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作品十篇

时间:2023-04-05 04:24:46

季羡林的作品

季羡林的作品篇1

关键词:季羡林;散文;艺术特征;审美价值

季羡林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对《史记》、六朝文、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作品的艺术风格进行吸收的基础上所建理论的一种独特的写作风格,是季羡林散文的一个重要特色。从学术界对季羡林这一学者的研究情况来看,对季羡林的代表性作品的赏析、对季羡林某些散文集的感悟和对其散文作品的语言风格的研究,是学者对季羡林及季羡林作品进行探究的主要表现。《梦是一定能圆的――读季羡林的》《松间沙路净无泥――读季羡林》《碧波千顷澄如练――简论季羡林散文的语言艺术》和《季羡林老的散文观》等作品就是从以上三个方面对季羡林及季羡林作品进行研究的典型例证。从近几年的研究现状来看,季羡林散文的美学精神、创作思想和美学特征等问题开始引发了学者的关注。

一、季羡林散文的艺术特征

1.感情真挚

从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角度来看,感情的真挚性可以被看做是文学作品中灵魂要素。从季羡林先生的作品来看,《石林颂》《游天池》和《火车上观日出》等文章让读者见到了许多风景旖旎的景象,在对这些文章进行鉴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深夜来访的客人》和《一个抱小孩子的印度人》等文章则对普通人物的形象进行了展示,在这些作品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季羡林对普通百姓之间的友好感情,这种真挚的情谊,就是让其散文的艺术美感得以提升的重要因素。

2.选材广泛,以小见大

从季羡林的散文创作思想来看,利用身边琐事,对散文的精髓进行展示,是其散文的艺术特征的一种表现。在《一个盛刮胡子刀架的塑料盒》一文中,季羡林先生以自己在德国期间偶然获得的一个塑料盒为引子,展示了自己在德国、瑞士、日本和印度期间的经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小塑料盒已经成为了季羡林先生几十年人生经历的一种见证,我们也可以从这一盒子背后感受到日耳曼民族的伟大与真诚。

二、季羡林散文的审美特色

1.散文中的颜色之美

在季羡林的散文作品中,对色彩的描绘,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色彩带给读者的震撼效果,是让散文的艺术魅力得以提升的保障。以季羡林笔下的黄色之美为例!在《黄色的军衣》一文中,作者通过抒情性的描写,将军服的黄色看得与国旗颜色一样庄重,这就对黄色的象征美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在《母与子》一文中,“枣林的上面是初秋阴沉的也有点黄色的长天,我的心也像这许多黄的东西一样地黄”一句,让黄色带给了人们一种寂寥悲哀的愁绪,这就通过对自己的愁绪进行烘托的方式,让黄色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了一种凄婉美。

2.散文中的诗词之美

对古典诗词的充分运用,是季羡林散文作品的一种特色,在《忆日内瓦》一文中,他用唐代诗人韦应物《东郊》一诗中的语句,来对日内瓦周边的美丽风光进行描绘。在《富春江上》一文中,季羡林先生引用了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和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语句,来对富春江的美景进行描绘。对古诗词的化用,也是季羡林散文的一种特色。在季羡林先生的散文中,苏轼《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四句诗就被进行过多次的化用,在游览黄山的过程中,季羡林用“不识黄山真面目,即使身在此山中”一句来描述自己对黄山风光的感受,在描述自己的庐山之行的过程中,他将苏轼的这两句诗改成了“识得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日本讲学期间,他又用“不识芦湖真面目,只缘身在此湖中”来描绘日本霜根的芦湖风光。这种诗词化用手法的运用,让作品的古典美学气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

三、季羡林散文的审美价值

1.历史价值

从季羡林先生的人生经历来看,他的一生经历了辛亥革命、北洋军阀混战、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等多个历史时期,他的创作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政治风云的变换,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的一种表现。因此,季羡林的散文可以被看作是20世纪文人的生存历史的写照。例如《牛棚杂忆》这一作品就是对知识分子在这一历史时期的遭遇的一种真实反映。文中提到的坐喷气式、直视太阳等刑罚,也是我们今天的青年人所难以想象的。

2.思想价值

民主思想和自由思想是季羡林散文中所蕴含的主要文学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与民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从季羡林散文的价值观来看,在对《牛棚杂忆》等作品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一作品对这一混乱的历史时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其本人在这一作品中所表现的忧患意识,是与时期的文化批判精神相契合的,因此,对传统文学的文化批判精神的传承,是季羡林散文审美价值的一种表现。

四、结语

对于季羡林先生的散文作品而言,审美特色和艺术特征是审美内涵的内在表现,审美价值可以被看作是这种审美内涵的外部特征。对其散文的历史价值、思想价值等审美价值的充分发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对这些散文作品进行了解。

参考文献:

[1]张银花.季羡林散文研究[D].延边大学,2010.

季羡林的作品篇2

欧普尔太太很平常,当时五十多岁了,生活十分单调平凡,成天围着灶台转,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妇女。每天起床后,先做早点,给丈夫一份,给季羡林一份。然后就是无休无止地擦地板,擦楼道,擦大门外面马路旁边的人行道。地板和楼道天天打蜡,打磨得油光铮亮。楼门外的人行道,不光是扫,还用肥皂水清洗。人坐在地上,绝不会沾上半点尘土。欧普尔太太,就是这样一个爱清洁的家务狂,而且成天乐此不疲。

到了晚上十点左右,季羡林在家里工作,欧普尔太太就进屋来,把季羡林的被子铺好。德国被子里面是鹅毛的,不像现在的羽绒被,全部按区块缝合过。他们把鹅毛朝里面一装就完事,结果每天睡觉前都得整理被子,不然鹅毛就跑到一块去了。一边绒毛堆积如山,另一边只剩下两层薄布,根本不能御寒,只有被冻醒。季羡林整理不好被子,于是女房东每天来帮他整理。

铺好床以后,欧普尔太太就同季羡林闲聊。她把一天的经历,原原本本详详细细地都向季羡林说。见了什么人,买了什么东西,碰到了什么事情,到过什么地方,一一细说,有时还绘声绘色手舞足蹈。每天晚上半小时的免费德语交际课,对季羡林的德文口语大有裨益。但是季羡林不敢把这一点告诉她,害怕她以后不来聊天了。

战争接近尾声时,德国人日子越来越难过。不但食品短缺,连燃料也无法弄到。哥廷根市政府顺应民情,决定让居民到山上去砍伐树木作燃料。政府工作人员在茫茫林海中划出了一个可以砍伐的地区,把区内的树逐一检查,可以砍伐者画上红圈,砍伐没有红圈的树要受到处罚。女房东家没有劳力,唯一的儿子又在另一座城市工作,于是季羡林当仁不让,陪房东上山,砍了一天的树,运下山来,运到一个木匠家里,用机器截成短段,储存在地下室里,供取暖之用。

因为季羡林和房东互相照应,因此季羡林在房东家一住就是十年,从没有发生过矛盾。临走那天,欧普尔太太痛哭流涕,季羡林也舍不得离开。但毕竟中国才是季羡林的祖国,因此他还是回来了。离开德国后,季羡林还给欧普尔太太写过几封信,寄过一罐美国咖啡,希望女房东在孤苦伶仃的晚年生活中得到些许安慰。

季羡林的作品篇3

抓古典意象,明佛学渊源

首先从荷的佛学渊源说起。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荷花又名莲花,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这里可以找到多种印证。比如: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大雄宝殿的莲花宝座之上;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或手执莲花,或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几乎有佛的地方大都有荷花相伴。正因为荷与佛教的特殊渊源,佛教还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

