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的移动十篇

时间:2023-03-16 22:50:14

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点的移动篇1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小数中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道理。

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掌握新知。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并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情况如何处理。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部分练习题。

学具准备:

1.用红色橡皮泥当作小数点。由于橡皮泥可以粘住黑板,所以可把它随意移动来表示小数点的移动。

2.请学生把0~9十个数字写在正方形硬纸板上(每块约4平方厘米),每个数字准备5~6个,用红色圆形硬纸板(约0.8平方厘米)当作小数点,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这些纸板摆出许多小数来。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把9扩大10倍是多少?扩大100倍呢?1000倍呢?

生1:……

生2:……

那么把0.09扩大10倍是多少?100倍又是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堂。(设计意图: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转折点,巧设悬念,把学生带入探究新问题的情境之中。)

二、讲授新课

(一)出示课件:

(二)动手操作:探索规律

我们把金箍棒四次变化的长度改用以毫米作单位的整数来比较。生独立思考汇报。

[小数点移动的位置\&0.009米\&9毫米\&向右移动一位\&0.09米\&90毫米\&向右移动两位\&0.9米\&900毫米\&向右移动三位\&9米\&9000毫米\&]

观察表格,总结规律。

1.请学生观察表格,小组讨论。从上往下观察,小数点怎样移动?小数大小怎样变化?

师:请大家用学具从第一个开始摆起,摆好0.009。讨论:从0.009到0.09,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怎样简写?

生1: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生2:小数点从左边向右移了。

生3:小数点从左向右移了一位。

2.将0.009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变成什么数?

3.得出:整数部分前面是0的要省略不写。小数部分没有数,可不写小数点。

师:原数的大小有没有变化?是怎样变化的?(原数扩大了10倍。)

板书: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数扩大10倍?

师: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为什么原数扩大10倍?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了小数点的定位作用。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他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09”的“9”原来在千分位上,把小数点向右移一位,变成“0.09”,“9”就变成在百分位上,所以扩大了10倍。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用学生熟悉的“米”与“毫米”的关系作为支撑点,进行过渡,概括出抽象小数,进而引导学生由外及里地进行观察:先看到小数点移动了,是怎么移动的,再看到这个小数变化的实质――数的大小变了,进一步探究为什么会变化的道理。)

4.小数点向左移

师:有这样“扩大”变化的规律,必然也有什么规律?(也有缩小的规律。)谁会根据“扩大”的变化情况来推测一下“缩小”的情况呢?(小数点一定不是向右移动的;小数点肯定是向左移动的。)小数点向左边移,会出现什么情况?(原来的数就会缩小一定的倍数。)

教学课件演示,验证猜想。

5.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6.看书96页,请学生一起阅读由他们自己发现并归纳的规律。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进行操作、观察、比较、探索的基础上,概括出规律。教师有目的地进行引导、提问,把“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联系起来,学生尝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在紧张愉快的教学中,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

(三)基础目标检测

(设计意图:这一练习设计,既巩固了所学知识,为学生创设了展示才能的机会,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又为下一课伏笔设疑,使学生感到余兴未已。)

(四)小结质疑,自我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什么?质疑: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重点表扬课堂中表现好的孩子。

(五)布置作业

1.回忆一遍动手操作探索发现规律的整个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小数点的移动篇2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

然而,现代汉语的权威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对“倍”的解释却是:“与原数相等的数”。因此,黄伯蓉、廖序东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现代汉语》以及张志公、胡裕树等汉语名家的专著都一致界定:“倍”只使用于数的增长、扩大,不能使用于数的减少、缩小。

以数学课本上的应用题为例:“一个农场刚建场时有耕地580亩,现在耕地的面积比原来扩大10倍。现在耕地的面积有多少亩?”(五年制数学课本练习四第12题)根据上面所引的表述,只需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便可得出答案:“现有耕地5800亩。”但是客观事实却应该是这样的:580亩扩大一倍是1160亩,580亩扩大二倍是1740亩,......580亩扩大10倍是6380亩。也就是说:"扩大"后面如果不加连词“到”,汉语里就应该按有表示完成时态的助词“了”来理解,即扩大后的总数应该是扩大数加上原有基数(5800+580)。这样就出现了两个答案,哪一个是错的呢?显然是前者。下面再以该题为例来看缩小的客观事实。根据“倍与原数相等的数”推论如下:580亩缩小一倍是0亩,缩小二倍是?亩,......缩小10倍是多少亩呢?如果依据本文开头所引的表述,那么只需要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即可得到"580亩缩小10倍是58亩"这个答案。但是这个答案经不住客观事实的检验:原数减去现有数得到实际缩小数(580-58=522)。也就是说,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之后,连原来的一倍(580亩)也没有缩够,只缩小了原数的9/10。事实上,任何数缩小一倍就成了零,根本不可能缩小两倍以上,更不要说缩小十倍百倍千倍了。只有这样理解,才不致于跟"倍:与原数相等的数"相悖谬。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小数教学是在整数学习之后系统进行的。但是从数学本身的理论系统来看,要真正弄清小数的实质,应该先教学分数后教学小数,要进一步认识小数也只有在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才行。因为小数就是把十进分数改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的数。

综上所述,建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者和广大教师,在对小数性质中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进行表述时,精心斟酌词句,力求表述得既准确科学又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笔者试表述如下作为引玉之砖:

