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的课堂笔记十篇

时间:2023-03-31 11:48:08

金色的鱼钩的课堂笔记

金色的鱼钩的课堂笔记篇1

“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泓活水,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内外阅读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种下阅读期待,让学生体会阅读乐趣。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体会阅读乐趣呢?本着“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指导思想,我告诉学生读书时,手里一定要拿着笔。在平时的课堂上,我是这样分步指导阅读的:(以《金色的鱼钩》一课为例)

一、标(自然段序号)

在学习每一课前,我会先请学生初步阅读课文,浏览文章内容的同时,标出自然段序号。(如果是诗歌,则标出节的序号)这是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的第一步。如《金色的鱼钩》共有20个自然段。试想,这么长的课文,如果不标出段落序号,学习起来该多么困难!理顺了才能更好地开始阅读呀。

二、勾(好词好句)

阅读文章时,一定要边读边勾出好词好句或难理解的词句,对印象深刻的、自己喜爱的段落也可以做出记号。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积累语言,还能节约重复阅读的时间。在《金色的鱼钩》一文中,学生勾画的有: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三、划(文章层次)

在初读文章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的感受,进行归纳整合,合理划分层次,将文章分成几个大段,并做出分层记号,还可以及时写上自己归纳的段意。如果自己阅读能力不够,可以借助资料边标注边理解。练习划分层次,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又能有效地展开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四、记(所思所惑)

阅读的过程,不只是理解、吸收、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自我感悟、自我提升的过程。因此,我会提醒学生把阅读过程中的疑惑和浅层次的理解写在文中的字里行间。比如: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对句子的体会;由词语、文字产生的困惑等。有了这些文字记录,学生在听课时可以有的放矢地质疑和听讲,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五、补(近、反义词,背景等)

为了更好地读懂、读透课文,我鼓励学生在书上补充必要的资料来帮助学习。如: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写作背景等。如《金色的鱼钩》一课,需要学生了解红军长征一些事迹,以加深对课文的体验。另外,为了促进语言积累,收集“衰弱”等词语的近义词。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词语,另一方面,可以加强词语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还有,在课堂上,老师会补充一些文本之外的知识,如句子的修辞方法、写作特点、文章记述手法、名言等,学生都可以记录在树上空白处。

六、批(阅读所得)

金色的鱼钩的课堂笔记篇2

很多时候老师认为有读有写就是读写结合,其实读写结合这么多年为什么大部分时候操作起来收效甚微,原因就是读写的结合点不清楚,学生不是在写由读而学来的语言运用的技巧,而是写读后感、读后想之类的感想,但这种写考查的是学生原有的水平,而不是考查学生学习这节课,考查这篇课文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收获。

现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中的《童年的水墨画》为例谈一谈我认识理解的读写结合,确定读写结合训练点是快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切入点。而如何确定读写结合训练点时是读写结合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童年的水墨画》是一组诗。诗如文题,犹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剪影,文字优美,颇有意境。

第二首《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这一片段讲点很多:

1.讲景:垂柳――拟人;山溪――比喻镜子和绿玉带;说明溪水清澈、碧绿、平静。

2.讲色:红蜻蜓,绿溪水,对比的色彩中呈现 “万绿丛中一点红”。

3.讲静:“立”突出了静,静静的钓竿上的红蜻蜓,都屏息凝视,生怕打扰大家钓鱼,吓跑鱼儿。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都是静止不动的,因为它们都在等待水里鱼儿上钩。

4.讲动:“碎”使原有的寂静被打破了,鱼儿挣扎,孩子欢笑,溪水动了,人影碎了,一个“碎”字传神地写出了由静到动的画面。

5.讲情:快乐,柳树是快乐的,它快乐地照着溪水这面镜子,山溪是快乐的,因为它美得像绿色的玉带,蜻蜓是快乐的,因为它觉得钓竿真是有趣的地方,更快乐的是孩子,因为他钓上了活蹦乱跳的鱼。

在这节课讲完后,第一次我让学生学习格式的仿写,要求学生想象自己的童年生活,用小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的童年生活,三句话分别按照《溪边》这首诗的格式 “景―人―情”来描写。学生写了、练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课后我陷入深深地思考,“景―人―情”这样的结构很多诗歌里都有运用,但作为这一课,不同于其他诗歌文本,从这一课学到的独特的文字运用的解读密码是什么呢?

在课后的反思中,我反复读这三小节诗,找这三首诗之间的联系,渐渐发现,三首小诗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三个场景,展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内容形式虽不尽相同,但在表达的语言方面却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字面上对人物事件的介绍都很含蓄,将人物的形象隐藏在句子中,在含蓄的表达中留给读者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街头》这首诗中没有直接写地点,却让我们知道了环境喧闹;没有直接写人物,却让我们读出了一个专注读书的孩子;没有直接写时间,却让我们揣摩出了时间的悄然流逝,没有直接写情感,却让我们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这就是含蓄,多么巧妙的语言呀,“言有尽而意无穷”。

《江上》这首诗前一句读出了一群孩子水中嬉戏的群像,后一句就仿佛一个活泼的孩子个体浮现在眼前。同样是含蓄的语言,同样让读者从文字的描写中读出了形象。

这是不是就是这首组诗的解读密码呢?我换了一种思路,重新设计了读写结合的环节。考虑到学生的运用水平,我设计了一个梯度,做了如下设计:

“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一串串欢快的笑声,寥寥几笔就向我们勾勒出一幅幅童年的水墨画,让我们走进了诗歌的含蓄美。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一幅幅水墨画,记得我们学过的三年级课文《金色的草地》吧,请你试着改写一首小诗,写出放风筝的乐趣,但不直接出现我和弟弟这两个人物。”

课文内容: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学生开始了写作,现摘录两首:

草地(一)

金黄的地毯,

洁白的蒲公英。

贴在脸上抓痒,

飞在空中舞蹈。

呼――呼――

草地上飞舞着花絮和笑声。

草地(二)

金黄的地毯,

洁白的蒲公英。

飞舞,降落,

奔跑,打滚。

漂白一双双小手,

金色的鱼钩的课堂笔记篇3

摘要:新课标倡导“识字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和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结合教学实际,创设恰当、丰富、有效的识字教学情境,使识字这一比较单调的教学过程变得相对丰富有趣。

关键词 :低年级;识字教学;创设情境;丰富多彩;提高情趣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3-0066-02

识字教学历来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教师就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和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结合教学实际,创设恰当、有效的识字教学情境,使识字教学过程变得相对丰富有趣。那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识字情境,提高学生的识字情趣,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呢?

一、创设活泼、有趣的游戏情境,在玩中识字

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 在课堂上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进行识字教学,让学生一边学一边玩,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汉字的欲望。

1.“找朋友”识字游戏。这种游戏一般用于分析合体字的字形字义,如教学合体字“蜻”,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和独体字两个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边跑向讲台,边说:“我是‘虫字旁’,谁来和我做朋友?”另一个同学马上拿着卡片,边跑边说:“我是‘青’,青草的青,我来跟你做朋友。”两个小朋友举着卡片站在一起,组成“蜻”。接着理解字义,让学生给“蜻”组词。

2.“快乐大转盘”识字游戏。在低年级的“归类识字”教学中,有些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大多是同偏旁,就可以带着学生开展“快乐大转盘”游戏。如学习一年级下册(识字4)一课,其中,“蜻、蜓、蝴、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这些生字都有“虫”字旁,根据这个特点,可以做一个转盘,把“虫”字旁写在小转盘上,把“青、廷、胡、丘、引、马、义、科、斗、知、朱”写在大转盘上。上课时,像魔方那样一转动,认读就完成了。

3.“拼字”识字游戏。教师在黑板上贴上一些本课生字的一部分,请小朋友以最快的速度拼凑完整。如教学一年级下册《放小鸟》一课,学生认读“羽、闪、找、决、拍、喝、着、窗、焦、想、翅、膀” 这些生字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达到巩固的目的,笔者把这些生字拆成两部分,然后把字的部件分发给学生做“拼字”游戏,把字的两部分拼在一起。紧接着,拼字的学生再组一个词领大家说一遍,就这样在玩中巩固识字,进行扩词练习。

除此之处,还有 “戴帽子”、“玩字卡”、“开火车”、“摘苹果”、“击鼓传花”、“当小老师”等。学生从中找到了乐趣,接受了新知识。

二、创设诗情画意的联想情境,在想中识字

汉字是联想的产物,学习汉字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联想的情境,让学生在联想中识字。如教生字“竹”,好多学生容易受“个”字的影响,把“竹”字写成两个“个”字。课文中有一幅“竹子”的插图,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汉字与图画进行观察比较,展开想象的翅膀,让“竹”字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笔直的枝干长长地露出地面,那一“撇”一“横”如同两片嫩绿的叶子在迎风招展,那右边的“一钩”好像地面上露出的小不点——“竹笋”,静静地躲在妈妈的怀抱里。于是师生共同创作出一首儿歌:两“竖”枝干地上长,一“撇”一“横”枝上飘,小小“钩”儿怀里藏。学生一边诵读着儿歌,一边书写着“竹”字,枯燥的生字学习就成了富有诗意的旅程。

三、创设充满好奇的字谜情境,在编中识字

1.认清字形,记忆字形是儿童识字的难点和关键。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编字谜来学生字,让学生把握字形结构、笔顺、笔画的特点。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观察、分析,并通过联想使学生回忆起熟字、熟部件或者某个具体的事物、情景,提高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

如教学第一册《小小的船》一课时,教师根据字形特点,把“尖”、“看”、“闪”这三个字编成谜语:小弟在楼上,大哥在楼下——“尖”;用手遮住眼睛——“看”;一扇门里有个人——“闪”。教学时,教师为这三个字编上号码,让学生比比谁猜得又准又快。在有趣的猜谜游戏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不知不觉就认识了这些生字。有些字谜不仅帮助学生记住字形,还有利于学生理解字义。如教学古诗《枫桥夜泊》中的 “泊”字,采用“猜字谜”的游戏,“我停下船来喝白开水(氵)——泊”,学生不仅记住了“泊”的写法,还记住了“泊”是“停船靠岸”的意思。

2.教学生字,笔者鼓励学生自己编字谜,学生兴趣盎然。如学“告”字,学生编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学“哭”字,学生编字谜“一只狗,张大口,打个哈欠摔跟头,又张口,眼泪流,主人心痛抱着走”;学“碧”,学生编字谜“一个王先生,一个白先生,坐在一块石头上”……通过字谜学生字,便于帮助学生记忆生字的音、形,又有利于进行观察、分析、想象和记忆。

