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朗诵十篇

时间:2023-03-23 07:00:51

琵琶行朗诵

琵琶行朗诵篇1

关键词:诗歌 教学 朗诵 音乐美 韵律美 情感美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因批评朝政触怒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并序)》正是此时所作。《琵琶行(并序)》是一首叙事长诗,在当时就流传很广,后来又流传到日本。诗中叙述了一位琵琶女晚年沦落的遭遇,也表达了诗人“谪居卧病”中的凄凉心境。结构上,以琵琶女的演奏贯穿全篇,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情绪融为一体;又以琵琶女自叙身世和诗人倾诉内心悲苦相映衬,势如江潮涌雪,奇境迭出,曲尽长篇歌行之妙。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视学生为客体,教育理念是知识重于探究过程,教学模式主要是注入、灌输式的阅读教学模式,从而使语文课堂失去了活力,学生普遍地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而教与学的矛盾及脱节显得愈来愈突出。以往我对这首长诗的课堂教学也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的方法,费尽心机的将以上内容讲完后发现诗歌本身的韵味被分解式的讲授破坏殆尽,因为生硬的课堂讲解,学生对诗歌的情韵之美和诗中描写的音乐之美难以形成全面而准确的认识。

新课程标准倡导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语文教学,如何谋求一种师生互动交往的教学环境,如何摆正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创建一种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新课堂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几经考虑后我进行了一次不同于以往的尝试,较为详尽的记录下来,请各位同仁指正。

一、通过自学与合作,解决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 ,基本把握诗歌内容,即了解诗歌所叙之事

在布置提前预习的前提下,可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通读全诗,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师生交流的方式解决诗歌中读音、字、词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问题。白居易的诗向来以语言朴实、通俗晓畅而著称,因此把握诗歌内容不会成为学生自学的障碍。在把握诗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交代作者的情况,让学生了解诗中所言的“迁谪意”,然后较系统地总结诗歌所叙之事:送客偶闻琵琶声――移船相近邀相见――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和《六幺》――琵琶女自叙昔盛今衰的沦落身世――作者自叙“迁谪”遭遇。同时初步了解诗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传达的无尽悲苦和绵延意韵。

二、通过聆听名家朗诵和示范性朗诵,初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进一步感受作者在诗歌中所传达的“迁谪”之悲苦,同时了解一些基本的朗诵技巧

在这一次教学尝试中,我准备了三位名家的朗诵录音和教师、学生的示范性朗诵。

名家朗诵方面分别准备了孙道临,瞿弦和和雅坤的朗诵录音。孙道临老师的朗诵沉郁顿挫,有一种识尽人间百味后的沧桑和内在的深沉感,音色本身的岁月感是技巧无法赋予的;瞿弦和老师的朗诵声情并貌,永远贯穿着“三情”,即热情、真情、激情,不禁令人随其吟诵;雅坤老师清脆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带给人一种空灵感,引导听者用情去关照诗歌中的人物。

听完名家朗诵之后由教师现场示范朗诵,尽管不能与名家相媲美,但力求读出诗歌的韵律之美、音乐之美和悲苦情感,为学生的朗诵起到示范作用。学生示范朗诵由我班曾经参加校园艺术节诗歌朗诵比赛并获得一等奖的十位同学来完成。他们以齐声朗诵、男女声单独朗诵、二重朗诵等多种编排方式将诗歌中的音乐美、韵律美以及琵琶女和作者内心的沦落之悲表现的淋漓尽致,颇受大家好评。

听完名家朗诵和示范性朗诵后,让学生谈一谈各自的感受,在师生交流中了解一点关于朗诵的基本要求,调动起大家的朗诵热情。

三、安排课外作业,准备下一阶段的课堂诗歌朗诵比赛

在基本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基调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的排练。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以班级的自然小组为单位或让学生自由组合,可以让那些擅长朗诵和喜欢朗诵的学生作各小组的负责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我的班级中,我安排上面提到的那十位学生分别负责各小组的排练,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明确分工之后,也要明确排练的基本要求,比如:

1.按普通话的要求读准字词读音;

2.朗诵要传达出诗歌本身的韵律之美;

3.朗诵要体现出诗歌中的音乐之美和情感之美;

4.根据诗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

5.根据需要选择多彩而恰当的朗诵方式和小组内部的分工配合方式等。

四、全员参与课堂朗诵表演,全方位感受诗情之美

学生在一两天的准备后,可利用两节课的时间进行《琵琶行》诗歌朗诵比赛和评价活动。在班委的协调运作下,由各小组分别为全班同学朗诵诗歌,同时要求全体学生作好评价准备,作出详尽的朗诵感受和作为听众的欣赏感受记录。