小数点的移动篇3

“这种题型明明重点讲过、练过,学生为什么还是不会?”学校里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作为教师,我也常有同感。最近我们二年级进行了一个单元测试,其中一道操作题的答题情况,再次勾起了我的这个困惑。该题是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小鱼向左平移10格后得到的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这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了突破此难点,我颇费心思,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通过直观形象的动态画面演示,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现象是平移与旋转,如何画平移后的图形,即“先平移点,再连点成图”。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多次练习“画平移后的图形”,每次做到及时反馈,面批面改。按常理推测,此题学生应当不成问题,正确率应当不低于80%,可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正确率只有 51%。与预期结果相差如此之大!明明都已经重点讲过,还不会,为什么?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我发现学生之所以做不出来,除了粗心、随意等惯常原因外,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平移点的过程中把起点数作“1”。第一次练习中我就发现这种情况,当时便在课堂上讲解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学生犯同样的错误,我的课堂教学问题出在哪?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并查找资料,特级教师徐斌执教的《平移与旋转》对我启发很大。以下是徐斌老师在讲授本课时的教学片段:

师:下面跟着老师一起去草地上看看吧。看,来了三只小兔子。原来它们正忙着搬家呢。(出示简化的格子图)

师:瞧,小房子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生:它是平移的。

师:它是向哪边平移的呢?

生:它是向右边平移的。

师:再看一看小房子是怎样平移的。(再动态演示一次平移的过程。)

师:小兔子们觉得有些累,就停下来休息。

(课件分别出示3段录音:第一只小兔子说:“你们看,我们的房子向右平移了3格。”第二只小兔子说:“不对,应该是向右平移了5格。”第三只小兔子说:“你们说得都不对,我们的房子是向右平移了7格。”)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哪种说法呢?在小组里相互说说。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汇报各自的想法。但是没有统一答案,大家争论不休。)

师:既然我们都不能确定到底向右平移了几格,那么就一起动手来操作,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证明到底哪一种说法是对的,好吗?

生:好。

师: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小房子平移图已经画好),在左边的小房子图上找一个你最喜欢的点,再到右边的小房子图上指出它平移后的位置,并数一数,然后说一说你喜欢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

师:(几分钟后)你选的是哪个点?平移后的位置在哪里?平移了几格?

生:我最喜欢的点就是屋顶了,我数了一下,屋顶从左向右平移了7格。(教师同时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师:大家看懂了吗?你们同意吗? (一些学生点头表示同意)

师:还有谁和他选的不一样?

(教师指名三到四名学生汇报,并注意抓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 加以鼓励,然后同桌交流。)

师:你们找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都是7格吗?

师:我们再来看看,小房子到底向右平移了几格。

(小房子整体动态平移演示:一格一格地动,动一格停一下,让学生数一次。)

师:结合刚才的操作,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找了两个点,一个点是屋顶,一个点是屋檐,发现它们都是向右平移了7格。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不管哪个点,都是向右平移了7 格,正好和小房子平移的距离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以后数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在这个图形上找到一个点,看这个点平移了几格,它所在的图形就平移了几格。)

结合徐老师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课堂,我基本上知道自己的问题出现在哪了。

为什么学生总是把起点数作“1”呢?受数数方法从“1”数起的负迁移是原因之一,根本原因还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平移的本质,多媒体动态画面演示,虽然直观形象,但没有学生真正的自主参与,没有学生真正的探(下转第81页)(上接第22页)索与发现,他们只是在模仿。难怪有的学生课堂练习时模仿对了,过几天再做又错了。徐老师精心预设了一个“小兔子搬家”的情境,特意出示三只小兔子对小房子平移几格的争论话语,让学生加入到这场争论中。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了,再引导学生分两个阶段进行探究性学习:一是观察画面,选择自己喜欢的某一点,看看移到哪儿了,再数一数移动的距离(几格);二是选择其他点进行尝试,然后讨论与归纳,得出多个点情况是一致的结论。

小数点的移动篇4

一、投学生所好,诱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会自发地、主动地、积极地探求知识。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喜欢生动、有趣的事物。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假设自己是学生,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来感受学习情境,体会学习情绪,揣摩学习心理。想学生所喜欢的,也要想学生所不喜欢的。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一课中,因为“平移”和“旋转”是物体运动的两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也都看到过这样的现象,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但是只停留在直观认知上,对其本质并不了解,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投学生所好,想学生所想,为他们创设了“欢乐的游乐园”这一情境,欢快的音乐、“吱呀呀”转着的大风车、“轰隆隆”开着的小火车,欢天喜地玩着的小朋友,一下子就把学生们的心激活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到游乐园去看一看,好吗?

课件演示各种游乐项目:摩天轮、小火车、旋转木马、大风车、滑滑梯。

师:你最喜欢哪种游乐项目?用手势表示一下它是怎样运动的。

生争着举手发言,有的转圈表示摩天轮的运动方式,有的一边做手势表示小火车的运动方式,一边还嘴里发出“呜”的声音,非常兴奋,好像真的来到了游乐园。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二、想学生所困,分解教学难点

数学学科是比较抽象和枯燥的,由于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等原因,学生间的思维能力差异性很大。教师不能将教学目标定位在那些优秀的学生上,满足于教学的顺畅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备课时,要放下身子去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可能出现的困难,多想一想:这个问题问下去学生会怎么想?这个概念出示后,学生会有什么疑惑?学生有这样的疑惑我应该怎么去启发和指导?

在设计《图形的平移》这一课时,我就把自己置身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想学生所困,急学生所急。平移的方向通过课件演示或者动手操作学生能很快掌握,但图形的平移学生较难掌握。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形象性,设计了“点――线――图”三个层次的教学步骤,铺设了点的平移和线段的平移,分解了图的平移这一难点,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动态演示中,掌握先找对应点或对应线再数格子这一方法。

课件出示方格图后,动态演示小圆点向右平移4格。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圆点向右平移了4格。

让学生到屏幕上一格一格地数。

师:从原来的地方平移到这一格,我们就说小圆点向右平移了一格。

课件一格一格地演示向右平移4格,学生跟着一格一格地数。

师:线段也能平移呢!(课件演示线段向右平移5格)

生:线段向右平移了5格。

师:对不对呢?我们请线段再平移一次。同学们帮着数,好吗?