四、创设生动、形象的媒体情境,在赏中识字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识字教学,是实施新课程中的一个亮点。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使生字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针对这一优点,在识字前,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尽可能地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如学习一年级上册《识字4》时,笔者在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去搜集有关课文中动物的一些信息,课上让学生通过录像观看昆虫世界,进而认识各种昆虫及其名称。这样,通过看图、听音、观看录像等手段直接把学生带进生动、形象的情景中,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为后面生字词的学习作好铺垫。接着,笔者又把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戴在学生的头上(头饰上写有昆虫的名字),扮成小昆虫,并模仿昆虫的声音、动作、外形特征表演出来,识字时安排学生演一演。这样既给学生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又加深了对小动物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牢牢认识了动物的名字,这些生字在学生眼里一下子变活了,在他们的眼中一下子神采飞扬起来。

多媒体以它独特的动态作用辅助教学,并通过其信息的动态演示,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如教学“亭”和“停”时,先是用课件出示凉亭图,用凉亭图跟“亭”字作比较,学生很快形象地感知了“亭”字的笔画与凉亭图之间的对应关系:点像亭子的顶,横像上面的屋檐,“口”像上边的柱子,秃宝盖像下面的屋檐,“丁”像下面的柱子。随后,教师又演示走来一个人,停在亭子边,教学“停”,学生又很快明白“停”是停下来的意思。这样,学生从欣赏色彩绚丽的画面中了解了汉字形象与画面形象的关系,从而加深了对汉字形与义的记忆。教学时,还可以充分利用汉字的特点,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汉字从“实物图—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体—简化字”的演变过程。教学象形字“鱼”时,笔者以多媒体显示一条挂着的鱼,并在图下依次出现“鱼”字从甲骨文到金文、篆文、隶书的演变过程。这样,借助图画,学生不仅很快就记住了“鱼”这个符号,而且还初步了解了象形字的造字规律──把客观事物的形体描绘出来。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金色的鱼钩的课堂笔记篇4

3月3日,星期日,天气晴。

正常人最多再看一个老黄历--农历正月廿二,宜嫁娶、宜开市。

但是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看的是:3月3日,3到4级风,小潮,适合出海。

他们在海钓,他们爱海钓。

深蓝色的鸦片

爱不爱海钓,去一次就能知道。要么是狂热地开始迷恋,要么就完全无感。这个领域神奇地没有中间层,没有模棱两可的态度作为过渡。

根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区区厦门一隅就有多达四万人的海钓群体,四五十家钓具店和大小不等钓鱼俱乐部近十家。海钓迷中九成以上,都在第一次海钓时就种下迷瘾,所以业内把海钓叫做蓝色海洛因绝对不算过分。

每个人都会记得自己第一次中鱼的惊喜,但是和众多渔友闲聊下,却发现大家所乐所好各相径庭。

海钓之乐,乐分三等。

鱼之乐――初钓,没有人不好鱼。30升的冰箱最好爆箱,三分钟一咬钩,五分钟一中鱼,刺激得让人肾上腺素飙升。不管大小,只要竿头一抖,心下就又痒又紧绷,遛鱼时的起起伏伏,抄鱼时的扎实沉淀,情绪一路抬头,直到结结实实把鱼横抱在怀里,贵如黄瓜、石斑最好,一般鱼种够大也是一乐。之后再到晒渔获、分鱼、吃鱼,都是“鱼乐”的延续。而追求鱼乐者,一般竿多,讲求钓大,装备强悍以保证渔获,要的就是中鱼的和大量获鱼的成就感。

渔之乐――从花费几百的近海钓到几千上万的深海钓、拖钓,从相对安全的船钓、滩钓到危险系数攀升的矶钓,这种费钱费时,甚至带有几分危险的休闲运动捕获着无数人心。而随着海钓经验的积累,不少渔友在享受钓大钓多的“鱼乐”之后,开始走上技术流的层面,追求“小钩细线钓大鱼”,以充分放大和享受博鱼时相互较劲、拼杀,水上水下缠斗的过程。此时求的,就不仅仅是一箱子渔获,而是简装备条件下,靠技术钓大鱼的征服感。

愉之乐――姜太公或者可说是“愉乐”鼻祖。一只钓竿,一日悠闲。现今“愉乐”者,虽然不至于不放钓饵,愿者上钩,但是却有“钓放”、“放流”的做法。这类渔友钓鱼,只求博鱼的乐趣和中鱼后的手感,却非常注意保护渔获,小鱼一律放生,大鱼在捕获后也小心翼翼,拍个照就放其归海。在渔乐堂满满一墙壁的渔友照片中,叶就指着几个渔友和我们解释:“从怎么持鱼拍照就可以看出端倪,展示渔获时提着吊钩的一般没法放生,像这几个双手持鱼的,这个,他一定放流的,他是老钓友了。”

谈起厦门周边这几年海钓的事儿,一干钓友感慨颇多,爱钓鱼的鱼痴越来越多,相应的,鱼却越来越难钓。以前近海上个三四斤的大鱼是常事,出一次海几十斤也不难。但是这几年一旦一个钓点被开发,人群蜂拥而上,生态破坏得厉害,鱼也跟着越来越狡猾,越来越难钓。

渔获虽大不如前,花费却没有随之下降。四五年前去往诏安、古雷海钓,加上路费也就三百多元一趟,如今至少得花个七八百将将够用,被称作“海上高尔夫”的海钓现在看起来更显得称头。但真的算一算帐,比起与之齐名的高尔夫、骑马、网球几大贵族运动,新手去海钓的基本装备不足千元甚至都可搞定,刚上手时蹭一蹭钓友冰箱钓竿也是常事,尤其身处厦门,家门口桥墩下就可以抛几竿过过瘾,海钓于我们,也就真没那么远了。

海钓的人多多少少都懂得一切鱼况和鱼群生态。鱼有生态,人也如是。

虽然入门门槛不高,一入海钓却也深似海。

每个钓友几乎都会很快地找到自己的生态圈,这个圈子很奇特也很有趣。

一条去往外海的船上,大老板和小职员一人一条凳子,比肩坐着,赚多少钱、什么地位都是后话,大家凭技术说话,再牛的人,一样不见得鱼会咬你的钩。千姿百态的人都有,但是一拿起钓竿,大家似乎一下子就近了,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能唠上几句,一个人中了大鱼,一船人都深感鼓舞,回来围炉把鱼一煮,佐几杯黄酒,谈谈渔经,谈谈日子,从同钓、同船到渔友再到至交,这样的例子每天都在发生,我们在采访中总不免要涉及技术和费用的门槛,但是每个钓友都习惯性先摇摇头说:“不是技术问题,不是钱的问题。玩海钓找的是感觉。”

感觉如此抽象,怎么在寥寥几千个字里说明白?

不如去海钓吧,趁着春暖花开,面朝大海。

他们这么钓

海钓可以很平民,也可以很贵族,可以家门前一张凳子一边翻书一边垂钓一日,也宜千山万水远涉重洋,花十天半月泡在船上目不转睛地等待渔获。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海钓态度和海钓理想,我们无法总结,却在每一个海钓爱好者眼睛里看到同样的狂热。三个海钓达人,三种钓法,还有一筐我们无法复制却值得寻味的海钓趣事儿。

链接:装备图解

钓友:安哥。国企员工,资深钓鱼爱好者

主要范围:福建近海,筏(船)钓

费用:300至800元

安哥海钓有接近20个年头,曾经受托做厦门钓鱼协会副会长,却抵死不从,不愿意加入组织,宁愿自己一个人跑遍福建整条海岸线去找一个好的钓点。

虽然不爱给自己打标签,安哥也不是独行军,十几年来带动着身边一群兄弟入了“火坑”,曾经有弟兄很不屑地问他海钓有啥好玩?他砸吧半天说:“你爱打麻将吧?海钓就是一直在听牌,竿头一点,知道有人要放胡了,中鱼的兴奋又比胡牌强了一百倍,中鱼后跑鱼比胡牌被截胡懊恼一百倍,抄到鱼的瞬间比赢多少钱都爽了一百倍!”兄弟将信将疑一块去了一回海钓,不过中了三尾小石斑,却大喊“是这么回事啊!”

说到海钓,安哥的一桌子钓友说了几个钟头把趣事说完,渔排海钓时睡着丢海里的;中了三十斤,50号竿秒断回抽自己一脸血的;第一次出海船坏在海面脱裤子推回来的……海钓像一种病毒在这群人中间蔓延,个个都一脸外行人没法理解的狂热和意犹未尽。

说到福建沿海的钓点,安哥总结浯屿、霞美、古雷半岛、宁德三都澳、连江、霞浦都有得钓,但说起渔获质量,当属平潭第一,东山第二,莆田南日岛第三,翔安刘五店是真鲷产卵地,每年三四月份真鲷洄游,总有钓友在这里钓中十几斤大的真鲷。此外,福清的牛尾屿也不错,常有人在这里钓到狗鲨。安哥的最高战绩也在此地,当时只拿着一只一号半的竿中了一只三十多斤的鳐鱼,一边狠命遛鱼,一边要小心避开海蛎田以免鱼线被割断,这样耗了半个小时才耗尽鳐鱼力气,待把鱼拖进船身让船工抄起,三十斤重的鳐鱼气喘声如牛,船工用船绳从鳐鱼鼻子穿过去把鱼捆死后安哥终于松下来一口气,正待抽支烟放松一二,愕然发现手已经抖得不行,一支烟费了半天劲儿居然送不到嘴边。

海钓之难,海钓之乐,都在其中。

钓友:叶。“渔乐堂”俱乐部深海船钓专业导钓

具有丰富的深海船钓组织经验

主要活动范围:外海,船钓及矶钓

费用:3000至5000元

一直想跟渔乐堂的船去一趟南海油田海钓。每次提起,一干钓友就会说一句:去找叶。阴错阳差却一直没有见到这个人。

想象里应是瓦黑瓦黑的壮汉,真正见到竟然白皙斯文。他自己也摇头:晒不黑,没办法。

去外海船钓找叶,找人堆里最白那个。

叶成为专业钓手大约是1995年上下的事,十几年来,叶几乎每周出海钓鱼。有时候组织钓友一块去,有时候是自己解馋。叶说喜欢钓鱼的人看海的眼光都不一样,一眼看过去,就重有没有浪,水清不清?只要看见好风好潮水,就多一刻也坐不住。

