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诗有哪些十篇

时间:2023-04-06 01:04:04

思乡诗有哪些篇1

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勃

思乡诗有哪些篇2

学生分析:属年级第一层次班,感悟能力强,思维比较活跃。

设计理念:多渠道引导学生品味写景语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情之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欣赏这首古诗,培养学生的古诗朗读能力,学会如何阅读欣赏古代诗歌。

教学流程:

一、课前演讲与名言积累

二、复习引入

(一)复习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古代诗人往往借助唐诗、宋词、元曲等多种古诗体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我们前面已经学了三首古诗了,大家一起来背诵一下。

第一首,名字是——

背诵——

体裁——

学习《观沧海》能感受到诗人博大的胸怀,那么最能体现诗人博大的胸怀的句子是————

星汉的汉字是哪个汉字?

这首诗还表现了诗人的一种愿望是——

乐府诗我们都接触过两首了,哪两首?哪两句相同?与内容有关吗?

第二首,名字是——

背诵——

体裁——

这首诗是写乡愁的,最能表现诗人对家乡思念的句子是——

你能提醒大家这句哪个字容易写错?

这首诗为什么能流传至今?是因为有两句写得太好啦,全班一齐读这两句。至于为什么好,不说啦,“地球人都知道”!

第三首,名字是——

背诵——

体裁——

诗中哪句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都是“吟安一个字,抚断数根须”的结果,白居易就是是其中的典范。本诗中描写得特别优美的写景的句子是————

这些句子中哪些字用得是非常好的呢?——早、争、暖、新、春、渐、浅”

(二)引入

前面我们说了,每个朝代都有一种文学体裁比较鼎盛。大家回忆一下,先秦——汉代——唐代——宋代——元代——明清——

古代诗人往往借助唐诗、宋词、元曲等多种古诗体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下面我接触的是元曲,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我们今天就来研讨一下,作者在面对不同的景色的时候都有哪些不同的感受。

三、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一)简介元曲和作者

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种文学形式。杂剧属戏剧,散曲属诗歌。散曲分小令和套曲两种样式。《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代表人物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代表作有《窦娥冤》、《西厢记》《梧桐雨》《倩女离魂》等。

马致远,(1250?-1324?)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在大都生活,曾热衷于功名,但未得志,经历漂泊生涯二十多年,直到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以后,才做过江浙行省务官,五十岁左右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他生活在北京时的元贞、大德年间,正是杂剧创作兴盛时期。他是元贞书会的中坚人物,有“曲状元”之称,后世把他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他接受道教思想,剧作以神仙道化内容为多。散曲以愤世、恋情与自然风光的内容为多,语言清俊遒劲。散曲以《天净沙秋思》最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称赞其是“小令之最佳者”,是“天籁之音”。

(二)朗读,整体把握

师范读,

大家来读一读,看能不能体会“秋思”的味儿来。

生朗读,注意节奏、重音、情感

注意“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句,特别是“小桥流水”在许多风景秀美的地方都会用它来冠名是吧,它代表的是一种秀美的景色。那么在这一首诗里面,是不是也像上一首一样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莺歌燕舞的美丽的画面喃?

那大家再读读,看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能不能用你的词来表达。

生朗读。

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1、这是一幅凄凉的画面。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断肠人在天涯

2、这是一幅羡慕的画面。——乌鸦有家他无家,人家有家他没家

乌鸦的家在哪儿?树上

对,乌鸦有家他无家,所以他很孤独很羡慕很凄凉

他读得非常好,能读出了这些感情。

看来同学们都能读出这种情感。这是一种凄凉的情感,一种羡慕别人的情感,一种孤独的情感。那么所有这些情感我们都可以把它概括出来,它就是是首写什么样的主题的诗?

思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一种情感。

我们在这四首诗里面学过一首思乡主题的诗没有?——次北固山下

你看,这四首诗我们就学了两首这样的诗。在古代,交通不像现在这么便利,通讯不像现在这样发达,在外地做官的我包括流落他乡的人很容易产生一种思念故乡的情绪,几千年来,游子的故事一直在上演,流浪的滋味刻骨铭心,有千年的流浪,就有千年的等待。所以这一类思念家乡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特别的多。不过你们看,在《次北固山下》中,它是不是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不是,它是对家乡的思念中又含有一种希望的感情,它的感情基调是一种明亮的感觉。

四、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情感、意境

今天这一首诗呢?如果你作画的话,你会选取一种什么样的色彩?

——灰黑色、灰褐色

适合中国画里面哪种技法来表达?