课件演示线段一格一格地平移,每移一格学生就数一格。

课件演示小金鱼在大海中悠闲地游来游去。

师:看,这条小金鱼是怎么平移的?

生1:小金鱼向右平移了7格。

生2:小金鱼向右平移了4格。

请生2上前数一数格子。

师:大家同意吗?为什么?

转而问生2,你知道错在哪里了吗?

生2:(不好意思地笑):我刚才数了小金鱼平移前和平移后之间的格子了。

师:那应该怎么数格子呢?你能再数一次吗?

生2:小金鱼的嘴从这一格平移到了那一格,应该数这中间有几格。

让学生边说边指出这组对应点。教师板书“对应点”。

师:还有其他的对应点吗?

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现状及可能出现的困惑点,才能把握教学重点,设计出针对性强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自己的困惑。想学生所困,才能分解教学难点,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思学生所惑,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在教学《图形的平移》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平移和旋转的事物,其实在小朋友喜欢玩的游戏中也有平移呢!(教师出示小女孩玩“跳房子”的游戏场景)

师:小女孩的运动是什么?

生:是平移。

师:我们教室的地面都是方砖铺成的,我们来玩跳格子的游戏好吗?

生(欢声雷动):好!好!

师(让每个学生站好一个格,然后发令):向前平移2格、向左平移1格

生按老师的指令跳格子,同学间自发地相互检查,指正。

师:怎样平移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呢?

学生各自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平移。

交流不同的平移方法。

师:同学们真聪明!下面同桌两人相互发指令,看谁平移得又对又快。

小数点的移动篇5

论文摘 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重点在于对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计算思维的训练。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计算的方法,还应该在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上对学生加以培训,即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由点及面,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变成自身能力。本文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实际出发,浅谈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告诉我们,教育的重点在于学习方法的传授,而不仅仅是书面知识的灌输。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都非常旺盛的时期,认知和思考也正在不断成熟完善,因此,这一时期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合理联想,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用已学的知识联系推论未学知识。这一时期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工作来抓。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呢?下文逐一进行论述。 

一、知识迁移理论的基本特点 

知识迁移是指已有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适当的迁移可使学生对新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然而知识迁移是具有条件的,在新旧知识之间具有相互联系作用,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1.知识的相似性 

知识相似性是指对象不同但结构大体一致的知识体系,如小学数学中的整数、小数、分数运算中就具备内在相似,基本知识结构大致一样。 

2.知识的理解水平 

这个层面要注意两个状态,一是迁移知识的本身状态,因此要牢固迁移前对旧知识的理解水平、掌握程度,以抓住知识的核心才能进行迁移。二是知识的反身影响,知识迁移是相互之间的,是双向传播,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会触发对原有知识进行相关认识,并解决之前模糊不懂的问题。 

3.知识的应用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于实际,这样学习知识才有目的与动力,因此可以果断地说知识的最终归属就是被应用,其应用也是一种迁移,是理论上升到实际的更高层次的迁移。 

二、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1.理解学科知识,夯实迁移基础 

实现知识迁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对数学课程一般原则的理解和概括,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对基本概念、定理、推论的理解,要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新学知识,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学生原有知识是否能够满足新知识的学习要求,如果学生已有知识理解新知识尚有困难,那么教师就需要及时给予知识的补充,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了解,只有将知识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原则相结合,才能做到真正的迁移。 

例如在低年段“千克、克、吨”授课中,学生必须先对物体的质量在脑海里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一个足球、一个乒乓球、一个热气球,三者孰轻孰重),通过学生自身动手去感觉物体质量,才能根据这些知识基础,迁移到对“千克、克、吨”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想促进学生学习迁移,首要的任务是抓好、抓牢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典型例题,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和应用机会,使学生真正掌握基本概念、应用原则和基本方法,才能真正实现知识迁移。 

2.加强新旧知识联系,实现迁移通畅 

奥苏伯尔认为知识迁移就是,人们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由此可见,认知结构是知识迁移的基础所在,没有认知,知识迁移将无从谈起。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的这一过程中,关联点是重中之重,只有找出两者之间的关联点,学生才能将知识进行迁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对过往知识进行总结温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可以自觉地建立新旧知识的关联点。 

比如在低年段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教学中,学生在上学期已学会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数,认识了“个、十”的数位名称、顺序、位置,此时在教学中使其掌握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由此分析,新旧知识的共同点有:(1)计数方法基本相同。从以“个、十”为单位到以“百”为单位的数,都是个位逐次加1上升到十位;十位逐次加10上升到百位;从以“百”为单位的数到以“千”为单位的数都是各位逐次加1上升到十位;十位逐次加10上升到百位;百位逐次加100上升到千位。(2)数位顺序相同。均为从右到左,由低位到高位。(3)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相同,都是“十”。这些共同要素构成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类比促迁移,抓训练攻难点”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以旧学新”,突破难点,掌握新知识,达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论文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知识迁移 

论文摘 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重点在于对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计算思维的训练。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计算的方法,还应该在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上对学生加以培训,即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由点及面,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变成自身能力。本文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实际出发,浅谈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告诉我们,教育的重点在于学习方法的传授,而不仅仅是书面知识的灌输。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都非常旺盛的时期,认知和思考也正在不断成熟完善,因此,这一时期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合理联想,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用已学的知识联系推论未学知识。这一时期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工作来抓。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呢?下文逐一进行论述。 

