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自然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19 13:29:20

感受自然作文

感受自然作文篇1

Look at the flowers, look at the trees, look at the lovely fish, unrestrained clouds,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so relaxing. At this time, I am also like an elf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Everything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belongs to me.

万类春天竞自由!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我也努力地展示真实的自我。我想起李乐薇在《我的空中楼阁》中说的一句话:“大自然是一幅天然的巨画。”的确,大自然的美是无穷无尽的,而每一个人,只不过是这幅巨画上的一点色彩罢了。

All kinds of spring competition freedom! In the embrace of nature, I also try to show my true self. I think of a sentence Li Levi said in my castle in the air: "nature is a natural giant painting." It is true that the beauty of nature is endless, and everyone is just a little bit of color in this huge painting.

既然世界这么美好,那么我们有何理由不去用心感受它呢?繁忙的工作,紧张的节奏,在我们整日为事业拚搏、为生活奔走的忙碌之后,是否也应该多走近大自然,去领略大自然无穷无尽的美呢?

Since the world is so beautiful, why don't we feel it with our heart? With busy work and tense rhythm, should we go closer to nature and appreciate the endless beauty of nature after we are busy working hard for our career and life all day long?

凉凉的雨丝拉回了我的思绪。感谢大自然,感谢它赐予我们如此的美景,感谢它给予我们生命的启迪。

The cool rain pulled back my thoughts. Thanks to nature, thanks for its beautiful scenery, thanks for its inspiration for our lives.

想到这,我不再抱怨世事的繁琐,我仿佛看到绚丽的彩虹在向我招手。

Think of this, I no longer complain about the complexity of the world, I seem to see a gorgeous rainbow waving to me.

感受自然作文篇2

大自然是美好的,大自然总能带给我们好的心情,但前提是用心去感受大自然。

初中的学习中新增了几门科目,其中有政治,政治的书上说要拥有积极良好的情绪去用心感受大自然,感激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切,欣赏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有一次,我遇到了令我很不愉快地事情。我的一位好朋友知道了,拉着我就往山上跑。我生气地问“你干什么呀!”他却回答:“帮你治病。”我顿时更生气啦,我怒吼道:“我有什么病呀!我看是你有神精病吧,一溜烟的把我带到这山顶上,你到底想怎么样!”只见他没有一点生气的样子说:“我呀,是让你来感受一下大自然,治一治你的心病。”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心情有些放松。啊这大自然可真是美好,我生气的心情也随风而去啦。想起刚才把朋友当成了出气筒,我有些惭愧,连忙向他道歉。还好我这个朋友啊脾气好,本来就没有怪我,因为当时的我正在气头上,我发泄一下儿也是好的。我真为我交了一位这样的朋友感到自豪。

大自然真奇妙啊!

邢台市三十二中初一:薄一博

感受自然作文篇3

打开窗扉,阳光静静地走进来。窗外,那一片绿意,在心底缓缓蔓延。杏雨濡染的点点花红,春阳沐浴的丝丝碧纹,万物飘逸的层层葱翠。舞动的翅膀,划过蓝天,在春的梦想里幸福的织缀……

暖暖春晖,沐浴着翡青的草儿。它挺着嫩绿的身子随风摇拽,那么柔软,那么耀眼,似乎要把蓄积了一年的绿全部献出来。草儿们在窃窃私语,它们说:“我们是坚韧、顽强的小精灵。”大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很好的应证了这句话吧!

春天最神圣华美的馈赠无疑是那姹紫嫣红的花儿。在这个花儿们争放斗艳的季节里,你是否愿意一睹迎春花迷人的风采?她分明是一位最可爱的小姑娘!下身着一件翡翠般、绿色丝绸般的裙子,上身穿的是金黄色的短衫。春风吹拂迎春的短衫,闪动着,大概天上那打着转儿,眨着眼睛的星星也不过如此吧!

清澈的秀水我没见过。我生长在美丽富饶的山城Fengjie,Chong qing。闲暇之时,这绿水飘摇的江水则成了我细细品味的佳茗,散发着醇香的气息。清晨,阳光透过朝霞那绚丽的色彩射到江面上,大概猴子们在水中捞的月亮也比不上这江面上的粼粼波光吧!

