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档案馆十篇

时间:2023-04-07 08:11:49

城建档案馆

城建档案馆篇1

一、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

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__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规定》的宣传工作。利用咨询服务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档案法》和《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发放档案目录指南资料,营造宣传声势,形成大家共同关心、支持城建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

同时,我馆利用馆藏图片资料及通过社会征集获取图片创办《城建档案·品德》杂志和“中国意志,__汇报”图片展等形式,将死档案变成活档案,生动形象地宣传了我建设系统在城市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绩。

二、运用科学管理手段,加强业务工作

1、丰富馆藏。及时掌握城建档案接收动态。同时在全馆职工努力下,加大了对市政、道路等城市重点工程档案和局重点科室档案的接收力度。对整理后的案卷及时地进行微机输入、打印封皮、装订入库,确保档案不积压。同时对库房的案卷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和保管,排架整齐。

2、做好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整理工作。一年来我馆按照规范化、标准化整理各类档案2186卷,著录档案1999卷,审核入库档案1999卷。

3、抓好建设工程档案的业务指导。一是与建设单位签订“__市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移交承诺书”,发放竣工档案移交目录,从工程办证开始就介入工程档案指导,为工程档案的及时收集提供保证。二是开阔业务指导渠道,采用电话咨询、网上指导和现场指导等形式,确保业务指导工作到位。今年共签订移交承诺书236份。

4、认真做好各竣工工程档案验收工作。一是对报送的工程档案及时审核,不堆积;二是审核过程中做到认真、仔细,并经二次审查;三是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确保工程档案资料及时验收。全年共接收和审查工程竣工档案270宗2186卷,出具工程竣工档案验收证明206份。

5、档案查阅利用服务显著提高。全年我馆档案利用服务共接待咨询、查档者约182人次,提供案卷824卷次,复制档案原件3156张。为城市建设、工程备案、房产办理、资质年审、司法部门取证、房屋维修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凭证和依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6、经过一年多努力,在领导的支持下《__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已经市政府六届六十七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确保了城乡建设档案的完整、安全,使城乡建设档案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三、声像档案工作的管理

充分发挥声像档案在城市建设中工作的亮点作用,安排人员深入施工现场,拍摄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城区实景及旧貌等。收集各类声像档案有相片8682张、光盘90张。

四、城建档案馆信息化建设

我馆今年承担了局信息中心政务信息公开及各类信息收集、工作。同时城建档案网站构架已定,近期即将开通。

五、档案安全工作

档案馆属于重点防护单位,一直以来我馆非常重视安全,保卫工作,加强档案馆的内部管理,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要求每个科室计算机等电器下班要关闭,窗户要检查等。对库房进行日常维护、定期对档案检查和倒柜,发现隐患,及时弥补,夏天注意防虫、防潮,冬天防火等,确保档案的安全。每次查阅档案及时关好柜门、库门,确保库房内档案的安全、保密、无缺。认真仔细地做好了借阅登记,杜绝了档案的丢失。

六、积极推进基层城建档案工作

加强了对各县(市)城建档案工作的督促、指导,到各城建档案室进行档案检查,指导他们做好城建档案验收移交和管理工作。

七、存在问题

1、声像档案工作有待加强。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城区实景及旧貌。

2、数字化建设进度有待加快。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档案需求增多,促使本馆要突破原有的工作模式,以创新的思路开创工作新局面。

3、地下管线工程档案接收难。

八、20__年工作计划

1、加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管理

积极贯彻建设部第136号部令,根据《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做好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接收、整理、归档工作。

2、继续加强城建档案验收及移交制度。及时了解掌握信息,做好指导、督促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文件资料的及时建档工作,加强对外业务指导和跟踪服务,继续加强市政工程、重点工程档案的接收归档工作,提高城建档案的归档率。

3、继续做好馆藏档案资料的安全保管保护,做好城建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

城建档案馆篇2

【关键词】馆藏建设措施意义

城建档案资源是城建档案馆藏的源泉,是研究城建档案需求系统的建立、发展、规划、组织馆藏体系等全过程理论的基础,是城建档案馆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内涵,也是城建档案馆完成各项任务、发挥多种功能的前提。因此,城建档案资源建设是城建档案馆各项基础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城建档案馆职能的发挥。作为城建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城建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城建档案资源建设的理念。如何加强城建档案馆藏建设,笔者结合所在城市的城建档案馆藏资源建设实际工作情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以期与各位同行交流探讨。

一、做好城建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城建档案资源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活动,它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从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及时、广泛地收集、征集适应城建档案馆馆藏以及适应城建档案馆服务对象需求的各类城市建设工程档案,业务管理与业务技术档案,城市建设基础资料以及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其它城市建设档案。

大家知道,城市建设都是在前人建设的基础上规划发展起来的,从政府对城市建设的法规文件到具体建筑物的规划实施建设,每一部都离不开城建档案的利用。任何一个城市建设的具体项目,都涉及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必须以利用丰富的城建档案为基础;城市建设的工作者,能否迅速、准确地获得所需的城建档案,对其后期城市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城建档案馆必须有针对性的组织征集、收集城市建设工作所需要的有较高利用价值的城建档案。所以,城建档案馆在组织馆藏资源的同时,尽可能的让馆藏档案能全面反映城市建设的活动内容。在可能的条件下,将城建档案分类大纲所包括的18个大类的城建档案全部收齐,只有馆藏齐全,才能真正的对城建档案利用者利用档案起到作用,才能真正做到为城市建设服务。如果城建档案馆收藏的城建档案不全,质量有偏差,今后的提供利用将无从谈起,服务城市建设,就成为了一句空话。城建档案馆的编研、利用开发等许多基础工作也将难以进行,所以,城建档案馆的馆藏资源建设工作对城建档案馆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镇江市城乡建设档案馆作为江苏省地市级的专业城建档案馆,多年来一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城建档案管理办法》、《镇江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为指导,不断提高馆藏资源建设的工作水平。

二、城建档案馆藏资源建设的主要措施

1、提高城建档案法律意识,真正做到依法治档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专业的系统工程。为有效解决建设系统以外的单位产生的城建档案接收难度大的问题,我们将“依法治档”和“行业管理”相结合,充分运用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主动开展工作。一是加强档案法规宣传,强化全社会档案法律意识。大力宣传《档案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使之深入人心。如我馆近十年来大力开展城建档案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向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和工程资料员宣传城建档案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工作技能,产生了积极的成效。二是要建立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对基层单位的年度目标管理进行考核,将档案接收和馆藏量增长列为量化指标,年初下目标、年终抓督促,强化行政管理和工作责任意识。三是充分利用法律法规授权,依法治档。一方面,在充分利用现有城建档案工作法规、规章和依法行政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先后制定了《镇江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镇江市建设工程声像档案归档范围、内容及要求的规定》以及建设工程电子档案归档等方面规范性文件。另一方面,每年适当开展执法检查,对不按规定执行的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后逾期不交档案的,及时提出口头或书面整改意见,仍拒不移交构成违法事实的,上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立案,依法予以处罚。

2、加强基层网络建设,确保城建档案进馆率

对系统内、外从事城建档案工作的专业人员应进行定期的培训、业务交流,这样既加强了他们与城建档案馆之间的联系,密切了工作关系,又形成了我们城建档案馆的基层网络。活跃的基层网络建设能够及时沟通信息,为我们将相关的城市建设档案收集进馆起到信息纽带作用。我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系统内、外城建档案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同时城建档案业务指导人员经常深入相关单位的档案部门,熟悉从事城建档案工作的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其档案资料情况,以便于及时将重要的有价值的城建档案资料收集进馆。每年年底对相关单位城建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一次基础信息统计,及时掌握人员流动情况,确保城建档案基层网络建设畅通运行。

