子屏幕上,还可以将矢量图通过绘图打印输出设备将其打印出来。通过GIS空间索引技术可以将决策机构以及建设单位所需要的城市设计、规划、建设、施工等相关的城建档案资料和数据进行快速、灵活、准确直观地体现。

(三)城建档案技术管理中GIS空间分析的应用

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地理和区域科学的计量革命就出现GIS空间分析,当时,空间分析主要是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点、线、面的空间分布模式进行分析,但是当前,GIS空间分析主要用来分析复杂空间系统的时空演变过程、空间决策过程以及地理空间自身特点。GIS空间分析主要有空间信息分类、空间信息计算、网络分析、叠加分析以及缓冲区分析等方法。例如,GIS缓冲区分析的方法可以运用到城市建设中的道路扩建工程问题,对道路扩建工程中有可能会涉及的城市建筑物进行详细分析,并在城建档案数据库里面将有可能涉及到的建筑物详细档案信息检索出来,作为城市道路扩建的重要依据。

三、GIS应用在城建档案技术管理中的优势

城建档案论文范文篇6

1城建档案工作是城市建设发展现实需要的产物

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角度看,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城市建设活动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城市实体,由各种各样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辅助设施、自然环境及景观改造等客观实物组成;另一个则是城市实体建设、改造和演变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各种文字、图表、图纸、声像等载体形式的信息记录,即城建档案。事实上,在人类筑城造廓历史中曾经存在过的绝大多数城市实体早已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只有幸存的档案才能向我们诉说昔日的辉煌与沧桑。1972年1月长沙市发掘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份保存完好的绢帛长沙驻军图。其上绘有一座三角形城堡,城垣上设有五个箭楼,四个战楼,并注有“门”、“箭道”等字样。它绘制于西汉文帝之前,距今已有2100多年。在古代,驻军与造城是统一的,这是已知的最早的长沙城廓图,是长沙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力证据。据专家考证,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现状图[2]。城建档案古已有之,它与城市建设活动同根同源,既记录了城市的历史面貌,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建设的内容和走向。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先是经历了17年的恢复和发展,城市建设尽管有所发展,但规模都不大。10年时期,城市建设基本上处于停滞阶段。当时对城建档案作用和地位的认识非常有限,既没有提出一个完整的概念,更没有提出要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城建档案管理。在城市建设中形成的图纸、文件等资料,有的保管在个人手中,有的由生成单位的档案室管理,管理办法由工作人员的经验和综合档案的基本理论来指导。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人民政治和经济生活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此后,国家的精力都集中到经济建设上来,城市建设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高速发展。大规模城市建设使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凸现出来了:一是在施工过程中破坏地下管线(供水、煤气、广播、军事通讯等)的事件经常发生,有的产生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二是拆迁征地过程中经常发生权属纠纷,严重影响安定团结和工程进度;三是重点工程论证因缺乏参考资料,需要大量经费进行测绘;四是历年的城建资料分散在各种机构、甚至在民间,有的资料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引起了许多领导和专家的重视;五是因缺乏工程竣工资料,给工程维护保养和质量事故认定带来不便;六是城市建设中形成的资料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累积,亟需妥善管理。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全国科技档案工作会议于1978年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各地市政工程资料利用方面出现的问题、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出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城建资料的保管和利用。但当时对城建档案工作的认识还不一致,对“城建档案”也还没有一个完整明确并得到公认的定义。1980年初,档案届的老同志曾三、裴桐等联名给党中央写信。信中例举了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苏联人及时把莫斯科、列宁格勒的工厂、道路、桥梁及设备档案转移到东部安全地带,使他们战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很快。还例举了城建档案资料在唐山地震救灾和重建过程中发挥的突出作用。信中提出应从国家全局利益高度重视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这封信引起了很大反响。万里和胡启立同志都作了重要批示。1980年8月,第二次全国科技档案工作会议胜利召开,经过广大城建档案工作人员和各界学者、领导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城建档案是在城市建设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资料。这一认识多年来得到了城建档案工作实践的印证和认同。这次会议下发了由国务院批转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这是第一个指导包括城建档案工作在内的科技档案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条例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以城市为单位建立基本建设档案馆,集中统一管理本市基本建设档案的工作目标。

长沙市在1980年12月由市革委会以长革组(1980)128号文件通知,正式成立“长沙市城市基本建设档案馆”,行使城市建设中各种城建档案收集、保管、利用和城建档案工作业务指导职能,这是全国第四个挂牌成立的城建档案馆。此后,全国各市城建档案馆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立起来,并迅速发展壮大成全国范围的工作网络。

由此可见,尽管城建档案源远流长,但现代意义上的我国城建档案工作是应城市建设需要发展起来的,是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发展更多地依照着城市建设的节奏,也更多地围绕着城市建设中心工作的服务。它并不是综合档案工作中一个直接的分支,更不是综合档案工作中一个简单的、均衡的单元。它是档案工作与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建设事业结出的富于中国特色的一个创新成果。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学者提出城建档案工作是计划经济对档案工作的条块分割,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没有把握城建档案工作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未免偏颇。

2城建档案信息是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源性资源

目前,城建档案主要是依据国家档案局1997年的《城市建设档案归属与流向暂行办法》和国家建设部1998年、2001年修正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进行收集和管理。按照建设部分类大纲,分为18个大类、102个属类、300多个小类。从档案编制形式、体系结构、保存载体和信息内容来看与综合档案有很大差别。它突破了机构和个人的全宗局限,而是以工程项目为单位组卷,按专业类别布局存放。它重点是包括了大量工程图纸和建设施工现场声像资料。因此,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不同于侧重于文书的综合档案,是城市建设活动中专业技术和行业管理信息的积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建设也必须从初级形态向更高层次迈进。城市建设不能仅仅体现在街道、立交桥、摩天大楼上,信息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必经之路。作为中国建设事业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国建设事业信息化规划纲要》指出,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信息化是科教兴国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建设各有关环节和各种信息资源体进行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城建档案是包容城市建设信息最完整、最丰富、最真实可靠、最持久系统、最集中精炼的领域。其它信息体,如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勘察测量、工程交易、房地产、建设法规及建设文书等,都不具备城建档案的优势。长沙市城建档案馆共有档案20多万卷、底图2万多张、照片2万3千多张,录像、录音资料1000多盒,图书资料6000多册[3]。这么全面、巨量而又管理有序的建设信息资源是长沙市建设口其它任何单位和部门无法比拟的。因此,从建立城市建设基础性数据库的角度出发,最有优势、最有现实意义的莫过于建立城市建设档案电子信息库,实现城建档案收集、管理、利用的电子化,从而实现城建档案信息的广泛共享,极大地提高城建档案服务城市建设的能力和效率。以城建档案电子信息库的建立和运作来带动其它基础性数据库的建立,从而形成全国性的建设信息服务网络,这就是我国城市建设信息化的网络基础。从上面分析可知,城建档案信息不仅是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且是优势资源,是战略资源。

