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诗大全十篇

时间:2023-03-26 06:00:50

思乡诗大全篇1

1、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2、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3、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4、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5、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秋瑾《九日感赋》

6、茂苑人归,秦楼燕宿,同惜天涯为旅。——吴文英《齐天乐·新烟初试花如梦》

7、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沈约《咏湖中雁》

8、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轼《蝶恋花·春景》

9、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10、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11、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1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13、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14、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15、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16、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7、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施耐庵《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18、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

19、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

20、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王维《不遇咏》

21、半窗灯晕,几叶芭蕉,客梦床头。——吴文英《诉衷情·秋情》

22、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武元衡《春兴》

23、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24、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25、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徐祯卿《在武昌作》

2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7、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珍》

28、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29、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30、泪鸿怨角,空教人瘦。——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31、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王恭《春雁》

32、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33、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白居易《除夜寄微之》

34、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35、听杜字声声,劝人不如归去。——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36、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37、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柳宗元《首春逢耕者》

38、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39、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40、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41、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42、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43、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44、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4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6、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47、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高適《除夜作》

48、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49、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李颀《送陈章甫》

5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1、旧事逐寒朝,啼鹃恨未消。——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52、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53、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54、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郑燮《满江红·思家》

5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56、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5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58、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王维《杂诗三首》

思乡诗大全篇2

[关键词] 信息功能;美感功能;表情功能;功能对等;评析

Abstract:Poetry is a kind of literary style which is the fusion of informative function, aesthetic function and expressive function. Guided by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of Nide,this paper analyses and comments on two different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Li Bai’s poem “Nostalgia”,which are 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 and Weng Xianliang, from three aspects i.e.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information, aesthetics and expression.It aims at perceiving different traslators’ understanding to the original poem and observing their translation style.

Key words: informative function; aesthetic function;expressive function;functional equivalence

诗歌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饱含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象征、拟人、反复、重叠等表现手法,更集中概括地表现诗人情思,语言生动、凝练,富于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作品[1]。在英汉诗歌互译中,由于英汉民族在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英汉诗歌节奏各有规律,形式各有特点,要想使译文受者充分感受诗歌所传达的信息、美感和表情功能并非易事。 笔者认为诗歌翻译时必须注重信息、美感和表情功能对等,才能算是成功的译本。

“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是奈达在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Bible Translation(1986,与冉德瓦尔德合著)中提出来的[2]43。功能对等的实质是体现在原文和译文的读者对原文和译文的理解和欣赏比较之上的。翻译力求朝着“最高层次对等”靠近,而“最低层次对等”则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尽量追求译文与原文最大程度上的相似,以实现功能对等。

笔者现结合奈达的 “功能对等”论对唐诗人李白《静夜思》的两译本做一些比较。

一、《静夜思》原诗解读

本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平实朴素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游子的思乡之情,全诗仅20个字,从时间、环境、气氛及对人物的细微动作的描绘,写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语言明白,音韵流利自然,似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但却又含蓄深沉,引人深思。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参照贺梅龙先生对《静夜思》一诗的解读,我们可以这样分析李白的这首诗[2]137:

信息功能: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美感功能:

诗作平仄相间,音韵和谐,富于美感。诗行中“明月光”对“地上霜”,“ 举头”对“低头”,“ 望明月”对“思故乡”,押abab元韵。 诗中更有“疑”、“举”、“望”、“低”、“思”五个动词赋予了诗文动态美。

表情功能:

一、二行实写物,虚写人。一个他乡游子静夜难眠,才睡又醒,看到透过窗户泻在地上的月光却疑为秋霜。待他完全清醒过来,“疑”不复存,目光便自然而然被明月牵去了。睹月怀乡思人,沉沉地低下头去,陷入了无可排解的思念中。见“月”而疑“霜”,由“举头望”而“低头思”,具体而灵活地记录了诗人的内心活动流程。“思故乡”三个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练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他乡游子完整突出的形象。

二、译本对比分析

(一)译文摘引

以下是关于《静夜思》的两种译本

——许渊冲 译

A Tranquil Night

A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①147.

——翁显良 译

Nostalgia

A splash of white on my bedroom floor.Hoarfrost?

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 the same moon.

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 ,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

Splash of white , and my heart aches for home①148.

[FQ(2。45(+227mm,1),DY-WZ]

[CD#F14]

[HT6SS] ① 参见郑延国著《中西译学理论概述》,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06年内部印刷版。[FQ)]

(二)译本对比评析

(1)信息功能对等。原诗第一、二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许文用形容词“abed”译出“床前”,然后分别用两个主谓句把 “明月光”译成“I see a silver light”,把“疑是地上霜”译成“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意思清晰明了;翁文则用名词短语“a splash of white on my bedroom floor和“hoarfrost?”由“月光”想到“霜”, 用一个“?”道出诗人心中的疑问。一个“?”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诗人当时如潮的思绪跃然纸上,让读者读来如临其境。原诗三、四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许文用两个动词词组 “looking up”和“bowing”译出“举头”和“低头”之意,而用两个主谓句译出了“望明月”和“思故乡”,在最后一个主谓句中,为了使诗文押韵,许文采用了倒装;翁文则用“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 ,the same moon.”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境——“睹月怀乡”,于是就出现了“[ZZ(Z]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ZZ)]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 /Splash of white , and my heart aches for home.”原诗中尽管找不到对应的表达划线部分的词 ,但句中隐含有此意。两译文中“aches for home ”与“be drowned in homesickness”的译法各有千秋,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2)美感功能对等。诗人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刻的内容。“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味。音韵和谐,富于美感的诗句在译文中均有体现。许文的译文采用了英诗格律体的译法,译文四行,押abab元韵,在音韵美感方面达到了与原诗的功能对等;而翁文的诗则采用的是散文体形式,译诗措辞优美,激越动人,彻底摆脱了原诗形式上的羁绊,译得清新雅致,深得原诗神韵,再现了原诗的景外之情,诗外之意,与原诗达到了“神韵”的功能对等。

许文第一行译成 “A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abed …light” 和“床……光”在形式上与原诗对等,第二行译成“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正好“a silver light”对“frost aground”。原诗三、四行对偶句,用词简约,但词语之间逻辑关系非常清楚。“举头望”与“低头思”两个动态意思的词语,不仅仅描绘了肢体动作,由此可看出诗人的内心活动,刻画出了此时此景诗人的内心世界。许文用“Looking up”和“Bowing”形成对仗,与原文达到了美感功能对等。 “望”在这里用的是“find ”,译者用“I find the moon bright”译出了 “望明月”,使心中的疑虑全消,而bright正好与第一行的light 押/ai /的元韵。面对如霜的秋月,诗人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家乡,陷入了深深的思乡之中。“思故乡”在许的译文中用了一个倒装句“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drowned”与第二行的“aground”押/au /的元韵,译文形成了abab的韵脚,符合英文格律诗的要求,体现了译文的韵律美,而且保持了原民族文化特征,达到了与原诗形和音的美感功能对等。