——写意的水墨画来表达它的意境。

师:这些意境是通过少量的形象来传达的。下面我们再朗读一遍,看哪些地方读出了那种凄凉清幽的感觉的

古道——点明当地的荒凉萧瑟

瘦马——那马呀,一路长途跋涉,变得瘦弱疲惫,马尚且如此,人何以堪。

夕阳西下——很凄凉

枯藤老树昏鸦——枯掉的树枝,乌鸦的叫声觉得特别的凄凉,而且树是老树

西风——古道上走,有西风刮过来,西风冷,更能想到家的温暖,用西风来衬托凄凉(若改为清风,就给人舒适的感觉,和作者此时的心情明显不吻合。)

(枯藤老树昏鸦——如果是心情好的话,还会认为它们很有生命力,还有昏鸦筑巢,树老了还能作贡献,但他这里没有愉悦的心情,所以看不到这些)

师:他说的这一些,说明作者在选取意象的时候确实适合了自己的情感。

断肠人在天涯——肝肠寸断,在很远的地方,不能回家,流落在外

人家——是人家不是我家

小桥流水——一种温馨的感觉,更衬托了孤独的情感,你看,有家屋顶炊烟袅袅,在做饭,在团圆,而我喃,古道西风瘦马

师:对,这是一幅非常温馨非常美丽的一幅画面,这个画面是不是属于我的?——不是。这是眼见之景,眼见别人家的美景,眼见别人家的温馨,更勾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乐景来衬悲。

生:小桥一句和古道一句是对应的,人家不像我,还在古道上,迎着西风,骑着瘦马路踽踽独行,很可怜,衬托了他的凄凉。

师:非常好,你看呀,作者行的道是古道,骑的马是瘦马,迎面而来的是凄凉的西风,当一个人孤独的行走在吹着西风的古道上的时候,眼前所见的有路边的枯藤老树昏鸦,也有路边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切都能勾起诗人最孤独最寂寞的情感。而恰好又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夕阳西下说明什么?——没有希望,黑夜就要到啦,所以,在这个时候,所有的人,所有的动物,他们该怎么啦?——回家啦。也许,人家屋顶上还有袅袅炊烟,该回家了,连昏鸦也知道该飞回它老树上的家啦,而铁家在哪儿呢?——断肠人在天涯。

分析写景和抒情的关系来得出全诗主旨:

所以你看,在这一首诗中,前三句写景,一共选了几个景物来写?——九个。一共用了九种景物构成了一幅图画,人在图中走,瘦马、古道、西风一样也会让人产生一种孤独寂寞的感觉,对于这种人,在他的笔下,诗人就把他称为了——断肠人。是因思念家乡而肝肠寸断。他一样可以民也“乡书何处达”的感受,但是,他却无法去体味“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希望,因思念家乡早已令他肝肠寸断了。

这是写景,

后两句就是——抒情。读一遍。

生读。(你们的凄凉,你们的悲伤我没感觉到)

在抒情里面,有一句诗揭示了全诗主题,点明了全诗的主旨。这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既然这一句就是主旨,那我把前三句删了,是不是多简洁呀?)

写景,写了孤独的景,写了在孤独情境下游子的惨状。

抒情则抒发的是什么情?——思乡之情。在特定的时间环境之下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写景渲染了悲凉惆怅之情,抒情表达游子之悲。

(指板书)这是我们刚才在读的过程中所品出来的东西。

四、分析写法

这首诗有没有采用以动写静的手法?——没有,但有动静结合。有没有色彩明丽的词语?——没有。那么他是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构筑这么一种悲凉惆怅的意境呢?——写景。

古人宋玉曾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来形容美女的身量恰到好处,《天净沙秋思》文字之精练,也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他写景,又是采用非常简洁的方式来写景,他把他要写的对象堆叠在一起把它组合在一块,不加任何的(修饰)。呵,有同学说加了修饰,对,他是很简洁一修饰,就把这九个对象九个名词堆叠在一起构筑起了一种悲凉惆怅的意境,这就是首诗最有特色的一种写法叫用名词来构筑意境。把人放特定的环境之中,表达游子之归。(哦,我明白了,我以后写诗呀全把名词堆起来,你看我今天作一首:老师学生黑板,粉笔课桌教鞭,语言数学英语,下课铃响,想耍的快点跑!————没有诗的意境)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运用景物,创造一个十分典型的环境,让我们感受的是一幅一幅的画面。深秋的黄昏,野外一片寂静,几只归巢的乌鸦栖息在缠着枯藤的老树上。这是一组令人感伤的景物,渲染出悲凉的气氛,烘托出游子孤寂、痛苦的心境,看到归巢之鸦,怎不让生思乡之情呢?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以乐景衬悲,自然又增一分思乡之情。

这首诗大家下来多读读,从读中来体味,逐渐地我们就能融入这个氛围当中。好,我们就再读读。

特别是最后一句,什么时候你能把你的眼泪读出来你就能体会马致远的秋思了。

五、拓展迁移比较阅读

请大家比较将遇阅读下面两首与课文

元人盛如梓《老学从谈》记载马致远的《天净沙》有三首:

其一、瘦藤老树昏鸦。远山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斜阳西下,断肠人去天涯。

其二、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

第二首,虽然也写的是秋景,也用较少的文字,写出了七八种的景物,但没有《秋思》里夕阳西下夜幕将临的气氛,而且有景无人。

第一首,只在一些字上有一些不同,仅就一些字词的意义来说,远不如现在所见的《秋思》精当。如“枯”更富有苍老衰败的特征,“瘦”字多用以形容人和动物,很少见于描述草木,而且此处用“瘦”与下文“瘦马”重复。显然不妥。“远山”与“小桥”相比,结合上句来看,枯藤、老树、昏鸦,是一组紧密相连的景物,小桥、流水人家,也是一组相互依存的景物,而且既然可见小溪流水,则应是近景,“小桥”比“远山”更为恰当。“斜阳”与“夕阳”相比,“斜阳”又叫“日斜”,“夕阳”是傍晚的太阳,用夕阳更为准确。“去天涯”与“在天涯”相比,“天涯”在这里作异乡讲,游客所处的环境本已是异乡,“在异乡”自然比“去异乡”更为真切。古人称千锤百炼的诗文为“一字不易”。我们更能体会到马致远表情达意的艺术匠心。

六、总结四首诗,

我们已经学了四首诗,从诗歌描写内容来看,都是描写景色的,比如《观沧海》描写了大海雄奇壮丽的景色,《钱塘湖春行》描写了美丽的初春景色。

写景都是为了——抒情。《观沧海》抒发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次北固山下》抒发了思乡之情,《钱塘湖春行》抒发了喜悦之情,抒情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有些诗歌直接抒情,有些诗歌借景抒情。比如《秋思》有没有直接抒情的句子?有没有间接抒情的句子?(生齐答)

我们以这种方式回过头来看,《钱塘湖春行》有没有直接抒情的句子?有没有借景抒情的句子?写得最好的句子是哪几句?

在写法上各有哪些不同呢?

比如首诗以名词来构筑意境,而《钱塘湖春行》是既有静又有动,《次北固山下》采用了衬托方式,衬托用得最好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以潮平来衬阔。《观沧海》主要虚实相生的写法。

记忆名句:这是我们默写里需要的东西。

作业:

①学生背诵默写全曲。

思乡诗有哪些篇3

中国古代的一些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他们眼中有所见,耳中有所闻,心中有所感,由此触发灵感,写下的诗篇,就是羁旅思乡诗。

羁旅思乡诗,或描述个人游历的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表达了古人对亲情、友情的重视,有极高的人文价值。羁旅思乡诗情真意切,真实地表现了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温馨家庭的憧憬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羁旅思乡诗的命题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对思想内容的感受与理解、对遣词造句的鉴赏以及对相关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的辨认与评析等。

一、羁旅思乡诗常见主题

文人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生活潦倒、互勉互慰、珍爱友谊等。

二、羁旅思乡诗常见意象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奈;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寒蝉――悲凉。猿猴――伤感。落花――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沙鸥――飘零;伤感。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

三、羁旅思乡诗阅读方法

1.要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鉴赏时要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展开想象和联想,在此基础上理解和把握诗歌意境。

2.这类诗在感情的抒发上有何特点?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剖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作者是怎样把羁旅之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探寻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

4.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5.能欣赏一些打破常规的构思方法,感受诗的魅力。

另外,在解答羁旅思乡诗时,我们容易走进以下误区:(1)构图意识不强,缺少整体的画面感。(2)判断失误,对关键字词的理解不到位,随意作答。(3)有一定的见解,但讲不出理由,不能自圆其说,不能联系诗歌本身来分析评价,只是无端猜想或无根据地归纳,答案牵强、生硬。(4)没有从羁旅思乡诗的内容和特点去把握全诗,只是套用一些空泛的答题术语,表述缺少严密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阅读训练】

乡 思

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三种写法:一、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二、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三、想望中的人虽远,却近在比邻。”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写法?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着眼空间距离来抒写思乡之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几个层面的“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渡汉江[注]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北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有人评价此诗前两句中“断”“复”两字,似不着力,却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说明这两字有怎样的意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后两句,按常情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却与常情相悖,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调]沉醉东风 秋景

卢 挚

挂绝壁松枝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从作品的意境及作者表现的情感角度出发,简要分析这首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曲仅45字,其所蕴含的情与景却十分丰富。请结合本曲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 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写“归梦”突出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梦”是诗眼。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分析作者当时怀着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桑子

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有关内容作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乡诗有哪些篇4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目标诱发学习兴趣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每逢佳节倍思亲》(学生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题选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一句(出示诗句)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读。

3.学习一首诗,只能读正确流利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板书:知诗意、悟诗情)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

【思考】上课伊始,就给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这样不仅教师做到目标明确,在教学过程中目标指向性强,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学生上课就开始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学习有方向。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师:读好这首诗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这里面有秘诀,想知道吗?

生:想!