全国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观点。目前,全国有200多家城建档案馆加挂了“城市建设信息中心”的牌子,城建档案网站信息量突破了1000G,“城建档案”的GOOGLE搜索条目已达559000条[4]。他们以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体,承担城市建设信息中心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建立网站、提供档案信息远程检索利用、编发《建设信息》、承担建设领域电子政务网开发、探索工程档案远程归档、电子组卷和档案数字化等方式不断加强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其中,珠海市城建档案馆的数字化示范工程通过了国家建设部的课题验收,天津市广泛开展了建设工程电子档案的报送接收和档案数字化扫描工作,长沙市城建档案馆的数字档案馆建设已完成财政投资1100多万元,实现了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管理,正在朝数字档案馆的目标迈进。从全国来讲,各市城建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普遍快于综合档案馆,在建设口也是独领风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地区差距还非常之大。一些起步比较早的城市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曲折,走了许多弯路,被一些有信息化建设后发优势的城市所赶超。我们在高度重视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应该对开发利用的途径、技术实现方案等进行广泛深入的科学论证,特别是要加强档案与建设部门的联合论证,加强各地的学习交流,避免在技术上出现问题,浪费投资。

3城建档案工作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保证

“品位”是美学上的一个概念,属审美范畴,对“城市品位”目前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城市品位”一词的广泛使用反映了市民生活质量和审美情趣的提高。

一个城市的品位首先体现在它的规划水平上,而城建档案则是城市规划最重要的参考依据。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是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也是世界上公认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山水城市”之一。澳国家档案馆至今还保留着一套特殊档案:1911年澳决定建都堪培拉时,堪培拉只是一个河边小镇。次年澳议会组织了一场国际性规划设计大赛,向全世界征集首都规划设计蓝图。征集到的137份方案被整理成册,其中美国设计师格里芬的设计最受议员们好评,以格氏的设计为核心,再辅以其它方案,议会形成了堪培拉的总体规划方案。即将小河改造成东西长12公里、南北宽不足1公里的人工湖(今天的格里芬湖),湖中建一喷水高度达137米的巨大喷泉,以纪念库克船长首登澳洲大陆。湖的南边是政府机关和外国使馆区,北边是中心商业区,西边是文化区,有大学、医院及科研机构,东边是别墅区。横跨格里芬湖的联邦桥和国王桥如两道彩虹将南北两边紧紧连在一起。在堪市近一百年的建设发展中,这套规划方案都得到了严格遵守,成为世界城市规划的一个典范。为了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稳定性,我们必须尽可能多地汲取各种成功经验,充分发掘城市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优势。长沙市城建档案馆保存了长沙第一张城区规划图(1928年),以及其后的历次规划图,保存了上至明、清时期的各种地形地理图,还有极其丰富的文字、数据、图表等城市沿革资料,在长沙市历次规划修编和调整中,它们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说,离开了城建档案工作,规划设计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规划工作根本就无从开展,更不用说规划水准和品位了。

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有序开展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和发展前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长沙市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急需修建湘江第二座大桥。长沙市城建档案馆及时提供利用了长沙段湘江横段面图、湘江滩浅图、五十年代长沙地质图、1971年湘江中桥地质钻探图、长沙1910年至1954年的水位情况和1960年猴子石铁路桥的全部文件和图纸。这些档案资料的利用,有效地节省了方案论证和工程施工的时间,为国家节约投资64万元。2000年长沙市对五一路进行拓宽改造时,因地下管线资料无档可查,导致施工中挖断自来水管190多次,挖断通信电缆30多次,挖断国防电缆6次,既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又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搞好城建档案工作直接影响到城市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个城市对其历史文化的珍视和彰显是其城市品位的重要表现,而搞好城建档案工作还是发掘和弘扬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手段。城建档案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轨迹的真实记载,是城市建设文明的积淀。可谓千年沧桑、百年兴废尽在卷中。众所周知,岳阳楼是历史文化名城岳阳的标志,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千古传颂。但因为年久失修,至20世纪80年代,纯木结构的主楼及楼板、镌刻、油漆等已是斑驳陆离、腐朽不堪,整个楼体几近倾圮。1983年岳阳市人民政府决定大修岳阳楼后,组织专家对岳阳楼主体及各部件进行了摄像、拍照、测量和描摹,建立起一套完整、详实的档案资料。其工作精细到每个榫头、榫眼都有照片、有图纸、有数据。正是依照这套档案资料,大修后的岳阳楼做到了建新如旧,重新焕发出“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历史雄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园林历史悠久,是中国园林文化集大成者。可以说苏州古典园林就是苏州城市品位的最主要体现。正是基于此,苏州市于1998年开展了苏州古典园林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的活动。在申报过程中,世评委部份成员到苏州进行了实地考察,无不为苏州园林的精致秀美与其文化底蕴的博大精深所折服。但评委们也提出,在文字、图表、历史文献、声像等宣传材料方面,苏州市的申报工作还很不够,因为绝大多数评委是不可能亲临其境考察的。苏州市城建档案馆给予了申报工作人员十分有效的帮助。他们制作了一个约10分钟的专题片,成为申报材料中的精品和重头戏。此外,他们还提供利用了早在1995年由城建档案馆与园林局联合测绘制作的一整套园林档案。正是他们的努力,确保了申报工作的圆满成功。衡阳市城建档案馆在南岳衡山大庙的修复、长沙市城建档案馆在天心古阁的修复中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大量事实证明,城建档案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是我们发掘和弘扬城市历史文化特色极其重要的信息源泉。

4城建档案工作是城市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建档案工作是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全局性工作。城建档案工作参与并贯穿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在对城市建设发展的每一领域、每一环节进行记录的同时,也行使着促成每一领域、每一环科学、规范、真实性操作的职责。这是它与建设发展中的其它环节如:规划、拆迁、勘察、设计、施工、质监、安全、竣工验收、权属管理等最大不同之处。城建档案包括了城市基础、规划审批、征地拆迁、建设管理、市政设施、水文地质、建设科研、风景园林、历史名胜……可以说从宏观到微观两方面来看,城建档案都涵盖了城市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它不仅反映了城市建设发展的整体水平,也能洞察到细节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一优势,许多城市的建设主管部门都非常重视和支持城建档案馆的专业队伍建设,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提高他们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对他们的编研成果、研究报告中的建设性意见都积极采纳,并由此形成决策或政策性文件。

