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课文四年级十篇

时间:2023-03-29 18:06:37

观潮课文四年级

观潮课文四年级篇1

1. 近代广东乡土教材的编写传统

晚清之际的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经历着剧烈的社会与政治变迁,其中就有观念上从“天下”到“国家”、“臣民”到“国民”、“专制”到“民主”的转变,这种转变迫使处于此大变局下的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教育的内容以及对现代国家观念的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在这种“民族国家”和“国民”等观念意识兴起的前提下,清末为实现国民教育目标的其中一种手段就是强化乡土知识教育的举措,如光绪二十九年(1903)十一月《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关于历史科目要义就做出如下的规定:历史,其要义在略举古来圣主贤君重大美善之事,俾知中国文化所由来及本朝列圣德政,以养国民忠爱之本源。尤当先讲乡土历史,采本境内乡贤名宦流寓诸名人之事迹,令人敬仰叹慕,增长志气者为之解说,以动其希贤慕善之心。历史宜悬历代帝王统系图一幅于壁上,则不劳详说而自能记忆。一般而言,这种“养国民忠爱之本源”的乡土知识教育,其载体就是乡土教材。相对于国家统编教材而言,所谓的乡土教材关注的是乡土历史与文化,传递的是颇具地方特色的乡土知识。根据程美宝的研究,清末教育改革中,乡土教材的编纂责任是由个别学堂、教师和出版社承担的。不过,这种“国家”的“不在场”却为地方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地方文化观念言说的平台,那就是通过沟通地方与国家的关系,表达爱乡爱土爱国之情。

广东与全国一样,清末改革期间,特别是1906年至辛亥革命前,在各种新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乡土教材编写的热潮。当时的广东乡土教材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大致根据传统方志体例编纂的“乡土志”,二是按照当时为适应教育改革而兴起的各类新式教科书的模式而编纂的“乡土教科书”,两者在形式、内容以及编纂动机上虽有所区别,但在内容以至概念和词汇的运用上却有着某种因缘关系。从反映的区域大小来看,当时的乡土教材可分省、府、县三级。如省级的有:黄佛颐编著的《广东乡土史教科书》(光绪三十二年粤城时中学校刊本)和黄晦闻编著的《广东乡土地理教科书》(上海国学保存会印行,光绪三十四年)。府级的有:萧启冈、杨家鼐编的《学部审定嘉应新体乡土地理教科书》(启新书局,宣统二年)、《首版潮州乡土地理教科书》和林宴琼编著的《学宪审定潮州乡土教科书》等。大量出现的是县级的乡土教材:如张报和总纂的《始兴县乡土志》(清风桥文茂印局,出版时间不详,序于光绪三十三年),雷泽普编著的《新宁乡土地理》(出版地不详,宣统元年初版),蔡鹏云编著的《最新澄海乡土格致教科书》,罗献修辑的《兴宁县乡土志》(抄本,出版时地不详),伍梅等编辑的《广宁县乡土志》等。从作者的背景看,相当一部分乡土教科书的编者与传统地方志和乡土志的编者属同类的地方文人。这股编纂乡土教材的热潮虽属昙花一现,却反映了清末地方上的读书人如何运用一套新的话语,尝试在观念上重新定位地方与国家的关系,表现出他们对新式教育的认识以及对现代国家观念的理解。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代地方文人所编撰的乡土教科书,为“国家”和“乡土”填充了编撰者认为应该填充的材料,而到了使用这些乡土教科书教育出来的一代以及他们的后辈,“国家”和“乡土”已经变成不言而喻不证自明客观存在的实体了。这种在教育中重视(或至少是提倡)乡土知识的传授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其目的更多是继承通过乡土知识教育达致爱乡爱土爱国之情的传统。然而,和过去比较,今天的中小学教育,从体制上似乎忽略了乡土历史地理知识的有效传递。

2. 历史学科在当前广东地方教材体系中的地位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组成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继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潮之后,地方课程的开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地方课程主要是根据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实际,以及地域特点设计的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或社区社会发展的实际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地方教材是地方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广东省中小学教材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凡是初审通过的地方教材限定在400个教学班2万名学生的范围内试验,试验一年后须送教育厅审定。地方(或乡土)教材,是相对国家统编教材而言的,它关注的重点是乡土的历史和文化。生物、地理、历史、美术等学科在课程资源的开发特别是地方教材开发中处在有利的地位。课程资源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空间性的这一特性在乡土文化资源上体现得尤其突出。“乡土文化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和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比较,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能提高教育质量,更能为教育创造无穷的空间。例如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更多地通过第一手资料来进行,特别是遗迹资源和口碑资源。如果将这些加以开发和利用,运用在历史教学上,是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的。因此,地方教材的编纂大都集中在文科,尤其是在历史、地理两方面。

教育部颁发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国历史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以外,各省、市、自治区可以自编地方乡土教材,补充教学。”这说明地方教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是一种重要补充,必须加以重视。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编写出版的地方教材(省级)有:《广东历史》《河南历史知识》《河北乡土历史》《上海乡土历史》《南京近代乡土历史》《四川历史》《广西乡土历史》等,在培养学生爱乡土、爱民族、爱国家的感情上起了一定的作用,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从“广东省2006年中小学地方教材目录”看来,全省各地市(其中,由省教育厅直接组织编写的除外)基本上都开发了自己的地方教材,成为了地方教材开发的主体。单单从科目构成特点来看现行的广东省中小学地方教材,存在着以下情况:一是大部分集中在中学非会考科目,英语、语文仅占极少数。而且英语乡土教材开发也只是集中在小学阶段;二是多以人文学科为主,理科的仅有信息技术和生物科;三是小学多以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出现;四是历史地理作为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科目编写乡土教材数量最多,仅以历史为例(包括以综合实践活动出现、包含历史文化在内的乡土教材),就有26项,占总数79种中的35%以上。可见,历史在乡土教材开发中所占分量之大。

3. 当代广东地方历史教材概况

笔者从“广东省2006年中小学地方教材目录”中抽出属于乡土历史或包含乡土历史的综合实践活动乡土教材,分析发现(见附表):