感受自然作文篇4

我爱大自然,爱她的姿态万千,爱她的春夏秋冬:

从朱自清的散文《春》中,我看到了春天,她是多么美!“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你看,“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她是多么的温柔;“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春天又是最富有活力的季节……

伴随着梁衡的《夏感》中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我又看到了大自然的第二个孩子——夏天,一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丰收的季节终于在何其芳的《秋天》中感受到了。秋天,她“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我找到了,秋天,她栖息在农家里;“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蓬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她游戏在渔船上;“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她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读到了冬天,寒冷的冬悄然而至,冷气频频光光临,

感受自然作文篇5

想着念着的在心中,而大自然虽是“身外之物”我们却也融入其中。海子曾为它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却也不得不向现实低下他高贵的头颅甚至是被它压下再也起不了身,世上没有什么宿命也没有轮回,但愿有来生,来生再相逢。无论如何大自然它作为一个旁观者,更作为参与者都如初岿然不动。我们伤害它时,它会给人们以痛苦、迷途、失败,但人们对于他们腐烂的皮肉那无数次的探索、救赎也必定会得到大自然的回报的

风带走的声音,吹乱了我的思绪,只管在狂风中面朝着大自然叹息,哽咽的无言

我那天空啊,你何曾像如今披上了乱麻;我那旷野啊,你何曾似如此寸草不拔;我那双灵动的眼啊,你和曾被此景蒙上昏花

感受自然作文篇6

关键词:自然景观;自然设计思想;精神感受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082-01

西方信仰中人们渴望天堂的净土,东方佛学中人们追求来世与超度因此他们将美好的希望与向往转化成现实的景观元素并加以应用,以此来获得净化灵魂的精神感受。人们一直把自然作为最好的老师并加以学习和模仿。自然所创造的景观感受给人以极大的创作灵感。

一、自然景观与人的精神感受的关系

精神感受作为一种极其普遍和重要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在文学艺术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样在景观设计中也具有很大的优势。自然的精神向往是通过场所传递给人的,是人和环境情感交流的桥梁,是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交互作用的结果。自然感受的表达也是人通过认识环境本身,显示出的精神或心理、情感态度或某种认知关系。实际上,精神感受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在需要更多人文关怀的今天,精神感受在设计中的应用尤其显得重要和多样。信息时代的科技发展给予了设计者更多发挥自然的感受的空间,将其拿出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设计来说在新的时代下也同时具有现实意义。

二、对自然景观的精神感受应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自然景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趋势

积极地创造出与自然和人文共存的健康的融入自然的环境,融入自然是人做为自然人其心中最坦率的要求,是我们在体验自然与自然对话时的感觉,从自然中寻找本质原点。

融入自然的设计的实现,不是只有自然生长就能完成的,在已经有了融入自然的占地环境的情形下,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并充分利用环境,但是现在的土木开发大都是最先进行平整地形和道路工程,经常能看到在建造景观之前就破坏了自然环境这种事情。

(二)近现代西方自然景观设计思想的发展

从19世纪下半叶到今天,西方自然景观的生态设计思想先后出现了四种倾向,即:

1.自然式设计――与传统的规则式设计相对应,通过植物群落设计和地形起伏处理,从形式上表现自然,立足于将自然引入城市的人工环境。

2.乡土化设计――通过对基地及其周围环境中植被状况和自然史的调查研究,使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并反映当地的景观特色。

3.保护性设计――对区域的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通过合理设计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以保护现状良好的生态系统。