一、知识迁移理论的基本特点 

知识迁移是指已有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适当的迁移可使学生对新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然而知识迁移是具有条件的,在新旧知识之间具有相互联系作用,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1.知识的相似性 

知识相似性是指对象不同但结构大体一致的知识体系,如小学数学中的整数、小数、分数运算中就具备内在相似,基本知识结构大致一样。 

2.知识的理解水平 

这个层面要注意两个状态,一是迁移知识的本身状态,因此要牢固迁移前对旧知识的理解水平、掌握程度,以抓住知识的核心才能进行迁移。二是知识的反身影响,知识迁移是相互之间的,是双向传播,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会触发对原有知识进行相关认识,并解决之前模糊不懂的问题。 

3.知识的应用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于实际,这样学习知识才有目的与动力,因此可以果断地说知识的最终归属就是被应用,其应用也是一种迁移,是理论上升到实际的更高层次的迁移。 

二、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1.理解学科知识,夯实迁移基础 

实现知识迁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对数学课程一般原则的理解和概括,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对基本概念、定理、推论的理解,要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新学知识,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学生原有知识是否能够满足新知识的学习要求,如果学生已有知识理解新知识尚有困难,那么教师就需要及时给予知识的补充,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了解,只有将知识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原则相结合,才能做到真正的迁移。 

例如在低年段“千克、克、吨”授课中,学生必须先对物体的质量在脑海里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一个足球、一个乒乓球、一个热气球,三者孰轻孰重),通过学生自身动手去感觉物体质量,才能根据这些知识基础,迁移到对“千克、克、吨”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想促进学生学习迁移,首要的任务是抓好、抓牢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典型例题,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和应用机会,使学生真正掌握基本概念、应用原则和基本方法,才能真正实现知识迁移。 

2.加强新旧知识联系,实现迁移通畅 

奥苏伯尔认为知识迁移就是,人们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由此可见,认知结构是知识迁移的基础所在,没有认知,知识迁移将无从谈起。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的这一过程中,关联点是重中之重,只有找出两者之间的关联点,学生才能将知识进行迁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对过往知识进行总结温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可以自觉地建立新旧知识的关联点。 

比如在低年段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教学中,学生在上学期已学会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数,认识了“个、十”的数位名称、顺序、位置,此时在教学中使其掌握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由此分析,新旧知识的共同点有:(1)计数方法基本相同。从以“个、十”为单位到以“百”为单位的数,都是个位逐次加1上升到十位;十位逐次加10上升到百位;从以“百”为单位的数到以“千”为单位的数都是各位逐次加1上升到十位;十位逐次加10上升到百位;百位逐次加100上升到千位。(2)数位顺序相同。均为从右到左,由低位到高位。(3)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相同,都是“十”。这些共同要素构成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类比促迁移,抓训练攻难点”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以旧学新”,突破难点,掌握新知识,达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3.加强科学训练,提高迁移,举一反三  

在一切的教学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都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障碍,如何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是教师的主要任务,要想突破,首先,教师要准确明白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重”在哪里,“难”在哪里;其次,要想突破,教师必须掌握正确的教学策略;最后,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到精讲精练,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4.注重知识同化调整,提高迁移水平  

知识的认知结构是在学习的不断深入下扩大、深化和发展的,当新知识不易被学生掌握时,就要对原有知识进行改组,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不断提高迁移水平。比如在低年级“节日广场”教学时,由于前面两节课已经让学生对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认识,10以内的数能通过口诀快速得到乘法结果。因此在教授此节课前预先让学生对乘法口诀再熟悉一次,随后投影出“节日广场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如广场上的气球数量是“四束气球,每束8个”,进行口诀换算为“四八三十二”得出答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最好进行提问教学,让学生在观察中熟悉了乘法口诀,提高了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在教学时,教师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注重知识的同化调整,以促进知识迁移的发展,如不及时调整,则会对学生知识进行负迁移,造成学习障碍。  

5.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夯实知识迁移  

抽象概括能力对学好数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越高,其知识迁移能力就越强,对新知识的掌握理解就越容易。在对学生进行抽象引导时,根据切入的恰当时机让学生积累更多对具体形象事物的感性认识,使抽象概括具备一定基础。  

比如在低年段“认识图形”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客观事物,发现事物的各种属性,然后把本质属性从中抽象出来。在掌握了概念的内容后,再把这些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中,才能对概念所反映的同类事物有普遍的认识,这才算理解了概念。如教师为了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感性认识,准备了3厘米长的小棒3根及4厘米、2厘米、8厘米长的小棒各一根。教师请学生先用8厘米长的小棒去围三角形,学生发现随便配上哪两根小棒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为什么呢?”“这根小棒太长了,另外两根小棒太短了。”“如果把它们换掉,你们能将它们围成三角形吗?”学生互相讨论,结果围成了各种三角形。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后,师生共同抽象出三条线段围成封闭的图形是三角形的两个本质属性,然后概括出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再通过变式练习,深化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  

6.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完成知识迁移与实际的契合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必须要合理的探究情境,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学情境探究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新亮点。教学情境的探究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同时借助研究,还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实现思维的拓展,思维的拓展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以一定的教学探究情境为载体,学生更容易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解题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在联系的思考和运用,便能达到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探究过程中既要符合学生兴趣又要与所学知识紧密相连。  

例如在低年段“测量”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喜爱的物品(书本、软尺、铅笔、小刀、手指等)对课桌的长度、宽度进行测量。但由于测量工具的不准确性和不统一性,测量结果与实践长度、宽度大不相同,进而得到需要进行专门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单位的计算才能得出结论,自然引出本节课所需要研究的核心内容。此刻,使学生充分认识用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的好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己动手实践操作进行探究测量方法,反复实践后学生可自己总结出用具有刻度的软尺进行测量,并按照‘左对0,右看刻度’的测量要领,从中体验动手实践的乐趣。最后,在融会贯通此节课所教学的内容后,开展教室内的测量活动,进行知识的迁移与完善。学生可对地砖、窗户、黑板、教室、讲台、同学之间的身高进行测量,根据所测量物体大小的不同,合理选择合适的大小刻度软尺。通过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探究情境,并加入了一定的动手实践操作,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点的兴趣,又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并在动手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实践所得完成对知识的迁移。  

三、结语  

总之,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迁移能力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科知识本身存在的紧密内在联系为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提供了便利。在今后的工作中,广大小学数学教育者还需继续努力,努力创新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方法,努力拓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空间。真正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志民.链接生活素材感悟数学魅力[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9.1.  