厦门去外海钓鱼的人不多,四五千的费用,三天的行程安排,和两天手机没有信号的强制因素,让外海船钓门槛显得略高。厦门四万多钓友里,能有一成去过的已经算是乐观估计。目前周边主要外海钓点有东海外海、西沙群岛、南海油田、台湾海峡(外海)几处,运气好的话一次渔获上千斤不奇怪,运气不好,一船人几十斤也是有的。以南海油田为例,同一个油井边停船,前后差一天,渔获竟然差了七八百斤。

在费用不菲的情况下说无所谓鱼多鱼少是假话,但是熟悉的钓友都知道钓鱼是技术加运气的事儿,能满载而归最好,实在“打龟”(海钓空手而归的戏称)回来,大家也都一笑而过。毕竟海钓讲的是感觉,感觉到了也不算一无所获。偶尔也有大肆抱怨的,叶一般就不再联系一起出海,他说这样只求“鱼”,不求“娱”和“愉”的钓友,与他并不合拍。

海钓久了,中大鱼对叶而言已经不算新鲜,但是一次小勾细线中的八斤黄翅让他乐了许久,去年9月8日在南油井架下边,叶用活饵中了一只红甘(章红),四个人轮流遛鱼,眼看三十斤上下的红甘已经拉到海面,却突然发现船底一个黑影掠过,渔轮开始疯狂出线,200米开外一只巨大的旗鱼在海面上高高跃起,电光火石之间几口咬去红甘大半身子,再拉上来时,一只三十斤的大鱼竟然剩下一个鱼头。这些刺激荷尔蒙的渔事渔史,如今于叶这样的钓手而言,显得比渔获珍奇有趣得多。

谈到厦门这几年的钓况,叶不无遗憾,生态破坏、气候问题、渔民滥捕和渔友不断增加却不知抓大放小的问题让海钓越来越艰难。几年前一个日本来做渔具测试的专业钓手找上渔乐堂去了一次南油,在海上,他连抽烟都从贴身口袋摸出一个耐火小布袋,把烟灰弹在里边。叶这才知道日本人对海钓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细致到了什么程度。这两年他开始和钓友强调垃圾上岸,巴掌以下的小鱼如果没有吞钩,最好都能放生。叶说钓鱼和人有缘分,喜欢的总是一下就成瘾,不喜欢再去几次都没太大意义。

如果确实与海有缘、与渔有缘,那从一些小事开始,惜福、惜缘,珍惜脚下渔地,也就顺理成章了。

金枪、红甘、真鲷和黑鲷都适合钓上现场片生鱼片吃,其他渔获可放在冷冻柜带回,但是要注意,憋死的鱼会影响口感,大鱼打上来以后宜就地放血再冷冻保鲜。有兴趣的渔友可联系在厦门市仙岳路365号的渔乐堂俱乐部出海。

链接1南油海钓钓况

南海油田可以自己组团前去,也可联系渔乐堂这样的俱乐部结伴去。目前出一次海的费用在4000到5000元。南油一年四季都有鱼可钓,在去之前,除了要看好潮汐情况,还要提前了解风力和浪高,一般浪高在1.5米以下,风力在6级以内,可正常出船。每年1-3月份以大石斑为主,4-6月份以章红为目标鱼,6-12月份是南油旺季,各类鱼种俱全,尤以钓友最爱的黄鳍金枪鱼最为旺发。

在南油钓鱼,基本以晚上钓为主,原因就是井架的灯火聚鱼,每月的月圆之夜,因月光太亮,小鱼都聚不在一起,相对鱼获会少许多,所以老钓手一般在每月农历的25至次月的初10的时间段出发。

目前去南油的钓船出行时间基本都是3天2夜,上午出发,晚上到油井,连钓2个晚上,在第3天的上午返航。需要注意其中有两天时间手机无法接收信号,初次去的人要做好准备。

南油的鱼种品种繁多,能钓到的有金枪鱼、章红、牛港、烟仔、大石斑、红釉,黄鸡,海狼,马鲛、鲢尖、真鲷、大鹤针、鬼头刀、池仔、石马头、拉仑、军曹等等,甚至马林、鲨鱼也常有钓获。

链接2装备图解

钓友:维克多。业余玩家

主要活动范围:福建沿海、中国各海域、南油、南太平洋

萨摩亚(南太平洋)费用:约合一万美金

“去问一百个钓鱼人的终极梦想,99个都会和你说:一只Marlin(旗鱼)。”

“但你问一万个钓鱼人,是不是钓到过Marlin,我打赌,不超过10个!”

Victor说起钓鱼,自信满满。

这个自信来得有底气,在今年1月3日的萨摩亚海域,他与队友钓到一条重达800至900磅的Blue marlin(蓝枪鱼),创下了当地第二大鱼重量,而他们也是首批在萨摩亚海域钓鱼的中国人。

拖钓是专门针对海洋大型鱼类(如旗鱼、金枪鱼、鲨鱼)进行垂钓的专用钓法,如今在国内还近乎空白。拖钓所需的专用拖钓艇和全套大型钓具门槛很高,整个过程一旦中到大鱼,需要全船钓手通力合作,架竿、摇竿、拍照的分工明确,携手反复遛鱼,耗尽猎物精力后才能捕获。对体力和团队默契都是一项大考。

此次去往全世界日出最早的国家萨摩亚,总计单程飞行时间就超过30小时。一路从厦门-上海-奥克兰-阿皮亚,最后抵达萨瓦伊岛,但是对于一个抱着Marlin的梦想的海钓发烧友而言,似乎30小时的行程还不足以消化一肚子咕嘟咕嘟要满出来的兴奋和期待。

Apla当地时间16:00,Victor和他的队友Kenny、Jack、AC与船长汇合,前往他们终极目的地,萨瓦伊岛。

五天的行程每一日都充满刺激惊喜,首钓就遭遇一只Blue marlin,由队友Kenny操刀遛鱼,不想一上手,竟然感觉像拉着一个火车头一般,难以撼动半分,几经周折,遗憾地与他们梦想的渔获擦身而过。接下来整整一天,鱼竿都纹丝不动,没有任何钓获。

接下来的三天,几个人都泡在海上,接连中了200-300磅的Blue marlin五只,50磅的Sailfish(旗鱼)一只,若干黄鳍金枪,多只Wahoo和其他鱼种,还用Jigging钓法(一种使用假饵模拟活鱼在水中的游动来吸引大鱼袭击的钓法)中了只不小的Doggy(狗牙)。

似乎是为了给国人在萨摩亚海域的首钓一笔浓墨开篇,在整个行程的最后一天,一只Blue marlin咬钩了!鱼线一下子蹿出去百多米――是个大家伙!一船人都放下手头活计一起聚集到钓位,船长立马倒船带动拉鱼,所有人都合力投入这场漫长的博鱼缠斗之中,足足2个小时120分钟,出线300多米长,等到这只Blue marlin浮出水面,船上的每一个人都陷入震惊和狂喜之中,9米多长,超过800磅的Blue marlin!这不仅是他们这辈子最大的渔获,也挤进了萨摩亚海域Blue marlin钓获的第二重量。这个惊人成绩很快引爆了当地海钓圈子,并被当地报纸在头版报道。

这次在萨摩亚海钓,Victor所在团队的每只渔获都会打上专有标签。每船一天只允许带回一只鱼,其余都要放生。即便有的鱼上船后已经爆腮或者涨鳔,无法存活,当地也要求钓友在打上标签后放归海里,以回归食物链,保证生态平衡。每部海钓船积满100个放生的标签后,都可以到当地渔业部门兑换奖金,部分地区奖金高达5000美金。

这样对鱼业资源的保育和保护措施虽然在近年的内地难以实现,却应该作为一个种子,在每个钓手心里萌芽。

链接:装备图解

MW岸抛铁板 60克 22元

Power Jigging铁板200克 60元

Power Jigging铁板 100克 40元

Power Jigging铁板 150克 50元

JM刀锋泳士铁板 400克 159元

MW 精灵铁板 150克 64元

JM刀锋泳士铁板 150克 94元

Yamashita铁板 190克 80元

MW岸抛铁板 80克 26元

“去问一百个钓鱼人的终极梦想,99个都会和你说:一只Marlin(旗鱼)。”

“但你问一万个钓鱼人,是不是钓到过Marlin,我打赌,不超过10个!”

Victor说起钓鱼,自信满满。

这个自信来得有底气,在今年1月3日的萨摩亚海域,他与队友钓到一条重达800至900磅的Blue marlin(蓝枪鱼),创下了当地第二大鱼重量,而他们也是首批在萨摩亚海域钓鱼的中国人。

拖钓是专门针对海洋大型鱼类(如旗鱼、金枪鱼、鲨鱼)进行垂钓的专用钓法,如今在国内还近乎空白。拖钓所需的专用拖钓艇和全套大型钓具门槛很高,整个过程一旦中到大鱼,需要全船钓手通力合作,架竿、摇竿、拍照的分工明确,携手反复遛鱼,耗尽猎物精力后才能捕获。对体力和团队默契都是一项大考。

此次去往全世界日出最早的国家萨摩亚,总计单程飞行时间就超过30小时。一路从厦门-上海-奥克兰-阿皮亚,最后抵达萨瓦伊岛,但是对于一个抱着Marlin的梦想的海钓发烧友而言,似乎30小时的行程还不足以消化一肚子咕嘟咕嘟要满出来的兴奋和期待。

Apla当地时间16:00,Victor和他的队友Kenny、Jack、AC与船长汇合,前往他们终极目的地,萨瓦伊岛。

五天的行程每一日都充满刺激惊喜,首钓就遭遇一只Blue marlin,由队友Kenny操刀遛鱼,不想一上手,竟然感觉像拉着一个火车头一般,难以撼动半分,几经周折,遗憾地与他们梦想的渔获擦身而过。接下来整整一天,鱼竿都纹丝不动,没有任何钓获。

接下来的三天,几个人都泡在海上,接连中了200-300磅的Blue marlin五只,50磅的Sailfish(旗鱼)一只,若干黄鳍金枪,多只Wahoo和其他鱼种,还用Jigging钓法(一种使用假饵模拟活鱼在水中的游动来吸引大鱼袭击的钓法)中了只不小的Doggy(狗牙)。

似乎是为了给国人在萨摩亚海域的首钓一笔浓墨开篇,在整个行程的最后一天,一只Blue marlin咬钩了!鱼线一下子蹿出去百多米――是个大家伙!一船人都放下手头活计一起聚集到钓位,船长立马倒船带动拉鱼,所有人都合力投入这场漫长的博鱼缠斗之中,足足2个小时120分钟,出线300多米长,等到这只Blue marlin浮出水面,船上的每一个人都陷入震惊和狂喜之中,9米多长,超过800磅的Blue marlin!这不仅是他们这辈子最大的渔获,也挤进了萨摩亚海域Blue marlin钓获的第二重量。这个惊人成绩很快引爆了当地海钓圈子,并被当地报纸在头版报道。

这次在萨摩亚海钓,Victor所在团队的每只渔获都会打上专有标签。每船一天只允许带回一只鱼,其余都要放生。即便有的鱼上船后已经爆腮或者涨鳔,无法存活,当地也要求钓友在打上标签后放归海里,以回归食物链,保证生态平衡。每部海钓船积满100个放生的标签后,都可以到当地渔业部门兑换奖金,部分地区奖金高达5000美金。

这样对鱼业资源的保育和保护措施虽然在近年的内地难以实现,却应该作为一个种子,在每个钓手心里萌芽。

“菜鸟”大讲堂

如果你还没钓过鱼,如果你正在筹划第一次出海,学会以下几招就算是成功入门!