琵琶行朗诵篇2

一、用心诵读

众所周知,诵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诵读能将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起来,“文章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布乎四体,然后披文入情,神游其中。”采用这种阅读方法,教师可以实现其教学目标,学生可以提高其语文素养。值得提出的是,教师必须注意诵读教学的科学化才能发挥诵读的效应。对诵读的过程要严格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设计,对诵读的方法加以引导,教师可先行范读,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诵读,将文章的神情理趣传达出来。可根据教学目标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步骤,让学生加以反复地诵读体味。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从音调、语气、停顿、重音等诵读技巧等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让学生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多下功夫,从而达到因声求气、心口合一的阅读境界。

例如我们在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情感变化线索不能忽视,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引导。“忽闻水上琵琶声”,引出“主人忘归客不发”,这部分可以读得轻快、抒情、低婉。“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女通过哀怨的曲子来表达自己的心事,诗人为之动容,为之叹惋。朗读这部分时语气要低沉、哀怨,节奏要缓慢、凝重;当琵琶女自叙身世,说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时,激起诗人情感的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谓同病相怜,同声相应,朗读这部分的内容时语气应由哀怨悲戚转为激愤沉痛;当琵琶女应邀再弹一曲时,弦声转急,弦音悲怆,以至于“江州司马青衫湿”。朗读此部分,语气应更低沉更伤痛,语速应稍稍减慢,音量应逐渐加重加长。白居易在欣赏琵琶女弹奏琵琶的过程中内心经历了强烈的思想情感活动。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沿着“忘归――叹息――共鸣――感伤”这样清晰的感情脉络与诗人同喜同忧,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样,经过反复的训练,学生便能耳熟能详,目闭可诵,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境的艺术感受,获得“意会”的神奇效果,在诵读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认真分析

好的阅读文本需要认真分析,用心体悟,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反复揣摩,静心品味,激活其思路。在分析文本时将作品中的知、情、意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以逐渐形成潜意识的顿悟和咬文嚼字的习惯。要做到咬文嚼字式的阅读,教师就应注意引导学生解读富有大义的微言,从明示的语言信息中发掘出隐匿其中的语义。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出良好的效应。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这样描写道:“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罩轻纱的梦”其中“笼”“梦”两字似乎不必作过多的咀嚼,但联系全文所表现的那种意境,我们启发学生进行一番分析,就能体味到它们的独特的神韵之美。一个“笼”字,既传达出了一种轻柔飘渺的梦幻感,又表现出一种宽松的立体感,这就使描写意趣盎然,充分体现出了意境的和谐之美。而一个“梦”字,既表现出了淡雅的月光映照下的荷叶、荷花给人朦胧、飘忽的意境,又巧妙地寄托着作者不满现实而又无法逃避的情感。

三、仔细体味

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直露无遗,有的隐曲幽深。唯有“入情”才能真正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审美愉悦,最终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如在学习《山居秋暝》时,教师可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所描绘出来的具体、生动、形象的画面描述给学生: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清洌的山泉从河床的石头上流过,好似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格外晶莹,剔透新亮,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明亮皎洁!从竹林里传来阵阵欢歌笑语,原来是一群活泼天真的姑娘们刚洗完衣服回来了;亭亭的荷叶被依次分向两边,晶莹的水珠从荷叶上纷纷滚落,渔舟划破了月夜下荷塘的宁静……当一幅幅这样的画面浮现在学生脑海中时,学生也沉浸在诗的意境中,仿佛也身处于这世外桃源般的世界,深切体会到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琵琶行朗诵篇3

关键词:欲擒故纵;动词;比喻;侧面衬托;对比

美妙的音乐可以让我们身心愉悦,带给我们美好的视听享受,但它却很抽象。因此,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能够把声音描摹得出神入化的一定是大师。白居易就是这样一位描摹声音的大师,他的《琵琶行》一文历来被人们奉为描写音乐的经典之作,千古传诵。

我非常喜欢诵读《琵琶行》,在诵读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把抽象的音乐描写得如此具体可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师深谙借助描写技巧的重要性,并能把它娴熟地运用到诗文中。在这里,我想大胆地试着揣度一下大师所运用的描写音乐的技巧,可以作为今后我们教学和写作的借鉴。

一、欲擒故纵法

在琵琶女正式出场之前白居易先浓墨重彩地渲染了萧瑟凄凉的环境背景,“枫叶荻花秋瑟瑟”,让读者感受到了秋的悲凉,心可能会一下子低沉下去。紧接着,就是“举酒欲饮无管弦”,举杯又无音乐助兴,真是让读者的心一下子沉落到了谷底,感觉不到任何让人精神愉悦、振奋的东西。但这却是诗人有意为之,为的是给天籁之音的横空出世做足铺垫,一场音乐盛宴即将拉开大幕。

二、精妙动词的运用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答答的女主角终于登场了,她接下来的表现果然不俗。“转轴拨弦三两声”“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这些句子中的动词“转”“拨”“弹”“拢”“捻”“抹”“挑”的应用,既生动地表现出琵琶女弹奏动作的专业和娴熟,又能让读者在流转的指法中感受到琵琶的流畅乐质,真是视听的极大享受!