通过对荷这个意象的理解,让学生初步了解荷与佛的关系,在品读文章时就能有意识地感悟《清塘荷韵》里富有禅意的生命启示。

抓文中语句,悟句中禅意

《清塘荷韵》一文中“池花对影落”的寓意深刻又很难理解。为此,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该诗句“池花对影落”的品读,从残荷之姿感受文本中渗透的禅意。池花,是指水中凋零的莲花。落花轻轻接触水面,镜中月、水中花,想象中的画面宁静而优美;而凋零向来给人残败、衰颓的感觉。中国古代诗词有很多描写落花的词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古代文人大多见落花而伤怀,大多因情移所致,从落花想到自己,从而发出“人世苦短”的慨叹。

可为什么季羡林笔下荷花的凋零之姿,没有残败、衰颓的影子?这里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同样面对逝去,荷花显现出什么样的姿态?”他的凋零之姿是平静、从容而洒脱的。由盛而衰是不可逆的自然规律。欧阳修的《秋声赋》云:“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荷花凋零也符合自然规律,但“莲”是生命的强者,又是生命的智者,他的平静、从容而洒脱的凋零之姿,启迪人们参悟生命:“面对生命的凋零,人们该用平静淡泊的态度来面对;如果对生命的消逝都能看透,还有什么能使人烦恼呢?”

季羡林能做到不以荷花凋零为悲,与他的人生境界分不开。他的“三辞桂冠”就是很好的明证。季羡林被国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对此,他在《病榻杂记》中力辞这三顶桂冠:“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他还常把陶渊明的四句诗当作自己的座右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季羡林说:“我早就认识到,永远变动,永不停息,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要求不变是荒唐的。万物方生方死,是至理名言……”经历十年浩劫的季羡林,历经世事沧桑,并没有被生活打倒,反而参透了陶渊明的诗的境界。耄耋之年的季羡林最终参透生命的真谛:人不是为欲望而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不能就此放弃,要有淡然之心追寻生命的意义。

季羡林的这种人生境界是我们难以企及的。但是,本文开出了一剂富有禅意的良方,可教学生以此应对生活的种种烦扰。

从荷花情结品禅意人生

学生很容易找出荷与季羡林的联系,被历史学家周一良先生命名的“季荷”就体现了季羡林的荷花情结。学生从文本中读透“池花对影落”一句,对“季荷”的理解是有益的。命名“季荷”寓意丰富,荷实际是季羡林生命的表征。荷生长的历程是季羡林人生历程的写照,从荷花开放之姿看到生命的热烈,由凋零之姿想到生命的消逝。

天地万物都有其生存的空间和惊人顽强的内力,万物顽强而美丽的风姿装点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生得热烈,逝得淡然。荷花的生长历程,对照佛家理论,就代表了生死轮回。佛教主张:从生到死,构成生命存在的一个过程,谁也逃不脱;没有什么可以恒久。一切世界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既然交相更迭是自然界的法则,那么,人生就要清静淡泊、超然豁达。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指莲花,也就是莲的智慧和境界。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

季羡林的作品篇4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本期推出的两位人物,都属于后者。走近他们,你会获得生命的明媚阳光,你会享受,也灵的深邃历练――从他们的澄澈之,也与平静之,也,体悟一份人生的旷达与超然;从他们的充沛之心与向上之心,收获一份生命的激情与砥砺。

人物简介

季羡林,1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人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留学德国是季羡林学术生涯的转折点。此后,季羡林走上东方学研究道路。他于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进入古稀之年后。季羡林的学术生命仿佛进人了黄金时期。尽管行政事务和社会活动缠身,他依然故我,“咬定青山不放松”,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潜心研究,勤奋写作。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

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

人物事件

虽卧病榻笔耕不止

自1997年第一次白内障手术之后。季老身体各器官就总不断出毛病,常常要住院。不过,季老对此却很坦然:“我现在就是一块老表,零件有点老化,擦上点油,修理一下,还是可以再走几年的。”

为了写书,他曾经天天拖着蹒跚的双腿,步行五六里路到北大图书馆查资料,把当时白内障尚不严重的双眼累得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而季老身边的工作人员更是在私下里称他“受了甘地的影响,完全就是一个自虐狂”。惜时如金的季老,总是不知疲倦,发奋忘我地工作,即使在医院治疗,仍坚持每天读书、看报、写文章。每天清晨吃过早饭,他便迫不及待地开始看书和写作,直到医生查房方肯停下;午睡过后依然如此。不到晚饭时间,笔和纸是不会从他手中离开的。已经动过三次手术的眼睛不能长时间看书,他就让工作人员帮着念报读书。一天总要读书写作四五个小时以上。他说:“我性与人殊,越年纪大,脑筋好像越好用,于是笔耕也越勤。”在医院里每天完成二三千字的文稿对季老来说属家常便饭。

请辞三顶桂冠

季羡林在写作《病榻杂记》时。经过一番认真思考和比较之后,在病榻上以《辞“国学大师”》《辞“学界泰斗”》《辞“国宝”》三节内容,昭告天下:把这三顶别人加在他脑袋上的桂冠统统摘下来。这样的“大举动”绝不是季先生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之后真诚的心迹袒露。早在2006年1月9日,结集了季羡林先生一生回忆文章的《此情犹思――季羡林回忆文集》在北京首发。据该书编辑、季老学生梁志刚透露,在该书出版之际。季老将编委会撰写的丛书序言中,所有称呼他为“国学大师”、“国宝级学者”的字眼全部删除,并告诫梁志刚等人说:“真正的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恪、吴宓,我算什么大师?我生得晚,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不过是个杂家,―个杂牌军而已,不过生得晚些,活得时间长些罢了……这不是谦虚,是实事求是。”《病榻杂记》出版之际,他明确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主题分解

1、古人云:天道酬勤。纵观季羡林先生近百年的人生历程,可以看出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勤奋学习。勤奋思考,勤奋工作。勤奋是他成功的源泉,集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于一身,精通12国语言等辉煌成就。正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学习和拼搏奋斗的结晶。勤勉好学,点滴积累,辛勤耕耘,永不懈怠。奠定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博的知识基础。有人说,世上有两种生命,前一种用时间计算,后一种用行程计算,不同的是,后一种有生命的目的。季羡林先生的生命属于后者,正是这种“生命的目的”,才使他的人生每一处都留下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乃至在他的生命离去之后,其独特的人格力量仍成为无形的精神标识,成为永远矗立的精神灯塔。据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如下的适用话题:勤奋;积累;生命的长度;人生风景线。

2、“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些含金量极高令人羡慕的字眼,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而在季老那里却看得很轻。可以说,季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那些追捧虚荣的人上了很好的一课,充分反映了他“视功名如过眼烟云”的坦荡胸怀。季老的“请辞”大有深意,这样的“请辞”是对贪慕虚荣的社会的一种无声的抗议。论才学也好,论人品也好,季老都当之无愧,可他老人家却并没有如此地“看重”自己。而是把自己当成普通一员,这样的胸怀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所缺少的一种精神资源。据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如下的适用话题:胸怀;人生一课;看轻与看重;才学与人品。

时文快读

季羡林带着老知识分子的背影远去

周安庆

季羡林先生因为他的国学学养和真诚人格,在学术界受到广泛的尊重,如今他驾鹤西去,是中国学术界的一大损失。

我们曾经有许多次机会向季老表达我们的敬意,我们也确实在许多场合向这位大师表达过敬意。但是当季羡林先生真的告别我们的时候,这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我们甚至会怀疑我们曾经表达敬意的真诚,以及老人接受敬意时的心情;我们也会忐忑地想起老人面对晚辈做的错事和傻事,满脸宽容背后的无奈。此刻,我们所有能做的事情,就是追忆、怀念和学习。