懂几个鱼种

新人的钓鱼技术要赶上老钓手难有捷径。但是对于第一次出海的幼齿而言,学会辨认一些基本鱼种,一来在有渔获时能有老友相逢的,二来也不至于和其他钓友无话可谈。如果再好学一点,掌握主要鱼种的习性和特点,对以后成为海钓达人帮助可不小。

学名:黑鲷Sparusmacrocephlus

俗称: 海鲋、青鳞加吉、青郎、乌颊、牛屎、乌翅、黑加吉、黑立、海鲫、铜盆鱼等。

特征:成年黑鲷长度可达30-60cm,日本曾经有人钓获过一只70cm的黑鲷,算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纪录。黑鲷整体呈长椭圆形,头大,前端钝尖,两颌前部各有3对门状犬齿,其后为很发达的臼齿,两眼之间与前鳃盖骨后下部无鳞。侧线上鳞6-7枚,体青灰色,侧线起点处有黑斑点,体侧常有黑色横带数条。

习性:黑鲷鱼一般不作长距离洄游,以小型鱼类、虾类、贝类和环节动物为食饵。喜欢栖息在岩礁或者沙泥底质的海区,在钓场、 近岸岩礁周边、港湾、码头防波堤、河流出口处、内湾沙泥地、鱼排等地都可捕获。

钓法: 手竿拖动底钓法、矶竿浮漂钓法、投竿远投底钓法。

钓饵: 沙蚕、虾肉、海蛎肉、小活虾、小活螃蟹、双壳蟹肉、鲎膏、鱿鱼膏面团、鸡肠等。

钓期:1-12月,旺季在5-10月

美味度:

学名:黄鳍鲷 Sparus latus

俗称:黄脚立、黄翅、赤翅。

特征:体长13~35厘米。长椭圆形,背部狭长,腹面钝圆。吻钝。颊部与头顶部均具鳞,颊鳞5行。侧线完全,弧形,与背缘平行。体色青灰而带黄色,体侧有若干条灰色纵走线,沿鳞片而行。因其腹鳍、臀鳍和尾鳍有明显的黄色而得其名。因为最近几年黄鳍鲷数量越来越少,超过两斤已经算大丰收。

习性:生活于1~50公尺水域,属广盐性鱼类。杂食性,以藻类及小型底栖动物为主,觅食时十分小心和谨慎。喜欢在咸淡水交界生活,栖息在沙泥底居多,常在河口区的蚵棚、红树林或堤防区的消波块附近活动。

钓法:矶钓打诱饵,黄鳍鲷警觉性高,最好用浮波或者浮标作钓。

钓饵:南极虾、青虫、生虾最容易中黄翅。

钓期:初夏至冬季

美味度:

学名:真鲷 Pagrosomus major

俗称:嘉纳、加吉鱼、红加吉、铜盆鱼、大头鱼、小红鳞、加腊、赤鲫、赤板、红鲷、红带鲷、红鳍、红立、王山鱼、过腊、立鱼。

形态特征:长椭圆形,成鱼体长约为30~110厘米、体重300~1000克,自头部至背鳍前隆起。头部和胸鳍前鳞细小而紧密,腹面和背部鳞较大。头大,口小、左右额骨愈合成一块,前鳃盖骨后半部具鳞、全身呈现淡红色,体侧背部散布着鲜艳的蓝色斑点。尾鳍后缘为墨绿色,背鳍基部有白色斑点。

习性:船钓的主要对象鱼,在冬天至初春的产卵期矶上物钓也可钓获。真鲷和黑鲷一样,两者都喜欢在岩石及沙质地交错的水域洄游,而不喜欢在岩质的海底洄游,了解真鲷的习性无形中可将选择钓点的范围缩小很多!

钓法:船钓、矶钓打诱饵均可。钓真鲷在解钩时要非常小心,它的颚骨力量是所有鲷鱼之冠,不慎可能被咬得鲜血淋漓。

钓饵:生虾、重皮蟹、鲜鱿鱼。

钓期:每年十二月至二月为盛钓期。

美味度:

学名:石斑 Epinephelinae

俗称:季鱼、红季鱼、海鸡鱼、会鱼、过鱼。

形态特征:身体肥厚,口部大,并不适宜长途迅速游泳。石斑鱼体型相当大,身长可达一米以上,体重超过一百公斤也不足为奇;不过石斑鱼的种类颇多,体型大小也各有差别。

习性:石斑鱼为触礁性鱼类。天然的种类栖息于沿海岸岩礁、起伏而又多石砾的海区、珊瑚礁、沉船或人工鱼礁等水域。石斑鱼是典型的捕食型肉食性鱼类,它靠着灵敏的视觉和感光、感色的分辩能力,往往凶猛地掠食鱼、虾、蟹、章鱼、甚至藤壶等海洋生物,特别喜食鲜活动物。石斑鱼有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当第一次未钩到它,别的鱼在这种情况下,拼命逃跑而不回头,但石斑鱼不会逃,并且第二次下钩它照吃不误。此外,如果在某处钓到一条后过几个星期再到该处又会有一条石斑藏于其中。只要找准钓场,终年可钓。

钓法:阿波钓法。当发现阿波漂第一次沉入水中时,不可提竿,过一会漂浮起后,再次沉入水中直到看不见浮漂提竿定能钩住鱼。

钓饵:适口的小虾、章鱼、沙蚕。

钓期:4~6月为繁殖期,较少觅食,难钓到,7~9月为产卵后的索饵季节,这时近岸、岸边只要钓法得当,到处都可以钓到它。

美味度:

学名:鲈鱼 Weever

俗称:花鲈、寨花、鲈板、四肋鱼、鲈鲛。

形态特征:体侧扁,一般长60cm左右。头中等大,吻钝尖。下颌稍突出,上颌骨后端膨大,伸达眼缘后下方。体背侧灰青绿色。体侧上增部及背鳍上有黑色斑点。由于逐渐增长,斑点渐不明显;腹侧银白色;背鳍条部和尾鳍边缘黑色。

习性: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也能生活于淡水。性凶猛,以鱼、虾为食。个体大,最大可长至30~50斤,一般为3~5斤。

钓法:船钓、岸船路亚钓、浮游矶钓、甩饵钓、“戳窝”和底钩等十几种钓法均可,鲈鱼个体颇大,上钩后冲窜挣扎,力气很凶,因此,要耐心遛鲈,不要硬拉和鲈鱼“拔河”,避免线断、脱钩。

钓饵:活小泥鳅、活小白鲦、活鱿鱼、活小黄鱼、活海虾、活墨鱼、活乌贼、活沙蚕、活小鲫笪等。此外,还可用拟饵,比如:小海鱼拟饵、小淡水鱼拟饵、虾拟饵、虫拟饵、乌贼拟饵等等。

钓期:每年5月至1 0月

美味度:

学名:黄花鱼

黄花鱼分为大黄鱼 Pseudosciaena crocea

和小黄鱼 Psendosciaena polyactis

俗称:大黄鱼也叫大先、金龙、黄瓜鱼、红瓜、黄金龙、桂花黄鱼、大王鱼、大黄鲞。

小黄鱼也叫梅子、梅鱼、小王鱼、小先、小春鱼、小黄瓜鱼、厚鳞仔、花鱼。

形态特征:这类鱼,体侧扁延长,呈金黄色。大黄鱼尾柄细长,鳞片较小,体长40~50厘米,椎骨25~27枚;小黄鱼尾柄较短,鳞片较大,体长20厘米左右,椎骨28~30枚。

习性:大黄鱼平时栖息较深海区,4~6月向近海洄游、产卵,产卵后分散在沿岸索饵,秋冬季节又向深海区迁移;小黄鱼春季向沿岸洄游,3~6月间产卵后,分散在近海索饵,秋末返回深海,冬季于深海越冬。黄花鱼一般食性较杂,性情较为温柔文静。

钓法:手竿、海竿皆可。抛投钓、船钓皆可。黄花鱼喜欢聚集在一起活动,特别是在夏季的时候,成群的靠在岸边一起栖息与寻找食物。这时可以把握好时机,采取一线多钩,有时一竿就能钓上五六条鱼。

钓饵:新鲜的鱼虾、沙蚕、矶蚕、海虫、鱼肉等。

钓期:3~6月。

美味度:

知道几种基本钓法

海钓究竟有多少种钓法?

根据渔友总结,不算一些民间和独创的,官面上就有20多个细项,如果全部掌握,据说可钓取海洋中70%的鱼类,煞是馋人!

