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十篇

时间:2023-03-18 13:21:13

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

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法意识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仍然保持传统的“授课式”教学模式,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无法做到自主学习。

(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习惯于先抛出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通过阅读找出问题答案。比如文章的主题思想,文章的背景,作者写作的情感等。一些学生为了快速找到答案,根本不会对阅读内容进行细细品味,只是匆匆略读,而略读只能起到熟知大概的作用,无法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真正的意义。而学生对阅读的认知也只限于找答案,并没有阅读的兴趣,不会在课后自己找资料进行阅读,无法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三)对课堂阅读内容缺乏深入探究

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中只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考试中不涉及的知识点教师并不做深入探究,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只局限于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因此理解相对肤浅。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语文思维能力无法得到培养和拓展。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语文课堂失去学习兴趣,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提前对知识有所了解,才能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述的教学内容。对于比较简单的教学内容,预习之后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重点难点知识,学生在教师讲述的过程中要认真听,理解不了的知识点可以记录下来,独立思考的时间向教师提问。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让学生通过预习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三、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制定教学方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讲述《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设置问题,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并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描述自己见过的雪景,让学生感受课文中冬天的冷,感受济南冬天的城市魅力。并应用多媒体教学,将济南冬天的场景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济南冬天别样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活学活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介入阅读阶段,其次是推进阅读教学,最后是升华阅读内容。介入阅读,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对阅读内容进行略读,根据阅读内容提出疑问,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再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灵活地完善教学方案。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师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相差甚远,所设置的问题学生也不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认知和理解。推进阅读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和教师有很好的互动,对语文阅读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并且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语文思维能力。升华阅读内容,就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探究阅读文章的真正意义,并不断发现、探索新的问题,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探索。同时,增加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篇2

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能够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开动大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思维,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常发现语文课堂中出现许多无效的提问。一是教师的提问过多,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机械地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缺乏主动性;过于琐碎且无意义的问题挤占了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二是教师的提问质量低,有些提问,答案就在问题之中,无法启发学生,浪费课堂时间;有些提问,没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问题,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利于学生积极思维;三是教师的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问题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以上这三类提问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限制学生的思维,还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高耗低效”的教学与新课标所倡导的“高效教学”大相径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叶老先生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善于提问则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表现。至于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问什么、怎么问,才算有艺术?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问要有坡度

坡度是指提问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循序渐进,让学生豁然开朗。在设计问题时,必须在问题的难易度上下点功夫,针对班级的实际学情和文章内容,让人人有思考的机会,个个有答问的条件,而且每个学生的答问都能显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如在教《白兔和月亮》一文,为了让学生从寓言中领会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的寓意,我是这样问得:“白兔原先是怎样生活的?后来又是怎样生活的?是什么原因使得白兔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你从中感悟到什么?”白兔原先和后来的生活在课文中非常明显,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通过原先和后来生活进行对比,学生就明白是因为拥有了月亮之后才使白兔的生活发生了变化,经过这由简到难,层层推进,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这一寓意就水到渠成了。

二、提问要有体验性

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的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个体阅读的差异性,导致阅读体验千差万别。语文教师应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提出蕴含感受和体验性的问题,让学生从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分析问题,以达成有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如在教《走一步,再走一步》,在分析完课文后,我提出:“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教《晏子使楚》,我先创设情境,假如你是晏子,正面临楚王的侮辱:齐人古善盗乎?然后提出问题:“如果你是晏子,你会怎样反驳楚王?” 教《济南的冬天》,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提出:“济南的冬天和江门的冬天有什么不同?”语文课堂教学借助这些体验性的提问,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的空间,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感受生活,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积累了生活的体验和情感。

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篇3

这个例句的解答告诉我们,解答好这类题目,要做到以下几点:

1.掌握修辞手法

掌握比喻、排比、反问、拟人、夸张、对比、反语等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如比喻能使意思明白浅显,具体形象;排比能加强气势,强化情感;夸张能突出事物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语更能显示语言幽默风趣等。然后抓住该修辞手法结合句子加以分析就能手到擒来,如上面所示的例句。

2.掌握一定的句式

要掌握陈述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感叹句、双重否定句、整句与散句等的特点和作用。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设问句和反问句加重语气;感叹句抒情强烈;倒装句出于表达的需要,把句子成分的正常次序颠倒过来;双重否定句表达强烈的肯定语气;而整句与散句的结合则使句子有参差之美、音韵之美等。例如:“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轻的,草软绵绵的。”这段描写就句式的角度来看,整散结合,行文有参差之美,有音韵之感,如茵春草呈现在眼前,勃勃生机跃然纸上,读来情致盎然。

3.揣摩选词炼句

特别要揣摩动词、形容词、介词、拟声词、叠词等。这些词在表情达意上往往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在文章中呈现独特的风采,品析这些词语往往能起到出奇出新的效果。如:“八月的南疆,难躲热浪。为品赏胡杨,我们奔波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摊上。熊熊燃烧的烈日将大漠当成硕大无朋的锅,金黄的沙砾成了锅中热炒的花生,‘毕毕剥剥’的声响不时爆起。”品味这一句既可以从修辞手法入手,也可从视觉和听觉入手,还可以从拟声词“毕毕剥剥”入手。这个拟声词形象地写出了南疆热浪滚滚的情景。

4.掌握表现手法

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篇4

一 常见地理材料分析的分类

1.运用地理材料,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

如“热岛效应”,在一般教学中未讲,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地理技能后,便可以独立分析,拓宽知识。可这样设题:

例1:读材料1,回答问题。

材料1:在一些发达的工业区和大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大量消耗能源,除对大气造成污染外,还要释放大量“废热”进入大气。这种人为释放的热,使城市的年平均气温比郊区可高出0.5℃~3℃或者更高一些。这种现象在人口密度大、工业发达的城市尤为明显。如1979年12月13日20时,上海市中心的气温为8.5℃,近郊为4℃,远郊仅为3℃。这样,城市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称为“热岛效应”或“火炉效应”。在这种热岛效应的影响下,城市上空的雾、云增加,城市上空的风、降水也发生异常。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产生“热岛效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城市工业发达,人口集中)