我们追忆季羡林先生,实际上是在追忆一个大师辈起的年代。人们往往用自身的勤勉来作为成长的理由;但是有的时候,环境能够决定给予人们更多成为大师的机会。这种环境并不能简单地用贫穷或者富裕来概括。大师辈起的年代,是一个充满问题的年代,也是一个尊重知识、宽容“异端”、追求平等的年代。自20世纪初开始,中国知识界在不断地与历史争夺这种机遇。而令我们景仰的学术大师们,就产生于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中。

我们怀念季羡林先生,实际上是怀念一个“以学术为业”的群体。无论陈寅恪、傅斯年,还是钱钟书、季羡林,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以一种偶然出现,而走向一种必然。马克斯・韦伯说,在失去了神圣性和价值统一性的世界上,以学术为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能够独立思考。当然,所有的独立思考都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冷静的观察。今天的多元化社会,铸造着多元化的个人,终生以学术为业,并且能从其中找到乐趣和力量的人恐怕已经不多了。

我们学习季羡林先生,实际上是学习一种独立、自尊、诚实和执著的品行。无论在“”年代、在改革开放中、还是功成名就的晚年,季羡林都在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反思;无论在佛学、梵文还是宗教的学术领域,季羡林都在将一个个问题执著地研究到底。这是知识分子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行,也是一种有现实意义的品行。尤其在当代中国,象牙塔中也不平静。商业主义和权力文化空前泛滥,浮躁悸动的情绪蔓延,季羡林先生用他自己的言行给我们提出了汗颜的问题。

追忆是为了记录,怀念是为7寻找,学习是为了再造。中国的知识分子其实很简单,他们已经放弃了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自觉,仅仅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象牙塔中传道授业。但是知识分子又很重要,因为他们是创造文化、重建价值的一个群体。也能够引导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制定对话和交流的规则。

季羡林的作品篇5

《季羡林谈人生》由数十篇千字随笔组成。以前看到谈论人生的文章,大都是“主义”一统,“口号”满篇,而季老先生用非常朴实的话语谈论了人生绕不开的酸甜苦辣、进退荣辱,语言朴实无华,但从一个“看惯了人生百态,明了了世间春秋”的世纪老人笔下绘出,渐觉启迪之意非同寻常。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季羡林读后感,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季羡林读后感1无意中,看电视里一闪而过的新闻,得知季羡林老先生去世了。于是,立刻到网上搜索最新的消息,确定季老在这个潮湿的季节,确实已经安然地走了。联系到这几日阴霾、多雨的天气,仿佛早已预示着这样一位学术大师将要随着潮湿的空气一起飘飞。只是,惊闻季老离去的消息,我还是忍不住在心底悄悄地感伤着、缅怀着。

真正开始认识季老是2006年的《感动中国》节目,清晰地记得颁奖典礼的时候,厚重的奖杯是记者特意送到季老病房的。季先生出身农家,早年是在清华大学念的西洋文学系,之后去德国留学,归来后常年在北大任教。在语言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季老熟练掌握多国语言,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季老笔耕不辍,虽已耄耋之年,但是乐观的生活态度,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做学问之外的另一种生命形态。

去年的这个时候,对我来说是个失意的夏天,偶然在图书馆读到了季老的《季羡林谈人生》,一个下午都沉浸在这位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之中。朴实的文字,纯真的情感,这恰恰也是季老文字的精髓所在。记得钟敬文先生有过如此评价:“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正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而我在此刻却无法对季老的文字做出任何评价,因为,我的年纪、我的阅历即使运用再华美的语言,在季老的文字面前都将是苍白无力的!

看季老谈人生,论价值。看这位不平凡的老人写出“不完满才是人生”的感悟。生活中,多少人追求完美?又有多少人真正拥有了完美?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就像生活中诸多的不如意:家庭的变故,学业的低谷,亲人的离开,朋友的误解……是那个下午,在季老的文字中,我读懂了人生,懂得了:人生就像是一种角度的折射,学着去透过阳光的角度去看自己的人生,看自己拥有着的一切。我们不能盲目地陷入完美的误区,从而成就一段并不完美的人生。其实不完美才是人生,不完美的人生才更易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正如屈原,在流放的路途中写出了惊叹世人的《离骚》,正如很多的文人,都有着难得的旷达一样。季老也同样用自己朴实无华的文字,教会了我如何去看待一段属于自己的人生,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

虽然季老走了,但我始终记得,那个盛夏,是他教会我如何看待人生。

季羡林读后感2前些年,社会上对季老炒得特别热!一会有人说他是国学大师,一会有人说是国宝.后来季老自己出来将四顶帽子一起都摘掉了。说心里话,我由此特别特别地敬佩!在现在人们都在玩命地追求名利时他却视名利如粪土!如此说的人特别多,真正做得到的人又有几个?

当时人们如此地关注这位老人,说白了,其实就是奔着他的大名声来的。说来,这不得不令人觉得世间很多事很可笑也很无奈!

我很早就有一本季老的《谈人生》这本书,但是我翻了翻,最终还是没有看。当时我觉得文字特别平实,平实得一如身先街坊的老大爷在对你语重心长地讲道理,我觉得文字太老,语言也不是我平时所喜欢的那种特别有激情的那种,我想,大概是因为老人的文章都是如此。平淡、朴实,没有华丽的装饰点缀。而且观点也很老人,像是将世间一切都看穿、看透了似的。我就不想看了,认为年轻人还得看一些冲劲足的文字!

但是,最近季老辞世,同期辞世的还有任继愈,我和朋友一起缅怀季老和任老时,生出了不少感慨!季老一生是平实的知识分子形象,从来就不张扬,晚年竟如此地受社会关注,是社会上真的认识到他的非凡和成就了吗?还有任老,他走了,很多人才知道中国还有一位任继愈!作为学者,耐得住寂寞是学者的优秀品质,而社会如此功利,又是社会的悲哀呀!

回到家里,我又一次拿起季老的书,在小区的花园木椅上静静地读,非常安静,没有人打扰,我的心也很平静,读来竟如品甘露!里面多么平实的话竟有许多让人回味的哲理。不用心去体会是不可能感知的!那么,为什么我以前看不进去呢?我想是因为我浮躁的缘故。就像是在大街上遇到一位老人,你不愿意认真去注视,去用心交流,你不会发现他竟是一位高人!

季老是一位高人,我曾经错过了,现在,我追寻,还不晚。

季羡林读后感3最近仔细品读了《季羡林谈人生》,感慨颇多。面对人生,我也许还真能做到从容不迫,淡泊名利。

从小,我就习惯一种平凡,一种朴素。面对繁华,面对奢侈,我从没有什么羡慕,即使穿着太过普通,我觉得只要洁净,就可以了,从没有想过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或是清丽可人。后来,我又终于拥有了一份我非常热爱的职业,面对职业的苛求,我与伙伴们一起切磋,一起争鸣,一起策划,可谓得心应手。捧着浸着油墨清香的教科书品读,就觉得是在与一位高尚的智者交流,常常忘了已是夜深人静,满天繁星。

人的一生,包括了各个年龄段,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人生课题。大师的话题可谓老少皆宜,如提出人生成功的定义:天资+勤奋+机遇。前者是天生的;后者有偶然性,可遇而不可求;只有勤奋,自己可以牢牢把握,以之创造不凡的业绩与美好的未来。浅明的道理,即使学童也能理解。而大师自身的勤奋,更是最好的示范。