作为一个新手,听闻20余种钓法难免被吓到,其实一开始,了解三个海钓的基础钓法即可,其余的基本都是配合海钓三大类别--滩钓、矶钓、船钓,衍生而出,万变不离其宗。这三种基本钓法,是归纳海洋鱼类的生活海域和觅食习性为依据而创出的。分别为--浮游钓法、沉底钓法和拖曳钓法。

浮游钓法:一般海洋中鱼类的生活水层各有不同,如生活于表层的星、鹤;生活于亚底层的瓜子、蓝勃舵鱼等,钓者必须借助浮漂的浮力,让钓饵悬垂于适当的水层来捕获它们,这种钓法概属浮游钓法。

沉底钓法:海洋中有许多鱼类是底栖性者,也有许多鱼类是底域觅食的洄游鱼类。如砂质底域的沙、鲽鱼;泥质底域的赤、马头鱼;砾岩底域的海鸡母笛鲷、石斑;以底域觅食的洄游鱼类,如白花鱼、五丝马鲅等等。钓者借助沉子的重量,让钓饵沉入底域来钓获它们,这种钓法,概属沉底钓法。因为沉底钓的范围比较大,对象鱼的体型大小也不一定,所以要参考钓场深浅及地型特性预先设定目标鱼种来搭配最适合的钓组,以免杀鸡用牛刀,拿80号竿80号子线钓组来钓一斤小笛鲷。此钓法通常在夏天夜钓时使用,钓获的机率会高一些。

拖曳钓法:海洋是生物生存的宝库,其深奥复杂的程度,永远是自然科学家研究不完的课题。单就鱼类而言,就繁如星辰,而在这种物竞天择的环境里,就有许多强势的鱼种,以猎食为其生活式,我们称之为“掠食性鱼类”,像旗鱼、鲔鱼、、等。钓鱼人为适应其猎食的特性,创出一种手拖动钓饵的方法来钓获它们,这类钓法称之拖曳钓法。拖钓的费用较昂贵,包括包船费用及专业的拖钓竿及相关的钓具等。此种钓法也是较国际性的海钓方式。

除了以上基本三式和其衍生法,如果以“饵”之相异来区分,则有另外一个大门类“路亚钓”,使用拟饵来钓取渔获。此钓法特性跟前述钓法有或多或少的重叠性,路亚可以广泛用在各种场合。不管是船钓的汲格(JIG)钓掠食性鱼类或是岩礁海岸钓牛港鬼头刀或是海钓池路亚钓红槽鲈鱼,它的钓法及装备又是自成一体,颇具技巧性同时又符合环保主张,近年来非常红火。

学会几句钓友必知的术语

打龟:也作“贡龟”、“钓乌龟”。听到别的钓友说到这句,如果以为真的钓到乌龟就等着人笑吧。打龟=没鱼。

空军:好理解,空手回来。

抱箱:抱着箱子哭,同上不解释。

炸箱:也作爆箱,和抱箱虽然同音,却是鱼满得撑爆箱子的意思,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金色的鱼钩的课堂笔记篇5

一、涵泳体味,建构意义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文本进行意义诠释、语言重组、再造想象的过程,这个过程要解放学生,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实现和作品、作者、教科书编者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进而达成智慧的启迪、知识的迁移、情感的陶冶以及能力的构建。这就需要教师有层次地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涵泳体验。如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和时间赛跑》一课第四自然段时,笔者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边读边思考:爸爸说了几句话?是围绕第几句来写的?在了解了文本的内容之后,让学生找出“昨天”“童年”“生命”等表示时间的词,引导学生把这些词与生活相联系,回忆与亲人在一起以及亲人慢慢变老的画面,最后再反复朗读品味交流“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这句话里的深刻含义。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场景对文本的关键词语不断涵泳体会,师生互动交流,思想不断碰撞,学生就易于产生独特的理解、体验和感受。

二、创新解读,触发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通过潜心的文本细读,选择、建构教学内容;还要匠心独运地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的解读方式,深入感悟文本。如,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在课即将结束时,笔者抛出一个问题:“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到底老班长有没有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有学生提出:老班长没有完成任务,因为他没有照顾好我们,还没走出草地就牺牲了。一石激起千层浪,马上有同学提出不同意见:老班长已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理由是老班长为了照顾我们,什么苦都受,什么活都干,找野菜,挖草根,洗衣服,无微不至照顾三个伤病员;为了给病号加强营养,他费尽了心思,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钓鱼做鱼汤给病号吃;为了维持三个病号的生命,把他们带出草地,老班长自己忍饥挨饿,还不让别人知道。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反复的品读感悟,学生最后终于明白:老班长忠诚于革命,为了三个伤病员最终倒下了,临死前还记挂着三个伤病员,他已经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样的教学过程,充分展示了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接纳,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学生在深刻感悟文本内容的同时,既发展了思维能力,也提高了语言表达的水平。

三、朗读体会,训练语感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反复强调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一般说,语感强的人,不仅能准确灵敏地理解、感受语言的外在意义,还能准确地捕捉语言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而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我站在铁索桥上》,全诗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充分体现了诗歌语言美、节奏美、韵律美的特点。在教学时,教师先是通过今昔对比使一幅静止的画面变成鲜活的场面,引领学生感悟英雄事迹,使学生的思想感情随着文本的叙述受到感染。然后通过分角色朗读、配乐读、师生对读等多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潜心品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悟。在熟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得到培养。又比如教学北师六年级下册《瑞雪图》中“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这段话时,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反复品析叠音词和“儿化音”的意义和韵味,体验作者的喜悦之情,感受文本语言的优美,与此同时培养了语感。

四、抓住“留白”,即席演讲

教材常常给我们留下无限的想象与表达的空间,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留白”,为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与表达提供更多的平台与机会。我们可将“即席演讲”引入课堂,抓住文本“留白”,引出话题,引导即时表述。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最后写道: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课文虽已结束,但意犹未尽,读者的情思未断。圆明园烧掉的是什么?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什么东西永远也毁灭不了?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笔者创设话题情境: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脚步不能停止。我们时刻要反思,有着5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什么东西永远也毁灭不了?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如何实现自强?通过言语的激发,学生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勇于参与即时演讲。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溢于言表。在即席演讲中,学生不仅理解了文本,同时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金色的鱼钩的课堂笔记篇6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青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现代教学理念也指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地、自觉地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积极的探索。实践也证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我主要介绍以下3种。

(一)开端引趣

小学生的有效注意时间比较短,教师只有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开端引趣的方式可以设疑,如学习《蛇与庄稼》一课时,开课可设疑:“蛇是一种动物,庄稼是一种植物,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联系呢?”以此来激发学生走进文本、探究文本的兴趣;可以“谜语引趣”,如教学《落花生》一课时,可出示如下谜面:“红屋子,麻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可以“故事引趣”,例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丰碑》等课文时,可以先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引入;可以“音乐引趣”,例如教学《月光曲》,先播放音乐,让学生凝听、感受、想象、表达,从而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还可以“小品引趣”“悬念引趣”等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了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二)引导学生参与竞争

在教学中,适当引入健康的竞争意识,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帮助后进生消除自卑和恐惧心理有积极的作用。如在教生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开火车或者是小组合作的形式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得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

(三)新求变

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孩子们突出的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每一堂课都有新意,更要培养学生养成创新意识,也就是求新求变,不满足现状的意识。如学习戏剧,如《公仪休拒收礼物》未尝不可以演一演;讲诗歌,如《水乡歌》《老师、你好!》等不妨举行个朗诵会;学到有争论性的问题,可以来开个现场辩论会……新的方式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能喜欢学习,上课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那么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来谈两点。

(一)教师要亲和学生,学生争做主人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激发并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让学生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该参与的活动。在课堂上,我们要做到五个“让”,书本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谈,三点(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

(二)打破藩篱,让学生走上讲台

多少年来,三尺讲台,一直是教师施展才华的阵地,今天,让我们打破教师独霸讲台的藩篱,让学生也能走上讲台,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滋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一些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如二年级的《沉香救母》;三年级的《哪吒闹海》;四年级的《普罗米修斯盗火》等,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理清脉络,认真体会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走上讲台将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同学们听,这样既理解了课文内容,了解了故事情节,还在记忆故事的过程中记忆了语言,培养了语感;教材中还有些课文内容较浅显,学习易于掌握,对于这类课文,教师可大胆放手布置学生分小组自学,然后请学生也当一回小老师,上台讲一讲。还有一部分课文非常适合学生走上讲台去演一演,例如,《狐狸与乌鸦》《晏子使楚》等课文,在表演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动作、语言和想象,大胆地创造性地把自己感知的人物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这样不仅使学生记住了课文的内容,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了学生的表现能力。

金色的鱼钩的课堂笔记篇7

一、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

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实现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的灵活整合。假如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盘珍珠,那么教学方法就是一根线,教师用心去穿好这一串珍珠,交互式电子白板便会成为鲜艳夺目的装饰品。由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在课堂教学中, 师生交互情境中教学资源的现场创作和再加工, 从而不断形成和积累可重复使用的、新生的、鲜活的教育资源。如在教学《灯光》一课时,我在课前将自己制作的课件根据教学需要, 有选择性地将天安门夜景图和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看书 的图片以及一些文字资料导入电子白板资源库中, 以便上课时随时调出。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 把自己看到的内容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写下来, 并根据教学需要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进行编辑、书写、勾画,然后继续保存,以便课后复习及下一节课与学生分享。

二、有利于推动师生互动交流

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资源之间有了一个交互的平台。这样极大地促进了课堂上的多种多样的交互活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的形式多样,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也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由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界面清晰,图案色泽鲜艳,易学易用,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学生兴趣浓,参与意识强,学习的积极性高。有好多学生经过认真仔细地观察教师上课使用电子白板的情况,又通过课间亲自尝试,他们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的掌握比教师还快,这为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文时,在拓展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一道填写恰当动词的练习题: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拿的词语。

(1)妈妈( )着篮子去买菜。

(2)人们( )着红旗来到广场。

(3)芳芳( )起碗大口大口地吃饭。

(4)小红( )着灯笼来到院子里。

学生认真思考, 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然后各组派一个代表在电子白板上进行填写。学生填写时,可以自己选择笔的粗细、颜色进行书写,并一一保存,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这样的教学不仅有效地整合了教学资源,还有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以互动方式展示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实现了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教学资源互动,不仅调动了学生动口、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使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同时并用,为学生掌握知识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三、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应用黑板加粉笔言传身教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毕竟经受了世界各国几个世纪所有学科课程教学实践的考验,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继承并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同时可以对信息技术和各类学科教学的整合进行探索和创新,并将两者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在教学《灯光》时,为了突破课文难点,让学生理解战斗打响后,突破口沉寂了,后续部队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而与突击连失去了联系,而郝副营长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划着了火柴,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我结合文本这样设计:大屏幕出现黑屏,让学生感受当时情况十分紧急, 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理解 千钧一发的含义。然后从白板资源库中调用课文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的插图,用探照灯照出一点火光,拉动,慢慢使其放大,直至郝副营长完全出现让学生感悟郝副营长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 他首先想到的是失去联系的大部队,而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理解革命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 而且让学生受到了教育。