从开发的主体和使用范围看,首先是地方历史教材开发的主体仍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各地级市的教研室和科研部门,个人占据极少数。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很少有参与研发的机会,或者是在教育部门的安排下进行开发,缺乏开发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第二,区县和乡镇级开发地方历史教材数量较少。从表中看来,由区县级教育部门组织开发和使用的乡土教材只有原广州市芳村区的综合乡土教材(小学使用)、珠海市香洲区的综合乡土教材《爱我珠海》、梅州市蕉岭县的乡土历史《蕉岭历史》、深圳市南山区的综合乡土教材《深圳南山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卡》、佛山市顺德区的乡土历史《顺德历史》(八年级)、乡土地理《顺德地理――顺势发展、德耀中华》(初中)、广州市番禺区的乡土地理《珠江口上的明珠》(中学使用)等少数几种区县级地方教材。也就是说,从全省来看,以历史或地理为题材的地方教材开发主要集中在省级和省级以下的地级市一层。以区县一级为开发主体和使用范围的乡土历史教材开发仅有顺德和蕉岭两区县,区县乡镇乡土教材开发还有很大的潜力。

此外,继广东省教育部门组织开发和使用的地方历史教材《广东历史》后,从2007年秋季起,广东省各高中还将全面开设各类具有广东特色和学校特色的地方课程,各地还将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地方课程。其中,广东历史地理和岭南文化等内容将录入高中教材。岭南乡土教育一类教材对于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具有重要意义。

观潮课文四年级篇2

一、认识香港自然环境

朗文科学通过一系列香港乡土环境教学,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意识与环境保护的教育,达到如下几方面教学 目的。

1、明确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六百万香港公民只有1000平方公里的生存环境,香港 一切公共场所是为香港公民开设的,香港公民要爱护香港环境。

2、明确美化环境、美化校园、美化家庭的意义,并且积极参加这些活动。

3、了解香港环境污染的来源和防止方法。如香港陆上污染主要是由弃置的废物造成,废物的来源和种类 有:①家庭和效游人士弃置的废纸、空罐、胶袋和腐烂食品等。②商店和办公室弃置的废纸和胶袋等。③工厂 和货仓弃置的塑胶、木料和金属废料等。④建筑地盘弃置的建筑废料等。香港政府处理这些废物的方法有堆填 法、焚化法、再生法等。

4、告诉小学生如何保护香港环境,如在公园里不乱抛垃圾,不伤害公园里的动物,不采摘公园里的花木 ;不伤害益虫、益鸟;要爱护和保护树木;要遵守香港政府公布的有关保护环境的法规;帮助香港政府整治环 境,发现垃圾堆积等现象,要利用热线电话通知市政署。

二、认识香港自然事物

朗文科学中的自然事物,大多数是香港本地的自然事物。如植物方面的课目有常见的植物、常吃的蔬菜、 常见的花卉、香港的市花、常吃的水果、公园里的植物、常见的乔木、常见的灌木等。动物方面的课目有常吃 的咸水鱼、常吃的淡水鱼、海滨小动物、公园里的动物、田园里的小动物、常见的鸟类、蛇的外形与习性、苍 蝇、蟑螂、蛙等。

三、认识与香港有关的自然现象

朗文科学中天文、气象、物理现象等自然现象,大多联系香港乡土实际。如一年级下册8课天气的冷热, 联系了香港夏天的气温和香港冬天的气温。二年级上册1课天气的变化,联系了香港天气变化的气象资料和收 听香港电台、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二年级上册3课香港的四季,联系了香港四季的划分和香港的特征。三年级 下册5课海水的变动,联系了香港海滨海水的涨潮和退潮;三年级下册6课云和雨,联系了香港多雨的季节, 等等。四年级下册5课四季的成因和气候,用香港一年中受太阳光照射的角度变化及受阳光照射的时间长短变 化,来分析香港四季的成因,又用香港四季气象资料,来描述香港的气候;四年级下册9课空气的特性(二) ,联系香港乘搭缆车由山下到山顶,沿途耳朵的感觉,来说明大气压力随着离海面的高度而改变。五年级下册 13课风的形成,联系了香港的地理位置,说明香港春夏多吹东南风,秋冬多吹西北风的原因。

朗文科学的乡土自然教学,不仅使香港小学生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而且还培养了多种能力。 朗文科学各课教材均为问题思考、科学探索、重点知识及综合活动四部分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指导儿童自行 探求知识和应用知识,有利于培养、训练、发展儿童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朗文科学在乡土自然教学过程中, 通过小学生观察香港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培养和训练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通过小学生根据乡土自然实质, 进行科学探索,思考和回答一系列具体问题,培养和训练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通过结合香港实际的学 习重点,培养和训练概括能力和记忆能力;通过到香港自然环境中开展调查、参观、实验等综合活动,培养和 训练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朗文科学四下5课四季的成因和气候的能力训练:

观察与实验能力训练

1、在地球仪上,找出香港的位置,用H表示。转动地球仪,观察并画出H移动的轨迹。

2、在地球公转图中,当地球在A和C位置时,香港受阳光照射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并在空格里填写适当 的季节(夏/冬)。

3、比较图A(夏至日)和C(冬至日),在哪个季节中,香港受阳光照射的时间较长?

分析与概括能力训练

教材提供香港四季的气象资料和香港四季的景色照片,试描述香港四季的气候

思维与记忆能力训练

教材提供本课学习重点,供思维、记忆与巩固。其内容是:

地球上,受阳光直射的地区,温度较高,天气较热;受阳光斜射的地区,温度较低,天气较冷。每年三月 及四月是香港的春季,气候温和潮湿,日夜长短相若。由五月至八月是香港的夏季,气候炎热多雨,日长夜短 。九月及十月期间,是香港的秋季,气候凉快干爽,日夜长短相若。由十一月至明年二月,是香港的冬季,气 候清凉干燥,日短夜长。

综合活动能力训练

1、香港上午班的同学们,在哪一季节天未亮便要起床上学去?