大师谈人生,不落俗套,大处着眼,不局限于修身养性的小节。他说,人生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好三个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三是自身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他特别强调,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新一代来说,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自西方产业革命200多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热衷于‘征服自然’,破坏了生态平衡,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危及自身的生存。实践证明,‘天人合一’与大自然共存共荣的东方道德观念,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根本准则,中国人在学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必须打破妄自菲薄的崇洋媚外思想,大力奉行‘送去主义’,向西方输送东方文化的精粹,让‘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让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汉语,传播到全世界。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当然不能不注重自己的形象与价值。行为端庄,可远观不可亵玩焉。是周敦颐笔下的君子形象,也是我追求的人生境界。这样才上不负父母的教诲,下不愧子女的法效。于己内心坦荡荡。记得有人说过,名利于我如浮云。也有人说过,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每读此言,心里油然而生一种豁达,一种超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对于圣贤,我们这些平凡人确乎相去甚远,但见贤思齐,不断地修身养性,实在是我们为人处世之本。年近不惑,再读季老的人生感悟,更加觉得,一个人真应该好好的珍重人生。

季羡林读后感4季羡林谈人生,是季羡林(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谈人生问题的短文的汇集,是他在望九之年发出的人生感悟。耄耋之年,正是人生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世事沧桑,从这样一位智识老人口中道来的人生感悟,如陈年佳酿,沁人心脾。令人爱不释手的是,季羡林的人生感悟,是以十分简洁、通俗的百姓语言娓娓道出的,通篇难以找到时下一些教科书式的人生哲学教材中充斥着的概念和说教。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季羡林赞成张载“民胞物与”的世界观,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点。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伙伴,对自然界的利用要使用和平的手段,而不是强制的手段。也就是说,是利用自然,不是征服自然。否则,人类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或惩罚。

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季羡林提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绝无仅有。反之,为自己着想而不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坏。”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二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

在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上,季羡林的化解之法是,惟有消灭私心,“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正是基于这种人生观,季羡林对人生具体境遇的态度,无论是对人生的不完满、世态炎凉,还是对爱情、老年等等的论述,都显得豁达、宽容、乐观和实用。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和实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个意义和价值基于平实的真理。季羡林的人生哲学也许不是无懈可击的,但却是平实而真挚、引人向善、切实可行的。

人民大道被丛丛的树叶所簇拥着,连滤过的阳光也是绿色的。

在天一书店的路上,远远看见两位老人在行乞,记得很久以前他们也在,穿着朴素而破旧的衣服,脸庞干洁,微黄却不失笑容,我都会在他们的塑料碗上放上一些硬币,我不用理会他们是否骗我,一位活了近半个世纪的人心中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尊严,他们会出来行乞一定有他们自己的苦衷,我会尽我所能来帮助他们。

虽然我没遇见过,但我对那些游手好闲的人深恶痛绝,也许是出自本能,他们拥有双手却不努力工作,拥有头脑却不努力思考,拥有双脚却不脚踏实地,这种人更应该被指责,相比于那两位老人,早已步入垂暮之年,生活自理已成难事,行乞只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他们理应被我们所尊重,去帮助。

我们一些人常抱怨自己的人生。环境时,却挤得出时间去几趟KFC,逛几次ktv,从他们身上我看不出什么好得到的,我想他们才应该被指责,被批评。

但我常常只听过乞丐被鄙视,却从未听说他们这类人被鄙视的。

季羡林读后感5决定买一本《季羡林谈人生》,感觉自己的知识特别是智慧太单薄了,而且做事情的时候很迷茫和彷徨。希望能从智者那里学习智慧。

耄耋之年,正是人生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世事沧桑,从这样一位智识老人口中道来的人生感悟,如陈年佳酿,沁人心脾。令人爱不释手的是,季羡林的人生感悟,是以十分简洁、通俗的百姓语言娓娓道出的,通篇难以找到时下一些教科书式的人生哲学教材中充斥着的概念和说教。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季羡林赞成张载“民胞物与”的世界观,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点。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伙伴,对自然界的利用要使用和平的手段,而不是强制的手段。也就是说,是利用自然,不是征服自然。否则,人类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或惩罚。

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季羡林提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绝无仅有。反之,为自己着想而不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坏。”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二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

季羡林的作品篇6

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去接近梦想,越挫越勇,吃尽酸甜苦辣,能够抵御寒冬,也能够拥抱春天,这样的才叫生活。多做题,多看题。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秋》作者巴金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填空题。

1.《秋》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是中国杰出的____________

2.《秋》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____》。

3.《秋》是____________的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也就是结局。

4.《秋》主要讲了____________家的艰苦生活。

5.《秋》这一故事中写了一位叫____________的父亲连续将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入火坑。

6.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威胁下,惠才得到存身之地。

7.惠的弟弟叫____________,才17岁就患上____________。

8.淑英的丫头叫____________,她敬佩觉新的为人,觉新娶了她。

9.觉民是个____________的人,他的妻子是____________

10.《秋》这本书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秋》里,巴金给了( )一个幸福的结局。

A.觉新B.觉民C.觉慧D.四小姐淑贞

2.在高家,( )一死,整个家里就乱了。

A.克定B.克明C.枚少爷D.惠

3.姑母因五叔在居丧期中将( )收房。

A.喜儿B.婉儿C.海儿

4.觉新抱着( )的愚蠢念头,别人就会谅解他,感激他。

A.一切总会过去的B.往后混C.牺牲我一人,幸福全家人

5.觉民是个( )的人。

A.唯唯诺诺B.默默承受C.独立的,有自己信仰和追求

6.倩儿生病了,主人的态度是( )。

A.积极治疗B.撒手不管任其自生自灭C.请四小姐照顾

7.倩儿、淑贞等许多人都死于( )。

A.生病B.别人的打骂C.封建礼教

8.在《秋》的结局处,( )也反抗了一回,顶天立地的当了次男子汉。

A.觉新B.觉民C.琴

9.《秋》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B.委曲求全事情会向好的方面发展

C.做人不能没有个性和原则,要按自己的想法去活。

10.关于觉民与琴的婚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婚礼B.举行封建式婚礼C.举行了新式婚礼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在《秋》里发生了几件大事,但是都是悲剧。

( )

2.《秋》揭示了高家这个大家庭正在逐步走向灭亡。

( )

3.《秋》写的第一件大事是周家的枚少爷结婚,新娘是冯乐山的女儿。

( )

4.枚少爷的婚姻是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

( )

5.四小姐淑贞最后投河自

杀。( )

6.《秋》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大家庭最终的必然结果。

( )

7.“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些句子都是在激励我们:不要灰心,不要丧气,大风大浪之后,必有属于我们的春天!( )

8.鲁迅笔下的“旧礼教吃人”真的在《秋》中出现了。

( )

9.《激流三部曲》中最有光辉的形象是家庭的叛逆者,但最成功的是觉新。

( )

10.克明被他的两个弟弟气得去世。

(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巴金 李尧堂 文学大师

2.《家》《春》《激流三部曲》

3.《激流三部曲》

4.高

5.周伯涛 女儿 儿子

6.觉新 觉民

7.枚 肺病

8.翠环

9.有信仰 琴

10.没有一个永久的秋天,秋天就要过去了。

二、选择题。

A B A C C B C A C C

三、判断题

√ √ × √ × √ √ √ √ √

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古今贤文》(增广贤文)张润秀等编写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一、填空题

1.冰生于水而寒于水,____________。

熟能生巧,____________。

2.保护环境,____________。

树木成阴,____________。绿了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遍地都是好庄稼。

3.一根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

一花独放不是春,____________。

4.欲知天下事,____________。

学了就用处处行,____________。好曲不厌百回唱,____________。读书贵能疑,____________。

5.兼听则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谦受益。____________,闻过则喜。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

6.为什么在同一个班级,同样的老师教我们,有的同学成绩比较好,而又有的同学比较差呢?老师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论你干哪一行,只要热爱本职工作,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

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8.这道题我想了半天都没做出来,和大家一商量,就得出了答案,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9.一本好书值得你去读很多遍,每读一次你都会有新的收获,正所谓“好曲不厌百回唱,____________”。