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交互式电子白板有着特殊的功能,如应用白板的板书、幕布遮挡、聚光灯、清空、板擦功能、截屏等白板的这些特殊功能,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使我们的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在教学《冬天里的魔术师》一文时,我把自己事先设计好的重点课件提前导入白板资源库中,在教学需要的时候,我直接调用出来,拖动、放大,让学生真的感觉到冬天的神奇。在教学生字课时,我提前制作好四线三格和田字格,教学时,师生共同书写,加强记忆,也可以用板擦功能,把自己写得不满意的字擦去,然后重新书写,这样既让学生有形象的感知,又能实际地动手操作,学习上会有更大的兴趣。

五、有利于教学的总结和水平的提高

金色的鱼钩的课堂笔记篇8

芬兰是个美丽的国家,它东面与俄罗斯接壤,西面是著名化学家诺贝尔的故乡瑞典,西北面是石油航运大国挪威,其南面则是浩瀚的大海。芬兰素有“千湖之国”的美誉,在33.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分布着六万多个大大小小的湖泊,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达76%。而且,享誉世界的诺基亚公司(NoKlA)就诞生在芬兰。

感受生存――我在国外上的第一门课

经过八个多小时的长途飞行,我再次抵达了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走出机场,空气倍感清新,所有的建筑鲜亮耀眼,熟悉又陌生,他们是在欢迎我的到来吗?然而生活的挑战随之而来。我兜里的2000美元现金,如果对国内刚毕业的学生而言,这可算是一笔“巨款”,但随着各种开销和账单蜂拥而至,对生存压力的感受实实在在。房租水电费要付,还要支付交通费,买食品在这个以高消费著称的国家里,留学生想低消费都不可能。午餐吃学校的食堂,最便宜也要2.3欧元。三个月下来,钱就消耗掉一大一半。必须去找个活干了――从超市买了打折的水果出来后,下了这个决心。

正赶上冬季,当时美国纳斯达克的股票大跌,以诺基亚为代表的IT领域的许多芬兰公司也受到了波及,使得芬兰的经济出现了下滑。我所在的城市位于芬兰的南部,工作更是难找。我完全顾不了这些,不分什么蓝领、白领,也不管是什么专业,我就一家家地打电话,但结果是那样的一致――被拒。连续的求职受挫,让我终于决定还是安心读书吧。

可几个月后,在中国朋友的帮助下,我还是开始了自己第一份做蓝领的工作,很辛苦,但倍感珍惜,那是我在国外上的第一门课――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奋斗和忍耐。

不过,困顿中也有温馨和慰藉。一天,我参加学校研讨会。身边坐着一位老教授。中午散会,他问我:“一起吃饭吧?”

我回答:“不,我回家吃。”

他说:“为什么?”

我说:“为了省钱。”

他当时很惊讶,又说:“那么我请你吧。”

推辞不过,便与他一起吃了午饭,并且交流得很愉快。第二年夏天,我到赫尔辛基去找活干,顺便到教授任教的大学去拜访他。在请教他一些问题后,教授拿出了一个白色信封,并指着上面的一串英文。

他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机构吗?”

我摇摇头。

教授说,这是个基金会,他每个月都向这个组织固定捐献几百欧元,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失学儿童。

他说完从口袋里拿出300元欧元递给我。

我推辞道:“谢谢您如果我有钱,我也会这么做的。”他欣慰地笑了。

感受求知――比萨饼带给人启示

在芬兰读书,感觉这里很强调实用性、应用性和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如在计算机课上学编程,老师就出了一道题,让你编出程序,设定一个小城市每周公交车行驶的最佳流程表。有时,老师也会让你做统计并分析人类语言(西语)特点等等小程序的工作。

这里的人对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追求较前卫。国外的老师与许多企业的高层关系甚密,我们许多作业和研究课题均来自实际。例如:我的两位博士导师,一位给“大苹果”连锁饭店做电子商务咨询,调查何种电子商务模式最能有效被市场接受;另一位则为惠普(HP)、诺基亚等公司做技术研发的技术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和调研,如手机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的应用等等。老师便将这些课题当成作业布置给我们去完成。这样,老师既让学生锻炼了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了知识,自己也从学生那里得到了不同的分析和想法,完成了一项调研。

一次上课,教授讲授商务战略制定时,讲了一个故事。有个芬兰人想投资开一家比萨饼店。当他进行市场调查后发现:只有3%的芬兰人会进店吃比萨,而97%的人愿意在家里吃。于是,他便开了“家庭比萨饼”连锁店。顾客只要打一个电话,在五到十分钟内,便可足不出产地吃到由专门的比萨饼出租车送来的新出炉的比萨饼。老师说完,问谁吃过这种比萨饼,所有的芬兰同学都举起了手,而来自意大利的几个同学则直摇头。

老师后来在课堂上又问起此事。一位意大利同学说,我为此特意点了一次,但芬兰的比萨饼太难吃了,饼太薄,上面的奶酪也不够厚。教授听后说,你应该把这个评价在网上反馈给那家比萨店,让他们改进。接着,他又讲了自己在美国的经历。一次,他到美国开会,到宾馆后感觉很饿。他发现饭店提供送餐服务,便从大中小型的比萨饼中点了个大号的,心想这下应该够了。不料,侍者端来了一个又大又厚的美式巨型比萨饼。他一个人“奋战”了半天,结果还是剩了大半,最后不得不放弃继续进食。老师通过这个案例展示了一个内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于国度、地域不同,气候、习性等自然环境以及民族文化、生活习俗的差异,只有入乡随俗,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赢得了“上帝”,才是成功者。

感受合作――我们居然排名第一

学会合作,在芬兰显得至关重要。我们有的大课会有三五项大任务或十几项小任务,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老师便鼓励两三个人协作完成。这样的学习形式,在中国不多见。与外国人合作久了,发现他们很喜欢讨论问题。尽情地互相否定与争论,而并未伤了和气。相反,工作质量和效率往往会更高。一次和一个在银行工作的同学“联袂”,为一家芬兰著名的服装企业做战略策划。当时我们为是否这家公司兼并另一家皮毛生产工厂而争得面红耳赤。

出于保护野生动物,芬兰的社会舆论谴责使用动物皮毛做服装。然而,这位芬兰同学认为公司兼并一家皮毛工厂是一种战略方针。我认为应该尊重社会舆论,在战略决策时要突出设计方面的优势,而不是材料,认为兼并并不一定能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收益。由于我俩各持己见,彼此都必须把自己思考的每一个战略规划和想法摆出来,直到说服对方为止。这门课修得很艰苦,几乎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但意想不到的是,我俩的成绩异常出色,加上最后的考试,我们居然排名第一。为此她还向我发来了祝贺。回想起那些争执,我深感芬兰人办事认真,以至认真到了忘我的境地,我的那位芬兰同学仿佛已将自己当成了这家公司的高层决策人。

感受时间――财富尽在自己的掌握中

每年开学时,学校都会发给我们一个小年历笔记本,上面有小空格,供记事和时间管理。所有的同学都在小格内填上自己的时间安排。外国学生的时间计算得非常精确,早早便把

时间预定好,有的人甚至准确到了以分钟计算。一次,和一位在社会上到处做兼职的学生约时间,发现她的日历上汜满了事情,几点几分去授课,几点到几点学拉琴,几点去学第五门外语,几点去打工、去健身、聚会,时间安排得十分紧凑。但细细想来,不仅生活得充实,还有声有色,还让人感觉他们的时间就是金钱。我也深受此启发,自己控制自己的时间,真是一种财富和享受。

近年,越来越多的人已从纸日历转为用手机或掌上电脑数字化地来管理时间了。我的一位同学,用掌上电脑无线上网查某公交车的时刻表,不让自己在寒冷冬天的车站上多站一分钟。真是一切尽在掌握!

感受师道――前途由学生自己把握

这里的老师给我感受最深的是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几年来,从没见过老师拿着花名册在讲台前点名。前途是自己把握的。你可来,也可不来。学期末的考试,你可参加,也可不参加。这里没有人会逼着你一定要坐在教室里才算学习。学习是不分场所和时间的。老帅小会强迫学生去听他的课。学生出勤率的高低全凭课程内容的价值和老师的真本事,老师讲得好,自然就会门庭若市。老师也挺谦虚,自己不会或不知道的地方还向同学请教和学习,从没有架子。每门课结束时都会有一次无记名的民意调查,以便系里进行课程质量管理。

尽管大多数芬兰学生的出勤很差,老师依然很尊重大家。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网上资源十分丰富,大部分人是自学,晚上学,或利用其他时间学。有项统计,芬兰人的阅读理解能力世界第一,也许这是他们更喜欢自己去啃书本,自己去钻研的原因吧。二是在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里学习,很多人都在公司上班,边工作边学习,这样学得更有针对性。这里更强调自学能力和自律。无形中常常感到的名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芬兰人十分勤劳,他们在春、秋、冬季争分夺秒地工作。在火车上,每个人几乎不是在笔记本电脑上工作,就是读书。为了保持安静,火车上专门为想说话的人提供了电话室、会议室等。我的一个正在读博士的芬兰同学说,他每天只是中午在学校吃一顿饭,剩下的时间全用来工作,连睡觉的时间都不过五六个小时。我所在的实习公司的老板也说,她当学生时根本不吃晚饭。我原先很纳闷:为什么学校公寓楼道内公共厨房里总也不见芬兰人的身影。原来他们把做饭、吃饭的时间都节省下来工作和学习了。这恐怕是为什么近年来芬兰在世界各国的竞争力排名中,始终名列前茅的原因吧。

感受沟通――驼背的老人与会飞的松鼠

有一次我要去欧洲旅行,银行取款机不能一下提出一大笔钱。旁边一位女士问我还差多少钱?我说还差140欧元,她说我借你吧,但她让我还她150元。虽然多花了10元钱,但我还是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毕竟我们是素昧平生啊。

刚到芬兰几个月,一次我坐火车去打工。突然,一个老太太敲我的椅子哇啦哇啦地对我讲芬兰语。我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旁人用英文告诉我,我占了老太太提前订的位子,不过我可以继续坐在那里。我舒了一口气,便和坐在一边的老太太聊了起来,她特别高兴,指着自己手上的戒指,说她今天订婚了,要请我到餐车去喝饮料。我觉得她特别热情就去了。走路时,我看她驼着背,有70多岁了,却让我也感受到了她内心的快乐。