(2)根据材料内容,在下列方框中绘出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大气环流,并回答:为何“热岛效应”会导致城市上空多云?(答案:城市上空气温高,空气中又多尘埃,上升气流使水汽凝结,故常多云)

2.运用材料设问,考查学生对材料中蕴含的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

例2:读材料2,回答问题。

材料2:索菲亚?安蒂波斯技术开发区,位于法国“蓝色海岸”之滨,在这里设立的950家公司共有来自50个国家的职员1.5万多人,每年向该地区的经济注入28亿美元。开发区建立至今已发生明显变化,当初索菲亚开发区专门吸引大的公司参与,且以美国公司为主,主要开发信息技术,为扩大经济增长,开发区积极开拓新的项目。目前共有202家信息和通信技术公司、49家卫生设备公司、18家能源公司、64家研究和教育机构和617家服务性公司。

法国硅谷的经验表明,一个科技开发区需要有一个大学作基础。尼斯大学是法国最新的大学,迄今只有29年的历史,但是今天已发展成设有许多尖端科目,并拥有2.4万名学生的学校。

索菲亚开发区有法国第二大机场和通向意大利的高速公路。去年春天在这里庆祝该开发区建立25周年,“索菲亚”已成为法国滨海地区的一大景观。(选自《地理文摘》)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开发区内外籍职员比例较大,反映了法国什么国情?(答案:法国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须引进外籍工人)

(2)该开发区实现经济增长的措施是什么?(答案:引进外资;开拓新项目)

(3)该开发区在位置分布上反映的要求是(A、D)。

A.环境洁净优美 B.接近消费市场

C.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 D.接近高等教育区

(4)该开发区工业部门的特点是(B、D)。

A.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

B.以“知识密集型”工业为主;

C.具有“临海型”布局特点;

D.具有“临空型”布局特点。

3.运用地理材料,考查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3:读材料3回答问题。

材料3:被誉为“江南明珠”的太湖,即将被藻类所占据。目前太湖的藻类比十年前增长了5倍,部分监测点的藻类数量已超过每升1亿个,整个湖面已有2/3的面积达到中富至富营养化过渡状态。如不加治理,太湖将面临因全部富营养化而窒息死亡。

目前,太湖沿岸每年农业中化肥使用量达200~300万吨,农药5~8万吨,其中,约有50% 的化肥和农药随雨水流入湖泊河道,仅农业和生活污水足以使太湖水中含氮量超过三类水指标。太湖沿岸工业区多,每年有近10亿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排入江河,使每个中小城市周围的地面水都受到严重污染,形成黑水带,并随河网扩散而影响到太湖。此外,太湖还以“博大的胸怀”容纳着渔业、水运业和旅游业带来的污染。人们在呼唤:救救太湖!(摘自《地理教学》)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提到太湖可能窒息衰亡的依据是什么?(答案:水中富营养化现象)

(2)为什么说太湖可能窒息衰亡?(答案:水中营养元素增加,引起藻类过度生长,促使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这样大量积累了有机物质。随着有机物分解和藻类生长,水中氧气被大量消耗,使太湖出现缺氧状态而窒息衰亡)

(3)文中所列太湖营养元素的积累来自哪些污染方式?(答案:农业和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渔业、水运业、旅游业污染)

(4)太湖水体污染给沿岸居民带来哪些不利影响?(答案:使居民饮用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若有有害金属元素污染物,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会导致“公害病”发生。另外,给养鱼、旅游带来不利影响,影响居民经济收入)

4.通过2~3份相关地理材料的考查,培养学生综合比较、分析的能力

读材料4~6,回答问题。

材料4:在一般情况下,天然降水都是偏酸性的。这是因为大气中的CO2溶于雨水,部分形成碳酸的缘故。所谓酸雨,指的是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其形成原因是:人为排放的SO2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大气中SO2富集,在水汽凝结过程中溶于水形成亚硫酸、硫酸,然后随雨降落形成酸雨。(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下册教学参考书)

材料5:调查表明,我国酸雨地理分布的总趋势是由北向南逐渐增加,长江以南已形成相当范围的酸雨带,而且明显地分为三个酸雨片区:西南酸雨区(包括重庆和贵阳周围地区)、华东酸雨区(包括上海、苏杭地区)、中南酸雨区(包括长沙、广州、南宁地区)当前,酸雨比较集中且危害较重的是四川省。(摘自郝志功主编《当代环境问题导论》)

材料6:据1993年环境监测结果表明,重庆的酸雨频率为80%,全年酸雨pH值平均为4.38,最低为2.8。在这里不仅雨水受到酸化,雾水、露水和雪水也受到严重污染,特别是1994年以来重庆连续四次出现酸性“黑雨”现象,尤其是1994年元月上旬的一场“黑雨”,pH值为3.92,与家用食醋相当!(摘自《地理大观园》)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酸雨”与自然界的酸性降水在成因上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答案:前者是人为原因造成,后者是自然原因所致)

(2)根据酸雨形成原因分析,我国酸雨地理分布的总趋势为什么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的现象?(答案:一是北方地势平坦、开阔,冬季风强,不利于SO2等酸性气体富集;二是北方降水频率较南方小,空气干燥使酸雨出现机会少,而南方相反。)

(3)根据酸雨形成原因分析,四川省(特别是重庆地区)为什么酸雨频率高?(答案:四川省大部地区位于盆地中,盆地内工业大量排放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加之盆地湿度大,静风频率高,大气扩散条件差,利于酸性气体污染富集,在多雨、多雾的盆地内容易形成酸雨。)

材料分析题类型多样,也可与图形结合起来分析,仅举以上四例,借以抛砖引玉。

二 设计地理材料分析题时的注意事项

1.选择材料要适当

选材时应注意与所学地理知识的联系,与课文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使学生能利用材料回顾课文,又能利用课文知识解释材料。

2.设问不要“偏航”

要先弄清本次设问要考查学生哪些地理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否从所给材料或所学地理知识中找到答题依据,不能太玄。但也不能太简单,否则会失去材料利用价值。