3、做好城建档案收集工作,努力丰富馆藏

丰富馆藏包括量的扩展和质的提升,没有数量就无质量可言,而没有质量的馆藏,无论数量多么“庞大”,都难以充分地为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丰富馆藏应当是档案资料的大数量和高质量的统一,是规模和品位的“双优”。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1)、“业务指导”与“档案接收”相结合,强化归档收集。在业务指导上,勤跑工地,坚持项目追踪,了解档案工作开展情况,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工程档案编制技术交底,提高工程竣工档案编报水平。主动参与工程重要建设活动和工程的竣工验收,把工作做到现场,超前控制,把问题解决在档案进馆之前,确保档案收集完整、全面。一些重点工程或外商投资项目,由于领导重视、社会关注、地位特殊而享有一些特殊政策,对其竣工档案归档的监督难以落到实处,对这些项目的档案收集工作,积极向领导汇报,及时与企业沟通,争取建设单位的积极配合。在档案接收方面,充分利用建设行政程序把关,强化归档收集,做到了应收尽收。我馆在镇江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设置了“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处”窗口,独立处置有关建设工程档案登记、验收、报送过程中的相关手续,一切事务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通过与规划、建设、房管窗口的联办,有力保证了工程项目档案管理“两书一证”制度落实到位。据统计,近几年来,“两书一证”的签订、出具率达到98以上,建设工程档案归档率达到95以上。(2)拓宽归档渠道,将“编制深度”与“归档广度”相结合。一是做好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的收集工作。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作为城市建设的“生命线”,是城建档案的馆藏重点,我们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此类档案的收集。2007年,我市颁布实施《镇江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将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纳入规划管理程序,较好地保证了新建管线及时、准确报送我馆。二是我们还加强对经济开发区和撤县建区城乡建设档案工作的检查、监督和指导服务工作,基本实现了城市规划区范围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全覆盖,开发区和撤县建区的建设工程档案归档率达到95以上。三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做好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档案的收集工作。

4、建立馆藏资源体系,完善资源配置平台

城建档案涉及部门多,内容包括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一般来说,建设系统内部产生或管理的建筑工程档案、部分市政工程档案等收集、征集难度相对较小,归档率较高;而非建设系统的建设工程档案种类多,数量大,难度大。因此,我们不断完善资源配置平台,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积极做好馆藏档案资源建设,形成城建档案的有效征集、补充和完善的环境链。对重要门类的难以收集的档案,开展馆际信息共享,与城建管理机关的档案部门、勘测规划档案部门及房管档案部门等与城市建设有关的形成城建档案资源的部门,建立城建档案业务合作平台,建立起城建档案专业资源协调配置利用体系,加强城建档案资源体系收集网链建设,以便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提供服务。

5、突出档案的利用价值,建立利用反馈系统

从档案工作的最高目的来讲,档案收集、整理入库上架不是档案工作的终结,而是档案工作的起点。我们在做好档案库房管理,确保档案安全的同时,进一步突出档案利用工作,建立完善的城建档案利用反馈系统。档案的馆藏建设应多听取利用者的建议和想法,充分满足他们的要求。城建档案利用反馈系统可分为间接和直接两种形式。间接地城建档案利用的反馈来源于各种统计数据,如馆藏的利用率、拒借率等;直接的城建档案利用的反馈则是通过与城建档案利用者直接接触得到,如工作中的交谈、有针对性的询问、解答利用者咨询、召开城建档案利用者需求座谈会等,研究城市建设的档案需求,从中确定利用者需要利用哪方面的城建档案,从而全面做好城建档案收集工作。一是认真做好档案日常查阅利用。建立档案利用反馈登记制度,对档案利用情况有登记、有统计分析,不断寻找利用热点,总结利用规律。二是积极改善利用条件。应广泛采用现代化手段管理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提高馆藏档案的开发利用水平。可以建立计算机检索系统,提高档案查阅速度和查全率、查准率;有条件的可以建立档案全息扫描系统,建立数字城建档案馆;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城建档案查阅利用平台,方便远程自由查阅,提高城建档案信息社会知情度。三是充分发掘档案潜在利用价值。利用档案信息进行各种编研活动。基于声像档案的直观性,利用城建档案在声像工作方面的优势,开展电视专题片制作,承办展览、画册,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是发掘城建档案潜在利用价值,提升城建档案馆藏建设水平的好思路、好办法。如我馆近几年利用馆藏声像档案制作电视专题片47部,宣传城市建设,多次为市政府赴上海等地招商引资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促进了地方经济工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我馆利用馆藏老照片编辑了《镇江里弄街巷历史留痕》、《镇江旧影――镇江城市记忆影像拾萃》两本画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昔日镇江人文社会生活历史、城市面貌变迁的珍贵记忆的窗口。

三、提高城建档案馆藏质量,正确处理质和量的关系

城建档案馆篇3

一、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目标

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总目标是要把城建档案馆建设成为一个城建档案信息数据库,通过局域网和互联网建立城建档案馆与城建档案形成单位、移交单位、业务技术和管理部门、城建档案信息利用者之间的联系,实现在线或离线形成、收集、审查、移交、保管、鉴定、编研和利用数字城建档案,最终形成一个虚拟现实的数字化的城建档案馆。

二、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的主要内容

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内容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建设两大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字城建档案馆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包括地上建筑和地下管线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主要解决工程项目和业务管理信息的登记著录、任务的分解与分配、城建档案业务跟踪指导、工程档案预验收申请、档案预验收、档案信息归档、档案号发放、上架管理、查询利用、统计编研,同时解决地下管线测绘数据的著录、管理、动态更新和查询利用等方面问题,达到地上地下三维动态管理的目标。

(二)建设电子文件和馆藏实体档案数字化加工接收系统建设。主要解决电子文件能够顺利导入数字化城建档案馆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三)局域网建设。主要解决城建档案相关部门之间城建档案信息能够互联互通,并与政府管理部门、地下管线产权和管理单位联网实现信息共享。

(四)互联网建设。主要解决城建档案馆可以通过互联网把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它公共政策向城建档案信息形成、移交、利用等单位和个人传达,城建档案信息能够通过互联网直接形成、收集、审查、移交、保管、鉴定、编研和利用,不同的利用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达到权限规定的利用目的,实现信息共享。

三、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的关键问题

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要求数字城建档案信息能够长期保存,具有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安全性。实现数字城建档案信息的长期保存,保证其真实、完整、安全、有效,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才有生命力,这是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的最关键所在。

(一)数字城建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解决数字城建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需要其产生单位和个人在城建档案信息形成过程中进行控制,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数字城建档案信息的安全性解决数字城建档案信息的安全性要求能够实现数字城建档案信息的长期保存,这是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的最重要的课题。如果不能实现长期保存,就不能全面推广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实现数字城建档案信息长期保存主要有两个途径:1.将在线的数字城建档案信息通过保管载体(如磁性载体、光盘、移动硬盘载体等)转存为脱机保管的数字城建档案信息,再定期进行转存。本途径能够让载体保管在比较安全稳定的环境中,使数字城建档案信息不会因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损坏丢失信息,但只能保存一段时间,不能海量保存。2.通过服务器进行相互备份、实时备份保存。在大数据时代,海量的城建档案信息通过服务器之间进行相互备份保存,能够实现实时保存,实时备份,大大提高数字城建档案信息存储的效率,实现海量存储,但投资大,技术要求高,需要设置坚固的防火墙。

(三)数字城建档案信息的有效性同一系统环境下的数字城建档案信息的有效性,可以通过权限的分配掌握数字城建档案信息由谁形成、有无经过修改。在不同系统环境下生成的数字城建档案信息的有效性,其由谁形成、有无经过修改,就要通过电子签名来解决其是否有效。(1)个人电子签名个人电子签名解决的是数字城建档案信息由哪个人形成的问题,起到的是个人签名或私章的作用。在工程施工质量技术资料统一用表中,大量的表格都需要由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签名确认而无需单位盖章,涉及的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很多,经过个人电子签名可以确认该表格信息的有效性。目前,个人电子签名问题有不少单位利用个人手签纸质签名扫描后嵌入到电子文件中。这种办法成本低、接受性强、推广快,但应当收集个人手签纸质签名,才能真正体现签名的有效性。还有一种是个人电子签名,其有效性必须经过认证机构认证平台确认。(2)单位电子签名单位电子签名即电子签章,解决的是数字城建档案信息由哪个单位形成的问题,它起到的作用就是单位公章的作用。目前,全国有不少单位特别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在电子签章方面走在了前面,推广使用的比较多。有些单位电子公章没有经过认证,不能完全起到电子文件有效性的作用。要解决有效性问题,还必须经过向电子签名认证机构申请认证确认。

(四)建立统一标准的电子签名认证平台我国目前电子签名认证机构有不少,但由于没有建立统一的电子签名认证标准,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各个电子签名认证机构根据自身利益开展业务,不能形成统一的电子签名认证平台。在某一个电子签名认证机构认证平台可以识别的电子文件,在另一个电子签名认证机构认证平台则不能识别,面临单位或个人在不同部门办事需要不同的电子签章或签名的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全国统一标准的电子签名认证平台,保证电子文件在进行电子签名后,能够在不同部门机构都能识别。

四、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途径

(一)新进馆城建档案实现数字化新进馆城建档案,应当在档案进馆前完成纸质档案数字化,在接收电子档案的同时,接收城建档案相关元数据信息。1.在电子签章未完善时,可以在档案归档前通过对纸质档案扫描实现纸质档案电子化,同时提取城建档案元数据信息,在档案归档时接收电子档案。对没有电子签章的原始电子文件也可接收归档作为参考作用。2.在电子签章完善后,档案形成单位和个人可以直接产生电子文件并完善电子签章,在档案归档时可以在线或离线的形式移交电子档案。