芬兰是个民主国家,素有人本主义的传统。只要是大家反对的事情,一般是不会执行的。有一次,我问教未来学的老师,为什么两年多了,从赫尔辛基到土尔库的高速公路迟迟不能完工。这肯定不是资金问题,因为这条路是由欧盟赞助投资。而未完工的一段也只有63公里。老师认真地说,这是因为一种珍稀的野生动物――会飞的松鼠。我上网一查,果然有一种会飞的松鼠栖息在芬兰、俄罗斯等地。数量极少,那种动物很敏感,很少有人能有机会见到它的样子。原来设计是高速公路将穿过这种松鼠的栖息地。一场全社会参与的大讨论展开了。一些入主张,从经济发展和节约投资考虑,应按原设计方案修路;更多的人认为,这种松鼠是珍稀野生动物,穿行它们的栖息地,势必带来他们的大逃亡甚至物种的毁灭。两派意见各不相让,工程由此而长期停工。经过这场争论,最后两派达成妥协:修改方案,公路为远离这种松鼠的栖息地而绕道,从而保护了这种“会飞的松鼠”。

享受生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去年夏天,我到赫尔辛基的一家公司实习,业余时间就去尽享海边美景。芬兰海岸线曲折,长达1100多公里。到了夏天,大家就去航海和钓鱼。傍晚,提着小桶,绕过森林,迎着海风,漫步到海边,站在颤悠悠的栈桥上,往鱼钩上挂一小段蚯蚓,鱼竿一甩,抛到海里,不到五分钟,鱼就傻傻地上钩了。尽管常常是一个人独自在海边,可我一点也不感到孤独。这里已被人惯坏的鸭子一见到人便追了过来,等待你抛些面包给它们;而那远处的天鹅则傲慢地站在水草丛中,细心地照看它们的小宝宝。在海边钓鱼最是惬意的是夜里11点,这时也恰好是看日落美景的时机。太阳在海面上西满了落日的光辉,仿佛留恋那美景而不想离开。其实,不过两三个小时,太阳就又会跳出来。而在芬兰更北的方,人们可以24小时享受到太阳的恩泽,以补偿冬日里的漫漫黑夜。

在钓鱼时,我还认识了一个五岁的小男孩然然。他是个出生在芬兰的中国小孩,父母已在芬兰定居了。他学的中文不多,可稚趣盎然。

他问妈妈,我是哪来的?

妈妈说,是从我肚子里生出来的。

他突然来一句,那你肚子里有灯吗?

有一次妈妈说他:“你的嘴巴真贫(饶舌)”,然然回答:“倪萍才贫哪!”这个定居在芬兰的“中国家庭”有着浓浓的故国情节,大年三十他们一定会守候在电视屏幕前与中国人一起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以至于刘翔拿到了奥运会冠军,小然然一见到五星红旗就激动地欢呼。

七月是芬兰阳光最灿烂的黄金季节,整个芬兰似乎都沉醉其中了。几乎每个有工作的人都要在这个月休上四周的假,让自己放松放松,释放一下内心的压抑。他们会说:请允许我离开喧闹的都市,请允许我耕上几亩地,种上一些花,让我拥抱大自然,享受大自然。

金色的鱼钩的课堂笔记篇9

现实生活;专业知识;学习兴趣;实践活动

细心观察经常可以发现,初中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要远胜于高中学生。许多高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生物学时,还挺有兴趣,慢慢地,兴趣就消失了,有的甚至变成厌恶。学生一般会说:“学生物就是背书嘛。”“好抽象,听不懂,不想听。”这样的转变是怎么形成的?笔者认为,初中的生物学知识虽浅显,但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对人体知识、身边的各种动植物知识的学习等都颇感兴趣。高中的生物学知识如DNA、染色体、基因等等,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感觉很抽象,再加上高考的压力,教师往往讲授理论后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无形之中学生更觉枯燥。怎样提升高中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要从课堂教学入手,让学生觉得他们学的知识看似抽象,其实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一点不难学,学了以后还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这样他们才有学的欲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提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是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之一。由此可见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教师应努力让课堂焕发出生活的气息,即俗称的“接地气”,想方设法化难为易,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关注学生生活,不断提升专业知识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缸水,这一缸必须是源头活水,而不应该是照本宣科的死水。设想一下,如果教师上课时只是将课本复述一遍,这样的课怎么会有吸引力呢?程度好的学生甚至都可以自学。教师不仅仅是课本中现成知识的讲授者,还应当是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的传播者。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关注生命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将自己收集到的一些最新资料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如人教版《高中・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从生物圈到细胞”一课以SARS病毒为例,让学生开展讨论。虽然十几年前的那场非典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现在的高中生却没有体会,有的甚至完全不知道此事。若以2014年夏在非洲流行并夺走许多生命的埃博拉病毒为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学习人教版《高中・选修3・现代科技专题》的“基因工程”时,可以列举荧光猪、蓝色月季、金色大米或吃了能抗乙肝的番茄等基因工程技术的新奇成果,或许较课本上的抗虫棉,转基因玉米等更贴近都市学生生活,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如果学生从教师那里总能听到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各种热点知识,自然喜欢这位生物学老师,进而“亲其师,信其道”。

二、源于学生生活,应用身边的教学实例

生物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自然科学,其中很多知识在生活中都有所体现。因此,教师平时要留意生活,收集教学素材,让生物课富有生活气息。例如在讲解“去除顶端优势”时,让学生观察校园里被修剪后的绿篱,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修剪?剪去的是什么结构?修剪后为什么植物就长密了?顶芽和侧芽的关系怎样?为什么?从学生熟悉的校园植物入手,学生学习起来特别有亲切感。再比如我校地处ZT湖畔,有一段时间,湖水特别绿,学生在作文中写到:“碧波荡漾,可美中不足的是,湖水有臭味。”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一节时,笔者就联系这一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湖水的颜色正常吗?为什么湖水会这么绿?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水为什么会发臭?这一现象怎样治理?由于所举的例子是身边发生的,学生讨论的热情特别高涨,对水华的产生原因及危害印象深刻,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贴近学生生活,使用生动的教学语言

许多高中生物学概念和原理很抽象,再加上有的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较差,上课时教师若照本宣科,学生则听不懂。这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将课本中的书面语言转化为通俗的、生活化的“大白话”,化抽象为浅显,学生就容易理解了。例如在学习“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时,告诉学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DNA 主要在染色体上,其它地方也有,但数量少。学习“激素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时,可打比方,激素就象是一次性杯子,用完一次之后就扔了,不再用了。学习“酶的专一性”时,可将酶和底物的关系比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等等。生物学知识有许多需要记忆,而学生都不喜欢背书,特别是理科班的学生,对背诵记忆更是“深恶痛绝”,那些非背不可的知识怎么办呢?可以在帮助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学生一些巧记的方法,像口诀,顺口溜等。比如在学习“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时,结合学生爱看漫画的特点,将微量元素种类归纳成一句“新(Zn)铁(Fe)臂(B)阿童(Cu)木(Mo)猛(Mn)”学生一下就记住了。在学习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时,将各时期特点归纳为顺口溜:前期变化最明显,两个消失两出现;中期赤道着丝点,形态数目清可辨;后期一点分两点,姐妹平分到两边;末期又是两消现,胞板形成新壁现。再比如介绍难理解的生物学概念时,不妨引入些诗词、谚语等,不仅能化难为易,而且不容易被遗忘,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如,用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引入基因重组的概念;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群落的次生演替;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引入食物链概念等。这些形象生动的语言能让枯燥而深奥的生物学概念“接地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气氛中理解并掌握知识,由此会产生“海绵吸水”的学习 效应。

四、回归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学习的最主要目的在于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各地高考试题都出现以现实问题立意的能力型考题,比如实验设计题。许多学生往往束手无策,不知道该用什么知识去解答。这与教学效果反馈环节中,教师比较重视知识点的反复练习,而对这些知识点有哪些实际应用却不是很重视是分不开的,因此,出现了知识与应用的“脱钩”。为了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我们应避免犯类似的错误。例如,学完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可让学生思考:大棚种植你会选择什么颜色的薄膜?为什么?想增加产量,可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原因是什么?学完渗透作用可引发思考:给农作物施肥要注意什么?人在口渴的时候大口喝饮料为什么会越喝越渴?什么最解渴?你有什么好建议?等等。遗传部分的实验设计题是高考的常见题型,在教完遗传的基本知识后可专门开一节遗传实验的设计课,将各种遗传实验的方法做一总归纳,如,要异花传粉怎么做?要提高某一作物品种的纯度可以怎么做?怎么判断性状的显隐性?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X染色体上可以怎么设计?等等。如果每学完一个知识点,教师都有意识地将这个知识点在实际中的应用以思考题讨论题的形式出现,以激发学生思维,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一定能得到提升。

五、走近学生生活,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金色的鱼钩的课堂笔记篇10

【关键词】略读课文教学 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略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以人教版实验教材为例,随着年级的增加,教材略读篇目编排比例呈不断递增趋势。教师们大都认识到略读课文是学生得以有效进地行课外自由阅读的拐杖。

略读课文作为一种课程形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如何进行教学设计,采用什么策略来实现用教材教略读课文?以下是本人的一些想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紧抓提示,凸显重点

(一)围绕导读提示设计学习流程,引领自主阅读

新课标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学习略读课文时,可引导学生根据文前的导读提示提炼阅读方法,开展有效阅读。

如《万年牢》课文前的导读提示是这样的:

父亲在道德难题面前,放弃了汽车,选择了诚信,做到了以诚待人。下面这篇课文,讲述了另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故事。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这一处导读提示紧扣本组课文的训练目标――“阅读本组课文,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思考一下课文中讲述的这些故事,对我们做人处世有什么启示”,且文本语言质朴、意思明白,因此在引领学生阅读时,不妨就采用“拿来主义”,请学生围绕导读提示来设计学习流程:

1.初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请你分别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一下。

3.再一次细细地品读课文,课文的哪些具体描写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请你画出关键的语句,标上序号。

在这一环节的自主阅读中,教师根据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提及的三处“万年牢”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4.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大家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

整个阅读过程,学生就是在导读提示的“三读一悟”中开展的。学生根据提示,了解了三次阅读不同的速度要求,明确了三次阅读不同的目标任务,充分展开自读、同伴共读。这不仅是一次阅读的训练,也是一种读书方法的培养。

略读课文是孩子们施展阅读本领之地,导读提示则成了学生走进文本的“敲门砖”。像教材中《乌塔》《七月的天山》《全神贯注》等课文,导读提示层次清晰、循序渐进,对学生来说相对易于操作,因此也可围绕导读提示来引领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二)细化导读提示突出学习重点,指导文本赏析

略读课文中也安排了许多名篇名段,它们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是因为其具有隽永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它们的遣词造句、语言表达、谋篇布局等都是可供临摹的典范。阅读这样的文本,学生如果粗枝大叶地读,“语文”方面的习得就会微乎其微。那么如何从导读提示入手细化目标,引领学生抓住重点来学呢?