师:秘诀就是――读书。

生:(笑)

师:从大家的笑声中我知道,你们看不上我的秘诀。不过,我还没把话说完呢。我所说的读书要经历三个过程,可不是简单地读一遍就算了事。第一遍轻声读课文,初步感受古诗跟前面课文之间的关系:第二遍默读课文,圈画能体现古诗意思的句子,标上序号;第三遍出声读课文,把圈画的句子跟古诗一一对应,检验你的学习成果。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开始吧,看哪个小朋友最会学习!(生自学,教师巡视)

【思考】在语文教学伊始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优质的问题情境要体现三个指标:一是有目标,即问题情境体现学习的方向;二是有方法,即问题情境指明学习的方法;三是有意思,即问题语言的表述富于儿童化,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上述教学片段中的问题创设就体现了这三个指标:“理解课文中的古诗,读好这首诗”揭示了学习的目标。“第一遍轻声读课文,初步感受古诗跟前面课文之间的关系;第二遍默读课文,圈画能体现古诗意思的句子,标上序号;第三遍出声读课文,把圈画的句子跟古诗一一对应,检验你的学习成果”提供了学习方法。“学习有秘诀”、“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开始吧,看哪个小朋友最会学习”等语言充分体现了趣味性。在这种问题情境的引领下,学生自然学得兴趣盎然。

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文本探究充满情趣

1.释词见情趣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课文哪些语句写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意思?

生:我圈画的句子是“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师:你有一双慧眼!这句话大体写了第一句诗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能读懂“异乡”的意思吗?

生:“异乡”就是“家乡”。

师:独在异乡为异客,王维在家乡写的这首诗吗?

生:不是。

师:在哪里写的呢?

生:在京城长安。

师:那么,“异乡”指的是哪里?

生:京城长安。

师:说得对。王维的家乡在山西蒲州,今天的华山东面;京城长安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两地相距千里。异乡不是家乡,指的是家乡以外的地方。那么,身在异乡的人就是――

生:异客。

师:真聪明!我们一起来读第一句诗。

生:(齐)独在异乡为异客。

【思考】“异乡”是理解的难点。当学生把“异乡”理解为家乡时,教师并没有简单地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把诗句和文本对照进行阅读验证,得出“异乡”在诗中指“京城长安”。在此基础上教师补充相关资料,引出“异乡”的一般意思,即“家乡以外的地方”,进而顺势理解了“异客”的意思,水到渠成地突破了又一难点,并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情感铺垫。

……

四、总结提升、适当拓展――教学收尾培养志趣

师:王维年少离家,求学求官,历经坎坷,多年没有回家。当他见到从家乡来的人时,又会用怎样的诗句表达思乡之情呢?(出示《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然后教师领读,强调“绮”、“著”的读音)

师: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君”是谁?

师:君的意思是“你”,指从家乡来的人。

生:“绮窗”是什么意思?

师:就是雕刻着精美花纹的窗户。

生:什么是“著花”?

师:就是开花的意思。现在谁能大体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生:你从家乡来,应该知道家乡的事情。你来的时候,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

师:语言简洁,意思清楚。这首诗简单吗?

生:简单。

师:这首诗看似简单,其实很耐人寻味。“君”可能是谁?王维多年没有回家,要问的事情、要问的人有很多,为什么偏偏问窗前的梅花?王维难道不知道自己窗前的梅花什么时候开放吗?既然知道了还去问,他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请教他人,读一读、品一品、背一背这首诗。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结合这首诗编一个像课文那样动人的小故事。

思乡诗有哪些篇5

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的词语:家醅,一马当先,挑剔,炮制,顾名思义,兴高采烈。

2、品味文章精彩的语言。

3、关注文章细节描写。

4、领悟作者思念故乡、追思亲人的感情。

教学设想:

一、激发学生生活体验,创设阅读氛围。

孩子对于新年总是有着许多丰富的感受。教师在课前可以引导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经历中蕴涵的情感和意蕴。

二、在充分调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认真研读文章,细细品味文章关键词语句子,并要求学生在文中圈点勾画。

三、教师应该介绍琦君其人的身世和活动经历,使学生可以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达到对作者较为深刻的理解。

四、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这些古诗名句都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我们同学学过或读过的古诗中,还有哪些表达游子思乡的诗作: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王安石《泊船瓜洲》

李白《渡荆门送别》《静夜思》

现代诗文中,你还读过哪些诗歌、散文能表达作者的乡愁?

二、今天我们学习琦君的作品《春酒》

学生自读课文——你认为文章能表明主旨的句子是哪句?

A、文章写了与春酒有关的哪些事情?作者仅仅是怀念家乡的春酒吗?

1、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年、吃春酒、吃会酒的几件事。

2、作者不仅仅是怀念家乡的春酒,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美、人情美,写自己对家乡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着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B、文章描绘了家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美在何处?用下列句式说话:

a、风俗之美美在……,表现为……

b、人情之美美在……,表现为……

C、文末作者的感叹是什么?表现了她怎样的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

品味文章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过程:

一、理解文章中母亲的形象。

琦君写人的散文,都小说化了。她散文中的人物,个个生动形象,形神逼肖。本文中母亲的描写尤为出色。事实上,琦君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的,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源泉。

琦君笔下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着“爱心,佛心”这位母亲,没有文化,俭朴勤劳,灵性很强,她善良大方,充满美德,性格坚强,母亲的谆谆教诲,关爱呵护,劳心劳力以及一言一行,都是琦君写作的题材。有时,简单的几笔,人物就立起来了。例如:“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在这里,母亲的慈爱温柔,孩子的活泼调皮,真是历历如在目前。