城建档案工作是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自2000年以来,长沙市城建档案馆紧紧抓住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背景下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的机遇,严格按照国务院第279号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的要求,在全市建设工程中大力推行建设工程档案终身负责制,规定所有建设工程在办理施工报建时,建设单位必须与城建档案馆签订《建设工程档案移交责任书》,建设方、施工方负责人和资料员必须填写《建设工程档案终身责任人登记表》,大大增强了相关人员的档案责任意识。在工程开工时,主动组织建设、施工、监理等建设工程五家责任主体进行档案工作技术交底,使档案工作深入人心。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主动配合建设单位、质量监督、监理部门对档案编制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档案是工程实体的真实反映,档案编制与工程进度同步。建设过程中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行为得到了有效制止,工程档案工作实际上产生了促进工程质量,促进工程规范管理,促进建设领域反腐败工作的作用。建设工程档案的保送率、合格率均达到了100%,2007年进馆档案突破了30000卷,是1999年的10倍多。这一系列工作实践创新了城建档案工作的角色定位,引起的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城建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和发展空间都有了较大改善。

城建档案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城建档案工作;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工作机制

1城建档案工作主要内容

城建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是建设各主管部门依法实施行政管理、行政许可、市场监管和执法监督的重要依据,是抗震防灾、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信息,也是工程建设、维修养护、改建扩建、审计稽查、维护权益的可靠信息和凭证。城建档案工作就是围绕城市建设开展的一系列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保护、鉴定、统计、开发利用等,是城乡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务院《科技档案工作条例》(国发[1980]302号第二十八条,大中小城市都应建立专门的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特别是大中型城市必须建立城建档案馆,收集和保管本城市应当长期和永久保存的基本建设档案。小城市和县镇按照要求,也要建立城建档案馆或设立城建档案室,并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

2城建档案工作现状分析

目前,全国80%的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立了城建档案室(馆),大中城市普遍建立了城建档案馆,负责收集、保管和提供利用本地区形成的城建档案,相当一部分城建档案馆(室)被赋予“城建档案管理处(办公室)”职能,指导监督本地区城乡建设档案工作,形成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工作体制。许多地方和部门以及建设单位,将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项目建设管理计划和工作程序、岗位责任制,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工程档案管理纳入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和备案管理程序,普遍推行“一书一证”制度(即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要与城建档案馆(室)签订《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前要由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出具《城建工程档案验收合格证》),工程档案接收率达90%以上。城建档案馆(室)档案数量快速增长,各馆配备了相应的硬件设备,如密集架、计算机、扫描仪、温湿度自动监控设备等,按照国家标准《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建设工程文件归档管理规范》和建设部颁布的《城建档案分类大纲》、《城建档案保管期限与密级划分》等一系列技术规范整理档案,档案规范化、现代化、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村镇建设档案工作开始起步,各地积极贯彻《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初见成效。

湖南省株洲市城建档案馆(城建档案管理处)2004年晋升为“国家一级城建档案馆”;县级城建档案馆(室)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逐步发展壮大。醴陵市2006晋升为省一级城建档案馆,攸县设立专门的城建档案馆,株洲县、茶陵县、炎陵县等建设局设立了专门的档案室。无论是人员配置、库房建设都相应的增加和扩大,整个县(市)馆藏由原来的几千卷上升到3万余卷。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各地各部门正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在这种形势下,城市建设事业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对城建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建档案工作面临新挑战,出现了新的问题和不足:城建档案的服务效能有待提高;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滞后;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步子不大,建设档案工作仍然停留在“收集保管型”,没有实现向“信息服务型”的根本转变。

3创新工作机制,积极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挑战意味着机遇,问题就是机会。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服务工作机制,把城建档案工作推向新境界,使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立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城建档案工作的要求和当前形势,努力创新城建档案工作机制,积极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3.1抓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加强对重要数据的收集,将城建档案馆(室)建设成为城市建设重要数据的备份中心。

积极实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全过程管理,即以项目法人为管理核心,以纳入合同为管理依据,以监理控制为重要手段,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专业主管部门、城建档案部门及项目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全方位参与下,实施事前介入、事中控制、事后稽查、验收把关的全过程控制的新的重大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国家对城市防灾抗灾,应对突发事件和反恐怖等工作十分重视,各城建档案馆(室)应紧密配合有关部门预防和应对城乡突发事件,一是做好重要工程包括重要建设、地下管线、人防工程、防洪工程等档案的收集管理;二是加强与政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机构的合作,做好重点档案的备份和安全保管,建立紧急情况下重要工程档案的利用机制和受损恢复机制;三是加强对重要工程档案的研究分析,为制定应急预案和抢救方案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

株洲市城建档案馆在抓好重大项目档案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加大业务指导工作力度,工作人员经常性地深入施工现场,跟踪服务,及时介入,多方协调,进行业务指导,确保了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及时性。2001年至2006年,全市共办理竣工验收备案项目1591项,重点工程210项左右,仅2005、2006年共收集重点工程档案约4000卷。6年来新增入库档案约38000卷,为全市城市建设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2加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收集管理,将城建档案馆(室)建设成为本地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信息中心。

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2005年建设部136号令颁布了《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各级建设部门要建立配套政策措施,纳入行政审批环节,把《办法》所规定的查询制度、告知制度、竣工测量制度、档案移交制度、预验收制度、档案动态管理制度、责任制度等,纳入规划管理、施工管理、备案管理相关环节,建立起各部门、各行业加强协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资源共享的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各类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及时移交,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为城市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2004年,长沙市城建档案馆通过省、市人大出台了《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条例》,通过行政执法和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业务指导以及检查督促,推动了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工作全面发展。目前,全市包括引水、供水、排水、燃气、通信、电力等专业管线工程档案都做到了业务指导到位、档案编制规范、收集工作有力、报送移交及时;2005年至2008年共接收各类管线工程档案4000多卷;并根据城市隧道工程、轻轨工程的发展,适时跟进,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文件,主动提供优质服务。特别是在地下管线档案信息中心建设方面,长沙馆自2006年以来,通过市财政投入3370多万元,完成了“长沙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工程(一期)”,实现了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管理,把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打造成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及长沙市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的基础工作平台,充分展示了城建档案工作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3.3推进城建档案工作信息化,实现由“收集保管型”向“信息服务型”的转变。