城建档案馆篇4

20*年我馆紧紧围绕目标责任状和省级馆达标的内容与要求来开展全年的工作,这次的半年工作总结会议是在我馆城建档案事业呈现最好时期,全馆上下正在积极投身于创建省级馆达标各项工作的热潮中召开的。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上半年我馆城建档案工作,部署下半年城建档案工作以及实施方略,对上半年取得成绩肯定的同时,动员全馆人员紧紧围绕下半年工作计划为中心,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为更好的完成全年城建档案工作而继续努力。

20*年上半年,我馆在市建设局的直接领导下,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以与局签订的20*年目标责任状中的各项要求和内容为着眼点,以加强基础业务建设和提高城建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为重点,全馆人员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同上级保持一致,各项工作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为下半年城建档案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将20*年上半年城建档案工作总结如下:

一、大力加强基础建设工作,夯实城建档案事业发展的基础

(一)大力开展业务基础工作,使得城建档案资源建设成绩突出

我处的业务一科、业务二科紧紧以业务指导工作进一步围绕丰富馆藏的数量、优化馆藏结构、发挥工作主动性、提高城建档案的入库率为目标展开工作,积极开展建设工程竣工档案专项验收工作,上半年签订了《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154份,出具《江苏省建设工程档案专项验收意见书》25份,《建设工程档案接收证明书》22份。并对报送进馆的各类档案资料进行及时认真审核鉴定。办公室做好各类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的整理立卷工作,上半年组卷26个单位工程3700余卷。为了做好省级馆达标的基础工作,上半年全馆人员整理出原库存档案近万卷,并利用电子软件,打印出档案卷盒近6480卷上架。

(二)加大对城建档案馆设施建设,更好地发挥档案馆各项功能

根据省级馆达标目标考核及档案馆建筑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我馆投资了4万余元对档案库房进行了全面改造,添置了档案库房要求的相应的设备,诸如温湿度控制自动记录仪、底图柜等。购置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共计5万余元。保证了日常工作的开展。

(三)大力开展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为数字档案馆建设奠定基础

我馆今年四月份正式启用了由镇江馆扶持的城建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实现了馆内局域网应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建设工程竣工档案基础数据库目录中心已基本建成,网上查询系统已初具雏形。截止目前由业务二科已完成馆藏档案6480卷的目录输录工作,利用软件由办公室将卷盒已全部打印并排序上架。通过城建档案管理软件,我馆同时实现了网上城建档案各项业务工作的统计、档案的检索、查询等。我馆还与局政务网联通,通过在局建设网上开通城建档案服务窗口,建立与外界的紧密联系。此举大大方便了我馆日常工作的开展、城市建设工作者及广大市民对城建档案的查阅和利用,挖掘了馆藏档案的潜在价值,架起了城建档案与社会各界沟通的桥梁,充分展现了城建档案工作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作用。

(四)紧紧围绕省级馆达标,深入开展城建档案馆目标管理工作

今年以来,我馆紧紧围绕目标责任状的要求与内容,将省级馆达标作为20*年的中心工作来抓,根据《江苏省城建档案馆目标管理考评内容和评分标准》的要求,对照标准,找出差距,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目标管理工作。将库内不规范档案整理装订成卷;按照标准对馆库进行改造;全面启用档案管理软件系统;档案利用、声像档案和编研工作有序开展;制定和完善了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修订了一系列业务标准和规范;建立了全市城建档案工作网络;加强了工程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对照《江苏省城建档案馆目标管理考评内容和评分标准》,截止目前我馆已顺利完成44分,占标准的44%。

为了实现今年的省级馆达标,我处在底子薄、困难多、任务重的情况下,全馆人员常常是加班加点,放弃周末,齐心协力,激情饱满的投入到工作中。看到大家工作的这种劲头,从心底让我感动,作为馆长,我感谢大家,感谢大家对工作的这种任劳任怨、勇于创新、奋发图强的精神。看到大家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我打心里感到欣慰,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省级馆达标的信心,相信通过我们全馆的努力,省级馆达标一定会实现的。

二、出台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城建档案业务法规体系

城建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是保障城建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高度重视城建档案法制建设、完善城建档案法规体系是城建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我馆在认真贯彻上级法律、法规、规章的前提下,结合我市实际,上半年以市建设局名义出台《*市城建档案事业“十一五”规划》、《*市建设工程档案整理规范》、《*市城建档案分类大纲》、《*市城建档案密级划分暂行规定》、《*市城建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市城建档案接收范围细则》等文件共6份。通过不断的完善城建档案业务法规体系,完善城建档案行政执法机制,提高了依法管档、依法行政水平,建立了依法收集、依法管理、依法提供利用的新机制,真正把城建档案事业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三、开发利用、编研工作取得新成果

我馆积极探索城建档案利用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主动为社会提供服务。20*年上半年共计接待查档115人次,为规划、城管、建设工程单位等单位及个人提供了利用服务,受到公众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城建档案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维护和管理、处理民事纠纷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馆在城建档案开发利用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城建档案编研工作。上半年我馆由办公室编辑并印刷《市城建档案馆制度汇编》、《*市城建档案馆利用效益汇编》(20*-20*)、《2005年城建大事记》等基础性编研成果。

四、强化内部的各项管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结合我馆实际,进一步完善馆内各项制度,提高工作质量,以城建档案管理处名义出台《*市城建档案管理处(馆)绩效考核制度》、《*市城建档案管理处内部分配制度》、《*市城建档案管理处例会制度》等文件共7份。使馆内的内部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日臻完善。

我馆制订的规章制度既有统一的标准,又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以“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为理念,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调动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岗位职责,我馆实行任务量化到人,过错追究,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统一,既做到人性化管理,又容易操作,大大激发了全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使得科室之间工作能相互支持、环环相扣、协调一致,工作流程化运转。

五、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努力做好城建档案的宣传工作

我处的城建档案工作在省城档办和市局领导下,逐步进入了新的阶段,城建档案工作面临着新的更好的发展机遇。我馆通过主动沟通、工作汇报、外出学习、信息宣传等方式,加强与上级及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的将我馆的城建档案工作进展情况动态的向局领导汇报,使他们共同见证与关心着我馆城建档案工作的每一次进步、每一项发展。通过局建设网、*日报、*晚报、建设部《城建档案》、江苏省《城建档案》等网站、刊物上发表共三十三篇信息和文章,扩大了我馆城建档案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我市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六、人员的重新分配与定位,更好的推进城建档案各项工作

由于工作需要,对馆内部分工作人员进行了岗位的重新分配与定位,使得我馆的城建档案工作形成流程,职责明确,工作既独立又相互协调,确保各项工作积极稳步推进。

首先,由业务一科(穆莉)取得《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的登记,根据业务两科的职责范围的划定,把工程项目分发到两个业务科并进行统计;

其次,由业务一科(李莉)、业务二科(徐海燕)根据岗位职责范围对全市2108平方公里内所有工程无盲区的跟踪指导,由业务一科(穆莉)对业务指导的情况进行动态统计;

第三,由业务一科(李莉)、业务二科(徐海燕)根据建设单位申请依据《专项验收制度》,对工程档案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验收,符合条件,出具《建设工程档案专项验收意见书》,不符合的,出具《整改清单》,由业务一科(穆莉)进行动态统计;

第四,业务一科、二科将接收的档案,交办公室复审,由其复审资料,并检查档案服务费是否缴纳,符合《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整理规范》的,在3个工作日内出具《建设工程档案接收证明书》,不符合《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整理规范》的,出具《整改清单》。由业务一科(穆莉)进行动态统计;

第五,由业务二科(蔡艳)输入工程档案管理系统并通过建设网城建档案主页向社会公开档案目录中心查询。

第六,由办公室(孟献华)按照业务一、二科接收进馆的工程档案移交目录进行清点、打印卷盒并整理入库上架;对建设单位及部门档案进行整理上架;

第七,由业务二科(蔡艳)负责档案查询进行详细分类登记,并根据服务把利用情况按月进行汇总;

第八,办公室(林静)根据档案查询利用情况编辑《利用效益实例汇编》等编研工作,为政府及各部门提供服务。

根据科室与个人工作职责,我馆实行工作量化到个人,“期期汇报,月月考核”,实行每周一工作汇报制,每个人进行口头汇报,汇报上周工作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对下周工作的计划与打算。这样的工作模式与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工作中使得每个人都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对出现的问题能积极主动的寻找方法、创新思路,最终完成各项工作。我处的创新思路与工作模式最终扭转了原城建档案工作滞后的局面。