二、体会本文生动传神语言,

设喻奇特形象:“我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善于运用细节:

请用“我认为……这个细节最生动,因为它写出了……”这个句式说话》

细节描写举例:

“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过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吃会酒,得了“两条”印花手帕,于是“开心得要命”。

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在几个细节中得到充分的刻画,这样活泼、天真的小女孩立刻在纸上活动起来,还微微歪着脑袋冲读者笑着……

思乡诗有哪些篇6

一、读懂,即明确写了什么。

1、看题目。诗歌的题目往往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解读诗歌时不能忽略题目。题目《春夜洛城闻笛》,点明了时令——春,时间——夜,地点——洛城,事件——闻笛。再引导学生依题联想:在一个春风怡人的夜晚,诗人客居洛阳城内的一家客栈,也许将睡而未睡,也许根本就睡不着。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使诗人陷入深深地沉思,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这首七绝。

2、抓词语。词语是信息的载体,诗人往往把要寄寓的某种情感通过反复推敲的字词表现出来,抓词语是解读诗歌的一把关键钥匙。如本诗当中的名词及修饰语:(谁)家——不知是哪家,(玉)笛——乐器,(飞)声——飘扬的笛声,东风——春风,洛城——洛阳城,折柳——《折杨柳》曲,故园——故乡;还有形容词:暗——暗中,满——传遍、飞遍。

3、解意象。意象有特定的含义和文化内涵,它有约定俗成的意义。积累古典诗歌常用的意象,是解读诗歌的另一把重要钥匙。诗中写到“曲中闻《折柳》”,“折柳”除了指曲名,还有“柳”这一意象所负载的约定俗成的意义,即“柳”与“留”谐音,古代有折柳送别的风俗,所以“折柳”就具有了惜远怀别的象征意义。

4、析诗句。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结合词语及意象的解读,用简明、准确的语言阐述诗句。本首诗可阐述为:不知道从哪家传来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传遍了整个洛阳城。今夜听到的是一支《折杨柳》曲,让人不由得起了思乡之情。

二、读深,即怎样写的,也就是探讨诗歌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1、你认为第一、二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点拨: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而境界全出,此类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参考答案:第一句中“暗”字用得好。一是不知这笛声是何人所吹,笛声不知是从何而来;二是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也许并不准备让他人知道,却不期然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第二句“满”字用得好。笛声悠扬,又当夜深人静,加上春风吹拂,说它飞遍洛城并不过分,凡是客居洛阳城的有心人,谁能听不到。

2、第二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做分析。

点拨:诗歌是语言艺术,语言的艺术性往往借助某种修辞手法来实现。我们要熟知、掌握各种修辞格,自己能用,别人用了能分析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夸张。此处夸张合乎情理事理,笛声嘹亮,夜深人静,春风吹拂。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特别是那些客居他乡的人。

3、作者为什么说听到的是《折杨柳》曲,其用意何在?

点拨:《折杨柳》一曲的内容是抒发离愁别绪的。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折柳”含有留恋的意思。在这里作者借此曲来表达思乡之情。

参考答案:“折柳”二字不仅指曲名,还代表一种习俗,一种情绪,它代表离别,含有留恋之意,它能勾起乡愁。作者正是借此来表达“故园情”的。

三、悟透,即理解诗的主题思想、普遍意义、启迪等。

对诗歌进行基本的解读后,还要从某一点或某些点上进行深入挖掘,深刻探讨,拓展延伸,也就是既能走进诗中,对诗歌进行准确而深刻地解读,又能从诗中走出来,对诗有新的认识、见解。

1、诗作仅仅写闻笛吗?

点拨:诗歌题目《春夜洛城闻笛》,点明了闻笛,至少前三句重在写闻笛,最后一句直接抒情,即抒发闻笛引发的感受。但统观全诗,作者没有写笛声之优美动听,也没有赞叹技艺之高超,而是句句含情。

参考答案:诗作既写了闻笛,也写了闻笛感受,重点是抒写闻笛的感受。由笛声(《折杨柳》曲)所引发的深深的思乡之情,才是这首诗最感人的地方。

2、如何理解作者的“故园情”?