同时读书的过程中还要学会从书中发现疑问,多疑多思才能从书中收益,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记者深入调查,你们天天坐在办公室,怎么知道地沟油不大可能流向餐桌?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这副劝勉联出自谁之口?( )

A.杜甫B.白居易C.陆游D.苏轼

2.“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下一句是( )

A.前浪死在沙滩上B.世上今人胜古人

C.江山代有才人出D.一代新人胜前人

3.“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意思是我们学习、工作要( )

A.三心二意B.虎 头蛇尾C.劳逸结合D.一心一意

4.“山上树木光”的下一句是( )

A.黄沙满天飞B.山下走泥浆C.山下水长流D.有土保不住

5.“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拟人C.对仗D.比喻和对仗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诗是出自唐朝谁之口?( )

A.王勃B.白居易C.李白D.杜甫

7.“人心齐,泰山移。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夸张C.对仗D.拟人

8.“不入虎子,焉得虎子”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典故( )

A.《孔子家语》B.《后汉书?班超传》

C.《与傅全美》D.《吕氏春秋?尽数》

9.“知过必改,闻过则喜”中“知过必改”所包含的意思( )

①不怕别人指出错误②知道错了不自欺欺人,自己仔细分析错误的由来③坚决地改正错误

A.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③

10.“满招损,谦受益”中“满”的意思是( )

A.全部充实B.全C.骄傲D.满足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青出于蓝”用作成语指学生通过刻苦努力,知识和学问超过老师。

( )

2.“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3.“植树造林,功在当代,造福子孙”这句话主要讲的是多植树给下一代带来经济效益。

( )

4.“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意思是遇有急难,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助。

( )

5.“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喻指我们要团结,人多力量大,不要一个人做事。( )

6.读着“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我们就会想起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

7.“三人同行有我师”的原因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别人总会有你所没有的优点与长处。

( )

8.“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意思是我们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想法。

( )

9.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从魏征劝太宗的话演变而来。

这个成语告诫人们办事要广泛听取意见,不要听信于一人,才能把事情办好。( )

10.“满招损,谦受益”和“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相近的。

(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业精于勤

2人人有责 空气清新 润了人心 植树造林镇风沙

3一个好汉三个帮 万紫千红春满园

4须读古今书 光学不用等于零 好书不厌百回读 疑能得教益

5偏听则暗 谦受益 知过必改 忠言逆耳利于行

6师 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7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8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9好书不厌百回读 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

1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二、选择题

1C 2B 3.D 4B 5D 6A 7B 8B 9D 10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巴黎圣母院》作者 法 雨果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一、填空题。

1.《巴黎圣母院》是____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谁)的作品。

2.《巴黎圣母院》中最丑陋的敲钟人名叫____________。

3.这本书以一四八二年的“____________节”起篇。

4.经常在广场上跳舞的吉卜赛姑娘名叫____________。

5.公爵小姐叫他的表哥请广场上正在跳舞的爱斯梅拉达到房子里来,趁爱斯梅拉达忙时,百合花小姐将山羊引到一旁,想知道爱斯梅拉达所说的秘密,看山羊拼写“____________”,生气不已而晕倒。

6.弗比斯在与爱斯梅拉达约会时被____________用匕首刺伤。

7.____________(谁)冒死在刑场上救下爱斯梅拉达。

8.在接受了笞刑之后,卡西莫多面临的将是一个小时的示众。

他用失望的眼睛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给水喝。”但人群中依旧只有嘲笑和咒骂。这时,____________却给他送上了水。

9.一天晚上,副主教摸索着来到了爱斯梅拉达的身边,他想占有她。

爱斯梅拉达奋力挣扎,情急之下吹响了卡西莫多送给他的____________。

10.吉卜赛女郎身边的“佳丽”是一只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副主教说:“这个将毁来那个。

书籍将毁灭( )。

A.建筑B.寺庙

2.丑聋人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 )收养。

A.甘果瓦B.克洛德?弗罗洛

3.《巴黎圣母院》中作者把( )这个人物塑造成美与善的化身,让她心灵的美与外在的美完全统一。

A.爱斯梅拉达B.百合花

4.( )虽然外表丑陋,但他的内心还是很善良。

A.弗比斯B.卡西莫多

5.因为不忍心看见一个无辜者被处死,爱斯梅拉达接受诗人( )做自己名义上的丈夫,以保全他的生命。

A.甘果瓦B.克洛德?弗罗洛

6.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有个弟弟,名叫( )

A.卡西莫多B.约翰

7.愚人节的晚上,克洛德指使( )去抢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被国王卫队撞上。

A.甘果瓦B卡西莫多

8.《巴黎圣母院》讲述的是五百多年前法王( )统治时期的历史。

A.路易十一B.路易十三

9.最后的流浪汉暴

乱,是冲着( )而来的。

A.大 法官B.国王路易十一

10.“一个大脑袋,红棕色头发竖起;

两个肩膀之间耸着一个偌大的驼背,与其相对应的是前面鸡胸隆凸;大腿与小腿,七扭八歪,不成个架式,两腿之间只有膝盖才能勉强并拢,从下面看去,活像两把月牙形的大镰刀……”这段话描写的是( )

A.卡西莫多B.甘果瓦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克洛德叫甘果瓦代替爱斯梅拉达死,而甘果瓦不愿意,他便想出流浪汉突袭计划。

( )

2.当爱斯梅拉达跪在圣母院门前快要执行绞行时,卫队长弗比斯把爱斯梅拉达救了出来( )

3.卡西莫多亲手把克洛德从高耸入云的钟塔上推下,使他摔得粉身碎骨。

( )

4卡西莫多最后拥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殉情了。( )

5.这部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富有戏剧性,充满了现实生活中所不可能有的巧合、夸张和怪诞,体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 )

6.弗比斯在与爱斯梅拉达约会时被克洛德用匕首刺死。

( )

7.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被副主教陷害、被卡西莫多救助最后难逃绞刑的命运,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 )

8.对流浪艺人恨之入骨的修女与爱斯梅拉达因互相珍藏的小鞋子而得以母女相认。

( )

9.卡西莫多外表丑陋无比,但他心地善良。

在圣母院中,卡西莫多就是爱斯梅拉达的守护神。( )

10.临刑前,克洛德以生为条件引诱爱斯梅拉达就范,爱斯梅拉达答应了他的要求。

(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法 雨果

2.卡西莫多

3.狂人节

4.爱斯梅拉达

5.弗比斯

6.克洛德?弗罗洛

7.卡西莫多

8.爱斯梅拉达

9.口哨

10.山羊

二、选择题。

1A 2B 3A 4B 5A 6B 7B 8A 9B 10A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女生日记》作者杨红樱 作家出版社

一、填空题。

1.女生日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2.班级中的____________同学说话有点结巴。

3.南柯梦和“小魔女”竞争参加班级奥数代表队,最终____________赢了。

4.____________给南柯梦带来的祛痘特效药。

5.冉冬阳的生日是____________。

6.冉冬阳心爱的布娃娃叫____________。

7.梅小雅的爸爸是____________(什么工作)。

8.《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歌是《____________》。

9.1月22日是冉冬阳____________第一天。

10.玩具拍卖会上,____________买了冉冬阳的布娃娃。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1.女生们最不喜欢的一项学校规定是( )。