翁文立足于一种意境的营造和渲染,译出了原文所隐含的精细微妙之处,使画面更鲜明,使译作更易于接受,从而突显主题——my heart aches for home。郭沫若曾说过:“是诗的,无论写成文言白话,韵体散文,它根本是诗”[2]。翁文把这首唐诗绝句译成了散文体,虽没有了形式的对等,但读者易于直接体会到诗的意境,仿佛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原诗一、二行在译文中化成了两个名词短语,简洁而达意;用一个“?”把“疑”字化为了诗人的心理思维过程,有一种灵动的美。而在三、四行,翁先生却不惜笔墨 ,把原诗译成了两个长句,把原诗隐含的意境化作一行行文字,使译文受者更易于读懂原诗人要表达的情感。“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的字面意义已经体现了“举头望明月”,但翁文在后面加上 “the same moon”,意在表达诗人的内心活动“同样的明月,却有不同的心境。远在他乡,回想起过去的一幕又一幕,不觉倍感心痛——思乡之痛”,这句话突显了诗人当时所处环境。于是紧接着就是“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Splash of white , and my heart aches for home”。 翁文用 “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 splash of white”译出“低头”,而此处的“the splash of white”与前面的“A splash of white”形成照应,体现了译文的形式美。笔者以为翁文比许文更能表达原诗的意境。且看最后一句“my heart aches for home”,笔者以为只要是有过漂泊他乡经历的人读到这个句子,都会有一种 “心痛”的感受——思乡之痛。翁文透过诗行内在的律动,让人感受到诗人灵动的情怀,重现了原诗的神韵,求得在美感功能上的对等。

在美感功能对等方面,两译文各有千秋,许文能感受到其中的韵律之美,而翁文给人一种意境美。

(3)表情功能对等。在中国民俗和古典诗歌中,月亮是团圆的象征,正如: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这些都是借月思乡的佳句,凝望月亮,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古人常借月来写对故乡、故人的相思之情。可见在传统文化中,人们赋予“明月”太多的情感,太多的相思与愁苦。“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圆月生相思,残月生离愁,望月思人,寄情于月是人之常情。 诗人李白借着平淡浅显的文字,清晰地刻画出了客居他乡的思乡情怀。

《静夜思》是李白客居他乡时所作,诗文一、二行实写物,虚写人,从“月光”到“秋霜”,用一个“疑”字凸显了诗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实现了由写物到写人的转换。三、四句重点突出了人的活动“举头望”和“低头思”,诗人借明月传思乡之情,全诗字里行间涌动着诗人如潮的思乡情绪。

原诗以“静夜思”为题,“静夜”为诗作的写作背景,而 “思”则为全诗的主线。许文在译诗题时用的是“A Tranquil Night”(宁静的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原诗寓情于景的美感在译者的诗题里得到了很好地诠释。而翁文则用“Nostalgia”(怀旧情绪),突出了主题 “思”。今夕何夕,月色如霜,虽然四下里没有一点声音,而天上的明月和地下的月光却好似在无声地倾吐着什么,使得诗人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了。翁文中正好把诗人触景而生的伤感情怀表达了出来。

许文的一、二行译文中“a silver light”,“ frost aground”,疑“银白色的光”为“霜”,在第三行里得到了答案“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当“我发现明亮的月亮”自然就解答了心中的“疑”,却由此激起了“我对家乡的思念”——“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而“drowned”更是点睛之笔,让人感到诗人在月夜思念家乡的情景如同身受。而且“drowned”也让人有一种在思乡之情中快要窒息的感觉,烘托出了诗人“睹月思乡”的那种难以言表的情怀,译文如同原文,语言自然清新而寓意深厚。

翁文的一、二句用“A splash of white on my bedroom floor. Hoarfrost?”用“?”把“白色的光”和“霜”连起来,译出了诗人当时心中的疑惑“那白色的一片是霜吗?”,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诗人在自问,突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译文三、四行为“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 the same moon./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 ,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Splash of white , and my heart aches for home.”把原诗中那些“不言而喻”的内隐成分转变成了文字——“the same moon”,“ 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译者在此竭力寻找洒落在字里行间的诗人当时的心理活动特征,以此揣摩诗人作此诗时的周边环境,并发挥译者审美主体的作用,加以渲染,把原诗的表情功能展露无遗[3]。译文中“my heart aches for home”比原诗的“思故乡”更真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三、结语

通过对《静夜思》两译文的对比评析,不难发现,诗歌翻译的确是一件高难度的事。诗歌在信息、美感和表情方面很难实现完全的功能对等。笔者认为许文不仅在信息、美感和表情方面紧随原文,多采用直译的方法,保留了与原诗一致的风格,而且真实地传达了中国文化的那种丰厚底蕴。而翁文采用的是散文体,从各方面来说都相对自由,但深层意义却与原诗相通,其气氛的营造与意境的创设,体现了原诗的精髓。两种译文可谓各有特色,难以评定孰好孰坏。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论可以作为我们进行翻译实践的指导原则,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力求信息、美感和表情功能对等,只有这样才能译出好的译著。

[参考文献]

[1] 廖国强.英汉互译理论,技巧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211.

思乡诗大全篇3

有这样几首小诗,它们的题材相同,抒发的情感也相似。一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另一是苏轼的两首诗:

逍遥堂别子由

别期渐近不堪闻,风雨萧萧已断魂。

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

纵笔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第一,《回乡偶书》(其一)所反映的思乡之情既真实又带有普遍性。

人总是爱自己的故乡的,就像一位诗人所形容的那样:尽管他乡的水更甜、山更青,他乡的少女更多情,都改变不了他对故乡的思念。而且离乡的时间愈久,这种思乡之情就愈强烈、愈深沉,一旦能够返乡,自然欣喜异常,感慨良多。《回乡偶书》(其一)所反映的正是人们对故乡的这种极普遍又极纯真的感情:客居异乡的寂寞,对故乡的深沉思念,踏上故乡土地时那一刹那的强烈冲动,全都从这四句小诗中表现了出来。贺知章贵为太子宾客,一生仕途都较为顺利,告老还乡时,玄宗将镜湖剡川一带赐给他养老,临行时,“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真可说是衣锦荣归。难得的是诗中既看不到诗人富贵骄人的志满意得之状,也没有睢景臣《高祖还乡》中乡人恭候的庸俗场面,洋溢于字里行间的只是一个普通游子返家时的真实感受,正是这种真实感受,引起了有类似遭遇的读者的共鸣。

当然,我们强调这首诗反映的感情带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这首诗只是一般地反映了人们普遍的情感和普遍的特征,作为一首优秀的抒情小诗,它还典型地表现了诗人自己独有的一些情感特征,这从诗的一、二两句中就可见其一斑。一是离家时间之久――“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之前就离开了家乡,当天宝三年告老还乡时,已八十六岁了。所以诗人在首句就用“少小”与“老大”对举,以示离家时间之久,这就意味着诗人这次回乡的不同寻常,是少小离家,老大才回,其间足足相隔了五十余年,从而为这次回乡涂上了一层不平常的色彩,也为下面的“儿童相见不相识”埋下了伏笔。二是思乡感情之笃。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个人会从青年渐渐走向老年,而久居在外的客子,则因思乡的缘故,这一变化可能会更快一些,所谓客愁催人老。《回乡偶书》(其一)第二句中的“鬓毛衰”三字正反映了岁月加客愁给诗人容颜带来的巨大变化:当年两鬓青青的小伙子已经成了两鬓衰颓的老人。这个“衰”,不仅是头发稀疏,而且也包含着颜色上的变化――白发苍苍了。但大变之中也有不变,这就是“乡音无改”。诗人离家多年而乡音未改,这不能不说是诗人对故乡执着思恋的结果。因此,如果说“鬓毛衰”是反映了那些久客积愁的游子共同特征的话,那么,“乡音无改”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和个人特征。通过这一句之中的“乡音无改”和“鬓毛衰”相对举,形象地抒发了诗人久而愈深、老而弥笃的乡土之情。