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篇5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把它找出来并将其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判断以下几项内容中,哪一项不是自然资源?( )A.空气 B.鱼 C.水 D.书本2.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B.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C.阳光、土地、水、草原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3.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A.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C.水资源 D.气候资源4.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数量有限,难以大量增加B.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C.我国人口不断增加,数量众多D.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5.对我国土地资源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没有后顾之忧B.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丰富C.我国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D.我国难利用的土地资源比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多6.有关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水田分布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C.旱地分布在年降水量200至400毫米之间的地区D.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7.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A.耕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B.草场超载,草质下降C.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D.土地价格过低8.我国人与地突出的问题是( )A.国土面积大,耕地总面积很小B.后备耕地资源丰富C.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越来越少D.草场过度放牧,草地遭受破坏,数量减少9.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D.人口多耕地少10.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 )A.江河湖泊水 B.高山冰雪融水C.大气水 D.地下水1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北方多,南方少 B.西北多,西南少C.南方多,北方少 D.东北多,西南少12.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C.跨流域调水 D.开发地下水13.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 )A.冬春多,夏秋少 B.冬春少,夏秋少C.东部多,西部少 D.东部少,西部多14.调节河水水量季节变化的有效措施是(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C.跨流域调水 D.防止水污染15.我国水稻种植相对集中分布在( )A.长江以南 B.黄河以南C.秦岭—淮河以南 D.阴山—辽河以南16.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C.半干旱区 D.干旱区17.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A.自流灌溉 B.喷灌C.滴灌 D.生活用水,一水多用18.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A.输水线路较短B.人口少,最为经济C.可以利用已有河道及天然湖泊D.南高北低方便引水19.近年来北方冬季频繁发生沙尘暴,这是什么现象发展的表现?(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C.气候骤变 D.乱占耕地20.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是( )A.土地资源 B.气候资源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二、双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两个符合题意,请你把它找出来并将其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5分。)21.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石油、森林 B.铁矿、天然气C.阳光、土地 D.水、草原22.我国土地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的现象主要是( )A.只有耕地资源才会出现水土流失现象B.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C.草场资源破坏主要是被工厂、交通设施占用D.森林资源在一些重要林区有减少的趋势23.目前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工程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部分地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B.部分地区严重的土地流失问题C.部分地区的酸雨问题D.部分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问题24.我国水资源分布的规律是( )A.东南多、西北少 B.东南少、西北多C.夏秋多、冬春少 D.夏秋少、冬春多25.关于水资源的论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B.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居世界前列C.地球上水面多于陆面,水体的总量很大,其中冰川约占1/3D.地球上的淡水主要以江、河、湖、地下水和冰川等形式存在地理拍档26.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5分)A.土地 B.珍珠米 C.水 D.矿产 E.水稻F.森林 G.桂圆肉 H.纸张 I.空气 J.风景

三、读图综合题27.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回答问题。(7分)(1)我国耕地、林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难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我国所有的土地利用类型中,占的百分比。(3分)(2)由图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现实状况是 。(2分)A.耕地、林地少 B.后备土地资源不足C.难利用的土地多 D.人和耕地矛盾突出(3)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 用地将会不断增加,耕地将会 。(2分)阅读平台28.阅读有关南水北调工程材料,分析回答:(19分)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02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确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调水,以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适应西北、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1)南水北调工程将把我国的哪四大流域连接起来?(4分)(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 (河流)的水调往 地区。(2分)(3)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调水可利用 河道,经过 、 、 、、 五个省级行政区。(6分)(4)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是从 水库调水,经过 、_ 等省级行政中心一直输往北京、天津。(3分)(5)想一想: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5分)29.读下表,分析回答:(9分)我国人均资源与世界比较中国世界中国在世界的位次人均耕地0.1 公顷0.36公顷67位人均林地0.12公顷0.9公顷80位人均草地0.23公顷0.76公顷121位人均河流径流量2600立方米11000立方米88位(1)我国自然资源方面的基本特点是什么?(4分)(2)怎样对待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问题?(5分)地理作坊30.读南方和北方水土资源比较表,根据表格绘制我国南方和北方水土资源扇形百分比示意图。(5分)答案1.D2.C3.B4.C5.C6.B7.D8.C9.D10.A11.C12.C13.B14.A15.C16.A17.A18.C19.B20.D21.CD22.BD23.AB24.AC25.AD26.ACDFIJ27.(1)20.1% 21.6% 可利用的草地 (2)ABCD(3)建设 更少28.(1)长江 淮河 黄河 海河(2) 长江 华北(3)京杭大运河 江苏 山东 河北 北京 天津(4)丹江口 郑州 石家庄(5)能够有效缓解北方水资源的紧张状况;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29. (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2)认识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探索新能源;使可再生资源不断更新,非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30.略

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未成曲调先有情――激发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都秉承一个道理:让学生朗读、背诵,使学生在考试中能把书本知识完整地再现出来即可。殊不知,这样的枯燥无味、沉闷无趣的阅读教学泯灭了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和幻想。例如,在人教版《济南的冬天》的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抗战时期,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家老舍催过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带有戏曲味的答催稿信,元帅发来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吗?2000个字!还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是:旗明明,杀气满山头!读罢此信,被老舍的幽默逗笑之余,我们不禁赞叹:老舍真不愧是“人民艺术家”!让我们走进《济南的冬天》,去领略老舍独具一格的文笔。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学生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兴趣,有效地改变了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的吸取知识,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强大的动力去克服阅读学习上的困难。

2.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该应以自己的分析结果来代替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句话说明了学生阅读行为的重要性、自主性,为阅读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荀子・儒效》提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这些也说明了学生自主阅读并从中获取体验的重要性。例如,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本文中童年时一次“遇险”“脱险”的经历,把文本分为三部分:毫无信心,萌发信心,信心大增,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即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定能战胜一切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阅读教学也是如此,通过一次次的阅读体验,最终才能掌握阅读技巧。为了创造更多的阅读体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教学阅读进行交流体会,举办阅读手抄报,课本剧表演等形式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