20*年上半年经过全馆上下的齐心协力,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本着“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我馆在实现我市城建档案的规范化、数字化、信息化、制度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按照与局签订的目标责任状的内容要求与评分标准,通过上半年的努力,我馆已完成目标责任状的57分,占全部的57%。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较好的完成了上半年城建档案的各项工作。

20*年下半年,我馆仍然紧紧以目标责任状和省级馆达标两项工作为中心,继续完成全年任务中下半年须完成的各项工作,进一步端正城建档案工作的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各项工作。20*年下半年的工作应进一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紧围绕省级馆达标,做好未完成的工作,完成省级馆达标

(一)根据分类大纲的要求,做好分类目录及各项台帐的统计工作;业务一科根据城建档案各项工作的进展及变化情况,做好各项工作的动态统计,通过统计工作,进行年终各项统计报表的分析、总结与说明。

(二)业务二科应进一步完善数据库内容,建成目录中心及网上查询系统,以便对外查询;做好本馆局域网的日常更新、维护,强化局域网络的安全保障和信息资源的备份工作,确保局域网的正常运作和信息资源的安全。实现城建档案网上办公自动化,为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奠定基础。

(三)档案工作完成库内剩余档案整理及打印卷盒并上架;在审报省级馆达标前,完成库内所有档案整理、排序上架,日常接收进馆的工程档案一定要符合城建档案接收标准,由业务一科、业务二科负责接收人员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再由办公室核查入库,不符合的一律不予进馆,否则追究当事人责任。

(四)全面启动声像工作,做好各类声像及编研工作。七月份全面启动声像档案工作,由办公室做好声像档案的收集、拍摄及编制工作,七月底完成一部专题片。根据职责,做好省级馆达标中的“声像档案工作”。根据日常城建档案工作,做好各类编研工作。

(五)做好省级馆达标的相关配套工作,完成省级馆达标。在省级馆达标各项工作已基本完成的前提下,确保完成的每项工作都符合《标准》的要求。认真对照《标准》,挖掘空隙,创新思路,攻克困难和难点,做好审报省级馆达标的各项材料,全力以赴准备迎接省厅领导的检查、验收。

二、继续加大城建档案基础业务工作,确保各类档案的接收进馆

(一)继续加大城建档案的指导力度,加强全市城建档案的业务培训,理顺各种接收渠道,保质保量地做好各类城建档案的接收进馆工作。由业务一科、业务二科按照各科职责,对签定报送责任书的单位,积极跟踪做好建设工程的业务指导、专项验收工作。为有特殊要求的业主、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努力提供特色服务,帮助他们完善工程档案。做好“三书”的发放工作,。

(二)根据《*市城建档案管理办法》,进一步做好对规划、园林、广电、人防、测绘等市直部门的档案接收工作;做好近五年的重点工程档案及两区(宿城、宿豫)城建档案的接收工作。积极依靠行政手段做好档案收集工作;深入施工现场开展竣工档案验收工作;做好重点工程档案业务指导和收集工作;加强依法治档工作力度,确保今年的档案收集齐全。根据业务一科、业务二科职责范围的划定,对全市2108平方公里内所有工程无盲区的跟踪指导,进行工程档案的业务指导和专项验收,确保接收进馆的档案符合《*市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整理规范》。

三、加强全市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完善我市城建档案工作网络

(一)加强城建档案人员培训。九月份准备在我市召开的全省城建档案培训工作,做好培训的前期筹备工作。

根据城建档案事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档案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组织开展城建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强化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既要学习城市建设方面的新知识,又要学习档案现代化管理专业知识,使档案干部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搞好九月份在我市召开的全省城建档案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工作,使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城建档案从业人员应当经过培训并取得《江苏省建设专业管理人员岗位合格证书》。

(二)加强对三县城建档案工作指导和检查。根据目标责任状的内容与要求,年底我馆将对三县开展一次城建档案执法检查工作。

要进一步健全市、县(区)二级管理网络,完善城建档案工作体系。城建档案工作的职能包括行政职能和事业职能两个方面。行政职能,即对城建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检查监督和行政执法。事业职能,即对城建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开发利用。两种职能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市级馆要充分行使“城建档案管理处”的职能,开展城建档案行政执法。

四、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策应扶持及宣传工作

(一)积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二)积极、主动的与省城档办和苏州市城建档案馆沟通和汇报工作,积极争取帮扶。

(三)继续做好向各网站、媒体及刊物宣传工作,完成全年的城建档案宣传目标。

城建档案馆篇5

2018年在市住建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市住建局党委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紧紧围绕全年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全馆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全力抓好城建档案基础业务工作,努力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圆满完成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做好城建档案业务指导培训、验收接收工作,不断丰富优化馆藏

对九巨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青年创业城、山东济宁大运河文化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回迁安置等50个建设390个工程项目进行了业务指导。热情接待档案咨询人员109人次,详细讲解工程阶段需要收集的资料及收集整理过程中注意的事项。先后深入到绿地公馆二期、恒大名都、城建投资公司等工地现场培训档案技术人员,部分公司也选派技术人员到我馆进行开工前档案业务培训,共培训档案技术人员108余人。

2018年我馆共签订《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7份,核发《建设工程档案验收意见书》432份、《建设工程档案合格证》417份,接收了山东任城融鑫发展有限公司南刘庄村旧村改造项目、鸿顺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鸿顺观邸小区等59个建设单位432个项目的竣工档案,接收2个项目市政工程档案。对济宁疾控中心、兴唐大桥、第十五中学、济宁技术学院等9个公共建筑档案进行催缴。

(二)加强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

加强城区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完成了390公里地下管线补测数据的整理入库。督促未开展县市区按期完成普查和信息化建设任务。指导曲阜市、嘉祥县、汶上县、兖州区完成了地下管线普查、信息化建设及验收工作。

积极提供市政设施和地下管线工程档案服务。对市政基础设施和地下管线工程档案进行了现场业务指导,并将部分市政工程项目档案接收进馆。接收建设工程项目的地下管线工程测绘合同22份。接待查询96人次,提供综合地下管线图94幅,开具证明信6份。对济宁市污水管道封堵、大运河东片区建设、道路改造以及杂技城建设等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详实的地下管线数据和资料。

(三)加强库房安全和档案规范化管理,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整理档案133个项目近10000卷,并完成了入库、上架工作;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利用工作,共接待查、借阅档案人员476人次,调阅档案2377卷次。

库房管理人员,严格执行“九防”要求,库房整洁,每天2次温湿度记录,购买了杀虫剂、粘鼠板,增加了灭火器,确保档案安全,万无一失。

截至目前,我馆增量档案整理数字化,已完成了300多万张文字档案,5万张余张图纸的数字化扫描,扫描件已经全部按标准编辑完成并挂接进系统。

(四)充分发挥声像档案优势,为城乡建设事业服务

紧紧围绕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和气代煤电代煤工程建设以及我市城区重点工程开展各项工作的拍摄。根据年初计划,利用无人机完成了任城区、太白湖区、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35个棚改片区,2.3万户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拍摄工作,拍摄照片2600余张,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提供河湖水系工程、道路、桥梁、绿地、湿地、广场、美丽乡村等城乡建设照片350余张。积极做好“2018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围绕宣传主题,发挥我馆声像档案优势,利用馆藏照片精心制作了展板6块,以新旧貌对比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济宁改革开放40年来城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五)其他工作

1、根据年初计划,依据2017年全省城建档案管理年度考核标准,3月份,我馆对县(区)城建档案馆进行一次检查评比工作。采取听汇报、实地查看、综合评议、反馈意见等形式对我市10个县市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实地检查,此次检查评出优秀等次2个,评出合格等次7个,评出不合格等次1个,并进行了通报。 5月份,在泗水县召开了济宁市全市城乡建设档案工作会议。会议学习贯彻了上级决策部署,通报了全市城建档案管理考评情况,印发了《关于加强县市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安排部署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任务。

2、重新修订了《济宁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 和《济宁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正在上报审批中。

3、11月,我馆配合住建局参与了省建设厅年度执法检查活动,对全市建设工程档案管理情况及未移交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档案的建设单位开展档案执法情况进行了检查。配合省厅组织的全省城建档案管理情况调研活动,认真填写了调研问卷,配合做好实地调研。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我馆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对照先进地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是库房面积严重不足。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近几年档案进馆量持续增大,馆藏量增加很快,现有库房较紧张。库房正在改造中,但距离国标6600㎡的要求还是有很大差距。

二是档案归集不够齐全规范,重点工程档案(特别是政府投资项目)收集存在一定难度。主要因为许多重点项目先建设后补办手续,工程进度与资料收集不同步。

三是县市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档案接收、地下管线普查建档、信息化管理水平、库房设施条件差距较大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在于有些主管部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是重建设轻管理、重地上轻地下,对于档案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等原因所致。

三、面临的形势分析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建档案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中央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依托,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方兴未艾,城乡面貌正在发生巨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没有系统完整地留存相关资料、记录这段历史,会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

今后一个时期,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环境生态化进程,创新体制机制,突出工作重点,提高科技含量,努力全面收集、安全保管、充分利用各类建设档案,推动建设系统档案工作迈上新台阶,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社会公众对建设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需求。

四、明年工作打算

1、积极协调库房资源。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的意见》和《山东省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评价导则》的有关要求,认真查摆城建档案馆库建设滞后等问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落实方案,积极争取协调,尽快解决馆库不足的问题。

城建档案馆篇6

关键词:城建档案馆;信息化;现状;对策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have entered the information era. Make a spurt of progress along with the city construction, the quant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also is in grow with each passing day, the traditional manual management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social demand diversification, timeliness of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take the path of information, to adopt modern management means, realize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informatization, digitalization and networking, it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ists an urgently important subject.