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正在进行战略转型,即从信息技术阶段转向信息资源阶段,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转向深入应用阶段,从数量建设阶段转向质量建设阶段,从粗放配置阶段转向集约经营阶段。档案是国家的基础性原生性信息资源,档案部门是信息资源大户,档案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信息化工作,面对国家信息工作战略转型,档案工作特别是档案信息化工作必须转变工作思路,把重点转移到加快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上来。

当前多数城市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城建档案进行管理,不少城市开设了局域网,有的开始建设数字化城建档案馆,但各地发展极不均衡,距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信息化服务”的要求甚远。各城建档案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积极应对,国家档案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于2006年9月联合启动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工作。试点确定了6个方面主题和16个试点单位,其中沈阳市房地产档案馆与另外两家单位联合承担“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服务”的试点任务,要求对利用信息化手段、采取不同运行机制、运用多种形式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提供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工作进行探索实践、总结归纳。各城建档案部门应主动融入对接全国档案信息化工作,努力把城建档案馆(室)建设成为本地区建设信息资料中心。“十五”期间,株洲市城建档案馆先后投资60余万元,用于声像设备和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安装了局域网,开发了“城建档案信息系统”,建立了株洲市城建档案信息网站,逐步实现了城建档案收集、管理、利用、统计的现代化,结束了手工操作和人工查阅的历史。建馆以来,共接待查阅利用者36980人(次)、查阅档案35019卷,复制资料50000余份,为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也为全市各行各业及人民群众改扩工程、解决纠纷、补办手续、史志修编、新闻宣传等提供了大量服务,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抓好村镇建设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切实把国家基础实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水利、道路、电网、通信、安全饮水、沼气等设施建设,集中力量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国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改造。各地建设规划部门必须加强与档案、民政、农业等部门的合作,将村镇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纳入三农工作、村镇建档工作,进一步纳入村镇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施工管理、备案管理程序,保证村镇建设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开发利用。

对株洲市各县(市)村镇建设档案工作来说,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特别是在镇一级,一定要指定专人负责,目前镇域规划建设发展很快,建设档案工作要跟上新农村建设步伐,不能留下空白。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硬件配置,落实工作场地和档案保管库房,配备必要的工作设备设施,改善技术工作条件。三是要进一步争取领导重视,努力用好地方政策,以有为争有位,不断打开工作局面。四是要进一步营造城建档案工作一盘棋的工作氛围,加强市、区县(市)、镇建设档案工作联动,建立信息员队伍和工作网络,开展业务培训,加强横向交流,增强建设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整体实力和成效。

做好城建档案工作,服务和谐社会,是我们每个档案人应尽的职责。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敢于创新,城建档案事业正如这五月石榴花一样,将会绽放出艳丽夺目之彩!

城建档案论文范文篇8

1.1我国城建档案工作管理体制是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家档案局领导高度重视、亲切关怀、正确领导和大力倡导、积极推进的结果,是在总结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共识。

1990年3月,国家档案局经请示总书记同意,印发了同志视察上海市档案局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同志指出:“我对档案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加深,是从市政建设工程中的管道问题开始的。从去年以来,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屡次把管道挖破了,因此我就想到这个问题。……关于城市基础设施竣工图以及地形图的完整,包括煤气管、自来水管这些管道档案的完整,还是应该由建委领导。但是我认为,档案局应该加以督促。”

1980年9月,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你们提的科技档案工作要以专业主管机关领导为主(曾三①同志插话:科技档案专业性强,与生产、建设、科学研究联系密切),我看可以这样提吧,好不好!科技档案以专业机关领导为主(曾三同志:档案部门进行检查、监督、指导),你们同意这个方针了吧(曾三同志:这回讨论了)?定下来可以吧?这个工作不依靠各个专业机关加强不行,应当以他们为主。比如建设方面的档案非以建委系统为主不行(曾三同志:城建档案不是建委就搞不好),城建档案归城市建设委员会或规划局嘛!”

1981年3月,曾三同志在国务院工业、交通等专业主管机关科技档案工作情况交流会上的讲话指出:“去年全国科技档案工作会议上又一次肯定了科技档案工作按专业统一管理的方针,后来国务院批准的三委一局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中,也做了明确的规定。”

国家档案局原局长冯子直同志指出:城市建设档案工作,在六十年代是在曾三同志的提议下,得到了、李富春、万里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重视和支持,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建设档案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对城市的规划、管理、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设部为此做了大量工作。

1981年12月,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凤楼同志在城建档案工作长沙座谈会上指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是整个城市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城建档案工作是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和关怀下发展起来的;城建档案馆的基本任务是“在建委、城建局,有的是规划局的领导下,对向它移交城建档案的基层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督促和检查”,城建档案馆“对外是市的城建档案馆,对内则是市建委或城建、规划部门的一个处(科)”。“确定这么一个工作体制,是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把城建档案工作开展起来,这并不是降低了对档案业务管理机关的要求或者减轻了档案业务管理机关的责任。相反,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对档案业务管理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档案业务管理机关,今后要把城建档案工作和城建档案馆的工作看作是整个档案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积极主动地配合各级建委、规划部门、城建部门作好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工作。档案业务管理部门还应当协助和配合建委和规划部门、城建部门抓好城建档案人员的培训工作。这项工作也是当前城建档案工作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把培训工作搞好,工作要开展起来是有许多实际困难的。”②

由此可见,对城建档案按专业统一管理,各城市建立城建档案馆,由建设、规划行政部门管理,全国由建设部统一管理是历史发展和积累的结果,创业之初和发展的相当长一段时期,不仅没有管理体制之争,而且正是因为国家档案工作主要领导和档案行政部门的促进,才逐步建立起各地城建档案工作管理机构和工作网络,开展城建档案业务工作,并不断发展壮大。

1.2多年来,全国人大、国务院、建设部、国家档案局出台了一系列与城建档案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目前我国城建档案工作管理体制进行了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定。