三、大量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弦声音浊杂粗重犹如急雨,小弦声音轻细似窃窃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粗重、轻细的声音交错夹杂着弹奏,就仿佛大大小小的珠子落在玉盘上发出清脆圆润的声音。“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那琵琶声一会儿像黄莺躲在花下婉转清脆的啼叫,一会儿又像泉水在冰层下面迂回滞涩不畅通。“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声突然间像银瓶破裂水浆四处迸流,又像铁甲骑兵奔突出击刀枪齐鸣一样,给人强烈的冲击。乐曲终了,琵琶女娴熟地用拨子对着琵琶中心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四根弦线同时发出像撕裂丝绸一样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响彻浔阳江浦。巧妙恰切的比喻让无形的乐音变得生动可感,余味无穷。

四、侧面衬托的手法运用

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巧无不让人叹服,但白居易并未直接描写听众的面部表情与欢呼喝彩的热烈场面,而是另辟蹊径,用侧面衬托的手法去表现,含蓄蕴藉,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比如写到乐曲终了,“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左右停靠的船只都静悄悄的,无声无息,只有又白又亮的秋月倒影在江心留恋。人们都沉浸在琵琶声中,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又比如诗的最后写琵琶女被白居易的一番话感动,退回原处坐下,拧紧琴弦,重新弹奏。“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满座的人都掩面哭泣,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泪水湿透,可见琵琶声感人至深,深入人心。

通过对环境和人们动作的描写,从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的精湛,感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五、对比手法的运用

白居易运用对比的手法进一步渲染琵琶声音的美妙,把人们的心理体验推向了高潮。“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每当春日艳阳、鲜花盛开的早晨,秋月凌空、秋风掠过的夜晚,诗人常常取来浊酒一个人酌饮,难道当地人就没有谁唱山歌、吹村笛吗?有,但是那声音或单调或呆滞,实在是难以入耳。今晚听了琵琶女弹奏的琵琶曲,如同听到仙界的音乐,诗人耳朵一下子就清凉起来了,心情顿时开朗起来,整个人也焕发了生机。诗人找到了久违的快乐,一时兴起,“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诗人说,请不要推辞,再坐下来弹奏一曲,我将为你按照曲调谱写一首《琵琶行》的歌辞。由此可见,诗人对琵琶曲的喜爱溢于言表,并付诸了行动。对比手法的\用,让诗人的情感更加凸显,琴声和心音完美结合,浑然一体。

在教授《琵琶行》时,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白居易描摹音乐的技巧,并让学生试着来写一段描摹声音的文字,共同感受音乐之美。

琵琶行朗诵篇4

从听觉上感受

我国古典诗歌,语言雅致,音调铿锵,音韵和谐,节奏回环,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这样的古典诗词需要朗诵,靠听觉去感受美。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音乐很难描摹,白居易描写了美妙的琵琶曲。在教此处时,笔者让男女生二重读,男生的重浊音和女生的娇软的声音,再现了琵琶音乐的美,让人联想到嘈嘈的急雨,联想到情人间的温柔的私语,又让人联想到宛转的莺语,又能想象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情景和声音,想象到泉声及画面,组成了美妙的琵琶音乐。

诵读既能表现古典诗歌铿锵的音调、和谐的节奏,也能表现诗歌内在的情绪旋律,能表露多变的情愫、鲜明的爱憎,让奔腾的激情流淌在胸间。比如,岳飞《满江红》中的词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可以吟诵,甚至可以唱出岳飞心中的愤怒。“怒发冲冠,凭栏处”节奏可以一字一顿,“怒”从喉咙深处流出,激起无限的愤怒,撞击着心灵。“潇潇雨歇”中“潇潇”状风雨交加,“歇”音微而短,“仰天长啸”声音加强,且从心底处长啸,无处可泄的怨愤喷薄而出。“空悲切”之“切”,发音重而短促,表现悲痛的深切。在某种程度上说,诵读的过程就是对作者创作时一喜一怒、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乃至他的心跳、呼吸、哽咽等内在细微的情感涌动所作的再现体验。这种体验之深刻、真切,对读者心灵的震撼力量,是诗歌词语一般概念意义所引起的联想体验所无法比拟的。我们可诵,可唱,可手舞之,可足蹈之,或采用个人朗诵,还可以采取集体朗诵,让学生的情绪随着诗歌的音乐再现而充分表现出来。当然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配乐朗诵,把个人的情感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这样诗歌的音乐美、意蕴美才会感受得到底。