小数点的移动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A-0021-01

实施新课改以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十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思考,解决数学问题。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对“动手操作”的内涵存在理解上的误区,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操作只停留于表面。这样,学生的“动手操作”就流于形式,失去了其本身所具有的教育功能。

一、设置“冲突点”――引发操作需求

动手操作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现在,一些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动不动就让学生操作,学生一听教师的号令便纷纷动起手来,但效果却很差。其实,有效的动手操作不应该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一种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设置认识“冲突点”,以引发学生的操作需求。

例如,笔者在执教《平移和旋转》一课时,当学生明白了平移的概念以后,我给学生出示了一张平移小树的格子图(在格子图内左边的小树平移4格到右边),引导学生观察从左边的小树到右边的小树平移了几格。这时,有的学生说是平移了3格;有的学生说是平移了4格;有的学生说是平移了5格。我适时追问:“小朋友们,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小树到底向右平移了几格呢?”“老师,要是能够移一移就好了。”此时,我让学生拿出抽屉里我给他们准备的学具进行移一移。学生通过平移学具这一动手操作来验证刚才的结论。

以上案例中,我没让学生拿出学具进行平移小树的操作活动,而是先出示平移小树的格子图让学生进行观察与猜想,当学生的观察与猜想出现了冲突以后,便产生了“移一移”的心理需求。这样的操作效果可想而知。

二、找准“结合点”――优化操作过程

人们常说:“人体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其实,动手和动口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和动口相结合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边做边说”,找准口、手之间的“结合点”,这样,才能优化小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

例如,笔者在执教《百以内数的认识》时,我给学生设计了利用2个小圆片在数位顺序表中摆数的操作活动。学生把两个圆片都摆在十位,就摆出了20;把两个圆片都摆在个位,就摆出了2,把一个圆片摆在十位,一个圆片摆在个位,就摆出了11。此时,我问:“为什么同样是两个圆片,摆在不同的数位上就表示不同的数?”这时,学生很容易就说出了一个圆片摆在个位就表示1个“一”,摆在十位就表示1个“十”,从而明白了圆片摆在不同的数位就表示不同的数。接着,我再让学生利用3个圆片去摆两位数,并且要求学生边摆边说:“我在十位摆了( )个圆片,表示( ),在个位摆了( )个圆片,表示( ),合起来就是( )。”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经历了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的双重过程,对“百以内数的组成”这一知识点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与理解。

以上案例中,我在学生的第一次操作活动以后,引导他们去说“为什么同样是两个圆片,摆在不同的数位上就表示不同的数”,学生明白了“圆片摆在不同的数位就表示不同的数”以后,再让学生利用3个小圆片边摆边说。这样,学生就经历了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相结合的过程,巩固了数位及数值的概念。

三、挖掘“提升点”――提升操作质量

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习得到的数学感知与数学经验往往是比较直观的、零散的、浅显的。因此,当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以后,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动手操作的“提升点”,使他们的直观操作提升为一种抽象的数学认识。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让学生进行了“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16等份,然后拼成一个近似圆”的操作活动,接着,我让学生在脑子中重新回忆自己刚才是怎样把一个圆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并思考:剪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宽和圆的什么因素有关系?学生在动手操作以后,找准了拼成的长方形和圆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为接下来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以上案例中,我让学生在操作后再一次在头脑中“回放”剪拼圆的过程,找准了动手操作的“提升点”,提升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质量。

小数点的移动篇7

[背景与导读]

《平移与旋转》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四册P41-42页的教学内容,是新课程标准为了加强学生空间观念培养而新增的学习内容。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现象,物体以一个点和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成是旋转现象。因此本课教学从生活实例入手,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平移与旋转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分辨平移与旋转,在活动中理解掌握图形在平面上平移的距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的距离。

2.过程与方法:初步渗透了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

感知平移,旋转现象,学会在方格上平移图形。

[教学难点]

在方格上平移图形。

[教学准备]

《平移与旋转》教学课件

[教学实录]

教学片断(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

师:同学们都喜欢到游乐园去玩,下面就跟着老师到游乐园去转转吧!(课件出示游乐园情境图)你们瞧!各种各样的游乐项目,看一看,想一想它们是怎样活动的呢?跟着用手势比划比划。(选取学生喜欢的儿童游乐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情绪高涨,边模仿边比划,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师:这么多游乐项目都在运动,咱们能不能想办法给它们分分类?

生:缆车、小火车、小朋友玩滑滑梯是一类,大风车、摩天轮、转转椅是一类。

师:说说你的分类理由。

生:缆车它们都是直直的、平平的运动,就把它们分为一类,摩天轮它们都是在转圆圈,所以是一类。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这些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方式进行了分类,那么能根据不同的运动方式取个名字吗?