点拨:家国之思是人类永恒且美好的一种情感,不爱家乡何谈爱国。

思乡诗有哪些篇7

一直以来,故乡都是诗人们始终绕不开的话题。“还乡”也就成为其情感喷发的精神流向,生命体验的便捷渡口。“还乡”精神之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长期处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城镇化极其不发达,绝大多数人都来自落后封闭的农村,一旦“跳出农门”,融入城市,远离农村的那个“故乡”,尽管物质生活似乎得到了满足和解放,但在精神上,他们毕竟是“他者”,很难真正融入到城市之中,城市只不过是他们人在旅途中的一个驿站而已――往往是情感的碰撞与撕裂总难以割舍对故乡的思念。而故乡毕竟是他们生命的根:那里有他们的父母、兄弟、童年,乃至青春的回忆。这些都是他们生命中最美好最深刻最纯洁的记忆,像空气一样从未远离。

通读树照先生诗集《远方》,我们更能感受到这种回归自然的精神还乡:“青烟里,我仿佛听见/犁铧碰撞骨头的声音/仿佛看见父亲仍在充血的咳嗽/母亲仍旧穿着那件脏兮兮的布衣/向我们走来”(《扫墓》)。“他要给拴在树上的那匹马/制作一副舒适的鞋子,那匹马并不领情/总想用蹄子踢他, 他左躲右闪/突然,他抱住马头,向前弯了一下腰/马就倒下了,炉火还在烧,鸟儿/顺着黑烟,叫了几声”(《祖父》)。这些原生态的乡土呈现,正是诗人精神还乡的最好佐证。诗人除了写父母、祖父、病中的嫂子,还有故乡的黄昏、月光下的湖等等,他把对故土的眷恋转化为“还乡”记忆,使“还乡”成为承载情感与理想的精神家园,成为诗人书写的理由和栖息诗意的寄托。

《远方》的另一个重要情感线索,就是诗人对他现在的居住地――东北的书写,这种地域故土式的白描,可谓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大开大阖,诗意的飞跃,犹如天女撒花,飘撒的都是让人心旷神怡的“流星雨”――诗人以诗意的触角深深扎入当地的文化生活之中,将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情一景等美好的事物尽可能都诉诸笔端,展现了一个诗人的大爱情怀。可以说,东北是诗人的“福地”,他十几岁远离故土,来到那里当兵历练,成家立业,东北给了他现在所有的一切,从内心中,诗人把东北当成了与自己无法切割的家乡,他对东北同样无比热爱。

“沿途村屯,依岸而栖/那缓缓流动的江水,像一条白色的带子/轻轻地系着这些散落的鞋子/只有桥,像一个驼背的哲人/让我的车在他最弯曲的部分爬行。”在《在莲江口》一诗中,诗人形象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作一下子生动起来。“只有桥,像一个驼背的哲人/让我的车在他最弯曲的部分爬行”。这些句子语言生动凝练,不仅给人以诗意的想象,增强整首诗的意境,而且表现出很强的内在张力,强化了诗作的画面感和视角冲击力,读后,让人流连往返的欲望总难以穷尽。这也是树照先生作品中惯用的,以中国画式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留白手法构建的诗意,这正是诗人的高妙之处。

我们知道诗人出生中原后安家东北,无论是对儿时的故乡,还是现在安居的东北既热爱又愧疚,在《敖其湾》一诗中,诗人就充分表现出了这种内疚和歉意的复杂情感:“而他们百发百中叉鱼的技术/几十年来,我怎么也学不会/而每次穿起那些用鱼皮/兽皮制作的对襟大衣/总是解不开,胸前/那两排鲶鱼骨做的纽扣”。仅仅因为这几十年来没有学会叉鱼的技术,就深深陷入内疚和自责之中。可见,诗人用情至深至专。俗话说“爱得越深,痛得最真”。反而,从另一个侧面,更能反映出诗人对当地的深厚感情。在这一节诗中,诗人的思维敏捷,跳跃的幅度比较大。他从叉鱼的技术转换到鱼皮和兽皮制作的对襟大衣,接着,又跳跃到鲶鱼骨做的纽扣上,诗意的衔接往往让人措手不及,又总是那么自然娴熟,巧妙得犹如高山流水,一泻千里,使人们在想象的殿堂中享受无以穷尽的快乐。

窃以为,诗集《远方》除了主题鲜明和诗人对生活的能动抽取,并形成诗人独特的经验之外,也反映诗人对诗歌艺术拿捏有度,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艺术表现手法。如在《深秋黄昏》一诗中,诗人写到:“秋风叫似狼嚎、不停地撕扯,马路上/那些狂跳的,旋转的叶子/所有的树木在弯腰,摆动/不知谁的帽子射出”。这节诗,采取了隐喻。诗人以悲凉的环境背景烘托对父亲的情感归依。“你秃顶上不多的毛发/竖起来/和身后的冷风搅在一起/落日下/我泪眼模糊/分不清,哪儿是墓碑/哪儿是你的背景”。短短数笔将父亲晚年的形象刻画到了极致。这几句也在整首诗中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整部诗集中这样的书写比比皆是,同时诗人还大量运用了夸张、通感等手法,有效增强了诗作的艺术感染力和诗性品质。

《远方》多数作品,采取了以虚写实、虚实相间等表现形式,通过以写虚来突出写实的效果。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意象的运用和环境的描写。、雪、芦苇荡、夜色、黄昏……等等,在诗集中出现,诗人试图通过对这些普通物什的隐喻来表达对故乡和第二故乡的爱恋。如在《雪花在飘》一诗,诗人写到:“左边是江,右边是山/挂满雪花的灌木丛,松树林/像原野上的羊群,在奔跑。/风吹烟散。桥下,那个像企鹅起网的人/在用力。”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仿佛一幅优美的诗情画卷,怎能不让人拍案叫绝?