观潮课文四年级篇3

1后现代主义 1.1后现代主义探源 后现代主义思想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原仅指称一种以背离和批判现代和古典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现代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以西方发达国家二战后进入现代主义社会为背景,以反思批判或否定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趋向、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为基本特征,以一种新的话语、新的形式阐释世界为特点的文化思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西方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20世纪90年代后期,哈贝马斯等人运用后现代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对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话语权和话语方式、教育评价体系等进行了反思与批判,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00年前后,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开始运用后现代主义思考教育课程改革问题。 1.2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特征 第一,非哲学,“非哲学”是一种思维取向,一种态度,一种对传统的“哲学”观念进行非难的态度;第二,非中心化,非中心化思潮摧毁了作为中心的、封闭性的主客体,为人们重新审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人与现实的关系、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提供了空间;第三,反基础主义,认为不存在任何指导我们的永恒的、中立的、超历史的知识基础或框架;第四,非理性主义,向理性的权威性发难。 2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的标准———4R课程标准 第一,丰富性(richness),是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功能性或多重解释,每门学科都会以自己的方式解释丰富性和特点,这种丰富性能创造各种领域以进行合作的、对话性质的探索;第二,回归性(recursion),是指人类将思想回转到自身的能力,认为课程不存在明确的“起点”和“终点”,不应该视课程为孤立的单元,强调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实践──反思──指导实践──再反思;第三,关联性(relation),指赋予课程以丰富的模体或网络,“教育联系”通过回归性发展课程的深度,使课程结构达到以时间为导向的内在联系,时间使“情况、情境、联系不断变化”;第四,严密性(rigor),指不确定性和解释性的组合。认为“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严密性是四个标准中最重要的,它防止转变性课程落入‘蔓延的相对主义’或感情用事的唯我论”。 3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影响 3.1对体育教学课程教学目的确立的影响 从目标“制导”到立足于过程,后现代课程观通过从对文化的认知与回忆到理解与生成的转换,使学生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落实,从而使体育教育真正地由肤浅的外在适应逻辑转向深刻的内在超越之路。在后现代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绝不仅仅意味着学生对所学运动技术、运动技能、基础知识本身是否弄懂、是否明白,而主要是指学生对体育课程文化的自我建构。 3.2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构建的影响 后现代课程观视学生的学习不是直线式的、被动接受与掌握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主体而进入教育过程的,他们是合作者。 3.3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影响 第一,平等,体育教师应在技术知识教学和班级管理中适当树立自己的威信,但应在人格上、情感交流上与学生是平等的;第二,对话,体育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运动知识、技术技能,更要培养学生情感方面的品质,而只有对话,才能使体育教师和学生在精神层面实现相互沟通。第三,宽容,体育课堂气氛必须是宽松的、自由的,而只有宽容才能创造出这种和谐气氛,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主旨。第四,理解,师生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交往关系,在学校体育领域乃至在整个学校教育领域,只有相互间的理解才能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3.4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体育教学课程评价的影响 第一,评价内容的个性化。自主形成的主体体育文化成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更加强调对学生理解和运用体育与健康知识能力的评价,更加强调学生对所选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第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教学实践中应确立“教—学—评”三位一体的、“多元化”的评价观,教师、学生均为评价的主体。第三,教学评价的即刻口头化。教师、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知识、技术技能的创造性理解是有一定的背景的,是即刻的,而不是随时间的推移可逆的。教师要及时地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不同想法表述出来,以满足学校体育课程的丰富性特征需要。 4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我国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4.1建构“预成性”和“生成性”共有的体育教学课程目标体系 应建构一种“预成性”和“生成性”共有的体育课程目标理念,随着课程的进行,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合作、思考与探讨,不仅能理解课本上那些诉诸文字、行之成文的“预成”目标,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拓展蕴涵的深层次“生成”目标。 4.2建构“确定性”和“非确定性”共有的体育教学课程体系 在体育课程的内容设计中,应建构“确定性”和“非确定性”共有的课程体系,课程的内容包涵社会共有的“终身体育”精神文化和个人的经验的主观认识,并且需要达成一种促进探索的课堂气氛。 #p#分页标题#e#

4.3建构线性与非线性结合、师生互动的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应在保持线性课程组织的基础和前提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相理解和沟通,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而非真理的拥有者和居高临下的指挥者,教师对干扰和不平衡应当有选择的积极接受,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4.4建构“等级性”和“促进性”并重的教学课程评价体系 建构“等级性”和“促进性”并重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的功能在于以转变为目的,以协调为手段,以民主评价为保障,评价的意义在于“帮助个体”。

观潮课文四年级篇4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 大学生 影响 对策

新自由主义思潮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是在继承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以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它在经济理论方面,主张私有化;在政治理论方面,主张多元化;在思想文化方面,主张自由化;在社会发展方面,主张全球资本主义化。

中国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需要批判性地吸收、借鉴别国的优秀文明成果。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传入中国,一些新自由主义学者以网络为载体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当代中国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要接触者及其新生事物的接受者,在很大程度上对新自由主义的观点持一定的赞成态度。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我国的传播及我们所应采取的科学态度进行了论证分析。同时,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的重大课题“社会思潮与高校德育研究”,也分析了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及其对大学生的危害,批判了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主张及观点。

为了弄清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切实做好引导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以便加强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关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本人于2012年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1000名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某些观点在大学生中仍存在一定的市场

据该调查显示,有65%的学生赞成“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不是外来的资本主义,而是本身”;有35%的学生赞成新自由主义思潮,认为它是一种重要的健康、清醒力量。同时,关于上学难、上学贵、就业难等问题,56%的学生赞成“主要是国家不重视教育,想逃避义务教育的责任”;关于腐败问题,48%的学生赞成“解决腐败问题的出路在于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关于医疗改革问题,63%的学生赞成“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解决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让人民过得安心、舒心、放心”。

二、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偏颇之处及其对大学生的主要危害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偏颇之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当前我们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届二中全会指出:“要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积极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二是共同富裕。有计划地利用外资,发展一部分个体经济,都是服从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个总要求的。”“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在任何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尽管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思想,但总是在经济上、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那个阶级的思想居于主导地位。新自由主义如果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那么势必会破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危害

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已经渗透到大学校园,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带来了严重的危害。1. 新自由主义思潮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社会主义”的言论,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产生了模糊的认识,认为不管是什么主义,有钱就是“好主义”;2. 近年来出现的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腐败问题,究其原因众说纷纭。一些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天经地义的。

三、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主要途径

一些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纷纷在网上表达自己的观点,调查数据显示,60%的大学生是通过网络了解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接触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途径。

四、积极应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一)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中介绍、评判非主流社会思潮

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中介绍、评判非主流社会思潮,可以有力地提高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网络的飞速发展,各种宣扬社会思潮的网站网页大量涌现,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校早已开设了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课程,希望通过更具体、更系统、更专业的学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

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呈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通过我们的调查数据也表明,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虽然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思潮观点的认同度大大降低了,但是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的效果,以防患于未然。我们高校教师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为原则,尽可能地帮助大学生弄清一些模糊认识,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我们也会紧密结合上述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针对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30年的形势,来制定形势政策教育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三) 建立红色网站,组织网络评论队伍

如今,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能上网,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结果显示:在上网人员中,网民58%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其中有相当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要努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目前高校思想教育网站,坚持了思想性和严肃性,但缺乏针对性和与“网民”的沟通与交流。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很多,但点击率却不高,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到贴近学生的实际。 改进的方法之一是建立红色网站,组织网络评论队伍,设立名师博客等。名师可以采取“跟进式教育”模式,跟踪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随时关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动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在各自的博客里贴上自己的文章或帖子发表正确的观点。

【参考文献】

[1]何秉孟.新自由主义评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梅荣政,张晓红.论新自由主义思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李瑞英.警惕新自由主义思潮[N].光明日报, 2004-11-9.