3.问渠哪得清如许――学会质疑

疑是学之端,思之始,是开启探究思维的钥匙,因此要让学生真正学会质疑,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良好的质疑气氛,教给学生质疑的策略,才能让学生敢疑、懂疑。质疑是一门很值得研究的艺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质疑时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答案的开放性和难度的梯度性,同时要把问题问得恰到好处,好的问题犹如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能迅速激起涟漪,荡漾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当然质疑也要加以引导,否则学生的阅读层次不够深,所以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问题问到“点子”上。例如,在教学短文两篇《蝉》和《贝壳》时,我向学生提出作者由蝉本身悟出了关于生命的哪些深刻道理?怎样理解作者对自己和贝壳的生命所作的比较,作者由此感悟到了什么?等问题,作者先对贝壳的精致进行了一番描述,然后引发了哪些感慨?在《贝壳》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用到“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弄清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目的,这样写对文章有什么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4.要把金针度与人――掌握技巧

知识造就人才,而知识的获得的最主要途径是阅读。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朱熹也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等,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坚持阅读,不断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才能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因此,教育者不能不深思:书海无涯,如何让学生书海中自由遨游到理想的彼岸?那就要让学生掌握技巧,做到会读、精读,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和思想情感。同时,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列出文章摘要和关键的字、词、句子,整理出内容框架,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写作意图。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

只有用心去阅读,耐得住阅读中的寂寞,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才能达到“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效果,从而不断提升整体的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篇7

1.与法国之前在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沙漠的哈马基尔发射中心相比,库鲁发射中心的优势为( )A临近海洋,便于运输发射零部件B经济较发达,腹地依托更强C初速度大,节省动力D风力较弱,处于飓风区之外2.卫星及载人飞船多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航天器20分钟后进入轨道时,多选择地球受到太阳照射的一面,这时太阳电池翼受到阳光的照射,可立即发电供航天器使用。如圣诞节前夕库鲁计划发射一枚通信卫星,时间为( )A北京时间(东八区)18:00B世界时间(0时区)7:00C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15:00D美国太平洋时间(西八区)20:003.图中A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A上游水能丰富,便于开发利用B河口形成广阔的冲积平原C水量大,季节变化均匀,航运发达D流域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2下图为1950年~2030年东亚四个国家和地区劳动力比例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4~5题。

4. 20世纪60年代,图示四个国家(地区)的劳动力比例达最低值,其合理的解释是( )A经济发展缓慢,人口死亡率高,人口寿命较短B人口增长较快,出生率较高,14岁及以下人口比例增大C工业化进程快,对劳动力的科技素质要求提高,进入劳动领域的年龄延后D人口增长进入“低-低-低”型模式,劳动力人数大量减少5.预测2015年之后,图示国家(地区)的劳动力比例下降,针对这一趋势,其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吸引国外青壮年移民,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②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经济发展提供后劲 ③鼓励生育,加快人口增长速度 ④完善养老与医疗保障制度,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安度晚年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分值: 8分 查看题目解析 >3辽沈Ⅳ型温室是我国东北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日光温室,前屋面上覆盖塑料薄膜,后屋面采用松木板、聚苯板、水泥砂浆等复合材料,冬季不加温或极端天气条件下少量加温即可保证喜温蔬菜越冬生产。一般纬度越高,后屋面面积越大,且后屋面的仰角应比当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大6°—8°,保证冬季全室无光照死角,下页图为该日光温室侧截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6.推测后屋面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温室的阳光照射面积B防暴雪,大风对温室破坏C在严寒季节改善温室前屋面的光照条件D利于温室保温7.该温室在东北地区得到广泛使用的关键因素是( )A劳动力数量B经济效益C科技水平D市场需求分值: 8分 查看题目解析 >4某一城市的通达性指数是指交通网络中该地到其他各地最短路径所经过的线路数目的总和,数值越小通达性越好。下图为瑞士的铁路网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

8.读上图,下列城市通达性指数的是( )A洛桑B圣加伦C巴塞尔D苏黎世9.瑞士的旅游业非常发达。上表为来自四个不同国家(芬兰、中国、新西兰、南非)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调查表(①②③代表意愿从高到低),其中a、b、c、d最有可能依次是( )A南非、芬兰、中国、新西兰B新西兰、中国、南非、芬兰C南非、新西兰、中国、芬兰D新西兰、芬兰、南非、中国分值: 8分 查看题目解析 >5长期以来,在鄱阳湖和长江的交汇处,江水浑浊而湖水清澈。然而,近年来江水清澈而湖水浑浊的“清叠倒置”现象引进广泛关注,许多专家认为这种现象和水库建设、流域降水、水面风浪、采砂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下图为2000—2006年鄱阳湖北部和长江水体平均透明度变化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清浊倒置”现象发生的首要原因是( )A流域内坡地开垦B三峡水库蓄水C鄱阳湖船只采砂D长江船只采砂11.最有可能欣赏到“清浊倒置”奇特景观的时间是( )A3月B5月C7月D9月分值: 8分 查看题目解析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中甲图为西非某国及周边地区简图,该国森林覆盖率仅约4%,经济以农矿业为主,乙图为河口三角洲前缘沙洲示意图。

材料二:该国沿海红树林广布。红树林是指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湾、河口等风浪较小的浅海滩涂上,受周期性潮水浸淹的潮滩湿地生物群落。材料三:图中甲地气候资料

12.推断图乙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原因(4分)。13.描述甲地降水特征并分析原因(10分)。14.说明该国沿海红树林广布的原因(8分)。分值: 22分 查看题目解析 >7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大陆31个省份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1—14岁人口占16.60%;15—59岁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预计将在2032年前后达到人口零增长。材料二:我国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15.根据材料一可知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6分)16.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何种人口问题?从图中判断该问题产生的大约时间并分析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6分)17.下面漫画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18.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包括哪些内容?(6分)分值: 24分 查看题目解析 >8旅游地理“侯鸟游”指老年人冬季外出避寒、夏季外出避暑而长期在外旅游。有专家预言:在未来30年间,每年的老年旅游者将保持7.3%的持续增长。19.简述我国“侯鸟游”日渐兴旺的原因。(6分)20.针对旅游者特点,指出旅行社开展“侯鸟游”项目应注意的事项。(4分)分值: 10分 查看题目解析 >9环境保护江水中悬浮颗粒物可吸附有机物质并絮凝沉淀,从而实现污染物质从水中的去除。读松花江水浊度历史曲线图和江水中铜、铅含量与浊度关系曲线图,回答问题。