三、自然景观和非自然景观在精神感受中的矛盾与联系

无论是自然的景观,还是人造的景观,好与坏的评判都不能离开人类的审美观。在古代中国,人们强调内在的精神情感与外在的形象创造的统一。中国古诗词中倡导托物寓意,由此引申出更丰富饱满的情感和精神寄托。这也是园林艺术的生命。而园林景观中最能引起人们情感变化的即为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是园林景观的主体,人文景观是园林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不可忽视人文条件的作用,有目的地把人文景观融汇大自然的环境之中,会使园林景观呈现多彩的现象。如:风景名胜区内的楹联题对既借助景观环境的动人效果,又运用语言文字的表意功能,使观者的情与眼前的景融合起来,使游人的审美感受超越了具体时空的限制。杭州云栖寺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松声竹声共玄机的楹联,不但生动地描绘了实际的景观,而且表达了一种精神的心灵的感悟,从而使人的精神感受大大地丰富和增强;摩崖石刻,既是造型艺术,又是文学艺术,能起点景作用;神话传说,虽无形影,却给景物笼罩上神奇的色彩;徐霞客的山水游记散文,流传天下,使自然美景存在于人们想像之中。这些人文因素不仅限于视觉感观,而且还包括景物在季节、气候、时序、音响、光影、馨馥气味以及历史传说、宗教等影响下所产生的非凡效果和观赏者各种官能的体察、情绪和意识。正是由于引入这种人文因素,才使自然景观的审美价值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和提高。人文因素与自然景观的有机契合使得人们从自然景观中得到了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景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人文景观在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应用,丰富和发展了自然景观的内容,使景观环境艺术更趋完美。

感受自然作文篇7

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体验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强调习作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但是,当前作文教学仍存在着程式化、虚假编造、难写难作等现象。小学生作文存在内容空洞、不具体,语言单调,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所写的内容没有经历过,有的虽经历过,但是没有什么真切的感受和体验,因此作文时,只得胡编乱造,既写不具体,也不能表达真心实感。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易于表达,能够表达真情实感,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增强体验,多写体验性作文。

一、引导实践,丰富体验,积累素材

学生习作的最大难题是“无话可说,没内容可写”。由于学生社会实践少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生活阅历浅,没有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写作时当然就像“无米之炊”。因此,作文教学要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就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丰富生活阅历,丰富情感体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实地观察、体验生活,才能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

首先,要引导学生参与自发性实践活动,这类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它具有主动性、随机性、经常性的特点。比如看电视、唱歌、游戏、交朋友、外出旅行、做家务等等。在这些健康、充实、自然的常规化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和记录,让这种自发性实践活动成为大容量的生活作文素材。

其次,老师应该因地制宜地为学生设计、推荐实践的项目、计划,鼓励学生大胆勇敢地参加实践。如:引导学生组成“雏鹰假日文明小队”,活跃在街道、社区,宣传环保,参加做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深入到群众家中,宣传消防知识,提醒人们注意防火安全,免受火灾伤害;到工厂参观,到社会调查……这样,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获得第一手写作素材,使写作内容具体化、真实化,并从中感受生活,丰富阅历,让生活真正成为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二、回忆生活,唤起体验,引吐真情

专家指出:“追忆性体验能帮助人重新发现已逝生活的意义,不仅能通过想象、联想和记忆把最美好的、最值得珍视的情感经验重新捉取出来,而且能挖掘出以往平淡生活中美的因素,以积极地享用人生。”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许多美好的经历留在童年的记忆里。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通过创设情境,勾起学生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唤起他们曾经有过的经历和情感体验,激起他们情感的波澜,引发他们倾吐的愿望。如指导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七册第8组习作《一张相片的故事》时,让学生精心挑选珍藏美好记忆的相片,向大家展示,讲述这张相片的故事,写出自己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可设计如下教学流程:1、看相片——激发真情;2、说相片——引吐真情;3、写相片——抒发真情;4、赏习作——交流真情。

学生通过展示相片、交流相片,一个个兴奋不已,仿佛又回到了曾经拍照的地方,那种曾经有过的体验和感受重新被唤起,产生了不说不休,不吐不快激动情绪。学生情动于衷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言溢于外,情感迸发,笔下怎能不生花?