A.不许迟到B.不许吃零食C.剪短发D.穿校服

2.新学期开学,( )转学了。

A.梅小雅B.南柯梦C.古龙飞D.冉冬阳

3.为帮小雅妈妈攒够做生意的钱,冉冬阳和吴缅最先想到的办法是( )。

A.打工B.向爸妈要C.炒股D.卖玩具

4.( )的妈妈和冉冬阳的妈妈是大学同学。

A.南柯梦B.吴缅C.梅小雅D.赵晓薇

5.罗老师在教师节向我们索要的礼物是( )。

A.一束花B.一个发卡C.一封信D.一块表

6.冉冬阳给莫欣儿的生日礼物是( )。

A.一张贺卡B.一本书C.一个风铃D.三只松鼠的棕色树洞(艺术品)

7.( )没能当选男生们心中班级的“小龙女”队。

A.冉冬阳B.刘杨惠子C.沙丽D.莫欣儿

8.冉冬阳妈妈的同学周小蓉现在( )。

A.在工厂上班B.是医生C.卖菜D.是教师

9.为了在南柯梦和刘杨惠子之间选个同学参加班级“奥数队”,舒老师的办法是( )。

A.拔河B.同学选举C.做10道奥数题D.做20道奥数题

10.生日那天,冉冬阳拿着爸爸给的100元买了( )。

A.一本书B.一个布娃娃C.一件衣服D.12朵粉色康乃馨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罗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教我们数学。

( )

2.我们称舒老师“乖乖兔”。

( )

3.南柯梦最喜欢说“酷”。

( )

4.妈妈生冉冬阳时是剖腹产。

( )

5.圣诞节是12月25日。

( )

6.元旦联欢会上吴缅抽到的是莫欣儿的礼物。

( )

7.冉冬阳把罗老师的寄语卡收藏在衣橱里( )

8.冉冬阳和爸妈去海南过春节了。

( )

9.情人节这天,冉冬阳买了一件泳衣,莫欣儿买了一瓶香水。

( )

10.书中小学毕业考试的时间是6月21日。

(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杨红樱 2.马加 3.“小魔女”(刘杨惠子) 4.刘杨惠子

5.12月22日 6.南茜 7.出租车司机 8.《我心永恒》

9.减肥 10.莫欣儿

二、选择题

1.C 2.A 3.C 4.D 5.C 6.D 7.B 8.C 9.D1 0.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书目:《季羡林散文选集》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一、填空:

⒈季羡林,当代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专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誉为“____________”。他的散文,____________而不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失____________。

⒉季羡林在《读书治学写作》一书中集中道出了学人的人生三维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春归燕园》中季羡林引用了____________国浪漫诗人____________的两句诗____________,表达春天还会来临的思想。

⒋季羡林的散文集《____________》获1998年全国新闻一等奖。

⒌季羡林认为,文学艺术的精髓在于____________,他的散文是他的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他的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从描写“____________”出发。

⒍季羡林在《____________》文中提及在北京生活了四十年,但在黎明前从未到广场上看过清洁工人劳动的场景。

⒎季羡林是一位坚定而忠诚的爱国者,2004年3月,93岁的季美林通过《人民日报》寄语全国的中小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⒏因为季羡林是个外面冰冷而内心极热的人,所以友人送他一个绰号:____________《三个小女孩》

⒐季羡林在《黄昏》一文中引用李商隐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叹黄昏不能久留。

⒑季羡林在《佛教圣迹巡礼》中提到中国唐代商僧玄奘九死一生到印度,回国后完成的名著《____________》,给当时的印度留下极其着实的记载。

二、选择题:

⒈季羡林是哪省人?( )

(1)山东(2)山西(3)南京(4)北京

⒉季羡林散文中提到的“Wala”是什么?《Wala》( )

(1)一条狗(2)一个人(3)一只猫(4)一只鹦鹉

⒊季羡林作品《春满香园》写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色?( )

(1)上海(2)南京(3)北京(4)山东

⒋季羡林作品《难忘的一家人》中普拉萨德是哪里人?( )

(1)东京(2)哥廷根(3)巴基斯坦(4)印度

⒌季羡林作品《枸杞树》一文中写提的是哪儿的枸杞树?( )

(1)山东(2)上海(3)南京(4)北平

⒍下面哪篇文章不是季羡林的作品:( )

(1)《春满香园》(2)《春归燕园》(3)《故乡》(4)《火车上观日出》

⒎季羡林作品《春城忆广田》中的春城指的是:( )

(1)云南(2)昆明(3)广州(4)桂林

⒏季羡林在《西谛先生》中提及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谁的诗句?( )

(1)杜甫(2)陆游(3)李白(4)王安石

⒐季羡林在《那提心吊胆的一年》中提及教员休息常互问“你拿到了没有?”指的是什么?( )

(1)聘书(2)工资(3)课表(4)大字 报

⒑季羡林在《梦萦水木清华》中用八个字概括了当时清华的校风,“清新,活泼,民主,向上”,新生入学要过的第一关正是清华校风“清新活泼”的体现,这一关是什么?( )

(1)“拖尸”(2)“入水”(3)“撞墙”(4)“军训”

三、判断题:

⒈《忆章用》一文中,章用是季羡林的好朋友,也叫俊之。《忆章用》( )

⒉季羡林在哥廷根生活了十年,所以认为那里是自己的第二故乡。《重返哥廷根》( )

⒊在火车上观日出,季羡林的感受是变中有不变,不变中又有变。《火车上观日出》( )

⒋季羡林在《年》一文中没有写过年时的情景。《年》( )

⒌季羡林特别爱黎明前的北京,主要原因是在黎明前没有哪里会找他开会,自己可以静下心拿起笔“文思”。《黎明前北京》( )

⒍贫困、单调、死板、固执是季羡林童年生活的写照,他小时连电影也没看过。《我的童年》( )

⒎季羡林觉得绿是庐山的精神,是庐山的灵魂,没有绿就没有庐山。《登庐山》( )

⒏季羡林认为代沟标志着变化,标志着进步,标志着人类前进,因此他赞美代沟。《赞代沟》( )

⒐季羡林散文结构追求的是起头与结尾是文章的关键部位,文章起头就必须立刻把读者的注意力牢牢捉住,让他非读下去不可。( )

⒑季羡林是佛学家,研究佛教,但从来不相信什么生死轮回,再世转生。(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⒈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学界泰斗;质朴;典雅;率真;睿智

⒉读书,治学,写作。

⒊英国、雪莱、既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⒋《清塘荷韵》

⒌真实、身边琐事

⒍《黎明前北京》

⒎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同伴和睦。

⒏铁皮暖瓶。

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⒑《大唐西域记》

二、选择题:

⒈(1) ⒉(2) ⒊(3) ⒋(4) ⒌(4) ⒍(3) ⒎(2) ⒏(1) ⒐(1) ⒑(1)

三、判断题:

季羡林的作品篇7

学者往往以学问或智慧立足,但我们不能因此小视职场情商之于学者的重要。学者的情商具有一种超越学问和智慧的价值和力量,具有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具有无形召唤和引领作用的引力,让人心向往之,从而唤起人们发自心底的对于学者的景仰与敬重,对人们产生强大的精神感召和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代表人物:季羡林

学者的职场情商体现在学识、风度和操守上。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身上就充分体现出对学问虔诚和对门户宽容的清高品德。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季羡林对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21世纪的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论断,在国内外引起普遍关注。季羡林认为,“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他大度而平和地看待和解决学术上而非人事上的不同观点以及不同学派间的分歧、争鸣乃至纷争,不排斥异己、不排挤同流打压后学,而是善于在争论中从对手或朋友身上获得灵感与养分。

学术界职场情商的另外一个体现就是不为名利。所谓“皓首穷经,孜孜以求”,真正的高情商学者倾尽毕生的心血而乐此不疲无怨无悔,从不心猿意马、轻佻浮躁、好高骛远,决不浑浑噩噩、鱼目混珠、投机取巧,而是表现出一种不逐名利、只求真理、服膺真理、忠于真理的高尚精神与崇高风范。在“学界泰斗” “国宝”“国学大师”的光环之下,季羡林丝毫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在他的《病榻杂记》中力辞这三顶桂冠:“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真正的学者无不具有高尚的品德与坚定的信念,也正是这样淡泊名利、把学者的学术操守看得高于一切的态度,才使得季羡林不但能在学术上登峰造极,更赢得了世人的无限敬仰。