21.仅从水文角度分析,松花江水铜铅等重金属污染什么季节最轻,为什么?9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夏季(2分)。原因:松花江流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2分),河流流量大(2分),流速快(2分),水中悬浮颗粒物含量大,浊度大,絮凝沉淀作用强,重金属污染轻(2分)。解析

读图,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松花江流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水中悬浮颗粒物含量大,浊度大,絮凝沉淀作用强,重金属污染轻。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河水污染及其治理等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解题思路

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篇8

图45. 这两日在图4中的日期可能为()A①前B①后C③前D③后6. 这两日沈阳雾霾较重.对近地面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是()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B天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减少C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D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4烃源岩是指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与排出油气的岩石,该岩石形成于有机质大量繁殖和保存的古地理环境。图5为我国柴达木盆地部分地区沉积厚度等值线图(单位:米)。读图回答7~8题。

图57. 在沉积烃源岩的地质年代,图中地势最低的地区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8. 从烃源岩的丰富程度,可以推论该地区地质历史时期变化情况是()A所处地块是从寒带漂移过来的B所在地区自然环境比较稳定C所属岩层经历过强烈变质作用D所在区域气候发生巨大变化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5

图6西沙群岛的“三沙永乐龙洞”是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蓝洞。据考证,蓝洞形成于海平面较低的冰川时期,后期由海水涌入形成。图6为“三沙永乐龙洞”景观图,图7为永乐龙洞的垂直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图79. 蓝洞形成前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岸线变短B三角洲萎缩C阿尔卑斯山雪线降低D粮食增产的概率增加10. 图8中表示构成蓝洞岩石类型及形成蓝洞地质过程的是()

Ac、①Be、③Ca、⑤De、⑥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6图9为我国天然气资源生产与消费的空间迁移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图911. 从2000年~2011年,我国天然气生产重心迁移的原因是()A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枯竭B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开发C中东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枯竭D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向东部输送12. 生产与消费重心的空间距离变化将会()A解决东部严重的雾霾问题B促进东部产业结构的改变C阻碍西部高技术产业发展D西北荒漠化问题得以缓解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7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它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联成网络,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图10为工业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图1013. 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B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C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变大D对资源的配置要求降低14. 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B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C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D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8

图11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图11为我国东部放蜂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15. 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A光照B降水C气温D市场16. 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9

图12镇江推出的公共自行车租赁业务已经相对成熟。图12为镇江公共自行车停放点景观图。读图回答17~18题。17. 该举措一定会对城市造成的影响是()A加剧城市拥堵B交通安全事故增多C降低公交车的保有量D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18. 城市应该跟该举措的配套措施有()①划定自行车道 ②扩展盲道 ③合理安排停放处 ④及时对自行车维修 ⑤减少公交车数量 ⑥限制私家车出行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④D①⑤⑥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10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城市化的进程大幅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学者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图13。图14是镇江海绵城市建设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图13图1419. 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B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C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现负相关D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20. 镇江海绵城市建设起到的作用有()A地表径流增加B下渗增加C水汽输送量减少D调节雨洪和利用雨水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11

图15图15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拟图,读图回答21~22题。21. 图中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AA为热带雨林带BD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H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I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2. 下列关于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其主导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带ABCHGK的分布符合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水分B自然带DEF的分布符合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水分C图中绿洲的出现符合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热量D图中甲山自然带分布符合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其主导因素是水分、热量及其组合差异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12

图16图16为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23. 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的主导要素判断合理的是()A甲—土地B乙—劳动力C丙—资本D丁—科技进步24. 图示社会发展阶段中()A原始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与影响较小B农业文明阶段土地质量取决于土地区位和用途C工业文明阶段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D环境文明阶段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13区域经济变化影响着人口的流动。比对2010年第六次全国口普查数据,2015年全国进行了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图17为近5年各省份常住人口总数增加和增幅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25~26题。

图1725. 图中反映的人口增长特点是()A人口增幅的是广东B人口增幅和5年人口增加的是天津C江苏5年人口增加超过100万D人口增幅和5年人口增加最小的是黑龙江26. 新疆、西藏等地的人口增幅大大超过江浙地区的原因有()A西部全面放开二胎政策B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C江浙地区产业转型升级D西部城镇化率迅速提高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2016年9月G20第十一次会议在杭州举行,这次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近几年,浙江已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最为繁荣发达的地区之一,全省拥有24万多家网站,拥有阿里巴巴等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在政府的引领下,浙江农村已出现了“互联网+”新的运营模式,浙江多地农村涌现特色农产品基地,简称农特基地。材料二:图18为浙江省城市分布图。图18图19材料三:图19为浙江农村“互联网+”的一种运营模式图。27. 7、8月是G20峰会筹备最紧张的时间段,该期间杭州受副高控制,多________天气,同期也是以下哪种天气系统最活跃的季节。(2分)A(A)B(B)C(C)D(D)28.据图分析浙江省城市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影响其分布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4分)29.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杭州互联网经济发达的原因有___________(3分)30.全产业链集聚有利于农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年调水量95亿m3,调水后5 000万人口将直接受益。材料二:物流产业是集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一体的新型复合型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理应统筹规划和率先发展。郑州(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是集农产品交易、加工、仓储物流等为一体的大型农产品交易中心。材料三:图20为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分布图;图21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示意图;图22为郑州市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图。图20图21图2231.列表比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讫点自然地理特征的异同点。(5分)32.简述郑州建设成为全国物流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33.分析郑州城市规划中功能区的分布规律,并对这种分布做出评价。(3分)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2016年5月,苹果CEO库克出访印度时表示:印度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并正考虑把“全部”的生产线由中国转移到这个人口大国中。此外,中国手机代工企业富士康也正在印度第二大城市孟买大举购地。材料二:2016年3月,北京对网上内容出台了相关法规,4月,苹果在中国的在线书籍与电影服务被关闭。苹果财报显示,苹果在中国的营收同比下滑26%,同期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营收大幅增长。材料三:图23为苹果拟建工厂分布图。