生1:直直运动的叫直动,转圈圈的叫转动。

生2:直着运动的叫平移,转圈圈的叫旋转。

(通过分类,直观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自己自由的给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取名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数学活动中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含义,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教学片断(二)——动手操作,进一步研究平移和旋转

1.动手操作

师:同学们拿出铅笔,将笔尖对着右边,按老师的口令移动(师发出平移口令,学生动手操作)。

师:铅笔在平移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1:铅笔的位置变了,铅笔没变。

生2:铅笔的形状、大小没变。

生3:位置变了,方向、形状、大小没变。

师:现在旋转铅笔,让笔尖朝下(师发出旋转口令,学生动手操作)。

师:铅笔在旋转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师:方向位置变了,形状大小没变。

2.判断

师:现在我们来做点独立的练习,请你们判断一下下面几个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还是旋转?如果是平移,请“举手”表示,如果认为是旋转请“握拳”表示(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用学具、手势表示平移,旋转现象,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耳、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活动化的情景中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轻松愉快的获取和掌握了知识。)

教学片断(三)——认识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师:下面跟着老师一起进入奇妙的海底世界(课件动态演示)。仔细观察红色小鱼和黄色小鱼分别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

生1:红色小鱼向右平移了3格。

生2:我觉得红色小鱼向右平移了5格。

生3:我认为红色小鱼向右平移了7格。

(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引起不同思维水平学生的激烈讨论。)

师:如果红色小鱼向右平移3格,那么黄色小鱼向右平移了几格呢?

(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学生发现数相隔几格不对了。)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数出来的。

学生汇报:

生1:可以看鱼头移动了几格。

生2:可以从鱼眼睛数到鱼眼睛。

生3:可以从鱼尾巴数到鱼尾巴。

生4:要找到一个点来数,数到它所对应的那个点。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最后进行验证,通过自主探索和讨论交流,学生对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有了动态的、丰富的表象积累。)

教学片断(四)——拓展创新,体验价值

师:我们学习了平移和旋转,同学们想到了什么问题吗?

生:学习平移和旋转有什么用处呢?

师:你们相信房子会搬家吗?

生:不信。

师:沐浴了74年风雨的上海音乐厅,经过一年的时间向东南方向成功平移了66.46米,形象的说真正实现了楼房搬家的可能。

(生一片惊讶。听到老师说房子会搬家,孩子们都说不信,教师选准时机课件播放上海音乐厅平移新闻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体会到数学的神奇力量。)

[教学反思]

平移和旋转这两个运动现象,虽然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的学生还亲身经历过,但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比较抽象、复杂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为: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再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让学生感受这两种运动的基础上,使学生会直观的区分平移和旋转,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我们真切体验到了教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苦用心。

(一)在生活情境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一个自由,安全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最充分的发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本节课教师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观看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接着,让学生用手势比划着他们的运动方式,再对这些游乐项目按照不同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到积极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和参与,使学生在自主、安全、感兴趣的教学环境中引出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平移和旋转。在对概念有了初步感知和理解的前提下,体会到原来数学是这么地贴近我们的生活,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在操作探究中,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使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是课改中的一个新理念。本节课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和实践中去体验、思考、讨论,在数学活动中经历感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如引导学生用学具表示平移、旋转现象,用手势判断平移、旋转现象等。在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耳、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同时,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活动化的情景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又如在学生热情高涨时,教师选取学生的学习用具——铅笔,在老师的指令下,做平移和旋转运动,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1.物体在平移时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物体在旋转时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让学生切身感受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学生经过了观察、操作、思考、想象、交流等活动,并在这富有挑战性的,充满想象和思考的过程中,发展促进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在巧妙创新中,挖掘数学思维的潜能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生才能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数学思维的潜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平移距离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有的学生会误认为两个图形中间空了几格就是平移了几格。针对学生的这个思维误区,教师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创新教材,设计了同样大小的红黄两条小鱼,并用课件动态演示红、黄两条小鱼,从同一起点向同一方向平移,最后移动后的红鱼尾巴与移动前的鱼头之间相隔3格距离,移动后的黄鱼与移动前头尾相连。这样做的意图是通过黄鱼移动后头尾相连,来帮助学生弄清思维误区。接着学生动手实践,选取图上鱼身体的某个点,进行描画,数数、猜测、验证,学生经历了“猜想——探究——验证”的学习过程,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挖掘了数学思维的潜能,也学会了数学思维的方法。

小数点的移动篇8

动态高效课堂教学不是指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理念,既是我们研究的目标,也是我们研究的过程。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当前课堂教学的变革具有科学而现实的指导性,动态高效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点拨反思,延伸课堂,把课堂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适时发散,将知识延伸到课外。

近期,听过数位数学教师的课,总体上的感觉是他们的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对数学知识的形成、展开与升华过程,分析问题和与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感受颇深。但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忽视课堂小结这一环节的现象,可能是由于45分钟课堂的原因吧,几位老师安排的课堂容量都比较大,显得课堂时间总是不够用,对课堂小结也就一带而过,草草收场;有的甚至由于下课时间到了也就不进行课堂小结。笔者从动态发展性课堂教学结构的第五环节出发,认为课堂小结不应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因为这对学生系统、有效地掌握课堂知识有很大的作用,能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将课内延伸到课外。

那么,在动态高效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堂小结呢?当然不同的老师会采用不同的方式,目前大多数老师使用的是传统的小结方式,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点,接触了什么数学思想和方法。”这种课堂小结方式的优点是条理清楚,要点突出;层次分明,可不足之处是缺乏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削弱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长期的实践中,我认为以下形式比较合理。

1知识梳理式

这种结尾方式是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梳理知识可以采用四种不同的方式:

1.1阅读式:在课的结束时安排适当的时间给学生看看课本。

1.2问题式:师生通过提问的方式,在一问一答中将课堂上的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结构。

1.3

口诀式:即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精心编制口诀让学生朗读、记忆的总结方法。

1.4图表式:用图表或列表的方法归纳总结当堂课所学的知识,或揭示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趣味游戏式

这种方式是根据儿童喜欢做游戏的心理特点,把游戏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游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兴趣得以保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结束新课。

3拓展延伸式

这种小结方式,就是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已学过内容的基础上,把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启发学生把问题想深想透,更多地领会和接触新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

3.1比收获:由1~2名学生说出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老师做补充;

3.2谈疑惑:由1~2名学生谈自己在本节课学习中的疑惑,老师做解答;

3.3提建议:由1~2名学生对本节课的教与学提出建议,老师和同学针对自己的情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对当堂内容基本都能消化。这样小结的方式,我认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

比如我在上完厉四年级下册小学的移动这一节后进行课堂小结。我首先提出由哪位同学说说自己学完本节课的收获?