观潮课文四年级篇5

关键词:语文教育;创新教育;教育观念;理论研究

一、从创新视角反思百年语文教育

教育学专家指出:20世纪的中国教育学史上有过四次热潮,两度曲折:(1)世纪初到前。废科举兴学堂,个别教学变为班级授课,赫尔巴特及其学派教育学的引进与仿效,形成了第一次热潮。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其实质是教师中心、学科中心、教材中心。(2)从到新中国成立。1919年5月到1921年7月杜威来华讲学长达两年多,实验主义教育学的引进与传播形成了第二次热潮。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是中心”,以儿童的亲身体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3)1949到1956年。学习和推行原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形成第三次热潮。凯洛夫教育学的指导思想是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4)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狠批凯洛夫,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产生了不小的负效应,是一个小曲折。(5)十年“”,对教育是一次大破坏、大曲折。(6)1977年恢复高考,中国教育重获生机,近二十多年来得到了飞跃的发展,第四次热潮一直持续至今。

纵观百年语文教育,总的来说在前进。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教师积极参与,研究空前活跃,思想比较解放,鲜明地提出了“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等正确观点,制订了新的语文教学大纲。编写出多种教材,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语文教师,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一代青年教师正在成长,这些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二、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奠基工程

语文教学在创新教育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母语,就像母亲的乳汁、温暖的怀抱哺育了炎黄子孙,维护着中华民族的统一,也保存了民族优秀文化。在新的世纪,它也是我们走向世界、对外交际的有力工具,在解决了汉字输入计算机的难题之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汉字必将在国际互联网上逐渐成为强势语言之一。因此,如何发挥语文教学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语文教育自身如何创新,就成为紧迫的研究课题。

语文教学培育创新素质有许多方便的途径,应该成为创新教育的奠基工程。关键在于,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要转变观念,下决心把孩子们从“解题机器”的深渊中解放出来。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让我们的中小学生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成为热爱母语并能创造性地运用母语的一代新人。

三、新世纪语文教育要不断创新

创新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育不能原地踏步,自身要不断创新。

1.教育观念要创新

同志指出:“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育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语文是民族的根,是实施素质教育最有效的一门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素质的主要学科。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语文教育的影响尤其深远。所以要把是否有利于培育学生创造精神作为衡量语文教育成败的一条重要标准。

2.理论研究要创新

中学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应该有科学理论的支撑和指导。目前许多基本理论还没有取得共识或者没能指导实践。语文教育具有综合性,其理论研究的发展,需要借鉴许多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更需要众多同仁分工合作,协同作战。

3.教学实验要创新

全国中语会申报的“九五”课题立项并取得进展,全国中语会教学实验研究中心成立并开展了活动,将为语文教学实验提供范例和增加科技含量,改变低水平重复的现状。

社会在不断进步,语文教育就要不断创新。语文教学如何在创新教育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是个新课题,也是永恒的课题。语文教育创新,重在发展和建设,研究中辩证法多一点,视野宽一点,目光远一点,合作气氛浓一点。这样,我们前进的步伐才能快一点。

参考文献

1.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J].《教育研究》.1998,(12).

2.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

3.顾黄初.《语文学科教育的百年步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1).

4.王钦韶.《中国现代文章写作学的历史发展》[M].文心出版社,1997.

5.申小龙.《当代中国语法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6.曾祥芹,甘其勋.《文章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观潮课文四年级篇6

一、充分认识,在三个“新”字上下功夫。,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兴起新高潮”是相对于以前的学习贯彻而言的。这次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新高潮是前三次学习贯彻活动的继续和深化,是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只有兴起新高潮,才能继续保持前两年良好的学习态势;只有兴起新高潮,才能进一步深化前几次的学习贯彻的成效;也只有兴起新高潮,才能真正适应新的实践对理论提出的新要求。我校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下足了功夫:

一是认识上要达到新的高度、新的深度。要通过深入系统地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理解和把握。比如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我们过去一直理解得较为零碎、肤浅,有些同志甚至误认为就是“三句话”。这次中央印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除绪论和结束语,全书从十六个方面对它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形成了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能否从原先的简单理解中达到《纲要》所阐述的高度、深度,就是兴起新高潮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是在应用上要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要在深入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工作,在解决本校影响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上,在解决广大教职工教学和生活中的迫切问题上,在解决党的建设和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上,形成新思路,拿出新举措,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7月初,我校支委会结合学习《纲要》和同志的“七一”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一次专题学习。通过学习讨论,在年初研究提出的工作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四大抓手”,即抓好大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思路;构造大平台,做大做强做优做特我校教育教学;注重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大环境,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这“四大抓手”,就是我校应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方面取得的又一个新进展。相信随着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的不断深入,我校在应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方面还会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

三是在成效上要创造新佳绩,实现新跨越。要进一步在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学校发展,努力实现学校的新跨越上取得扎扎实实的进展;在让广大教职工上切实得到新的实惠,进而更加感受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巨大威力上取得新的进展。一段时间来,我校在实践“三个代表”时,把加快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大家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小发展、慢发展都不行,只有大发展、快发展才不会落后。只有不落后才能真正实践‘三个代表’”。我们紧紧扭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立足学校的优势,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突破口,坚持走依法治校、敬业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可持续内涵式发展道路,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围绕主题,从五个方面上做好工作。

从县委下发《通知》以来,我校把兴起新高潮作为各级党组织的头等大事和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我们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全面部署。在充分认识“兴起新高潮”的重大意义的基础上,对学习贯彻活动进行了及时和周密的部署。我校及时传达了《关于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宣传工作方案》,7月初又以校党支部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在全校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意见》,并专门召开了全校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工作会,对全校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周密的部署。与此同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一书作为学习的重要辅导资料,要求全校党员人手一册,以保证学习贯彻的正常开展。

二是抓舆论引导。学校党支部充分利用各种渠道、采集各种信息、采取各种形式,在学校广播站、校园网络开设“兴起新高潮,实现新跨越”、“实践‘三个代表’”等一批专题专栏,出版专刊和《三中党建》,广泛宣传中央作出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决定和印发《“三个代表”学习纲要》的重大意义,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宣传我校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新动态等,努力营造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浓厚氛围。