三、结合活动,参与体验,勤写作文

体验性作文最大的特征就是充满生活气息、充满时代色彩,必须源于生活,反映生活论文格式。体验和实践作为体验性作文的载体非常重要,其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

1、在学校里体验、作文

在学校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体验活动的快乐,写真实感受的作文。“现场演示作文”“创设情境作文”“现场观察作文”“现场游戏作文”在作文课上设计可资记叙的生动、活泼、有趣的游戏活动,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情绪,诱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从思维到语言文字的转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及写作水平。它把课堂“变成了舞台,变成了实验室,变成了一个活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与,耳濡目染,身体力行,尽情欢畅,然后记下其所见、所闻、所感。

2、在家庭中体验、作文

家庭生活是体验性作文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中的故事小事,都可以成为很有价值的作文内容。让学生参与各种家庭体验活动,如在家中学做一种家务:包饺子、烧饭、洗衣服等。但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去做,然后再把做的过程如实地、具体地写下来。学生对这样有趣的实践作业,极乐意接受,而且他们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熟练地掌握一种家务的小窍门来表现自我。因此,他们就学得很投入,并能获得深刻的劳动体验。在此基础上引导作文,很容易唤起创作灵感,写出富有趣味性的文章。

3、在社会中体验、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社会生活五彩斑斓,只有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亲自感受,才能扩大视野,开拓思路,流露真情。让学生自己去接触社会生活,如:买菜、买书买报,自己去看医生,自己坐车回老家等等,学生从中获得的感受是真实难忘的,同时也学会了对周围事物进行认真地观察和理性的思考。有的学生从自己看医生的过程中了解到医院的规章制度;有的学生在买菜中学会讨价还价,识别真伪。这些形形色色真真切切的体验就成了学生写作之源的活水,他们在这样的体验作文过程中既练了笔,又长了见识,一举多得,其乐无穷。

4、在大自然中体验、作文

大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摇篮,而远离大自然的孩子的作文就缺乏生机和活力。适时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的怀抱,去采撷阳光,采撷雨露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采撷虫鸣蛙鼓,采撷鸟语花香。童心向往自然,在春天里,我们组织学生到郊外的田野,看返青的麦苗,看无名的野花,看归来的燕子,嗅泥土的气息。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那种真真切切的感受,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每次走进大自然,我从不事前布置作文题目,也不提什么要求,不给学生背上思想包袱,而是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她的触摸,倾听她的软语,尽情尽兴,满意而归。经过的学生充分的体验,教师再稍加引导点拨,便会使学生产生不吐不快的创作激情。因此,此时写的文章自然“文如清泉石上流”。

总之,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强化情感体验,写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才能激发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实现作文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的目标。

感受自然作文篇8

写作同感受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写作“原是表白内心,与他人相感通”,深刻说明写作是在发表自己生命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对于学生,尤其小学生感受生活对写作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

一、强烈的感受能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丰富的社会给人们提供了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舞台。对生活的强烈感受会引起心灵的颤动,是心潮的闸门打开,情绪的洪水奔泻而出,写作的动机与愿望得以被激活。人们常说的“不吐不快”就是指感受缠身的激情达到一种饱和点,不能再沉默,而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感受同写作欲望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只要用心去感受生活,哪怕是生活中的细节,如一片飘零的黄叶、一个颓废的身影、一句温馨的叮咛等,在特定的情况下都能让人感动,激发思维,引出写作欲望,点燃灵感的火花,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二、细腻的感受能丰富文章的内容

感受不仅是写作的诱因也是写作的对象和内容。有了写作的热情,还要言之有物,仍然离不开感受,而且还应是细腻而真切的感受。人们对于一切事物,感受颇深,并细心分析体会,写起来得心应手,源源不绝。如鲁迅在一次回家接母亲的旅途中,从家乡人们的生活中,感受到了农村经济的破产,农村生活的困苦,他把这些写入文章,于是便留下了《故乡》这一著作。由此可见,文章的内容也来源于对生活的感知。许多作家也是杂取生活中的感受颇深之物或形态合成一个,从而丰富文章人物情节。托尔斯泰说:“真正的艺术作品偶尔在艺术家的心灵中产生,那是从他所经历的生活中得来的果实,正像母亲的怀胎一样”,这个形象的比喻恰好也是作者从对生活对文学的感受中怀胎得来的。而现在,有些同学觉得作文无话可说,实际上就是因为经历单纯对生活的感受太少、太浅、不细腻,缺乏实际的内容,所以写作内容来自感受生活,细腻的感受能极大的丰富文章的内容。