生1:这节课学习了小学点移动的规律。学会了如何将一个小数的小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大变小的规律,

生2:关键要抓住小数点往左移还是往右移,向左移小数就变小了,向右移,小学变大了,每往左移一位,小数缩小了10倍,每往右移一位,就扩大了10倍。

生3:小数点移位的规律,我认为一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左移就缩小,右移就扩大;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倍数就是1000倍,……

生4、小数点的移动,好比我们坐座位,向前移就变小了,向后移就变大了。

这时全班同学都点头大笑,并用掌声鼓励他的精彩发现,确实如此,小数学点的移动变大还是变小,不少学生还是有点糊涂,经这位同学一点,形象多了,“向前移小,向后移大”印像深刻。

4问题启发式

在课堂结尾时,教师提出一些与本堂课有关的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不作解答,留给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思考、印证,以造成悬念,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从小培养孩子热爱数学的兴趣。

5影音赏析式

小数点的移动篇9

[关键词]课堂提问 导课环节 新授环节 总结环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2-092

课堂提问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重要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设计恰当的问题,给学生导疑,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导引下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下面笔者结合一些教学案例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导课环节的提问策略

1.设疑提问

[案例一]一位教师在上一年级“认识时间”时,这样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有一个好朋友,滴答滴答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大家猜猜看是什么?

这样用谜语的形式设计课堂提问,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课堂的导入生动有趣。

2.开放提问

[案例二]一位教师在复年级100以内的加减法时,这样导课: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我们对它们已经不陌生了,大家还记得在学习这个单元时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吗?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这样导课,开门见山,直接进入主题,问题指向性很清楚,教师的目的也很明确。

二、新授环节的提问策略

1.恰当追问

[案例三]有一个教师在上一年级“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时创设了小华和小雪用圆环套瓶子的问题情境:

师:小雪套中了7个,小华套中了12个,谁能一眼看出谁套中了更多?

生:小华套中了更多。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因为12大于7,所以小华套中了更多。

师:小华是和谁相比得出的?

全班学生:小雪。

师:是小雪,那么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你会解答吗?

恰当的追问,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思考,在主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去解决问题。这时,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连贯的发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是很牢固的。

2.注重问题的层次性

[案例四]一位教师在上二年级“平移与旋转”时,这样进行课堂提问的设计。

(1)点平移

课件演示一个点向上平移5格。

师:这个点的运动现象是什么?(生说)请大家再看一遍,用你的手势告诉我这个点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平移了多少格?

(2)线段平移

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条线段的平移(课件出示向左平移4格)。

师:你发现了什么?(生说)

(3)图形的平移

课件出示正方形。

师:这是个什么图形?(生答“正方形”)请大家认真仔细地看这个正方形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平移了多少格?看完之后用你的手势告诉我。

(4)点、面平移关系

师:刚才点的平移、线段的平移、简单图形的平移,通过课件演示,降低了难度。现在大家来看这幅图:从红色的正方形平移到蓝色的正方形,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出示手势。(先说方向)几格?(出手势)有不同答案吗?那谁来说说你认为的3格是怎么想的呢?

在上面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将平移知识的难点分散,使得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平移的相关知识。

三、总结环节的提问策略

[案例五]一位教师在上“小数点的移动”时,在结课时播放了一则1967年8月23日关于前苏联宇航员的新闻:科马洛夫告诉女儿:“我要告诉你,也告诉全国的小朋友,你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每一个标点符号。‘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才造成今天的悲剧。同学们,记住这个小数点的悲剧吧!”播放完新闻后,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启示?

在结课时,教师根据新闻热点进行课堂提问,既突出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又引起了学生对小数点移动的重视,教学效果非常好。

小数点的移动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知识迁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告诉我们,教育的重点在于学习方法的传授,而不仅仅是书面知识的灌输。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都非常旺盛的时期,认知和思考也正在不断成熟完善,因此,这一时期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合理联想,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用已学的知识联系推论未学知识。这一时期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工作来抓。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呢?下文逐一进行论述。

一、知识迁移理论的基本特点

知识迁移是指已有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适当的迁移可使学生对新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然而知识迁移是具有条件的,在新旧知识之间具有相互联系作用,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1.知识的相似性

知识相似性是指对象不同但结构大体一致的知识体系,如小学数学中的整数、小数、分数运算中就具备内在相似,基本知识结构大致一样。

2.知识的理解水平

这个层面要注意两个状态,一是迁移知识的本身状态,因此要牢固迁移前对旧知识的理解水平、掌握程度,以抓住知识的核心才能进行迁移。二是知识的反身影响,知识迁移是相互之间的,是双向传播,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会触发对原有知识进行相关认识,并解决之前模糊不懂的问题。

3.知识的应用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于实际,这样学习知识才有目的与动力,因此可以果断地说知识的最终归属就是被应用,其应用也是一种迁移,是理论上升到实际的更高层次的迁移。