从视觉上感受

古典诗歌中景物形象美,不仅表现在听觉上的完形,还可以表现为视觉上的完形,特别是对色彩的感觉。古代的诗人,在色彩的选择、色彩的搭配、色彩的对比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骆宾王在孩提时所作的那首脍炙人口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学生闭上眼睛,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一弯清澈见底的池塘,几只浮云般的白鹅,仰天长鸣,在水中嬉戏、游玩、追逐,红色的鹅掌拨动着绿水,这样的描写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的群鹅戏水图。这样的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用作画的教学形式体验诗歌意境,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我国北宋画院选拔人才时试题是画“踏花归去马蹄香”诗句,一位应试者只勾勒几只蝴蝶追随马后,突出了香味。作画的诗歌教学就是在填补诗歌令人想象的空白,从而获得了品味诗歌的美感。

而像王维的诗,有“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美称,像陶渊明、谢灵运等诗人的山水田园诗,特别适合这种作画的教学方式。如教到王维《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教学这一首诗时,笔者让学生画出意境,学生画了“白石、红叶,湿衣……”寥寥几笔有力地表现了诗的静美的意境。

有些诗歌是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再现画面,以弥补学生经验的不足造成的理解之困难。但是,当前的诗歌教学常常滥用多媒体,诗歌画面设计得很精美,学生们享受了视觉盛宴,但是诗歌的美还是体会不深。这就好比是囫囵吞枣、拔苗助长,长此以往,学生会丧失掉鉴赏诗歌的能力。所以多媒体尽可能少用,让学生尽量多玩味文字,通过文字意蕴来感悟空白之美。

身临其境的作用

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就要让学生调动所有的感官系统。除了大家经常用到的视觉、听觉之外,还可以调动学生触觉、嗅觉、味觉和动觉等种种感觉,使其眼前浮现出生动而鲜明的画面,从而感受到诗歌的美境。

琵琶行朗诵篇5

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真正的音乐,它所独具的艺术魅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人们随着音乐的律动,旋律的变幻起伏,或喜或悲,或惊或叹,或翩翩起舞,或静思默想。现代文明已使音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可否引入音乐,成为一种教学手段,一种教学方法,使之成为引导学生进入语文天地的前奏曲、品味课文内容的间奏曲、深入领会课文主题的终结曲呢?答案是肯定的。众多实践充分证明,引音乐于语文课堂,有助于语文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那么,哪些环节可采用这种方法呢?

一、以音乐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上课伊始,教师可通过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将学生的思维聚拢起来,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在教学《赤壁怀古》的过程中,我首先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那深沉、浑厚的乐曲将学生带入万马奔腾、惊心动魄的战争气氛之中,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各战团间斗智斗勇的情形以及主要人物诸葛亮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鲜活形象历历在目。强劲的旋律带领学生感受雄厚的历史,学生学习情趣高涨,精神饱满地期待着新课的开始。

二、以乐曲烘托朗诵,激情随之飞扬

实践中,配乐朗诵是使用得最多的教学手段,使用得好,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如朗诵《故都的秋》,可配上班德瑞的轻音乐,朗诵《我的空中楼阁》配上《寂静之音》,朗诵《琵琶行》配上古筝乐曲《十面埋伏》,朗诵《钗头凤》可配上《渔谯问答》……音乐艺术是情感艺术。当我们走进课堂,用智慧和情感营造艺术情景,使学生的从课堂的观众角色向课堂主人公角色逐渐转变时,学生的情感就会和我们产生共鸣,这正是师生交流过程的最佳切入口。

三、以音乐渲染情景,深入理解课文

借助音乐形象烘托渲染课文内容,不仅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课堂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作一番心灵的游历,充分感受美的魅力,对提高课堂效果无疑是大有益处的。音乐这个媒介可以使学生快速的进入想象的天空,给学生充分的享受,让学生感受文学的艺术魅力。分析完《虞美人・春花秋月》这首词时,为了使学生深刻体会李煜凄楚无比、痛今追昔的苦闷心情,我播放了配乐而唱的《虞美人》,学生沉浸在音乐声中,将心比心,从而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在教学必需时,教师可以自己弹奏、清唱,学生也可以自己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上苏轼的词《水调歌头》,就可以用播放唱词或教师清唱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的思维驰骋、想象开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以音乐辅助背诵,生动展现情景