《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五条、第六十七条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五十九条及《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第七十条,都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向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移交工程档案资料,并赋予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未按规定移交档案的单位进行处罚的职权。国务院批准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科技档案工作必须按专业实行统一管理。国务院所属的各专业主管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的各专业主管机关,应当建立相应的档案机构,加强对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科技档案工作的领导”;第二十八条规定:“大中城市应当建立城市基本建设档案馆,收集和保管本城市应当长期和永久保存的基本建设档案”;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务院所属的各专业主管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各专业主管机关,可以根据本条例的精神,结合本系统、本地区科技档案工作情况,制定实施细则”。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的《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第四条规定:“中央和地方专业主管机关的档案部门,应根据本专业的管理体制,负责对本系统和直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指导、监督与检查”。《档案法》第七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负责保管本单位的档案,并对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各部门经国家档案局同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本级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可以制定本系统专业档案的具体管理制度和办法”。根据以上法律法规的精神,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国家档案局1987年1月颁布了《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暂行规定》((87)城办字第585号),建设部制定颁发了《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90号)、《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01号)、《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36号)等部门规章,并设立了“建设部城建档案工作办公室”,负责对各地区城建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1.3在目前我国城建档案工作管理体制之下,我国城建档案工作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厅(建委、规划局)都建立了城建档案工作管理机构,全国有600多个城市建委、规划局设立了城建档案馆,1200多个县建设局设立了城建档案室(或馆),共有从业人员9万多人,馆藏档案1.8亿余卷,城建档案利用已累计产生80多亿元可测算社会效益。这些城建档案馆(室)或是各城市建委(建设局)、规划委(规划局)的直属事业单位,或是县(市)建设局(规划局)的内设机构,其业务均归口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它们在服务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促进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各地区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赞誉。目前,我国城建档案工作体制从实体规模上已经超过了现有综合档案管理体制。在建设部是一个工作办公室,但在全国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体系,对我国建设事业而言,堪称“牵一发而动全局”。

2现实:我国城建档案工作在建设事业现实土壤中的“三大创新”注定目前我国城建档案工作与建设事业管理体制无法剥离

2.1业务工作创新

我国城建档案工作是档案实体管理与业务工作管理并举,而以业务工作管理为重,已与建设行政程序融合在一起,创新形成了诸如建设工程档案编制报送“一书两证”制度、与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工作融合的工程档案备案制度、工程档案编制现场业务检查和监督制度等工作制度,通过抓建设工程档案的真实性、系统性、完整性,保证了“高水平、可操作”的建设行政管理,促进了建设工程质量,促进了建设工程规范管理,促进了建设领域反腐败工作。如建设工程档案编制报送“一书两证”制度就完全改变了综合档案事后管理的工作模式,突出的是“服务前移,职能前置”:在建设工程报建之初,建设单位要签订《报送建设工程档案责任书》后才可以办理规划报建和施工报建手续,明确建设单位主要领导、主要技术负责人、专职档案资料人员对建设工程档案负终身责任,不仅要严格按照工程进度和业务标准规范如实编制工程档案,还要经常性接受检查督促,按时报送移交,工程竣工移交使用后,发现档案有问题,还要追究责任;在工程竣工验收前,一定要将工程档案报城建档案馆初步验收,验收合格取得《初验认可证》后才可以召开竣工验收会;验收备案后,要向城建档案馆完整移交建设工程竣工档案,取得《报送建设工程竣工档案合格证》后才可以办理物业产权产籍手续。“一书两证”制度把城建档案工作与建设工程管理程序融合在一起,是一种程序性管理,是档案工作的业务创新,管住了档案的源头,从真实、系统、完整编制工程档案的角度出发,促进建设工程管理,实际上行使的是一种建设行政职能。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最近几年通过城建档案业务工作创新,做到了建设工程档案业务指导率、档案收集率和档案合格率都达到100%,每年接收档案30000多卷,长沙市建设工程质量也显著提升。如果由档案行政部门来管理城建档案工作,不仅无法融入建设行政程序,而且根本无法收到建设工程档案。

2.2专业领域创新

作为建设事业内在机构,随着各地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各市城建档案工作内涵不断发掘、外延不断拓展,城建档案馆的专业领域已大大超越静态纸质档案库房管理和查阅利用,已涵盖地下管线GIS、建设信息中心、声像多媒体管理、数字城建档案馆、数字城市基础平台、建设信息和建设成就宣传展示等,这其中许多都是投资上百万元、甚至是数千万元的信息化工程,不仅成功解决了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的问题,而且把城建档案的现势利用信息充分发掘和提取,极大地服务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工作,使城建档案工作具有了异地备份、防灾救灾减灾和反恐应急等战略性作用和地位,远远地超越了一般意义综合档案的查考研究、修史编志的作用。如长沙市城建档案馆由财政投资3370多万元,全面开展了数字城建档案馆的建设工作,已完成了地下管线GIS的建设,成为了全市建设信息中心和全市城市应急管理决策平台,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角度,根本离不开这一机构和队伍。

2.3法制建设创新

除国家法律、法规外,全国各地还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律、法规,从机构、职能、执法主体、法律责任等方面都对城建档案工作作为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规范。其中,不仅有城建档案工作管理立法,还有城建档案专门工作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工作管理立法,还有大量政府规范。如西安市通过市人大出台了《西安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条例》,长沙市通过省、市人大出台了《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条例》、怀化市通过市政府令出台了《怀化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益阳市通过市政府令出台了《益阳市城镇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等。立法是现实需要的产物,是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庞大公共资源和智慧的积累,更是对行业和社会未来发展的规范和指引。法不变,体制亦不可能变,变则势必引起执法和行政的混乱。而要变体制,势必变法,更弦易辙,人为切断城建档案工作与建设事业管理体制的经脉血肉。生剥硬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未来: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自身发展离不开城建档案工作

3.1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正处于起飞阶段,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相当长时期仍将保持大规模高速发展,这种发展规模和速度将比城建档案工作创业初期和发展早期还要显著。城建档案产生量、建设工作对城建档案利用的需求依赖都只会是有增无减。从湖南省来讲,以长株潭一体化“两型”社会建设为龙头,湖南“3+5”城市群正在崛起,今后5年城市建设投资将超过改革开放30年的总和。单单从长沙来讲,2008年起就全面启动了“大河西”先导区建设,将在河西1200km2的区域再造“4个长沙”。在城建档案工作异常繁重之际,体制争议实在不是什么锦上添花的事。

3.2离开城建档案工作,建设工作跨行业协调的行政成本将显著增加,工作效能将显著下降,建设工作将打乱仗。特别是基层建设管理工作如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区县建设管理等工作将无法落实,出了质量和安全问题将无据可查。长沙市对建设工程的管理,包括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包括对区县(市)建设局的目标管理考核,都必须有城建档案馆参加,离开了城建档案工作,建设工作精细化管理就是一句空话,目标管理也无从落实。

3.3目前我国建设事业不能承受分割城建档案工作之痛。我国综合档案工作体系模型从人才、档案实体来讲,是上大下小,研究和管理力量及档案实体价值主要集中在上层,特别是中央一级;而我国城建档案工作体系模型从人才和档案实体来讲是上小下大,业务工作人才和档案实体重点在基层。如果骤然将城建档案合并到综合档案管理,因为专业隔阂和人才短缺等方面的原因,城建档案工作从工作队伍到工作能力、到档案收集、到开发利用等方面肯定都会大滑坡,这对建设事业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建档案工作和谐发展局面不啻是灾难性的后果。