更值得指出的是,诗人这种强烈的个人感受是用一种含蓄的方式抒发出来的。在这首诗中,无论是离乡的别绪,还是思乡的苦情,或是人事的变化,都不是公开地说出,直接地抒发,而是含蓄地加以表现的:诗人用“少小离家老大回”来暗示离家时间之久,用“鬓毛衰”来暗示人生变化之大,用“乡音无改”来表现自己对故乡的感情始终不变。

比较起来,《回乡偶书》(其二)就不及前诗了:首句“离别家乡岁月多”是直道离家之久,次句“近来人事半消磨”则直抒人生变化之剧,因而显得平泛,也过于直露,况且也没有把诗人的独特感受表现出来。

苏轼的《逍遥堂别子由》也有同样之弊端,兄弟间的伤别之情由第一句“别期渐近不堪闻”直接道出,第二句“风雨萧萧已断魂”则是对此的环境渲染和气氛烘托,不但缺少含蓄和机趣,也未很好地写出这对极富才华又饱经忧患的兄弟独特的人生感慨,因而显得平泛。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平泛和直露,正是这两首诗不及前者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二,《回乡偶书》(其一)选择一件富有情趣的生活小镜头来表达诗人踏上故土时的激动心情。

唐朝的另一位诗人王维在一首《杂诗》中,为了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安排了一个特定的场面,询问来人故乡的寒梅是否开花:“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显得既亲切又集中。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一)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想象,诗人一踏上故乡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故乡的一切都让他目不暇接,使他百感交集,但诗人并没有对这些全面铺写、一一表达,而是选择了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小镜头: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围了上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位不速之客,嬉笑着问他从何而来。全诗也就在这有问无答的“笑问”中结束。这样的写法,至少有以下两个好处:

一是使回乡的场景更生动感人,情感的表达更为含蓄。诗人不是客,故乡的孩子却把他当成了客;诗人执着地不改乡音,儿童却仍是“相见不相识”。这真叫他既吃惊又伤心,但如细细一想,这又是很自然的事,因为是“少小离家老大回”,而且又是“鬓毛衰”,这就难怪“儿童相见不相识”了。这两句诗既从形象上强化和补充了前两句诗,又隐藏着情感上微妙的起伏和变化,那种久客伤老、世事沧桑的人生感慨,也就从中暗暗地流露出来。

二是在结构上,使全诗显得更加活泼生动,余味无穷。诗的一二句写诗人回到阔别已久而又日夜思念的故乡,读者以为诗人将要对此时此地的心情大书特书,哪知他却笔锋一转,有意避开正面描绘,而从故乡孩子的眼中来写自己的形象。这不但使全诗内容显得回旋曲折、活泼生动,而且当全诗在这有问无答的发问中结束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无穷余味。

苏轼的两首诗所缺少的正是这种富有生活情趣的小镜头。在《逍遥堂别子由》中,虽然直接套用了贺诗的表达方式――“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但仍是作者直接道出的主观议论,而不是生动的描述;再说表现的角度也没有变换,缺少贺诗生动活泼的场面和富有情趣的问话。《纵笔》虽然写了个小镜头,却是个误会:儿童误以为诗人青春依旧,哪知却是醉中的酡颜。写得很幽默,也较生动,但儿童那种天真稚气、憨直可爱的语言却不见了,并且仍是从诗人口中道出的,章法上也缺少回旋。

思乡诗大全篇4

亲人之间的相互惦念是人的本性,人之常情。在唐诗中有许多令人感动的亲情诗篇。下面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从小生活孤苦贫寒,是母亲抚养孟郊兄弟长大成人。长大以后,孟郊屡试不第,漫游各地,直至将近五十岁在母亲的督促下才考中进士。几年之后,他被任用为溧阳尉,于是迎奉母亲走马上任,此诗大约就是这时所写。这首诗历来被认为是一首歌颂伟大母爱的绝唱。头两句从物到人,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三、四句通过缝衣的特写,集中表现了慈母对即将远行儿女 的怜爱难舍、关怀备至的复杂情感。最后两句以春日阳光比喻母爱,以小草比喻儿女,母爱像春天的阳光哺育着小草,如同小草的儿女又怎么能报答母爱呢?这首诗写出了人类最伟大的母爱,引起了千千万万读者深深的感情共鸣。

家是亲人居住聚集的地方,是生活的大本营,是避风的港湾,是亲情的根基。思念家人,亦是人之常情。唐诗中有不少思家之作,仅举一首为例:

月 夜

杜甫

今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公元756年安禄山攻陷潼关后,杜甫一家逃往州(今陕西富县)。后杜甫企图赶往灵武(今属宁夏)为平叛效力,不料途中被叛军捉住,被拘在沦陷后的长安。在拘留期间明明是他思念家人,但这首诗却写家人在州望月思念他,原因是他担心的不是自己失去自由,而是妻子对自己处境的焦虑。诗中写妻子此时在州独自看月惦念陷于囹圄的他,而小儿女尚不懂事。诗中想象妻子忧心忡忡、夜不能寝的样子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共依薄帐,让月光映照我们泪痕已干的笑脸呢?这首诗构思奇特,情真意切,深婉动人,充分表达出离乱中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兄弟姐妹十指连心,唐诗中也有手足之情的描写。其中著名的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亲人之作。他的家乡在今山西永济,地处华山之东,故称“山东兄弟”。前两句写自己身在异地,每逢佳节思亲的情感就会倍增。一个 “独”字,两个“异”字充分表达出此身在外心如浮萍的感受。后两句想象兄弟们在家乡佳节登高的情景。按照习俗,今天兄弟们都戴着辟邪的茱萸登高,但此时却缺了自己一人。似乎是在替兄弟们感到遗憾,但在这曲笔之中更显示出了作者思念之深。这首诗情感真挚,蕴含丰富,反映了兄弟之间普遍的情感体验,成了广为流传的佳作。

再看下面白居易的一首诗: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弟妹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这个时期叛乱不断,百姓到处漂泊。这首诗大约作于白居易考中进士后回家省亲经过战乱中心地带怀念亲人和家乡时。诗的题目很长,等于是个小序,交代了写此诗的背景。前六句描绘了动乱年代家业无存,弟兄如远飞的孤雁吊影自怜,又像断根的蓬草随风飘转。最后两句是说如果此时大家都举目望月一定会潸然泪下,共同怀念家乡。这首诗虽然是寄赠众兄弟及姊妹,但并不过多直写亲人之间的相互思念,而是抓住大家共同思乡这一情感纽带来充分表达患难之中的手足亲情,让人更觉真挚感人。

亲情虽然有血缘关系作为连接的纽带,但仍需要彼此精心呵护,懂得相互理解与宽容,努力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全家和睦。这样不仅有利于家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会促进各自事业的发展。

乡情是人们对于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的一种比较稳固持久的情感。这是人们对于大地母亲的感念,也是对自己从哪里来的追寻。思乡是唐诗中较为普遍的题材。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首诗是作者在洛阳时所作。在春天的夜晚听到有人用笛子吹奏叙述离绪的《折杨柳》曲调,又有谁人能不牵动起思乡的情思呢?这首诗反映了思乡乃是人之常情,一受触动便油然而生。