我读高中时,学习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时,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播放了一首曲子,伴着音乐老师给大家示范朗读课文。老师那抑扬顿挫的语调、声情并茂的朗读合着起伏变幻的曲调,深深吸引了我们,同学们为海燕那勇敢、高傲的精神所折服。那堂课给我的影响特别深。现代的音像技术,已有许多把音乐与朗读完美结合的作品,使文学作品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引人入胜。利用这些作品,将其引入教学,其效果可想而知。同样,选择适宜的音乐,配以合适的课文,采用相应的朗读基调,也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以乐曲引导写作,展开丰富想象

琵琶行朗诵篇6

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布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讲授情景和气氛才能吸引住学生。多媒体是集文本、声音、图片、三维图像、电影片段、动画等为一体的强有力的教学手段,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一个形象直观、生动逼真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使学生从中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比如在讲“演讲”这一章节时,上课时我首先让他们看了一段网上盛行的约17分钟的“一个学校的感人演讲会”――《让世界充满爱》,学生完全被演讲家高超的演讲艺术征服了,很多学生都被感动得流下了泪水。第二次课,学生跃跃欲试纷纷登台展示自己演讲的风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大大丰富了语文课堂的内涵与外延,使其变得生动形象、立体多样,从而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学生审美情感

精心创设审美情境,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有效地吸引学生积极地发现美、感知美。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设审美情境的有效途径。如在讲授《琵琶行》之前,先播放忧伤哀怨的琵琶独奏曲,用多媒体推出蓝天、明月、江水、孤船、秋风萧瑟、枫叶凋落的画面。哀伤的音乐,凄冷的画面一下子就将学生引入沉闷而凄冷的氛围中,为理解课文奠定了一个情感基调。诗中描写音乐的诗句令人拍案叫绝,可推为古典诗歌中音乐描写之绝唱。“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出诗句描写的音乐中激越高亢、欢快娴雅、珠圆玉润的表演技法,可播放古典琵琶曲《高山流水》中的高潮片段。悠扬柔美的音乐充满整个教室,同学们在欣赏中慢慢进入角色,陶醉在美妙的情境氛围中。

运用多媒体挖掘课文情感,把握文章主题

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的特征就在于它的形象性和情感性。但很多课文历史悠久,学生受年龄、时代、生活阅历的局限,凭已有文学修养很难深刻理解历史上曾有的生活或情感。如果在课堂中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难题就迎刃而解了。讲《荷塘月色》时,我给学生放《荷塘月色》的电视散文录像及孙道临朗诵的《荷塘月色》的录音带,随着“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四周”等一幅幅画面直观、形象逼真的展现,学生身临其境,深刻感受到了什么是索淡朦胧,什么是和谐宁静。再加上委婉深沉、渗透力极强的朗诵,视听结合,学生很容易理解作者寄寓景中的淡淡的哀愁和苦闷彷徨的情绪,以及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利用多媒体再现名家经典,培养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非常重要,利用多媒体,可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网络上大师们的经典朗诵能够恰到好处地再现文章的语言节奏以及文章蕴含的情味,同时录音还可多次重复,因而在多媒体上运用录音进行朗读训练,效果很好。我在讲舒婷的《致橡树》就用的是丁建华的配乐诗朗诵,学生听后就模仿着朗诵,感情把握得还不错。还可以经常从网上下载一些名篇名著让学生欣赏,看后让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思考问题能力。

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合理运用多媒体

琵琶行朗诵篇7

一、在情境中探索意象

在进行语文诗词教学活动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探索意象,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利用作者创作诗词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等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到诗词的情境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在教授《秋声赋》这一课时,就要考虑到辞赋的创作时间距离学生较远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先介绍欧阳修所处的政治环境,当时改革混乱艰难,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位居高位,但由于时局的不稳定,世事复杂,所以作者内心极其苦闷。除了介绍辞赋的创作时代背景以外,也可以根据创作的时间秋季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创设情境时,也可以将词中的意象由文字变成一幅优美的图画,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培养了他们将文字符号转化为图画符号的能力。