Key words: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information;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TU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中小型城建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由于中小型城建档案馆规模较小,基础较差,实力较弱,尤其是我们内地的一些中小馆,与南部沿海地区的先进馆相比,更是相形见绌。比如广州、深圳等地的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搞的是轰轰烈烈、如火如荼,而我们这里则刚刚起步。由于我们很多地方经济欠发达,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既不能急功近利、盲目攀比,也妄自菲薄、不思进取。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逐步实现城建档案信息化。

目前,中小型城建档案馆的普遍现状是档案资料进馆难,管理方式落后,基础设施较差,人员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馆藏量少、结构不科学

城建档案馆是永久保存城建档案资料的基地,是城市建设的信息服务中心。它所保存的城建档案资料是在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过程中直接形成的真实记录,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收集工作是搞好城建档案管理的基础,但竣工档案收集难是困扰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难点问题。一方面该进馆的档案资料收不进来;另一方面接收进馆的档案不齐全、不准确。馆藏档案中普通住宅建筑的竣工档案占了大多数,而地下管线、公用设施、市政工程、重点工程、典型建筑以及反映城市面貌的声像档案等许多重要内容却没有,或寥寥无几。使得馆藏机构严重不合理,必将制约城建档案馆作用的发挥。

1.2 管理方式落后,利用效率低

中小馆基本上是以手工操作的传统管理模式为主,有些馆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但仅是较低层次的目录管理,既没有建立局域网,更谈不上网络化、自身技术和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几乎所有档案馆都拥有台式机、打印机等基础IT终端与外设产品,但网络设备的拥有率很低,数据库软件、MIS、GIS等应用软件的拥有率更低。相当多的档案馆的电脑应用仍然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数据处理上。不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水平,还是互联网的认知度、参与度等等都远远低于其它行业。

1.2.1档案馆仍未走出封闭状态。

大多数档案馆的工作方式基本上是接收移交的档案,编目立卷、存储入库、查阅调卷几步曲,档案馆类似于资料仓库,"活"信息被束之高阁,变成了"死"档案。

1.2.2档案介质仍囿于传统形式。

目前档案馆绝大多数仍为纸质档案,光盘技术和机读方式虽已运用,但十分有限,数据库的建设与当今信息传输技术的要求相去甚远。电子文件接收归档管理仍未提上日程。

1.2.3.资源共享观念淡薄。

档案馆藏一直是衡量档案馆规模和地位的重要指标,于是追求自我实体拥有成为档案馆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如何将自我主体拥有的馆藏置于整个社会信息体系中,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至今仍然未被重视。

1.2.4.档案资源的深度开发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各档案馆在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工程地质档案信息化、城市管网、路网、市政、公用设施等档案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的重要性未被档案馆管理决策层充分认识到。

1.2.5.档案馆信息化水平极不平衡。

主要体现在地区、大中小档案馆差异明显。我国各地区、不同规模的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水平极不平衡,沿海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好于其它地区,大城市城建档案馆信息化进程明显快于中小城市城建档案馆。

由于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人民政府在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大量的信息作为工作和决策的参考依据。而过去传统的城建档案服务方式,由于受到时间、地域和利用手段等方面的限制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这就可以为城市人民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便捷快速的信息。因此建立数字化城建档案馆,为社会提供数字化、网络化的城建档案信息服务就显得尤为迫切。

   2、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集成电路、计算机等高技术的出现,在加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信息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信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信息的获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信息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的同时,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称现在为信息社会。

信息化是指在电子、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由以传统工业为主的社会向以信息产业为主的社会演进的过程,是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信息资源,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城建档案信息为科学地进行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提供技术参数、理论依据,从而把握决策的方向性、正确性、有效地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同时城建档案是最有真实、最原始的历史记录。只有科学地开发其内在信息,才能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发挥巨大的潜力,为社会各界提供具有法律依据、可靠凭证和现实参考价值的信息资源。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提高城建档案馆自身的服务能力,城建档案馆必须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运用高科技手段,建立数字化城建档案馆,对城建档案的实态管理转变为充分发掘城建档案潜在的信息资源,并将信息进行数字化转换和加工,通过网络传递快速而有效地为社会和城市建设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数字化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及公众对城建档案信息的需求和利用,这不仅提高了城建档案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了城建档案的作用,而且提高了城建档案馆的社会地位。再者,城建档案馆保存的档案文献中,有不少是珍贵的历史文物,若频繁地翻阅使用,原件极易损坏而不能永久保存。对档案文献进行数字化技术处理后,可以在网上和获取,而档案文献的原件则可以妥善的保管起来,既利于档案原件的保存,又档案信息的提供利用。因此,城建档案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服务是新世纪城建档案工作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趋势。

城建档案馆篇7

(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 苏州 215028)

摘要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是我国“十二五”档案事业的工作重点,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过程的真实记录,本文将探讨在开发区行政体制下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利用,同时以苏州工业园区档案馆为例,剖析开发区城建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的具体实现。

关键词 城建档案 开发区 资源整合 服务

中图分类号G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0706-7049

城建档案是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实体等不同载体的档案。开发区城建档案既是城市化的集中体现,又是城市经济建设的缩影,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较高的价值。开发区城建档案工作如何适应开发区高速发展的需要,如何整合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大量分散的档案信息,如何适应开发区精干、高效的行政部门设置,这需要有效的档案管理模式指导开发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一、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

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于2011年5月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时,文章报道的标题即为“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并提出“我们将树立‘大档案’的观念,抓紧制定法规,加强文件归档工作,加强档案接收进馆工作,加强档案收集工作,加大档案资源整合力度”。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十二五”档案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

1、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的内涵

目前对城建档案资源整合存在许多定义和理解,但需从资源整合的本质去理解。资源整合实质就是优化资源配置,达到1+1大于2效果。城建档案资源整合不是简单地将分散的规划、建设、竣工档案集中管理,而是通过对档案机构和档案资源配置优化,从而提升档案服务功能。同时,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相辅相成,档案服务是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目的,亦是档案资源整合的动力。

2、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的内容

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主要包括机构整合、资源整合、服务整合和人才整合。机构整合是资源整合的基础,资源整合是服务整合的基础。

(1)机构整合

任何改革是否成功要看此项改革是否能够推动这项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广东的顺德和深圳、上海浦东、安徽和县等地在整合当地档案资源、改革档案管理模式等方面迈.出了成功的步伐,他们改革的共同点在于建立一个“归属明晰、门类齐全、服务高效”的国家档案资源管理机构,改革我国档案管理体制和机制,即从体制上实现档案工作机构归并,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档案管理机制。

(2)资源整合

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包括与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有关的多方资源整合。包括硬件资源整合、软件资源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整合。

①硬件资源整合

包括城建档案馆建筑整合、恒温恒湿档案库房整合、监控与智能设备整合、数字档案馆设备和档案实体等整合。通过硬件资源的整合,可让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实体得到最好的保管。

②软件资源整合

软件资源整合主要指构建统一的数字档案馆软件平台,包括数据库软件、数字档案馆应用软件等整合。通过软件资源整合,达到减少软件重复开发等问题。

③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主要指相同或异构数据库的档案数据整合,实现对电子图纸、声像、视频等档案数据集中保管。

(3)服务整合

开发区城建档案对城市规划、经济开发、交通布局、节能环保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档案资源整合,可向公众提供“一站式”档案利用服务,从而提升档案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4)人才整合