三是抓领导带动。领导干部不但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点对象,而是兴起新高潮的重要推动者。我们非常重视发挥领导干部在兴起新高潮中的带动作用。7月初,我校支委带头集中学习了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总书记7月1日重要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并重点围绕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努力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进行学习讨论,以期在全校起到重要的带动与示范作用。

四是抓全校宣讲。为了开展好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活动,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书记、宣传委员为副组长等11位同志组成的领导组,并成立分别以副书记、宣传委员为组长的两个督导小组,挂钩理科、文科各教研组,以便操作;领导组把创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支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制定计划,周密安排,使活动有序进行;我校安排四次讲座,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学习活动做到材料、时间、内容、人员四落实,使教职工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利用思想政治课这个主渠道,把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开办业余党校,开展学习小组活动,通过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五是抓载体创新。我们以建设学习型单位为全新载体,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贯彻融入到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之中,融入到各类学习活动与学习竞赛之中。如我们开展了以“弘扬三中精神,兴我美好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学习郑培民,争做实践‘三个代表’的好公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识竞赛”等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推动全校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

三、狠抓落实,在三个层面上初见成效。

一是强化核心,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方面见成效。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于学校来讲,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和教师队伍。

1、党支部党建工作走前头,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文史、物理等党小组和政教处等处室整体素质和群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党员的先进性不断增强。

2、校行政班子发扬“率先垂范,务实创新”的精神,进入角色,不负使命,抓学习、抓管理、抓质量,校行政深入年段、教研组,与老师同学习、同教学、同教研,朝着锁定的目标迈进。

3、通过学习活动,强化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和完善学习培训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努力创新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水平,学习领会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新精神,加强课改实践活动,利用假期,组织全体教师参加课改培训;加紧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应用的学习、研究和实践;继续鼓励和要求教职工多渠道的参与继续教育、学历进修,提高专业素养,优化知识结构。目前,有27位教师函授自学专升本课程,有20位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被评为县学科带头人有11人。今年开展全员参加的“五好青年教师”竞赛,评出10位校“五好青年教师”,选出3位参加县“五好青年教师竞赛”。80%以上的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进修和培训。

二是围绕中心,在切实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见成效。

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地方,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构建中国先进文化大厦,基础在教育,起源在校园。学校的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社会人文环境。

1、加大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为学校传播先进文化打造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段时间来,我们完成了新教师宿舍楼的建设、教师办公设备的更新,以及教学设备添置,教学条件的改善,提升了办学效益,保障了在校3000多师生生活及教学之需。学校校容校貌及教学条件的改善,为学校传播先进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吸引了众多家长把子女送到三中就读,我校也被授予省级园林式学校荣誉称号。

2、狠抓教学中心工作,成效显著。我们以科学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管理、学会健体、学会创造。我校教学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2003年,中考综合比率继续位居全县首位,录取一级中学111人,获曾纪华奖学金12人(全县20人),高考录取本科院校111人,也创造了历年来最好成绩。

3、落实德育首位,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重视和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形成学校领导、政教处、共青团、年段长、班主任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网络。我们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形成了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线,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重点,丰富的德育活动为载体的德育工作格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校被县教育局推荐参加泉州市“第九届文明学校”的评选,并得到市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三是凝聚人心,在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方面见成效。

贯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在学校工作中就是要相信、依靠教职工,不断满足教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就是要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观潮课文四年级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 感恩教育 教学策略

引言

陶志琼博士说:“什么是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让小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施恩。”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思想启蒙的重要时期,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感恩教育不仅有益于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与发展也大有裨益。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意义

《辞海》曰:感恩,即在得到别人的帮助之后,对他人产生的一种感激和爱戴之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父辈们经过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后,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现在的小学生从小便生活在蜜罐里,冷漠自私、唯我独尊、缺乏责任感、耐挫能力差等心理特点凸显无疑。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各个媒体平面搜索到许多案例:

事件1:东东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最近因在课堂上故意喧哗被老师罚值日。他一肚子的怨气,回到家后要求爸爸妈妈到学校去替他值日,否则的话他就绝食。最后,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太忙,不能脱身,爷爷奶奶亲自到校替孙子擦黑板、扫地、擦玻璃。

事件2:雯雯在课堂上走神了,被老师发现,受到了批评。课下,雯雯恶狠狠地对同桌说:“真可恶,一点也不给面子,等我长大了,一定找机会好好地给这家伙一个教训。”

事件3:“六一”儿童节到了,政府、学校为贫困生准备了爱心礼物。上台领取时,阿旭嘻嘻哈哈,一脸的无所谓,下来后还对同学们说:“就这点东西,捐赠的人也太抠门了吧!”他们贫困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

……

这样的案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甚至于已经成为一种认知常态。为了一点小小的挫折、误会而离家出走、伤害亲人、报复社会等案例也不时地见诸报端,都让我们伤心不已、徒留嗟叹。文教材中,有许多如卧冰求鲤、扇枕温衾的典故,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格言,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词名句。当我们阅读自然山水的文字时,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山河,感恩自然馈赠;学习无私亲情的课文时,要引导学生领悟父母之爱的伟大、深沉……点点滴滴、润物无声,有效地渗透感恩教育,促进小学生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这或许也正是课程改革的初衷。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内容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只要我们敏锐捕捉、深入挖掘,就一定能够觅得丰富、精彩的感恩教育的内容,为有效渗透感恩教育提供素材。

(一)自然馈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编者安排了《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这几篇文章,风起云涌、潮涨潮落、奇花异木、高山深谷,大自然像一位强大的魔术师,在我们的面前呈现出精彩绝伦、神奇瑰丽的美好画面。在享受这篇篇美景的同时,我们也要心怀敬畏与感恩,以自己积极的学习态度、谦逊的人文品德,和大自然一起健康成长,共享和谐。教学《观潮》时,师生在课堂上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师:同学们,现在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谈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生1:我最喜欢的句子是“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两丈多高”,该有多高啊,恐怕比我们的教学楼还要高,这是多么壮观的画面啊!