4结论

我们认为:我国城建档案工作源自建设事业发展,服务于建设事业发展,离不开建设事业管理体制;建设事业得益于城建档案工作发展,交融于城建档案工作发展,同样离不开城建档案工作发展;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城建档案工作应继续保持和巩固现有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城建档案工作法规制度建设,健全城建档案工作机构,稳定城建档案工作队伍,充实城建档案工作专业技术力量,努力提高城建档案工作现代化管理水平,积极为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是对我国建设事业的极大贡献,也是对我国档案事业的极大贡献。

城建档案论文范文篇9

(一)主要工作成绩

1、县(市)、区城建档案馆目标管理工作取得明显进步。为贯彻江苏省建设厅关于县以上城建档案馆(室)目标管理工作二零零八年年底前全部达标的部署,今年一月八日我们以徐规字(2009)1号文的形式首先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省建设厅苏建档(2009)64号《通报》切实加强城建档案馆(室)目标管理工作的通知”,并同时将省厅《通报》转发各单位。紧接着1月9—10日召开了全市城建档案工作会议,对达标定级作了详细部署。为推动快速解决机构建设问题,三月十五日我们又以徐规字(2009)25号文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建档案工作的通知》,强调了三点:一是要求健全机构,未建馆的县(市)、区尽快建立城建档案馆,完善城建档案管理体系。二是要加强馆库建设、人员经费及达标定级资金保障工作。三是认真做好达标定级工作。为此,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市馆两位馆长亲自带队,深入各县(市)、区调查了解情况,协助制订工作计划,协调解决应急和工作难点。通过上下共同努力,铜山县已于10月14日通过评审定为省一级城建档案馆,睢宁县、沛县也将于近期接受考核评审,有望完成达标定级工作。

2、现代化建设有了新发展。一是增添了新的设备、装具。县级馆今年发展尤为突出,由过去1台电脑,现在普遍达到3台电脑,另外,还添置了打印、复印、扫描设备,有的已购置或正在购置声像设备。档案装具也开始了更新换代,目前已有四个县级馆配备了密集架。二是提升了管理手段。现在市、县两级基本已摆脱手工查档,全体档案工作人员,已会用计算机进行查档。三是加深了工作力度。反映在两方面,由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的过度;由单纯纸质档案向全文多媒体档案的过度。市城建档案馆从2009年起,建设工程档案已完全建立全文多媒体数据库,铜山县、睢宁县、沛县从2009年度起也开始建立全文多媒体数据库,从而使城建档案的内容更加丰富,蕴含的信息量更大。

3、城建档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一年来,档案队伍得到了壮大,市城建档案馆增加了1人;贾汪区增加2人,铜山增加1人,睢宁除在编5人外又聘用3人,沛县除在编4人外又聘用8人。人员的增加,有力地保障了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通过达标定级,对馆藏档案重新进行了整理,人人动手,人人参与,从中进一步熟练了业务,提高了业务水平。

4、学术理论研究结出丰硕成果。今年,编研成果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与往年相比,出现了二多一高的特点,即参与写作人员最多,写出文章、论文数量最多,文章、论文质量最高。市城建档案馆参与写作人员达6人,写出11篇论文,送市4篇全部获奖,并获集体组织奖;在市级刊物发表3篇,在省级刊物发表5篇,在部级刊物发表3篇,有7篇论文推荐给省参加全国优秀论文评奖。三个达标的县级城建馆,编研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铜山县出编研资料7种,近20万字,睢宁县、沛县各出编研资料8种,20余万字。

5、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市城建档案馆今年接收整理规划管理档案和工程竣工档案共计10209卷。对规划验收满6个月以后未上缴竣工档案的建设单位发了催缴通知,现场业务指导174次,签订责任书91项。拍摄制作专题片10部、全文多媒体短片51部,及时完成了对市重点工程及市重大城建活动的跟踪录像、摄影,其中录像1090分钟,拍照1230张。将2009年和部分2009年183个项目的工程规划管理重点档案进行了扫描归档。对库房和馆藏档案严格按照“七防”要求实施管理,确保了档案的齐全完整。服务意识大大提高,能认真做好查档接待服务工作,全年接待查档386人次,查阅档案1095卷。能坚持每月出《徐州城建档案》期刊一期。完成了今年三个县级档案馆达标定级任务。

(二)基本做法

1、搞好动员。为了抓好档案馆(室)目标管理工作,今年1月初、7月初我们先后二次召开全市城建档案工作会议,由各县(市)、区分管城建档案工作的局领导及城建档案馆主要负责人参加,对开展目标管理达标定级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思想发动。七月中下旬,市规划局在组织对各县(市)、区的“规划行政执法、城建档案管理、效能监察工作检查和调研”中,再次对领导层进行了思想动员。从而,使各级充分认识到城建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把目标管理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2、认真传、帮、带。县(市)、区对目标管理工作比较生疏,工作从哪里抓起,一时间不知从何下手。市城建档案馆采取三条措施,逐步把工作引上正规。一是协助制订工作计划,二是亲自上门指导,三是派人解决难题。两位馆长下各县(市)、区指导工作,均在三次以上;各县声像技术力量薄弱,市城建档案馆派出专人积极协助,确保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3、以点带面。铜山县在今年初市动员会议后,立即行动,积极投入达标定级工作。我们发现后,及时给以支持并加以培养。针对其人员少的情况,我们组成了专门的工作班子,靠上去具体协助;视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总结推广他们的做法。其它县(市)、区闻讯后自动前往学习取经,从而推动了整个面上的工作。