二、在朗读中体会意象

诗词的字数一般都较少,诗歌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作者反复推敲的,具有其特殊韵律感的音乐魅力。在进行诗词教学的时候,品味其语言的精妙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必须要在反复吟诵之中,通过语感、节奏、韵律来感受诗词的意蕴,学生也能通过朗读来获得诗人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语文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通过朗读,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以及对诗词的初步感知,进而想象加工,将孤立于诗词中的单个物象重新组合成完整的审美意象,达到对诗歌的理解目的。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杜甫《登高》为例:这首诗的颔联从整体上对景物进行描写,山因风急,故而落木,水因风急而波涛滚滚,学生通过朗读领会诗人沉郁悲怆之感。因此,在朗诵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这一句时,“无”语音字要拉长,“边”字则要读得短促,“落木”发音稍微低沉,“萧萧”语音短而有力,“下”则要重音。通过朗读,学生能根据已有的认知,来体会诗中所展现的苍凉、凄清、肃杀的气氛,领悟诗人烘托出的悲怆、愁苦的情怀。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意象来掌握诗歌的含义,朗诵也有利于学生对作者感情的体会。

三、在触类旁通中领悟意象

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在触类旁通中引导学生领悟诗词中的意象。因此,有学生有一定的诗词意象基础,这样才能通过联想举一隅而反三,以点带面,充分品味诗词的语言、韵律、情感。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才能提高他们的诗词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授课的方式,把诗词中的意象分类整理,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意象所代表的含义,学生在领悟原有诗词意象的基础上对诗词意象寓意融会贯通,这样才能进入诗词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诱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例如:在理解李清照《声声慢》中“黄花”这个意象时,“花”在中国古代诗词意象中是很常见的,在《声声慢》这首词中它寓意词人孤单飘零,感伤落寞之情。我们也可以联想到很多关于花这个意象的古诗词,比如晏殊《蝶恋花》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关于花的意象它也表达了诗人孤单落寞之感。由此我们对《声声慢》中的“黄花”这一意象的理解就能更加深刻了,对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会有更深的领悟。这样的融会贯通可以让学生不断地积累诗词知识,从而也提高了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在角色扮演中把握意象

琵琶行朗诵篇8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课堂 有效

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分层练习和动画的内在感染力,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一、创设情境,使语文课堂“动”起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情境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与真实的或类似于真实的情境相联系的,是对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而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为一体,目前成为创设教学情境的最有效工具。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能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使学生置身其中,好像进入真实的境地,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与作者一起体验、思考和感悟,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

如在讲《陋室铭》这一课的时候,在课件中插入朗诵的《陋室铭》的录音,学生在听录音的时候,比老师朗诵时要认真专注。听过以后,再布置安排学生自主朗读的时候,会明显地发现学生更加用心。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趁热打铁在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给他们配以背景音乐,这样就能够极大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学生了解了文章内容以后和分析过文章的相关知识以后,给学生播放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故事和图片,这些人物孩子在生活中早已耳闻,所以学生们的神情更专注,聆听也更细致。然后设立问题让学生自行分组进行讨论。讨论之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落实到了实处。学生多次用情的朗读文章,对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领悟很快,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我们借助多媒体教学让文字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时空限制,不仅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而且使学生获得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愉悦。

二、创设情境,让学习兴趣“浓”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相比,多媒体技术手段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地集成起来,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为简单,创设出动静结合、图文具备、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让学生综合感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比如:教《故乡》一课,作品的时代与我们今天相差很远,无论课前怎样介绍作者,还是介绍作品的背景,学生的学习兴趣都不浓厚。当从网上下载关于少年闰土看瓜的场景和中年闰土领着水生见老爷的情景,并且伴随着音乐和对话。在课前展示给学生,他们一下子就来了兴趣,读书声、翻书声、讨论声此起彼伏,教室里一下子活跃起来。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让学生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了所设置的情境中去,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学内容,使语文课堂“宽”起来

多媒体的使用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运用,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语文教学能便捷地获得多种表现形式的信息资料,大大扩充了课堂的信息容量,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由于语文题材丰富多彩,选材涵盖天南地北、古今中外。有些课文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已经与当下的实际生活相隔遥远,有些课文涉及到大量的具有地域性质和人文性质的事物,学生无法实地考察和感知,单靠老师的讲解介绍,学生也难以透彻理解。这时运用多媒体,能够跨越时空,再现有关背景知识,展现实地情况,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教习古文时,我在课堂上引入了多种多媒体材料,或用来辅助课文的教学,或用来作为课文的拓展欣赏。比如学习《琵琶行》一文,最出彩的就是音乐描写。可音乐又是一门听觉的艺术,没有声音,光靠想象又怎么理解琵琶声音的特点?我找到了《琵琶怨》《十面埋伏》这样两首琵琶演奏曲,让学生真切感受琵琶表达感情的特点,从而也理解了文中对琵琶女指法以及“嘈嘈切切”“四弦一声”等描写的贴切。