三、真确的感受能使文章感人至深

感受生活总是伴随着喜、怒、哀、乐、肯定、否定等情感活动,什么样的感受,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在写作时,自然而然就把这种情感融于其中了,情感的深度决定于感受的深度。余光中的《乡愁》抒写从少年到老年的经历,对大陆故乡的思念,与亲人不能团聚的乡愁。如没有真情的感受,自然写不出这样深沉的诗人,也难以打动读者。《庄子·杂篇》中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的确,动人之情来自真却实在的感受。而在现在的教学中,不少同学写出来的文章要么平淡无味,要么滥用感情,煽动成份过重,这些都是对生活没有真却的感受造成的。可见感受生活才能做到情真意却是文章感人至深。

感受对于写作可说是举足轻重,那么怎样培养感受生活的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训练敏锐的观察能力

人的感知依赖于感官对外界事物洞察。要有灵敏的观察力才能丰富观察的内容,全面正确认识观察对象,从而有自己的发现和独特感受,才能不失时机的追踪和摄取具有写作价值的信息。所以写作首先应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敏锐观察需要长期的锻炼才能获得,法国作家福楼拜深知其理,他让学生莫泊桑学会细致的观察,要求莫泊桑用准确的语言描绘出杂货商、吸烟斗的守门人的姿态和外貌。又一次他还要求莫泊桑观察50匹马,写出不同的特点。这是冷静的观察,是观察的基本功训练,也是提高敏锐性观察基础与前提。当然仅仅是这种冷静的观察还不够,敏锐的观察是指在观察中能迅速的知悉、及时的捕捉新鲜的体念和认识,是指善于视听、善于发现、善于摄取的能力,它是感受的眼睛,它是人有所发现,发现事物的特点和美好,从多发面的(不单只是听发面)觉察中去获取丰富的感性材料。感受更多以主管的情绪为主,所以还应引导学生观察是善于透视,从平淡的事件中洞察期深邃的意义,从偶然事变中发现必然的规律,从细小事物中的出人生的哲理,要用心去感受体验。

二、增强独特的体悟能力

独特的体悟能力是感受生活能独具特色、眼光独到、思维有所创新。只有有了独特感受的发生,才有了别具一格的文章出现。写作者的可贵之处在于及时捕捉特定时间出现的独特的感悟,也在于有意识地培养善于感悟的习惯。清人徐增在《而庵诗语》中说“作者须思透出一路去,个人各自成家,不肯与人雷同”。要不与他人雷同就是从新角度出发,去感悟生活。如写柳有“柳者,留也,古人插柳话别离”。有“无意插柳柳成荫”,好个无意写出了柳枝旺盛的生命力和极强的适应力。有“垂柳轻拂亲吻大地,是对生育养育它的大地的回报”,有“识时务者为俊杰,正因为柳能适应潮流,不被风吹折”,“柳枝轻拂,对风点头哈腰一脸媚态”,“”柳枝随风飘浮,随人谈长短,见风使舵等褒贬不一的语言,他们写的是同一物,但由于各种独特的心理心灵感悟故刻画出不一的形象来。所以增进独特的体悟能力就会出好的创意。这方面可结合创新思维,多向、侧向、反向思维训练来增进,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三、培养丰富的情感趣味

感受自然作文篇9

在大自然中感受教育信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要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幼儿如果从小拥有对美的欣赏能力,那么美的情感所带来的愉悦,将会伴随他的一生。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幼儿的活教材。大自然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幼儿认识和探索感性世界提供了天然的素材。

“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大自然的色彩是最丰富的,不论你想到的任何一种颜色,大自然都能拥有。幼儿对色彩是非常敏感的,然而受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对颜色的关注比较粗浅。《指南》中指出,幼儿美术教学要带领幼儿去大自然中寻找颜色,在寻找颜色的过程中,幼儿所感受到的是大自然在和他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他们需要细心、耐心,通过细心、耐心,就会发现大自然中色彩的不同。在日常活动中,通过带幼儿寻找大自然的颜色,幼儿发现了大自然色彩的丰富,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超过大自然所拥有的颜色,幼儿对大自然产生了敬佩之情,自然而然地发现大自然是美的源泉,从而产生发现美的愉悦感。