乡情,不仅是对自己出生之地,而且包括对自己长久生活之地的深厚情感。李白虽生于碎叶(今吉尔吉斯坦托克马克附近),但后来随家迁居今四川江油。他对四川的深切怀念可见:

宣称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称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这首诗写于李白晚年流寓于宣城(今安徽宣城)时所作。该诗并未具体描写四川家乡的自然景物,但从子规鸟叫,杜鹃花开缘情而发,所表露出来的乡情像醇酒一样芳香而又浓烈。

一个久离家乡,音讯断绝的人一旦返乡临近家乡时心理活动又会是怎样的呢?请看:

渡汉江

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首诗的作者有人说是李频,有人说是宋之问。李频是晚唐诗人,写诗工于雕琢,自称“只将五字句,用破一生心”。但这首诗并不雕琢,于平实之中写出了久别故乡的游子返归故园时似喜还惧、忧喜交织,犹疑之中的复杂心情,可谓惟妙惟肖。

进了家乡之后又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

回乡偶书二首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作者贺知章,初唐诗人,少以文辞著名,为人放达,进士出身,官至太子宾客、秘书监,86岁时告老还乡。这两首诗是写他回乡之后的感慨。第一首描绘了少小离家,乡里儿童不认识他的戏剧性场面,令人笑中有泪。第二首感慨更深,深感岁月无情,物是人非。这两首诗表达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感慨很容易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既然世事沧桑变化的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的思乡之情就不免要旷达一些为好:

送僧游山

熊孺登

云身自在山山去,何处灵山不是归?

日暮寒林投古寺,雪花飞满水田衣。

作者是中唐诗人,与白居易、刘禹锡有交往。这是送别云游和尚的一首诗,意思是说禅心如云,自在悠游于群山之中,又有哪里的灵山不能归去呢?诗意颇有禅机雅趣,不由使人想起久在他乡是故乡的名言。不论你出生于何地,只要找到安身立命、有利于发展的地方,久而久之,那便是你的家乡。

思乡诗大全篇5

一、 温故知新,总结规律

在复习一个新的诗歌专题之前,不妨采用温故知新的方式进行。通过复习课本中的思乡怀远诗,让学生卸下心中的包袱。

李清照的《一剪梅》、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李煜的《虞美人》以及周邦彦的《苏幕遮》,这五首是学生熟识的思乡怀远诗。学生可通过回忆这五首诗,分析它们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手法,根据对这五首诗的理解,尝试归纳思乡怀远诗的主题类型和表现手法。

上课时给学生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稍加讨论,就可以得出答案:《一剪梅》主要表达的是作者独居的寂寞和思夫之情,运用的手法是借景抒情;《春江花月夜》表达的是游子思妇的离情闺怨,手法是借景抒情和比喻;《长相思》表达的是军旅思乡和羁旅之愁,手法还是借景抒情;《虞美人》表达的是作者的亡国之愁和古国之思,手法有触情生情、想象、比喻和虚实结合;《苏幕遮》表达的是思乡和羁旅之愁,运用的手法除了借景抒情外还有对写和拟人。

通过表格,将学生的答案展示出来,总结五首诗的情感,大致有四类:羁旅愁思,思念亲友,闺中怀人,征人思乡。手法主要有: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物抒情、虚实结合、衬托、对写及修辞(比喻、拟人、夸张等)。

由学过的知识导入,不但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小试身手,学以致用

分析情感、分析手法和炼字题是考查思乡怀远诗的三类主流题型,借景抒情是命题的核心点,思想感情是命题的热点。

学生掌握了纲领性的知识,还需要让学生多实践,通过具体题目的分析,巩固所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思考:颈联两句中最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这首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作者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这个题目涵盖了思想怀远诗的三种题型,学生将这三个问题解决,就可以对这种诗歌类型牢记心中,下次再遇到相同类型的题目也就不会产生恐惧心理了。

思乡诗大全篇6

关键词:古体诗歌;乡情;不同之美;相似之美

欣赏古体诗歌这种浓缩的纯美语言艺术,就是一次与诗人灵魂进行交流的过程,其中传达出来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正是一堂最生动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且趣味横生。在我国对中日古体诗歌进行对比研究八十年代以来才为人们所重视,由日本著名芭蕉研究家关森胜夫和我国著名唐宋诗词研究专家陆坚教授合著的《日本俳句与中国诗歌关于松尾芭蕉文学比较研究》(1997年),可以说开辟了中日古体诗歌研究的新境界;此后有不少学术成果对中日诗歌中美学的相近相通之处和艺术风格的不同之处作了深刻的阐述;本文选择了另一视角,拟对中日古体诗歌中的“乡情”这一主题进行对比赏析。

中日两国诗人尽管有着不同的国别、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和处于不同的时代,但对故乡的感情却是相通的,所以和歌与汉诗中有许多优美的诗歌来赞美乡情,许多意境极为相似。诗人们常常运用相同载体,比如都运用了明月、高山、花草、乡音等载体来吟诵乡情,然而由于文化差异,其表现大为不同。通过中日古体诗歌的对比赏析,可以充分感受跨文化背景下诗歌的不同魅力,体会到不经意间表现出的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性及其各具其美之处。

一、中日古体诗歌的不同之美

1.日本诗歌的含蓄委婉及中国诗歌的热情奔放

先来看同样是以“明月”为载体吟诵乡情的诗歌。

首先是阿倍仲麻吕非常感人的一首和歌。

天の原ふりさけみれば春日なる 三笠の山に 出でし月かも

(长空极目处,万里一婵娟。故国春日野,月出三笠山。刘德润译)

这是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698--770)的望乡之诗,阿部仲麻吕18岁作为遣唐使来到中国,中文名晁衡,为中日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与李白、王维等诗人交往甚密。此诗为其在准备回国之时的宴会上望月而作。

阿倍仲麻吕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几年后,即将起程回国之际,看见一轮明月,感慨万千,勾起无限的思乡之情。也许诗人恍惚间觉得这明月是来迎接自己这异国的游子吧:因为这同一轮明月,出发之前在三笠山见过,在来中国之前海上漂泊的日子见过,在中国三十几载的岁月无数次仰望它,想起过故乡的明月,而今即将起程回国,再去看看出发之前的三笠山,那轮明月可还是一样的明亮啊?阿倍仲麻吕三十多年后终于得到机会可以回国,其思念该是多么浓烈!但作者的表达却非常含蓄而委婉,本应是急切盼望早日回到故乡、见到故乡的月亮,却用了间接的表达方式。只是淡淡的一句诗:这他乡的明月应该是从故乡的三笠山升起的吧?表达的却是浓得化不开的思乡之情。

透过一轮明月把无限思乡之情倾诉,在汉诗里既有诗圣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也有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但望月思乡首当其冲的还是与阿倍仲麻吕交往甚密的诗仙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这首在中日两国都是家喻户晓的诗,是借明月抒发思乡之情的。可以看出中国几位诗人的望月思乡之诗都十分热情奔放:杜甫的“月是故乡明”,丝毫不掩盖自己对故乡的偏爱;王建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尽管是问句,却明白地传达了月明之夜的思乡之情;李白更是直接吟出“望明月、思故乡”,毫不掩饰地吟出对故乡的感情。