生2:我最喜欢的句子是“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这震耳欲聋的声音,这浩浩荡荡的气势,让我特别想去见识一下钱塘江大潮,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生3:这篇文章中我喜欢的句子很多,很多,几乎每个句子都让我甘之如饴、爱不释手,我想大自然给了我们如此丰厚的馈赠,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常怀感恩之心,不乱扔垃圾,不随意践踏草坪,不破坏公物,不随地吐痰,等等,让大自然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永远美丽、万古常青。

……

另外,感恩自然的材料在其他版本的教材中也屡见不鲜、俯拾皆是,像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就编有《第一朵杏花》《走,我们去植树》《沙漠中的绿洲》《天鹅的故事》等文章,只要我们心怀感恩,善于发现,眼前就一定繁花似锦、姹紫嫣红。

(二)祖国历史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编排了《秦始皇陵兵马俑》一文,教学时老师可以联系五年级下册《囚歌》一诗开展对比阅读,组织学生交流阅读这两篇文章的感受。

生1:读了《秦始皇陵兵马俑》这篇文章,我深深地折服于它恢弘的气势、高超的制作技术,引用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话:“这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生2:再读《囚歌》,我依然怀着莫大的沉痛与崇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变得更美好,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生3:无论是《囚歌》中革命者艰苦卓绝的斗争,还是《秦始皇陵兵马俑》中流露的古代艺术,这两篇文章都让我由衷地感受到,我们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不屈斗争精神的民族,我为自己是一名炎黄子孙而无比自豪!

……

悠悠数千年,祖国的历史既有唐宋华章的精彩,又有屡遭侵略的耻辱,这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一定的渗透。教学中适时地把握这些素材,不仅有益于升华小学生感恩教育,而且对塑造他们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大有裨益。

(三)父母亲情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编排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学生们非常感动于教材中母亲牵着作者、背着妹妹、挑着重担的画面。他们是善于联想的,在强烈的心理共鸣中,学生们纷纷谈起了生活中爸爸妈妈的点点滴滴。

生1: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我第一次独自上学,心里很高兴,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面,拐弯的时候,我无意地回头,竟隐约发现爸爸就跟在我身后不远的地方。我瞬时明白:爸爸,就是无时无刻的爱。

生2:有一次妈妈炖了三个鸡腿,说我们一家人一人一个,我一会儿就狼吞虎咽地下肚了。后来,爸爸说自己太胖了,肉吃多了不好,便把他那只给了我,妈妈也说自己不爱吃,她的留到晚上让我再吃。记得当时我特高兴,现在才理解,父母的爱多么伟大、深沉。

……

千百年来,歌颂父母之爱、美好亲情的文章数不胜数,引导学生积累、品读这些文本,是积极渗透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与载体。时常沐浴在爱的长河里,知恩图报会像一粒粒春天的种子,在成长的岁月中破土、发芽,并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方式

新课程背景下,创新课堂模式,改革教学理念蔚然成风。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以开放的胸怀,构建种种行之有效、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渗透感恩教育。

(一)课堂活动

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采取以下几项课堂活动渗透感恩教育。

首先,诵读体验。这篇文章有很多雷棣的语言描写,组织学生诵读这些语句,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感恩体验,让他们了解现在社会的和平是多么地来之不易,我们要像雷棣一样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长大后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课堂辩论。就“雷棣应不应该接受哥本哈根大学教授的邀请”这一话题展开辩论,不应该接受邀请的原因是雷棣需要学好本领,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昂首阔步走进大学;应该接受邀请的原因是雷棣只有尽快地到大学里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尽快地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观点各异,本质却是一样的,它们都有着浓浓的感恩心理,而这正是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初衷。

再次,随堂练笔。就“爸爸,我想对你说”这一话题,课堂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雷棣的口吻开展随堂练笔活动,一方面将阅读与写作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还可以深化学生的语文素养,潜移默化地渗透感恩教育,润物无声。

(二)实践作业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六”安排了“和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的写作内容。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实践作业,而不必急于开始写作,如“回家后要认真端详妈妈,或者爸爸的脸、手、脊背,或者腰、脚5分钟,然后用笔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吃完饭后主动帮助妈妈刷洗碗筷,注意观察妈妈的表情,倾听妈妈会絮叨些什么”、“尝试着送给爸爸一份礼物,可以是一首歌、一个拥抱、一幅画,或者是写给爸爸的一封信,给爸爸端一盆洗脚水,或者在爸爸洗澡的时候给他搓一次澡,通过爸爸的表情变化揣摩他的心理活动”……

这次实践性作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写作时不但下笔千言、一挥而就,而且情真意切,对爸爸妈妈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受此启发,我们可以结合植树节、教师节、母亲节、感恩节等中西方节日,联动学校各德育教育组织,开展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升华感恩教育效果。

(三)结合网络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安排了“我最敬佩的人”口语交际活动,为了激发孩子们的交际灵感,我们可以从网络中下载一些精彩的感恩教育视频,利用班班通教学设备在教室掀起一阵感恩的热潮。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将学生们的感恩行动、演讲情况,还有他们的相关习作上传到网络中,供网友评论点赞,最大限度地升华感恩教育活动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走进了社会各行业的各个角落,结合网络技术开展语文教学、感恩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浓郁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还可以有效引导他们形成科学、健康的网络意识与习惯,为他们今后的成长铺就一条阳光大道。

诚如安东尼所说,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感恩之心。感恩教育既是小学阶段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更是每个人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抗击风雨、毅然前行的精神杠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当立足教材、注重细节,以开放的胸襟、创新的态度,在点点滴滴中有效渗透感恩教育,为培养一批批德才兼备、阳光健康的世纪人才不遗余力。

参考文献

[1]王从吉.小学语文教学中对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2011(06).

[2]王伟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J].学周刊,2010(11).

观潮课文四年级篇8

关键词: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人本主义教育 主要观点 提出背景 价值意蕴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教育的本原意义就是人文教育。只是到了近代,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特别是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为了向西方国家学习而主张教育全盘西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持否定的态度,致使教育的人文性越来越被掩盖,甚至被忘却。人类在尽情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福祉时,不得不面对地球被污染,战争在继续,贫富差距依然巨大等问题。传统文化被抛弃,精神家园惨遭践踏,人类似乎迷失在茫茫的宇宙之中。于是,我们领悟到,科学并不是一切;人文,是解决人类终极问题的良药。人文课程,终于再次被列入了终生教育的“菜单”。

一、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是与科学主义教育思潮对立的现代西方教育哲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第二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深受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学生厌学、青少年犯罪、道德水准下降等,人们对学校教育产生了不满,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在20世纪70年代对科学主义教育思潮进行批判,提出“学校人性化”的口号,其影响极大,主要观点如下: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应该定位到人的发展上来。无论是教育目的还是教育过程,都应该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反对把学生当作工具、当作“人力”来培养。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和“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方法。

教师非“指导者”而是“方便者”,教师只提供学习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怎么学,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和发动学习动机,掌握学习方法,评价自己。这有利于消除师生间紧张的气氛,把学生的潜能解放出来,达到“自我实现”。