图2334.简述孟买作为苹果手机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3分)35.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苹果公司考虑将“全部”的生产线由中国转移到印度的原因。(3分)36.试分析说明苹果公司产业转移战略的实施对印度的影响。(4分)分值: 10分 查看题目解析 >172016年5月11日,摩洛哥国王应主席邀请来我国进行国事访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材料一:图24为摩洛哥及其周边地区地形图图24图25材料二:图25瓦德市的气候统计图材料三:材料一图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37.简述甲图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4分)38.比较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39.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的有利条件。(3分)分值: 11分 查看题目解析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2016年4月,会见了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希望双方做好“一带一路”相关工作,推进两国更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材料二:墨累河及其支流达令河流域是澳大利亚人的“生命线”和“食物篮”。据澳洲的报告显示,居民迁移、灌溉和持续已久的干旱给“食物篮”造成了毁灭性影响,如果不采取措施改变现状,到2030年,流经墨累河河口的流量将可能减少80%,墨累河流域的水和环境问题将日益突出。材料三:图26为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7为澳大利亚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图。图26图2740.7月份将C区域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1分)()A顺风顺水B顺风逆水C逆风逆水D逆风顺水41.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的大致规律是________。图中AB两地中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42.图乙中墨累河流域农业的地域类型是________,主要农产品是________。该农业生产方式值得我国借鉴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43.根据材料二分析,该流域的“水”和“环境”问题突出,其中“水”的问题主要是________,“环境”的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请就“水”的问题简要说明解决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18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A解析

7月份C地到上海分别受东南信风,东南季风的影响,澳大利亚西岸为寒流,故选A。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洋流对航运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解题思路

根据船舶航行的线路,结合风带及洋流即可。易错点

澳大利亚西岸为寒流,故顺流,B错。7月份C地到上海分别受东南信风,东南季风的影响,C错。D明显错误。18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2)自北、东、南三方向内陆递减(1分);B;B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南风迎风岸(1分);且位于山地迎风坡;还受到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湿作用故降水较多(2分)。解析

由材料三澳大利亚降水分布可以得出自北、东、南三方向内陆递减。B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湿明显。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等值线、降水影响因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解题思路

根据图表信息、影响降水的因素分析即可。易错点

注意获取图中信息,理解材料所给的关键提示,同时避免漏答,表达规范。18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3) 混合农业;小麦和羊毛(1分);农场既种小麦,又牧羊(1分);形成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并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小麦还是多养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3分)。解析

墨累-达令盆地农业是小麦-牧羊带,典型的混合农业,种小麦和牧羊;这种农业生产类型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并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小麦还是多养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我国很多地方值得借鉴。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农业地域类型,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解题思路

根据混合农业的特点分析即可。易错点

注意回答全面,避免遗漏,语言表达术语化。18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4) 水资源缺乏(1分);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生态恶化、水体污染、湿地退化、海水倒灌等(1分);实施跨流域调水,补充流域径流不足(必答点);调整产业结构、压缩种植业用地,减少灌溉用水量;统一管理,实行严格的水价制度,合理用水;实行喷灌滴灌,节约水源;研究和推广耐旱作物等。(其他任答两点给2分)。解析

位于大分水岭以西,降水少,故水源短缺。环境主要问题表现为生态问题(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生态恶化、水体污染、湿地退化、海水倒灌等)。针对该地环境问题可以采取实施跨流域调水(东水西调、雪山计划),补充流域径流不足;调整产业结构、压缩种植业用地,减少灌溉用水量;统一管理,实行严格的水价制度,合理用水;实行喷灌滴灌,节约水源;研究和推广耐旱作物等。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解题思路

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篇9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卷,开放性试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从考试成绩上看,这类试题得分率比较低,成了制约考生得高分的瓶颈。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了解高考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并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

一、解答技巧

1.认真审题,有针对性地答题

高考开放性试题,并非无原则的开放,所以考生在审题时,要抓住题中的关键词和限定词,有针对性地答题,在答题的过程中还要准确地把握题目所给出的隐性条件,在这些条件中往往包含答题的要点。

2.观点明确,切忌似是而非

这类试题虽然会给出两种答案,但我们只要答一种即可。面对这种题型,不能缺少判断,不能答非所问或似是而非,明确了观点以后,要找能说明观点的论据,对观点不利的不要答。

3.尽量使用简洁的地理语言作答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答案虽然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但在答题过程中也要尽量使用规范性、地理性语言,如地理名词、术语、概念等,这是评分的一个重要标准。高考中如果能用地理术语答题,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从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卷看,答案的文字都比较少,如果我们仅从大意角度答题,说了一大串的文字,可能该题的中心却未能说清,事倍功半,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如“某居住地”用“聚落”表达,“一个地区的位置范围”最好用“区位”概括等。

4.要注意答题的条理性

开放性试题的答案尽量少而精,但如果对于答案没有太大的把握,在考试过程中应该尽量多答几个要点。尽量采用数字序号,分不同的段落来答。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反馈教材的相关信息,从而使答案尽可能简洁明了,切中要害,如果实在没把握怕抓不到关键点,则要采用主次一起抓的办法加以弥补,多多益善,但也要注意把最重要的要点放在前面,以免给阅卷教师造成主次不分、回答问题不着边际的不良印象。

二、分类解答

题型一 试题的开放性

例1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Ⅱ,第36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图1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参考答案】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问题②: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解题思路】问题①,根据文字材料可知,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主要是突出因地制宜,发挥当地农业优势,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问题②,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可以从产品结构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形成品牌,实现经营多元化等方面分析。