思乡诗有哪些篇8

要准确鉴赏古诗词,可以肯定必须读懂整首诗或词反映的思想内容,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而后加以一定的想象联想。但受阅读面的限制,学生不可能了解诗人生活、写作背景,也不可能更多地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心理感受,于是往往不能准确鉴赏古诗词。这样说是不是面对一首古诗词,学生就没有办法进行鉴赏?其实不然,完全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切入,简便而快速地鉴赏一首古诗词。

一、从体现诗词反映的季节或时间的词切入

把握诗词所描写的季节或时间,对鉴赏诗词有重要作用。正确把握这些词语有助于理解诗词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如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能体现季节或时间的词有:“宿”“暮”“夜”,通过这些词,我们可以推知诗描写的是:日薄西山,苍山隐隐,空旷的山野中唯有一座茅屋立于风雪之中。诗人极尽旅途之苦,茅屋虽极其简陋,但风雪中得入柴门,顿时感到了一股温暖的气息,好似回家的思想感情。

二、从体现诗词描写的景物特征的词切入

理解诗词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无疑有助于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感情。如2003年高考试卷考查的王维的《过香积寺》一诗:“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形象(意象):云峰,木,山,钟,泉声,日色。

特点:古,深,咽,冷。

由此可以推断诗人描写了去香积寺的一路景致,其特点是“幽静”。至于整首诗的内容,还必须结合“安禅”“毒龙”这两个典故加以理解。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观念。借助对这两个词的注解,我们就不难理解,诗人营造了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又用佛教故事――佛法可以制服毒龙来说明世人又何尝不能遏制心中的“毒龙”――世俗的欲望。

三、从反映诗人的感情倾向的词切入

在诗词中,有的词语直接体现了诗人的感情倾向,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充分把握。我们仍然以刘长卿的诗来说明,《余干旅舍》:“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在这首诗中,能体现诗人感情倾向的词有:“迥”“稀”“孤”“闭”“独”,另外还有直接体现诗人感情的词:“渔未归”“乡心”。只要我们结合标题,就能看出诗人是寄寓余干旅舍,因暮秋景色苍茫,而内心凄清冷寂孤独,禁不住隐隐的离情乡思,就在这乡情正酣时不知从哪里传来阵阵捣衣的声音,是在为远方的亲人赶制寒衣吧?这极大程度地表现了诗人满怀的悲愁痛苦。

这三类词,在诗词中的位置应该说是比较明显的,它们一般都在描写的景、物或形象的前面。它们的特征也很突出,反映季节的词有“春、夏、秋、冬”或“霜、雪”或者代表一定季节的花、树、草,如杏花是春末、荷花是夏、和红叶是秋末等;反映时间的词有“暮”“月”“夜”“日中”“朝”“夕”等;体现景物特征的词有“野”“残”“远”“傲”“肥”“晴”等;反映诗人的感情倾向的词“独”“闲”“孤”“冷”“寒”“喜”等。这些词语可以单独表示各自本身表达的意思,也可以共同组合直接表现诗人的感情。

如白居易的《村夜》: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霜”表明季节,“月”体现了时间,“切切”“苍苍”“绝”“野”“明”“雪”体现了景色特点,而诗人的情感分明也是靠这些词语来显露的,由“霜”“切切”“苍苍”“绝”等冷色而孤寂的词语写出了乡村秋夜的凄清,同时也可看出诗人孤独寂寞之情;由“明”“雪”等亮色的词语写出了村外田野月光朗照的优美,由此也表现了诗人因惊喜而忘了孤寂的情怀。

思乡诗有哪些篇9

思想怀人类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以下几种:

一、寓情于景

“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人为了情感表达的需要,常借助景物来抒发内心的乡思之情。

寓情于景: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词中所写的景物有“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景中,有一个长年在外、浪迹天涯、居无定所、伤心欲绝的人,他是死水一潭,这里的景与情很好地交融到了一起。

二、以乐景写哀情

《诗经・小雅・采薇》最后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杨柳,春色美好让人沉醉,但主人公却要远征,本来就有依依不舍之情,但是面对这样美的景色更能传达出他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的心情,这句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杜甫的《绝句》中也用了这种手法:“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助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

三、对写法(虚实结合)

思乡诗有哪些篇10

开始上课后,我什么也没说,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缓缓流出,陈铎先生朗诵的《乡愁》意味绵长,整个教室安静极了,仿佛大家聚在静谧的宇宙间倾听远方的呼唤。孩子们都被诗歌吸引了,连最调皮的几个“小猴子”也没有动一下。当读到“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这一句时,几个女生眉头紧锁。听完之后,大家很久都没有说话,此时,我并没有急于提问,孩子们的情绪还感受还没到。于是,我又带着孩子们轻轻地读起了这首诗,孩子的语调是特别得轻,生怕这淡淡的愁会散去,诗人的愁会被惊扰。

接下来,我问到:“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心里憋得慌!”调皮的陈××第一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读着读着,我就想起了家乡的姥姥。”心思细腻的詹××说。

“老师,我的心中有股莫名的忧伤。”多愁善感的王××说。

“我觉得这个诗人一定很想念他的故乡,就像李白低头思故乡一样!”邓××学会了比较和联系。

“我想起了上学期我们学过的纳兰性德《长相思》中的一句话: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听到大家不同的感受和表达,我心里窃喜,这就是共鸣啊。我说:“刚才大家所有的发言都是围绕两个词来说的,第一个是?”