(三)情感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应该真诚相待,互相接受对方的情感和观点,互相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选择者、组织者、计划者、指导者、决定者和评价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辅导者、合作者和朋友。

(四)课程的中心应该从认识、学问转到人生、人性,即人性中心课程。

教育内容已不限于科学学科,而扩展到一切具有人性陶冶意义的方面。

(五)意义学习。

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学生的需要、愿望、兴趣与学习材料的关系,认为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过程,与一个人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学习的内容、材料是学生所关心的。它影响学习者的态度、认识、情感、行为和生活。它不但包括认识活动,而且包括情意活动,涉及整个个性的发展。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提出背景

世界各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浪潮,已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场世界性的课程改革运动,更多地关注学生,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与需要,运用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整合学校、社区、家庭、网络资源,表现了丰富的人文特质,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全球化、国际化的知识和视野;具备竞争和合作、创新与服务的精神和能力;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理解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融合与贯通的人才。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课程改革运动中,中国不是旁观者,而是以全球的视野,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追逐着世界教育改革的潮头。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初步形成现代基础教育框架和课程标准。2000年,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秋季,《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及其实验教材在38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展实验。2002年秋季,启动省级课改实验区工作,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全面进行实验。2004年秋季,全面推广课程改革,正式颁布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各学科课程标准。2005年秋季,全国中小学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已开始实施新课程。

三、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人本主义教

育的价值意蕴

传统教育体现了强烈的功利主义价值和科学主义取向。对于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强调教育对经济振兴的功利价值,是必要与合理的,然而,在发展功利主义的科学教育的同时,不注重保持教育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内涵也是不足取的。近几年,我国在资源、生态环境、道德风尚等方面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追溯到教育上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缺乏人文内涵,致使许多受教育者“只有技术,没有文化”,缺乏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对社会、伦理、生态环境、文化教育等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和重视。新课程改革在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和科学主义教育思潮之间进行了整合,由于上述特定的历史背景,人文倾向更加鲜明。本文以《纲要》为基础作了分析。

(一)培养目标。

传统教育深受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专注于人的理性发展,把教育目的定位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为个人的谋生做准备,而忘记了教育的终极目的——人格完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提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与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为了使学生适应世界的迅速发展,迎接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为了使学生具有人文素养,注重人文教育。在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充分考虑到人的各方面需要,致力于培养完善的人。”

(二)课程内容。

《纲要》规定:“改革课程内容‘难、烦、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传统课程内容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专家型人才,而不是为人的完善、发展和弘扬人。改变“难、杂、偏”的现状,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开展其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活动,可以使学生的知、情、意得到全面的提升,为学生人格的解放与发展提供经验。在高新科技不断涌现、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学会学习变得日益重要。加强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在具体情景中引发学生产生大量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

(三)教学过程。

《纲要》规定:“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科学主义教育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活动过程。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知”的发展过程,更是一个“情、意”的发展过程,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还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更是开启智慧与觉悟的过程,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意义。情感、兴趣、直觉、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教学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的全面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能把自己的道德标准强加于学生,要避免非人格的知识专制,尊重学生的存在,使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关爱,形成积极而丰富的人生态度和体验,主体性得以凸显。而且,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也是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

(四)课程评价。

从某种角度上说,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应是“创造发展儿童的教育”,而传统的课程评价指导思想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重甄别与选拔,重结果轻过程,评价主体和方法单一,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纲要》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发展性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得到保护,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在评价内容方面实现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意在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发展性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它把评定看作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向学生反馈有关教学进程中的信息,使学生

了解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生利用这些信息,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学习效率,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最终促进自身的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课程改革,在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完整地实施科学人文教育,大力倡导科学理性,弘扬人文精神,把学生从各种陋习中解放出来,培养出能够跟踪世界科技前沿,能够占领知识创新制高点的中国人。我想,只要坚持不懈,灿烂的人文之光必将照亮我们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汪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心理思想述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1).

[2]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唐斌,尹艳秋.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兼论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教育研究,1997,(11).

观潮课文四年级篇9

一、抓住本地特色,有助于阅读理解

(一)借方言释词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因为他们的生活经验不多,阅读量也较少。那么,低年级学生怎么理解字词呢?有时候,方言是帮助学生理解的最佳武器。方言是低年级学生最熟悉的语言,方言的运用也是他们最为得心应手的。因此,针对某些不好用文字描述的字词,用方言来帮助理解,有很显著的效果。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一课时,“空气很潮湿”中的“潮湿”一词是农村学生在平时普通话交流中不常见的。于是,在教学这一词语时,我见学生一脸茫然,便毫不犹豫地用方言告诉学生这就是什么,学生一听,恍然大悟。曾经听过这样一则教学故事:一新教师教学一年级语文,教到“跳”这个字时,竟然拉出了《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腿上用力;使身体突然离开所在的地方。学生自然听得一头雾水。其实,“跳”根本不用解释,教师可以边示范边用方言说,学生一看便知,一听便会了。

方言既节省了用长篇大论解释的时间,又使学生记忆深刻。

(二)用本土风情读文

我们都知道,与学生生活有所联系的内容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观潮》时,我充分利用了我们闽南沿海的地理优势,让学生在开学前跟爸爸妈妈到海边看看潮起潮落,记住浪潮的最大威力。上《观潮》前,我只是出示课题,学生就已经七嘴八舌地说开了。顺着这个劲头,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们都说自己看到的浪潮威力最大,能赢过钱塘江大潮?学生带着不服输的态度学起了课文。榕树在闽南地区是很常见的植物,教学《鸟的天堂》一课前,我让学生先寻找生活周围最大的一棵榕树,观察它的一天。学习时,学生好像已经早就洞察先机,对“鸟的天堂”了如指掌,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地方“特产”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大财富,善用才是“王道”。

二、联系生活实际,比较出真知

语文教学其实并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设计,最重要的就是要回归本真。语文教学中的“真”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体会作者(即创作主体)写作的真实动因;(2)再现课文(即作品本体)的真实情景;(3)抒发师生(即鉴赏主体)的真实感受。

(一)对照现实,走进文本,走进人物

教学许多寓意深刻的或记叙文或抒情散文时,我们常会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往往会因为无法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而懊恼。要上好这类课文最直截了当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进入角色,进入语境。怎么才能让学生迅速入情入境呢?我认为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对照文本中内容,更容易走进文本,也才能走进人物的心灵。