“画”:描绘大自然的美丽 自然美是艺术的重要题材,著名美学家温克尔曼说过:“美是自然界的一种伟大的秘密”。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界,千姿百态,万紫千红。例如:春天有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夏日有雨后的彩虹、秋季有草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冬天有银妆素裹的田野,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发现大自然的美,感悟大自然的美,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现大自然的美。美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幼儿而言,来自现实生活并且经过创作者亲身体验的知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有效得多。因此,笔者幼儿园的教师常常带着幼儿去大自然写生,在户外写生,让幼儿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在写生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物体的形态、大小、前后、高低等关系。幼儿们格外兴奋,三个一群,五个一堆,通过绘画的方式描绘自己发现的美的事物。

“摄”:回味大自然的气息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照相逐渐代替了家中的卡片机,可以说卡片机在现代城市幼儿园家庭中,家家都拥有,但是家庭中的利用率逐渐下降,有的喜欢摄影的家庭卡片机被单反所替代。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家里不用的卡片机,带到幼儿园,一起和孩子带着卡片相机来到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去寻找美、发现美,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在摄影过程中,孩子会主动去接触感兴趣的人物、事物,并通过摄影表现出来。在一次次户外摄影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发现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合适拍照,通过一次次的成功和失败,形成了孩子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而摄影中的背景、人物、光线、气氛等结构因素,与孩子在分析、运用、思考、总结中又形成孩子自己的美学结构能力。每次回教室分享自己的摄影成果,孩子们都是欢呼雀跃,积极介绍自己的成果。在愉快的分享活动中,幼儿逐渐对摄影感兴趣,对捕捉美、寻找美感兴趣。

牵手艺术作品

欣赏艺术活动对开启幼儿智慧具有重要的作用,欣赏形式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能够促进幼儿多感官协调活动,同时也能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美术欣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感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

兴趣:欣赏平面艺术作品 带领孩子欣赏艺术作品,不仅要感知作品的内容、线条、形状、颜色等形式要素,也要感知这些要素所表现的情感和意义。针对幼儿园的孩子,在欣赏平面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的国画、剪纸、广告画、绘本等,让幼儿从中发现色彩、构图、形态之美。根据幼儿园孩子的接受特点,教师可以将多样化的平面艺术作品呈现在孩子的生活中、游戏中、环境中,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例如:幼儿园长廊布置《我与大师交朋友》,将孩子临摹大师的画以及大师的作品布置其中,让孩子了解大师的作品,与大师对话,逐渐感悟大师作品中美的地方;在班级美工区,幼儿园提供丰富多样的剪纸作品,让孩子发现剪纸作品的特点,学会欣赏剪纸;在语言区里,幼儿园提供各种各样的广告宣传,并让幼儿设计各种广告宣传,表达对广告艺术作品的感受;同时,提供精美的绘本材料,让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发现绘本中色彩、构图及形象的表现方法,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让孩子渐渐理解色彩的明暗冷暖、线条的疏密曲直、形状的变幻、意境的表现以及内心情感世界的表达。

生活:欣赏立体艺术作品 在孩子的生活中,立体艺术处处都可以看见,如各个地方的雕塑、漂亮的房子、有代表性的建筑等。选择孩子生活中常见的立体艺术作为教学活动的内容,孩子会非常感兴趣。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孩子一起观看视频中的雕塑,用身体动作模仿雕塑的形态,想象雕塑里的故事,并用绘画的方式,设计自己喜欢的雕塑的外形,表达自己的审美。在散步活动中,教师带领孩子看城市中漂亮的房子,在小区里观察高楼与别墅,发现他们不同的美的地方,让孩子发现生活中不同的美。在教学中,教师带领孩子欣赏各种著名的经典建筑,比如:天安门、比萨斜塔、长城、东方明珠塔等,在孩子欣赏时,让孩子说说这些建筑带给他们的感受,并提供一些立体拼图,让孩子表现所看到的建筑,这种集娱乐、学习、欣赏于一体的DIY动手制作方法是孩子们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当孩子们完成了一件立体艺术作品,他们会感到很自豪,到处介绍自己的作品,每件作品对孩子来说都有一定的意义。对每个孩子的介绍,以及对自己作品的看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因为那是孩子自己眼中的美的形象。