“故乡!”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第二个词是?”

“忧愁!”“惆怅!”

“这两个词加在一起就是本诗的题目乡愁,是余先生的乡愁,是千万两岸同胞的乡愁。”我的语调开始深沉了些,因为要向孩子们讲述一段历史、一个故事。大部分孩子都沉静下来,但只有一个孩子举手说:“我知道!我知道!”此时,我不忍他破坏这种美好的氛围,于是示意他安静,稍后有机会再讲。接着,我讲述了解放战争的结局,讲述了我姥爷与其弟弟骨肉两隔的场景,讲述了余光中先生二十岁以前在大陆的生活以及之后负笈漂泊台岛,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孩子们也随着这种讲述,陷入了历史的怀想中。

听完这段历史和余先生的经历后,我们再次诵读了这首诗,此时,孩子们的诵读声中又多了深沉。这真是难能可贵!

“余先生用简单的语言写了一些我们身边常见的事物,有哪些呢?”我开始提问。

“邮票!”

“坟墓!”

“船票!”

“海峡!”

“诗人为什么就选择这四种事物进行描述呢?”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孩子们开始抓耳挠腮。

于是,我再重新解释了一遍问题:“按照顺序来说,是先写了邮票,接着是船票,然后是坟墓,最后是海峡。余先生在写诗时安排这样的顺序有什么考量?”

此时,开始举手要说历史的我们班的学霸龚×举手了,“老师,刚才我听您讲了余光中先生的故事,我猜这与作者的经历有关”“在台湾还没有期间,两岸还是可以通邮通航的,但之后就不行了,我想到的画面是,一开始,我可以与家人特别是年迈的母亲写信,甚至一两年回去探望一次,但后亲人的音讯全无,最后连母亲病逝都不能探望,只能望着海峡叹息了。”真棒的孩子,全班由衷地为他精彩的发言鼓掌。

我补充到:“正如龚×所说,这些事物是诗人人生中的重要符号,其实,它何尝不是两岸同胞乡愁的缩影呢?这是那个年代那一群人的记忆,这样的记忆通过诗歌被再次唤醒,作为后辈的我们,需要倾听。”

接下恚我将余光中先生自己的朗诵放出来,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懂得倾听,倾听诗人的感受,倾听历史的声音。

之后,又是新一轮的全班齐读,要求是把听到的关于历史的、关于思乡的感受读出来。此时,我能听出孩子们情感不同的朗

读声。

记得余光中先生在一次访谈中说:“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谈到作品中永恒的怀乡情结和心路历程时,他说,“不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现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于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向孩子们抛出最后一个问题:“诗人思乡,思的是什么呢?”

“是故乡的亲人。”詹××脱口而出。是的,正如读诗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姥姥一样,是一种对亲人的思念。她为大家读出了她的乡愁。

“是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怀恋!”太好了,能由情及景是多么不易啊!从人想到物,视野和想象逐渐宽阔了。

“诗人思恋故乡的一切,故乡的亲人、故乡的山水!”龚×做了总结性的发言。

“还有!”平时精神难以集中的捣蛋鬼郑××居然也发言了,“还有故乡的好吃的!”哈,真是十足的吃货,孩子们都笑了。这也是我所期盼的,因为,怀乡不仅仅是忧愁,其实还有甜蜜。余先生在某次演讲中谈到乡愁这首诗其实是略带些童话意蕴的,邮票是小小的,船票是窄窄的,海峡是浅浅的,这里面的用词都有童话的味道。同时,其诗歌也深受诗经的影响,采用一种复沓手法,营造出了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其中“乡愁是”“这头”“那头”的反复运用,使人感受到字字关情。

最后的问题比较难,只是希望孩子们去思考:“刚才有两位同学提到李白和纳兰性德,他们诗词中的思乡与余光中先生的有什么不同?”这种比较文学性的问题,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是有些拔高了,但我并不期待他们回答得多深入,只是想看看学生能思考到哪个层面。

我说,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与李白的望月怀乡、白居易的寒夜思亲、王维的心系梅花不同,他对故乡的怀恋不局限于对故乡的父母亲人、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身为海外游子,他的思想情感更为开阔和独特。

不同的历史背景为这首诗镀上了更神圣的光环,我不希望诵读课变为爱国教育,但孩子们仍然要理解诗人对祖国文化的回归的渴望。最后,为孩子们朗读了一段余光中的文字:“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他说:“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