按理阿倍仲麻吕离开故乡时间更长,思乡之情应更甚,但诗的表现却似乎很平静。所以不是感情浓烈程度的差异,而是文化差异的最好体现。日本文化就是以含蓄委婉为美,以意犹未尽为美,使得许多初学日语或初到日本的外国人,常常不能理解日本人的真实意义。这正是日本文化特性及其在诗歌中的体现。

2.日本诗歌的朴素简约与中国诗歌的激昂强烈

下面来看同样以“山脉”为载体吟诵乡情的诗歌。

先看日本明治时期著名和歌诗人石川啄木的一首和歌。

ふるさとの山に向かひて言ふことなし

ふるさとの山はありがたきかな

(面对故乡山,静默无言,唯有感谢溢心间。笔者译)

这首诗歌没有华丽的词藻,文字特别朴素简单,简单到不像一首和歌。石川啄木通过故乡的山脉寄托自己的乡愁:梦里无数次出现过的故乡的群山,真正面对之时,竟然无语凝咽,千言万语不足以表达心中的情感,只有满腔感激。石川啄木本应是充满情感地直面故乡的群山,可除了最简单的一句感激,竟然无言。

这也是日本文化在诗歌中的一种体现,日本文化推崇纯粹之美,喜欢安静孤傲的意境。所以诗人石川啄木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不仅表现出丰富的情感,也是肃穆静谧之美的最好写照。同时传达出了日本人对山的敬畏之情,心中充满敬畏,肃穆面对,只剩下最朴素简单的语言。

在汉诗中也有许多通过山脉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

《乡思》宋代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 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前一首“恨碧山”“阻隔”了家乡,但看看碧山似乎看到了家乡,尚能解部分乡愁,结果“碧山还被暮云遮”,思乡之情更甚;第二首把“尖山”比作“剑芒”,不断割着诗人的思乡“愁肠”,期盼着“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两首诗都是透过“山”这一障碍,承载了思乡之情。

同样是透过山脉承载乡情,表达却大不一样。两首汉诗都将“山”写成了遮挡故乡的障碍,故乡在山后,酣畅淋漓地“恨”碧山相阻隔、“割愁肠”,希望“散上峰头望故乡”。诗人在恨的同时,也多少次凝望眼前山峰,看到它似乎就看到了故乡,通过山峰也寄托了无限的思乡之情,中国诗歌表现得激昂而强烈,把心中所想付诸语言,让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显得毫无隐藏和遮掩。

3.日本诗歌的细腻而留有想像;中国诗歌多彩且富于情趣

下面看以“花”为载体吟诵乡情的诗歌。

先看一首源经信的和歌。

ふるさとの花のさかりはすぎぬれど

面影さらぬ春の空は

(故乡花期已过去,花影犹在春空里。笔者译)

和歌作者回故乡赏花晚了,花期已过,但仿佛觉得春天的天空里还留有花儿盛开时的影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春天春色的想像。

再看一首纪贯之的和歌。此诗虽不是专门为乡情所作,但笔者认为如果抛开作者的写作背景,当作乡情的诗歌来吟诵也一样十分贴切,所以放在本篇以乡情为主题的文章中。

人はいさ心も知らずふるさとは

昔の花ぞ香ににほひける

(人心不可知,故地梅香如旧时。笔者译)

这是纪贯之到一家久未投宿的客舍,女主人怪其疏远之时他所作的表达心情的和歌:你未必知道啊,这院子里盛开的梅花和昔日一样幽香(我对你的感情也如这梅花一样)。

第一首和歌作者描写非常细腻,花期虽过,但“花影”还在,而且给人以足够的想像空间:花期过了尚如此美好,盛开之时该是何等美妙!第二首和歌是表达乡党之情即友情的,却要借花传情,表达也特别细腻:梅花多么幽香,不易察觉,可是沁入心脾啊;而且年年都会开放,一样的幽香。作者借此比喻自己虽然久疏问候,但如这梅香一样再久也是一样的幽香。两首和歌都是日本文化的另一大特点,即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常会留有余白,给人以充分的发挥想像的空间,让人产生共鸣,同时也是日本人“以心心”(心领神会)这一文化特性的体现,事情不必说得明白,以心灵相通为美。

汉诗中也有许多以花诉说乡情的诗句:

《客中九日》明 王灿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在这样一个秋天细雨成阴的傍晚,勾起几多乡愁:应该嘲笑我这异乡人吧,每年登高之时都在异乡。作者是借之名自嘲,流露出浓浓的乡愁。

《杂诗三首》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王维的这首诗,问来自故乡的友人:我家窗前梅花开了没?以挂念梅花是否开放放寄托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第一首汉诗意境多彩丰富:细雨成阴,夕阳西下,湖边飞阁,盛开。在这样的日子里,虽是乡愁,却也多了几分情趣。第二首,一句“寒梅着花未”虽是简单,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也情趣盎然,俏皮生动,展现出的是一幅梅花开放摇曳的多彩画面。

二、中日古体诗歌的相似之美

中日诗歌中共同表现出了悲伤色彩的“审美意识”

下面看两首以“乡音”为载体吟诵乡情的诗歌。

先来看石川啄木的另一首和歌。

ふるさとのなつかし停の

人ごみの中に そをきにゆく

(想念家乡音,去往车站人流里,侧耳悄悄听。笔者译)

出身于岩手县的啄木离开故乡客居东京、且因故不能回到故乡,想念乡音,思乡之情难却,只好到往来家乡的长途火车起始站―-东京的上野站人群中去听听乡音,以解相思。一首短歌,将诗人的望乡之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读者也感同身受。也许于诗人而言,上野车站是他在东京所能感觉到家乡的唯一场所吧。

中国古诗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句来怀念乡音的。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的直白:“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两鬓斑白却乡音未改;元稹的《黄草峡听柔之琴二首》中的感慨:“胡笳夜奏塞声寒,是我乡音听渐难”;而司空图的《漫书五首》更是情真意切。

长拟求闲未得闲,又劳行役出秦关。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溪边随事有桑麻,尽日山程十数家。

莫怪行人频怅望,杜鹃不是故乡花。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首先诗人感觉乡音已然不是当初的味道,表达了对乡音的念念不忘,而莺声和家乡的一样,没有改变,似得一丝安慰,转而又怪鸟儿不该勾起自己的思乡之情。矛盾之中表现出了作者想听乡音又怕乡音勾起更多思念的复杂心情。“莫怪行人频怅望,杜鹃不是故乡花”,频频怅然张望,是在找寻故乡的影子,因为杜鹃不是故乡花。

以上两首诗歌表现出了中日两国的古体诗歌所共有的特点:悲伤色彩的审美意识。作为石川啄木,一个想念乡音的诗人却不能回到故乡,只能到车站去听听乡音,以解乡愁,那是多么伤感的镜头!同样中国诗人,听到的乡音已然不是纯正的乡音,只能恨莺声却为什么没变;行人看到杜鹃不是故乡花时的频频怅望,又是多么凄凉的景象。这两首吟诵乡情的诗歌同样传达出了悲伤色彩的审美意识,也是中日两国古体诗歌的共性。