4、抓深度推进。县(市)、区目标管理工作普遍行动起来后,为了更有效地解决机构建设问题,我们于三月又以徐规字(2009)25号《通知》,对机构建设问题作了进一步强调,提出了明确要求,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为了解决个别县(市)重视不够、行动迟缓的问题,市规划局于七月中下旬还组织了联合检查调研班子,与县(市)、区分管领导及职能部门的领导进行了沟通和交流。有的,省厅档案办领导亲自出面进行了协调。在抓目标管理工作中,我们还特别注意抓了内在质量,夯实工作基础,不单单停留在完成达标定级任务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县(市)、区城建档案馆目标管理工作发展不平衡。2009年,铜山县、沛县、睢宁县完成了达标定级工作,贾汪区、丰县已积极开展行动,邳州市、新沂市发展相对迟缓,明年达标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2、依法治档力度不够。市城建档案管理办法是1985年出台的,时隔较长,现在需要重新修订,沛县也是如此;睢宁县城建档案管理办法是2009年新近出台的,其余2市2县1区目前尚无,有待制定城建档案管理办法。由于地方性的城建档案管理法规迟迟未能出台,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强制性措施,因而造成难以严格依法,社会城建档案意识淡薄,档案收集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3、档案队伍建设缺少新生力量。一年来,档案队伍虽然有所扩大,但聘用、临时借用的比较多,年龄偏大的比较多,中途转行的比较多,真正是档案、计算机、工程专业出身、年青的科班生一个也没有。这对城建档案事业的长远发展不利,对推动城建档案馆数字化建设也无益。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档案馆(室)组织结构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如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新知识、新技术技能缺乏,县(市)、区缺声像档案技术力量。结果,造成力不从心,工作起来捉襟见肘,疲于应付,难以主动、深入、创造性、高水平完成任务。二是制度不健全。绝大多数县(市)、区无地方性城建档案管理法规,造成管理环节脱节,致使档案收集不齐全,比较单一。三是过去欠账太多,积重难返,一时难以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徐州地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一直落后于江苏发达地区,底子薄,基础差,加上缺资金,同时也缺先进的思想理念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因此,工作难度大,需要做的工作很多。

二、二零零八年工作打算

(一)主要工作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紧紧围绕省厅档案办二零零八年工作重点和城建馆目标管理达标定级这条主线,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帮促工作,确保所属县(市)、区城建档案馆全部达标定级,加速推进档案馆现代化建设,圆满完成省厅档案办各项工作任务。

(二)重点实施工作

1、县(市)、区城建馆(室)全部达标定级,确保完成省厅目标任务。从现在起积极着手明年工作,力争上半年贾汪区、丰县城建档案馆达标定级。明年年底前,邳州市、新沂市城建档案馆完成达标定级任务。

2、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抓好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树立发展、大局、服务、效能意识,刻苦钻研业务,人人一专多能,以求实、创新、勤奋、严谨、快捷的作风,以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投身和服务于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中。

3、下力抓好档案馆现代化建设,提高城建档案工作整体水平。一是敦促县(市)、区城建档案馆加快增添现代化设备、设施,提高声像技术力量,年内力争能独立制作完成专题片、全文多媒体;要建立健全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立馆藏全部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和部分档案的全文多媒体数据库,建立网站,力求早日与政务网联通。二是市城建档案馆数字化建设更上一层楼,充实扩大现有的多媒体数据库,提高管理手段,总结摸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积极推行电子文档,统一、规范电子文档的制作、存储、保管方法。

4、加强服务意识,做好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工作。要强化城建档案资源建设,加大重点工程档案、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收集力度,进一步丰富和优化馆藏,努力提高馆藏档案的价值。要加强编研力量的投入,认真搞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把城建档案建设成为集档案实体收藏与管理的基地和资源研发与利用的中心,使其成为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平台、文化传播与展示的窗口。要加强工作责任心,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用更加优质和有价值的服务,提高档案利用率,扩大城建档案的社会影响。

5、全面完成省厅和市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全面;想方设法,克服一切不利因素,圆满完成省厅和市局赋予的其它一切工作任务。

(三)采取的具体措施

1、及时总结表彰。明年初,召开总结表彰会,对已完成达标定级任务的单位和突出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于未完成任务、行动迟缓的单位,将给予通报批评,以表彰先进,激励后进。

2、开好现场经验交流会。拟于明年上半年,在县(市)、区召开一次现场经验交流会,要求各县(市)、区城建档案行政主管局的主要领导亲自到会,表态发言。

城建档案论文范文篇10

(一)主要工作成绩

1、县(市)、区城建档案馆目标管理工作取得明显进步。为贯彻江苏省建设厅关于县以上城建档案馆(室)目标管理工作2008年年底前全部达标的部署,今年一月八日我们以徐规字(2007)1号文的形式首先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省建设厅苏建档(2006)64号《通报》切实加强城建档案馆(室)目标管理工作的通知”,并同时将省厅《通报》转发各单位。紧接着1月9—10日召开了全市城建档案工作会议,对达标定级作了详细部署。为推动快速解决机构建设问题,三月十五日我们又以徐规字(2007)25号文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建档案工作的通知》,强调了三点:一是要求健全机构,未建馆的县(市)、区尽快建立城建档案馆,完善城建档案管理体系。二是要加强馆库建设、人员经费及达标定级资金保障工作。三是认真做好达标定级工作。为此,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市馆两位馆长亲自带队,深入各县(市)、区调查了解情况,协助制订工作计划,协调解决应急和工作难点。通过上下共同努力,铜山县已于10月14日通过评审定为省一级城建档案馆,睢宁县、沛县也将于近期接受考核评审,有望完成达标定级工作。

2、现代化建设有了新发展。一是增添了新的设备、装具。县级馆今年发展尤为突出,由过去1台电脑,现在普遍达到3台电脑,另外,还添置了打印、复印、扫描设备,有的已购置或正在购置声像设备。档案装具也开始了更新换代,目前已有四个县级馆配备了密集架。二是提升了管理手段。现在市、县两级基本已摆脱手工查档,全体档案工作人员,已会用计算机进行查档。三是加深了工作力度。反映在两方面,由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的过度;由单纯纸质档案向全文多媒体档案的过度。市城建档案馆从2006年起,建设工程档案已完全建立全文多媒体数据库,铜山县、睢宁县、沛县从2007年度起也开始建立全文多媒体数据库,从而使城建档案的内容更加丰富,蕴含的信息量更大。

3、城建档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一年来,档案队伍得到了壮大,市城建档案馆增加了1人;贾汪区增加2人,铜山增加1人,睢宁除在编5人外又聘用3人,沛县除在编4人外又聘用8人。人员的增加,有力地保障了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通过达标定级,对馆藏档案重新进行了整理,人人动手,人人参与,从中进一步熟练了业务,提高了业务水平。

4、学术理论研究结出丰硕成果。今年,编研成果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与往年相比,出现了二多一高的特点,即参与写作人员最多,写出文章、论文数量最多,文章、论文质量最高。市城建档案馆参与写作人员达6人,写出11篇论文,送市4篇全部获奖,并获集体组织奖;在市级刊物发表3篇,在省级刊物发表5篇,在部级刊物发表3篇,有7篇论文推荐给省参加全国优秀论文评奖。三个达标的县级城建馆,编研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铜山县出编研资料7种,近20万字,睢宁县、沛县各出编研资料8种,20余万字。