四、化抽象为具象,使语文课堂“易”起来

思想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语文课程有的内容比较抽象,单靠文字的描述,老师很难将要讲授的内容讲透彻,加上学生自身阅历、经验的欠缺,所以学生更难以理解和把握内容。

琵琶行朗诵篇9

【关键词】:优美旋律、音乐、语文教学

自古以来,音乐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西晋的嵇康、唐代的王维、宋代的柳永、清代的曹雪芹……他们不仅是诗文高手,同时也是精通音律的音乐家。音乐绝不是仅供人们消遣的一门艺术,唯有走近音乐,我们才会真正领悟那深厚积淀下的博大与深邃。健康的音乐能够陶冶情操、净化灵魂,也能够启迪人们的智慧。文学家常常在音乐中捕捉灵感,为自己构筑精神家园。教学中,音乐有其举足轻重的作用。高中教材的频繁修订,使教师们不得不针对新的课文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再探索。我校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所用教材是最新的人教版实验教材,(周正逵先生主编)据了解,此教材在贵州省仅在遵义一中和我校进行试用,“全书摆脱‘文选系统’、‘文体循环’、‘讲读中心’的传统模式,建立以‘能力系统’、‘能级递进’、‘自学指导’为基本特征的新模式,在高中语文教材体系的改革上有较大突破。”(《文言读本》前言语)本书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大的难点在于:每课都是文言文(包括练习都是文言内容)。学生老师高一一年的时间都要面对文言文,其枯燥乏味可想而知,针对我校所选教材的特点,将优美的旋律恰当地运用在语文教学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习激情就显得尤为必要,以下是几年来将音乐运用于语文课堂的粗略探索:

一、以音乐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上课伊始,教师可通过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将学生的思维聚拢起来,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在教学《赤壁怀古》的过程中,首先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那深沉、浑厚的乐曲将学生带入万马奔腾、惊心动魄的战争气氛之中,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各战团间斗智斗勇的情形以及主要人物诸葛亮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鲜活形象历历在目。强劲的旋律带领学生感受雄厚的历史,学生学习情趣高涨,精神饱满地期待着新课的开始。

当然,使用音乐辅助课堂教学要符合课文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营造或宁谧、幽深、肃穆、悲壮;或幽默、轻松、凝重、哀婉;或热烈、冷峻、活泼、欢快的课堂氛围。如《长江三峡》的雄壮,《我的空中楼阁》的静谧,《荷塘月色》的宁静,《祝福》的哀婉,《孔雀东南飞》的缠绵凄楚气氛等等。以音乐导入新课,音乐运用恰当与否,是这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

二、以乐曲烘托朗诵,激情随之飞扬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它能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理解作品描绘的千情万态和感情基调。把这种活动长期运用于语文课堂,能使学生的艺术修养不断提高,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美的境界,提高创造能力。实践中,配乐朗诵是使用得最多的教学手段,使用得好,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如朗诵《故都的秋》,可配上班德瑞的轻音乐,朗诵《我的空中楼阁》配上《寂静之音》,朗诵《琵琶行》,配上古筝乐曲《十面埋伏》,朗诵《钗头凤》,可配上《渔谯问答》……音乐艺术是情感艺术。当我们走进课堂,用智慧和情感营造艺术情景,使学生的心态从课堂的观众角色向课堂主人公角色逐渐转变,学生的情感就会和我们产生共鸣,这正是师生交流过程的最佳切入口。

三、以音乐渲染情景,深入理解课文

借助音乐形象烘托渲染课文内容,不仅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课堂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作一番心灵的游历,充分感受美的魅力,对提高课堂效果无疑是大有益处的。音乐这个媒介可以使学生快速的进入想象的天空,给学生充分的享受,让学生感受文学的艺术魅力。分析完《虞美人.春花秋月》(《文言读本》复背课文)这首词时,为了使学生深刻体会李煜凄楚无比、痛今追昔的苦闷心情,我播放了配乐而唱的《虞美人》,学生沉浸在音乐声中,将心比心,从而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在教学必需时,教师可以自己弹奏、清唱,学生也可以自己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上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文言读本》复背课文),就可以用播放唱词或教师清唱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的思维驰骋想象开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以音乐辅助背诵,生动展现情景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加强积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2004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修订)。考查古诗文的背诵,仅是第一、第二册《文言读本》就包含诵读课文40篇,古诗词40首,浏览课文40篇。再加上第三册《文学读本》中部分古体诗和现代诗(周正逵先生主编)。学生背诵任务可谓重矣,要想让学生轻而易举全背可谓难矣。为了减轻学生的背诵难度,本人在教学中引入古诗词歌曲演唱,直接用“以唱代教”,“以唱抒感”,“以唱带背”的方法进行教学。歌唱熟了,诗词自然也背熟了。