结语:通过对中日两国古体诗歌中关于“乡情”的比较赏析,体会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所体现的不同之美,我们吟诵这些古诗之时,仿佛跨越时空和诗人进行了一次对话,不仅欣赏到其中语言之美、意境之美,而且感觉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的魅力,及所传达的诗句之外的无限文化内涵。所以短短几十个音节能让我们能够回味良久。但要充分理解中日古体诗歌,也许我们尚须更多的文化知识作后盾,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才能更完全彻底地溶入诗人的思想灵魂及诗歌的美景中去。

参考文献:

[1]刘德润.2007年.《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赏析[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思乡诗大全篇7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这是一首中国人熟知的唐人绝句,如果说要选十首大家最喜欢的唐人绝句,我想这首《静夜思》一定在其中。其一是因为它的作者是李白,李杜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其二因为情境易懂,没有什么高深或崇高的思想,无非是说一个人在异地他乡,一个有月亮的晚上,睡不着,想家了。其三因为韵律好听,这是一首声音最美的“唐诗”。

这首诗的声音很纯净,“光”、“霜”和“乡”三个韵字,江阳韵,幽幽长吟而出,一往情深。“光——”,这是一个拉长了的声音,它不轻不重,就像一个温柔的小手抓住了你灵魂深处的那个脆弱的地方,轻掐你一下,问:“疼吗?”第二句话,在同样的位置,“霜——”,这个“霜”字把第一句中等音量的句子一下子拉到了最低线——甚至声音跑到了地平线之下。继续一个江阳韵音,轻轻地再掐你一下,问:“还不疼吗?”已经两次去激宕你灵魂深处最脆弱的那个角落,如果再继续下去的话,便会失去美感,因为“霜”这个音已经到达最低了,所以第三句,一下子来了一个重的,就是“举头望明月”的“月”字。这个“月”是个入声字,特别响亮,特别短促,特别有力量。这回不是用“手指肚儿”去掐,用的是短短的指甲,掐着你心房深处那最柔弱的地方,那是已经连续被它掐过两次的地方。这第三下是狠狠地掐了你一下,但并没有掐住你不放,让你流血,只是让你记住,留下那一道血痕,让你的痛留在那个地方,问:“这下,你可疼了吧?”一个“月”字之后,那个小手的指甲没有掐牢你不放,而是放开:“低头思故乡”。第四句那个“乡”字,江阳韵又在同一个位置响起,放开了手,那个温柔的小手不再掐你了,轻轻地抚摸着那个被掐痛的地方,说:“不痛哦……”这是多么富有魅力的声音。

这样的韵字的美,伴随着节奏的缓急和声调的高低,将唐诗的声音美演绎到了极致。第一句:“床前明月光”,“床”字中等音高,慢慢起调,“前”字往上攀升,“明”字继续攀升,“月”字声音到达最高峰,顶住,然后“光”字往下缓落。第二句:“疑是地上霜”,一路声音徐徐降落,到“地”字,声音降到了最低,甚至往地平线下,“上”、“霜”二字则继续在“地”字的声音高度上滑落下去,“霜”是全诗声音最低沉处。第三句:“举头望明月”,“举”字在“霜”字的声音尽头,仄声昂起,又一路逐渐上扬去,到“月”字爬升到声音的最高处,定格!第四句:“低头思故乡”,“低”字缓缓开始回落,到“思”字,声音高度几与第一句的“床”字相当,然后,“故乡”二字便在这一水平面上向远处滑行开去了……

一般我们读起来,第一句中速沉稳缓缓吟出,第二句以慢速极缓的节奏把声音拉得长长的,压得低低的,到读“上”、“霜”二字时要几乎听不到声音,只有唇吻轻启,作出发声的口型。“举头”要读得急,这是转折的地方,是急转之处,至“望”字作一停顿,拉住奔涌的情绪,“明月”二字“明”字拉长缓读,“月”短促急急凑上,重(zhòng)读!“低头”与“举头”呼应,语调渐缓,“思”字一顿,稍停,“故乡”缓缓拉长读出去,似乎声音可以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似乎远在故乡的被思念的人儿都听得见了。

“乡愁”是中国诗歌中最为勾人魂魄的母题!中国是一个农耕型的国家,中国人的主体是农民,农民对土地对家园有着天生的依恋,常说“金窝银窝不如咱家的土窝”。正是这种身体上的依恋催生了中国人在心理上对故乡的依恋,无论你走得多远,无论你漂泊在外有多久,无论身处高屋华堂还是流离失所,无论你正飞黄腾达还是末路失意,你心底总抵挡不住“家”的诱惑。“故乡”、“家园”之类的词对每一位中国人来说都是温暖的,犹如“九月九的酒”,让人着迷。

“静夜思”之所以让人着迷,就是因为它抓住了中国人灵魂深处最脆弱的地方——“故乡”。孩子也许不懂,但是那颗“故乡”的种子已埋在他们心底:喜欢大声读这首诗的是孩子,那时只是声音好听;真正读懂这首诗时,人大多不在故乡了,他们已行游在外,那一声“低头思故乡”会读得两行泪奔。

其实最真挚的情感不需构建复杂的情境,越是易说好懂,越具有强大的穿透力,最简单的情感往往能直抵灵魂。而月亮,便是这情感中最朴素的意象,其实我们不必纠缠于那张“床”是“绳床”、“胡床”还是“食床”、“卧床”,甚或是“井栏”,李白诗中九处单提“床”字,有五处肯定是卧床,剩下四处一个是供用的大床(《猛虎行》),其他也没有一个可以确定为“胡床”、“绳床”之类规格很小的坐椅(参见袁茹《李白版本嬗变及其诗学思想阐释》)。如果说“床”指的是“井栏”的话,那一定是在室外赏月,而李白的诗中似乎没有这样的“床”字指的是“井栏”。

在哪里看到月亮似乎不成为全诗的要紧处,全诗的要紧处在于月亮所蕴含的与故乡呼应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凄美的!中国古代的诗人几乎都走在回乡的路上,可他们就是不回家——不是害怕“近乡情更怯”,而是恐惧身体回家后精神仍在漂泊的撕裂感,终老故乡的诗人也许有,但中年就回家,在故乡的怀抱中慢慢变老的诗人真的很少。

在异乡的诗人渴望有一处精神的家园,而月亮便是最好的梦乡,只有“月亮代表我的心”。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月宫是浪漫的,因为有过嫦娥后羿的爱情;月宫又是寂寞的,嫦娥奔月之后便是孤影茕茕,虽有玉兔,但玉兔不能人语,虽有吴刚,但吴刚不能知心解意;月宫又是温暖的,因为有吴刚酿造的桂花酒;月宫又是不可及的,就像难回的故乡一样。

看到明月,想到故乡。若是圆月,若是人不能团圆,那便有一种忧愁打心底泛出,不可遏制。因此《静夜思》的“思”在题目中应该理解为“忧愁”更妥帖,读作去声sì。本来《静夜思》是一首新乐府辞,也就是唐代新创的流行歌曲,所以李白的这首《静夜思》也被宋代的郭茂倩编入《乐府诗集》卷九0《新乐府辞》中。

我们现在都很喜欢如前所录的《静夜思》的这二十个文字,然而,在宋代刻本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却不是这二十个字,而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在所有宋代刻本中,这首《静夜思》文字均为这二十个字,完全一致不差丝毫(参见周勋初《李白诗原貌之考索》)。元、明、清时代则略有差异,现例举几种如次:“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忽见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起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床前见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参见袁茹《李白版本嬗变及其诗学思想阐释》)现在流行的文字是在明代定型,继而由清人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推广才流行开来的。