二、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1.理解学科知识,夯实迁移基础

实现知识迁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对数学课程一般原则的理解和概括,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对基本概念、定理、推论的理解,要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新学知识,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学生原有知识是否能够满足新知识的学习要求,如果学生已有知识理解新知识尚有困难,那么教师就需要及时给予知识的补充,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了解,只有将知识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原则相结合,才能做到真正的迁移。

例如在低年段“千克、克、吨”授课中,学生必须先对物体的质量在脑海里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一个足球、一个乒乓球、一个热气球,三者孰轻孰重),通过学生自身动手去感觉物体质量,才能根据这些知识基础,迁移到对“千克、克、吨”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想促进学生学习迁移,首要的任务是抓好、抓牢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典型例题,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和应用机会,使学生真正掌握基本概念、应用原则和基本方法,才能真正实现知识迁移。

2.加强新旧知识联系,实现迁移通畅

奥苏伯尔认为知识迁移就是,人们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由此可见,认知结构是知识迁移的基础所在,没有认知,知识迁移将无从谈起。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的这一过程中,关联点是重中之重,只有找出两者之间的关联点,学生才能将知识进行迁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对过往知识进行总结温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可以自觉地建立新旧知识的关联点。

比如在低年段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教学中,学生在上学期已学会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数,认识了“个、十”的数位名称、顺序、位置,此时在教学中使其掌握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由此分析,新旧知识的共同点有:(1)计数方法基本相同。从以“个、十”为单位到以“百”为单位的数,都是个位逐次加1上升到十位;十位逐次加10上升到百位;从以“百”为单位的数到以“千”为单位的数都是各位逐次加1上升到十位;十位逐次加10上升到百位;百位逐次加100上升到千位。(2)数位顺序相同。均为从右到左,由低位到高位。(3)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相同,都是“十”。这些共同要素构成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类比促迁移,抓训练攻难点”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以旧学新”,突破难点,掌握新知识,达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3.加强科学训练,提高迁移,举一反三

在一切的教学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都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障碍,如何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是教师的主要任务,要想突破,首先,教师要准确明白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重”在哪里,“难”在哪里;其次,要想突破,教师必须掌握正确的教学策略;最后,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到精讲精练,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4.注重知识同化调整,提高迁移水平

知识的认知结构是在学习的不断深入下扩大、深化和发展的,当新知识不易被学生掌握时,就要对原有知识进行改组,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不断提高迁移水平。比如在低年级“节日广场”教学时,由于前面两节课已经让学生对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认识,10以内的数能通过口诀快速得到乘法结果。因此在教授此节课前预先让学生对乘法口诀再熟悉一次,随后投影出“节日广场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如广场上的气球数量是“四束气球,每束8个”,进行口诀换算为“四八三十二”得出答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最好进行提问教学,让学生在观察中熟悉了乘法口诀,提高了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在教学时,教师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注重知识的同化调整,以促进知识迁移的发展,如不及时调整,则会对学生知识进行负迁移,造成学习障碍。

5.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夯实知识迁移

抽象概括能力对学好数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越高,其知识迁移能力就越强,对新知识的掌握理解就越容易。在对学生进行抽象引导时,根据切入的恰当时机让学生积累更多对具体形象事物的感性认识,使抽象概括具备一定基础。

比如在低年段“认识图形”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客观事物,发现事物的各种属性,然后把本质属性从中抽象出来。在掌握了概念的内容后,再把这些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中,才能对概念所反映的同类事物有普遍的认识,这才算理解了概念。如教师为了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感性认识,准备了3厘米长的小棒3根及4厘米、2厘米、8厘米长的小棒各一根。教师请学生先用8厘米长的小棒去围三角形,学生发现随便配上哪两根小棒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为什么呢?”“这根小棒太长了,另外两根小棒太短了。”“如果把它们换掉,你们能将它们围成三角形吗?”学生互相讨论,结果围成了各种三角形。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后,师生共同抽象出三条线段围成封闭的图形是三角形的两个本质属性,然后概括出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再通过变式练习,深化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

6.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完成知识迁移与实际的契合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必须要合理的探究情境,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学情境探究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新亮点。教学情境的探究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同时借助研究,还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实现思维的拓展,思维的拓展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以一定的教学探究情境为载体,学生更容易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解题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在联系的思考和运用,便能达到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探究过程中既要符合学生兴趣又要与所学知识紧密相连。

例如在低年段“测量”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喜爱的物品(书本、软尺、铅笔、小刀、手指等)对课桌的长度、宽度进行测量。但由于测量工具的不准确性和不统一性,测量结果与实践长度、宽度大不相同,进而得到需要进行专门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单位的计算才能得出结论,自然引出本节课所需要研究的核心内容。此刻,使学生充分认识用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的好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己动手实践操作进行探究测量方法,反复实践后学生可自己总结出用具有刻度的软尺进行测量,并按照‘左对0,右看刻度’的测量要领,从中体验动手实践的乐趣。最后,在融会贯通此节课所教学的内容后,开展教室内的测量活动,进行知识的迁移与完善。学生可对地砖、窗户、黑板、教室、讲台、同学之间的身高进行测量,根据所测量物体大小的不同,合理选择合适的大小刻度软尺。通过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探究情境,并加入了一定的动手实践操作,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点的兴趣,又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并在动手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实践所得完成对知识的迁移。

三、结语

总之,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迁移能力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科知识本身存在的紧密内在联系为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提供了便利。在今后的工作中,广大小学数学教育者还需继续努力,努力创新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方法,努力拓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空间。真正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志民.链接生活素材感悟数学魅力[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9.1.

[2]孙孝忠.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现象的理性思考[J].江苏教育(小学版).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