例2 (2015年高考北京文综卷,第40题)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在图中的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其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并阐述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

【参考答案】甲地:盛产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业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大。

乙地:盛产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业集中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大。

【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定位甲、乙两地分别位于埃及和新疆,即可得出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阐述农业l展条件应该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生态、灾害等角度进行分析。

【试题评述】该题在选题和立意上具有开放性,在问题的设计上也具有开放性。此类试题往往给出两个设问,让考生从中选中一个作答。在解答此类问题时,要注意选择最有把握的,能答出要点更多的那一个设问,以达到多得分的目的。

题型二 答案的不确定性

例3 (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Ⅱ,第36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参考答案】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期增长;风速在M地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解题思路】本题以文字和区域图为载体,考查考生获取信息、探讨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该题为开放题,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认知选择其一,并提供论据来支持其观点。若选择观点A,M处沙丘规模会扩大,思路要沿着沙源丰富且沙源能持续不断供给的方向考虑。除考虑自然原因外,还需考虑是否有人类活动的影响。若选择观点B,M处沙丘规模不会扩大,则在M处有沙源供给的基础上,考察存在遏制沙源扩大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方面,人为因素从沙源区水土保持方面分析。

【试题评述】此类开放性试题的答案具有不确定性,考生可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认识,有时甚至可以出现一些相反的观点。考生在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看哪种观点自己的理由(论据)更充分,选择自己理由最充分的观点,然后亮明观点。若答题时出现观点和理由不匹配的情况,改动观点比改动理由更省时。

题型三 问题背景的实践性

例4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Ⅲ,第37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图3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参考答案】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进行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风电的缺点,并结合题干中“调节电站”等关键字,重点从“调节”方面作答。

【试题评述】地理开放性试题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即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是高考内容改革的核心。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详细分析题目中出现的新材料,并结合材料信息作答。

题型四 评价的灵活性

例5 (2016年高考上海地理卷,第17题)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长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

【参考答案】原因:沿河城市大量抽水截留;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沿河城市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下降。(“抽水截留”必答,其余任答一点即可) 对策: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统一管理与调配”必答,其余任答一点即可)

【解题思路】题目只要求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渭河流域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所以主要是从过度用水和污染两方面分析。流域的治理要考虑到整个流域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流域统一分配与调度,结合水资源紧张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

【试题评述】地理开放性试题的评价方法比较灵活,不像封闭式试题一样有非常严密的答案。开放性试题只要考生回答得有道理就可以给分。开放性试题,其答案不是唯一的,这就要求考生从开放、全面的角度思考问题,但这并不说明高考开放性试题没有答案,即便再开放的试题,其答案也在一定的范围内。

三、能力测试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青海海西州的茶卡盐湖,被称为中国的“天空之镜”。茶卡盐湖已有3000多年的开采史,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开发最早的一个。《西宁府新志》上有过这样的记载:“在县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周围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无尽。蒙古用铁勺捞取,贩玉市口贸易,郡民赖之。”那时的开采极为简易,人们只需要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轻易从下面捞取天然的结晶盐。茶卡镇地处109、315国道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被誉为柴达木东大门,历史上是商贾、游客进疆入藏的必经之地。

图5为茶卡盐湖位置示意图。

(1)说出茶卡盐湖演变为咸水湖的过程。

(2)中国盐湖众多,但只有茶卡盐湖被称为天空之镜。请说出茶卡盐湖成为天空之镜的自然条件。

(3)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开发最早的一个,其优势条件有哪些?

(4)有人提议加大Σ杩ㄑ魏的开发,你是否赞同?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个特大城市武汉、长沙和南昌,是三个都市圈的“核心力量”(是为“三核”);并以三核为中心形成武汉都市圈、长沙都市圈、南昌都市圈共三大都市圈(是为“三圈”);三大都市圈,是带动周边地域经济发展的拉动力量、是推动三省经济的发动机和“中部崛起”的增长极(是为“三极”)。至此我国将形成包括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及成渝在内的5个超级城市群。图6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位置图。

(1)简述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经济增长极的分布特点。

(2)评价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优势条件。

(3)为什么说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可强力推动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

(4)有人提出,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应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说出理由。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野生黑枸杞是青海省荒漠戈壁地区主要的建群植物之一。青海省野生黑枸杞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具有颗粒饱满、汁浓甘甜味美、保健药用价值高等特点。近年来,青海省不断加大对黑枸杞的人工栽培技术投资和实验性驯化种植,并取得了很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但黑枸杞产业化生产仍存在许多问题。图7为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图。

(1)指出青海省野生黑枸杞品质优良的原因。

(2)分析青海省野生黑枸杞人工种植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说出青海省黑枸杞产业化生产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两条),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8为我国杭州、嘉兴、湖州地区分布图。在古代,人们就在该地区修筑东西向的“横塘”、南北向的“靖邸保ㄍ赝诘暮庸担,逐步形成了“横塘纵尽钡乃系格局。杭嘉湖地区植桑养蚕历史悠久,塘边植桑,桑叶喂蚕。与北方蚕区一年养蚕2~3次相比,本区一年可养4~5次。自唐朝以来,丝绸业一直是该区域的特色产业,素以“丝绸之府”著称,丝绸产品享誉国内外。

(1)简述古人在该区域修建“横塘纵尽钡闹饕功能。

(2)分析杭嘉湖地区丝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篇10

问:孩子今年上幼儿园大班了,但是在我的同事们和他说话的时候,他经常说:“你神经啦”、“你这个猪”等等这样的话,我该如何阻止他呢?

专家答:小孩子在刚刚学会说这些话时,大人虽然觉得不妥,但往往当作有趣的事情,甚至一边批评孩子,一边哈哈大笑。其实,这是对孩子一个不良的强化,使他觉得这样说很好玩,或者父母并不会真的很生气。父母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当他再说脏话时,大家都不去理他,慢慢他就会忘记或不再说了。

本刊连线B

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心态

问:我孩子8岁了,上小学3年级,我们家的经济条件还过得去,吃穿住行方面,孩子也没有受到什么苦。学习上,我们也没有要求孩子怎么样怎么样,可是,孩子他还是整天闷闷不乐的,我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快乐性格呢?――忧心忡忡的妈妈

专家答:孩子快乐不快乐,和家庭的经济情况没有必然的关系。快乐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是身心健康的孩子,那么,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孩子的快乐性格呢?