当然,我们似乎不必由此便抛弃时下流行的这二十个字,去还回李白原创的《静夜思》:“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文化是一个不断叠加累积的过程,传统也是在不断嬗变着的,“从普及传统的角度来说,大家遵循通行的版本就好了。”(参见张楠、莫砺锋《〈静夜思〉‘日版更接近李白原文’说法不确》)

在我看来,原作第一句的“看月光”语调有些重,“看”是个仄声字,所以明代人可能从声音的好听的角度有意这样误读误改了,因为明代人觉得一切的古人文字他们都是可以任意修改的,明代人刻书最不严谨。

第二句没有改变,声音好听之外,意蕴也很凄美,“疑是”,“好像是”的意思,李白另一首诗中还有“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无论将月光比作白雪,还是将月光比作秋霜,都有清冷的意蕴。这是孤身一人寄居他乡的滋味。

第三句“山月”与“明月”则各有所长了。意境清远,“山月”为佳。未必是朗照的圆月,兴许是月半弯时,斜挂山间,透窗远望或倚门遥看,落寞的心绪只有诗人自己能够知道。意境绵长,“明月”为好。明月清辉,一轮圆月,天各一方地看,互相都把绵绵的相思托付给了这朗月。家乡的你,异乡的我,明月是我们的心跳。

思乡诗大全篇8

先看李后主(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叉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纵观中国诗词,以离愁别恨,去国怀乡为主题的比比皆是。这大概与古人的生活境况有关。所谓“学而优则仕”指明了读书的最佳出路――入朝为官。故孟郊有“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道尽了读书人十载寒窗,一朝登科的春风得意。因此中国古代这些文人骚客不得不远离故土亲人,只为能够一朝“放荡思无涯”。李煜,作为一朝之主,自然不可能有此体验感受。然而,命运弄人,世事无常,在他执政14年之后,宋朝大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一国之君无奈身陷囹圄,沦为阶下囚。《虞美人》即是他被俘后所做,尽述去国之哀思,亡国之巨痛,将其欲说还休的感时忧国,抚今忆昔的苦闷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据说,此词完成之后,于李生日那天由歌姬演唱,词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句不幸传于宋太宗赵光义之耳,使其怒而杀李煜。所以,这首词,可说是李煜的绝命词。

再看罗伯特布朗宁的《Home Thoughts,from Abroad》(《海外乡思》):

1.郁郁英伦好,/缅想四月初;/清晨梦乍醒,/一碧吐新榆;/繁枝绕老树,/叶叶正扶疏;/婉转金丝雀,/歌喉美且腴;

2.英伦好时节,/孟夏月清和!/翩翩忽五月,/归燕啄新泥;/篱畔玉梨开,/田边金花敷;/花叶低垂处,/清露缀明珠;/画眉啼不住,/每歌意踌躇;/深恐再听难,/意外片欢愉。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英伦之景秀美依然,可远居意大利的罗伯特布朗宁却无以得见。虽然布朗宁最终选择意大利作为其婚后定居之地,可思乡怀旧,远人天涯之情人皆有之,英谚不正也有“East or west,homeis best”!意大利虽美,但在诗人眼中远不如故乡英国的一草一木,一树一花亲切妩媚,打动人心。尤其在诗尾,作者率直地道出 “the buttercups,the little children’s dower――far bfighter than this gaudy melon-flower!”意大利的甜瓜花虽色彩浓艳,却流于俗丽,怎比家中homely的金凤花亲切自然!

《海外乡思》是布朗宁最负盛名的抒情短诗,与华兹华斯的《我曾在陌生人中做客》齐名,被视为英国文学史上最有名的两首表现思乡情结的诗歌。

李后主的词用白描的手法,直抒胸臆。词开句即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得苍凉、悲苦。春花秋月原是良辰美景,然而对于人生境遇落差巨大,有着亡国之恨,背乡之苦,囚禁之辱的李后主来说犹如讽刺。不堪回首的种种往事明月春花岂知!当日之物应在,只是人非。作者不是着力写景物,而是着力写自己的主观心绪。最后,作者将自己的一腔悲愁以东流人海的一江春水作比,虽是夸张,直言自己的愁绪如江水般绵延不绝,永无止息。贴切生动地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具体化,造成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词中两番设问,以示作者去国怀乡之切;词中更用“不堪”、“犹”、“愁”直接点明作者的悲凉哀痛。李煜正是用清丽精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词成为抒情言志的新体诗,对后世词坛亦有较大影响。

罗伯特布朗宁的《海外乡思》通篇几乎都是在描故乡之景,并未在思乡之情上多用笔墨。他满怀深情地描绘了阳春四月那低矮的枝桠,郁郁葱葱的灌木丛,五月的一树梨花,一地的三叶草,在枝头啁啾的燕雀和机灵的画眉。动静之中,相映成趣,构成一副细腻温暖,清丽脱俗的春日图。全诗充满了浓郁的思乡情调,但并未出现一个表达思恋的字眼,是典型的借景抒情,用间接婉转的手法诉说去国怀乡之情。

其次,两首诗词虽主题一致――均为眷恋故土之情,但感情基调却大相径庭。李煜的词是亡国被俘,颠沛流离之痛,自始至终充满了一种欲说还休的悲情。而布朗宁只是如数家珍的向读者展示故乡的一草一木,使全诗洋溢着一种令人向往的自然气息。当然,这与作者的身世背景,人生际遇有着很大的关系。李后主贵为天子之时,曾拥有“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可谓穷奢极欲,享尽声色犬马之娱,然一朝被俘,归为臣虏,饱尝阶下囚的辛酸耻辱,此种反差简直是天差地别,非常人所能承受,故悲大与恋。而布朗宁出生于伦敦市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虽说其早期诗作的风格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承认,其爱情婚姻也颇多曲折坎坷,但总的说来,他并没有经历过李后主那样的大喜大悲,故其诗作虽有眷恋之幽思,但总体上透着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思乡诗大全篇9

从文化学心理学角度看,安土重迁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于是和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的思乡心态要更强烈。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具有选择性:凡是人们喜好的记忆表象更多地保存在大脑皮层中,长时间积留下来的多为美好的回忆。人成为异乡游子时,往往因生活习惯、文化氛围、人际关系等原因,感到孤独无依,心理上往往寻求安全、温暖、依托。此时,故乡的景物,亲朋故旧便以一种温情的回忆占据心头,这就是诗人所“离群托诗以怨”的动机了。余光中写乡愁,也是基于这种心理根源的。

“中国诗人似乎永远悲叹流浪和希望还乡”。这便使寻根念祖、返本思归的羁旅母题成为中国历代文学的传统。古诗有云:独在异乡为异客。但是对于“众在台湾”、特别是跟大陆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文人们来说,有家不能归的境遇强化了他们对乡国的渴望,也许海峡越是清浅,旅人越是要苦闷――跨越为何如此之难?在台湾文坛,余光中堪称是吟唱思乡之曲的高手。在众多的诗文里,他以一行行自胸中淌出的文字,演绎着浓浓的乡愁;又以一缕缕从体内抽出的丝线,缝缀着密密的亲情。从杏花春雨的江南到《长城谣》中的塞外关山;从古长城的汉家陵阙、灞桥涸柳到淮扬二十四桥明月夜,说不尽的乡情、乡恋、乡思、乡愁。这种空间上的隔阂引诱着作家的追忆,借助诗句神游大地。