季羡林的作品篇8

戏外的她比普通人更普通

戏里的许晴,或风情或清纯,或狂野或保守,戏外的许晴,却是单调得不愿意参加任何派对晚会的“宅女”。别想在商业活动或者颁奖晚会上看到她,在北京的某个书店,倒还是常有机会偶遇许晴。不过,现在想看到许晴,更加难了。不拍戏的时候,她就在美国,纽约大学电影制作专业还有一年的课程等着她完成。学生身份的许晴,比在国内活得更加自由,包里翻不出化妆品,架着眼镜走在街头,连从身边走过吹口哨的老外都没有,比普通人更普通。

“但我却很享受这样的生活,感觉特别沉静,又特别充实。”深夜接受《金鹰报》专访,许晴的声音多了几分慵懒,却不像想象中的那样性感。许晴笑了,“别老是把我定格在林珠身上,第三者的帽子,也该摘了。”

也对,除了林珠,许晴还有更多的该被定格的影像,《笑傲江湖》中的任盈盈,《大清风云》里的孝庄,《沙家浜》中的阿庆嫂,记者如数家珍,许晴在电话里“咯咯咯”地笑。“听你这么一说,我还挺有成就感的。说实话,这么多年来,我敢说表现什么角色我都游刃有余,如果就这状态拍下去,也没问题。”

但柔顺的许晴还是有野心的,挑战自己的野心,是支持她远走美国求学的最大动力。“真的,我这样不断重复的拍戏,感觉越拍越空。”这种从内心透出来的空洞感觉,经常会让许晴就算身处闹市,也会感觉到一个人在舞台的孤寂。

所以她去了美国学习电影制作,闲暇的时候,她还去了伦敦生活,拍了很多很生活的照片。“最近在弄这些东西,已经有人愿意让我集结成书出版,算是对我留学生活的一个纪念吧。”许晴说,等她学成归来的时候,她的身份就不仅仅是演员了。

姥姥让她的美丽多了几分温暖

年过30的女演员,转型幕后,仿佛已经成了心照不宣的“蜕变”方式,比如许晴,再比如蒋雯丽。许晴也听说了蒋雯丽第一部电影要拍自己的爷爷。拍身边的人,作为新手导演来说,确实是最稳当又最能出彩的素材了。“但我不会,我不会拍我姥姥。她的一生,没有任何一个演员能够重现,就算我也不行。”仿佛预知记者会问什么,许晴抢着回答了。

姥姥,是许晴生命中“可以动情去爱的”两个人之一。成为姥姥那样的女人,是许晴一生的追求。“我的姥姥,永远都是微笑着面对的一个人,我觉得她有从容、宽阔的胸怀,可以容纳很多东西。”在许晴和刘波新闻闹得最凶猛的时候,是姥姥在她身边开导她,“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留学美国之前,许晴在国内的最后一部戏就是《宽恕》。她几乎是每天流着眼泪拍完《宽恕》的。“因为那段时间姥姥生病住院了,情况很严重。”一想到姥姥就要离开自己,许晴就感觉被抽了主心骨一样,整个人轻飘飘的。《宽恕》杀青的时候,姥姥也去世了,许晴哭了一个星期,经历过这样的痛苦之后,许晴开始学着珍惜身边的人,“我有了一种洗尽铅华的感觉,我觉得姥姥让我重生了。”

从那以后,很多人发现许晴变了,变得愿意和不同的人相处。《宽恕》的刘燕民导演说:“以前许晴也很美,但总感觉有距离感,但现在她的美丽,多了几分温暖,仿佛那种成熟的美丽已经渗透到那独特精致的气质里了。让人看一眼之后,还想再看一眼,像会上瘾一样。”

感悟人生明天会比今天好

安静的时候,许睛总是在看书。现在有很多人说自己的爱好是读书,许晴觉得很奇怪。“对我而言,我觉得这是我的一种生活习惯,就像我需要吃饭一样,这是需要而不是爱好。”许晴说,她们家到处是书,什么种类的书都有,其中以季羡林和南怀瑾的书,她翻得最多。

季羡林,许晴生命中另一位可以尽情去爱的老人。因为以前的恋人刘波师从季羡林,许晴得以接触到这位可爱的国学大师。她说,如果姥姥是通过生活的点滴影响着她的,那季羡林就是从精神方面鼓励着她。

因为季羡林身体的原因。许晴和他见面的次数也不是很多,“但每一次见面都很有收获。”最近的一次见面,许晴和季羡林一起在他家的院子里喝茶聊天,“自己种的葡萄藤就那么自然在头上垂下,仿佛抬头就可以咬下一颗来,老爷子偷偷地要我带了花生豆过去,他家不让他吃,怕不消化。”

季羡林的作品篇9

1942年生,祖籍江苏江宁。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后服务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退休前为该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印度学研究工作,曾参加印度古代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的翻译、《印度文明》的撰写等工作。在《南亚大辞典》的编纂工作中,任常务副主编。

《名人传记》:您发在《南风窗》上的《钱文忠讲座中的梵文错误并及其他》一文,流传很广。我看您对钱文忠的错误纠正得很专业;对钱文忠其他跟季老有关的事情,比如梵文班啊,钱文忠对季老磕头一事啊,比较了解。作为季羡林先生的弟子,钱文忠的同门师兄,您对钱文忠先生卷入遗产迷雾了解吗?

葛维钧:我和所有季先生在北京的搞梵文和印度古代历史、文化、宗教研究的学生一样,对这种事情从来都没有过问过;也跟任何同季羡林没有关系的人一样,对遗产纠纷这件事情不了解。因为没有参与,没有证据,没有发言权,顶多有些想法。

《名人传记》:您的想法是什么呢?

葛维钧:让世人的目光集中到季先生的财产如何继承上,不会对他有正面的影响。我们希望一切尽快平息,让各方都满意。对于确实存在的遗产问题,要是能创造机会在下面解决,相信会更好。在公开的场合呢,最好能多谈他的学术。因为季先生首先是学者,哪怕对他的学问质疑都未尝不可。

《名人传记》:您参与了印度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的翻译。钱文忠参加了吗?您为《季羡林全集》的出版做了什么?

葛维钧:没有。我也是被黄宝生先生(季羡林的弟子)叫进来的。他那时还在任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他要组织团队翻译这部史诗,让我参加,我就来了。说到《季羡林全集》的事,外研社要出三十卷。已经出了六卷,本来想在季先生生日前送给他,让他高兴高兴,结果没有赶上,大家非常遗憾。不过,可以让季先生放心的是,《季羡林全集》有一个特别好的编辑委员会,由柴剑虹先生主持,其成员如孙晓林先生、赵伯陶先生等,都是学问好,有经验,又认真的学者。这就保证了它会是一个高质量的版本。

《名人传记》:您在为季老做什么工作呢?

葛维钧:我在看季先生《蔗糖史》的最后一次校样。(编者注:这是季羡林先生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这是本书的第一个单行本,由中国海关出版社出版。出版社希望请人写一个“导读”。季先生同意,并把这件事交给了我办。之后我才知道要出单行本。后来发现看校样等事也需要我出力,我就索性把手里其他事放下,先干这个。改正校样的事困难重重,一言难尽,就不说了。去年10月季先生的前助手杨锐女士为我找到了两卷中一卷的手稿,帮了我很大忙。我很感谢她。这部书八十万字。如果海关出版社这一版质量很好的话,外研社出全集的时候直接收进去就行了,所以外研社也比较关心这个书的进程。外研社把黄宝生、郭良、张光和我等安排在《季羡林全集》顾问组。正好间接为《季羡林全集》做点儿事,也是应该的。

《名人传记》:钱文忠先生也在顾问组里面吗?