一是“加深感情法”。在培养快乐性格的过程中,友谊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父母要加深与孩子的感情,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耍,让他们学会愉快融洽地与人交往。

二是教会孩子“自我教育”。要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乐,其秘诀在于具有适应力很强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很快地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在孩子受到挫折时,可为他指出前途总是光明的,使他在能恢复快乐心情的环境中寻找安慰。

三要限制孩子的“占有欲”。因为给孩子东西太多会使其产生“获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这样一种错觉。应使孩子懂得,人生的快乐不能仅与物质财富的占有画等号。

四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平时注意孩子的爱好,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必要的引导。孩子的业余爱好广泛,自然就拥有了快乐的性格。

五是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满和谐。家庭和睦,也是培养孩子快乐性格的一个主要因素。

孩子脚部要保暖

冬季到儿童医院就诊的患儿,半数以上是感冒患者,其中有20%的患儿有反复呼吸道感染。有不少家长向医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没给孩子少穿衣服,少盖被,甚至空调都开了,孩子怎么老是感冒呢?其实,儿童冬季保暖最重要的是“脚的保暖”。

双脚是肢体的末端,血循环差,如果孩子脚部受凉,会反射引起鼻、咽、气管等上呼吸道粘膜的改变,使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下降,潜伏在体内的致病菌会大量生长繁殖,使抵抗力本身就弱的儿童发病。尤其是低龄儿童,他们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御寒能力差,加上下地活动少,脚部受凉,非常容易患呼吸道感染。

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希望父母们要留心孩子的脚部保暖。让孩子多多活动活动肢体,不要久坐久站。睡前应用温水洗脚。多食蛋白质和维生素,提高孩子免疫功能。

排行榜热帖002

冬天,也要保证孩子饮水

在夏天,要及时给孩子补水,这个道理几乎人人都懂,可是一到冬天,有些家长认为天冷了,孩子不出汗,水喝多了上厕所衣服脱来脱去会冻着,就尽量让孩子少喝水,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冬天虽然出汗少,但是,人体无时无刻不在新陈代谢,皮肤无时无刻不在蒸发水份,因此,保证孩子每天饮水非常必要,补水量在500~600毫升左右为宜。

运动提升儿童学习能力

美国佐治亚医学院儿科副教授凯瑟琳・戴维斯及其同事对163名7岁至11岁极少活动的肥胖儿童进行了3个月的跟踪调查。这些孩子被分成:3组:一组放学后不做任何体育活动;一组每周5天放:学后活动20分钟;还有一组每周5天放学后活动40分钟。

活动小组的孩子们间歇性玩很耗体力的跑跳游戏,譬如跳绳、足球和插旗运动等。他们都带着心跳计。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研究人员测试了孩子们的认知功能,还对他们的数学和阅读能力以及“执行能力”进行测试,最后发现,后两组孩子的测试结果要比第一组孩子好很多,他们的身体脂肪量也减少了约1%到2%。

研究人员还对孩子们进行了大脑扫描,发现活动多的儿童大脑前区神经更活跃。戴维斯说:“不好动的儿童可能在学习方面处于劣势……动物研究资料告诉我们。运动刺激大脑血管和神经细胞的生长,我们认为体育活动可能对儿童也有同样作用。”

戴维斯说,其他研究已经表明,多运动可以增强成年人的执行能力。她说:“教育系统需要知道这一点,他们需要增加孩子们的体育活动时间,而不是减少活动时间。”

摘自《环球时报》

我国城市孩子“幻想与想像力”调查

未来人才最鲜明的标志是创造力,而想像力是人的创造力的本源之一。幻想作为创造想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许多创造活动的萌芽和开端。儿童时期正是一个人的想像力和幻想力迅速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儿童想像力的激发与培养,不仅关系到儿童自身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且关系到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培养。一项名为“我国城市儿童的想像和幻想”的大型调研,给了人们许多启示。 课题组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对我国北京、上海、重庆、沈阳、南昌、郑州6个城市的共1888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者分布于7个年级,即:小学一、二、三、四、五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年龄跨度6到14岁。其中,男生占51.6%,女生占48.4%。测试包括4个维度:好奇心、想像力、挑战性和冒险性。

结果显示――

好奇心强,冒险性弱

好奇心强反应出儿童喜欢探索新奇事物的心理,而冒险性弱,说明儿童对于那些打破常规、与众不同的想法和行为心存疑虑,闯劲不足,缺乏进一步实践的勇气。我国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可能是束缚儿童冒险性的首要因素。应试教育要求学生循规蹈矩,一切问题都有“标准答案”,学生常常在“标准答案”面前如履薄冰、举步维艰,生怕一不小心便失去高分,失去父母和老师的欣赏。因此,他们只能死记硬背“标准答案”,以求万无一失,哪里还敢有半点冒险性?

小学生是最善于幻想的人

小学阶段是求知欲比较旺盛、好奇心比较强的阶段,小学生的兴趣比较广泛,因此这一阶段是想像发展的重要时期。

善于想像的学生学习成绩和品行较好

82%的中小学生喜欢看课外书

研究者还特意对比了儿童看电视的时间和阅读课外书的时间,结果发现,近40%的中小学生的读书时间多于看电视的时间。

中小学生喜欢看图文并茂的科学幻想书籍

孩子们爱看的书排序由最高到最低依次为:科学幻想、童话神话、幻想故事、古代小说故事、现代小说故事。

60%以上的中小学生认为阅读幻想书籍对自己有好处

43.6%的中小学生认为幻想类书籍的出版不够多

中小学生课外书的最主要提供者是父母

母亲是中小学生诉说内心幻想的第一人选

三分之一的教师很少组织启发想像力的课外活动

美术课和语文课最能帮助提高想像力和幻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