诗人出身在江南,因此江南的一切又特能引发出他的乡愁。“江南,唐诗里的江南”,“小杜的江南/苏小小的江南”,吴王、越王、西施的江南,遍地垂柳、太湖渔港的江南。江南的历史文化、风物人情,使诗人日夜萦怀。然而,现实的他只能“站在基隆港,想――想/想回也回不去”。诗人禁不住发出慨叹:“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喊,在江南,在江南/多寺的江南/多亭的江南/多风筝的江南/钟声里的江南!”(《春天,遂想起》)对江南的乡愁、乡情、乡音、乡景的呼唤动人心旌。

不仅江南,诗人对黄河两岸、长城内外同样充满了眷眷的深情。“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民歌》)。而一旦黄河冻住,还有长江、心的血海、民族的血海来传唱,诗人固守着民族的渊源,并且推而广之,把民族的传统凝聚在简单的诗句中,诗中的龙的形象更是把中华的文明生动地表现在文字之间,令人宛如看见了这样一条薪火相传的巨龙。《乡愁四韵》中,酒一样的长江水、血一样的海棠红、信一样的雪花白、母亲一样的腊梅香,四个中国文化味十足的意象在诗人笔下反复咏叹,那是充满深厚底蕴的情谊。而《乡愁》一诗,更是将思念故园、追怀亲情的心绪,表达得细腻生动、深婉含蓄。诗人以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作为情感的具象载体,随着时空的不断变化,乡愁的内容不断加重,当乡愁成为“一方矮矮的坟墓”时,诗人对母亲的感情是多么深沉而歉疚,其中包含着多少血泪与呐喊!最后,诗人的感情由对自己亲人的思念升华为对整个大陆同胞骨肉的思念以及对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殷切希望。空间上的分离把诗人眷恋的胃口一再勾起,真实的土地此时代替了中华的文化,对文化的眷恋落实在土地上,乡愁油然而生。

思乡诗大全篇10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等理解古诗的意思。

2、揣摩关键词句,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

3、能诵读诗歌,自主积累描写秋的诗句。

设计理念: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本课教学设计着力体现“两重”:重诵读品悟,重内化积淀。即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情景描述、对比阅读等策略丰盈诗歌意象,立足“诗言”,理解诗意,体悟诗境,从而触摸诗句背后的内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演讲:展示搜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词。

教学意图:不仅调动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和已有的知识,更引出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一、导入新课。

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生自由描述)然而,在诗人张籍眼里,秋天却是树叶飘零、残荷片片、萧条凄凉的季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一首古诗《秋思》(板书课题)。

[教学意图]:渲染秋天凄涼的氛围。

2、张籍,唐代诗人。他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在此情此境下,写下了这首诗。齐读课题。

[教学意图]: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

3、“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思读得长一些。再读课题。

二.初读知意。

1.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要做到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学生反复练读)

[教学意图]:明确读诗要求,引出本堂课的中心问题。

2、(投影出示古诗)谁能把这首诗正确地读给大家?(指名朗读)

3、(弹多音字的拼音)要注意这些多音字的读音。

4、(投影出示生字“洛”)你会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生自由回答)

5、这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呢?(生观察后回答,师指导书写)

[教学意图]:扫清读诗障碍,识记生字。

6、读诗不同于读课文,不仅要读通顺还要读出他的韵味。请同学们再读古诗,注意停顿,要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7、谁来展示你的朗读?(指名朗读)

[教学意图]:结合本堂课的中心问题,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练习读出诗的韵味。

三.入境悟情。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古诗,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可以在你的书上写一写,组织好语言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生自读自悟再交流)

[教学意图]: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诗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现在就将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生自由汇报)

3、(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随机指导以下内容)

Δ见:

·古人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离家十年的诗人站在瑟瑟的秋风里,他看见的是什么呢?(生回答)

·诗人见到了许许多多,可此时是他“见不着”的又是什么?(生回答)

·是的,在这洛阳城里,诗人见不到亲人的欢声笑语、见不到乡亲的把酒言欢,他看到只有那飘零的落叶,枯黄的小草,凋谢的百花

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张籍,面对此情此景你的心情会怎样?

Δ意万重:

·孤单、寂寞、悲伤、无奈的张籍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写一封家书捎回家,这是怎样的一份家书呀!落笔之前,张籍会想到什么?他想表达哪些意思?

·假如你就是张籍,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

·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

·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小桥流水的故土,你是否已改变了容颜?有多少话,想对你们诉说,这真是(出示前两句诗指导有感情朗读)

Δ恐: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从“恐”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

·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Δ“又开封”

·从“又”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

·诗中还有哪个字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复”在这里是“又”的意思?)同样的意思,尽量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当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你能想像诗人又是怎么做的?

·意万重,说不尽。情难理,又开封。这真是——(学生齐读古诗“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师指导。)

[教学意图]:在见”与“不见”的对比中,以具体的景来感知内心的情,以有形的物来映衬无形的思。在一遍遍说话、朗读中,将学生带入了古诗的意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见秋风、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把诗人那种千言万语诉之不尽的复杂心情,在反复的阅读中进行揣摩、体会。

四.情感朗读。

1、(播放音乐,课件演示。)秋风瑟瑟,秋意浓浓。放眼望去,大地一片枯黄。花谢了,草枯了,大雁南飞了,老槐树那茂盛的绿叶,也化作片片蝴蝶,飘飘悠悠地往下落。是呀,又到了落叶归根、全家团聚的时间了,可是……诗人心头泛起一阵酸楚,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那魂牵梦绕的故乡啊?故乡的亲人啊,你们一切都可安好?诗人提笔要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这就是《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板书“思乡情”,师范读古诗。)[教学意图]:理解诗意,体会诗魂,创设情境,引导读诗。

2、请你也来感受张籍这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自己练习朗读,把你的体会充分地展示出来。(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并评析)

4、古诗以它精炼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其丰富的内涵,就让我们记住这精美的语言。合上书,看板书提示齐背这首诗。(生齐背)

[教学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借助想像融情入境与诗人进行情感的对接,从诗句中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呢,进而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5、这首诗作者因见秋风引发了意万重,又复恐说不尽,所以又开封。整个这个过程是一件完整的事,可见这首诗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板书:叙事抒情)

[教学意图]:了解写作特点。

五、对比阅读。

1、同学们,这思乡怀亲的,何止张籍!那时候山遥路远,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聚难啊!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中。你们看!(课件出示《天净沙·秋思》)这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呢?你能体会到什么?我们自己读读。(生自由练读)

2、谁来读?(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结合注释想想这首描写了什么。你能体会到什么?

3、这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呢?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说出大概就可以)你能体会到什么?

4、仔细观察这两首诗有哪些异同?(生回答)

5、异:张籍的秋思是叙事抒情,《天净沙·秋思》是借景抒情;

张籍的秋思是七言绝句,《天净沙·秋思》是小令。(也是一种诗体)

同:都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教学意图]:迁移延伸课文内容,课内外有机结合,通过对比了解诗歌的不同体裁,感悟诗人的思乡怀亲之情。

6、思乡的诗写了千百年,今天还在写,思乡的诗读了千百年,今天还在读。总有一天你们长大了,也许要远离家乡,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你们会觉得故乡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温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让我们合上书再读一读这首动人的诗篇。

六.积累延伸。

1、默写《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