葛维钧:在。编辑组的人有问题就来顾问组咨询,有时是单个问题,有时把一卷的问题集中起来拿过来。顾问组里北京的这几位离得近,好找。(后来笔者从外研社的一位编辑那里得知,前六卷主要是些散文、回忆录,专业性没有那么强,再者钱文忠在上海咨询不便,所以一直没有怎么咨询他。)

《名人传记》:钱文忠跟北京你们这些搞梵文研究的季门弟子们来往多吗?

葛维钧:钱文忠是后来的,我跟他不熟。他不在北京,我在这里搞印度学的圈子里没见过他。见过他到北京来开会,好像也是开完就走。他到北大去得似乎也不太多。自从2008年丢画事件以来他跟北大联系才多了一点儿,大概也就是在媒体或者网上。在这个事情上钱文忠对北大批评比较多。我觉得,尽管北大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这件事情上北大没有错误。批评说跟北大有关的两个秘书(或者说助手)隔绝了季老父子,使他们十三年不能见面,据我们这些在北京的学生了解,这说法有问题。当时网上有不少人专门建立博客,对整个事件提出比较客观的看法,或进行讨论。

季羡林的作品篇10

上世纪30年代,季羡林在德国学习梵文的时候,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欧洲主要国家中,“糖”这个字,英文是sugar,德义是zueker,法文是suere,俄文是caxap,其他语言也都大同小异。它们都是外来语,根源就是梵文的sarkara。这就说明,欧洲原本是没有“糖”这样东西的,糖,确切地说是蔗糖,是从亚洲起源的。

这个来自印度的sarkara,在中国的唐朝时代叫“煞割令”。这个古怪的译名出现在张敦煌残卷上,着实让1981年初次看到它的季羡林摸不着头脑。以这张残卷为线索,季羡林在通过大量的考证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早就开始种植甘蔗,也掌握了蔗糖制作技术,但不如印度制的糖好。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唐太宗派遣使者到印度去学习制糖技术,之后中国造的糖“色味愈西域远甚”。

就在亚洲人品尝糖的甘甜之时,欧洲人只能从蜂蜜中得到对于“甜味”(sweet)的类似体验。直到11世纪,东征的十字军骑士才在叙利亚首次尝到糖的甜味。之后,糖作为来自东方的珍稀之物,只有王室成员、贵族和尚级神职人员才能享受得到。直至19世纪,情况才得到了根本的改变;糖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欧洲人在茶中加糖,在咖啡中加糖,使糖和茶、咖啡一道,成为平民百姓的“重要慰藉物”。这一逆转之所以发生,源于欧洲国家在南美洲、亚洲及加勒比海地区的殖民地大肆驱使当地劳动力以及黑人奴隶种植甘蔗,以满足民众对糖的渴求。

而在糖的世界性传播中所体现出来的政治经济权力和社会关系结构体系、消费习惯的变化及其反映的趣味变化等等,成为学者们感兴趣的命题。季羡林年过八十还花了十多年时间对糖进行专门研究,并完成了一部七十多万字的《糖史》,就是因为他认为,在很多人们司空见惯因而忽略了其背后所隐藏的历史的物品中,糖“也许是最重要的一个”。

从奢侈品到必需品

人类学者王铭铭在《糖粒上的历史》一文中指出,中国和欧洲对于糖的消费演变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共同经历了“产量越来越多,价钱越来越便宜,药用越来越少,食用越来越增”(季羡林语)的“庶民化”过程。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悉尼・明茨在其著作《甜味与权力》中以英国为例,描述了这一过程:1650年的珍稀之物,1750年的奢侈品,1850年的必斋品。

在悉尼・明茨看来,糖消费的“庶民化”,与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工业革命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欧洲国家在殖民地大量种植甘蔗,正如同它们用印度茶替代中国茶,是为了抵消贸易逆差,不需要再以昂贵的价格进口糖。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也把甘蔗引进了加勒比海地区,使这里成为新兴的甘蔗最大产区。英国也在17世纪40年代以后在巴巴多斯、牙买加等殖民地大肆种植甘蔗,比如巴巴多斯岛这个仅有43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就有900多个甘蔗种植园。甘蔗由此成了很多殖民地的单一作物。甘蔗产量增加,糖的价格急剧下降,糖变得易得。而在工业革命发生之后,把包括糖在内的刺激性食物提供给农场和工厂的劳动者,就可能“降低创造和再生产都市无产者的总体成本”。换言之,工业革命需要机器不停地运转,这就需要工人能超时工作,同时又不会因为疲劳而引致劳动效率下降,此时糖和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一样,就派上了用场。男性劳动者需要以甜食补充热量;而在劳工家庭中,肉类由男性家长独占,糖也就成为妇女与儿童补充热量的重要来源。

关于后一点,人类学家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也有类似的表述。他认为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宇宙观”得到强化的年代。所谓“资本主义宇宙观”,是将个人的永久不幸当成经济智慧的前提和国家福利的源泉,而为了消解个人时常感受到的痛苦,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就成为了减少劳役之苦、消除心灵创伤的“重要的慰藉物”。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茶或咖啡的故乡喝它们并不需要加糖,但到了欧洲,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人们一定要在喝茶喝咖啡时加大量的糖。欧洲人嗜糖,既是一种现实需要,更是一种心理需要。

苦涩的甜蜜

欧洲人通过享受糖来满足肉体的愉悦,消除心灵创伤;而在作为殖民地的蔗糖产地,糖的甜蜜是跟劳工、奴隶的血和汗掺杂在一起的。

欧洲国家在殖民地开辟甘蔗种植园,往往是将当地的森林砍伐殆尽,改种甘蔗,并从中国聘请全球最会种甘蔗的福建人来管理蔗田。长期耕种单一作物,而且纯为外销所耕种,粮食只能依靠进口。这使得那些曾作为甘蔗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如牙买加、海地、古巴、爪哇、菲律宾等,不仅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经济上也无法自给自足,至今仍处于贫瘠边缘。菲律宾还发生过因为蔗糖生产过剩,价格暴跌,当地华工因此与殖民当局对抗,遭到镇压的血泪史。

另外,甘蔗种植费时费力,至今仍不能实现机械化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才能完成从种植到砍伐的一系列过程。于是这些欧洲国家就想到从非洲运来大量奴隶以完成甘蔗种植。有一个统计数字,从16世纪以后的300年间,从非洲贩卖到美洲从事包括种植甘蔗在内的大种植园劳动的奴隶多达1170万人,最终有980万人活着到达目的地。这直接改变了加勒比海地区乃至南美地区的人口构成。

甘蔗种植的一个副产品是朗姆酒的诞生。将榨糖余下的甘蔗渣稀释,发酵之后经蒸馏而成的这种烈性酒,当地人称为“Tafia”,英国人则称之为“Rumbuilion”,即古巴土语的“骚动”之意,简称为“Rum”,朗姆酒。朗姆酒诞生于17世纪,又称强盗之酒,是那些横行加勒比海的海盗们、寻找新大陆的冒险家们最早接受了朗姆酒,他们用朗姆酒壮胆,给伤口消毒,狂欢的时候当然更少不了它,所以英国人才会用“骚动”为它命名。“我是靠朗姆酒过活的。它对我既是肉,又是水;既是朋友,又是老婆。”史蒂文森的《金银岛》中老海盗这句话,说明了朗姆酒之于海盗的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