1.设计旁注,品味语言表达

如《慈母情深》一文的导读提示是这样的: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母爱又是何等的深沉。阅读下面的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

提示中要求学生“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光凭这样“大而空洞”的提示,学生很难品读出作者的匠心独具。我们对这一处提示进行了精细的二次加工,采用对重点语段进行旁批评点的形式指导学生突破自读自悟中出现的难点。

2.由表及里,关注谋篇布局

如《灯光》一文在导读提示中这样提到:

“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阅读课文解答这样的问题,不算什么难事。但阅读就止步于此吗?通过细读文本我们发现,文中反复出现的“多好啊”这句话是作者构思上的文脉,与文眼“灯光”相衬。课文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了战争年代郝副营长的美好憧憬与英雄壮举,结尾又回到写灯光,照应开头,寄托了作者的哀思与心愿。

如上所述,教材中选编的略读课文有不少值得深究的训练点,我们不妨“略”中求“精”,选准训练的着力点(语言、结构、情感表达等),保证学生一文一得,促进语文能力的提升。

(三)借助导读提示重构学习要点,关注学法迁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又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

从这一点来看,略读课文是从学习转向运用的桥梁。学习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已有的阅读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提炼,并鼓励他们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和经验。

1.过渡性阅读,掌握阅读方法

如《金色的鱼钩》(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下册)一文的导读提示是这样的: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令你感动的部分找出来,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再说说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理解。

对照单元学习目标,我们将学习的重点设定为:聚焦“老班长”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班长语言、动作、神态的语言进行文本细读,感知老班长这一人物形象。这样也为学习下一课“老汉的形象”在学法上作了铺垫。

2.比较性阅读,感知表达异同

我们引领学生对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进行比较。如四年级上册“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组课文,学习略读课文时,借助提示,我们可充分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丰子恺的《白鹅》与俄国叶・诺索夫的《白公鹅》,写法上有哪些异同;《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写的,在写法上、情感表达上又有什么不同。

还可以将略读课文与略读课文进行比较。如学习六年级上册《跑进家来的松鼠》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五年级上册的《松鼠》入手,然后从写作内容、结构安排、语言风格、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对比阅读,进一步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异处。

(四)补充导读提示延伸学习过程,拓宽文本视野

1.拓展阅读,树立原著意识

教材中有较多的略读课文是名著的节选或片段,如《景阳冈》选自《水浒》,《猴王出世》选自《西游记》,《金钱的魔力》出自《百万英镑》,等等。在学习了这样的经典选文之后,学生的阅读兴趣正浓,我们应适时补充阅读要求,引导学生去认真读原著,由点及面,拓宽阅读的视野。

2.积累语言,培养欣赏水平

阅读这些略读课文,如同徜徉在经典规范的语言长河中,老舍的《母鸡》、萧红的《祖父的园子》、叶文玲的《我的“长生果”》、琦君的《桂花雨》、冯骥才的《珍珠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因此要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规范的精彩句段,读读背背,写写读书笔记,做到“厚积薄发”。

3.掌握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略读课文更要关注阅读方法的习得,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方法,如:快速浏览、信息搜索法、名著欣赏法、比较阅读法等。如《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的导读提示中写道:“和多姿多彩的戏剧艺术一样,许多地方的民居也是特色鲜明……”文中介绍了客家民居与傣家竹楼的特色,阅读之后,我们可以补充要求:搜集其他特色鲜明的民居,运用本文学到的说明写法,试着介绍一种你感兴趣的民居。这样,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初步掌握信息搜索与整理的方法,读写结合,提升了语文能力。从文本出发,巧用导读提示,使学生学“法”用“法”,做好精读教学与略读教学的有效链接,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构建起学生阅读的绿色“生态环境”。

二、板块推进因文而异

“略读课文更需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建议采取几遍读的方法。如,一读,读正确读流利,口诵心惟;二读,画画批注,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收获(可以是受到教育启发、好词佳句、文章写法、读书方法),积累语言。”此语在阐明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步骤的同时也传递这些信息:一是课堂教学结构要“简”;二是课文作为教学用的“语料”,要明晰不是课文的精读和略读,而是课型上呈现的方式为精读和略读,不同的课文,其教学目标、方式、形态方面也不一样;三是略的是教师的教,改“圈养”为“放养”。教师在精读课文教学中授之以“法”,学生在略读课文中循法学习;四是要“略”中求“精”,选准着力点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其倾吐、吸收。因此,依据文本不同题材、体裁、类型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简化结构,板块推进。

与流线式教学相比,以板块形式推进方式进行教学,开放学生学习的空间,更能遵循“以学论教,顺学而导”的理念,教师在教学中会更加关注“生成资源”。采用诸如“整体感知-自读自悟-交流点拨-积累拓展”板块设计方式。给学生留足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辨析、历练,培养学生潜心会文、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以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学习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定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形成或调整教学思路,再引导学生质疑解难、交流点拨,才能落实语文能力训练。

(二)因文而异,选择教法。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关注文本的题材、体裁、类型特点,精心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五上的《松鼠》《假如没有灰尘》要引导学生在获得科学真知中得到乐趣,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到新鲜而富有新意;揣摩说文章的知识理趣、感悟其修辞表达手法表现的浓浓语文味并迁移练笔,不能上成科学课。

1.比较读

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比较。如四上《猫》和《母鸡》同为老舍写的,在写法上、情感表达有什么不同;《白鹅》(丰子恺)和《白公鹅》(俄国叶・诺索夫)同写鹅,各写鹅的哪些特点,写法有哪些异同。

略读课文与略读课文比较。如教学六上《跑进家来的松鼠》时,可以让学生从五上《松鼠》入手,温故知新,再从内容、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弹性设置深入(多角度)对比阅读环节,完善认知结构。

2.迁移读

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往往含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找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共生点,依据(教材呈现)阅读提示来设计(含单元导读、课文导学提示语、插图,泡泡提示语等)教学目标,按略读课文导学提示语学习要求和方法,选好切入口,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路径,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

3.重点突破法

五上《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前者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学会感恩母亲伟大无私的爱,还想告诉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书是改变人生的命运的重要方式。文章文学性较强,如果当作普通的记叙文去分析时间、人物、地点、事件,教得太实、太全会割裂文章的整体气韵。设计让学生画出描写母亲外形和语言的语句,注重语言形象去想象感受环节,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在生活的困苦中母亲的辛劳、深情、对我的支持;体会短句成段快节奏的形式。后者是逆向思维的方式,主要表现另一种母爱的表现方式(鼓励独立),侧重揣摩描写母亲矛盾心理活动变化,让学生带着“文中的母亲到底是不是冷漠、狠心的母亲?”这个问题去寻找母亲几处语言、心理活动,感受母亲的矛盾、担心、焦急。而后对比两篇文章:同是写母亲,写无私的母爱,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三、适度拓展积累运用

大量的课外阅读,会帮助学生构筑厚实的语文基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提升文化品位、造就健全人格。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接触名著,领略经典的魅力,享受“名著之旅”。

1.拓展阅读

香港学生在历次国际阅读评估比赛中名列前茅,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围绕课文,拓展一组阅读材料,一节课可能上好几篇课文,让学生在大量的材料中迅速提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选择、判断、概括。这足以证明:大量略读,有助于阅读能力、阅读水平的快速提升。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届青年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总结时也指出:“有效地穿插拓展的阅读比较少见。应当在读好课文的前提下,让学生尽可能地多接触一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如《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篇课文关于科学研究发现,涉及许多深奥的地理知识,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观察世界地图,了解七大洲、四大洋、查找大陆漂移说的相关资料;在课中,教师设计补充魏格纳去实地考察的一些情况、医生的劝阻及他长眠在冰天雪地中为地质事业献身的震撼人心的资料;课后阅读魏格纳或其他科学家关于科学研究的故事再交流。此外,选读课文也可以按内容分别插入相关专题单元,让学生在学完略读课文后拓展阅读。

2.拓展实践

略读课文教学设计还应该考虑给学生自我拓展空间的环节,留下举一反三的天地。如教学《学会看病》,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拓展学生的视野:阅读毕淑敏讲述亲子关系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让学生到医院去一趟,搞清楚看病的程序,再让学生试以儿子的口吻描述到医院后的经过,也学着文章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变化;或者描写一件发生在医院的事情,将叙述和心里活动交织进行描述,促进读与写的有效迁移。教师还可考虑为学生搭设实践机会的平台,让其展示才能、张扬个性。如教学《索溪峪的“野”》,可让学生介绍索溪峪,评选“优秀小导游”……要尽可能使略读课文教学有声有色,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3.积累语言

纵观人教新教材,许多略读课文出自名家之手:《母鸡》(老舍)《祖父的园子》(萧红)、《我的“长生果”》(叶文玲)、《桂花雨》(绮君)、《松鼠》(布封)、《珍珠鸟》(冯骥才)、《慈母情深》(梁晓声)、《学会看病》(毕淑敏)……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规范的优美语言、精彩句段,做好读书笔记,便利自己习作时“厚积薄发”。如:《珍珠鸟》的开头“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冰心曾经评点:“这个‘真好!’开头起得很带劲,这劲中有着无限的喜乐。”这就绝佳的语言训练点,应该这让学生感悟理解后,也尝试在习作中将表达情感的简短词语放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

教学是一个多元化行为,从开放的角度看,不能完全信守“略读课不能上成精读课”或“精读课不能上成略读课”的“教条”,还需要实事求是地根据《课标》、教师自身、教材、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设计教法,运用教材,使略读课文教学预约精彩、“别有洞天”。因为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学生在自主、有益的语言实践中尝试运用阅读技能、方法,获得语文素养的逐步发展与提升,享受到课内外阅读带来的快乐,才是最根本的。

参考文献

[1]田本娜:《我与小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

[2]叶圣陶、朱自清:《略读指导举隅》,沈阳出版社,2000年6月