档案机构整合、资源整合与服务整合是否成功的关健是人才整合,通过对不同专业人才整合,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效应。二、开发区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1、城建档案分散,权责不明

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不仅包括传统与城市建设相关的责任部门的文书档案,还包括各种载体的电子图纸、声像档案、视频档案的专业城建档案,使得多头、分散的专业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但目前城建档案还分散在规划、国土资源、消防、质检、交通等部门,受到部门保护、部门利益的钳制,各部门还未就城建档案信息的统一达成一致,开发区管委会体制的“简单灵活”和“一站式服务”不能极好线。使得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面临着信息孤岛和信息壁垒的问题,在查档和使用过程中,档案调度难度大,信息服务不尽如人意。

2、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低

城建档案涉及到建筑、市政、交通、人防、园林风景等领域,对城市规划、交通布局、节能环保、旅游资源开发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而开发区的城建档案相较于普通城建档案,具有档案信息量大,信息增长速度快、信息价值量高、档案信息时效性强等特点,对智慧城市建设、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家经济规划布局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还未意识到开发区城建档案的价值,造成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价值属性不能完全体现。

3、信息化程度不高,服务意识淡薄

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城建档案利用率,增强档案利用效率,加强城建档案馆资源配置,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大部分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给档案信息资源整合造成极大阻碍。同时很多城建档案馆片面关注档案的收集整理,还没有树立档案信息的整合性服务意识,导致目前城建档案工作还停留在城建档案的保管上,缺乏对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编研整合以及信息化。

三、苏州工业园区“SIP模式”档案资源共享与服务

苏州工业园区(简称SIP或园区)为苏州市所辖的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县级行政管理区,于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建设的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于2007年7月成立,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是集中保存、管理苏州工业园区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和利用档案的服务中心。目前增挂“苏州工业园区档案馆”和“苏州工业园区城建档案馆”两块牌子。

苏州工业园区城建档案馆以园区档案管理中心为主导,借助新建档案馆舍之机遇,将辖区内规划、土地资源、消防、质检等各部门的城建相关档案集中到园区档案馆,成功实现了园区城建档案资源的整合。

1、苏州工业园区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

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主要通过机构整合、硬件整合、软件整合、数据整合和人才整合实现档案资源整合,它不仅仅是在物理形态上实现了档案馆对本行政区域内档案的集中,更重要的是在管理体系和开发利用上实现集中和统一。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借助数字档案馆信息平台,进行线上线下双重管理,成功实现了档案资源的整合,并对外提供先进、优质的档案服务。

(1)机构整合

为适应开发区的机构精简,园区成立之初档案暂时由园区建设规划局下属机构整理保管建设档案,管委会下属机构整理保管文书档案。但随着园区快速发展,城建档案、拆迁档案、环保档案等其他门类档案日益增多,园区于2007年正式成立园区档案管理中心这家唯一的行政管理机构,主管园区范围内的所有档案工作。先后了《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工程声像档案拍摄、整理、归档指导规范》、《苏州工业园区城建档案管理规定》、《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工程竣工图纸质及电子档案归档整理规则》、《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的编制及报送办法》等指导性文件。

(2)资源整合

①档案馆资源、库房、档案实体等硬件资源整合

园区2008年5月开工建设高标准档案综合大厦,总建筑面积约8.2万平方米,建设标准是“建成国家一流的档案馆”,设计库房储藏规模150万卷。档案馆内配置了智能密集架、智能小车、风淋系统、消毒设备、安全监控设备、自动报警和灭火设备、温湿度测量与调控设备等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先进设施设备,为档案的安全保管、科学管理、提升服务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因此,园区范围内所有门类永久保存档案都能共享到最先进的档案管理设施。对于查档要求频繁的房产档案等不实行物理归档,实现逻辑归档,也体现了档案资源整合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从城建档案角度收录了立项申报及批准文件、国有土地使用证、各部门(消防、劳动.环保)审核批复等前期文件,还有电子图纸CAD和声像、视频档案,形成了各类档案统一管理与保存,有效地实现了档案资源的整合。

②园区数字档案馆信息平台整合

园区于2010年起开发了数字档案馆信息平台,建立了覆盖全区的档案管理网络,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技术保障。该平台集成技术先进,采用了SOA企业服务总线平台进行系统的集成和构建,为城建档案利用和平台扩展提供了底层技术支持平台,方便实现业务系统和自建档案系统的接口对接。该平台将档案管理系统、虚拟档案室系统、在线业务指导系统、馆藏资源管理系统、离线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档案整理系统、CIS建设档案管理系统以及门户网站8个功能模块集成整合在一起,通过一个平台不同用户根据自身权限可以使用不同应用系统。

③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园区档案中心多门类数字资源整合实现了多赢,不仅减少了立档单位在软件开发或购买以及后期维护的费用,同时也方便了档案中心对数字档案进行时时维护和利用。用户在档案大厅可以登录系统检索所需档案,档案中心则通过数字档案数据库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保证了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档案安全。

④服务整合

园区档案管理中心依托数字档案信息平台在实现应用系统集成的同时亦成功实现了用户的分类和整合,该用户包括档案中心、公众用户、立档单位、服务公司等,这些用户必须通过该平台才能实现自己的档案行为。公众用户通过该系统可以查阅自己需要的档案信息;立档单位通过该系统可以建立自己的虚拟档案室,向档案中心提出报建申请并可时时录入数字档案信息;档案中心通过该系统可以管理数字档案信息,实现档案权限分配,跟踪项目进展等.

⑤人才整合

园区档案管理中心目前集合了众多档案专业及相关专业人才,具体包括档案、建筑、计算机、信息管理、编研、写作、摄影摄像等多方面专业人才。完全达到各门档案资源管理的人才需求。

2、苏州工业园区资源整合与服务的“SIP模式”应用

“SIP模式”在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得到了充分应用,归纳起来为:

一个中心、一套班子、一个平台: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中心员工、信息平台。

两块牌子:苏州工业园区档案馆、苏州工业园区城建档案馆。

四项整合:机构整合、资源整合、服务整合、人才整合。

八个功能模块:档案管理系统、虚拟档案室系统、在线业务指导系统、馆藏资源管理系统、离线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档案整理系统、GIS建设档案管理系统以及门户网站8个功能模块。

城建档案馆篇8

一、国家档案馆在文化创意城市建设中的功能体现

(一)国家档案馆的馆藏是推动创意文化思维的历史参照

1.国家档案馆是文化信息的汇集地

我国各级国家档案馆共收藏一亿多卷件的各类档案,其年代,有公元8世纪以后各个朝代的零星档案,公元14世纪以后西藏地区连贯的档案, 17世纪以后中央政府和少数地方政府有系统年份的档案,以及20世纪以后较为完整的档案。其载体,除了纸张以外,贝叶、竹木片、铁券、布帛等少数古老的材料及磁介质、化学介质等新型载体并存;档案中的文字除汉字外,兼有满、藏、蒙、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傣、壮等少数民族文字以及英、法、德、西班牙、葡萄牙、阿拉伯、俄等外国文字。这些档案所包涵的信息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我国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史,对内对外交往史,内容涉及古今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各种知识信息,为今天的文化创新奠定了基础。

2.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档案馆馆藏档案具有文化遗产的特性。

1996年由国家档案局牵头组织成立了“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委员会,2000年正式启动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自2002年3月,国家档案局先后三次组织“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评审,尹湾汉墓简牍中的西汉郡级档案文书等113件组档案文献分两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除了入选部级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档案之外,在各级国家档案馆保存的档案中还有数量庞大的珍贵档案,均是不同级别的文化遗产。

其次,各级国家档案馆注重了对区域内非物质文化的收集与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中明确规定:“国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保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妥善保管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防止损毁、流散、丢失”。近年来,各级国家档案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发掘和收集工作。

北京市崇文区档案馆(局)与承担本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责任单位区文化馆及时联系,就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利用和传承过程中形成档案的管理工作交换意见,并查看了档案保管条件及前一阶段普查、申报工作中形成文件的收集整理情况,明确专人,进一步加强文字、照片、录像等各种文件材料的管理,确保了本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

3.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信息为文化创意提供基础参考

国家档案馆是支撑城市文化的软力量之一,为本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信息资源是档案馆今后的一项新功能。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将成品定位在精神层面的文化渗透,因此档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作用突出表现在:

首先,档案信息可以启发文化创意灵感。

英国学者查尔斯·兰德利先生在国家创意城市论坛的主报告中提到,历史文化因为过去的成就而启发灵感,在创意中深沉的思考,贡献能量,节省时间,并激起我们想要学习模仿的欲望,在经过时间的考验后,产生出洞察力与自尊,历久弥新。历史文化的最佳表现,要靠我们扮演创新传承的角色。