情感需求:欣赏文学艺术作品 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文学作品中美的意境、情感以及作品本身的美,也是幼儿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之一。让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体会作品中景色、角色的美,给予幼儿视觉、听觉的美感,激起幼儿快乐、关爱、同情等的情感。比如:《桃树下的小白兔》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它的美既表现在绘本中桃树、小白兔的可爱形象,又表现在语言中所描绘的桃树下的美景,教学画面中小跳飞、小树摇、风儿吹、花儿开的动态美,还表现在它的“情”――小白兔对朋友的关爱。这种情谊,深深震撼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你有桃花瓣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小白兔,你还会怎么做”从而让幼儿在欣赏中感悟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美好情感。

增进热爱生活的情感

社会大舞台不仅为审美教育提供了广泛无垠的空间,也是审美教育最终的走向。《纲要》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社会环境中的美,选择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感染幼儿,让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初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师根据课程的需要,从生活的点滴入手,培养和丰富幼儿的美感和审美观点,从而促进孩子对社会的认知、对周围生活的了解,增进孩子更加热爱生活的情感。

欣赏民俗文化,感受艺术内涵 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民俗文化的审美文化意义,实际上就是以民俗文化作为审美对象,形成自觉审美过程的活动。从现代社会对民俗资源的开发中就可以发现,民俗文化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在孩子的主题活动中,他们经常会接触一些关于民俗文化的内容,这时教师要抓住机会,和孩子一起分析,发现民俗文化的内涵。例如:在《我们爱祖国》这个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各个少数民族的人服饰的不同,以及服饰上图案、颜色的不同,花纹设计的规律,甚至还发现各个少数民族的人平时装饰打扮自己的方式也不一样,每一种图案或色彩都有丰富的内涵,寄予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欣赏舞台文化,发挥艺术想象 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体现出来的美比生活中的自然美更集中,更强烈。舞台艺术不仅停留在对内容和情节的抒发与表现上,更多的是加入了意境和表现的元素。因此,在带领孩子欣赏舞台剧的过程中,在观看艺术表现特色的同时,应引导孩子发现舞台意境的布置,让孩子发现美的表现方式,感受舞台艺术作品是如何让大家感受到情景交融。例如:欣赏天鹅湖表演,舞台的灯光是蓝色的,背景就是大海,蓝色的大海将白色的天鹅烘托的更加的美丽,舞者婀娜的身姿让孩子感受到了天鹅的轻盈,由此形成了想象空间中的审美体验。在和孩子对画面的欣赏中,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发现白色的天鹅在视觉上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而平静的湖水,姿态优雅的天鹅在形态上形成一种静谧的气氛。这些特点构成了整幅画面的静态美,给人一种闲适的情绪体验。

欣赏环境艺术,迁移艺术熏陶 有人说:“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生活在美的环境中,相信他的审美要求要比一般的孩子高很多。”为孩子创设漂亮的班级环境,让孩子生活在美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发现美的创造方式,孩子也会去模仿创造生活中的美。例如:班级美味餐厅的游戏角,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提出,餐厅的广告宣传画要象小旗一样悬挂,既漂亮又能吸引顾客;又有孩子认为,在餐厅要挂一些彩球或放一些自然角的盆景,这样更漂亮;孩子们还提出,医院的注射区要贴一些养生宣传海报,这样可以使医院变得更好看。相信孩子的这些建议都来自于他们平时对生活的关注,都是孩子生活环境熏陶的结果。为了让孩子感受到创造美的愉悦,幼儿园会根据主题的变化,及时更换班级的环境,带领孩子一起参与到环境布置中来,让孩子在拼拼、摆摆、搭搭中发现班级环境的可变性,美的不同的表现形态,以及动手创造美带来的快乐与成功感。

在培养孩子的审美过程中,教师要追随孩子关注的热点,融入孩子的生活情境,让美成为孩子生活环境的一部分,让孩子的心灵在美的节奏中得到和谐发展。

感受自然作文篇10

关键词:作文教学;审美情趣;审美观点;加强培养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阵地,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作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观察方法、表现技艺的训练,而且要加强学生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的培养,以发展他们的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如何通过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美育呢?