五、以乐曲引导写作,展开丰富想象

琵琶行朗诵篇10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古体诗四首》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在诗歌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感知作品内容,体会诗中传达的或蔑视权贵、旷达不羁、或深沉凄凉、悲愤感叹的思想感情。

2.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意象来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健康、敏锐伶俐的审美情趣。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感受诗人在诗中流露出的某种忧虑和关切;体味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领会诗文情景交融的写法。

二、教法

针对学情,确定以“课堂为主阵地,引入行为导向”的教学法,此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使学生具备“会学”的能力。

三、学法指导

把研读讨论和合作探究作为学法指导。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营造氛围

让学生齐背诵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杜甫《兵车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既能温故,又能检验学生的诗情,还能创设教学情境,达到一石三鸟的目的。(出示标题,板书:古诗三剑客)

(二)作者简介:(强调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由学生自行完成,教师归纳小结)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

2、杜甫:字子美,有“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诗圣”“诗史”之称。盛唐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诗集》。

3、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有“诗魔”之称。中唐现实主义诗人,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三)比较鉴赏:

(本节对四首古诗的小结课意在通过比较学习的方法,加深对诗歌内容的深层理解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把握,从而更好地让学生走近诗仙、诗圣、诗魔。)

1、背景、思想内容:

(1)李白:“辞亲远游,仗剑去国”的丰富经历和集儒、道、侠的复杂思想。

李白在官场无路时能超然物外,取山水以自适,也带给他“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潇洒与无奈。《梦游天姥吟留别》突破一般送别诗的伤感惜别的老套,而是借留别来表达自己不事权贵、追求自由的傲然风骨,围绕一场梦境展开构思,梦醒后点明主旨,用极其大胆的夸张写梦中完美来反衬现实世界的不足与丑恶,表达了作为一个“士”不愿与现实权力同流合污的性情。《将进酒》中一开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就把读者的视线引导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既描写了大河奔腾的壮观景象,又抒发了作者“逝者如斯”的伤感,体现了气势磅礴的艺术特色,全诗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懑,表达了诗人旷达不羁、视权贵如浮云的性格。

(2)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和沉郁顿挫的诗风特点。

《兵车行》是杜甫在天宝十一年困守长安时所作。当时,唐王朝对西北、西南的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连绵不断的战争不仅给边区少数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人民带来同样的不幸,《兵车行》即再现了这一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穷兵黩武带给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势的深深忧惧。

(3)白居易:敢言直谏的性格特点与屡遭贬谪后的凄凉心境。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触怒唐宪宗,得罪权贵,贬江州司马。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此诗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的感受,使作品更加感人。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

2、背景、思想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景语——“一切景语皆情语”)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对“梦中奇景”的描绘(师生共同概括得出):月夜时剡溪清幽、白昼时山中壮美、傍晚时洞外恐怖、夜晚时洞中仙乐,这些都体现了诗人想象丰富,风格豪放,夸张大胆的写作特点。

(2)杜甫《兵车行》中“征人出征图”“亲人送别图”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师生归纳)

“爷娘妻子走相送”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亲人被突然抓兵,又被急促押送出征,眷属们追奔呼号,去作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形。是何等仓促,何等悲愤!“牵衣顿足拦道哭”中的四个动作,把送行者的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这两幅图的作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3)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曲调去捕捉琵琶女的情感和生活变化以及作者的感受,更好理解白诗声情并茂的写作特点和平易通俗的诗风特色。

琵琶曲调从出场时旋律低沉抑郁转入欢快明朗、清脆悦耳,再由沉思冷涩到最后的悲愤不平,正是琵琶女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与控诉,同时也更激起了诗人对其深深地怜悯,引起诗人情感上的共鸣。人悲己怜,生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

3、诗眼、名句解读:(一堂有时效性的语文课,应该“授之以渔”,并努力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作者济世理想幻灭后的嗟叹与愤激之情,从中我们可感到诗人强烈的反抗精神和追求个性自由、蔑视权贵的傲岸性格和豪迈气概。)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实际上并未受到重用,所谓“千金散尽还复来”实际上并不见千金来。仕途上失意,生活上困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句表面好爽,却暗藏忧愁。)

(3)“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些句子再现了唐王朝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对边疆少数民族寻衅“开边”以及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的真实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