黄宗汉先生利用北京市档案馆馆藏的《湖广会馆志》,原样恢复了湖广会馆。北京的湖广会馆是世界上最早的戏院之一,京剧艺术大师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等曾在这里登台献艺。如今,这里不仅重新回荡起京剧的优美唱腔,而且在这里建立开放了北京市第100家博物馆——北京戏曲博物馆。

其次,档案信息能够促进历史文化传播。

国家档案馆作为文化事业单位,承担着文化传播、社会教育的功能。档案作为一种文化的承载物,具有可传播的特性,同时,社会对档案信息存在巨大的需求。档案是存储和传播知识的一种形式,它记载了社会实践活动中大量有知识价值的事实、数据、成果和理论。

北京市档案馆依托馆藏档案史料,举办胡同文化展,启动《北京胡同档案史料挖掘整理与开发利用研究》。结合口述史料及实地调查,将北京现存胡同及消失胡同的信息进行研究远期目标是建立胡同档案数据库,除了记录其建筑特色外,还将每条胡同独特的历史文化表现出来,建成后的“网上胡同”由一个个虚拟院落组成,市民只需输入门牌号就能将这个院落的历史典故“一网打尽”。目前,东城区禄米仓、崇内街道地区近50条胡同的档案资料整理完毕。作为阶段性成果的《西交民巷历史文化展》业已推出,受到社会媒体和各界人士的关注。

(二)促进档案文化推广,创造档案馆休闲文化

国家档案馆应凭借档案馆所特有的档案优势开发自身的文化产品,特别强调其服务公众的性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走出纯史学研究的圈子,同时,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今天讲坛类栏目倍受关注,一些以前默默研究的学者也走到台前。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原创于中国现代文学馆,《考古中国》、《故宫》、《探索发现》、《国宝档案》等一系列节目受到观众的追捧,反映出大众对一向神秘的档案文化的渴求,也使得国家档案馆在历史的厚重与平民化的通俗易懂间找到了平衡点。

二、国家档案馆为文化创意城市建设发挥服务功能的方式

(一)基本方式——档案利用

档案利用是档案工作的目的与归宿,档案信息较高的利用率是提高文化创意城市生命力的保障,也是激发文化创意的途径之一。如朝阳区档案馆仅2004-2006年就接待利用者18860人,查阅档案40099卷。利用者中个人利用档案的比例较高,人们从档案中获取信息的意识日益增强。为出版杂志、编写轶闻趣事、进行投资分析而到档案馆的利用者也在逐渐增多。利用者利用网络等手段查询历史、文化等有所增加。如久居朝阳的一些老居民,通过参观区档案馆举办的《朝阳区城市建设成就展》,引发其对个人文化寻踪的兴趣。很多人看到自己原来居住的朝外地区的变迁,来到区档案馆查询老照片、当地古籍资料、传闻轶事,见证今昔变化,感受历史文化的积淀。

(二)重要方式——档案展览

特色展览是国家档案馆的一张名片。近年来,高档次、高品位的档案展览不断推出,提高了全民对档案馆的关注程度,提高了公众的历史文化素质,更激发出文化创新思维。目前,档案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正向更广的范畴扩展,向主动的、规范化的社会教育机制转化,在各级各类档案馆举办的不同类型展览中,不乏文化精品。

1.基本陈列是国家档案馆标志性工程之一

上海市档案馆的基本陈列《城市记忆——上海近现代历史发展档案陈列》,通过600多件独一无二的珍贵档案文献和历史照片,展示了近200年上海城市发展的脉络轨迹。这一展览设计的匠心独具、展陈的巧妙结合、展品的弥足珍贵以及现代化声光电手段的有效补充,都使得该展览成为全国档案馆中基本陈列的精品。凡是走进上海市外滩档案馆的观众,无论是档案界同行,还是普通公众,甚至是国外观众,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总能有一些触动,使之记忆深刻。该展览也成为上海市档案馆的标志之一。

2.专题展览是激发观众兴趣的热点

北京市档案馆1998年举办的“让昨天告诉今天——北京商品票证回顾展”一经推出就受到社会各界的追捧,在展览举办近10年里,多次到京城各大庙会以及区县乡镇、社区展出,备受青睐,数十万计的观众参观了该展览。报刊等媒体给予持续不断的关注,直至今日,媒体还经常会从多个角度予以大篇幅报道,如鉴宝收藏、百姓故事、历史变迁等。一个普通的专题展览成为开辟媒体文化创意的灵感源泉。

3.展览交流是扩大文化影响的方式

当前,跨地区、跨境档案展览越来越频繁,如北京市平谷区档案馆创办的世纪阅报馆不仅在北京地区获得较大反响,还应邀赴厦门展出。展览交流扩大了档案的影响范围,使档案中蕴含的文化信息被更多人所了解。

(三)主动方式——档案编研成果

档案编研是档案信息的再生产,是档案馆主动展示馆藏文化的重要方式。编研出版物是创意产品的集中体现,而档案信息是这种创意产品的信息基础。近年来,由于各级档案馆加强对馆藏档案的挖掘和研究,一批高质量的编研成果出版面世,使档案编研成果在社会上备受欢迎。如由《北京档案史料》编辑部点校、整理、编辑的《那桐日记》在参评的400余种书籍中胜出,被评为2006年度新华出版社优秀图书。朝阳区档案馆编辑的《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常委会议回眸》,对历届区委常委会议议题、内容、议定事项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各历史时期朝阳区重大决策的背景、过程、特点,力求找出规律,为区委、区政府各部门强化执政意识、提高决策能力、提升执政文化水平起到参考与借鉴的作用,该书受到了各单位的广泛欢迎,区领导做出批示,要求区委和区委部门有关领导阅读、研究,强调“研此对安排好、记录好常委会有帮助,对强化意识有益处”。

(四)新兴方式——网上馆藏信息共享

数字档案馆有着更丰富、更便捷、更安全、更久远的优势。当档案馆的馆藏信息转化为便于网络共享的数字化多媒体形式后,永久保存在全球网络电脑的储存媒体中,信息将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最大价值,将实现知识无国界的梦想。区档案馆链接在区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内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查询达到80.02万次。

三、国家档案馆在创意城市建设中功能发挥的保障

国家档案馆在创意城市中功能的发挥,需要物质、智力等各方面的充分保障。

在物质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馆藏建设,丰富馆藏信息资源,同时,加大档案开放力度,从社会公众的视角来看,开放的档案才是可供使用的有效信息,档案馆要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满足日益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对档案馆馆藏信息的需求。如朝阳区档案馆先后八批向社会开放档案,同时首次对馆藏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实施提前向社会开放。其中包括第九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材料;区文化文物局形成的各种文化信息、简报,经验交流等方面的材料;原区园林局形成的区古树名木档案;原区农林局有关蔬菜、粮食种植,植物保护、土壤化肥、林业果木等内容的农业科技等文化类档案的提前开放,有效促进了档案馆在文化创意城市中的功能发挥。

在智力方面,要树立人才是文化创意的发掘者这一理念,强化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适应创意城市要求的研究人员、策划人员、宣传人员和展览人员;同时要积极扩大与会展业、网络业、媒体、文博等相关部门的合作与支持。

总之,对于打造一个创意城市而言,档案馆的缺席将是一种遗憾,档案馆以其馆藏档案特有的真实性、记录性和历史还原性,对历史的存留和再现是对创意城市的最大价值之一,没有历史感的民族没有未来,同样没有档案馆的城市将会是一个贫穷的城市。

参考文献:

1.查尔斯·兰德利.张至维译.创意城市指南,2005创意城市论坛报告.