首先,透导学生感知人物的心灵美。人物美是社会美的核心,人既是社会的产儿,又是大自然的产儿,因此,人的美就包括社会的心灵美(内在美),又包括自然性的形体美(外在美)。但从中学生的作文实际看,他们大都比较注意捕捉人物的外在美,像"长长的辫子"、"水水汪汪的眼睛"等字样在作文中常常出现,而对心灵美却表现不够,甚至会歪曲一个美好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使学生明确人的重要本质是内在美,不能把目光停留有外在美上。要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教育他们:"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的漂亮的外表。"人物美的实质在于理想、情操、道德品质的美。例如,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愚公的形象一直被称为美的形象。《愚公移山》并未勾画愚公的外在形象,他的美在于"年且九十","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毅然决定"毕力平险"。他挖山的目地是为了开辟道路、方便交通,既利于自己行走,也方便了邻人,因而这种理想是崇高的。

教师要提倡学生 写外在美和内在美统一的人物。契诃夫说过:"人应该什么都美,容貌、衣服、心灵、思想。"但是,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有千百,各种各色。的确有一部分人,不仅相貌美丽,内心也善良,是美的统一,美的楷模。但是,也确有一部分人外貌丑陋,但内心善良;还有一部分人相貌漂亮,而灵魂丑恶。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以相貌的美丑来作为判断人物美丑的标准,而要通过观察人物言行来看他是美是丑。因为人物的内在美主要是通过他的行为美、语言美表现出来的。

美的人物不仅仅是指那些英雄人物,在周围普通人的身上也都有美的闪光。在生活中,到处可见美的人:忘我劳动的工人、农民,献身教育事业的教师,认真听课的学生,礼貌待客的服务员……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普通人身上发掘美来。

提倡描写心灵美的正面人物的同时,也不排斥写心灵丑的反面人物。因为生活中既有美,也有丑。只是中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美与丑。教师要正确引导他们认清美与丑,从而歌颂美的,批判丑的。

其次,培养学生领略自然风光的能力。中学生一谈起自然风光美,认为杭州的西湖,泰山的极顶是美的,长江的汹涌澎湃是美的,而天天目睹的环境却是一无美处。学生 写《初到校园》,因感知不到校园的美,便在施工的现场凭空添上一个枝叶繁茂、花香四溢的花圃。这说明,他们欣赏自然美的能力还很不够,而这种能力需要多次有意识、有目的地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美具有极大的透发力。学生走向大自然的怀抱,顿时会产生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觉,得到美的享受,激起表达美的愿望。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去观察、交流感受。

观察自然事物的美时,要引导学生发现形式的美。因为美的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但自然美却更重形式。形状、色彩、音响、气味等都是自然美的形式因素。比如:花有绚丽的色彩美、婀娜的姿态美、诱人的馨香美等。不仅如此,还要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美的多面性和易变性。既然自然事物本身具有多种形式因素,人们就可以从各自的角度支发现它的美。不同侧面与人的关系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比如黄山,八音鸟的歌声与"兰香灯笼"的幽香使人感到优雅,山峰的突起与云海的变幻使人感到雄奇。这就是自然美的多面性。自然物还因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它的美并不永恒。黄山的"枫松相间,五色纷披",随秋天的过去而改变;"来去无定"的雾气,翻腾变幻的云海,会霎那间化为乌有;雨后瀑布,因久旱而断流;校园里的扑鼻花香,会因花谢则消失。只有让学生了解了这些,才能准确地表现自然美。

观察的对象、范围应集中些,要从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入手;要帮助学生编拟观察提纲,理清观察顺序,选好观察角度,然后逐步提高要求。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发现出美来。"为了培养学生感知自然美的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从不显眼的、看来平淡无奇的景色中去发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