5、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市城建档案馆今年接收整理规划管理档案和工程竣工档案共计10206卷。对规划验收满6个月以后未上缴竣工档案的建设单位发了催缴通知,现场业务指导174次,签订责任书91项。拍摄制作专题片10部、全文多媒体短片51部,及时完成了对市重点工程及市重大城建活动的跟踪录像、摄影,其中录像1050分钟,拍照1230张。将2006年和部分2007年183个项目的工程规划管理重点档案进行了扫描归档。对库房和馆藏档案严格按照“七防”要求实施管理,确保了档案的齐全完整。服务意识大大提高,能认真做好查档接待服务工作,全年接待查档386人次,查阅档案1095卷。能坚持每月出《徐州城建档案》期刊一期。完成了今年三个县级档案馆达标定级任务。

(二)基本做法

1、搞好动员。为了抓好档案馆(室)目标管理工作,今年1月初、7月初我们先后二次召开全市城建档案工作会议,由各县(市)、区分管城建档案工作的局领导及城建档案馆主要负责人参加,对开展目标管理达标定级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思想发动。七月中下旬,市规划局在组织对各县(市)、区的“规划行政执法、城建档案管理、效能监察工作检查和调研”中,再次对领导层进行了思想动员。从而,使各级充分认识到城建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把目标管理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2、认真传、帮、带。县(市)、区对目标管理工作比较生疏,工作从哪里抓起,一时间不知从何下手。市城建档案馆采取三条措施,逐步把工作引上正规。一是协助制订工作计划,二是亲自上门指导,三是派人解决难题。两位馆长下各县(市)、区指导工作,均在三次以上;各县声像技术力量薄弱,市城建档案馆派出专人积极协助,确保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3、以点带面。铜山县在今年初市动员会议后,立即行动,积极投入达标定级工作。我们发现后,及时给以支持并加以培养。针对其人员少的情况,我们组成了专门的工作班子,靠上去具体协助;视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总结推广他们的做法。其它县(市)、区闻讯后自动前往学习取经,从而推动了整个面上的工作。

4、抓深度推进。县(市)、区目标管理工作普遍行动起来后,为了更有效地解决机构建设问题,我们于三月又以徐规字(2007)25号《通知》,对机构建设问题作了进一步强调,提出了明确要求,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为了解决个别县(市)重视不够、行动迟缓的问题,市规划局于七月中下旬还组织了联合检查调研班子,与县(市)、区分管领导及职能部门的领导进行了沟通和交流。有的,省厅档案办领导亲自出面进行了协调。在抓目标管理工作中,我们还特别注意抓了内在质量,夯实工作基础,不单单停留在完成达标定级任务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县(市)、区城建档案馆目标管理工作发展不平衡。2007年,铜山县、沛县、睢宁县完成了达标定级工作,贾汪区、丰县已积极开展行动,邳州市、新沂市发展相对迟缓,明年达标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2、依法治档力度不够。市城建档案管理办法是1985年出台的,时隔较长,现在需要重新修订,沛县也是如此;睢宁县城建档案管理办法是2006年新近出台的,其余2市2县1区目前尚无,有待制定城建档案管理办法。由于地方性的城建档案管理法规迟迟未能出台,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强制性措施,因而造成难以严格依法,社会城建档案意识淡薄,档案收集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3、档案队伍建设缺少新生力量。一年来,档案队伍虽然有所扩大,但聘用、临时借用的比较多,年龄偏大的比较多,中途转行的比较多,真正是档案、计算机、工程专业出身、年青的科班生一个也没有。这对城建档案事业的长远发展不利,对推动城建档案馆数字化建设也无益。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档案馆(室)组织结构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如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新知识、新技术技能缺乏,县(市)、区缺声像档案技术力量。结果,造成力不从心,工作起来捉襟见肘,疲于应付,难以主动、深入、创造性、高水平完成任务。二是制度不健全。绝大多数县(市)、区无地方性城建档案管理法规,造成管理环节脱节,致使档案收集不齐全,比较单一。三是过去欠账太多,积重难返,一时难以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徐州地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一直落后于江苏发达地区,底子薄,基础差,加上缺资金,同时也缺先进的思想理念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因此,工作难度大,需要做的工作很多。

二、2008年工作打算

(一)主要工作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紧紧围绕省厅档案办2008年工作重点和城建馆目标管理达标定级这条主线,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帮促工作,确保所属县(市)、区城建档案馆全部达标定级,加速推进档案馆现代化建设,圆满完成省厅档案办各项工作任务。

(二)重点实施工作

1、县(市)、区城建馆(室)全部达标定级,确保完成省厅目标任务。从现在起积极着手明年工作,力争上半年贾汪区、丰县城建档案馆达标定级。明年年底前,邳州市、新沂市城建档案馆完成达标定级任务。

2、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抓好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树立发展、大局、服务、效能意识,刻苦钻研业务,人人一专多能,以求实、创新、勤奋、严谨、快捷的作风,以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投身和服务于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中。

3、下力抓好档案馆现代化建设,提高城建档案工作整体水平。一是敦促县(市)、区城建档案馆加快增添现代化设备、设施,提高声像技术力量,年内力争能独立制作完成专题片、全文多媒体;要建立健全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立馆藏全部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和部分档案的全文多媒体数据库,建立网站,力求早日与政务网联通。二是市城建档案馆数字化建设更上一层楼,充实扩大现有的多媒体数据库,提高管理手段,总结摸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积极推行电子文档,统一、规范电子文档的制作、存储、保管方法。

4、加强服务意识,做好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工作。要强化城建档案资源建设,加大重点工程档案、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收集力度,进一步丰富和优化馆藏,努力提高馆藏档案的价值。要加强编研力量的投入,认真搞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把城建档案建设成为集档案实体收藏与管理的基地和资源研发与利用的中心,使其成为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平台、文化传播与展示的窗口。要加强工作责任心,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用更加优质和有价值的服务,提高档案利用率,扩大城建档案的社会影响。

5、全面完成省厅和市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全面;想方设法,克服一切不利因素,圆满完成省厅和市局赋予的其它一切工作任务。

(三)采取的具体措施

1、及时总结表彰。明年初,召开总结表彰会,对已完成达标定级任务的单位和突出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于未完成任务、行动迟缓的单位,将给予通报批评,以表彰先进,激励后进。

2、开好现场经验交流会。拟于明年上半年,在县(市)、区召开一次现场经验交流会,要求各县(市)、区城建档案行政主管局的主要领导亲自到会,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