城建档案馆篇9

一、城建档案收集工作存在的问题

1. 不该进馆的档案进馆。不该进馆的档案进馆了,主要是从进馆档案的质量上提出的。从已进馆档案的质量看,馆藏不够优化,不少城建档案馆在开展收集工作时存在着“饥不择食”的现象,尤其是在建馆初期,接收和收集了大量的无甚保存价值的和小型工程的竣工档案。这些档案充填库房,既增加了整理、鉴定工作的负担,占据了大量保管空间,也耗费了日常性维护费用,既不方便利用,也没有多大的利用价值。湖南省县市级城建档案馆达标升级工作中,体现出来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馆档案数量上来了,但档案质量的确存在缺憾,影响了顺利达标升级。馆藏档案的质量优化、结构优化是丰富馆藏的要求和标准之一,也是收集工作的出发点。各级城建档案馆(室)在收集工作中应该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根据城市建设的不同阶段和特点,划定各自的接收范围,要做到“应收尽收”,也要做到“宁缺勿滥”,使各类城建档案都有一个适当的归宿,便于保管和提供利用。

2. 该进馆的档案没进馆。是指在城建档案管理和收集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许多盲区,致使按照国家规范标准应该进馆的档案没进馆。一是接收范围不明确。全国性的城建档案接收范围尚未出台,各市城建档案馆的接收工作,基本上是按照《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和《城市建设档案分类大纲》进行的。由于上述规定比较笼统,操作上强制性不够,具体接收范围不明晰,一些有争议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建档案的收集工作。二是档案进馆渠道不畅。从近几年进馆的城建档案看,除按归档制度接收的规划部门形成的土地征用、划拨档案外,大部分是由城建档案“一书两证”制度所控制的建设工程项目竣工档案和部分大中型工程项目竣工档案。凡没有纳入报建程序的建设项目,如地下管线工程、重点工程和市政工程、农民安置房和自建房等,其档案进馆难度很大。有的专业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为了自己使用方便,根本不向城建档案馆移交或报送城建档案。主动联系移交和报送的寥寥无几。按归档范围向非建设单位收集城建档案更是收集工作的难点。三是馆藏档案内容单一,门类不全。按照国家建设部1993年印发的《城市建设档案分类大纲》,城建档案设18个大类。但从近几年城建档案接收和收集的门类看,大部分是工业建筑类、民用建筑类。另外,市政工程类、公用设施类等数量有限,综合类、环保类、城市建设科研类、工程设计类等很少,有的几乎是空白。四是收集工作重点不突出。在城建档案收集工作中,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工民建档案的收集、审查和验收上,而对那些与城市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拳头”档案,如城市规划档案、城市综合管网档案、大中型建(构)筑物工程档案、城市基础设施档案、全市性的勘察测绘档案、珍贵的城建历史档案等的收集工作抓的力度不够。

二、做好城建档案收集工作的对策

1. 必须建立健全城建档案法规体系,把城建档案收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如尽早颁布实施全国性的适合各市的城建档案接收范围的规范性文件,使城建档案收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长沙市制定颁布了《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条例》地方性法规,对地下管线的收集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做好城建档案工作的综合治理。在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一书两证”制度(《报送建设工程档案责任书》、《建设工程档案初验认可证》、《建设工程档案合格证》)的同时,还要充分运用行政、法律、政策等各种手段,发挥城建档案馆(处)的部分行政职能,通过行政程序化手段,规范档案的收集工作。

3. 深入宣传档案法规。增强住房和建设系统各专业主管部门、各建设、设计、施工单位的档案意识,加强建设工程的跟踪管理和档案编制现场指导,提高编制竣工档案的质量,保证进馆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

4. 做好沟通与协商工作。目前,由于城建档案法规不完善,对有些系统、有些部门向城建档案馆移交档案的问题尚无明确规定,要做好这些系统、部门的城建档案收集工作,必须通过沟通与协商的办法,如通过与铁路、公路、民航、国防、电力、电讯、水务、环保等部门的沟通协商工作,将它们所形成的一些重要城建档案收集进馆。还要加强住建系统内部协调,住建系统业务档案直接形成于住建行政审批过程,真实地记录了各种工作流程,其利用价值更加突出,更需要加大业务档案的收集工作力度。

5. 提高业务指导人员和基层资料人员的素质。切实加强经常性业务培训,推行资料员持证上岗,建立建设工程资料编制管理信息员队伍,加强资料员动态联系,及时掌握城市建设的信息和动态,把工作重点放在“拳头”档案上,拓宽进馆渠道,将应进馆的城建档案全部收集进馆。

城建档案馆篇10

关键字:城建档案 行政执法

城市建设档案馆是集中统一管理城市建设各类专业档案的国家专门档案馆。集中保管全市重要的城市规划、勘察、设计、公用、民用建筑、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等重要档案,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乃至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八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市先后设立了城建档案馆,是市政府下属的科技事业单位,本身不具备行政管理职能。但在履行城建档案馆法定职能的过程中,因为没有行政管理职能,城建档案馆工作的开展遇到很大困难。

1998年前,由于受城建档案保证金制度制约,建设单位能够在工程竣工验收后主动向城建档案馆报送城建档案。1998年以后,国家取消了档案保证金,在缺乏有效制约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城建档案正常移交归档,成为摆在各地城建档案馆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城建档案依法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建档案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有待提高。个别单位主管部门对城建档案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部分建设、施工单位建立城建档案不完善,应当立卷归档的文件材料没有及时收集、归档,散存在部门的现象比比皆是。

(二)建设系统各行业主管部门协调配合不够。在道路、管线、住宅小区工程的规划许可、施工许可、规划核查、竣工验收等环节上,规划部门、建设部门、管线产权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就管线竣工测绘、档案收集移交没有协调一致,造成管线档案分散保管甚至缺失,给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麻烦,给城市安全留下不应有的隐患。

(三)城建档案执法工作还不到位。没有将城建档案法规规章纳入城乡规划管理、工程质量安全、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等执法检查的内容,对各类工程档案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及时查处不够,实质性处罚偏少、偏轻。

(四)城建档案工作基础亟待强化。一些单位保管条件不符合要求,档案库房和基本的防护设施欠缺,有的还存在安全隐患。

二、设立城建档案管理处的积极作用

依法治档首先要从加强法规建设入手,为此,各地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要求各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必须到所在地城建档案馆(室)签订《报送工程竣工档案责任书》,但制度的落实情况却不容乐观,移交滞后或不移交时有发生。

以前城建档案馆管理全市城建档案是以委托授权的组织部门,虽然在委托范围内也可以行使国家行政职权,实施某些行政行为,但它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开展活动、承担法律责任。而是以委托它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的,因而被委托的组织不属于行政主体。为改变此局面,特别是大中城市城建档案馆都相继增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处”或“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公室”的牌子,赋予城建档案馆事业机构以行政管理权,履行市政府管理城建档案工作专门机构的职能。

青岛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以青编办字【2009】127号通过了关于市城建档案馆加挂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处牌子的批复。城建档案管理处成立是我市城建档案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更加突出了城建档案管理的行政职能,标志着我市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也是我们真正落实建设部明确提出:“全面履行城建档案事业和城建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的具体体现。扭转过去过分依赖城建档案保证金的约束作用,忽视依法治档的局面,着重依靠法制手段,城建档案服务城乡建设,服务全社会的功能将更为突出,必将较大的推动我市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

实行“两块牌子,一套机构”归口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业务上受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指导。这是目前全国各城市大多采用的管理模式,它有以下优点:第一、符合城建档案按专业管理的原则,体现城建档案工作与城市建设工作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管理机构也有适当的行政权威;第二,行政、事业机构合一,符合“精简、高效”的机构设置原则,更有利于城建档案工作统一标准、统一要求,也有利于相互间的协调配合与工作安排。第三,有利于城建档案归口建设部门管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城建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使城建档案工作既有专门机构去具体落实、具体管理。城建档案馆负责城建档案工作日常的具体管理,城建档案管理处负责加强城建档案的立法和执法,查处档案违法现象与行为。

三、行政执法的措施及成果

我们依照国家《档案法》、《城乡规划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对建设工程档案的归集管理规定,建设部《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和《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2009年以来,山东省政府颁发《山东省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备案办法》(鲁建发[2009]11号)、并在《关于切实做好住房城乡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鲁建发[2010]7号)中对工程档案作了明确规定。在运用行政执法权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拓展依法治档的思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执法力度:

1、规范建筑市场检查

2008年我馆首次参加了市建管局组织的全市建筑市场执法检查,对市内四区在建项目约150个工程的档案情况进行摸底检查。有了城建档案管理处后,便以独立执法主体形式执法,对违法违规在建项目下达《档案责令整改通知单》,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城建档案意识,规范了各单位的档案管理。

2、档案员培训

历年来,我馆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建设工程档案人员业务培训,不仅提高了工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从源头上加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促进了城建档案归档质量的提高。

3、积极落实"两书一证"

实行《建设工程档案移交合同书(责任书)》、《建设工程档案预验收意见书》和《山东省建设工程档案合格证》(简称"两书一证") 制度,将城乡建设档案归集纳入工程建设程序,在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房屋产权初始登记等关键环节严格把关,使档案齐全、完整、准确进入城建档案馆集中保管,服务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青岛市建委在市行政审批大厅施工许可窗口代办"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移交合同书",将"建设工程竣工档案验收意见书"作为申报竣工验收备案的必备要件,鲁建发[2009]11号文件下发后,市国土房管局将《山东省建设工程档案合格证》作为办理房屋产权初始登记的必备要件,市区正规报建工程竣工档案归集进馆率达到100%。

4、规范执法公开、细化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