《给予树》中的小女孩金吉娅用仅有的20美元买了洋娃娃圆了那个毫不相识的小女孩的梦想。金吉娅带给人们的是“同情、仁爱还有体贴”,金吉娅的举动是令人感动的。但是,从学生的眼神、表情中我没有看出他们受到感动了。于是,我让学生回顾生活中的自己,想想这样一些情节:体育课后,你和同学都口渴了,同学没带水也没带钱,你是否愿意跟他分享你的水?同学到你家,非常喜欢你那很珍贵的玩具,你是否愿意借他带回家玩几天?你的零花钱是用来买你爱吃的零食的,可是同学急需几毛钱买本子,你是否愿意伸出援手?……学生在脑海里有了真实的想法之后,他们愿意交流的就交流,不愿意的就把想法藏在心里。然后,我再抛出问题:如果你是金吉娅,你愿意像她这么做吗?许多孩子顿时面露难色,我请了其中一个孩子来说明原由:“如果是真实的,当然不愿意花那么多钱给一个不相干的人买礼物。可是如果说不愿意,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学生们听到这儿,都哈哈大笑起来,七嘴八舌地开始了对金吉娅的热烈的讨论。至此,金吉娅这看似不起眼的举动不仅感动了她身边的人,更感动了班内的学生了。

学生是教学目标的主体,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体验、能力特长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掌握了学生的这些特点,就能够更容易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从而理解文本,走进人物从而务实求真。

(二)重视生活经历,引导学生想象

人教版少部分文章的创作背景或者表述内容是农村孩子生活中较难接触到的,如五年级下册的《草原》就是其中的一课。“草原”离生活在丘陵地区的闽南孩子来说距离太遥远了,要他们准确地描述出草原来是太为难他们了。但是,我并不因为他们没有接触过草原就硬把“草原”的形象塞给他们,而是让学生根据电视上或图片上看到的相关资料借助想象,描述自己所理解的草原形象。虽然他们描述的与现实有些差异,但是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更愿意看看真实的草原是什么样的。这时候我再出示课件和文本中的优美词句,学生的感受就更深刻了。试想,如果我在课开始时,就出示课件,就把优美词句拿出来让学生品读,学生能品出味道来吗?

观潮课文四年级篇10

 

关键词: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人本主义教育 主要观点 提出背景 价值意蕴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教育的本原意义就是人文教育。只是到了近代,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特别是戊戌变法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为了向西方国家学习而主张教育全盘西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持否定的态度,致使教育的人文性越来越被掩盖,甚至被忘却。人类在尽情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福祉时,不得不面对地球被污染,战争在继续,贫富差距依然巨大等问题。传统文化被抛弃,精神家园惨遭践踏,人类似乎迷失在茫茫的宇宙之中。于是,我们领悟到,科学并不是一切;人文,是解决人类终极问题的良药。人文课程,终于再次被列入了终生教育的“菜单”。 

 

一、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是与科学主义教育思潮对立的现代西方教育哲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第二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深受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学生厌学、青少年犯罪、道德水准下降等,人们对学校教育产生了不满,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在20世纪70年代对科学主义教育思潮进行批判,提出“学校人性化”的口号,其影响极大,主要观点如下: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应该定位到人的发展上来。无论是教育目的还是教育过程,都应该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反对把学生当作工具、当作“人力”来培养。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和“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方法。 

教师非“指导者”而是“方便者”,教师只提供学习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怎么学,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和发动学习动机,掌握学习方法,评价自己。这有利于消除师生间紧张的气氛,把学生的潜能解放出来,达到“自我实现”。 

(三)情感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应该真诚相待,互相接受对方的情感和观点,互相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选择者、组织者、计划者、指导者、决定者和评价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辅导者、合作者和朋友。 

(四)课程的中心应该从认识、学问转到人生、人性,即人性中心课程。 

教育内容已不限于科学学科,而扩展到一切具有人性陶冶意义的方面。 

(五)意义学习。 

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学生的需要、愿望、兴趣与学习材料的关系,认为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过程,与一个人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学习的内容、材料是学生所关心的。它影响学习者的态度、认识、情感、行为和生活。它不但包括认识活动,而且包括情意活动,涉及整个个性的发展。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提出背景 

 

世界各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浪潮,已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场世界性的课程改革运动,更多地关注学生,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与需要,运用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整合学校、社区、家庭、网络资源,表现了丰富的人文特质,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全球化、国际化的知识和视野;具备竞争和合作、创新与服务的精神和能力;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理解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融合与贯通的人才。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课程改革运动中,中国不是旁观者,而是以全球的视野,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追逐着世界教育改革的潮头。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初步形成现代基础教育框架和课程标准。2000年,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秋季,《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及其实验教材在38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展实验。2002年秋季,启动省级课改实验区工作,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全面进行实验。2004年秋季,全面推广课程改革,正式颁布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各学科课程标准。2005年秋季,全国中小学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已开始实施新课程。 

 

三、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人本主义教

[1] [2] [3] 

育的价值意蕴 

 

传统教育体现了强烈的功利主义价值和科学主义取向。对于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强调教育对经济振兴的功利价值,是必要与合理的,然而,在发展功利主义的科学教育的同时,不注重保持教育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内涵也是不足取的。近几年,我国在资源、生态环境、道德风尚等方面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追溯到教育上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缺乏人文内涵,致使许多受教育者“只有技术,没有文化”,缺乏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对社会、伦理、生态环境、文化教育等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和重视。新课程改革在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和科学主义教育思潮之间进行了整合,由于上述特定的历史背景,人文倾向更加鲜明。本文以《纲要》为基础作了分析。

(一)培养目标。 

传统教育深受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专注于人的理性发展,把教育目的定位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为个人的谋生做准备,而忘记了教育的终极目的——人格完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提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与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为了使学生适应世界的迅速发展,迎接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为了使学生具有人文素养,注重人文教育。在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充分考虑到人的各方面需要,致力于培养完善的人。” 

(二)课程内容。 

《纲要》规定:“改革课程内容‘难、烦、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传统课程内容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专家型人才,而不是为人的完善、发展和弘扬人性服务。改变“难、杂、偏”的现状,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开展其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活动,可以使学生的知、情、意得到全面的提升,为学生人格的解放与发展提供经验。在高新科技不断涌现、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学会学习变得日益重要。加强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在具体情景中引发学生产生大量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 

(三)教学过程。 

《纲要》规定:“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科学主义教育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活动过程。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知”的发展过程,更是一个“情、意”的发展过程,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还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更是开启智慧与觉悟的过程,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意义。情感、兴趣、直觉、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教学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的全面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能把自己的道德标准强加于学生,要避免非人格的知识专制,尊重学生的存在,使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关爱,形成积极而丰富的人生态度和体验,主体性得以凸显。而且,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也是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 

(四)课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